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未来教育的思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8-01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与现代化建设最直接关联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包括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必须随之而加快转变。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重新思考发展思路,摒弃不合时宜的提法和做法。
一、高职院校要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应用技术的技术源
首先,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内涵的重新思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一专用概念,这是因为黄炎培老先生创建的中华职教社一直沿用这一概念之故。我们有时也简称为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这类教育统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
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因为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当今是互相渗透、互不分离的。即使这样,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别。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因而是并不完整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是它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既可表现为教授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的技术要素上;也可以表现为教授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软件的技术要素上,还可以表现为教授虽不是实体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新技术要素上。
需要重新审视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同时也是高等技术教育,那么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等技术教育的要素?
二、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
90年代以来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将这一培养规格表述为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则表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目前这种简单化、雷同化的表述,不仅在理论上是肤浅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不全面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到技能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必须根据这些新变化来重新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若干指导理念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为了突出与普通大学在类型上的区别,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到专业和课程的改革,总结出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课时一减再减,甚至有将实践教学来替论教学的倾向;不分具体的课程性质,一律套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教学方法,搞得有些课程内容牵强附会,信息量锐减,大大削弱了现代大学集约式输出信息和传授知识的功能。结果造成理论教学缺斤短两,内容空洞化、稀薄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后期发展。
二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问题。由于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和片面性,使得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比较浅薄,大部分学校停留在对某一实务、流程、软件的熟知和熟练上,缺乏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完整训练;从形式上看,集中表现在顶岗实习呈“放羊”状态,质量严重下滑。
三是关于生产性实训问题。为了强调在学校里也能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便引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概念。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符合生产是真实的,产品是真实的,营销是真实的等诸多条件。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要占整个实训的80%。这种过头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既不符合学校实际,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为了迎合这一指导方针,一些学校机械地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至于利用学校宝贵的稀缺资源,究竟能覆盖多少专业,能为多少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能否可持续发展,效果究竟如何,却很少去客观评估。
四是关于产学合作还是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只能提产学合作,而不能提产学研合作。理由是认为研发不是职业院校的任务,而是本科院校的任务。其实这样的指导方针是相当幼稚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实践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职业院校在技术应用和研发方面同样能大有作为的问题。今天,我国的高职院校能否将企业的研发中心或者企业的真实的研发项目搬到学校里来,与企业共同开发,这关系到高职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也关系到这类教育是否能真正站住脚。
五是关于千校一面和以特立校问题。4年来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包括第二期的骨干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是明显的。反之,以特立校不足,特色专业匮乏,品牌教师稀少,倒是成了常态。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反映了我们在示范校建设的指导理念上还存有缺憾。
六是关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还是鼓励学校领着企业跑的问题。目前,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专业多,前沿专业少;长线专业多,紧缺专业少;紧跟现在需求的专业多,指导未来需求专业少。至于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新趋势,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外包服务,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等等,不仅高职院校普遍反应不灵敏,而且国家的专业目录指南也反应得相当迟钝。
现在很多学校更为强调的是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如何引导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让更多的院校,尤其是让更多的示范校成为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
参考文献:
[1]陈锁庆.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J].教育探索, 2010, (1).
[2]朱家建.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建设[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65-02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在经过不断发展创新后,相比过去的英语教学有了很多实用性的改革,这些对未来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实践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仍然有着一些不足之处。除此之外,面对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趋势,我国高校英语教育还要不断接受社会对其提出的新挑战。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相比过去的改革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至今,相比过去的英语教学做出了很多方面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在经过不断的调整后已经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科,并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它具备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教材以及高校英语教师与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在完全是一个操作性强的完整体系。
2.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也在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为的就是适应当下高校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做出相对应的、客观性的调整。例如调整了英语考试试卷的题型分值比例,加重主观题的类型及分值等措施。目的就是加强高校学生的英语实用性。同时,高校英语教材的编著进一步引进英语的原版教程以便有更强的适用性。
3.在原有的单纯依赖课本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了一些现代化科技的产物,利用多媒体、网络英语学习课件更大程度的让高校学生广泛接收英语的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的为学生创建了新的英语学习氛围。
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我国高校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英语专业的高材生加入了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师队伍,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并且,现如今的高校英语教师也不在单纯以自身的经验而教学,在教学之余,他们也不断学习接收新知识,不断科研,力求得出更好的科研成果,适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的不足
1.对于高校英语的学习,高校教师及学生都投入了相比之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期待英语的提高,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于英语单词、语法等基础性知识掌握较为熟练,但是对于类似口语表达或者书面语阐述等仍然比较较差,这样并不能投身于真正的实践中。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校英语教育体系、英语课程的安排往往单纯考虑到基础性的单词、语法的学习,忽略基础性课堂内容设置的实际用意及实用性,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值的高低而忽略英语教学方式及过程,英语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毕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将英语应用于实践,通过英语量的学习最终达到质的飞越。
3.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在英语课堂的引进所实现的教学结果必须得到肯定。但是目前来说,大部分高校英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未来的多媒体教学、英语课件的学习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让高校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三)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科技、信息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不仅需要解决现状中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应对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短缺的窘境。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如何更高校的进行高校英语教学、为高校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同时保障我国高校学生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得到加强,这些都必将是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考验。第三,国外原版教程的引进及使用,必然是对现如今的英语教学更大的挑战,他对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综合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关于它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作出以下思考。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做深度改革
1.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深度改革。加大高校学生的英语时间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重点放在听说方面的练习。面对全球经济、科技、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在实践中首先要能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其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能很好应用。第三:要了解英语的本土文化,不仅关注他们的历史还要了解他们当今的社会热点,切身体会他们的文化。
2.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校英语的学习也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我们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普及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积极调动高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因为多媒体的存在,使得英语教育不单纯局限于课堂教育,多媒体课件帮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口语的听说练习,它涵盖的信息量更大,使得英语的学习变得灵活,个性,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3.高校英语教学的专业性改革。高校教育发展至今,应当根据学生专业需求设定相关英语专业课程学习。面对高校学生的专业需求,专业性词汇、理论及观念的系统专业化学习,也是高校学生面临未来就业的一项能力体现。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扎实掌握英语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能对付旧的英语应试教育,现如今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才是高校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此外,根据学生个体的智力、学习能力及个性的区别,高校教师不能统一用一种教学方式对待他们,应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及适合学生自身学习方式方法。高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应当单纯局限于单词和语法的掌握,未来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是让学生借助英语的学习了解更多地文化,同时可以将我国的优良文化传播给外面的世界。
2.因地制宜制定英语教学。由于地区的不同,英语基础教育接受的差异,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的学习及应用,为学生创建适合他们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各大高校应当充分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主动学习,合理应用到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去。同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个性化学习。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越渐深化,市场上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越渐快速,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置于市场和社会双重巨大压力下,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未施以充分精力和时间对其未来予以设计和规划。为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助其强化主体意识,明确未来目标,有意识有规划地培养各类能力,将大学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对其未来美好前程的开拓极具现实和未来双重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阐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为职业生涯设计,一般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分析、收集、归纳某个人主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做出综合权衡与分析,并结合自身职业倾向和时代的特点,为其选择最优化职业奋斗目标,同时也要为此目标的实现做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促使某人依据自身实际资历条件选择一份眼前适合工作,实现其个人目标,更深的意义是为帮助个人做到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规划未来事业,筹谋未来发展,并基于自身主客观条件设计出一套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职业发展规划意义
首先,对学生规避盲目就业极有助益。学生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能对自身潜在优势和特性做出准确认识,对自身价值全面定位,帮助其规避在择业中出现的各式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只能被迫盲目就业的情况。
其次,增强其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当前社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为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为自己寻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并尽量避免频繁跳槽、四处求职的情况。反之,不仅会消磨掌握的知识,而且会浪费个人青春和挫伤个人积极性,更会严重伤害个人对工作的锐气和激情。职业生涯规划能促使学生未雨绸缪,帮助其在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后迅速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平台。
最后,可以优化市场上的人才配置。学生盲目就业会给人才市场带来恶性影响,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往往会让市场和人才两败俱伤。一方面学生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只能盲目就业,另一方面人才应聘队伍的庞大加大了企业选拔适合自身的人才的难度,甚至有时候极难招到。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将学生与人才市场之间的择业选择道路铺整顺利,帮助市场理顺供求秩序。
总之,我国当前很多大学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类机构,这类组织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又可以帮助其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必要要求和成果,又是职业心理学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看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尚存在很多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尚未完全普及
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意识到并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但真正应用和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足。根据笔者进行的调研,在这些学校中,当问及学校是否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时,23.5%的人回答有,剩下的要么回答没有,要么直接回答不清楚;在问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一般从哪种途径获取时,通过网络的比例超过75.4%以上,而通过学校方面的甚至不足两成;在问及学校是否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专门设立网站时,有39.9%的人认为自己学校中未设立此类网站,有57.6%的人认为尽管设立此类网站,但信息丰富度和时效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早,认为这是步入社会后才应考虑的问题。综上,这些调查结果均揭示出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尚不足,更何谈全面普及方面。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规划性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神药,其需要学校和学生的身体力践。但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学校仅是在大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直接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作学生就业的灵丹妙药,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三)测评工具专业化水平一般
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自我分析和认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自我认识方面可通过测评进行。当前,市场评测网站和软件数不胜数,质量良莠不齐,某些测评工具是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的,对大学生而言针对性弱;某些网站或软件更是由非专业人员草草编定的,缺乏测评的有效度和可信度。比如在一道针对人的团体精神的测评题中,问及“你与团体中其他人能否进行友好交流?”,问题答案分别为“是”和“否”,这种问题的社会称许性明显,测评者会感受到强烈的潜在暗示,一般很难满足心理测验的根本要求。如果这个题目这样问及“你日常交流或联系频繁的朋友一般有几个?”,答案分别为“一到两人”、“三到六人”、“四到九人”、“十人以上”,一样是考察团队精神,但其测评目的相较于上题很难被测评者判定,从而有效避免称许性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规划完善的建议
(一)灌输和普及相关理念
学校自身首先应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和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认识,并将此类工作真真正正紧抓严抓,而非只是为完成任务而任务,流于表面形式。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积极、热情、有效地参与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处理好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汲取成熟经验,借鉴他人成功措施和途径,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灌输和普及全国各所高校中。
(二)研发出一套适合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系统
大学生群体自身具备的特殊性也要求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遵循特殊性,为此,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也急需选择一种专业化的测评工具,或利用内部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研发,与市场中的测评机构相联合,协同研发出一款适合大学生的测评系统。研发大学生职业生涯系统工具是一项实践意义凸显的工作,研发人员应从大学生自身特性出发,将实践性、经济性和专业性等充分结合。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
这样做可以强化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帮助其充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程序和知识,从而向专业化挺进。此外,通过引进专业人员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如引进从事职业研究的专门人员或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相关人员,吸收其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既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指导,又可以帮助其展开实际的规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向欣.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09:39-43.
关于阅读教学的理解,搞了一段时间语文教学以后一定都有自己的体会、理解和感悟,也一定会有自己认为最关键的东西,很难在诸多方面都形成共识的。对于这样一个话题,我的理解用一句简单的话来陈述就是――力求让学生在科学、高效、宽松、自主的阅读环境中学会阅读并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不断提升阅读素养。 具体从下述几方面阐述:
1.制定并坚持科学的阅读教学原则
①坚持以学生阅读、揣摩、感悟为主,教师分析、讲解为辅的原则。
核心阐释――强调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成为阅读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老师的课内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怎样让学生活起来,坚决反对老师唱主角,更不用说独角戏。
②坚持以学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为主,教师提问为辅的原则。
核心阐释――强调开展多种形式的平等、有效、充分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应坚决摒弃师生问答充斥课堂的教学行为。
③取消简单、低效、繁复的训练,主张练习注重联系与层次的原则。
核心阐释――应坚决贯彻学生能做的事就一定要督促学生自己去做的指导思想,老师的办法要一套一套的,说老师教学水平高体现在什么地方,就体现在办法多上。
④反对随意标签式、空洞或繁琐的目标,主张教学目标体现前瞻性的原则。
核心阐释――对于教学目标而言,一是要有,二是要科学,三要有前瞻性。
⑤摒弃只注重单个教学内容本身,忽视相互间联系的观念的原则。
核心阐释――强化课内学习知识的联系,凸显老师的有效作用。
⑥主张既注重课本教学,更重视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作用的原则。
核心阐释――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新局面。
⑦注重科学选点、力求典型,反对过分追求系统、全面的原则。
核心阐释――教学内容选择始终应该围绕教学总目标,力求典型、科学,万不可追求面面俱到。
⑧注重体会揣摩、交流研讨、总结提高的阅读实践过程的原则。
核心阐释――阅读实践过程应科学、渐进、完整。
⑨保证学生阅读时间与空间,特别是给学生留足揣摩、交流时空的原则。
核心阐释――强调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等方面的能动性的发挥,主张科学有效的激活。
卡蜜是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的创造者,原先他把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放在皮亚杰的结构论上,1970年卡蜜与迪泛思合作,卡蜜就将原本的课程架构从皮亚杰的结构论转至强调皮亚杰的建构论上,并加入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和沙蒙的角色取替发展理论,形成了卡蜜一迪泛思课程模式。
一、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同时该课程在应用皮亚杰的建构论的过程之中,强调知识论对幼教课程的启示。
(一)知识及其种类
皮亚杰则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和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的定义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极为个体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知识是由个体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物理性以及与人相关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外在环境,而逻辑数学性知识则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内在因素。因此皮亚杰把知识分为三种:
(1)物理性知识
物理性知识是指客观的、可观察到的外在实体性知识,如玩具的颜色、软硬度等等。了解物理性知识的首要方法就是对该物体本身实施行动。比如:通过对物体实施挤压、推拉、折放、摇晃等动作观察物体变化,使幼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更加清楚。
(2)逻辑数学性知识
逻辑数学性知识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自于个体内在的建构,而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身。这就说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要放在思维当中来比较才能分辨出差别。比如:两种不同色彩的积木间的“差别”就是属于逻辑数学性知识。因为不同的色彩能够通过眼睛分辨出来,则属于物理性知识,而两者之间的“差别”不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得出,只能放到“颜色”这个“关系”中才能创造出来的,这样就衍生出逻辑数学性知识。
(3)社会性知识
社会性知识是指在人与人之间共识下所产生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又可分为风俗习惯和道德推理两部分知识,而且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内涵。风俗习惯知识体系属于约定承袭的知识,而道德判断是对于事物的好坏、对错的判断。
(二)知识怎么产生
皮亚杰将知识的产生的方式分为两种,即实证性抽离与反省性抽离。实证性抽离是个体透过感官对事物产生的觉察,或是经由实际对物体的行动而产生的感觉,都属于实证性抽离的历程。在实证性抽离过程中,个体的焦点是放在物体的某一特性上而忽略其他的特性,譬如:当幼儿将颜色从积木中抽离出来时,他就忽略了积木的重量、材料等特性。实际性抽离的历程是透过物理性的行动进行的,以此种方式进行所产生的知识称之为物理性知识。
反省性抽离包括了物体间“关系”的建构。前面已经讲过“关系”是不存在于外在实体上的,这种“关系”只存在于能在脑中从两个积木间“创造”出来的。对个体而言,这种反省性的抽离过程不是源自于一次或一个行动,而是累积了多个行动的结果加以抽离创造出的一种关系。个体利用实证性抽离过程建立物理性知识:再以物理性知识为思考对象(如红色积木和蓝色积木),透过反省性抽离过程建构了数学一逻辑性知识。
二、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内涵
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幼儿不断发展的可能性”针对3-5岁幼儿教育提出三个基本的内涵:
(一)培养幼儿自主性
自主性发展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的过程,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发展。自主性是相对于他律性而言,自主性也不是指为所欲为,而是包括了欲望的相互规范、协调,最后做出兼顾各种考验的决定。成人权利一旦介入,幼儿无法自愿地建构他们自己的规则。这就是为什么在本目标当中强调成人权利介入要越少越好的原因。尽量减少大人权力的介入并不是指完全不介入,有些环境是需要成人介入的。在运用奖惩办法时,成人与幼儿间需要有积极的、良好的关系,否则奖惩是不会产生效果的。
(二)培养幼儿去“自我中心”和协调不同观点的能力
儿童以他们自己的感知动作、情绪情感、主观意愿为中心。他们没有也不能意识到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理解和对待外在的人、物、事,或某种观念。皮亚杰认为同伴之间的互动是幼儿社会、道德和智力发展所不可欠缺的条件。由于同伴之间关系属平等关系,因此幼儿较易透过与同伴间的互动去建构自己有关社会性、道德性和智力方面的知识,能与他人协调合作就必须能去“中心化”,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培养幼儿之警觉性、好奇心、批判力以及提出问题的
能力使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各种关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知识的产生不是如同将知识倒入空瓶之中之灌输过程得来,而是通过幼儿主动地建构,那么警觉性、好奇心和批判思考是必要的条件。建构主义不仅鼓励幼儿要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事理,同时还强调自己要将问题大胆提出来。当幼儿可以自己总结出问题时,就表示幼儿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同时强调知识的获得是不断地创造各种事物间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事实与概念。
三、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思考
在这里我想谈谈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中体现出来的幼儿教师角色观,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一)在游戏中幼儿教师是观察者
在卡蜜-迪泛思课程模式中强调成人的权力的较少介入。我们幼儿教师要做的是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我们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当教师通过对游戏的介入使游戏主题得以深化,能够顺利进行时,就应立即退出游戏了。过多的介入会适得其反,可能会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这时教师只需要做一个观察者,一个细心地观察者。
(二)在活动中幼儿教师是促进者
幼儿阶段是个性萌芽与养成的初始阶段,该时期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以应答,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Ⅲ然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有很多知识是无法自己思考并建构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给予适当的“点拨”,促进幼儿自身的积极建构。在卡蜜一迪泛思课程模式中强调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反省性抽离”,也就是要理解“关系”的内涵。“关系”是不存在于外在实体上的,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较弱,这些复杂的“关系”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直观形象性思维)选择具体的实物帮助幼儿的理解。教师在用实物比较“红色”和“蓝色”两个物体时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在思考两者的“关系”。教师在此时就是促进者,促进了幼儿的积极思考,以便建构有益的经验。
(三)在生活中幼儿教师是培养者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使之懂得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能让整体活动得以进行,并不是孩子们放弃自己的要求,而是要让他们知道,若想集体生活的秩序不被打乱而每个人的要求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满足,需要学会考虑如何做才能使集体活动得到最好的保护。在卡蜜一迪泛总课程模式中强调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帮助幼儿能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要能“移情”。在臼常的生活中幼儿会遇到很多的“争执”事件,幼儿往往不能及时、合理的解决,甚至演变成“争吵”、“打架”。教师必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大家都是群体中的一员,是平等的,遇到矛盾或困难,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解决它、战胜它,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从其他同伴的角度想问题,学会“移情”。这时的幼儿教师就是幼儿生活中的培养者。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因此,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语言就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在语用学上,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还在于具体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广义的、大的语境。一个个具体的小语境都在文化的大语境之下运作,并要遵循这些大的语境所设定的一些规则。所有的文化都提供了得体的交际行为的准则,规定了在特定的语境里什么行为必须或可以发生,什么行为不能发生。打个比方来讲,不同的文化环境就像一个个不同的“场”,这些不同的场各有各的规则,相互之间既有相似也有不同。而处在不同场中的粒子(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者)只有遵照各自场中的规则,才能互不冲撞或将冲撞维持在不改变场的性质的范围内。相似地,要成为一种文化的正常一员,就要具有和那种文化中的其他人相同的原则、信念、习俗、价值观,要像那种文化中的其他人一样感知、思考、行动。而这种原则、信念、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言语行为中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由文化所决定的社会活动中,语言起着一个具体的、重要的作用。语言形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语言活动是一种文化实践。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要和不同文化当中的人进行交流,只了解单词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要尽可能的多了解他们所在文化所重视的原则、信念、习俗和价值观,他们的感知、思考和行为方式(当然包括言语行为方式)。
在其文章《文化设定与言语行为—语用方式的文化解释》一文中,著名文化语言学学者何刚对文化对言语行为进行设定的原因和方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他认为,言语行为的文化设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言语行为的文化语境设定,言语行为的文化功能设定,言语行为的文化亲和力设定。
首先, 文化语境(语用共同体)对言语行为的设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定。它先要设定互动的方式(模式、形态、原则等),再进一步设定会话参与者个人的行动。在文化语境中,权势、情感、礼仪、法度、道义等等都可以构成人际互动的条件。以权势关系为例,其对特定行为的设定主要表现在:行为的顺序、容忍度、可磋商度和磋商方式。比如,在正式的交际场合,位高者不说话,下属是不好随便说话的。从容忍度看,高权势者对低权势者的异己行为和言语在容忍度上也不尽相同。而在不同的权势关系上,言语行为的可磋商度也是文化设定的。在民主政治文化中,权势的拥有不是永恒的,而是动态的,因此,具体语境中的权势可随一个人的身份、知识、经验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言语行为者之间的权势互动具有较大的可磋商度。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会话的不断进行获得权势上的优势,使拟想中的行为变得适合和可能。
此外,言语者性别的文化设定也是言语行为文化语境设定的一个方面。文化语境除了可以设定不同性别的参与者参与会话的角色特征,设定不同性别的行为类别,还可以设定不同性别的参与者的行为模式。除此之外,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文化设定差异还体现在一些具体细微的行为类别上。比如,在古老的汉语文化中,男女授受不亲,女性从不应主动公开表达对男士的爱慕之情;在政治领域中,后宫干政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的大忌,因此有“牝鸡司晨”的说法。
言语行为文化语境设定的另一个方面是回应方式的文化设定。所谓回应方式是指互动中对特定言语行为的回应特征(话语的、音调的、语气的、腔调的)的总称。违反回应方式的文化设定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感甚至蔑视。比如,汉文化中谦虚是美德,如果面对别人的称赞洋洋自得无疑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而在英语使用者中,如果面对别人的称赞一味否认则会被认为是缺乏自信。再比如,一般来讲女性在社会角色上是比较柔和的形象,因此在对话中太过强势的女性就有被看作“男人婆”(中)或“dragon lady ”(西)的危险。
文化对言语行为的设定还可以从它对一些优选类别的功能设定来加以体现。正如brogger 在定义文化语用学时所指出的那样,言语行为必须同时主动承担其应有的文化职能:文化维持(culture maintaining)、文化巩固(culture consolidating)、文化重构(culture reconstructing)、文化更新(culture renewing)。也就是说,语言不仅是对文化的一个传承,他更时刻反映、体现并承担着着新的文化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时代特征。比如中国中白话文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推翻了拉丁语的书面语地位,吸收并消化了庞大的外来语词汇,在发展中实现了较为规范的拼写法。
言语行为的文化亲和力设定是文化对言语行为设定的另一个方面。所谓“亲不亲,故乡人”,文化亲和力是文化心理中一股凝聚个体、产生整体力量的力量源泉。它是靠文化核心信念深深扎根于个体意识产生的。文化亲和力不仅要在言语行为中得到体现,同时,也要通过言语行为和互动得到巩固和增强。在具体文化语境中,通过类似行为,说话者首先给听话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并通过具体的互利行为、利他行为来维持、巩固和增强彼此的互信和感情依附,从而达成彼此亲近的效果。试想,如果我们总是按自己文化所设定的理所当然的方式和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使用者进行沟通,那么这种沟通的顺畅和有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
众所周知,言语行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诸如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然而,文化设定似乎是凌驾于这两者之上的,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因遵循其文化设定而对合作或礼貌原则有所侧重和违反的例子。从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言语行为的设定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以致人们由于潜意识地遵循这种设定而下意识地违背了合作或礼貌原则。因此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如何用语言来进行符合文化设定的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的协调过程。由于言语行为所带有的社会文化特征,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等,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而在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知识的匮乏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广大学生不应仅仅着眼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多听多练,还应该多吸收更多文化知识,了解目的语文化的观念以及礼仪习俗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多注意增加文化知识的比重和在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冲突明显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将无疑有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此外,言语行为承担着一定的文化职能。而这些文化职能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和值得我们关注。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已经可以用“地球村global village”来形容的今天,在致力于使中国的语言学习者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很难否认,其他的文化以及众多新生事物对我国文化以及语言的冲击也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在语言教学当中,母语和外语的迁移实际上是相互的,在对待其他民族语言对汉语的迁移问题时,是该致力于保持语言的纯净性、民族性,还是应该为新鲜词汇和语用方法鼓呼一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问题。相信这不仅仅是语言学家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一些语言教学者,所有语言使用者自身面临的选择。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学生天性喜好游戏、充满好奇、合群为喜、乐于模仿、渴求鼓励、渴望成功、亲近自然、创意无限。正因为此,我们倡导尊重学生,创设顺应学生天性的课程,提供适切学生的课程资源,营建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空间。这种空间我们暂且称它为教育场,就是把人类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等多种能生成教育影响的资源要素,以物质存在形式的不同形态,弥漫于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物质空间,以动态能量、信息或物化的状态聚焦影响的方式交互作用,形成具有时空统一性的立体组合式的教育资源存在形式及其在认识主题中投射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教育场聚焦孩子们的成L,提供持续的积极影响和认知动能。教师因势利导,顺性而为,让学生身临其间,主动探索,自由生长。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激发学生的原有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科学、人文、身体素养的生长,这便是未来教育向往的图景。
内心温暖怎么实现?
学校就是一个发扬文化、扶植思想的场域,教育场域的建设既要趋合时代,顺应潮流,同时也要立足学生,放眼未来。关注孩子们的每个生活瞬间,并从一个个举手投足的细节中,感悟孩子们的情感,促进每个孩子感受他人的关爱,并把这份相互的信任、关爱传递出去。以爱育爱,以情动情,努力在儿童启蒙时节,播下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种子。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场景化思维。把知识、情感和空间有机地链接起来,美好的情感依托于情景交融的教育场景,更容易留存在每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育更多的温情画面和场景,每个孩子都会从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画卷中汲取温度。美好的体验凭借这些温暖的空间留存在人的记忆里。我们倡导场景化思维,就是希望我们每个成年人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建设一些有温度的美好场景,鼓励家长和教师把教育的情怀、学识、使命、责任与爱,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充满活力与灵性的场景,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头脑科学如何实现?
我们认为儿童大脑的发育与其成长的内心诉求是同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主动的探究机会和不断的成功感受是必由之路。儿童的学习是在情境中进行,成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营建一个充满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教育场,并试图通过自主探索、自由思考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通过设计并开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适时点拨来助力孩子们科学素养的茁壮生长。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跨界合作思维。教育是功德无量的事业,因而我们坚信社会对教育是温柔的,关怀的,乐于付出的。我们把学校的空间虚位以待,期待更多的社会精英和有识之士走进学校,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情景世界。社会进步的洪流滚滚向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活力无限。我们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社会人士,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好地与时俱进,在跨界合作中紧跟朝气蓬勃的大千世界,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紧跟时代的现实情景和学习空间。
身体强健可以何为?
我们认为身体健康是对自然的适应,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在加强营养膳食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对自然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在传统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中认识生命生长的规律。在自我认知中建构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温柔的心灵家园。做好生命科学的学习,做好心理规律的研究,我们让孩子了解中医科学,熟悉自然节气,让大自然的美好因子滋养每一个孩子充沛的活力。
我们倡导教育要有顺应自然思维。从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秋收冬藏。从教育本身来说,要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心智体能的发展。
我们要鼓励老师做好两件事,一是时常思考未来的样子,这要求每位老师加强学习,紧跟时代,立足现实,预测未来,明晰教育努力的方向;二是要倡导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关注儿童,发现问题,策略顺应,指向未来,培育孩子们适应未来生活的关键品格和核心能力。
思考未来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主动适应,更是前瞻时代潮流的主动作为,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育人的挑战,更是教育人的幸福。
场育未来,使其内心温暖。
2“.不善于思考”和“善于思考”差别巨大。应该说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思考,但善于思考和不善于思考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不善于思考的人,他的精神活动范围一定是受到相当大局限的,知识储备一定是不足的,能力表现一定是不充分的,情感表现一定是不活跃和单调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定是肤浅、简单的。而善于思考的人则完全相反,善于思考的人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都将更强,且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对人对事能基于科学的判断,讲求思维的目的性、逻辑性。其层次性更为清晰,敢于表达自己的认识,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潭。大凡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善于思考的人。
3.成为“善于思考的人”需要科学培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对人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训练,使一个人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是必须经历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人的思维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学校教育,无论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是“学会合作”,只有“学会思考”,形成“创造性思维”才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老师给孩子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就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为孩子未来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很坚实的基础。这与我们中国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把对这方面的培养一股脑地放在大学,而不是在基础教育中得到重视,不讲求培养的基础性和连贯性,到大学再重视,一定是为时晚矣!
二“培养善于思考的人”需要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有了目标才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围绕“培养善于思考的人”而改变教学方式,创新课程体系、内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的比例日益增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一定会发生深刻的转变,对人的能力要求会逐步提高,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会成为主要需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此,要注重培养身心愉悦、健康的人,要把学生真正从为分数而学习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要注重培养会思辨的人,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将来成为通才奠定基础。所以说“,悦身心”“会思辨”“育通才”应成为基础教育的目标指向,并应努力付诸实践。
1“.悦身心”是对生命的善待。“悦身心”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爱生活、身心健、会合作、做好人。这方面强调的是让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让学生主动融入生活,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学习生活、社会生活都能乐观面对,做一个快乐的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人生的幸福,体验生活的快乐,在快乐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丰富人的心灵底蕴。享受快乐是一个人的权利,创造快乐是一个人的能力,阳光的人生不能缺少快乐陪伴,让学生拥有快乐是我们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时时处处能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让学生追求身心和谐之美,懂得追求生活幸福,培养学生与人正确交往的能力。做未来社会和世界的好公民。要让学生从小明白,爱生活会快乐,身心健康会快乐,良好的人际交往会快乐,做个善良的好人会快乐。
2“.会思辨”是对思想的尊重。“会思辨”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乐多思、能探究、敢怀疑、寻真理;这方面强调的是让学生做一个懂思考、会思考的人,培养的是人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探究,学会明辨真伪,不盲从、不迷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不过是呈现的方面不同而已,对学生而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做一名善于学思结合的人十分重要,因为思维决定人的未来。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辨思维,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怀疑态度,主动探寻真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这种思辨能力,学校的教师必然要改变教的方式,学生也必须改变学的方式。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辨的环境,建设好学校思辨文化环境,打造具有思辨特点的课堂环境,开展好具有学校特点、具有思辨吸引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形成良好的思辨品质,为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3“.育通才”是对受教育者的期待。“育通才”对学生的直接指向是:兴趣广、有个性、重人文、通中西;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通才,这种通才兼具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点。通才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人格,个性鲜明,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了解东西方文化,并能很好地融合这种文化。这样的目标要求学校要为学生的合理教育需求提供服务,不断扩充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科学面对教育对象,因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指导,因不同的兴趣爱好而培养,因不同的学生而对话,因不同的学习周期而设计。这种目标体现了学生向未来发展层面的内涵。
三、学校要为“培养善于思考的人”提供必要条件
“培养善于思考的人”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改革,不断反思完善,努力创造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上要敢于突破,使学校一切工作真正能从人的发展的客观角度着想,真正按教育教学的真实客观规律办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0-0004-05
一、青少年未来取向调查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的未来取向发展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时期是学生思考未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一个建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确立价值观的时期,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是人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中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论中的“青春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为了体验这种整体性的同一性,青少年需要在童年时期角色和未来角色间,他所认为的自己与他人所期待的自己间,感受到个体生命连贯性发展。所以,未来取向就成为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所在。青少年时期也就成为未来取向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对自己未来的设想与规划,对他们平时的学习行为具有动力性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自我的了解,思考自己的理想和发展愿望是什么,处理实现自己的发展愿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为自己的发展承担必要的责任。未来取向的发展,可以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应对发展问题并根据未来的预期和评价指导自己的行为。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指向未来的决定会影响到他们成年期以后的生活。所以,对青少年未来取向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少年对未来的自我认知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等,也有利于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青少年未来规划指导。社会、学校、家长都应该关注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党和国家层面近年提出“中国梦”的治国指导方针,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对我国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相关研究同样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教育体制及教育现状、就业和失业状况以及当前婚姻和家庭生活状况构成了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一个时代背景,青少年对这些现状和背景的认识和理解会影响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突破百万,毛入学率接近70%,意味着由于高考扩招,身处上海等因素,上海高中阶段的相当数量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考虑更多的则是名牌院校、自身兴趣等因素。由于城市发展的领先水平,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上海就业和生活,仅2013年,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0.0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受文化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在婚姻和家庭方面的探索大多会受到老师、家长的反对,但随着家长群体理念的开放,也开始有不少的家长在面对该问题的时候变得更为开放与宽容,而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与需求,也确实存在该方面的探索与投入。另外,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离婚率激增,据统计,上海2013年的离婚率较2012年上升37.4%。社会发展的这些特点对青少年未来取向存在怎样的影响,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促进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教育部所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也明确指出,高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上述分析讨论,针对当前青少年未来取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与个体的发展需求等,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城市的高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初步了解高中生未来取向的特点,为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培养提供相应的实证研究的支持与参考。
二、有关“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的简介
本研究采用由张玲玲、张文新、纪林芹等[1]修订的Nurmi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该问卷英文版在西方青少年未来取向研究中应用广泛,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中比较权威的测查工具。问卷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放性问题,是让被试写出自己的目标和担忧,同时写出目标实现的年龄和担忧成为现实的年龄,这一部分考察未来取向的动机过程;第二部分是结构性项目,用于考察青少年对未来发展主要领域――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的规划和评价过程。规划通过探索和投入考察,评价通过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的归因和相应情感体验的评定进行考察。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这三个领域的规划和评价情况。规划过程包含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探索和投入的项目均采用“1”至“5”5 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探索和投入水平越高。对于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领域的目标实现的内外归因均采用“1”至“5”五 点计分。对于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每一领域目标实现有关的感受均用7点量表对情感词进行测查,如“在思考未来的工作和职业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要求被试在“恐惧 1 2 3 4 5 6 7 期盼”量尺上做出反应,分数越高代表越期望实现未来的目标,对未来的态度越积极。
既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各领域探索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 系数分别为 0.54(教育)、0.67(职业)、0.77(婚姻/家庭),投入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系数 分别为 0.61(教育)、0.53(职业)、0.64(婚姻/家庭);内归因维度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系数 分别为 0.47(教育)、0.58(职业),0.64(婚姻/家庭)。外归因维度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系数分别为 0.62(教育)、0.65(职业)、0.68(婚姻/家庭)。情感体验维度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α 系数分别为 0.84(教育)、0.86(职业)、0.90(婚姻/家庭)。
三、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的现状
(一)对未来所提及的目标和担忧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让被试写下自己关于未来的目标、愿望和担忧的事情以及认为目标实现的年龄和担忧的事情成为现实的年龄。根据被试所提及的目标,以及文献关于目标和担忧的分类将内容分为12类,具体如下。
1.教育:如升学,自己对将来学业、受教育的规划,毕业等;
2.学习与学习生活:其中一类为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业情绪等,另一类为学习阶段的社会性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入党、竞选班干部等;
3.工作/职业:将来想从事的工作,以及为工作所做的准备;
4.婚姻/子女:自己将来的家庭状况、子女的发展等;
5.休闲/娱乐:如旅游、课余兴趣、爱好等;
6.人际关系:有与长辈、朋友、同事等的普通交往,有与异性的交往,有师生关系,有亲子关系等;
7.自我:身体健康和安全、身体自我、心理健康状况;
8.家庭安康:如家庭和睦、亲人安康等;
9.财富:个人今后的收入及资金的收入支出;
10.一般性问题:比较概括、笼统的描述;
11.社会与政治问题:世界或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等问题;
12.其他。
分析:经过对相对频数的统计发现,总体而言,青少年最经常提及的目标和愿望是未来要接受的教育(23.64%),其次为未来的职业或工作(21.89%),然后依次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16.11%),休闲娱乐(11.21%),当前的学习生活(7.18%),个人的财富(6.83%),自我(4.90%),一般性问题(4.73%),人际关系(1.75%),家庭安康(1.22%)等。关于未来教育的目标和愿望大部分学生的描述相对比较笼统,比如好大学、重点大学、自己喜欢的专业等;也有些学生提及的非常具体,如某所大学院校的某专业;还有不少的学生提及留学等方面。关于未来职业的目标和愿望大部分学生的描述也相对比较笼统,比如好工作,自己喜欢的工作,轻松的工作,待遇好的工作;也有一些学生的目标很具体,比如成为翻译家、建筑设计师、法医等。关于未来的婚姻和家庭的描述大部分都是描述状态,比如找个女朋友、结婚、生子等;也有很多学生提及的是质量方面的期待,比如美满的婚姻、和爱的人结婚等。关于休闲娱乐方面可以关注到的是不少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提到的娱乐方式除了是旅行以外,还包括技能方面,如弹琴、组建乐队、外语等方面。
经过对相对频数的统计发现,总体而言,青少年最经常提及的担忧的事情为未来的受教育情况(23.91%),其次为未来工作职业(22.90%),然后依次为自我(11.11%),婚姻家庭(9.43%),目前的学习和生活(9.09%),财富(6.40%),人际关系(4.71%),家庭安康(4.38%),一般性问题(4.04%)等。对未来的受教育情况的担忧绝大部分表现为对高考、大学的担忧,也有些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出国留学情况有担忧;对未来的工作职业的担忧,很多学生的表述比较笼统,如没有好工作,找不到工作等,也有些学生担心工作压力大、待遇不好等相对具体的问题;对自我的担忧主要有身体健康方面、心理状态方面,如失去目标、心态不够积极、成长的烦恼等。其中比较特别的现象为不少人所提及的对家庭安康的担忧不仅仅是对父母身体状况的担心,还包括对父母婚姻关系的担心,以及对祖辈的身体健康的担忧。
已有研究一致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均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有关的目标和担忧关注较多。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目标有一个“文化原型”,最先准备完成教育目标,之后是职业和婚姻/家庭目标。对教育目标的重视主要是由高中生的发展任务和身份角色所决定。受我国“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应试教育依然存在的背景之下,青少年的教育方面自然是最受他们自身、父母、老师和社会所关注的。
(二)学生未来取向发展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区实验性示范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共123人,其中女生68人,男生55人为调查对象。
表1可见,高中生的未来取向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绝大部分方面均高于理论中数的数值,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思考的均值为3.09,教育领域的投入的均值为3.81,教育领域的个人价值的均值为3.94,教育领域的积极预期的均值为3.62,教育领域的内部原因的均值为4.09,教育领域的感受的均值为5.04。职业领域的探索或思考的均值为3.05、职业领域的投入的均值为3.36,职业领域的个人价值的均值为3.92,职业领域的积极预期的均值为3.48,职业领域的内部原因的均值为4.41,职业领域的感受的均值为5.32。家庭领域的探索或思考的均值为2.36,家庭领域的投入的均值为2.92,家庭领域的个人价值的均值为3.48,家庭领域的积极预期的均值为3.43,家庭领域的内部原因的均值为3.83,家庭领域的感受的均值为4.90。青少年的未来取向得分大多高于中数,说明他们对未来有较好的规划和设想,这种规划包括受教育领域、职业领域和婚姻家庭领域,在规划设想过程中,他们注重个人价值,尝试内部归因,且保有比较积极的感受。
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高一学生的未来取向在许多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仅在“职业领域的思考与探索”“职业领域的感受”“家庭领域的投入”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职业领域的思考与探索方面”,女生(M=3.20,SD=0.69)的水平极其显著高于男生(M=2.86,SD=0.71),t=2.64,p
性别差异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者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未来发展作为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过程中受到社会期望或性别角色模式的影响,有关未来取向各维度的个体发展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既往的相关研究结论并不具有一致性。Nurmi等人研究发现,有的文化中女青少年在未来受教育和职业领域的探索和投入高于男青少年,但有的文化中男女差异并不显著。近年来,由于性别平等问题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极大重视,女性参与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迅速增长,还因为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不少家庭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怎么刻意区别对待。这些就导致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的探索和投入表现出较少的性别差异。张玲玲[2]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在未来受教育和职业领域的探索和投入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研究基本一致,未来取向许多维度的发展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尤其是样本取自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学校,该区域的学生受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认可“男女平等”的思想,甚至在某些情境之下,相比男性,女性的主见与能力更易被认可。
虽然高一年级学生作为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作为未来取向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定需要着重关注的需求,但其他年龄阶段的未来取向的发展情况同样需要关注。今后的研究可以在上海更多高中进行取样开展调查,描绘整个上海地区高中生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基于对高中生未来取向发展现状的深入细致的了解,结合高考改革的背景,如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涯辅导也就成为政策制定、教育实践、社会需求几方亟待重视与探索的“坚冰之地”。
改革的风起云涌中,我们一直在寻找理论的支撑。因为,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但当诸如建构主义等理论风靡之际,是否有人思考过:用来支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的建构主义,可能指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单个的儿童在构建知识?建构主义主导的教育模式,可能让学生充其量是一个首学者,而没有经过牢靠的系统学习。
我们努力完善各种制度,想用制度去推动教育的进步。但当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在各地铺开时,是否有人思考过:面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面对学校特色发展的趋势,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制度?造成学校的整齐划一、削峰填谷,并不是这些制度的初衷。
我们勇于朝向未来,试图用前沿目标去指引教育的进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教育现代化。但对于教育现代化,我们既缺乏标准,又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其实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许多国家进行着“未来学校研究”,并大致形成了两个流派:一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着力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校与社会关系重构等;一是以欧美为代表,致力于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到底该走哪一条教育现代化之路?
对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现成的、简单的、拿来可用的答案。解答它们,没有透彻的思考,就没有发言和盲目实践的权利。说到底,真正带领教育者蹬过改革湍流的“石头”,不是理论,不是制度,而是一种赋予我们思考力的宝贵的理性精神。只有在理性精神的照耀下,理论和制度才能散发出光芒。
这种理性精神,应该是一种独立思考、科学探究、让人前行的精神。毋庸讳言,当下教育的某些方面弥漫着一股追随“时髦”的力量,一部分教育者上缴了独立思考的权利,说着别人说过的话,实践着别人提出的方法,教育改革看似热火朝天,教育的内核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教育是思想者的事业,没有了独立思考,教育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近两年,“AlphaGo”连胜全世界的围棋名将,被媒体广泛报道。人工智能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令人深信不疑。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高考,学霸君与准星云学两家企业的“高考机器人”分别拿出了 134 分和 105 分的高考文科数学成绩。在做题方面,机器可能已经超越了不少人类。正是这样一件事,同样引发了人们的深度讨论与思考。
的确,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开始受到产业资本的热捧,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智能互联、专家系统、自动规划等应用步伐加速。金融、电商零售、医疗健康、交通、个人助理等多个领域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然开始取代工厂工人、客户服务等重复性工作。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同样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知识表示方法、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在学校管理、校园安全、课堂管理、智能助教、自动阅卷、自适应教学等方面发挥作用。
面向未来,我们不禁要问,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改变教育?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将释放怎样的潜力?本期策划,我们邀请上海海事大学魏忠,探讨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未来教育,从人工智能的教育本体、对学科的影响、对教育技术的改变、对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几个方面进行了系y思考与分析。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周宝、杨现民结合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典型应用,探讨人工智能对学校管理及教学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刘党生,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延伸到人工智能,并对非生物智能介入教育的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重庆市江津区聚奎小学校刘春林、重庆市聚奎中学校张渝江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软件如何温柔地改变教育。上海市位育中学陈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作用于思维、认知、学习,并进行了反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还在工业时代的迷梦中寻找教育的未来。谁曾想到,未来来得如此之快,我们是否准备好做出改变?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未来10年、20年的教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也许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不会留给我们那么长时间去形成新的教育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21-04
校长,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除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有着自身鲜明的专业个性和办学主张。或者说,办学校就是办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化,文化需要扎根,扎根的文化需要长期的培育,扎根的学校文化呼唤校长的专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引领也是一种能量,有了这种精神,学校就有了发展的后劲和动力,也有了不断走向卓越的希望和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长的专业精神可以理解为“三个力”,即职业理解力、职业专注力和职业创新力,可以说,这三种力是构成当代校长专业精神的基本素养,也是校长的职业追求和生命价值所在。
一、职业理解力——校长专业精神的基本素质
校长的专业精神首先表现为对职业的理解力,这种理解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校长不能像一般教师那样理解教育,除了实践层面上的认识和研究,更需要在思想和观念上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想和决断,直接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和走向。从这一层面上讲,校长的思想认识和理念信仰,是其理解职业的关键和核心。
校长需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校长的职业要求。一个教师,接下了一个班级,一个校长,接下了一个学校,这是社会的重托,更承载着数千个家庭的希望。这足见校长身肩的使命有多艰巨。如若不辱使命,校长定当忠于自己的职业,并以强烈的职业感和使命感,誓与职业共命运,誓以毕生心血投身于教育事业。
校长要有大气度和怀。教育情系社会,自然也就多为社会诟病,教育上、学校里一旦风吹草动,都会引发社会的热议和质疑,校长承受的压力和指责是可以想见的。作为校长,要充分认识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一种大气度,一种怀,积极平和地应对各种非议。因为热爱教育,所以受得了被“教育”,因为选择了教育,所以不怕被“教育”,因为投身教育,所以不会理会自己所受的误解和非议。这是校长专业精神所必需的一种素养,也是专业精神的一种境界。
理解教育需要尊重教育,坚守教育规则,永不失教育人的本色和追求。理解教育不等于知道教育,或者说知道的教育并不一定是真正理解的。当前,很多校长对素质教育理念了如指掌,谈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面对学校自身发展,依然还是过去那一套传统僵化的应试体系,这是一种对教育极不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教育理论,一些校长虽知道,并熟记成诵,但却没有理解和内化,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和追求。究其原因,主要受制于当下一考定终身的功利化教育模式。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一些校长总觉得还是自己原来的那一套管用,如若考出高分,还是题海战术奏效。所以,从根本上讲,这些校长还是打心里抵制和排斥素质教育的。当然,也有很多校长对教育应该怎样做是有深刻理解的,也愿意遵循教育规律,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但在当下全社会都在要“质量”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敢冒这个险的。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办学是一个慢的工程,短暂的素质教育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甚至会出现暂时的“滑坡”和“倒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遭受社会批评和指责,背负成千上万家庭的控诉和骂名。这样的罪责学校和校长承担不起。于是,很多校长便在现代和传统,素质和应试的中间地带艰难穿行。其实,做教育,办学校,本身就要经受起社会和舆论的监督,甚至质疑和非议。校长的专业精神,需要以民族的使命感去创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并促成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需要宽广的胸襟和智慧去面对社会的干预,化解各种教育问题和矛盾,让教育永葆自己的本色。唯有如此,校长才不辱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教育是什么?关于教育的命题和诠释有很多很多,但无论作何界定和理解,其中“人”一定是教育的核心,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一切都是促成“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唯一价值和目标诉求。校长的职业理解力,需要把所有的关注点投放到学生身上,施行的一切理念和对策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将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作为校长,要能立足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未来去定位学校发展。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关键,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学校不可能在学生有限的学习生涯中教给他们所有的知识,更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生活能力。学校教育是给孩子搭建一个阶梯,一个可以通往人生未来之路的阶梯。未来,学生还是要靠自己去学习去奋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学校教育能够给学生的,而且必须给学生的是他们能够带得走的能力,包括认知世界的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顽强的奋斗意志,坚定的生活信念……学校教育不是包办学生的发展,而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不是简单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唤起学生自学自育的意识,并形成自我成长、自觉成长的习惯。
二、职业专注力——校长专业精神的核心品质
专注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和力量。一个人,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定的专注力,专注力是走向深入的保证,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一个校长,若要办好学校,必须要有很强的职业专注力。有了专注力,就有了学校办学思想的持续深入和有力推进,学校也就很容易取得进步和发展,并走向应有的成功。相反,校长一旦缺乏专注力,纵然智慧超群,能力卓著,也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建树。龟兔赛跑,输赢泾渭分明,显然不在能力上,而在于龟的坚持和专注,纵然兔子有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散漫与懈怠永远与成功无缘。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专注成就未来。办学校,做教育,专注力是校长专业精神的核心,也是校长的最可贵品质。校长有了职业专注力,学校就一定会有希望。
校长的职业专注力,表现在立足于学校发展,心系学校发展。校长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围着学校转,都围着学生的发展转。校长是属于学校的,校长的全部身心都要放在学校上,急教师所急,想学生所想,做好师生服务,并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引领师生的发展。当然,学校教育应当是开放的,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职业专注力并不是要求校长每天都把自己圈在学校里,相反,校长要主动走出校园,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要能够以开放的胸襟,听取社会的声音,盘活社会的资源,并善于从社会中汲取各种养分来更好地促成学校的发展,这也是一种专业精神的体现。
职业专注力也是一种学习力。办好一所学校,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下,在社会普遍关注教育,并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校长的很大考验和挑战。这就需要校长有很高的眼界和专业素养,这种眼界和素养从哪里来,首先在于学习。校长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研修,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当然,与其他学习者一样,校长的学习有着特别的要求,校长是实践者,不是理论家,校长的学习既要关注方向性的教育理论,也要注重选择切合本校实际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主张。校长的理论和观点不是简单的背诵和识记,而是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提升。这种在不断学习中,在自我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和观点才是有力量有价值的,也才能站得住、行得通。当前教育界,不乏校长理论家,但凡谈及教育,无不口若悬河、意气风发,但学校教育却是另一番景象,无论管理还是教学与一般学校并无两样。原因在于,学习上只注重各种理论的皮毛和条条框框,即便领会一些理论的精髓,也很少关注学校、立足学校去消化和应用这些理论。还有一些校长学也学过了,做也做过了,但就是没有长期坚持下去,缺少持续专注和投入的毅力,最终也是真经难求,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比如,多年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已蔚然成风,但能够取得成效的却是寥寥无几,原因在于,这些学校只是打着学陶研陶的旗号,装点一下自身素质教育的门面而已,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上,却根本不见陶研的影子。也有的学校确实用心学习和实践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但依然收效甚微,归结起来还是学习得不够坚持不够投入不够专注。南通二窎中学、河北邢台实验学校这两所学校创办之初,就以学陶研陶为学校的教育文化和办学追求,矢志不渝地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不到十年,这两所学校便从全市(县)倒数一二名的薄弱学校,一跃跻身为位居全市(县)一二名的一流名校(各项数据),这不能不说是坚守的力量,是专注的力量。
职业专注力,从社会学上讲,也是一种抗干扰能力。社会发展到今天,姿态万千、纷繁多样,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功利习气挑战着人们的意志和信念,身处其中的校长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干扰甚至诱惑,没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专注力,是很容易为社会左右的。作为校长,作为一个有专业精神的校长,应该有防腐拒变的能力,能够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不良影响,竭力保持教育的纯洁性,办纯粹的教育,办纯粹的学校。
三、职业创新力——校长专业精神的独特气质
人才的创新呼唤教育的创新,创新的教育是当代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从这一层面讲,校长的专业精神必须关注职业创新力。
一个人的创新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职业思考力和实践探索力。创新源于实践,实践得益于思考。思考是一切行动的起点,校长的职业创新力必须首先以思考力为基础,通过思考力获取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无论是校长,还是一般老师,思考力永远是个人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品质,思考意味着一种积极主动,思考也创造了将问题深入的可能,思考是一种问题的决断,思考更是打开另一种视角的钥匙。可以说,有了思考力,校长的职业就有了不断丰富不断提升的空间,学校也就在不断的开辟中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校长的思考力,是一种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其他职业一样,学校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对于学校,从思想到实践,从管理到教育,既有其存在的优势和价值,也存在发展上的弊端和欠缺,尤其是当学校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后,亟需在办学理念和行为上作出新的调整,以进一步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校长的思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发现和应对学校上升阶段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这是很见校长功底的。
校长的思考力,考验校长的甄别和辨析能力。在当下教育学术极其自由的环境下,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纷至沓来,可谓是风起云涌、漫天飞舞,各种观点纷繁多样、莫衷一是,是非良莠杂融其间,让人眼花缭乱,很难区分真伪好坏。作为校长,必须要有清晰的教育思维,并能够作出正确的辨析和甄别,从中选取科学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学习、改进和完善,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建设学校,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校长要善于思考和设计多种实施方案,需要在纵向的历史比较和当代的横向比较中,确定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一个民族有了思考力和反思精神,就会少走弯路,同样,一个校长有了思考力和反思精神,学校就一定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长的思考力就是学校自求解放、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校创新思路突破瓶颈,实现学校新的生长和超越。
校长的思考是有高度的,也是有深度的,校长要着眼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来进行筹划和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关注学校的当下,更关注学校的未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绿色质量。他需要从生命的高度去思考教育问题,谋划学校的发展,设计学校的办学思路。校长满心想的是学生,努力创造的是孩子们喜欢的学校。这种思考是极具力量的,也是极具考验和难度的。
办好学校,办好一所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学校,需要校长有较强的实践探索力,要能够在别人没有涉入的领域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要完成这样的历史剧变确非易事,需要校长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因为尝试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果敢和勇气。对于校长来说,尝试和探索一种新的办学路径不仅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智慧,更会有失败的风险,实验一旦失败就会直接影响校长的声望和地位,保守者一般都不会触及学校原有的传统和模式,只求明哲保身让学校在来时的路上原地踏步走。只有胸怀教育抱负的校长,才会“舍生取义”,坚定地奉行自己的专业精神,投身于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这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教育改革和实践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几乎超过其他所有职业。对于一所学校,改革从哪里开始?怎样改?改革的命脉在哪里?怎样改可以带动整个学校教育的跟进和突破?这些都是校长要考虑的,也是校长必须吃得准拿得稳的问题。为此,校长对教育改革一定要谨慎,在做出任何一项改革前,需要好好做一番调查和研究,需要同专家和自己的团队作深入的探讨,唯有如此,校长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才可能是切实的、有效的,校长的创新实践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专业精神是当代校长的立校之本,也是引领师生不断走向高位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了校长的专业精神,学校就有了思想,有了灵魂,也有了自己的文化根脉,学校就能够办出纯粹的、适切的教育,办出孩子们喜欢的教育。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Headmaster’s Pursuit
WANG J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