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粮油食品行业分析

粮油食品行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粮油食品行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粮油食品行业分析

篇1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作为国内粮油食品加工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粮集团致力于成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乳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入股蒙牛是高起点进入乳制品行业的良好契机,有助于中粮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做大食品品牌,实现价值链前移并带来更大成长空间。同时,投资蒙牛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现有产品品类,介入更多与中国经济成长和中国人生活消费增长相契合的相关领域。”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也对此交易表示了乐观。他认为,中粮集团与蒙牛在为公众提供健康、营养的优质食品的诉求上保持着高度一致。。。。尤其是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战略思维,有助于夯实蒙牛食品安全和全球化战略的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是中粮集团丰富现有产品品类,介入更多与中国经济成长和中国人生活消费增长相切合的相关领域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中粮集团现有食品品类与乳业在品牌消费品业务上的协同,将大大提升中国食品在全球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粮集团正在沿着其董事长宁高宁的的新战略“打造全产业链”,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注资、运作,来逐步实现其战略梦想。

“打造全产业链”这句中粮集团内部年度最热词,说白了,就是 “一体化”。

中粮集团在宁高宁的战略思考下,正在成为打造品牌、实现经营价值的领先国企

中国烟草近十年前提出的:“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战略,通过工商分离、百牌号、“两个十几个”,已经将行业品牌压缩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虽然烟草行业的产品线拓宽有限,但经过基本上两年一个台阶的升级,中国烟草已基本具备了与国际品牌抗争的基础。中国烟草行业的打造品牌、实现经营价值,与国际品牌抗争,以十年、百年的态度进行品牌培育,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标杆行业。

宁高宁这个被广为尊崇的“资本运作高手”,其真正内涵是一个战略高手,其高就高在于站在旁人看不到的位置与高度进行战略思考和出牌。中粮集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国有企业(网站介绍:前身是在1952年于北京成立的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自1994年起一直位列全球500强。中粮集团子公司包括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国食品和中粮集团控股,以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粮集团屯河、中粮集团地产和丰原生化。)通过主要的粮油食品加工等取得了世界五百强的地位。但他看到的远不是这些,也不是固步自封,去享受中粮集团本身的成果与现实,不只是将加工继续发展壮大,而是让人意想不到却又情理之中的提出的“打造全产业链”!

“打造全产业链”,这几个字看上去简单,谁都会写,现在媒体也在广为传播,但是,我相信,宁高宁提出该战略的真正含义,还正是基于其对品牌与价值的理解。简言之,宁高宁不只是要做大做强,是要做大价值做强品牌的“做大做强”!

其真正内涵就像我在今年4月的中粮集团屯河战略研讨会上所感受的一样:中粮集团一直在产业链的前端,加工、生产、技术,都是低值。只有打造全产业链,打通下末端的品牌与终端销售,才能实现更高的附加值,产生更大的价值。

国企做品牌,国家烟草局的姜成康局长开了风气之先,喝着洋墨水的宁高宁,不甘落后,打造全产业链,做消费品牌。所以,重金收购蒙牛这个既做强了末端也做大了的品牌,也就不足为奇了。

九大产业,横向一体化;打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宁高宁一体化打造食品帝国

宁高宁对媒体称:“我们将从业务出发,形成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麦、糖和番茄、饲料、肉食等八条产业链。”如今,宁高宁的产业链条上还需要再加上一笔:乳业。

这九大产业链的打通与呼应,正是中粮集团成为食品帝国的基础,将来该九大产业的一体化规模壮大,正是中粮集团成为食品帝国的体现。

而不得不提到的是,中粮集团打通产业链的首发阵营中中粮屯河的“新阳光”蕃茄汁在短时间内还难成大器。油脂油料产业虽有“福临门”品牌,但行业发展已经基本成形。当然,还有一个中粮正在操作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可惜是可口可乐公司的。都说百年树品牌,中粮集团要想打通产业链,体现一体化价值与品牌形成,不借用资本的力量,将几个知名品牌象征性的纳入到中粮集团旗下,估计到宁总退休,其全产业链的梦都难圆!

九大产业的横向一体化,壮大中粮集团的整体作战能力与抗风险能力;打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实现价值与品牌梦想。中粮集团正借收购蒙牛,撬开了全产业链的大门。

一体化战略野心,需能力与资源的匹配

应该说,宁高宁喝着洋墨水来做国企,由于其知识结构、技能以及眼光,只要其不固步自封,只要其敢创新敢突破,愿意干一番事业,做国企是非常合适的。而从宁高宁以收购蒙牛此举来看,他不只具宏观的战略高度,确实也深识战略执行的奥妙!

国企由体制原因,要想靠自己的力量来完全打通产业链,宁高宁应深知他的战略能否被国企体制下的组织执行可能性。所以,他通过资本力量将蒙牛的市场、品牌、人员、系统买过来,这不失为其实现产业链的最快之举。中粮集团声称不参与蒙牛的具体运作,看似大方之举,实则无奈却又正确行为。蒙牛属于体制外野蛮生长至今,成绩一度辉煌,虽有三聚氢胺的道德丧失,但在极度市场竞争下成长的产物,蒙牛很多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我曾多次为蒙牛进行咨询与培训服务,其企业的学习能力与气氛堪称楷模)!

从战略实施上来讲,即使再有资源,没有能力匹配,战略最终都是纸上功夫。宁高宁将蒙牛的能力也买过来。正是一体化最终能实现的最有效保证。

曾记得当年(当然也包括现在),宁高宁作为华润的总经理,在进行雪花啤酒系的战略成长时,也正是因为其雪花操盘团队具将战略实施的强大能力,从而使宁高宁一直“畅享成长”,现在雪花啤酒全球销量都排到最前列。

一体化,未来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

毫无疑问,大家都从很多现实案例中看到了专业化是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可能同仁们也都会质疑一体化一定会被专业化抢占空间、抢占先机、抢占市场,一体化不可主张。

其实,此处所说的一体化,并不是多元化,也不是说什么都包揽什么都做,而是在专业性方向确定后,如何做得更加专业,更加具竞争性,更加有体系化能力,更加将资源与能力整合,来体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专业能力。如中粮集团先确定了继续在食品行业专注发展后,提出了“打通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行策略。

中国烟草在确定做品牌培育是这些年来的主题词后,从品类构建、工商协同、按订单组织货源与生产这些具体的策略中,都是一体化来解决全国性品牌培育的问题。

中国联通,也是在确定3G时代的整合战略后,在品牌、产品、营销渠道、组织中,甚至在市场与销售的结合应用中,都体现了一体化的策略精髓。

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其所有经营方面的工作,也都是基于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在品牌运作、渠道建设、促销与推广上,体现一体化能力。所以,可口可乐每年夏季都有一个例行的“主题活动”,整个夏季都围绕着该主题活动,实施一体化营销。

篇2

粮油质量的检验和监督作为粮食工作中的基础部分,是一项极具政策性和社会性的工作。要知道,一旦粮食质量出了差错,不但会蒙受经济损失,更为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作为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粮油监督检验主要是通过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粮油以及它的制成品在物理特性、工艺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和卫生指标上进行分析与评价[1]。粮油监督检验通常都存在于粮油行业的整个运行环节以及市场流通的全过程,在整个粮油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滥竽充数的现象经常发生,针对这些现象,粮油监督检验工作在平时的行政执法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因而,突出粮油监督检验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就更具现实意义。

1 我国当前粮油监督检验的现状

随着粮改后,粮食经营呈现出的市场化、多元化等特点,涌现出一大批的粮食经营企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监督检验认识不足、认为执行标准不重要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生产经营者根本就不了解粮油的监督检验、有的虽然设置了监督检验岗位,为其安排了相关的质检人员,但是却根本不具备粮油监督检验的工作经验,粮油监督检验岗位形同虚设。同时,设有粮食专业的众多中、高等院校都纷纷选择撤销或转轨,从而使得具有较高素质的粮油监督检验人员愈发短缺,所以在粮食生产经营流通中,使得粮食检验出现了相对薄弱的环节。而随着近年来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粮油检验监督工作也随之变得愈渐复杂,逐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就更需要我们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通过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粮食检验监督问题,要摒弃过去相对传统落后的工作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接轨,提高相关标准,实现当前粮油检验监督的相关工作。

2 粮油监督检验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2.1 就个体而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每个消费者和以及全社会都在共同关注的话题,食品的质量安全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紧密相关。所以,粮油食品监督检验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就拿这几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等一系列事件来说,如果相关的检测机构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每一个送检产品都在紧密的仪器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之进行抽检,就能查出问题的所在,防止上述案例的发生,避免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2.2 就生产企业而言

粮油食品的监督检验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它保障着食品的质量安全,也促使整个食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检测机构在采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仪器和规范的操作,能够对送检产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相关企业在得到其反馈的结论后,能够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找出问题的所在,分析问题的成因,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能够利用质量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最终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检测机构不但具有反映客观检测结果的使命,让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完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把粮油食品的监督检验工作长此以往的开展下去,就会使食品市场的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从而使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提升。

2.3 就社会而言

粮油监督检验是国家赋予的职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在食品质量上把好关,才能为其提供技术保障,才能在提高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上发挥出积极有利的作用。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民生,如果食品的安全卫生有所问题,势必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就社会意义来说,提高粮油监督检验水平在食品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粮食工作中的最基础的一环,同时其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目前,加强粮食检验监督工作,尤其是针对县(市)级和基层粮食质量的检验监督工作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为了进一步形成一个有序的流通环境,使粮油食品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且根据现阶段粮食质量检验工作的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2.3.1 进一步完善粮油质量检验体系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粮油质量检验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使粮油监督检验过程中上至部门领导,下至基层员工的行为,都能够受到严格的规范。且从粮油购销市场化的需求中,探索建立起一系列的标准,使各级检化验机构的在规模和工作上都能够规范化。同时,对于县(市)级和基层粮食企业化验室也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作,让其能够从工作需要以及结合当地粮情选择出必要的质量检测点,促使整个粮食质量的测报网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粮油质量监管工作上提供出更充分的科学依据[3]。

2.3.2 加强各级检化验机构建设

各级粮油检化验机构,在整个粮油监督检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对粮油检化验人员的选拔招收工作。我们都可以在设有粮油专业高效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选择,他们接受的知识较新,对粮油监督检验工作也有新的、不同的认识。我们在加强各级检化验机构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把现代科技成果积极运用到粮油监督检验工作中,注重对粮油监督检验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整个监督检验工作具有更高的科学水平。同时,我们要加大资金投入,对于老旧的设备仪器,要做到及时的更新换代,根据工作的需要,使各类化学试剂、药品完整配套,使之能够更好的满足粮油检验监督工作的开展。

2.3.3 逐步推进粮油质量检测法制化

在提高检测工作人员良好的法制意识的基础上,针对国家颁布的粮油质量标准首先要在工作中做到从充分的落实,公正客观的做好粮油质量检测,使其能够提供出真实可靠的数据供为粮食流通以及粮食执法打下基础。同时,在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力度,让它属于粮食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范围内。

2.3.4 强化粮油质量监测、仲裁的社会职能

对于粮油质量检测所具备的基础性作用,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对全社会的粮油及其制成品实施质量检测。在参照国家制定的粮油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对各种质检手段的大力运用,为政府执法部门针对粮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大力打击,提供了充分有效的证据,使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遭受损失,使人民群众的饮食卫生安全得到保证,使粮食经营者之间存在的质量纠纷得到公平合理地解决,让粮油食品在一个正常、有序的环境中流通。

2.3.5 建立风险监测计划机制,提高食品质量风险研判能力

为了促使食品质量风险研判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预警水平,应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加强风险监测工作,在充分尊重《风险监测计划》的前提下,按照其内容要求,集中精干力量,在检验结果科学准确的基础上,确保检验时限。同时,对于风险监测信息报告制度要严格执行,对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风险监测的数据要如实记录在册并按时报送给相关单位。在对监测结果的分析总结进一步加强的基础上,撰写出质量分析报告,从而有利于对食品质量风险的研判。

3 结语

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民族的延续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4]。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食品安全是一条艰难漫长的道路,我们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检验监督关,逐步完善粮油检验体系,进一步加强各级检化验机构建设,使粮油质量检测走上法制化的正轨,使粮油质量检测、仲裁更具社会职能。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采取多种有力的手段,创造性地工作,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晓明.建立健全粮油质检体系[J].中国粮食经济,2010(06):61.

篇3

引言: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是对食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各个环节中能够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保证食品最后能够使人们安心、放心食用的重要行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不仅是政府的行为,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流通商和食品食用者都应该对食品安全控制负有责任。总体来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是个社会性的议题,在我国食品质量问题层不出穷的环境下,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手段进行探讨是十分重要的。

一、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意义

1.维护人们生命健康

对食品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人们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食物,是对人们生活最基本需要的满足,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的必要措施。毒奶粉和苏丹红事件使人们“谈食变色”,“这东西能不能吃”成为人们最常讨论的话题,可见控制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2.实现食品行业的经济效益

新世纪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的空间。不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食品行业有更多机会创造经济价值,我国食品出口门槛的降低,也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打开新局面。食品质量不过关,生产的食物不安全,使食品行业面对广阔的前景,却难以迈开步伐。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成为帮助我国食品行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二、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问题

1.政府监管过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原监管食品安全的技监、工商、餐饮三大部门大合并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但监管人员人手不足或者“抽检”及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局限性,还是会让不合格或有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流向消费市场。其中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局限性构成食品质量安全最大隐患。近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台湾“塑化剂”事件等就是由于这原因造成。

2.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受技术阻碍

食品质量检验固然能够有效控制食品质量,维护食品安全,但食品的质量最终是由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出来的,安全检查只能阻止部分不合格产品上餐桌,却不能提高整个食品行业的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如乳制品、粮油企业等受到食品质检部门的严格监控,产品的安全得到保证,但多数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如糕点加工作坊等及食品包装类企业因为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食品质量往往不能达到标准。很多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在生产过程中仍以人力为主,生产过程中无法消除人为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目前情况下,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检测能力较为薄弱:

(1)企业自检能力不足;

(2)检测设备配置不全;

(3)专业人才缺乏;

(4)中小企业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短缺。

3.食品流通中的安全检查有疏漏

食品质量安全不仅受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食品流通过程亦会威胁到食品安全。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使生鲜食品的流通地域更广泛,流通的次数也更多。然而,广泛的流通产生了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一个隐性问题:食品在流通中产品保鲜过期、运输过程环境把控不严(运输工具、温湿度)、野蛮装卸等,均可能导致食品在流通中产生质量问题。目前大多数在农贸市场、超市都不会对这些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这是食品安全控制中的一个疏漏。

三、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1.制定科学的产品标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首先,面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质量标准不一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展开全面调查,将各个地区同类食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特别是把食品营养均衡性也作为食品安全标准的考虑因素,同时制定相关法律填补质量安全检查方面的空白;其次,加强对食品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督考查,预防错误或虚假报告出现;再次,提高法律的效力和执行力度,对质量检验不达标的食品加工企业或供应质量不达标食品的供应商,应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制裁,加大罚款的数额,取消给予食品加工企业“批评”、“勒令整改”的机会,坚决不姑息食品加工和相关行业的不负责任行为;

2.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企业使用先进技术

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和相关企业(食品包装、食品运输)不能保证食品质量,大部分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资金有限,多使用人工进行生产加工,不但不能科学控制产品的质量,还会产生人为的食品质量问题。因此,鼓励中小型企业使用先进的技术代替可控性低的人工,是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为中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方法。为了帮助中小型企业摆脱资金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对积极使用先进食品加工机械和技术的中小型企业适当给予减免税款的优惠政策,或联合社会其他组织机构,如高校和科研部门,为中小型食品加工和包装生产等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社会公益团体可以针对食品质量安全开展研讨会和公益宣传等活动,邀请中小企业参加,宣传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对产品质量提高的好处,促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生产加工作业采取改革,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3.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

食品出现问题,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从下生产线到出现在家庭餐桌上,食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一种原料或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会使数以万计的人们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十分重要。这个预警机制的建立并非大而化之的政府行为,而是从食品原料产出、采购、加工、包装、运输、贩卖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建立食品供应链各个节点的联系和共鸣。例如,超市应该对食品的来源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一旦顾客对超市反应食品出现质量问题,超市应该马上确定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对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作出预警,以避免更多的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出现在市场上。食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伴随着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工作的进行,相信这个机制会越来越完善,最终能够成为控制的最有效的手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受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制度、食品加工及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的的制约。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力度,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政府应尽快起草科学的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鼓励中小型食品加工及相关企业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保证食品质量、建立食品加工、流通的全线质量安全预警机制,以促进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效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铭.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10月.

[2]顾冰冰.浅谈视频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3):12-14.

篇4

2003-2006年,院所完成转企改制、并整体并入国资委下属大型粮油央企后,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改变“求生存”的状态,要“求发展、求跨越”,为充分发挥各院所的专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提升工程技术服务整体竞争力,在集团公司战略引领下,4家院所进行资产重组,整合成立了A公司,并在组建之初就提出打造工程总承包商业模式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粮油食品工程技术服务商。推动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由单一咨询设计服务向集成技术服务转型。

自成立以来,A公司牢牢把握技术驱动发展的主线,通过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并建成了行业内唯一一家以粮食工程装备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形成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装备制造”的业务框架,成为国内领先的农粮食品工程技术服务商及粮机产品供应商。

一、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企业战略定位

近二十年,我国粮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研究设计院、国际品牌合资企业和民营装备制造企业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A公司管理团队深入工程技术服务行业调研标杆企业,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分析粮油加工行业和粮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研析标杆的成长路径,辨析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剖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带领全体员工进行深入研讨,确立了“以集成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粮油食品行业工程技术服务商 ”的战略定位,“提供最佳投资回报的工程技术服务,为客户、股东、员工和行业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打造“以工艺+装备”双轮驱动的工程总承包商业模式。清晰的战略定位为A公司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遵循业务发展逻辑,不断完善商业模式

在不断完善各专业工艺技术的同时,围绕工程技术服务链,A公司稳健适时地推进补齐装备制造短板,提升工程总承包综合实力,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为市场提供更优投资效益、更好配套服务的工程总承包服务。

首先在优势工艺专业上补齐主机装备制造板块,遴选拥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主机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战略并购。2012年并购了B磨粉机制造公司,转运营后,通过精细化运营、科技创新等手段,先后开发出高方筛、清粉机产品,形成了面粉加工主机全套产品组合,面粉加工总承包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013年并购了C油脂机械制造公司,形成了油脂加工前处理主机、浸出核心装备和精炼设施的制造能力。形成了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和装备制造三足鼎立的产品格局,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竞争优势更加突出。工程咨询设计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工程总承包业务成长为A公司业务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装备制造业务快速发展,成为A公司未来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拉动和支撑工程总承包业务的重要力量。

三、以专业科学的态度,持续开展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企业的生命线。A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促进企业发展和市场致胜的核心举措,着眼于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不断开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多种专项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服务附加值,努力形成研究一批,应用一批,储备一批的技术优势。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工程总承包商业模式不仅对相关各专业技术水平有一致性要求,也对专业之间的衔接配合和项目实施的综合管理有更高的要求。近年来,A公司以国资委推行的管理提升和标杆管理为契机,将其作为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的重要抓手,着力实现降本增效,着力突破瓶颈问题,提升产品力。通过全面分析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装备制造三大产品的产品力组成要素,准确找出困扰产品力提升的瓶颈问题,针对性地从加强技术创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增强团队协同力度、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升能力。打造蕴含科技特色的公司品牌,通过筹建审图中心,推M实现全公司产品技术标准、技术参数、技术规格的标准化。

五、变革求新,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篇5

“我从校门一出来就进了国企,蒙牛最初就是按照国企的模式做的。”7月9日下午,在北京东二环中粮集团新近落成的福临门大厦,面对数十家媒体的记者,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9,下称蒙牛乳业或蒙牛)总裁牛根生表达了他对中粮入股的欢迎。

牛根生说的也许是实话,但这肯定不是他十年前的初衷。1998年,40岁的牛根生从同处一城的另一家乳业巨头伊利集团负气出走,次年创办了蒙牛。十年之后,蒙牛超越伊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乳制品企业。如今,他决定放弃企业的控股权。

对于认同竞争领域“国退民进”的市场人士来说,这桩“逆潮流而动”的交易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对于饱受“三聚氰胺事件”困扰的牛根生来说,引入中国最大的国有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粮集团或中粮),也许是让蒙牛摆脱经营风险、继续“生存发展壮大”的最好选择。

打造“乳业万科”

在7月9日的媒体见面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列举了万科与大股东华润集团的例子,表明中粮无意介入蒙牛的日常管理,而愿意像华润一样,只当一个隐形战略投资者。

宁高宁本人曾担任华润集团董事长,万科董事长王石则是宁高宁与牛根生共同的朋友。

根据蒙牛乳业公告,中粮集团将通过其香港子公司――中国粮油食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厚朴投资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二者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份。合资公司将以每股17.60港元,合计约30亿港元的价格,认购蒙牛乳业增发的1.738亿新股,相当于摊薄后约10.01%股份。

同时,蒙牛乳业主要股东Jinniu Milk Industry Limited(金牛)、Yinniu Milk Industry Limited(银牛)及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老牛促进会),同样以每股17.60港元的价格,向中粮与厚朴成立的合资公司合计出售10.02%的股份(摊薄后),合计套现逾30亿港元。

由此,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共联合出资61.16亿港元,获得蒙牛乳业20.0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包括牛根生在内的蒙牛原发起股东、管理团队的持股比例,则由原先的28%降至15.18%。

一些PE投资人士认为,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选择17.60港元/股的市场价进入蒙牛乳业,对应的市盈率达到25倍, 其价位之高,有失PE投资常理。

厚朴投资对此回应称,对蒙牛的入股从未抱“抄底心态”。宁高宁则表示,中粮集团一直想发展成为“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而乳业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近交易的市场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中粮与蒙牛的谈判进行了约半年时间,双方首先在蒙牛放弃控股权的问题上达成了默契,但具体控股比例一直有分歧。“中粮始终坚持股权不能太少,否则当不了战略投资者;蒙牛则不希望失去公司控制权。”

最终,中粮联合厚朴获得了20%的股权,基于会计准则,中粮得以将其对蒙牛的投资合并到公司业绩报表中。蒙牛现有高管团队,则保持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权。

蒙牛乳业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董事会人数将增至11人。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未来中粮集团有望获得三个非执行董事席位,公司现有五个执行董事席位将减至三个,仍然由蒙牛现任高管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有望出任蒙牛乳业副董事长,牛根生有望担任董事长,杨文俊将出任总裁。

牛根生进与退

一些行业分析师认为,一向对股权极为敏感的蒙牛“性格变了”;但在这桩交易的最初策划者厚朴投资看来,蒙牛接纳中粮顺理成章,而其推动力,则要追溯到去年秋天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

2008年9月,包括蒙牛在内,多家乳制品企业生产的若干批次奶粉及液态奶相继被查处。蒙牛累计下架存货及为患者支付的“医疗补偿基金”超过了7亿元,当年业绩报亏9.48亿元,公司股价由每股21港元一路下跌至低谷的每股6.65港元。

由于股价下跌,2008年10月初,牛根生一笔抵押的股权遭遇机构投资者平仓压力,其不得不向包括柳传志在内的多位知名企业家临时拆借数亿元应急。

2009年2月,“三聚氰胺事件”余波尚未平息,蒙牛盈利能力最强的产品特仑苏牛奶又陷入了“IGF-1物质”风波。中国卫生部指其进口使用OMP(Osteoblasts Milk Protein,造骨牛奶蛋白)事先未经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

一位接近蒙牛乳业的机构投资者向《财经》记者透露,在这一连串事件打击下,牛根生背负的“民营企业”危机感不断加重,曾经跟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创业元老们也萌生了退意,因为“高风险下挣100个亿跟低风险下挣10个亿,没有任何区别”。

“牛根生自己心里很清楚,‘三聚氰胺事件’和‘特仑苏事件’,都是蒙牛在跳跃发展时期所犯的错误,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上述人士称。

不少机构分析师也表示,在食品行业,拥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经营风险要比民营企业更小。市场一度传言,PE弘毅投资计划联合KKR投资蒙牛,最终蒙牛选择了中粮――一家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

难以复制

一位与宁高宁、牛根生两人均交好的知名民营企业家对《财经》记者表示,中粮入股蒙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宁高宁和牛根生的私人关系,这种“国进民退”的做法,很难在其他领域复制。

上述接近交易的市场人士也表示,对于厚朴这样的财务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两家合作的稳定期有多久,中粮不能有控制蒙牛的欲望。

对于中粮集团而言,联合厚朴投资入股蒙牛乳业,同时自动放弃对企业的管理控制权,亦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对媒体表示,目前乳业市场已经回暖,此时进入该行业“风险不是很大”。在他看来,目前投资蒙牛乳业,主要风险在于公司管理本身。

“在国企眼中,私企在企业公民责任方面总是做得稍差一些。”前述接近交易的市场人士向《财经》记者指出,中粮集团目前的最大顾虑在于,即使蒙牛乳业已经是行业内的领先者,但其管理团队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执行力和诚信度方面,仍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创业之初,蒙牛用了六年时间,从100万元初始资本做大至100亿元的年销售额。这样的扩张速度,铸就了蒙牛以销售能力拉动生产需求,继而带动上游奶源不断扩大的本末倒置的发展结构。

2009年5月末,蒙牛乳业副总裁杨文俊曾对外透露,蒙牛乳业每天的收奶量已经达到9000吨。其中只有少量原奶来自集约牧场,其余全部是奶农散养奶源。在供应链最上端,存在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篇6

1.国际化、大型化

当前国外主食工业发展大型化、品牌化趋势明显。主食品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必须着眼于规模效益,美国、日本及欧洲跨国公司食品工业产值约占世界食品工业产值的50%。由于食品工业内的大部分制造企业加工能力过剩,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企业数目减少的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生,并成为世界性共同趋势。并购是发达食品工业国家的跨国食品公司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一是可以利用目标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较快地进入国内外市场,不必经过艰难的市场开拓阶段;二是通过跨行业的并购活动,可以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地点,增加经营方式,促进产品多样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三是可以利用目标企业现有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获得对并购企业非常有用的技术设备、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四是可以减少市场的竞争对象。通过生产集中,跨国公司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国际竞争力日益加强,实现了规模经济。同时,生产的集中对科技进步具有拉动作用。只有大规模厂商才设有研究和开发机构。如,日本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0.85%,美国为0.5%,项目和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那些大企业。

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效应可以给食品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德克士等等,这些品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无形价值,为企业创造了非常大的利润空间。国外食品企业采取品牌延伸方式,不断拓宽品牌范围,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随着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的增强,品牌与商标已经从最初所赋予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向信息传递功能、价值功能、形象功能的综合功能转变。而不同的消费者对品牌功能的需求往往不同。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国外食品围绕核心品牌,建立健全品牌体系,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2.产业化、系列化

主食产业及其配套产业融合关联发展。从产业链看,集农、科、工、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这种模式对加工商而言,可以解决原料的稳定供给问题,有利于原料基地的形成,并节省交易费用。对农民而言,可以解决农产品销路的问题,从而避免市场价格风险;从配套产业看,注重食品机械工业与食品工业同步发展。没有先进的食品机械产品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落后的食品机械必将阻碍食品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主食加工业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良的加工机械设备。从流通渠道看,食品作为微利行业,食品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在发达国家,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利用因特网技术来提高购买效率,节约物流成本,发达国家完善的互联网络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食品销售网上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可见,控制了原材料和销售终端,也就控制了整个食品产业链。而国内,一些公司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上海烟糖集团为代表,集团确立了“上控资源、中控物流、下控网络”的战略思想,以资源和网络为基础、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手段,大大提高了食品的销售量,并且通过网络对食品品牌进行宣传,提升了产品的品牌价值。

3.科技化、知识化

食品加工程度既反映了产业科技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经济效益的大小。加工越精细,综合利用程度越高,产品附加值就越高。从作为基础原料的粮油加工来看,目前,我国专用面粉只有9种,而美国有上百种,日本和英国有数十种,一种原料只能加工出寥寥几种产品,许多物质的潜在价值就无法实现。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生产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各类质量标准、检测标准和技术规程等都严格且具体,贯穿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覆盖率达到98%以上。

食品工业不断涌现新业态。食品科学是高度综合的应用性学科,其他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带动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与食品科技交叉融合,不断转化为食品生产新技术,如物联网技术、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等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营养与健康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催生了传统食品工业化、新型保健与功能性食品产业、新资源食品产业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4.营养化、保健化

注重安全性、营养化、保健性食品的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对食品开发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对饮食的内容、习惯和方式正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食品的需求已经由原来单纯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注重。安全、营养、方便的食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达国家加强了安全性、营养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优化了食品品种结构,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促进了主食工业的发展。

5.绿色化、有机化

世界各国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不断完善安全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且正向标准化、系列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有机食品贸易的迅速发展,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产业之一。

二、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发展主食工业的经验

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又带动了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主食工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外,现代食品工业理念、社会浓厚的市场化氛围、健全的社会中介组织和规范的保障体系、完备的政府服务功能等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主食产业化发展应该借鉴的有益经验。

1.现代食品工业理念,是主食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主食工业是由原料种植(养殖)业――加工、制造业――产品销售业紧密相联的完整产业体系(主食工业产业链)。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了主食工业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产业链整体推进的现代主食工业理念。一是政府管理部门整合管理资源,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抓好宏观协调、监管和公共服务工作;二是围绕“资源和市场”的国际化,从主食工业产业链的整体角度出发,环环紧扣,以“市场为导向”制订营销战略、开展加工生产、发展“市场导向型”的现代农业,实现销、产、供体系的统一、协调发展。

2.社会浓厚的市场化氛围和诚实守信的公共职业道德,为主食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德国、荷兰等国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沉淀、公共道德升华和社会浓厚的市场化氛围,为该地区主食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健全的社会中介组织和规范的保障体系,从体制上保障了主食工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德国、荷兰等国家的民间行业、同业协会发达、覆盖面广,责、权、利清晰,专业化、社会化水平高,职能作用发挥显著,产业自律与行业管理规范,有效的建立和加强了政府与企业、市场与产品、加工与种植的连接与沟通,促进了供、产、销食品生产体系的有效运转。二是不同层次的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体系,便捷的物流网络,促进了分工、协作的食品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三是封闭式的国家食品卫生与安全分析评估预警体系;“纵到底、横到边”的以国家食品卫生检测实验室为核心,检测网络星罗棋布的食品卫生检测系统;以食品质量溯源系统为核心的产品信息反馈系统;严格的执法体系,确保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4.完备的政府服务功能,维护了公平发展的环境,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了行业的协调发展

篇7

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老牌专业,目前全国各大理工科院校或综合类院校大都开设了这一专业。随着专业的发展,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设置了不同专业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畜产品加工、发酵技术、园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方向。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不过各学校开设的主干课程大体一致,如学生需要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物理学,从而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学习食品分析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课程,使同学们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学习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培养同学们具有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学习发酵食品工艺学、果蔬食品加工工艺学、畜产食品加工工艺学等课程,使同学们具有工艺设计方面的能力,并对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有较好的了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在全国的食品行业可谓是方兴未艾,这也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在百度词条中搜索该专业的就业情况,会看到此专业的一些毕业生在那吐槽,有的说班上的同学毕业后基本都找到了工作,他们大都进了知名的食品企业从事食品化验、开发、食品检验等工作,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他们从一个小职员变为了生产车间主任或质检主管。有的说,班上的男生进入食品企业后大都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女生则从事化验工作,刚毕业时工资普遍都不高,但只要坚持下来,两三年后都能拿到不错的工资。有的说,这个专业所对应的工作比较辛苦,因为在企业难免要三班倒甚至两班倒,此外,在企业,本科学历的学生主要是干一些比较基础的技术活,更深层次的产品研发基本由硕士或者博士来完成,所以继续深造是此专业学生镀金的有效方式。还有的说,现在考公务员很热门,尽管此专业能报考的岗位屈指可数且竞争激烈,不过要是能进食品、药品、海关等国家检验部门,那也是相当不错。

食品质量与安全被称为培养食品行业“高级督察”的专业,培养的是具备食品分析检测、质量安全控制、企业管理、食品安全评价、食品生产和经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与管理综合叉学科,融合了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

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将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而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方法、食品分析检测原理与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基本理论,熟悉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正是从这一培养目标出发,开设的主干课程分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偏理论的有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课程,偏技术的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仪器分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课程。

由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除了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外,实践环节也必不可少。对此,开设该专业的大学都设有相关的实验室,定期组织学生就相关主题开展实验,实验时间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外,周末时间也经常会被用于开展实验,正是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此外,一些很重视实践环节的学校,在暑假期间还会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食品营养学教学实习、食品毒理学教学实习、食品分析与检测综合实习。到大四后,学生既可以自选实习的单位,也可由学校安排实习地,实习的单位主要有食品企业、质量监督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关于就业,从过来人口述中了解到,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进入食品企业从事食品生产管理(品控)、质检化验等工作,有的则考入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成为一名公务员,有的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等,毕业后一部分留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一部分则进入一些科研机构从事产品研发工作。虽然就业渠道非常广,但需提醒同学们的是,刚毕业的学生的起薪都不高,如果是在企业工作还会比较辛苦,如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企业工作就会比较吃力了,不过在一些知名企业,如果干得好的话,发展空间也很大。

食品加工技术是针对食品而言的,而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食品加工技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举个例子,我们平时在商场买到的能够贮藏很久的食品如果冻、火腿肠、糖果、面包等,这些都需要食品加工技术的支撑。简而言之,食品加工技术是学习如何加工食品的专业,它强调的是技术,注重的是应用性。

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熟练掌握各类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理化及微生物的检验分析方法、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控制技术以及基本的营销理论与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换言之,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理论的支持,又需要实践的磨砺。汲取理论知识,关键的还是从书本中得来,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主干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厂设备、市场营销、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安全与卫生等,通过对以上课程学习,从而具备食品生产及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分析检验、设备维护和使用以及计算机应用等能力。

实践是此专业必不可少的。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相对理工科学生来说更适合报考,因为它要求学生做很多实验。基本上有此专业的高校都拥有营养分析、微生物、农产品加工和果蔬贮藏等实验室,还有的高校实行校企合作,设立相关的实训基地,这些场所既可供学生实验、实训之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科研的基地。

该专业的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磨砺,也就具备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资源利用、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凭借这些能力,毕业生可在面包糕点生产企业、西饼屋连锁店、酿造食品加工企业、乳制品生产公司、果蔬产品加工与保鲜企业、农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与食品相关经销企业、各类餐饮企业(酒店、超市及快餐企业等)、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乳、肉、果、蔬、粮食、油类制品的生产操作、质量检验、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等工作,还可以从事科研部门的食品科学研究和工艺设计工作。

篇8

中图分类号 TS2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44-01

小麦加工的副产品有麦麸、麦胚等,其出品率一般为小麦的15%~25%。学者对小麦加工副产品的利用进行了长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膨化麸皮饲料、木糖醇、麦麸面筋生产等领域[1-2]。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研究人员先后开发了有关小麦加工副产品的新型利用途径,如制备低聚糖、麸皮膳食纤维、羟基肉桂酸低聚糖、戊聚糖等。实现对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农副产品的产值,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产生活[3]。

1 小麦副产品的常规利用

1.1 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制备

在没有加工处理前,小麦麸皮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矿物质等成分,颗粒粒径较大,口感粗糙有涩味。因此,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改善小麦麸皮的适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活性,提高其感官质量和功能特性[4]。制备小麦活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麦麸清理水洗酶解脱色浸泡冲洗离心脱水挤压蒸发干燥超微粉碎麦麸纤维粉。

1.2 麦胚制品

采用特定工艺提取的麦胚制品用途很广,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显著地改进谷物食品蛋白质有效比率(PER),麦胚经过处理后成为麦胚制品,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全脂麦胚。将纯麦胚或与谷物类粮食搭配,处理后香甜可口,是很好的健康食品。或干燥粉碎后成为全脂粉状麦胚,按一定配比掺入到面粉中,可制作各种类型的焙烤食品。二是小麦胚芽油。小麦胚芽的脂肪含量较高,可采用机榨法或浸出法制取。三是脱脂干燥麦胚。提取油脂后的麦胚,经烘烤干燥即成。四是酸化麦胚。将未脱脂或脱脂麦胚与水按5∶4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40 ℃保温4 d,然后干燥粉碎即成。酸化后的麦胚利于储存,且具有良好的烘焙性能[5]。

1.3 小麦胚芽蛋白饮料

利用小麦胚芽,结合蛋白饮料的制作机理,采用萃取浸提技术提取蛋白液,经磨浆、均质、沉降分离等工艺制成一种口感清爽、香甜,且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的纯天然小麦胚芽蛋白饮料。拟解决的问题:萃取浸提的温度、时间、pH值及料水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6-7]。拟达到的目标:确定生产小麦胚芽蛋白饮料的最佳条件,使小麦胚芽蛋白质和总固形物含量提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消除小麦胚芽中的“生腥味”。

1.4 小麦胚营养调和油胶丸

小麦胚营养调和油胶丸属于高级保健食品,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等多种功能。其加工制作的主要原料是月见草油和小麦胚油,同时配合多种维生素即可。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 生物技术在小麦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的应用

2.1 小麦麸皮低聚木糖的制备

戊聚糖的主要成分是阿拉伯木聚糖,另有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等,主要存在于小麦皮层中。因此,小麦麸皮是制备低聚糖的优质原料。我国对木聚糖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聚糖酶的纯化和理化性质、产木聚糖酶优良菌株筛选和驯化、降解小麦麸皮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等方面[9]。国际上则日益关注利用微生物代谢木聚糖的酶系研究木聚糖,主要集中在酶的提纯、鉴定,微生物木聚糖酶的诱导和调节机制,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表达等方面。

小麦麸皮是一种十分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资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2%~18%。植物性蛋白质含有一些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特性,在维持膳食营养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低聚木糖制备过程中,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麸皮蛋白质生成可溶性的肽及少量氨基酸,可进一步加工和利用[10]。将这些小麦麸皮活性蛋白肽加到糖果、糕点、膨化食品中,可起到改善食品感官特性的作用,添加到饮料中可制成麦麸香茶营养保健饮品,也可将其提纯用于医药领域。

2.2 小麦胚深加工

小麦胚是小麦的生命中枢,占小麦籽粒的2%左右,因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而被营养学家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如矿物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等含量较高,另含一些尚未探明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11]。

小麦胚中的蛋白质含量为30%~35%,是全价蛋白质。据资料报道,小麦胚各种蛋白酶的水解物对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有抑制作用,只是抑制作用的大小不同,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为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由此说明,麦胚蛋白经各种蛋白酶水解均可产生ACE活性的肽片段,只是每种酶的特异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种类和大小的肽片段,因而产生大小不同的抑制作用[12]。同时说明ACE是一种作用底物相对较宽的酶,通过对抑制效果较好的蛋白酶水解条件的优化,就可能生产出高活性的降压肽。

3 小结

麦胚和麦麸是主要的小麦加工副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可开发出适销对路的系列健康产品麦胚油、麦胚蛋白饮料、VE、膳食纤维等。综合开发利用麦胚和麦麸,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副产品增值。

4 参考文献

[1] 胡永源.粮油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刘英.谷物加工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徐瑞,王晓曦,谭晓蓉.小麦加工副产品——麦麸的综合利用[J].现代面粉工业,2011,25(6):33-35.

[4] 刘晓军.丰富多彩的小麦加工副产品[J].农产品加工,2007(1):16-18.

[5] 李书国,李雪梅,刘妍春,等.麦胚与麦麸保健食品的研制开发[J].粮油食品科技,2004,12(5):22-23.

[6] 李书国,赵文华,李雪梅,等.小麦源生理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性食品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z1):165-169.

[7] 陈凤莲,方桂珍.生物技术在小麦麸皮深加工方面的应用[J].粮食加工,2005,30(6):43-46.

[8] 辛志宏,吴守一,马海乐,等.从麦胚蛋白质中制备降血压肽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10):120-123.

[9] 于长青,王宪华,张平萍.麦胚抗疲劳作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3,18(2):33-35.

篇9

孟祥国: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粮食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的一年。全市粮食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讲、四抓、八力”工作思路,积极努力,共克时艰,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项粮食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粮食企业购销运行良好。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国有独资及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粮食464777吨,较上年增加157953吨,增长34%;销售粮食453207吨,较上年增加76051吨,增长17%,较好地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全市国有独资及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51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406万元;实现利润6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1万元。

项目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继2010年完成4.5万套小粮仓推广以后,2011年完成小粮仓建设3.65万套。我市推广小粮仓、帮助农民科学储粮的做法,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相继做了推介报道。原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专门题写“科学储粮,造福于民”的题词。沧州市委书记郭华对小粮仓的示范推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农户科学储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市粮食局这项工作完成的很好,希望继续努力,进一步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我们还积极抓住国家农资补贴向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2011年争取到国家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611万元,仓储维修补助资金303万元,新建仓容6000万斤,维修仓容4000万斤。同时,我们跳出粮食、招商引资,服务沧州经济大局。引进的河北好日子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日用消费品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已经落户沧州经济开发区并已奠基。项目占地453亩,总投资29亿元,纳税可达2.18亿元,解决8000人就业。

粮食深加工及食品行业获得新进展。沧州市粮食局积极为粮食企业搞好优质服务,助推粮食行业发展,重点扶植了献县、沧县和黄骅的专用面粉加工,任丘、沧县、和肃宁的饲料和淀粉加工及食用油、军粮特供、“三可”食品、康华食品、大众早餐工程,培育了“三可”食品、“大运河”牌食用油、军粮特供等知名品牌,粮食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据统计,全市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面粉企业41家,年加工能力33亿斤;粮食转化企业23家,转化能力41亿斤。全市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61%,工业总产值51亿元,工业增加值4.1亿元,年销售收入49亿元。

军粮特供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2011年我们又发展军粮特供连锁店6家,全市军粮特供连锁店形成了以市区配送中心为枢纽的网状格局。我们在继续搞好宣传推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特供范围、丰富特供品种,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800多万元。

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稳步推进。我市粮食系统国有粮食企业尚有30家,按照省局《关于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总体要求整合为20家,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重点推进市直粮食企业改制,共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妥善安置职工500多人,全面完成了市直7个附营企业的改制任务。

安全生产、储粮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我们狠抓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年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进一步完善仓储管理制度,落实储粮安全责任,全市仓储科保率达到95%以上,电子测温率实现100%,政策性存粮企业全部达到“一符四无”,确保了粮食储存安全。

行业管理的平台作用有效发挥。一方面,市局成立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大队,依法开展了夏秋两季粮食收购市场监督检查,较好地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定期在沧州粮网上各种政策与供求信息,较好地服务于粮食生产与流通。

当代沧州粮食行业新形象逐步显现。2011年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作风建设年”、“争先创优”、“把党的旗帜亮起来”等一系列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作为争得地位,以事业充实幸福。

河北画报:您刚刚提到“四讲、四抓、八力”工作思路具体指什么?

孟祥国:“四讲”指的是以“班子讲合力,机关讲服务,企业讲效益,基层讲作为”的工作主线;“四抓”是指“企业抓改制,资产抓整合,发展抓项目,经营抓效益”的工作重点,“八力”是指“向观念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实力,向经营要财力,向管理要潜力,向资产要效力,向政策要外力,向法规要权力”的工作举措。

河北画报:可以说2011“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沧州市粮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那么2012年粮食工作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呢?

孟祥国:当前,沧州市粮食流通工作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粮食行业发展有着新的机遇。一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我国首部《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制定了《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流通工作的意见》。二是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经济加快发展势不可挡。尤其是黄骅大港的建设,有出海口、腹地大,这很利于我们粮食物流设施、仓储设施的建设。三是粮食行业发展环境发生改变。目前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经摆脱了长期亏损局面,进入了全面盈利、加快升级的可喜阶段。涉粮企业中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竞相发展,多种运作模式、经营方式、文化理念相互渗透,为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联合协作提供了条件。

粮食行业发展亦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增强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受粮食生产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变化等因素制约,保持连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而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趋势不可逆转,消费多样化日渐明显,粮食安全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二是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对加强粮食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升级改造形成了强大冲击。

粮食工作要在创新中求得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既是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也是领导艺术的展示。

河北画报:今年将如何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再上新台阶?

孟祥国: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国有粮食企业三年振兴的攻坚之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主业,切实做好购销经营工作。一是要认真落实政策,掌握粮源。二是要广辟融资渠道,诚信经营。三是要进一步提升交易方式,规避风险。四是要搞好产销衔接,拓宽贸易渠道。

改革发展,确保三年振兴目标实现。2012年是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振兴工程的提高年,也是最后的决战年。今年要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重组任务,以国储库和省储库为依托,逐步成立粮油集团公司,培育省、市级大型国有粮食企业集团,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国有粮食企业全市统算盈利不低于1000万元。

项目带动,切实加快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黄骅港在建粮食物流项目为契机,通盘谋划全市粮食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在做好成润粮食物流、昌骅散装粮车改装等重点项目服务的基础上,带动全市粮食物流设施建设的发展。二是继续推进农村小粮仓建设工程,落实好15000套小粮仓的建设任务。三是加快县级粮库建设步伐,2012年力争完成总投资1.8亿元,新增仓容32.5万吨。

加强调控,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完成新增市级储备任务,积极推进县级粮食储备建设。二是抓好市、县粮食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分析预警水平;四是履行粮食质量监管职责,做好粮食出入库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规范管理,努力提高科学储粮水平。切实加强粮油仓储企业管理,继续做好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工作,大力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确保储备粮承储企业“一符四无”率达到100%。

服务民生,进一步拓展城乡粮油供应网络。继续把建设新型粮油购销网络作为粮食行业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积极实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军粮特供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扩大辐射范围、增强网店活力,让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粮油食品。

篇10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香精香料 规范使用 建议

我国是香精香料的生产大国,食用香精香料被广泛应用在饮料冷饮、糖果、焙烤制品、调味品等食品中。近年来,全国食用香精的产量一直在3万吨左右,销售额近10亿元[1]。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2],目前我国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有2352种(类)之多,其中起着色、调味、调酸、防腐、抗氧化、乳化、增稠等功能作用的有314种,香精香料1870种,加工助剂115种,酶制剂54种。由此可知,香精香料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达到79.5%,而人工合成的香料1477种,达62.8%,占可食用香精香料总数的近80.0%,天然香精393种,占可食用香精香料总数的20.0%。

毫无疑问,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香精料在食品行业还将会被较大规模地使用。为保障消费安全,杜绝借香精料的使用,掩盖掺杂使假现象,必须加强对香精料的管理。有必要制定出最严谨的标准,实施严格的监管,把食品香精料的使用纳入可控的轨道。本文从我国目前对食用香精(料)的使用规定和要求方面,就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食用香精(料)进行了一些思考。

1 目前我国相关标准对食品用香精(料)的

规定和要求

1.1 我国对食品用香精的定义

按GB 3061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3]的定义,食品用香精是指由食品用香料和(或)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与食品用香精辅料组成的用来起香味作用的浓缩调配混合物(只产生咸味、甜味或酸味的配制品除外),它含有或不含有食品用香精辅料。按照上述定义,在食品中不以生香为目的的物质都不能称为食品用香精。通常它们不直接用于消费,而是用于食品加工。同时食品用香精不属调味品,但可以是调味品的组成部分。按形态可分为液体香精、乳化香精、浆(膏)状香精和粉末香精等[2]。

1.2 现行标准中注明的食品用香精的作用

按GB 2760-2014版的规定,“在食品中使用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目的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从GB 30616-2014给予出的定义也可看出,通常所讲的食品用香精,其核心作用就是增香。由此可以得出,食品中使用香精香料的作用,就是增加或改变食品的原始L味,增加食品的感官剌激或吸引,最终目的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

1.3 现行标准对食品用香精(料)的使用规定

GB 2760-2014附录B规定了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规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规定了在生鲜乳、原粮、新鲜果蔬和畜禽产品(蛋、肉、蜂蜜等)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矿泉水、茶叶、咖啡等中不允许使用香精(料);二是除上述之外的食品,可在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三是规定了可用的香精(料)的品种,以及对辅料的要求;四是凡添加了食品用香精(料)的食品,必须标注[3-4]。

2 食品用香精(料)使用时产生的困惑和问题

2.1 相关标准中对食品用香精(料)的使用规定似有

不一致之处

按GB 2760-2014中3.1(C)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料)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但在GB 2760-2014附录B中B1.1.1,则明确说明食品用香精(料)的使用目的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香精(料)的使用,就是借助其自身的香气味来掩盖食品中的不良气味或增进食品中产生风味的气味,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用香精(料)的理由。因此,在GB 2760-2014中,规定的香精(料)使用原则与其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有不一致的地方。标准中有关条款的不明确,就会留下可以钻的空子。

2.2 食品用香精(料)的滥用有助长造假之嫌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讲究色、香、味俱全,而“香”指的是食材自身或在烹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天然香气,而这与优质的原料、合量的搭配和高超的厨艺分不开,不是经验丰富的厨师很难办到。但是,目前市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的香精(料)却可以让没有花生成分的食品变成花生香气四溢,没有奶粉的可以奶香味浓厚,原果汁含量低于5%或者根本无半点果汁的果味饮料一样香浓[5],牛肉味汤料中无半点牛肉[6],无任何发酵设备却可以生产出浓香四溢的“优质”白酒[7],类似现象不胜枚举。香精料的如此用法,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赋予了食品一定的“香”,但与我国传统意义上说的“香”纯粹是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这也为掺杂使假起到了助推作用。香精(料)的如此使用“造就”许多食品,绝大部分进了中国人自己的肚子,虽说有的食品也符合相关标准(有的是标准本身就有问题),但至于一点牛肉成分也没有的牛肉味汤料,以及其它低档肉变牛肉等等把戏而制造出来的食品,也实在使人对此类食品不敢恭维。此类食品的销售反而使合法生产、经营者处境艰难,对市场的规范、国人的强健和建设诚信社会有害无益。

2.3对部分人工合成香精未规定使用限量

在我国现行允许使用的香精料中,人工合成的达1477种,占食品添加剂总量的62.8%。人工合香料结构上大部分类似或与天然物中的相同,安全性较高,但多数也含有ADI值,即具备一定毒性,如L-香芹酮的Adl值为1.0mg/kg以下。间苯二酚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昏、烦躁、嗜睡、紫绀(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抽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体温及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8]。香精另一个毒性来源则是反应副产物,由于时间、地点、原料或反应条件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副产物在种类、含量等方面有可能千差万别,毒性大小及有可能产生的危害不易掌控,不易评估[9]。正因为我国规定对食品用香精(料)的使用量一概定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模糊了不同的香精(料)品种间毒性的差异,混淆了天然与人工合成品种的毒性差别,在监管上造成了放任,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食品中香料和香精的加入量都较小,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添加剂,不能因为添加量极其微小就认为它们一定是安全的[10、11],如果滥用则更加不好。

3 对规范食品用香精(料)使用的意见和建议

3.1 要加强对人工合成香精(料)的管理

要严控合成香精(料)的种类,对现有的合成香精(料)进行梳理,并根据毒性大小进行分级。对有一定毒性的品种,要制定最大使用限量;对一些公认的毒性较大品种,要开展详细的毒理学跟踪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限用或禁用。同时,加强对香精(料)中杂质的危害性识别,以防止出现微量成分引发大灾难的风险。加强对食用香精(料)的生产许可方面的管理,对任何新品种的香精料,做到通过审批,才允许在生产中使用[12],从技术、设备、环保和规模等方面,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3.2 严控食品用香精(料)的使用范围

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对食品香精(料)的使用进行严格的规定,非万不得已不允许使用香精(料)。严格禁止单纯依靠香精(料),而配料中无一点特定的食材来生产特定的食品,防止不法生产者借香精(料)使用之名行掺杂使假之实。对某些特殊的食品,如一定要用香精(料),也要严格控制品种、用量和范围。

3.3 加强对一些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监管

根据目前的食品生产状况,要特别加强对奶油、果味、花生、芝麻等型香精的使用管理,对这些香精料的生产、采购、使用等也要进行实名制管理。重点关注在饮料、肉制品、食用油等行业,以焙烤、烘炒、油炸等工艺生产的食品,以及其它风味食品生产过程中香精的使用,对特定的行业,允许使用哪些特定的香精(料),具体品种和数量等作出规定,也让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监管工作有的放矢。

3.4 积极引导天然香精料的使用

我国是一个食用香精料的宝库,拥有较充足的食品香精料资源。大力提倡天然香精料的使用,不仅可以弘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13]。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大天然香精料新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让天然香精料成为我国的产业特色和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全国食品香精香料生产能力过剩 有价格大战态势[J].国内外香化信息,2015(2):4.

[2] GB 3061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S].

[3]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4]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中心.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5] 杨阳.鲜榨果汁是“果”汁吗[J].食品安全导刊,2014(6):38

[6] 秋实.揭开“牛肉膏”的真面目[J].化学管理,2013(2):100

[7] 杨旭明.香精香料在白酒勾兑中的应用探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4(10):34-35.

[8] 凌关庭,王亦芸,唐述潮.食品添加剂手册(上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9] 黄雪琳,刘淑君,平庆杰,等.香精香料安全性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13(3):90-94.

[10] 孙宝国,田红坟,刘玉平,等.食品香精香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现代科学仪器,2006(1):49-51.

篇11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建立利益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1]。它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它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显著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

1淮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一是农业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淮北市成功引进江苏雨润、天津宝迪、山东六和、鲁王、湖南正虹、唐人神等6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及新加坡幸运方便面、香港锦泰饼干、台湾望味谷脘粉、上海普豪生物科技、大润发、沃尔玛超市、南京润恒、浙江赛尔物流等一批技术装备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外向度高的大型食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项目。二是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16家,过10亿元企业3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家。2009年,安徽宝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口子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三是基地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全市已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6个,标准化种植基地8万hm2,标准化养殖小区403个;已通过无公害种植基地认定面积2.67万hm2、无公害养殖规模303万头(只);通过绿色食品基地认定面积3万hm2。四是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化链条式发展。全市已初步建成濉溪县百善粮油食品工业园、淮北市口子工业园、相山区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烈山区宝迪食品工业园、杜集区六和肉鸭加工5大食品加工业集群。五是产业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认证安全农产品65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食品1个,11种农产品成为安徽省名牌,15种农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已培育发展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560多家,带动农户23万户,龙头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2.2万人。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在粮食和畜禽的初级加工上取得较快发展,全市已形成年加工粮食500万t、生猪300万头、禽类1.3亿只的能力,但产业链条仍不完善。2009年全市食品制造业的比重不足7%。二是社会化服务与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食品加工业配套成本过高,产业配套、产业聚集等现代加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形成。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务水平不高,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平台尚未形成。三是农业生产结构不优。传统粮食和猪禽的生产占主导,粮食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高达88.9%,猪禽产值占牧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90.3%。规模高效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是淮北市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四是产业化利益机制不完善。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食品行业的要求,食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五是金融扶持力度不够。金融服务发展较为落后,贷款条件要求苛刻,数额较小,满足不了生产发展需求,严重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发展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的主要转换方式[3-4]。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转变政府角色,从自我完善、市场分析、组织建设、金融支持和信息服务等方面营造良好的产业化发展环境和氛围。

3.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农产品市场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既有国内市场,又有国际市场;既有大中城市市场,又有乡镇和农村集贸市场;既有现实的和近期的市场,又有远期的和潜在的市场,故发展农业产业化要认真研究市场,收集大量的信息,分析市场需求与价格动态,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准确选择主导产业,重点开发优势产品,确保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3.2以培植主导产业为重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优势产品或特色产品,并形成相当的规模,否则难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故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围绕某一产品培植主导产业,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加工、营销等)建立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农民(农业)进入市场的载体或媒介,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3.3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鉴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力量弱小,建议有关部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在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的同时,还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以改变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远远低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扶持的现状。

3.4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

一是发放农业产业化财政贴息贷款。制定统一的产业化贷款贴息标准,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给予同等的政策待遇。二是加大农户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等级和生产经营情况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额信贷的发放。充分依靠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入股社员参与信用社评估,实行农户信息公开和贷款信息公开,有效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4参考文献

[1] 熊金水.龙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57-358,360.

篇12

一则人动公告,宣告蒙牛告别了一个“时代”。4月12日傍晚,蒙牛乳业公告,总裁杨文俊两届任期已满,不再兼任总裁一职,继续担任副董事长职务,总裁一职由中粮地产原副总经理孙伊萍接任。此前,蒙牛的元老人物如牛根生、姚同山、孙玉斌、孙先红、邓九强等已相继辞任或退休,随着杨文俊的退位,蒙牛的老将全部离开了管理一线,蒙牛也随之向“牛根生时代”挥手告别,真正进入“中粮时代”。

1中粮的三年不干涉

在最困难的时刻,中粮入主蒙牛,并作出了三年不干涉的承诺,但其后蒙牛发生了数起安全事故,负面新闻不断。自2009年卖身中粮,三年来,蒙牛人给中粮交出了这样一份业绩:营收从257.1亿元增至373.87亿元,净利由11.1亿元增至15.89亿元。

对于这样的业绩,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仍不满意。他不满意的不是数字,而是“质量”。上月底宁高宁在媒体上表示,企业发展一定要以质量为最首要考虑,其次才是规模、盈利等。因此他不满意蒙牛过去三年的整体表现,蒙牛正在“反思”,未来中粮会更积极地参与蒙牛的日常管理,并调整蒙牛过去盈利至上的作风,做到凡事“质量优先”,从而消除社会的敏感。

在入主蒙牛三年后,宁高宁作出这样的表态不是“后知后觉”,而是一个在关键时间节点的“定调”。2009年7月,中粮携手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此后,中粮又数次增资,目前持有蒙牛28.09%股权。在谈及双方的合作时,当时宁高宁和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均用“一拍即合”来形容。对此,有分析认为蒙牛引入战略投资者主要因为三聚氰胺事件后需要在资金上解困。而蒙牛高层则一直在否认当时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在2009年入主蒙牛时,中粮曾经对外透露了“三不”原则,即中粮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只是战略投资。在“三不”之外,据媒体报道,当时双方还签了一个“中粮三年内不插手经营”的协议。然而,这个“三不”原则给中粮造成了被动,这三年的时间里,蒙牛接连爆发负面新闻。中粮也被指责作为大股东未履行好职责。

2蒙牛怎么了?

在高速成长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后,因为在营销投入和奶源建设上的失衡,蒙牛曾被评论是一部“营销机器”。“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曾经引人注目。1999年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市一座民宅底层53平方米的两居室创立蒙牛,到2004年,蒙牛已成为行业老大。其后,凭借和“超女”的合作,蒙牛的品牌打响大江南北。

牛根生曾有一句名言:蒙牛集团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成长,就是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企业才能永续发展。注重营销助推了蒙牛快速发展,但也是潜在隐患。蒙牛给外界的印象是,很会卖牛奶,品牌建设和广告策划是其强项,并且多年来一直坚持市场导向,但自有奶源及产业链的建设相对薄弱。

营销保持高投入是蒙牛的一大特点。上个月的2011年财报显示,蒙牛全年的广告和宣传支出占到了总收入比例的7.6%,金额为28.4亿元,较上一年的23.6亿元增长了20%。去年,蒙牛先后赞助了包括《花儿朵朵》、《天骄之声、唱响校园》以及2011年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多项活动,并在博鳌论坛、探月工程、航天工程等各方面保持持续投入,而针对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蒙牛与蒙古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签署了蒙古国运动员指定牛奶合作协议。

对于蒙牛的营销能力,“神五”上天就是很好的展示:第二天蒙牛在北京的灯箱广告全换成了“蒙牛牛奶――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宣传画。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这么多年来,蒙牛的摊子铺得太大了,行业龙头的背后, 是其激进的战略,这曾导致奶源供应不足,引发了整个行业哄抢奶源。因为在营销投入和奶源建设上的失衡,蒙牛曾被评论是一部“营销机器”。

蒙牛副总裁赵远花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曾说,蒙牛此前重营销、重市场、轻奶源、轻基地,要从这种模式转向重视奶源基地。但是蒙牛管理团队还是要满足快速扩张的模式,需要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三年不干涉”结束后,中粮能否改变这种失衡?

3中粮蒙牛“文化冲突”?

一个是位列全球500强的大型国企,一个是由草根发展而来的民企龙头,中粮与蒙牛在企业文化上有着太多不同。“全产业链”是中粮在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一个战略,中粮把自己打造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宁高宁认为,食品行业比较适合做产业链,而且食品行业做产业链全都是形成一个产业。“做下游,做品牌,做消费品,失败的人也很多。但是成功以后,稳定性和增长性很好。我基本断定,中粮有这个能力从上下游来做。为什么?因为别人很难做出来。”宁高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显然,蒙牛的“重营销、轻建设”的作风,与这种全产业链的战略格格不入。

在中粮入主蒙牛后,可以看出中粮不断接纳蒙牛的过程,中粮旗下我买网已经开始销售蒙牛产品。在中粮总部福临门大厦一层咖啡吧,蒙牛的产品也和福临门食用油、滋采大米等中粮系统内自有产品放在了一起展示。

在去年中粮夏季媒体沟通会上,蒙牛作为中粮的一员也派出副总裁参会到场,现任中粮总裁于旭波也着重向媒体介绍了蒙牛。中粮入主蒙牛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中粮入主蒙牛到现在已经第三年了,对蒙牛的投资达到近100亿港元,三年的时间,这么巨额的投资就是从无到有重新做一家乳品企业,到现在也会发展得很好了。”王丁棉说。在王丁棉看来,中粮入主后为蒙牛作出的最大贡献当属稳住了经营运作。

对于蒙牛与中粮的差异,蒙牛一位中层员工表示,“目前来看,我并没有看到两个企业文化打架的情况。其实,在这三年时间里,蒙牛和中粮还没有融合很多,这三年更多的是双方各干各的。”“但新老板来了只有一星期多一点,目前还没有什么举动,但以后肯定会有变化。”这位中层说。他指的是4月12日,孙伊萍正式出任蒙牛总裁。

4三年后的接手

在“三年不干涉”结束后,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中粮必须尽快真正掌控蒙牛,中粮开始布局,包括产业和人事。2009年9月,中粮入主蒙牛不到两个月,蒙牛公告称已完成董事会改组,牛根生辞去其主要营运的附属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转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内蒙古蒙牛董事长一职由中粮集团现任总裁于旭波以非执行董事身份接任。

此外,中粮在蒙牛乳业董事会中占3个非执行董事名额。从此,中粮开始在人事等方面布局蒙牛。当时就有消息称,牛根生彻底离开蒙牛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去年6月,宁高宁正式接替牛根生担任蒙牛董事会主席。虽然牛根生还在担任蒙牛乳业的非执行董事,但是据蒙牛内部人士透露,他已经不参与蒙牛的管理了,只是个“虚名”。

中粮入主蒙牛后,从一开始承诺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到“关于食品安全和战略的事情中粮一定插手”,再到宁高宁担任蒙牛董事会主席,以及如今中粮系高管孙伊萍接任总裁,中粮已经进入核心领导层,全面接管蒙牛运营。此时,“三年不干涉”即将到期。

5中粮接手释放利好

孙伊萍的到任更多的被机构解读为利好。财大气粗的中粮有足够的实力推动蒙牛转型。而宁高宁关于“暂不考虑规模与盈利,质量至上”的表态也给品牌形象带来了利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蒙牛起家主要靠牛根生的“大哥文化”,而中粮一直讲究职业经理人文化。孙伊萍作为职业经理人空降后,蒙牛的中粮特色将日渐明显。

王丁棉认为,如果没有中粮三年时间近100亿港元的资金支持,很难想象蒙牛现在是什么样子。从业绩来看,蒙牛规模很大,但是最基础的建设,如自有牧场的数量相对较少。他表示,中粮对蒙牛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方案,首先把速度降下来,回到正常发展奶源的建设,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中粮集团对蒙牛的深度整合正在循序渐进。出身中粮系统的孙伊萍有着丰富的快消品经验,并明确提出“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因此,业内人士猜测,其入主蒙牛后,或将首先着力于食品安全体系,建立自有牧场等。不过,要带领蒙牛夺回中国乳业老大的位置,持续昔日荣光并非一个简单的任务。

当然,中粮集团全面接管蒙牛,还是释放出一些颇为积极的信号。譬如:为了掌控奶源,中粮支持蒙牛开启并购之路,积极合作、参股兴建奶牛现代牧场;宁高宁要求以质量为发展重点,暂不考虑规模与盈利,而作为国企的中粮集团,对推动蒙牛的转型有着雄厚的实力。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孙伊萍接掌蒙牛总裁,标志着蒙牛集团正式进入了中粮时代,未来一年内蒙牛高管层或将还有较大人动。据了解,目前蒙牛的管理层中,仍有不少“老蒙牛”。

员工声音“我们没有那么土”

在一系列负面事件后,外界对于蒙牛的质疑越来越多。

对于外界对蒙牛的种种质疑,蒙牛一位中层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蒙牛这几年已经比较稳定了,做的大动作也不像超女时候那么多声音出来。但是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可能会让外界觉得很激进。

篇1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90-02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给广西各行各业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广西在粮油食品加工、物流等重点发展产业中,人才缺口还较大,据预测,到2015年广西需求专业技术人才达168万人。那么,针对广西发展建设中的涉粮企业的人才需求,如何构建良好的培养人才的平台,广西各高校正在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调整学科布局,加大改造老专业的力度。本文就广西涉粮高职院校如何加快发展,为涉粮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广西建设服务作探讨。

一、涉粮高职院校概念的提出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粮食院校得到长足发展,但上世纪90年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类院校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很多院校经历了更名与合并的历史,有些涉粮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为高职院校,或者并入其他专科或本科院校。很多学校将原有粮食专业进行合并、整合,向财经类院校发展,现存的粮食专业几乎找不到太多的“粮食”痕迹,取面代之的是食品轻工类专业。以我国最高粮食院校学府,现名为河南工业大学为例,最初的名字为郑州粮食学院,在合并其他院校的基础上改名为现名,但留在更多的人记忆中仍是“粮院”。再有各省地市办有相应的粮食学校,但现在几乎都没有以“粮”字为校名的学校存在。但粮食相关专业必须得以保留与传承,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频发,如何做好粮食源头的安全工作,使原粮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所提的涉粮高职院校就是指各地原有的粮食院校经升格或合并等变更后的高职院校,保留有“粮食”的痕迹,保留有粮食专业的设置基础和实验实训场地。

二、广西涉粮高职院校SWOT分析

(一)优势

1.办学历史悠久优势。涉粮院校一般都办学时间比较长,历史悠久,专业建设比较完善,这也符合我国的粮食产业发展的要求。粮食院校一般以粮食相关专业为主,开设一些与粮食相近的专业。传统的粮食专业向其他专业转化是一种拓展性的转化,开设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发生变化,转化的方向一个是向以财经为主的专业拓展,一个是向工科大类的专业拓展,涉粮院校完备的教学体系使其容易形成专业建设竞争优势。

2.教学设施设备优势。涉粮高职院校在开设原有专业过程中需大量的仪器和设备,这些设施设备对学校开设相应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涉粮高职院校积累下来的设施设备,如一般适用于教学用的化学、生物、仓储运输机械设备等,基本上可在现在开设的管理类、工科类专业中加以运用。因此,涉粮高职院校在开设相应专业上可节省在设施、设备上的大量投资。

3.师资队伍优势。涉粮高职院校拥有极强的专业教师队伍,但随着粮食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有限,大多数教师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进修了其他相关的专业,在提升了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为拓展教学课程设置提供了扎实的师资队伍基础。涉粮院校开设的财经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商贸类专业,使得大部分原有粮食专业教师的专业呈现复合型趋势,这些是涉粮高职院校由传统的粮食专业向复合式专业转化的重要师资优势。

(二)劣势

1.粮食专业竞争力缺乏。粮食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处于考生不认可、家长不理解、社会普遍不接受的状态,开设的专业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招生严重不足。就广西来说,涉粮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而且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如何从源头上生产质量放心的食品,粮食的保管与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开设成本过高。粮食作为大宗物品,具有其特有的属性,所以,涉粮专业在开设过程中,实验课程占到课时的60%以上,教学成本也在明显增加。

3.专业的设置过窄,学生的就业面过小。粮食专业所学的内容一般适合学生就业去向为粮食企业,其他企业对这个专业不了解,使得学生完成学业后,就业的面比较狭窄,就业行业的差异性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一次就业成功,学生的额外学习成本加大,必须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方能就业成功,这对学生是一种打击。

(三)机会

1.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均在不断改进,围绕粮食的产业逐步形成产业群,物流行业、食品行业呈现稳步增长,对粮食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在上升。更多的涉粮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懂得一定的粮食基本知识,又具有相应的应用技术,进到企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后,能独立地开展工作。

2.粮食市场空间广阔。我国将继续大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稳步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粮食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放心粮油工程”的实施也为粮食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伴随之产生的就是涉粮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四)威胁

1.粮食产业链仍然滞后。涉粮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传统的仓储与运输。广西的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未呈现统一规划的状态,粮食企业的活动也比较分散,规模化程度较低,粮食产业布局不合理,粮食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粮食企业横向联合较薄弱。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涉粮高职院校面临着市场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还能体现“粮食人”的特色并形成一定的优势,需要更多的人来探讨和认知。

2.缺乏粮食营销观念和粮食产业观念。大多数企业仍然是选择自营方式,大多数粮食企业都缺乏粮食营销观念。另外,广西大多数粮食企业的产业观念淡薄,对粮食产业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实体分配的范畴,缺乏对发展现代粮食产业能降低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充分认识。

3.广西粮食流通技术依然落后。广西传统粮食仓储运输企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影响到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程度偏低。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技术只限于涉粮企业对日常事物的管理,对于粮食流通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储位的管理、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途径及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还处于半人工化甚至人工化的状态。

三、涉粮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

(一)在政策上对涉粮高职院校粮食相关专业发展给予扶持

增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给高校办学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吸引国内外来广西投资的大型企业,减免相应的税收,增加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在广西投资建厂,提升广西粮食产业链条。这对涉粮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与粮食企业合作,工学结合,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提高科技发展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二)引入东部高校资源,整合广西高校教育资源

依靠东部高校师资力量,在广西建设一些重点学科、实验室,使高科技产业能够落户广西,在培养机制上加强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东部高校可在广西开设独立学院或二级学院,东部教师到西部讲学;东部高校在广西高校内设立一些学科或专业,东西部高校合作办学,以此吸引东部高校的教学资源西移,提高广西高校的办学质量。东西部高校教师相互之间交流进修学习,邀请来自东部的教授、专家、学者到广西讲学、考察,这为广西带来更多的更新的观点、观念;也可组织高校教师到东部学习考察,积累经验。

(三)组建涉粮高职院校教育集团,走规模化和专业化道路

针对涉粮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小,师资、技术设施设备不足的情况,建立教育集团。教育集团的核心竞争能力由竞争力、核心能力、技术能力、竞争优势等组成。通过教育集团的形式可以整合各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粮食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与认知,所以通过集团的形式,使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本校的教学资源的利用,更多的是综合使用。涉粮专业具有前期投入大的特点,教育集团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地开发与使用各方面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大,知识增长点不再局限于本校,利于学生的培养。

(四)重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涉粮专业建设不仅局限于粮食原有专业,而应呈现交叉趋势,专业能力有侧重,但就业方向不仅局限于粮食行业,应扩大学生就业面。比如学生学习检验技术,不仅粮食行业需要,饲料、食品等相应行业也需要此类人才,课程建设应打破就业壁垒,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设置应有侧重,有方向。这样使学生在某一领域技能相对突出,扩大就业范围。

(五)进行粮食人才培训与储备,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实质性合作

涉粮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粮食保管技术和粮食经营管理实践经验,不但要熟悉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还应掌握相关的财务、市场营销和采购运输等相关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协调管理的能力。学校应加强与涉粮企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并对现有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粮食知识培训。通过实质性的校企合作,不但可以为在校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机会到粮食企业实际参观学习和锻炼,同时学校能够根据粮食流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培养实用型的粮食管理专业人才,使学校与企业间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雪松,冯文全.基于SWOT分析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

[2]张永涛.企业办高职学院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3]黄丽华.民办高职院校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