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D922 文献标识码: A
谈到空气污染,我们总会联想起高耸的烟囱,灰黄的烟雾,诚然,工业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当我们关注于工业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的同时,却不能忽视生活中与我们更为息息相关的室内空气污染。
一、室内环境污染种类及来源
l、室内环境污染种类
室内环境污染一般分为化学性污染源、物理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一般分为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两类。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类、醛类及各种挥发性有机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氡氧化物等。物理性污染源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影响,主要包括放射性、氛气、噪声振动、电磁等污染。生物性污染源是指由于生物代谢所产生的生物、化学代谢物污染。
2、室内环境污染来源
(1)甲醛:又称蚁醛,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30-40%的水溶液是福尔马林溶液,具有防腐作用。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粘合剂、合成织物等,一般室内甲醛是由人造板、合成的地毯地板、壁布壁纸、合成皮革等合成过程中的树脂胶产生,其对人体具有刺激性、致敏性、制突变性等危害。(2)苯及苯系物:苯系物包括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质,是无色、芳香、易燃、挥发性液体,一般作溶剂使用。室内苯及苯系物圭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勃合剂中的溶剂部分,比如溶剂型涂料、胶、油漆等。苯及苯系物具有中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等危害。(3)氨: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可燃碱性气体,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来源于水泥、合成板材、装饰材料等,具有刺激性、腐蚀性、中毒性。
装修工人为了保证冬天低温情况下,正常工作,在水泥里加入了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里面含有大量氨类物质,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被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
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
与其他污染气体不尽相同,生活异味,厕所臭气也是氨气的重要来源,也往往是我们忽视的地方。
(4)、氡:氡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而生成,也是一种放射性气体。近年来对氡的关注主要来自于媒体对石材放射性的报道,人体吸入氡,衰变产生的氨子体呈微粒状。会吸入呼吸系统堆积在肺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微粒会损坏肺泡,进而导致肺癌。但并不是说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人都会致癌,一般从受到氡的照射到肺癌发病之间可能要经过几年时间。(5)挥发性物质:TVOC是沸点小于260℃的有机物,具有强挥发性,毒性、气味刺激性等特性,部分物质如多环芳烃、抓乙烯等已被列为致癌物。主要来源于嫩烧石油产品、吸烟、装修材料、生活用品等。具有刺激性、过敏性、致癌性。(6)放射线:主要是指天然石材中镭、牡等衰变产生的放射物和氧气,来源于天然石材、室外空气、土壤等。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辐射损伤性。 (7)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具有腐蚀性。室内二氧化硫来源于室外空气、嫩烧、吸烟等。具有刺激性、腐蚀性、促进癌变等危害。(8)微生物;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数百万种,来源于家具、宠物等,具有致病性、过敏性等危害。(9)噪声:是指人类主观不需要的声音。来源予交通、工业、建筑、音响、广播、生活等,具有损伤性,对人体的生理、心理有直接影响。
二、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从上面的一一综述不难看出,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想根治深入千家万户的室内空气污染又谈何容易。这里只是探讨一些减缓问题的途径。
1、加强立法,让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特别是对建筑商和工程承包商的立法工作,因为室内污染物本身并不是产生污染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元凶是建筑物不合理的运行和维护、错误的设汁和结构以及错误的装修。要严格执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以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及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颁布的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人造板、内墙涂料、混凝土外加剂和建筑材料等放射性物质,并对氨、甲醛、苯、氡、挥发性有机物5大主要的“室内杀手”进行严格控制,在材料选择、施工和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2、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
护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软木胶合板和装饰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纤维板等,可减少室内甲醛散发量。采取集中供热,电取暖和做饭,配备性能可靠的通风系统,可避免燃烧烟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尽量不要在室内吸烟,减少被动吸烟。正确选址或使用透气性差的建筑材料,可避免或减少氡进入室内。正确选择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人室内。
对于已经存在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应采用撤出室内、封闭或隔离等措施,防止散发的污染物进入室内环境。对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胶合板之类散发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盖甲醛吸收剂。
3、淘汰落后装修材料,开发推广绿色装修材料
国家已经颁布涉及人造板、内墙涂料、木器涂料、胶粘剂、地毯、壁纸,木家具、地板革混凝土外加剂和有放射性的建筑装饰材料的10项国家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上述装修材料中氨、甲醛、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氯乙烯单体、可溶性铅、铬、镉、汞、砷等有毒有害元素的限量指标。要极力淘汰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落后的装修材料。绿色装饰材料就是指:安全、无害、低毒、低能耗,技术先进、工艺清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不含汞及其化合物,不使用含铅、铬、镉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要加大各种绿色装饰材料的开发力度,推广水性涂料、天然织物墙纸等已研制出的绿色装修材料。
4、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适量绿化
住房装修时要注意改善室内环境换气条件,尤其要改善厨房、卫生间的通风换气条件以
降低室内烟气污染;注意净化室内空气,治理室内污染必要时也可选用空气净化器,以去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如灰尘、花粉等,杀灭吸附其上的病毒和细菌;同时还可吸附分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如香烟烟雾、氨等,提高室内空气清洁度;减少空调的使用,适当开窗引进新鲜空气,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此外,适当地养植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污染物,还可以改善室内景观。有资料表明,芦荟、虎尾兰、吊兰、常春藤等都是净化室内空气效果较佳的植物,。它们对房间里的甲醛、硫化氢、三氯、乙烯、苯等有害气体有着很强的吸收消灭能力。
Abstract: People usually more than 80% of the time is spent indoors, indoo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many outdoor. At present, the indoo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ffect human health in the world has been brought to public atten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cademic new research hotspot. Indoor air pollutants, sources of pollution and the harm to human body, as well as indo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air quality,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834.6+1 文献标识码:A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1、近几十年来,我国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部分人口依靠煤和生物质(biomass,如稻麦草秸秆等)作为家庭能源材料,由于煤等燃料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Indoor Air Pollution,IAP),其中的污染物质包括SO2、NOx、COx和甲醛类。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日益多样化,目前尤以建筑和装饰污染为重。室内装修所用的各种板材、家具及油漆等,常会释放出甲醛等许多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例如甲醛在低浓度下最初刺激眼粘膜;浓度稍高时,刺激上呼吸道,会出现呼吸道水肿、呼吸道阻力增高、呼吸频率下降等,进而引进咳嗽、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吸入甲醛后可引起食欲减退、厌食、衰弱、失眠等症状;反复吸入小剂量甲醛可诱发过敏反应,出现哮喘;经常接触可能会造成皮肤组织溃烂。此外,对中枢神经也会产生影响,头昏、头晕。用各种哺乳动物细胞体外检测证明甲醛具有诱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的功能,并且对DNA有损伤作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触甲醛患鼻、鼻咽和口腔癌的危险性升高。
3、大量的病例证明,如果人很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污染空气中,会导致急、慢性呼吸系统障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提高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肺结核以及鼻、咽、喉和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率。统计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所产生的年疾病率已占全球疾病率的4%,与香烟和酒精的影响相当,在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中排序占第四位,也是室外空气污染危险因素的三倍。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
要正确认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必须首先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物质。表l收集了家庭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
2.1 甲醛
由于人造板生产中所使用的胶粘剂90%都是脲醛树脂胶,所以室内家具、地板等木制品中甲醛污染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此我国2001年12月10日出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国家强制性标准。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嗅觉异常、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此外还可损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气态甲醛强烈刺激粘膜,其中最敏感的是嗅觉和视觉。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1995)将甲醛确定为可疑致癌物[1]。
2.2 室内燃烧的产物CO、CO2等
室内燃烧产物通常包括CO、CO2、SOx和NOx等,CO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有毒气体,是由燃烧不完全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产生。CO2虽然无毒,但因为CO2的浓度增高会引起人体不良反应。室内的CO、CO2污染常发生在有燃烧器的家庭或有地下车库的居室内。
2.3 生物类的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尘螨等,来源于死的或活的有机体。在室内,如建筑材料、空调设备和加湿器都有微生物滋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空气微生物是引发各种中毒、感染和过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的疾病如头痛、发烧、哮喘、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皮炎以及传染性疾病。归纳起来可称之为“建筑物综合症”和“建筑物关联症”。
2.4 石棉
石棉是一类矿物纤维,具有良好的扩张强度、隔热性和耐腐蚀性,室内装饰材料有石棉水泥天花板、石棉隔音板等,石棉是致癌物,主要引起间皮癌和支气管肿瘤[2]。
2.5 可吸入的颗粒物质
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种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以及户外渗入。其中香烟烟雾中大约有50种成分已经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2.6 氡(Radon)及其子体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人体受氡辐射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国际癌症机构已确认氡有致癌性,美国环保署已将氡列为最危险的致癌因子。每年因吸入氡气而引起肺癌死亡的美国人已达到两万人,仅次于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位居第二。
2.7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
现代装饰和结构材料以及家具用品和家用化学品,如消毒水、杀虫剂、除臭喷剂、地毯清洁剂和地板蜡等都在向室内散发出大量VOCs污染气体。
三、措施与建议
3.1 控制污染源
控制污染源是去除室内污染的最根本的途径。不同类型的燃料,产生单位能量所生成的污染物排放量不同,燃煤 > 煤气 > 液化气 > 天然气 > 电能。因此,建议城市在增加气体燃料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使用电炊具;在农村应逐步减少生物质燃料的比率,推广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电等商品性能源来改善IAQ。
(1)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高温烹调都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少吸烟或不吸烟,少食煎炸食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污染。
(2)慎重选择建筑、装修材料及生活日化用品,如前所述,一些建筑、装修材料以及某些日化用品含有多种污染物,所以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考虑环保型生态建材。并尽量减少使用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物。改善室外空气品质,可减少室外源带来的污染。
(3)空调房间使用负氧离子发生器可以改善室内环境,它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起镇静、催眠和降血压等作用,应用超高负氧离子发生器可进一步改善IAQ。
四、现阶段室内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18
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固体废弃物的数量日益增加,人们在实践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技术上的硬性支持以及生产的原料和工艺水平差异,导致了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千差万别等因素。在受到诸如技术条件与生产成本的限制,将一些固体废弃物选择丢弃;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在原材料角度看,已经上升到了如何合理利用生产资源的层面。
1 浅谈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危害性
1.1 对土壤的危害
在农业固体废弃物中主要有秸秆及工厂化养殖场所产生的牲畜粪便等。这些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大且分散,若得不到合理运用将会对农业产生环境不同程度危害[1]。因此,如何做好资源的处理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复杂,有些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病原微生物多,对土壤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垃圾如果为进行严格的处理将会导致许多病菌被带入土壤呈扩散性传播,危害极大。
1.2 对水资源的危害
污水的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最大的因素,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大量的排放到江河,造成水系的污染逐渐加重。许多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磷、钾等元素,加之大量的有机物使得我国的水体污染问题难以解决,其中“赤潮”就是典型的水污染。
1.3 对大气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中有化学类废弃物,暴露在空气当中,与氧气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在我国,工业越发达地区空气质量越差,其中粉煤灰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源于一些以煤为主要原料的电厂车间,受大风天气的影响,粉尘被带到空中,不仅仅对空气产生不良影响更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3]。另外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也都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
2 基于保护农业环境视阈下处理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
2.1 进一步完善固体废弃物治理政策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这一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再后来的发展中又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我国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上一直都是以“三化”为目的展开。长远的角度考虑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废弃物的减量化方面一定要做到技术升级和工艺革新。在无害化的处理中要根据所产生的废弃物中各自的性质来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在资源化中要充分地运用技术来使之重复利用率提高到最优水平。
2.2 全面推进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
生产的工艺水平是直接影响固体废弃物种类和生成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如今我国的生产工艺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要想全面地推进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就要使我国企业的生产设备尽早的更新换代,改进老企业的设备,将生产工艺进行革新。将产品的原料进行多层次多链条的发展使用,当一款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其在使用后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回收加以一定的加工使之可以进行二次利用,以此类推进行多次循环利用亩最大化的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
2.3 创新发展固体废弃物多元化利用
不断的革新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方式,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综合利用生产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采取科学地回收处理措施使之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利器。生活当中可以优先把生活中的固体废物分类进行回收,例如,玻璃的分为一类、钢铁分为一类、塑料制品分为另一类,如此分拣加以回收利用,对一些不能够合理进行回收的废弃物进行高温处理使之转化成可以用于农业或者畜牧业使用的有机肥。
3 结语
严格的执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回收利用,不仅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对农业的标准化、健康化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积极处理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个动态过程,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这条路的发展上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汽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继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后的又一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汽车内环境污染对驾乘者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的确到了非关注不可的地步。
一、汽车内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汽车内环境污染来源。目前车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汽车自身、外部侵入二个方面:
(1)汽车自身。汽车内饰材料(塑料、橡胶、织物、油漆涂料等)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造成车内环境污染,特别是长时间在阳光照射下的车内,由于高温加速了有害物质的挥发,车内有害气体浓度会急剧增多,污染更重。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气味,汽车空调长期使用未清洁护理后风道内积累的污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车内,也会造成车内环境污染。
(2)外部侵入。汽车尾气、灰尘等由于开窗或密封不严进入车内造成的污染;司乘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如吸烟、霉菌等;带入车内的各种附加物品造成的污染,如香水、净化剂、除臭剂、清洁剂、靠垫、坐垫、小饰品等。
2.主要化学污染物及其危害。甲醛。一种无色易溶,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严重者发生支气管哮喘。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妊娠综合症、导致儿童得白血病、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等,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甚至导致死亡。
苯、甲苯、二甲苯。工业上统称为“三苯”,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有毒,对皮肤、粘膜、眼及上呼吸道等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以苯的毒性最大,国际卫生组织确定苯为强致癌物质。经常接触苯,皮肤会变干燥、皲裂、脱屑,甚至出现湿疹、皮炎,长期吸入会破坏人体的循环系统和造血机能,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至发生白血病。女性对苯的吸入反应格外敏感,会导致女性月经异常,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甲苯、二甲苯具有和苯相似的性质,只是毒性小于苯。
丙酮。为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对眼有较强刺激作用,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吸入过量的丙酮轻则引起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重则导致人动作不协调、精神混淆、虚脱、昏迷和死亡。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故易忽略而致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排斥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缺氧,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吸入少量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昏睡、耳鸣、心悸、恶心、呕吐、虚脱、腹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中度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嘴唇樱红、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意识模糊、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散大、频繁抽搐等,深度中毒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即使经抢救存活者也有严重的合并症及后遗症。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甚至痉挛导致窒息。长期低浓度接触,会导致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故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是对这二者的总称。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氮氧化物会刺激肺部,降低人体抵抗力。对儿童来说,氮氧化物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
二、防范措施
1.制定相关标准。我国目前由于还没有专门针对汽车出台的车内空气污染物质量检测标准(目前所有相关检测均是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为标准进行),不仅无法遏止污染超标车出厂进入市场,而且当纠纷出现时,致使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无法可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将造成汽车品质良莠不齐,对汽车市场的健康有续发展十分不利。
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规、标准,将对解决我国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汽车制造技术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作用。
2.生产者。汽车制造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理应把加强环境保护、创建清洁无害化工厂、实现环保生产一致性、为市场提供环境良好汽车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向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为义务,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含有毒物质的零配件,对出厂车辆严格检测各项污染物指标,努力降低污染物浓度,保证出厂的新车车内空气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水平,从根本上消除汽车本身造成的空气污染。而汽车制造企业本身也可因此增加产品的新卖点,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使用者。(1)拆除包装物。新车使用前应拆除所有包装物,以利有害物质散发。有些使用者怕座椅弄脏,使用很长时间也不拆除塑料膜包装,这样会造成车内有害物质长期缓释,使人慢性中毒。
(2)开窗通风。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一样,空气交换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有效的方法。购买新车后,尽可能地保持车内外空气的交换,以便尽早让车内的有害气体挥发释放干净。严禁在车内吸烟,尽可能保持车内空气新鲜,不能在封闭车窗、车门的状态下长时间行车,更不能在封闭的车内睡眠或长时间休息。
(3)适用装饰。如要车内装饰,建议遵循适用、简洁原则,避免引入新的污染源,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地垫、座套垫装饰到车内;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先用清水浸泡、漂洗以后再使用。慎用香水、车内空气清新剂等。
(4)合理使用空调。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尽量少用或不用空调。如开启空调和暖风时,应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在遇到堵车严重的地段,或尾随尾气排放可能超标车辆行驶时,应当把空调、暖风开关暂时调到车内自循环模式。开窗行驶的车辆应暂时关闭车窗,待道路空气改善后,再恢复车内外的空气流通。驾驶者应养成根据车外空气状况适时关闭和开启内外通风模式的习惯。加强对空调系统上的风道、蒸发器等装置的清洁护理,定期清理空调滤网。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但同时,农村的环境状况也在每况愈下,这主要由于我国农村法律制度的缺失、农民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等等。下面我就将从不同的层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1、农村环境污染成因
1.1、环境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长期以来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随意处置农业废弃物的现象比较严重,垃圾乱倒、畜禽乱放、死畜乱扔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常见,基层农村管理者忽视了环保工作的法律强制性,使现存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中被政策化,其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以及规范性,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新农村环境保护遇到重重的障碍,农村的环境污染持续恶化。
1.2、畜禽污染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比如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对畜禽烦人养殖已经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的养殖,而对于工厂化的养殖,使得禽畜粪便的污染在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布局上的不合理,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比较低。与此同时,在污染排放的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也就变得更加严重。
1.3、法律体系缺失
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其中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但是该体系建立的立足点往往是工业污染,虽然涉及了农村环境保护,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述法律法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要,以此造成我国农村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都比较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这就使得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也未能有效建立,不利于我国农村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1.4、乡镇企业污染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乡镇工业企业以及畜牧养殖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这其中,乡镇工业存在着数量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问题,很多乡镇企业缺乏防污治污设施,而大多数的畜牧养殖企业经营管理也多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出现了大量粪便得随意堆放等现象,造成养殖场周边水环境亚硝酸盐、大肠杆菌等指标的严重超标,威胁居民的人身健康。
1.5、现代化农业生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都采取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以资源的浪费为农业发展基础,再加上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年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有效利用率之低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过度的使用土地资源,这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的危害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
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生活垃圾和水源污染
结合我国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很难做到将生活垃圾的分类,绝大多数农村生活环境比较差,与此同时,村镇的环卫基础设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大量有毒有害垃圾的任意丢弃等严重的污染了土地、水源。同时,城市垃圾向农村的转移,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土壤、水源,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危害。
2.2、白色污染
目前在我国农村,农用塑料薄膜是农村白色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虽然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残留薄膜的回收措施,造成残留薄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残留薄膜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或切断土壤空隙的连续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迁移,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最终致使农作物产量烦人下降。
2.3、重金属污染
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有毒的金属离子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随雨水流入河流中或渗入土层,对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所产的农作物无法食用。比如一些造纸厂、化工厂等排放的重金属都是农村环境的污染源,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直接流入河中,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癌症村”越来越多,根据统计,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发生了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这些事件中,农村是主要受害地区,农民也是主要受害人群。
2.4、农药污染
现在我国农村在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大量运用较大程度地污染了环境,给人们的粮食留下了致病的隐患。目前,农民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其实在实际上喷洒的农药只有少部分的附着在农作物上,而其他部分则流失在土壤以及空气中,这些不仅造成药剂浪费、地力下降,而且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3、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原则
3.1、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虽存在一定的地域分隔,但城乡环境同属于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然而中国环境保护长期侧重城市,使得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彻底的改变环境保护轻农村的倾向,把城乡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统筹规划。比如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以及责任区的制度;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实施;加强农村的环保宣传工作,发挥村民自身的力量来美化生活环境。
3.2、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所以农村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并且充分的突出环境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
3.3、村民自治的原则
环境的保护应该以教育为本。首先,在农村各中小学开展绿色进校园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其次,对广大村民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动员村民自觉参与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引导村民关注、支持环保工作,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的质量。
4、农村环境治理对策
4.1、增强环保意识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所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在平时通过多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技能的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与诉求,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4.2、完善环境监督法律体系
要做到重视农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根据实际制定出完善的约束性法规政策。在国家层面需要制定环境基本法,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地方层面上可制定专门性的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性条例,对现有法律没有规定的内容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完善相关政策,以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分析对农村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4.3、建立城乡污水处理系统
要建立城乡污水处理系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场站,在近郊农村应建立比较完善的污水分流收集系统;在远郊乡村,可利用湿地以及沟塘等就地处理或者开展“一池三改”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4.4、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环境保护机制,防止污染转嫁;针对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制定更适合于农村环境现状及发展的法律规范,提高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法律的现实操作性;创新城乡一体化环保工作与投入机制,全面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切实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环境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使得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