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

篇1

(上海海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135)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特征,并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但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如风险因素、折现现金流量、比率评估都无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做出准确预测和价值评估。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契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潜在不确定的特征,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能更好地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重建期五个发展阶段的特性,有利于实现风现投资项目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价值评估;实物期权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新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对于我国来说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时不我待,意义重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具有3个特点:

一是成长性,新兴产业往往有着良好的成长预期,发展速度一般快于传统产业;二是新颖性,技术新、形态新、结构新(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等);三是不确定性,因为用户的需求市场条件、未来的进步等尚存在着很多未知因素,新的业态新的技术能不能形成规模,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前期的高额投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在未来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传统的信贷方式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融资工具,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在现实环境下,风险投资的定位与功能正好契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而项目价值评估是风险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准确的估计可以为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传统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及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中存在的缺失

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投资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风险因素评估法,折现现金流量法和比率估价法等,本文主要介绍风险因素评估法、折现现金流法和比率估价法在战略新兴产业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因素评估法

风险因素评估法是一种定性的方法,通过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指标用合理的方法赋予权重比例以期从总体上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指标的高低次序,并评估与项目价值的联系。

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从产品的研发到投入生产都要面临各种投资风险,而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其风险特征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风险投资者有效地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价值评估体系。而风险因素评估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需要较多的人为判断,这对新兴产业的价值评估不利;而且风险因素评估法的评价体系中的许多数据来源于历史数据,而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它的许多数据都需要预期而无历史数据可查,且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因素评估法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作出准确的预测不利于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

(二)折现现金流量法

折现现金流量法是由美国西北大学的阿尔弗雷德· 拉巴波特于1986年提出的,是一种定量的方法,其核心是净现值法(NPV)。 所谓净现值是将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分别折现而得到的净现值。计算净现值的公式为:净现值NPV=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折现现金流量法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处在成长阶段,其未来发展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项目经营失败,运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就要选择放弃,这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次折现现金流量法从项目开始时就开始预测未来各年的现金流,并根据事先确定好的折现率对未来各年的现金流进行折现。新兴产业的新颖性决定了很难对未来的现金流其准确的预测;最后新兴产业无形资产比重大,而这些无形资产多半在账面上体现不出来,具有隐形性,按照折现现金流量法无法准确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项目价值被低估,将可能导致投资者错过投资机会。

(三) 比率评估法

比率评估法是一种定量的方法,对于经过综合指标计价法评价的风险投资项目,可进一步进行评价。其中,市盈率估价法是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有效方法。市盈率以企业所属行业平均市盈率来评估该企业的价值,即:

修正的市盈率=可比企业实际市盈率/(可比企业预期增长率*100);

每股价值=修正市盈率*目标企业预期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很多项目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很难找到具有相同特征的可比企业;而且市盈率指标无法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在的增长能力,也无法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风险程度,所以采用比率估价法也很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

三、实物期权法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很难适应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而运用实物期权法正好契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实物期权的概念最初是由Myers(1977)在麻省理工学院所提出的,他提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就等于净现值与实物期权价值之和。净现值部分可以运用传统的净现值法,实物期权价值部分可以运用B-S模型或二叉树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实物期权法应用于新兴产业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估中,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更加符合新兴产业不确定性的投资环境。新兴产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给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机会。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可以看作看涨期权,即:投资者获得了一项对未来进行投资的权利,为下一阶段的投资创造了机会。在投资环境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执行期权,否则就不执行。这样即使前期投资不产生现金流,也为后期的投资创造了投资机会。

(二)有利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新兴产业拥有很多无形资产,而按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会低估企业的价值,运用实物期权法,新兴产业拥有的这些无形资产,使得企业拥有了一种在未来使用这些无形资产的权利,同时也拥有放弃使用这些无形资产的权利,企业考虑这些权利时,项目的价值就能公正地体现出来。

(三)能更好地体现新兴产业多阶段的特性。新兴产业一般有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重建期五个发展阶段,中国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处阶段的总体分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重心主要集中在后期,对种子期投资的金额仅为10.2%,投资项目仅占19.9%。这说明在种子期风险比较大,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估也比较困难,许多评估都是基于经验判断,这样用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其作出的评估就会不准确,忽视了项目后期投资者的选择权,而实物期权法考虑到了各个阶段投资所具有的选择权,这样更能体现新兴产业多阶段的特性,从而更好地预测新兴产业的价值。

(四)有利于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最大化。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是由未来的增长权决定,而不是由现在的现金流所决定。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并不能立即获得收益,而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短期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企业前期投入的资本是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某种专利权或者进入市场的潜力。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忽视了风险投资项目的期权特性,使得投资者低估了项目的价值,导致投资者会做出不利于企业的决策,不利于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对其进行风险投资价值评估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实物期权方法正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相吻合,这不是对传统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的否定,而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找出更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如果能同时正确的使用实物期权法与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1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常用技术

1.1均值―方差评估技术

均值―方差评估技术是一种用平均值来评估产品的预期收益,用方差来评估投资过程中风险系数的理论。每一个风险产生的概率所形成的数学期望如下:E(r)=。

此公式表示第i种证券投资的预期效益可能发生的概率值,E(r)则表示为预期收益。

金融投资风险的大小与也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关,这些无法确定的因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大小可以用发生的损失距离期望的偏差来确定,这个偏差就叫做风险度。风险度的测量可以运用标准差和方差以及变异系数等与之相关的数学指标来进行。方差公式如下:。

标准差公式如下:。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即标准差越大风险度也就越大。但是方差、平均值等作为绝对数来说,其数值的大小与各个单位的标志值差异值也有关系,不一样的样本数据之间可比性程度一般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运用变异系数来衡量离散程度。变异系数等于标准差除以平均值,换算成公式就是V=σ/E(X)。变异系数的大小与资产组合的风险之间成正比。对于n个资产之间的组合形式,其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此公式中x1+x2+...+xn=1,xi则代表第i中资产组合的投资比例数。整个公式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资产组合的方差是各个资产的独立方差与它们彼此协方差的加权平均值。若组合投资足够分散,那么投资的风险则主要由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决定。

1.2β系数评估法

β值也是评估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的是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值和其所需要承担的市场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公式如下:。在这个公式里,E(ri)代表了金融机构的预期收益值,rf则代表了金融机构无风险资产的收益值。

为了能够方便计算,常用的评估法是经过调整的β系数和收益率计算方式。即,收益率=(股票利润收入+股票买卖价差)/股票买进的价格=[±(最高价格-最低价格)]/[(最高价格+最低价格)/2]+1/市场利率。

1.3风险价值度评估方法

风险价值度英文缩写为VaR,它尝试为资产组合形式研究出一个单一的风险度量值,并且这一度量值还要能完全体现出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VaR的操作模式是:确定有x%的胜算在T时间段内让损失小于V0。此处的变量V即为资产组合的VaR,它是两个变量T时间段和x%(置信区间)的函数。它对应的是在N天时间内x%的胜算下最大的交易损失值。

2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1存在的问题

2.1.1评估滞后。上文中提到的β系数评估方法、VaR评估方法以及均值―方差评估方法,其基础均为已经存在的历史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去对金融机构未来的投资风险做出评估。虽然历史和未来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性,但是光靠历史数据来评估未来风险显然是不够准确的,也必然会存在很大的偏差。这种评估的滞后性最有可能导致最后评估结果的失真。

2.1.2风险测度不全面。所有的风险评估方法都需要先选择样本数据,那些被选的样本数据代表了整个的样本总体,因此样本的数量多少与样本的选择方法直接影响了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若选择的样本无法代表样本总体的特征则会导致对投资风险的测度不够全面的问题。在众多的评估方法中,β系数评估法只测度了系统性风险,而对非系统性风险并没有进行评估。因此算是风险测度不全面的典型之一。

2.1.3不同的方法间数据结论存在冲突。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不同的评估方法评测出的数据,由于理论基础和样本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别,导致评估结果的各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2.2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2.1定性与量性分析相结合。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定性与量性分析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因为量性分析逻辑性、严密性较强,其特有的逼真模型能够持续反映出各种风险的趋势,但也有其局限性所在,比如忽略了一些无法量化的重要因素对投资风险的影响。而此时定性分析则能够迅速弥补定量分析的这个不足之处。

2.2.2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度。在对金融投资进行风险评估时,所采用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与不足。仅用其中一种方法做出的风险评估,显然没有多种方法相结合做出的评估准确率高。因此应该多提倡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金融资产投资风险评估技术。

2.2.3对VaR评估方法进行压力测试。它一共有两个步骤,一是产生极端市场变化的合理情景;二是在产生的不同情景之下对产品组合进行定价。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压力测试,它能够促使金融机构开始考虑那些在VaR评估方法中被忽视的却又经常出现的极端情景。一旦这些情景被审定,金融机构就能立刻采取行动来降低这些不利因素对自身所产生的影响。

3结束语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的准确性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最后的投资结果,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及保障。只有充分运用现有的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充分发辉它们的优势,弥补它们的不足,避开其中的劣势,注意每个评估方法之间的相互结合运用。才能做出相对准备的投资风险评估结果和判断。

参考文献:

篇3

对于当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有效的运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对金融投资风险的认知,也可以确保企业投资人员可以合理运用该技术对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风险评估目标,发挥积极影响。以下对此做具体分析。

一、企业中应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的意义

在现代化企业金融投资环境之中,由于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金融投资往往会面临着一些风险。而且,若是金融投资的风险偏大,则会使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也将会受到影响。要知道,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金融经济活动的方式,不仅是将资金投入到市场经营中,通常一些企业也会将剩余的资金用于金融投资,这样可以发挥金融的最大利用度,借助金融投资,使得企业经济获得更多的投资利润。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中,就是能够采用定量方法,或者是应用定性的评估方法,实现风险评价、风险衡量的整合,形成对金融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估。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应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可以保证金融企业收益的高效化,可以有效避免在企业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产生一些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开展的企业金融投资之中,可优化运用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从而对金融投资的风险可以进行提前准确评估,有助于不断促进投资行业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应用意义。

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分析

1.VaR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中,VaR技术,就是根据在线价值与置信水平之间的正比关系,评估金融投资风险大小。实际中,运用VaR评估技术开支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之时,需要选择恰当参数,然后才可运用VaR评估技术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2.β系数法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对于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其中的β系数法,主要就是可以对于整体性的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也可以在衡量金融投资风险过程之中,利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描述出企业金融投资资产整体收益和市场资产相关方关系进行描述,从而可以对金融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特种风险,开展绝对性的评估,提升技术应用效益。3.基于均值-方差衡量的评估技术。在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之中,由于不确定评估风险大小与风险相关因素,此时就能够应用“均值-方差衡量”的风险评估办法,对那些影响金融投资的风险因素开展定性方面的评价,然后能够运用标准方差、变异系数等指标模式,有效的确定出企业开展金融投资的风险大小。4.风险图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方法。开展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之中,关于风险图评估方法,就是可以依据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以及风险概率的大小,以此来制定风险图,评估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在该评估技术植株,严重性主要就是指金融投资风险对企业经济业务产生影响的程度,而可能性则是发生风险的概率,将影响程度与可能性作为统计中高的指标,绘制出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图,以确保企业可以掌握合理的风险评估管理手段,使企业可以把握金融投资风险动向,知难而退,有利必图。

三、当前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评估的指标并不统一。在对于企业开展金融投资过程中,运用风险评估技术,为了可以有效杜绝出现的评估精准度不够、评估失误等问题,可以优化设置一个统一的评估指标,强化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度。首先要做到,就是能够在评估金融投资风险中,对于多个风险评估指标之间并不具备统一性,指标间的可比性较差。因此,如果仅仅利用上、下、高、低、多、少的顺序模式,评估分析企业金融投资风险,使用方差衡量评估技术,或者是使用β系数法评估,就会发现这两种评估技术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是不一致的。其次,就是在对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不能去精细的描述金融投资风险的程度,这样就不利于从风险的侧面,去分析风险对企业金融投资产生的风险危害大小,不利于金融投资人精准获知金融投资风险的大小。2.不能合理维护金融投资人的利益。在目前企业运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之中,还并不能为金融投资人提供全面的金融利益保障。就如,在实际企业开展金融投资活动之后,并不能事先对投资风险进行精准的表述,以至于投资不能合理设置今后的金融投资计划。同时,在评估金融投资风险中,在采取β系数法进行风险评估,或者是应用均值-方差衡量来评估金融投资的风险之时,由于在评估计算投资风险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数据,而这些数据均是一些投资经验数据,其得出的结果一以往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并不能对未来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

四、企业应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的优化建议

1.综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企业开展金融投资活动中,运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为精确评估风险,可以将定量分析同定性分析的评估技术相互结合,能够综合评估分析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大小。运用金融风险评估技术,可以综合当前市场金融投资的前景,同时分析金融投资风险打下,根据评估结果引领投资人能做到审时度势,合理操作管理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有效规避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与不利影响。优化运用金融风险评估技术,可以更好的为做好企业金融投资工作服务,推动企业更快获得利益。2.优化运用风险衡量模型。在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中,能够使用风险衡量模型定量分析风险,同时,也应该运用有效的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一方面要建立静态的,在某一时点处的分布模型。另一方面要建立动态的过程模型,对静态的分布模型。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及定量要求不同、管理者所关心的侧重面不同,对风险度量的方法也就不同。另外从风险的传统定义说明风险既包括遭受一定损失的可能性,也包括在一定可能性下损失的大小。因此可以把风险看作是具有某种分布函数的随机变量。开展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可以通过运用风险评估技术,有效识别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然后可以针对潜在的金融投资风险,优化金融投资决策,降低企业金融投资风险,保障企业金融投资的效益,发挥积极影响。3.开展风险模型的测试工作。在实际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中,为获得更好的VaR法评估效果,可以先对VaR聘雇计算模型开展后验测试以及压力测试之后,优化风险模型,从而同时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中,能够通过完善建立金融投资的内部评级体系,优化建立数据模型,可以正确寻找出风险因子同测试目标存在的风险传导机制,然后可以按照一定的风险评估规则,评估金融风险投资的损失。可以在现有的金融投资风险数据情况下,遵循先易后难以及逐步完善的模型建立原则,先从基础的模块入手,然后再逐步的建立适合企业金融投资产业务状况的测试模型,开发出评估金融投资风险精准的压力测试模型,可以更加有效的评估预测风险损失。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企业金融投资活动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强化采取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进行风险评估防范,这样不仅可优化管理企业的金融投资风险,也有助于开展投资审计、监管工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并给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发挥积极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郑浩.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技术与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3,(31):132-133.

[2]孔飞.试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实践[J].科技资讯,2015,13(1):241,243.

[3]唐景备.关于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4,(25):141-142.

篇4

1.1根据均值—方差进行评估。在风险评估技术中,利用均值—方差进行的金融风险评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利用均值、方差对金融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和理论性风险进行验证。在金融投资中,投资风险的大小和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是没办法被准确估算的,但是根据损失相关风险系数,并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其估算出一个大概数值。而在风险估算时,可以利用变异风险系数和均值—方差方法等有效评估方法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估算。在风险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某项金融投资的实际效益对变量随机达成的期望值进行估算,即这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是指评估平均值离散范围与大小后产生的数值,即方差的平方根。当标准差数值比较大时,各组数据间就会呈离散状态,在这种状态表明投资损失有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也代表投资造成损失的几率和金额会非常大。而当平均值相同时,在对可能造成风险的多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标准差对部分数据进行直接操作,但是在两组数据的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则需要分析其离散程度,同时利用变异风险系数对其进行对比操作。正常情况下,变异风险系数与偏差之间是呈正比例,在变异风险系数变小的时候,偏差一般不会很明显,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金融投资风险;而在变异风险系数变大的时候,偏差也会随之变大,这代表金融投资出现较大风险的几率也变大。

1.2根据β系数进行评估。β系数作为评估系统性风险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其指的是资产收益率和市场组合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依据市场组合来反映出资产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数值。其计算方法。Rm是指市场平均收益率。为了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可以利用在β系数计算方法中加入调整后的收益率,即收益率=(股票买卖价差+股利收入)/股票买价=[±(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2]+1/市盈率。

1.3根据风险价值度进行评估。为资产组合提供的独立风险度量就是风险价值度,其作用是为了显示出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其计算公式是:Prob=(P﹥VaR)=1-α,其中,Prob是指资产损失比损失上限大的几率,P是指资产在持有期i内的损失金额,α是指确定的置信水平,VaR是指α水平下可能出现的损失上限。在利用风险价值度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时候,可以进行以下讲解:在i时间段内,损失金额不超过VaR的几率有α%。在这里,VaR指的是i时间段和置信区间α%的函数。另外,如今VaR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较为常用的管理度量。

2.风险评估技术较常出现的问题分析。投资前无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利用均值—方差与β系数对未来的投资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都是使用一定的历史数据,这就代表评估出来的结果只是体现出了资产在历史某个阶段所出现的损失状况,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评估,因为未来和历史是承接关系,有历史才有未来,但是未来也不仅仅是历史的重复,其是历史存在因素和新兴因素的综合体。这就显示出这两种评估技术都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准确评估未来的风险。利用风险价值度进行风险评估也是使用历史数据,因此其也存在滞后现象。

二、风险评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进行评估。定量分析的优点是逻辑性比较强,且对数量的分析也比较严密,而且在评估过程中还会利用相应的模型对不同发展趋势进行体现。但是,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点。例如由于部分影响因素不能量化,在应用定量分析的时候就不得不将这些因素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评估结果。定性分析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弥补定量分析的这一缺点,因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进行结合,以便确保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数值的准确性。另外,风险图评估法也是国际金融投资行业较常使用的风险评估技术。

2.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对VaR计算模型进行检测。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对VaR计算模型进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极端情况下金融产品组合的定价。这种压力测试一般包含两个步骤,一是使极端市场产生一定的变化;二是根据极端市场的不同变化情景为金融产品组合定价。根据研究显示,假如VaR计算模型能够和压力测试结合,压力测试方法的使用则会被更加重视。此外,压力测试作为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督促金融机构对定量分析方法忽略的因素造成的极端现象进行充分考虑,并促使其研究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极端现象的方法,从而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利用这些测试结果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评估。

篇5

(1)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民营企业往往具备典型的家族管理模式,同时,部分民营企业高层领导文化层次偏低,这就使得企业存在投资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不能采取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在决策中缺乏正确的辅助机制,主观性强,投资惯性强等问题,这就使企业投资回报率达不到要求,甚至直接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2)投资项目管理不合理。

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实施项目投资决策中,缺乏正规的内部控制机构,不能针对项目实施专有的管理。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者专业能力不足,缺乏专业能力人员的参与,所制定的投资项目计划较难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第二,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不能进行规范化的可行性研究,投资项目在市场运行中与预测相差较大;第三,项目监管不力,项目开展出现风险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往往导致投资风险的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投资项目的失败。

(3)财务管理不规范。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较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这就直接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和现金使用方面均可能存在漏洞,这些问题均可能直接造成企业投资决策失误、资金分配不合理和产生负债危机,造成企业的资源流失严重,盈利水平降低。

(二)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具体内容包括:

(1)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民企企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更加敏感,国内政府发展方针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我国政治体制对于国内企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体制不完善容易直接引发经济的畸形发展,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危害。此外,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深化,我国企业受到国际发展环境影响变大,像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会直接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是影响民营企业外部风险的重要因素。

(2)投资产品销售风险。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其投资产品在市场销售存在风险,其中,产品的销售价格、销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影响因素较大,要想较为准确地预测产品销售较为困难。可以看出,产品的销售情况直接影响投资效益,是形成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内容分析

(一)民营企业投资风险识别

根据投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具体内容包括:

(1)系统风险。

系统分享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起该风险的因素较多,根据产生原因的具体性质可以划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以及税收风险等。

(2)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下,环境变化对项目资本价值产生的影响。非系统风险也就是民营企业自身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投资风险,属于特有风险。根据企业的管理方式,非系统风险可划分为:外部和内部管理。其中,外部管理可以划分为:破产风险、履约风险以及变现风险;内部管理可以划分为:筹资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衡量

经过投资风险的识别,民营企业就可以结合自身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和衡量投资风险,判定投资行为可行性,具体内容包括:

(1)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

企业投资一般有回收期要求,这与企业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有关,当投资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资金亏缺,不能正常运行。在衡量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选择符合企业规模的投资项目。

(2)资本结构。

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中要考虑投资规模,协调资本结构和企业资产,达到企业资金流动和盈利能力保持在一定额度。在分析投资盈利方面,要从筹资成本、投资时间和运营成本分析,充分把握投资对自身资本结构的影响。在分析投资风险,净营运资本越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差额越大,企业资本就容易形成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3)投资项目风险可控程度。

投资风险的可控程度是决定项目决策的关键参考,可控程度的判定标准如下:第一,投资项目投产不能如期执行,或者投产不能实现盈利;第二,投资项目的盈利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第三,投资项目盈利水平低于市场资金盈利水平;第四,项目投资收益低于投资成本。如果在投资决策中发现项目出现以上标准中的其中一条,就说明该项目投资风险不可控,不能执行该项目。

(三)民营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方法

投资风险评估通常是结合特定风险衡量结果,建立财务综合评价指标或模型,从而对投资风险直接定量评估。其中,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概率统计方法。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概率问题,采用数值统计和概率分布的方法就可以直接描述投资风险。

三、民营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一)企业内部建设

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环境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健全业务规范,制定内部控制机制。

分析企业运营业务,根据各个业务引起投资风险的程度逐层划分类别,并通过制定控制措施来控制各个层次的投资风险,为实现全方位的投资风险控制提供框架。同时,在投资机制方面,企业要将与投资有关的职务合理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包括将资金管理权、融资决策权以及投资决策权,让各个部门明确各自职责。

(2)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调动员工参与风险防控。

投资风险的控制需要依靠全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加强员工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过程中防微杜渐,培养员工在工作中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分析和衡量风险,实现企业全员化的风险防控局面。

(3)专业知识培训,拓展员工知识面。

投资风险涉及较为专业的知识,通过展开专业培训能够让员工理解投资风险含义,从而更好地配置资金,降低投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评估

投资风险评估是民营企业基于现实考虑的风险控制策略,是针对投资决策做出的指导工作。在投资风险评估中要注重引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的作用,让企业内部形成投资风险评估的氛围,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投资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

(1)构建投资模型。

为了选择风险低的投资项目,就需要依靠项目的实施指标构建投资模型,其中,可以应用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和每年现金流入额作为模型影响因素,通过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评估项目,为选择最优投资项目和评估风险提供参考。

(2)安全性评估。

民营企业进行投资风险评估就是为了计算投资对企业的影响,保证投资不会对企业产生资金危机。其中,预期盈利通过期望利润表示,风险度通过利润方差表示,在以计算出的风险度选择折算率或者贴现率,最终求出净现值,当计算出的结果符合安全性评估要求方可实施。

(3)投资止损点。

为了明确企业的承受能力,就需要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建立安全警戒标准,判断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采用风险值模型评估风险,确定止损点。

(三)投资项目决策

为了保持企业投资的回报率,就需要针对拟投资项目进行论证,证实该项目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在论证投资方案过程中,民营企业要突破传统运行体制,大范围地收集相关信息,从国家政府方针、地区政策、市场反应和公司自身生产能力等方面,构建出完善的投资项目决策体系,针对投资产品的做好市场验算。同时,针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要采取不同的决策方法,短期投资要注重受托方的诚信度和资信程度,长期投资要注重分析能够引发投资风险的关键因素。此外,在投资项目决策中,必须开展财务论证,分析企业财务信息和投资决策是否吻合,将企业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四)多元化投资结构

多元化投资结构是民营企业在决策投资项目中采取多种业务搭配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在实施多元化投资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分配不同的投资比例,让各个业务对企业发展贡献率达到最高。同时,针对多元化的投资结构要采取优化的方式,使企业经营能够获取最优的发展模式。此外,多元化投资结构应充分考虑投资潜质,不能因为某些项目短期回馈少而放弃,从而使民营企业保持持续的发展实力。

(五)投资实施风险控制

项目投资实施过程中需要紧密的监督执行效果,根据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才能防止出现投资项目失败,具体工作包括:第一,制定完善的资金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设置相应的投资进度和融资方式,从而控制项目资金情况;第二,监控项目投资进度,按照设定的投资进度指标来检查项目进展;第三,财务评价资产和资金使用效率情况,其中,主要结合项目节点来分析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剩余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利润率来评价分析资产使用效率。

(六)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民营企业在具备了一般的投资风险评估能力就需要构建预警系统,针对自身企业构建专门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按照投资实施过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各个过程和各个层次的风险分析方法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形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评估系统,不仅能够预测出风险危害程度,还能给出风险引发原因,保证企业投资风险最低化,实现企业资金稳定和高效的流动。

篇6

二、民营企业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一)企业内部运行因素具体包括:(1)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民营企业往往具备典型的家族管理模式,同时,部分民营企业高层领导文化层次偏低,这就使得企业存在投资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不能采取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在决策中缺乏正确的辅助机制,主观性强,投资惯性强等问题,这就使企业投资回报率达不到要求,甚至直接导致企业陷入困境。(2)投资项目管理不合理。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实施项目投资决策中,缺乏正规的内部控制机构,不能针对项目实施专有的管理。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者专业能力不足,缺乏专业能力人员的参与,所制定的投资项目计划较难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第二,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不能进行规范化的可行性研究,投资项目在市场运行中与预测相差较大;第三,项目监管不力,项目开展出现风险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往往导致投资风险的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投资项目的失败。(3)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较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这就直接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和现金使用方面均可能存在漏洞,这些问题均可能直接造成企业投资决策失误、资金分配不合理和产生负债危机,造成企业的资源流失严重,盈利水平降低。

(二)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具体内容包括:(1)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民企企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更加敏感,国内政府发展方针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我国政治体制对于国内企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体制不完善容易直接引发经济的畸形发展,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危害。此外,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深化,我国企业受到国际发展环境影响变大,像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会直接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是影响民营企业外部风险的重要因素。(2)投资产品销售风险。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其投资产品在市场销售存在风险,其中,产品的销售价格、销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影响因素较大,要想较为准确地预测产品销售较为困难。可以看出,产品的销售情况直接影响投资效益,是形成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内容分析

(一)民营企业投资风险识别根据投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具体内容包括:

(1)系统风险。系统分享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起该风险的因素较多,根据产生原因的具体性质可以划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以及税收风险等。

(2)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下,环境变化对项目资本价值产生的影响。非系统风险也就是民营企业自身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投资风险,属于特有风险。根据企业的管理方式,非系统风险可划分为:外部和内部管理。其中,外部管理可以划分为:破产风险、履约风险以及变现风险;内部管理可以划分为:筹资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衡量经过投资风险的识别,民营企业就可以结合自身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和衡量投资风险,判定投资行为可行性,具体内容包括:(1)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企业投资一般有回收期要求,这与企业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有关,当投资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资金亏缺,不能正常运行。在衡量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选择符合企业规模的投资项目。(2)资本结构。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中要考虑投资规模,协调资本结构和企业资产,达到企业资金流动和盈利能力保持在一定额度。在分析投资盈利方面,要从筹资成本、投资时间和运营成本分析,充分把握投资对自身资本结构的影响。在分析投资风险,净营运资本越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差额越大,企业资本就容易形成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3)投资项目风险可控程度。投资风险的可控程度是决定项目决策的关键参考,可控程度的判定标准如下:第一,投资项目投产不能如期执行,或者投产不能实现盈利;第二,投资项目的盈利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第三,投资项目盈利水平低于市场资金盈利水平;第四,项目投资收益低于投资成本。如果在投资决策中发现项目出现以上标准中的其中一条,就说明该项目投资风险不可控,不能执行该项目。

(三)民营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方法投资风险评估通常是结合特定风险衡量结果,建立财务综合评价指标或模型,从而对投资风险直接定量评估。其中,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概率统计方法。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概率问题,采用数值统计和概率分布的方法就可以直接描述投资风险。其中,投资风险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其中,N表示独立相似的风险单位数,m表示在一定时期内遭受损失的单位数。投资风险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借助概率分布图分析投资风险与经济的关系。实际上,概率分布式也表示了资产损失平均水平及变异程度。在描述投资风险中,投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程度来评定,具体描述为:R=f(P,D)其中,P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D表示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

四、民营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一)企业内部建设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环境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健全业务规范,制定内部控制机制。分析企业运营业务,根据各个业务引起投资风险的程度逐层划分类别,并通过制定控制措施来控制各个层次的投资风险,为实现全方位的投资风险控制提供框架。同时,在投资机制方面,企业要将与投资有关的职务合理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包括将资金管理权、融资决策权以及投资决策权,让各个部门明确各自职责。(2)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调动员工参与风险防控。投资风险的控制需要依靠全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加强员工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过程中防微杜渐,培养员工在工作中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分析和衡量风险,实现企业全员化的风险防控局面。(3)专业知识培训,拓展员工知识面。投资风险涉及较为专业的知识,通过展开专业培训能够让员工理解投资风险含义,从而更好地配置资金,降低投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是民营企业基于现实考虑的风险控制策略,是针对投资决策做出的指导工作。在投资风险评估中要注重引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的作用,让企业内部形成投资风险评估的氛围,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投资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1)构建投资模型。为了选择风险低的投资项目,就需要依靠项目的实施指标构建投资模型,其中,可以应用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和每年现金流入额作为模型影响因素,通过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评估项目,为选择最优投资项目和评估风险提供参考。(2)安全性评估。民营企业进行投资风险评估就是为了计算投资对企业的影响,保证投资不会对企业产生资金危机。其中,预期盈利通过期望利润表示,风险度通过利润方差表示,在以计算出的风险度选择折算率或者贴现率,最终求出净现值,当计算出的结果符合安全性评估要求方可实施。(3)投资止损点。为了明确企业的承受能力,就需要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建立安全警戒标准,判断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采用风险值模型评估风险,确定止损点。

(三)投资项目决策为了保持企业投资的回报率,就需要针对拟投资项目进行论证,证实该项目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在论证投资方案过程中,民营企业要突破传统运行体制,大范围地收集相关信息,从国家政府方针、地区政策、市场反应和公司自身生产能力等方面,构建出完善的投资项目决策体系,针对投资产品的做好市场验算。同时,针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要采取不同的决策方法,短期投资要注重受托方的诚信度和资信程度,长期投资要注重分析能够引发投资风险的关键因素。此外,在投资项目决策中,必须开展财务论证,分析企业财务信息和投资决策是否吻合,将企业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四)多元化投资结构多元化投资结构是民营企业在决策投资项目中采取多种业务搭配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在实施多元化投资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分配不同的投资比例,让各个业务对企业发展贡献率达到最高。同时,针对多元化的投资结构要采取优化的方式,使企业经营能够获取最优的发展模式。此外,多元化投资结构应充分考虑投资潜质,不能因为某些项目短期回馈少而放弃,从而使民营企业保持持续的发展实力。

(五)投资实施风险控制项目投资实施过程中需要紧密的监督执行效果,根据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才能防止出现投资项目失败,具体工作包括:第一,制定完善的资金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设置相应的投资进度和融资方式,从而控制项目资金情况;第二,监控项目投资进度,按照设定的投资进度指标来检查项目进展;第三,财务评价资产和资金使用效率情况,其中,主要结合项目节点来分析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剩余收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利润率来评价分析资产使用效率。

(六)投资风险预警系统民营企业在具备了一般的投资风险评估能力就需要构建预警系统,针对自身企业构建专门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按照投资实施过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各个过程和各个层次的风险分析方法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形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评估系统,不仅能够预测出风险危害程度,还能给出风险引发原因,保证企业投资风险最低化,实现企业资金稳定和高效的流动。

(七)财务策略民营企业在完成投资风险预测和分析,直接采用财务策略就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具体策略包括:第一,风险接受策略,通过构建投资风险基金,充分考虑到正常投资项目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采用资金保险库存来处理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二,风险回避策略,在明确投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较大时,就需要采用回避策略,选择风险更小的投资项目;第三,风险分散策略,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互补的投资项目,避免单一投资对企业损失不可扭转影响的产生;第四,风险转移策略,民营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专门结构合作,并采用契约形式转移投资风险,必要时通过其他方式经济联合横向转移封信啊,将投资风险对企业自身损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唐晶:《浅谈企业投资的风险及其对策》,《现代商业》2009

年第8期。

[2]邢菊娥:《中小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研究》,《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3期。

篇7

第一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概述

1.1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的相关概念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指投资的实际收益与期望的或要求的收益的偏差。

但是到目前为止,风险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项目风险的定义:项目在其寿命周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而项目的风险评估就是对项目风险的分析,也即分析项目在其存续的时空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之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变化程度。项目的一次性使得项目中不确定性比其它的一些经济活动要大得多,项目的风险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持续性、补偿性、全面性、可测性及规律性。

1.2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

一个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1]。

风险分析是对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这四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部分,风险分析都是不完整的。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2.1 概述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找出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风险进行分类列表。 [2]。

2.2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FTA 法)、幕景分析法

及筛选―监测―诊断技术等方法。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3.1 风险估计与评价常用方法

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与评价是指应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定量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风险估计与评价常用方法主要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报酬法、风险当量法和解析方法。

3.2 我国传统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我国传统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包括:(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3)概率分析。三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现逐一论述。

3.3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就是利用投资项目生产中的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的关系,通过测算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后的盈亏平衡点,来考察分析项目承担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3]。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项目的收入等于支出的那一点。在这一点上,项目既不盈利也不亏损。如果低于这一点所对应的生产水平,那么项目就会发生亏损;反之,则会获得盈利。

3.4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分析技术。其基本目的是考察一个项目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即该项目投资分析结果以多大的程度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分析,可使决策者对项目的风险程度有一个量化的概念。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和分析由于将来客观条件(如政府政策、通货膨胀、投资等)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引起项目的经营产生变化而使项目主要效果指标发生变动的程度。

3.5 风险概率分析

3.5.1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类型

房地产投资风险涉及政策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和国际风险等,而这其中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大,同时又是可以预测、规避的主要是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包含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3.5.2 风险概率分析的方法

风险概率分析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利用已有数据资料分析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概率

(2) 利用理论概率分布确定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的概率

(3) 蒙特卡罗模拟法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应对

4.1 风险应对概述

风险应对就是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把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

4.2 项目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的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很严重,又无其他策略来减轻时,主动放弃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采取这种策略,必须对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有足够的把握。这种策略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项目资源、项目技术、项目设计方案等,从而避开项目风险的一类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4.3 项目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投资主体将其本身面临的损失有意识地转嫁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风险转移是房地产开发商处理风险的一种重要方法。风险转移也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4.4 项目风险控制

相对于风险回避而言,风险控制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处理手段,它是指投资主体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缩小其后果不利影响的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

4.5 项目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开发商自己承担由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风险接受的方法。风险接受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自愿接受风险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分析的全过程,包括风险投资的相关概念,风险分析过程的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特点和相互关系,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和存在问题,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和适用条件,并重点介绍了我国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最后介绍了风险应对的四个策略: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自留。

参考文献

篇8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最为基础的工作。只有正确识别了风险的种类及其原因,才能对风险的大小做出准确的评估,然后才可能采取可行的对策和措施。风险识别要求对于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面临的特殊风险有明确的了解,密切注意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新风险,提高对风险可预见性的认识,掌握风险管理的主动权。企业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如流程图分析法、财务状况分析法、分解分析法、暮景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保险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从便于操作的角度看,比较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主要还是流程图分析法、财务状况分析法以及保险调查法,前两种方法能有效地从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两方面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第三种方法则能从第三方的角度进行专业的风险识别,这三种方法相互补充,只要综合运用好这三种方法,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对中小企业的风险加以科学的识别。

二、风险评估

企业的风险识别确认后,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及其影响进行评估。评估损失时,不仅要评估直接损失,而且要评估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其中定性分析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系统分析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情景模拟分析法、管理评分法和专家决策法等;定量分析法主要有单变量模式法、概率分析法、期望值分析法、“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法、Z计分模型法和企业经营安全率及资金安全率计算法等方法。

现代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及其值域和临界点。例如,反映市场风险的关键指标有: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率、销售费用率、产品差异度、替代品的性价比。反映顾客风险的关键指标主要有:合同履约率、顾客投诉率、赊销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供应风险的关键指标主要有供应品价格增长率、采购合格率、供应商对价格和品质的控制能力;反映财务风险的关键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权益比率、毛利率、总利润率、纯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投资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等。从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因为这样的风险评估方法直观、针对性强,便于中小企业准确迅速的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当然这要求中小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注重搜集各种资料并定期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三、风险处置

企业风险处置阶段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整个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它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具有不同损失程度的风险,制定应对风险策略。

(一)风险转移。企业以一定代价(如保险费、赢利机会、担保费和利息)采取某种方式(如参加保险、信用担保、租赁经营、套期交易、票据贴现等等),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承担,以避免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首先是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企业只需定期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即可在巨额风险损失发生时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其次是风险共担,如实行合资、联营、增发新股、发行债券、联合开发等。第三是风险主体转移。即把全部的风险全部转给另一主体。如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转让经营风险;通过委托开发、购买专利来转移技术风险。由于风险转移必然带来利益的流失,因此,企业应当在识别风险的类型和大小,权衡得失后,选择恰当的方式转移。对中小企业而言,自然风险宜用投保,现代保险制度是转移风险的最理想方式,中小企业应增强保险意识,加大在财产、医疗等方面的保险力度,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在对自身风险进行充分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把那些较大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转移给对方承担。实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二)风险自留。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承受风险损失时,可以采取风险自担以及风险自保的形式自行消化风险损失。风险自担就是在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就是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基金,如呆账损失、大修理基金等。这适用于损失较小的风险。中小企业在实施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再做决策。

(三)风险组合。将具有不同风险且没有相关性的产品和投资项目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产品或项目的盈亏补偿,达到减少整体风险损失的目的。第一,高风险项目与低风险项目适当搭配,以便在高风险项目遭受损失时,能从低风险项目受益中弥补。第二,所选项目数适当。第三,要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给定一个风险承受的临界点,以此作为风险组合的标准。当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所形成的产品单一性和趋同性,尚不具备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因而一般中小企业应慎用该策略,即使选用这种策略,也必须围绕自己的优势,结合企业资源条件来进行,不违背自身的经营战略。

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8. 026

[中图分类号] F830.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8- 0046- 04

1 引 言

随着我国明确提出中国企业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名牌企业率先走了出去,开始进军海外市场。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从2002年至2010年,我国投资流量由27亿美元增长到688.1亿美元,增加了20多倍,存量从299亿美元增加至3 172.1亿美元,增加了10倍多。尽管如此,我国2010年的对外投资存量占GDP比重5.01%,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26.1%。估计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可望达千亿美元、存量达4 000亿~5 00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对外投资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随着企业投资范围的拓宽和投资机会的增多,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切实加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通过对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监控来防范甚至化解风险,减少由此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谷广朝[1],聂名华[2]和王凤丽[3]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所面临的FDI风险因素,进而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这些研究提升了人们对FDI风险的认识,提供了一些常见的防范风险的方法。然而,由于缺乏对中国企业FDI风险的定量分析,企业难以利用这些研究成果估计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面临风险的大小。白远[4]介绍了一种简单的评估FDI风险的方法:首先确立风险因素并给定其权重,然后对每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最终把各项风险因素的评估值与其权重的乘积相加,从而得到风险的综合评估值。这种方法要求专家给出每项风险的具体评估值,然而,由于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及专家知识、经验的有限性,导致专家无法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聂名华和颜晓晖[5]在建立FDI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后,结合各种风险指标的特性,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得出风险评价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对风险的大小做出定性的评估,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模糊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由于模糊集理论缺乏像概率论一样公理化的理论体系,并且确定模糊集的隶属度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这种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

随着模糊数学的不断发展,B Liu[6]于2004年创建了公理化的可信性理论。这一理论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模糊集理论中选取隶属函数的主观性问题。并且可信性测度具有自对偶性,基于可信性测度的模糊评估结果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便于理解和接受。有鉴于此,本文摒弃传统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采用基于可信性理论的多层次综合评估方法来评判中国企业FDI风险,力图使得评判结果更为科学、客观与精确。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可信性理论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可信性测度的理论和经典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多层次模糊评估模型。在分析中国企业所面临的FDI风险因素后,进一步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一个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为例,利用本文构建的模糊评估模型,对其所面临的FDI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 可信性理论简介

Zadeh[7]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集理论,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长足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实际应用。在模糊数学中有三类重要的测度: 可能性测度、必要性测度和可信性测度。传统的观念认为,可能性测度是与概率测度平行的概念。事实上,在模糊集合理论中,只有可信性测度才能扮演概率测度的角色。B Liu和Y Liu[8]在2002年定义了具有自对偶性的可信性测度,然后根据可信性测度建立了一个公理化的理论体系。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3种测度的定义以及可信性空间的概念。

假设模糊变量ξ的隶属函数为μ(下文中相同字母表示相同的含义),h为任意实数,则模糊事件{ξ≤h}的可能性为

该模糊事件的必要性测度定义为其对立事件的不可能性,即

该模糊事件的可信性测度是可能性测度与必要性测度的平均值,即

该模糊事件的可信性测度是可能性测度与必要性测度的平均值,即

假设为非空集合,P()是的幂集,P()中的元素称为模糊事件; 对P()于中的任一事A件赋予一个实数,记为Cr(A),称为A可信性测度,这里Cr()是一个集合函数,满足如下4条公理[6]:

公理1 (规范性)Cr()=1;

公理2 (单调性) 若A?奂B,则Cr{A}≤Cr{B};

公理3 (自对偶性) 对任意事件A∈P(),有Cr{A}+Cr{AC}=1;

篇10

Abstract:This paper sets up a risk-benefit model based on binomial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on securities trading strategy. This model proves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iews that under some conditions the long-term risks of trading strategy are not relative to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or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positive-benefit transactions over the total number of transactions,they are only rely on the extent of positive benefits over negative benefits. This model as a tool of risk assessment provides basic foundation for securities trading strategies and gives a forecasting method to estimate long-term risks by calculating the value of alpha of trading strategy.

Key Words:trading strategy,risk assessment,benefi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03-05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学者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风险与收益率的关系。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风险和收益关系研究的基石,并导致了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基于该投资组合理论,夏普(Sharp,1964)、林特纳(Lintner,1965)和莫辛(Jan Mossin,1966)提出CAMP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根据市场走势预测选择不同的证券组合以规避市场风险、获得较高收益。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罗斯(Ross,1976)提出APT套利定价理论,默顿(Merton,1973)提出OPT期权定价理论。这些理论模型在投资组合绩效、证券估价、证券投资等领域成为里程碑式的投资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经典模型以及后来布里登(Breeden,1979)、里昂诺姆(Reinganum,1981)、陈浪南等(2000)、靳云汇等(2001)都集中在对投资组合风险性的研究上,很少涉及到交易策略的风险研究;康拉德和考尔(Conrad和Kaul,1998)研究了交易策略,但没有具体研究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方面。投资组合的风险性和交易策略的风险性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属于投资标的选择策略范畴,而后者属于操作层面的交易策略范畴;投资标的本身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而操作策略往往能够通过诸如“止盈”或者“止损”等手段来有效控制投资标的自身带来的风险。

尽管目前一些理论试图揭示证券市场复杂行为的原因,并预测投资标的的未来行为,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仍很缓慢,甚至大多数成功的投资者也认为,复杂的市场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巴菲特说过,他从不预测市场,也没有人能够预测市场。当人们总结这些投资者投资成功的原因时,会发现他们往往非常注意投资风险的控制,尽管他们也很重视对投资标的的选择,但从不对市场做出坚决的预期。这说明,复杂的市场行为至今仍是人类未解之谜,而包括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在内的交易策略的风险研究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的作用往往重要于投资组合或者投资标的本身的风险研究,也就是交易策略的制定比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重要得多。

由于交易策略的制定,每一次投资的收益率往往是可控的,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其单次投资的收益率是固定的。在本文中,我们以熟悉的二项分布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风险—收益模型,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作为交易策略风险评估的一个理论基础。该模型把目前关于交易策略风险评估方法中常用的正收益比率与收益率联系起来,改进了评估方法。

二、 交易策略亏损概率的测算

(一)正收益交易的概率函数

我们假设某个投资者按照既定的交易策略,比如设定“止盈”和“止损”收益率等,进行了一系列交易,投资者的初始资金为 ,并且每一次正收益交易的收益率为常数 ,负收益交易的收益率为常数 ,则总收益率可以表示为:

这里, ; 分别代表正收益交易和负收益交易的次数。我们感兴趣的是总收益率小于零的条件:

即:

这里: 。

在 次交易中,我们想知道发生 次正收益交易的概率是多大?显然, 次正收益交易和

次负收益交易的顺序可能不一样,因此,交易次数为 的交易过程将有总共Q种可能的情况出现。

这里C 表示组合数。另外,发生 次正收益交易的可能性有M种。

于是,出现 次正收益交易的概率为:

该概率函数是归一的,即:

显然,这就是人们熟悉的二项分布。累计概率函数于是可以表达为:

(二)辛苦系数

当正增长率 和负增长率 一定时,在 次交易中,正收益的交易次数小于 次将导致总收益率小于零。这是个临界正交易次数,即 ;

又由于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临界次数表达为:

这里,符号[]表示取整的意思,并且:

它是一个临界的正交易比率,正交易比率就是正收益的交易次数占总交易次数的比例,也就是所谓的“胜率”。这里我们不妨称这个临界值为“辛苦系数”,它表明投资者在目前的正收益率和负收益率交易水平下,至少要保证总交易次数中的 比例是正收益,才能使最后的总收益率为正。显然根据前面

的表达式,我们可以得到“辛苦系数”与单次收益率的关系:

假设 ,并在图1中画出 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单次负收益率相对正收益率越大, 值越大,说明投资者想要最后获得正收益率就需要更多的单次正收益交易,就越“辛苦”。

(三)未来亏损概率

定义未来亏损概率为:假设保持现有的单次正增长率和负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未来在一个较大的交易次数 下,总收益率亏损的概率。未来亏损概率实际上就是某一个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它等于累计概率函数(7):

方程(11)的解析表达式为:

这里, 是 Gamma 函数, 是超几何函数,从而构建了交易策略的风险收益模型。

方程 (12) 就是未来亏损概率的表达式,它是一个在交易次数 时与 无关的函数,这就为我们评估交易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因为未来无论 和

如何配置都不影响未来的亏损概率,它是一个能反映交易策略长期风险的特征函数。图2 根据方程 (12)给出了未来亏损概率与交易次数在不同“辛苦系数”下的关系,显然,当交易次数很大时,未来亏损概率是稳定的;并且投资者越“辛苦”,其未来亏损的概率就越大。

三、Monte Carlo模拟

为了验证前面所述的模型,我们进行了Monte Carlo 模拟。Monte Carlo 模拟是一种用以替代真实随机实验的计算机模拟实验方法,它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随机现象或者实现各种计算要求。我们假设一次试验过程包括 次交易,而每次交易的收益率不是正的 就是负的 ;另外,出现正收益和负收益的概率是相等的。于是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这样一次试验的总收益率 。我们重复这样的试验 次,并且统计每次试验的交易总收益率

的次数 ,就可以得到在常数参数 、 和 的条件下,该交易策略的亏损概率 。当我们在每一次试验中选择很大的交易次数时,便可得到未来亏损概率。图3给出了计算流程图。

方程(12)描述了在交易次数 情况下,亏损概率与辛苦系数 的关系。从图4中可以看出,未来亏损概率与辛苦系数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这个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在辛苦系数小于0.4的区域,未来亏损概率几乎为零;辛苦系数在0.4—0.6之间的区域,未来亏损概率显著上升;而在辛苦系数大于0.6的区域,未来亏损概率几乎为1。事实上,辛苦系数是关于单次收益率 和 的函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某交易策略的单次收益率情况来判断其未来存在的交易风险。

我们分别模拟了对应这三个区域的亏损概率与交易次数 的关系,其结果与方程(12)得到的理论值符合得很好。图5给出了模拟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当交易次数 很大时,亏损概率趋向一个稳定值,这说明如果一个投资者坚持在一个常数的单次(正负)收益率的交易模式下进行交易,那么这个投资者长期的收益率出现亏损(或者盈利)的风险也是固定的。另外,这个风险与“辛苦系数”有关,“辛苦系数”越大,亏损概率越高;或者说与单次交易的常数收益率有关,负收益率绝对值相对正收益率越高,亏损的风险越大。

未来亏损概率 是在交易次数 时的亏损概率,显然它是个只与参数 ,也就是“辛苦系数”有关的量,而与交易次数 无关,换句话说,它与单次交易的正负收益率有关。我们令单次正收益率

并给出了未来亏损概率和单次负收益率绝对值 之间的关系。图6 给出了理论值和模拟值的比较,可以看到两者符合得很好。这说明,我们的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这样一个基本的交易风险与收益的事实。

四、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

我们提出的这个收益与风险模型为评估交易策略的未来风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单次交易的增长率确定时,其交易策略在长期交易下的亏损概率就是确定的,而与交易次数没有关系。这个结论使我们科学地评估策略风险成为可能,因为在这个模型下,策略的风险是一个由策略本身所决定的禀赋性特征,与任何交易次数或者交易时间等细节问题无关。因此,也就可以不必对交易策略进行耗时的实际测试,而直接判断策略的未来风险了。当然,实际的交易往往非常复杂,单次交易收益率经常不会满足这个风险—收益模型的条件,但当交易策略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单次收益率时,这个模型确定的风险值就是可靠的。换句话说,本文提出的风险—收益模型为数量化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另外,我们的评估模型也揭示出这样一个关于投资交易的道理:一个交易策略的未来风险仅仅取决于正收益率相对负收益率绝对值的比值,也就是

,这个比值越大,其风险越小。换句话说,交易的风险与发生正(负)交易的次数无关,而只与单次的正负收益率有关。我们必须保证一次或者少数几次很高的正收益率,而其他发生负收益的交易产生的损失都很小,才可以保证我们长期的总交易是正收益。这也就是平常投资者所说的“大赚小赔”的投资法则。

目前,有关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方法多集中于考察交易策略所能达到的正交易比率上,也就是所谓的参数“胜率”上,然而本文的模型显示“胜率”高的交易策略不一定未来亏损的风险就低。单次正收益率很低,但获利次数很高,即“胜率”很高,未来亏损概率一样会很大,这是因为单次正收益率很低,尽管正收益次数很多,但未来一次亏损就可能把以前积累的利润消耗尽。我们的模型把正交易比率与交易的收益率联系起来,给出了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法。

五、在交易策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我们的模型可以应用于交易策略的风险评估。可以根据某个交易策略的历史交易次数和交易收益率,把所有正收益率和负收益率分别折合成两个复合收益率,即 和 ;然后分别根据“辛苦系数”的计算公式(10)算出参数 ;最后按照方程(12 )可以算出该交易策略的未来风险概率 。这个概率的含义就是,如果交易策略在未来以目前的模式继续运行下去的话,它的亏损概率就是 。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交易策略产生了下列的收益率,如表1。首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复合收益率,即 , - ;另外根据(10)得到辛苦系数 ;于是可以计算出该策略的未来亏损概率为 。它表明,如果这个交易策略以后仍按这种模式运行下去的话,其未来亏损的概率大概是0.58。这个例子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交易策略的 值来估算它的未来风险,并且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也看到尽管该交易策略有70%的胜率,但其未来存在的亏损风险仍然高达5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际交易中每次交易收益率是变化的,有时差别还很大,这将影响辛苦系数

值的评估效果,因此我们还需要附加计算单次收益率的方差 和 。方差越小, 值的评估效果越好。另外,用户可以选择市场处于上升阶段或者下跌阶段计算 值,这样评估更易于比较。

六、结论

不同于传统的关于风险的描述,比如定义风险为收益率的方差等,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基本假设自然地推导出风险的表达式。在二项分布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风险收益模型来作为交易策略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这个模型从理论上和数值实验上证明了:在单次交易的收益率不变以及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条件下,(1)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不依赖于交易次数;(2)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不取决于正收益比率;(3)交易策略的长期风险只取决于正收益相对负收益的幅度。模型为风险评估工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把目前关于交易策略风险评估方法中常用的正收益比率与收益率联系起来,改进了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Banz,R.,198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9(1),pp.3-18.

[2]Breeden,D.,1979,“An Intertemp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with Stochastic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7(3),pp. 265-296.

篇11

[DOI]10.13939/ki.zgsc.2015.46.071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逐渐推进,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也逐渐成立,投资者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随之日渐加剧,相应地,对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股票投资中国,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风险因素逐渐演变成风险事实,也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投资者应正确认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并且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

1 中国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

在股票投资活动中,应根据经济、政治、市场以及投资者的心理状况等对股票投资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1]。

1.1 内生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股票投资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技能不足、受到心理因素等影响,使得投资者预期的收益受到损失,这主要是投资者内部因素造成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不够完整,对风险因素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足,在股票投资中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并不合理,并且出现风险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及时、不科学。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会影响到股票的投资风险。

市场为导向的心理。就是在证券市场中,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行情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有时是乐观的,有时是悲观的[2],这些观点一旦形成规模,一些单个的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大多数的观点也可能是谣言或虚假现象,如果个人投资者的素质能力不高,跟风而动,可能会获得良好收益,也可能惨败而归。

个人心理的素质。在这种心理因素中,从众、贪婪、侥幸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1.2 外生风险

外生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经济体制以及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政策制度的风险,是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也可能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变化使得证券市场的价格出现剧烈的波动,导致投资者面临严峻的风险,这种风险投资者个人是无法避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利率、汇率等风险因素对股票投资者造成风险[3]。风险心理的预期是股票投资者对股市的反应比较过度,在股票增长时普遍比较乐观,而股票市场低迷时预期比较悲观,对股市的预期过高或过低。

1.3 投资目标的风险

投资目标的风险就是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或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主要有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二级市场风险。

2 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

当前,我国股市还存在着很大的投机性,很多人盲目跟风,道听小道消息,只关注股票的行情,却并不了解股票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这种投机行为会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而要避免这种状况,股票投资者就要以企业家的眼光去看待企业为发展以及财务经营情况,作出选择和买卖股票的决定,在企业的发展中分享成果收益[4]。股票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将自己从股民变成股东。

2.2 提高投资者的素质能力

股票投资者应具备一定的证券知识,并掌握股票投资的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方式,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股票投资者要多阅读相关的文学、哲学书籍,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与志趣高尚的人接触,明确理想与现实是存在差距的,应从现实出发,从小事做起,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要认识到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避免出现极端化的想法。

要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角色,股票投资中存在着很多的假象与诱惑,很容易迷失自己,而成熟的股票投资者会包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式。同时,股票投资者应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加强自身教育,了解风险评估以及控制管理的方法,使投资行为更加合理。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知识、投资的数量、自己的习惯等因素选择比较灵活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能够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投资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2.3 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不仅需要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还需要从政策制度的角度进行管理,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公示制度。在股票发行以及审核时,需要通过媒体将审核的项目、审核人员以及审核的结果进行公布,在审核过程中,建立约束机制对工程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审批人员要采用竞争上岗、定期轮换的形式,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5]。同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信息披露程序更加规范合理,能够对股票市场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保证投资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的信息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的决策主张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股市的走向,因此政府的政策信息披露应是一致的,能够使投资者产生良好的预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2.4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打击内部交易以及操纵价格的行为,促进我国的证券市场实现良好的发展。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政府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避免出现股市泡沫的重要角色。我国政府应明确对自己的定位,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分工协作。同时,进一步对股票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完善法律法规,对证券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加强信息公开,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积极发挥证券协会的作用,加强政府与证券协会之间的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保证监管的稳定。

2.5 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

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能够认识到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并且了解自身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我国人民存在着很强的暴富心理,而风险教育等严重缺失,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比较多。文化差异也是造成我国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应规范上市公司的标准,培养一些有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公司企业,保护中小型企业,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企业清除,使股票投资者风险得以降低。

3 结束语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投资者自身做出调整,加强自身的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营造良好的证券市场投资环境,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使股票投资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投资,使投资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朱原野.浅析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讨[J].商业故事,2015(2):48.

[2]姚玲.论股票投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8):11-13.

篇12

在项目评估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要求我们运用系统论、运筹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学等学科的科学手段和现代决策方法来做决策,这都要求评估指标的选择和评估方法都科学合理。

1.2公正性原则

在进行项目评估的过程中,要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避免倾向性意见。这要求项目评估工作者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随意性,免受外界干扰,不屈服于外界压力。要求评估人员能够做到深人调查研究,掌握可靠的一手资料,并且能够克服偏爱的现象,敢于挑剔和纠正可行性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1.3客观性原则

进行项目评估时,应从项目实际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习惯等诸多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1.4系统性原则

首先要意识到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在进行项目评估时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念。从项目内部环境来看,项目无论大小都存在着产品市场需求、建设条件、生产工艺等问题,从项目外部环境上看,又存在着与项目协作进行的行业规划、城市改造、生态平衡、能源综合利用等问题。因此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必须全面系统的加以考虑。

1.5最优方案原则

因为生产的规模、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不同,一个项目客观上存在着多种可行方案,所以方案最优原则就是要求在众多方案中,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方案的论证比较,选择最优的一个方案。

1.6动态评估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考虑有些项目投资数额较大,项目生命周期跨度较大,要求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此,在项目评估中常常需要对项目全部生命周期各个时点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然后计算项目动态评估指标。

2项目投资评估的内容

2.1项目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

一般会在可行性报告编制之后,项目审批之前进行,目的在于方便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项目评估报告应包括下面几项内容:(1)对项目投资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对市场预测进行评估,这是项目能否存在的前提。(2)对项目建设条件、生产条件及技术方案的评估,是项目能否进行的资源与技术保证。(3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估。(4)对影响投资效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评价,这将为项目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5)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是发现项目实施存在的风险。

2.2投资必要性评估。

投资项目必要性评估是指对所确定的项目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得到社会承认所进行的审查、分析和评价,它是投资决策是否实施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项目根本没有实施的必要,那么这个项目就不允许付诸实践,项目评估的其它技术论证也就没有必要进行。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分析主要包括:(l)研究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2)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和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s)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社会意义。

2.3投资效益评估

投资效益评估大体分为财务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财务效益评估是指在对财务基础数据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现行价格和有关法规,分析评价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从而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及清偿能力等,以判断项目财务的可行性。

篇13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有效评估 体系

电力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电力行业是基础性的重要的能源行业,属于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电力是其前进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我们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电力行业以及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电力行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要求是要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良好的财务体系。

电力企业财务状况如何,有无潜在风险,如何预防这些风险,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对电力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估,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进而对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析,在前述论述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构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初步设想。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广义的定义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当中,由于存在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风险因素造成企业利润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筹资操作不当而引起的风险。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结果由于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偏离了预期的财务活动结果。作为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财务风险能够通过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确定和衡量,它是客观存在的。

财务风险除了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如必然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全面性、损失性、收益性以及危机性等基本特征外,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一是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联系。一般而言,财务风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总是由一定原因引起和因素导致的,导致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往往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范围广、程度深。财务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三是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判断属于专业性强的范畴。财务风险具有其独有特征,对其的分析判断和预防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样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可能难以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实质和问题症结所在。

二、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的评析

(一)BP神经网络法

Fletcher等国外研究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这种分析模型能够动态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BP神经网络法是通过输入层(一个)―隐含层(若干)―输出层(一个)的计算机软件计算的,它避免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观定性,利用计算机操作性强的优势,增强了计算机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单变量判定模型

单变量判定模型关键依赖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率,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对比行业的标准财务比率和企业财务比率进行评估分析。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单变量模型在财务风险评估方面的片面性以及单一性等缺点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现阶段所采用的多元线性模型是对单变量模型的发展和突破,这种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多元线性模型在变量相关性以及企业的成长能力等方面仍旧具有一定的缺陷。

(三)风险价值度量法

风险价值度量法是企业在风险状态下的价值衡量方法,它是风险资产在持有期间和置信条件之下的预期损失,它同时也是在最低置信水平下目标报酬与报酬的偏离。风险价值度量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市场风险的度量和分析,而且还有利于为企业管理者反映和提供一定的投资风险信息。风险价值度量法对计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风险价值度量法具有复杂的计算过程,而且风险价值度量法对资产的损失提供的是最高的期望值,无法提供具体的数值。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构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电力企业采用系统评估和系统设计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从而进一步准确评估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因素,确保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综合性。

二是将内容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相结合,通过坚持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的体系结构的稳定性,使得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三是重要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要全面地反映各个相关环节以及各个相关要素的关联通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有代表性的选择、对风险来源合理地归类和划分,从而确保评估内容的充分性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四是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要尽最大可能量化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指标采用定性指标对电价政策、环保政策支持度等量化难度大的指标进行描述,以便从量和质的层面科学评估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是评估体系在统计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为了确保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要严格要求客观实在的评估结论、适中的指标数量、简便的量化方法、简介的层次、可行的量化方法、方便的资料收集以及明确的定义,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强财务风险体系指标的可行性。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体系的设计结构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要将该体系的评估指标条理分层。我们可以将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分成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三大类。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的相关政策以及金融环境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设定的评估体系层次对评估准则、要素、指标结果等经验值和数据有针对性的对电力企业的外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电价政策风险以及利率变动风险)、发展能力(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销售增长率)、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获利能力(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以及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适合率以及流动比率)进行具体分析。

相关的学者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了归类整理,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是由三项企业外部风险评估指标和十六项财务指标构成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实际构建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建立一套符合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促进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