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30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2
0 引 言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办学事业发展的硬件保证和基础条件,是高校作为独立法人落实办学自的有效保障。高校的固定资产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的显性标准,更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是高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体现高校内部控制中财产保护控制的重要方式。完善高校资产内部控制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新要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完整反映高校资产总量和结构的重要保证,是真实准确表现高校资产变现能力以及持续提供教学和科研事业活动能力的重要保障。
高校的国有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在法律上认为是国家所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二条规定:“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项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有如下特征:单位价值相对较高;使用周期长、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以使用为目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大体上可以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高校固定资产来源渠道较多,但不管其如何形成的,都应纳入固定资的管理范围,如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拨款购置、预算外资金购置、社会捐赠、上级部门调入及用其他方式形成的固定资产。
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学校领导及国有资产相关管部门及时了解高校资产的真实价值;便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正确核算教育成本,进一步提高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为了客观反映高校资产的占用形式及结构,便于相关管理部门强化管理重点。因此,固定资产核算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为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其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加强和改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如下。
1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要想管理好国有资产,就必须有一套科学性强、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将制度落实到位,也就是说要责任到具体岗位人。学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分管校长、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各科室负责人和国有资产专兼职管理员等若干层级的责任制。一级管理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财经法规,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既有总的管理要求,又有分类管理细则。一般说来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国有资产购置和验收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
2 注重核算效益
讲究效益、讲究经济核算,是学校筹资理财用财的基本原则。高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再是采取单一的管好用好标准,而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资资源,在完成教学、科研及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上,为学校增加经济效益。在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日益深入、高校出资举办的实体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应注意物资的有偿使用,加强内部经济核算与管理,以利于调动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积极性,使高校在发展中壮大自己。为此,高等学校应赋予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新的职责,根据数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高效、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既要有完善的宏观管理法规制度,又要有适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内部规章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资金管理部门和外部债权单位均要求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强调信息披露的相关可比性,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进而可以对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状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合理评价固定资产使用效果和管理效率。
4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体系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只有将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多途径汇集基础资料,多角度反映固定资产构成,才能使所报资料更真实、准确。应在高校内部建立内部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并对每一项涉及固定资产的业务确立业务流程,确保工作有序衔接。提高办事效率,避免推诿扯皮现象,从根本上铲除“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情况。
5 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设立物资管理专门机构,履行职能管理职责,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利于高校统一安排资金,统一调配使用,统一维修、报废处理。职能部门应做好基础性工作,为领导及决策机构当好参谋和助手,科学规划,精心准备相关信息及时向有关决策者通报。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各级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分工负责,在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形态、不同类别、不同金额的固定资产,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提高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性、科学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潜力。
6 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体系
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分类和明细分类账务核算体系,凡是涉及固定资产价值的经济事项,必须进行账务处理,杜绝账外资产,科学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标准,严格遵循财政部门颁发的统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一旦确定不能轻易改变,以防止账务核算与资产管理出现混乱。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折旧机制,合理确定折旧方法与年限,划分折旧类别。事业性固定资产暂不提折旧,有效解决困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考核等方面的问题。
7 改变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提高全程动态管理
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学校固定资产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定期分析,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同时,改变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提高全程动态管理,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各自履行好职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工作的总目标,利用最新固定资产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这样,各部门间统计数据、统计报表“资源共享”,核对极其方便,统计结果准确性增强,可以更全面详细地反映资产信息,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这种全程动态管理方式,除了需要注重系统安全性外,还需要工作人员整体高水准的业务素质。
8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对于我国县市卫生系统而言,具备综合性的县级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意义非同小可,它既承担着培养科学应用类人才、卫生应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重要责任,还承担着公益性的社会责任。一般而言,县级疾控中心都属于事业型单位,它的运转主要依靠于财政部的拨款,进而管理好固定资产对疾控中心的发展十分必要,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于率也有利于提高县级疾控中心疾病预防的水平。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型财政制度是事业单位为更好管理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而采取的财政策略,它不仅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还使用了新的相关折旧核算标准,这些措施能够优化县级疾控中心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工作更有效、更科学、更规范性,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保值和增值。然而,再进行这些措施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疾控系统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财务相关部门的协调性有待提高
有些县级疾控机构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将其进行了分割,交于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实物资产和固定资产,由于负责的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在工作就就会出现工作不协调甚至是脱节的情况,而后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如未能在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时做到及时入账;没有消除那些报废处理完毕的固定资产账目,导致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拥有量不符;实物部门的盘点工作不及时或者盘点后两方又未能及时对账进而导致账目不实的情况;卫生专项资金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一直对其进行资金投入,而疾控中心的设备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疾控中心的挑拨手段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将很多固定资产入账,导致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价值被掩盖,同时账面上也没有及时消除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从而影响了账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
2.疾控中心资源配备不合理
资源配备不合理是疾控中心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各地因为各种因素时常会发生各类疾病,对此,我国财政部门会给予疾控中心资金支持,让其能够做出紧急应对,但是包括县级疾控中心在内的疾控中心都存在着财务问题,如医疗设备紧缺和资金紧缺,设备使用效率低等,这些都会影响疾控中心的工作,而导致这一情况出F的主要原因就是疾控中心固定资产资源配备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相应的部门并不清楚自己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且进行资产预算时也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再者疾控中心未能全面监督资源配备的过程并及时反馈处理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个人主观判断也是影响资源配备的因素,如在未能做实地考察又没有相应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资源配置,导致配置的资源和实际需求出现偏差。
三、解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强化财务人员管理
财务人员的素质对疾控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县级疾控中心,所以在进行强化财务人员管理工作时要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最好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人员管理县级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同时,疾控中心还需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从专业技能方面,组织其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当家社会发展的速度,可以快速接受新的管理办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水平,不断培养其现代意识,让其认知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其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管理者应该知道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不过,制度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方法,且确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备原则性。县级疾控中心在构建管理制度时需要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流动价值,严格监控固定资产的流入与流出,如管理固定资产流入时要确保其产品名称、出产地、编号等相关信息一应俱全,同时所有程序都要有负责人员签字确认,确保账目的真实性;进行固定资产流出管理时要及时上报上级部分并及时妥善保管固定资产,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后根据报废流出仔细处理,及时上交残值,做好账目对接和销账工作。
3.完善资源配备
资源配置涉及多个方面,若想完善资源配置,管理者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并综合设备操作环境、单位基础配备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来分析,科学配置,争取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发挥设备的价值,如科学操作设备并减少后期维护所花费的其他费用,这对县级疾控中心长久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疾控中心是以固定资产为运作基础的,而且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还能为民众健康应急提供给物质基础。其中,财务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县级疾控中心应更加重视,努力构建完善的财务人员队伍,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争取提高固定管理工作的质量,让疾控中心更好的运转,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地服务。
1.医院体制的完善和发展的需求。在医院改革的进程中,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医院管理中,新的医疗制度明确规定了成本核算体系的内容,需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以及维护管理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以便于更好的满足医院改革的实际需求,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2.实现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简化,显著的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防止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出现固定资产流失或者盗窃等问题。充分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调节、整合以及优化固定资产中的重要作用,显著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医院网络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支柱作用。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能够创建医院网络,能够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支柱作用。因此,医院的全体人员都必须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强化对资产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和教育,不断的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4.实现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全面清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医院所有固定资产的信息、账目以及实物等进行统一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固定资产管理清查模式,能够实现对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的实时和动态监控,及时、准确的了解所有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同时,还能够真实、准确的显示固定资产的资料,保证网络信息和固定资产实物信息的一致性。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成效分析
1.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卡片的设置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卡片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所有信息资料,如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商、价格、购买时间、使用科室、实际使用状况等。采用计算机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然后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的设置,例如,卡片款式的设置、信息条形码以及资产分类设置等。采用管理条码枪的形势进行条码信息的设置,通过合理的设置信息条码卡片,不仅能够显示固定资产的编号,还能够显示设备从购买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有效的解决传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帐卡不相符的问题。
2.实现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编码管理。计算机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创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物资编码系统,为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计算机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物资编码管理能够实现对医院所有物资的唯一性管理,防止出现同名不同物或者同物不同名或者解释的现象,对医院的所有固定资产物资进行规范、统一的描述,有效的缩短用于寻找和确定固定资产物资的时间,实施物资编码管理之后,能够实现对医院所有固定资产物资的快速定位和动态跟踪。此外,创建编码系统能够为医院职能部门统计产寻固定资产使用分配状况提供很大的便利,显著的提高医院现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闲置现有资产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调配,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提高资产维护的便利性。现阶段,医疗设备检修通常采用RFID技术,对医疗设备维护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设计,每个月都会自动显示所需要维护的医疗设备的信息,同时能够提供医疗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科室提供的信息,为维护人员的检查和维护提供一定的便利,增强医疗设备维护的目的性。医疗设备维护一次之后,会在巡检终端上自动显示设备的维护和检查记录,并由计算机软件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以及等级等。计算机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创建永久性纸质档案,同时还能够创建医疗设备的电子档案,如医疗设备的名称、类型、编号、维修指南、使用说明书以及使用科室等,这样相关科室人员在输入查询内容后,能够准确的查找到设备的所有资料,维修人员并不需要过多的花费时间在设备资料查找方面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
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是事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中不计算资产的折旧费和成本费,主要是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主,因此固定资产不仅是对事业单位业务的一种保障,而且是其他项目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需对事业单位下的所有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采取切实强化措施,以便加快事业单位的发展。但随着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随之加大,因此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方面,造成诸多问题和不规范现象的产生。如何避免固定资产管理中问题的出现,事业单位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不足,长期以来形成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趋势,且没有严格制定对固定资金各环节的相关配套措施。由于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基本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和无偿调入,所以在对拨款的利用率和使用率方面,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其性质决定不能私人占有和使用,而单位在办理实体和第三产业过程时,集体无偿使用国有资产,并且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不经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而随意处置并集体私分。加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采取折旧核算,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在固定资产的购置方面,部门只考虑自身利益,利用财政拨款和补贴于固定资产购置的优势而盲目的争规模和投资项目,严重导致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且使利用率降低。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了解
因为固定资产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与员工经济利害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所以导致员工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固定资产合理使用和长期闲置造成浪费现象的轻视,加之在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在已具备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导致管理制度如同虚设。
(二)对事业单位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缺乏合理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且兼职现象普遍,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导致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降低。在事业单位购置资产时始终由一人负责,在内部控制活动中,这属于不相容的职责,应当给予分离。同时在固定资产的购置方面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购置和争取投资项目从而造成各类舞弊现象的发生。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缺乏力度
由于事业单位的普遍性,导致忽视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因此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认为单位对此项工作不重视的心理,从而致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无法适应用先进的网络设施进行信息化的科学管理,对工作产生惰性,这不仅造成工作积极性的破坏,而且使得操作风险几率随之加大,最后造成效果效率全无。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一)加深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了解
因为单位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事业单位领导应该深刻认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并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带头参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承担对国有资产合理的管理与使用责任,认真执行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并逐步推进对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体制的规范
应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坚决执行政府采购的制度,节约使用国家资金,严格有效地规范固定资产的报废、入库、投入和使用制度,坚持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和审批,要有计划、有预算性的针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在入库时,对于设立卡片、登记编号和名称类别相应程序要做到及时有效,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于入库的资产要做到及时入账、核对,确保账卡相符与账账相符。事业单位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时,做到实行固定资产责任到人,构建一个职责清新明了的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各部门员工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法律意识,以便更有效地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考察。
(三)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知识培训的力度
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加上没有进行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知识面随之落后。为跟上时代的步伐,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律法规执行任务,对账务处理方面做到规范和完善。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基本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这不仅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而且能达到不断提升工作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以及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率,各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并提升各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率,全面梳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是军校开展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管理等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及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资产管理是军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军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目的是为了对军校固定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的流失。
一、军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事业单位的高管层应该首先提升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要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转变传统方式下形成的轻管理、重购置的陈旧意识,可以考虑通过一系列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不断加强自身的资产管理以及财务、法律、税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思想认识,发挥出其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单位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使单位上下形成合力,促进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共同完善资产管控。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按要求配备具有高素质能力的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加强资产管理的规范化运作,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
事业单位应该尽可能地健全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具体而言,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使用、报废、处置等全过程的制度建设,做好从“入口”至“出口”的层层把关。另一方面,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固定资产的盘点与清产核资制度。明晰财务部门以及资产管理部门的权责,将责任分解与细化,使其各尽其责,防范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资产部门的日常盘点也应实现制度化,保障账实相符。实现单位全体上下都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用制度对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制度一旦被指定出来,还要切实保障其能够顺利实施到实际工作当中,切不可使制度成为单位的一纸空文,流于形式。同时还可以考虑配套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并真正做到好要奖错要罚,以期激励作用的较好发挥,使单位全体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来,更好地为企业进行服务。
(三)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管控
资产投资也是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单位有必要对其加强重视与研究。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下述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做好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分析与报告,完善工程申报阶段各资料与文件的备案,方便财务部门了解与掌握项目情况,为后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单位财务部门应参与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并对其中的内容展开审查,检测合同责任是否明确,合同金额和项目概算规模能否匹配。第三,要做好投资后的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工程竣工后要认真核算工程量及工程单价,确保工程任务与建设资金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延长固定资产的寿命。此外,要做好投资分析工作,对新投入的固定资产给单位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分析投资实际效果与可行性研究的差异性,从而指导后续投资决策。
(四)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健全资产折旧制度
在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也可以参照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因此结合事业单位构建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列支的实际,遵循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实现会计科目的拓展,即“累计折旧”与“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将其当作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使其可以准确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此外,还应合理、科学地对资产类别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应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特点对其进行资产计提折旧,在进行资产计提折旧的同时,逐渐摒弃传统方式的年限平均法,运用好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从而保障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高效性,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公立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公共服务单位,其医院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事医学专业、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疗人员,管理领导者多数非财务专业出身。因此,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医院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在日常管理中通常只重视流动资产的管理,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时,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的成本具体是什么,认为只是购置时的买价。管理层的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无法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正常收入。
二、监督不力
目前,医院专业审计人才缺失,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往往身兼数职,往往会出现自己审查自己的现象,这就导致监督不力。完善的监督系统应当由医院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来构成,而当前医院的状况就是审计质量不高,没有客观公正的对资产问题进行反应。审计机构在对医院进行审计时,往往只关注成本和收入,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因而在外部审计时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改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固定财产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医院的固定财产管理政策展开,也就是说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在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时,必须从医院的实际角度出发,认真分析现有固定资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此来改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方案。通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切实提高医院整体运行的效率,全面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权威性。医院的管理部门还要强调监督机制,强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调动工作积极性,明确划分工作责任和权利,让固定资产发挥有效作用,深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二)强化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培养相关人才
医院的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这是医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我国大多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医院的管理层和领导层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活动,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对资产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医院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培养专业的医疗技术人才的同时还有培养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加大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三)加强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中也是重要的一环。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种类多,管理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建立良好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避免传统人工管理的弊端,具有存储量大、运行速度快、信息流动快等特点,大大提升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将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医院的财务管理相连接,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方便了管理者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状况进行把握。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良好的管理制度需要有员工的遵守和实施,这样才能促进内外管理相统一,医院要对固定资产管理队伍进行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业务水平,以不断增强管理者的固定资产核算能力。固定资产的核算结果是固定资产价值的反映,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目来记载各部门的设备配置状况,以此控制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总额。医院应当要求各部门在调换、报损和领用设备时要如实记录财产状况,管理部门要定期对使用状况进行核实,保证账目与实际相符。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75-02
所谓医院固定资产,是以维持医院日常对病人的诊断、治疗而购置或保有的一种非货币性质资产,医院固定资产的特点是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医院固定资产是确保医院能够正常运转、确保医院能够提供各项基本医疗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同时,医院固定资产也对医院科研、医疗服务等多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实施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医院长期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检测维修、报废报损等环节的监管,是加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升、强化和优化资源共享,以及实现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完整性、高效性及保值增值的具体手段。医院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移动多、损耗大、更新快等在管理活动中往往也存在着管理薄弱、监管缺失和约束能力不强等管理重点和难点,所以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是推动医院管理及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部于2006年7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地位进行了提升和强化,随着管理的日趋重要,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笔者认为,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方面的典型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论证过于简单
医院的正常运作及各项医疗工作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医院设备的支持和辅助,这决定了医院固定资产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医院固定资产,首先作为硬件资源,决定着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收益水平。所以,是否合理地配置、管理及使用固定资产,是否使其达到科学、有效,就直接反映出了医院的总体管理工作水平,以及整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大型设备,由于其价格高,运行维护费用高昂,在购置大型设备之前需要从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加之,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论证过程中也不能只看重其经济价值,同时更需要考虑其社会效益。
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医院在购置的前期论证阶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成本和收益论证上,对于医院需要重视的社会效益涉及较少,这就造成了许多医院在大型设备购置上的盲目、无序,从而让许多设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闲置状态,不仅浪费了购置成本,同时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沉重的管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二)固定资产报废环节漏洞多
报废环节管理不严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管理不严往往会造成不该报废的被报废了,资产报废后却没有及时反映在财务账面上等突出问题,同时还由于一些固定资产本来就有人用没有人管,所以从管理到报废都毫无规范可寻,从而给医院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流失与经损失。而在一些办公用品和家具的处理上,意识淡薄的问题就更为明显,自行处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些资产的处理上,报废手续混乱甚至根本没有办理报废手续的情况相当普遍,从而造成大盘点时的账实严重不符,财务管理陷入无序。
(三)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科学意识
当前许多医院对于固定资产,往往是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这就演变为了一种消极的资产管理模式。设备维修部门没有纳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范畴,维修部门对设备的管理大多不重视。科室管理制度中没有有效针对固定资产使用及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又存在着执行力度不足、管理落实不到位等,从而让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让固定资产管理找不到真正的负责人。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也正是因为对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才让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也才无法让各部门负责人及具体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真正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从而造成了管理无序的实际局面。
(四)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
现代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要重视日常使用的规范性管理、机器设备有效维护,更需要重视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浪费、闲置等一系列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因为管理意识欠缺、管理制度空白和管理责任无人落实,所以利用率低下也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严格贯彻资产购置前论证
设备购置前论证必须符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要求,购置前论证也是医院固定资产合理购置的前提和基础。论证内容包括:本科室设备配置情况、该设备价格、收费情况、设备回收期等。具体来说,对无法通过单独收费确定回报率的设备,需进行成本收益的比例分摊与估算,如手术室设备等。而对于使用周期长、养护费用高的设备器械,不仅需要论证其购置价格,还需要将养护费用等都纳入购置前论证内容当中,以充分考量购置行为是否科学与合理。对于需要其他耗材、试剂、辅材等配合使用的固定资产,如血细胞分析仪,需要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将耗材、试剂、辅材等的成本也纳入论证范畴,让成本确定更加精确,让采购计划更具经济性与可行性。在成本回收阶段的论证,应避免一般企业成本收益论证模式,要充分从医院的社会属性、公益性质出发,避免将设备使用的收益放在非公立,具有盈利属性的医疗服务机构中来考虑,要坚持谨慎原则,避免过于夸大预期收益,避免做出错误估计。只有通过体系化、规范化、精益化的设备购置前论证,才能够让购置行为兼具经济性与公益性,让购置行为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二)强化报废固定资产科学管理
被列为报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再去进行管理。相反,报废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提升及整个医院的财务运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报废固定资产管理是为了确保医院财务账目的账实相符,从而避免固定资产的闲置与浪费。在具体管理上,要制定严格的报废申请制度,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必须经过核查、复核等多次检查审核以确定确实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与修复价值,在报废核查中还要严格核对固定资产各项基本信息,如型号、名称、使用年限等,对于未到使用年限却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设备机械还需要进行原因追究,如发现是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导致设备提前报废的,则需要对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针对目前社会上回收医院固定资产的专门机构较少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加强与原厂家合作,最大限度提升报废设备、机械的残值回收。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提高认知,强化医务人员管理理念
加强管理质量,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提升和管理重要性的强化非常重要,为了改变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传统落后观念,我们应该从每一个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入手,进行思想灌输与引导。其次要选择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然后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培训,详细介绍固定资产的出入库制度及资产设备的转移、报损等相关流程。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具体知识,医院还要加强管理知识、法规条文、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共同强化科学管理理念,让他们不仅知道其重要性,更知道如何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其重要性,从而在医院内部营造一个固定资产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
现代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需要重视动态的资源利用率提升,降低闲置比率,提升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督促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积极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手段主要有按科室分摊各项使用费、折旧费与维护费等,将其与科室效益分配、个人收入挂钩。医院应该建立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评体系,保证制度有效执行、激发人员执行过程中的创造力与提升积极性。使得员工重视医院资源、设备的规范使用和安全保管,良好的考评机制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与规范化,实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与管理质量的根本目的。最后,为了进一步突出现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益化特点,对利用率不高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出租,如房屋、设备等。这样既实现了固定资产保值,提高了医院固定资产利用率,又为医院创造了收益。
总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医院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各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原则,勇于创新,摸索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欣,张芙蓉,徐伟亚.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9).
[2] 郭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3] 朱萸.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经验[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12).
固定资产是指的一个企业或单位固定资本的实物状态,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折旧和损耗。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阶段,中国的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迅猛发展,由建国时期的落后状态发展到现阶段各类学校齐全,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的阶段。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每年都拿出相当大的资金发展教育事业。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每年受到国家的财政拨款数量很大。一些学校固定资产规模巨大,管理水平较低,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固定资产的规模不能协调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适应不了固定资产迅速扩大的现实状况。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学校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提高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约束和管理。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固定资产在学校教学和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都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大,加大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这些新发展都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识
学校的固定资产设备在学校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作用,许多学校的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国家为学校购置教学设施,学校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降低了学校资产的利用效率。学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性,对固定资产购置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以致于重复购买设备,降低了资产的配置效率,提高了资产的浪费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一些学校的资产购置人员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采购招标,通过购进指定供货商的商品来获得自身收益,影响了学校固定资产设备的购置,使学校不能对固定资产形成有效管理。还有部分学校在购置固定资产设备时,只买贵的设备,忽视了设备的实用效能和资金的节约,使得这些设备的利用率非常低,积压了大量资金,挤占了财政资金支出,减少了学校在其他方面的投入。
(二)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企业更加面向世界市场,企业为了有效配置内部资源,节省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营效益,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习,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国家也在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随着中国国营和民营企业相继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在推进过程中。国家专门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学校的固定资产数量庞大,包括教学设备、教室设施和办公用品等,如果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无法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管理。一些学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能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监管,在固定资产购置时没有严格按照学校固定资产采购程序进行,弱化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能力,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漏洞。
(三)固定资产监管机制不健全,存在漏洞
学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往往工作量很大,管理种类繁多,导致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管理工作单纯依靠学校固定资产部门进行,其他部门没有积极参与,相互配合,难以对学校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监督和约束。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没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不能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导致自身能力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严重不符,降低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影响了学校的实际利益。
(四)学校缺乏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联系,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设施水平的高低,对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学校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管理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仍然采取传统方法对现代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学校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后,每年固定资产都会有相应的折旧率,而一些学校在进行资产核算时没有将资产的折旧考虑在内,影响了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各个学校甚至各个部门之间核算原则不一样,造成了固定资产核算口径的不一致,加大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不利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
二、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正视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水平
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对学校的投入也不断提高,学校固定资产呈现迅速扩大的趋势。部分学校部门在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前,没有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彻底调查,不了解一些设备的使用状况,造成了设备的再购置,浪费财政资金,影响了学校资金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学校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用,走出认识误区,形成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正确认识,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统一协调,积极参与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降低学校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率,共同促进学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学校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重要性宣传活动,加强学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对于忽视固定资产管理且造成学校固定资产损失严重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包庇纵容,对于认真遵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人员实行奖励。通过奖惩并用的方式,加深学校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学校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相对较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学校更没有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基本是由一人完成固定资产购置的全过程,学校缺乏去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影响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学校要按照国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学校拥有的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监管,杜绝挪用固定资产现象的发生。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固定资产的使用,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这些流程都要进行严格监督。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原则建设,进行规范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配置效率,降低资产的浪费率,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学校内部监督体系,防范固定资产管理漏洞
许多学校都没有形成健全的固定资产监督体制,一般都是各个部门的资产各个部门分别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加大了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许多一些学校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随意性很大,没有事先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增加了资产的重复购置率,浪费了学校的财政资金。各个部门分别管理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的使用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最后导致问题不了了之,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在国家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加强内部监督体系的建设。学校要成立专门和独立的固定资产监督部门,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定期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算学校固定资产账目与固定资产实际情况,防止出现账目不实现象,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减少固定资产的不良利用率,将闲置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学校资金的配置效率,真正发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四)学习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建立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学校要向学习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结合本学校实际,定期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技能,再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树立管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学校可以引进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结构,为固定资产工作增添新的活力,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绩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计算机在现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巨大,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设备。学校要利用现代信息设备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管,科学核算学校固定资产价值和数量,量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学校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学校必须重视和慎重对待的,只有转变传统挂念,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固定资产动态监督,闲置资产大大减少,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学校教学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校固定资产包括由学校占有或使用、在法律上 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土 地、房屋、图书、仪器设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是高 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 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 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 低、资产价值失真等问题。如何正确分析高校固定资 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 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固定资产流 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 的任务,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固定资 产管理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 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 协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 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 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供轻 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重视钱的管控,对钱变成物后 就疏于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 上是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 失之以宽。另外,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 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 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 部分高校、职业院校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 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不少高校领导忙于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 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 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 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 费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固定 资产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样 在高校中也有类似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 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高校固定资产 流失状况令人堪忧。首先,资产损毁报废制度不健全.
由于在院校资产购入只登记资产原值,没有按资产使 用年限计提累计折旧,资产损毁报废随意性比较大,特 别是对一些通用办设备,如计算机、摄(照)相机、电 视、空调等,往往没有到使用年限就予以报废,随意比 较大,有的甚至公物转为私有。由于单位没有规定严 格的资产报废审批程序和权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 门超审批权限处置资产,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其次,随 意改变资产用途。部分拥有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 位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进行 经营活动,所得利益归部门所有,谋取小集体利益,但 其耗损维修费用却由学校承担,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再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某 些部门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 行评估检查,对出租、出借、转让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 办理资产出租、出借、转让手续,甚至也不收取使用费 用,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 产投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也 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 的流失.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 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 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 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 又分别归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 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 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 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 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 资产普遍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 失等问题.
(四)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 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 核算方法,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 理的地方,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 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根据高等 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 旧。高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仅设置“固定资产”、 “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 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入账后 数据一直不变。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 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 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从而 导致虚增净资产。[1]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 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高校固定资产包括由学校占有或使用、在法律上 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土 地、房屋、图书、仪器设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是高 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高 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 存在着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 低、资产价值失真等问题。如何正确分析高校固定资 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 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固定资产流 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 的任务,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固定资 产管理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 健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 协调;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 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 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供轻 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重视钱的管控,对钱变成物后 就疏于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际 上是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延续,固定资产管理失之以软、 失之以宽。另外,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 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 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 部分高校、职业院校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 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不少高校领导忙于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 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 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 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 费等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固定 资产流失不仅是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样 在高校中也有类似现象。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 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高校固定资产 流失状况令人堪忧。首先,资产损毁报废制度不健全.
由于在院校资产购入只登记资产原值,没有按资产使 用年限计提累计折旧,资产损毁报废随意性比较大,特 别是对一些通用办设备,如计算机、摄(照)相机、电 视、空调等,往往没有到使用年限就予以报废,随意比 较大,有的甚至公物转为私有。由于单位没有规定严 格的资产报废审批程序和权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 门超审批权限处置资产,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其次,随 意改变资产用途。部分拥有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 位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进行 经营活动,所得利益归部门所有,谋取小集体利益,但 其耗损维修费用却由学校承担,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再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某 些部门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 行评估检查,对出租、出借、转让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 办理资产出租、出借、转让手续,甚至也不收取使用费 用,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 产投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也 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固定资产 的流失.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 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 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 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 又分别归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 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 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 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 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 资产普遍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 失等问题.
(四)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 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 核算方法,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 理的地方,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 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根据高等 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 旧。高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仅设置“固定资产”、 “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 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入账后 数据一直不变。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 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 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从而 导致虚增净资产。[1]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 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关键词 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价值评估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之一,高校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包括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购置、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用事业性收入增加、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也可以用商业贷款购置,还有社会捐赠等。二是固定资产形态的多样性。高校固定资产具备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等特点,并且应用于各种形态固定资产的资金数额会越来越大。三是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并存。高校固定资产除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外,还用于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或校办企业,因此,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并存,共同构成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重视。一直以来,高校各级领导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教学、科研、创收等方面,很少考虑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钱轻物、重投轻管思想普遍存在;二是不重视制度建设,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使用、处置、报废管理及财产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三是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人才缺失,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
2.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弊端。目前不少综合大学是按资金来源、用途归口分类管理的方法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学校财务部门统一进行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监督,实物管理则归口分属各职能部门管理。如后勤处管理土地、房屋、行政设备等,科研处管理科研设备,图书资料归图书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无法统筹安排统一的采购、验收、登帐制度,对各部门资产余缺无法进行调剂与再分配,因此,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现象严重。
3.账面不清,固定资产流失严重。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不清,更新、维修、调入、捐赠各项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入账,甚至出现漏帐的情况;对已经消失或处理的资产不进行及时更新,会计信息落后,与现有的资产账面有出入,资产家底不清。另外,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许多固定资产的处置不遵循相关审批、评估程序,导致尚有相当价值的固定资产被处置或应处置资产处置价格明显偏低,形成资产流失。一些高校在“非转经”过程中,价值不经过有关机构评估,随意转让,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
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
1.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首先,学校领导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广泛宣传,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资产意识,改变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购置、保管、使用、调拨、转让、清理报废等制度,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纳入高校领导的政绩考核和相关单位、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固定资产,尤其是大型设备要进行审计,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三是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要选拔学历层次较高、思想品德优秀、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资产管理队伍,并对现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高校应建立“一体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将各自为政的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归并合一,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机构,并将其他部门涉及资产管理的部分也纳入统一管理,形成以分管校领导为核心、固定资产统一管理职能机构为首级管理层、下设各部门专职人员为二级管理层的网络模式。同时,协调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一体化”关系。财务部门统一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内部审计部门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进行监督。
3.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财务部门应定期清查固定资产,采取查账簿、查档案与实地盘点相结合,实行使用单位自查和学校全面检查相结合。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查明原因,按照管理权限及时进行审批处理。对清查的结果,统一登记造册存档,并录入管理系统。其次,财务部门应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把好采购、登记、使用、报废等关口,对资产的日常增减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做到账表、账帐、账卡、账实相符。再次,借鉴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采用计提折旧政策,以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完整地反映高校固定资产整体状况,正确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新《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已提出在高校实行折旧制度,将于2011年颁布实施。
4.完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高校的固定资产处于不断变动之中,随时都会有资产因损坏、过时,被处置、报废,也会有大量资产用于资产交换、租赁,或是被改扩建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高校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资产处置过程中不会出现资产价值流失。
参考文献:
(二)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一是固定资产价值按原始成本记录,只登记发票购买价,对运输费、安装费、购机时无法分割的软件费等没入账,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由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要求提取折旧,会导致折旧提取不准确;二是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列经费支出,未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导致资产未入账,会计信息失真。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对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深入广泛的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充分认识管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管理技能,增强财经法治理念,适应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依据《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且科学的管理体系。单位要认真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固定资产定义、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统一分类,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目录、具体分类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行政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在标准范围内,经本单位领导办公会研究后核销,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
(三)现代办公自动化与固定资产管理想结合运用现代化网络优势,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结合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优化固定资产资产配置,如增人新增购置计算机采购项目,财务部门依据使用科室申请,结合单位实际,如有预算确需购买,财务部门再向主管财政部门提出申请,主管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后方可购买,规范了单位采购固定资产的合理性,明显减少浪费.体现“效率、规范”要求,有效地提高政府固定资产采购工作质量,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
(四)加强监督,健全监督机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专项检查,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处置情况,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按规定严肃处理,将应当上缴的收入上缴,应当追回的资产追回,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