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环境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004年12月7日,《金融时报》刊发了周小川行长在“经济学50人论坛”所作的《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将生态 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
“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涉及到的问题也主要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主要是国内文献。“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由“金融生态”概念衍生而来,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应当始于对“金融生态”的界定。
周小川(2004)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并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认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法律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其次还包括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企业改革也是改善金融生态的重要方面.
李扬(2005)在《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一书中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张鹏、姜玉东(2005)把金融生态概括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韩平(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
理论界主要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各要素相互关系等几个不同的侧重度对金融生态的定义进行阐述和分析。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到,其核心都在于金融系统的生态化,即如何模仿自然态系统来构造金融的生态系统,以实现金融发展和环境的相容。应当说,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些专家和学者对金融生态的诊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中国金融领域的学者和实践参与者的认同,并做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学与社会、经济、法律等因素的理论分析。
张楠(2006)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经济决定金融,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杨子强(2005)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商业银行如何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承萍(2005)在《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一文中提到,良好的金融生态展示了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金融发展,也有助于保障经济秩序、维护社会诚信、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
由于理论界对金融生态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还不成体系。金融理论的指标体系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相对较少。
伍旭川(2005)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类指标组成,即总量增长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它们构筑了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朱子云、朱益超(2006)具体提出了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但其研究还是停留在指标体系的设定,而没有实证的数据验证其个指标的相关性,可靠性。中国人民银行洛阳支行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框架,并提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评价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该报告的分析框架采用了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共计九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4)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国内学者吕怡(2007)、李娜(2007)和宋维彦(2008)等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障碍和问题作了相关研究。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观点,得出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①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不到位,社会公众金融知识匮乏。②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缺位。③金融生态信用环境欠佳。④金融机构自我调节机制失衡。⑤金融产权制度缺陷。⑥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趋同化严重。
(5)如何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王承萍(2005)在《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一文中指出,要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为中心,突出股东在金融生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2)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加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尽快建立起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调节机制。(3)以保护债权为中心,明确债权人的有关权利,为金融生态的平衡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4)以风险控制为天职,以失职追究制度为重点,尽快制定和完善金融监管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把监管主体的职责真正引导到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轨道上来。
高超(2007)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等一系列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法制环境因子不到位和信用环境因子弱化的突出现象。故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要重点建设政府引导的金融生态链,将法制和信用建设放在首位。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几乎还没有出现金融生态(Financial ecology)这个概念。金融生态问题的提出,是由于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提出的,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大不一样。
国外学者曾经提出过把生态学的理论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发展问题,如经济生态学。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社会生态学家Mac Kenzie首次提出了经济生态学这个概念,并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和尝试。美国海洋生态学家Carson于1962年发表了名著《寂静的春天》,真正把社会经济问题展开生态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系统科学向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渗透,经济生态学应运而生。后期研究借鉴了一些关于法律及外部环境对金融系统影响的文献,如Ross Levine(1998)提到法律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产生的结果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用数据实证了作为金融媒介的外生变量――法律和调整的外部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M.M.G.Faseh和R.C.N.Abma(2003)用至少25年的数据检验了东南亚国家的情况,说明了金融改革的政策因素对经济发展有促进影响。
Chandan Chakraborty,Glenville Rawlims(2004)提出金融资源的流动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Allen, Franklin , QianJun and QianMeijun(2005)提出了在中国法律制度和金融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分析了法律、金融、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评述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障碍和问题,以及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解。使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研究初见雏形。但是,在上述研究中任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中未能形成一个公认的评价体系。第二,已有研究中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第三,已有文献多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较少,影响了论证的详实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长期不懈地推进,因而研究也必须不断进行,逐步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尤其是对于我国金融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研究并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李 扬 王国刚: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25.
[3]张 鹏 姜玉东: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改进与优化[M].财经科学,2005(04)
作者简介 刘世强,南昌航空大学学院讲师,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生,江西南昌330063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22-03
生态补偿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于建立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框架都具有迫切的需求。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矿区恢复等实践探索中逐步演化并发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在理论界及政策制定领域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仍没有统一认识,甚至有许多错误的理解,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生态补偿、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都属于生态补偿、环境税费属于生态补偿的手段、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同义等认识上的误区,进而导致生态补偿政策因与传统环境保护政策与手段没有明确的政策边界而纠缠在一起难以贯彻实施,影响生态补偿政策目标的实现。生态补偿体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公平理念,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是针对现有环境政策无法解决的因生态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引起的利益矛盾问题。生态补偿的本质在于通过生态补偿实现对利益受损者所受损失的弥补,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生态补偿是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而不是替代,更不是全盘否定。要准确理解生态补偿的内涵,有必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态补偿到底应该补偿谁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的核心问题――对谁补偿的认识存在明显分岐,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方向性的理解和认识。第一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就是对自然主体即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是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应集中体现为通过一系列经济手段和法规、行政措施,对已在人类活动影响下丧失自我反馈与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的反哺和调节机能的修复。第二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是对包括居民、农户、企业和区域政府在内的社会主体的补偿,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手段,通过借助一定的经济补偿手段在生态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之间进行利益调节和再分配。第三种理解是对前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生态补偿是一个包含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是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对因保护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的社会群体进行经济补偿,既包括对自然的补偿,又包括对人的补偿。
第一种理解从物的角度分析生态补偿的原因和目的,进而认为生态补偿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毫无疑问,人类过度利用自然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是生态补偿产生的背景之一,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生态补偿并不是直接对自然生态进行建设和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补偿具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的终极结果是维护和促进自然资本或生态服务功能增殖,但是其政策机理是调节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策直接作用于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物,如森林、水源等生态要素。如果把生态补偿理解为对自然生态的补偿则与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同义,生态补偿将失去应有的政策含义和存在的价值,成为可有可无的概念;生态补偿不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污染治理的替代。第二种理解是从人的角度来分析生态补偿产生的背景、原因,从而确定生态补偿应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损耗过巨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造成财富在不同的环境经济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少数人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当地众多居民却承受环境破坏的恶果,可能导致,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应通过生态补偿政策使享有财富的一端承担环境破坏的责任,使生态保护者和生态环境恶化受害者的利益和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从而使权利与责任对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因此把生态补偿的补偿对象定位于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科学合理的,既对生态保护者和环境破坏者产生激励和约束,又与传统的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政策相区别。第三种理解认为生态补偿是通过社会属性的生态补偿实现自然属性的生态补偿,通过经济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目的与经济手段的统一。这种理解表面看似乎很正确,但实际上是赋予生态补偿两种不同的本质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仍被纳人生态补偿内涵的范畴之中,结果必然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政策上的偏离,生态补偿成了无所不包的环保利器。同时也把生态补偿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混淆起来,生态补偿的直接目的就是调整利益关系,自然生态自我补偿功能的恢复只是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退一步讲,在人类社会中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当然任何一项针对自然的生态环境建设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群体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都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也不例外。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就是生态补偿。
因此,应当明确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对因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的农户、城市居民、企业及地方政府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补偿,而不是对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建设、环境工程及污染治理本身都不属于生态补偿概念及政策范畴之内。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主要应由政府提供并无太多争议,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却因此多把公共物品理论视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进而认为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自然属于生态补偿。这显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把公共物品理论当作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并不合适,生态补偿并不是解决生态环境由谁提供的问题,而是解决环境利益上的公平性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主导方式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支付,但并不等于所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公共支付都属于生态补偿。判断一项公共财政支付是否具有生态补偿的属性,关键还在于其是否符合生态补偿的内涵,即是否包含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调整的性质,是否对因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而利益受损者实施了补偿。符合则属于生态补偿;反之
则不属于生态补偿,只是体现了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尽的责任。如中央政府针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源头保护区建设中因承担额外环境责任而遭受利益损失的居民、企业和当地政府而给予的公共财政支出属于生态补偿。而中央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财政投入因不包含对利益受损者的补偿而不属于生态补偿。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生态补偿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中的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应是不同的。如果受益者与受损者属于同一主体,自己补偿自己,则不属于生态补偿。如地方政府对在当地植树造林及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的财政支出则属于自我补偿类型而不应纳人生态补偿范畴。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都属于生态补偿,应以生态补偿是调整环境经济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这一本质属性作为判断的标准。
三、环境税费是否属于生态补偿
在2007年9月举行的第十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概念作出界定,阐述其政策框架具体包括七个方面: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信贷、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但在目前生态补偿的研究及实践中,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等环境税费政策被纳入生态补偿概念之中,认为目前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收费、环境税、生态税、矿产资源开发税、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都属于生态补偿的范畴,是运用财政、税费、市场等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尽管有学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在征收排污费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将生态补偿的重点主要放在生态服务领域”,但其本质上仍是认为排污收费属于生态补偿。只是不作为目前的重点而已。
毫无疑问,生态补偿是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环境经济政策应有明确的政策边界;环境税费和生态补偿应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运行机制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税费强调的是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以内化社会主体经济行为的环境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体尤其是企业的成本,最终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产品消费和生产的减少或增加而减弱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和破坏;环境税费制度有专门的征收目的、原则、功能、征收对象与范围、征收方式、理论依据,在我国已实施运行并不断完善。而生态补偿则是强调通过对因保护环境或环境破坏而遭受损失利益进行补偿,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对环境保护的激励和对环境破坏的制约;生态补偿在我国还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更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另外在资金流向方面,环境税费更多的体现为资金流人政府财政,其在支付方面具有多元性,可以用于相应的生态补偿,但并没有硬性约束,从目前我国环境税费的使用来看,用于生态补偿的比例非常小;而生态补偿则强调的是对环境经济利益受损者的资金支付,其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可能部分来自环境税费。因此尽管环境税费可以成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其本身并不是生态补偿。
四、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是否同义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生态翻译学与其它翻译研究范式对比研究,项目批准号:L12DYY035)。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4-1
随着生态翻译学一系列术语和概念逐渐形成体系,其基础理论研究已显雏形,它已经被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诸多领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翻译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操控。
“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中提出来的。随着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研究,“翻译生态环境”更为明确地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方梦之教授在“论翻译生态环境”一文中指出: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这里的主体是广义的,即参与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发起人、赞助人、出版商、营销商、编辑等。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与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的发展离不开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的生态环境是以翻译为中心,对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生态环境可分为三个分析层次:一是以翻译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或复合的翻译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翻译现象,某一翻译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翻译系统,它反映了翻译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翻译生态环境脱胎于生态学,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生态学强调整体论(holism),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观念。同样,翻译生态环境也是以一个整体的形态存在的。译者在特定的生态场中起作用,受其他翻译主体的牵制。
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与操控。翻译生态环境分为内部生态环境和外部生态环境。对文学翻译起操控作用的主要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语言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
1.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应和选择的策略。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阶段译者的具体词汇的选择语言的风格特别是翻译方法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比较《麦田守望者》的两个译本:施咸荣翻译该作品时,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社会的政治大环境,译文的读者大多为内部人士和部分官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翻译的生态环境,操控着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因而施咸荣的译本政治目的很明显;而孙仲旭在翻译时是处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读者范围得到了扩大,读者的社会文化意识也相对开放,译者切实考虑了很多情况下的读者接受性,因而孙仲旭的译本受现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比较多。
2.语言环境。文学作品的语言体现着整部作品的灵魂,是作者传达思想,刻画人物的载体。
3规范环境。翻译的规范环境,亦称之为价值环境或者精神环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的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特有的风气、气质、态度和观念,大致包括文化、科学技术、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是翻译生态的主要规范环境,对文学翻译有较大的影响概括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涵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4.译者的环境。社会环境、语言环境和规范环境一般来说都是翻译的外部生态环境,而译者及翻译研究者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却是其内在的生态环境。翻译界一个永恒的话题便是对译者的研究,凸显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性。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是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的生理状况以及心态都会影响翻译的生态状况。
结语:生态环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虽不像语言那样明显,但它对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同样也是“语言高速进化”时期的翻译实践的影响是巨大的,从翻译策略的运用到翻译目的的确定都体现着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5,(2).
会计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客观上要求会计必须改革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就是因面临生态环境问题而为管理会计领域创造的一个新的理论发展空间。
一、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概念要点
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是一个以关注企业的价值增值,从而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巩固及提升为特点的管理会计新领域。作为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是一个由管理会计向生态环境管理领域延伸的知识结合体。它以改进生态经济效率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生态环境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管理当局确立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决策、控制、业绩评价等的一个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作用在于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实现企业行为结果与社会及长远利益目标的一致性。
其研究思维是以现代企业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时间跨度既包括过去、也包括现在和未来;研究内容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决策同企业内部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紧密结合,并将新兴的生态环境管理理论与先进的生态环境管理方法和技术贯彻始终,以促进企业环境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的综合绩效采用生态经济效率指标评价,发挥了前导性指标的职能。从计量方式看,货币单位计量与实物单位计量相结合,表现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融合生态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其决策支持模式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产生的必要性分析
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产生是源于人们把生态环境要素作为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管理决策要素之中,进行现代企业的生态经济管理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是在全球面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背景下,人类从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中领悟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之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中来,企业行为不仅受到政府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且还面临保险机构、金融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从而迫使企业主动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经济行为。例如,“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渐在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行动中被接受。经济事实的发生、发展都需要会计活动来加以反映、监督和提供决策支持,然而,传统会计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价格机制计量经济事项,以利润为衡量业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经营决策完全考虑利润底线和市场占有情况,忽视了生态效率。由此可见,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以使之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的时代产物。
(二)获取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我们知道,管理会计新发展阶段的主题是培植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今后的企业竞争、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质量、商品价格、服务优劣、促销手段等方面的竞争,而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竞争。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优势,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企业与环境》一书的作者乔格・温特认为:“总经理可以不理会生态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公司必须善于管理生态环境,才能赚钱。”它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由单纯追求利润的目标向追求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相统一的目标转变,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由外部不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向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性相统一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企业竞争力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交货期(T)、质量(Q)、成本(C)、服务(S)等具体产品特性,而且还体现在绿色企业形象、清洁生产、产品使用后处理和再利用等与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等一系列环境友好措施上,使企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不断开拓一个又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从前瞻性的角度,对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式进行创新和再造十分必要。以生态经济系统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创立正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战略与企业管理方式在生态环境要素领域的结合点。
(三)建立现代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模式的需要
众所周知,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企业是一个闭合的生态经济系统。现代企业生态经济管理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规范:既能使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以满足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需求;又不超过生态系统内自我稳定机制所允许的阈限,以维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与现代企业生态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管理会计,应与时俱进,使自身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迎合企业管理生态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构筑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系统则是顺应时势的一大紧迫任务。
三、与几个易混淆概念的关系
目前,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有关的概念较多,极易引起误解,且概念不统一、视角不一致,使得研究者失去了进行此研究和学术交流所应有的共同“语言”与出发点,从而不利于此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从规范研究的立场看,进行有关概念的探讨是必要的,也是理论研究深入所必需和必经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关系辨析
“社会责任会计”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的戴维・林诺维斯所撰写的《会计职业与社会进步》一文中,该文章发表于美国《会计师》杂志1968年第11期。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确立将履行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企业会计报表的一项重要目标。社会责任会计是社会福利经济学的延伸与拓展,它源于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社会责任观念,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一项义务,范围扩大到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职工和公众福利等应负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在完成了社会福利目标后还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才能说明其履行了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前,西方会计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环境责任是企业所负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包括了企业环境会计的内容。但是,由于社会责任会计的难以操作性而导致其迟迟不能投入使用,同时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于是企业环境会计就从社会责任会计中独立出来并得以不断完善。由此看来,社会责任会计与环境会计之间存在着历史渊源关系,但两者在内容和侧重点上存在区别:一是涵盖内容不同。前者涵盖面广,不仅包括生态环境责任,还包括职工教育、安全、公共福利、就业等;后者内容限于生态系统与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相互交织的那部分经济活动以及单纯的环境活动。二是关注焦点不同。前者关注的是社会效益;而后者关注自身效益,即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加和长期性。而作为企业环境会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也具有企业环境会计所具有的上述特征。
(二)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的关系辨析
环境管理会计是作为考虑生态环境因素的传统会计中的一个分支,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系统的修正,主要以货币形式计量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所产生的财务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相比较,环境管理会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管理会计反映的对象主要涉及与生态环境因素有关的一部分经济活动,比如企业环境税的缴纳、环境罚款的支付、环境污染的理赔、环境管理支出、环境投资和环境损失等;但不涉及企业的环境活动,如企业的环境政策的制定、环境教育的实施、排污水平和环境质量的监测等。
2.环境管理会计注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环境成本效益与企业利润目标的内在一致性,未能反映企业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而寻求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内在统一性及可持续发展。
3.环境管理会计的决策重点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主要针对产品生产阶段采取污染预防措施,难以实现生态经济管理模式。
但是,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能在上述三个方面显示它的优势和特点,表现在:把企业索取的资源和环境要素以及从各种渠道释放到生态环境中的物质纳入其研究范围。以企业行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其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单纯的生态环境活动等两类企业活动。从会计计量属性的角度,上述企业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有:一是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企业活动所产生的财务影响,主要以货币形式计量;二是企业活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以实物形式计量。以实现企业扩展的生态环境受托责任为研究起点,以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属性(决策、控制和业绩评价等)这一研究主线贯穿全部,将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中,通过对现代管理会计方法的改进和与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手段相结合,实施以生态经济效率最优和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生态经济管理模式。
(三)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与生态会计的关系辨析
“生态会计”这一概念虽尚未多见,但在有关书刊尤其是国外文献中已有论述。在欧美等国家,通过实施各种环境法律法规,使生态会计作为一个实质性会计新领域而产生,并被作为许多公司必须向监管机构呈报的排污检测报告的基础。生态会计是指“应用传统会计的原则和方法,采用生物物理单位收集、分类、分析和传递环境影响的信息的过程。”在实务中,生态会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一样,生态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数据的分类、收集、记录、分配、分析和传递。考虑到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不能依靠环境经济学等将企业所有的环境影响采用货币指标反映,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主要通过环境干预,采用编制物质流量表、生态影响评估等实物计量手段来反映与控制企业环境行为。生命周期评价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手段。按照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生态会计可分为内部生态会计与外部生态会计。内部生态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相结合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可见,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与生态会计在内容上既有交叉,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内部生态会计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的范围之内,而外部生态会计则是游离于其范围之外。
总之,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属于企业环境会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环境会计按照主要的计量方式及反映的内容不同,包括涉及生态环境要素的传统会计与生态会计,而环境管理会计按信息使用者又可分为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生态会计按服务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内部生态会计与外部生态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与内部生态会计两个分支系统则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管理会计概念的基本内涵。
【参考文献】
[1] [德]史迪芬・肖特嘉,[澳]罗杰・布里特.现代环境会计[M].,李建发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220-01
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和概念、原理,本文提出了利用它来改善、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策略,帮助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结合多方面的学术知识展开的的人工植树造林活动。其特点就是有目的性、科学性、秩序性。他能够通过人为的科学技术利用,改造林木环境,制造一个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仿生森林。
林业生态工程包含了对自然林业的动物、植物和人关系的各项研究,分析其中的生物关系,在人造林中投放自然生物,使其高度接近自然的林业环境,又能够在自然林业环境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它的生态作用,消除或者降低自然林业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
林业生态工程是介于人工造林和自然林业之间的一种人为仿生工程。通过对河流、土地、生物多样等自然因素的整顿和改造,实现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等多种有利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增加这些包括资源的利用效率,林业生态工程同时还涉及很多的知识面积,他需要复合型的工程人才,不断的壮大工程人才队伍,采集我国林业资源等多种生态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他们的分布规律,找出急待改造和建设的生态林业地区,规划林业生态工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元素,人工制造邱林、山地、河流、平原,并选育树种,通过这一列的措施改善恶劣的生态条件。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他不仅仅是为经济提供了好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它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弥补我们曾经对大自然犯下的错误,延缓地球衰老。要让林业生态工程更好的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就必须理解和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几个基本原理。
(一)系统化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是人工制造一个大面积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它工程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相连的,就好比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林业生态工程中的植物、生物、人工设施等等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少了其中哪一项都是不可行的,都不能称之为林业生态系统。另外,它的生态理论还具有一下两个特点:
1、结构有序。能称之为系统化的工程它的各个组成元素之间一定是有秩序的,同时界限分明。虽然说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高度仿生的人工造林工程,但是,他和自然界中的园林还是有区别的。跟自然界的园林比起来,林业生态系统内的树木、土壤、动物、水都是相对平衡的,而且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很明显的界限,果林就是果林,灌木丛就是灌木从,他们之间不会交叉种植,有着明显的分界线,包括单元内的树木种植都是非常有秩序的,不想自然界中的树木是杂乱无章的,这些元素之间的生存受到人为控制,其发育和死亡非常平衡。
2、整体性。一个林业生态工程肯定是一个生态整体,各个元素之间有着恰当的比列和分工上的联系,也正是如此,它才叫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工程各个元素之间的有着相互作用,一个功能元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功能元素的辩护,就像是蚯蚓与土壤质量相互影响一样,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土壤又是蚯蚓的饲料,他们互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二)综合性原理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环境中,每一个环境因子都是相互定量的,他们相互之间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接受人类的改变。在开展林业生态工程时,工程师会采集各个因子的数据,将它们综合起来,分析他们之间的作用能量,综合考虑每个因子部落对整个林业生态工程的影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因子排列。
(三)食物链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中的食物链受生物本身的影响和人为因素影响。例如植物和太阳的光合作用受太阳的影响,但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它的位置或者加盖遮荫设施改变它的光合作用,从而杀死或者减少植物上的微生物和细菌,植物再被食草动物吃掉,食草动物将其转化为粪便肥料,还给土地,也许还会被食肉动物吃掉,在此过程中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平衡来保护动物不被其他动物吃掉。食物链原理的最大又是就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林业生态工程的持久性。
(四)概念修正原理
林业生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不会是一层不变的,在未来发展当中,生态环境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林业生态的目标和功能也要有所改变,可能是消减一部分功能、强化一部分功能,具体的改变方向要视生态环境的情况而定。因此,在漫长的环境保护道路上,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也会不断地修缮,对各个工程元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会更加的细化,甚至给他增加一些经济价值,例如种植桂皮等树木,林下种植草本中草药,养殖一些珍珠鸟、野鸡之类的动物,鸡吃食中草药,粪便当做草药生长肥料,建立一个生态循环经济系统,赋予其生态经济功能。
三、在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上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生态工程本身就是一个仿生态环境,所以,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一)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林业生态工程会改造一个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改造土质疏松、坡度较大的地方,总之就是改造地质灾害大的地质条件。这就可以治理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加固土层、增加植被覆盖等方式预防大的地质灾害发生,避免因为水土流失带来大的此生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加重环境问题。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和食物链原理肯定了它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在林业生态工程中含有比较完整食物链,通过这些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区域内实现生态平衡,把它的作用延展到更加广阔的范围,促进工程附近一带区域的生态平衡。
(三)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的工作难度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修正概念原理中我们得知:林业工程的各项功能和概念会随着环境的需要而改变,那么,在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道路上,仍然能够得到林业生态系统的帮助,另外由于修正概念原理的前瞻性,工程的建立会指向未来的生态环境状况,预防未来的环境问题,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未来的工作难度。
四、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未来发展趋势
党的十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绿色发展理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未来的林业生态工程会逐渐的向生态环境保护靠近,发展循环的林业生态工程,逐步的发挥出各个林业元素之间的作用,把他们的作用放到最大化。
对于林业生态工程来说,未来发展就是要渗透到土地治理、河流治理、林木治理等各个方面,充分的发挥它的系统化原理、综合性原理、食物链原理和概念修正原理的特性,并且延伸出跟多的原理内容,。未来世界,人类会更加关注环境的变化,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开发工程技术,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会有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投入到这一行业当中来,改善未来的生存环境。
结语
森林是调节自然环境、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造森林,是可以很好的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所以,在未来的道路道路上,我们要从科技、人才、资金三个方面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8-0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从理论上讲,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是借用生态学上的提法对金融环境进行的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环境要素。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即某一区域范围内金融运行所涉及的所有影响因素,其状况的演化与变革是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由此,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也包括整个金融市场得以生成的环境。与通常的金融市场的概念相比较,金融生态环境更强调金融系统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协调发展。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看金融发展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观念的体现。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地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的要求。
(一)促进地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适应新形势下对内、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各地区吸引外资的手段基本一致,即通过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和土地两个方面)鼓励外资到本地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这种在所得税、土地等生产要素上,对内资、外资有不同待遇的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差异的继续存在将对本国以及本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利,对国家和本地区的税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国内可利用的资金总量也达到了相当水平。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就应该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逐步实现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内外资优惠政策体系的并轨,逐步把外资的激励机制由优惠政策转变到公平竞争的软环境上来。而建设公平竞争的软环境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吸引资金。地方政府要想吸引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强和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实力
加快本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努力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加强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
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体系,提高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
(三)加快地区金融市场建设
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利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借助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树立区域金融机构的优势;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培植一批诚信水平高的有代表性的专业化中介机构,形成良好的中介行业道德风范;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结合我国自身行业和企业制度特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还需要在标准的执行方面进一步改进,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不论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中都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地方政府应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评级等级,以此争取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对自己给予支持。同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政府服务收费,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进一步简化抵押、评估费用和手续,降低企业经营和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亚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60-02
金融生态研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特殊国情,我国的金融生态系统还存在明显的功能不健全和脆弱性,金融生态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和经济建设的核心基础,通过对金融生态问题研究,可以充实金融发展理论。
1 前人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
金融生态作为一个仿生学概念,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他将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引入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生态的关注。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生态的概念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狭义或广义等角度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周小川(2004)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中介服务体系和企业改革与银企关系等方面。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和自身的结构特征,指出金融生态是由金融主体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组成,并且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生态是金融和金融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且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但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本文对金融生态的理解
纵观现有文献,对金融生态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应当说,为我们客观和深入的理解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本文尝试着从生态学和金融生态系统的自身特点这一角度对概念重新诠释。
2.1 金融生态系统的涵义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金融生态系统也具有一些其类似的特点:首先,金融业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化进程。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也不断促进金融的动态演化。其次,金融生态的基本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没有劣的淘汰,就没有更有效的金融机构脱颖而出,金融业之所以比之金融生态,就是因为金融具有生命。再次,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下形成的。因此,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环境有利于金融生态结构的优化。最后,金融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体系。据以上分析,金融生态应该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
然而,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又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最一般的自然属性。金融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则无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而人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社会属性。因此,金融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自身特点就是具有社会属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金融生态定义如下:金融生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外部金融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结构特征、发挥一定功能和拥有自动调节机制。
2.2 金融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根据上文对金融生态的定义,金融生态系统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为了更深一步研究,现就这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2.2.1 金融生态主体
金融生态主体是具有种群特征的活动主体,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是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心。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不论是金融生态主体还是金融生态环境,都贯穿着人的行为,这使得很多金融参与者的定位出现多重性。因此
对金融生态主体的界定不能简单以金融机构为着眼点,而应以其功能划分。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主体应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金融中介及服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2.2.2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是金融生态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下,金融生态主体的各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过渡或转移,支持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可以说,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活动主体是否能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系统是否能实现稳定运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那么金融生态环境具体由哪些因子组成呢?根据生态协同学理论,尽管一个生态系统的变量数巨大,但涉及系统变化的临界点附近,起关键作用的只有少数几个。因此,生态系统本质上是简单的,复杂的结构本身往往只由少数变量主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四个核心要素。其中,经济环境与信用环境因子为金融主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金融主体就难有很好的发展,金融资源总是流向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好的方向。而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为金融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是金融主体由资源――需求过程中的催化剂,影响金融主体的投入――资源和产出――需求关系,延缓、加速或提高金融主体的资源获取过程、资源增值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综上所述,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运行的保障,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发展的基础,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运作的规范,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稳定的保证。
2.2.3 金融生态调节
金融生态调节是指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生态主体及其所处环境的调节和维护等方面的功能,目的是为了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只要包括自我调节和非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只要指金融主体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实现的自我适度内的调节,如利率调节机制、破产兼并调节机制等。非自我调节主要包括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政府的干预机制和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的调节机制等。
2.3 金融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本文对金融生态内涵的理解,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金融生态具有关联性。如同自然生态中各因子之间密切关联一样,金融生态各要素之间也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首先表现在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资金供求者之间以及与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易,维持着金融系统的日常运转。其次在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如外部金融环境影响着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等。
第二,金融生态具有适应性。在自然界中,外在环境的不同会引起生物形态、生理活动和遗传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也不断的调整自己。和自然生态一样,由于各国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如法律制度、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等,也会造成各国金融生态具有不同的印记。同时,为了适应各自特殊的环境,金融主体也必须动态的调节自己的交易行为。
第三,金融生态中的各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链的存在而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也存在依赖关系。金融生态也不例外。一方面,金融活动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如资金供给者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融金,是后者的发展带来了可能;资金需求者又为资金供给者创造了运用多余资金获得受益的机会;金融中介机构利于资金供求双方的资金调节,促进资金的运作和收益的提高。另一反面,金融活动对外部金融环境的依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必然会窒息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阻碍金融的运行和发展。
第四,金融生态具有演进性。自从金融活动产生以来,金融主体就依附着外在环境不断的进行或发展着金融活动,这种自发的金融活动虽然可以通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但随着经济社会各种新生因素的不断出现,这种平衡会遭到打破,其表现就是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主体和外在金融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由此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为了防范这种风险,国家就需要制定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以恢复金融生态的平衡。可见,金融生态的平衡实质上就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种动态演化进程。
第五,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属性不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子系统都是由活动着的人群(居民、企业和政府等)或人群活动的积淀(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形成的,“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换言之,金融生态系统无处不带有人的印记,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同时也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金融生态具有社会属性。
参考文献
一、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能力,但也严重扭曲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正常关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思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执着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对这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人类逐步调整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最终选择了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旅游业曾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因而在世界各国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传统旅游业对旅游对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从而严重破坏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极大浪费,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与探索
“生态旅游”概念是由谁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大多数观点认为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一词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对其概念仍存在较大争议,有的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此定义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其基本特征,同时强调应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的“自然之旅”,由于城市人长期“困扰”在嘈杂拥挤的城市环境中,他们愿意通过亲近自然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还有一部分认为“生态态旅游就是自然条件下的大众旅游”。第二类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针的可持续旅游”,这种观点强调人们在欣赏自然风景时并能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的保护,是一种能利用自然环境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进行保护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第三类认为“生态旅游既能满足游客游览观赏自然风景,又能通过旅游探索自然奥秘,了解和认识自然,进行环境教育的特殊旅游形式”,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在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教育,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第四类认为生态旅游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活动。如果发展生态旅游不能为当地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不能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能使当地人从旅游中活动直接受益,则会出现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发展经济的矛盾,从而就会导致既不能时游客得到旅游的满足,也不能时当地群众受益,更谈不上保护生态环境了。结果生态环境也破坏了,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持续,旅游地经济发展也受到干扰。
三、生态旅游概念再探析
生态体育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它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长期、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而且能提高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种族的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是,对于生态、体育、生态体育在概念上的界定以及生态体育具体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人们的认知还很模糊。
一、生态体育的概念
生态体育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生态体育概念的产生对探究生态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生态体育的产生
生态体育的产生不仅经历了生态、生态学的发展历程,还受到学校体育多维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规范生态环境、体育生态手段)的影响。生态、生态学概念的相继提出和发展、学校体育的多维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体育的产生。
(一)体育运动的生态本性
生态环境是体育运动产生的摇篮。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人的自身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还在于让人类的能量有所开发和释放,从根本上说,体育是人向自身、社会、自然索求生态平衡的过程。在体育运动中,无论是对抗、竞技体育,还是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其起源与发展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参与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的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参与对抗、竞技体育的人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关系。因此,参与体育运动的有机体无论是为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为了维护和遵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完整,都会体现体育运动的生态性,生态体育应运而生。
(二)学校体育多维的生态系统
1.学校体育具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条件,对青少年身体的发展、知识的积累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情趣有着不同的影响,铸就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文化态度,还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办学特点。体育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学校体育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势必促进生态体育的产生。
2.学校体育具有的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学校体育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生态系统。同时,学校体育这个很小的社会环境孕育着生态体育,推动着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例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体育也为学校服务,这就是生态体育产生的体现。
3.学校体育的规范生态环境系统
规范环境是人类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观念等。规范环境不但规范个人的生活和行为,而且使个人的精神有所寄托,从而把握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使学校体育在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与发展。学校体育在规范生态环境下产生与发展必将使学校体育更具生态化,体育活动也会在生态环境下发展,生态体育的产生也将是必然。
4.体育手段的生态系统
体育手段的生态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人们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教育手段以及以人为本的体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首先表现在使用了生态型体育器材和产品,从而减少尘土、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其次,体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教辅用具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再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等,都是一种生态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失衡,就会使体育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体育手段具有生态性,生态体育在体育手段的推动下也将会产生和发展。
三、生态体育的发展过程
(一)生物有机体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赫克尔生态学概念(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的提出,与生物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生物学发展范围扩大的体现。生态学的概念提出之后,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的内涵也逐渐扩大。之前,生态的内涵仅限于生物有机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之后它演变为生物种群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后来又发展到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最后催生了生态系统概念的出现。随着生态学范围的扩展,体育锻炼涉及环境问题,生态体育也被人们提及。
(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生态内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失衡。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逐渐从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转移到人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来。随着全球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激增、自然生态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一些学者开始用生态体育可持续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思考和解决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体育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人类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1.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阶段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劳动使人类得以进化,而且也使人与动物、植物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系。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开始对人类宣战,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成为现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引发各种相关学科的生态理论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问题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的环境失衡的结果,生态环境的危机不仅仅是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危机,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它直接危及人的生存。至此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环境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研究发展到了以人、自然界和社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研究。这使生态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态体育也随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人类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阶段
无论是生态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对生态学的借鉴,以及生态学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整体研究,学术界系统、整体、有机、开放、动态、发展、跨学科的生态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方法论,对“人——自然——社会”的整体研究,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至此,生态研究进入了自然、人文环境的综合研究。当然,这些领域的研究是一种拓展的生态观念,同时又是拓宽深化的人文观念,并在各自的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中有所突破。体育作为与自然、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学科,同样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态体育在此阶段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能为体育更有效的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生态体育体系后,体育与生态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将有利于避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首先,生态效益将是最立竿见影的。有了生态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保障,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将更符合生态要求,材料选用将向绿色产品看齐。此外,在能源、生物营养、垃圾处理等方面广泛开发利用高科技使其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总之,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将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因此,对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5).
2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2.1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为了能够使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的反映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同层面,在进行评价指标选取时应该充分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尽量选取对其影响重大并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指标;同时还应对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予以充分考虑,并有效结合地区差异、公路等级以及生态系统的不同要求,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通常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是依据Delphi法和主成因子分析方法,也即在根据各指标的不同权重来进行指标的筛选,对于权重系数较小的影响因素则不予考虑或是并入相似的权重。
2.2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初选
依据上述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结合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初步确定了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其具体分析如下:(1)工程设计,其选线、避绕率、隧道、桥梁、排水能力的设计都可能会对公路周围的水土、路基、表被植物和其它生态情况造成不利影响,应该被纳入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环境质量类,针对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的评价分析,包含多方面的因素,空气环境和噪音为主导因子,都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将其纳入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3)景观生态类,生态人文和自然景观都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应该予以充分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林地、植被、土壤、水流、沙漠草原等需尽力减少破坏,实现最大保护,同时,设立分割区域、防护栏、隔音带等。(4)建筑附属物,高速公路沿线的收费处、服务区、管理所和加油站等的设置对于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很广,对于土壤、水资源和环境影响重大,需要谨慎部署。(5)管理类,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键在于管理的科学性,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关键因素,其不仅影响着生态环境保护回报率,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公路整体布局、监管。
2.3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立
通过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选择,采用网路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系数,从而依据抓大放小的原则,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实现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体可通过一级、二级以及三级等多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判断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结合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运营的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其权重,使其更加符合高速公路的实际。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are inherited from the past, create today, and forecast the future a science. Conduct urban planning,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must be from requirement, and overall consideration to the local and global. Nowaday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the city,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basic concepts defined, then for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put forward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mportance.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desig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早在 1992 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就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把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山水画意、环境和园林艺术融入城市环境的营造,将城市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历史文脉高度融合,既包含生态观念又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资源的锐减,使得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质量正在不断的下降,城市生态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程度,在严峻的客观事实面前,人们必须重新分析和评判当今国内大多数城市正在奉行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1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所谓的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应用规划科学、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环境学、城市学、社会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 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城市规划实施的必然性
建设生态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生态化―建设城市大生态,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生态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生态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生态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4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4.1 内涵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 从而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
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与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 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是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为了迎接严峻的环境挑战所作出的一些努力, 其积极意义均在于为了拥有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也说明日益加剧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后果已迫使人们必须达成一种共识, 为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协调的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2 目标
1)城市自然生态要和谐。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地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基本消除,各类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有关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城镇基本达到“环保模范城”标准,农村基本达到“生态示范区”的要求。最终营建一种朴实无华、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的竞争、共生、 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强调水的流动性、风的畅通性、生物的活力、能源的自然性以及人对自然的适应性和低风险的和谐自然生态系统。
2)城市经济生态要高效。城市经济系统高效运转,生产和流通渠道畅通,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经济结构合理,技术及管理创新能力强,自然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总体经济竞争力较强。 形成以绿色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以“生态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最终建成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 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流量, 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的高效率的经济生态系统。
3)城市社会生态要文明。城市物质生产、科学技术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人口素质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达到先进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和交流、学习、健身、娱乐、美学及文化等社会需求,诱导和激发人们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和与升华,最终使现代化的社会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
4.3 内容
1)环保系统子规划: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 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运转系统子规划: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的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和处理系统等。
3)管理系统子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 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 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绿地生态系统子规划: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 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子规划: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虽然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我国城市化水平仅达 25%左右,处于起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前沿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许多省市都提出了“推进城市化、促进现代化”的口号和目标,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此人们在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既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也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 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地看作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污池。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康幕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 【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