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8:16: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花艺插花教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却发现,但在近三年的稽查工作实践中。要真正落实好这一良性互动管理方法,稽查部门的职责不能只是定位于通过立案稽查堵塞偷税漏洞,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而要着眼加强税源管理全局的高度,本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通过分析涉税案件的特点及作案手段,发现税收征管单薄环节及漏洞,并从加强税收征管的角度向征收管理部门和纳税人提出预防和改进管理的建议,即实行稽查建议制度,促进稽查效果的转化利用,这样才干真正达到管查互动,以查促管的效果。事实上自年至今,从我局探索和推行这一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制度对加强税收征管、改善纳税企业经营管理及规范财务核算发挥了长足的作用,受到征管部门和纳税人的广泛好评,更得到上级机关的肯定。
完善制度建设。自年起,明确稽查建议内容。为贯彻落实好市局《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管理方法》稽查局在稽查工作中,通过不时的探索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稽查建议制度,使稽查工作效果得到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以及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单薄环节和征管漏洞,所谓稽查建议制度我认为就是指国税稽查部门对稽查过程中发现的纳税人在税收缴纳等方面存在缺陷或需要规范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稽查建议,及时传送给纳税人或税政、征管等职能部门,由纳税人或相应职能部门进行整改或落实后,依照固定的顺序将整改结果和落实意见反馈给稽查局,从而不时完善税收法制和强化税收征管的制度。
依据税收征管法和有关税收稽查工作制度,为使这一制度在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从四方面明确稽查建议制度内容:一是明确规定税务稽查建议形式为一案一建议、一案多建议和多案一建议三种。要求稽查小组每检查一户企业,或者在某项专项稽查工作结束后,规定时间内,采用书面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和传送工作中发现关于征管部门管理漏洞和纳税人方面有关涉税违章违纪的问题。二是明确税务稽查建议的实施主体,为稽查局稽查和审理两个部门。稽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向审理股传递;审理股根据审理和建议情况,制定《税务稽查建议书》向征管部门或纳税人反馈。三是明确稽查建议事项。税务稽查建议事项分对外建议和对内建议。对外建议是针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各税缴纳和发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对内建议主要是对系统内各征管单位在政策法规执行、税收征管、纳税核定等方面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四是明确税务稽查建议书和反馈意见演讲文档格式和形成时限,以及送达和存档备案管理流程措施。通过明确上述内容,使税务稽查制度日趋幼稚与完善,发挥出了这一制度在促进管查互动中应有的作用。
强化制度落实。实行稽查建议制度,推行责任考核机制。对税务稽查人员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求我稽查人员在查找问题和提出建议时要坚持尊重事实、公正合法、切合实际、突出重点和注重时效的原则;其次是要求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要透彻,要明确指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以便为征管部门和纳税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这决定了税务稽查人员在稽查建议的形成与落实的工作过程中,负有较重大的责任。
局推出了稽查建议责任追究与工作考评机制。一方面我局结合议案、评案和集体审理等工作制度,为能强化税务稽查建议制度的落实。采取查评结合方式,不时完善稽查建议制度。稽查局要求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对个案的查处情况进行集中汇报,集中讨论案件检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在案件提交审理后,稽查局更组织案件审理小组人员进行集中审理,除审理定性外,把稽查建议也作为讨论的内容,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结合集体讨论的要点,撰写稽查建议书,且严格要求稽查建议要根据稽查中发现问题的事实、情节和程度等,及时、准确地相应提出的稽查建议书要求内容明确,用语准确,所提建议要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并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然后再报经分管局长、局长审阅后,再由稽查局的名义制发,以严保稽查建议质量关。
局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逐步规范稽查建议的责任追究和工作考评机制,确保了稽查建议的质量关的同时。以此保证稽查建议制度的落实。一是将《税务稽查建议制度》纳入稽查、审理岗位职责,明确规定稽查人员、审理人员提出《税务稽查建议书》操作规程,对稽查人员在税务稽查实施过程中,对应当提出稽查建议而未履行的或敷衍塞责,轻率提交不负责任的建议书的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将稽查建议工作列入工作考核与评价,局要求检查人员对检查有问题的案件,必需要有稽查建议,并在结案前完成,坚持将稽查建议的提交情况作为稽查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4-0005-03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反思当前教育现状时指出,教育不平等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诸多因素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将目光集中在文化障碍问题上,认为当下文化障碍和经济障碍(文化障碍有时甚至比经济障碍更难逾越)已成为生产与再生产社会阶层以及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1]。1973年,布尔迪厄正式提出了文化再生产理论。在该理论中,他强调了三个观点:首先,教育行动是一种符号暴力。无论从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来看,教育都具有双重武断性,即教育内容的选择是一种武断性,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文化,而这种教育内容又通过独断的方式强加给学生[2]13。其次,学校通过符号暴力实现文化再生产。
阶级的文化武断地强加给学生,有利于统治阶级子女的学业成功。而同时,教师的权力是由统治阶级给予的,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由统治阶级的文化决定的[3]29。因而,在统治阶级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儿童显然在教育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被赋予文化资本[4]192-201。不同的学校教育,更是强化了不同阶级文化资本的差异!最后,文化再生产导致社会再生产。文化资本被制度认可后变成了一种资格如文凭和学历,然后通过把学术等级转化成社会等级,就完成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优势阶级则通过把自己的文化资本转化为子女的文化资本,让其获得教育证书,确保子女的优势地位,实现代际间的传递[4]42。
目前在我国,农村学生能够考入国内一流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接受基础教育后又不得不返回基层从事劳动。从表面上看,是他们个人能力或天赋的问题,前期的研究也偏向于经济原因上的探讨,很少触及到社会文化方面的深层隐形原因分析,而布尔迪厄则以其敏锐的视角和洞察力将目光聚焦到深层的社会文化上。
一、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呈现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形成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占据优势主导地位,而农村地区则处于弱势被动地位。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
(一)教育起点的差异
布尔迪厄提到,在考虑经济资本的同时,不能遗漏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性的教育投资,即家庭所输送的文化资本(在将来的教育行为中,所产生的学术性收益直接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4]194。
1.文化资本的不同
文化资本以三种不同形式存在: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可以被视为是具体状态的文化资本;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是制度化状态的文化资本;书籍等文化商品则是客观状态的文化资本。前两种形式的文化资本虽然不可以直接传递,但可以通过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让子女在无形的熏陶中得到继承,并通过学校教育使其制度化为教育资格。与城市父母相比,农村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常少,因此,在前两种文化资本上,农村子女相对城市子女处于弱势地位。而客观状态的文化资本虽然可以直接传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家庭的图书拥有量远远高于农村家庭,因而,在第三种文化资本的占有上城市子女依然处于优势地位。
2.教育投入的差距
布尔迪厄认为,衡量文化资本最为精确的途径,就是将获取收益所需时间的长短作为其衡量的标准[4]198。从闲暇时间的拥有量来看,农村居民的时间也许并不少于城市居民,但其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却远不如城市居民。首先,在观念上,农村的父母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供孩子上学(当然有些家长还持教育无用论,不支持孩子接受教育),认为为子女付出了学费就已经够了,其次,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较好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也使得他们无法常常带着孩子出去游玩,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特长;最后,近年来,大批农民离乡背井进城务工,造成的大批留守儿童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父母和子女连见面的机会都屈指可数,毋庸说教育子女了。
3.教育期望的差异
教育期望影响着成功机会,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现实中,农村的父母出于一种相对保险和相对传统的考虑,往往不会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市民阶层基于其本身的地位及周围面临的压力,往往会希望子女通过良好的教育能够更上一个阶层。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影响到了城乡家庭教育的实际行动。
(二)教育过程的差异
1.课程内容的城市价值取向
根据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课程就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化选择,它界定什么样的知识是优越和特殊的,什么样的知识是可以称为学校教育知识的。而这种知识的选择与界定其实又与权力相关,它必须符合特定时期优势团体的价值和信仰,与优势团体的文化相一致。因此看起来似乎是中性的、不偏不倚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却暗暗地偏袒那些已经获得语言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及掌握优势文化的人,因而再造了更大的社会等级制[3]116。
首先,从课程的设置来看,音乐、美术、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等科目相对来说更加体现强烈的城市价值取向;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知识本身相对来说价值中立;仅有劳动课与农村学生的经验及文化更为接近。其次,从各科课程内容上看,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学科内容更倾向于城市文化价值的取向。
2.教育过程中城乡教师文化水平的差距
如果说父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教师的文化资本对于学生的影响则是直接而深远的。因此,城乡教师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学生的受教育水平。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师资面临着以下两个突出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在偏远地区复式教学、包班教学现象依然严重。另外,农村音、体、美教育师资短缺,使得这些学科大多形同虚设。
(2)总体说来,城市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学历、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研能力等方面都要明显高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以山东及北京城乡小学教师学历情况为例(见表1)。
(三)教育结果的差异
1.基础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公平
在我国,最具权威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就是高考,但其公平性同样值得推敲。我们知道,当前高考日益重视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如山东高考采取“3+X+1”的模式,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英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指基本能力,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而实际上,农村考生信息相对闭塞,资料相对匮乏,优秀的教师资源更是紧缺。采用这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评价方式,无疑会使我们的农村学生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
2.基础教育评价结果的不公平
基础教育评价结果的不公平鲜明地体现在高等院校的新生城乡比上。余秀兰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南京大学2002级9个学院19个系的学生的家庭居住地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如图1[4]213。由此可见,高等院校新生来自城市和县镇的要占大多数,仅有部分新生来自农村。
二、文化再生产视角下审视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启示
以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更高、更深刻的剖析当前城乡基础教育差异,我们洞察到城乡基础教育之所以出现二元差异,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原因,还有更隐蔽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布尔迪厄所言,教育确实具有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功能,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即在创造公平机会的同时,又在制造着机会内的不公平。既然教育有存在的必要性又有内在的矛盾性,那么教育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呢?毋庸置疑,这需要政府、学校、家长整个社会的合力:首先,在教育起点上,广大农村父母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抱以更高期望。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摒弃一味倡导的“城市至上”的课程价值取向,适当地添加一些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村文化的课程内容;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范生投身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去,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最后,在教育结果上,应该修正城市取向的评价标准,选择一些适合农村学生的考试内容;变革考试制度形式,增加对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法规,从而达到实质的公平。
正如罗尔斯所说,“对于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5]。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在这样一种不断反思自我的基础上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伟珏.一种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2006,(5):109.
[2[法]布尔迪厄,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
[3]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420
茶文化的推广符合校园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综合反映,而在中学推广茶文化,则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 茶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茶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修养和境界,借茶而饮并相互交流是一种文明而优雅的活动。从文化本身的意义和形式上看,茶并不是胜利者的旗帜,也不是失意者的解药,它只是赋予人们一种静的心态,在思绪随茶香飘散飞舞的刹那,和谐静谧就会在大脑中漫延。于是张狂的思绪也慢慢转淡,烦恼和不安也渐渐消散。因此,品茗不仅可以让人正视自己,也可以让人重新振作,这点对于中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使其性格发展健康而向上的有利手段之一。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茶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第一,推广茶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是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综合标志。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学校推广各种艺术形式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校园文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校园文化的多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想。
第二,校园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并且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学校园的土壤中不断培植,为我国茶学文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力军,也为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自身人格魅力提供了潜在的动力。
第三,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不仅于物质生活上给人以实质性的享受,也为国民精神品质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中学进行茶文化的推广,也有助于学生精神品质的提高,是其得志时怡情、修性的重要手段,使得学生们不骄傲自大,不盲目自喜。在其失意之时,品茶论艺也是学生们互相安慰、平衡心灵的重要方式。因为茶中自有人生的满足,品茗时的互动也会冲淡失意和落漠的心境。使得学生们不陷入一种自闭的状态,也不会沉浸在深沉的忧郁中。
二、茶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的素质教育意义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综合反映,而在中小学推广茶文化,则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特征。
已有研究表明:茶文化有助于中小学身心健康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1)认同作用
当茶叶逐渐深化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时,便有了"粗茶淡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醋茶"之俗语,而今,茶已成"国饮",并有着它传承古今,经久不衰的文化内蕴。于是,在中学推广茶艺文化,是学生们认识社会,沟通理解的一个窗口,而作为一个我们不可忽视的群体,其认同作用有着必然的功效性,校园文化群体的选择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情操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个校园文化的传统氛围中被渲染开来,当这个兴趣群体逐渐扩大,并慢慢拓宽时,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凝聚,一种整体的认同。
浅茶慢饮,作为一种审美状态,使学生领悟到一种简约、含蓄、宽容、自律的处世哲学,让茶艺之香在中学中广范传播可以高雅人的气质,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优化人的艺术教养,从而达到义务教育之美育的目的。而茶文化又以音乐、诗画、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茶对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道德观念和价值影响,可以对学生产生精神鼓舞,情感愉悦,以及审美效应等。
(2)修养作用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茶文化是那样的深沉和凝重,在它的广袤和无限丰富性的面前,我们感到了一种深藏于内的艺术魅力,当茶变成一种思考时,会让人在假想中回到自我,也回归过去,只有在茶叶那既苦涩又香醇的滋味中,人们才可以真正懂得体会人生,当茶变成一种激励时,感受茶的那一丝苦涩,抛弃那些惘然,在茶艺与精神结合的瞬间产生共鸣,这就是茶文化的修养作用。
品茶之美,美在意境。闲来独坐,沏上一杯茶,观杯中汤色之美,亦浓亦淡,如酽如醇:看盏中叶芽之美,若眉若花,栩栩如生:赏手中茶具别致,或古朴大方,或精巧玲珑,香雾缭缭,云气袅袅。细啜慢饮,悠悠回味,只觉齿烦留香,清幽扑鼻。此等意境令人心旷神怡,矜持不燥,物我两忘。
于是,在这样的品茶活动中,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自我修养都会达到一定的社会高度,相较之其它的教育方式而言,更为有效,更为形象,也更为深刻。使得校园之中得以处处都见绅士淑女的风范,使学生对茶的享受由生理转化为心理,使其修养不断提高和完善。让学生们在品味中显示出超俗,在优雅中不乏激情,从蒙懂的孩子,慢慢成长,慢慢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让学生们通过沏泡技艺,体会那种深刻的美,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在这种雅致的艺术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心境,陶冶自己的情操,让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漫漫深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在一起,并且相互渗透融合。而不同国家的人民也纷纷走出国门,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奇与快乐。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不同文化的碰撞除了带来新奇的感受,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冲突。所以,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文化,避免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上谈谈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交往原则和交往模式的差异
在东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最典型的差异就是中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在中国,人们对于集体有着非常强的归属感,一切交际活动都从此出发,中国文化向来也都是将家、国、天下放在首要位置,在危难时刻,个人甚至能够为了集体牺牲一切。但是西方的每个人都认定自身的唯一性和特殊性,交际的出发点也是个体本位,强调个人潜力、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个人财产利益,鼓励人与人相互竞争。
在中国,人际交往中具有强烈的表面性,重视“面子”,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是传统美德,属于情感类的交往方式。而在西方,人们交往时更看中实用性,只要有利益需求就是朋友,人与人交往时,提倡AA制,公私分明,而且,西方人极其注重个人隐私,属于“工具类”交往方式。
二、交际时间取向的差异
交际时间的差异是指双方的时间观念不同。中国人的祖先在土地上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劳动,使得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养成了重视过程的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对时间的顺序有着偏执的强调。举个例子,在写信这件生活小事上,中国人习惯将地址写在前面,而且按照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收件人姓名写在后面;但是在西方恰恰相反,需要将收件人姓名写在前面,地址按照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从小到大排列。
中国人做事喜欢寻根究底,并且对过去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尊敬与怀念,喜欢从已经过去的事情中寻找教训与方法,尊崇祖先与老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也都追崇尊重传统、回归自然。这种文化现象使中国人形成了追求统一、稳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一方面上讲,也有消极的意味,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西方人对于时间始终有一种紧迫感,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奋斗就能改变命运,变革就意味着进步。这种观念也使得西方人极少看中旧事物。比如在中国,“老”象征着智慧、资历和权威,在西方,“老”就表示体力与能力的衰弱。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缺乏紧迫感,万事“慢慢来”,体现在具体交际上就是很少提前预约、迟到等,“急”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毛病。西方人对时间看得很重,往往会对有限的时间做出紧密的安排,做到时间效益的最大化,社会、生活都要按照时间准确执行,迟到会被看成不守信的表现。
总的来讲,西方人的时间关键具有计划性、办事效率高等优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灵活性强,并且具有自由性。
三、交际语言的差异
交际语言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对于相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和表达风格。比如在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非常直接,中国人往往含蓄地表达自身的愿望,利用环境分为对交际信息进行补充是中国人的特长。这种交际口语的差异是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活氛围造就的。中国人注重集体,时间久了相互之间就能产生默契,往往不用说话就能被对方得知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历史上许多政治运动也使得中国人相信“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而在西方,无论在什么场合,交流都是直奔主题。
在书面交际方面,汉语崇尚含蓄与意境,往往会多出一种言外之意,属于意合语言,在使用时,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运用使得逻辑关系被隐藏起来,整体上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多样性。西方语言则以句式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著称,属于形和语言,在使用时,多注重各类词语在形态上的变化,主从时态分明,用严密的形态表现语意信息和语法范畴。
四、结束语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交际风格,但是这种风格差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艺术、文化甚至婚姻的不断交融,已经越来越小。在跨国文化交际中,站在对文化差异宽容和认同的立场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
【参考文献】
一、交易效率、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一) 交易效率的内涵及意义
“交易效率”最先由经济学家杨小凯于1988年模仿了“冰山运输成本”提出:假若一个人购买一单位(元)商品时,他实际只得到k单位(元)商品,那么这1-k单位(元)便可称之为交易成本,而k单位(元)可称为该笔交易的交易效率。
(二)交易效率、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近年来,经济学家日益发现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城市形成中的局限,纷纷改用规模报酬递增和交易效率理解城市形成中的本质问题。这类文献可分为两类:一类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多样化消费偏好和交易效率之间的两难冲突,来解释城市形成(fujtia and krugmna,1995);另一类借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经济、交易效率、多样化消费偏好之间的两难冲突来解释城市形成(yang,1991,yang and rice,1994,yang and ng.1993等)。
二、2008年我国58个主要城市交易效率分析比较
从样本的选择来看,本文选取中国代表性的58个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它们主要由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重要工业基地或对外开放城市组成。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只有58个城市,只是基于数据收集的难度而折衷的结果。
(一)交易效率指标的初步选取与数据说明
杨小凯认为,交易效率改进既可由运输条件(新的运输技术或运输基础设施)引起,也可由制度性变化(更有效地保护产权的法律或更具竞争性的银行制度等)引起。赵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交易效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类。本文结合杨小凯、eigen-zucch、钟富国、赵等知名学者的观点,交易效率指标将从以下层面选取。
(二) 数据处理与因子分析
1.数据处理
由于衡量交易效率的23个指标的偏度均大于0,呈多右偏状态,所以应利用自然对数进行转换,使其变为对称分布,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信度分析。
2.信度分析
从表2交易效率各指标信度分析结果表可知,各指标的cronbach的α信度系数为0.951,符合大于0.8的高信度检验标准,说明各指标均通过了信度分析,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因子分析。
3.因子分析
表3是根据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得到的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kmo值为0.819远高于0.5的检验标准,bartlett球形检验也达到1%的显著水平,可进行因子分析。但我们提取出来的主成分-因素1对交易效率各指标的解释力存在明显差异,对应的主成分-因素1解释力小的指标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指标与我们需要的交易效率指标并不一致,可以予以剔除。剔除后的其余变量的检验结果如表4。
通过观察表3、表4可知,剔除某些指标后的kmo参数比未剔除前明显上升,bartlett球星检验的卡方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提取的主成分-因素1对各变量的解释程度均进一步增大,这表明,我们剔除解释力低的指标的作用是积极的。
表5说明了主因素对变异程度的解释率,可以看出我们提取出的主成分-因素1解释了15个变量总变异程度的78%左右,其特征值为11.784,相当符合按照特征值大于1以及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大75%以上的因子分析法提取原则。
综上所述,影响一个地区、城市的交易效率他的因素来自多个层面,不仅有来自于制度层面的、资源禀赋层面的、教育层面的、更有来自于基础建设、信息通信科技层面上的。最后,我们将因子分数系数矩阵作为新的变量保存下来,即为我们要进一步分析的交易效率指标。
下面为运用spss16.0计算得出的我国58个城市2008年交易效率得分及排序情况:
1.从直辖市角度看,北京排名第二,交易效率得分为9.907,天津排名第五得分为8.463,上海排名为58个城市之首,得分为10分,重庆得分为9.114排名第三。
2.从省会城市角度看,共选取了我国27个省会城市得分情况及排名分别为:石家庄得分6.407排名22,太原得分5.595排名30,呼和浩特得分4.569排名39,沈阳得分7.576排名10,长春得分6.843排名19,哈尔滨得分6.688排名21,南京得分7.557排名11,杭州得分7.67排名9,合肥得分6.342排名
24,福州得分5.978排名27,南昌得分5.121排名34,济南得分6.715排名20,郑州得分7.147排名15,武汉得分7.814排名7,长沙6.851排名18,广州得分8.966排名4,南宁得分5.352排名31,海口得分3.771排名44,成都得分8.338排名6,贵阳得分4.979排名36,昆明得分6.072排名26,拉萨得分5.511排名31,西安得分7.206排名13,兰州得分4.606排名38,西宁得分2.905排名52,银川得分2.978排名50,乌鲁木齐得分5.062排名35;
3.从选去的其他城市角度看,包头得分4.898排名37,乌海得分0.000000159排名58,赤峰得分3.111排名48,通辽得分2.616排名54,鄂尔多斯得分3.038排名49,呼伦贝尔得分2.793排名53,巴彦淖尔得分1.41排名56,乌兰察布得分1.071排名57,唐山得分5.756排名29,秦皇岛得分3.686排名46,大连得分7.112排名16,大庆得分3.927排名42,无锡得分6.369排名23,苏州得分7.338排名12,南通得分5.153排名33,连云港得分3.928排名33,宁波得分6.949排名17,温州得分6.138排名25,厦门排名5.18得分32,青岛得分7.195排名14,烟台得分5.928排名28,威海得分4.195排名40,珠海得分3.662排名47,深圳得分7.737排名8,汕头得分2.976排名51,湛江得分3.802排名43,北海得分1.56排名55。
(三)交易效率指标与主要城市级别的关系
可以看出,城市级别的不同对交易效率及其各指标的大小都有影响。城市级别越高对应的各指标值越大,相反,城市级别越低对应的各指标值越小。即直辖市高于省会城市、省会城市高于其他城市。
三、交易效率与城市化的关系
从交易效率与城市化关系看,交易效率对城市化的影响为正。由模型1为只包含变量人均gdp的模型,该模型的可决系数仅为0.007,说明仅利用对数人均gdp这一个变量来解释城市化的解释力是不够的。在当我们将变量交易效率引入模型后,既得模型2,可知,此时模型的解释能力显著上升到0.564,且变量交易效率对城市化的影响为正,系数为374.754,说明交易效率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积极且效果明显。另外,引入交易效率后,人均gdp的系数由-0.002变为-0.008,说明,交易效率在影响经济发展(人均gdp)的同时对城市化进程起着正面的推动作用。
四、总结
通过以上统计学分析和回归模型不难看出,交易效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级别越高,对应的交易效率数值越大。交易效率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是显著的,它通过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又可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交易效率共同作用。且表现为,人力资本在提高交易效率作用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物质资本的投入力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 经济研究, 2003 (3) .
[2]赵. 交易效率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城市发展研究, 2005 (3) .
[3]樊纲,王小鲁,张立文.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2000年报告[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3) .
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郊区化阶段,郊区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其深刻的变化,吸引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日益突出,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郊区化的研究现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城市郊区化的差异,希望为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推进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城市郊区化的概念
城市郊区化是指由于城市中心区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因而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外迁,形成相对中心区而言的城市离心化现象。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2],它是不同于城市郊区化的又一重要概念。具体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工作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变化的职业转换过程和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3]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城市由集聚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具体体现在人口、商业、工业、服务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其实质是指在市场经济和制度革新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的一种置换,是一些城市要素如人口、工业等从原来的城市中心空间置换到城市郊区空间。城市郊区化的本质就是"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动态作用。[4]郊区化的前一阶段是集中城市化,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它的内部空间的承载力会达到极限,出现城市发展的"排斥力",形成聚集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就会统领主要方面,城市中心的人口、产业、就业岗位在市场的决定性的作用下被置换到城市郊区。因此可以说,正是这一对作用力的平衡与不平衡交替演变,促使了城市的螺旋上升和郊区化的发展。
二、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兴起及其动力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出现了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首先开始外迁,一些工人跟随着工业的外迁也迁入郊区居住,于是郊区化出现了。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郊区化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对中国的郊区化进行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周一星(1996)利用人口普查资料,确定北京在1982-1990年期间已经进入了郊区化过程[5],之后学者们大都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对苏州、杭州、常州、无锡、大连、沈阳、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做了研究,[6]研究表明中国部分大城市自1982年开始已进入人口郊区化阶段。
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郊区化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和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7]关于中国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大类认识:
一是认为中国郊区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制度的变革。周一星、孟延春(1998)认为,中国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四个方面[8],分别是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住房制度改革和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内外为旧城改造和郊区化提供的大量投资;贾鹏(2006)认为,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以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中国郊区化的主要动力机制。[9]
二是认为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最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杨文、魏海涛(2004)认为,市场经济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0]从宏观上看,市场经济促使各种要素在城市集中寻求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它同时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形成聚集不经济,最后形成以扩散为主导的作用力,使城市进入郊区化阶段;从微观上看,城市土地利用和布局、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也都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张京祥(1998)认为,郊区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经济目标,居住行为是从属的,特别是核心区人口的下降是在政府意愿的强烈推动和高额商业利润的驱使下所造成的,目前我国的市中心建设正方兴未艾,所谓的"中国城市郊区化"只是过度市场化的行为。[11]
三是认为中国郊区化的动力来自于自然因素和交通通讯因素。杨艳茹(2004)认为,影响大城市郊区化现象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环境。[12]随着我国许多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大气悬浮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及噪音等污染指数逐年增加,而大城市郊区一般属于新建城区,人口密度较低,有些大城市郊区近年来还出现了人工湖、集中绿化等,有更好的条件来改善居住环境。另外,郊区自然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因此市郊逐渐成为人们理想的居住环境。
四是认为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是多层次、综合性的。宋杨(2005)认为,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应该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13]在宏观层面,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可以从宏观背景和政府制度与政策的拉动作用两个方面来考查;在中观层面,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是郊区化得以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必然基础,是郊区化的动力机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观层面,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应当作为郊区化的主要研究对象。
三、中西方郊区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生产力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郊区化,中西方郊区化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它们在宏观背景、微观动力及郊区化结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宏观背景的不同表现在:周一星等研究学者认为中国郊区化的宏观背景是从1980年代开始,经济体制的转型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此时,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多阻力障碍;而西方的郊区化则是始于1920年代,与1950-1960年代达到,交通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微观动力的不同表现为:中国城市中心区仍具有吸引力,住宅面积的增加,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同时由于家庭小轿车尚未普及等,可以说中国郊区化是一种被动的、有组织的外迁;而西方城市中心区"城市病"严重,由于人口追求良好的环境,工业追求廉价的土地,加之有家庭轿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西方城市郊区化是一种自发性的外迁。郊区化结果方面的不同表现在:中国郊区化的表现为外迁的主要是不富裕的工薪阶层,中心区商贸、金融、服务功能大为加强,外迁距离多为近郊,经济功能加强,但基础设施落后;而西方的郊区化则表现为首先是富裕阶层外迁,中心区衰败、萧条,远郊定居非常普遍,郊区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正是由于上述几方面的不同,才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郊区化。
关于中西方城市郊区化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化条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是在工业化充分完成之后出现的,工业化导致一些城市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城市病问题,于是住在大城市内的一些高、中产阶级为寻求良好的居住环境迁移到郊区。而私家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和交通道路条件、郊区配套的基础设施等的不断改善,又进一步推动了其郊区化的进程;而中国的城市郊区化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基础上出现的。它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旧城改造和工业外迁等因素而产生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商品化制度以及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城市郊区化的步伐。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区域之间各要素流动具有较明显的非均衡性。大城市以及城市中心区域的吸引力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市场经济水平不同。西方国家的城市郊区化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高、中产阶级以私人轿车和高速公路为主的城市郊区化;而中国城市郊区化是相对那些并不富裕的工薪阶层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郊区化,是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郊区化。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郊区化是建立在城市交通没有明显改善和郊区的公共配套设施落后的基础上,郊区的商业、教育、医疗、社区服务业与城市市区差距太大,缺乏方便的城乡运输系统,不能满足长距离快速出行的要求,使大多数城市的郊区化只局限在近郊区发展。
四、中国在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西方国家的郊区化,其政府往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城市不该生长的地方,坚决制止生长;二是在城市可以生长的地方,控制开发的量和度。三是政府制定了有利于郊区发展的住宅政策等,例如美国房管局的规定使抵押贷款汇集到郊区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对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效果。[6]
当前中国城市郊区化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属于被动式演化,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优质土地被侵占、郊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2]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城市郊区化,借鉴西方城市郊区化的理论、经验和教训,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想方设法引导城市的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应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一般是狭义的郊区化,往往导致大城市中心区的衰退。而中国的郊区化是在城市集聚发展阶段下的广义的郊区化,中心区与郊区共同繁荣,因此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郊区化模式。中国郊区化模式应当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住的同步郊区化。[2]在工业外迁的同时,大力发展郊区城镇的第三产业,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满足人们医疗、文化、教育和娱乐等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们郊迁,变被动郊区化为主动郊区化。同时,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一个城市地域空间发生变化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兴衰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城市郊区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实现城市郊区化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和平.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J].开发研究,2007,(3).
[2]王馨颜,尹祖杏,等.中国城市郊区化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7).
[3]宋扬,徐强.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的比较及其互动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2004,(1).
[4]MIESZKOWSKI,PETER.The Causes of Metropolitan Suburban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993,(7).
[5]周一星.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J].地理科学,1996,(8).
[6]李新,周春山.中国与西方国家郊区化比较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9).
[7]张贡生,孙晓娜,等.郊区化研究综述[J].经济学研究,2009,(11).
[8]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1998,(3).
[9]贾鹏.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0]杨文,魏海涛.城市郊区化研究[J].城市问题,2004,(3).
[11]张京祥.对我国城市化研究的再考察[J].地理科学,1998,(6).
[12]杨艳茹.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地理过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4.
[13]宋杨.城市郊区化的理论分析与作用机制探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二、课程教学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创新
1改革教学模式
插花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由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教学体系代替原来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实践实习环节,弥补以往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以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水平。
2创新教学内容
插花艺术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以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位,适当增加现代自由花艺设计、家居花艺设计、婚礼花艺设计、花艺礼品设计、花卉博览会设计等方面,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相应的开设了实践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互相补充、相互完善。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职《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创作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让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园林空间与花店,调研、分析和评价插花作品的应用效果;与鲜切花企业、花店建立合作关系,让企业、花店转化为插花艺术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使理论教学与教学实验和实习紧密结合。
1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
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江苏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现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目标,同时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创造条件。通过学校和本系的名义,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与多家鲜切花生产企业和泰州市专业花店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让学生从课堂走向鲜切花生产企业与花店进行学习调研分析,为学生提供可以切身体验的实习实践场地,同时也为鲜切花生产企业和花店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双赢。荀况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学校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感观认识,实现理论认识和感观认识相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相结合,能深入了解鲜切花的生长习性,熟练掌握花材的保鲜技术、整理技术、固定技术以及插花作品的造型技艺。确保学生掌握的插花知识与社会实践不脱节,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回到或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及时把握插花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通过学生实习企业的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地调整,结合市场导向,适应当前的需求,紧跟时展的潮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教学实践合作模式也得到了企业、花店和学生的认同和热烈欢迎,一方面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实现了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花店实习实践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节约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岗位提供了保障,为实现零距离、无缝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
我校每年都启动一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鼓励一部分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花店,增强学生实践和经营能力,适应市场需求,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由学校帮助联系鲜切花生产企业,以便为创业学生提供最优质且价钱合理的花材,教师对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如对花材的选择、花型的摆放、花样的插放、插花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节约创业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业积极性,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学生来自主创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了学校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美誉度。
3与建立插花工作室相结合
为给更多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场地,由学校结合教学建立插花工作室,任课老师扮演经营者角色,学生以插花员的身份为工作室打工。经营模式主要有2个途径:一方面服务于平时学校用花;另一方面也接收校外项目,比如制作一些会议、宾馆、婚庆等场合的插花。此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插花艺术的整个过程,还能积累大量的教学经费,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插花工作室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4与插花比赛相结合
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学生对外交流机会,扩大学生视野,借鉴其他学校和学生在插花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及造型手法,提升并丰富学生插花水平,实现取长补短,采取了“走”出去战略,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全国、省及市级的插花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插花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思维,系统的了解整个插花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其他选手交流经验的机会,取长补短,吸取其他选手的先进插花技巧和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亦能极大促进插花技艺的进步。同时,插花技能大赛的举行还能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师根据当前的插花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方式,就比赛中一些好的、典型的插花样本,从花材选择、插花造型、插花寓意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并结合自身的插花造型加以改进、完善。
《圆的认识》一课,老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画圆,一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居然用圆规画得有模有样,稍逊一筹的则圆规不动捏着纸转动,而一些后劲生却还只能找来圆形物体沿着轮廓边缘画。教师见此不动声色地问: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学生说“一种有圆心、一种没有圆心”话音刚落,马上有异议者倏地站起来说:“怎么会没有圆心?”并大显身手了一番:把没有圆心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嘿!不由分说,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继而又找出了半径、直径,还自发地不要老师讲解、自个到书上找到它们的定义以及联系呢,进而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无庸置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一年级的差异甚至可能达到7岁”。这种差异,不但体现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心理品质和他们未来发展趋势上,还体现在每个学生因所处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与文化感受有着很大不同,他们所获得的数学感受和经验积累也就存在着天然的差异,会形成他们“自己的活动经验”,这种经验正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而它在课堂中的现身,由于是来自于朝夕相处的学习伙伴,比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有利于学生间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初具“经验”的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先前经验”进行解释、说明和共同论证,可以使得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清晰、丰富、完善和科学;“先前经验”稍缺的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参与研究的思维过程,共享学习的集体成果,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不同的智力强项在合作中发挥,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
在《移动火柴棒》一课导入时师问:这是火柴,它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甲:点火。生乙: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还可以拼数字和图形。生丙:我也见到过。面对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学生反应肯定不一样,关键是教师在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反应后要能及时捕捉有利于下一环节教学的信息。比如学生提出“火柴棒还可以拼、移数字和图形”后,教师及时提出“你能拼拼看吗?”充分利用个别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引出所要揭示的内容,同时也让别的同学在或拭目以待、或焦灼不安、或不甘心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也会摆”,这种发自内心的需求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学生素质的形成,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完成,由于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及成长过程的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局面,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我们用统一规划的教育来培养他们,则会使“尺有所短”的学生抑其长而补其短,也使“寸有所长”的学生失去仅有的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得好:“朽木也可雕,孺子也可教,扬其长,避其短,人人成才。”
不同的“数学现实”导致个体学习个性化,在“计算”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也会是多样的,那我们就应该允许学生算法多样化,给学生展示的平台、交流的空间,而不画地为牢、把学生的思维囿于一地。“算法多样化”的各样算法当然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储备不同而存在着水平的差异,如何让学生来扬弃、异中再求佳呢?应坚持一个原则不变:适合学生的方法便是最好的、最棒的方法。也许对于他来说,30-8=22,22+2=24就是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又何必强求他非得理解10-8=2,22+2=24呢?所以每一算法出示后千万不能急于评价其优劣,更不能代替孩子自作主张的选定一种方法就大肆渲染,而是应让学生真正做主人,在异中求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佳品”,用“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来启发孩子选择,而不是用“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来暗示学生要认同教材和教师的解法。只有在注重个体体验地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倡导“算法多样化”,才能真正做到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树立学生学习计算的自信心,带来学习的快乐感。
课标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世界观提到了首要地位,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而课堂上评价角度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使孩子们有了异彩纷呈的表现,从中折射出诱人的灵性,也透射出数学课人文色彩的迷人魅力,令简单形式的数学课不得不叹为观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28-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越来越大的满足,精神需求就被更强烈地渴望。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花朵,植物所代表的自然美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被其他形式的美替代的。插花是以自然生态为范本,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高境界的艺术,其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深刻感染着每一个热爱插花的人。
一 插花艺术概述
插花艺术,是指将植物可供观赏的枝、叶、花、果等器官剪切下来,作为素材,在一定艺术构思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修剪、整枝、弯曲等技术加工,搭配上一些以表现作品形象与寓意的其他辅助材料和适当容器,造型出一件用来表达意图或哲理,传递感情或意趣,并能体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这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文化艺术,可用来美化环境、表达感情、调剂生活、放松心情。传统的东方式插花源于中国,《诗经》《楚辞》等书中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民间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可见,插花艺术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美貌华丽,更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意识情趣和思想感情。美的外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插花艺术是一种蕴含文化元素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学习插花,有利于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进行艺术的熏陶,美化心灵,修身养性。艺术的熏陶也是决定个人素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学会了插花,可以在家中进行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使自己身心愉悦。专心投入到插花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物我两忘,物我合一。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总会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的人越多就越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 插花艺术课程探索
1.插花艺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第一,插花艺术文化内涵不被重视。插花是将植物的枝、叶、花、果,经过一定的艺术构思,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作品。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更多人将插花作为一种商品,更着重插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所含有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在短期花艺培训班里的学生,学习插花是看中了这一行业的利润,为自己赢得一些利益。因此,许多学生最初接触插花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偏移,他们要学的不是如何将插花作品创造成一个艺术品,而是如何将插花作品快速地变成一件商品并如何提高其商业价值。他们更愿意将插花作品放到商业产业链中发挥它们的商品价值,而仅用少量的文化内涵也只是作为推销商品的噱头,这种情况下做出的插花作品自然缺少插花作品本身所应包含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将插花作品放入商业链中增加其商业价值也是一种有利于插花艺术发展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让插花艺术被更多人接受,走进更多人的家庭中。但过分地开发其商业价值,一味地追求其经济效益,就会有违于插花艺术其本真的价值,导致插花者的艺术素养不高和插花作品的文化内涵不够。
第二,插花课程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插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学员技能的熟练度、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中国插花艺术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理论教学、教师操作示范和学员实践操作训练三个环节。理论教学占据大多数的教学课时,而学生的实际训练则由于材料、资金、具有操作难度等一些原因使课时量非常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像这样单调的教学手段和严重不足的实践训练很难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插花艺术人才。
第三,插花教育者水平良莠不齐。插花艺术看似只是简单地进行插花创作,实际上它包含了大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它是一门融合植物学、绘画、书法、文学、盆景、音乐、雕塑、建筑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在插花艺术的活动中必然会反映出作者对自然、艺术、人生及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插花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而是“取其形、求其意、悟其道”,花能传情达意。因此,它要求插花教育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只有拥有过硬职业能力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然而现在的插花教育者中,多数都不具备这些条件。他们多数是相关专业出身或只懂浅显的插花花艺,更有的只是开过几年花店或刚进行完短期花艺培训,根本无法将插花艺术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 郑州地方高校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批项目“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ZZJGC6004);课题组成员:闫、刘铃玉、杨玉珍;通讯作者:刘若瓦
2.插花艺术课程实践的改进
第一,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插花者艺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插花作品水平的高低。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优秀的插花作品和与插花相关的艺术作品,并进行适当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对插花的形态和色彩进行一定的感知,建立起一定的审美观。让学生熟知自然生长环境下植物的形态特征,感受植物的自然美,思考如何在插花过程中保持甚至放大、凝练这种美。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插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多加练习、创作,才能熟练掌握相应的插花技巧,激发创作欲望和创作思维。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单个技巧的多次练习,让学生感知同一插花技巧对于不同花材的拿捏程度和注意事项;然后当学生对插花技艺熟练以后,可以让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练习,实际感受插花作品的构造并巩固常用的插花技能;最后可以在学生已具有创新能力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学生间的互评和赏析。学生经过作品的构思、器皿的选择、花材的造型、搭配等一系列课程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设计思想、开拓意识、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插花技巧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厌倦,尤其是在进行理论讲解的时候,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教师现场示范的方式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是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欣赏大量的优秀插花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建立一定的审美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往届学生所做的插花作品,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在学完这门课后会完成同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的插花作品。在讲到插花技巧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示范,用实物和现场操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学生跟着示范一起动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插花技巧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实践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比赛。在最初进行基础技巧练习的时候,可以比赛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在进行模仿练习的时候,可以比赛哪个组的模仿作品更加精致;最后在进行主题创作的时候,可以比赛哪个组的作品更符合主题,哪个组的作品更有新意,哪个组的作品更受欢迎。通过小组比赛,让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竞争、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插花是一门融合了植物学、绘画、书法、文学、盆景、音乐、雕塑、建筑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插花作品,更加确切地表达插花者的思想感情,使插花作品更具文化内涵,能与展示环境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插花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因此,在培养优秀插花者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插花有关的其他艺术文化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对插花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如让学生欣赏书法、绘画或其他艺术作品,甚至进行模仿练习,感受其中不同的艺术之美,并与插花艺术进行结合,这样就不难创作出优秀的插花作品。
第五,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插花课教师除了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插花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植物种类的识别、植物的生长习性的了解等。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优秀程度。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插花艺术学员,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至关重要。首先,要对从事插花教育人员的教学资格严格把关,提高从业门槛才能使插花教师的基础水平得以提高,才能吸纳更多更优秀的插花教师。其次,可以请一些插花界的大师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促进能力的提升。最后,可以组织插花教师进行插花比赛,进行相互切磋。花艺大赛是镜子,是新的起跑线。通过比赛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分析、研究与借鉴优秀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升教师水平。
三 关于插花艺术的未来展望
插花可以美化环境,美化心灵。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花朵来装饰他们的房间、他们的窗景、他们的商铺,装饰每一个角落。插花艺术将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被需要,是平日走亲访友,节日庆典礼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插花,愿意学习插花,使插花像绘画、音乐一样作为一种才艺被欣赏,并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会有更多正规的专业插花培训机构,将插花艺术传授给那些爱花惜花的人。
1.专业的插花教育机构
随着插花艺术被广泛应用,插花行业得以崛起,与之相关的行业,如鲜切花产业、花器制造业、各种包装业等,都会相应地得到推动发展。这些行业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输入。这时,就需要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地方,即花艺学院。如荷兰农业大学的斯特尔花艺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古伦堡花艺学院等,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都有各自的公办或民营的插花教育体系,他们培养出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各层次专业人才。中国也应该建立这样的花艺学院,以一流的花艺教学环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插花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加快,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崛起,遮挡住了蓝天白云,一条条宽阔川流不息的马路代替了幽静的绿荫小道,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看不到任何生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难免容易感到急躁,这时就需要鲜花这种生活的调味品来平息急躁的心情。用鲜花来点缀城市,点缀心情,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美好的心情、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不仅能提升幸福指数,还能降低城市犯罪率。
插花艺术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极为丰富。学习插花,可以美化心灵、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插花艺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专心地投入其中,深入地学习插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可以从前辈甚至先人那里学到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品质
和人生哲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我国传统插花在2008年6月14日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再一次证明了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学习插花,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使自己身心愉悦,还可以以花会友,结交爱好相投、品质高尚的朋友。更可以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推向国际,与国外的插花爱好者进行交流,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的插花技巧和对插花艺术的不同见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谢婕.浅谈在师范院校中开展《插花艺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186~187
[3]钱锦、马玲.《插花与花艺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军、张淑梅、张咏新.《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73~76
[6]李福东.现代插花及其审美教育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7~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111-02
早在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纲要中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均做出了指导性要求。此纲要的对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提出了重要的借鉴意义。有条件的中小学纷纷开设了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时随着网络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向普通家庭进一步普及,使得学生在大学入学前,已经对计算机有了比较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已经不再是“零起点”,如何使学生在原有的零散认识上总结提高值得思考。另一方面,对于来自不同省份及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水平及教学水平的差异,学生的计算机入学基础参差不齐。如何以此差异为前提,设计恰当的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同样需要探讨[1]。
1 差异化研究背景
我校办学性质属于独立民办高校,涉及理工、经管、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科。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以2014年秋全校新入学本科学生为例,依据学生招考专业进行分类,各专业类别按比例随机抽取300名学生进行一系列调查,具体人员信息如下表1。
1.1学生入学基础的差异
针对入学学生对计算机了解程度的差异,设置了关于Microsoft系列办公软件的认知度调查。主要分为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制作三大版块。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经常使用文字处理和演示文稿的学生分别占到17%和13%,而经常使用电子表格的学生比例仅占2%,电子表格运用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从未使用三类软件的学生所占比例均超过50%,学生入学前对办公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容乐观。具体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如下表2。
1.2 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
针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设置了该项调查。主要分为三类:无兴趣或不了解、兴趣一般、兴趣浓厚。从结果来看,兴趣浓厚的学生仅占20%,兴趣一般的比例最大,占到44%,如何提高各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是本差异化研究需要面对的难题。具体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如下表3。
1.3 专业培养诉求的差异
按参与调查学生所在专业进行分类,调查不同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求。本调查主要选取了各学科大类中的一些代表性专业,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的相关性及专业课程的特殊需求。
2 差异化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校计算机教学任务依然比较艰巨。第一,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关注网络体验的部分较多,反而对实用的办公软件了解较少。第二,对课程兴趣浓厚的占比过低,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课程内容不够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此课程的实用性不强,另外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难度预估过低或者过高,导致学习兴趣减弱。第三,各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均有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安排合理性提出了高要求。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以下实施方案,分别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一步展开。
2.1设计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实践性强、可延伸、易扩展的特点,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需要把握学生及专业特点。对于理工科学生,除了日常办公软件需要掌握,还需要锻炼其逻辑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增加编程语言类的学习。对于经管类学生,经常和数据打交道,如何管理好和使用好各项数据,需要借助专业的数据库软件来实现。另外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延伸课程作为通时选修课,来满足一部分同学对于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热情。下表5中列举了该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方案[2]。
2.2编排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24学时,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除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板块,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增加差异化板块。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增加软件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的内容,让学生领略到编程的魅力。对于人文经管专业的学生,简要介绍ACCESS数据库的入门知识,为文理基础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教学打下基础。对于偏向艺术类的学生,适当增加演示文稿制作实践课时,通过作品创作的过程发掘学生的设计创意,并向全体同学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在制作文稿过程中,实践并巩固相关知识点。此内容差异化编排方法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并得到其他授课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2.3改进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需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在理论课堂,首先介绍课堂的重难点,然后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详尽讲解,并随堂在教学电脑上,完成各项功能的演示,让学生分步的理解每项需要掌握的技能,每节课的教案设计中,安排必要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上台动手实践,同时检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接收程度,对于学生尚未完全接收的知识点,需要在实践课堂进行重点的提升和巩固。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则将知识点连串起来,设计成一个个小项目,在解决项目任务的同时将理论课堂的知识点更加连贯的运用起来。通过两个课堂间的相互强化训练,让学生从零碎的认知到整体把握,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结果分析
在年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后,对考核结果进行了统计[3],基础相对较为扎实的理工类学生的期末成绩优秀率超过60%,基础较薄弱的艺术类学生的优秀率也达到35%。从平均成绩上看,各专业学生的分数均超过70分,此结果可从一定程度体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接收和认知程度,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差异化教学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结果分析关键信息如表6。
4总结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差异化研究,旨在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方案,当然在具体的实施阶段,存在教学方法未完全执行到位,且学生对学习主观情绪波动,专业培养目标更新等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后续依然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该研究,为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2013年对中俄两国来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年度。中俄两国签署了数十份协议、备忘录和意向书,这些签署文件表明两国之间的互信水平不断提高,未来各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巩固。同时,2013年是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在此框架下两国举办了约200场活动,特别是“百名俄媒体记者访华”及“百名俄旅行商访华”活动,都对中国旅游资源起到了极为有效的推广宣传作用。
随着俄罗斯游客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两国人民面对面的交往机会日益增多,见面交往如何打招呼成了一大难题,这之间的差异着实让人困惑。本文就中俄社交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称谓语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一、俄汉社交称谓语的对比
1.姓名称谓语对比
汉语有关姓名的称谓灵活多变,可称呼“姓+名”、“名”、“姓/名/姓名+称谓词”,还可称呼“老+姓”或“姓+老”。如人们可称“王晓红”为“王晓红”、“晓红”、“王女士”、“晓红女士”、“王晓红女士”、“小/老王”。称谓不同,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
俄罗斯人的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名+父称+姓。俄语姓名的称谓由于年龄、身份、场合不同而各异。孩子之间用小名,学校的学生之间用“大名”或用“姓”,学生对老师用“名加姓”,同事之间一般用“名+父称”,关系密切可直呼其名,但不用小名+姓。
2.职衔称谓语对比
汉语中一般能够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职业称谓如老师、律师、医生等;职务称谓如厂长、部长等;职称称谓如工程师、教授等;头衔称谓如将军、博士等,林林总总,几乎无所不包。除单用外,还常与姓名连用(姓/名/姓名 +职衔),以示认可或尊敬。绝大多数社会中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定位和特定的职衔称谓。
俄语中职务称谓一般是职务、头衔加姓或职务、头衔加名加父名。如总工伊万诺夫,会计师蒲诺娃。俄语中的正副分得很清楚,如经理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副厂长瓦西里耶夫。同事之间直接称呼姓,一般社会交往中“名+父称”是比较常用的表示礼貌和尊重的一种称呼[1]。
3.泛称称谓语对比
汉语中的通称有:先生、女士、小姐、朋友、兄弟、姐妹等。根据性别和年龄,以及两者关系加以区分。俄语在前苏联时期称同志居多,男女通用,也可称男公民、女公民。前苏联解体后,人们越来越多倾向于称先生和女士,如伊万诺夫先生、谢尔盖耶娃女士。在俄罗斯,对女性最常用的称呼为姑娘,有趣的是,对象不只限于未婚女性,还可以指已婚妇女,甚至年长的女人也很受用,即对年龄没有特别的限制。
汉语和俄语都有零称呼语。如汉语的“喂,嗨”等,俄语的“阿寥”等。在中国,零称呼语须谨慎使用,这是因为,在大多情况下,零称呼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特别是晚辈对长辈。然而在俄罗斯,交谈中无论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什么关系,零称呼语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某种程度上,零称呼反倒体现出两人的几分亲密和亲近。
二、透析俄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形成的文化因素
社交称谓语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言语礼节范畴,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社交称谓语实际上是本民族的语言现象和民族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外在表现,留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所以,了解两国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显得尤为重要[2]。
1.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时代,整个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由血缘、婚姻纽带关系维系成的宗法性结构,不可避免地,中国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汉语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人员,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 、表现亲密的心理。以积极的态度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以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人员。这种称渭可使交际双方有亲近感,从而缩短双方的距离,增强交际效果。
俄罗斯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存在过农奴制和封建宗法关系,但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俄罗斯法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入人心。受这种法制思想的影响,俄语中的社交称谓语相对简单,人们对家族的标志“姓”没有很深的概念,但对名字和父名很重视。但俄语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远没有汉语普遍,在各种社交场合,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很少用亲属称谓互相称呼对方。
2.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的不同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不仅在家族内部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整个社会亦是如此。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这必然就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因此,中国的这种严格而又复杂的等级制度,使得社交称谓的名目众多,林林总总,形形。
西方社会由于在封建历史时期实施的是宗教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超过了各级宗教组织的势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国王所统治的官僚政府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官衔自然就不像汉族人那样看重,社交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姓氏名字多源于《圣经》[3]。
3 .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社交称谓是“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礼仪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社会制度。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礼仪规范强调尊人卑己的礼貌准则[4]。这种社会制度压抑人的天性,导致人们在自我价值评判上对自身才能、天赋做出的有意贬低和压抑的自谦心理 ;喜欢贬己扬人,抬高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到语言上,就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由此产生的诸如“卑、鄙、敝”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受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讲究谦虚恭敬敬语和谦语仍被称为中华传统美德[4]。
俄罗斯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追求人人平等、自由。人们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形象、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他们个性张扬,强调自我独立精神下的平等意识,亲族观念相对淡薄,表现在言语交际的社交称谓语上,敬语、谦称少之又少,称呼相对简单,少规矩。
三、结语
总之,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交称谓语,必然受到社会诸要素的制约。现代社会处于文化多元的新时代,国际交流频繁,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其都拥有一个固定的文化判定模式,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来自不同文化本经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故障,人们只有在了解对方文化的前提下,才能精准地使用语言、运用语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合作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苏妍.中俄跨文化局交际语言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10.9
Abstract: City intersection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ity road traffic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is a fine, systems engineering,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rade of road traffic flow, roa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road section, through the channelization design, use of channelization Island guide lines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rationalize various traffic flow with the signal, control, ensure people and vehicle safety, smoothly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road traffic order, to improve traffic safety and traffic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city road; intersection channelization; design;
U412.37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们生活收入也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也随着快速增长,城市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堵塞的状况日趋严重。交叉路口无疑是制约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关键,每一个交叉口就是一个瓶颈。因此,使车辆、行人迅速便捷地通过交叉口就成为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交叉路口除了信号灯等交通管理手段对行人以及车辆进行控制外,交叉路口的渠化设计也是提高道路及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行车速度,缓解交通阻塞,降低事故等都具有很现实意义。
所谓的渠化是指根据交通流量及其特征,对车辆、行人作合理分离、导流等,使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渠化交通的作用旨在通过路口设置各种交通岛、交通标线或分隔带等,将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进行分隔以及交叉口左转、右转和直行车辆按规定的车道行驶,以利于车辆有秩序地通过,避免相互干扰,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渠化交通要优先保证主要运行方向车流的畅通;控制车辆汇流、分流或穿越处的角度和位置。利用交通岛的布置,控制车速,防止超车,并在其上设置交通标志以及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车用的安全岛,尽量缩短车辆和行人在路口的通过距离和通过时间。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防止车辆在交叉口转错车道。
一、渠化设计的原则
渠化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原理和汽车行驶性能予以认真考虑,要求应有利于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延误和方便行车行人。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条原则:
1、符合规范。渠化的所有设施,设交通岛、划线、建立各种标志,均应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其位置、颜色、尺寸大小、形状及高度等均应严格依据规范或标准的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变更或改动。
2、方便直接。渠化时应尽可能使行人和车辆的路线明确、方便、直接、自然、顺适,可以最短的时间或最短的路程通过。切忌迂回、逆向、急转或有可能引起碰撞的尖锐角度。不同车种、不同流向、不同速度的交替应使其分道行驶,以减少相互干扰或碰撞,以利于行车安全。
3、保证视距。平面交叉口渠化应充分保证各方向各车道车辆和行人的视距,交叉口附近的所有绿化栽植和街道上的市政公用设施均应以不阻挡视线、不妨碍视线为原则,凡妨碍视线的建筑或绿化均应拆除或砍伐以确保行车的视距要求。
4、位置合理。各种交通岛的位置应设在行车轨迹最少通过的死点处。一方面不妨碍行车;另一方面,减少交叉口多余面积,从而限制或控制车辆活动范围,固定行车轨迹线,减少冲突区。 上述基本要求应根据交叉口的道路交通、环境等具体条件灵活应用,切忌生搬硬套。可因地制宜,适当变动,但在任何时候,都应保证交叉口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和通畅。
二、交叉口的特点与渠化设计方法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中通行能力的“咽喉”,是交通阻塞和事故的多发地区。交叉口拥堵是造成道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必须从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入手。交叉口渠化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交叉口的进行渠化设计,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交叉口特点
(1)交通方式复杂、交通组织困难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构成,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交通方式中步行和自行车所占比例较大城市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交通压力。进而加剧城市交叉通组成的复杂度,特别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矛盾比较突出,而且电动车速度介于自行车和机动车之间,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因此,在交叉路口的交通方式构成比较复杂,有人、有自行车、有电动车、有摩托车、有机动车等,且行驶速度各不相同。这种特殊的情况也将导致城市交通交叉口设计的特殊性。
(2)交叉口空间有限
交叉口位置固定,空间资源并不充足。城市的道路空间资源中交叉口的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到渠化的方式与方法。一些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面积比较大,这就可以为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渠化方法提供可能;相反,交叉口面积较小,则会给渠化设计带来一定麻烦。
(3)交叉口非机动车成分
目前,在一些城市交通方式中非机动车比例占得相当大,这样在设计交叉口时就要特别重视非机动车对交叉通影响。
2.平面交叉口具体渠化方法
(1)右转弯车道渠化设计
当右转交通量较大,或者是相交道路速度差较大时,可以设置右转匝道。渠化岛位置以及右转车道的长度可以根据车速确定。右转匝道的减速车道长度和加速车道长度一般可以取40~60m。
(2)左转弯车道渠化设计
左转车辆在平面交叉口的转向行驶对直行交通影响很大,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和降低通行能力。因此,一般应在交叉口进口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①利用出口车道和减小车道宽度将交叉口进口道的中心线左移,占用部分对向出口车道设置左转车道。
②利用中央分隔带。当中央分隔带宽度与设置的左转车道所必需的宽度相当时,可以占用中央分隔带来设置左转车道。在仅仅占用中央分隔带仍不能完全满足左转车道宽度时,可同时减少车道宽度来保证左转车道的宽度。
(3)导流岛的设计
渠化交叉口导流岛通常布置在交叉口内车行道的“死区”,即行车轨迹很少压到的空间范围或不作行车之用的区域。导流岛一般设在较大的、不规则的、复杂的交叉口上,它将进入交叉口的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指引到不同的车道或者是规定的线路上,以防止车流偏离方向。导流岛除了起到诱导、分离交通流的作用,还可以兼作安全岛和分车带。导流岛的大小必须保证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确认其存在和易于识别。
(4)非机动车交通的渠化设计
自行车交通是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点,除个别城市自行车不多外,其他不同规模城市的出行方式构成中,自行车出行均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自行车交通的基本特性、自行车在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原则和提高通行能力等方面的考虑,为了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间和空间资源,交叉口内自行车通行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可采用以下渠化方式。
①右转专用车道
利用现有的路面开辟专门用于右转的自行车车道。在右转非机动车流量较大,且交叉口用地条件许可时,应给右转非机动车交通流划分专用通行区域或车道;以设置绿化岛、交通岛、隔离墩或地面标线等手段,与其他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加以区分。
②左转弯候驶区
交叉口左转自行车与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大,让左转自行车先直行至候驶区,然后等下一个相位左转通过,即分两次实现左转,减少机非相互干扰,尤其是左转自行车与直行机动车之间的冲突,提高自行车通过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大大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③停车线提前
根据自行车起动快、骑车人急于通过的特点,将路口机动车与自行车停车线分开划定并使其前后错位,自行车停车线尽量前移,移动距离视流量大小而定,一般在3~5m。
(5)行人过街的渠化设计
在较大的交叉口,行人过街距离过长,可考虑在人行横道中部设置行人过街安全等待区。具体设计方法为:
①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
利用分隔带做行人安全等待区,并保留端部1~2m的分隔带,对驻足的行人起保护作用。
②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
可通过压缩进、出口车道的宽度设等待区,并以黄色标线醒目标出,确保行人在绿灯周期无法一次过街时在路中安全驻足。
三、结束语
交叉口渠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设计过程,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车流量,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要素。设计时应该以合理的预测以及充分的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解决交叉通压力。
参考文献:
“城乡公交一体化”,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 打破原来的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协调发展过程。据调查了解,海宁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目前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公车公营”的运行模式,更是全国的首创。一年来,海宁市已经投入改造资金3000多万元,新添置空调中型客车130辆,开通公交线路30条,其中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20条,辐射全市147个行政村,城乡公交通村率达到91.3%,预计2005年底,全市所有道路全部达到通车标准,力争实现村村通公交,路路有公交。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城乡居民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政策表示非常赞成,认为公交城乡一体化给出行带来方便,乘公交车进城明显人数增多,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经济实惠,是一项利国利民,使居民、经营者、社会多赢的好措施,为海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详见问卷调查汇总表)
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效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原有农村客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 海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为城乡客运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理顺了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公交由城建部门管理,客运班线由交通部门管理,一直是“两张皮”。经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公交统一由交通行业管理,城市道路及站点向农村公交开放,大大方便了农民进城
(二)优化了运营结构,实现“公车公营”。
海宁在城乡公交的经营方式上完全吸取城市公交车优点,实施“公车公营”。即全部收回原来的个人产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交由公司运营。并实行车辆循环,旅客上车买票,途中设置站点,到站停靠的运营方式,彻底解决了农村客运市场出现的“三客”问题(拉客、骗客、甩客)问题。
(三)实行了区域经营,提高农村班车覆盖率。
海宁公交车实行区域经营,经营企业可以灵活安排线路走向和车辆数量,合理安排班次,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实行划片经营,可以把热线的经济效益弥补冷线,解决客运矛盾,提高农村班车的覆盖率。
(四)改革了公交票价制度,确保农民从中受益。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大大降低了班车票价,城乡公交一元钱的同票同价,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真正让老百姓感到实惠。
三、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农村客运集约化程度低
前几年,受有路大家走,有车大家开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客运单车承包经营现象十分普遍。经营费用高,服务质量差,抢拉客源、超时间运行,恶性竞争,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范健康发展,
(二)农村乡镇客运场站太少。
虽然海宁市日前的行政自然村通车率和道路覆盖率都居全国前列,但大多数的乡镇没有汽车客运站场,客远站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客运需求。
(三)村级道路建设速度不快。
道路建设状况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基础和前提,趋势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海宁现在公路网密度达61KM,居全省前列,但提出的“等级公路通行政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尤其是村级公路建设速度还不快。
(四)农村客运使用的车型多,适用车型少。
现有农村客运的车型多、杂,但这些车型备有较大的空间装货的不多,有下置式行李仓的车也不多,与农民所期望的车型不一致。农民出行需随身携带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所以农民还是不得不选择农用车、三轮车进城。
四、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进措施
调查中,我们6个人都为海宁的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取得的成效感到由衷的自豪,觉得海宁的经验应该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但是海宁公交自身也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改进措施大体可考虑:
(一)使路、站、车一体化、高效化。
在新建或改建通村公路时,应使路、站、车一体化。建路时,应该考虑设置旅客停靠站点(最好是港湾式),同时推荐使用适合农村客运的经济客车车型,把路、站能进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则更能避免重复建设,体现高效。
(二)合理调整客运线路。
要根据海宁农村的村镇公路规模、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行政村公交的通车需要,合理调整客运线路。避免现在不同程度存在的弃冷线争热线和挤干线的做法,保证城乡客运有序、健康发展。
(三)完善公车公营体制。
对原有的农村客运个体经营户逐步进行公司化改造, 实行公车公营。尽可能地使公交车安装统一样式的线路标志牌,实行统一站点,统一票价,统一车型、颜色和标志,统一结算,统一着装, 提高城乡公交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大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