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育人体系

德育育人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育人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育人体系

篇1

2活动育人的内涵及育人要求

活动育人就是通过丰富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种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其主要抓手和落脚点就是通过不断创新和落实现有的德育系列教育来逐步实现育人的科学化、系统化、高效化,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具体指在初一年级开展“道德、礼仪、规范、习惯”八字主题教育,通过活动对其施以道德影响,提高其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初二上期应开展励志教育,下期以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这样就可以激发、唤醒和培养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初三年级上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放松身心,放平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中考备考中。

3环境育人的内涵及育人要求

环境育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利用环境和有计划地建设环境及开发环境育人功能并驾驭环境育人的活动。以创建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有一个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形式作为载体,创建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现实载体,使之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及创造的能动性,强化环境育人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育人”积极性,使学生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良好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为此,新乡市一中初中部通过教室美化布置、文化墙美化、励志文化走廊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影响,积极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努力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认真构建健康、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着力营造有初中部育人特色的校园环境。

篇2

摘要:近年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职业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实践中注重理念创新、方法创新,逐步构建了以“文化潜能养德,行为潜能铸德,劳动潜能砺德,活动潜能育德”为内容的“潜能德育”体系,创立了激情早读、阳光跑操、“一人一责”、“两个”长跑、“三规”教育、七彩社团、师生“双杯赛”、动力特训营、校园“梦想秀”等一批德育特色活动品牌。

关键词 :潜能德育;德育体系;品牌升级;德育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71-04

作者简介:林红明(1976—),男,硕士,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和任务,近年来,我校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工作观念,牢固树立了“进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都是才,出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必有用”的人才观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一切都是我的责任”的育人观,构建了“潜能德育”的德育体系,从多维度培养、开发、挖掘德育潜能,破解了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难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潜能德育的缘起、概念和体系

(一)潜能德育的缘起

当前,中职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良,不少中职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心理素质薄弱,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及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部分中职生甚至缺少基本的文明礼貌,公民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没有树立职业教育思想,不能深度发掘中职生的潜能,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脱离企业等诸多问题,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潜能德育的概念

中职生的潜能与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差别,如果学校能够注意开发中职生多方面的潜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所谓的“差生”也会获得较好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学生“差”是由于学校教育未能很好地适应学生、成功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深化改革。

潜能是潜藏在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的功能,或指潜在人体内一种能力或能量。在某种环境下,人的潜能就会发挥出来。潜能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即从学生具体的实际出发,在学生的文化、劳动、活动等方面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项目、有执行力的德育推动,通过主动的、系统的、持续的、全方位的培养、开发、挖掘德育潜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品德水平持续地提升。其特点是整体性、系统性、主体性、生活性、实践性。

(三)潜能德育体系

近年来,我校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工作观念,牢固树立了“进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都是才,出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必有用”的人才观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一切都是我的责任”的育人观,构建了“潜能德育”的德育体系。

特色的文化熏陶培养潜能——文化潜能养德

严格的行为规范挖掘潜能——行为潜能铸德

艰苦的劳动磨炼发掘潜能——劳动潜能砺德

丰富的活动锤炼激发潜能——活动潜能育德

围绕德育潜能,我校以文化熏陶培养文化潜能养德,以行为规范挖掘行为潜能铸德,以劳动磨炼发掘劳动潜能砺德,以活动锤炼激发活动潜能育德。培养——挖掘——发掘——激发已成为我校全方位开发潜能育人的德育“工艺”流程。

二、潜能德育的校本实践

(一)特色的文化熏陶培养潜能——文化潜能养德

校园文化环境是深层次影响学生思想、观念、行为的关键因素。我校立足本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有效的德育体系,开发特色校园文化潜能,为学生建设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精神文化

历经百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我校校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校训和青年军校“责任、荣誉、信念”校训(我校为全国首家西点军校式品牌职校),“博学、善导、立德、树人”的教风和“勤奋、进取、修身、强技”的学风。校徽、校报、校广播站等精神文化载体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公信力。学校制定了《激情早读》晨读课本,其中的《弟子规》、《军规》等文化精髓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环境文化

我校将环境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优美的环境文化、建筑文化,让校园的每一堵墙、每一片绿地、每一幢楼房、每一个教室都充满文化气息,积极营建团结和谐的组织文化、个性彰显的班级文化、激情灵动的社团文化、振奋人心的军旅文化、坚决服从的执行文化等多种校园文化元素。为了彰显执行文化,学校重新设计了具有军校元素的校徽,将前后教学楼、实训楼及行政楼分别命名为“知行楼”、“笃行楼”、“敏行楼”、“慎行楼”。在教学楼门厅张贴“西点军校二十二条军规”巨幅宣传牌。在校园道路两侧,西点军校名人名言的宣传牌对过往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制度文化

借鉴美国“西点”军校的管理与育人理念,创新“4A”、“5S”、“6W”的管理模式,我校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文化。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出台了《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青年军校一日常规条列》、《青年军校学生仪容仪表条列》、《青年军校“一人一责”条例》、《青年军校跑操条例》、《“西点军校”模式育人手册》和《学生N个不能》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和激励的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规范行为、抑恶扬善。

4.舆论文化

我校注重校园文化舆论,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功能。学校媒体有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页、校报、校园贴吧、校园QQ群、班级QQ群、校园宣传橱窗、班级主题黑板报等,包括《校园新闻》、《技能之星》、《团徽闪闪》、《校友讲坛》、《法制之窗》、《每周一歌》、《梦想舞台》、《文明风采》等栏目,强烈地释放文化德育正能量,成为我校“潜能德育”文化导向的助推器。

(二)严格的行为规范挖掘潜能——行为潜能铸德

我校以企业规范深度挖掘学生日常行为德育潜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极少数拒不执行学校规定的学生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处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遵章守纪的重要性,通过严格的行为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我校深层次地剖析了礼貌、仪表、卫生、舍务、用膳、晨练、做操、早读、实习等日常行为中的品德内涵,形成了一套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条例,并落实到学生每日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例如,我校对“阳光跑操”的要求是,整队从教室门口跑步进场并跑步原路退场,遇阻碍时应原地跑步不能停步(培养行为控制能力);队列要求纵横对齐,横队间保持半臂距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自觉纠错觉悟);跑操要求步伐整齐(听口令,培养守纪意识),班级口号响亮(培养团队荣誉感)。在实施行为铸德的过程中,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首先明确行为训练与品德养成的意义,明确具体项目与品德素养的对应关系,在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师生形成合力,推进各项规范训练,做到明理力行、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三)艰苦的劳动磨炼发掘潜能——劳动潜能砺德

凯洛夫说:“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人的一生没有经过艰苦的劳动锻炼难以形成完善的品德。我校深度发掘劳动德育潜能,为学生提供图书助理、餐厅勤工俭学、社会志愿者、学生创业、实习技能训练等多方面的劳动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师生打扫卫生的“一人一责”卫生劳动制度是我校德育的一项创举。从校长、教师到学生,每天都要参与。我校把卫生包干区细化到每个班级,每个班级细化到每个学生和班主任。每天做到师生同劳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另外,每学期举行一次擦地工具制作及擦地比赛,抹布的制作面积为25×36CM,布料为家中破旧衣服,要求亲手缝制(不可用机缝),做到了低碳、经济、节水。更重要的是,让我校学生逐渐摆脱了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培养出有责任心、有荣誉感的良好精神品质。

(四)丰富的活动锤炼激发潜能——活动潜能育德

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制度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活动,不断深度挖掘德育潜能,德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1.活动制度化

当前,中职生不良行为习惯比较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大力挖掘德育活动潜能,使激发活动潜能做到制度化,有计划、有步骤定期积极推进养成教育。每班有德育课堂,每日有广播站、电视台时政播报、激情早读、阳光跑操和社团活动;每周有德育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和“梦想秀”大舞台,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技能大赛和校友讲坛,每学期有一次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一次军训会操比赛和一次跑操比赛,每年还有一届秋季运动会、师生“双杯赛”、“梅苑”缤纷艺术节及魅力“女生节”,每年暑假举行成长动力特训营活动。制度化的德育活动让学生逐渐摆脱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责任感、荣誉感,树立自信心。

2.活动特色化

(1)激发艺术潜能。“梅苑”缤纷艺术节在每年的12月举行,活动都是班级大比赛,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竞争性。每班参赛选手在红歌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宿舍美化比赛等活动中的成绩作为班级积分,积分排名作为学期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内容。艺术节激发了学生热情,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2)提升女生自信。每年3月8日为我校魅力“女生节”活动日,活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趣味性,深受学生喜爱。节日活动包括很多小游戏和小竞赛。其中,快乐呼啦圈、两人三足、盲切土豆丝、钉纽扣我最行、鲜花送老师等是每年“女生节”常规的活动项目。此外,“女生节”还会增添一些新节目。

(3)增强成才信念。我校开辟校友讲坛,每月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母校,给学弟们做报告。谈创业经历和感受,谈成功经验和体验,谈创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等。校友讲坛能激发学生斗志,增强学生信心,坚定“出旅游商贸学校必有用”的信念。

(4)品味中外经典。我校编写了《激情早读》晨读课本,课本吸纳了《弟子规》、《西点军规》等中的经典,每天早读课上学生激情诵读,这对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5)构筑社团堡垒。我校重视发掘学生社团的德育潜能。目前,已经成立了文学社、跆拳道、柔道、太极、吉他、小记者协会等十多个社团。社团完全由学生干部组织并进行自我管理。社团每日定时对成员开放,许多社团活动在晚上对住校生开放,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活动。在校团委及学生会的引导下,社团成了一个个德育战斗堡垒。

(6)放飞青想。校园“梦想秀”活动是为学生搭建的青春舞台,活动由校团委牵头,各系部轮流主办,每周三下午对全校学生开放。该活动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今,“校园梦想秀”已成为我校涵盖层面广、学生受益多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7)坚持特色跑操。师生跑操是我校德育的又一项创举。根据《跑操条例》,每天下午体育大课间时,师生列队在运动场上进行“阳光跑操”。每天学生会对班级跑操从着装统一、入场速度、班级口号、跑操队形到出勤人数等方面打分并进行班级评比,评比结果于第二天广播操前宣布并列入学期先进集体考核。跑操分高一和高二、高三年级两场进行,以班级为一方阵,每班有班旗,每场有令旗,各班有口号(根据专业特色制定),教师方阵打令旗。另外,每学期中期举行一次全校班级跑操大比赛,校级及中层领导作评委,评比重点突出班级学生的“精、气、神”。跑操增强了学生自律、自控能力,提升了自信心、集体认同感及归宿感。

(8)打造成长动力。我校自2012年起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暑期成长动力特训营活动。学员为各系部推选的优秀学生干部。主题是“改善,做最好的自己”。活动形式大胆创新,以游戏作为团队成长的载体,包括培养团队意识的“寻找家人”,培养意志力的“永不放弃”,培养集体意识的“消防员”等。

(9)注重技能培养。我校每年6月举行主题为“展示专业、展示技能、展示自我”的“双杯赛”大比武,其目的是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高一学生通过参加“能手杯”检查自己一年所学的技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高二学生通过参加“成才杯”检验自己在校学到的技能和谋生本领。

(10)融合地方特色。扬州木偶戏是扬州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扬州,激发热爱扬州、建设扬州的热情,我校每学期不定期邀请扬州木偶剧团进校。木偶戏具有电视、电影不能替代的观赏新视觉,更具有其他活动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剧情《葫芦娃》、《琼花仙子》和《新白雪公主》等深受学生喜爱。

三、潜能德育的阶段性成效显著

(一)学风和校风日益改善

“潜能德育”使我校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促进了学风和校风的良性发展,初步实现了人人礼貌待人,仪表朴实大方,宿舍整洁优雅,用膳文明友好,跑操天天励志,卫生劳动有序,早读激情四射,上课认真专注,自修紧张安静,考试诚实守信,实习刻苦钻研,竞赛争创佳绩,创业有所作为。毕业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迅速提升,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教师新观念牢固树立

我校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工作观念。如今,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了“进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都是才,出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必有用”的人才观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一切都是我的责任”的育人观。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健康、充实、快乐、和谐”,教师感受到工作“充实、成功、幸福、满意”,从而使育人有道,成才有方。

(三)省市各部门肯定认可

“潜能德育”破解了目前中职德育面临的许多难题,在省内外产生了较高的影响,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我校在2010年被江苏省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潜能德育”形象力进一步提升。

通过多年的德育实践探索,我校从成功打造全国首家“西点”品牌职校,到提升德育特色品牌,积极实施培养、开发、挖掘德育潜能的“潜能德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德育特色品牌升级的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潜能德育”是摆脱目前中职德育困境的有效德育新模式。“潜能德育”不仅使我校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促进了学风和校风的良性发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伟国.正确认识中职生需要三个改变[N].中国教育报,2008-02-28.

篇3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27-1

实践教育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具有更加浓厚的实践教育氛围。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实践教育为引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构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把握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使实践教育成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对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认识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的根本特征。

(一)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应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体现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特色,因而实践育人工作必然植根于校园文化之中。

(二)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运行应坚持“三方合作”。“三方合作”就是指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实践育人是一个多环节的系统工程,要使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必须强化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结合和联动,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从而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实现实践育人的创新性和普遍性。

二、构建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协同平台

(一)教育型平台。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起点高、系列化、针对性强,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平台。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

(二)创新型平台。高职院校要支持建设与专业相结合的科技社团,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

(三)服务型平台。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调动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

(四)文化型平台。开设人文大讲堂、科技大讲堂,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打造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五)组织型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作用,加强党、团、学、社等组织建设,特别要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团员的作用,在工作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六)就业型平台。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行业企业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参加岗前培训,体验职业生活;到毕业生就业基地参观、考察、学习,收集用人信息,了解用人标准,为他们创造了多层次的职业岗位实践机会,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就业知识、心理、能力准备。

三、建立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社会化机制。实践教育要面向社会,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聘请政府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使实践教育活动的体制社会化,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受益”。

(二)基地化机制。实践基地是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校内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具备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一体的综合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场所建设,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三)项目化机制。建立项目投标竞争机制,鼓励学生跨院系和专业组队,自行设计项目和课题参与投标竞争,经专家评审,确定学校和院系两级重点团队,并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促进了专业交叉和团队合作,不断扩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四)课程化机制。把学生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学时学分、成绩考评等作明确规定。建立适合实际、真正对大学生有激励作用的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分级分等考评,每学年进行一次。

(五)多元化机制。在组织形式上,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生与教师相结合,定点与区域相结合;在活动内容上,实践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调研与宣传相结合;在实践经费筹措上,专项经费与团队自筹相结合,社会捐助与服务收入相结合。

四、抓好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

(一)立足服务。实践教育体系要服务于学生成才,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紧密结合教学科研来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二)找准支点。要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按照“按需设岗、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增强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意识。强化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重视实践参与的过程。

(四)突出重点。要抓重点团队,努力打造品牌项目,依托品牌项目提升实践服务的整体层次,扩大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发挥重点团队“点”上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做到“抓住一点,带动一片”。

篇4

中图分类号:H3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1-0053-05

“人体成语”(соматическая фразеология)是指含有表示人体各部位名称及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等语素的成语。俄语中与表示人的知觉、认识现实的器官―─头、眼、齿、鼻、舌、耳等名词组合成的成语相当多,这类成语在所有“人体成语”中占70%[1]。

一、“人体成语”的结构(一)“人体成语”的构成成素

与其他所有成语一样,“人体成语”的成素也是由词来充当的,词是构成成语的必要条件。但是词进入到“人体成语”充当成素之后,其原有的意义就会部分消失,失去其独立的词汇意义。如在成语набить глаз,вешать нос中,不论它们的构成成素的词汇意义――“装满,装入”,“视觉器官,视觉”;“挂,嗅觉器官”等各自多么具有独立性,进入到成语之后,每个成素多少都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即两个成素的词汇意义都相应地发生了语义虚化现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不可分解的语义整体,表示“眼力好”─―指某人在某方面很内行,有经验,“垂头丧气”―─指悲观失望。在表达完整意义的、具有具体语境的句子中,这种整体意义表现得更加明显。例:

1.Старая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ница набила глаз: лишь бегло просмотрев экзаменационную работу, она могла сказать, каких способностей абитуриент.

2.―Именно потому, что война, и нельзя нос вешать.Надо быть бодрым , веселым .(Mатросов)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虽然成语的构成成素以成素(词)的基本意义为基础,但决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成素意义的简单结合,每个成素的语义已被引申、形象化或被虚化了。

(二)“人体成语”构成成素的类型

从笔者在《俄汉成语词典》中所查阅的带глаз(200个),нос(60个)的成语的考查结果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人体词语(或人体词语+动词)

иметь глаз(留神,注意),высунуть нос(露面,出门)。

2.重叠成素

глаз на глаз(两人面对面地),нос в нос(头碰头,面对面,迎面相遇,相撞等)。

3.前置词+人体词语

между глаз(就在眼底下),из- под носа(从鼻子底下,从身边)。

4.带否定词及表示否定意义

не казать глаз(不到场,不露面),не видеть далее своего носа (鼠目寸光)。

5.带连接词хоть

хоть одним глазком (哪怕看一眼),хоть глаза выколи(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6.带数词成素

между четырех глаз(面对面地)。

7.以动词(含形动词、副词)为主要成素的支配联系成语

пропускать мимо глаз(不理会),водить за нос (愚弄)。

8.以形容词为主要成素的支配联系成语(这类成语数量极少)

свежий глаз(新来的人),горбатый нос (鹰钩鼻)。

(三)“人体成语”构成成素的变体

成素的变体是指在不改变成素数量和语义的前提下,用另一个词(成素)代换某一成素。这种变体可分为:1.形态变体――指成素的格、数等语法形式的变体,如несколько хватает глаз [глаза, глазу] (目力可及的地方,放眼望去)等。2.结构形态变体――指由于使用不同的构形后缀和构词后缀而产生的形式变体[3]78-79。如:протереть глаза[глазки]деньгам(挥金如土),крутить носом[носиком](眼高,鄙视)等。3.词汇变体――指可用同义词和近义词替换一个成素。如:не отрывать [отводить]глаз (凝视),клевать [тываться] носом(打瞌睡)等。

二、“人体成语”的认知范畴意义(一)概念意义和范畴意义

一个词的词汇意义是概念意义、构词意义、范畴意义的总和。比如说глаз,нос的概念意义分别是“眼”、“鼻”,构词意义分别是“视觉、嗅觉器官”,它们的范畴意义是“名词”。而成语的意义则是概念意义和范畴意义的结合[3]122。成语的概念意义由该成语的各成素结合之后的整体意义来表达。如высмотреть глаза中высмотреть的概念意义是“仔细观看,看出”,глаза的概念意义是“眼睛”,两个成素及两个成素的概念意义按照一定的词法规则相结合后,转换成了与其完全不同的概念意义,即成语的概念意义―─“望眼欲穿”。

成语的范畴意义是成语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4]。成语的范畴意义与成语的结构、成语的认知语义有密切关系。成语的结构虽然相当繁多,但所有的结构都是由各个成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成的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整体,而这一完整的意义往往都是由某一个成素的核心作用来支配。这个成素就叫做“语法核心成分”(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и стержневый компонент)[5]。如:драть глаза, водить за нос。

从语义角度来看,成语不受其结构的制约。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使用成语,其关注点并不在成语的构成成素上,也就是说,一个成语进入到交际当中,突显的不是其结构中的几个词或语法规则,而是成语的整体意义。这一意义是人们在认识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过程中习惯的、固定的、普遍接受的概念意义,是由认知心理过程来决定的[7]92。因为,在成语中一个词(成素)义没有明确的边界,随着范畴的扩展其边缘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出现与其他词义范畴的交叉。一个词在不同语境(比如:成语)中的意义要比词典里列出的含义丰富得多,“人的大脑也无须记忆所有含义,而是从基本含义中根据认知模式,推导其含义”[6]93。

在成语中,范畴意义是成语意义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语法意义,它与成语的概念意义密不可分。成语的范畴意义有以下三个特点:1.具有高度的抽象性;2.不参与概念意义的构成;3.相对于词的范畴意义,成语的范畴意义的稳定程度相对较弱[6]122-123。

这三个特点在确定成语的范畴意义时非常重要,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如“人体成语”за глаза,由于在句中与动词搭配作状语,具有疏状性范畴意义,有时它虽与动词搭配,但具有明显的评价色彩,属于述谓性范畴意义。试比较:

(1)В городе, несмотря на резкость его суждений и нервность, его любили и за глаза ласково называли Ваней. (Чехов)

(2)Mолодой человек говорил с приезжим по-французски. ―Куда изволите вы ехать, ―спросил он его.― В ближайший город, ―отвечал француз,―откуда отправляюсь к одному помещику, который нанял меня за глаза в учетели.(Пушкин)

(二)“人体成语”范畴意义的变化

上文我们谈到,成语的范畴意义的三个特点对确定成语的范畴意义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成语范畴意义的稳定程度会影响其意义的变化。“人体成语”中有许多范畴是稳定的。如:глаз да глаз(需要时时照料)、высунуть нос(出门,露面)等。但有些范畴意义有减弱现象,如:глаз на глаз, 它既表示“单独地(与某人在一起),两人面对面地”的范畴意义,又表示“孤立地”的范畴意义。按照认知语义学的观点,此时“孤立地”的意义,更多地含有“单独地”的原型意义。试比较:

1.Пугачев сказал мне: “Сиди; я хочу с тобою переговорить". ─Mы остались глаз на глаз. (Пушкин)

2.По смерти Карла… шведы помирились с союзниками Петра,который опять остался глаз на глаз со своим врагом и опять,как под Полтавой,одинокий,нанес ему решительный удар. (Ключевский)

有些范畴意义会转化为完全不同的范畴意义。如глаза навыкат (凸眼睛),它在一种情况下指称一个事物或现象,具有称名性范畴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转化为述谓性范畴意义(睁大眼睛)。试比较:

1.Это был юноша моих лет...,с большими глазами навыкат и с полными, сочными губами.(Буслаев)

2.Там, где речь о личной выгоде, У него [врага] глаза навыкате.(Mаяковский)

(三)“人体成语”范畴意义的类型

在成语中,范畴意义和概念意义是一种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同时又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范畴意义伴随概念意义的构成。范畴意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3]122。范畴意义是一种十分概括的意义,如事物意义、性质意义、行为意义等。成语的意义不仅依赖其概念,还要靠它的功能语义和语法范畴来确定。语法范畴是成语中的核心成素,成语的范畴意义主要由核心成素和成语的概念意义在句中的功能决定。

“人体成语”的范畴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称名性“人体成语”:свежий глаз(新来的人)。глаз是核心成素,修饰语свежий的性、数、格是表义成素,在句中要按照核心成素的变化而变化。

2.述谓性“人体成语”:водить за нос (愚弄,哄骗),плевать в глаза (唾骂,鄙视)。这些成语的核心成素均为动词,其他成素都依附于动词的支配关系,并共同构成概念意义,其概念意义具有述谓性范畴意义。

3.疏状性“人体成语”:во все глаза (仔细地,严密地),под нос (低声地,喃喃地,含糊不清地)。

4.修饰性“人体成语”:修饰性成素为核心成素,如:короче воробьиного носа(非常短),с безумных глаз (发疯似的);不以修饰性成素为核心成素,即某些成素是动词,形式上看很像述谓性成语,但表示性质意义,如:вырви глаз(酸掉牙的,涩得要命的),нос не дорос (骨头还嫩,嘴上没毛)。

有些成语从形式上看是“前置词+名词”形成,但其意义是性质意义。如:глаза на лоб лезут (目瞪口呆,睁大眼睛),с гулькин нос (一丁点,少得很,小得很),(не)по носу (够资格)等等。有些成语从形式上看像称名性成语,但整个成语具有性质意义。如:нос картошкой (蒜头鼻子),глаза на затылке(漫不经心,有眼不见), глаза на мокром месте(好哭),рысьи глаза(贼眉鼠眼)等。

总之,“人体成语”的范畴意义非常复杂,因此,对其意义及其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还有一些多重性现象,即一个范畴意义同时又指另一个范畴意义。

三、“人体成语"的认知语义分析

“人体成语”的构成成素虽然相互之间都有意义和语法上的联系,但对其结构类型及成素的变体来讲,表达人体器官的成素,即人体词语的性质、词汇意义的变化起着关键性作用。它是构成“人体成语”概念意义的主要因素。而范畴意义与“人体成语”的语法意义和概念意义相互关联,相辅相承。范畴意义是人类认知的心理过程的结果,是人对周围事物一定的结构的认知[6]55-59。

丁昕教授指出:“成语由两个以上成素构成。各成素语义虚化程度不同,因而其语义分量也各异,语义分量重的成素是意义中心(смысловой центр),由此可见,意义中心是指用实词表示的承担构义功能(смыслообразующая функция)的成素。意义中心是成语的主导成素,由实词成素表示,表示意义中心的成素只是部分地语义虚化,所以它与自由用法的词相应。”[3]125按照这一观点,在“人体成语”中,具有构义功能的成素很显然是表示人体器官的成素。而意义中心,我们认为,并不总是具有构义功能的成素,它应包括其他的成素(实词)。因为,只有具有构义功能的成素和其他成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成语的整体的概念意义。

那么,“人体成语”的整体概念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它与人的认知有何关系?下面我们从构成“人体成语”的主要因素――人体词语的隐喻和换喻转义角度,重点分析形成“人体成语”意义的认知机制,进而分析“人体成语”的隐喻和换喻意义在句中的表现。

在《大俄汉词典》中глаз的义项为:眼睛;目光;眼光;视线;视力;目力;观察力;照管,照料;监视;眼,孔。нос的义项为:鼻子;鸟嘴;(茶壶等)嘴;(船、飞机、汽车等的)前部,头等[7]。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глаз, нос隐喻、换喻意义的认知基础:1.生理基础: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用于看周围世界的事物,兴奋、激动时,瞳孔会放大;鼻子是人的呼吸器官之一,也是嗅觉器官。鼻子在人的五官中部位最突出。2.运动基础:专注某一件事物时,人的眼睛一般不转动。眼睛向下看,表示谦逊;眼睛睁大表示惊异,眼睛闪烁表示喜悦等等;皱鼻子表示厌恶;哼鼻子表示排斥;鼻子抽搐表示闻到某种气味;翘鼻子表示傲慢;用手扇鼻子表示;鼻子箕张表示发怒或恐惧;3.生活、文化基础:人们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认识世界的窗户。人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挥眼睛的视觉作用,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事物。眼睛又是传神的工具。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可以在眼睛中表现出来;俄罗斯人的鼻子又高又大,十分引人注目,这个突出的鼻子使俄罗斯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对鼻子有特殊的认知。高鼻梁是美人的标志之一;鹰钩鼻子象征聪明、敏捷;鼻子下面没长胡子表示年轻、稚嫩;鼻子贴着书本表示埋头苦读等等。

隐喻意义产生和实现的基础是相似性。所谓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相似性有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之分。物理相似性是指形状或外表及功能上的一种相似,心理相似是指文化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说话者或听话者认为某些事物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8]。人体词语的隐喻属于隐喻的一个部分。人体器官的形状、功能是人的相似和相关联想的基础。俄语中人体词语的隐喻有形状相似、功能相似、心理感受相似等多种相似基础。人体词语的隐喻一般是以人体器官,如:глаз,нос等词为喻体,来比喻其他事物或现象。而换喻是以相邻性为基础的,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替代另一个事物的特征。

(一)глаз的隐喻、换喻意义及其在“人体成语”中的表现

隐喻意义:

1.表达人的行为方式或态度。

пропускать мимо глаз(不加考虑地放过),例:Я так много пропускал мимо глаз легкомысленно: спешил пропускать, гнал все мрачное и обращался к сияющему.(Достоевский)

2.表达时间、空间意义。

на глазах(很快地),例:Mост начал расти на глазах. (А. Толстой)

между глаз(面前),例:Теперь только у чертей [таможенников] между глаз проплыть,а там―получай денежки.(Горький)

3.表达情感色彩意义。

сверкать глазами(怒目而视),例:―Лжете вы!―крикнула барыня и злобно сверкнула на нее глазами.― Mне все известно! (Чехов)

换喻意义:

1.表达评价意义。

глаза навыкать(凸眼睛,鼓眼睛),例:Это был юноша моих лет… с большими глазами навыкат и с полными, сочными губами.(Буслаев)

глаза с поволокой (懒洋洋的眼睛),例:Всего замечательнее в этом красивом женском лице были серые, опущенные длинными ресницами глаза с поволокой. (Мам.-Сиб.)

2.表达глаз本身功能――看的意义

не отрывать глаз (目不转睛地看,凝视),例:Он стоял неподвижно, не отрывая глаз от снежной равнины. (Николаева)

на глаза(按照……的意见,根据……看法),例:На глаза Наташи все бывшие на бале были одинаково добрые, милые, прекрасные люди, любящие друг друга. (Л. Толстой)

3.表达人的意义,即部分替代整体。

Свежие глаза(新来的人),свой глаз(自己的耳目,亲信),бусстыжие глаза(不要脸的东西)等。

4.表达真实判断。

попадать(попасть)на глаза(发现),例:Mне попала на глаза открытка ─портрет женщины.(Горький)

(二)нос 的隐喻、换喻意义及其在“人体成语”中的表现

隐喻意义:

1.表达人的行为方式或态度。

воротить нос (不理不睬,鄙弃,瞧不起),例:Она слишком горда. С нами не говорит, а поклонишься ей, нос на сторону воротит. (Решетников)

2.表达评价定义。

нос не дорос(嘴上没毛),例:А до нашей фамилии не касайтесь. Нос не дорос.(Кожевников)

не по носу(不够资格),例:―Не по носу вам этот дом, ребята!

3.表达情感色彩。

вешать нос (垂头丧气,悲观失望),例:Как бы то ни было, одного-двух неудачных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й совсем недостаточно, чтобы вешать нос на квинту и не спать всю ночь.(Чехов)

4.表达时间、空间、距离意义。

из-под носа(从眼前,从身边),例:Аркашка унес из-под самого носа зазевавшегося пассажира большой кожаный чемодан .(Пантелеев)

на носу(快到,眼看就要到),例:Где там гулять! Экзамены на носу! (Бабаев)

5.表达数量多少、尺寸大小、高低等意义。

с воробьиный нос(一丁点,少得很,小得很),例:―Одно плохо: поставить-то куда?Сарайчик― с гулькин нос, да и у того крыша худая.(Степанов)

меньше куриного носа(很小,很短),例:Деревца-то меньше куриного носа, а возни с ними много.

换喻意义:

表示“人”的意义。

с носа (носу)(从每个人那里),例:Они платят ей по пятерке с носу. (Шишков)

горбатый нос (鹰钩鼻),греческий нос(希腊式的鼻子)等。

通过对人体成语成素的隐喻、换喻意义及其在“人体成语”中的表现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俄语成语中很早就形成了以人体器官为认知基础的隐喻和换喻概念系统。“人体成语”的隐喻和换喻已经成为俄罗斯民族非常成熟的认知模式。

参考文献:

[1]Долгополов.Ю А.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соматических фразеологии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аналийского,немецкого языков[D].АКД,Казань,1973:6.

[2]周纪生.俄汉成语词典[K].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3]丁昕.俄语成语研究[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2001.

[4]Жуков В П.Семантика 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оборотов[M].M.:Просвещение,1978:30.

[5]Шанский Н.M.Фразеолог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M.: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5:45.

篇5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累计少生4亿多人,节约了9万多亿元抚养费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约制人口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促进人口、教育、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具有下列特点:

1.人口基数大,年出生量仍然偏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2.0‰下降到2007年的5.2‰,年均下降0.2个千分点。年末总人口由1978年的9625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32129万人,年均增长1.1%,比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的年均2.0%的增长速度下降了0.9个百分点。①但由于育龄妇女规模较大,现在仍以年净增800万左右的速度继续膨胀。②另有人口学家预测,2020年大陆总人口将达到14.70亿,2050年前后将是16亿左右。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较大的反弹优势,部分地区超生比例超过30‰,这是不容忽视的人口增长现象。

2.生育高峰间隔出现,使人口呈现波动式增长。1950年至1958年,共出生1.86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060万人,形成了大陆连续9年的第一个高峰期。1962年至1975年,共出生3.6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583万人,形成了连续14年的第二次高峰期。1987年以后,第二次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龄、育龄期,由此形成第三次高峰期。据预测,2008年前后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这是因为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亿人,其中大部分目前已进入生育旺盛期。同时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即在农村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人也可生两胎,这些人也多进入生育年龄。“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万—1800万,高峰大概在2010年左右。由此将给今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巨大压力。

3.人口将进入老龄化时期,社会负担日益加重。人口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01年我国老龄人口为7%,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17年,大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达到10.4%;2025年达到13.59%;2030年达到16.59%;2035年会20.13%。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③4.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加剧了社会的就业矛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数字,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对大多数,其中15至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④流动人口庞大的后备军是9亿农村人口,而农村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在农村劳动人口中,l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教育年龄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⑤5.性别比持续偏高,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107之间。但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3,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已达到116.9,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6,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的最高警戒线。⑥6.人口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5岁以上人口中的盲率达到11.04%,其中,文盲率最高的达到44.84%,贵州、云南、青海、甘肃4个省的文盲率都在20%以上。⑦在从业人员中,文盲占8%,仅接受过小学教育占33%,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只占12.7%,接受高等教育的仅占4.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87—1997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人。⑧另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受累家庭达到18.1%,每年至少出生缺陷儿80万人。⑨此外,表现在民主参与率、遵纪守法率、社会犯罪率等方面的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也比较低。

7.职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过大。2001年我国三级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为50.0∶22.3∶27.7,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又相对偏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在60%至75%,巴西、埃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分别达到54.3%、44.1%与39.8%,明显高于中国。这种不合理的职业结构,反映了我国物质部门从业人口的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科教、卫生、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落后状况。

8.人口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据2000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54%,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8.13%;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8.46%,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87%。⑩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

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从本质上说,人口问题就是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问题。我国人口的上述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不同方面造成对教育的压力。

1.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这一压力首先反映在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扩大。国家确定教育投资的比例,除了考虑发展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与政治形势三个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状况。人口增长过快,抚养指数升高,国家和家庭付出的抚养费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到国家的资金积累。国家积累资金少,扩大教育投资比例就困难。即使国家能克服困难,不减少或适当扩大教育投资比例,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学龄人口比例增大,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会相对减少。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增长非常迅速,但是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却较低。1998年,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的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平均为18,初中平均为23,2001年我国小学生人均经费指数为12.31,初中为16.99,农村小学仅为10.19,农村初中仅为12.83。lv其次是引起校舍、设备全面不敷。由于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致使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学、初中和大学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达标率分别只有20%、37%和30%。lw2001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面积5267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4.9%和6.7%。其中,农村初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为6%和8.1%。由于校舍危房和校舍面积不足,初中超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2001年全国初中66人以上的超大班共有24.5万个,占初中班额总数的21.3%,超大班在读学生约为1619万人,约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4。lx其三是造成教师队伍量少质低。2000年我国少儿人口(0-14岁)为2.89亿人,2004年高中阶段教育人口为7587万人,2008年高等教育人口为1.25亿人,庞大的就学人口压力和师资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量聘用代课教师。2001年,全国中小学共聘用代课教师70.5万人,占岗位教师总数的6.6%,其中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58万人,占农村中小学岗位教师的9.6%

按照“十五”计划,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的毛入学率,即使按照生师比18∶1测算,2005年教师队伍的缺口达到116万人,如考虑到退休的教师,则补充的教师数量可能达到120万人。另外,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0.7%,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为49.2%。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1999年至2001年期间,与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长近1倍的发展速度相比,教师总量仅增长31%。一些基础课及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按照普通高校生师比以15∶1计算,高校教师队伍的缺口达11万人。ly此外,学龄人口急剧膨胀,导致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制约了国民素质的快速提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统计,我国三级教育综合毛入学率为73%,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差20%,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差13%。三级教育综合毛入学率偏低,影响了我国国民受教育年限的提高。lz2.人口波动给教育造成的困难。人口的变化过程如一列行进的火车,有很大的惯性。我国已经出现的三次人口高峰期给教育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困难,首先是幼儿入托、入园难,接着是上小学、中学难,继之出现考大学的激烈竞争与就业难等问题。在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内,中小学生在短期内迅猛增长,教师不足,只得降格以求,以应付紧张局面;校舍不够,只得办大班,或改为二部制、三部制教学。这样,不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每天有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是被关在家里,就是游荡在马路上,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使家长担心。入学高峰期过去后,学校又会出现人员超编。若要裁员,困难很多,若不裁员,人头费又会挤占教育经费,使办学条件依然难以改善。以北京市为例,2000年城区的小学生人数只有1990年的51%,东城区的小学学生和教师之比更达到6∶1,估计约有50%的小学教师资源过剩。l{问题的严重还在于这种高峰期一旦形成,不是造成一次性的困难,而是呈现波浪起伏的运动状态,使困难重复出现。如1962年开始持续了14年的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曾造成1976年开始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批人将相继结婚生育,1987年我国进入新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次高峰持续了16年,其间小学生入学的峰顶在1993年,中学生入学的峰顶在1999年,中小学合计的入学峰顶在1995年。高峰期最大年招生量与1985年相比,小学(1991年)为2.72倍,中学(1997年)为1.53倍。即将出现且可能持续十几年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平均年新生儿数量将达到1700万—1800万,必将给十年后的教育稳定发展带来新的巨大压力。

3.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技术、职业、阶级、地域、民族等方而的构成状况。人口结构的每个方面的结构变化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基础教育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取决于基础教育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民主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也必须考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文化技术结构的状况影响着不同时期的教育任务。当前我国人口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教育在巩固“普九”工程的同时,加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普及率,大力促进城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重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构筑完善的全面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指示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方向。职业结构变化有着自身的规律,这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必然出现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职业结构的这种转化趋势要求教育对自身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职业结构的转移就会困难重重。

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社会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流动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他们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障碍,由此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的态势,以及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决定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由于居住地不稳定,人户分离,社会地位的不确定等原因,许多流动人口家庭不能像非流动人口家庭那样抚养与教育自己的孩子,导致其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流动人口子女问题,首先是入学难,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其三是不在学儿童,即“童工”问题比较突出;其四是由于环境转换与城乡文化反差导致的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加剧。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引导和调适,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少年”。

5.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我国东部人口过密与西北部人口过稀的状况,制约着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人口过密的地方,容易造成教育中的拥挤现象,如学额过满、教学资源紧张、大班上课、多部制教学等。据2005年对湖北省部分乡镇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许多班级的学生都达到七八十人,最多的超过100人。l|由此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学生质量下降。人口过密的社区,还容易形成亚文化群体,青少年往往为争夺生活空间而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出现越轨乃至犯罪行为。人口过稀,造成教育人口分散。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上学非常困难。小学生上学往返一次一二十里地,这也是造成这些地方义务教育难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教育人口分散,必然造成学额不足、小班上课,或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巡回教学等方式。这样,既妨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

约制即约束规制,使之不越出应有的范围,引导其按既定方向发展。教育约制就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和规范,从微观层面上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与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制自己的行为;从宏观层面上促进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使之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要把优生学纳入教育内容,逐步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懂得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做到优生优育;通过教育宣传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积极推广到农村地区;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共同研究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种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流行病学因素、社会和行为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公共卫生与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提高各级各类正规教育质量是提高未来人口素质的关键。应从切实抓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入手,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后教育既是普及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还是社会劳动后备力量的储备所。提高初中后阶段的教育质量是提高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各级各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极大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成人是人口的主体,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提高我国现有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是:对文盲进行扫盲教育;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需要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以及正在谋求就业的待业者进行他们所不具备的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根据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对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继续教育;开展法律常识、妇幼卫生、老年保健、家庭生活、美术书法、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成人教育具有受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教育效果的速成性等特点,很受成人欢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既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便捷道路。

其次,教育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控制人口膨胀,应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加强对计划生育的领导与宣传;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等手段;加强科研工作,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独生子女父母的后顾之忧,使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能够贯彻落实。但是,这些都是治标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受生育观念支配的,而生育观念的形成,既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据1982年统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程度的妇女已生育子女数分别为4.74、3.81、3.08、2.41与1.94。2001年对妇女多胎率的调查也显示出文化程度与生育率的反相关性,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和文盲的妇女多胎比例分别为0.4、3.4、7.0、18.9与36.5。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与早育率也密切相关,当年我国20岁以下不同文化程度已婚妇女的早育率是:大专文化的占0.5%,高中文化的占1.8%,初中文化的占5.4%,小学文化的占7.1%,文盲占8.9%。l}

可见,文化程度越低的妇女,越容易受诸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旧观念影响,她们更多的追求是孩子的数量,而很少考虑孩子的素质,结果往往形成早育、多生、贫困的恶性循环。文化程度越高的妇女,她们往往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追求相对较高,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和掌握现代科学所提供的避孕节育方法,愿意优生优育。

教育还可以通过实施人口教育,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生育观的形成。所谓“人口教育”是指对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年实施关于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人口情势的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人口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受孕、优生、遗传、营养卫生、生育保健、人口政策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计划生育、国家的人口计划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育观。2000年,我国15岁至19岁人口为1.03亿人l~,在十年内,他们都将进入婚育期。这批人口的生育数是左右今后人口大局的主要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对这部分人进行新的生育观教育特别重要。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新的生育观,必将支配他们今后的生育活动,产生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此外,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还能起到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的作用。

篇6

2.问卷调查法针对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后,请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表明此问卷效度颇高。问卷发放对象为上海师范大学体教专业2012届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98。6%;其中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为95。7%。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时间与第一次问卷时间相隔10d,将2次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为0。87,表明此份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及上海市中小学的要求

1.1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近些年上海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可选择的体育生不足,生源质量亦下降较大。不少学生是因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临改体而“误”入此行的,只能称其为体育积极分子。这些学生进入了体教专业后,因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发展空间不大。由此出现教学技能较差状况,尤其是在教案书写、吹哨、口令、讲解、示范、队列队形及队伍调动等方面。中小学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及教育实习前能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

1.2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学生的运动技能较差、专项能力不突出,失去了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优势。尤其是体操方面技能较差。中小学希望能恢复上师大多能一专的传统,重视术科教学,并严格把好考核关。培养方案中的术科、学科比例有些失衡(3∶7),术科比例偏低,未能突出运动技能类课程。公共必修课及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偏高,选修课中学科类课程偏高。中小学希望增加术科比例,与学科调整为5∶5较为合适。

1.3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相脱节,对二期课改理念、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内容等了解较少。同时,对中小学的教材教法了解不多、分析不够。中小学要求加强教材教法及中考项目的教学,大学不仅要重视教的环节,还要创设学的环节,并希望多到中小学观摩、学习与交流。

1.4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两个方面。目前的分散实习形式存在一定弊端,原来的集中实习值得借鉴。中小学希望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互结合,并加强高校教师、基层教师的指导及联系。此外,实习的时间要提前并要有反复,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的论文基础比较薄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科研方法掌握不足。中小学要求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此外,本专业学生还存在着诸如职业认同感不强、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男生阳刚之气不足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2.本专业课程存在问题的反馈

学校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对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三类,即课程总体、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课程总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选修课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多、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缺,限定选修的主要问题是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任意选修的主要问题是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任意选修缺乏新兴项目。本专业2012届留沪毕业生对课程问题的看法如下。

2.1对课程总体的看法(表1)从表1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课程总体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8%的同学认为课程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4%的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缺乏本校特色,约46%~48%的同学认为课程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脱节。

2.2对必修课程的看法(表2)从表2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约67%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术科学时少;约58%的同学认为公共必修课的比例过大;过半的同学认为专业必修课个别作用微弱,用处不大,例如体育概论与体育史2门课。

2.3对选修课程的看法(表3)从表3选择同意及比较同意的人数可以看出:在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方面,近5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术科少且项目不全,近48%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门类少且学科偏多;近63%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的专项课时少(仅108学时),近57%的同学认为限定选修缺乏第二专项,这些都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学、训练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上海的高中正在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要求大学实行项目的专业化教学,差距还很大,甚至连基本的课时都保证不了;约58%~60%的同学认为任意选修术科少学科多、缺乏新兴项目。相比山东师范大学及福建师范大学体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他们的专项课时多且有第二专项,任意选修课术科的门数亦远多于上师大本专业。

3.本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俗语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亦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所以,本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不宜一蹴而就,可先在几个可做的点上有所突破,再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经过慎重考虑、多方讨论,拟先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3.1培养目标多能一专,秉承传统适时创新从以往经验看,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最大特点在于“多能一专”,即在掌握多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还有一门拿得出手的专项。这也正是上师大与上海体院、华东师大体教专业抗衡甚或超出的特色所有、资本所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主导思想的失衡,渐渐模糊了体育的本质属性———技艺性,逐步迷失了自己的最大优势———多能一专,慢慢走向了文化主导、理论主导、学科主导的并不完全适合体教专业特色的办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使毕业生的特点也发生了不小的退变。正如大同中学的一位老校友所言,现在上师大的学生专业基础薄了、专项能力弱了、专业特色少了。多能一专———这正是本专业的传统优势与精髓所在,也是历届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培养目标应该彰显这一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能一专的亦有了更多更新的含义。多能的“能”并不仅仅指运动技能,更多的是指体育教学技能,包括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两类,理论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案书写技能及看、评课技能,实践技能包括项目运动技能及课堂教学技能,每一种又包含更为具体的技能。一专的“专”亦不仅仅指专项,而是指在这些教学技能中要有自己最拿得出手、最具竞争力的一两项技能。多能还有更宽泛的意义,还指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多种当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培养目标在秉承传统、多能一专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适时创新。

3.2选修课增术科门类,专项课加学时学分目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6门学科类限定选修课(音乐与体育教学、体育游戏、人体测量学、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医务监督与健身处方),每门2个学分,共占去12个学分,这意味着每门都是必修课而非选修课,学生并没有选择余地。而专项技术类选修课只占8个学分,且大专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六选一)仅108学时6个学分,小专项(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四选一)仅36学时2学分,明显偏少。所以,应从学科类限定选修课中释放出一定的学分到专项技术类中,以增加大专项及小专项的学时学分,拟将大专项增至216学时、12学分(共3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4学分),小专项加至72学时、4学分(共2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2学分),不足的部分学分可从任意选修课(目前为16个学分)中略加释放。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目前的10门任意选修课(奥林匹克运动、体育课件制作、体育美学、体育英语Ⅰ、体育英语Ⅱ、体育市场营销学、常用运动负荷实验、营养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共关系学)中,皆为理论性偏强的课程,而实践类、实用性、术科化的课程几乎没有,应该在这一环节增设实践类课程,鼓励广大术科教师开课。拟先增加教师形体训练、艺术体操、花样跳绳、棒垒球、高尔夫球、板球6门术科课程,以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以后根据基层中小学需要,再增新课。

3.3教学技能切实提高,实践环节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首先要加强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材教法》两门学科中加强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理论教学,更要在各门术科中加强这些要素的实践教学,如在各专项选修课中加强学生教案书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案要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的规范格式书写等。除教师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如做好术科课后回忆笔记、写好学科课外作业等。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多进行教学技能方面的比赛,如教案比赛、说课比赛、技能测试等,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在实践环节的教育实习方面,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见习环节,为适应学院“4+0”模式下的办学需要,拟在奉贤校区建立6个实习基地,中学4个(奉贤中学、弘文学校、阳光外国语学校、柘林学校),小学2个(南桥小学、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让大二、大三甚或大一的学生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以了解基层所需、发现自己所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针对性。在毕业论文方面,主要强化论文选题、撰写、答辩三环节的监督控制,加强教师指导与学生配合两方面的制度建设等。

3.4俱乐部促课外锻炼,督导组保教学质量在目前术科课时尚显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使其成为课堂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课外锻炼自觉性的良好举措。不过俱乐部要加强教师指导与政策引导,需要与院学生工作组一起做这项工作。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院的宝贵人力资源。以他(她)们为主体成立教学督导小组、以恢复体育学院教学督导的优良传统,是保障本专业教学质量的绝佳途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唯有高质量的教学才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唯有高质量的毕业生才能经得起用人单位的最终检验。

3.5请进来专家上讲台,走出去师生下基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与本市中、小学的联系,是解决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脱节问题的良方。拟请基层一些高水平的专家(体育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走上大学讲台,为本专业学生教授中小学最鲜活的案例、最实用的方法、最需要的人才等;同时,教师、学生也需要经常走出去,看看市级、区级、校级的公开课。

3.6紧扣体育课标中考,渐进修订大纲内容应该有效利用各门术科的有限课时,教授中小学最需要的内容。二期课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及体育中考的项目,应该是本专业各门术科的精教内容。具体有:(1)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队列队形与基本体操,体操(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篮球,武术,游泳,田径,体育舞蹈等;(2)体育中考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双杆、单杠、垫上、横箱四选一,男1000m(女800m)、200m游泳二选一,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min跳绳、25m游泳、实心球、50m、立定跳远六选一。各门术科的专业必修课应以上述内容为基准,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内容。可先选几门术科作为试点,若效果颇佳再逐渐推开。

三、结论

(1)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本地中小学的要求有: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运动技能多不足、培养方案要突出、大中小学相脱节、各级学校应对接,实习形式不完善、毕业论文待改观。

篇7

体育文化精神已经发展上千年了,而体育最开始产生就是以人为本,它依靠本身特有的身体运动促使人类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生活不断得到美化,人本身有了目标,创造一个完美的人。体育不止是简单的帮助人类强身健体,它的终极目标是要挖掘人身上具备但未被开发的潜力。体育教育育人理念的应用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标,下面本文将对体育育人理念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体育教育育人理念的应用

(一)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

传统观念认为跑、跳、投是与体育密不可分的,而体育教学只是简单的教学生打球、跑步,或者是练习一些武术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对体育教学的传统观念认识使得体育教学一直处于一个狭小的框架中,完全忽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行为及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影响。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使得我国体育教学的课堂一直强调课堂纪律性,教学方式较为程序化和训练化。因此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忽视了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是需要身体与智力充分结合的,体育教学的横向发展空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认识到体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身体上,应该应用与人的精神与人格上,进一步挖掘人的潜力。

(二)学生德智美发展的基础

人的任何活动包括脑力劳动以及体力劳动都是以人的身体为基础的,强健的身体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的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应用与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体育教育作为其他教育的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育人理念的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很好的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育人理念不仅仅要应用在人的身体上,还要在人的创造力上充分体现,人的个性的塑造依赖于体育教育的影响。

(三)育人理念充分应用于教学新思维中

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体育教育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它将身体锻炼作为手段,最终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弹性制度还是很有必要的。育人理念要求教育活动不能以教材为主要教学依据,来完成教学目标,而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进行调整,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育人理念应用的当务之急。

二、体育教育育人理念的效果分析

(一)体育教育应用育人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教育不仅仅只是一门教育课程,它包含很多的美学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用心体会和意识到体育教育中存在的美。体育老师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美的认知与感受,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将体育中的美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美,进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并且更容易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

体育教育实际上就是行为教育,实践证明体育教育对人各方面的教育有着显著成果。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一方面,体育教育显然更有优势。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相对来说会注重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品质的培养,这些品质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各种体育行为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布置各种体育任务,通过体育训练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勇敢果断,意志坚强等优秀品质。学生在参加体育竞技活动时,往往会比较容易兴奋,平时不易发现的潜能以及思想会比较自然的流露出来,同时学生会出现的不良行为会比较容易被发现以及纠正。

(三)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荣誉感越来越淡薄,在其他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较大的困难。但是体育教育显然有着其明显的优势,体育活动必然是属于集体参加的。所以体育教育育人理念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学生在其他教学活动中很难培养得到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育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中,还是课外活动中,都较多的采用比赛的形式要求学生参与,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的增加,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依赖彼此,相互牵制。为学生组织的体育比赛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因为比赛是学生喜欢的,乐于参与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不仅提高,还在教学过程中有了主人翁感,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就产生了,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语: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现代体育的教学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过来,育人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还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向学生创造力。育人理念的应用最终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有道德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A Survey of Sports Cognition and Sports Lif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Analysis

LI Wei-jie, ZHOU Yan-jie, FAN Zong-shan

(Hena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50, Henan)

【Abstract】A study on the sports cognition and lif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find out what lacks in this aspect. It can also offer theoretical and statistical support to help student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sports life, to carry out the program of all-people exercising, and to help authorities work out relevant polici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ports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 enhanced, and that colleges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s actively and develop a good sports life style so as to ensure a healthy working life of 50 years and a life long happy lif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sports cognition

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宗旨之一就是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来,使他们学会一两项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1〕。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同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的提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我们健康工作、幸福生活的保证。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地之一就是在学校,中小学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和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其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评价大多数受父母的影响。大学生随着脱离父母的怀抱和独立生活的开始,在逐渐的培养和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评价〔2〕。研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发现其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良好体育生活习惯的形成、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600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454人,女146人,来自农村的学生324人,城镇大学生276人,平均年龄为21.29岁,最小为18岁,最大的为23岁。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和河南省新华书店及郑州大学图书馆查阅了近十年的有关体育认知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图书、期刊资料。

2)问卷调查法:采用专家访谈法对问卷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经过删改后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3)访谈法:就调查问卷与省内部分专家进行座谈。

4)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列出表格,并加以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

2.1.1大学生体育认知总体情况

在对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收入的6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身心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85%的大学生愿意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且锻炼目的明确。以上数据说明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认知,具有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性基础。

2.1.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大学生体育认知关系

体育锻炼的认知很容易受环境和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情况、来源地等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考察大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进而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惯,我们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年龄、来源地、家庭经济情况与体育锻炼态度、锻炼自觉性等体育认知因素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大学生体育认知差别不大,只有性别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年龄与体育锻炼自觉性、体育锻炼的计划性有显著性差异,而来自农村或城市、家庭收入等因素则对大学生体育认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2.2.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总体情况

根据大学生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将体育锻炼行为分为有计划性和随意性两种,在调查的人群中,19%的男大学生和7%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计划性。我们还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见表2)。

男女大学生在体育人口、锻炼项目的选择、锻炼伙伴的选择、不参加锻炼的原因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具体区别见表3。

从表2、3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习惯,锻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意到自身的身体形象,体育锻炼成了一种可以保持和塑造身体形象的手段〔3〕。而高校扩招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体育锻炼还承担了调节情绪和改善枯燥大学生活的重任。在锻炼项目的选择方面,男女大学生存在着很显著的差异,男生喜欢多人参与的具有强对抗性的项目,女生比较喜欢节奏轻快舒缓的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借助体育锻炼增加自己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所以他们也都喜欢有同伴陪同参加体育锻炼。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高校的硬件建设跟不上学生实际需求等因素,也是部分学生想参加体育锻炼而不能实现的原因。

2.2.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二者之间作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性别在体育参与的次数、强度、项目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锻炼伙伴的选择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在运动强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偏小的大学生运动强度高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在运动项目、锻炼时间、伙伴选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大学生家庭收入的不同在锻炼时间的长短和锻炼伙伴的选择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与从小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生活压力不同有关;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体育参与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生活方式

以大学生对体育参与的态度、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体育锻炼的计划性和体育锻炼目的作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因素,与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次数、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强度、锻炼时选择的时间、锻炼场所、锻炼项目和锻炼伙伴的选择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

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其中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和锻炼时间的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影响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锻炼时间的选择;锻炼的目的直接影响锻炼时间的选择和锻炼项目的选择。

3讨论

3.1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状况

总的来说大部分大学生有良好的体育认知,主要体现在他们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及锻炼目的、锻炼计划。有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他们认为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能够调节情绪,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压力大,没有心情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在关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有16%的同学因为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和感觉体育运动不重要而拒绝参与体育锻炼。在访谈时也发现,部分同学对体育锻炼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现在还年轻,身体好,社会压力大,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故而认为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和身体柔弱者才应该参加的。

3.2人口统计学变量、体育认知、体育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生活环境和对体育的认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因素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非常小,仅仅有性别影响、伙伴的选择、年龄影响、运动的强度和锻炼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认知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比较大,他们分别影响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锻炼的次数。从表1、4、5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就应该从改变大学生体育认知入手,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和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4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较好,有54%和37%的男、女大学生为体育人口。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建议高等学校增加体育课的次数和加强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建设,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体育锻炼的机会。

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大,只有性别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年龄与体育锻炼自觉性以及与体育锻炼的计划性等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锻炼伙伴的选择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大学生存在较好的体育认知,80%的同学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体育认知受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的影响较小。

4)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其中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和锻炼时间的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具有计划性影响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锻炼时间的选择。

5)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认知和社会压力。太忙没有时间、认为体育运动不重要、缺少体育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认知的教育,加大对体育功能的宣传,使大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健康工作50年和幸福生活一辈子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仁憨,雷雪鸣,刘伟.新时期对“人权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19-21.

篇9

然而,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北京奥运会翻译合作伙伴传神公司2008年的《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擅长体育翻译的译员只占现有约三十万译员的1.3%,体育专业翻译位列全部二十二种专业翻译的倒数第四位,属严重紧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2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并不等同于外语人才,其培养不能仅依附于外语教学,而应成立兼具翻译技能培养和体育知识输出的独立专业,即体育外语翻译专业。

2.1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项独立的技能,它与体育这一载体的结合形成了体育外语翻译专业。与“经院式”的文学翻译相比,体育外语翻译因复合了体育专业知识而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它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其特点可归纳为:①在翻译标准上,体育外语翻译注重译文目的至上;②在翻译思维中,体育外语翻译更强调逻辑性;③在作品交付时间上,体育外语翻译强调准时,且一般时间很短;④在专业程度上,体育外语翻译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⑤在开放程度上,体育外语翻译开放程度更高,且市场定位准确。

2.2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知识集成、能力复合、素养全面等素质,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专业化和应用型,其中,专业化强调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则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前者关注翻译能力,后者注重体育专业知识。因此,在体育外语翻译教学中,必须强调两点:首先,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翻译素质,不仅谙习翻译理论并熟练驾驭翻译策略;其次,体育专业知识的输入;第三,体育实用文体的翻译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包括体育术语的管理、体育信息的查找、相关版式的设计和翻译策略的使用等环节。体育外语翻译的训练重点应为传递信息、篇章的整体效果、注重翻译过程、强调体育专业知识以及查找体育信息的等方面。

2.3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培养模式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要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须强调“翻译”和“专业”两项内容,因此,可以采用“翻译+ 体育专项”、“体育专项+ 翻译”和双学位等三种模式,鼓励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再辅修另一专业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和知识面,形成知识交叉,完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学生可以在学好翻译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修读某一门体育专项课程,完成规定学分后获得辅修专科证书,根据获得学分的多少达到“一本一辅”,“一本一专”或者“双学位”,当然,学生也可在学好体育专项的同时,辅修翻译专业知识。这种多元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才更能适应当今市场对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

2.4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了确保体育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配套相应的课程体系。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集中体现“翻译”和“专业”两个要素,具体包括三大模块: 翻译专业技能、翻译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知识。翻译专业技能课不仅包括传统的翻译技巧课,还应包括翻译的工具能力课、翻译的技术写作课、翻译的项目管理课等。翻译专业知识课不仅包括翻译史课、翻译文化课等,还应包括翻译策略课、翻译职业操守课、翻译工作标准课等。而体育专业知识课则指与翻译内容相关的体育专业的课程。

2.5 体育外语翻译专业的师资队伍

篇10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受到的教育的总和。它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种方式,既有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又有家庭、学校、职业单位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它涵盖了教育的一切方面,是一种连续的、系统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正以几何数字的速度激增,知识的半衰期迅速递减,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正处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满足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怎样大力扩展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无疑是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1.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古亦有之。但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的、面向广大民众的教育思想,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9年,英国教育部成人教育委员会在其成人教育报告中,提出成人教育不仅应该是普遍的,而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是终生的历程。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将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因此,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在工业时代,教育一般是指全日制学校教育,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也相应集中在大学毕业之前。拥有大学毕业学历的从业人员通常可以凭已有的知识在专业岗位上持续工作到退休,而较少遇到来自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变动也越来越频繁,因而需要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正是对上述时代特征的直接回应。对个人而言,学校毕业将仅仅是意味着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终结,就业之后仍将需要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学习进程正日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形成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是在60年代开始的,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终身教育强调国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人生各阶段接受各种各样教育的要求,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它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在时间上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到老年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培训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教育活动被认为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教育部门都结合在一个统一和互相衔接的制度中,这个体系并不排斥学校教育,而是把它包括在其中,成人教育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具有终身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学习空间的广阔性等特点。这一切明确了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2.成人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主体。终身教育虽然包括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家庭、学校、职业单位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但成人教育囊括了除婴幼儿、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的其它一切教育内容。

从对象上看,成人教育的对象是除学校传统教育对象之外的全体成年人,年龄涉及十五、六岁的青年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从教学内容上看,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大多数成人来说,它是他们过去未曾受到的基础教育的替代物。对于许多只受过很不完全教育的个人来说,它是初等或职业教育的补充。对于帮助他们应付环境对他们提出的新需要的人们来说,它是教育的延长。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它是教育的完善。并且,它是发展每个人个性的手段”。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之外,为社会成年人提供的层次多样(包括扫盲、初、中、高等教育)、内容广泛(包括专业技术性和非专业技术性的文化、生活、文体等内容)的教育体系。21世纪,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迫使人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注定要活到老学到老。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大大减少了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大大增多,要求教育在引导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方面要担当起重要的责任。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了比较系统、完善的成人教育体系。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业已形成,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已达45万余所,其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1万余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44万余所,有数十万的农民和回乡知青接受了文化技术培训。我国所有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都开办了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是成人学历教育和高层次非学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据统计,1999年各类成人高校共录取新生1068674人,与1998年相比,一是社会青年在新生中所占的比例由13%上升到19%,二是40岁以上年龄的新生所占比例由4%下降到1%,而20岁以下年龄的新生所占比例则由32%上升到35%。这说明,我国大规模的职工文化补习运动基本结束,成人高校所录新生在继续向低龄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知识不断的更新,“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终身学习”意味着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的到来。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社会经济形态从劳动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现有各行业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人的岗位流变性很大,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成人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社会使得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的时代需求。这就要求人们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终身学习的理念标定了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并揭示了他的作用。赋予成人高等教育在人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要依靠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智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滋润和改造成人高等教育,制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对成人学员进行培养和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性教育,而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

3.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开拓新的教育途径。改变单一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打破同步化、集中化,逐步构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教育系统,根据受教育者工作、生活、年龄等不同特点,对学制、课程、质量标准和具体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尽可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积极寻求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单位教育的合作,使其能在多种选择中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立在信息、通讯技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具有开放、多样、容量大、范围广的特点,能使学习者摆脱限制而接受教育,为更多的人开启通向知识的大门。

在建立终身教育化、社会化的同时,对个体而言,要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自我寻找学习的动力源,掌握学习的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尽可能多地汲取人类优秀文化并非易事。对教育系统内部而言,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习;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掌握技能,更应掌握学习的策略,只有如此,才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追求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的同时,还要谋求教育的国际化,加强教育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尤其在加入WTO之后,更应注意教育在人员交流、财力支持、信息交换方面的活动,广泛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的教育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事业,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是终身教育蓬勃发展的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必然要求把发达的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到以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作指导的轨道上来。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制度,使成人高等教育向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时代的要求必将对未来成人高等教育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如何面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终身学习的浪潮,适应21世纪培养新时代公民的需要,谋求更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我们必须主动去迎接时代的挑战,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进取,适应时代的要求,共创成人高等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11

当前,人们对城市问题越来越关注,对体育场馆人文现象越来越感兴趣,因此探究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体育人文”的纵横,既有必要,也有意义。广州市新体育馆作所蕴涵的体育人文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1广州市新体育馆的特色

广州体育馆由世界著名的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担纲设计,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北侧,白云新城中部,毗邻新广从公路,东侧为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整体建筑采用下沉式设计,令建筑物若隐若现,也使得人文建筑物和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体育馆由南向北,由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馆三个部分组成,有人说三个椭圆形场馆犹如三片花瓣,组合起来就像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外观独特的造型,无疑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匠心。馆内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成果的应用随处可见,还有洁白如玉的透光屋面,自然舒适的空调系统,能够随需要灵活组合的场地资源,都赋予场馆强烈的时代气息。

和普通市民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大众活动中心。广州体育馆对这个大众活动中心的定位,不仅仅是单纯的健身活动场所,而是一个综合的体育娱乐商业区,它除了具有与训练馆同样的功能外,负一、负二层还设置有餐厅和集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健康中心。

广州体育馆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分馆组成,三馆绵延相接,随地势而曲回,与背后的白云山脉交相辉映,使得人文建筑和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也成为城市景观到自然景观过渡的完美典范,安德鲁自己则把夜色下的广州体育馆称为“深色山峰背景下呈现的一种虚幻景象”。。。与近些年来大城市中不断涌现出的造型夸张、盲目弄巧的新式建筑相比,广州体育馆以低卧圆形建筑结构和下沉式空间,以及简约而从容的“体态”,令初次接近的人也会有前所未有的亲和感受,是对建筑“浮躁之风”的一个淡定而成功的回应 [1] 。

2广州市新体育馆与文明进程

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有四种形式,一般有采集和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绿色文明,但最后一种仍处于一种萌芽状态。相对应的人类居所形式也有四种:天地、乡村、城市和绿色城市。第四种形式人类正在努力探索之中。

原始人类对狩猎和采集生活造成居无定所逐渐感到不满足,迫使人类发展起农业和畜牧业,创造了农业文明,进入了乡村居住的时代。人类在进入手工业和商业时期,才进入了真正的城市时期。

城市发展历史可概括为三个时期:城市时期、城市化时期和城市绿色文明时期。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城市带概念,我国珠江三角洲就是这一概念。

城市化改变了人们需要的层次、结构和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素质,使人们的思维、情感、交往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质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是进步的,乡村文化是落后的。从人类居住空间系统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乡村是更为和谐的一种结构。从美的角度也更符合人的整体价值趋向。

城市与乡村的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 ?是文明。城市是文明的实体,那么城市实体是什么?那就是建筑,而体育场馆的建筑就是衡量这个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程度。从广州新体育馆到广州奥林匹克无不映射出广州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是广州市人们体育生活方式生活化,是绿色文化的体现。

绿色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人类走过了从原始绿色到灰色文明的过程,又正举步维艰地向新生的绿色文明迈进。人类在挖掘自身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全球化协调发展绿色文明。绿色蕴涵着人文精神,渗透着真善美的精神,代表着人的精神走向自由的辉煌历程。人们在体育场馆从事体育锻炼更能找到绿色家园的感觉。

3广州市新体育馆与人文价值

什么是人文?人文: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一是指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二是指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活动。

人文科学:在欧洲原指人类利益关系的学问,区别于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也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人类遗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遗迹,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时间的文化活动成就,如城堡、宫殿、寺院作坊。人口素质:人本身所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等。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点是人们的共识,人文核心是精神,它直接指导里层,间接影响和制约着表层。广州市新体育馆就是遵循着这个规律。

人文在人们素质组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广州市新体育馆充分反映了人文的特征和价值。广州新体育馆把以人为本和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巧妙融合,由主场馆、训练馆和大众活动中心馆三个部分组成。三个场馆均为椭圆花瓣造型,组合起来就像是广州的“市花”木棉花。三个场馆均采用下沉式设计,大部分建在地下,这样既便于观众的出入交通组织,又能令建筑物置于若隐若现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之中,与毗邻优美的白云山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三朵“白云”。

诚然广州市新体育馆的体育人文性,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在它们与生活的关系、与人类心灵和社会历史的关系、与文化整体的关系三个方面,这分别决定了广州市新体育馆体育人文价值的必然性、典型性和深刻性。

参考文献:

篇12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当然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篇13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 ,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 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 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 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

体育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致力于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新课题,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 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一、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现,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 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人类生存需要所反映出的客观性,人不得 不受到由人们的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 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从目的来看,体育教育应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人的发 展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应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 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 容。

我们不仅仅在理论上认清身心培育的教育属性,而应在身心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反映出具有教育属性的身心 培育活动。那种在实践中单一的运动性和活动性用来达到身心培育目的的做法以及把它简单地看作也是一种体 育教育性质活动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只能反映出我们某些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体育教育本质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具有不完全性和不深刻性,仅仅看到了体育的特殊性,没有看到教育的普遍性。

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 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融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平衡、短期与长远需要的兼容等问题。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其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无疑对于学生适应生活,更好地生活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教育在人类生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过程包含着两个重点,一是人的内发性自尊、自强、自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二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则可通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

传统体育教育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上,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学会生存,在 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存环境的各种能 力,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现代人。

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