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篇1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越来越倾向于教育工具的使用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这就使得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微课就是在这样得一个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的短时在线教学方式。戴维教授指出:微课其实可以短到仅有1分钟,它将教学中冗长的措辞和细节精简下来,用来突出教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和内容。国内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功。它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化而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将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微课丰富了地理授课形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综合纳入考虑范围,依据教材大纲要求,将新旧知识衔接点制作成微课,可以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结合新知识的重难点,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设计导入型微课,以便顺利讲解新课知识;对于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典型例题来制作微课,以便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2.微课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地开展自主学习。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从技术层面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地理微课时间较短,内容较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学生自学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差异化水平,对视频快慢进行控制,可以结合需求对视频反复播放,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借助微课,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统筹考虑,异步教学得到实现,支持分层教学的开展。

3.微课促进教师的成长。地理教师是微课应用的核心,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制作微课,涵盖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课题和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教学设计,那么教师的专业素养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三、微课的一般制作流程

地理微课要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制作,主要是通过选择微课内容、进行微课设计及对微课的具体制作来进行微课教学实践:(1)确定微课的课题内容。对于初中地理的微课教学,首先要确定好微课的教学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筛选地理课本中的各个知识点,把握好课本中的重难点和教学任务,把握好学生对每个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针对此选择并确定有哪些知识点可以制作成微课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讲解。(2)进行微课设计。教师在确定了微课的选题之后,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就需要对微课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要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本中的某个知识点时记住并掌握该知识点。(3)进行微课制作。最后是进行微课的制作,微课制作是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微课的制作要新颖有趣,画面要清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轻松掌握知识点。

四、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很多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甚至视频进行,这种导课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谁都能用的图片和视频不能体现出专业地理教师的人格魅力。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课就截然不同,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们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教师的心。“亲其师、信其道”,最起码在情感分上,你已经胜出一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此类型的微课可采用动画制作。比如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讲解起来干巴巴的。如何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这一内容,这是专业地理教师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利用微课诠释重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比较抽象的重难点问题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生涩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加入形象生动的微课,较易让课堂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微课教学视频的运用,以其声、光、形、色等多种功能,化抽象为直观,把动态、连续的过程真实地再现,协同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要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地球运动”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较难理解,所以可在微课中借助地球运动的Flas,在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时,逐一讲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发生的地点、获得光热的多少等知识点。通过微课的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具体,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教学深入浅出,化繁为易,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3.利用微课提高解题技巧与答题能力,提高复习有效性。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答题体系及掌握解题技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微课对中考地理试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常见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迅速抓住解题的关键,提高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度。其次,利用微课对既往疑难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相应题型常见的思维误区并掌握易错点,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解题错误率。最后,利用微课让学生熟悉中考地理题型,消除学生在临近考试时的紧张心理。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微课在国家教育改革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正是因为微课在内容上简练并能抓住重点、在生活中应用方便并无特殊限制、在学习中可提高其积极性并可以满足受教者的需求,所以微课的运用与发展才会越来越迅速。由于微课对人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很多初中地理教师也将其应用在课堂上并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现状

1.运用现状

据刘赣红、何秋兰发表的关于微课在中小学教学的适用性的文章研究发现:对于学段而言,微课更适合各初中院校的教学,而对于小学与高中的教学影响却微乎其微;对于学科而言,微课更适合初中的数学课程,而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课程的影响却不明显[1],由此可知微课更适合初中的数学课程,而其对于地理学科的影响却远远不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王玉龙、陈奕如对于当下初中生使用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表示:数学,语文及英语在微课中的应用共达49.4%,而地理学科在微课中的运用远不及传统学科。其主要原因是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广,微课设计的时间较短、内容较单一及国家教育部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

2.研究现状

如今,微课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很多学者也对其现象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相关文章,这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微课对于国内教育界的重要性。在各大网站可以发现,关于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比起传统学科而言少之又少,其现象与当下的初中微课教学的运用是相同的。很多骨干教师在亲身经历后,大多数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教师赵春芳,将《文理导航》与地球仪和地球这节n相结合进行了微课制作,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二、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前景分析

1.微课教学和初中生心理的相适性

现如今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对于人们而言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了,人们更加希望可以微、短、快等方式迅速的获得信息,而微课正好符合这一性质,这也充分体现了微课教学和初中生心理具有相适性。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意志力与自制力不足,处理事情太过于感性化,在心理上可以更快速的接受微课教学模式。对于地理课程而言,一些专业的理论通过传统的讲解无法理解,而微课程却可以通过文字、画面、声音等,使学生们可以更全面的掌握知识[2]。

2.微课教学和初中地理教学融合的优越性

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地理学科更注重文字、图片及图表等内容,而微课程恰恰符合这一特点。例如,在地球公转与自传教学的讲解中,仍是依赖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利用地球仪等仪器是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模式,而利用微课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枯燥的文字都变成多彩的图片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若是能够制作出专业的微视频等,人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车上,只要随身携带网络工具,就都可以学习。

3.微课设计是传统教学改革的主体

微课程在教学中的积极影响大多数都与教师在制作微课程的用心程度有关系。尽管国内的教育一直都是为应试教育做准备,但是作为辅的地理课程也应充分发挥微课程的积极作用,引导教学改革。例如有一个大约15分钟的微课程――《城市的癌症》,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学生们可以通过微视频了解到城市污染的现状,以此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3]。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体会学习的奥妙。

三、微课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影响的辩证分析

当下,微课程的发展趋势逐渐上升,有些教师对此也有很多质疑。第一,认为微课程是短时的新鲜;第二,认为微课程只是“换汤不换药”;第三,认为微课程没有连贯性;第四,认为微课程技术不过关;第五,认为微课种类繁多,无法统一。综上分析,对于微课在初中地理中的教学必须考虑到以下三点:第一,微课程开展情况不均衡,很多农村学校的设备、师资力量都不够完善;第二,微课程的进行使知识点无法连贯在一起;第三,对于微课程的相关比赛,人们都只关注其比赛结果,却忽视了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结论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是从最传统的私塾教育到现今的学科教育,最后发展到高科技下的网络教育,这一发展则证明了课堂上对于微课的运用是高科技影响下的必然结果。所有新事物在产生之初,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必然会在时代的影响下不断的进行改革,所以,人们要以正确的辩证观点来看待微课对于自身的影响,在运用中不断的检验并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篇3

1.1微课教学的定义

微课教学由萨尔曼?可汗创建,2006年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开始推向世界。微课教学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疑点内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完整、简短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是微课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另外还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习题测试及教师点评等内容。

1.2微课教学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教学时间短:微课教学主要是以视频教学为主,一般为5~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与其名称“微课”完全相符;②教学内容较少、针对性强:微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因此内容较少,但主题突出,问题聚集,针对性较强;③资源使用方便:微课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课件、多媒体素材、学生反馈、教学反思等就能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的单元资源包;④反馈及时: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及时获取学生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反馈信息,从而大大地减轻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压力;⑤灵活性强:微课教学课随时随地进行开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样也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由于刚接触英语,初中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感觉学英语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学习兴趣不高。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传统、单一,学生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长期以往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

2.2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采取“填鸭式”教学,即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主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互动性极差。一节课下来,几乎与学生是零交流,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问题也不关心。

2.3重写轻听说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听和说都没那么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重写轻听、说,单词教学生读两遍就让他们背,短文放一遍就让学生们自己去读,上完课后就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去应付单词听写、课文背诵以及考试。

3. 微课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分析

3.1积极应用微课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刚刚接触英语,因此学习英语的兴趣很重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足一大部分是因此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应用微课教学,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例如:在学习“I want to be an actor”,做课堂导入时,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职业,并配上对话,通过不同职业的图片和相应的对话,不仅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教学主题及重难点内容,而且还能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3.2积极开展微课教学,促进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活动。微课教学中,除了视频教学,还有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微课教学,促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教师可用视频展示一些旅游景点,并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假期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好玩的?这样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还增加了课堂的参与度,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3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听说写并重

微课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来锻炼听力和发音,在听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单词和句子的发音。微课教学的教学时间比较短,但是灵活性强,在课堂上听的时间有限,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寻找资源多听,多学习。

4. 结语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开展微课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和作用,从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英语的学习水平。

篇4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微课教学手段将音效、图像、视频等整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效果提升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相关内容介绍

微课是基于现代教学手段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于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讲解或者是课堂过程中某个典型环节进行记录的过程。从定义上看,课堂教学的视频片段是微课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微课不仅包含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练习等,还包括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以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点评和评价,通过视频、音效和图像等方式的组合营造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相比,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炼以及形象生动的优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课文难点的解决,在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感受语文课文意境和情感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实践

(一)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选用的课文都是经典文章,内容精美、情感丰富,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以及文章描写的场景和情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所差距,因此学生在文章所承载的精美内容和深刻情感等方面无法完全理解,也就是在课文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通过微课形象、生动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黄河颂》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实地的到黄河去感知黄河的壮丽,对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和传递的情感无法进行充分认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黄河颂》描写的情景和情感,必须增加学生对黄河的直观感知,让学生对黄河有着整体的印象和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微课,通过视频的形式将“黄河”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黄河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应,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二)运用微课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

运用微课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更加的开放、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在基于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教学重点进行启发和引导,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教学重点。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微课将课文中描写的场景进行呈现,帮助学生对场景进行分析和感悟,通过微课的视频画面与课文中的文字进行结合,让学生对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的。

(三)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教学意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的影音演示与教学过程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教材内容描写的意境进行深刻的的感知。以古诗文教学为例,在《赤壁》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情景创设功能,对著名的《赤壁之战》的场面进行营造,让学生对《赤壁》这篇文章中的意境营造进行充分感知,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在语文情感教学方面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运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微课在初中语文写作方面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微课将某一个写作主题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展示,让学生对写作主题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微课还有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在写作教学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手段。微课在语文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涵拓展、意境营造理解和写作兴趣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

参考文献:

[1]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47-48.

篇5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每个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应用技能的学科,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许多学校通过微课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断对微课进行创新,使它成为教学的好助手。

一、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以视频教学为主,并结合一些图片展示,通过远距离控制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微课的典型特点有三个。(1)微课需要教师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微课的制作,使学生能够从微课中学有所得,并且通过不同的微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2)微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一般教师会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结合学生普遍存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在心中建立相关的知识框

架,了解和掌握每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3)微课以图片、文字、音频等形式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借此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跟随老师学习,方便学生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

2.微课的制作方法

微课的制作大体需要五大步:(1)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结合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确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以此为根据,选择合适的微课主题,确定微课选题。(2)教师根据选题设计教学方案。微课同普通教学课堂一样,也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把教学重点用醒目的颜色进行区

分,对易错点进行重点划分,教学设计必须要精心。(3)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教师根据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制作精彩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师进行录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加上教师自己的原声讲解,当需要拍摄相关解题过程时,利用摄像机进行拍摄。(5)进行录制视频的后期制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添加符合课堂主题的背景音乐或文字讲解,加以课堂辅助,增加微课的精彩度。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将微课生动形象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初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生普遍都存在猎奇心理,对自己没见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这些未知事物中的技术往往是学生想了解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将微课设计得更加生动,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例如,在讲解“相册内容快制作”这一课时,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册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制作相册的过程,帮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画面,通过引入微课,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册的制作过程,展示它的美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制作家庭相册的过程。

2.将微课知识重点化

微课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一般教师会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并且结合学生普遍存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在心中建立相关的知识框架,了解和掌握每一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将微课所包含的知识点重点化,可以改变课堂的枯燥无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在讲解“拓展我的视野”这一课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浏览和搜索网络信息把这一过程趣味化,比如,以游戏的方式展示浏览信息、以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因为学生本身就喜爱玩游戏,以小游戏的方式展示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学内容。

3.将微课容量最小化

微课具有针对性强的优势,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将精华内容展示在微课中。将微课时间控制好,一般不要超过十分钟,较为普遍的微课时长在六七分钟左右,在较短的时间里,微课应该融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家庭开支细打算”这一课时,教师应该把表格中函数的使用流程进行总结,将大量的知识点减少为精华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学习,同时提高W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生动形象的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微课需要创新与改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创新,使微课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

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92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优势。

一、利用微课,优化课文教学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4.在大胆设想中培养创新个性。5.培养学生的自豪感,我们在教学《世纪宝鼎》一文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纪宝鼎》这篇课文,介绍了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以下是教学这课我所采用的方法:课前结合预习提示先让学生读课文、看插图、了解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并查资料对“鼎”作全面了解,再想一想我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这一礼品的意义;课堂上先检查预习情况,使全班同学都能对课文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抓住鼎的样子,让学生自读互议,理解鼎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

上述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利用微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自学是发挥学生智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只有课堂教学充分培养起学生自学的习惯,打好了自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新知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根据微课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是作者、主人公的资料信息,初步感知文章写作的时间背景或作者写作的心态;然后依据微课中的提出的预习要求去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长难句,查阅词典或是观看微课获知新词语的意思;带着微课中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了解课文的事情经过,划分文章段落,感知课文的中心意思。通过微课层层递进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步一步去解决学习问题,逐步地去感知课文中心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微课,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教材所学的内容有限,语文课堂要注重课堂外的延伸,及时给学生补充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微视频,以优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加以动听的讲解,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接受新鲜知识。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了三峡的地理位置,播放三峡简介微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画卷般的景区内畅游,一面欣赏三峡的美丽景点,一面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课外知识。

四、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语文是一门十分丰富的学科,该学科不仅包含了著名的文言文内容,还包含了现代白话文及古诗词,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同时,由于语文继承了我国诸多传统文化,其与现代文化具有巨大差异,因此,初中语文还具备显著的时代性特征,这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

篇7

微课是近几年来很火的一个教育名词。但如何让微课真正意义上走进教学一线还需要一个努力的过程。本人从自身的教学体验出发,从微课的优势、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其制作技能等方面做一初步探索。

一、什么是微课

关于微课的概念,目前解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有些人把微课定义为是一种课程,有些人把它定义为一种视频资源,还有些人把它当做一种教学活动。本人根据自身教学体会及使用微课的经验,认为“微课”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开发的网络数字化课程资源包。它应有如下几个特点:

1.微课比较短小

时间一般是以10分钟左右为宜,可以下载下来,放到手机或电脑里,利用零碎的时间观看学习,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

2.微课资源容量小,教学主题少

一般是以某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实验操作为主。

3.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

微课中的教学过程是可以精心编导的,是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编辑,从而极大地提升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4.微课是一种辅助学习资源包

它不能取代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是用来辅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难点的一种学习资料。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资源

1.课前预习

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在学生心目中是“副科”,学生没有主动预习地理新课的习惯。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精美、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大部分学生出于好奇心会看这个视频,一旦学生觉得这个视频很有趣,就会期待教师继续相关的微课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注意预习的时候最好给学生配有“微课学习任务单”)。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成功与否往往决定整堂课的成败,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插入一些与新课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会为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便利。如,讲授“中国地形”内容时,老师上课时可以把自己到不同地方旅行所拍的各地名山大川、地形地貌做成3~5分钟微课视频,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

习惯。

3.课中学习

将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让微课取代教师教学,而是把微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围绕微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并且根据微课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解析,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进行“大陆漂移说”教学时,可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轮廓形状,然后利用动画方式把二者对接在一起,让学生深刻感受南美洲大陆东岸和非洲大陆西岸的轮廓十分相似,从而推断二者很有可能以前是在一起的。

4.诠释重难点

讲解比较抽象的重难点问题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生涩的知识点难以理解;而如果在教学中加入形象生动的微课,就让课堂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兴趣。特别是微课教学视频的运用,以其声、光、形、色等多种功能,化抽象为直观,把动态、连续的过程真实地再现,协同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要求,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湘教版“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中,“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也较难理解,所以,可在微课中借助地球运动的Flas,在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时,逐一讲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发生的地点、获得光热的多少等知识点。又如,讲授“地形雨”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地形雨形成的模拟动画,仔细观察空气在不同高度上发生的变化,从而理解地形雨的形成过程。通过微课的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具体,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使教学深入浅出,化繁为易,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学习和记忆。

5.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是学习过程重要的一环,通过课后的复习巩固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称得上是有效学习。对于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相关的微课,以查漏补缺,巩固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知识;而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可以在班级论坛和同学、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一方面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不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如何制作初中地理微课

主要有确定主题、教学设计、准备素材、制作课件、视频制作、后期编辑几个步骤。

1.确定主题

选题就是对教学对象和教材进行分析,选择需要制作微课的一个知识点,通常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划分”“经纬度的确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的判定”“气候类型的判断”等。另外选取的内容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2.进行教学设计

主题确立以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内容包括导入语、讲解语、总结语、地理问题、教学情境、生活故事、导学方案等。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知识点气候,对于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所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微课的理念。其次要符合认知过程。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有较大差异,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认知方式已经慢慢发展为能够初步接受略微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

3.准备素材

搜集并整理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地理图片、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材料。

4.做好PPT

PPT中只需放核心内容,第一张PPT作为微课的“脸面”,应当有以下清晰的内容:教材版本、学科、学段;突出教学内容的相关图片;所在的章节;作者及单位。背景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色彩不能太艳丽,背景不要凌乱;尾页设计可以加入感谢语、欢迎观看其他微课等语言。

5.进行视频制作

一种是直接录制。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他杂物,声音大小合理,摄像头不朦胧,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另一种是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6.0 中文版)把电脑屏幕录下来,并同时录入讲解的声音;第三种是把PPT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为自动换片(注意合理设置每张幻灯片的播放时长),录制旁白,另存为MP4格式即可。

后期制作时注意时间的控制、音量的大小、格式等,视频格式多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篇8

关键词:

初中英语;微课教学

“微课”是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进行的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教学设计,通过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凸显某一个教学重点或者教学环节,集中实现某个特定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更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合理使用微课程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水平。可以说,与传统的视频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微课具有针对性强、生动灵活、短小精悍等特点,因此,深受师生欢迎。

一课前热身中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堂伊始,教师如果直奔主题,会使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厌倦心理。所以说,课堂热身是十分重要的,课堂热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减学生的紧张情绪,便于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探讨语法知识不规则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时,首先,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列举以下几组单词:“man―men,woman―women,child―children,foot―feet,tooth―teeth”等。接着,再告诉学生这些单词在变换复数时蕴含着的一些规律性。待学习完毕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去索引教材的单词表,多列举一些符合这种规律特征的名词。这一环节中,基本都是由教学视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的,教师只要适当辅助,不需要亲力亲为,因此,也就很容易带给学生一种“近似上课”的感觉。这种形式的教学还能放松学生的心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将视频进行暂停或者回放,让他们多看几遍,力求增强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另外,当热身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点名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被点名的学生来试着归纳该知识点,如涉及哪些新单词等。通过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感觉,增强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微课程还以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力。

二优化课文情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和新课标要求,建立微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好的情景能加深学生的感受,对指导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大有帮助,这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探讨“eatinghabits”的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微课,以多个片段的形式分别将“eatinghabits”的核心内涵、趣味理解和教学实例等展示出来。将微课与英语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枯燥的英语知识的学习转变成知识点集中、趣味性强且互动性充分的形式。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而且表现力强,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原滋原味的英语朗读视频指导教学。标准优美读音的朗读让学生在欣赏并模仿的过程中,去感受英语语言的美感,感受英语知识的探究乐趣,这样也能很大程度上增添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和趣味化。另外,将微课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使英语教学的过程趣味多多,使学生都能以愉悦、积极的心态去探究知识,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去感受英语学科的魅力。

三教学资源设计

作为英语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想成功设计英语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首先要加强微课程的资源设计,要使微课程的设计具有明确的主题和完整的教学结构,而且还要能结合直观视频教学有针对性地分析教学内容。建立主题鲜明、结构紧凑以及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营造更加真实的微教学资源氛围,让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例如,在探讨关于“Travelling”一课内容时,从标题中也能知晓本单元的主题是“旅游”,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世界各国的著名景点,同时,也要掌握一些重点词汇与句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微课程的优点,从网络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再制作成“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待观看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就自己向往的旅游景点展开探讨,并且再用英语加以介绍。这种教学方式的建立不仅能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发挥着重要意义。

四借助实际的摄录设备,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英语学科包含着很多重难点知识,教师精确的讲解方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又是一门以实际为主的学科,因此,在整个教学当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些重难点的讲解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在微课视野下,使得这种教学成为了可能,并真实地存在于英语课堂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或摄像功能等,将教学过程中的片段进行记录,设置成为微课资源,这样也能够保障后期重复教学时再次进行引用。例如,在探讨相关的语法知识中,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或者多媒体录音功能,将一些重要的语法讲解过程进行记录,并且再复制给学生或者自行保存,这样也方便后期复习相关知识点时进行重复利用。方便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为其他知识的讲解留出更多宝贵的时间。

五加强师生交流,了解学生思维

将微课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丰富教学资源,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将英语学科与微课教学资源进行的有机整合,能很好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这样也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加以教学。例如,在讲解定语从句的相关内容时,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下去。当讲到“that和which”的引导条件性定语从句时,通过微课中的视频教学让学生先对这两种定语从句有一定的认识,再通过微课深入分析。这样,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对“that”和“which”的区别,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奠定基础。比如,可以通过微课将例句如“Ilikethecomputer(which/that)isblack.”等安排好,再检测学生对其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教学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也增加了英语的教学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教师的过分劳动,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综上所述,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视频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能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对提高英语知识的教与学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英语微课程的开发也是顺应时展的要求,是时代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进步的书籍,可以说,将微课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是当下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倪晓南.巧用“微课”,开展高效的英语语法课堂教学[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2014,(3):47.

[2]王一芹.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

[3]曾丽颖.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33).

[4]张影.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00072-00072.

[5]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6]桑海翎.论电大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7]孙莲.微课在初中英语活动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8]刘丽霞.关于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海外英语,2015(18):15-16.

篇9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特性于一身的综合型学科,具有知识性强、趣味性强、综合性明显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以基础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标准,高中地理教学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遵循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的特点及原则,创设有利环境和情境,全面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然而,本文作者结合在教学和听课的过程,总结出高中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和激发不够。传统课堂的45分钟,教师授课时间占比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整节课下来,黑板上满满全是板书,教学过程没有体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2)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枯燥,死板,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认知程度较低。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特点,如果授课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注意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和贴近生活,教学质量会大大折扣。

(3)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差。目前许多学校都配置了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这些设备本来可以大大方便教师授课,然而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许多老师上课时使用的课件制作都较为粗糙,疏于讲解,而且对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往往仅将其当做一个幻灯机使用,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4)教师对优秀的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较差,现在网上有各种地理教学网站和QQ群等,里面都有大量优秀的地理教学资源,然而教师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力却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正是基于以上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我国教育工作者先后引入了微课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地理微课时间短、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交互性强、使用方便。

微课目前虽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根本还在于课堂教学的综合把握,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微课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微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各种符合地理课堂需求的微课视频,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地理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了实处。一般来说,采用了微课的课堂会更加别开生面,更加让学生以最大的兴致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也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变革,解决了教学当中枯燥无味以及学生昏昏欲睡的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是以“探究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应用,探索微课应用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成功的在教材的部分重要知识点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作为最根本的目的。本课题通过实际教学的案例研究,对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课题将通过较长时间的细心研究,以微课在高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实际案例为突破口,在充分研究影响微课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效果的基础上,对微课在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并积极构建一系列效果较好的微课教学案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地理教育教学过程,改进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高中地理教学有着知识点数量较多且较为琐碎,概念抽象,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低等特点。本文认为合理引入微课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可以整合网络上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激发起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得知识点脉络更为清晰,突出重难点和考点。

二、课题研究现状

微课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最初是以 2011 年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和 2012 年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为代表。随着微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以及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微课的研究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在知网搜索关键词“微课”可以看到,最近五年来关于“微课”的文献数量都以50%的速度增加,且数量较多,有7575条,如图1。另一方面,无论是知网或者百度学术中关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文章较少,例如在知网搜索 “微课”+“地理”仅搜索到203条结果,如图2。可见“微课”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丰富。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微课的有效运用,我们课题组的共识是,教材抽象,微课能具体化;教材简略,微课能补全教材缺失的知识环节;教材知识老化,微课能让学生紧跟时代;教材只有文字,微课可以是动态视频加讲解。每个成员至少制作一个微课,自己确定适合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让学生学习,自己判断属于有效运用,再发博文,与其他成员交流。网上有一些地理微课QQ群,每天都制作出新的微课,内容涵盖初中高中地理的各个知识板块,我们要精心挑选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来使用,同一节微课,有可能让学生看一次效果不太明显,可以让学生复制下来,多次观看,充分消化吸收,帮助他们攻克教材重点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课题文献学习研究阶段。课题研究是需要理论指导的,在理论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才会有生命力和高度。因此课题组成员首先抽出一定的教学空余时间,主要采用文献法。认真学习有关“微课” 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微课”的重要意义;参照黎加厚教授的分类,每一种微课有其优缺点,各课题组成员选择一种模式自己制作一节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还要把在网上下载的微课让学生学习,并观察效果。其次,工作室成员集体听课,判断这节课上,微课的应用效果是否显著。

第二阶段:课题小案例收集、反思、归纳阶段首先,课题组成员,轮流运用微课讲课,其他人听评课,写心得体会。其次,将自己在教学时所用的微课的与其他老师的方法加以比较,写博文总结得失,将自己在“微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理清自己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实施策略。再次,在分析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对的微课个性化学习进行效果分析。

第三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个案分析等。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研究成果汇总,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博文、随笔、叙事、教学设计、工作室集体活动照片、地理微课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作用探究

(1)引导预习――帮助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有很多散乱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系统的记忆地理知识?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重点。微课教学倡导“先学后教”,课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观看微视频,与下发的导学案相结合,梳理知识,进行全套的预习工作。许多课堂内容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对地球有感官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

(2)解疑释惑―生动描述复杂地理现象

地理中很多知识都是枯燥乏味的,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是不知所以然,模棱两可的,因此如何让枯燥的地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感兴趣?这又是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一大应用。在《地球的运动》讲解中,我采用了动画的形式。通过一张张的动态图片,生动形象地演示出了地球是怎样自转的、怎样公转的以及内部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这让学生对我们的地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大有裨益。

(3)延伸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导致学生间存在很多差距。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这种差距只会使差距越来越大,恶性循环,但若照顾后进生的话也会浪费很多学生的时间。所以,这时微课就又派上用场了――制作未学章节的微视频,让对之前知识掌握好的同学观看,预习下一章节,既可以照顾到掌握差的学生,又可以节省好学生的时间。

(4)提炼总结―重现章节知识解决问题

通常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只记得一些计算公式,而对于解题思路和原理已经十分模糊。微课的又一大应用就是帮助学生再现章节重点,回忆所学内容。

(5)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关注点

以前的课堂从“教师主讲、学生主记”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时间的分配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方式是增加课堂的提问数量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有的简单问题还采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这种看是学生主体的课堂其实效率不高。而在微课程背景下,学生在课前需要独立观看,理解视频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前预习的好坏决定了对微课程视频的理解程度。课堂上,学生则需要将自己的理解,表述给其他学生听,组内研讨。这样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二)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1)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课堂、微课的关系

多媒体在教学中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是全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程不使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比如《大气环境》中,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只需要教师讲解一下就可以,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有些内容需要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就像“洋流”的学习,可以给学生们观看洋流的视频,洋流的运动是怎么进行的?洋流对其后的影响?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这些不能接触到的东西,对教学也是益处颇多。

(2)集体备课,加强微课的科学严谨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尽量进行集体备课模式,备课组长分发任务,尝试将复杂繁多的微课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具体教师身上,由具体教师收集资源,总结整理,搜索最新时讯整合制作成微视频。这样把任务分散不仅减轻了单个教师的负担,而且还集各家智慧于一身,最重要的是经过多轮审核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产生,对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3)了解微课和教学实际的内在关系

微课就是教学设计的一种类型,但是微课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考验。教师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作出合理的解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卡壳现象。

六、课题的研究成果

6.1数篇:《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以“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例》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实践研究》等。

6.2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变

(1)通过微课的应用,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一步高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2)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学习习惯,并具有一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考试成绩来看,进行微课案例教学的几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要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微课案例教学的班级。

6.3微课应用效果的调查问卷结果

在应用微课之后对上课学生进行集体访谈,访谈对象为100名进行该文科班学生,年级是高一下学期,男生30名,女生各70名。访谈内容包括:微课内容是否吸引学生兴趣,有没有出现知识点错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没有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没有其他建议,通过这些访谈内容来评测微课的效果。

访谈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将微课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辅助学生预习新课,总结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复习知识等,微课视频包含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元素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最主要的是微课时间短,内容精,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掌握起来更容易,如果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反复观看,而且能准确找到没掌握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林燕.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D].上海:上海大学,2015.

篇10

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利用动人的音效、多彩的图片和直观的视频让教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微课的分析,总结出了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征

微课是指以时长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展示和讲解。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并且还涵盖了和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和练习测试等多种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特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手段创设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充实。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生动理解课文内容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的课文内容开始向着多元化、多方面的方向发展,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可是,这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孩子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内容或因自己生活阅历问题而产生理解的障碍。然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来弥补孩子们的理解障碍,让他们在真实具体的画面、视频和讲解中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高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和分析《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让孩子们通过作者语言的描绘感悟济南的美丽,进而掌握相应的修辞和描法。可是对于我们建宁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在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就产生了障碍。而后借助微课视频,即播放济南的冬季景并配以文章的朗诵,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济南冬天的景色,进而实现对文章的准确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并减少了讲解课文效果不明显而消耗的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2.有效解答课文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探究,可以充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孩子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同时通过师生的探讨和文章重难点的结合,提高孩子们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水平,让他们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讲授中,我就通过课文中两个描绘自然环境的句子的地位和孩子们进行探讨,即“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和“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句是否多余。利用微课,通过和文章描绘内容相符的图片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使孩子们了解这两句景色描写的句子,在事实上起到了烘托人物感情的用途,让他们学会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探究兴趣,还解决了课文的理解难点,为他们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有着积极的作用。

3.巧妙点明文章主旨

正如上文所述,有的孩子因为阅历或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不同内容的课文进行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也有的孩子会感觉不知所云,更不要说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内心了。通过微课,教师可以把课文主题和相关的人、事、物进行联系,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核心。

比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即便学生可以对紫藤萝进行了解,但是作者希望表达的意境和主旨却让有的学生无法掌握。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作者的生平和文中隐含的事件与人物关系,同时微课还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法让孩子们在紫藤萝和人的经历的对比中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种多重感官的刺激下,他们可以更好地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有效降低学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课文的可能性。

4.形象体验诗歌意境

由于微视频将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因此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程度。针对这一点,初中语文的一些古诗词在微课形象、生动意境的营造下,可以让孩子们产生更为具体的理解,继而让他们实现对诗词的意境掌握和熟读成诵带来有效的引导作用。

比如,在讲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我就通过微课让孩子们观看北方大漠雪景,使孩子们对塞外大漠景象拥有具体的认识,同时,让孩子们闭上双眼,回顾我们建宁梨花盛开的情景,再播放花海图片(我们建宁是著名的黄花梨之乡),从而提高学生对“千树万树梨花开”“愁云惨淡万里凝”等诗句拥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我还将诗歌的朗诵和《平沙落雁》这一背景音乐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的唯美浪漫与气势磅礴,进而体会出诗词之美,理解诗词的真实意境。

5.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信很多农村学生都在作文课上会产生无话可说、没有素材的苦恼。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写出文章往往也是缺乏新意、内容空洞、毫无感情可言。除了平时的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学习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触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通过微课,我们就可以利用其内容的直观性、真实性的特点,让孩子们实现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激发创作灵感,让他们在瞬间拥有心灵的触动以及写作的欲望。

例如,在指导孩子们进行以“坚持”为主题的作文指导时,我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播放了央视《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的公益广告。短短两分半钟的广告,当看到勤工俭学的学生坚持工作,支援的医生妙手仁心,刻苦训练的运动员不懈努力时,全班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思索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作文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同身受,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作文总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真实、具体的情感体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篇11

寒假是学生们劳逸结合、自我学习的最佳时间。不少学生会利用寒假时间预习新课程,但是,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缺少老师的助力,又成为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就此,山东省莱西市教育体育局在今年初集中了辖区内9个学科100位教师精心制作了系列精品微课,尝试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们在预习新教材中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上传微课视频至莱西市教育网,学生登录后即可免费下载。初二学生金肖说,自上学以来,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这主要得益于她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每到寒暑假的时候,她都会自觉预习下学期新课程;但是,每每遇到问题,由于假期无法找老师咨询,家人又帮不上忙,无奈的她总会先将问题记录下来,等到开学以后听老师讲解。因为前边知识点有疙瘩没解开,后期自学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感到吃力,甚至无法继续。现在,有了微课的帮助,情况就大不相同。

莱西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初中组主任史永军介绍说,2015年寒假,市教体局首次制作一系列精品微课,涵盖初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和政治等学科,在寒假中给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预习辅导。微课的出现,让学生们的问题可以提前得到解答,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浙江省丽水市二中,也在2015年寒假开通了自己的微课平台,成为目前市直学校里唯一一所开设微课的学校,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课程,实现在线学习。该校学生钱雪表示,开通微课平台不是增负,不管学生们是否上微课平台学习,开学后教师还是要按部就班讲解教材知识,可以这样认为,微课平台是给学生增加了一项选择。如果有学生愿意在假期中花一点时间提前了解今后的课程内容,那么开学后面对课程将更轻松。

教学新手段

2015年寒假前,福建省永安市实验小学全校教师会上,校长陈龙烨给全体老师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要求每位老师利用寒假学习制作微课,每人完成一个作品,并在下学期开学初进行交流展示。

“寒假作业再也不是学生的专利。”老师们纷纷感概,“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教师们纷纷行动起来,利用寒假时间,通过手机微信观看“微课微培训教程”,在微信教师圈中交流制作心得。在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全区16所中小学校拟深入开展微课教学手段的应用。浙大附中成立了一个青年微课小组,这个小组制作的微课,成为学校一个大的资源库,用于课堂后的辅助教学。浙江传媒学院教师张彩虹介绍说,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的深度学习需求。由于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音频、视频,所以容易制作和传播。

资料显示,江苏省的5540所学校、22643名教师上传作品21484件,参与了2014年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2014年,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到西北边陲的新疆自治区,相继组织了中小学微课教学作品评选活动。微课正在走进各地中小学,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手段。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学生参与了微课制作。出生于2000年后的学生们,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帮助教师讲解题目、制作视频,上手很快。东城中学教师郑立克说:“班上有位同学被称为微课能手,很多老师都是请教他。”很多教师认为,这位学生的微课,讲解深入浅出,不输于学科老师。

这位学生就是该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赵炳亮。从2013年入学以来,几乎每次考试,他都是全年级第一名。不光学习好,主持、唱歌、话剧、社会调查等学校里大小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如此优秀的学生,老师和同学对他评价最多的词却是善良和慷慨。平时只要他有空,晚上回家经常在朋友圈里给同学讲解难题。为什么要做微课?他这样说:“其实,开始我并不擅长做微课。有一次年级大会上,年级组长给我们布置任务。我好奇,觉得好玩,就动手做起来了。”也许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00”后的胃口,微课制作成为赵炳亮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记得有一次做科学的微课,为了不让其他人打扰,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架好手机,开始录制。当我录好,一回放才发现中间有一段声音太轻,于是又把这一段重录了一遍,之后还用‘会声会影’(一种视频编辑软件)剪辑好。”在赵炳亮口中,制作微课的过程,就像是自导自演一场电影一样。

2014年底,上海市闵行区的罗阳小学为学生提供了40多门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高兴极了。这些课程中,既有车模,又有捏彩泥,还有更多五花八门的志趣课程。一年级学生季林喜欢的两门课都被安排在周一下午。微课平台让正在纠结选哪一门课的季林不必烦恼。通过校本课程平台,孩子们可以在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里选择两门,甚至多门自己喜爱的课程。如果上课时间有冲突,还可以选择线上学习,因为每一门课程都有老师精心制作的电子教材,以及录制的微视频。像捏彩泥这类易于操作、材料易备的课,孩子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边看微课,边动手操作。作品完成后,直接拍照上传,自己、同伴、老师都可以在线上给予评分。

像罗阳小学这样,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事例,在该区比比皆是。闵行二中数字化教学的基本设施都已到位。在课堂上,借助技术手段,教师可以观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数码笔则大大方便了老师们录制微课。据学生反映,老师们制作的微课广受欢迎,特别是当自己对某个英语语法知识或者某道数学变式训练题疑惑不解时,只要点播微课,不管老师在不在身边,都能享受到一对一的答疑服务。

闵行中学化学教师戢军勇用了多年时间积累形成了“化学微图书馆”,访问量已过20万。这个“化学微图书馆”,既有网上资源的整合,又有原创的知识,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资源库:“基础化学”的课程视频、化学式大全、计算题分析,“食品化学”的添加剂、防腐剂研究,“史记化学”的科学家和科学发明,“拟人化学”以性别将金属与非金属拟人化……在闵行中学,更多教师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集聚在“毕博教学管理平台”上。目前,该校已建成视频课程共300多个,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

专业网站助力

篇12

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图e学堂”APP,是一款基于新兴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与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无缝衔接的数字产品,免费供广大师生于课堂内外的教和学使用,不仅包含“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相配套的、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而且融合了多种新兴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地理课堂教学。

一、基于数字资源整合的资源建设

“中图e学堂”的研发,依托于中国地图出版社同步建设的全媒体资源库,包括视频库、音频库、图片库、交互动画库、矢量图形库、习题库等各类子库。在大批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专家的指导下,按照“纸电联动”的教材建设新要求,以课程标准和中图版教材为基础,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建设,提供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微课教学视频、实践活动视频、专题视频、动画、课件、习题等多类型的数字资源。“中图e学堂”从全媒体资源库中选取资源时,不仅重点考虑地理的学科特点,而且注重契合最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提供多维度的数字资源

示例: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数字资源(如图1)

表1列出了各个资源所包含的内容点。以上资源中,微课视频既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所学内容;其它资源则分别针对更加细化的知识点,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维度的教学素材与案例素材。

2.注重教学重难点,运用新兴技术突破纸质教材局限性

示例:新新技术运用于地理课堂(如图2)

新兴信息技术在演示一些较为抽象的地理原理、地理过程等方面,具有传统纸质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3.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充实活动指导资源

示例:实践活动――“绘制教室平面图”

一幅地图包括哪些要素,又如何反映实际地理事物?相关知识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才能让其深刻掌握。选择“绘制教室平面图”课题作为实践活动(如图3),是因为教室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其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室的范围较小,方便学生实地测量,成图的比例尺较大。此外,绘图技能是地理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通过绘制一幅教室平面图来培养他们的绘图能力,再合适不过了。

4.注重综合思维强化,选取综合教学案例

综合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多要素、多角度,而非孤立、绝对、静止地分析地理现象,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特点,辩证看待地理问题。

示例:“专题――悬河及其危害与防治”

悬河是黄河下游特有的一种景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黄河”小标题下设置了“‘地上河’的隐患”阅读栏目,介绍了悬河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专题视频提供的地理信息更加丰富、综合性更强,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教学小专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针对专题视频进行如下设问:悬河如果决堤,哪些区域有可能受到影响?悬河为什么会影响到船只的航行?有什么对策可以防治悬河带来的危害?

5.升华思想教育,传递正能量

示例:“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音乐视频

在学习“行政区划”相关内容时,这些资源相比传统的文字材料,更能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民族自尊、民族自信。

6.注重学习兴趣激发,增添创新交互资源

示例:交互小游戏“民族换装”

“民族换装”交互游戏共设置了6个民族的服饰,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给男孩和女孩换装。教师也可通过小游戏,分析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及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可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

二、新兴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数字环境下地理教学应考虑到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空间性强的相关知识时,往往需要生动、形象、逼真的直观图像和模拟空间结构的资源支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导致学生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模拟,可使教学对象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平面变为立体,由抽象变为具象,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可以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也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

“中图e学堂”通过深入研究新兴技术和新媒体表现方式,积极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动画(3D)、平面动画(2D)、3S等技术,以虚拟现实呈现、三维立体展示、动漫交互、地理游戏等形式充分体现数字资源强大的教学功能,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镜头扫描中图版初中地理纸质教材的每个页面,相关知识点的配套多媒体资源就呈现在屏幕上,把教师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和趣味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如图4)。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有机统一,形式更具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使教学资源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三、“中图e学堂”APP的教学应用

“中图e学堂”APP(图5)为学习者创造了多种学习环境,使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之中,而是扩展到家庭、图书馆,甚至上下学的路途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产品的数字资源。由于本款产品与教材匹配,且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有助于师生探索多元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翻转课堂――资源品质高,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将“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在课前,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探究式教学――可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字探究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课前备课――可供选择的素材丰富,且针对性强,节省备课时间,减轻教师负担。

学生自学拓展――可提供科学、成体系的资源,有助于构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篇1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63-01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新课程改革倡导学参与,是要求加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与体验,只有经过亲自参与,学生个体才能产生自己的体验。在理论分析时,我们通常可把学生参与活动产生的体验分成二个层面,其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两个方面体验。实践层面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参与活动的步骤、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心理层面则重在参与活动过程的态度、理念、意志、思维等主观心理感受和收获。因此,在教学时应精选学生联系密切、感兴趣的素材,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技巧的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受最深刻的事、时刻开展教学。

一、创设愉悦学习氛围,促进心理教育和德育的情感迁移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以初中学生在各个年级的身心变化特点、生活事件和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将学生生活的维度(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社会”)和学科维度(即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有机整合,让学生在综合的生活中,在多重关系的交互和矛盾中去探究、感悟和践行,提升生活经验,构建道德生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学习主题中,关于学生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的框题占了很大部分。在教学设计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营造愉悦学习氛围,促进心理教育和德育的情感迁移。特别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载体,更能够促进学生感情的共鸣。以《感悟青春》为例,教学中,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创设QQ聊天、QQ相册、QQ牧场等生活化情境来展开教学。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显示QQ群聊记录,学生找到了情绪的兴奋点,兴趣高昂,就他们关心的相貌问题、独立生活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这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有效营造了愉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感悟。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青春状态,愉快迎接青春;提高其处理青春期各种困惑的能力;使之学会了克服青春期的烦恼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了青春的内涵。而教学设计因为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而且紧扣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达到让学生认知特点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目的。

二、引入时政化、生活化素材,立体化构建典型性课题教学资源

初中政治教学的内容本身与当下时政紧密相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依据不同主题时时更新一些典型性的课题资源,更新教学资源以弥补文本教材过时陈旧的缺陷。例如在《行使生命健康权时》课堂教学中,我播放有关交通肇事的新闻视频,讲述把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列入刑法的必要,让学生明确国家法律保护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尊重和珍惜生命健康权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从而增强有关生命健康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

以上教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现代媒体,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

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或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比如:《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教学重点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应对人生挫折的良好心态。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我给学生播放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希望和韧性对处于成长期的初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当前的各类困难,例如家庭的贫寒、学业的不理想等。因此在教学“感受文化影响”时安排学生观看该影片,对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培养良好心态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表现为自卑,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这就需要文化来增强精神力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契合了这种需要。

在九年级教学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这个问题时,我发现学生对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很少,于是上网搜索了很多有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的图片、图表和数字等材料,做成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很快学生就搞清了各种经济形式的性质、区别和作用,很好地把握了和领悟了教学内容。可见,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开辟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在思想品德课的资源开发方面,我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自主学习空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