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振兴的难点和瓶颈

乡村振兴的难点和瓶颈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35

乡村振兴的难点和瓶颈

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关键在人。当前,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瓶颈,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以及村“两委”干部都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不把人才这个短板补上,乡村振兴战略就像纸上谈兵,难以落地生根,因此,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人才瓶颈。

  一、当前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人才瓶颈的主要表现

  一是乡村吸引力不足,留不住人才。政府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缺乏落到实处的执行者,农村发展产业缺乏有足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带头人,缺少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城乡之间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异悬殊,导致人才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单向流动。

  二是人才总量不多,质量不高。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层次总体偏低,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技术型人才偏多,缺乏管理型人才。

  三是人才的配套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成长及发挥作用的要求与机制不活的矛盾仍然客观存在,部分人才特别是农村乡土人才因身份限制,难以纳入党委、政府选人用人的视野,长期面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缺乏相应的社会尊重和工作平台,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田秀才”和“土专家”的积极性。

  二、破解人才瓶颈的建议

  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人才的振兴,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一要凝聚乡村振兴的发展共识。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必然选择。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典型示范、巡回宣讲等方式,营造“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舆论环境,实现“人才向基层流动、智力向基层汇聚、科技向基层延伸”的良好局面。

篇2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市组织 名党建特派员到村开展“乡村组织振兴专题调研”活动,按照“全面调研、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摸透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系统谋划工作措施,为实施乡村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   特色板块夯实了基础。

篇3

毛丰美同志以百姓生活幸福为使命,带头践行"干"字精神,励精图治,阔斧改革,把贫穷落后的大梨树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幸福的全国文明村。这是实干精神的成果体现,实干铸就大梨树村旧貌换新颜。

英雄永远站在历史潮头,毛丰美同志就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实干的典范。他的精神事迹感动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向实干看齐,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这种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应该成为新时期辽宁经济发展的航标灯,也应该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指南针。

把"干"字精神落在实处

"不干什么都没有",在大梨树村文化广场"干"字精神下面有这么一句话。话语朴素言简、易懂浅显,而背后寓意哲理却值得深省。用毛丰美的话讲,干才能出成果、出经验,不干连总结教训的机会也没有。从实用主义角度讲,这才是"干"字精神要义真正出发点。在毛丰美同志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壮举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改革历程。从到吉林、黑龙江经商"试水"贩卖小米土豆,从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将荒山秃岭治理成"花果山",从钻井蓄水治荒大改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无不体现他履职尽责的实干精神。

当前,东北振兴已提到国家战略发展重要议程,辽宁十三五规划也将全面实施,要实现新一轮辽宁全面振兴,身为省属骨干企业的东北特钢无疑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深化和"十三五"推进给特钢制造谋划转型发展将提供重大良机,东北特钢责无旁贷要冲在前列,在毛丰美同志实干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党员干部应脚踏实地夯根基,大力创新辟新路,把"干"字精神落在实处,把实干落脚点聚焦于产品升级、精益管理、转型突围上去,从一点一滴一步一关开启,踩准踩实每个进步的台阶,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助力辽宁经济稳中求进、再铸辉煌。

敢于担当才能谋一方发展

篇4

作为乡村振兴服务工作下派干部,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结合工作调研实际和近两年农村的发展来看,农村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变美了,贫困人口生活得到了改善。可是这些离乡村振兴还远的很,这些充其量只是农村问题的皮毛,所以对于当前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值得沾沾自喜。难啃的骨头还在后面,对农民群众而言,最好的乡村振兴就是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老有所养。为此,乡村振兴决不能只是口号,只是专家的高谈阔论,而应是田间地头,农民生计。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需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培育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农民成为有奔头、有前景、有获得感的职业。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体系,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文化氛围,使农民的劳动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将有利于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信心和底气,真正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产业振兴的内生“造血”机制培育,靠各级政府的资金外部“输血”投入振兴乡村,随着资金投入减少最终还是会沦为衰落。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篇5

【正文】

县乡村振兴局:

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着力提升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今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交通基础。今年投资8061.2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9个69.861公里;投资1684万元实施完成20个农村公路村道安全防护工程66.038公里;投资1749万元实施17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

(二)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筑牢农村公路制度保障。一是研究出台《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歙县深化农村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二是持续深入推进路长制督导考评,压实乡镇路长制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三是加强乡村道路专管员培训,明确要求,做好农村公路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三)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管护水平,保障农民群众出行安全。今年投资1806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1个83.16公里。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完善运输服务网络,畅通农村地区客货运。采用建制村通公交、通日班车、周班车、网络预约响应式客车的方式大力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进一步完善建制村通客车运营补贴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大建制村通客车相关政策的宣传,夯实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基础,确保建制村通客车开的通、留得住、有效益。目前,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五)调整帮扶干部,大力支持定点帮扶工作。选派3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分别驻杞梓里镇五春村、长陔乡韶坑村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参与做好村委换届选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及时调整脱贫户帮扶人,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巩固脱贫成果。

二 、亮点特色

篇6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及示范区建设工作

制定下发《高阳县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搞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①1+5规划体系编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高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委托第三方制定,5个方案由相应的部门承接,正在制定中。

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情况。选定高阳县庞口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我县的示范区,已经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对南庞口村、北庞口村进行了大范围环境整治,下一步将对村内街道、村民活动广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①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厕所革命攻坚年,省安排专项资金643万元,县级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厕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厕具质量、价格等。5月7日,组织相关人员去涿州、曲阳考察学习农村厕所改造有关事宜,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我县2019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村厕具进行政府采购招标,施工建设与安装以乡镇、村为主体进行招投标,资金采取先建后补形式。6月12日,邀请省卫健委丁战辉处长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培训会,6月17日,省、市就改厕工作召开调度会,我县被定为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县结合实际调整改厕任务数,我县根据改厕资金情况给市里报的调整数是8000座,待省里开常委会后下发各县。目前,正在进行厕具招投标。招标完成后,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范围内的39个村整村推进改厕工作。

②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高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先后召开3次会议 ,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搞好村庄清洁行动,目前脏乱差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美好。

③高速沿线集中整治工作。高阳县高速沿线涉及3个乡镇,5个村庄,分别是西演镇北辛庄村,庞家佐乡大兴庄村、北归还村,庞口镇安庄村、北柳庄村。经多次督查,要求有关乡镇进行整改,并建立台账。目前,庞口镇安庄村、庞佐乡大兴庄村对村里坑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恢复了坑塘原貌。

三是农业产业化工作

①完成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按时完成上年年填报表工作。

②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为2019年创新型农业企业申报工作。

③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19年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工作。

④高阳县硕丰现代农业园区被列为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平台。

⑤新增辛立庄葡萄种植、魏庄蚂蚱养殖“一村一品”示范经济村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⑥今年我们主动和市、县统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把更多的企业列入农业产业化统计范畴,力争今年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①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施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任务目标。

②9月底,基本完成164个村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③继续加强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报表工作。争取培树2-3家市级龙头企业。

④赵官佐、莘桥、东赵堡3个中心村积极完善开工前的各项手续,争取10月份开工建设。

三、剖析瓶颈问题

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高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成效显著,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

一是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有许多在外务工和在县城打工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另外,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

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各村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仍旧存在。一方面是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有的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发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悬殊,伴随有一定的社会矛盾隐患。同时,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实、落地,促进全镇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是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①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通信、物流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

②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

③依法简化项目程序。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项目手续办理方面的工作支持、业务指导,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①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新型社区为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

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把项目资金的整合权更多的下放给镇街。

③统筹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当地资源禀赋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产业,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职责。全方位、大尺度地改革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职责,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篇7

镇域经济是指在镇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沿海地区是我国镇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内外受到政府、经济学专家和有关学者的重视,并形成了一批镇域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成果。2010年4月,中央编办、中央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试点选在河北、山西、浙江等13个省的25个镇进行,试点的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加快推进体制创新;二是继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三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浙江等省将镇域经济拓展到强县(市)和中心镇经济发展战略,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农民的市民化。发展镇域经济既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又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发展镇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镇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国镇域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经济强镇,如广东省中山市的小榄镇、广东省东莞市的虎门镇、江苏省昆山市的玉山镇、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杨舍镇、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花木镇、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宁围镇、浙江省绍兴市的马安镇、福建省晋江市的陈埭镇等,在内地也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生产的明星镇,创造了一个个经济“神话”,如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画家村经济、北京市顺义县崔各庄镇的仓储园区经济、天津市蓟县邦均镇的苗木经济、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的优质蔬菜镇、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的花卉产业经济等,这些乡镇已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桥梁,是吸纳农村重要劳动力的蓄水池。它是以街镇为中心,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体系,发展镇域经济既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城乡矛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县富民的基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落脚点和关键点;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生产资料和为经济发展扩张了市场需求;三是拉动农村消费的“超市”,是实现农民增收、经济总量扩张、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人化的便捷之路。

二、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受国际经济危机大环境的影响,镇域经济同样面临着转型和发展难的严峻课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镇域经济如何紧跟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利用国际范围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1、土地制约瓶颈

土地是制约镇域经济顺利转型的关键瓶颈之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整体开发难度大。东部沿海省市经济水平较高的镇已经历了早期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可供开发的土地零散且总量较小,同时,城中村和工业用地相互穿插分布,土地属性不同,各方利益难以协调,难以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二是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土地供不应求现象突出,土地增值效应已经显现,企业不愿土地仍以工业用地价格被回购,要分享使用期间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私房共有产权人也对土地征收补偿存在较高的期待,土地开发收支平衡难度逐渐提高。三是镇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开发难以形成合力。土地开发涉及规划、税务、财政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分属政府的规划局、税务局、财政局等部门管理,政府在关注土地开发中,注重该地区的形态建设,对镇域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布局,难以形成推进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合力。

2、行政权限瓶颈

虽然镇级政府是推动镇域经济转型的主体,但是镇级管理权限与镇级政府职能不匹配。一方面,各镇在推动镇域经济转型时不得不涉及到土地、规划、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另一方面,镇级政府不具备完整的行政权,没有土地、规划、交通、市容等执法权。镇级政府在开展具体推进工作时,协调市或区县级委办局的难度很大,难以得到上级各委办局的合力支持,于是造成了镇级政府在推进镇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有心无力的被动局面。

3、财政扶持瓶颈

镇域经济转型涉及到土地二次开发、新兴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是,镇级转型发展的财政压力正在显现。一方面,受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分成比例下滑和税收结构变化等影响,镇级财政总收入增长正在放缓。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镇级财政收入用于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社会事业的民生保障呈刚性支出正在逐年增加,随着党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民生保障,预计未来镇级政府对社会民生保障的资金投入量会越来越大,导致支持镇域经济转型的资金总量趋于减少。

4、集体经济瓶颈

受体制和机制约束,集体经济组织竞争力较弱,无法承担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集体经济组织属于典型的“政经社合一”组织,既要服务领导指示,又要承担社会民生事业,还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受历史遗留问题拖累,其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同时,镇集体经济组织涉及的利益复杂,集体经济组织领导难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进而明确组织发展方向,被动地处在发展的两难境地。此外,大多数集体经济组织由于长期受体制约束,发展模式比较单一、业务模式过于简单,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无力推动镇域经济转型。

5、城乡二元瓶颈

发展镇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统一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使农民在医保、子女上学、社会救助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搭建承包经营权交易平台,推进土地向规模化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镇域经济中,城乡二元体制主要体现在“城中村”改造和治理方面。一方面,“城中村”带有农村社区的属性,在土地制度、生产组织制度等方面执行着农村社区管理体制,难以按照城市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导致“城中村”长期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城中村”改造涉及土地、户籍、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福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牵涉到政府诸多部门,协调推进的难度非常大。随着“城中村”逐渐进入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城中村”改造难度正在逐年加大。

6、人才技术瓶颈

由于我国80%以上的乡镇由农村居民点发展而来,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加之工业区、居住区和服务区相互混杂,乡镇环境品位难以提升。由于以上原因无法吸引城市科技人员和应届大学生去乡镇工作,导致镇域经济难以创新,转型发展的难度加大。此外,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高,因循守旧、重农轻商的观念依然存在,市场观念淡薄,缺乏竞争意识,也加大了镇域经济转型的难度。

三、加快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和举措

镇域经济连接村域经济和县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镇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加快我国镇域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深化改革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因此,乡镇和行政村两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触及、善于解决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立足自身谋发展,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2、逐步完善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机制

在推进镇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乡镇和行政村应主动结合《决定》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本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机制。对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管理办法》、《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规划、改造和开发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和入股的指导意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改革方案》、《关于推进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混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的试行版本,要紧密结合本乡镇和行政村的实际,跟踪各个方案、指导意见及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此外,还应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及时解决束缚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逐步完善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机制。此外,各镇应适时设立镇域经济转型专用资金,支持镇域经济转型工作深入推进。

3、充分发挥市场在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乡镇和行政村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在村镇兴办各类事业,为镇域经济中的集体经济组织摆脱“政经社合一”困境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另一方面,镇域经济中的村镇集体经济组织要扎实推进集体产权确权工作,积极引入国有资本、非公有制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经营,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此外,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进人才和优质企业参与镇域经济转型,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助推镇域经济顺利转型发展。

4、坚持现代化农业是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方向

镇域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增长的基本动力问题。镇域经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一个局部的区域经济,不能把经济增长动力仅仅建立在为本镇域市场提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而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增长动力转移到为外部市场提品或服务的轨道上来。寻求为外部市场提品或服务的基本经济动力部门,是发展镇域经济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发展镇域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一样,其根本是要坚持现代化农业发展,这是唯一的出路。

5、提高乡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乡镇建设对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以新型小城镇为载体,加强环境建设。以集镇建设为主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以增强集镇整体功能为原则,着力搞好集镇的规划和建设。同时镇域经济的发展急需加大镇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镇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好系统的配套工程。

6、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大力推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制度改革,推进以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重点的农村经营方式改革,推进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乡镇新型化建设的新路径,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土地存量,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要改革镇政府职能定位,一是制定规划,定位产业行业发展方向。二是搞好服务,重点是协调、调控,由领导型、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是营造环境,建设硬件,制定政策,治理“三乱”,综合整治,塑造形象。

【参考文献】

[1] 温春娟:近年来镇域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J].中国国情国力,2010(8).

[2] 李宴:城中村土地制度问题本质及其治理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4] 刘红萍、杨钢桥:农村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形成机制与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4).

[5] 陈振宇:镇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象: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型视角――以乐清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7).

篇8

一、协助村两委干部认真开展了全村各个时间段的重要工作。

1、协助村两委干部抓好党建工作,重点协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9月份还协助组织党员到响水洞村廉政色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教育学习,在“七一”前协助参加开展了建党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2、协助村两委干部抓项目建设,2021年我们驻村工作队重点协助村两委干部抓了偏黎公路的扩修工作,通过我们的实地协助和参与协调,目前施工正常,预计在12月份都能顺利完工。

3、协助村干部开展了入户连心网格信息、厕所革命信息录入和对全村47户低保开展了入户核查工作。

4、协助村两委走访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5、协助村两委抓环境整治工作。主要是组织公益性岗位对村级公路进行水沟清理和道路清扫,对生猪养殖的污染治理进行督查等工作,以此确保了村落环境卫生。

6、协助村两委开展疫情防控、安全排查、集中入户为民安装反诈骗APPP、入户开展禁食野生菌的宣传教育和防汛工作、森林防火等工作。

7、协助村两委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对重点户分别上门开展工作,通过做工作,使现有生祭墓得到了全面拆除,豪华墓得到了整改。

8、协助村两委通过召开屋场会方式进行财产保险和计生保险工作的宣传和收缴工作。

9、协助村两委干部化解各种矛盾,重点是公路扩修工作中的占地纠纷和青苗补偿矛盾以及邻里关系调解。

10、协助村两委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认真“大棚户”清理工作,认真清理并落实整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工作。

二、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开展大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中央省市县各级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文件、政策。

2、认真开展了脱贫攻坚后评估准备工作。重点是组织帮扶人开展全面入户走访慰问。

3、狠抓动态监测工作,通过驻村工作队遍访,帮扶人入户走访,村干部包组包户等方式排查相关问题,再就是一月一研判的工作机制,及时制订帮扶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把相关数据加进去。

4、经常走访脱贫不稳定户、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一般农户,同时做到了按月重点研判,并为他们如何增加收入出谋献策,发挥了工作队应有的作用。

5、遍访脱贫户,认真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的“回头看”工作,全面了解脱贫户的收入情况,实地查看安全饮水,指导产业发展和科学健康生活以及环境卫生整理。

6、认真开展全村脱贫户外出务工人员务工信息核实及“雨露计划”查漏补缺工作。这方面主要是按照人社部门和镇扶贫办的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7、认真指导产业发展。重点对大棚蔬菜发展、烤烟发展开展指导,进一步破解赵家山村产业发展的瓶颈题,增强了村民的信心。

篇9

一、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文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林业,即是实现生态宜居的主体,也是实现农业现代的主要载体。本文通过对辽宁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探讨如何在乡村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的效益。

二、辽宁林下经济特点及效益分析

(一)辽宁发展林下经济的背景。在集体林权制度发生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通过对林下土地的种植、养殖等进行立体复合经营,从而实现农、林、牧等各业的共同发展,在不砍伐树林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森林覆盖率、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集体林权改革和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1]。辽宁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和几年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从东北地区的角度看,近几年来的林间养鹿、林下参药、林间种蛙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1年仅松江河地区在林业方面收益达8.65亿元,而林下经济的收益占到了总收益的2/3。东北地区盛产的黑木耳、人参、松茸等都可以林下种植。从全国的角度看,大多数研究和调研表明,发展林下种养增收增效是显著的:寇祥明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发展林间套种牧草和养鹅的循环农业模式比稻麦轮作模式增收2.8倍;丁大俊等认为发展林下养禽经济效益显著,还能修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周乃富的研究也认为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土层养分;吴宝成等对比了低树龄杨树套种中药细柱五加和露地栽培细柱五加的根冠农艺性状和根皮产量,发现套种的细柱五加的农艺性状和根皮产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丁晶晶等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下种植雪菜可使农户每公顷林地年增收纯收益4.6万元;陈州调研发现,林茶间种,除了林木的收益外,茶叶的采摘期可延长8-9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8%,茶园平均每亩增收500元左右。可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三)辽宁地区发展林下经济成功案例。辽宁位于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省份,拥有出海大通道,“一带一路”的重要建设节点,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集体林权体制改革过程中,辽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截止至2018年,辽宁林业用地面积为735.92万hm2,森林面积为571.83hm2,森林覆盖率达39.24%。辽宁的气候、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适宜食用菌、果菜、药材等林下经济作物的发展。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辽宁看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前景,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全省林下经济开发面积达143.33万hm2,林间养殖动物驯养存栏量达5000万头(只),建设了中药材、食用菌培育基地和野生动物驯养示范基地,成立了建昌核桃、朝阳杏枣、铁岭平榛、丹东日本栗、抚顺平欧杂交榛、桓仁林蛙、西丰梅花鹿等一批特色产业企业,建立了与林下经济有关的专业合作社近千个[2]。截至2018年,以林蛙驯养繁殖为主营项目的辽东地区实现林蛙年产量2亿余只,年效益达13亿元。以林下饲养河蟹为主营项目的盘锦年产河蟹7.2万吨,年效益36亿元。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开发的并获得收益的林下资源有林下人参、细辛、刺五加、玉竹、五味子、龙胆草等药材;榛子、南果梨、薄皮核桃等干果(水果);平菇、香菇、滑子蘑、木耳等食用菌;刺龙牙、大叶芹、龙须菜、蒲公英、蕨菜、猴腿蹄盖蕨、水芹菜等山野菜;林蛙、狍子、野猪、梅花鹿、鹅、鸡等动物;青山沟、凤凰山、关门山、医巫闾山等森林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辽东森林食品、药材、旅游为主要发展项目,辽西林药和林下种养的产业发展格局。(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林下经济的瓶颈。辽宁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雄厚,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近两年来辽宁林下经济的增速趋向缓慢,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林下经济开发不单追求森林资源的开发,而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打造林下立体经济和多功能文化体验,实现森林康养,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全省建立的多种经营体协同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不足,还需大力挖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辽宁林下经济新的增长。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一)建立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乡村振兴既要实现产业振兴,也要实现生态宜居,发展林下经济是林区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实现林下经济高产优质,就要形成采、收、产、销的完整经营体系,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构建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至关重要。根据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以市场为导向,对政府、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形成功能稳定且各发展相关主体之间互促互进的发展模式。1.加强龙头企业对其他经营体的带动与合作。龙头企业作为林下经济经营的骨干,能够保证林下经营产品的供应稳定,因此要积极进行林下新产品的研发,在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连锁经营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积极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不断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龙头企业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给一些中小企业、个体、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其他经营体,这些经营体通过服务于龙头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产品[3],进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各经营体间要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形采、收、产、销的良性的互动,共同推动辽宁省林下经济的发展。2.拓展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形成林下经济产业链条是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资源、客户、终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培养一些规模化的企业为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林农的有效合作,向林农宣传并推广好现代林下经济与传统林业经济的区别,加深对林下经济的理解[4],提高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基地与林农间的联系,优化关联产业的布局,实现林下经济的有效发展和管理。3.加强科技研发和金融机构扶持。科技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发展林下经济也不例外。政府要扶持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建立企业、农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空间,探寻适合该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龙头企业也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利用科技的力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精深加工。辽宁的林下经济基础雄厚,应面向高校推广林下经济项目,引领科研机构为企业和林农提供科技支持、做好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指导林农科学生产经营[5],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龙头企业搭建与高校的联合实践基地,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林下经济中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政府也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推出金融产品、灵活贷款方式等渠道[6],增加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缓解企业、林农发展林下经济资金短缺的困难。4.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完善行政行为,比如统一管理或者削减林业税费、补贴种植费等举措来促进林农主动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与林业协会的对接,发挥林业协会在行业间的推动作用,帮助经营主体实现市场化信息服务一体化,打造林下经济产品的品牌效益,提高消费者对林下经济产品的认可度。(二)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不可人云亦云,当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因素和生产生活特点找到适合本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推进,以地区整体经济布局为出发点,做到不过度开采,不浪费资源[7]。辽宁已经形成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区块产业,对于处在发展瓶颈上的项目,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新的突破点。林木都有正常的生长周期,而森林资源自身的生长恢复速度较慢,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要加强后备资源的培育和引种,保证原材料的供给;而对于林下经济而言,随着林木的生长和森林微生态的改变,可选择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及经营模式都应当随之调整,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无法实现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探寻适宜的土壤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准确把握可发展的林下种养殖品种和种养模式。科研部门要指导企业、合作社、林农在瓜果蔬菜、牧草牲畜等复合模式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8],比如品种的选择、树种的间距、作物的管理等。(三)加强“智慧林业”在林下经济发展的应用。2016年国家林业局编制完成了《“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互联网+”林业模式在林下经济上得到了有效应用。“互联网+”林业主要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网格化、数据化、物联化的形式,实现林业的多元管理和资源的精准共享[9]。而“互联网+”林业就是以“智慧林业”为发展方向和目标。“智慧林业”的应用,使得林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形成统一的、一体化的、互动的运行模式,林业建设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规划,林业经营得到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林下经济模式选择得到了更加精准的分析,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与此同时,“智慧林业”也为林下种养殖产品广开销路。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的渴求,林下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农村电商将优质的林下产品向全国人民推介,企业发展、林农的收益得到了保证。“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更需要发挥“智慧林业”的作用,使林下经济发展更精准,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四)打造森林旅游与康养产业发展。森林康养即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辽宁开发了很多森林旅游资源,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随着生态的恢复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更多地区的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区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具备了康养要素条件。一些乡镇依托乡村振兴的有利政策,自主开发一些短期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在参与体验生产的同时放松了身心,另一方面家庭林场在当地完成了林下产品销售,降低了运输和销售成本[10]。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林业供给侧改革,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也要加快培养森林康养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宣传森林康养知识,开发森林经济的体验模式。森林康养专业人员将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给游客,让游客的农林知识在森林康养产业中得到普及。大力开发人们追求的“森林疗养院”“森林瑜伽馆”等创意休闲模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产品,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山林文化传播出去[11],不断丰富森林康养的文化内涵,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结合。

四、结语

林下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潜力,有投入少、回报大的优点,可以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市场、人们对生活需求品质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政府应出台更多政策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尤其是各经营体之间更应融合协同发展,加大林下经济的集约化模式。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要因地制宜规划好各地区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乡村的产业发展更加兴盛,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的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陈鹏.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中国林业经济,2017(2):77-78.

[2]李载栋.建设生态辽宁促进绿色发展——辽宁林业发展思考.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6):56.

[3]车晓芳.基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视角的辽宁林下经济发展.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11(6):73-75.

[4]张彤,刘笑冰.国内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林业经济,2018,11(6):32-34.

[5]杨晓刚.发展林下经济拉动林农致富增收“新引擎”.内蒙古林业,2020,11:9-10.

[6]周健培.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南方农业,2017,11(17):53-54.

[7]万丽萍.试析我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园艺,2019(24):163-164.

[8]王强盛,杨娟,祁明华,倪雪颖,夏萌霜,李钰.几种作物种植模式在林下套种的实际产量和效益评价.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120-122.

[9]王建武.“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和思考.园林生态,2018(11):88.

篇10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明确今年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压奋进,破解发展土地瓶颈制约,加快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步伐。下面,针对这项工作我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着力脱贫攻坚,落实乡村振兴

推进增减挂工作,应加强机制、政策、科技和管理创新,探索土地出让准入和供地方式创新,不断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和效率。注重实行“六个结合”:一是与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相结合。抓好安置区村容村貌、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美化安置区环境。二是与扶贫搬迁相结合。实行整村整治复垦、搬迁安置,既为扶贫搬迁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又为搬迁村民创建良好环境。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通过实行村庄整治、“空心村”治理,把散乱、废弃、闲置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美丽乡村。四是与土壤环境治理修复相结合。涉及农村工业企业废弃建设用地纳入增减挂复垦为农用地,或规划为安置区的,开展土壤环境治理修复及其效果评估等活动。五是与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相结合。通过增减挂项目实施,鼓励进城落户人员自愿有偿退出或流转宅基地,有效降低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六是与控制“两违”相结合。用足用好增减挂拆旧安置政策,按照“鼓励公寓式、规范联立式、控制独立式”的总体思路,规范建设安置区,破解农民建房难,有效遏制违法建房,同时指标调剂到城镇,保障城镇化工业化用地需求,减少违法用地。

二、妥善建新安置,合理分配利益

各乡镇政府及有关单位对确需安置的村庄及农户,根据农民意愿给予安置,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及村庄布点规划,合理选址,科学规划,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安置区参照美丽乡村标准建设,做到“四统五通”,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及附属设施配套齐全。严格按照村务公开程序,将农民可以承担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小水利建设、田间农道建设等工程,直接交给项目区农民群众自行组织实施。其他工程依法按照工程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办理。

优先保障农民利益。要积极维护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农民的产权、侵害农民的利益。指标要优先保证安置区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足空间。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形成的指标和产生的净收益要在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及县区政府进行合理分配。

乡镇政府要通过建立供给侧的相关机制,激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自愿推进增减挂。实现动力和目标的“两个转变”,即组织模式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行政推进向由基层和农户“自下而上”主动推进的动力转变;增减挂工作由重建设用地指标向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目标转变。

三、坚持为民务实,维护和谐稳定

篇11

(二)补齐短板,重点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和监管功能。在强化政治功能上,组织修订合作社章程,单设章节明确党建任务;将97名非股民党员转出合作社,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在强化监管功能上,联合农业农村局,制定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开展101个集体经济组织及下属企业的审计工作,现已完成63个。

(三)服务大局,“四个率先”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一是率先打破党员人才回村壁垒,将101名45岁以下党员转到农村;二是率先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综合考核办法,储备村、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44名;三是率先实施党员发展三年计划,连续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销号比达50%;四是率先探索农村干部职业化,招聘10名农村党务工作者、13名农村经管工作人员。通过四个率先,本年度羊亭南郊村、嵩山五家疃村作为组织振兴典型村,先后获评市级红色引擎党建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

二、2020年度工作思路

篇12

党的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的短板弱项,守好“三农”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供给体系与供给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

一、金融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三农”领域的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艰巨,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助力更加凸显重要性。无论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还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均对金融资本形成更高的多元需求。当前,金融精准支持乡村振兴应聚焦以下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融合发展。产业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产业振兴的内涵就是要把农村产业做优、做强,使之成为国家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质量效益;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1];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要发展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业;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农村新动能;要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乡村产业振兴和融合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三农”资金投入应优先满足诸如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智慧农业产品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及烘干等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稳步发展[2]。(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十四五”时期,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存在返贫可能的贫困人口实行帮扶和动态监测,对于已摘帽贫困县设立帮扶过渡期支持政策。增强脱贫地区和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普惠金融理论认为,不仅要满足社会一般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要满足特殊群体的有效金融服务需求。这类特殊社会群体包括传统农户、小微企业、贫困群体和伤残人员等。在广大农村,这类群体人数更多,问题也更严重。普惠金融的重点应当放在乡村,要加大对脱贫县支持力度,让全体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并共享发展成果。农村普惠金融的基本思路应着眼于农户信贷的基本需求,以对农户家庭财务特征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在体制机制与金融产品服务等方面实行改革创新[3]。(三)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凸显,土地的边际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递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在优化农业要素组合、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和重要载体。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流转土地、购置农资、水利设施建设以及自身培训等方面资金投入大,且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调研发现,除了少数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以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遇到融资难问题,融资额度小、手续烦琐,其中,小微主体的融资难度更大。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针对不同经营主体特点建立分层分类的金融支持体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可得性,重点支持农业生产业健康发展。(四)建设宜居乡村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还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就要从乡村实际出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要做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以及轮作、休耕、退耕等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绿色金融是以促进环境改善、资源高效利用与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对环保、节能及绿色发展等领域所进行的融资、项目运营等金融服务活动,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绿色金融已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金融创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督促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长效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完善乡村经营性项目市场融资机制,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和产业振兴协同发展[4]。(五)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既是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是乡村振兴的瓶颈制约。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内公共设施,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和宽带建设等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产能趋于过剩,经济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城市务工人员趋于饱和的情形下,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就业反而存在较大增长区间,农民的增收渠道日趋多元化。要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搞好人才培训等,上述活动将催生各种类型融资需求,需多渠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二、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制约瓶颈

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金融体制机制存在欠缺,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和农村显现出旺盛的金融需求,金融供给的体制机制却凸显滞后性,无法普遍满足乡村振兴现实需求。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自20世纪末开始大规模商业化改革,县及以下分支机构被大幅撤并,国有银行的撤并严重弱化了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农村资金大规模逆向流入城镇;而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涉农金融机构的非农化倾向,金融抑制愈加突出。另外,涉农金融机构遗留下来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在服务上既有交叉,又有空白,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如农村信用社行政色彩浓厚,产权不明晰,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不下;政策性银行业务封闭狭窄,粮油棉贷款占据贷款总量的绝大部分比重[5]。农村金融市场门槛高、准入难、竞争不充分,垄断经营束缚了创新。新型金融机构经营不规范,缺乏足够信任度。农业属于高风险产业,兼具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双重属性,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二)金融产品与服务单一,与金融需求不匹配。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形式单一,缺少针对关键领域和特殊主体的信贷产品,且趋同化明显,难以满足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多元融资需求。例如,针对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开发营销以及水利设施等方面的金融产品不多,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的中长期大额信贷服务明显不足。由于缺少适合的抵(质)押物,加上融资担保体系缺失,农户资信证明不足,导致不良贷款率偏高。金融服务效率低下,审批程序烦琐,大大提高了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6]。据了解,一些农户宁愿承受高利贷风险去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原因是那里的审批手续十分便捷,但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近年来,农村的民间借贷发展迅速,以套路贷和暴力催收为特征的非法活动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三)农业保险体系滞后,风险分散机制欠缺。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经营者以支付小额保费为代价,将农业生产经营中由于灾害或事故造成的农业财产损失转嫁给保险人的制度安排,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农业保费收入上看,我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保险覆盖面小、险种单一、保额小而散,这对于具有高风险特征的农业来讲已成为重大的制约瓶颈。农业大灾风险转移机制不健全,有效分散农业风险能力较弱。农村基层政府补贴负担较重,由于保费补贴的很大比例一般要由县级财政承担,一些粮食生产县采取控制参保面积的办法来节约开支,致使农业保险增长乏力。同时,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缴费意愿也不高[7]。小农户的分散经营特征提高了保险运营成本与风险,加之政府补贴力度不够,保险业的商业化改革一度使农业保险陷于业务萎缩的尴尬境地,致使商业保险机构介入农险积极性不高。(四)农村征信机制缺失,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农村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备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征信体系,金融机构难以全面掌握农户和企业的信用情况,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一些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数据不真实,生产经营随意性较大;农民一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可供处置的财产相对较少;农民金融知识普遍匮乏,金融素养缺失,诚信意识淡漠,导致逃废债行为频发,信用风险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另外,农民外出务工使得数据采集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信用等级评定缺乏准确性和公平性。法律法规硬性约束的缺失致使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推进实施的动力,金融机构在涉及小微企业及农户的信贷方面缺乏积极性,影响了金融支持“三农”和农村经济的绩效与水平。此外,还出现一些新风险,如有的金融机构为超额完成考核指标,突破底线原则给缺乏资信的农户和小微企业授信,出现“垒小户”的过度授信现象。一些地区以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金融风险埋下隐患。2018年12月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将“三权分置”上升到法律层面,使“三权”抵押贷款有法可依,但在农地价值评估和处置变现等环节还缺乏法律依据。例如在司法执行层面,关于抵押财产的处置还缺乏具体细化的法律依据,实际风险补偿能力有限。以上问题既掣肘了农民对贷款的获得性,也影响了农民要求贷款的积极性,还加剧了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

三、金融精准支持乡村振兴的对策思路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撬动金融资本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并从加强农业信贷支持、引导农村金融回归本源以及健全农业保险机制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既为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精准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基本遵循。结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2019)与2020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本文认为应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金融精准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一)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展农村信贷与资本市场。创新信贷产品体系,完善多元化、专业化的“三农”信贷服务供给机制,提高涉农信贷的针对性和可得性。拓展信贷抵(质)押物范围,发展多元化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探索动产抵押贷款制度,推进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等融资模式。探索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设施抵押、应收账款等动产质押和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融资等中长期信贷业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利用宅基地建设生产用房,创办小型加工项目等,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创造环境。加大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集体资产清晰、现金流稳定的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统筹发展农产品股权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多层次农村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和公司债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三农”金融债券,资金全部用于涉农领域。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进行PPP融资,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丰富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开展农产品期权试点,加大债券市场服务“三农”力度。支持农户及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抵御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和转型升级。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期货、期权套期保值,防范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业主体增信机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解决农户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增进经营主体信用以及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体系建设一般包括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服务与产品应用等工作,形成平台基础数据和农村居民电子信用档案。应完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实现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规范信息采集,从数据库选取反映农户信用情况的指标,按照不同类型赋予权重,建立指标体系和评级模型。金融机构基于信用档案设计信贷产品,大大简化了流程,降低了金融成本。许多乡镇根据评级和履约情况,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三级信用体系创建评定活动,对信用优良地区和农户的信贷实行倾斜政策,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8]。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宣传,培养农民诚信意识,提升农户整体素质、融资意识和金融素养,推动形成农村信用环境和信用文化。优化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探索“农户+征信+信贷”的融资模式,为信用良好的农户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加快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完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相关法律和规章。推进农村征信立法,强化部门间信息联通,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及成员单位的综合考核指标,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和评级规则,协调金融机构积极采纳评级结果,实现一次评价、多方可用。(三)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有效化解农业风险。保险是农业风险的减震器,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防范化解农业风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于提升农业保险在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应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结合财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财政补贴险种,健全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的“以奖代补”制度[9]。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稻谷、小麦、玉米等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试点,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保障需求开发新型农险产品,确保农业保险险种持续增加,覆盖面有效提升。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试点,支持地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创新推出特色保险险种。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保险+期货”模式在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也实现了农业风险保障模式的升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水平的风险保障。要积极探索“信贷+保险+期货”“订单农业+保险+期货”等创新形式,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权)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完善涉农金融体制机制。健全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厘清金融机构的职责权利和发展定位,发展多元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形成适度竞争、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的共同发展格局。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树立专心服务“三农”的思想理念,强化政治定位和政策性职能,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扶持力度。扩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在粮食安全、科技研发和防止返贫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主力和骨干作用。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金融服务效率,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鼓励建立专门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发挥好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保持农信社县域法人地位长期稳定,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监管机制,提高其自我发展、自主经营和防控风险能力,解决长期积累的不良贷款率偏高问题。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或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省级联社应强化协调服务功能,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加大对县域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完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切实满足乡村振兴的多元融资需求。开展金融机构同业合作,加强大型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担保机构与农村本土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着力解决金融创新动力不足问题。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规范可考核、可激励、可约束的量化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将吸存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三农”领域。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设定涉农贷款投放比例。健全薪酬激励和涉农金融服务尽职免责制度,制定涉农信贷增量奖励政策,对信贷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给予定向费用补贴和涉农贷款贴息等奖励。(五)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发挥中央与地方双层监管作用,明确地方政府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坚持监管约束与强化问责并重原则,合理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建立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缓释机制,改进风险控制流程。加强农村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和监控评价标准,实现风险控制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强化信息披露,避免过度放贷;加强再融资监管,规范涉农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谨防资金“脱实向虚”。建立民间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护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合法经营权利,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依法追究涉农民间借贷的违法乱纪行为。加快完善“三农”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积极发展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互担保。探索银行和保险公司相配合的“银保贷”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及村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担保,发展农户联保等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

[2]五部门联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

[3]王曙光.农村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9.

[4]汪发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和机制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2020,(6):85-90.

[5]温涛,何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现实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20,(5):56-59.

[6]何广文,何婧.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金融需求[J].中国金融,2019,(10):33-34.

[7]王修华.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撑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5):35-43.

篇13

2.易地搬迁,铺设脱贫之路。沙上头集中移民点安置2000多贫困人口,棋山路、望川街建成通车,相比以前的家徒四壁,现在高楼林立,红瓦白墙,百姓的生活是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能稳得住、能致富。附城镇后山村村里建起了生产足球、橄榄球等体育用品的扶贫车间,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花开异地别样红,陵川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让迁入的农户不因“易地”而陌生,在新的土地上勤劳奋斗,走向更美好的新生活。搬新家 ,让山区群众过上“新生活”。

3.教育扶贫,斩断致贫穷根。在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教育资助项目上精准发力。为陵川百姓量身定做“棋源叉车工”等劳务品牌,转移输出贫困劳动力;开展种植、家政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培训贫困人口;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助寒门学子圆梦高校。教育培养人才,桃李开满天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