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篇1

1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1.1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目前,社会对于财务分析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教授WaterB.Neigs指出,财务分析的本质就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决策提供参考信息。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分析等专业学科,以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记账凭证等为分析对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历史和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有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掌握企业目前的运营动态、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等,借助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描述分析结果。

1.2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又被称为“破产预警分析”,将企业的各财务报表及附注资料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净利率等财务指标或借助数学技术构建模型,对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预测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恶化,从而发出预警信号。美国学者Fistpatrikc最早发现了财务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测风险作用,他在1932年开展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时,以19家公司为分析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失败和非失败两组,并发现预测判断能力最强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和产权比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Beaver将统计学方法正式运用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966年,Beaver在美国会计评论上发表了《可以预测失败的几种会计手段》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变动趋势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得出“财务失败的时间越近,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就越强”的结论。1968年,美国学者Altman提出了Z-score模型,该模型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指标变量建立成一个多元线性方程,开始对财务风险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随后,越来越多的预警模型被提出来,影响较为广泛的有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分析法所建立的预警模型。

1.3财务分析与财务预警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发现需要预警的事项,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分析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好坏进行诊断分析,但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并不完全等价。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进而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等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判断。而财务预警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当企业财务状况出现较大风险时向企业管理当局提出的预警。财务预警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方面、市场状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监测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能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事先了解企业经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最终有效规避风险,以免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务,需要做好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控制,将其限定在可允许的风险水平内。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营管理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决策不当陷入经营困境。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产成本过高、存货积压、产品质量不达标、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战略多变和资不抵债等都会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予以有效回应,就可能导致这些财务风险进一步恶化,使企业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由此可能引发企业客户黏性降低、市场份额减少、企业信誉受损,甚至企业破产、清算等。财务预警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检测、诊断,因此,企业有必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分析和监控预警,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制定准确的决策提供支撑,防范危机发生。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能够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在风险或危机尚未来临或者处于萌芽阶段时,制定积极有效的投资、筹资或生产经营决策。如对于政府部门,可以依据某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等制定有利的方针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推动或抑制某一行业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企业发展;对于投资者,则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或预警结果,做出是否投资、投资多少、是否撤资等决策,从而降低损失、保证收益最大化;对于企业的经营班子,可以监测企业运营是否正常,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数据偏差问题,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防范和预防危机发生,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研究

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征、与自身经营现状相适应的管控机制,从而更好地监测经营风险和财务危机。

3.1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财务预警的风险危机警示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体系是重中之重,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全面、系统预警分析。在选取确定的预警分析指标时,不能盲目跟从,亦不能固步自封,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是企业及时发现和管控风险危机的基础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3.2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意识

树立风险预警意识不是只喊口号,也不只是企业管理层自身的事情,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风险预警意识的宣传工作,逐渐培养并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预警意识。同时,企业经营班子要积极构建专门从事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机构,配备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人员,加强财务数据等预警分析,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源并实施有效管控,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3.3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

公司的发展与相关工作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制度和方针战略指导,因此,要提高企业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能力、规避和降低风险的能力等,要求企业高度关注相关领域和业务部门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制度规范,形成具有一定刚性、适当灵活的财务预警管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企业发现日常运营中存在潜在风险的效率,以及时予以应对和防范,避免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重大损失。好的制度规范是企业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企业完成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来开展财务风险预警管控工作。

3.4有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Python和R语言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处理海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提供了可能。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的出现,为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支撑,借此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高数据的价值,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并有效运用这些现代化技术手段,向其借力,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加强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篇2

通过研究表明,现金流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全面有效的现金流管理可以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正常开销、偿还债务,有利于不断的加速企业的整体资金的周转,减少财务上的压力,所以,现金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金流与财务风险的含义

(一)现金流的含义

现金流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企业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比如,企业产品销售、企业出售固定资产、企业向银行贷款等获取的现金,从而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购买原材料、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支付的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是企业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现金流入,企业就不会有价值的存在,也可以说企业也不会有长足的发展。简单的来说,现金流就是企业现金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基于现金流的含义,现金流可以分为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以及现金净流量这几种。对于企业来说,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以及筹资活动产生。

(二)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一种最常见的风险,是经营风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风险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的资金流动,包括筹资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用资活动等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财务风险是企业资金流转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每个企业都无法规避的,也无法消除,所以我们只有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防范与控制。

(二)财务风险具有双重性

财务风险有损失方面的体现,也有价值方面的体现。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关系,即高收益就要承受较高风险,反之,低收益就会承受较低的风险。这一特点让人们对财务风险的本质认识的更加的全面。在了解财务风险的反面影响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不断的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研究,使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财务风险的范性与复杂性

广泛性就是体现在财务风险的存在范围较广,影响较大,涉及到财务管理的每个过程。财务风险的复杂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形成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种的,如企业因素、社会因素、认为因素等等,面对这些因素的形成就需要领导者采取多种不同的措施去应对;(2)财务风险在形成阶段具有的复杂性,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可能随时产生,但是,经营者很难判断风险的危害性有多大,也很难对其进行预测;(3)财务风险承受度方面的复杂性,财务风险在发生以前,企业很难对风险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因此,只能通过风险发生后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承受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财务风险具有潜在性

经营管理者很难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预测,财务风险是无意间发生的,与经营者的主观意愿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企业所处的环境多么的复杂,财务风险多么的隐蔽,但是,只要经营管理层能够正确的意识到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积极的去应对,就会使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大大的降低。

(五)财务风险具有相对性

财务风险的发生并不是不会改变的,财务风险是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或者风险程度加强,或者风险程度减弱,也可以说财务风险就是一个变数,是相对于不同的经营管理者以及不同抗衡风险的能力的角度来说的。

三、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财务风险在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影响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内外部相结合的共同影响,最后导致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不同的企业、不同财务风险的形成,其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现通过现金流的流量、流速、流向、流程几个方面因素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也就是现金的流入、流出量之间的差额,也就是净流量。企业经营效益的最直接表达方式就是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企业每项财务收支情况的整体反映,企业效益的风险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现金流量的影响。企业获取的效益越大,企业的财务实力也就越强,财务风险就会越小,企业效益与企业财务实力是成比的,企业效益、企业财务实力与财务风险之间是成反比的。利润就是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异体现,即使收入与费用之间并没有直接现金流量的涉及,但收入主要就是对现金流入的情况,现金的流入与流出量体现了企业的实际财务实力。

(二)现金流向

现金流向也就是现金流量的趋势,包括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方向两个方面,流入就是现金流入量的来源,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与发展趋势都要以现金流入量来体现,现金流出主要体现在现金支付上,反映企业对未来运营策略的水平与价值创造的水平。通常情况下,现金流向在企业的内部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标准。在企业经营环节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是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所以现金流向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三)现金流程

现金流程也就是涉及到现金流量的每个程序,包括岗位、授权、现金收支业务的手续办理等等。现金流量更多的是在生产运营中获取的,但因其生产运营具有离散性的特点,也就导致了现金流量分布的分散性,从而使资金在应用的过程中会经常的出现一些责任不清楚、局面比较混乱的情况,同时,也导致了资金无法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可见,现金流程对现金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如若现金流量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企业遇到财务风险的现象。

(四)现金流速

对于现金业务角度来讲,是支付现金到现金收回时期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就是资本回收的效率,资金占用的水平与流动性的风险都要受到现金流速的制约。如若资金占用量比较大,就会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所以,现金流速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流动资产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思考

(一)以现金流量指标为基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些企业面临破产的现状都是由于现金流量不足、没有偿还能力而引起的,所以,现金流量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偿还债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F分数模型在建立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了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重对现金流量这一指标的引入。

(二)注重行业与规模的不同差异因素

不同行业对预警模型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即使是不同行业选择的预警模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财务状况,对于同一个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如果对行业、规模不予考虑,那么就会使财务预警系统的准确性产生偏离的现象,直接导致了预测准确度的降低,所以,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选择财务预警模型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就行选择,以从而提高预警模型的准确度。

(三)注重对企业或有负债等账外因素的考虑

对于一些企业或有负债的情况,虽然在财务报表中没有体现,但是对企业财务状况与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此类型的负债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相关的未来事件能否发生,如若未来事件真实的发生了,那么或有负债就成为了企业的真正负债;如若未来事件没有发生,那么或有负债对企业也就没有影响。这些或有负债等外在因素在没有发生的时候,对于企业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如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那么就会对低估企业的总体负债,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如若或有负债变成了真正的负债,那么企业就可能遭受意想不到的风险与损失,从而提高了财务风险。所以,对或有负债等账外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财务风险的降低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指经济的周期性变化,特别是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经济危机会导致产品大量的积压,购买能力的降低生产紧缩,对于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中产生风险。所以,企业在平时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提前做好预防经济周期性的变化的准备工作,这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结

现金流是企业识别财务风险的重要依据,现金流的有效控制对财务控制有一定的影响,有效的避免与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现金流量的合理观察与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企业财务风险,合理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从而可以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现状的良好与充足的现金,其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也要较强,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慧.基于现金流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钱娟萍,黄申.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与化解[J].商业会计,2013,(19).

[3]祝桂芳.基于现金流量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

[4]林松利.基于现金流量的广东制造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

[5]田谧,鄢飞.我国物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基于现金流量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

篇3

(一)融资风险截止到2012年,我国上市的物流企业共63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虽然融资渠道相对畅通,但是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借款加发行股票,融资方式较单一。从2010年起,我国进入新一轮的货币政策调整周期,央行在一年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借此收缩流动性,这种紧缩性的政策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供用于发放贷款的金额受到压缩,这就使得物流企业要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难度加大,成本增加。通常情况下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数额比银行借款的数额要大一些,但是物流企业的市盈率在A股市场中普遍较低,投资者的追捧程度不高,所以也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众所周知,股权资本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债务资金的融资成本,而且公司在发行股票时出于保护控制权不被稀释的目的,会考虑发行规模的相关问题,这也增大了物流类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二)投资风险物流企业的资金主要投向物流基地的建设及运输设备的购置上。随着社会经济对物流业需求的逐步增加,物流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兴建物流基地以此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一来,二者会在物流基地的建设时间、选址区域等方面产生冲突。运输设备的购置本身会消耗掉企业大量的现金类资产,与之相伴随产生的设备维护维修费、人工培训服务费、各种管理费用、折旧费以及高昂的油价、过高过多的路桥费、名目繁多的罚款都会给物流企业造成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为提高投资收益率可能会在资金流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投资于金融市场,受到投资规模、投资技术、投机方向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这样更加大了物流企业的投资风险。

(三)运营风险201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我国物流企业总体经营成本仍然较高。随着物流行业竞争的日渐加剧,为了抢得市场份额,物流企业承接超出自身服务水平的货物运输,致使货物受损,运输的安全性,及时性、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导致物流企业口碑下降,业绩评价降低,客户流失。运输合同条款约定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导致承运人承受不合理的风险,还有延迟交付的违约风险等。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与一些客户尤其是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签订时间不等的定期结算合同,长则一年,短则半年或几个月,物流企业在结算期内为维持正常的经营必须垫支资金。但是,许多物流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信用政策,还有一些物流企业刻意降低信用标准,这无疑减缓了资金的回收速度,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另外,物流配送需要多个环节,多人经手,存在与合同约定不符、配送时间长、损耗与遗失等情况造成客户拒付,无论是定期付款还是先服务后付款物流企业都需要承担违约风险,这些都会给物流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在A股市场中63家物流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章并没有把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的破产状态作为财务危机发生的标志,而是把ST公司作为财务危机发生的标志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把破产作为财务危机发生的标志并不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实务中尽管我国上市公司也面临破产的风险,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都采用了其他公司接管或者资产重组等方式来避免其破产。二是在我国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大都是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或最近一年的每股净资产低于每股面值,或者同时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如果上市公司发生以上情况,说明其已经进入了财务危机状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少是因为“其他状况异常”即因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导致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停止,或者公司面临赔偿金额可能超过净资产额的诉讼而被特别处理,其退市机制主要是针对连续亏损的公司。

(一)财务指标选取根据《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结合物流类上市公司的特点,本着完整性、及时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如表1所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二)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16.0软件,对2011年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度和累积贡献度。由表2可知,前七个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91%,所以选取前七个个主成分即可。样本的前七个主成分分别用F1、F2、F3、F4、F5、F6和F7表示。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各变量在主成分上的负载,对因子负载做方差最大化旋转,得旋转后的因子负载矩阵,各主成分与原始指标的具体关系如表3。

(三)判别分析判别分析就是希望利用已经测得的变量数据,找出一种判别函数,这种函数具有某种最优性质,能把属于不同类别的样本点尽可能区别开来。通过判别分析,得到fisher判别函数模型:Y=0.113F1+0.282F2+0.776F3+0.277F4+0.518F5+0.455F6+0.08F7

如表4所示,实际这个函数式计算的是各观测值在各个维度上的坐标,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函数式计算出各样品观测值的具体空间位置。把63个检测样本的财务指标数据代入判别函数,得出F值见表5,即可得知检测样本的分类了,若企业的F值>0.569,则企业为非ST公司,若企业的F值

三、结论

本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股东获利能力、现金流、成长能力六个方面选取28个财务指标,全面反映了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且这28个财务指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63家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都是从公司的对外财务报告中分析计算获得,易于获取,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都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性。从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公司财务风险状况起关键作用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因为在主成分分析中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有较大的贡献率,且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因此公司在经营运作中无论何时都应当重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时刻关注它们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工孟、芮萌、许庆胜:《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4

引言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ERM)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风险和收益并存,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风险,因此,财务风险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包括筹资风险在内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损失及其损失程度,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资产贬值(或跌价)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为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财务风险管理中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程序较高的管理活动。预警系统的设计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因地制宜的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预警系统设计包括预警组织机构设计、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设计、财务风险分析系统设计及财务风险处理系统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以现金流为基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根据企业现金流量表,定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和变化趋势,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及早采取措施。

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等指标最具代表性。(1)偿债能力分析指标。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说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净流量可以用来偿还现时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该指标反映企业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企业全部债务的能力,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越大,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2)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包括两个主要的指标:①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用以综合评价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总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 总资产的利用效果较好。②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它是从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3)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包括两个主要的指标:①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它是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自有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所以它至少不应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如果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意味着企业发生了机会损失,并且在竞争中客观上已处于劣势地位。一般存在财务风险的企业资产收益率也比较低。②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三、应对风险的措施

在发生的风险预警系统实施中,实时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应收款增大等,要查明其形成原因及过程,确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应对财务风险通常采用以下策略:

1.回避风险策略,即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可能性较大时,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决策的方法。

2.接受风险策略,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接受下来,并努力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的方法。

3.风险防范策略,即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避免损失的产生。

4.分散风险策略,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元化经营对外投资多项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5.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保证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2)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3)保证畅通的预警信息传递路线和及时的对策反应,使预警信息能及时反处理。(4)正确认识和处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形式,不同于行政管理,又依赖于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韩冬梅: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师,2007. (1).

[2]胡殿香:论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6)

[3]周首华 杨济华 王 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8~11

[4]李秉成,刘芬芳.财务困境预警分析方法评析[ 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1):6~10

[5]殷孟波 贺向明: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4(3)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分析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外债较多,贷款风险较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知识经济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在经济活动中,人才资源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让权于知识,多样化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因此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获得财政补助资金的数量较少,其融资渠道单一,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缺乏稳定的资金流。其次,高职院校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不得不根据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更新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学模式,往往通过举借外债等方式来满足学校的基本资金周转,一旦资金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发生断裂,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将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高职院校的贷款风险较高。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营风险较高。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导致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浪费和闲置等问题突出,导致高职院校的资金被占用,资金运营风险加大。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展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项目资金挤占流动资金等问题严重,进而加剧了资金周转的难度。再者,部门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其工作理念仍然是固定静态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对资金和财务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督,进而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日常运营风险。

二、高职院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高职院校的财务预警模式的建立需要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并要对高职院校业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静态监控和动态跟踪两者之间的结合。

(一)首先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指标的设定要重视敏感性、科学性和量化性等特征,在选取财务风险分析指标的过程中要从高职院校的实际财务状况出发,比如多数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高额贷款风险,因此在设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时可以着重考虑资产负债比率、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可以从上述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中了解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同时,在预测高职院校营运风险时,可以选取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和账龄等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子系统设计。

完善的财务系统包括财务信息收集、财务风险分析和财务风险处理等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财务预警配套系统的完善。首先,应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保证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的高效运作,信息管理是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输送全面、完整的实时财务信息和数据,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财务信息收集系统的设计,可以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水平,以便充分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进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做好财务风险分析子系统设计工作,要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三)高职院校要做好财务风险归因工作,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配套系统的设计。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与财务风险处理机制相关,财务风险处理工作质量越高,财务风险预警模式运作就越有效。高职院校应该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做好风险归因工作,以便针对性的采取风险防控措施,进而保证风险控制和风险转化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消除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在指标数值超出安全范围时,应立即根据数据所代表的经济涵义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建立健全风险评价系统,做好风险预控对策模拟系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改进内部资金使用制度,进而建立完备的财务制度体系,做好财务监督。再者,高职院校要做好风险预警管理部门设计,可以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财务预警分析岗位,保证财务预警工作的独立性,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而保证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科学性。

作者:蒋瑾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管理会计的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预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JA01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高职院校负债融资风险评价系统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3(05)

篇6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38-01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能源危机逐渐加剧,加上能源消费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使得传统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迫切需要革新和改变,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应用的相关研究,以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许多良好的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迅速使得我国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涌现诸多知名的光伏生产企业,当然这些光伏生产企业快速的壮大的同时,不可避免面临着技术、竞争、汇兑、利率、资本结构、经营决策等方面的风险,特别是伴随着欧美对我国光伏生产企业诸多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光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压力更大,因此,对光伏企业财风险预警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以便建立一个较为完善和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避免光伏企业财务风险扩大所带来不良影响。

1 光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不是一个新兴话题,发展至今,在各个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也在光伏企业得到了应用,但国内部分多晶硅及光伏制造业,受地方政府主导实现了规模投资型超越式发展,未能及时控制好发展与经营风险,最终经营风险转化为支付不能的财务风险,甚至步入债务重组式的破产整合,因此,生搬硬套其它行业较为成熟的企业预警机制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缺乏。科学财务风险预警方法是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多数光伏企业缺乏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认识,导致财务预警体系存在诸多漏洞。特别是在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应用方面,以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为主,缺少较为先进的以计算机为手段的模糊数学、AHP、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另外在预警指标的选择方面也缺乏全面性、客观性的考虑,自然也就造成了财务风险分析有失科学性和严谨性。

②合理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的缺乏。目前光伏企业还没有设置职能分明、系统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即便设置了相关部门,在工作职责落实方面也有所欠缺,一旦风险发生,形同虚设,便无计可施。

③规范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据笔者调查,整个光伏企业缺乏功能齐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导致财务风险分析没有完整、可靠的数据,无法科学评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因子,当风险发生时也就无法有效的加以应对,风险预警机制的效应自然难以发挥。

2 光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光伏企业还未建立完善、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需要针对性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健全和优化。

2.1 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

财务预警指标选择是财务风险分析和财务预警建立的前提,本文在满足有效性、客观性、针对性、敏感性、逻辑性、特殊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参阅大量文献,结合光伏企业行情,确定了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和反映企业行业影响力、节能环保能力等的非财务指标。并通过AHP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得出目前光伏企业的财务状况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主要体现于较低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第一,受前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降低对光伏产业的政策补贴,致使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净利润减少,进而造成光伏企业利息保障倍数、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大幅下降,甚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第二,国际运输费用上涨增加了销售费用,研发投入加大、管理机构扩大、雇员增多等都增加了光伏企业成本费用,利润自然出现下滑,导致成本费用利润率的下降。第三,受欧元贬值的影响,外币债务利息增加和外币收入汇兑造成了利息费用大幅上升。可以看出,这些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使得光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更加迫在眉睫。

2.2 预警组织机构的设立

财务风险预警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决定其实施必须有专业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因此,文章认为光伏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结构,即在企业中设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财务处风险预警部,将财务风险预警纳入正常的工作范畴中,并明确预警部门的权责。预警部在享有与企业其他部门同等权利的基础上,担负着风险控制目标确定、风险信息搜集、风险预防与控制策略制定等职责。预警部需定期利用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对企业财务数据和其他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和分析,并以书面报告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若发现风险,需要及时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并落实风险的降低和消除。

2.3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作为财务治理的最根本措施对财务风险的预防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在美国上市,因此面临着《萨班斯法案》的严厉监管,这就要求光伏企业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时满足《萨班斯法案》监管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①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光伏企业需建立反舞弊机制和规范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以防止由于个人经济利益驱使而出现虚假财务报告。并培养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整体性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系数。

②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组织专业评估队伍定期对现有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加以改进和完善,对控制措施的落实和实施加以监督。

③从上到下风险管理的实施。光伏企业为了加强内部控制,一般会对所有财务科目、财务的业务流程进行检查。但按照《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需要采取从上至下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不重要系统、内部流程、财务报告系统等作适当筛选,以减轻内控工作量。

2.4 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完善

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取得是财务风险预警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是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光伏企业应全面推广ERP系统的应用,通过一套完整的ERP项目,不仅方便财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更有利于企业其它信息的整合。ERP系统可彻底改变“财务”仅仅只与财务部门相关的观点,事实上,采购、物流、销售等非财务部门在系统中的数据己关联到财务销售成本、销售价格、库存价值等方面的计算、结转,成为财务数据的一部分,这正是ERP系统的真正价值,对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都会产生影响。

2.5 财务预警应急系统的构建

应急系统是财务风险预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财务危机处理措施能保证光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为此,本文设计了光伏企业的财务预警应急系统程序。首先,企业财务状况异常发现后,立即组建专业应急处理机构。主要包括预警员、信息员及相关负责人,必要时可聘请有经验专业人事联合处理。然后,启动事前建立的应急预案。完善的财务危机应对预案的来源包括公司以前对失误的控制与矫正方案、企业长期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抵御风险的经验、同行业相关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的案例等。应急预案内容应与公司经营特点相关,一般应包括处置风险的原则、目标、与债权人的谈判策略、可信任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可供咨询的专业机构等。

3 结 语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光伏企业而言,更需要从各个环节进一步深化和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以保证光伏企业在严峻的市场行情中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二、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测度和风险的控制。本文按照这个思路来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是一个循环运行的系统。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财务信息收集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形成一个资料系统,将所有资料传递给分析监测系统。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运用专门的财务预警模型,通过分析监测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对其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系统应及时根据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或化解策略,对财务风险回避、转移和承接。

(一)基本信息系统

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基本信息系统。负责财务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这个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包括信息的输入,还包括信息的输出;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高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

(二)分析监测系统

分析监测系统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它以高校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存在的风险做出判断,对风险水平达到或超过预警线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套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估高校财务风险的。

1.建立高效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1)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第一,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反映了在高校总资产中债务资金所占的比重。资产负债率越低代表资产对债务的保障越高。目前大部分高校正在快速发展,所以并不是这个比重越低越好,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更有利于学校的资金筹集,比重可以设为30%~60%之间,当比重大于60%应该预警,这表明学校有可能要资不抵债。第二,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反映了高校用流动资金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比重可以设在2~5之间,当比重小于1.5应该预警,表明学校的短期偿债能力变低。第三,潜在支付能力:潜在支付能力=(年末货币资金+年末应收票据+年末借出款+年末债券投资)/到期债务本息×100%反映了高校收益能力对债务偿还的保障,比重越大说明了潜在支付能力越强,该指标值至少要大于1,指标值小于1时,表明债务有可能会还不上。

(2)运营能力指标。第一,预算收入实现率:预算收入实现率=实际收入/预算收入×100%反映了高校本年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指标值小于100%表明没有完成,大于100%表明实际收入超过预算,接近100%表明完成情况最好。第二,预算支出实现率:预算支出实现率=实际支出/预算支出×100%反映了高校本年预算支出的完成情况,指标小于100%是控制较好,大于100%是超预算支出,接近100%表明基本和预算相符。第三,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学校总经费收入×100%反映了高校自筹经费的收入占学校的总经费收入比重。该指标值越大,表明该校自给能力越强。预警指标值可设在50%左右,低于50%则要预警。第四,事业基金可用率:事业基金可用率=(事业基金-借出款-对外投资)/事业基金总数×100%反映了高校可动用的事业基金占事业基金总数的比例。指标值高,说明高校可调动基金弥补预算缺口的能力强,这个预警指标值可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

(3)发展潜力指标。第一,自筹收入能力:自筹收入能力=自筹收入/总收入×100%反映了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创收方面的能力。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发展能力越强,预警指标值可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第二,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100%反映了高校资产的增长情况。指标越大表明学校发展速度越快。第三,自有资金增长率:自有资金增长率=(年末自有资金总额-年初自有资金总额)/年初自有资金总额×100%反映了高校自有资金的增长情况。该指标越大表明学校的发展潜力越好。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虽然是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来完成财务风险预警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会受到不同高校条件差异、高校在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变化、评价时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高校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全面需要。而定性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可以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如当高校过度依赖贷款、总资产和收入急剧下降、过度大规模扩张、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不准确等情况,则预示着高校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为此,高校不但要通过定量分析来把握高校的发展趋势,而且要相应地结合定性分析来进行考量和判断。

(三)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就是针对分析检测系统对财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做出的预警,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提供不同的有效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按其是否依靠外界帮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转移,另一类是将财务风险自行承接。高校对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即使可以控制,但控制的成本和代价太大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转移策略,如会同商业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还贷方案和多家银行组合实现贷款,向专业保险公司投保等。高校对不能转移的财务风险或自己有能力将损失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自行承接策略。自行承接的方式即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目前的财务状况,如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节约开支,有效处理不良资产等。在制定好控制措施后,还应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重新对财务风险评估系统做出的预警进行适当性、有效性、及时性的分析,并对基本信息系统的风险信息进行修正,从而将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三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评价结构

根据高校的实际运营情况和管理需要,可以将预警系统反映出来的财务风险情况确定为低、中、较高、高四级。具体解释如下:

1.高校财务风险低。代表了学校收益水平很高,债务的支付能力很强,学校的经营正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2.高校财务风险中。代表了学校处在平均水平,有足够的债务偿还能力,学校的经营处在良性循环水平,但比较容易受到内部、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需要及时检测情况。

篇8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达到99%,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小企业对我国GDP 贡献超过了60%,提供税收超过了50%, 70% 的进出口贸易和80% 的城镇就业岗位,以及66% 的专利发明和82% 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是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的产业的重要的推动力量。但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经营风险意识淡薄,面对风险往往无法有效规避,破产风险巨大。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有必要分析和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体系,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给企业经营与管理带来的困难和损失。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公司资产和现金流的充足性是否有保障,即公司是否有充分的资产偿还债务,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它的操作费用。

1.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三个方面。

1.1筹资风险

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1.2投资风险

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1.3收益分配风险

即因收益所得和分配而对资本价值及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分配股息两个内容,其中留存收益在于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则为了满足股东扩大财产的要求,此两方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

2.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2.1客观性

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

2.2全面性

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2.3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2.4收益与损失共存性

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二、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的意义

财务预警能监测企业经营,有别于传统的、滞后的会计核算反映。在制定管理举措时还可完善现有模型,建立实时、动态的信息系统。财务预警系统具有以下作用:一是预测性。预测的任务有两个:(1)过程监视,即对预测对象的活动过程进行全过程监视,对预测对象同企业其他活动环节(包括外部环境)的关系状态进行监测;(2)对大量的预测信息进行处理。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社会的比较。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日常财务状况进行跟踪。二是参照性。企业能依据财务运行特点和相关规律,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能及时、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变化的指标,并通过财务数量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测算,使其成为对企业业绩进行判断的参照标准。三是灵敏性。企业各财务因素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一个因素的变动往往会在另一因素上敏锐地反映出来,从而提供相关预警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警示信息对客户管理和交易政策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解决企业财务的安全性问题。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问题

1.我国企业在使用预警系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简单借鉴国外成果与统计数据导致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完全适用我国企业。目前,国内企业对财务预警模型的运用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大多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导致模型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方面比较弱。超过一半的企业采用了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其中近40%直接采用了Z 值模型及ZETA模型。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自成体系不能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导致财务预警模型的时效性较差,准确性不高。虽然企业已经逐步认识了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模型可以成为防控财务危机的有效手段,但是作为直面市场风险的企业,由于人员和技术缺乏等原因,导致已经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常常因为没有及时得到维护与更新而成为一个不起作用的空架子。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将财务预警系统作为独立的财务子系统,将构建和使用财务预警系统的任务交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这导致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在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也不高。

2.忽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序整合

财务信息是企业管理信息的综合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危机、管理漏洞、发展隐患等危险信号首先表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投资行为、管理活动等诸多环节,然后通过企业的信息传导机制反映到财务预警系统中,这就是所谓的先有业务预警,后有财务预警。目前,为数较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信息、销售信息、资金信息、商品信息等实现了资源共享功能集成,这为财务预警系统的数据采集拓宽了渠道,预警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传统财务预警系统往往“自成体系”,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AIS)一个子系统,仅仅利用会计信息而较少利用其他管理信息,这种脱离业务信息而发出的财务预警信号往往不够准确,其时效性也差。

四、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关键的指标体系

1.资本金结构预警指标

企业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投资者投入及负债经营,所以,有必要对资本金结构进行分析。其主要预警指标有:

自有资本比率= 权益资本总额/ 资产总额×100% (1)

其中:权益资本总额=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该指标表明企业自有资本对其总资产的覆盖程度。它能反映企业独立性的大小,又能反映其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越强。

财务杠杆比率= 资产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

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即一定的资本量可以推动多少的资产。杠杆率越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盈利可能就越多。该指标是评估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潜力以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资本负债率=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3)

由此指标可测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的大小,即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资本负债率越高,表明企业对外负债越多,资本使用效率越高,但财务风险也越大。

固定资本比率= 固定资产净值/ 权益资本总额×100% (4)

该指标是指企业自用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金的比重。若企业若投入固定资产的资金过多,将会大大降低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据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该比率应不超过30%。

财务杠杆系数=(1+ 长期债务/ 所有者权益)×(1- 利息/ 息税前利润) (5)

该指标是衡量资本构成风险的指标,若系数大于1,则说明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即财务杠杆发生正效应;反之,就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效应。

2.资金运用效率预警指标

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能否有效的运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能否得以实现,也关系到企业的成长潜力,建立的监测指标有:

资产利用率= 营业收入/ 平均总资产×100% (6)

它直接反映了企业资产收入水平的指标,表明管理者利用资产获取营业收入的能力。比率越大,资产的利用度越高,盈利能力也就越高。

资产收益率= 实际利润/ 平均总资产×100% (7)

该指标是综合反映企业总体盈利水平的一组总量指标,它体现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资产管理效果。

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总资产×100% (8)

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运用效率。

3.偿债能力预警指标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为了了解企业经营的可靠程度和判断其信用状况。预警指标包括: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100% (9)

该指标衡量的是企业能够在一个月内对银行借款的随时偿付能力。很显然,该比率越高,偿付能力越高。赚取债务本息倍数=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本期应偿付的本金+ 利息) (10)

该指标能够反映企业有多大的现金能力还本付息。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资本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11)

4.盈利能力预警指标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净收益的能力。它包括收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净资产盈利能力。

企业利润率= 实际利润/ 总营业收入×100% (12)

指标越高,说明收入结构中成本的比重越低;反之,则说明收入结构中成本比重较高。

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总资产×100% (13)

该比率在1~2%时为良好;0.5~1%时为中等;大于2%为很高,此时需要注意过度风险。

资本收益率= 净利润/ 平均总资本×100% (14)

该指标不仅反映了从盈利中增加资本的潜力及资本运用效率的大小,而且决定了股东收益的多少并影响股价和股市行情。

每股收益= 净利润/ 普通股股数 (15)

利润获现指数= 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净利润×100% (16)

该指标反映本期的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比例,能衡量企业利润质量的高低。该指数越高,利润质量越好;反之则较差。

五、构建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途径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尤其是财务管理的始终,让企业的决策者、经营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建立预警分析的组织机构

企业可专设风险控制机构,专门承担财务风险预警职能;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可以是兼职的,由企业责任人、企业内部具有相应管理素质的管理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财务、审计和管理咨询专家组成。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来承担,如财务部、审计部、监察部等。

2.加强财务信息的全面收集

财务信息的收集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良性循环的基础。财务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相关数据及资料和外部市场、行业等相关数据及资料。这里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结论,以及发现的财务风险和防范、化解财务风险的对策。

3.切实提高财务风险的分析能力

这主要是指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点、出现原因,风险的大小、类型,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及相应对策的体系。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非常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掉次要风险,而将关注点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当风险的成因分析清楚后,便可以有效制定相应的措施。

4.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处理

查明财务风险点,企业管理者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当有超出或低于指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异常,管理者应尽早依数据所代表的经营内涵做进一步深入研判,找出存在问题,分析成因,对症下药,避免财务危机。同时,企业要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实施企业内控制度,拟定科学的控制指标,抓好各个控制点。

5.注重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

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定量预测确实十分必要,但是不能过分强调定量模型的重要性。有时财务风险的发生不能仅通过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表现出来。所以,在预测过程中,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在对量化的模型和指标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结合诸如客户满意度等非量化因素,来作定性的分析评价,比如当企业出现过度依赖贷款、过度大规模扩张、总资产和收益急剧下降、企业股价急剧下降等情况,则预示着企业存在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只有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准确地预报财务风险,把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结合对预警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参考文献

[1]侯宇. 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04.

[2]雷浔.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一些问题[J].审计与理财,2012.06.

篇9

一、引言

交通运输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行业,具有着完全竞争与部分行业垄断相结合、社会意义较为重要的特征。由于市场瞬息万变和难以预测、客观环境复杂以及管理者素质水平有限,均使得风险常常存在,财务风险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些风险是:(1)筹资风险。目前交通运输企业投资主要来源于外部融资。外部筹资包括股权筹资与借贷筹资两种形式。目前国内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只有77家,因此,交通运输类企业主要是以借贷融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如果借入的资金不能够产生预期经济效益,就会导致交通运输企业集团不能够按时还本付息,使得企业集团可能付出更高的代价,甚至于陷入到破产倒闭的财务危机之中。(2)投资风险。即企业集团投入了一定资金后,因市场环境变化等多因素影响,最终导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了偏离进而造成的损失。它主导着资金循环过程中所有风险,制约着财务风险中其它类型风险的发生及其发展程度。投资风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短期投资,一部分来于自长期投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长期投资风险。如高速公路的BOT项目,项目建设期、竣工期大大晚于预期;不能够完成项目的建设或完成的项目不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施工的成本超过预算的成本,这些均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甚至可能使一个企业陷人严重的财务危机中。(3)资金回笼风险。在公司开始经营运转的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因此存在着技术和经济贬值的风险。如国内的货物运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通常会先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然后再与客户定期结算,这样更容易保留稳定客户,但随之便产生了各种应收款项,增加了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加大了资金回收的风险。(4)外汇风险。交通运输企业集团所而临的外汇风险:一是经济风险,即企业集团在向国外销售或购买商品、劳务时,会由于不利的汇率变动使成本增加或收入减少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于汇率变动之后,其特点是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二是交易风险,即从交易达成时起到款项支付或收讫的这段时间产生的风险,它在汇率变动之前产生,于汇率变动之后结束。三是折算风险,即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在编制用外币计量的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所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和交易风险一样,在汇率变动的时侯已经成型,是一次性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规避和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必将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使之陷入财务失败的困境,最终导致倒闭破产。因此,建立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及时诊断出财务危机信号,进而采取解决对策,对于保障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预警指标设计 交通运输企业包括铁路运输、水上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业、航空运输、仓储物流和交通运输辅助业等行业。我们在选择指标的时候,如果指标选取的不全面,可能就会遗漏某些较为重要的预警指标,从而有损综合评价的客观全面性;但如果指标选取的过多,范围太大,可能会造成评价工作不经济。鉴于以上原则,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分析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在交通运输企业预警指标体系中,仍需反映企业基本绩效的四个方面因素,即财务效益状况、资产管理效率、偿债能力状况和成长能力状况。主要预警指标参见表(1)。为便于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结合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特点和各指标的行业标准,每一指标都被定义了三种状态,每种状态分别表示不同程度的风险。状态A表示财务情况较好;状态B表示财务情况一般;状态C表示财务情况较差。预警指标体系见表(2)。

(二)样本的选取 样品材料主要是从经济一般上市公司金融数据库系统。由数据源和数据可靠性约束,研究样本来自上市公司。由于交通行业上市公司77只,特别是破产的公司很少发生,所以唯一的选择和交通运输企业的经营特点,金融结构类似于样本公司。上市公司在圣类企业定义为“财务失败”或“金融危机”的企业。本文的样本资料主要来源于CCER中一般上市公司的金融数据库系统。受信息来源和可靠性约束,本文研究的样本均来自上市公司。由于国内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只有77家,加之破产公司鲜有出现,所以选择与交通运输企业集团的经营特点、财务结构等相似的样本公司。如果上市公司某年出现于ST类企业名单中,则被认定为“财务失败”或“财务危机”的公司。交通集团及与交通集团经营特点、财务结构等有相似的样本公司;2007-2008年被ST、未被ST的公司,并要求获得两年前的资料;为了适应本文的需要,研究时我们随机抽取了88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及财务结构类似的上市公司作为构建模型的样本。

(三)模型变量的选择 本文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的特点选取了10个变量:X1: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X2: 资产收益率X3: 净利润率X4: 营业收入增长率X5: 营业利润增长率X6: 流动比率X7: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X8: 资产负债率X9: 应收账款周转率X10: 资产周转率。

(四)预警模型的建立 运用SPSS 16.0软件,按照上述确定的10个研究变量,对这88家样本企业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从表(3)(方差解释表)来看,对于这10个指标的信息,当选取7个主成分因子时,其信息量达到了94.237%,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指标信息。从表(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来看,第一主成分FAC1_1与X6: 流动比率、X7: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X8: 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的因子负荷能力远大于其他一些指标,可见,从这3个变量,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FAC1_1可表示偿债能力主成分。FAC2_1主要由变量 X1: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X2: 资产收益率两个变量解释,这两个变量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FAC2_1表示的是企业盈利能力主成分。FAC3_1主要由变量X3: 净利润率解释,该指标属于盈利能力的指标,由此FAC3_1与FAC2_1主成分一样,表示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主成分。FAC4_1主要由变量X10: 资产周转率解释,该变量反映了企业的营运能力,所以FAC4_1表示的是是企业的营运能力主成分。FAC5_1主要由变量X5: 营业利润增长率解释,该指标也属于发展能力的指标,因此FAC5_1代表的是企业发展能力主成分。FAC6_1主要由变量X9: 应收账款周转率解释,该指标属于营运能力指标,因此FAC6_1与FAC4_1主成分一样也代表的是企业营运能力主成分。

三、实证检验

(一)回归分析 在上述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7个主成分因子。结果见表(6)。可见,由“B”列的系数可以得出的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为:P=1/1+e-z(Z=-3.705*FAC1_1-7.453*FAC2_1

-5.927*FAC3_1+ 3.007*FAC4_1 + 2.522*FAC5_1 - 3.208*FAC6_1- 3.206*FAC7_1-2.132)。其中:P表示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危机的概率;FAC1_1表示偿债能力主成分因子;FAC2_1表示盈利能力主成分因子;FAC3_1表示盈利能力主成分因子;FAC4_1表示营运能力主成分因子;FAC5_1表示发展能力主成分因子;FAC6_1表示营运能力主成分因子;FAC7_1表示发展能力主成分因子。因此,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由这7个主成分因素决定。利用此处得到的最终预警模型,就可以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当预测的概率大于0.5时,就推断其两年后将会发生财务危机,否则就推断其两年后将不会发生财务危机。通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了该模型的预警结果,见表(7)。对于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在88个样本单元中,有7个被判错。其中在36个财务危机公司中,有2个被判错,准确率达到了94.4%;在52个非财务危机公司中,有5个被判错,准确率达到了90.4%,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2%。可以看出,这个预警结果准确率很高,表明了该预警模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预警判别模型的运用测试 为检验所构建的判别模型的有效性,在非ST类上市公司的交通行业企业中随机选取了2006年20家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模拟财务预警,将20JI家公司财务数据标准化后代入因子得分方程,得到FAC1_1、FAC2_1、FAC3_1、FAC4_1、FAC5_1、FAC6_1、FAC7_1等7个主成分因子,再代入最终回归模型,最后判别结果见表(8)。利用本报告所构建的交通行业财务预警模型的警戒线为0.5。根据证券之星网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所得到的判别值中,代号为600591上海航空公司和600115 S东航公司判别值大于0.5,属于应予以警示的公司范畴;其余18家交通运输企业上市公司属于财务健康公司。经调查了解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经分析可知两家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是营运效率低,盈利能力差导致负债率高,所以要摆脱困境首要企业要摆脱困境,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扭亏为盈,提高营运效率创造真实的利润与现金增量。

四、结论

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是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的预警,使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避财务风险,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本文结合了交通运输企业的特点,在保证财务指标的可靠性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模型适用性的验证分析,使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及风险评价指标具有了动态的可控性,从而保证了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风险评价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田芬等:《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预警研究》,《物流技术》2009年第9期。

[2]吴文强:《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年。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篇10

二、研究设计

1.样本及指标选取。根据我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的将被进行处理,我们选取上市公司中st公司为财务风险高公司;而非st公司为正常公司。通过收集2010年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利用这些财务指标来反应企业特征。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证劵之星网等。通过采集湖南的51家上市公司,其中st公司有8家,非st公司43家。通过筛选出16个指标作为输入层节点。分为四大类:一偿付能力指标:X1资产负债率、X2速动比率、X3产权比率、X4流动比率;二营运能力:X5流动资产周转率、X6应收账款周转率、X7存货周转率;三盈利能力:X8总资产利润率、X9销售净利润;四成长能力:X10销售收入增长率、X11成本费用率、X12资本金利率。样本数据处理。在综合评价指标时,不同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无法同一度量的问题,需要将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2.研究方法简介。BP神经网络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输入层、输出层、隐含层。每层由若干个神经元节点构成,每个节点则由输出由输入、作用函数和阙值决定。在正向传播的过程中,从输入层经过隐含层处理,传向输出层。如图显示的是一个三层BP网络的结构。BP神经网络层与层之间通过权值相连,可以通过学习来调节各层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每层的基本处理单元(输入层单元除外)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

设给定的输入为x(i=1,2,…,m)和输出为,y(j=l,2,…,n)。通过隐层神经元与输入神经元关系得出隐层神经元个数。对于第n个输入,(xn,yn)(n=1,2….m),其中x=(x,x,x,…,x) yn=(y,y,y,…,y),对第j个输入单元yj的加权和为Ayf=wb,则单元的实际输出为yf=f(Ayf)=,(j=1,2…m),第k个隐层单元bk的加权输入和为Abk= wb,该单元的实际输出为 bk f(Abk) (k=1,2…p)。其中Wjk为第j个输出单元与第k个隐层的连接权值,Vki是第k个隐层单元与第i个输入单元的连接权值。f()为sigmoid函数。

篇11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始终处于一种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当中。只有生存上市公司才有可能获利,有可能存续下去。生存是其核心目标。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为上市公司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预防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深渊。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借助于财务数据和数据化管理方式,对企业的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以揭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及原因,并发出警情信号,提醒管理当局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国内外关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已有很多,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一)基于单变量预警模型的研究

国际上,最早用统计方法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研究的是Fitzpatrikc(1932)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Fitzpatrikc发现,在财务危机预测研究中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比率的判别能力是最高的。

在Fitzpatrikc研究之后,美国学者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1966年在美国《会计评论》上提出了单一变量模型,又称一元判别模型。在他对79家危机企业和79家正常企业的30个财务比率数据进行的研究结果后表明,债务保障率和资产负债率这两个财务指标判别能力最高,并且越临近破产日判别成功率越高。

(二)运用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的研究

多变量预警模型就是运用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构造多元函数的方法来进行预测分析。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Z-Score模型为代表:

美国纽约大学奥尔曼(Altman)教授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判别分析运用到企业破产预测中。他以1964-1965年33家破产公司和33家正常公司作为配对样本,选用22个财务比率作为破产前1-5年的预测备选变量,经过筛选最终确定营运资产/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和销售收入/资产总额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构建Z-Score模型。此模型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情况。

1、在上司公司的方面

上市公司的Z值模型和判别规则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①

①式中X1=营运资产/资产总额,反映公司营运资产的流动性;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公司剩余支付能力;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活动比率。

2、非上市公司方面

非上市公司的Z值模型和判别规则如下:

Z=0.717X1+0.847X2+3.107X3+0.420X4+0.998X5②

其中与上市公司唯一不同的是X4修正为股东权益/总负债。

总体来说,多变量模型判别精度高,而且体现了综合分析的概念。但这种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模型比较复杂,数据资料多,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二是这种模型的假设条件严格,即假设预测变量必须呈联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样本要求等协方差。

(三)关于逻辑回归模型的研究

回归模型是从一组因变量中预测一个“对应的”应变量的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常用的Probit模型方法和Logit模型方法。美国学者Ohlson(1980)运用多远逻辑回归法进行了研究,发现用公司规模、资本结构、负债和当前的变现能力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的准确率达到96.12%。他采用的分析方法使财务预测有了很大的改进,克服了多元线性判别分析中对预测变量有着严格的联合正态分布要求及样本未配对样本的局限性,进一步将问题简化。

(四)关于动态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建立动态财务预警模型,即运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Odom(1990)是较早运用神经网络的经济学家,他用1975-1982年间的64家失败企业和64家健康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了Altman在1968年研究中的5个财务比率为输入变量,比较了倒传递网络模型和Altman判别分析法在企业失败前一年的判别能力,研究发现,倒传递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好。之后BarbroBack等人(1996)及AmirF.Atiya(2001)采用神经网络理论(NN)构建了破产预测模型,Andreas和Trigeorgis等(2000)也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破产风险的预测进行了探讨。

这种分析使模型具备随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自学习的能力。使企业财务动态预警成为可能,但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建模方法复杂,工作的随机性较强。要得到一个较好的模型,需要人为不断地调试,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预测精度也不一定比其他方法改进多少。

(五)财务预警的其他研究

上述提到的预警模型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基础之上,在非财务指标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Gilson(1989)在他的研究中加入了非财务信息高层管理者离职这一指标。研究发现,在选取的381家财务危机公司中52%的公司有高层管理员变动之情形,而正常的公司发生这种情况的比率仅为19%。Marquette(1980)认为一些长期性或宏观性的经济指标,如利率、景气变动指标、通货膨胀率等可以作为构建模型的变量,提高模型的准确度。Spathis,DoumponsandZopounidis(2002)以希腊舞弊公司与非舞弊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标准分析、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技术建立了包括Z计分值和不包括Z计分值的模型识别舞弊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三、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单变量预警模型的研究

陈静(1999)以27个ST和27个非ST公司作为对比样本,选取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比率4个财务指标,进行单变量分析,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误判率最低。

单变量预警模型对财务风险的预警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不能判别企业是否可能破产以及在什么时候破产;二是单变量比率分析的结论可能会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三是财务指标有被粉饰的可能性,使财务风险预警失去作用。

(二)运用多元线性判别分析的研究

1、以F分数模型为代表

周首华、杨济华(1966)借鉴Altman的研究成果,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先进流量指标,运用1977-1990年62家公司(其中31家破产公司取自华尔街杂志索引,与之配对的另外31家非破产公司取自Compustat会计数据库),构建了F分数模型。其表达公式为:F=-0.1774+1.1091X1+0.1704X2+1.9271X3+0.0302X4+0.4961X5,其中X1、X2和X4与Z分数模型的X1、X2和X4的指标相同,不同的是X3和X5,X3=(税后净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它是一个现金流量指标,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X5=(税后净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反映公司运用总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与Z分数模型相比较,F分数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李月英(2010)选取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年所有被特别处理(ST)的7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选取31家财务状况良好的农业上市公司构成控制样本,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五个方面选择17个财务指标作为初始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预警分析。

2、以主成分分析模型为代表

多元判别分析中还有一种分析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方法。这种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炼最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即考虑更多对财务预警有指示作用的比率,同时防止比率太多而增加分析的复杂性,从而抓住分析中的主要矛盾。张爱民等(2001)选取深沪上市的40家ST公司和40家非ST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主成分分析模型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三)关于逻辑回归模型的研究

我国学者吴世农、卢贤义(2001)选取1998-2000年中的70家ST公司和70家非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企业规模等5个方面21个财务指标中确定6个预测指标,应用Fisher判别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三种方法构建了相应模型,发现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强。

李娜(2008)选择2006年深沪上市的所有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5个方面选取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适合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首次将财务预警的研究应用于农业企业。

(四)关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

2002年周敏等人提出的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财务危机测定与预警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危机状态的测定,并且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企业的财务状态,因此在企业的判定状态方面更加合理。邸红娜(2006)选取2002-200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T检验,从个财务指标中选出了12个判别能力较显著的指标,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完善市公司被ST的前三年,模型预测准确率仍然可以达到92.5%,说明应用神经建立模型,预测能力很强。

(五)其他方面的研究

王克敏(2005)研究中引入了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非财务指标,大大提高公司了ST的预测准确率。郭斌等(2006)研究认为加入贷款期限和M2增长率这两个非财务指标的8参数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模型拟合度。邓晓岚(2006)研究结果显示加入年度累积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师意见的非财务指标后预警效果较好。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评价

在现有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试企图寻求统一的参数来解决所有行业的问题,缺乏针对不同行业灵活选择参数的

应变能力。科学的实证研究应与不同的行业相结合,因为不同的行业财务指标和预警体系相差很大;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不同的行业选取具有那个行业特征的指标来进行预警分析,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再有就是财务预警研究重理论研究轻应用研究。财务预警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预测的准确性,却没有兼顾信息使用者的可操作性;第三就是变量的选择方法问题。如何选取变量指标还缺乏理论支撑,研究人员在选取变量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另外模型中非量化因素涉及的少,考虑非量化因素再加入定性分析可使预测的准确性提高。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因此笔者认为要重点解决财务预警的实际应用问题,使其能够真正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另外还需注意加强非财务信息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

2、周首华.现代企业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吴涛.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4).

4、徐学高.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2008(1).

5、李月英.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危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6).

6、吴涛.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4).

篇12

(一)帮助企业在进行内部决策时可以有准确的数据作为基础

财务部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目前经济状况,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财务部门提出的信息进行下一步经营策略研究。与此同时,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出企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为企业带来哪些利益,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特长进行调整,财务信息是人事部调节工作岗位的重要辅助信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能够汇合到一起,但是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具备精准性,而是所有信息混杂到一起的,所以企业在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保证提供给企业的数据较为精准,为企业内部进行决策时所使用的数据提供了保障。

(二)提高企业应对大数据时代所面临财务风险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本身就是各种信息爆炸产生大量信息数据的时代,企业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得利益,同时也要承担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种机遇与挑战是企业必须要承受的。市场经济因此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企业从市场变化中得到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获取的速度,并根据相关数据及时做出决策的有效性,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有效,以及决策是否正确,都会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面对这种财务风险,企业应当如何应对以及什么时候应对都是关键。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十分必要,其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风险之初,就判断出数据的风险性,提高企业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灵活的应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或者是各类潜在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保证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的都是正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监督资金流动情况,并对其风险提供预警机制,一旦资金发生问题,那么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或者是预防发生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在遇到财务风险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风险最小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将企业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从而实现经济的效益的最大化。大数据时代使得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所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非常的重要。

二、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仍然存在的弊端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程序仍然需要改进

成熟的企业各方面条件都应该处于鼎盛时期,需要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保护其不受风险损害。使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掉。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不断提高,各种各样不可预测到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依然使用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没有将新的风险划分到财务管理系统当中,导致即使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面对风险时,也做不到预警反应。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完全就是摆设,各个机构需要的相关人员配置不到位,没有专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人员进行监控,这样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依然是微乎其微的。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如果企业仍然觉得这个时代与自己的关系不大,那么最后只会被市场淘汰。对于市场而言,一个企业的消失并不会阻碍它的脚步。所以企业应当重视大数据时代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执行能力不足

大数据时代下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起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且已经开始注重其管理制度的监督,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大部分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仍然还停留在制度方面,以制度为基础所制定出来的各种运行政策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实施,在此情形下,即使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但是因为执行力度的原因,最后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把企业就放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环境当中,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对于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施的监督力度薄弱

企业想要发展,那么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是缺一不可,需要两者之间共同配合,财务风险管理能否有效运行,各类企业的经营政策能否全力开展,都离不开严格的监督机制作为后勤保障。而对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说,只有更加完善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处于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发挥真正作用,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财务运行中存在的任何问题。但是,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一般会忙于应对各种新形势带来的利益关系,忽视了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以及监控,导致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监督不够,使得其无法发挥作用,使各种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完善的相关途径

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市场经济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也变得更具有魅力。大数据开始协助企业开拓新的业务、创造出新的运行模式,企业能够从中获取到的利益非同一般,所以很多企业开始应用大数据。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所有的企业仍然处在摸索的状态当中,所以需要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多。企业想要在这个市场中获得利益,那么就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因为其能够帮助企业甄别风险,提出预警,帮助企业解决风险。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

市场经济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其发展环境开始变得日益复杂起来,如果企业能够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能够帮助企业规避不少风险。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执行力度,只有彻底地执行了该制度,才能够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起到作用,将该系统真正贯穿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当中。对于不按照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相关制度进行工作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绝不姑息。对于该工作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人员给予处罚,并举行定期培训,保证其能够真正认识到该系统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以此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执行能力,与此同时,对本企业所推行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相关管理方式,进行大面积的宣传,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得到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进而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自觉按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出的要求,进行工作。最后,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意识到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取得的作用,积极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只有管理人员足够重视,那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够从上到下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业来说,是守护企业经济效益的第一步保护,所以应全民重视。彻底执行其相关制度,才能够取得卓越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监督机制

只有管理机制并不能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彻底进行,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行辅助。这是企业在良好发展过程当中最应该具备的两点。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大数据时代为基础,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对现在流行的风险预警模式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学习引进国外现金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不能一味的抄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增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其次、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企?I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配合的完整监督系统。其中内部监督主要就是将财务流通情况公开透明化,保证员工以及其他部门都能够对财务部门进行监督。而外部监督也是要通过各种审计机构针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定期的审计、检查以及监督。帮助企业发现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外部监督还关系到企业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所以企业应该注重其监督。使企业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降低各种财务风险。为企业提出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意见。

(三)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规则制定

篇13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活动受政治、经济、政策导向、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导致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占美国房产抵押贷款业务一半的最大房屋按揭公司被美国政府接管,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公司被收购等,进而席卷世界各地,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及时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成为政府机关、经济学界、投资人和企业共同关注与研究的重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使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变得更为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具有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资产负债率高的特点,其财务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多,一般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面临按期偿债风险

开发企业在初期阶段均以负债开发为主,自有资本金比例相当低,大量的开发资金来源于借贷。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其结果不仅导致资金紧张,甚至还可能因不能支付而导致公司倒闭。在借贷到资金投资房地产就能赚钱的所谓高回报利益趋动下,很多企业将到期能否偿还及高利率风险于不顾,盲目地、过度地、不合规范地进行名目多样的筹融资活动。资金空转、借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大面额存单转贷等,为企业埋下了到期支付能力及利滚利的财务风险。

(二)利率变动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负债经营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加息会增加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使得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概率进一步增加。同时,成本的增加会加速地产行业的兼并、组合,中小开发商将更难生存。利率变动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最为致命的不测风险。

(三)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带来再筹资风险

再筹资通常是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最常使用的办法。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贷及购房者付款来进行融资。房地产公司为了扩大投资规模,获取更多的投资项目,大量向银行贷款。一旦出现金融信贷政策的持续紧缩、资本市场融资门槛的严格把关,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就会加大难度,造成资金紧张,给依附于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企业带来很大被动,加大了筹资风险。

房地产企业的上述财务风险能否被尽早识别、发现,对房地产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基本表现

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提供给我们一些信息。只有具备对各种财务风险加以识别和监测的能力,才能将风险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一)宏观方面的表现

企业的应收账款减少,流动资产减少,银行透支依然,说明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债务严重,到期偿债能力差,企业的变现能力减弱,财务风险问题必然在不久的将来暴露出来;自有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说明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吃掉了一部分负债,则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二)微观指标上的表现

从企业收益指标来看,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从财务指标来看,一是资产负债率。该指标表示每元资产中有多少属于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主要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通常该比率以低为好,该比率过高意味着负债过多,财务风险过大。二是现金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货币资金与短期投资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它是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分析企业的即刻偿债能力,一般而言,现金比率越高,短期内债务人的债务风险越小。

三、房地产企业如何构建有效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房地产企业融资数量大,周期长,其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风险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的内容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将迫使房地产企业调整和转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树立明确的危机意识和理念,将危机预防放在首要位,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素质,改变其以往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为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其次,房地产企业应加强企业现有人员业务水平,学习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等房地产专业上的知识。加强市场分析和调研,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要进行着眼未来的战略调整,适时调整企业经营方向和策略,又要开展维持企业日常运转的危机管理,促进业务有序发展。

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包括灵敏的预警系统、预控系统、实施系统、总结系统、恢复系统,使企业尽快重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合理的财务预警系统架构

为使财务预警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房地产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架构,包括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财务预警分析组织机构、财务危机分析机制以及财务危机处理机制。

预警指标的选取是财务预警中最重要的环节,房地产行业预警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最终在财务和经营数据中得到反映的风险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因此可以使用定量指标来衡量;有些风险是无法量化的,因此需要使用定性指标来衡量。一方面,企业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另一方面,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资产获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经济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防范财务风险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通常采用的风险策略有:

1、进行市场调研,防范市场风险。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经常派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了解市场容量及波动情况,以及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等,掌握房地产市场的第一手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