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篇1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转变思路为前提,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实践证明,思路决定出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除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外,关键是要有与时俱进、科学明晰的发展思路。综合分析壶关的优势与劣势、潜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县情与民情,xx把发展定位在“跻身全市经济强县、建设全省旅游大县、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争创全国生态名县、争当贫困地区小康建设先进县”上,把发展思路定格在坚持“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上。因此,我们在工作当中贯彻落实这一思路,必须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一)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样才能推动壶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新xx。

(二)强化特色经济的意识。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自身优势,立足现有特色,不断延伸强化特色;挖掘潜在特色,不断开发壮大特色;培育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再造特色,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根据壶关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要重点培育“六大特色产业”,构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规模经济优势,发展钢铁产业;依托西南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依托壶化集团进入全国民爆行业前三强的优势,发展化工产业;依托壶关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优势,发展建材产业;依托壶关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县城北部工业园区、西南部煤炭工业区、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东南部旅游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

(三)强化对外开放的意识。县域经济不是封闭性经济,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性经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xx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实现加快脱贫、全面建小康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抓住新的机遇谋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推进创新为保证,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推动xx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一)观念创新。xx近几年年年有发展,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差距还很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首要的、带根本性的是思路观念上的差距。目前干部群众对壶关经济发展有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消极悲观认识,认为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历来基础差,底子薄,又地处偏僻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条件较差,要想发展实在太难;另一种是盲目乐观认识,认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又大力实施“两区”开发,国家、省市对壶关倾注了太多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无须自己操心,存在“等、靠、要”思想。因此,观念创新就必须坚持与时俱时,突破思想认识障碍,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实事求是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新的比较优势观,破除“县域基础条件差、招商引资无吸引力”的思想束缚,增强敢闯敢冒的市场竞争意识,破除“县域资源条件差,只能小打小闹”的思想束缚,增强办大事、兴大业的意识,破除“县级政府调控能力弱、只能依靠上级”的思想束缚,增强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意识;牢固树立新的服务观,工作职能由“管理就是管人管钱”向“为企业服务、为客商服务”转变,工作方式由“政府主演”向“政府服务”转变,工作重心由行政管理向改善环境转变。

(二)机制创新。机制障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活生产要素潜能,消除不利于发展的机制,着力创新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机制,创造出“进得来、留得住、发得了”的“洼地”,发挥“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首先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发展论功过、以业绩定取舍的用人机制,建立放眼四海、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不拘一格的选人机制,建立以考核定位次、以功过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的育人机制。其次是创新资金运筹机制。立足常平钢铁、环海不锈钢、壶化民爆、华阳矿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培植新兴财源,优化财源结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做到财尽其力。最后是创新物力使用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坚持将闲置公共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推向市场,进行转让、拍卖和租赁,盘活闲置资产。

(三)环境创新。环境是形象,也是生产力。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环境的竞争。近年来,壶关坚持实施“亮城树形”战略,坚持“软硬兼施”创优发展环境,力促硬环境上档次,软环境上水平。在硬环境上,要继续加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切实推动园区建设,着力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巩固“全省文明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成果,努力争创“全省园林化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在软环境上,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以政务大厅为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综合治理治安环境、执法环境、建设环境,努力创造一个规范、有序、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突破重点为关键,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从壶关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一)以国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工业新型化。工业园区不仅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地,更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载体。要紧紧抓住xx经济开发区被列入省级开发区的优势,着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在做大上下功夫,在做强上做文章,在做优上动脑筋,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园区,构筑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加速xx工业新型化进程。一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接长治,承接三晋,面向全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项目过程中,注重突出重大、配套、新型、生态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二是实施产业互动战略。坚持“准确定位、合理规划”的原则,把园区科学划分为不同主导产业区,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等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独特优势的企业,建立特色园区,做大做强钢铁、煤焦、建材、民爆等特色产业板块,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互动,形成产业“一条龙”关联群体,培植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实施体系促动战略。建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园区一座22万伏和两座11万伏输变电站的建设,加快园区长壶一级路与通往平顺的集李路连接线,以及引漳入壶大型引水工程的审批立项进度,加强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服务环境支撑体系,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推行一线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

篇2

xx县人民政府县长xxx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xx要发展,必须从xx县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路,推进创新,突破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三战略”,努力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转变思路为前提,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实践证明,思路决定出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除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外,关键是要有与时俱进、科学明晰的发展思路。综合分析壶关的优势与劣势、潜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县情与民情,xx把发展定位在“跻身全市经济强县、建设全省旅游大县、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争创全国生态名县、争当贫困地区小康建设先进县”上,把发展思路定格在坚持“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上。因此,我们在工作当中贯彻落实这一思路,必须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一)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样才能推动壶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新xx。

(二)强化特色经济的意识。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自身优势,立足现有特色,不断延伸强化特色;挖掘潜在特色,不断开发壮大特色;培育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再造特色,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根据壶关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要重点培育“六大特色产业”,构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规模经济优势,发展钢铁产业;依托西南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依托壶化集团进入全国民爆行业前三强的优势,发展化工产业;依托壶关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优势,发展建材产业;依托壶关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县城北部工业园区、西南部煤炭工业区、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东南部旅游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

(三)强化对外开放的意识。县域经济不是封闭性经济,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性经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xx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实现加快脱贫、全面建小康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抓住新的机遇谋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推进创新为保证,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推动xx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一)观念创新。xx近几年年年有发展,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差距还很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首要的、带根本性的是思路观念上的差距。目前干部群众对壶关经济发展有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消极悲观认识,认为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历来基础差,底子薄,又地处偏僻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条件较差,要想发展实在太难;另一种是盲目乐观认识,认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又大力实施“两区”开发,国家、省市对壶关倾注了太多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无须自己操心,存在“等、靠、要”思想。因此,观念创新就必须坚持与时俱时,突破思想认识障碍,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实事求是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新的比较优势观,破除“县域基础条件差、招商引资无吸引力”的思想束缚,增强敢闯敢冒的市场竞争意识,破除“县域资源条件差,只能小打小闹”的思想束缚,增强办大事、兴大业的意识,破除“县级政府调控能力弱、只能依靠上级”的思想束缚,增强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意识;牢固树立新的服务观,工作职能由“管理就是管人管钱”向“为企业服务、为客商服务”转变,工作方式由“政府主演”向“政府服务”转变,工作重心由行政管理向改善环境转变。

(二)机制创新。机制障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活生产要素潜能,消除不利于发展的机制,着力创新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机制,创造出“进得来、留得住、发得了”的“洼地”,发挥“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首先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发展论功过、以业绩定取舍的用人机制,建立放眼四海、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不拘一格的选人机制,建立以考核定位次、以功过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的育人机制。其次是创新资金运筹机制。立足常平钢铁、环海不锈钢、壶化民爆、华阳矿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培植新兴财源,优化财源结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做到财尽其力。最后是创新物力使用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坚持将闲置公共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推向市场,进行转让、拍卖和租赁,盘活闲置资产。

(三)环境创新。环境是形象,也是生产力。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环境的竞争。近年来,壶关坚持实施“亮城树形”战略,坚持“软硬兼施”创优发展环境,力促硬环境上档次,软环境上水平。在硬环境上,要继续加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切实推动园区建设,着力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巩固“全省文明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成果,努力争创“全省园林化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在软环境上,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以政务大厅为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综合治理治安环境、执法环境、建设环境,努力创造一个规范、有序、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突破重点为关键,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从壶关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一)以国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工业新型化。工业园区不仅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地,更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载体。要紧紧抓住xx经济开发区被列入省级开发区的优势,着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在做大上下功夫,在做强上做文章,在做优上动脑筋,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园区,构筑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加速xx工业新型化进程。一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接长治,承接三晋,面向全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项目过程中,注重突出重大、配套、新型、生态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二是实施产业互动战略。坚持“准确定位、合理规划”的原则,把园区科学划分为不同主导产业区,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等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独特优势的企业,建立特色园区,做大做强钢铁、煤焦、建材、民爆等特色产业板块,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互动,形成产业“一条龙”关联群体,培植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实施体系促动战略。建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园区一座22万伏和两座11万伏输变电站的建设,加快园区长壶一级路与通往平顺的集李路连接线,以及引漳入壶大型引水工程的审批立项进度,加强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服务环境支撑体系,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推行一线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

篇3

天津振兴水泥公司坐落在天津市北辰经济开发区,组建于1996年底,为国有股份制企业,总资产11.1亿元,注册资本5.58亿元。现有两条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优质低碱水泥170万吨,目前是天津市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现场完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中央控制室操作,具有“环保、稳定、高效”的特点。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目前仅生产P042.5水泥。由于产品质量好,品质稳定,供应保障程度高等原因,产品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各重点工程上。公司生产的P042.5水泥被市政府授予天津市名牌产品,“正通”商标被授予天津市著名商标称号。

公司多年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以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立足之本的发展方向,坚持不懈地推进环保建设。一是公司现有120余个粉尘有组织排放点,均安装了高效收尘设施。在对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在石灰石卸车坑、石灰石和辅料及煤的预均化堆场加盖罩棚。并为减少粉尘的排放还购置了底开门的自备列车用于石灰石的运输,为减少扬尘在露天堆场还设有喷水装置,料堆加苫盖登,效果显著。二是2008年公司投入了6600万元建设了余热发电站,正常运行每年可发电5900万度,能够满足自用电量的25%,相当于节约标煤2万吨,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另外利用余热产生的蒸汽,替代了公司原有的1吨锅炉向食堂和浴室供应热蒸汽,同时可替代冬季取暖的6吨锅炉。这样每年可减少用煤量2000吨左右,实现SO2减排13吨,烟尘减排13吨。项目增设的余热换热器,对进入换热器的废气所含的粉尘具有明显的沉降作用,降低换热器出口废气含尘浓度,提高尾部收尘设备的收尘效率,从而起到降低水泥烧成系统粉尘排放的效果,减少粉尘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每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约30吨左右。三是公司在2008年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确定了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技术进步方向,共计提出被选方案34项,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13项,正在实施的中,高费方案2项。通过审核在节能降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审核后吨熟料耗标煤比审核前消减2.31%,电耗消减4.3%。四是公司致力于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先后通过了质量、环境、安全、计量四个体系认证,使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公司于2000年通过并有效运行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污染排放严格受控、规范管理,保证有组织源和无组织源的排放达标,污染预防严密到位,得到环保部门的好评。

由于公司在环保方面的不懈努力,2003年公司被天津市环保局命名为“天津市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循环经济示范单位”。2006年通过复评继续保持此称号。下一步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推进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弃物、城市污泥、电厂飞灰等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多种废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使公司的水泥生产进一步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推进公司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4

价格关系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波动,就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受到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容易滋生并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把确实保持物价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千方百计保持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价格权益。目前,虽然价格监测与宏观调控在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仍需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变动趋势。一是严格控制调价项目出台,同时加强内部调定价管理,不越权出台定价批费项目:二是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与分析,重点突出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和钢材、水电、煤炭及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走势预测。在此基础上,完善市场价格测报网络,做好价格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和农民形成合理的价格预期;三是强化对市场价格的紧急干预措施,建立健全价格异动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确保价格应急预案的正常运作与落实,提高对突发市场价格上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四是通过召开价格形势分析联席会、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市场供求及价格动态等方式,努力提高价格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应对水平,做好价格总水平的分析报告工作,为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据。2003年上半年,我市和全国一样突发非典疫情,抗非典药品及相关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面临严峻形势,全市物价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了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稳定了市场物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去年以来,我市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价格异常波动及化肥等农资、粮食作物种子、主要粮食销售价格等四个干预预案,加强了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保持了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二、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价格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成果有目共睹,价格杠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作用凸显。到2004年,我国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商品的比重只占4%,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框架。今后价格工作的重点:一是放活价格,打破垄断。坚决破除妨碍市场形成价格的制度障碍,价格该放开的坚决放开、放活,真正把定价权交给企业、交给市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二是积极导价格矛盾,缓解资源约束瓶颈。尤其是要协调煤电油运等能源运输价格,坚决执行国家煤电联动等相关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和完善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扩大地方价格管理权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粮食购销价格、城市公交运输价格和城市自来水价格、城乡电价、邮政通讯资费、药品价格入医疗服务价格等数十项价格改革。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个目标、三个加快"发展战略后,全市农村电价和城市公用、公益事业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今年我们对大部分县市电网电价进行调整,除了农业、中小化肥生产、居民生活用电外,其他用电价格提高了2-3.9分/千瓦时,从而缓解了价格矛盾,使价格体系更趋合理,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我市的"三化"进程。

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篇7

中图分类号: F8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107-05

Research on the Hardcore in the Formation of Inflation

WANG Fu-min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Inflation is one irresolvable problem to a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Each government might try every means or measures to fight against it whenever it occurs, but the result is always unfruitful or dissatisfactory and thus forces us to further ponder over the cause form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 measure. Through research, we found that apart from many reasons dealt with by modern economic concerning the inflation, there seems one always neglected and never mentioned—human desire. Desire is not only a reason of infl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one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Owing to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desire, the inflation caused by desire has it own distinction, and accordingly,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which are taken to manage inflations caused by other reasons,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human desire; assumption of reasonable person; inflation

通货膨胀是一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通货膨胀问题都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通货膨胀问题更是不可避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货膨胀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纵观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史,通货膨胀总是和经济的增长相伴生,虽然有的时候表现得温和一些。就我国的经济实践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物价也一直在上升,只不过有的时期上升速度较慢,有的时期上升速度较快,但始终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价格上升的趋势依然不可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2月15日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明确指出,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4%左右,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会无条件或自动实现,对未来的通胀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2012年一月份CPI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当前通胀预期还不稳定。总理在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2012年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很好地结合起来。

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每当通货膨胀发生时,我们都会看到,一国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但往往收效甚微。正如总理在2011年3月份召开的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指出的那样,通货膨胀就像关在笼中的老虎一样,一旦放出来,就很难关回去。这其中必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现有通货膨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剖析形成通货膨胀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篇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个体理性选择发展出的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厂商生产理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坚实根基。然而,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推演、证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数学工具令众多学习经济学的学子望而生畏,并给任课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无小事,面对学生就定理证明过程所提出的疑问,笔者翻阅微观经济学理论相关经典著作和数学书籍,首先,对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上述典型问题进行了补充;其次,对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授课、研究生学习所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06.

篇9

二﹑企业理论的评述

如果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比喻成一个“人”的系统,那么消费者理论与生产者理论就是这个“人”的两条腿,而企业理论作为生产者理论的核心,其在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自古诺1838年的以来,有关企业理论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目前理论界对其脉络发展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新古典企业理论阶段和现代企业理论阶段。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只是人的经济理性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目标就是在成本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至于有关企业的性质,企业边界的确定,以及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X低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不应该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或者说这些应该是管理学所关注的。现代企业理论则将这些问题纳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他们认为这些新古典学派觉得无需解释的问题恰恰是经济学问题的所在。但是,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性质以及企业边界的解释并不是充分的。科斯虽然运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但仍然未脱离新古典的分析框架,尤其对企业边界的解释,更是牵强地运用了边际分析的方法。这些在形式上虽然是完美的,但却失去了更多的实际价值,更弱化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80年代开始,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不断地完善科斯的理论,他们沿用了有关交易费用的概念,并发展了企业理论的分析方法。一是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假定人的有限理性及机会主义的倾向,提出了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概念,从而运用长期合约的不完全性来解释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和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二是以张五常、杨小凯为代表发展起来的间接定价理论,张五常认为企业并不必然以非市场方式代替市场方式,而是用高效率市场代替低效的市场,即“以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而有关企业边界决定的问题,科斯认为企业的边界是由市场运行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之间的均衡决定的,并且十分牵强地运用边际分析来解决企业规模静态均衡的问题。而张五常认为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由于中间商和转包商的出现,使契约形式多样化,所以该条件并不真正决定企业的规模,而只是决定要素市场契约替代产品市场契约的范围,我们很难根据这一条件清楚地断定企业的规模应该如何。

以上有关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的解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有道理的,但并没有对企业为什么只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地区出现给出充分的说明。我认为,企业的经济学意义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在对企业进行社会学分析之前,认我们对企业的本质特征有所认识。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61-02

经济学导论既是经济学科的入门课程,同时又是一门针对非经管大类开设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我们从分析W生学习状况出发,针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上进行了课程改革尝试,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有用性。

一、学情诊断

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前期积累,甚至学习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满足不同梯度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课程内容有益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就需要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习目标模糊,甚至学习目标功利化。经济学是一门显学,其研究范畴已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甚至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有的学生认为,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学经济学,所以自己也跟风来选。加之目前经济、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普遍较高,在部分学生中甚至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就业,学了经济学能够找一个好工作甚至可以挣大钱。学习目标存在偏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对通识教育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一方面,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的学期平均修读学分在25学分左右,个别学生的学期平均修读学分甚至超过了28学分,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学好专业课,通识课程的内容仅需要了解即可。由于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上不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导致了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

3.修读专业不同,知识背景多元化。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经济学导论的学生专业构成丰富,知识积累水平不同。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经济学学习的担忧不同。人文社科背景的学生往往担心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涉及大量数学与计算的内容,担心自己的工具学科知识不够扎实;而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则担心经济学的内容是否需要大量识记与背诵。从另一角度看,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也更能产生新思维。例如,学物理的学生会提出如何从实验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而学法律的学生会思考经济学与法学的联系。

学情分析表明,为了解决选课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有效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进度。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设定

为了解决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甚至功利化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仅仅围绕课程的时代性和有用性展开,力图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定充分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以及今后的工作需要展开,分为三个维度:(1)学习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理论,以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2)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使得学生能够理解“稀缺性”,进行权衡取舍。(3)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精神。在第一堂课对课程的介绍中,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概括为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当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修身齐家的能力,明辨是非的专业态度。

三、以内容广度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安排

围绕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时间、精力有限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综合考虑知识点的重要性、章节之间的关联性、学习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案例的趣味性。

从教学内容的板块上看,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两大板块。在微观经济学板块中,安排了供求理论、弹性分析、消费理论、企业行为、市场与福利共5章内容。其中,供求理论是本课程的基础性理论,要求学生理解供求规律、价格机制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弹性分析重在要求学生运用弹性的知识分析、解释经济现象;消费理论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重要理论;企业行为的内容较为抽象,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与特点,掌握企业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的区别;市场与福利则帮助学生认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宏观经济学板块中,安排了宏观经济运行概览、国际贸易基础、货币银行基础三章的内容。在宏观经济运行概览中,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掌握GDP、GNI、CPI、失业率等核心概念,纠正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从经济史、社会发展史的大视角来理解经济发展问题,尤其是要学生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密切联系,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国际贸易基础中,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以及汇率的基本知识。在货币银行中,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货币的特点,流动性与货币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与货币乘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中各部门的联系。

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看主要分为知识点、图形、案例、热点问题四大类。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强调学生掌握内容的准确性,通过课程的学习,重点厘清容易被误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强调GDP指标的地域概念、流量概念、生产概念,区分失业者与非劳动力等。在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定量分析的工具作用,例如要求学生作图分析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管制带来的不同影响。在案例教学中,强调教学案例的生活化,例如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价格歧视的现象。在热点问题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根据一周内发生的大事件,或者颁布的最新经济政策,又或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及时补充完善教学内容。

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择基础性、工具性、代表性的问题讲解。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投入时间不够的问题,因此需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从这两点出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大量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1)比较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为了区分相近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避免记忆混淆,如: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有何不同?(2)“反常”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甄别人们在学习经济学以前容易误解的问题,例如:充分就业水平下是否仍会有失业存在?(3)实践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将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例如:全职太太算不算失业人口?(4)拓展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深入思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以案例为特色的教学环节设计

篇11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259-02

台湾经济史学家赵冈,与陈钟毅合著的《中国经济制度史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986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影响甚广。在这本中国经济制度史文集中,作者阐述了他的独特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并研究了这些市场的运作,涉及了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等内容。笔者着重拜读了本书的第一至六章,讨论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土地部分,参读了赵冈的另一著作《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兹就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并赘以研读期间引发出来的管见,以供作者和时贤参考。

一、概述

本书绪论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演进过程,它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主要是土地所有权)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耕种契约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史料挖掘。同时,本书的两个突出特点是:不为经济史观的束缚,反对用史料来迁就理论框架;从通史的角度来阐释,避免断代研究中的片面。这为近人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建设性和启示价值的思路。

本书在论述中,把市场经济和人口变化作为两根主线,认为中国自战国以来已形成自由的、包括土地在内的私有产权制度,并在这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这与传统的观点不同,同时代的许倬云也有类似的观点。马克思经济史观认为:市场经济是现代的经济制度。作者却认为中国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经济。理由是:“只要有私有制度发生,经济财货的所有权分散在众多的单元中,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可以有古代的市场经济,也可以有现代的市场经济。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技术水平的高低不同,……但是这些经济单元在决策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却是相同的――在既有的制约下寻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本书,第2页)。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市场与土地分配,赵冈通过对地主户每户平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农村中没有大地主,是特别值得注意之现象。如果村庄中大部分农户只有10亩20亩土地,即令分配不均,上下出入也不过是几亩之差,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赵冈,2006,第160页),这也使得中国的生产制度与典型的封建社会特征有所不同:“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以这种众多的个体自耕农为主体的生产制度”(本书,第75页)。诺思(1999,第25页)阐明,只有当人口增长使得土地资源短缺时,才会形成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由于西欧(不要理解成南欧的希腊罗马地区)人口稀少而土地丰裕,所以直到15、16甚至17世纪才形成完全的土地私有权。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已经存在严重的人口压力,于是就形成了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诺斯认为土地稀缺才会导致明确产权,而赵冈认为土地制度两千年前就基本形成了,二者实际上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要研究中国传统农村的长期变迁,我们不能忽视人口增加对生产结构及地权分配的影响”(赵冈,2006,第168页)。笔者也认为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史中,以“人地关系”最为重要。

经营地主的大范围的长期存在,也使得这种生产制度不同于封建社会地主将土地租佃给农民以进行耕种。所谓经营地主是指那些“设法取得家庭人员以外的劳动力,从事经营农业生产”的地主,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短期雇佣他人劳动力”或“用购买奴婢的方式长期占有他人的劳动力”(本书,第76页)。赵冈认为第一种获取劳动力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力买卖关系”,它表现为私有经济下的产权合约。因此,地权的分散分配方式,也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更倾向于自我经营,并利用劳动契约关系来进行生产的组织。同时,租佃制度也是一种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在人口不断增殖,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的状况下,地主自己经营农场的相对利得渐渐不如出租土地所得为多,后者便逐渐取代前者”(本书,第105页)。但是,土地出租的规模却很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全国耕地71.3%是自耕,只有28.7%是出租”(卜凯,1937,第194页),雇农的比例也极低:“南方各省雇农占总农户之比重,大多不足1%;华北各省略高,最高者也不过7.39%,全国平均的雇农比重只有1.57%(本书,第108页)。租佃制普及的情况下,佃农在订立租佃合约时具有相对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

二、商榷

现在,对“市场经济”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理解的,最通常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许多人头脑中的市场是狭义概念,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配置)大都不通过市场进行,所以不能称为市场经济。但对市场一词还可以作广义的理解:只要存在由供求关系制约的价格,生产要素可以按照价格信号的指引进行流动,就可以认为是存在着市场关系,存在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这种经济就可以称为“市场经济”。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战国以后的经济,应当是可以称为市场

经济的。

我国自战国以后逐渐形成了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商业和市场也比较活跃,赵冈的“市场经济论”强调了这一方面的事实,有利于突破人们头脑中僵化的自然经济模式;但是李根蟠(1997,第69页)认为战国以后“自给性生产仍占主要地位,市场机制远远没有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把这种经济称为“市场经济”,其片面性是明显的。笔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体现在边际分析上的,即使自给部分比重高,只要边际价格是市场价格,那就可以用市场经济模型来分析。

本书在首章提出了一个“均衡模型”,该模型对本书有一定的基础性。这个模型最重要的是说明了,即使是市场经济下,人口的过剩也会导致家庭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传统学者用工场手工业不如家庭生产来证明中国不是市场经济,是封建经济。但是本书后来的取材甚少再论证到这个模型之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对模型进行规范的检验,而经济实践与这个经济模型的关系为何,在此书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这是一个遗憾。且在书中的第9页,有关资本与土地的边际报偿率的不等式上出现了一个错误,明显地把不等号的方向弄反了。

本书在细节之处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第六章探讨雇佣劳动的问题时,只计算现金工资,而忽略了实物津贴的部分;第二,在首章提出的经济模型中,忽略了职业的季节与地域的转变,也未能考虑生产规模等问题。

笔者认为本书对中国经济史材料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应当说是意义深刻的,在如何选择与排列史料方面,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运用史料来证明传统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同时,辅之以理论分析说明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路径,较好地论证了传统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尤其是私有制和市场方式在其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新星出版社,2006.

[2]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赵冈.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M].新星出版社,2006.

[4]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M].成城出版社,1937.

篇1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56-02

1 效用的涵义和性质

1.1 效用的涵义

效用是微观经济学中最经典的术语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历士多的《政治学》。作为经济范畴的效用,最初出现于费迪南多・加利亚尼1751年出版的《论货币》,其含义为“事物能使我们获得幸福的属性”。现代经济学对效用的理解,正如萨缪尔森(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所说,“可将效用理解为一个人从消费一种物品或服务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有用性”。把精神的、非物质的内容从效用中“清除”出去,避免经济学卷入伦理道德的争论中。萨谬尔森在上述定义之后紧接着加了一句,“更准确地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排序”。形成现在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理解: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得到满足,则是正效用,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基数效用论者的基本理解是:效用是从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或快乐,是幸福的增加,并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和加总;序数效用论者的基本认识是:效用反映个人的偏好,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可以计量,也不可能加总求和,只能排列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

1.2 效用的性质

(1)效用的主观性。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首先,表现在效用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即对不同的人,同样的物品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比如面包和饮料两种物品,张某认为面包的效用大于饮料的效用,恰恰相反,王某认为饮料的效用大于面包的效用;对同一个人而言,同一种物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可能不同,比如同一件羽绒服,在冬天和寒冷的地带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大,在夏天和热带则可能给人们带来了负效用。其次,效用的主观性指消费者心理上的主观感受,而非物品本身的属性,物品本身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的,一般称之为物品的使用价值,它描述的是物品客观属性,不受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个性特点决定。效用从物品对人的角度所进行的描述,反映人与物品之间的一种关系,受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个性特点决定,强调的是消费者对某种物品带来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一件物品不论其客观上具有多大的有用性,但对某个具体的消费者来说,效用只取决于这一物品的稀缺程度以及他在这一基础上作出的主观评价。再次,效用的主观性表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改造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人生理想等,克制一些无关生存的欲望,于人于己不利的欲望或者自己正常情况下无法满足的欲望,降低相应商品或行为的效用水平。克制这些不合理的欲望不仅可以让人们的灵魂远离痛苦,而且还可以给人们提供比用商品或行为填满不合理欲望的沟壑所能得到的满足还要大。而对一些合理的、自己有能力满足的欲望极力主张人们去实现。最后,效用虽属主观范畴但不含伦理学判断。只要能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物品就有效用,欲望本身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不在效用评价范围之内。

(2)效用的可计量性。效用一词,经济学发展史上有过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主要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和加总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不可以计量,更不可以加总。在经济学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往往被安排在同一章中介绍给读者,竟可以相安无事,在其他学科中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其原因就在于,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无论“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分析方法虽不同但得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一致的,所以这两种理论能够和平共处。序数效用论虽然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反映了个人的偏好,不可以计量,只能排列顺序,否认了效用的计量性,那么消费者主观评价系统对特定商品欲望满足程度是如何排序的呢?显然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萨谬尔森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经济学家,他处心积虑地构建“显示偏好理论”,即当消费者在市场上选择了某一商品或劳务组合,他的“偏好”就同时被“显示”了,因此经济学家无需数量描述,就可以证明这一组合必然是效用最大化的。其实消费者在市场上进行选择显示偏好,就是依据自己的主观评价体系对欲望强度进行排序,消费者主观评价体系认定效用作为欲望强度,存在着强弱、大小的不同,默认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否则消费者无法对商品的效用进行排序,无法在市场上进行选择商品,由此可见,消费者主观评价体系是效用可以计量的默认系统。所以,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不可以计量的,指经济学家无法也无需对效用进行计量,但消费者主观评价体系是可以对效用进行计量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正是基于对效用的共同理解,即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才会对消费者行为得出一致的结论。

(3)效用具有递减性和可再生性。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从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是减少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后,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的效用又可恢复如初。

2 消费者行为理论

2.1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假定

(1)消费者是理性的经济人。理性指消费者将自己“付出”与“获得”进行比较:当“付出”给定时,追求尽可能多的“获得”;当“获得”给定时,追求尽可能少的“付出”;当有限的资源面对一系列给定的“付出”与“获得”时,选择其中差距最大的。按这一“理性”行为的人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因此,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消费者在进行行为决策均符合消费者均衡条件。

(2)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是既定的。不同的收入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不同,获得的商品的效用不同。只有在相同的收入条件下,在不同的消费决策中选择效用最大化的消费决策才有意义。同理,商品的价格不同,导致最佳消费组合不同,只有商品的价格不变,在不同的消费决策中选择最佳消费组合才有意义。

(3)消费者的偏好是即定的。由于效用的主观性,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组合的效用会因时、因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确定最佳消费决策,只有消费行为发生在既定的时间、地点才有意义。

(4)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对消费者是相同的。消费者用货币交换商品,实际上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只有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才能用货币的效用衡量商品的效用。

2.2 消费者均衡

运用效用论中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分析得出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假定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总是购买效用最大的消费品组合,则消费者的行为可以转化为一个求解效用函数条件极值的数学问题。设I为消费者的收入,Pi为i种消费品的市场价格,则P1X1+P2X2+…+PnXn=I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以此条件求效用函数:U=u(X1,X2,…,Xn)(注:式中U表示消费者一定时期内消费各种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效用总量,X1,X2,…,X n表示n种消费品的消费数量。)的最大值,得:

MU1/P1=MU2/P2=…=MUn/Pn=λ

式中MUn=du/dxn,即Xn的边际效用;λ为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即:消费者均衡条件是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效用论的序数效用论从消费者偏好进而应用无差异曲线细化分析出消费者消费行为。应用无差异曲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和预算线共同推导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即所购买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之对应。如果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X1、X2,且给定一个效用水平U0,则效用函数为:

U0=u(X1,X 2)(1)

式(1)表示一定的效用水平,可以从X1和X 2的不同组合中获得;由于X1的减少必须由X2的增加来弥补,所以ΔX 2/ΔX1< 0,即函数(1)为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称ΔX2/ΔX1为X1和X 2的“边际替代率”,如果要使总效用维持不变,则随着某一商品消费数量增加而必须放弃的另一商品数量将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规律说明,函数(1)为一条突向原点的曲线;在序数效用论中,这条体现同一效用水平、向右下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被称为“无差异曲线”;如果给定预算约束I=P1X1+P2X2,必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与之相切,切点即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因此有:ΔX2/ΔX1=P1/P2。

本式的意义在于,经济学似乎不用涉及效用和效用计量,只要通过消费变量ΔX和价格P,也可以推出与基数效用论同样的结论。虽然,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运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但是,这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一致的。综上所述,消费者行为理论描述了消费者如何作出消费决策,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须将既定的收入按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进行配置,消费者行为理论也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模型,反映消费者作出消费决策时的基本规律。

参考文献

[1]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黄有光.社会选择的基本问题与人际可比基数效用的悖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5).

篇13

金融学专业的三个方向:银行、证券、保险,以证券方向的实践性要求最高。金融学本科专业证券方向的核心课程《证券投资学》,主要研究有价证券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所有参与者都将体验管理与预测,从而进行决策的个体成就感。有价证券市场紧跟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势,风险与收益并存,可能为个体带来莫大的收益,也可能遭受不确定性的风险。本文将着重探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方法论的应用环节,力求突破这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瓶颈,缩小与学生预期的差距,增强实战的体验感,获得基本分析、技术分析能力的提升,培养优秀的独立实践和创新人才。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期望值过高,理论难度大,技术分析的前期知识储备要求高,学生隔靴搔痒感明显,是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们通过对经管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对经济发展环节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尤其是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往往有一种去有价证券市场进行“大展拳脚”一把的想法,均形成了对该门课程的强烈的学习欲望,问题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是否能够被充当引领角色的主讲教师延续下去。《证券投资学》以其他专业课程为基础,其先导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公司理财》、《财务报告分析》、《统计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涵盖了经济学、会计学和数学领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架构做支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大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证券投资学》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并辅助以实习基地参观和实验室模拟平台开展教学,但仍然在教学效果上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值得探究。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过程目标要求

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专业人才难以被复制之说也说明了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应是在普适的教育方法上体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独立实践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而这正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课程《证券投资学》所需要的认知。该课程是理论经济学实践性检验的承接课程,同时也为其他金融学的课程例如金融市场、投资银行、投资基金提供先导,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独立的思维范式的养成依赖于一种惯式的方法论,这就是一种捻熟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过程。《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目标应围绕使学生理解和运用市场运行规律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独立实践和创新人才。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方法论实现途径

1.“一以贯之”,以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成就科学精神

每一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应在学期开始前做充足的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并通过引领、组织的过程表达出来。就本科教学的要求来说,“研究性学习”是《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理念很好的选择。以问题为核心引领,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开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大盘的走势作为检验的工具是该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宏微观的市场行情趋势预测是引领学生进行基本分析技能掌握的桥梁。例如,美国政府以及欧盟的对俄罗斯从外交、经济、国防、能源等方面进行制裁的决定将对全球的能源需求结构、价格有何影响,与此相关的有价证券市场将会何种反应。该问题紧密联系时事热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宏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背景,分析稳定性相对强的外汇市场上相关货币的走势和短期行为见长的股票市场上相关能源产品的价格走势,并以此为例展开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微观结构的关注,进行为期整个学期的基本分析能力的实践过程。思维的连续性和创新性是一个长期过程的累积行为的成果,以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去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养成能力。

2.“无独有偶”,以发展史再现情景的方式学习技术分析

波浪理论、K线图、WMV型等技术分析的形态和MACD、RSI、KDJ、OBV、轨道线等技术指标趋势线单独看来不仅晦涩,且展现不出其意义,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能够摒弃以上两种弊端。当然,这对主讲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学团队的分工协作与经验积累。查找出不同时期的个股、板块或者大盘的典型形态作为技术分析内容中形态理解与运用的方法是适宜选用的形式,结合学生的模拟炒股平台验证过程的结果将与学习能力的养成相得益彰。

3.“有的放矢”,微观个案检验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证券投资学》的案例方法具有特殊性,是所有高等院校本科课程中时效性要求最强的案例,注重微观个股走势和形态的差异而不是趋同或者普适,以情景再现为依托,以模拟平台为工具,指导学生在学期起初选择某一类行业中的某一家上市公司的个股作为观察对象和实践依据,进行证券投资的技能养成过程。每3---5名同学形成学习小组,同一小组的同学所选股票必须属于同一行业。在分组中应注意按行业和不同的板块均应有呈现,小组讨论所选公司的财务报告,重大事项、大股东和董事的稳定性等基本管理层面和财务层面的信息,在比较中预测微观个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股价走势,选择技术指标进行短期预测,形成报告提交给主讲教师,主讲教师于每周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不同板块的个股进行重点点评。从学生选股到实时评析贯穿于整个学期,是该门课程中的复杂案例应用过程。

在具体的授课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独的知识点。例如专有名词、专有指标,可选取短小精悍的案例进行单独解析。例如对股票定价的过程学习,债券收益率的计算学习等宜选取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收益实现过程宜选取真实的对应品种的交易工具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学习。

由兴趣引发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热忱和愉悦的课堂气氛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任务是以专业的素养和专业的态度将这个两者延续下去。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突出情景再现加深对形态和趋势的理性认识,结合精心挑选与组装的案例保持学生求知的兴趣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法论应用过程。注重实时性、趣味性、衔接性的行业个股和板块的案例选取,增加学生的知识的广度,注重技术分析指标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知识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李晓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3]马文波,蒲涛,蒲适.证券投资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7.

作者简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