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管理学基本常识

管理学基本常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管理学基本常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管理学基本常识

篇1

论文摘要: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当今社会学概论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却往往存在偏误。本文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教师(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角度和专家与大众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只有综合三种不同角度的观点,才可以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对关系的涵义。

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之一。其中,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和社会学家从事专门职业时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它也是社会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对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社会学家们在林林总总的教科书中多少都进行过论述。不过,国内专家在介绍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注意不够,要么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要么是只论述其中一点,而不顾及其它,造成误会甚至偏见。由于教科书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教科书的偏误不可小视。本文在以往学界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问题的探讨的基础上,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进行梳理和综述,以就正于方家,并希望在以后的社会学教科书中能够较为全面的介绍这样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

一、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透视

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透视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是指从专业/学科分类体系中怎么确立社会学自身的立足之地这一点来考虑问题的。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19世纪社会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逐步建立起来。在已经拥有制度化支撑的社会科学诸学科面前,社会学要有自身的地位,必须拥有与其他先制度化的社会科学诸学科更为独特的地方。

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从孔德(AugusteComte)最先提出“社会学”概念到涂尔干(EmileDurkheim)最先获得法国大学的社会学教职,早期经典社会学家虽然没有明确就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进行说明,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假设,就是科学自然优于常识。比如孔德,他把人类观念进步的阶梯分为三个阶段,即神学的阶段、形而上学的阶段和科学的阶段。孔德认为,社会学在时间上是最晚出的,在逻辑层次上是最高的,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做了准备,而它可以把先前一切学科作为源泉。在他的科学分类里,所牵涉到的问题不包括常识,因为在科学理性的关照之下,没有任何属于常识的藏身之地。

涂尔干则在孔德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涂尔干指出,“孔德这种用历史发展的观念来解释社会的方法,与人们用常识来解释社会的方法没有多大区别。从表面上看,历史提供了社会进化的一个简单程序……因此,对于解释社会进化似乎只能用人的意念了。假如这样来解释社会,不仅是陷入意识形态决定论,而且是将与社会学毫无关系的概念当作社会学对象了。”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方法要求人们不要用常识代替科学,凡是未经科学检验的概念,不能随便使用,更不能用来代替事物本身。”在涂尔干看来,由于社会现象的异常复杂性,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用常识来解释它们。可是,社会学家不能这样,他指出,“社会学者在决定研究对象时,或者在讲授他的研究结果时,都不能乱用科学以外或没经过科学研究检验的概念。社会学者还应该清除常识导致的谬误和前人传下来的习惯中成为科学研究桎梏的部分。即使不能完全清除,也应该明白这类常识和习惯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才不致于让这类东西在学说上占据重要地位。”

涂尔干关于社会学的方法论的主张,在其《自杀论》一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涂尔干挑选了一个常识看来无非是极端个人化的行为,如自杀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自杀率的研究,他否定了常识关于自杀的很多观点(当然也包括当时心理学界关于自杀的很多观点)。通过这样具体的研究成果,涂尔干清楚的表达了他在社会学与常识关系问题上的立场。

总之,在这些经典社会学家的眼里,树立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显然是要把它不仅与常识而且要与其他已存的社会科学的学科相区别,这在他们说来显然不仅是树立学科本身合法性所必须的(我们只要看到孔德、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在创始社会学时在将她和其它学科区隔上所做的努力,便可略之一、二),而且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看,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也不仅仅存在于经典社会学家那里,在社会学家作为专门职业的层面,也需要考虑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家从事专门职业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很多社会学家为了求证社会学研究自身对于常识的合法性,往往对此加以说明论证。据美国社会学家的看法,常识性知识和科学知识有三个基本的区别:(1)目标。常识性知识关注的是使用性的活动,是怎样以一种有意义的、可以预料的方式从事这些活动。相反,科学知识的基本目标是为其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当科学家出于个人的原因而尽力“证明”某种理论时,指引着他的就是常识,不是科学。(2)支持其理论的证据。常识性知识建筑在现行事物的基础上。科学则需要远为广泛的证据,他们是按照明确的规则收集起来的。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甚至将努力证明其理论之不成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们才能向任何一个接受所运用的证据的规则的人提供系统的令人深信不疑的证据,证明其理论之成立。(3)系统性。科学理论就其本性而言是清晰的,并且是做过系统阐述的,而常识性理论则是想当然的,并且可能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常识性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这种区别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上。

二、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透视

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主要是指社会学家作为教师怎样在教学中阐明这对关系。在现代大学教学体系中,社会学概论课程是很多大学生的必修/选修课,对学习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这门社会学的入门课里,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同学们首先就要碰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理解好这个问题,可以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学习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社会学最为发达的美国,几乎每一本社会学的入门书都会涉及到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E.Snizek为美国大学选修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新生所提出的一份社会学智商测验(SociologicalI.Q.Test)。

这份测验由30个陈述组成,依一般常识来看,进行判断是没有问题的,难度似乎不大。但根据社会学的科学调查或社会实践表现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些陈述的对错与常识的观点几乎都是对立的。这份测验其具体内容,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其结论不一定还适合已经变迁了的社会情境。但同时,这种测验的思路体现了撰写教材的专家们在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上希望透露给这些专业修习者的理想和信念,即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测验,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常识的种种观点和看法并不一定经得起社会学研究的推敲和考验。

在大陆,目前很多社会学概论教材里面,也仿照美国社会学教科书的思路,提出了社会学知识可能迥异于常识的观点(甚至在这些教材中,所引用的例证也是与美国教科书所引用的例证相同)。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社会学家刘少杰就在访谈中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进行过评论,其主旨也是与美国社会学概论教材的提法没有什么两样。国内近几年来出版的一些社会学概论教材,如张敦福主编的《现代社会学教程》、风笑天主编的《社会学导论》,朱力主编的《社会学原理》,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大体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国内教科书中关于社会学与常识的评论,仍是立足于社会学与常识的对立或者至少是有优越性的地方。也许,在他们的视野里,社会学当然与常识不同,甚至与常识的观点正好相反,否则就没有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了!

三、从专大众的角度透视

如果说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和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这还是从知识本身的角度来考察这对关系的话,从专家与大众(门外汉,layman)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则远远超出了知识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更深刻地讨论了社会学与常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社会学知识至少不比常识拥有更多道德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考察,就不是局限于社会学与常识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而考察他们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应用的范围、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等等。

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学进步的重要障碍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探究人类的所有实践,包括象科学、哲学、法学、艺术等实践,因而具有“元”科学的性质;社会学家这门专业,其无意识的动机之一就在于它是一门力图成为“元”科学的职业。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的“元”科学性质,“始终应当是针对它自身来说的”,它必须利用它自身的手段,对自己进行反思,确定自己是什么,自己正在干什么,努力改善对自己立场的了解。这样就能消除由于无反思所引发的各种偏见,努力探寻各种机制的知识,一方面推动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反思的条件。

此外,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也对社会学知识本身以及社会常识做了建构论的解释。比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常识定义为行动者关于社会生活的陈述性信念和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他认为主流社会科学——惯以纠正常识为己任,这就是偏见。在吉登斯看来,正统共识的支持者“设想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具有一种技术形态。社会科学纠正行动者关于社会行动或制度的虚假信念。如发生在自然科学中的情况一样,随着我们对社会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改变它。”但是,这样一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确包含了对常人行动者所持的关于社会世界虚假信念的批判。但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论得以构成的背景、其实践的意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大为不同。社会科学关注持有观念和创造观念的行动者,他们会对他们的行动以及如此行动的条件做理论概括。社会科学涉及一种双重解释,因为在那里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理论要发生效力的那个世界,是由进行概括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各种行动构成的。社会科学不必向身处其中的行动者解释社会世界的意义。正相反,社会科学的技术观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概念是被制造来分析社会世界的,却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因此,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当社会科学概念为常人行动者所接纳并融人社会活动中,它们自然成为社会例行实践中人人谙熟的要素了。这从社区、社区建设、社会指标、社会发展、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等等社会学的专业词汇逐步推广到变成大众的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所以说,社会科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为常人行动者的理论和实践所熟悉,它不会局限为一种专业的话语。

吉登斯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平也认为,与自然不同,在社会一人文环境中,每一个被专家视为“外行”的社会成员作为具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行动主体都在时时处处参与着社会的建构过程;并且,这既是行动的过程,也是阐释的过程,而他们对在自己的行动参与下建构起来的社会生活的阐释,若照专家看来也许无非是“常识”而已。不过,情况也有正好调转过来的时候,所谓的关于社会一人文的专业知识,倘依常人的(或外行)看来,也不过是用某种学术语言讲述的常识。而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由于常人也是知识者和阐释者,任何一种关于社会一人文的专业理论都是在被常人从自己的眼光和角度不断进行再阐释着。正是这种“双向阐释”构成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基本品质。

因此,从反思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等角度来看,常识与社会学的关系就不像前人所认识的那样是简单对立的。这些方面的认识,也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事实的主观方面,注意到常人的理解与生活,因此,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从以上的三个角度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知识与社会常识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全面的考察社会学知识与常识性知识二者之间种种变化的关系。从这种知识社会学的考察结果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社会学与常识之异

社会学包括的不仅仅是社会学的知识,还包括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思考方式。常识也包括常识性的知识、直接经验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直觉从众的思考方式。社会学与常识的区别关系也可以参照前述的常识性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来看待。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凭个人经验和普通常识来处理日常事务与解释社会现象,这种方式也可以发展出知识来,就像传统社会以经验累积与传承来建构知识一样。“社会学”不必也未必能“导正”所谓“偏颇”的想法(因为“正”与“偏”是相对地),但至少能提供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而这个解释通常是经由实证资料的搜集来支持或是经由理论逻辑的推演结果。由于现代知识的建构方式,通常强调“系统”而不是零散,重视“累积”而不是秘方。因此,具有“系统”与“累积”的知识成为现代学术的特色。“社会学”的特色就在强调“系统与累积”,主要能提供我们一般性(即大数法则)的知识。当然这并不能说是“正统”知识,只不过是能透过现代“科学”技术或程序的“实证资料”来加以支持的说法而已。透过社会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一般”现象(而不是和一个人的想法),这或许可以帮助一般人跳脱出以自己经验为主的“认知”与视为当然的“常识”。同时,熟悉(常识)使我们“视而不见”,“去熟悉化”则是社会学式思考(think—ingsociologicaly)的第一步,打开我们的社会触觉,让我们“见人所不能见”,看清楚这个世界,也更了解自己。

其次,几乎是命定的必须以“常识”为探讨对象的社会学让人们往往以为社会学并无举足轻重或者对实际人类社会贡献——甚至有些人直觉地就去质疑(或者否定)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但其实,社会学的知识具有强烈批判品格(尽管社会学之中的某些说法被视为是保守、静态且倾向于维系“现状”(htestatusquo)的),社会学的这种批判品格也是常识所不具备的。

另外,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的社会科学家在其研究和理论中,也使许多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当普遍的常识性假设成为理所当然(take—forgranted)的东西。社会学最近几十年的进步,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对常识性假设进行再考察,对它们做出批判性评价,在必要的地方以经过科学的证据严格验证的观点来取代。

因此,现在也有一些关于“社会学庸俗化”的批判文章,它把“社会学庸俗化”问题提出来,希望使社会学学科的特性更加凸显。在这些论者看来,对社会学家而言,常识只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题目,而不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这种提醒显然是必要的,由于社会学家们都生活于常识的世界里,他们对自己所利用的常识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这样一来,他们在自己的社会学研究工作中才不至于把常识当成了社会学知识(当然,反过来说,有些社会学家不是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做出的社会评论,我们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社会学的知识或者社会学的理论成果)。

2.社会学与常识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学对社会的介入越来越广泛、深入,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也由原来的似乎理所当然的“社会学与常识相对”的态度要变得不那么肯定了。在社会上,一方面,社会学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书籍等等媒介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似乎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学家都可以发言且常有惊人之语,另一方面,有些舆论把社会学家的工作称为“花大量的钱财去发现尽人皆知的事实”,把社会学家在大众传媒中传播的很多“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学的视角”所作的分析称为“庸俗社会学”。社会学家对社会现实的全面介入与社会舆论对社会学的讥讽之间的张力使得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又重新成为社会学家反思的对象。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危机”,更是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学与常识(实际上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社会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反思。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2-0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围绕高职高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一直在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酒店管理学》教学现状

《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的后续课程有《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本课程与后续课程共同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主线,从而实现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基于酒店中层管理人员及基层服务人员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目标,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据职业能力的培育选择课程内容,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上以“学以致用”为原则,改变原来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编排内容,真正地根据酒店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情境来设计课程,在原知识结构中进行提炼、取舍,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知识“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

经过《酒店管理学》的实际教学,笔者认为此课程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三个缺乏”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酒店管理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具体实施中面临的难题。

1.学生缺乏管理学基础知识。本课程参考学时60学时,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饭店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趋势;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理解饭店组织结构及各部门人员职责,掌握饭店各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及管理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饭店有所认知,对饭店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服务部门有所了解,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基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这就给酒店管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既要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又要讲各管理部门及直接对客部门的管理知识。这样就造成教学内容多而杂,没有重点,有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所限只能泛泛地讲讲,不能深入。学生反映整个学期这门课讲的内容不少,但重点却不突出,多而杂的内容很难在脑中形成完整、全面、系统的框架。

2.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酒店管理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本课程的性质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当前酒店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酒店及酒店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酒店的基本业务和技能,明确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掌握酒店管理知识、具有服务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然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性很强,就应该在课程设计上有实践教学环节,而目前的“酒店管理学”课程设计却缺失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还是偏重理论,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3.缺乏综合性的考核方式。《酒店管理学》在过去的考核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问题。常常出现学生“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现象。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实习结束后,对《酒店管理学》的主要内容记忆模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学完能记住,记住会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任务作为考核项目,既考核理论知识,也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综合性的考核可以通过运用理论知识加强记忆,加强理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特点

1.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开设酒店管理学之前没有学过相应的管理学基础,缺乏相应的管理学理念,直接开设酒店管理学就需要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这一课,才便于学生理解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但酒店管理学只有60课时,很难系统地讲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只能粗略简要地讲解一些管理学的基本常识。

2.学习目标不明确。酒店管理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不了解,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在原先的课程改革中,对本课程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将本课程分为饭店认知模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酒店市场营销模块、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模块以及酒店物资与设备管理模块。五个模块虽然包含了酒店的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但是在讲解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和学生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学习重点不突出,影响到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篇3

在现代管理中,管理的概念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管理者依照某些原则、程序、方式、逻辑、方法和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些原则和逻辑,就是管理的知识基础,而那些计划、组织就是管理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在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理论中,管理就是带领他人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管理还能让人有所成就。

篇4

关键词:

中职;酒店管理;礼仪教育

一、当今服务礼仪在酒店行业中的重要性

酒店行业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礼仪服务要求较高,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客人,令客人满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企业的口碑。现在很多酒店把服务礼仪当成是酒店的一种文化,好的服务礼仪已经成为酒店企业的竞争力。以前酒店行业习惯把酒店产品作为主要竞争力,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已经不再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客人更注重的是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礼仪成为了酒店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1.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缺失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但随着西方礼仪的传入,现在更多的中职学生懂得握手、点头、介绍之类的礼仪,却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作揖、鞠躬、谦让类的礼仪。在2008年奥运会上,礼仪小姐身着青花瓷服装,无论仪容仪表还是语言举止,都向世界展现出了我国传统的礼仪之美。可见,我国传统的礼仪教育其实是非常有特色的,并且为世界所公认,学校需要把这种传统文化教给中职学生,让他们从文化中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并为企业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服务礼仪文化。

2.重形式轻内涵

礼仪展示在酒店技能竞赛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说明酒店专业对中职生礼仪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比赛中一般要求选手进行仪容仪表、微笑、站姿、蹲姿、行走、指引等的展示,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学校会要求学生学习站姿、蹲姿、坐姿、微笑等礼仪,但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聊,不明白一个比赛为什么要这么繁琐,还要对一个动作进行成千上万次的训练,这使得礼仪教育适得其反。其实在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礼仪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先懂礼再进行仪的训练,效果会更佳。现在很多企业向学校反映学生不懂得如何发自内心地“笑”、部分中职生不具备主动服务的意识等,这与我国中职教育重形式轻内涵是有一定关系的。

3.礼仪教育模式缺乏多样性

目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论授课,一种是形体训练。理论授课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作用不是特别明显,有些学生甚至有不重视的情况;而对于形体训练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会比较喜欢,而男生比较排斥,甚至有男生认为形体训练是女生们的课程,这导致了授课质量下降。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礼仪到岗位上一学习就会了,平时不需要训练等。造成这种意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对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的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在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没有讲明学习礼仪的初衷以及目的;礼仪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三、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

针对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礼仪教育现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改善。

1.加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

加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并不是要求我们排斥西方礼仪教育,要做到取长补短。中国古代儒家礼仪文化、道家礼仪文化都深入人心,从行走、吃饭到穿衣、说话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礼仪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到中职学生的意识中,让他们明白中国传统礼仪的美,以及学习传统礼仪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播放影片、班级文化设计、模仿古人礼仪文化等方式,将传统礼仪文化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爱上学习传统礼仪文化。

2.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

礼仪形式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从中职学生的竞赛礼仪展示到酒店企业录用学生的一些面试环节都可以体现出来,导致中职酒店管理学生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机械化”的礼仪。针对这种现象,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礼仪的目的,树立他们正确的礼仪价值观,学习礼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和一个脏话连篇的人相比,大家都会喜欢前者。懂礼仪的人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更容易受到社会的欢迎和企业的青睐。因此,从价值观层面教育学生礼仪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明白学习礼仪的初衷,而不是机械地进行“应付式”的学习。

3.丰富教学模式,丰富礼仪学习方式

传统讲授式的礼仪教育方式已不受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欢迎,近年来,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即“行动导向”教学法,非常适合礼仪教育课堂。“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分小组学习的方法,既可以进行情景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角色扮演,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除此之外,给学生布置任务,进行任务式的教学,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再到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后再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课堂效果会更好。在社团方面,可以增设礼仪社团,通过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去完成学校内外的礼仪接待任务以及各种礼仪比赛,对学生礼仪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礼仪教学水平

礼仪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模范作用以及教学水平。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酒店的日常礼仪来要求自己,无论穿着还是行为举止都要给学生做榜样。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提升礼仪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参加礼仪师或形象设计师资格证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新的礼仪教学方法,尝试将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5.改进礼仪教学考核方式

礼仪考核需改变以往的单一考核方式,不仅要让学生重视起来,也要让考核具有它的目的和意义。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考核。一是卷面考核礼仪基本常识,让学生通过简单的选择、判断或简答题,对礼仪的基本常识进行回答,达到培养学生对礼仪常识有简单了解的目的。二是过程考核礼仪素养。过程分要在礼仪考核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包括平时的一些课堂礼仪表现和行为举止,可由自评互评和教师共同评价组成。三是结果考核礼仪知识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带学生去酒店相关岗位进行实战练习,将学习到的礼仪知识充分运用到酒店服务中去,这一部分由酒店岗位主管打分。三种考核方式所占比重为2:3:5较为合适。这样多层次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展望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以礼育人,还需要做很多探索和实践。任务虽然重大,但必须坚持去做,因为这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将来酒店行业的希望,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礼仪素养,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作者:林晓纯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吉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30).

篇5

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对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和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药剂专业开设《药品综合技能实训》课程,试图以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目的,尽可能满足各岗位的需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学习,每周3学时,共计48学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其关联的课程有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医药商品学等。然而,目前还没有适合中专药剂专业的教材,给老师授课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学校目前主要以市场上就业岗位需求旺盛的零售药店为方向对在校学生进行实训。笔者结合多年来药剂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市场上对学生实际岗位需求的调查了解,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供领导和同行参考。

一、目标与定位

根据药剂工作岗位的需求和中等职业卫生教育的功能与定位,药剂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机构和行业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应用和药学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而笔者学校对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熟悉药店药品销售的基本程序,掌握药品流通企业的采购、销售、质量管理、储存、养护管理等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开展药学服务等工作。

二、教学内容

销售礼仪、及销售技能培训(共计6学时)。

常见疾病(感冒、鼻炎、咽炎、口腔溃疡、胃炎、胃溃疡、便秘、痔疮、尿路感染、阴道炎、宫颈炎、月经不调、乳腺炎、关节炎、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贫血、失眠等)及特殊人群(老年人、小儿、孕妇等)的用药及药品的分类(共计36学时)。

GSP管理(零售药店和批发企业)(共计6学时)。

三、教学模式初探

为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体现中等职业学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价值,结合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的实际情况,笔者学校构建了模拟药房作为实训课堂。利用模拟药房可进行销售技巧的教学,采用设置药店销售情境-激发学习动机-组织教学-学生分组练习-检测评价的教学模式;常见疾病用药介绍首先进行知识检测(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联合用药物介绍-注意事项,这些知识学生们在疾病概要、药理学等课程中已经学过,也可让学生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学生总结-教师点评,最后结合销售技能让学生分组练习,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GSP管理知识的讲解,结合医药商品学和药事管理学有关知识,首先让学生熟悉零售药店的营业场所、药品的陈列、储存、保管是否符合GSP标准,掌握药品采购程序、验收、保管、养护的质量管理、不合格药品的处理程序等有关内容;对于批发企业GSP的管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选择管理规范的医药公司参观,可以边看边讲解,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识和技能。

四、构建评价机制

对于药品综合实训成绩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药品销售礼仪、销售技能、技巧。

第二,学生是否熟悉了药品的基本常识及常见药品的分类。

篇6

虽然医生选择沉默,但丑化甚至“妖魔化”医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极大地伤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自尊和感情,使本已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恶化。

一些手机短信这样描述医生:“医生分两类,一类是图财,一类是害命”;“强盗只能抢光你身上的财富,医生却能抢光你一生的积蓄”;“医生越来越像杀手,见死不救,草菅人命;杀手越来越像医生,出手麻利,不留后患”……这样的语言,字字如刀,尖刻之极。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在非典时期舍身救人的白衣战士,真的沦为“杀手”、“强盗”吗?

不可否认,医疗界确实存在很多腐败问题,百姓深恶痛绝。一些医生医德滑坡,利用医药购销、医疗服务、药品处方、检查开单等活动,吃回扣,拿提成,牟取不正当利益。这不仅败坏了医生的形象,而且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贻害无穷,必须坚决遏制和纠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这些问题,就否定一个行业,否定一支队伍。我国有600多万医务工作者,如果真的都变成了“杀手”,怎么会有13亿人的健康?怎么会有人均期望寿命72岁的成就?事实上,每一位医生都希望“妙手回春”,没有一个人愿意患者丧命于自己的手术刀下,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那些把医生称为“杀手”的说法,既不公正,也不合理。

篇7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86-01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涵盖广泛,不仅包括计算机使用的基本常识,还包括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数据库及编程和专业CAD类软件使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普通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来教授一些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常识;各类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除了教授一些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外还对一些常用应用软件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另外根据大中专院校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还选择性的开设了一些诸如数据库、编程、AUTOCAD等课程。

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还存在一些问题:(1)管理者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软、硬件资源配置不合理,分布不均;(3)课程设置不合理,重复教学严重,教学内容亟待完善和更新;(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5)整体师资水平有待提高;(6)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严重影响了被教育者适应未来信息化生活的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

二、学生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新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及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我国出现了所谓的“80后”、“90后”现象,这些极具特点的年轻人和孩子现在正是我们教育实施的对象,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千禧娃及新世纪的孩子们又将给我们教育带来新的冲击,任何抛开学生心理特征及特点来进行的研究都不能保证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来研究和观察学生心理特征及特点,尤其是“90后”这些大部分没有成年的孩子,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预见性的根据学生情况的发展趋势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90后”的孩子目前多数就读于小学中高年级和中等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90后”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出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结出初步成果的时代,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无疑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加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更使他们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这些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这使他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或多或少的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在知识的广度上是以往的孩子所不能比拟的;“90后”的孩子又是不幸的,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们的承担能力变得异常脆弱,家庭的中心地位使他们自私、敏感、不善与人交往,网络拓展他们知识面的同时却使他们脱离了来自家庭及学校的监管,接受了太多非主流和个性化的知识,使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爱好古怪。

三、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及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基本常识、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这一资源载体、防止网络沉迷,大中专院校还要培养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内容为目标。

基于这一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改革:

1.提高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水平。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摆脱文盲的地位,而根据联合国对新世纪文盲的定义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一点一定要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铭记于心。

2.重点扶持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配备相应教学设备。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对硬件设施依赖性较强的学科,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育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无法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这些学校往往经费紧张无力改变现状,这就需要由政府或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帮助这些学校完善教学设施,至少保证能够使用笔记本与投影仪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有条件的学校及相关单位应普遍设立专为学生提供上网等服务的网络教室,并配备专门的网络辅导老师,在家长和全社会的配合下,监督和管理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和掌握学生接触知识的范围,达到防止网络沉迷、尽量降低非主流意识对学生影响的目的。

3.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涵盖内容较为广泛,知识更新速度快,特别是应用软件更新换代频繁。而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起步初期为了尽快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起点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学知识的重复率很高。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完善,这种重复的起点式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被教育者,特别是对于中高等院校,有些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不止一遍,这种重复的教学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反叛心理。为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避免重复教学,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可以分为信息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由小学、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分别完成。

4.以任务式教学为手段,以应用为落脚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式教学是一种已被证实的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克服自私自利、孤僻等不利性格、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5.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师资,一个亘古不变的教育问题,作为教师、作为一个解惑者,需要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素养、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计算机教师也不例外。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力度,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以提高师资质量是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篇8

什么是危机呢?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2003年的SARS病毒可以算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危机,因为危机,我们不能随便出门;再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灾害,突发性的。它是一种特别的状态,它的发生有时候是突发性的,让人难以控制,通常会对我们的社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坏、灾难,给人们带来伤害,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才能应对它。危机有很多的特点。危机具有很突然的性质,让人难以防备;危机具有紧急性,危机一旦发生,瞬息万变;危机具有不可控性,我们只能防患于未然,尽量去控制它;此外危机还具有隐蔽性、破坏性等特点。危机的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我们只有时刻戒备,永远准备应对危机,我们要学会去管理危机,做危机的管理者。基层政府的危机管理是指,当基层政府在面对一些常见的突发性危机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一些控制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及时应对危机,将灾害、损失控制到最小范围,其目的就是通过一些政府管理行为,控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程度,保证乡村人民的财产安全,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安定。

二、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取得的一些效果

1.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合理。笔者在对基层政府调查研究中发现,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配备还是相当合理的。每个基层政府都建立了应急管理委员会,一般由镇书记、镇长、党委委员、镇医院院长、派出所所长、镇消防队长等成员组成,委员会下面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24小时值班制。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基层政府部门应急委员会的日常行政机构,应急办公室承担了时刻监测危机、危机信息汇报和汇总、危机调度与协调等多项职能,可谓是身兼数职,发挥着一个交通站的作用。基层政府所管辖的自然村落也均成立村应急委员会,由村两委组成。

2.基层政府的应急制度已经相当灵活且落实到位。矛盾是具有特殊性的,基层政府在制定应急制度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乡俗文化,同时结合国家及省市的应急规定,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应急制度。同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可以方便快捷的收集危机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并按照制度的应急制度,一对一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危机。

3.基层政府组成了应急团队,且对成员进行多角度的培训。从成立多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小组,到每个村里的应急小组,以及镇工作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基层政府可以说从上到下都在重视,不断培养应急小组的能力,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次的实战演练,可谓是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经验。同时,定期开展培训,使得应急人员不论素质、还是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缺乏强有力的信心。危机来临时,存在侥幸心理,表现出一种应对危机的不自信。主要体现在:基层政府应急人员应急能力不足,当出现危机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行为,逃脱责任,比如说曾经发生的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就体现出基层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一种不足之处,基层政府应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民众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的信息是什么。

2.基层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公共危机基本常识的普及教育力度不够。还记得08年的汶川地震,由全国报名选的灾区志愿者,到达地震灾区后反而成为了困难户,成为被帮助对象,作为志愿者都如此缺乏公共危机常识,更何况基层群众。当一些公共危机突然发生时,公民普遍没有应对危机的经验,缺乏常识,导致灾害进一步扩大化。而在基层的乡村中,这种公共危机的基本常识教育基本为零。乡村的应急委员会大多也是村里农民组成的,本身知识素养不高,对公共危机的认识也只是皮毛,很难自发的组织危机的常识普及教育活动。基层政府则缺乏一种忧患的意识,有一些危机管理的经验主义之风存在,缺乏公共危机常识普及教育的耐心、决心,危机常识普及教育危机管理往往成为走过场的趋势。

3.基层政府危机防范机制不健全。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需要提前做好危机防范工作。基层政府危机防范机制不够健全,体现在,危机信息的收集能力较差。有的时候乡村山上会有失火现象,当去问此类灾害本村是否有防范措施,是否及时通知村应急委员会,村民们普遍回答是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是应急委员会。由此可见,作为基层政府在危机防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很显然,防患于未然更重要一些,但是现实危机管理中,基层政府似乎只有在危机发生之后才能够完全重视起来,而不能重视危机防范的工作。正是因为这种防范机制不完善,很多潜在的危机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基层政府在处理危机上则难上加难。

4.基层政府公共危机预警设施落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广播、媒体、电视、网络等广泛地传播应急法律和预防、避险、自救等常识,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调研中发现,这些多渠道宣传途径并没有完全落实,这些应急措施只是通过一些纸面文件下发下去,其他宣传方式并没有深入人心。笔者仔细观察农村应急委员会,发现很多硬件设施存在问题,有的是危机信息沟通中最重要的广播喇叭坏掉,一旦突发危机事件,就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本村所有村民,让大家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好危机防范工作。有的农村应急委员会,连最起码的电话都没有安装,应急通讯录也没有贴在显眼的位置。这些种种不完善的地方,都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预警能力。

四、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1.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学习,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同时提高广大公民的公共危机意识。我们可以知道,一种比较先进的公共危机管理制度肯定是由一种意识转化而来,这种意识才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源头。通常情况下,公共危机事件都爆发在最基础的地方。处于这一基础层上的公务人员、公众能够拿出什么样的水平去处理和应对危机,对于管理危机,战胜危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应当纳入基层政府日常,将这种学习放到平常的在职培训中,形成一种危机理念。再者,注重对公众的危机意识的培养,普及公共危机常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在乡村中发放一些挂历宣传册,也可以请一些危机治理的专业人员到乡村中开展讲座,也可以通过一些公共危机治理的电影放映来实现。通过这些实际可行的措施,让公众知道各种危机的应对措施,提高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

2.完善基层政府公共危机预警制度。建立健全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著名的美国管理学专家戴维奥斯本有这样一句管理名言,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是花最少的钱预防危害发生,而不是花最多的钱去治理灾害,由此可见最有效率的危机管理就是尽可能避免灾害的发生,减少危机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现代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是做好前馈控制,避免各种危机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其实这种公共危机预警制度,可以提前对各种危机做一个预计,提前把灾害的准备工作做好,做好各种应对危机的策略。很多事实性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完善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才可以使得基层政府在面对危机发生时做出的决策才更有效果。在基层政府危机管理中,务必建立一种完善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信息平台,对危机进行不间断监测,拓宽危机信息的传送通道,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

3.要保障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需要的财政资金。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支出的根本作用在于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当前政府在公共管理服务投入已有改善,但是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投入上还是捉襟见肘。虽然基层政府现在也可以采用一定的政策,启用财政应急拨款,来解决比较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但是这相当于一种特殊的行政方式,有的时候还是不能及时有效的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危机治理之中。因此在当前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大背景下,应将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支出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之中,确保专款专用,建全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机制。我们通过这种国家财政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应对危机的硬实力。

篇9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篇10

    2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

    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 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4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

    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 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 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 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5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 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 增加实践环节:

篇11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篇12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新生的管理专业,有着极佳的就业机会和前景。要想学会管理艺术,就要对艺术本身有一个很深的认识,大部分的人对于艺术本身的认识还是很浅的,只是很单纯的认为艺术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很强,因此很难能够把握住艺术本身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就更不能够理解艺术要怎么管理,还会提出疑问,就是艺术也是需要管理的?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去学习艺术管理?我们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的生存法则,艺术无一例外,这也是这个专业在各大院校越来越被学生认可的原因。

我们在艺术管理专业所设立的教学课程除了基本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于艺术营销、知识产权、文化法规等多个方面的课程教学。既然要学会管理艺术,就要对艺术有着全方面的了解和认知。我们知道单纯的拿管理来说,它就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往大了说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仅要对于所涉及的行业一定要有很清楚的了解,还要具备作为一名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所以管理学是不可少,那么公关学和广告学等的基本常识也是需要了解的。因此在教学的课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面广,同时还要加大实践的力度,多参加艺术类的策划与执行工作和市场调研的活动,增加自己的实战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和改革教学上的不足,积极的进行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文化。

说到艺术文化,我们前面说到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它是一种文化显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产业的突起,显示了经济发展的运动规律,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国内外的艺术市场全面的升温,但由于在我国文化市场还处在一个发展初期的一个阶段,其产业体系也没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在我国有着很大的潜力市场。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团结起来,积极的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这里延伸出一个文化体制的问题,所谓的文化体制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和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体制的变革相应进行。按照指示我们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已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发展文学艺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的、健康的、繁荣的快速发展。要深入的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期间,我们取得很大的成效,首先在认识和思想上得了统一,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在对文化单位进行的结构调整,是民族文化艺术和优秀的高雅艺术的了政府的支持,从而蓬勃发展起来,再就是各个文化管理部门开始认真的贯彻行政执行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府的职能。

在不断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经济,这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但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则代表了整个国家的软实力,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没有国家的支持一味盲目进取是不可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丰富了文化学理论,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而言,是很不理想的,首先体现在教育上,各大院校虽然把它列为文化课,但在的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出理论,并未从理论真正的延续到实践应用上来。我们之前说文化是艺术的显现形式,因此这对于在教学上我们所设立的艺术管理专业,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只注重艺术文化的分类和发展,我们还要重视我们的艺术文化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整整的用理论的角度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理解了文化环境的重要之后我们更要明确的目标是如何将我们所设立的艺术管理专业与现在的文化体制相结合,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

篇13

班主任肩负重大的教育责任,用全新的方法组织班级活动,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积极阳光的社会人才。关注班级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丰富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才能推动高中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升。

1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越来越多,局限性也更多地表现出来。在当前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班主任的选择过于随意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与组织者,班主任的个人素质水平,对于高中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班主任选聘标准,才能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但是,许多学校管理者选择班主任随意性大。部分学校专门选择新入校的年轻教师做班主任,这些年轻教师缺少与学生沟通的经验,管理方法也不尽科学,难当大任。没有合理的选择标准,不仅影响班主任队伍的水平,还影响着学校班级管理的质量。

1.2班主任过于重视智育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很多班主任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成绩,只重视了智育要求。班主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管理学生,管理行为功利性过强。高中,是基础教育部分的关键阶段,更是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水平。但在高中班主任的现实工作中,实施智育仍然是第一位的。重视考试与智力开发,忽视其它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

1.3班主任忽视学生个性差异

班级授课,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一个班级中,有五十到六十位学生。在班容量如此巨大的班级中,很多班主任没有全面了解学生,更没有分析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教师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学生,会让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教师将有个性的学生视为班中的“刺儿头”,希望通过自己的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服从于自己。这种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高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提高。

2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方法

2.1加强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落实

素质教育的兴起与实施,让德育成为学校教育创新的一种手段。将德育与班级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是新时代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德育工作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如果高中学校将德育工作与知识的灌输等同一物,那德育工作是很难取得效果的。教师要用全面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用评价工作的人性化推行德育的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重视起班级管理工作与德育工作的结合,用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高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与建设者,建设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能促进师生交流的和谐化。教师要深入了解高中学生所喜爱的事物,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德育帮助学生。一些学生总是在课堂中打闹,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传统的斥责只会让这种行为变本加厉,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在这些学生捣乱时,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他们捣乱的行为上,以此让这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去规范个人行为。

2.2关注智育外的其它教育元素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只有智力在发育,学生的情感逐渐成熟起来,意志与品质也逐渐完善。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形成,个性也越发成熟。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利用多种方法去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但无论应用哪一种方法,班主任要先学习有关于心理的基本常识知识,做一位“心理学家”。

一些高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羞于面对自身生理上的变化,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需求,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以成长为荣,解决成长中的小烦恼,提高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还有部分高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不足,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多多组织合作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利用班会机会,班主任应当将“诚信”、“友爱”、“积极向上”等作为班级讨论的主题,用不同的方法影响学生,让班级管理不再以成绩为核心。

2.3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中学生的个性明显,也乐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优化教育语言与教育的方式。与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次数最多。在引导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以免一次小小的错误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