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出发点

经济学的出发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的出发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的出发点

篇1

 

《经济法基础》(以下简称“经济法”)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设置课程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却一般在二年级开设,时间上产生间隔,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续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要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二、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等市场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论文参考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恰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把握,假如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是将案例讨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熟悉,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新问题,从四周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索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论文参考网。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子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功能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电子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评价考核采用多种方式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中职学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论文参考网。

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索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新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把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索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定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74-01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其次,它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把学生注意力、兴趣引导到学习对象上,进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深刻、完整的理解,易于巩固。因此,初中英语课堂开展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语言描述,引入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学生就某个问题随便说说他们知道的东西。让学生说出他们能想到的情况,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突如其来的提问可以使学习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临场发挥的冲动,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例如:在讲解dangerous和careful时,课前我先安排一个学生,讲授时,我指着教室里的一只灯管说:“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light. It doesn’t work. Who can mend it”?这时那位同学站起来说:“Don’t worry. I can mend it.”说完,他就走过来并假装去触摸灯管,这时我显出一种极为紧张的表情并大声说:“Be careful!It’s dangerous!”我一边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触电”标志符号,一边大声重复:“Be careful!It’s dangerous!”这时再问同学们它们的含义,学生便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来。

二、音乐欣赏渲染情境

美妙的音乐常令人心旷神怡,其旋律、音韵、节奏常把人带进特有的意境中。课前集体哼唱英语歌,可调整学生的心态,启发其作好上课的准备。值日学生作报告时插一段轻音乐,他说得自然,同学们听得轻松。回想起英语入门阶段“拼、读导学模式 ”的教学,英语歌曲的确给师生带来了满足感。教学字母和音标时,他们学会了字母歌、字母书写歌、家庭成员归类歌(按照元音音素[ei]、[i:]、[ai]、[ju:]、[e]将字母分户,其中o、r为“单身汉”)、元音字母发音歌(即他们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等。我们依据学生熟悉的调子编歌填词,费时较少,收效甚多。后期教学中,打招呼、数词及名词复数教学、周日名称的拼写、月份季节的表达、家中作客、过生日、游戏活动、起睡等功能项目相关的歌曲,都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触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学。目前,课外欣赏外文歌曲已成热潮。

三、利用实物,巧设情境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情境能使学生边学习边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如:教学“There be”句型、人体部位、方位词、形容词的比较等级都可用事物来演示教材内容。再如,在讲授涉及问路的主题时,利用教室的课桌作为直观教具,有序排列,中间空出适当距离用做街道社区,然后让学生把课前自制的带有社区单位如school,hospital,toilet,the bus stop,the police station等的卡片放在课桌上,表示各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形成某个建筑群的模拟情景,再让学生操练陌生人问路的对话。

在这种现实的“浓缩版”中,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向左转与向右转,并且懂得中西方在交通规则差异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同时,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与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强化。这种方法基本贯穿了我初中英语教学的始终。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创设直观情景

篇3

目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常常使教师们绞尽脑汁。教法研究人员在不断的研究中,已经总结出几种比较利于学生学习和吸收知识的多种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颇具效果,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具体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将知识轻而易举的掌握,在各种学科的教学中都广泛使用,并且效果极佳。

一、情景教学法概况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或者是引入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的、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且使学生的心理机能也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它是在对生活和社会的进一步加工和提炼后影响于学生的,比如课内游戏、角色的扮演、音乐欣赏等一些寓教于形的形式,他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穿于生动具体的课堂形式之中,也就必然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情景教学的基本要点

情境教学的方法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也不例外,甚至能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在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依照不同的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来采用不同的措施,设置不同的情境,但是情景教学中所设置的场景和内容是要有根据、利于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运用情境教学要掌握一定的原则。

1.符合学生接受逻辑

在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电工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掌握的原则要点就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能够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逻辑。情境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的意义,并且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例如,在传授电路知识的时候就要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电流、电阻、电压等基础的问题,才能传授关于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和接电注意事项。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具体的问题的创设中,要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各种实例,可以在生活中旁征博引,运用多元的、开放的、创新的材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动脑学习的精神。在创设情境时还可以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将要解决的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下,打破固式思维的束缚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才能。例如,在电工基础中讲解电容器的作用时,除了引导学生理解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外,还可以应用各种电路板,引导学生思考电路板上如此之多的电容器,在电路中还有其他什么作用?这样可以为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也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

三、情景教学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电工技能的学生群体大多是文化基础和技能比较薄弱的职校学生,对电路的抽象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方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为了不断的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在创设的问题上多下功夫。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定理、概念较多,但是这些硬性的概念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职校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对问题的设计上掌握巧妙的方法,把握好梯度。例如,在学习电阻的串联与并联问题中,就要运用实际的电路实验操作向学生演示,分别闭合串联和并联的电路的开关,在学生发现有的电路上的小灯泡全部点亮,而有的电路上只有一个灯泡点亮的现象发出质疑的时候,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两组电路有什么不同了吗?”在学生给出回答后再问“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就会展开思考,找出问题的根源。

2.见机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电工实践,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机会,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开展电工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岗位,不断引导学生大胆动手,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以在相应的章节教学中将有故障的电表带入课堂,学生之间分组对电表进行故障的分析、拆解、维修和安装,在自身实践中收获知识和找出不足。

四、结语

情景教学的方法在电工的基础教学中能够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实践能力,是电工基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运用。

参考文献:

篇4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和飞跃。而要想实现这一切,我觉得眼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学习、探索、掌握现代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让自身及早成为一个多能型或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窘境,进入良好及有效的教学循环。根据自己参加机电专业“两课”评比及信息化大赛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知识结构和领域的不断更新和拓宽,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演变,笔者也摸索和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实物模型教学法

对机电专业某些课程许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而这对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讲,却是最大的思维障碍之一,曾出现教师铿锵有词,学生云里雾里的尴尬气氛,收效自然可想而至。要摆脱这种教学的窘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我觉得对这些知识点的介绍,首先要从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入手,从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和形成必要的抽象思维,并最终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不断巩固和完善。比如机电专业中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讲解,许多知识点都有必要从形象直观的实物模型教学出发,如课程中“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一节,若能配合必要的实物模型演示,让学生从有形、实在的东西逐步想象出无形虚幻的结构,不断从中挖掘、培养和建立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即抽象思维能力,必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讲解中比较得法的手段之一。

二、实践操作教学法

机电专业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这也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立足生产第一线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尤其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更为突出和重要。而对教师来说更应时时根据各课程的特点和需要,不断引导、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如本专业的车工工艺学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达到熟练的操作技能水平,而教师为此应在三学年的教学计划中分阶段合理确定目标,而不是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突击训练,考证了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计算机仿真教学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教学也在各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功能和作用。当然,在机电专业各课程的教学中,能合理适时开展计算机仿真教学,同样会在教学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感观效果,并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虽没有如实习、实验那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特别是从实践操作过程、演示结果和结论方面来讲),但也十分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甚至有时更易描述和体现细微复杂过程的变化。通过观察和演示,可以让人的理解更全面、记忆更深刻。如机械构件的拆卸过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和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教学这个有效手段,来更新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有声有色、有形有影、有动有静、有实有虚中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和乐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现场观摩教学法

当今科技发展神速有目共睹,教学领域中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内容的滞后常常导致与现实生产实践的脱节。同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设施落后、不全,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感官认识,这必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产生一定的疑虑。为此,我们更有必要引入现场观摩教学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步入生产的第一线,去感觉、体会实际的操作现场,去接触最新的技术领域。总之,通过此教学方法的合理灵活使用,不但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自身所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性,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专业发展的无限前景,并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实验分析教学法

实验分析教学法因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感官认识,同时能分析验证一些概念、原理、论断的合理性、可信度等而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在当今的实验分析教学中,我们所要解决的是两大难题:一是根据目前机电专业发展的技术特点和趋势,实验分析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验室的合理化、现代化建设;二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现代实验分析教学理论和先进的实验设施操作技能,而这对教师来说必将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篇5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接近实际的学习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设计既能反映其中所包含的职业信息,也在结合本校资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在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深入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排故思维能力,强化职业素养。

1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现实的4S店中,一辆发动机有故障的车辆进入工位时,诊断技师会调取故障码或读取相关的数据流并进行分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对工作电路进行检测,确定故障所在,之后下达维修任务由维修工完成修理过程。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仅成为“汽车护士”,更能具备“汽车医生”的素质,诊断并排除故障。所以,按照“个性互补,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由传统当然“大课堂”转换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每组4至6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我们把现实中的排故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工作电路的分析,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及原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排除实车故障,并且锻炼他们正确的排故思维。教师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监督巡查,督促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并确保学生完成故障检修之后进行5S工作,强化职业素养。

2 学习情景设计方案

以“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际故障的引导,通过对点火系统工作电路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查找故障原因,并在虚拟教学软件中验证,进而实行排除故障的实践探索,最后归纳出排故思路,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护士”向“医生”的升级。

1. 学习目标

以典型任务为基础的课程以培养学生“三维能力”为追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的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能分析点火系统电路图、故障原因及位置;能正确并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能制定点火系统诊断维修计划,并实施;能规范检查点火系统元器件及工作电路;文明、安全生产。(2)方法能力:能够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获取信息资源;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制定工作计划和工艺;能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3)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沟通能力;具备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具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具备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备环保、节能意识;

2.教学内容

以“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为典型任务的课程,会涉及故障码的读取,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路图的分析,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的检查等内容,因此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应参照实际工作过程,并把以上的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顺序穿插编排,让学生在投身其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并能实践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与监督作用,确保学生在文明安全实训的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实训结束后,教师应做出总结,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的优缺点做出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反馈提高”的环节,即在此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自己的排故思路,并将本小组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交流的方式与其他小组同学分享,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以达到“反馈提高”的效果。

3.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以典型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引导,教学中体现了行动的“过程性”。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经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即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能做会学,而非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师在学习过程充当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的角色,而非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角色。授课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该方法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也将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技能竞赛法 此方法应用与实操过程中,通过各小组进行技能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反馈教学法 该方法应用于实训过程结束阶段,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情境的设计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利用教学车间,教学的实施采用任务驱动,实现“理实一体、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完整性。以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情景设计,以故障案例为载体,实现易到难,由显性到隐性提升,实现递进式培养,且将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贯穿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教学过程设计

4.教学评价

“一体化”课程设计将课堂转移至实训室,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故障案例为切入点,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实现了“质”的跨越,因此,考核评价方法也应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最后的实训成绩由各评价部分得分值加权取得。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最终的结果占总成绩的30%。在过程性考核中,兼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80%),学生评价(20%)等。评价内容分成职业素养(10%),学生参与教学(10%),工作任务完成情况(60%),团队协作(10%),创新及反思(10%)等部分。结果考核中,主要以操作考试及作业工单填写情况作为考核标准。

3 总结

以现实工作任务为引导的学习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向。只有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后能真正地实现“零”距离上岗,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理论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一套简单逻辑体系,学经济学和研究经济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作为后来者,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多学习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任何理论都不是真理本身,而且,对于一个现象经常会有好几个似乎都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但可能相互矛盾的理论存在。所以,在了解我们的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时,我们必须知道怎样对待现有的理论,知道如何取舍,才不会成为现有理论的奴隶。同时,当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社会上存在的现象时,我们应该有能力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解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社会进步、经济学科的理论发展有贡献。这也就是经济学的方法论。

二、方法论的重要性

我认为方法论的重要性大体上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理论的目的是解释现象。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个理论就应该按一定的原则或标准来被修正、甚至摒弃,这样才不会理论学得越多,思想越僵化。同时,当一个现象不能用现有理论来解释,如果能够有比较好的方法来深入研究现象,提出新的理论,那么还可以对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第二,经济学本该是经世济民之学,是实用科学。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我们对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的重新崛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怎样让中国重新崛起呢?学好运用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方法是根本的。大部分学经济学的人可以接受后发优势的概念,从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主要的动力。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跟发达国家有技术差距,利用技术差距来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机会。但从二战之后,那么多发展中国家,只有少数几个东亚的经济体,日本、亚洲四小龙真正利用了这个技术差距,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其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利用后发优势。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五六十年代主流的发展经济学,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采取的经济政策被认为是不对的,但它们的经济发展成功了,那些按主流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来制定政策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绩效却很差。另一个现象是前苏联、东欧和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九十年代初整个国际主流经济学术界的看法是苏联和东欧的休克疗法会比较成功,而中国采取的渐进式的双轨制改革是最糟糕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计划体制不如市场体制,而双轨制的体制不如计划体制。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按照当时认为比较正确的方法来改革的国家,经济绩效很差,而被认为采用了最差的方式来改革的中国,经济却取得了持续的增长,这说明现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有相当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如果我们用错了理论,对社会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对主流社会思潮的接受不能是无条件的,只有从我国的实际问题出发,能够真正解释我国的现象的理论,我们才能接受,不能简单拿一些看起来非常有影响的理论,就相信它是对的,然后强加在我们这个社会头上。另一方面,现在有很多现象不能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这是给我们从事理论创新的最好机会,我们有责任分析清楚其背后的因果关系,提出新的理论,这样才能既对理论发展做出贡献,又推动社会进步。

三、方法论中“理性”假设的认识

不管在什么社会里,人都是理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一个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在他可做的选择中,总会选择他认

为是最好的选择。按我的体会,“理性”是经济学的本体,任何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本体论的基础上,不以这个出发点来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就不是经济学的理论,反过来,如果以理性为出发点来观察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即使所观察、解释的现象和金钱和物资利益无关,也是经济学的理论。理性是任何经济学理论的共同本体,但是每个决策者所面对的约束条件、选择范围和机会成本是不同的,但理性是相同的。不过,理性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作为学习经济学的人在这点上必须非常的清醒,理性本身是不变的,但是单说人是理性的并不说明任何东西。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必须包含决策者,在什么限制条件下,选择有多少,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是理性的决策者的最佳选择。一个理论是否能用来解释某种社会的现象,决定于这个理论成立的限制条件和相关选择的机会成本和要解释的现象所在的社会是否一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和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人同样是理性的,但是决策者在这些国家面临的限制条件和机会成本是不同的,所以,简单套用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并作为转型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政策依据,经常会出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休克疗法的改革所以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原因就在于把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理论简单地套用于转型中国家。

四、理论或理论模型的意义

我认为理论的主要功能是澄清思想,而不是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的目的仅仅是“解释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怎样的过程可以澄清我们的思想。我认为每一次思想的澄清都只能从所思考的现象逐渐理解其形成机制最后达成概念性的解释。如果我们习惯了直接从先验概念出发来建构现象,把成熟市场社会里的经济模式看作我们自己社会里的经济模式,把完全竞争看作当然成立,从而把利润最大化当成分析企业经济行为的当然出发点。其实,在我们所面对的许多产业,例如电信产业里,竞争始终就不是充分或完全的,于是企业成本的“最小化”始终是个应当询问的问题,从而单位产品的真实成本从来就没有被揭示出来过。理论只是为了想清楚问题,理论对现象的预测能力将随现象的多样性发展而越来越弱,理论只有直面现象才不会丢失。所以,在方法论上我们应侧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摒弃和创新。

篇7

近几年,以西方经济学为核心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日益受到重视。高职经济学课程是学生了解和认识初级经济学的入门课程。作为整个经济学体系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同时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习的目标要求、内容的难易把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与本科教学区分开来,同时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

高职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经济学学习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接受。其次,本门课程经常用到数学知识,这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再次,高职的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简单,对社会实践的了解有限,这些都增加了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不仅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如果按照教学计划,用一学期56学时讲完微观、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的话,教学质量与教学任务就难以两全。

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高职层次的经济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全方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理念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说,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维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经济学理念的培养和塑造,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种问题。例如,在绪论讲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同时补充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有关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及市场理论等章节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往往比较浅显,而且在分析的角度上更多地倾向生活化,教师经过修正以后学生往往才恍然大悟。在讲到宏观经济学部分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热点,准备一些最新的资料和学生进行交流,使他们既增加知识,又提高分析能力,同时对一些经济现象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应该尽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系统介绍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以外,还要引入和介绍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例如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一些理论和观点,这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可以使学生对西方经济运行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经济学所采取的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及增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可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通过方法的介绍,结合具体的事例说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的出发点体现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的教学思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塑造。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课程。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最主要的三种能力,即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具体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在每一个课程单元都界定相应的能力标准,使这些能力培养都有相应的载体。另外要求学生进行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和经济学相关的报刊书籍,以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作为经济学的入门课程,经济学主要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知识,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的推导,因此教学内容应尽量简单明了。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模块式的整合,在大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深奥,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政策各有不同,应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如经贸类专业涉及的内容应包括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等。对于不同的专业应各有侧重,注意基础理论的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的紧密衔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很强,如果实行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当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让他们感到经济学就在身边。结合现实案例,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识经济学、了解经济学。在讲授供求理论、市场理论部分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让学生结合实际经历理解教学内容。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让学生计算和分析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可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而明确。除了多补充案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使用提问式教学,在讲述经济原理之前,先提出与之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多做习题,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崇高,季跃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113-03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到来,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其中70%~85%为缺血性脑卒中,给个人、家庭造成巨大影响及负担,因此临床上该病的防治迫在眉睫[1-2]。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痉挛,虽然关于痉挛治疗的报道很多,但临床治疗时存在方案陈旧、费用昂贵、西药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多等缺点[3]。本研究运用肌筋膜触发点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53.56±11.22)岁;病程3~10年,平均(3.98±1.07)年;病变性质:脑出血12例,脑梗死2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52.27±11.57)岁;病程2~11年,平均(3.96±1.97)年;病变性质:脑出血15例,脑梗死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 参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通过的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脑栓塞的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主症:神昏、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色或不语,偏身麻木;兼症: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痰多、呃逆、二便失禁或不通。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中、西医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诊;②年龄45~75岁;③Ashworth痉挛评定级≥Ⅰ级,并且10分;⑥所有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⑦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痉挛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衰竭或者神志不清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根据患者的痉挛部位、疼痛特征选择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穴位,上肢据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取列缺、大陵、尺泽、肩髃、肩缪、少海、手三里、阳池等穴位;下肢则选取膝阳关、商丘、梁丘、血海等相关穴位。让患者侧卧,暴露相关穴位,常规消毒。取毫针(直径0.25 mm,长40~75 mm)透皮后向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穴位斜刺,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提、插、捻、转手法,每次留针30 min,1次/d,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2 对照组 采用国内常用的针刺方法,从下往上选择足三里、三阴交、委中、尺泽、太冲、合谷、外关、人中、百会等。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提、插、捻、转手法。每次留针30 min,1次/d,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 评定标准

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所有患者各评定1次。①所有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6],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评定[7]。②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测定: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肌张力;临床痉挛指数采用临床痉挛指数评定[5]。③痉挛状态的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痉挛的主要体征消失,改善率≥85%为基本恢复;痉挛主征明显减轻,改善率在5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 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1个疗程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测定比较

两组治疗前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 0.05);与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2个疗程后有不同程度下降(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总体痉挛状态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5.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在疗程结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治疗2个疗程后,评分明显降低,说明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3 讨论

中风在祖国医学中,有“卒中”“非风”“类风”之称,而无偏瘫一词,只有“痱风”“偏枯”“身偏不用”“半身不遂”等。中风主要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中风病最常见后遗症即为肢体偏瘫,一旦出现肢体偏瘫,将影响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痉挛在中医中称为“肢体拘急”,为风中经络的兼证之一。痉挛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肝肾亏虚,或为营卫不和,痰瘀阻络[9-10]。发病后失治、误治等原因导致挛性瘫,致使患者行走不利,瘫痪在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自理能力,甚至给患者造成心理疾患,发展成抑郁等,妨碍了患肢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家庭和谐,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中风后出现偏瘫痉挛状态的原因是大脑高级运动中枢的调控功能受损,肢体肌张力增高,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痉挛系肌肉或肌群断续的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它是中枢性瘫痪时,上运动神经损伤综合征的一部分,在痉挛期最重。偏瘫痉挛的防治应贯穿于整个中风病的治疗中,早预防、早治疗是偏瘫恢复的关键[11]。

历代文献中,已有针灸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描述。《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病在分肉之间,巨针取之……”祖国医学对偏瘫痉挛状态早有认识,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灵枢·邪客》指出:“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12]。”治疗或从阴阳论治而强调“泻阴补阳”,或从虚实偏胜而着眼于“补虚泻实”,濡养筋脉。治疗或从少阳、太阳、督脉、阳维、阴维以经论治,或从肝、肾、脾胃以脏腑论治。

自1976年以来欧美等国家学者对肌筋膜触发点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进行研究,主要提出“能量代谢危机学说”、“肌梭异常电位学说”,认为触发点的发生是由于不正常兴奋的交感神经刺激了肌梭内的纤维收缩所致。

研究认为,骨骼肌功能失调导致形成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中医药在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有其独特优势:有效性,多样性,无害性和持续性。针刺触发点本研究采用斜刺,小幅度提、插、捻、转,直到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再次将针直刺入并留针30 min。临床治疗中,需根据部位深浅采取不同的针法,并注意留针时间的区别。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均优于常规针刺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2个疗程后评分均优于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5.68%)。两组均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痉挛指数,提高患者的运动及日常活动能力,说明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铭.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效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 蔡花英,胡兴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和处理[J].浙江医学教育,2002,1(1):50-54.

[3] 黄强民,庄小强,谭树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41.

[4] 黄强民,张雄文,王俊,等.腰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和其下肢牵涉痛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193-195.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6] 庄小强,谭树生,黄强民.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研究概况[J].微创医学,2010,5(5):487-489.

[7] 唐红梅,白雪.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90-92.

[8] 楼国华.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进行肱骨外上髁炎诊断与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9):101-103.

[9] 克鲁逊.克氏康复医学[M].南登昆,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3-378.

[10] 谭惠予,冯云亮,张树山,等.拮抗肌取穴法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2(7):138.

篇9

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

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在研究中发现在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通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起分析,通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第二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的目标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学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模型来确定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对其他变量会造成多大影响。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工具来解决发生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变量变化问题,并引导人们对此类问题分析和了解并解决。小结:发展至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其基础和目标并未有多大改变。还是将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三者合一共同解决和推断经济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因此,计量经济学也可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自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影响至今。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其可归结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计量经济学的滥用和理解的不透彻所以才无法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计量经济学的特性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当然,对于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间断过。凯恩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的炼金术”,“蹩脚的魔术”。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作者统计出了科学标准并表现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1.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哲学标准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标准: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证实性。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柏林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亨善尔”逻辑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标准。这种证伪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证实和证伪之间的逻辑不对称。凡是可以被证伪的那就不是科学的。其次,我们可以在计量经济学中发现逻辑实证主义的特性:重视证实,观测,反对因果关系的存在,反对理论实体。从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更能找到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影子,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就在于对原有的经济理论或问题进行模式分析,不断假设推断,通过证实和证伪发掘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在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

2.计量经济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计量经济学具有不精确性。其实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从基础来源上来看,庞大的经济数据本身就具有不精确性,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们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未来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商榷。统计学也是计量经济学的构建者之一,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个随机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与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未冲突。其次,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从研究方法上而言,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这既是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从经济学的语言层面而言,以统计学和数学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有着其自带的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的气息太重,这种以不平衡的逻辑为出发点的方法论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结论与展望

时代在进步,人民富有了,消费提高了,伴随的经济危机也爆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重对计量经济学的质疑。无法准确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在解决经济危机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们疑惑中。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够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够正确预测经济的走向,但是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成分决定了其理想结果之外还存在其他结果。我们应当做的事理解透彻计量经济学并不滥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证明其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领域中变量的变化以及影响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有制定对策,那么应该会有效的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激.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经济研究,2007(5):139-156.

篇10

近年来财务学科发展明显特点是其“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学科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学科的内容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不断地引入其他学科理论来丰富财务学的内涵。在整合与渗透中财务学科与其他学科正走向融合或交叉,财务经济学在此背景下形成新的边缘交叉领域。

一、财务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财务学与经济学几乎没有交集,经济学者对金融机构、投机行为以及构成财务主要部分的不确定性及其他层面等极少关注,财务学的研究主要依赖经验法则以及零散的例证,缺乏理论基础及严谨的实证研究,财务学科内容分布也非常零散,大都只是罗列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1952年,亨利・马柯维茨(H.Markowitz)提出了资产投资的组合理论,并将投资选择问题系统阐述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这是学术界首次将经济学理论与财务学结合。随后,威廉・夏普(w.Sharpe)将这一模型进行了简化,并提出了资产定价均衡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是第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均衡模型。由于股票等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CAPM的实质是讨论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但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之上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假设显得过于理想化,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质疑的同时,不少经济学家开始探索新的资产定价理论。如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于1976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等,正是经济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财务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并由此引申出一门新兴的学科――财务经济学。西方国家有关财务不但有丰富的理论体系,还有广泛的实证检验,得以验证理论建构与其现实状况的关联。与西方国家蓬勃发展的财务经济学研究现状相反,我国还仅是限于介绍和零散的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经济学体系。财务学教科书重心仍在介绍有关财务会计核算原理、主要资产经营以及选择优劣股票的各种经验法则和财务制度的介绍等,没有一种可供广大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整体架构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体系

(一)财务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现有的财务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财务经济学有很大的启发。纵观财务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大体上可以分为本质、环境、假设、产权、目标和本金起点论等观念。“本质起点论”认为,财务的内在本质决定了财务的多种形态,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这一观点符合我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习惯,突出了财务不同于其他经济领域的特征,但本质起点论不能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及财务各领域的内在联系,更不能成为财务系统的向导和沟通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本质为起点会阻碍财务应用理论的发展。“环境起点论”认为,在上个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结构。该观点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进而确定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财务理论体系。用历史发展的视角考察财务理论的发展,有利于理解不同时期的财务内涵,但将环境作为起点构建财务理论结构是不合理的。因为财务环境是经济、法律、社会、风俗、文化等若干要素的综合,而逻辑起点只具备单一性,用一个复杂且多变的概念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势必影响整个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质量。“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这种观点重视对财务假设理论的研究,将财务理论的研究建立在一系列无需证明的命题基础之上,符合人们对事物本质研究的习惯。但逻辑假设因其过于完备而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在假设前提发生变化时轰然倒塌。“产权起点论”是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产权问题时产生的,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该观点强调了产权结构对财务理论结构形成的深刻影响,揭示了不同财务模式产生的产权关系,但财务模式的调整除受到产权制度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制度的约束,因此,产权关系不能构成所有社会制度下财务模式的基石。“目标起点论”是近几年在大量借鉴和吸收西方财务理论过程中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这种观点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但将财务基本理论的具体内涵作为财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并贯穿整个财务理论体系显得有些勉强。本金起点论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组成部分,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各种不足。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实质上还是探讨财务的本质问题。

以上这些观点从不同的侧面构建了各自不同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但这些逻辑起点理论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理论体系极不稳定,忽略了财务理论运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没有合理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接口问题,不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而不利于财务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及理论框架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分析应基于财务学,但又不同于传统财务学。这一新兴学科将经济学和财务学集于一身,其边缘交叉组合的性质导致其理论逻辑起点应包容这两大学科,并构成两个学科的共同基石。众所周知,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作为理性经济人具有以下特征:主观的

自利动机、理性的行为和客观的利他结局。而财务学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两者的共性在于理性地追求微观资源的有效配置,寻求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收益。由此笔者将这一共性提炼为“财务资源的理性配置”,并以此作为财务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基于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这一学科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财务经济学结构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第一,资源理性配置理论是财务经济学体系的基础。财务资源配置是指资本在不同来源渠道的组合和不同经济用途之间的分配,其涉及到财务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资本的形成进行组合,

即融资中的资源配置。资源的配置表现为资本在不同时期之间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安排,从而形成了融资的核心问题,即融资结构的合理安排。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安排、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安排;另一方面是对资本的使用进行分配,即投资中的资源配置,这里的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合理分配,从而形成了投资的核心问题,即资源流向和流量的调整。而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正是财务的核心所在,其决定了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可以视为整个学科的理论基石。第二,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概念集、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列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建立在财务经济学逻辑起点之上,是财务实务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决定财务经济学的目标和原则,反映了财务资源的客观属性及其规律性,即财务资源配置缘于它的稀缺性。而财务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将有限的财务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因此,财务资源配置应以优化融资结构和投资结构,提高稀缺资源的产出率一资本收益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稀缺资源为目标。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可以围绕融资决策与投资决策以及各自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有效市场假设、投资组合、资本结构、委托、股利政策、资产定价以及风险与收益均衡等理论,正是从不同侧面探讨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这些理论相互辉映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经济学理论基础。第三,财务实务理论。建立在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上的财务实务理论体系,是财务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心部分,是对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具体阐述。该理论直接对现行财务实务做出解释,并有效地对未来的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具体而言,是从财务资源的筹措、投放、使用到分配等几个环节进行资源的有效、合理安排,以期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篇11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经济人”假定建立起来的。在金融市场与金融活动中,是基于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的。但是,人的行为又是不完全理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完全理性的判断。因此,行为金融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从而探求人类行为、理性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套与实证研究相印证,描述在非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方式,以及在此方式下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相关行为确定、价格决定等,从而形成了行为金融学的存在基础。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也尚有距离。迄今为止,它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

二、行为金融学面临的困难

(一)该学科必须从目前的“批评者”角色转变成经济学的“建设者”角色

行为经济学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另类,其角色一直是指出“理性”经济理论中的不足。虽然学界对行为经济学的接受程度已大大上升,但它必须推出一套建设性的、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系统完整的理论架构,因为尽管“理性”金融模型有欠缺,可它们毕竟为华尔街和企业界解决了许多问题。否则,行为经济学无法在经济学领域中“执政”。《金融新秩序》一书是希勒教授朝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二)不能片面夸大行为金融学的对有限理性的基本假定,从而完全否定“理性”

有学者从股市上的破坏性很大的非理性心理行为中,从人们挣钱后非理性花费行为中(所谓“夸张贴现”),从广告起作用的机制中……,发现了主流经济学的弱点,即“正统理论未能认识到,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往往走捷径,实际上绕过了理性分析”,针对经济人理性这个“心魔”,他们采用“非理”这个旗帜来“灭佛”。连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卡斯,也几乎被这种理论打动。片面夸大当然是不对的。其基本的“理性”假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同宗的。

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为了利他而利他,即经济学的分析范围是不能突破理性人的前提假设的,黄有光教授的快乐的经济学,把理性定义为有有效用有目标,针对的偏好应该是显示偏好。“就如雷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用经济学解释,这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如果非要用一种基于快乐的利他偏好来解释,我也没有办法,我们首先要考虑这种偏好是否是显示偏好,再考虑模型的设计和可解性。”

(三)行为金融学以及行为经济学中,同样不能否认人很大程度上是在基于自身约束条件的限制下做选择,这种约束条件可以包括外界给定的也可以包括自身的(如智力差异和一种信念的制约)

人的期望(或者说是目标)在很大程度与最终的结果存在着差异,虽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倒推得到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决策,但是实际做起来却又不得不不断修正自己的决策,这样距离自己的目标近了还是远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说不清楚的(因为一种理性预期假设即结果和期望是一致的,在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这种选择保持一种路径依赖,即在一期内根据他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之后才能走到下一期,一期期地往下推。这既不是一种随机游走(random walk),也不是一种基于系统理论倒推得到的最优路径。[因为就算倒推也会出现有色混沌(color chaos)等情况,最优路径的决定与环境变量随着控制变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个体选择的测不准原理。]

三、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理论中完善与发展行为金融学

经济学家樊纲曾经说,实验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对中国存在着现实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数钱的学问”,更是研究人们行为的学问。客观上讲,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流动市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的非理更为突出,因此在此环境中研究行为金融学是更有现实意义的。此方面阐述如下:

(一)体制与环境总是与人相互作用的

制度约束了人的行为,但人的行为反过来作用于政策与制度。特别是在体制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能动性的作用,要善于引导健康的能动性,防止负面的能动性,也就是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按樊纲的理论,只有制度与体制使人作出反应,同时促使新的制度、政策能够发生作用,这样的体制才是正常的。如果与之相反,一个体制、一个政策引起人的行为往另一个方面变化,说明政策、体制是失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行为金融学,其重点就在于考虑到市场投资者(也就是“人”)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使市场健康发展,是行为金融学存在的根本价值。

(二)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建立非线性模型

传统思路上,人们总是在线性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市场模式,而没有跳出这样的一个惯性思维来考虑金融市场模型的建立。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下,CAPM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如果考虑了人的心理因素、决策行为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或拟合方式来建立资产定价模型,可能对于产品定价更有现实意义。

(三)结合我国市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来正确判断我国市场发展的态势

对于我国的宏观投资市场来看,中小投资者占了绝大多数,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每次证券市场的火爆,无一不引起了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这也正是从现实情况下,进一步印证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原理。此外,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也可以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读。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上市公司行为的规范,以及金融指标的调整等都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编者按

1970年代未~1980年代,“文史哲话语”是当时公共讨论的主力。对的批判,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否定,对未来世界的憧憬,集中运用了文学、哲学和政治学的话语,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是美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家等,极少有经济学家在内。而从1980年代末到整个1990年代,经济学话语在否定计划经济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捍卫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斗争中壮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下,在整个社会追求财富的大氛围中逐渐发展,并彻底取代了时期和改革初期的“文史哲话语”。学界名流中,经济学家的人数迅速上升,而哲学家、美学家、政治学家则从社会焦点中渐渐消失。2001年中国入世,更是将经济学话语推向媒体舆论的顶峰。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概念框架、运思技艺,几乎成为人们讨论公共问题的出发点和终极依据。某种程度上,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种情绪、一场运动,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它深入乃至统治着我们的人心,影响乃至重塑着我们的民情。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远远不止是一门单纯的社会科学。

30年经济变革,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逐成定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其最初的内涵、作用已大大不同了。中国人日常需求的满足,已主要倚赖于企业的连续性经营供应。经济学话语与中国宏观改革的关系随之而淡化。另一方面,经济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中国巨型社会变迁所面临的新问题,都对经济学主流话语的解释力构成了严重挑战。尽管金钱观念深入人心,但资本力量的无情冲击也让人颇多痛感。人们发现,物质屡足未必是生活幸福的保证。而市场逻辑自然导向的社会分化,更让人对经由普遍竞争导向普遍富裕的梦想产生幻灭。且不论,在转轨语境下四处可见的特权/身份与产权/契约的怪异结合(秋风将其归结为60年来官方经济学与商人经济学的合流)。正是因为这些缘故,经济学话语遭到颇多诟病,逐渐淡出公共领域。为此,我们组织了此次笔谈,邀请体制内外几名活跃的经济学研究者对此做出反思。

在笔谈中,莫之许分析,主流经济学淡出公共领域,正是其话语在中国体制内外同时失势的结果。经济学话语不再是自明的普遍性知识。改革之初,经济学家曾带有“先知”与“布道者”的神秘光环,随着经济学卡理斯玛的日常化,随着经济行政日益的官僚化,经济学“导师”角色的隐退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如皖河所说,中国自此进入“后经济学时代”。经济学一旦被官僚科层体系内化,经济学家曾所占有的神圣地位就将无疾而终。而经济学一旦成为引车贩浆者流的行话俚语,也将意味它“不再时髦”(张晓晶语)。更不必说,人们已经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武器尽挪榆与嘲弄之能事。

梳理并回顾这个过程,并不是对经济学展开情绪化的道德清算,而是对中国公共话语空间的重新反省。冷静评估其历史得失,我们期待未来中国的公共讨论能够建立在更为健全、理性、坦率的基础之上。

篇13

0引言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指的是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不可否认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发生了深远影响。古典政治经济学受到过度地膜拜,似乎发展成为了许多后世经济学理论框架的起点和基准线。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史密斯(Smith),理查德(Ricardo),马尔萨斯(Malthus),米尔(Mill),甚至包括马克思(Marx)和凯恩斯(Keynes)撰写的传世之作为当时社会的经济过程描绘了第一幅蓝图。经济学理论自此不断发展,现今流派纷呈,不过,古典经济学看来已经构成现代经济学理论趋同化的理论起点。

1市场自我调节理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定律之一乃是市场自我调节原则(marketself-regulation),这是古典经济学派立论的出发点,其对后世经济学的作用不可低估。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不加以调控的市场体系(unregulatedmarketsystem)将会充分地掠夺式开发社会的生产潜力。通过亚当.史密斯(AdamSmith)那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市场将充当最有效的“工具(device)”,分配可以获得的稀缺资源,最佳地满足社会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借助于有价格修正作用的机制使之能够行使分配权力,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市场就可以发挥其功能了。正是由于这种价格机制的修正功能,保证市场对货物、服务及劳动力的旺盛需求。灵活工资和浮动价格相当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不幸的是,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沉重的经济危机中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信奉的灵活工资制和价格机制顿时失灵了,从而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被永久性地挫败了,由此为约翰·凯恩斯及其门徒们打开了另一条大门。

2经济过程的循环性特征

经济过程周而复始地运动的特点,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另一条重要定律。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阶层或劳动分工具有内成的循环性质。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既充当买方又担任卖方,从而使商品——货物、服务及劳动力——发生交换关系,形成一个环状的运动轨迹。一种商品的卖出,为该出售者换取了获得其它商品的手段和工具。通过这样的交换,商品的卖方取得了一定数额的收入。

该项收入又将被用于购买和消费另一种商品,这是一种需求激励因素(demandstimulus)。随着需求增长,商品存货下降。这种供应匮乏状态又会刺激生产过程,最终会回归原始起点,也即通过商品的最初售卖增加收入。这种经济学思想意味着宏观的经济现象可以通过对微观的经济决策的观察和理解得以界定和解释。一言以蔽之,亚当·史密斯对经济的理解是:“经济是多个企业单元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

3劳动价值理论

为了使社会的总有用性实现最大化,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要求对劳动阶级进行分工并使之走向专业化和专门化。当时,史密斯相信一个国家的总财富应当以全体国民的财富之总和来计算和测度,而不是按照国王的财富来测算的。史密斯还认为,最直接地创造社会财富的办法乃是进行社会分工。劳动价值理论(labortheoryofvalue)直接地将劳动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过程联系起来,商品标价是与每一商品生产过程投入的劳动力相关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在此假定的是,每一个生产者,通过供应恰当数量的产出,将确定地获得补偿,足以“更新其自身的生产方式”。劳动价值理论表明循环流动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劳动价值理论不成立,事实上经济过程的循环性破裂了,那么,凯恩斯螺旋形下降模型所带来的累积性生产效应将损害整个社会。

当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没有认识到的是,市场也有可能因内部协调全盘失灵而遭到破坏。“萨亚(Say,1767—1832)法则”,也即“市场法则”是政治经济学内在的一种古典观念,断言:“逻辑上不可能遭遇整体的市场失灵”(CaporasoandLevine)。如果在周而复始的经济流动过程中发生了某个环节的爆裂,那么,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将无法供给一种修复机制,无力使裂缝弥合。因为他们不相信会出现这样的裂缝。例如,凯恩斯主张财政赤字消费以刺激需求,即为著例。

古典学派的学者坚信,商品价格可以自由地上涨与下降,总是能够发挥调节作用,保证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是个体生产者计算错误,则是个例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是承认个体生产商和供应商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

市场也可能并不接受某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所提供的商品。换言之,个体销售者可以在市场找不到购买他商品的买方,但是,从整个市场来判断,交易失灵(transactionfailure)不太可能发生。

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必然要得出的结论便是个体生产商和销售商在市场上会面临尴尬境地。事实上这种困境催生了一种动机,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这种动机将协助市场发挥分配功能。1800世纪的工业和技术革命发生之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预测道,某些类型的劳动力商品将发现他们在市场上“不对路了”,提供的服务不再是必需品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相信,本质上“失宠的”个体生产商必须开发新的商品以供出售,或者转而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市场终将回报他们。总之,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个体生产商困境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也是暂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及社会公共物品(societalpublicgood)的存在,界定为“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私人目的的满足”。实际上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点放在开发资本存量以满足公共物品的需要。遗憾的是,劳动力(labor)最终会被视为市场上的任何其它商品一样的商品。如果存在劳动阶级的话,对他们的制度性保护是极其有限的。工厂18小时轮班倒、童工剥削、肮脏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都是因为严格遵守市场自我调节原则所造成的。

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制度性的政治体制往往是与自我调节的市场经济学相伴相生的。由于经济活动参与者的逐利行为所无意间带来的结果,政府的与政治的政策随之形成。换句话说,政治要受制于市场经济学。如此组织起来的社会,基本上为了经济市场的便利和效率而存在的,也是由经济市场的方便与效率而驱动的。

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调节性质的市场将推动工资水平向维持劳动人口的生计的趋势发展。在后现代世界里,对劳动力的制度性保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限制这种极度不公平现象对社会造成的破坏。这种巨大的困难造成人们在19世纪很难接受自由放任政策及放任主义经济措施。史密斯“看不见的手”理论鼓吹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对经济活动可以不加干预,公共机构也不得对之加以干预,由此导致劳动力工作条件恶化、货币工资收入减少。

古典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商品的卖方花费金钱,增大消费,实现一种供需平衡。在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假定的市场上,人们没有什么持有货币的激励,也即不存在什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Keynesianliquiditypreferencetheory)”。

4资本积累理论

在货币市场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利息率(interestrates)充分灵活,并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作出适时调整,使之对经济体中的投资与储蓄达致平衡。古典学派(Classics)并不承认凯恩斯提出的“节俭反证(paradoxofthrift)”。

从古典学派的视角来看,个人生产商选择支出还是储蓄,关系不大。随着生产商储蓄增加,利息率将下调,刺激投资需求,抵消消费削减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消费削减是由于储蓄增长造成的。

资本积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下永远是要受到市场上的储蓄供应量的限制的。储蓄是直接测算资本持有者赚取的再生产盈余或利润的尺度。资本积累要同时受制于和取决于储蓄的供应。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支持,实际上鼓吹不平等地分配财富和社会阶层。生产资料的持有人在经济循环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经济盈余和利润转化成为新的资本,由此创造出新的市场,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出卖售其劳动力。古典学派主张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确保经济扩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特征是私人对财富的积累以及私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私人财富(资本)的积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中,会导致社会生产能力和效用最大化的增长。一个关键的假设是: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所能够产生的生产能力总是被充分地利用。再者,新的资本存量的引入,包含最新的技术进步,随着机器生产工艺的运用,都可能对劳动阶级发生“去稳定性效果”。

5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总体评价及其影响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后来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卡尔·马克思曾这样概括地评价:“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理论的批判关系,古典经济学也就成为了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Blaug,Mark,GreatEconomistsBeforeKeynes:AnIntroductiontotheLivesandWorksofOneHundredGreatEconomistsofthePast,Brighton:Wheatsheaf,1986.

[2]Jackson,Gerry,DefendingtheMarketAgainstInterventionistMythsandSocialistCriticism,Part2,TheNewAustralian,Number97,November,1998.

[3]Veblen,Thorstein,TheSocialistEconomicsofKarlMarxandHisFollowers,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ume20,19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