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商业银行发展情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商业银行发展情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篇1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

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著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

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费。

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

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

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

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发展过程实质应该是从过去的依靠物理网点资源转变为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动态协调和优化平衡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创新思维构建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营销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体制的变革,传统的金融结构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已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银行与客户之间单纯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已不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理财服务业务。

(二)科学设计理财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理财业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风险。对银行来说,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商业信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产品存续期间的托管阶段,都应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这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三)理财业务应该向集成化、专业化发展

集成化是指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对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的组合,构造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专业化是指理财产品的开发基于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寻求政策保护过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中间商转变为生产商。

(四)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

(五)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

篇2

网上银行(internetbanking)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手段。1995年10月8日,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BN)在美国诞生。1997年初,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尝试网上银行业务,随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先后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技术基础,使其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延伸、改良传统的银行业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还产生了诸如银证合一、存折炒股、在线支付等新业务,并且其创新的空间还很巨大。同时,网上银行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银行业无法或不便涉及的领域,其信息容量惊人,且灵活、便捷,正被人们迅速接受。可以预料,传统银行业支撑着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成长,网上银行也将拉动传统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及时、有效地在网上银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关系到能否保持商业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也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结构。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如何找准网上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效益,已经成为我国银行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半年新增4300万,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并持续高速发展,为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只有200多万户,年已发展到3460万户。年上半年已获准开放的外国银行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农村信用社约有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07年上半年的网上银行客户数达6900万左右,网银交易额约140多万亿。其中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集银行、投资、理财于一体,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账户查询、转账、7×24小时汇款、缴费站、网上外汇、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黄金、网上期货、在线支付等多种服务,是目前国内功能比较齐全的个人网上银行。截至年11月,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数已达3844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达到94.9万户,电子银行交易额达到92.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曾经在05年12月12日的“财经年会”上表示,要在未来四年内,把工行40%的业务转移到网上银行,十年内可能将把70%的银行业务转移到网络渠道。

二、我国网上银行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品匮乏。目前中国网上银行的业务匮乏,没有发挥对银行业务的重组和再造功能。所提供的产品,无论是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交费、银证转账,还是为企业销售网络办理结算、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除业务品种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些产品只是传统业务在网络银行的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网络银行只起到了一个传统银行业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络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在操作界面上没有体现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只是传统业务处理系统界面的简单模仿,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

2.安全问题。自年,社会上开始出现假冒银行网站,利用木马病毒或者通过欺诈手段盗取客户资金的情况。根据对网上银行的调查,以全国10个经济发达城市为样本空间,对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和不可能客户均进行统计,有50%~70%的用户认为网上银行不安全,这与互联网的一些调查结果相吻合。互联网网民最反感的问题也集中在安全问题,选择比例最高的十个问题中涉及安全的有五条,网络病毒、入侵、网络陷阱、隐私泄漏等。所有统计数据表明,安全成为网上银行各方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网上银行就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3.品牌形象问题。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竞争,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先拥有占市场优势的品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各个分行、支行各自为政,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各网站是孤立的,彼此互不相连,各自推广自己的网站,忽略了整体的品牌形象的建立。银行系统内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最佳效果。

4.网上支付信用体制不健全。银行对于各种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支持和服务。网上支付可以减少银行成本,加快处理速度,方便客户、扩展业务,以快捷简便的方式,使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的支持服务,而无需再到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在电子银行交易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支付手段,电子银行交易双方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终通过支付手段得以实现。但是,我国网上银行的网上支付手段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支付的时间不长,业务量也较少。目前,已经开展的电子商务,使用了多种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储蓄卡、邮政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方式,然而在多种方式中,货到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相比,我国许多人宁愿采取成本较高的货到付款方式,也不愿采取信用卡网上支行的方式。

三、我国网上银行的营销策略

1.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产品的新体系。

首先,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产品创新规划体系。客户是银行业竞争的主体,也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是我们产品创新的宗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创新前做好系统而科学的市场调研、论证,分析工作,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产品、怎样的功能,了解客户心目中喜欢的电子银行模式和使用方式。同时,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相应的客户需求调查,再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对于已经投产的创新产品要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客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高度重视收集客户信息,了解新产品对客户的适应性,并计算出该产品所占的市场价额,实现的经济效益等,从而提出修改意见,使产品的可行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并不断地完善,从而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其次,实行项目的量化管理,提高产品的创新效率。明确各部门在产品创新中的关系,严格规定产品的研发流程和开发时间,将每一产品的开发进行量化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创新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将所负责的产品创新工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于工作效率高、完成任务出色、工作中有创新思路且收效显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重奖,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成立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全面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与新产品的推广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优势,确保电子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电子银行新产品的成功推广。

2.切实解决电子银行的安全技术问题。

实际上,技术问题早已不是发展电子银行的关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我国信息应用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有些方面还比较领先,所需的是进一步加强。为此,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银行及公安等部门的协商配合,完善安全技术和硬件设施,把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密码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客户终端浏览器码处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三重安全防护措施。在充分分析网络脆弱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的拓展来实现网络系统的事前防护。加快网络加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包括乱码加密处理、系统自动签退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技术、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并且,建立不良借款人的预警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实现统一授信的监控。同时,建立一整套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电子银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具体重大事件内容,处理程序,着力解决好安全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在业务发展时,要时刻注意风险防范,努力为银行的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服务平台。

3.加强品牌塑造和推广,形成网上银行品牌优势。

据调查,购买网上银行服务的顾客消费心理多属理智型,只有消费者认同的网上银行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其最终的选择。同时,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不仅是可观的无形资产,更是网上银行持续创造利润的来源。国内网上银行发展较早的招商银行拥有“金葵花个人理财”、“点金企业理财”、“一网通”等知名网上银行服务品牌,工商银行则拥有“理财e站”企业网上现金服务平台、金融家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平台等知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网上银行客户和业务量。与之比较,其他银行至今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网银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明显落于下风。因此,我国网上银行应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塑造卓着的网银品牌形象,以此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并吸引潜在顾客,不断开拓市场。

4.对网上银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进行准确定位。

篇3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得到进一步发展,利用经营与所有权的分离,不仅有效的避免了行政干预问题,完善了治理结构,还优化了传统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点。

一、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发展

在近几年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发展地位,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效率。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存在滞后性特点,在资料收集方式上比较困难,因此,重视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理论创新以及业务实践运作。近几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期,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大制约。因此,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并不断将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发展为集约化经营。因为商业银行的效率发展是促进全球经济化发展、竞争的主要环节,在未来发展中,我国不仅要借鉴外国相关经验以及自身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研究意识,并根据市场上的实际发展,发扬创新思想,增加商业银行内部与外部发展的研究条件,还要利用有效方法优化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

根据我国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以及实际的发展特点,要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就要在规模发展、稳定发展、资源的配置、资产情况、股份结构以及创新性的发展因素进行阐述。

(一)银行规模的影响

根据我国与国外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银行的发展规模与银行的发展效率存在重要影响。在目前发展形式上,要决定银行发展的总体规模,主要根据对银行总资产、总收入、贷款额以及存款额来判断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展示了它的实际发展规模。

(二)稳定性的影响

稳定性发展能够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保障,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稳定性主要为能够抵御各个风险变化,它能保障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和积极发展。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稳定性,就要利用充足资产,因为总资产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标志,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效率具有紧密联系。

(三)资源配置的影响

资源的配置情况决定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出能力以及规模化实施,因此,优化农村商业银行的产出能力,在各个方面扩展规模,能够促进较大的发展效果。资源的配置情况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效率,一般情况下,要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情况就要利用存贷比来表示。

(四)资产质量的影响

资产质量也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效率,特别对运营效率的产生形成紧密联系。因此,要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就要利用存在的不良贷款率作为主要条件进行分析,以保障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五)股权结构的影响

股权结构主要表现的是股权的集中化管理以及集中化管理程度。因为在这种集中化程度表现形式上,应利用相应的股东股份比例,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的集中程度,并保证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六)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社会不断竞争的发展时代,市场化的激烈竞争环境,要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化的发展,就要根据传统的业务发展能力以及发展形式进行分析,不断对业务发展进行创新,以保证业务的增长形式,从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率化发展以及新形式发展。现如今,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形式发展上,已经将创新发展作为社会竞争的主要方式。

三、农村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

(一)发展适度性的规模经营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信用社中成长壮大的,但随着积极的发展形式,要提升自己的地位水平,也要发展一定的、适度的经营规模。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是不断增长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些资产比较少、规模比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就要扩展自身规模,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提升效率水平。但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递减形式,因此,在现象发展中,要减缓这种扩展速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促进自身实现较高的效率水平。

(二)保持充足的资本

资本是银行安全的发展的主要保障,农村商业银行在规模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农村商业银行也面临一定的资产风险问题,因为资产是在动态化条件下将资产问题暴漏的,因此,对资产需求量不断增长。农村商业银行首先要根据银行情况,制定资本管理战略,在能够满足资本量的情况下,实施有效的监督行为。而且,还要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形式,不仅要降低一定的筹资成本,还要提升银行的自身效率。

(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在农村商业银行创立以来,根据企业结构,建立了现代化框架结构,并在内部发展中建立组织管理,如:成立董事会、监理会等组织,然后按照企业制定的规范措施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商业银行受技术效率以及治理结构的影响,不仅要执行分散性的股份制管理,还要利用先进战略实施集中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积极发展以及相关规定的有利实施,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发展的国情条件以及改革措施,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走出了一条独有的道路,虽然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说明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是有效的,是正确的。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依然不足,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维持本土经营模式

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情况和特点是不同的,而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开发有关的金融产品,适合本土的金融产品,更容易受到当地百姓的喜欢和购买。

(二)建立异地分支机构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实现建立异地分支机构,就需要各项标准符合审核要求,才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开拓市场,收拢客户资源,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情况。避免了因为所有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盈利,会出现巨大的经济风险的情况。所以,采取建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发展模式,是为了分担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一)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和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等,是对经济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能够有效的控制的市场货币流通量。但是在政府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政策的时候,农村商业银行因为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容易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产生的问题,就是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或是减弱该影响。

(二)经营环境因素的影响

农村商业银行因为发展时间短,自身体系并不成熟,所以,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十分的恶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无论是在客户资源,还是贷款标准等,都不如其他的银行具有竞争力,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模式上的选择受到了限制。所以,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因素,是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农村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主要分为总行和分行,但是由于总行和分行所在的位置比较接近,市场份额划分不足和经济链条比较短,虽然存在的风险比较小,但是减少了盈利性,却可以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

(四)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能力

我国经济市场发展迅速,各银行在客户资源上的竞争能力十分的强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在抢夺客户资源的能力不占优势。但是真正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则是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如果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好的项目投资,那么所获得的盈利就会减少,这样就不能吸引客户资源,而如果不能吸引客户资源,则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不能回馈客户一定的利息,也不能继续盈利。

(五)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储备人才能力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要比总行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要比城市有所差距。但是这些差距很快就可以弥补。现阶段,因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不够好,很多优秀的人才就流失掉了,而且由于农村商业把银行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员工失去了进修和进步的机会,导致员工的跳槽。所以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储备人才的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予以支持。这也是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时间比较短,金融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农村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不足。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是比较科学的,但是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改变。无论是宏观环境因素,还是经营环境因素,以及软硬件设施等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影响,都能够让农村商业银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因地制宜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前言

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当下较为火热,但是我国的整体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配套的设施和制度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尤其在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服务方面,缺乏相关的理论体系,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国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强,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极大程度的保证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自身也要总结经验,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增加自身的适应能力,注重发挥出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才能促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监管制度和行业规范逐渐完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因此,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希望通过个人金融业务的办理增加自身的保障力度,另外,我国在医疗、教育以及养老等方面的政策改革不断深入,利用商业银行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市场调节的作用,同时也能极大程度的减轻政府的压力。因此,在实际的商业银行监管方面,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重视都使得行业逐渐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制度和行业规范不断完善,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1]。

(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战略不明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办理主要还是传统的存贷业务,即便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满足于不同用户的需求,商业银行相继开展了个人金融业务,但是在发展战略上,个人金融业务的地位还不够明确。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在个人金融业务上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指导,使得个人金融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另外,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之一,个人金融业务对传统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在个人金融业务办理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最为关键的是,个人金融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的经济收益较小,因此,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2]。

(三)技术和人才存在较大程度的缺陷

个人金融业务对于传统运作模式下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金融创新尽管是商业银行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优势最为有效、直接的途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技术和人才的缺陷限制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良好发展。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不佳,在实际的业务办理过程中无法发挥出个人的作用,同时个人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在技术上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持,使得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影响了整体行业的良好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要注重分析外部市场环境因素,通过制度来调节业务发展的平衡,规范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办理流程,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意识,利用制度手段调控我国的金融市场,扩大市场内需的同时,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3]。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确立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促进个人金融业务的良好发展。首先,商业银行要提高对金融业务的优势,不能依照与经济收益来制定发展战略,要着眼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通过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巩固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其次,商业银行要强化对市场的分析力度,增加管理的灵活性,才能多种金融产品组合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达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最后,商业银行必须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要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实际的个人金融业务办理过程中发挥出创新作用,从而提高整体行业的服务质量。

(三)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

个人金融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使得商业银行望而却步,但是风险性无法消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运用有效的手段消除风险因素对商业银行发展的负面影响,才能稳住商业银行的用户,从而避免经济上的损失,对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的巨大需求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增加管理的灵活性,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才能将个人金融业务转化成商业银行的市场核心竞争手段,才能促进商业银行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新财务制度在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了旧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使现行的机制更具有规范力和约束力,更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新财务制度与旧的财务制度相比,在理论与实务上都具有较大的突破,而且,在报表体现形式上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贯彻新财务制度,完善农商银行的财务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新财务制度与传统财务制度相比,在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报表填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在理论与实务方面也进行了变革,这大大提升了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效能。

1.从财务制度规定方面来看,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经营性营业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论利息实现与否,都将其列入总额。但是,这种核算方法,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无法回收利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运营利润垫付利息与税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负担。

2.从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来看,新财务会计制度将利润留成的开支与奖金计入成本开支,扩大了成本核算范围。准备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此外,折旧水平进一步提高,新的固定资产核算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无形中也增加了银行的成本核算。

3.从财务会计报表来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企业报表更加完整,能够真实、客观的展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会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更加全面。新财务制度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杜绝了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出现。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水平的提升,使其运营受到较大影响,下面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金融行业出现了迅猛发展,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是,国家出台解禁政策之后,大量外来银行的涌入给国内农村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挑战。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业发展银行存在的弊端开始显现,在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模式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

2.农村商业银行缺少有效成本核算经营理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缺少成本核算理念,资金盈利水平偏低。不少金融组织存在不惜血本吸纳存款的旧习惯,这种不计算成本的运营方式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良性运营。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存贷利率差偏小也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现。只有遵循市场机制才能实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中按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原则找到资金投放点,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

3.缺少风险防控意识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风险,自从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后,风险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面临的不同市场运营风险,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根据潜在的市场风险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决策水平。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业银行要做好角色转变,成为有能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者,更好地迎接挑战。

三、在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新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新财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维护金融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1.新财务制度使农村商业银行更加适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与旧财务制度相比,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实施新财务制度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新的财务制度在管理制度、内容核算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发展规定,这有利于约束与规范金融机构的内部行为,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新财务制度强化了成本管理,使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更加科学。新财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加强了在成本管理与核算方面的内容。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目标、核算对象、成本分摊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而且按照用途重新定义收支内容,这些都规范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运营,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也使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了其经济业务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3.新财务制度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更贴近,实用性与应用性更强。新财务制度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其资金利用效益低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在制度方面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提供了保证。新财务制度比旧的制度更加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

4.新财务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财务制度在政府管控、资金收支比例、存贷利率差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内容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更加完善、健全。同时,新财务制度也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新财务制度更好的得以贯彻与落实,农村商业银行就必须进行财务管理整顿,不断提升银行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新财务制度下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风险意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只有不断增强风险意识,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新财务制度的出现,为农村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提供了机会。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才能提升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财务信息收集与整理,对银行的季度、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构建财务预算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能为银行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差额。实施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只有加大存贷利率差,才能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加强资金的有效管理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再次,要提升农村商业的风险意识,则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强化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只有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才能够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采用明晰的成本核算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则要强化对资产负债信息的管理。新财务制度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资金的运营情况,从而为投资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新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要实施完整的财务核算信息,要全面披露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运营信息,客观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同时,要强化管控手段,严格限制农村商业银行采用非法手段进行资金的吸纳与违规放贷等。此外,信息建设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信息建设,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提供保证与支撑,提升其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3.新财务制度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对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收支应纳入预算管理中,维护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与严肃性,对随意调整收支的违规行为进行惩处,规范银行的运营秩序。新财务制度中规定,要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办法,在明确银行预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在预算的执行、编制以及决算环节中,采取新制度的规定,明确银行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

4.新财务制度增加了监督力度与执法力度。新财务制度要求银行机构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护了资产的完整安全;其次,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活动的全面、及时的监督管理,使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也更加完善;再次,新会计制度强调加大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监检力度,对违反新财务制度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进行严惩,从而规范银行的财务会计行为。

五、结语

新财务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在配合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提供了契机。农村商业银行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大对新财务制度的重视力度,转变管理观念,不断赢得发展先机。新财务制度的实施,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更加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也会实现跨越式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海英,郑唏涛.商业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协同共进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

[2]刘志友,孟德锋.准金融组织监管机制建设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2).

[3]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4]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负债及资产结构变化的视角[J].江汉学术,2013(03).

[5]吴敏,张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研究——来自2006-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

篇7

关键词: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规范

一、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对于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公正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上

1.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首先,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对商业银行进行有力的监管和约束,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运营的质量和风险意识的提高;其次,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提高银行系统内部的管理水平;再次,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2.可以保证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商业银行的主要相关利益者是投资者和储户,储户和投资者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他们有权利了解银行的运营信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科学、准确会计信息也是商业银行的义务。完善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为相关的利益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为相关利益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降低了其决策风险,更好的保护了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3.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监管部门只有通过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认真的核实,才能够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实施有效的监管需要依靠有效、公开、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监管部门实施强有力监管的保证。

二、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全面性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面商业银行存在着不全面的问题,首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披露的时候,很少的商业银行很少或者并没有对财务报表中的附注进行披露,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对会计报表做出重要的补充,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和连贯,可以帮助报表的使用者来了解报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政策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加大商业银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是必然趋势;其次缺乏对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上的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虽然没有列入到表外业务中,但是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会日益加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只是披露了表外业务的期初期末余额、种类等信息,并没有披露表外业务的风险,缺乏全面性的披露;最后缺乏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非财务信息是与银行经营管理无关的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同样对投资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商业银行却很少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

2.缺乏健全的监督系统监管法规不完善是商业银行监督系统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管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的跨级信息披露规则还不够准确,降低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首先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当中对一部分规定的解释并不是很明确,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次是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外部压迫式”的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只能依靠外部制度的约束,不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最后监管工作缺乏协调性,在监管的过程中存在着互不干涉、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必然会降低监管的效率。

3.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真实性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首先一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着粉饰经营成果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披露只是披露资本充足率的数据,这样就将准备金完全的加入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当中去,将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其次商业银行在提取呆账准备金的比例过小,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甚至是不提呆账准备金。

三、规范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采用相应的对策来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具体对策如下:

1.提高信息披露的全面性针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善:首先,加强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比性,又有利于加强表内与表外业务之间的联系,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其次,商业银行要重视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要保证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再次,要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商业银行要建立起标准化、多渠道的信息处理系统,从原来的单一监管方式向多元化、全过程的监管方式转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各个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提高工作上的协调性,不断完善内部工作机制。

3.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建设健全的会计制度是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保障,因此商业银行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首先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既要符合国际会计制度的要求,更要与国际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相适应,要体现出与国际相接轨;其次商业银行在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会计核算;再次商业银行在制定会计制度的时候,可以考虑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其他银行共同参与,并且积极听取广大财务人员的意见,努力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规范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促进商业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及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其跨区域发展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使得其不但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始于2006年。当时,为解决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区域限制产生的问题,银监会颁布《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采取“分而治之”的监管思路,明确鼓励有实力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重组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等模式,在所在城市以外的郊区(县)、周边地区及邻近其他经济区布局,实现跨区域经营。2006年4月,上海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原银监会负责人提出“阳光普照”概念,在监管上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审慎的同质同类监管,并同时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从而获得与其他金融机构同等的权利。2009年,银监会又颁布了《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进一步放松对中小商业银行在中国西部和东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取消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运营资金的限制,使之能够更好地发展地方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这一系列政策建立起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体系,刺激了城市商业银行扩张,许多中型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向县级及省外市场辐射。而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原因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原有城市信用合作社进行改造的产物,其成立旨在降低并化解各地方原有城市信用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因此,城市商业银行从设立开始的定位就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事实上,这种定位和功能类似于美国的单一银行制商业银行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又限制了其做大做强,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吸储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当地企业融资需求,迫使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必须探索跨区域经营之路。跨区域扩张能够降低经营成本、贷款损失和破产概率,维持金融稳定,这些积极效应推动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良性因素。

从外部原因来看,2006年开始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源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为实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业市场。因此,无论是前期五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谋求上市,还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都是为了应对金融业开放带来的巨大竞争冲击。此外,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成为推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扩张的外部动因在经济下行周期,金融管制和市场准入相对前几年有所放松,国内金融业改革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进一步的发展当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一)加剧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

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利益的趋势,往往会集中的进入到发达地区来进行发展,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就使得金融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设立当中,东部发达地区要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在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由于其对发达地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使得这一区域的商业银行分布呈现出重叠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加剧,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资源的闲置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由于受到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驱使,许多的金融资源集中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这就使得其在中西部的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进而造成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差距拉大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加剧金融资源纵向分布不平衡

在我国以往的银行体系当中,组成部分十分广泛,通过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国有银行等组成了多层次的银行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不同的金融机构所服务的对象有着一定的区别,这就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保证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更为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不断扩张与发展,我国以往多层次的银行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断层的情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机构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加剧了金融资源纵向分布的不平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发展速度与规模的追求过于极端,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复制大银行发展的策略,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不仅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还会对整个的金融业发展产生阻碍。

(三)加大银行风险管理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当中,由于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过于追求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这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管理风险,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在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评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资本管理、资金流动性、市场风险以及资金的盈利能力进行考虑,从而通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一些城市银行跨区域发展当中,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符合相应的评级标准,而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在一些地区当中进行盲目违规的扩张,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还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的发展当中,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吸纳资金,往往不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考量评级,盲目的引进城市商业银行,这不仅会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还会为自身地区的发展埋下隐患,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

(四)加大行业竞争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经营业务同质化的情况,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行业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加剧也就使得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对其以后的风险管控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进行分支的选择当中,往往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这些重点发展地区进行规模的扩张之后,商业银行就会积极的谋取上市,从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发展质量。而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中,其以往的客户定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中小企业以及个体户的发展,而是与国有银行之间进行大客户的争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行业的竞争。但是在具体的业务开展当中,城市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有着很大的趋同性,并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这也就使得其竞争力相对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会出现一些恶性竞争的情况。而在这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之下,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也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一些恶性竞争甚至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产生危害,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发挥城市商业银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必须要对其跨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进而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一)准确进行发展评估定位

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总体的资产规模已经突破十万亿元,但是其在整个银行体系当中所占比例十分有限,仅仅占到约百分之十左右,其发展规模与质量和国有银行以及大型银行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甚至在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之间,这些差距也十分明显。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其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对自身规模以及发展潜力的正确评估,制定出最为恰当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近几年间的发展当中,整体的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进入持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势,希望借助其雄厚的资金来实现自身的更好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够盲目的进行跨区域的扩张,必须要在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从而更好的进行差异化发展,树立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的进行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建设。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当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基础较好的商业银行在开展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差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小企业方面,通过较少资本获得较大利益的方式,更好的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金融行业的稳定需要依赖于银行业的稳定,只有保证各大银行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当中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政府的监管与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行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分支的设立往往会受到地方政府因素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行政化的现象,对于其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适应市场竞争方面,很容易造成核心竞争力下降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要对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逐步的实行商业银行民营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淡化政府在商业银行发展当中的作用,从而充分的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真正的发挥出市场在商业银行发展当中的主导地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盲目扩张情况的产生,通过开展深入的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自身的治理环境,从而在促进资本活力提升的同时,更好的开展相应的金融创新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引言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援“三农”,服务“三农”做出了重要贡献。商业银行的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保持社会稳定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城市金融体系接轨,同时还要承担助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任,成为金融体系中一支特殊的经济力量。然而,在金融市场环境风云突变的情况下,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又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在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思考的。本文就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做简要的探析。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农村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金融资产的商业化运作,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以负债的形式筹集资金为途径,是集信息中介、支付中介、代收代付、财务咨询为一体的特殊企业。中国银监会将商业银行分为五类,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为其中之一。银监会统一管理全国所有的农村商业银行,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中的一种,其所有性质为股份制,其主要责任就是服务于所在地区的农业发展、农民创业以及农村经济提高。

2.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1)改革初见成效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自2001年开始的,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改革初步完成,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09年,一些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始在其他区域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其中,天津市就有2家农村商业银行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江苏省16家,安徽省3家。截止2011年,农村商业银行总资产突破28100亿元,税后利润高达301.8亿元。

(2)贷款运行质量低

在2011年末,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7%,比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0.77。截止到2001年,全国成立的97家农村商业银行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中涉及不良贷款率为3.02%。由此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运行质量较低。

(3)基本满足融资需求

农村商业银行在成产伊始,通过多种渠道基本上可以满足融资需求,可以募集到促进“三农”发展的所需资金。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H股上市,正式拉来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融资的大幕。2011年,多个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都开始积极筹备上市融资。

(4)发展战略不明晰

农村商业银行存活于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之中,其中虽不乏各种机遇,但存在更多的是挑战,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根本,认清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通过对自身已有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科学性的发展战略。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优势

(1)效率较高

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由于其规模小,组织结构层次少,业务处理流程简化,工作节奏快,工作效率高。其效率除了体现在业务的办理上,同时还体现在银行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速度。农村商业银行的运作灵活动性,对市场特殊情况的发展反应也十分灵敏。高效率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优势。

(2)网点覆盖范围广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拥有遍布整个农村地区的、数量较大的网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他商业银行不断的减少农村网点数量,减少下放的信贷权限。然而,近些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贷款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商业银行覆盖广大农村的特点也就占据了可以拥有更多客户的优势。

(3)薪酬结构合理

农村商业银行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富有挑战性的绩效薪酬结构,将工作人员的薪酬与工作绩效挂钩。一些农村商业银行还建立了薪酬增长机制,如果银行的经济效益发生变化,或者是物价水平,其他银行的薪酬发生调整,银行都会对银行进行动态调整,始终让薪酬的总体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保持平衡。每季度和每年,还会根据效益情况,实施激励利计划。

2.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劣势

(1)不重视员工培训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就必须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以严格的考核方式审查培训效果。然而,很多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地处偏远农村,并且只重视业务发展,忽视员工培训,并非制定健全的员工培训机制,不效的制约了员工潜能的发挥,也员工工作能力的持续提高。

(2)管理机制不科学

农村商业银行对岗位与员工的管理一直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并且明确划分每个岗位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被招聘来的员工并没有被安置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岗位的职权划分也很模糊。员工岗位的调动也并不能从全局出发,既限制了员工专业技能的发挥,也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3)信贷业务管理系统缺失

信贷业务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银行应该根据信贷业务的办理流程,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应有贷前调查、授信审查、贷后管理等,同时还要建立科学、适宜的风险管理系统。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受计算机网络的限制,并不能使所有的银行都采用统一的信贷业务管理系统,这就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信贷业务的办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流程,容易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纰漏,增大信贷风险。

三、探析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1.优化业务发展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发挥其地域优势外,更为关键的就是打造适合农村地区的、低风险率的特色产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建立有针对性的专业团队,例如专业理财业务发展团队,专业营销团队等。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创新多种营销渠道,提高农村居民对农商行的认可度。结合农村地区经济与人文特点,合理的拓展业务,精化业务,优化业务发展结构。

2.建立客户营销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必段秉持客户为银行发展的重心这一原则,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特色优质服务,形成全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客户营销模式的构建,首先要对客户进行分类,农商行客户可以分为大型客户、中型客户以及小客户。对于大型客户,银行应审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深入调查大客户的资产运作情况,稳步推进与大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中型客户应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创新金融业务服务。小型客户的维护则在于其服务的实际可行性以及对于小型客户的适应性。

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一个阶段内银行是否可以获得利润,经营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银行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财务,计划财务作为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各个业务部门展开经营活动的目标参考。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重视计划财务的作用,就要让计划财务精准的分析出当前银行所面临的财务状况,面对动荡的金融环境,对银行未来业务的发展做一个预测,制定紧急情况财务应急预案,合理的规避金融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风险。财务管理要围绕“目标利润”这一核心,将银行开展的所有业务都纳入到预算体系中来,让所有员工都加入到财务控制活动中来。预算管理要贯穿于银行业务开展的整个进程中来,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体系作为实现预算目标的可靠保障。

4.重视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经营业绩受市场变化因素影响较大。如果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与经济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银行就可能会蒙受风险。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几种类型。风险管理是任何一个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应包括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因素,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的处理等。重视风险管理,就要积极主动的探析有可能诱发风险的各种诱因,筹备风险应对措施,制度资本补充计划,将银行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结语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处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历史大环境下,其发展过程中,既要面对机遇与要面对挑战。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对金融市场的关注度也日益升温,以及国家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讲都是重大机遇。然而,越来越严格的外部监管与货币政策,风险管理难度以及同行业激烈的竞争都是巨大的挑战。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就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借鉴其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维护与拓展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健全业务管理系统,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徐晓亮.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探讨[J].江苏企业管理,2013(8).

[2]王玲,谢玉梅,胡基红.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论丛,2013(5).

篇10

城镇化建设是21实际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合作社的关键和基础所在,在推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是农村的商业银行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紧紧的把握住这个机会,及时的对自身的战略和规划进行调整,以此让城镇化建设得到有效的推动,并且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结构,以此让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得到更加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农村商业银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经济方面的因素,国家在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以及发展规模需要和国家经济始终保持一致,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此项机遇和发展的背景,在国家经济发展受挫的情况下,对投资进行降低,减少出口的存在,这样就会让银行的信贷产生多方面的不利性影响,对不良资产增多的现象产生影响,致使农村商业银行出现破产的情况。农村的商业银行发展和地方经济之间有非常密切性的联系,并且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决定了在商业银行方面需要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

其次,政策方面的影响因素。农村的商业银行在选择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对国家的政府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特别是整个银监会下发的发展政策和要求。当前农村发展银行在银监会当中被认可,每一个地区的政府也极大的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能够给当地的一些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二)内部影响因素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在资本实力方面比较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规模上还非常小,并且资本的运作也比较低,不能在多种大中型企业融资当中,满足要求所在,因此在市场上的依赖性也不是非常高,这样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投资的机构就非常少。

其次,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的防范能力上非常弱。农村商业银行在内部资本的控制上还体现出了诸多的漏洞和不完善性,会导致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不完全性,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内部的风险,让银行的利益出现受损的情况。银行需要对内部的控制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让银行的财务安全更有保障性。从相关的研究当中已经被指出,尽管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盈利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就会比其他银行低。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性非常激烈,如果农村商业银行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水平就会降低对银行发展的影响[1]。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对策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农村商业银行在职责确认、运行监督方面都不是非常完善,因此在新型的农村建设背景下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起合理的职责明晰的制度,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强化每一个部门的监督体制,对董事会以及经理人两者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强化制度建设。以此保障农村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例如,对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进行改善,建立起归属明确的、产权清晰的并且保护严格性的流畅的现代化产权制度,在这个基础之上还需要强化董事会以及O事会方面的建设,对于内部股东和董事以及经理层的关系做完善化的处理,提升法人治理结构,让农村商业银行和新型城镇的建设竞争力得到提升[2]。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建设

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在农村合作社的原型上成立起来的,基础设备和网点的建设还十分弱小。那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确认,需要强化原有的用房以及柜台还有金库消防系统的建设等等。其次,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还需要强化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使用,建立起现代化的支付系统,让电子银行以及手机银行都能顺势出现,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最后,对原有的网点进行升级保护,拓展出更多新的网点,优化对网点的布局和建设,使用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和自主银行并重的方式。

(三)员工队伍的有效建设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队伍建设上还需要提升每一个部分人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方式。农村商业银行要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强化对员工内部人员的培训和养成,对于员工的知识结构做调整,与时俱进,提升员工的现代化服务意识,投入更多的资金,对员工进行培训,引进人才,让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城镇化建设过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3]。

(四)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降低风险的发生

在现有的商业银行中,会有汇票、支票等等一系列金融产品,还有存款以及放款的各项金融服务。按照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需要不断的对金融产品服务进行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是走出一条绿色产业化道路、智能化道路以及集约低碳发展的道路,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对此进行探究和分析,提升金融产品的服务。金融风险的降低和防控也是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例如有一些政府隐性债务还有新型企业的信贷和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在总体上制定出可控方案,了解自身的资源,将产品降低到最小[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提到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宇虹.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4,11(1):114-114.

篇11

银行同业业务是银行类金融机构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拓展自身业务范围,改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自身盈利能力为目标,开展的各项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创新合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存在以下四个特征:

同业信贷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重要利润来源。同业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其中银团贷款、金融债券投资等业务近几年发展迅猛。

中国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使基建项目对资金需求巨大,单个银行贷款会造成自身流动性降低,信贷风险增加。因此近年来,银团贷款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同时,债券投资收益已成为商业银行第二大收益来源。主要债券品种,商业银行持有比例达到70%左右,债券持有为商业银行提供稳定且回报率较高的利息收入。

信贷受限引发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快速扩张。图1给出2008~2012年同业资产增加率和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同业资产每年以高于30%的速度递增,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也稳步提升。图2显示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年截至到6月30日同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情况。除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外,其他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均高于15%。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快速扩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理财产品部分投资于同业存款,促使该项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二是同业代付业务异常繁荣引发拆出资金猛增;三是买入返售业务规模增长促进同业资产规模增加。

存款波动性加大增加银行同业负债需求。图3给出2008~2012年同业负债增加率和同业负债在总负债中的比重情况。总体上,除2010年,商业银行同业负债的占比呈上升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要高于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增加的原因,一是存款波动性加大使得银行出于缓解流动性压力的目的而主动扩张同业负债规模;二是理财产品、保险、证券保证金等非银行机构存款回流银行,增加了银行同业负债规模;三是财务公司资金的集中管理,使部分公司存款也转化为同业存款。

同业业务带动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银行同业业务增加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图4给出2008~2012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情况。虽然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涵盖面更广,但大多数上市银行明晰的同业业务收入在非利息收入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左右,再加上其他中间业务中对手方为银行与银行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收益,银行同业业务收入在非利息收入中的占比应该更高。因此,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变化情况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情况。因此本文使用非利息收入来衡量中间业务收入。整体趋势上,非利息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非利息收入占比增长速度并不明显。从图2看,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因为:首先,许多大型国企都只通过国有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其次,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成立较晚,中间业务品种的开发上,大多是模仿或参照,从而导致自己在中间业务领域处于落后的状态。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快,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同业业务的开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开展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目前经营水平及整体金融运行环境较相似,创新能力较弱。

对同业业务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对同业业务发展的整体认识尚不明确、不统一,很多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还是和公司业务放在一起。各个部门在开展同业业务时,只注意自己部门的情况,部门之间并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这种管理机制使得目前银行同业业务的开展大都是分散的、短期的行为,不注重银行整体的、长期的效益。

同业资金类业务需走出创新误区。归纳总结近几年来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其业务创新主要围绕着“规避监管、变相贷款”这一主题。在“业务创新监管严控业务萎缩另辟途径”的路线上循环往复。以绕道信贷为目的的同业资金类业务创新不但使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增长可持续性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给银行流动性管理、宏观调控、系统性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同业业务的盈利性亟需增强。表1给出了2012年UBS、德意志和花旗三个国外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的盈利性上要优于我国商业银行。这一方面是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环境和金融监管体制造成的,但也应该看到创新性不足也是引起盈利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同业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同业业务的开展又开始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在未来开展同业业务时,需把握如下方向:

监管加强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更加关注规范化问题。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混乱和资产负债结构复杂的问题。这些情况引起了监管当局的主意,2013年3月,银监会下发了梳理同业风险敞口的通知,要求大中型银行上报同业大额风险敞口。11月,银监会进一步起草了《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办法》将提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透明度,同时将相关同业有无从表外移入表内以控制越来越大的同业业务风险。

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更加关注同业业务流动性管理。目前我国有相当一批中小型商业银行,80%的资金来源于理财产品、银行间市场拆借及同业存款。这种发展模式造成银行资金期限错配严重、杠杆效应不断扩大。一旦经济增长预期反转,银行的流动性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的钱荒,就是因为银行同业业务这种过度的虚拟性和巨额期限错配所造成的。因此,未来在发展银行同业业务时,应更加关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严格控制同业业务的“资产池”的规模,监控“资产池”业务中资金的杠杆率和期限错配程度。

利率市场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更加关注同业存贷款定价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的经营环境造成较大的冲击,银行目前的利息收入、利率定价方式和利率相关风险管理模式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这种情况要求商业银行未来开展同业业务时,更加关注同业存贷款业务的定价问题。

篇12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在金融领域中,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拓展了业务范围。互联网金融具有诸多优势,如产品种类多、成本低、支付灵活、服务多样等,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公开程度更大,能减少风险出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很多商业银行客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显得尤为关键。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分析

新时期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到金融圈,这也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实际中想要提高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充分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对于互联网金融,其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或者是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手段开展自身业务。当前互联网金融业务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投资、网络理财产品等,其特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便捷性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是其区别于传统金融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办理中,用户需要到银行的特定网点办理,而互联网金融用户只需要利用电脑、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业务,十分便捷。同时,用户在消费时,可以直接利用手机进行支付,十分便捷。

(二)大众性在传统商业银行中,金融产品、金融业务大多是面对大型企业、中高端收入群体,排斥性较为明显。互联网金融的门槛很低,一些低收入企业、低收入人群都可以享受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时,很多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只需要100元、200元就可以购买,十分贴切平民生活,这就使得金融业务真正面对的群体是社会大众。

(三)引致性在实际中,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展的金融活动,并不是为了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取利益,更多的是为了电子商务发展而服务的。如在电子商务产生初期的金融矛盾中,买卖双方不相信对方,买家不愿意提前付款,而卖家也不愿意提前发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弱化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中介地位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各种互联网平台可以让用户获取更加精准、及时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本身的信息中介地位逐渐被弱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时间、空间已经不再是制约经济活动的关键因素,商业银行可以构建相应的网上银行,来为用户提供银行金融服务。但是在实际中,很多用户要求比较高,而商业银行设立的网上银行操作比较烦琐,难以满足支付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便捷的支付方式受到了用户青睐。第三方支付模式与之前的支付方式相比较,其更加灵活,个性特色也更明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融资类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类似业务带来了极大影响,很有可能对银行贷款方式造成改变。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其可以根据用户资金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并且能给予用户相应的融资支持,从长远的角度看,随着信息共享的深入发展,专业性业务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金融通过线下金融服务整合,能更好地对客户资源进行判断。同时互联网金融还会对银行欠债业务带来影响,其主要表现在活期存款上,互联网冲击下,很有可能引起活期存款减少、用户资金转移等。此外,互联网金融还有可能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带来一定风险,从而对商业银行发展造成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促进商业银行改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对于新技术应用也越发看重。这也使得很多金融机构推陈出新,实施内部改革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内部改革。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让商业银行明白今后移动金融会变成金融竞争的主战场,在实际中要想获得大量客户和数据资源,就需要有相应的平台支撑。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还可以促使商业银行注重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整理、分析,实现资源优势整合,以此更好地掌握用户金融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了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提升。

(四)互联网金融可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在新时期下,市场竞争越来越严重,对商业银行而言,也是如此,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水平。互联网金融有传统商业银行不具备的优势,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也具备互联网金融这种新金融模式不具备的优势,两者既呈现竞争的关系,也呈现合作态势,而从实际看,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只有进一步加深合作,才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对互联网金融来说,第三方支付虽然依托于电子商务平台,但是无法正确获得真实的客户资源信息,而商业银行手中有真实可靠的客户信息资源,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第三方支付方式,直接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这对于商业银行市场化发展有极大影响,同时,还能促进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提升。

四、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一)注重上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多样化的服务对于用户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更多的用户看重服务多样性、个性化。所以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还需要创新自身业务,为用户提供针对性、多样化的服务感受。商业银行要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本身的优势,并对自身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优化业务办理效率,挖掘更多客户,并满足其合理需求,提升金融业务服务水平。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本身要不断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强化互联网业务的资源投入,增强网银技术水平,拓展商业银行的互联网业务服务范畴,为用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如银行可以推出一站式金融服务,让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网银、微信银行公众号等进行完成定转活、活转定等金融服务,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实现理财产品自主赎回申购。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的合作,全面拓展结算支付业务范畴,通过收取交易手续费来增加银行的收入。

(二)强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协作互联网金融虽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存在诸多优势,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也存在一定不足,如信用问题,互联网金融的贷款坏账率远远高于传统商业银行,这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暴力催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良好的对外信誉,但是商业银行存在业务繁杂、用户体验不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发展,可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丰富客户数据库挖掘潜在客户,另一方面,也能为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商业银行,可以以“投资者”的身份融入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借助其客户群体优势,丰富自身业务,并利用互联网金融更好地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经验不丰富,无法将各类金融产品的优势发挥出来,互联网金融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恰好是商业银行本身的优势,因此,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融合发展,可以做到两者的同步发展。

篇13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87-02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功能相对健全的银行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商业银行已经不仅仅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还承担着支持金融体系的重任,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但实际情况则不然。诸多国有商业银行在参与公共服务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的水平较低。在我国金融服务也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并促进社会良好发展。

一、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理论与公共服务的相关调控机制分析

1.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理论。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解释是政府官员也具有“经济人”的属性,他们把自身的私利和本部门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内容,其次才会关注公共利益,这样就会造成公共政策失效、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低等情况发生。在传统的公共服务中,由政府组织负责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因欠缺相关机制或制度对政府组织予以约束,再加之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难以做到合理落实公共物品供给服务活动。要想真正改变此种情况,政府需要借鉴企业和市场的各种治理方法,也就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以市场标准为导向落实社会化和民营化的公共服务,对政府执行行为予以严格的约束,促使公共服务真正满足各种公共服务需求,使我国公共服务真正得到改善。因此,采取企业化和市场化的模式推动公共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

2.公共服务的相关调控机制。①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的政府调控机制。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在多个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不是公共服务的整个方面,无法单独完成关于公共服务的所有内容。对此,2012年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此《规划》说明了将国有商业银行纳入到公共服务主体中,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机制,提升我国公共服务水平。②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的自我调控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的自我调控机制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在履行其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按照国有商业银行行业内部和银行运行标准,不断调整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不断评测银行的观念、意识、工作效果以及社会反响,优化公共服务。基于心理学元认知策略提出的自我调控机制,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运作予以合理的调节,保证公共服务满足广大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公共服务模式缺少创新。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共服务有很大进步。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依旧受政策、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限制,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模式并没有创新。这一情况主要体现在:①公共服务的主导依旧是政府。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公共服务职能,但其在推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依旧依靠政府的支持,依旧会受到国家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限制。②金融管制过于严格。尽管我国金融管制有一定程度的放松,但金融管制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的制约是非常严格的,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外在压力较大,难以实现公共服务模式创新。

2.公共服务方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参与经济交易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得人们对银行业务的需求更加旺盛。此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改革和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当前大众对银行业务需求的角度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方式存在的缺陷是:①公共服务工具较少。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银行公共服务工具比较欠缺,如银行职员的缺少,不能对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网络服务设施少,难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自动办理业务窗口少,促使顾客办理业务比较困难。②服务管理水平低。目前诸多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共服务方面树立的服务观念比较落后,未意识到服务管理的重要性,促使服务管理过程中,在公共服务信息供给、顾客信息反馈、顾客问题解决、业务人员形象等方面的监督不到位,导致公共服务水平不高。③对公共服务的认识不足。从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公共服务,在经营方面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在机制上带有传统思想的理念,在服务上缺乏服务观念的实践。

3.收费服务项目多且繁杂,收费依据不合理。相关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与收费的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收费服务项目多且繁杂,收费依据不合理。①收费服务项目多且繁杂。据统计,在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中超过八成是收费项目,只有不到两成是免费办理。公众在银行办理各项业务的过程中时常遭遇莫名收费的情况。对国有商业银行服务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确定收付服务较多并且繁杂,如转账手续费、异地存款手续费、跨行取款手续费等。②各种收费项目缺乏依据与合理性。的确,国有商业银行项目收费的设定是依据听证制度的。但目前听证制度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其形式化比较严重,对项目收费的监管不够严格,造成了项目收费门类与服务费用依据不合理、不明确;也没有合理的收费标准对费用予以严格的约束和控制。

三、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对策

面对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整和解决问题,强化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公平、合理地落实各项公共服务工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

1.加强政府监管理,核裁不合理收费服务项目。面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项目收费繁杂、收费依据不合理的情况,应当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详细审核国有商银行公共服务项目,公平公正地裁定公共服务项目是否收费以及收费标准,以规范化、合理化服务于公众。那么,如何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核裁不合理收费服务项目?①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为了真正意义上核裁不合理的收费服务项目,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执行。而真正意义上的执行,需要有健全的政策法规为依据。所以,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制定与商业银行公共服务项目收费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标准的公共服务项目收费准则,对国有商业银行收费的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如此不仅可以体现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还可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更加规范化、法制化。②强化政府的监管力度。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其职能是尽可能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公共服务活动。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委托机构,应当尽量完成公共服务的责任和任务。但事实上,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对商业银行公共服务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银行在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及时做出调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质服务于公众。

2.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确保客户信息安全。公共服务信息中包括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为了确保客户信息安全并且客户能够及时了解信息,国有商业银行应当严格参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原则与方法,采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公布和公开公共服务信息,促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公共服务信息,办理相关业务,避免用户利益受损,同时也可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另外,国有商业银行还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公众的需求,及时调节公共服务,促使国有商业银行与公众建立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3.调整和优化公共服务模式。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应当克服种种困难,不断调整、创新、优化公共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笔者建立创建人文化公共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创建社区银行、创建网络银行等,扩大公共服务渠道、拓展公共服务项目,为用户办理各种业务,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发展,推动社会良好发展。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国家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引发很多公共服务问题,不利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对此,应当通过加强政府监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调整和优化公共服务模式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然.葫芦岛市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马国耀.我国商业银行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14.

[3]刘秀姣.WTO反补贴规则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机构”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