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人具备的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等综合劳动能力。把人具备的各种能力加以组合,即形成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尤以智力、体力因素最为关键。根据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源主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全部人口所拥有的整体劳动能力,其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人的自然生命体密切相关。
2.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人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力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越经济资源消耗时,就会影响区域内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份额,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条件不足。加之区域范围内就业压力较大,生产中容易使用低素质劳动力,引发人口数量增多而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开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囊括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速度以及效益等内容。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实际是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及其方法,自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结果及其形态,其自身能够进行价值判断,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及其方向。所以,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2.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作为经济发展主体,其行为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特定时间内区域经济的资源总量不变,针对某领域投入过多自然影响其他领域发展。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我。因此,人力资源上投入过多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效果。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谐统一
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同时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所需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体现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方式。而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体现的都是人类活动,两者共同发展才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所以,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增加财政投入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供给均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其直接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水平。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为区域范围内人口素质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强化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就在控制区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保持人口数量符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人口数量会对人口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至关重要,应结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结合实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1.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 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2.2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2.3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 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5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生产活动当中地域条件的不同加以区分,自然规律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即做到因地制宜。区域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在不同区域间通常是由不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也决定了文化传统背景的差异所对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差异性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有生存环境的破坏。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大自然与人类间的统一对立性认识比较片面,对人的主观意识过分夸大,其结果则同自然的客观规律相背离。我国具有地域光,各地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过去计划经济的不足,使得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没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其自身体制中探寻应对途径。对于我国来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各方面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着改变,其过程中亦伴有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何及何种对策能有效促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1、经济要素分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得确定经济的可持续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区域经济,应该是少污染、高效低能、无废弃物、持久稳定的,并在其演化的过程当中会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演进。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能量、物资和价值会依次沿着生产链向高一级发生转化和传递。而这一过程一部分的能量和物质必定不能实现完整的转化而存在损耗,将这一损耗的能量和物质降到最低,才能保证小投入、少废弃物间做到产出的最大化,以实现区域经济本身的高效运行。从区域状况的内外发展来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手于持久性和稳定性。持久性指的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势头保持的基础上,其内在机制也在不断的加强,稳定性指的是区域经济本身对于外界干扰的高抗能力,从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因此,只有当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持久、稳定、高效这些特性时,才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做到动态平稳,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人口要素分析
人口要素既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亦是其实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就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与人员素质往往存在着反比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失控伴随着人口整体素质的降低,而过剩的人口又对人口素质的提升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要解决这一矛盾,直接的办法就是从人口数量出发,来逐步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数量的控制需要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群众积极的配合,严格履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中,关键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得人们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此外,农村人口城市化、妇女地位、人口老龄化、婴儿性别比等人口问题都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3、科技要素分析
科学技术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最终实现的重要支撑。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决策提供手段和依据,可以说,科学技术渗透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式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粮食短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等问题才最终有可能被解决。这也决定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
此外,环境资源的经济性运作、持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能力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其要素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调控的效率。
二、市场体制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利益最大化成了生产行为的追求的最终目的,而利益的驱动之下就会导致两方面效率的趋向,第一是劳动者经济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最大化;第二则是为实现物质收益的最大化而对资源性生产要素的过度利用。这两个趋向实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是积极性的发挥最终需要在资源的利用上得到落实,从而最终确保经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资源利用机制的欠缺。市场运行缺少规范性、执法不严或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生产行为对于资源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等都会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其影响从政府方面和生产主体方面来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现。
1、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影响分析
按照常理来讲,区域政府是我国政策是执行者,区域政策的制定者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在市场中应不会做出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现有技术水平和制度的缺陷,加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在智能的行驶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从而对区域环境、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人权利目的和经济利益目的导致的。一些区域政府的领导为了短期政绩的追求而忽略区域本身的长远发展。政府的主要干部存在任职期限,而任期内的政绩则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晋升,此时政绩就显的极为重要,但是领导对于政绩的片面认识,认为其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从而出现了对产量的浮夸、虚报,甚至伪造现象,对于环境等长期效益行为则不加重视。区域利益的代表是区域政府,短期的区域利益和局部利益至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此外,从政府干部的行为上进行考虑,政府干部具有人的素质,在金钱的诱惑下,少数素质低下的干部就会出现对物质的不合法、不正当追求。区域政府干部受利益的趋势,管理效力下降,这就导致区域内环境、资源危害行为屡见不鲜,进而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来自于生产主体方面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生产者的行为均是受利益驱使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益,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无可厚非,但是利益的追求之下往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背离。首先,这种体制下对于利益的追求十分的现实,过分关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对长远的利益则不加顾及,而这样直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同可持续发展相冲突;其次,市场体制下追求的是最大化、无限制的利益,为此,生产主体对于资源不加吝惜,以致造成资源的枯竭,甚至是环境的破坏、污染和物种的消失。这些都从根源上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市场体制自身生产调节盲目性的弊端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特殊性分析
当前,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区域政府虽对地方经济进行自主管理,但是仍受制于中央政府,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上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在行政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对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未能起到有效的支撑管理作用;第二,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不健全,监督机制的效率也比较低;第三,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素质不理想,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缺陷,环境保护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存在追求私人利益的现象;第四,生产者和劳动者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淡薄也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分析
1、科技发展推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对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比如粮食问题、人口控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社会生活效率问题及引导消费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引进综合资源利用技术、无公害环境技术、生态工业技术、技能技术、情节生产技术等。此外,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大量信息的随时获取,包括大量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其中重要的地理信息,有其是同空间相关的一类信息,从而方便在规划与决策时及时做出调整和反馈。为了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来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规划的需要,必须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立。
2、法律体系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各类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同经济主体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在本区域中进行公平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通过相应法律制度的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会涉及到企业或一些部门的利益,从而一系列的阻力不可避免,这是就需要法律的权威性来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涉及经济法、基本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是战略实施法制化、定型化的途径,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法可依。
3、经济策略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以说正因为有经济的发展才有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策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划作用。区域经济战略同区域经济、资源的现状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群众的参与和相关的计划手段也是有效的战略实施途径。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开展。
五、总论
总而言之,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防范由于市场本身不足而产生的影响,其次也要从我国的某些特殊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最后,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一切经济制度都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所以我国现阶段搞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引导人们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体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途径,从而才能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尹亮.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8(3).
[2]刘国炳.论市场体制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经济地理.2004(3).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由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的。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在需求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经济并调整生产力布局,抑制需水要求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给方面,则是通过协调各项竞争性用水,并利用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适应生产力布局。两者相辅相成,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实现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及近期与远期的协调发展。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是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环境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统计资料表明,无论是从时间过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对比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用水将大量被工业和生活用水所取代。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或各行业内部高效用水。
水资源优化配置包括需水管理和供水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在需水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水方面则是协调各单位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并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研究
(一)“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
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经济效益最优为惟一目标,以过去或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资料预测未来的经济规模,通过该经济规模预测相应的需水量,并以此得到的需求水量进行供水工程规划。这种思想将各水平年的需水量及过程均作定值处理而忽视了影响需水的诸多因素间的动态制约关系。着重考虑了供水方面的各种变化因素,强调需水要求,通过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方法从大自然无节制或者说掠夺式地索取水资源,其结果必然带来不利影响,诸如河道断流,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等等。另一方面,由于以需定供,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的价值,毫无节水意识,也不利于节水高效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然造成社会性的水资源浪费。因此,这种牺牲资源、破坏环境的经济发展,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只能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二)“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是以水资源的供给可能性进行生产力布局,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资源背景布置产业结构,它是“以需定供”的进步,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比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水资源开发投资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必然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因此,水资源可供水量是随经济发展相依托的一个动态变化量,“以供定需”在可供水量分析时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分离,没有实现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可供水量的确定显得依据不足,并可能由于过低估计区域发展的规模,使区域经济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种配置理论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配置
无论是“以需定供”还是“以供定需”,都将水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分离开来考虑,要么强调需求,要么强调供给,并忽视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于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同时考虑供需动态平衡的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应运而生。
某一区域的全部经济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宏观经济系统。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1)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投入是指各部门和各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需的各种费用(包括利税);产出则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各部门各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值。在某一经济区域内其总投入等于总产出,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分析资源的流向、利用效率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等。(2)年度间的消费和积累关系。消费反映区域的生活水平,而积累又为区域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因此,保持适度的消费、积累比例,既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3)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调入调出)关系。不同的进出口格局必然影响区域的总产出,进而影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上述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投入产出分析,从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规模分析入手,将水资源优化配置纳入宏观经济系统,以实现区域经济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系统和宏观经济系统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当区域经济发展对需水量要求增大时,必然要求供水量快速增长,这势必要求增大相应的水投资而减少其他方面的投入,从而使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节水水平以及污水处理回用水平等发生变化以适应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难度,从而实现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堪称这一理论的典范。
另一方面,作为宏观经济核算重要工具的投入产出表只是反映了传统经济运行和均衡状况,投入产出表中所选择的各种变量经过市场而最终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只是传统经济学范畴的市场交易平衡,忽视了资源自身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传统的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环境产业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不相吻合,环保并未作为一种产业考虑到投入产出的流通平衡中,水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投资也未进入投入产出表中进行分析,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遭受潜在的破坏。研究表明,1993年我国因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为302亿元,水资源破坏引起的损失为124亿元,两者合计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23%。文献对江苏省自然资源(以水、大气资源为例)核算的结果表明,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水平,江苏省经济增长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负债。仅水和大气的环境价值损失,1994~1997年都在410~470亿元左右,平均约占当年GDP的7.6%,若再加上其他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价值损耗,这一数目还会增大。因此,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有待革新。
(四)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升华,遵循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包括水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目前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没有摆脱理论探讨多实践应用少的局面,并且理论探讨多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判别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在水资源的研究方面,也主要集中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筑和依据已有统计资料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别上。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侧重于“时间序列”(如当代与后代、人类未来等)上的认识,对于“空间分布”上的认识(如区域资源的随机分布、环境格局的不平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等)基本上没有涉及,这也是目前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的一个误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应是“时间和空间有机耦合”。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理想模式,在模型结构及模型建立上与实际应用都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它必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方
关键词: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148-02
0 引言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下,黑龙江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GDP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出现。所以进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1 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这样就能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结构,不可能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要素
2.1 企业的动力因素 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要求企业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当前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内部动力。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竞争的需要。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动力之一。②企业成本降低的需要。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以同样的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大幅度降低成本,整条价值链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③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为了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具有远见的企业率先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责任,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2.2 政府的动力因素 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消除制度障碍的根本措施。通过政府的决策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而且由战略层面深入到技术层面,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改造,增加可操作性。就需要通过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各项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通过示范作用,政府部门为了拒绝使用高耗能的产品,就需要正确引导群众消费观,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净化社会风气,节省社会资源。还要加强宣传,让节能减排的观念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融入到群众的具体行动中,有效提高企业、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保障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构建市场对污染权、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机制,实现政府对环境的管理,保证污染总量和资源使用最优,控制成本最少。完善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和平衡,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全方位推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2.3 社会公众的动力因素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的参与能够使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利益进行集中和整合,更好地实现利益诉求,为政府和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成为公众维护和实现自身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众多利益相关主体中的一部分,有时也会存在政策制度偏离公共利益的情形,产生政府失灵。此外,市场中的某些利益主体也会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产生市场失灵。公众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防范环境风险,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公众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开展。
2.4 技术的动力因素 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反之,技术创新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品和产业也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一些绿色能源正在替代化石能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新兴的技术将成功推动全球发展,成为新的推动动力。而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学技术能力,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依托技术创新,可以淘汰落后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提倡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把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应营造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促进省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努力寻求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最优匹配,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凡是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的领域,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具有垄断性的项目,试行特许经营,通过业主投标制,开展公平竞争选定项目业主。三是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转向创造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以及高效率的服务。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四是建立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把政府追求其目标函数的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3.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超越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3.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黑龙江省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黑龙江省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培育,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打破地区、部门与单位的分割和壁垒,消除人才进入各种产业的所有障碍;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资源的整合。
3.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4 结语
实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要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一定的动力推动可持续系统的有效运转。在企业、政府、公众、技术等驱动力的作用下,信息、物质和能量在区域社会经济内部合理流动,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一、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的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种计算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态足迹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计算方法较为准确、简单,所以很快在各个国家发展开来,成为重要的衡量各国家生态的平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运用此概念以后,生态足迹显现了更加明显的可操作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六类土地,它所计算的这些土地都被划分在生产生态的土地类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计算方法因而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林产品消费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积通过农产品消费折算出耕地面积,根据动物产品消费折算出草地面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据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折算出所消费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种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土地资源的分类进行计算,假设每一种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通过对某种单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类对与这种功能的土地的依赖性,和大自然对其的需求。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想要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有三种类型: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1.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指的是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做以精确的对比,如果在对比之后发现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盈余,但如果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赤字,计算生态足迹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这个运算法则当中,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ef所表示的是每个人所占用的生态足迹,ec表示的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生态承载量,ef和ec的计算单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数量,ED表示人均生态盈余数目,在这个平计算公式当中,如果0
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资源等,将这些的综合算出一个数值就可以代表生态承载力。在上述的这个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当中,N表示人口数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围内,所有生态承载力的的总和,其单位是(hm2)。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法则
生态足迹主要是针对六大类生产、生活用的土地面积,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这六大类,计算这六大类土地要采用加权平均数的办法:
EF=N・ef
这个公式还要同时满足ef=N・∑(rici/pi)这个公式,在这个公式当中,EF所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总量,如上面的计算一样,生态的足迹的表示单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来代表人口的数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种类,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进行i类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围内的平均生产能力;ri指的是在整个生态足迹计算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均衡因子。在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时,由于不同的土地单位面积下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个别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距极大,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要想使得计算结果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就一定需要将生产生物面积进行统一的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这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想要维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就必须找到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所谓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开发足迹的测算,这种测算方式是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几年关于生态足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随着环境的恶化,更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与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想要通过生态足迹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尽量减小东西部地区在持续发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环境而言,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性指数越高就越表示在这个限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强。我国于2009年,曾对各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都是环境成分较为脆弱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还有开发能源,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每个省的生态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显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对上述计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利用程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减少土地的过分使用。在我国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适度的减少放牧,以此来减少对草原过度利用后出现的荒芜现象。国家有权利利用职能,并将权利下放到各级政府机关,用经济手段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关部门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责,努力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标。
(二)落实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五中全会上曾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在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几年里,确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可持续发展可谈,几乎全都属于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严格控制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通过政府干预等方法,对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法律、经济、等综合治理,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达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这一要求。
(三)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基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来进行资源的利用,但这种方式只能持续维护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所以在这方面,我国要依赖于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科研脚步,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足迹,对落后区域给予经济、政策上的政策,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预估。虽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个人的努力,在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发展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利民,贾永飞,邵波,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半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2]郭惠丽.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评价[D].青岛大学,2011.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房地产投资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作为支持房地产业运行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结果,进而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有效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投资总量及其增长率的大小。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东、中、西部各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造成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过热甚至部分城市出现投资泡沫,这不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却往往不足,严重阻碍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认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研究如何促进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房地产投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周期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直接受房地产投资影响。房地产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其投资规模受生产发展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趋势变动;大体上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但也呈现出房地产投资自身的不同特点。房地产投资能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房地产投资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但若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也可能是导致区域经济由繁荣走向低迷的导火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社会都处于萧条状态。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两条:在投资未形成现实房地产物业前,如果投资分配量超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形成投资资金膨胀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引发投资泡沫。形成现实房地产物业之后,通过房地产投资结构的变化,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物业用于不同产业部门,直接影响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平衡发展。过分偏重于消费型物业,如宾馆、饭店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或其他生产型物业的建设,引发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既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而房地产投资既代表现状需求,也代表未来供给,其投资规模决定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态势。投资规模过大,超越国力,造成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拉长投资周期、增加投资成本,难以实现经济集约增长;投资规模过小,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供给不足影响供求总量平衡,因此房地产投资规模应以国家综合国力,包括入力、财力和物力为基础,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前提,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可以说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合理的房地产投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房子又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生活提升的重要标志,人们对住房的有效需求势必也会加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但如果房地产业盲目地加速发展,投资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供给大于需求,投资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回报,对市场失去信心,就会制约经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作为区域房地产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
作为区域房地产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政府和企业,应当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观、空间观和系统观。首先,应根据房地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状况,制定不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其次,在宏观层面上,把房地产业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协调起来,分析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探寻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次,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人口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协调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各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
以稳定的房地产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在某个时期出现衰减,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因此,应当对房地产投资进行政策引导,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的适度发展,使其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不引起经济波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符合房地产市场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目前我国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许多规范房地产市场经济行为的法规还未形成;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的梳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已不符合房地产市场运行要求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废止。要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法律法规要有效地发挥对规范人们行为的硬约束作用,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提高其执法地位和执法水平,同时解决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加强房地产市场的执法工作。
随着环境资源稀缺时代的到来,企业作为微观主体,许多重大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都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企业所制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性、前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资源的评价工作。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应当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利用上发挥积极的作用。环境审计正是针对当今环境的严峻性而提出的。它主要是为了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有效履行,由相关审计主体依法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一、环境审计的要素。
众所周知,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通过生产劳动适应并改造周边环境。由于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具备有限的承载能力,企业若要长期发展,就应该承担一定的环境管理责任,并处理好生产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其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向社会披露环境信息的对称性等问题,往往需要独立第三者的监督、评价与鉴证,亦即环境审计。[2]环境审计,站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情况进行客观披露,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设备等经营业绩进行全面、客观、公允的评估,以此来实现对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的再监督,使其贴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是企业制订和落实环保战略、合理规避环境风险的需要,也是企业管理、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更是企业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环境审计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敦促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完善企业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和落实环保措施,促进环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积极营造人与和谐相处的环境理念。基于此,环境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有关环境法规、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内部环保机构设置的健全性,监管的效果性;环保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合规性;环保措施、手段、技术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潜在环境风险评估等。归纳起来包括环境核算系统审计和环境管理控制系统审计两部分。
具体地,环境审计首先应对企业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环境会计要素进行评价。通过对与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相关的能够以货币度量的生产经营活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境会计核算系统的审计,、判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辅以相关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履行环境经济责任的有关情况。其次要对企业环境管理控制系统,诸如环境法规执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订实施,环境信息的报告与披露,企业环境质量管理的有效性等进行审计。通过对为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绩效和环境质量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的审计,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辅以相关环境指标来评价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有关情况。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
1、环境资源的持久性。我们知道我国企业的经济增长和资源的生产消耗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亦即企业的发展主要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再生产为前提。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其储量有限性和再生困难性,以及环境对资源消耗的有限承载力,如果企业生产排出的污染物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与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势必就会阻碍生产发展,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反
而会陷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来换取企业短期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因此要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以
尽量少的资源力求最大利用率,达到环境消耗与生态调节相协调。不言而喻,环境资源的持久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企业环境文化和环境战略。能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资源平衡、能量守恒的生产观、价值观和环境观,并将其具体落实到企业经营活动和环境战略上来,也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若无视环境因素,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制造的烟尘、噪声、污水、废气、辐射等不仅直接影响从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工作状态和劳动情绪,还将对外界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这不仅违背了企业以工富民、创造财富、改善民生福祉的初衷,更影响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子孙后代的幸福。若能树立珍视环境、节约资源、绿色循环发展的环境理念,从企业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在点滴日常活动中坚持环境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与环境共存共赢,就能既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环保促发展,发展促环保,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3、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单位GDP能耗比率。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直接关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粗放式的以高能耗低产出的经营模式,只能在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区域内短期维持企业生存,但资源的枯竭和高的单位GDP能耗比率必然会阻碍企业长远发展,迫使企业转向走集约型、节能型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单位GDP能耗比率既是考量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评价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更直接影响企业的远景规划与发展,对其影响不可小觑。
三、环境审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关系。
1、环境审计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监督的过程就是运用法规来规范经济行为的过程。我们虽然认识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有好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作保障,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虽然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企业的具体经济利益上常常会发生冲突。[3]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性和盲目性,使区域经济和企业往往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况且环境的治理保护和高精尖环保技术的运用,前期的显性投入较大,而收益却是滞后的、隐性的、社会化的,其投入产出的线形关系不够明晰。这就要求客观上要有一种审计监督的约束力量,敦促企业环保资金的专项使用,促进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监督就是促进发展。
2、环境审计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动因。通常对环境会计的审计,着重了解环境会计要素、环境会计信息等有关企业环境经济信息。而环境会计的核算主要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通过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会计要素的审计披露,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财务指标、环境指标来客观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通过对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整合环保信息,为重大环境决策服务。正是基于对环境会计的监督检查,特别是针对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的客观评价,可以运用财务杠杆调控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这正是环境审计不同于企业其他专项审计的地方,也正体现了环境审计在环保资金的监督检查上的不可替代性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环境审计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也就是和环境进行资源、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往往不可避免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预估给企业、其他社团和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对提高企业对环境的认识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制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为线索,通过对企业因污染环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审计,审查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和程度,分析企业污染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找出引起污染的源头,进而提出有针对性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这个角度讲,环境审计犹如环境医生一样,及时诊断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在不断矫正发展思路、排除发展困难、降低环境风险中,企业才能以健康有序的状态迎接跨越式发展。
4、环境审计是与区域和谐的内在要求。面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往往要新建投资项目。通过对重大环境项目的追踪审计,合理评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将经济活动放在环境背景下去考虑。这样就能克服经济理性主义的。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环境污染一旦发生后再进行治理,须补偿的代价将相当昂贵。甚至有的环境出现后,即使经济上付出更大的代价,也往往难以清除和恢复。因此,在重大环境项目上,应认真做好投资的可行性,正确界定相关主体的环境责任,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只有全程对环境项目进行审计,时刻关注项目实施的隐性、社会化效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企业才能在人与和谐共处的氛围中赢得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环境审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环境审计只有监督好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才能为企业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透析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并针对环境审计领域的研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审计环境的构建。审计环境是与审计有关的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文化、、、经济等环境。对于我国来说,环境审计之所以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尚在建设,企业管理体制也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所以环境审计的实施需要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营造适宜环境审计的文化、法律、经济氛围,作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之上。面对WTO框架,面对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对企业环保方面的要求成为新的市场壁垒,各个行业对污染程度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认识尚不完备。只有积极借鉴环境审计的先进和操作,逐步使环境法规、环境审计准则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环境审计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2、加快环境的实施和环境审计的立法工作。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结合,主要反映、报告及考核企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的成本价格信息。[4]环境会计也是环境审计的主要载体,企业通过对环境收益、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等会计信息的严谨缜密地核算,才能积累丰富的财务信息和审计数据,使环境审计有据可依、有实可靠。同时也要加快环境审计的立法,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尚属新生事物,在审计实务中既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更需要尽快建立评价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审计指标体系,以此来促进环境审计事业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3、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营造绿色环境文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企业的壮大都是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如果听任企业自发追求内部效益,忽视外部环境的承受能力,势必导致生态系统的迅速解体,就无法维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倡导新型企业环境文化。通过宣传要让企业认识到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要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要通过国家主流媒体倡导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为荣,滥用资源、牺牲环境为耻的环境荣辱观,并以此为契机,在税收、产品市场准入、售后检验检疫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使重视环境的企业既能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赖,也能在经济效益上获得丰厚的回报,以市场导向来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企业应将各种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披露。通过建立企业环境定期报告制度,要使社会各方面重视对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和监督,促使企业真正地重视、解决环境问题。
4、处理好环境审计与环保部门的关系。环境审计的核心职能是监督,要监督企业处理好微观经济利益和区域经济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当然还要将环境审计融入企业环境管理体系,通过配合环保部门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一个通力合作、和谐管理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成本与国家财力、企业财力对等统筹起来,既是监督更是服务。只有这样,审计与环保才能形成合力,为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发挥作用。
当前,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将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作为关乎国计民生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审计监督的要义所在,只有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将环境审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举措,依法履行职责,才能为促进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1]王芳.反思环境审计依据透视环境立法的完善[J].审计,2004,(22):38.
[2]李雪,王恩山.环境审计的动因及其现状[J].财会月刊,2005,(4):34;
[3]熊丰.谈环境审计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审计与理财,2003,(7):39;
[4]苏振川.对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3,(4):53。
【关键词】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 区域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6-0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几百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也导致了目前全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全球资源的严重锐减。当今人类,一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高度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忍受着前所未有的恶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要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趋于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背离和谐,便不可持续发展。 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生态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诸多方面,通过经济链、生态链以及经济与生态联动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庞大系统。 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具有几个特性:1、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区域经济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涉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 2、它是一个产业系统和地域系统,所以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必然的关系,区域的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3、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模、区域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水平等多层次构成的。 4、它贯穿于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即这一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时点都存在着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程度问题。
(二)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水平可以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来表示。所谓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是指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报告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所结成的和衷共济、相互适应、协调运行的良好状态关系的程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大,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和谐;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越小,则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越不和谐。构造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的综合评判体系,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度、区域经济与生态关联度、周边区域生态污染扩散度四个层面的有机整合作为切入点和推进路径。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都在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评价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程度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各项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指标;既要有反映和描述区域经济与生态发展和谐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提升的动态指标。
二、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一)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人口和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障碍,而且在许多方面中国的资源条件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资源的总量和资源的品种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中国也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丰富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一个基本国情,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量贫缺已人所共识。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储量、投资、产能、价格是工业资源问题的四个基本层面,其中,不同资源产品的价格特征又是资源供求问题的核心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的过程,而且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力决定着生存、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可行标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或者一个工业部门实现了以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向以节约资源技术为主的转变,称之为“竞争力突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工业生产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而且需要采取自然资源作为加工制造过程的动力。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业生产过程还会产生废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造成环境的改变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后果。总之,处理好工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利用区域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即区域环境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变区域环境。下面就以闽南地区为例,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政府职能、金融发展等方面来论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联系:
1、从地理区位来看,早在唐代,泉州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商贸港口城市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发展成为世界东方贸易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是当时盛况的生动写照。这些都说明闽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区域优势。俗语道:“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闽南地区依山傍水,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脉相通,生活习惯也差不多,文化、民风、民俗相同。这种地缘和血缘、历史和文化上的密切关系是实现祖国统一和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基础。
2、从资源禀赋来看,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方式都会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关。闽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德化的银杏、南方红豆杉、刺桫椤和永春牛姆林的半枫荷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遍布全地区的古树名木、名花。这些不仅是珍贵的植物景观、旅游资源,还是活的历史文物,为闽南地区这块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增添了绚丽风采;丰富的动物资源中,有华南虎等国家保护动物和不少的珍稀动物以有海洋生物。闽南地区是一个临海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动力资源和红树林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闽南地区地少人多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闽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在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必需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结合。
闽南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密切注意周围地区的环境保护,实现采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闽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季不冷;热量丰富,降水充足;自古以来就素有“地肥水好花果香”的土地资源,使闽南地区植物四季常绿,农作物终年可以生长。“四季有花常见雨”就是闽南地区气候的真实写照。闽南地区暧湿的气候为植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光、热、水资源,也为闽南地区发展生态产业打下基础。
3、从经济发展来看,在闽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人均GDP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地区人均GDP水平的差异较大,如沿海的厦门、石狮、晋江较高,内陆地区水平较低。从全国范围横向比较来看,一方面,闽南有些地区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这些地区进入新一轮大开发时期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亚热带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开发区土地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优势和后发优势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在沿海地区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将通过其发达的服务业为内地产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平台,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4、从政府职能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1)以一定的经济区为依托;(2)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3)以有限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为基本内容;(4)以各种资源要素间、产业间和地域间的经济技术、市场供求为联系的基本纽带。区域经济需要政府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去选择区域发展战略。需要相关的地方政府提出和执行有利于各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各项政策,甚至实行打破行政区界的经济管理机制。只有在区域内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早在20世纪厦门就被定为经济特区;21世纪,提出大力发展海西经济建设。闽南地区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岸,担任建设海西经济的重要地区;因此,闽南地区应该利用这与时俱进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5、从金融发展看,福建、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是华人华侨港澳台胞最多的地区;根据统计,闽南地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就有上千万人,占福建华侨总数的80%左右,占全国华侨总数的30%。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的华人华侨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一份浓浓的家乡情。他们珍惜“摇篮血迹”,尽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他们所居住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语言,与家乡相同,应利用资源优势纳投资,弥补开发资金的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从区域文化看,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是一个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指标,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后台依托,闽南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对于推动闽南地区经济区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闽南文化内涵丰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闽南地区人文区域的思想、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加快闽南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大形势下,弘扬闽南文化对于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
(三)、对闽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构想
闽南地区具有四大区域环境优势:第一优势是海{西岸、的优势。第二优势是对接长、珠两个三角洲、背靠江西,湖南、安徽,广阔腹地的优势。第三优势是人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势。福建的人、文化,和台湾的、香港的、|南亚的,和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相同,这种优势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地域优势,很多地方难以相比。第四优势是产业集聚,城市布局的优势。福建的产业发展到F在这个层次,应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世界,包括和香港、台湾的产业加快对接,实现优势互补。而BT、福州、泉州、漳州四大中心城市构成福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蔚恪R愿V菀发挥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厦门要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泉州要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漳州、莆田、宁德要发挥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三明、南平、龙岩从山区腹地,成为要发挥纵深推进作用的前锋。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地区,促进海峡两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闽南地区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区域经济合作蕴藏着巨大商机。鉴于闽南地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决定了闽南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只能是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总的构想是整合区域比较优势,拓展金融媒介宽度。整合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思路是加大四个“建设”。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加大主导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5―10年内,把闽南三角区域建设成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在泉州、厦门和经济发达的县市形成扇形辐射的高新技术网络,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业带;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结构重组。二是加大大工业产业建设――现代制造业。应大力发展临海工业、临江工业和山区工业发达产业带,构建制造业体系及产业链和基地群。在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性集群式的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核心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在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扇形辐射工业制造、服务和控制中心。三是加大大农业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和海洋江河产业。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建设能发挥各地资源和特色优势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把海洋与江河资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把海洋与江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加大消费产业建设――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制定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从纵横两方面重点规划精品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线路。
闽南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血缘优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风和日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加之特区体制创新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以自身的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工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制造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等,加速工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创造美好明天时候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只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经济发展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高度重视解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总结
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就要讲求科学,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可以利用区域环境的优势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当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的时候, 就必需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62-02
1 概 述
自从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对土地提出了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激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县城边界不断外扩,建设用地总量逐步增加,但县城内部同时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粗放式利用的现象,土地利用不集约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县域经济和范围占我国的经济总量比例较大,县域土地粗放利用直接地导致我国整体土地的不集约利用。因此,亟需开展有关县域经济发展与土地高效利用的研究,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李嘉图。整体而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少占用耕地;
第二,强化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学评估土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
第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的整体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已有研究认为,土地节约集约区别于粗放式开发模式,其以单位面积内产出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通过调整投入产出,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规模,逐步提升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同时也改善土地资源的使用能力。
因此可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体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上看,指的是通过规划和分类布局,实现区域内部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通过创新管理,提升水平,盘活土地,提高利用率。从狭义上看,就是指单位面积内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产出。
2.2 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按照这一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所掌握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统筹的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进行整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短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来源于土地。对于县域发展而言,土地资源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要想获得更好发展的地区,就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改变单纯依靠人力投入、消耗能源、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方法,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加值、增加工业附加值,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益,与此同时,这种增长方式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不谋而合。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开展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不断提高土地投入,严格保护耕地数量,不断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保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密不可分。也只有保护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好、开发好,才能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耦合协调的关系。
土地是支撑各项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将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目标,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域范围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统一和协调,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此外,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土地集约发展有不同之处,首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以高效效率、集约用地为基本利用方式,促进土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点是实现土地资源的长期保护,所以必须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要求从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开展科学、合理的调研,科学统筹规划现有的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践行区域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和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静态的含义,它关注某一阶段,它的目标是短期内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长期的发展和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土地节约利用并不能代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
3 协调县域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土地统一规划,优化用地布局
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干预市场、对企业进行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调控,这一理论的前提假定是政府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改善社会福利,并假定政府管理者只追求这目标。因此,据此理论而言,县级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的监管是对公共需要的一种反应,它大体上都包含这样的前提,即政府干预与监管是针对私人行为和其他商业利益集团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政策,最终目的是控制市场失灵行为,纠正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县域范围内,为维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协调,政府应该充分全面的发挥政府的强制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在管控进入、协调价格、保障服务质量、违法违规治理措施及制度相应的规定方面加强管理,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对土地市场及土地利用、保护、开发机制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3.2 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市场遵循着同样的价值规律,并且以价值的评判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规律,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市场开发进行调节。土地市场上,受限于供求关系,土地使用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出计算土地使用者利用土地资源的分摊成本,一般情况下,土地拥有者会根据市场平均价值作为标准、并且结合土地地理位置等属性计算得到土地价格。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分摊成本与所用者的提出的土地价格运用价格杠杆在价值的上下波动,土地使用者不会选择超出自身实际经营所得和利润的土地,并且会最大化自身利益。而土地所有者不会选择明显低于土地成本的交易行为,并且会最大化自身收益。这就最终导致土地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不断地较量,最终在价值、供求、竞争规律的互相作用下,促成一种最合理的而且符合两者最大利益化的交易价格。
为此,县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土地绿色信贷,在融资渠道间接地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应该给予优惠性的低利率;对于浪费土地资源的企业要供应惩罚性高的利率,并且限制贷款额度。
在直接融资渠道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行股票时,证券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针对两高企业的具体对策,如果企业保护土地措施不合理、执行标准不严格的企业要加大对其融资上市和再融资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反之,还要提供行之有效的便利。
3.3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县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控机制,建立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高效执法体系,发挥监管作用,主动提高服务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要明确土地利用管理的职能和权力区间,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统一的协调,全面做好具体的统筹安排。在明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督管理责任的同时,彻底打破分割状态,不断理顺关系,建立统一的沟通协调体制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法律和具体的监督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另外,监督还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外部力量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执行相关法律、依法行政执法,开展各种有效途径,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处理群众根据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提出的违法违规案件,对申请人提请的申诉、控告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审议和批复,自觉主动的接受群众监督。对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合合法的程序开展行政管理活动、进行行政行为,全方位地监督政府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法律赋予的相关职权,科学合理履职,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执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 财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