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农业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农业发展

篇1

二、全面实施优良种子工程

按照“农业种为先”的要求,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资源和各农作物种子的种性,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积极培养现代种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种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把博州建成全区主要的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制种产业做大做强;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关,规范可追溯和技术服务等行为;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在农民增收中的价值。

三、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健全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重点整治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和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强化对农药经销商和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鲜食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培训,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重要经济增长点,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突破。一是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促进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二是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竭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在博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与专业村和种养大户实现对接,共同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探索农技体系创新机制,建立实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必要设备的购置及更新,保证基本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力。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职能,探索和建立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培训。根据博州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博州农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加强对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创新农村财务公开形式、方法,深入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及外出务工、创业的技能水平。继续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文化层次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基层、带领农民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篇2

1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1.1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表1反映了湖北主要农产品中的棉花、肉类、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肉类与水产品增幅明显;粮油产量则呈下滑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平稳,而水产品和肉类需求增长较快,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农业资源的投入出现了转移,表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1.2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

2002年湖北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752.01亿元,比2000年增加36.36亿元,增长5.08%,平均每年递增2.93%。其中,种植业产值为383.69亿元,同比增加11.15亿元,增长3.00%,平均每年递增1.49%;畜牧业产值为220.74亿元,同比增加15.59亿元,增长7.59%,平均每年递增3.75%;渔业产值为126.11亿元,同比增加16.62亿元,增长15.18%,平均每年递增7.32%,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具体比较见图1。

1.3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02年湖北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16%,比2000年提高了1.14%;图2表明,农牧渔林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2.06∶28.66∶15.30∶4.00调整到2002年的51.03∶29.36∶16.77∶2.86。具体趋向变化如下:一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之比由2000年的38∶62调整到2002年的33.2∶66.8,表现为粮食作物产值下降,经济作物产值上升;二是水稻、油菜、茶叶、水果、牲猪的优质品率分别为40%、90%、58%、52%和55%,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2、10、8、7和7个百分点,表现为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图3显示,近几年湖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44元,比2000年增加175元,增长7.72%,平均每年递增3.79%。虽然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偏低,但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对于湖北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1.5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2年湖北农机装备总动力为1557万KW,比2000年增加143万KW,增长10.12%,平均每年递增4.94%;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比2000年提高7.7%;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为78.40亿元,比2000年增加6.11亿元,增长8.5%,平均每年递增4.2%。这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

1.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湖北2002年底具有一定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特色、特点、不同经营方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400多家,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上市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2家;全省龙头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10亿元,比上年增长9%,上缴税金40亿元,增长10%,利润增长8.5%。说明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带动千百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领跑作用。

1.7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湖北农业生态环境近年逐步得到改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的二次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种植业、养殖业等重大的病虫鼠害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基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其服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湖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一是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一贯制,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落后,一遇上大的自然灾害就减产减收,因此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仍然不是很高;二是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农民多年的农业生产积累起来的微薄积蓄与劳务经济流向农村的资金多数形成了新房、摩托车和婚嫁费用等消费型资金,而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低收入超前消费低水平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三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引进民间资本、省外资本、国际资本和吸纳地方财力投资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社会性和示范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有限,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湖北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从而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2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通过表2、表3的分析表明,农民收入高低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人口结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素质状况、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计算其相互关系数为0.7827,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平纯收入为2342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平纯收入分别为2110元、2035元和1890元。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则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

2.3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要想提高收入,就要按照市场动态选择产品品种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就务必有新的知识来源和灵敏的市场信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新项目,减少盲目生产引起的农产品滞销等;二是为现有农产品寻找市场销售渠道。由于农村公益性、社会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平均经济水平仅为城镇平均经济水平的1/3,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也主要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仅只有0.3%,因此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的装备水平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也至少要求在乡镇一级设置相关机构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则大多缺乏符合要求的当地信息化人才。所有这些因素,均加大了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沟通难度。

2.4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目前农村千家万户搞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防止病虫鼠害,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与日俱增,而施用的数量、结构、时间却很难把握,加之城镇生活垃圾、污水与工业“三废”乱倒乱排等,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禽多、乱、杂的现象仍然未有大的改观;水果、茶叶、畜产品生长周期长、良种繁育滞后,品种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等,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水产品生产依然以四大家鱼为主,名、优、特、稀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与推广等严重滞后。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必须覆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协议),国际上对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安全的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各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仍以国标为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等,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5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湖北乃至全国均未出台与农业合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均无法无规可依,合作组织内部缺乏具体的议事、监事、财务管理等制度,造成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会(社)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从而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自身经济实力不强,10人以内的生产经营规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组织合作的服务功能偏弱,多数只是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很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按照国家、国际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和运用WTO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能力。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带头人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大多数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生产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掌握有限,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则组织生产经营和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从事策划管理的能力。

2.6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当前湖北农村基本与全国一样,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单个的农户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户仍处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实行的是。农村土地资源一般按家庭人口、土地肥力、居地远近分配给农户。农户在履行协议即交足契约中暗示的租金后,可以卖掉剩余产品或留作家用。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其基本农业生产方式是目前农村小农经济存在的主要原因和现实基础。即使某个农户家庭规划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在土地面积足够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土地分散,其基础设施配置和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困难而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所以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象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0-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3

篇3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然而,农业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却很严重,农业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有效资源创造无限的经济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业效益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

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环境资源,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并最终把经济、社会和生态组合成综合效益最佳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高效农业中效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反映出来,经济效益要求企业最大限度节省劳动成本而带来同量的产能,或者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力成本而带来最大的有效产能。效益的提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追求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因此,生产商通常会有意识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非经济效果和影响,诸如对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影响,称之为社会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以市场作为切入点,关注市场需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与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关注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应满足社会基本的生存需要,生产较多的农产品;满足社会的安全需求,关注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的绿色产品;满足社会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让农民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在参与中提高积极性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效果和影响,称之为生态效益。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应该保持生态平衡,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效益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在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注重产业的长远发展,要以不牺牲生态效益为前提条件下去追求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应该重点把经济发展方略放在利用本区域的资源优势上。在众多的农业生产区域因素中,抓住关键的区域因素至关重要。总的说来,区域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市场和交通等因素通常是高效农业在区域选择中所考虑的重点。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O~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使得河南的农业经济繁荣丰富。截止到2012年底,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千亿斤、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居全国的首位河南省用占全国1门6的耕地,生产了总产量占全国1/4的小麦、1门O的粮食。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河南省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

河南在中部六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以及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京广与陇海两大铁路干线通往全国,贯穿全省的京珠与连霍两大高速公路干线都在郑州交会,河南逐渐形成了非常实用方便的交通运输网。随着河南到西安、武汉、北京、广州等地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运行,河南逐步成为全国的高速铁路枢纽。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是河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巨大区域优势。这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捷,为河南区域农业的高效市场化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特殊的区域使得河南省具有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足够的市场规模、较小的市场半径和较低的物流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高效农业发展的区域模式

(一)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独特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技术、独特的市场掌握所形成的特色产业。

1.典型经验。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

特色种植业。原阳大米是新乡地区原阳县一带的特色农作物,利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不仅建立了以水稻农作物为主的种植基地,还采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品牌化运作。目前,原阳大米不仅是当地人购买大米的首选,而且正逐步走向省内外其他区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一些区域还有以大棚蔬菜种植业带动当地农业高效发展,光山县十里庙、中牟县老八庄、卫辉县焦庄、杞县王堂村、襄城县尚庄村等都是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典型村庄。这些村统一规划,走市场化道路,进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还有一些村以种植花木业带动区域农业高效发展,如潢川县吴楼村、光山县天赐城村等农业村。

特色养殖业。一些农村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养殖业基地,比如养鸡场、养猪场等,比较典型的有光山县仙居乡杨竹园村。该村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养鸡业,采用现代化管理,引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科学化养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民的收入翻倍,扩大了就业,打造了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该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注重沼气建设,维持生态平衡,追求高效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2.经验与启示。特色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拥有特定的自然资源,以突出特色和优势;其次,在特色产业的建设中,注重塑造龙头产业,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形成规模优势;第三,注重品牌的塑造,加强营销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以品牌带动农业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向追求质的提高。

(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就是引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借鉴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引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

1.典型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面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河南省大多数地方处平原地带,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特别适合种植小麦。2012年,河南省小麦年产量超过300亿公斤。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是河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优势。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河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制品加工省份,有2000多家的小麦农产品加工业,每年有3000多万吨的粮食转化能力。二是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一些品牌农产品加工业逐步为人所知。目前,河南省有近万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骨干企业,一些企业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如双汇、、华英、三全、思念等一大批品牌食品享誉国内外,这些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扩大了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区域的知名度。三是形成了相对品种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种相对比较齐全,涉及的领域包括粮食、肉制品、预制品、果蔬等行业。总体说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加工业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同时注重多样化全面发展。

2.经验与启示。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响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做大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发展区域高效农业的目标,引用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竞争策略,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影响力。

(三)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结合区域优势资源,树立“发展高效农业与第三产融合”的理念,设立专项基金、捆绑涉农资金、加快土地流转、出台扶持政策、加大特色宣传。引导休闲观光、花卉产业为主导的高效农业形成特色和品牌。

1.典型经验。古荥镇充分借鉴吸收,并借助“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招牌,深入挖掘古汉文化及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引入战略投资方,全力把古荥大街打造为独具特色的“汉风街”;开发好“黄河文化”,打造沿黄旅游特色村,串联沿黄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体验游、黄河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餐饮游为特色的沿黄休闲生态文化游产业带。地处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的修武县北部太行山区的岸上村,结合区域优势,把发展农村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带动了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结合旅游景点的资源,该村积极打造“农家乐”,集“吃饭、居住、娱乐、购物”一体化,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店,感受农家的文化,购买农家游特色的产品。

2.经验与启示。与第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引入民俗文化的理念,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工艺品等了解民族习俗、特征,以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高科技设施型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篇4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篇5

1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野十三五冶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野三抓冶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参考文献

[1]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院41-42.

[2]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院12-16.

篇6

在科学进步发展的今天,农业科技已经完全的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缓解农业生产环境压力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的进步已经成为现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1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过去的几十年到现在,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很让人震惊的,我国从最初的温饱难以维持慢慢发展到人工杂交的技术研究成功,干旱地区的人工降雨,大区域的飞机喷洒农药,这些耕作方式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耕种方式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最初的人力和利用牲畜来劳作,发展到半机械化农业,发展到现在部分区域实现全机械化农业,这些进步全部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研究发展,可以说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劳动农民的生活水平。

2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其实在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现在,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因为我国的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科技的进步不够了解,受我国农业传统文化和传统种植经验的限制,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农民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技术改革。在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进城务工的潮流,这样农民就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农业科技上研究的人员现在越来越少,现在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金融、管理等方向来定位自己以后的目标,加上农村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家人不能正确的理解农业科技的这一专业,往往不会选择。

3农业科技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其实农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发展行业,国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受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政府一定要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需要挖掘农业科学界的有用人才,在大学开设农业科技相关专业课程,提高农业科技相关职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同时更要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研发出来的成果,可以设立相关的可研证书和一些物质上的奖励,给一些优秀的科研项目给予支持,让其可以成功的实践应用到我国农民的农作中。相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一定会日益精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一定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在我们的区域农业发展中一定要深化农民的创新意识,才能推进农村体制的创新,要不断创新才会有新的发展方向,才可以更有利的发现新的领域,农业科技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农业发展中不仅仅是对自然作物耕种和管理上的一个改变,也包括对农业耕种体制上的一个改革。我国自古以来都偏向于传统的“小农模式”,这种模式随着现在时代的进步是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进的,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可以让专业的人士测试土质来确定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来进行大批量的种植,这样既方便后期的管理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样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区域农业水平也就会上升,新的体制有很多,需要勇于面临创新改变,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结语

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个是毫无疑问的,早我国历史发展的农业潮流中,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必须由农业科技的进步来促进。再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时,应该看到如何利用农业科技的进步来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道路,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我国农业产值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农业科技的知识普及上,可以为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

篇7

庆阳市特色农产品丰富,绝大多数历史悠久,享负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加快,特色农产品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苹果、烟叶、黄花菜、小杂粮、牛羊肉等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已建成了一批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庆阳市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其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品享誉国内外。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久享盛誉。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具有“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杏乡”之美誉。庆阳市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其中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逐渐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的推进,从2000年起,整个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下,农产品加工业由最初的无序发展逐渐进入一种规模化的经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从2005年趋向于稳定发展,然而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却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二、庆阳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

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是由该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按照以往的研究,选择代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因子,即单产(P)、播种面积(S)作为基本变量,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PAI、规模优势指数SAI,由于这两者相互制约关系较强,对两种优势指数进行几何平均,即可得到综合优势指数CCA(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CA=■

其中,效率优势指数是指PAI(Productive Advantage Index)为各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

PAI=■

式中,Pij为i地区j种作物的单产;

Pit为i地区的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j为背景区域作物j的单产;

Pt为背景区域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AI>1时,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地区在该作物生产上具有产量相对优势;PAI

规模优势指数是指SAI(Scale Advantage Index)为研究区域某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区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与背景区域同一比值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SAI=■

式中,S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t表示i地区作物播种面积;

Sj表示背景区域j作物的播种面积;

St表示背景区域作物总播种面积;

SAI>1,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具有规模优势;SAI

1、庆阳市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评价

为了对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庆阳市作为研究的背景区域,选择该地区特色产业:小杂粮、油料、苹果、杏、黄花菜、烟叶、羊、牛作为研究对象,节选1991年、1995年,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农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PAI),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同时为了消除各种指数的年际波动影响,计算了各种指数十五年的平均数(见表1),均值为八个县区的整体平均结果。

2、各县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

根据综合优势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县区的位次,其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各县区比较优势地区差异。

种植业农产品。就小杂粮和油料而言,庆阳市各县区的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比较突出的是西峰和宁县。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看出,在小杂粮的发展上西峰无论是效率优势还是规模优势均占据了领头的地位,比较优势突出;而庆城和宁县虽然不具有综合优势,但其具有一般的效率优势。而生产规模相对太小(如庆城SAI=0.53)是导致这些县区缺乏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华池的油料作物中,由于规模太小(如镇原、华池)导致了具有一定较强优势的效率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从而使得综合优势过低。因此,如果能扩大播种面积,挖掘潜力,则在这些地方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水果产品。在水果的生产方面,以苹果和杏为代表,庆阳市整体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尤其效率优势比较突出,其中以华池的优势最为明显。在杏的生产方面,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均位列第一。而在苹果的生产方面,效率优势尤为突出(PAI=3.34)但其规模却位列最后,与其特别突出的效率优势非常的不协调。因此,应该扩大苹果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掘苹果的效率生产优势,重点开发水果产业的生产能力,提高整体竞争力。

畜牧业农产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庆阳市以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为其历来的特色优势产业。从比较优势分析看来,环县的羊和宁县的牛优势远胜于其他的地县,而对应的环县的牛和宁县的羊却位于相应位列的后位。所以,这两县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限制或放弃劣势产业的生产。

特色经济农产品。以黄花菜和烟叶为例,黄花菜是庆阳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度较高。从比较优势分析来看,庆阳市整体具有黄花菜的比较优势,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县就有西峰、镇原、庆城、合水、环县这五个地区,其突出优势可见一斑,且以西峰、镇原、庆城三地的优势最为明显,而正宁、华池、宁县却非常不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正宁几乎没有一点在黄花菜方面的生产优势,在这些地区可以放弃对黄花菜的生产。在烟叶方面,就庆阳市整体而言不具优势,但是正宁的烟叶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镇原的烟叶也具有较强的优势。

三、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背离现象解析

庆阳市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基本与其比较优势相符,但是还存在着与比较优势的要求相背离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多数县区妄图兼顾所有的特色农业资源,而不知道自己的相对优势,从而没有按照优势来分工生产;二是部分地区面对市场的波动,既忘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又把握不准市场行情的变化方向,因而产生农业结构调整行为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了比较优势的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1、比较优势不突出

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而且还需要兼顾其他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从而准确定位,突出优势。从庆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各县区对本区域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还主要停留在凭主观经验和对对方的大致判断上。最多也只是将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建立在一种与平均水平相比的基础之上,从而可能出现选择上的失误。这可能是庆阳市农产品专业化变动背离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盲目调整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波动是绝对的,而均衡则是相对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使之不断的从失衡走向均衡,又从均衡走向失衡。正是这种价格的经常波动,使得千万小规模经营农户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该扩大什么该压缩什么。结果是盲目调整,对原本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已经走向专业化生产道路的农产品轻易地进行压缩、调减,或者彻底放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种其他作物,从而造成与比较优势相背离的调整现象。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要素禀赋论,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对弱项可以放弃,特别是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业,也不具备加工优势的行业,必须敢于放弃。结合比较优势的分析,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扩大小杂粮、水果和蔬菜的播种面积,建立生产基地,严把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村小企业的同构性。同类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及合作,组成规模化企业。对于极具优势的作物比如黄花菜、苹果、杏、小杂粮、药材、烟叶等要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进行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以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而庆阳市由于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各县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庆阳市整体平均来看,已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有一些县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甚至是显著的比较优势;对于庆阳市平均水平显示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并不是所有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有些地区已处于比较劣势。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在该市平均水平上显示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扩大生产的农产品,并不是说所有地区都应当扩大生产;相反,对于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产品上应当进行压缩生产,合理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见表3)。

【参考文献】

[1] 戴小枫、杜颜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调研世界,2002(4).

[2] 李姝睿、高阳、王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J].农产品加工,2005(3).

[3] 聂亚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2007(2).

[4] 沈兆辉: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04(12).

[5] 姚玉平:浅议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8).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16-01

1 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 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 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

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 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 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十三五”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 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 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三抓”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 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 参考文献

[1] 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41-42.

篇9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wWw.lw881.com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篇10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发展农业旅游的情况来看,各国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容与经营的范围,大体开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是采用开发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如在城市或者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通过让旅游进入园区进行摘果、拔莱、赏花、采茶等方式让其能够从自身的劳动中感受到田园的乐趣。由于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当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开辟此类旅游模式就能够让旅游亲自参与到田园劳动当中,而且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相应的乐趣,让都市人能够放松出心情。

(二)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模式。该种方式主要以农业高科技作为主要发展特征,通过在城内小区、郊区附近建立起小型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不但能够向城市提品和蔬菜,而且通过组织人员参观,直接获取观光收入,这不但让生产基地能够保障生产、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高科技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当前科技进步的程度。一些城市的科技农业旅游景区甚至已经能够实现计算机控制泥土养分、喷水灌溉、对动物进行喂食等全自动一体化。

(三)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资源的充分组合与利用,通过景区的特殊点让更多的人群进入农业区体验。主要的方式是: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一般此种景区较大,让城市人群在周末或者假日时期,带上家人组织郊外的旅行。这类的农业旅游方式一般鼓励人们在农业旅游中进行住宿。在住宿过程中招揽旅客进行农业旅游景区进行分享水果、蔬菜,甚至亲手钓出的鱼等。旅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三、基于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农业旅游模式的分析

(一)苏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苏南地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努力丰富农业内涵,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其中苏州市已有48个各类生态观光农业场所,2005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5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3亿多元。苏南地区各市县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旅游地带。在新华报业网站上刊登的江苏省观光农业一览表中,列出了苏州、无锡、常州的109个观光农业布局点,其数量和效益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苏南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创收和农业增值。

(二)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概述。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维信集团在中国领衔投资的重要的农业项目,于1995年开发建设,投资1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3,000亩,是一个集农业会展与培训、农技贸易与投资、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园。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休闲观光业务,充分利用太湖自然山水和自身优势,在“农家体验、太湖风情、新加坡文化”三个主题方面充分挖掘,树立了自己在江浙沪旅游圈的独特风格。

四、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即今后农业发展方向也将随着其发展。通过了解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的,不但能够充分结合当前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带动农民自身的发展与更新,进而推出更多有优势的农业旅游,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农林大世界的现状中,我们依然看到有着许多问题需给予解决。

(一)农业旅游缺乏合理的布局。由于苏南地区发展农业旅游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少农业地区对于农业旅游并未认可,在整个农业区域投资经营者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规划能力有限,导致农业区内缺乏总体农业布局规则,各个休闲区域单调、重复、雷同。导致不少游客到了一次就不想继续下去。从未来农林大世界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在整个旅游景点除了农业的产品之后,很少有适合现代城市人群的发展活动,例如:游客抓鱼、亲手种植等多种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乐趣。而且未来农林大世界更多是单纯与门票收入来维持发展,造成了经营范围单一,而且缺乏更多有深度、有含义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在整个农林的发展上,就导致了其存在必要的发展局限性。

(二)缺乏宏观管理方式。由于农业旅游在我国依然未能够得到人们认可。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景点区都未能制定出相应的推广方式,造成农业旅游并未能够形成规模。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广告效益是发展产品的最好手段,但广告推广总是运用到大量的资金。而农业旅游在我国是逐步发展起来,各个地方政府、景点未能够从宏观角度上推农业旅游进行更多的投入,而仅仅依据当前景点发展的规划,缓慢的投入,导致景点的发展过于缓慢,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农业旅游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城市旅游者大都是在城市内居住,他们对于农业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到未来农林大世界来更多的是希望是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当前旅游者更多的目的在于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层次的活动,参与的兴趣都不强。这两者可以看出当前农业区域缺乏让旅游者抒发更多心情的区域,从农林大世界中就可以看到,让农业旅游者放松心情的项目可谓少之又少,而且随着旅游者的到来,环境污染变得严重,各个景点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者看到环境差的区域大都不愿意再进行。未来农林大世界缺乏更高价值的品牌竞争意识和长远竞争理念。

五、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模式优化的思路

篇11

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1中国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1.1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改善,国内农产品产量始终保持着世界前位。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农业、外部能源的投入,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热潮,也推动了国内特色生态农业系统的建立,各区域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进行产业化生产,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

尽管如此,但在我国种植业仍旧是农业的主体,而种植业又最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便造成了国内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强依赖性。即便是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完全取缔,也依旧难以打破“靠天吃饭”的束缚,再加上农业生产易受到动植物生长周期的制约以及农业生产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滞后性。其竞争力明显偏弱于其它产业。而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也决定了对农业进行合理保护是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1.2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从1979年的1117.60亿元一直到如今的51497.37亿元,在35a中上涨了40多倍(如图1所示),对GDP的贡献率高达4.9%。因此,无论从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方面还是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来看,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亦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甚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如今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环境下,更加凸显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继就业压力、经济增长“三高一低”等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原因之一[1]。诸如产业化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较低、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高不确定性等等,这些因素无疑都给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增添了阻力。再加上面对着来自自然环境、产品市场、生产技术等诸多风险因素的制约。因此,客观上亟需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最迫切的选择。

图11979~2013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情况图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的通行做法,同时亦是我国现阶段扶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就目前我国国情而言,区域间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教育文化程度等差异的普遍存在,就使得我国在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的同时,更需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区域特性以及各地农业保险实行的基础情况都考虑进来,以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来解决我国区域间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问题[2]。

2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全国农业保险总体情况分析

在经历了20a的保险业停办的经验教训,国内保险业从1980年开始便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发展的时期,此时海外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务也相继逐步开始拓展。随着1993年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保险法的颁布实行,我国保险业整体再次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保险保障服务领域还是从分散社会风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其中农业保险业务的成长更是国内保险系统重建过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1.1保费收入增长迅速

据统计从1985~2012年间,在这不到30a的时间里,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农业保险承保量基本上是呈每年递增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自2007年以来,保费收入累计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达到85%,而仅就2013年1a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就已达到306.7亿元,占这一年财产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的4.73%。而相较于呈下降趋势的赔付率,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在分散风险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2.1.2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增多

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的险种已经比较广泛了,从最初了种养两业,再到现在的渔业保险、经济作物保险、农机具保险以及森林保险等等,农业保险服务的领域在不断的增加[3]。加之,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国内农业生产、维护城乡和谐等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发展农险保险、扩大农业险种的覆盖面和承保范围也是近期国内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势。同时,例如像继续推进牧区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农房保险以及农村综合保险等涉农保险也将会成为提升国内农业保险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4]。

2.1.3有效分散农业风险

为了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局面,国务院从1982年开始恢复了国内中断23a的农业保险业务,因此1982年既是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恢复的一年,也是对农业产业风险管理、分散转折的一年。在1982~1993年这10a里,国内农业保险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保费收入骤增,在分散风险方面也卓有成效[5]。尤其从近几年国内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与农业保险承保品种的覆盖范围上来看尤为明显。例如像广东省、河南省保险公司在2012年,汇聚同质风险的数量、承保金额都有所上升,保险保费收入增长均在120%以上,而且承保覆盖区域也不断扩大,像山东省2012年农业保险开办地区也由初期的55个县(市)扩大到现在的100个县以上,充分发挥了对区域农业风险的集合分散功能。

2.2中国农业保险亟需直面的问题

虽然从2007年国内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62.1亿元,而且在农业保险投入方面逐年递增,年均增长45.8%。同时,在其它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尽管如此,但我国农业依旧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纵观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赔付率过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性,是我国农险发展过程中仍亟需正视的三大基本问题。

2.2.1赔付率过高

由于农业生产高风险性的特点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尤其相对于第2、第3产业来说,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较多,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1982~2004年,全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共80.98亿元,而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高达87.24%;再到2008~2012年,全国的农业保险费收入累计达到了600亿元,但与此相对应的高赔款支出仍居高不下,累计至2012年底共有400亿元。在保费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承受着过高的赔付率[6]。

2.2.2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农民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险产品的数量。从这一点上来看,致使一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有很多,而就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程度来看,偏低的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的强外部性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的低效,无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动因。

2.2.2.1就目前来看,国内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大致可以分为4个维度: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其中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养殖收入),基本工资(即打工收入)、个体经营、其他收入(含政府补贴)。实际上,从上述其主要收入来源上来看,国内农民收入来源已经初步实现多元化,就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指标来看,已达到1990年总收入11倍[7]。尽管如此,但由于在3次产业中,农业生产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农村资源的长期匮乏。因此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依然很低,截止到2012年,其平均每人纯收入仅7916元。这与过高的农业保险保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2.2.2就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情况上来看,1985~1994年是国内农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10a,而在之后的1995~1999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甚至还出现了回落,直到2000年以后,国内农险的保费收入又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见,总体来看,国内农业保险是经历了一段波动式的发展过程。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动因是由于其具有强外部性。农业保险的强外部性是源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它便具有这种明显的利益外溢的特征。即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和农户投保的行为均可以使其他人和社会获得收益,而受益者却并非完全承担全部的花费或代价。也正是由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长期无法对等,农险市场慢慢出现价格歪曲,农民投保的个人预期收益下降,导致其对农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而此时如果农业保险生产经营者提供足量的保险,则保险企业必然要承担亏损,结果又将导致供给不足。

2.2.2.3国家为农险提供保险补贴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各国政府对本国农业保险普遍实行的扶持方式[8]。因此,从最初2004年的仅在试点地区实行,为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到2006年的,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再到已经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列为财政预算科目,通过这10a农业保险补贴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已经逐渐将农业保险补贴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9]。

但随着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范围、补贴品种的不断扩大,而相应取得的效果去依旧不佳。这要归因于,依靠加大财政补贴的方式是很难刺激农户的自愿参保行为,而且还会加强农业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结果造成,财政补贴实行初期,虽然可以在短期增加农户的参保率,扩大保费收入,但从长期上来看,却无法持续维持保费收入增长,反而会出现下滑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国家加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补贴,从保费收入水平上看,亦是逐年增长,但按全国2.3亿农户计算,农户人均投保费仍不足150元。

2.2.3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差异性大

农业保险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业务。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对当地农业保险给予了大力扶持,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近2a的保险市场的区域格局上来看,东部地区依旧是国内保险业发展的主力军,该地区实现的保费收入可以占到全国保费收入的58%作用,而中部地区的8个区域保险市场和西部地区的12个保险市场所实现的保险收入仅能占到全国份额的23%和19%。而且到了2012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不断增长,共实现原保险费8955亿元,同比上升0.47%,在农业保险发展方面也不乏亮点,以广东省为例仅2012年1a农业保险保费增长了130.9%。而中、西部农业市场增速却放缓,在农业保险运行模式上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以湖北省为例,整体来看农业保险规模较小,险种也主要是集中在耕牛保险、养鱼保险、烟草种植、蔬菜种植等险种。保险责任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方面。虽然国家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引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险公司自办等相互配合的经营模式,但由于贯彻“微利”原则,依旧很难改变全省农业保险承保范围狭窄的问题。这同时也体现出了国内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程度的差异性[10]。

3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依赖

就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来看,各国均有适合自己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都各不相同。那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各异、各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特殊性所致,因此,在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区域间农业生产的技术差异和资源特色来为不同区域的农业保险确定差异化发展路线是我国必然的选择。

3.1区域补贴标准的差异化决策

农业风险的多样性是我国实行区域农业保险的必要条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无论是哪种风险因素都存在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然而就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来看,国内农业补贴主要集中在一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吉林、四川、江苏等重点的经济区域。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断地加深,农业保险补贴覆盖面也不断的扩大,但依然没有走出补贴范围狭窄,补贴方式单一的局面。

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来自体制外、国内和国际的风险因素广泛聚类,再加上农业风险的强关联性,所以仅将单一、各类诸如旱灾、冰雹等险种纳入到保障体系中,在短期内是很难彻底改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所遇到的潜在风险。因此,根据目前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过于狭窄的特点,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自然禀赋的劣势、自然环境特征、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当地农民收入情况来决定补贴的范围和补贴的比例。

3.2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差异化设计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区域化设计构想目的在于体现国内各区域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上。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保险发展程度上来看,明显呈现出东部与东北地区相对发达,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现象。再加上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均收入水平都各不相同,因此,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也必须存在差异性,需要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不同的发展困境来选择其各自的发展重心与经营模式。

具体来说,由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参保率比较低,所以其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扩大农民参保率和农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上,同时通过“以险养险”的方式,扩大该区域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比例。在厘定保险费上,要充分考虑该区域消费层次与结构,根据可保风险的风险程度和损失率来设计本区域保险费率。而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较好的东部和东北部区域,由于人均投保率已较高,所以应将发展重心放在提高“偿付能力”上。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东部和东北部区域应该提高商业性的保险比例。同时在销售模式上,也应通过借助保险人与经纪公司等中介的力量,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加大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的比重,依靠不断深化农业保险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来扩大和稳定农业保险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为农户提供更多、更能满足该区域农民需求的风险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解淑贞.安丘市农业保险发展对策分析[D][硕士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承.中国沿海地区农业保险政策研究[D][博士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陈敏.浅析完善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J].时代金融,2013(08):71-72.

[5]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曲哲.农险立法提速[J].农经,2012(05):50-53.

[7]高彦彬.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篇12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15

Regional Typ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SHI Jia-lin, ZHANG Lei, JIA Feng-ling

(Rural Economy and Zoning Institute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vided leisure agriculture into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Tianjin rural area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prospect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Key words: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regional types; development prospect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兴起到规范管理的过程。2008年,天津市农委和市旅游局共同成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并提出“百千万”建设工程,即用4年时间,建设200个特色旅游村(点),发展2 0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实现30 000人就业[1]。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160个特色旅游村(点),形式上既有观光农业园区,又有生态农业庄园,还有农家乐、渔家乐,以及特色村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34家,直接从业人员2.4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67万人,占总人数的68%,带动农户3.41万户。年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年利润总额近4亿元,年利税超过3 000万元(根据2011年天津市农委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摸底调查的通知》所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表,收集全市各区县统计资料汇总数据)。蓟县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青区水高庄园、津南区松江乡村俱乐部和塘沽诺恩渔业生态园被评为全国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静海县西双塘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10个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之一。

1 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

天津10个有农业区县根据各自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类型以及现有休闲农业景区类型和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4种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区域,分别为:环城休闲农业区、滨海休闲农业区、远郊休闲农业区和蓟县休闲农业区。

1.1 环城休闲农业区

包括东丽、西青、津南、北辰4区。该区在地理位置上紧紧围绕中心市区,交通路网发达,由最边缘地带到市中心的距离均不超过35 km,行车时间不超过1 h,对于吸引市区游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农业规模相对较小,第一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2%[2]。但农业产业类型多样,特色明显,已形成以花卉、观赏鱼、淡水鱼、果品、特色蔬菜以及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环城四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天嘉湖、东丽湖、鸭淀水库、永金水库等为主的生态水域资源,以小站练兵、崇文尚武、天穆清真、杨柳青年画、葛沽宝辇等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众多农业园区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38个,类型以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度假庄园和花卉交易市场为主,突出农业的科技展示、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依托花卉、观赏鱼、小站稻、特色蔬菜和优质果品的产品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市民农事参与、休闲度假娱乐和乡村民俗文化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采摘体验、休闲垂钓、花卉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市民农园和休闲庄园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2 滨海休闲农业区

包括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3个区域,其核心区是与天津市中心城区并列的城市发展核心。该区地处东部沿海,战略地位显要,交通路网发达,最远端距离天津市中心约75 km,行车时间不足2 h。该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天津市GDP的55.2%,引领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该区农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16%[2],但农业资源特色鲜明,特别是海域滩涂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区已形成以海水养殖、耐盐碱植物、葡萄、冬枣、蔬菜、食用菌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体系。

滨海新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海水养殖池塘、浅海滩涂、北大港水库、北塘水库等为主的生态水域资源,以妈祖文化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冬枣、葡萄、食用菌、蔬菜、海珍品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14个,类型以农业科技园区、休闲渔业园区、渔家乐型特色村为主,突出农业的科技展示、休闲观光和生态保护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将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特殊的海洋资源条件、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条件以及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生态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娱乐(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海上垂钓、渔家餐饮、采摘观光、创意展示、科技示范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3 远郊休闲农业区

包括静海、武清、宝坻、宁河两区两县。该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天津、北京与河北省的交界处,虽距天津市中心距离相对较远,但对北京和河北等地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该区目前已构建起完善的交通路网体系,距天津市中心最远约95 km,行车时间约2 h;最西部距北京市中心仅45 km,最东部距唐山市中心仅23 km,1 h车程即可抵达,对于吸引周边区域游客具有天然优势。该区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多样,规模相对较大,第一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9%~12%[2],是天津地区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基地,已形成以水稻、林木、果品、蔬菜、食用菌、特色粮食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体系。

该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七里海、大黄堡、团泊洼为主的生态湿地资源,以港北森林公园、静海林海、青龙湾固沙林、青南万亩生态林等为主的生态林地资源,以宁河天尊阁、《红旗谱》影视基地、宝坻玉佛宫、秦城遗址等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津沽小站米、七里海河蟹、田水铺萝卜、金丝小枣、宝坻三辣、黄庄洼稻米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39个,类型以特色旅游村、现代农业园区和温泉度假庄园为主,突出农业的产品供给、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进一步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和农村传统文化优势,依托湿地、林地、农田、地热等特殊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乡村民俗文化和农家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农事参与、生态观光、文化传承、农情体验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4 蓟县休闲农业区

蓟县地处天津市最北部,是天津唯一的有山地的区县,南距天津市区110 km,西距北京65 km,东距唐山80 km,津蓟、蓟平高速以及即将启动的京秦、塘承高速使蓟县融入了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蓟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地总面积的2/3为山区和库区,土壤肥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同时,蓟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翠屏湖度假、县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特色中等旅游城市,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蓟县已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六大旅游景区以及丰富的山野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目前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128个,类型以农家乐为主,还包括民俗村、生态庄园和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农家乐、民俗村和生态农庄分布在北部山区和库区,现代农业园区多集中在南部平原地区,突出农业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以休闲农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努力提升水平和档次,以农家生活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主要发展模式,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公共设施,着力提升品质,推进“一家一户”式农家院旅游向全景式乡村旅游转变,形成“一村一品,一域一俗”的发展格局,开发主题农庄、乡村俱乐部、乡村营地、企业会所等休闲产品,撬动高端客源市场。

2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展望

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3]。主要有: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为休闲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实施“三区”联动协调发展等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定位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农业已成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层次和水平,“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发展将力求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2.1 由资源低效利用向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通常以对资源的消耗和低效利用为特征,由农户自发形成的以特色农产品、农家餐饮、农家住宿等为主要形式,对特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经营理念缺乏[4]。“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应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和初级利用,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基地等途径,将多种农业资源高度集中、统一规划、深度开发,通过挖掘农产品和资源与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体验参与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内在关联,提升原有资源的附加值,从而在资源整合、要素聚集、价值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

2.2 由初级休闲产品结构向发展创意产品体系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常常存在初级休闲产品所占比重较高、产品开发同质化严重、产品布局单体化明显、产品标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休闲活动主要局限在“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等几个方面。“十二五”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度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休闲农业的产品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与升级,深度挖掘景区所属地区的文化内涵,将创意的内容加入到休闲农业产品开发中,培育参与性、休闲性、体验性和学习性强的休闲项目,并通过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休闲农业产品体系[5]。

2.3 由分散化小规模经营向产业化、组织化经营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多以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类型单一,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都较低,影响了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6]。“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的发展将更多的依靠产业化龙头组织,通过龙头组织的带动,将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在具体建设中,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特点,探索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企业集团型、龙头景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休闲农业企业,鼓励农户成立休闲农业合作社,积极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打造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2.4 由单一功能开发向产业功能体系建设转变

休闲农业景点或项目在发展初期往往集中于开发某一单一功能,如餐饮住宿型、果蔬采摘型、风景游览型等,休闲活动内容单一,与其他产业的横向联系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使游客失去新鲜感,从而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也应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与地区二、三产业紧密结合,通过建设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休闲农业园区和基地等形式,拓展休闲农业在特色产品供给、生态资源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康体养生医疗、度假接待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功能,从而形成完善的由一产延伸至三产的产业功能体系。

2.5 由面向天津市民向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转变

天津休闲农业目前主要服务于天津市区居民和极少数北京、河北省地区市民,市场潜力还未被完全开发。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核心位置,与北京和河北省接壤,城市定位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随着其外向度的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也应发生改变。“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天津便捷的交通路网优势,以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将休闲农业融入天津旅游业整体发展中去,通过与北京、河北等地的错位发展,以独特的海洋资源和民俗文化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以高端的服务和富有民族品味的产品吸引国际游客,从而打造天津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旅游局,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wenku.baidu.com/view/3d80b6bc960590c69ec376.ab.html.

[2] 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 贾凤伶, 李瑾, 黄学群. 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5):93-97.

篇13

作者:郭鸿剑 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区域品牌效应来带动,但是目前七台河地区的农副产品未能形成国内知名品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人才缺乏七台河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在法律意识、技能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进行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民数量有限,与七台河地区现代大农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距离。农技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技能人员缺乏,而且人员年龄、智能、知识、性别结构仍不合理,对七台河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七台河地区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首先表现在供给总量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七台河地区已经在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总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来水工程、通村公路、电信网络、燃气、通讯等还没有实现100%的农村需求。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子女教育、卫生环境、福利设施等方面仍滞后。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远低于GDP10%的增长速度。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土治理、生态保护、能源改造等设施建设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供需结构失衡。在七台河现展扶持政策的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历史欠账问题,以及七台河所辖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七台河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供需仍未均衡,特别在供需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内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多数地区以交通、水利、供电等农业基础设施为建设重心,忽视子女教育、卫生环保、燃气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管理人员倾向于见效快、政绩突出的设施建设,如可以量化的通村公路设施等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建设,而对关系到整体农业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设施的建设,却一拖再拖。如涉及到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经常以经费等借口不予建设。结合阶段性的发展思路,有目的地重点发展某些农业设施是可以的,但不能损害了农民的核心利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但因为基层政府官员过多地关注其政绩,加之干部任期的制约,经济增长指标的要求,使得部分官员一味强调GDP增长,忽略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效益的内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产生短期行为,重视见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开长远的见效慢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忽视农民急需的现代农业发展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技推广、教育培训、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转换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服务机制。进行农机管理站的机制改革,科学划分公益性的农机服务、运营性的农机技术服务以及农机执法,转变其管理职能,将原来的部分职能合入基层政府的农业综合管理机构。根据辖区农业机械保有数量、耕地数量、农业从业人口数等条件,合理设置辖区农机管理点,调整了结构,优化了资源,增强了技术服务能力。完善了服务体系,转变了职能。另一方面,完善对种粮农民的各项粮食补贴政策。要适当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的水平,将农民从事粮食种植所得增加到社会各不同行业所得的均值水平。通过粮食直补促进七台河地区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实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施农业科技进农户活动。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进农户的典型县,示范村,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发挥帮带扶作用,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进行专业农民培训活动,结合七台河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分阶段的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技术能力的种植农户进行专业农民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技能,进而发挥其带动其他农民增强科技技能的作用。对掌握专业技术的农民给予考核证书,引导其成为地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技能农民。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必须结合国家总体的法制要求以及七台河市的地方法规,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前提。需要提高对农民的法制解读的力度,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

进行定期的农民普法培训,提高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履行法律的觉悟。处理好农村的各类矛盾,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民的现代文明。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实现推动与拉动的共同效应。转变政府的市场服务功能,促进现代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完善现有的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政府需要把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实际,进一步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的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当结合市场环境,促进流通市场的规范化,形成宽松的发展氛围。结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特征,限制垄断促进竞争,对市场运行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建立规范有序竞争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的环境,依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及标准,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遵循绿色生产观念,健全绿色农产品的现代流通综合市场。推进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绿色农业消费流通体系,建立农产品零售保险直营、绿色有机品专营等形式,保证流通体系的绿色标准。与此同时,在整个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户以及生产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要求在规模上、流通形式上、交易方式上进行审查,尽可能把整个流通环节的污染消除。对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要科学规划,降低农产品在运输环节上出现的消耗。加强农产品包装的新型材料的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加快新型外观设计,根据农产品的特征,增强农产品包装环节的能力,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储存,完善储存条件,遵循程序可控、货物可及原则,进行环评,杜绝对环境的污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