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统计学学科概论论文

统计学学科概论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统计学学科概论论文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统计学学科概论论文

篇1

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二、当前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提到统计学,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懂、难理解,广大教师也倍感难讲、难教、难入心。教育部虽然统一确定了统计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教学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教学任务及总体要求,但是各高校在开展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本校实际对其提出具体要求或做出适当调整。可是遗憾的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高校生搬硬套,从而导致当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第一,教材选用的针对性不强,教材建设落后于实践需要。许多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完全不考虑学校层次、生源质量、专业设置、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的差异而盲目选择,甚至出现了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选用同一本统计学教材的怪相。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随机自行删减、调整内容,基本教学要求根本得不到保证。另外,目前国内有些统计学教材完全忽视从应用层面上介绍统计学在专业领域的运用,从而导致有些学生把统计学课程当成了一门高等数学课程,把统计学教材当作一本数学书籍。

第二,教学大纲设计严重滞后,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尖锐。许多高校现有的统计学教学大纲,除了绪论外,基本上都是以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为重点,辅以介绍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指数的内容,弱化甚至省略了统计决策、产品质量统计管理和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等应用性很强的内容教学。这样的教学大纲设计严重滞后于统计学的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无法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统计学作为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在低年级开设,有些高校对教学时数进行了不适当地压缩,总课时通常设计为48~64学时不等,鲜少有高校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72学时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也无法系统地讲授统计学知识,学生更不可能掌握和消化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内容。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统计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

第三,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与后继专业课程结合不够紧密。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知从何入手,更无法帮助学生运用统计学这一工具发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统计学的实用性,将其当作一种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此外,统计学与各个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后继专业课程的分析应用中,教师不但要根据后继专业学习的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还要根据统计学在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巧妙设置教学案例。

第四,教学方法多用讲授灌输,教学环节设计陈旧且简单。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方法。虽然迫于课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多、信息量大,统计学课堂中也常见以多媒体为主的讲授,偶尔也有板书授课。但这都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主角的现状,学生仍然是教学中的被动接收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唱独角戏,没有与学生的互动。即使通过考勤点名、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认真上课,也难以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一贯的“前课复习本课导入理论讲解例题解答”等简单陈旧的模式,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第五,实验教学重视力度不够,教师过度依赖统计软件。由于时间短、内容多、难度大,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只讲教材内容,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安排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课后能自主结合本专业进行研究和实践操作的也寥寥无几,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随着实验教学环境的改善,不少高校开设了统计学实验教学,但很多教师过度依赖统计软件,仅满足于对软件处理结果的追求和对结果的解释,完全忽略了对统计思想、统计方法及其应用的讲解。

第六,考核方式过于传统单一,理论考核远大于应用考核。当前绝大多数高校所设置的统计学考核方式与别的理论基础学科考核方式一样,仍沿用“期末统一考试+平时过程考核”的传统方式。这种考核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只重视对理论部分的学习,重新回到应试考试的学习循环之中,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既不能完全准确地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要改变高校统计学目前的教学现状,扭转教师和学生对统计学的“三难感知”(即教师的难讲、难教、难入心,学生的难学、难懂、难理解),就必须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实验的练和实践的用等四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改革统计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首先要改革教师的“教”。教师应在教育部对统计学相关教学统一规定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角度设置教学体系,开展差异化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选择学生之间的某一差异最大的角度进行教学体系的设计,并据此有差别地选择教材,根据不同的教材制定差异化的教学大纲,安排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并配以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最后通过差异化的考核体系检验教学效果。其次要改革学生的“学”。学生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学习的角色,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在全面认知统计学基本框架的前提下,着重了解和掌握相关统计方法的应用,尤其是解决本专业和自身感兴趣的领域的有关问题时所应用的统计方法。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加强对统计指数的深入学习,为其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相关财务指标的知识奠定基础。再次要改革实验的“练”。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实验条件有所改善,增设了统计学专用实验室,但是实验教学的目的往往停留在数据的处理结果上,忘记了实验的本质在于追求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上。在实验中可以结合教学进度逐步引入Excel、Spss、Eviews、Stata、SAS、R等软件开展上机教学,让学生体会现代统计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实验的多练,加强学生对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最后要改革实践的“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应用统计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检验,教师应带着学生一起将学习的统计方法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的调查和研究,如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或者参与人口普查、收视率调查,亦或开展统计数据文案研究,等等。

篇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发展,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在现代科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数学思维方法应用到医药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是医学院校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医药数理统计》是为医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用数理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医药学中实际问题。从数理统计这门学科本身来说它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与以往学生学过的高等数学思考方式不同,两者思想体系差别较大,基本理论比较抽象,描述性色彩比较浓厚,学生除具备《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外,还应具备语文、逻辑学知识,是公认的一门较难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畏难情绪,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1联系医药学专业基础,优化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在医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观点,而《数理统计》课是公共基础课、非专业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数学观念,我们认为医学院校的数学教育应以数学的应用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重技能计算技巧训练,轻能力培养忽视应用,我们应把教学重点转到通过讲解数学概念、定理,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并应用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应用能力,学以致用。为此,我们教学改革第一步就是要根据一般本科医学院校教学定位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使教材尽可能体现应用数学的特点,使其知识结构更具实用性、可读性,更具医科的特点。

对教材体系、内容增减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①本门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应用部分在统计学部分,在不影响本课程体系完整性条件下,压缩概率部分内容,减弱概率论部分理论难度。

②改变重概率轻统计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淡化定理证明和计算技巧训练,加强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讲解,重点介绍如何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应用。增加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简介。

③增加与医药学紧密联系的例题和习题。适当配置一些临床案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来体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封闭型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要害在于用教师的思维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受到束缚,不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有创新能力。根据《数理统计》课程偏难应用性又较强的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讨论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积极向上参与意识,培养互相沟通合作的精神

传统教学法偏重于“教”,忽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都知道应重视互动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往往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讨论式教学法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基础上,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数理统计》课程特点,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或富有争议性问题,采用教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拟定好要讨论的问题,可以进行课堂提问、讨论、回答,也可以小组讨论,留问题课后讨论等多种讨论形式。例如,我们在讲完区间估计概念后,为了准确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P{θ1<θ<θ2}=1-α能否说参数θ落入区间(θ1,θ2)的概率为1-α?经过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此说法是错误的,回答正确。但仍有一小部分同学坚持此说法正确,教师及时总结、释疑说明回答错误的同学是把参数θ当成随机变量了。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决其它同学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我们往往会留下思考题让学生回去讨论,给学生提问,留下新疑使教学在“有疑”中结束,使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程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开发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这种方法也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学习,提高讲课素质。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况的描述,它一般要涉及一个决策问题。教学案例是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在对实际调查后所作的客观书面的描述。案例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主要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进行学习、研究、通过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备课中,注意选取医药学真实案例,一旦选定某个案例作为教学方法,首先要熟悉案例内容,找出案例涉及的重要问题,寻找该案例相关资料,将案例要求学生事先阅读,拟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观点后,教师及时总结答疑。例如:在讲假设检验内容时,我们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推理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使课堂讲解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数理统计》这门课是公认的一门较难课程,学生学习起来确实存在畏难情绪,而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案例是来源于现实的医药学实际问题,有可能就是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对学生来说就有一种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奇妙作用。

案例教学法虽然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我们也看到它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是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描述,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分析案例,理论教学是基础,案例教学是补充,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好,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3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授课效果

21世纪,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教育的现代化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学生来说,《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要比以往学过的高数难学,基本理论比较抽象,描述性色彩比较浓厚,为了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课堂学习内容的感染力,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通过图形显示配上文字说明,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到CAI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是任何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一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不在于CAI课件的趣味性,而在于教师的语言魅力,用语言吸引学生,而不是课件吸引学生。教师不可过多地用课件进行授课,也更不适合应用在教学的全部过程,因为它的条理性较强,不易更改,使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融会贯通受到限制。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考试改革,它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前者对后者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后者为前者打下了基础。对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除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考试改革不可忽视。通过改革考试,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改革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①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如果局限于教材,划范围、定重点,这样助长了一部分学生死背硬记也能得高分,伤害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内容应体现出对基本理论、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淡化计算技巧,注重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适当出一、二道能考察创新能力的题目。

②避免考试方式单一。考试模式多样化,平时要有测验,要提交读书报告,增大平时考试成绩的比例。学生的成绩应根据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和期末卷面成绩综合评定。

③改革考试题型。应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多出些综合性思考、分析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医药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本研究是针对一般本科医学院校的教学定位进行的一些思索和实践,还有一些方法不够完善,但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为培养21世纪应用创新型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篇4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危房改造;思考

古都风貌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始终是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总的情况是老房子拆的越来越多,文物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也越来越强烈,例如从1990年到1998年底北京市已经拆除所谓“成片危旧房”420万平方米(II12)…,而呼吁保护旧城区的文章数量也伴随着每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与日俱增。对于旧城区的居民来说,由于多数居住条件较差,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对危旧房改造的态度一般是积极的。

从历史发展规律看,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的创造和破坏,这破坏包括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前人刨造成果的破坏,特别是改朝换代时对前朝都城的破坏。以北京为例:元大都是废弃了金中都之后另选址重建的,而且建筑材料是拆除南京(今开封)的金旧宫殿,运其石木北上;明代北京虽然地址基本与元大都差不多,但将元代皇宫完全毁掉另建,考查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正因为如此,留存至今的文物古迹已不多,我们应该加倍珍惜。但上述史实也说明了对文物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社会动荡时期。设想如果历朝都非常注意保护前朝旧物,那么我们今天可能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所有的破坏行为都出于政治需要,明代建都北京时,将元代宫城尽行拆毁,而且要在原有宫殿旧址上堆一座镇山。这虽然是出于风水方面的考虑,其实也是政治需要。翻阅中国历史,凡改朝换代时,对前朝宫殿或拆毁或焚烧或废弃另建,只有清代沿用明朝宫殿,但也按照满族生活习惯改造了许多。

从城市发展规律看,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一般地说会在经历了郊区化阶段之后,又出现高收人人群进人内城,他们替换原有的低收人群体,将旧城区改造为独户家庭或共同居住的区域.有人称这一现象为绅士化过程。绅士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尚未出现类似特征的现象,是否为普遍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居住于城市中心区的居民应当是高收人群体。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中心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最终还会成为投资的热点,从而使这里的地价升值,因此在这里居住的人应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破旧的平房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北京地区的民居以四台院为主,传统街区的砖木结构房屋多数有上百年历史,无论是市政公共设施或院落内部结构都不可能考虑现代化生活环境的需求。如果过分强调对原有格局和结构的保留,则会因为供电、供热、通信、交通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而降低生活质量。如果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这个样子,其前景是可悲的。伊理尔·沙里宁说:“城市能否免于毁灭取决于一个特别但却基本的问题是否可能被解决:提供舒适的设施和健康的环境来供人们工作和生活。”可见对原有住房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必要的,事实上任何居住其中的人也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改善生活,尤其是富裕阶层,这样的情况在过去也是极平常的事情,例如山西乔家大院,为了摩托车的出人将大门地面改成坡道;为改善居室环境,在平房内铺设木地板取代砖地面;甚至十分讲究的廊檐木雕都出现了火车的图案,以显示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北京的大户人家的四合院过去也曾经出现过将前窗外推,或在檐柱一线建落地玻璃窗以改善居室环境的做法。所有这些都是较富裕人家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可能想像一户高收人家庭,为了保存自己住房的传统风格而宁可不去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更新,追求美好舒适的生活是人之常情。

从人居环境科学考虑。今天的居民家庭组成已非当年的情况,四合院格局形成时的居民家庭多数为三代或四代共同居住,院内房间很多,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原则分配,一个院子十几口或几十口人是常见的。多数为一院一户,并非今天的“大杂院”。由于每个四合院都自成体系,所以都是独门独院,各家关起门来过日子,互不相扰,正所谓“闭门而生之具以足”。而今天的家庭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即使与老人同住也不过四五口而已。也没有大量雇用仆人的情况。对于今天的家庭来说最小的一进院都嫌大,诺大一个院落仅住几口人,首先是缺乏安全感;其次朝向不好的东厢和倒座也不便居住,这更使得院落空旷,也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再从交通方面分析,旧城区的街道宽度已经显然不适应今天的需求。多年来旧城区胡同的宽度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例如西四北一条至八条比较规整的胡同,建筑之间的距离为6米(m)左右,道路宽度只有2~3米(m)。这样的道路已经很不适应今天的交通,所以许多地区都不得不采取措施来维护交通秩序,例如设置单行线或按时段限制某种车辆通行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街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改造是必然趋势。

其实北京民居的基本形式四台院也是逐渐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变化。例如根据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复原的民居,虽然已经是封闭的四合院形式,但与明清时期的四台院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时期的民居形式,必然与当时的家庭人口组成、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分不开。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居的结构也会逐步调整。所以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看,不应该过分强调百分之百的原样保存,更何况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从北京城市总体风貌的大环境来看,也在逐渐地变化,著名的“燕京八景”就是例证。最初的“燕京八景”是金代形成的,但明代以后所提到的“燕京八景”却并非完全是金代的风景,并更名为“北京八景”。如《日下旧闻考》引《胡广北京八景图诗序》:“昔之八景偏于一隅,犹且见于歌咏……。纵观神京(北京)郁葱佳丽,山川草木,衣被云汉昭回之光.昔与今又岂可同观哉?……遂命日北京八景。”今天的太液池、琼岛和蓟门甚至于不在原来的位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为北京的城市建设还应当以发展为本。但绝不是反对保护古都风貌,任何带有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标志性建筑和痕迹都应努力保护,否则将失去北京的特色。如何在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北京的古都风貌?我们的建议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三类,即完全原样保护的区域、高档住宅区和旅游商业区。以下分别论述具体的实施方案。

完全原样保护区是指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尚未被破坏,而且周边环境基本完好的区域。这样的地区已经不多,其中的建筑应当完全原样保护,要整旧如旧,让历史凝冻在这里。按照古建筑标准整修过的四合院等建筑,不必用于居住,也不用于办公,可作为各类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人们走进这样的博物馆就好像看见了过去的北京,这是极好的历史教科书,极好的乡土教材,当然也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王府和民宅都应保护,因为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居住环境。南锣鼓巷和西四北条至八条这两片区域内保存最好的四合院可按此方法。此外,故宫附近地区的较好古建筑也可以这样处理,以利于成片保护。完全原样保护的建筑不可能太多,因为需要很大的财力,不仅一次性投资大,而且后续的维修保养费用也不可低估,砖木结构的房屋每隔几年就必须维修。因此最好由市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

所谓高档住宅区是指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非商业地段,并且不是文物古迹的民居。在这些区可以将原有住房改造为高档商品房。如前所,这里的居民当属于富裕阶层,因此老房子必然做比较大的改革,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环境的要求。但在改建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不能改变旧的胡同格局: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古都总体风貌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不要改变其基本形式,以保护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考虑到交通问题,将胡同适当加宽是可以的但不必太宽,因为高档住宅区的人口密度不会太大,而且过宽的胡同会使古城风貌丢失第二,建筑高度也要控制,以维持保护区及城市总体面貌平缓开阔的形象,这样做会因降低容积率而提高成本,但这是必须的。其实早在1985年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就颁布过建筑高度控制的规定,关键是认真遵照执行。该地区的房屋可以是平房,也可以是二层或三层的楼房。如果建成高档四台院,也应以小型为主,这是从家庭人口组成的实际考虑的。为了维持胡同的基本模样,院子临街的房屋一定是平房,靠里边可建二三层的楼房,以站在胡同内看不到为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维护总体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以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

旅游商业区应有多种形式,因此可分别设计在胡同中旅游,最好要体验胡同风情,因此除了看传统建筑和风景外,还要了解居民生活。目前的什刹海胡同游就是这样安排的,也很受游客欢迎。但需要注意研究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旅游区居民的意愿,凡有接待任务的家庭必须是自愿,或愿意宣传北京而主动向游客介绍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或好客或希望借此有一些收入。因此作一次民意调查,摸清当地居民的想法是必要的。不同类型的居民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较富裕者除非特别好客是不一定欢迎游客光顾私宅的。其次,由于当地居民向旅游者展示的是当代北京人的真实生活,而不是过去的样子。所以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应当给以足够重视,比如能源供应、卫生条件和通信等设施要改造,院内私搭乱建的临时建筑要拆除,以改善总体形象。这里的民居应大体上维持原样,但应经常维修保养。

在以商业经营和旅游参观为目的的区域,建一些仿古建筑我们认为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里主要是突出传统文化氛围和提供优质购物环境,有些购物场所还起着展示的作用。所以用钢筋混凝土做主要结构亦无不可,只要建筑风格大体上遵循传统式样即可。这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建造文物陈列馆,因为展示的并不是建筑本身,不能统称为“假古董。事实上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如琉璃厂文化街我们认为基本是成功的,因为既然是用于商业目的,就没有必要恢复成一二百年前的样子。又如现在什刹海的汇通祠,比原来高出了大约两层楼房,下面完全是钢筋混凝土构造,四周仅以土石堆积并植树美化,效果也很不错,既恢复了原有风貌又可增加使用面积且与地铁互不相扰颐和园近年建成的文昌院,主要用于文物展览。从外表看是古典建筑,连地面铺设的方砖都很像旧物。其实是完全的现代作品,廊柱甚至斗拱都用现代建筑材料,地下室是很好的文物保存仓库。院内地面草坪中增加的照明设备与古代风格的建筑也很协调。

1950年代初,粱思成教授曾提出过保护北京城墙的设想,但没有被采纳。如今城墙的绝大部分已不存在,城内也兴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新建筑,要想将北京城整体作为古迹保护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不断发展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新建筑的风格不要离传统风格太远,才能在总体上协调。

篇5

文学理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学理论教学水平,提高文科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及时了解学生对涉及文学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学年级安排、教材体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业情况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我们特地开展了这次调查,以期更好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调查时间

2013年4月2日——2013年4月30日

三、调查方式

网上问卷调查

四、调查范围与对象

淮阴师范学院2013级与2012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五、调查问题

你对文学理论课的印象?文学理论课对你学习其它文学课程有帮助吗?文学理论课之外你有阅读其它理论著作的习惯吗?你希望老师推荐相关的文学理论书目吗?老师给你推荐过相关的阅读篇目吗?你的文学理论课教师经常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你认为你所使用的《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怎么样?教材整体编排体例如何?教材理论的系统性如何?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你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你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吗?你喜欢什么形式的作业?教材理论的创新性怎么样?教材概念的严密性如何?教材思路的明晰性如何?你觉得教材适用性如何?文学理论课对你现在学习的影响?文学理论课对你现在学习其它文学课程有帮助吗?其它文学类课程教学与文学理论有联系吗?其它文学类课程教师会使用相关理论分析文学文本吗?你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吗?你有阅读其它文学理论著作的习惯吗?你对中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论流派有初步的认识吗?选出你比较熟悉的理论著作或作品(可多选)。选择你比较熟悉的文学理论流派与观点(可多选)。你现在还接触文学理论教材和著作的原因是什么?文学文本解读课程、文学批评课程与文学概论课有关联吗?文学文本解读课程、文学批评课程能拓展你的文学理论知识吗?你希望文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三门课程的开设顺序?你认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应以何形式开设?你认为文学概论应在几年级开设?你认为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对你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吗?你认为文学理论课程应注重哪几个方面?你认为学习文学理论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六、调查数据分析

(一)本门课程开设总体是合适的,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理论素养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本门课程在教学的年级、教学的内容以及教材的体例编排上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虽然本门课程对大一学生来说稍有难度,有占42.1%的同学认为比较抽象难懂,但经过老师的系统讲解与一年的学习后,能有所体悟。尽管大二的学生也认为文学理论学习最大的困难在于涉及理论流派多,知识庞杂(76.8%),并且太抽象(66.1%),但还是认可了目前的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文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117人,占69.6%)。大二的学生认为上文学理论课对二年级的学习产生了必要影响的比例达到了93%,而且对于指导大二学生学习其它汉语言文学课程认为有帮助的为91.2%(其中认为很有帮助的达到了24.6%),认为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的达到了90.9%,而且100%的同学认为文学理论课程与其它文学类课程教学有联系,有利于促进他们加深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理解。学习本课程以后,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赏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比例达到了86%;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其他文学理论著作(73.2%);形成对中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论流派的初步认识(89.3%)。

(二)教材的选择与安排很合理,认可度很高

对大一学生而言,要想准确表达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感受可能稍显困难,毕竟文学理论属于较为枯燥艰深的课程。所以对教材的评价方面,接近50%的同学表示不好评价;但对于教材的体例安排认为还是合理的总计达到76.9%;认为教材的系统性也比较合理的占到了90%;相对而言,在教材的创新性方面,学生认可度也较高,达到了69.2%,不过认为教材没有创新性的比例也达到了30.8%。100%的学生对教材的严密性是认可的,90%的学生认为教材的思路也较为清晰,在教材的实用性这方面认可度也达到了90%。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与西方的权威理论保持协调,又要结合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进行适当的修正,构建中国特色的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文学理论。

(三)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做一些改进和调整

学生比较喜欢教师就某一文学理论问题展开讨论(87.5%),不太喜欢灌输式地讲授(1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纯理论的传授,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进行系统化梳理,在丰厚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应当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一定要加强师生互动,对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专业术语,如文学四要素、陌生化、现代主义、文学创造的主客体、灵感、意象、意境等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师在系统传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艰涩难懂的为理论说理论,没有任何文本分析说明,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新生中有87.5%的同学希望老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教师结合多媒体如U盘、音带,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进行教学,既方便了学生记课堂笔记,也有助于实现文学理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避免了枯燥感。当然,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外在的视角效果应该与教师的分析论证相结合。

2.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教师可以事先布置问题,请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尝试讲解,教师适当辅导,两者总体比例达到76.9%。这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结合阅读过的文本分析话语蕴藉;可以结合名家名篇分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其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或结合地域特征分析文学风格的民族化与南北不同。教师作总结时,适宜对学生的观点多加鼓励,同时能够将相关的文学与史学知识介绍给学生。另外,可以开辟网上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学后服务,方便师生交流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效果。

3.作业布置。有两项比例较高,最高的依然是问题讨论,占42.5%;而传统的围绕课后习题来做作业排在第二位,也占到了22.5%。结合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应注重的主要方面,教师布置作业,要注意与知识的实际运用相结合(150人,占87.7%),或者能够拓展他们的理论思辨能力(120人,占70.2%)。

4.理论分析应该分门别类的进行详略处理。对学生比较熟悉、兴趣相对较浓的文论著作、文论观点与文学流派,教师适宜多花些课时讲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85.7%)、刘勰的《文心雕龙》(78.6%)、诗言志(51.8%)、英美新批评(50.0%)等;而对学生相对不太了解的西方相关文论著作则主要做好讲解普及工作,如维柯的《新科学》(0.0%)、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0.0%)、康德《判断力批判》(5.4%)和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8.9%)。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2.0;R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44-03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方法学课程,通过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预后的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的许多学科领域[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改变及循证医学的临床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更加显现其重要性,它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和科学研究必需的方法学科,是临床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修科目。临床流行病学因基本概念多、授课时间有限[2],目前教学上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为了适应教学发展需求,寻找不同层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对某军校2008级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病因学大课的授课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军校2008级修临床流行病学学分的全体研究生进行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66份,完整有效143份,有效率为86.1%;其中,博士研究生126名,男84名,女42名,统招生89名,在职生37名,内科学专业44名,外科专业35名,眼、耳鼻喉、中医、护理等专业26名,辅诊专业21名;硕士研究生17名,其中,男10名,女7名,统招生13名,在职生4名,内科学专业9名,其他专业8名。

1.2 方法

授课前后采用统一的答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姓名、专业、学号及10道判断题,错误判0分,正确判1分,记录总分。双人核查,对比查错。10个问题分别为:①病例对照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②RR值又叫暴露比值比,是关联强度指标之一;③病例对照研究属回顾性研究,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④混杂因素与研究因素和疾病都有关联;⑤配比因素越多,研究越容易进行;⑥只要OR值>1,就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强度;⑦病例对照研究回忆偏倚不能避免;⑧队列研究可确定病因;⑨队列研究论证强度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最高;⑩队列研究论按暴露与否分为两组,可计算暴露人年数。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年年扩大。据统计,2008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446 422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为510 953人。2010年研究生在校人数为1 538 416人,其中,硕士生1 279 466人,博士生258 950人[3]。研究生是各高校、研究机构和医疗单位科研的科研力量的主力军,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科研从申报、立项、研究和结题的全过程,是科研项目主要参与者或完成人。因此,在校研究生的科研理念、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将直接影响各科研单位的科研水平,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研究调查了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常见的方法学问题发现,仅有1.8%的学位论文没有统计学错误[4]。即使已经正式发表的科研论文也存在着许多科研方法及统计学的错误。由此可见,提高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研究生医学科研资料收集的质量和应用恰当统计学方法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是当前研究生教学改革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对促进我国医学科研发展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治疗模式也将向群体、预防、保健和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不但要具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应用恰当的科研方法设计课题,收集临床资料,然后应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处理资料,最终科学地说明临床医学现象和解决提出的医学问题。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已为医学界所重视,并愈来愈显示出其在科研和临床中的重要的作用。学习临床流行病学使研究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于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临床研究生开设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学时较少,但从2012级研究生开始,学校将该课程设定为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学位必修课,授课对象主要为临床型和部分科研型研究生,每年约600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科研方法学,结合临床研究生实际工作的特点,笔者从2008级研究生开始对课程内容实行逐步教学评估和改革。由于临床流行病学学时有限,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哪些是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哪些是其较难理解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上,对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学效果将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对第4、5、8题的理解授课前后差异不显著(P > 0.05)。第4题考查的是“混杂”的概念,说明在授课后学员对该概念理解仍有待加强。第5题考查的是“配比”的作用和实施方法,是对“混杂因素”的消除方法,仍是对“混杂”这个概念不清造成错误,该部分应加强。第8题错误原因可能是由于学员对病因学研究的作用理解不够全面。在今后研究生的授课中,需对这几个概念进一步加以阐述。笔者提一些设想:首先可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混杂”、“病因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采取以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PBL[5],让学生自己在书中找答案并展开讨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6]等均可以借鉴,进一步调动学生自学和参与的积极性,可能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7-8]。

硕士生第5、7、10题授课前后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第6、8题授课后正确率较授课前下降。第5题博士、硕士错误率均较高,说明“混杂”这个概念较难理解,硕士虽对考查其基本概念的题目完成得较好,但对其概念的延展和引申仍有待加强。第7题错误说明其对“回忆偏倚”概念不清。第10题说明硕士研究生对队列研究的分组方法及暴露人年数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理解。第6题错误说明硕士研究生对OR值的理解仍有待加强。第9题硕士学员回答的正确率较授课前下降,一方面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一方面也说明病因学研究方法今后应加强授课。

本调查发现,博士授课效果较好,硕士授课后存在问题相对较多。说明博士在经历了硕士的学习阶段后,对科研的方法和过程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而硕士缺乏科研锻炼。对此,可以尝试运用病案举例[9-10]的教学方法,例如对霍乱的研究、吸烟与肺癌、人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等,引导学生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去探索病因,了解各相关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这样可能会缩短理论内容与临床实践的差距,让原本枯燥的流行病学规律变得生动起来,形成以科研训练为经、以教学内容为纬的兼容性教学形态及情境[11],更好地锻炼学生对临床课题进行科研设计、测量和评价的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学应针对硕士、博士对临床流行病学不同的理解程度,制定有层次的培养方式[9]。对已经掌握了一定流行病学基础的博士生,授课重点放在其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科研中用到的实际方法进行讲解。对硕士生,授课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讲述,可以尝试让学生选取不同的科研题目进行实验设计[12],使其对科研整体思路和过程有所了解,形成完整、清晰的科研体系。突出因材施教[13-14]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将成为今后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悦勤.临床流行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2] 郭立燕.非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 7(2):144-14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报告[EB/OL].http:///publicfiles.

[4] 邢晓辉,耿景海,何美蓉.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86-488.

[4] 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8-21.

[5] 王月丹,张燕,徐兰.中美两校教师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中八个问题不同解决方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2007,27(5):97-99.

[6] 崔贯勋.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27):164-166.

[7] 彭志行,马红霞,赵杨,等.随机过程模型在预防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5):120-124.

[8] 郭燕萍.案例教学中的信息素质过程性评价应用实践[J].情报杂志,2011,6(30):249-250.

[9] 施学忠,杨永利,李琳琳,等.“基于问题和学生参与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5):533-534.

[10] 练玉银,王家骥,雷毅雄.网络式PBL教学方式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35-136.

[11] 余小滢.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5(27):554-555.

[12] 钟秋安,余红平,张志勇.流行病学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25):257-258.

篇7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China

LiJianwe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Abstract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urge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all is to value and study the four main points of this construction, which are, namel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ubject stablishment,sub-disciplines and related subject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Key wordsediting and publishingprofessional educationsub-disciplinessubjectestablishment

编辑出版学是由许多个知识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4年,胡乔木同志致信教育部,倡议在高等学校设立编辑学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已初具规模,据调查,截至2007年7月,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的高校有68个以上,硕士研究生办学点38个,博士点5个,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问题成为编辑出版学教育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虽然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硕士和博士办学点多挂靠在别的学科之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还需更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迫在眉睫,本文将从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学科、学科设置、专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科学的编辑出版学科体系加以思考。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编辑出版学与其相关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编辑出版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按其联系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编辑出版学的基础学科,即为编辑出版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在众多的此类学科中,与编辑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联系紧密的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文化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二是编辑出版学的交叉学科,即与编辑出版学在研究内容上有某些交叉或具有某些相通性的学科。与编辑出版学有此类型联系的学科主要有新闻学、版本学、目录学、图书馆学、市场营销学等。

二、对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的理性认识

所谓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是指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某一层次上探讨出版物商品供求矛盾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成果能构成对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的学科。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是构成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成分。

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的构成,应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形成由众多的知识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某类单一的零散的知识的简单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分支学科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内容;知识体系是相对独立的,即与其他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排斥性和不兼容性,这就意味着这些知识不能被包容在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范畴之内,也意味着这些知识独立存在很有必要。其次,其研究对象应与编辑出版学研究对象紧紧相关,不应该脱离编辑出版学这个大的主干学科而单打独斗。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编辑出版的理论、应用和历史的相关内容,这样,从理论上讲,凡与编辑出版的理论、应用和历史相关的各项内容,都可能成为编辑出版学某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再次,作为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应该能构成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即对编辑出版学这个主干学科有贡献性共识性的认识。

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形成的具体标志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在我国编辑出版界有着一定影响的、关于某一专门主题的学术专著或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出现,是衡量某门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已初步形成的具体标志。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出版学基础、出版史学、出版文化学、出版资源学、读者学、出版人才学、出版法学、书刊校对学、期刊出版学、电子与网络出版学、出版计算机应用学、出版物营销学、物流组织学、出版物发行学、出版经济学、出版信息学、版权贸易学、出版对外贸易学、出版物印制与管理、出版业宏观管理学、企业经营学等分支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对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设置的具体构想

王振铎在1999年第4期的《编辑之友》上谈到,“新修订的本科高校各专业学科目录中, 增设了一个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下设五个二级学科: 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图书发行学。这里我们可以将编辑出版学理解为编辑学与出版学, 编辑学研究各种出版物或各种传播媒介中的编辑活动, 出版学则主要研究出版社与报刊社的出版经营活动。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 就不如干脆把二者分别列为编辑学与出版学。”

笔者认为,编辑出版学是编辑学与出版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既不能脱离编辑学谈出版学,也不能撇开出版学单论编辑学,它们不是相互对抗或者是包含的关系,而应该是对等的平衡发展的关系。基于此,若想设置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根据对全国编辑出版学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来看,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的划分应按照以下构想:

1.按照编辑出版产品的类型来划分分支学科。就是先按编辑出版产品类型划分为若干类分支学科,然后再在每类分支下按基础理论、编辑、生产制作、流通组织、读者、技术等来设置各个分支学科,由此可以组构如此的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图1):

2.按编辑出版活动的不同性质层面划分编辑出版学分支学科。据此,我们可以将编辑出版学的分支学科划分为(图2):

3.从编辑出版活动的形成条件角度来划分分支学科。

首先是探讨编辑出版学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的学科,如编辑学概论、编辑史学、编辑美学、编辑文化学和出版学概论、出版史学、出版美学、出版经济学、出版文化学等(图3)。

其次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学科,如图书商品学、出版企业管理学、出版信息学、出版资源学、读者学等(图4)。

再次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过程的学科,如校对学、出版发行学、出版策划学、物流组织学、印刷学等(图5)。

第四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环境的学科,如编辑法学、编辑管理学、编辑社会学和出版法学、出版宏观管理学、出版社会学等(图6)。

第五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的组织技术与方法的学科,如编辑应用写作学、现代编辑技术学和出版会计学、出版统计学、计算机应用学、现代出版技术学等(图7)。

4.按照研究内容的性质来划分支学科

首先是编辑出版学理论,着重研究编辑出版学原理,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编辑出版活动性质特征与规律的学科。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

其次是编辑出版学应用,即研究局部的具体的出版活动规律的分支学科。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

再次是编辑出版学历史,即研究与编辑出版活动有关的历史的分支学科,有利于借鉴历史经验。其中编辑学包括编辑学概论、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等,出版学包括出版学概论、出版经济学、出版资源学等。(图8)。

编辑学与出版学也是不可分离的,以上四种构建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分支学科设置模式,是环环相扣的。同时,编辑出版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待编辑学或者是出版学问题,而应该将其放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这就离不开对编辑出版学业务与教育的研究考察。

1998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将编辑学、图书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我国编辑出版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的初步调查,我国编辑出版学初步形成了一个多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专业教育体系,但在以下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结果显示:

1.教师――队伍建设高标准、严要求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将一些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单位作为教师的实习单位,派专业教师去实习锻炼,了解编辑出版环节和操作的情况,解决教师在业内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其次要聘请业内人士做兼职教授;还要引进业界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在引进师资方面,要优先考虑有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

2.课程――设置科学化、规范化

由于编辑出版学最初是挂靠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之下,因此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多依托原挂靠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随意,缺乏科学和规范,编辑出版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文理结合,要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规范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 标准必修课与选修课包含的内容等。编辑出版学教育迫切要求进一步充实教育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媒介传播产业对新型编辑出版人才的需要。

将一些有影响的编辑出版单位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并使其制度化。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实习实践量化标准,明确教育单位和编辑出版单位在学生和教师在学生实习和实践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制度层面解决实践难的问题,平衡全国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实践资源。

3.产学研相结合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与教学不可分离,而教学与研究也优势互补,我们不应该将其孤立开来。对在岗的编辑出版从业人员,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实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引入编辑出版队伍竞争上岗冗员分流的办法,从而提高效率。对于编辑出版学的教育单位来说,应该从校内外编辑出版部门借聘有一定编辑实践经验的编辑作为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联系编辑出版业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教育要面向产业,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把握出版业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编辑出版学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根据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不同特点,编辑出版学教育有必要控制本科发展规模,将本科教育重点放在网络编辑、电子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方向上;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理论深度和专业研究水准。

希望编辑出版教育界和业界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加强沟通,产业、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科学化、规范化,使编辑出版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振铎,刘娟.我国编辑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J].编辑之友.1999(4).

[2]罗紫初.论出版学的学科体系[J].出版发行研究.2004(7).

篇8

一、引言

新疆高校与内地高校不同,其少数民族学生占据相当比重,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更多的抵触与消极情绪。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未接受英语教学活动,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计量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对软件的应用就十分吃力。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

如何改进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凝练适应本地区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特色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本地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本文以新疆塔里木大学经管院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为例,提出了新疆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和教学改革的建议。

二、新疆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习积极性差

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解释说明问题,往往会对经济模型公式进行步步推导分析。这样的过程对于实际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意义并不大,学生受制于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他们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新疆高校本科学生因此将高校计量经济学与数学化为一等,学习枯燥乏味,抵触情绪强烈。笔者在教授计量经济学与学生的实际接触中,了解发现学生们面对计量经济学教材中与微积分、概率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内容相关的数学推导,会产生恐惧与反感心理,学生很可能因为对这门课程性质认识的偏差,认为计量经济学太难太枯燥,以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也很少能用到这些知识,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此种认识尤为明显。而计量经济学是融合了数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的交叉性学科,归根结底它是一门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的经济学学科,复杂的理论公式推导并不是教学的目的,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才是根本,注重案例分析与软件操作解决实际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二)软件应用障碍较大

计量经济学实际操作软件eviews中并未存在相当大的词汇量需求,但是由于缺乏一个详细的指导手册,造成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本科学生对其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

计量经济学应当在高等数学(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等)学习之后安排,但却存在有计量经济学先于高等数学教学的现象。

(四)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计量经济学体系庞大,实际的教学中存在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量大的基本情况。但是在此基本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继续压缩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的倾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束掉教学大纲的教室学习后准备要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就已经要结课了,留给学生自己进行实际上机操作的课时太少,致使新疆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通病是,学生貌似学了很多计量经济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应用与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有的不知如何建立模型,该建什么样的模型;有的是理解不了模型数据结果的经济意义。因此,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欠佳的一大关键问题。

三、新疆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一)教室上课与机房操作“间作”教学

高校教务管理层应当根据具体的课时安排,采取上课与上机间作式的方法进行课程安排,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两个手段,及时反映问题,在良性互动中实现高效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同时要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态度进行引导,要树立学以致用的方法,并重计量经济学理论来源与放大使用,同时以实际使用与操作效果为考核的根本。

(三)扩大计算机教室承载力

高校计算机教室实际承载能力的提升需要硬件与软件的同时跟进,只有具备充足的实际承载能力才能更好地给高校学生的实际操作阵地,对于提升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操作应用效果意义重大。

(四)合理安排课程与课时

计量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重点课程,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的论文答辩以及考研升学或毕业工作意义重大,应当适当压缩非核心课程而加大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增强高校大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掌握与应用能力。建议将总学时增加到64―72学时之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二分之一。实验教学学时应当穿插在理论课教学之间,通过软件应用与操作及时消化各章节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另外,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课程基础,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先修课程的协调与衔接尤为重要,必需的先修课程有微观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微积分、高等代数、概论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打破各课程主讲教师各自为教的局面,增强彼此间教学信息的沟通交流,使得这些数学学科以及计量经济学学科作为经济学工具为经济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长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李磊.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1).

[3]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

篇9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篇10

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地位的回升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淑蓉.对于我国高校恢复商业经济专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4(2)

2.吕庆华.贸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浅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

3.姜德波.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

篇1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67―02

引言

应用统计是一门在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中形成的应用性极强的方法论科学,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是与实际紧密联系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管理中常用的基础统计原理和方法,熟悉统计计算方法、公式,并能正确地解释计算结果,具有应用定量的统计模型以及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要实现从传统知识型向创新型培养目标的转变。课程的教学目标也由以前教师单方面地讲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笔者在近年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开放性实验等方面做了一些教学探讨,来达到这一目的。

一 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

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它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为主要工具,研究管理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理论、领导科学等许多不同门类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可在各类企业、政府各级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体现在本门课程学习中,教学内容要围绕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这两条主线上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把握理论上的度。与统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是,有关统计方法的数学证明并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基础统计原理、基本分析方法、设计统计数学模型的方法,训练学生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挖掘深层信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的应用,而不讲繁琐的统计方法数学证明过程,着重统计方法的分析和应用。如在讲授中心极限定理时,第一点应使学生注意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所有的随机变量都相互独立,服从同一分布,且具有相同的期望和方差。强调这些随机变量并不要求服从的一定是正态分布,其他分布如指数分布、伯努利分布等均适用。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随机变量个数n很大时,标准化随机变量可近似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中心极限定理可解决的问题类型是:已知随机变量的个数求在某个区间的概率,或已知概率下限求这些随机变量的最小个数等。清楚了上述两点后,要求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时,首先分析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否全部满足,其次再看问题的求解是否可转化、归纳成上述问题类型。在讲授中心极限定理的过程中,突出中心极限定理基本理论的讲授、问题的分析以及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而对于中心极限定理的证明推理过程,则不要求所有学生彻底搞清楚。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体现非工科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为了达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教学目标,在方法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法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求新知,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地学,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日益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存在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为了缓减这种矛盾,将课堂讲授、课内讨论、课外自学等有机地结合。将部分内容经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在上课讲授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和其他内容区分开,侧重讲授重点内容中存在的要点、难点,以达到学生对于其他内容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其它专业面临不同统计问题的特点,将带有专业特色的实际问题或设计实例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强调应用统计学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改变以讲解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抛出完整的问题内容之后,实施一种以问题本身为中心的讨论模式,而不是以问题的结论为中心的讨论模式,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释放学生的智慧潜能。

三 开放性实验

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统计学只有贴近现实的经济、管理才有用武之地。目前统计教学通常采用脱离实际的设例教学模式,没有采用结合实际的案例教学方式去演绎统计理论的方法与应用,由于设例简单、脱离实际,学生学习了应用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应用统计方法收集、加工、分析数据,不知如何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推断与预测、做出正确的指导意见。为了改变这种这种状况,我们在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中,引入了开放性实验,给出若干个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题,如中国现阶段大学学费是否过高的问题。由于实验材料、方法、评价指标等多方面的开放,使得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不同的实验成为必然。学生要自主地分析影响最终结果的影响因素,多种途径地采集相关数据,给出有效的评价指标,建立该课题的统计数学模型对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最终结论。在开展开放性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吸纳知识、运用知识的主动出击者。开展创新性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高级管理人才常常需要面对复杂问题做出相应决策,如现阶段是否调整高校的学费,各类高校的学费应该处在哪个范围,某某县的农田一亩该补贴多少钱等。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培养学生根据相关主题以及当时的现实情况、作出正确指导意见的能力,因此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增加了2个以上的开放性实验。此外,小组内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合作与交流。在这种合作、交流、讨论、争鸣的氛围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结束语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对应用统计课程的结构体系及教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应用统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需要不断地尝试。从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及开放性实验等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探索,把创新的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应用环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2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遵循相应原则,形成自己的专业规范。

关键词:地方综合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规范

一、专业规范的作用

专业规范是高等院校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它是对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内容的总体规范。具体地说,专业规范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等给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规定。具体包括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条件等。专业规范的核心是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多层次的规范性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

第一,专业规范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基本规则。所谓规则,或是说在一定情况下你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有了专业规范,各个大学就得按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

第二,专业规范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制定专业规范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会评价、监督标准和机制。制定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是保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措施,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宏观管理职能提供了分类指导的依据。同时,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专业规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语言。高校间往往根据专业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等基础文件,来进行学分互认、判断是否授予学位等。

第三,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培养质量的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专业规范确立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标准。美国原来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门,各个学校制定标准的随意性很大,差异悬殊。对此,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著名的公开信《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引发了美国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国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随着大学扩招及学校升格,国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专业,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733个本科专业和7个医学类专科专业,2011年公布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87个本科专业,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招生。大学扩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诚然,大学培养质量下降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缺乏专业规范,一些院校没有达到本科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开始招生,或者得到国家批准为新专业之后,由于没有专业规范等原因,没有很好进行专业建设。因此,制定专业规范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制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基础

1.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从本质上讲,全国专业规范对大学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一个基本水平。但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来衡量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应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样性的培养标准。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大学应根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相应的专业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类型也应有所不同。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社会上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种植业经济,有些地区需求的重点是草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渔业经济,有些需求的重点是可能是林业经济管理,还有的地方需求的重点可能是海洋农业经济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养具有所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体现人才的特色,这就决定了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专业规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多样性化基础上的统一。

2.应从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专业定位出发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思考自己本科专业定位时,应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应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我们认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在培养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定位时,应立足于地方性、综合性实际,让学生具有较好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有较好传统文化中经济、经营及管理素养;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和行为科学的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的原则

地方性综合大学制定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体系。

第二,通用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做一种专业规范,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一般性,能够满足地方综合大学培养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对地方性综合大学如何培养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各个综合性大学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都有服务地方的任务,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专业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性综合大学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综合性。综合大学不同于专业性大学,具有学科齐全、学科众多的特点,因此,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真正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学生。

第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地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第五,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各类实习、社会实践的质量,增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落实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一、二年级可结合课程学习写读书报告,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科研兴趣小组。院、系应创造条件吸纳二、三年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研活动。

四、地方性综合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规范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中介咨询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分析、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扎实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原则和管理技巧,具备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备较深厚的农学、林学、畜牧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理论;第三,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够熟练地撰写各种专业文章;第四,对于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应用较强的课程,不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

农学,经济学,管理学。

4.主要课程

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人文科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研究方法、农村调查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专业写作与训练、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15-25%。

6.专业基本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专业教师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讲师5-6人,助教1-2人,师生比20-25之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比重应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图书资料、教材。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定数量本专业比较典型的和本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的工具。人均图书100册,核心期刊应该全部订阅,电子期刊包括CNKI、维普、人大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要选用符合专业规范的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讲义,对于新开办的专业,教材选用尽量用国家级教材,对于实力较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编写自己的教材,但应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编写。

(3)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每个学生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实验设置除计算机外,还应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相机、录音笔等。同时,还应有可供实验用的教学实习软件。另外,实验室还将具备利用实验形式讲授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条件。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40万元以上,应具有可进行经济学实验(或者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会计模拟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投资、理财模拟实习等的基本条件。

(4)实习基地。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校外)2-5个,实习基地应要能够满足进行农学、林学、畜牧学、农村调查、统计、企业管理实习等课程进行教学实习的基本条件,能够满足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查的基本条件。

(5)教学经费。新设本专业,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资产)20万元。每年的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金额500元。

7.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农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绪论、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等。

林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林业及林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与环境关系、森林分布、森林分类、林木育种、森林保护、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城镇园林绿化等。

畜牧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环境工程、动物保健、养牛生产、养猪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养兔生产等。

人文科学概论: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

微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需求、供给及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博弈认入门、市场失灵等。

宏观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言、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

实验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市场均衡实验、生产与成本实验、厂商理论实验、要素市场实验、博弈化实验、制度实施实验、市场失灵实验等。

农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农产品市场与价格、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收入与消费、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林业经济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林业资源介绍、林业资源配置、林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林产品市场均衡、林产品贸易、林业市场失灵、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制度等。

制度经济学: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假设、制度的基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基本理论、合约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等。

管理学原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与社会责任、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企业管理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领导制度与管理组织、企业管理理论、经营策略、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农业经济研究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经济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农村调查方法: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农村经济调查的方法概论、调查方案设计、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参与式的调查方法、质的调查方法、抽样基本原理、样本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与标度、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调查资料处理等。

项目可行性研究:36-5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原材料及供应品、厂址选择、方案设计、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效益评分析等。

财经专业写作与训练: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专业写作概述、财经写作的概念、功能、特点极其要求、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战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决策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经济合同、经济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等。

投资与理财: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投资和理财的基本理论、投资和理财的环境、农业的投资和理财、工业的投资和理财、流通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理财、风险投资、银行业的投资和理财、证券投资和理财、投资基金和基金投资、家庭(个人)投资和理财、投资理财的法律规范等。

市场营销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定向、市场定位、产品决策、渠道决策、促销决策、价格决策、营销组织与控制、营销哲学、营销策划案设计等。

统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概念、统计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时间序列分析、指数等。

财务管理: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外币业务管理、企业清算、财务分析等。

组织行为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知觉与个体决策、个体行为、态度与管理、激励理论与应用、群体行为与沟通、领导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组织发展与变革等。

会计学:54-7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导论、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参考文献: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华,关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范文二:浅谈农林经济管理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林经济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农村产业结构也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农林经济管理在此期间也面临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建设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学的农林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农林经济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现代的农林经济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发展农林经济离不开完善的管理,需要我们从根本上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了解国家对农林经济实施的政策,才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 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农业强国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农业种植土地分布的比较散,而且农业种植缺少现代化的种植生产技术,农民的农业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山区,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是需要靠人力去进行种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很多农村人员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大量的农田荒废、出现严重的土地闲置现象,这样家中了城市发展的负担,也拉大的城市与农村收入的差距,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很容易导致农林经济走下坡路。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对提高农林经济竞争实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难,生活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解决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就要坚持不懈的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农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工业发展都应该遵循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原则。农民的工作热情要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带动,这样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现代化技术的实施。对农林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2.2 农林业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农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农业的发展和改造情况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林经济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林建设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农业操作的理论知识,还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林业的工作当中。

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给农林业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导,同时政府部门的鼓励政策也对农林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农林现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2.3 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农林经济的管理问题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正确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而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的管理,还能够使我国农林经济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所以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尽快从农村教育抓起,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农林科技体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管理还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只有加大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强农林科技机构的管理,从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水平。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与创新

农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和创新至关重要。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特色内容,以及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管理的关系,在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创新。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务。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为特色的学科,服务于农林经济的发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适应于农林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前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是根据农村经济的转型所制定的。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不断的提高其生产水平,加强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迫使农林经济管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同时农林生产经营方式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供销方式,需要改变为开放的生产和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转型案例来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进行指导。让学生从资源的分配到产品的销售进行全过程的了解。总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管理的人才,从而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本文对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就是农林技术的发展,需要从农林教育开始抓起,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同时对农林经济管理要建设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农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分析。在传统农林经济管理的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在农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林技术水平。相信随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建立,以及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实施,一定能够使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的更好,让农林企业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为我国农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沈宇丹,刘宇虹.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4)

[2] 苏红伟.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1-02

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是档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档案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强调了档案学教育改革对于档案学适应新背景、新形势的必要性,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档案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从2004年至今,全国三十多所档案高等教育院校相继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本科教学为例,对其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档案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改革变化着。笔者对2007年以来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现状。

2007级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17门,具体包括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学概论、中国档案事业史、办公自动化、管理学原理、信息学概论、外国档案管理、档案微机管理、档案法规、信息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缩微复制技术、实验课程实习(专业);专业选修课22门,具体包括古代汉语、科技信息检索、中国政治制度史(古、近、现代)、社科文献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东北地方史、管理心理学、专业外语、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应用软件介绍、特种档案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秘书学、档案行政管理、书法、社会学概论、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历史文献学、方志学、文物鉴赏、档案价值研究、CAD文件管理。2008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信息管理和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秘书学、VB程序设计;专业选修课25门,删掉了东北地方史等一些史类课程,增加了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网站建设等信息技术类课程。2009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办公自动化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科技信息检索,专业选修课25门,稍作调整。2010年以后沿用2009版教学计划。

通过分析,可将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建设现状概括为几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稳定性较强

2007年以来虽然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稍有调整,但是专业必修课的门数始终保持在17门,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由2007级的22门增加到2008级的25门,并一直延续至2012级。这说明,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这种稳定性对档案人才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实验课程、实习(专业)有特色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使其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课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以来每一届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实验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相匹配开设的,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且各大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为学生们实习的基地。专业实习成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为出众的一个环节。

二、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教学课程改革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必经过程。只有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是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的总体原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档案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并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的目的。

(一)厚基础

“厚基础”即指档案学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档案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门类齐全,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档案学专业,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宽口径

“宽口径”就是要以档案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多个方向发展为辅。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与合并时,将原隶属于历史学的档案学专业划归到管理学名下,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并列[1]。档案学隶属于管理学,而且又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的情况出现后,档案学势必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产生融合。与此同时,随着图情档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档案学理论向更广阔的方面扩展,而且也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是促使档案学教育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演进和发展,从而为培养“宽口径”人才提供了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档案对历史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学专业曾经隶属于历史学,从这两点来看,不能因为档案学专业如今学科属性的改变而放弃与历史学的密切联系。因此,课程体系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类课程需要保留下来。

(三)强能力

实践性强是档案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属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因此,实践教学应担负起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中流砥柱的重任[2]。所以说,档案学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调动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作用。

三、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物就是变化。改革正是实现变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恰恰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预测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趋势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和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一)基础理论课程改革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调整,即档案学专业,成为管理学门类下“图书档案类”二级类下的专业。这次专业调整顺应了国际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档案事业建设对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3]。既然档案学已划入管理学门下,那么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势必要增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而且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丰富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未来的档案工作者,这恰恰成为改变传统档案观的基础[4]。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学专业课程中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未能满足培养学生管理思维、管理能力的需要,建议增设此类课程。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政府将成为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实现场所,电子政务是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今后档案学发展的方向,亦是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的背景,对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以及计算机编程、网络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应逐步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此外,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发挥与相关学科融合渗透的优势,在选修课方面增加一些例如档案行政管理学、档案社会学, 档案目录学、档案经济学、档案统计学、档案心理学、档案美学等分支学科的课程,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贮备。

(二)实践课程改革

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管理型实践型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从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实验课程和实习的课时如果能更多一些,从学校课堂、实验室、社会三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更容易实现。

(三)打造专业特色

黑龙江省档案馆因大量清朝满文档案而闻名全国,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的专业特色可以依托于此。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可与黑龙江满语研究所合作,设置偏重满文历史文献开发方向,增设例如清史、档案文献编纂学、历史文献学等课程以辅助满文档案的整理与开发;也可与黑龙江省档案馆建立合作关系,翻译整理满文档案。这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打造,有利于传承满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更有利于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斌.对档案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4,(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