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

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8:16: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七年级音乐教学重点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音乐学科的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考试制度也由单一的唱一两首歌曲、吹一两首竖笛曲改为多种考察、多重考核的模式。究竟哪种方式是最为科学的、最为客观的办法呢?这是研究者目前面临的问题核心。

(二)问题的解决:

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是以培养有素养的、有一定鉴赏能力听众为主要目的的教材。作为音乐老师,我们面临的是一群参差不齐的学生,这其中有得孩子音准很好,有得孩子却连最基本的C大调音阶都唱不准;有的孩子的乐感很好,能对老师播放的乐曲、歌曲轻松学会并加以处理,有的孩子却唱不准、听不出乐曲或歌曲中旋律、节奏的变化;有的孩子从小学习乐器,有一定的试唱与模唱能力,有的孩子从未接触过乐器训练,对简单的四小节模唱练习都很难唱准。面对这样的学习受众体,单一的考核模式是不能满足多角度、多维度评价学生的标准的,而对于学生而言,有长处就会有短处,每一个孩子都有欣赏音乐、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可以从不同层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从而达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着手建立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呢?

一、将课本内容有机的分块,为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打下基础

七年级音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每册有六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一定的歌曲演唱、乐器演奏、欣赏曲目与小组或自我创编的版块,音乐知识穿插其中。教师需要对本单元内容与教授意图有着通盘的考虑,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按一定梯级划分。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你同行》中,教学内容的分层划分:

1.音乐感受:声乐: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2.音乐实践:(1)、曲演唱:《希望与你同行》《我们一起来》;(2)、器乐演奏:八孔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3)、音乐沙龙、露一手。

3.音乐常识:音乐一词由来;音符、唱名、音名、反复记号、上波音的作用;人声的分类;八孔竖笛初识;施光南简介。

这样可以将本单元的内容做一个有机的罗列,划分主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建立确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对号入座

正如笔者所述,多元化、综合的评价方法是让更多的学生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并能超越自我。“分层评价”是较为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要求第一条:以教学目标为基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达标度,因此,它评价的内容、方式等应以教学目标位准,各项教学评价和分数,进步程度、评语等,要反映学生达标的程度。”从这段选自《音乐学科教育学》的要求我们将教学模块按照学生的能力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方便了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重难点,也方便了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与课堂节奏。

三、深化“分层评价”的内容,将其与实际教授内容挂钩,将“分层评价”做到实处

作为教师而言,要想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在授课之前必须很精心的构思教学环节、撰写很详实的教案。“分层评价”也不例外,教师要想达到“人人有所得”就必须将“分层评价”的内容在教学环节中有所体现。

四、积极做好阶段性反思,将“分层评价”的效应与音乐课堂结合,达到教学互长的作用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中要求。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方式。

教师针对这一要求将学生对音乐课堂的评价常规化、制度化,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深入的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将学生的诉求第一时间传递给教师。当然,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最常规的试卷测评,也可以是小组互评、也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同桌互评等等,但评价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问题研究后的反思:

1.分层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分层评价”是整个课题研究的重点,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分层评价”所解决不了的,如:学生的听赏习惯、学生的识谱、试唱、试奏能力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着音乐课的质量。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分层是否“一层不变”?

我们现在多划分的评价标准大多是以教师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学生是一个综合的个体,他们会随着知识技能的增加、情感价值的丰富而发生的变化。分层的标准也要随着他们的成长变化而变化。七年级的评价体重中关于知识技能的评价占了较大比重,在八年级、九年级的评价体系中创新与合作是否可以逐步加大比重呢?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分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个课题从去年9月份投标开始到现在结题,研究与准备过程以超过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笔者按照分层评价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准备、认真反思,几乎是将之前的教学案例一一,在这一过程中,辛苦自不必说,更大的感触是收获:学生对于作品的较全面的了解、班级中小组合作、小组互评活动的开展、学生与老师之间亲密的合作等等。我想更大的收获是通过参加课题的研究让我重新认识了教材、认识了音乐课将要带给学生的是一个怎样的育人氛围。我想这可能就是“分层评价”最终的目的:创设让学生、教师都能成长的教学环境。

附: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渴望春天》的分层评价标准:

篇2

引言

将游戏教学法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不仅是响应当今教学改革的正确举措,而且也遵循了青少年外语习得的规律,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游戏也颇受他们欢迎。把游戏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将结合七年级英语游戏教学的实际,一一阐述教师把游戏引入七年级英语课堂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一、游戏应与教学有机结合

游戏教学是游戏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与游戏的关系。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所采用和设计的游戏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考虑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要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把教材内容活化为语言行为,使得教学任务在游戏中得以实现。然而,游戏只是一种教学形式,切不可让游戏喧宾夺主,为游戏而游戏,使教学内容成为它的陪衬。任何缺少相应教学内容支撑或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向的游戏都是偏离游戏教学目标的。

二、游戏要兼顾趣味性和语言实践性

英国有一句俗话“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须是生动有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七年级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据调查表明,七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缺乏明确的目的和动机,而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则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提高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游戏要设计得有趣味性。然而,兴趣的保持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基础的,三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语言实践,哪能获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更不用说保持兴趣了。所以游戏一定要有语言实践性。这一点在“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师要谨防被热闹的课堂表面现象所迷惑。例如“击鼓传花”游戏,虽然它很有趣,而且深受学生欢迎,但它容易淡化教学主题,“中看不中用”——因为音乐这一“道具”的运用使语言实践量减少,不利于初中生在游戏中巩固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

三、游戏的形式要新颖而多样

俗话说:“把戏再好不能久玩。”再好玩的把戏,玩的次数多了或玩久了,人们就会对其失去新鲜感而产生腻烦心理。所以,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翻新花样、引入新游戏。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将游戏形式完全改头换面才算新颖。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稍微改变一下游戏规则,“旧”游戏“新”玩法。而且游戏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体现为难易程度不一、对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侧重点不一、涵盖的范围大小不一等。比如可以用“听音做动作”“我做你猜”等游戏巩固和复习动词和动词词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教师可以将静态单词用实物或图片呈现于课堂,安排学生做“Listen and Touch”游戏,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另外,教师可以设计猜谜游戏巩固新授内容,用“吊死人”游戏复习单词拼写,用抢答游戏复习日常用语等。

四、游戏要贴进学生的生活经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将新知识与大脑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将它纳入到已有的旧知识结构中,才不易被遗忘。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他们旧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设计的游戏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让生活自然融于教学中。首先,教师应从学生的视野出发、按照他们的生活经验呈现游戏信号物。图片、头饰、面具、音像材料、实物、言语、手势、动作等都是传递信息的信号物。比如做“What’s this in English ?”的抢答游戏时,教师可以拿出实物、图片或运用投影仪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文具、水果、动物、家具等英语词汇;再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做“辨声游戏”,即听音猜动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又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等。其次,教师摄取游戏形式的范围要延伸到课堂之外,使课堂上的教学游戏表现为学生日常参与的活动,使课堂上之所学也是生活中所闻、生活中所用。比如在字母教学中安排“排队游戏”“找邻居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便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快捷地查阅字典等工具书了。

五、游戏的设计和开展要有可发展性

教师设计的游戏要有可发展性,能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励他们多思考,甚至可以让他们参与游戏的设计。比如在基数词1—100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开火车”游戏进行巩固,全体学生一起参加,按座位顺序轮流快速地用英语报数。由于我们中国人普遍不喜欢“4”这个数字(因为“四”和“死”谐音),所以可以设计成每逢含有数字4的数(如4,14,44等)则以“Stop”代替,报完数即刻坐下,报错者不能坐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索“别的花样”;比如学生坐着轮流报数,报到数字5或5的倍数则只站不说,报错者被淘汰出局,看看最后有多少人获胜。教师和学生可以发散思维,设计出各种灵活多变的游戏,比如变换“Stop”的数字,可逢6或7时代替。可发展性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教学实际情况,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不断搜索、大量收集、灵活运用并创造出适合自己班级和教学需求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英语,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总而言之,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游戏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把“戏”(游戏)演好,确保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实效。

篇3

课本中直观形象的地图、表格、人像和场景,营造了良好的历史情景与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历史插图的巧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耳、嘴、眼等多种功能,进行积极思维。按照“知觉、思维、语言统一规律”的要求,边引导学生看图,边激发他们的兴趣,边作出语言的描述说明,实现“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良性循环。历史插图隐藏着丰富的知识,我们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功能,把观察到的现象上升为理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我利用课本中“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半坡人半穴居房屋”两幅插图,设计了以下问题: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聚落的房屋建筑各有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这样的特点各有什么好处?在对插图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阅读第1课第2页“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的地理图,学生很快弄清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南方和北方农耕生活的代表,他们“干栏式房屋”和“半穴居房屋”建筑是根据地理环境而设计的,南方天气潮湿,所以设计出“干栏式房屋”;北方天气寒冷,所以设计出“半穴居房屋”,有防潮御寒的功能。最后提问:请仔细观察这两种房屋的建筑风格,想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问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归纳能力。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原始聚落的建筑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原始人类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时,我组织学生重点观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精品图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从而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追求真正美的生活,进而在生活中创造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生对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以图引问,让插图鲜活起来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可见,学习历史要掌握历史空间概念的重要性。历史地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字和言语的延续、补充和发展。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研读插图,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课本中的文字材料很难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而历史插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效率比听觉效率高出30%。因此,应充分运用历史插图的直观性和动态性,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时,我创设了三个情境。情境一: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像我国的“女蜗造人说”;一种是人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请大家观察“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情境二:展示远古人类“北京人复原胸像”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观看“人物头像”和“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插图。情境三: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自学课文。通过三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初步感受历史、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又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0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艺术”时,首先,播放音频《编钟乐团演奏――屈原问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首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展示《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图片,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47页关于“编钟”的插图,并告诉他们刚才演奏的古乐曲乐器是战国的编钟。为了使演奏时的音色优美、旋律和谐动听、表现力更强,人们常常把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钟组合在一起,这就是编钟。编钟经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的活动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编钟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丰富,这一史实反映了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音乐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图文结合,与文本对话,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化抽象为具体,移遥远于眼前,使历史概念直观化。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分析,使学生获得整体认识,从而实现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插图有良好的形象记忆,使学生能借助历史插图与所学历史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在记忆中产生“图画”。单纯的文字教学和单纯的插图教学,都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单调乏力。因此,教师必须巧用插图提取文字有效信息,同时又要将文字内容给以空间化、时间化和动态化。

篇4

听、说、读、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四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是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价值观的体现,自然离不开上课认真听讲、课堂回答提问的口语;说得清晰明白者,读必流利;写作无非把想说的口语变成文字。足见“说”在语文教学中地位之重,论“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之一。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单元安排,每册七单元,每个单元均有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总计四十二次。按单元体例逐渐由七年级简单的自我介绍过渡到某一话题交际,最后上升到九年级的主题式交际。这样的编排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过程。

一、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文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理解它的要求,它的基本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也就是说口语表达能简洁明了,表意明白清楚;意思条理连贯具体有层次;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者的身份、听话者的对象等。

1.简明:如七年级上册的自我介绍:则应从姓名、年龄、毕业小学、家庭住址、个人爱好或特长说起,让其他同学对自己有个大致的了解。说特征,猜同学则应抓住最明显的体貌特征、说话语气、动作特点来突出(当然得强调一点,不能拿同学的生理残缺说事);可从如:胖胖的、虎头大眼,说话慢条斯理、走路一阵风等角度来突出同学的特征从而猜出是某个同学。不能说出的特征让人像猜谜一般猜不出谜底到底是谁那就不成功了。

2.连贯:条理是否清晰,与说话表意的层次关连很大。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又是什么,说话者考虑做到心中有数,说出来的内容才能让人明白意思,如八年级下册讨论“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赋予他们的权利。除环境、身体心理健康等,最主要是受教育的权利,这是重点;相对而言,义务则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要求相关。通过点拨学生讨论起这个话题,就不会无的放矢、空洞无物,强调自己所享受的权利时,也就不会忘了自己该承担的义务了——如免交学杂费、个别同学还能享受困难补助等,但来学校无心向学、无所事事、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那就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了;还有要享受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权利,如爱护公物,做好卫生保洁等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了。例子很多,不一而足。

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基本类别

四十二次口语交际,作为大致归类利于教学的开展,便于相应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可分为:

1.积累类型: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朗读”,下册的“童话接龙”;八年级上册的“交流格言”,下册的“交流对联”,都属于积累类型的口语交际,只有一定量的积累,这类型口语交际较易进行。

2.介绍类型:七年级上册“自我介绍”“说家乡”“说特征”“交谈学习体会”,下册的“交流科技信息”“自荐担当自愿者”;八年级上册的“模拟旅游咨询”“小院士科普讲座”,下册的“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话说我家”;九年级上册的“漫谈电视剧”,下册的“漫谈音乐的魅力”“时事聚焦”等到属于介绍某一方面内容之口语交际,说话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要求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自己的见地方能让人信服,这比单纯的积累交际类型,难度由七至九年级逐渐加大。

3.讨论类型:七年级下册的“讨论”;八年级上册的“劝说”,下册的“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我看‘闻鸡起舞’”;九年级下册的“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开一次辨论会”“谈谈名人效应”,下册的“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你相信商业广告吗”“商讨‘毕业晚会’活动方案”都属于此种类型。要求谈自己的观点时,更多从探导的角度出发,有时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那就变成辩论,主要还是存异求同,以期达成共识,得到大家的认同,那此类的口语交际也就达到一定的效果。

三、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教学其他环节的关系

众所周知,检验教学的手段是考试,而考试很难体现“口语”变一环节,那是否“说话”就显得不重要呢?

篇5

在农村,由于小学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很多学校就聘用非专业的教师来任教;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英语课。上了初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有些连26个字母都没认得。因此,教师如何使用这套教材,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一谈我这一学年的英语课改体验。

一、整合教材,优化教法

新教材的特点是单词多,内容多,大量的语法知识蕴含其中,重要的单词、短语也出现在各个对话、篇章等部分。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全册书的内容,掌握每个模块的知识点,把重点内容体现在自己编写的导学案上。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使课本的知识“活”起来。例如:Module 7这个模块在七年级下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个模块着重讲一般过去时态中动词be的用法。而后几个单元则着重讲一般过去时态行为动词的运用。两种动词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表现形式不同。前者可以直接利用动词be,而后者则需要借助助动词did。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对比教学法来教授这些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否则,学生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上新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索,认真钻研教材,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七年级下册Module 5 Shopping中,在教学购物的对话时,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A:What can I do for you?B:I would like some...把所有学的内容放到表演的情境中。然后两人一组上台来表演。表演数遍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的句型。除此之外,日常话题比如看病、打电话、问路、谈论天气、音乐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此外,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游戏教学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应该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而以往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这一点。以往我们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思维过程。例如,在英语的听力训练中,有些时候我们怕学生听不懂,一开始就边放录音边解释给学生听,直接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在做阅读理解时,有些教师怕浪费时间,就和学生一起朗读文章,然后直接讲解题目,让学生写下答案。不论是怕学生不懂还是怕浪费时间,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过多地占用学生的时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没有得到锻炼,他们的智力又怎能得到开发?学习的能力从何来呢?由此可知,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中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知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五六十个学生的班级里,教师不能一刀切地对待学生,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特别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要用积极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心理疏导及学法指导,对症下药,增强他们学习外语的信心和兴趣。例如,在新授课时,教完了单词和课文,不急于赶进度上新课,多抽查一些学生背诵。对背诵不太好的学生,首先让他们读准读流利,再要求他们背诵。这样一来,一些差生就会觉得我也可以说流利的英语,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的帮助,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学会欣赏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以上是我在七年级的课改中努力尝试的几点,自觉效果还不错: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学生对英语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以后的课改中,我还会探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篇6

2、综合组成员多,科目杂,在校教科室的领导下全体成员努力工作,将出色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1)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指导、逐个提高”和“立足教材,深入浅出,拾级而上”的教育教学策略,根据自己的科目要求有效利用预习单,将预习落到实处。

(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效利用预习单发挥的作用。

(3)七八年级的老师设计预习单问题时应该有梯度,层层深入,有探讨的内容。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受益,每堂课都有话讲,每堂课都积极参与,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高道德觉悟。

工作重点:

一、深入钻研教材,继续学本课堂的探讨,深入“发挥预习单的有效作用”各学科根据教学目标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1、社思:

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样,设计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一)七年级:

(1)利用预习单培养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学会交往,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世界地理的教学教会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解题的能力。

(3)同教材老师互相听课,经常同课异构,互相磨课,要集体备课,

(二)八年级:

(1)利用预习单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合理扩充教材,真正做到依标施教,依刚而考。

(2)通过课例展示学本课堂的预习单发挥的有效作用,深化提升学本课堂,有利于学生自我解决疑难问题。寻找方法,实现向40分钟要质量的高效能课堂目标。

(4)新老师听课15节外加听讲座或读名作5次,老教师听10节课外加听讲座或读名作2次。

(三)九年级:

(1)紧靠中考大纲,做到有效复习,讲练结合尽量不走冤枉路。

(2)研究命题方向,把握研究学业考试,寻找有效提升成绩的方法。将solo评价渗透给学生并指导学生答题。

(3)针对中考目标有重点的记忆核心知识,指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提高答非选择题的能力,注重做题方法的引导。

(4)做到基础知识重点记忆堂堂清,周周查,月月考。

(5)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

2、体育:

重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1)九年级以中考项目为目标,加强训练,提高成绩。

(1)八年级通过教学实践,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2)七年级多和学生互动,开始学本课堂的研讨,课上多安排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适当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3、音乐、信息、美术、心理活动、综合实践:

(1)利用学本课堂培养学生动手和动嘴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好学、乐学、爱学,快乐健康成长

(2)培养学生拥有面对自己和面对他人的勇气,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会保护自己,掌握自己和他人相处的技能,以及了解各种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生活常识。

二、积极配合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努力完成本组的工作任务。

三、各科常规工作做到提前手写备课,认真上课,二次改作。实行以备课组为活动单位,进行研究,强化课堂的关键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和落实,促进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突出核心知识梳理、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研究的深化,特别是预习单的有效利用。

四、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本组成员上好校内公开课(每人开一节),积极参加区里公开课,通过课后评课和反思把好质量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多听本组和他组的课,多学习他人的长处,懂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勤动笔,记录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新老师听课15节外加听讲座或读名作5次,老教师听10节课外加听讲座或读名作2次。

六、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个性差异,多姿多彩的开展有效活动。

(1)配合美术组完成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体育和美术组)

(2)配合政教处完成墙报设计,美化校园。(美术组)

(3协助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比赛活动。(美术组)

(5)九年级组织一次初中生情绪调控讲座。(心理老师)

篇7

一、音乐渲染,创造情境。

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来,导入新课。

例如,我在执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5这一课时,正好要教“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我就选择了一首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由《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改编成的含有“现在进行时”时态的歌曲《Are you sleeping》,在歌词中将“两只老虎”分别换成了“Are you sleeping”。学生们一听到这音乐,感到很有意思,不用我教就跟着唱了,而且唱起来又具有连贯性,这对接着要上的新课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利用插图、简笔画和卡片,创造情境。

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幅含有天气标志的图画,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例如在教授boy、girl、man、woman、bird、cat的单词时,我就使用简笔画和卡片进行了情境教学:

简笔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以上单词的基本意思后,就用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具,指着一个女孩问:Is this a boy?学生回答:No,she isn’t.指着自己(男性)问:Am I a woman?学生(大笑)回答:No,you aren’t.又指着鸟问:Is this a cat?学生回答:No,it isn’t.这样,既创设了情境,又让学生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选择真实事例,创造情境。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真实事例,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等。

例如:学生在学完《Go for it》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3“This is my sister”后,我就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画一个Family Tree并写一段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文字。有的学生写道: 转贴于

This is my family. My grandpa’s name is Wang Xi. My grandma’s name is Xia Qian. My father’s name is Wang Xiaofeng. My mother’s name is He Xi. Wang Xi and Wang Qian are my grandparents. Wang Xiaofeng and He Xi are my parents. I have a sister. Her name is Wang Qin. She is eight. My name is Wang Jiang. I am thirteen. I love my family very much.

四、运用体态语言,创造形象的体态情境。

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交际愉快地顺利进行。

如教学单词fat、thin、tall、short时,教师可以利用夸张的手势形态表达,同时让学生参与表演表达单词。孩子们乐于加入表演的行列。用体态语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迅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内一边看教师做动作,一边自己模仿学习,并进行动脑思维,因而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中,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生活情境。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自编自演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篇8

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相对于别的科目中某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而言,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的重难点知识对计算机软件的运用要容易一些。运用多媒体,可以把知识重点、难点设计成相应的英语场景,以直观的形象演示,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同时教者可以精讲多练,巩固知识,又能腾出时间,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主要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等级,用多媒体呈现两个物体或人物的比较,反复呈现几组物体或人物的比较,每呈现一组都在其下方造出句子。如两个人比高矮:Tom is shorter than Bob.每个句子整齐地排列下来,并且形容词里的“er”用红色标出来。让学生来练习、观察、总结其规律。学生很快地发现,形容词比较级里都带有比较的甲乙两方,并且形容词的后面都带有“er”。这样,就达到了本堂课的目的。

⒊信息扩大,效率提高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时,我把重点、难点、课文、图片、四会词句、游戏、课文朗读、歌曲、练习题、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任意调用、重现,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教学程序环环相扣,这样就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比如说句型的替换练习,用传统的方法,比如:看图片、由老师指定替换内容,都显得比较呆板,而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句型替换练习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大容量的特点,找到数量可观的教学素材,并运用到句型替换练习中,巩固学生对新授句型的掌握,同时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效果。如:在《Go for it》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5 一课的句型替换练习教学中,计算机媒体的使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课的重点句型是“Is this your…? Yes, it is./No, it isn’t.”我就将这个句型做到了课件当中,把计算机里各种各样的图片用在句型的替换部分,并做了适当的扩充,如: pig,bird,mous,stick,sheep,dog等等,这些东西的图片都非常可爱,学生们很喜欢,积极性自然就很高,虽然不知道下一个会是怎样的图片,但是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也轻轻松松地练习了新句型。并获取了新知识,为接下来的对话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⒋ 综合训练,思维拓展

篇9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

教材分析(歌曲分析):歌曲《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曲,其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真挚的感情。这首歌曲采用了3/4、4/4的变换节拍,尽管是由两种节奏型构成,但是4/4拍的旋律只有尾声部分的最后三个小节。因此这节课的学唱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3/4的部分。

教学目标:

1. 能用亲切、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并能表达出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2. 能边唱边用三角形的方式划拍。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乐,加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亮点:

1. 通过PPT图片和背景音乐结合,给予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右手弹旋律,左手用X X X的伴奏音型引导学生用三角形打拍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亲切、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并用三角形的方式打拍子。

难点:掌握歌曲《大海啊,故乡》中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4分钟)

播放关于大海的PPT图片,并以《海滨音诗》为背景音乐,边欣赏边提出问题。

①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关于视频。”(播放课件和音乐)

②边播放音乐边说。

师:“大家看到的是什么的图片呢?”

生:“大海!”

师:“很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关于大海的图片,欣赏到的是由小提琴演奏的关于大海的音乐。(稍作停顿)有位诗人说:大海是一首感人的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美丽的画。那音乐家会怎样形容大海呢?”

生:“大海是一首动听的歌!”

师:“对,很好,大海是一首动听的交响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呢?”

生:“见过!”

师:“好的,那等我们欣赏完之后,我想请同学们谈谈心中对于大海的印象吗?”

生1:“大海很美丽,大海上风景很美。”

……

二、聆听感悟(10分钟)

1. 聆听《大海啊,故乡》合唱版,初步感受歌曲,并提出问题。

师:“欣赏的时候,请大家想想这首歌曲中展现的大海是怎样的大海?如果应该要怎样演唱?”

三、学唱歌曲(10分钟)

1. 解决附点的节奏问题。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老师想考察大家的模仿能力。请大家准备好你们耳朵和眼睛,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说你们既要听,也要看。所有的模仿从我喊了预备~齐开始。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预备~起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学生模仿)

师:刚刚同学们有两种情况。老师来学一下呀!第一种是:嘴念:X XX X

手拍:X XX X

第二种是: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同学们说说看,那种是正确的?

生:第二种。

师:很好,老师的手和嘴是同步的,还是不同步的呢?

生:不同步的。

师:很好,那同学们再看一遍,争取这一次做对。

预备,起~~嘴念:X XX X

手拍:X X X (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太棒了!现在进入加大难度了,第二种,看清楚啦!

……

2. 学唱歌曲,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念节奏,加深对整首作品的节奏印象。

师:同学们太棒了,你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最难的部分。请大家看到第一句,老师把这一句按照旋律的节奏读一下,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好,后面的交给你们。

生: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师:大家表现太好了。现在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老师弹钢琴,同学们带着旋律打节奏。(学生带着旋律哼唱节奏)

师:大家表现很好,我们试一试能不能演唱了。跟着老师的伴奏(伴奏)一起唱一遍。期待你们的表现!” (学生跟伴奏唱)

篇10

《天上的街市》中,作者主要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节奏和谐,自然。所以在教学中我将朗读与联想和想象作为本课的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有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也不明白有感情朗读的意义,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感情朗读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再者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诗的语言体会其意境美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而联想与想象又是依据诗的语言的再现,所以培养学生根据诗的语言产生自然的联想与想象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针对以上情况与问题,本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喜爱的动画激发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舒缓地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自然地联想和想象;以改编这首诗的两个小女孩演唱的视频延伸学生对于诗人情感美的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冥思苦想许久,就这样地设想与设计之后,我上完了这节课。听课老师也说引课中的动画与问题设计,直接突破了难点;孩子们也惊叹改编诗作的小女孩的精彩。总体评价:这节课教与学都很是“放松”。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

是放松了?还是放纵了?

困惑一:大家称赞的“引课突破难点”一说

我设计的动画内容为《西游记》、《哪吒》和《葫芦娃》的片断,配有主题音乐。播放之后,学生暗暗发笑,紧张的课堂氛围立刻变得轻松了许多,孩子们的坐姿也随意了少许。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形象吗?”“喜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追问:“为什么喜欢?”“因为他们勇敢”、“因为他们善良”、“可爱”、“团结”……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那大家知道这些形象现实中有吗?又是怎样诞生的?”“作者创造出来的”……我适时地将想象的概念讲给了学生。

凭心而论,我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拉近了学生与想象的距离感,消除了学生对于想象这个抽象概念的惧怕心理,明白在自己的生活中未常没有了解过,知道过“想象”。

可是,就在学生们明白其概念之时,我引导他们想象:仰望天空时,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星星”“月亮”……我一时语塞。“同学们再认真想想看,星星和月亮是我们看到的,所谓想象就是创造‘没有的’。”“嫦娥?”学生开始用迷惘的眼神询问我。唉,内心强烈的失败感冲击着我。

也许这种过于放松的课堂教学开始,在潜意中也暗示了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放松”理解。那么怎样把握张弛的度呢?

我以为:这种放松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一定是板着脸,盯着眼,沉着心才能理解的语言课,更应该是与学生自然贴近的语言欣赏课。但这种心情的放松绝不是思维的放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适时地用一个提醒的眼神、一个关键的教学过渡语等方式将学生思维“严肃”起来,以此达到知识点的严谨,恰当地放松。

困惑二:就学生感叹改编诗作的“小女孩的精彩”一说

视频播放:在汶川地震灾难的痛苦弥漫全国之时,两位有文采的小女孩将《天上的街市》改编成了歌曲,以此慰藉那些逝去的灵魂,更是激励幸存者勇敢地面对生活。学生看得很认真,听得很动情,小脸绷得紧紧的,有的学生眼睛都润湿了。此时,我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然,诗中的这种激励的情感读出来了,也使我轻叹一口气,本课的一个难点突破了。学生也能够体会和理解诗的情感所在。

“同学们,此时你又有何想说的?”“我想为灾区捐款”、“我捐衣服吧”“我还有一个漂亮的小本子呢……”。

唉,原本诗情画意,全被学生“实在”的物质举动打破了。我又失态了:脱离了诗的语言,只顾其情感的体会与感染、延伸,我们的诗的学习就失去另一种美妙的“意境”。

也许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学习时的倦怠,让课堂教学放松起来,但有时运用过度未免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另一种“放纵”解读,偏离了诗作最初的情感表达。

我以为:太过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材料补充不一定是好事。就拿本节课的教学来说,这种跳跃时代材料补充就是不恰当的,过度的。学生对于诗本来创作的“”之后的那个时代都没有了解,对于诗人当时创作的情感都没有体会,又怎么会在感受诗的激励之时惊叹诗的语言之妙、意境之美呢?自然就会引发他们“实在的物质举动”了。换言之,只有在了解了诗本身创作的那个时代背景,体会了当时诗人创作时的情感,在些基础之上,再适当地运用材料的补充将诗的创作意义延伸到现在就未免不可了。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108-01

一、音乐吸引导入法

(一)在欣赏中进入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中学生大多对音乐感兴趣,尤其在英语课堂上听到音乐,音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通过学习唱、听英语歌曲,还可以使学生增强英语语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6 The Olympic Adventure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歌,在优美、激奋的旋律中,学生一定会陶醉,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在欣赏完歌曲后,教师问:“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Olympic Games?” 学生往往情绪高昂,很快引出这节课的主题,为这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生表现欲强,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我们知道,在语文的学习中,有配乐诗朗诵,配乐课文朗诵,同是语言的学习,英语也可以配乐,在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9 A trip the zoo中有段作为导游的语言“Welcome to Beijing Zoo...”,我从网上下载了一段音乐作为导游词的背景音乐,让同学走到前面充当导游进行配乐朗读,同学们兴致很高争,都争先恐后的上前尝试,这样,不仅渲染了课堂氛围,而且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的加深,顺利的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看图提问导入法

(一)图片展示导入

图片的展示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给课堂增添生动活泼的气氛,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识。在进行食物的教学时,教师可展示食品图片,如cake、tea、bread、hamburger、ice cream、coffee、dumpling等实物图片,漂亮的色彩和熟悉的食物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大脑自动对图片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对比、联想等加工处理,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也会产生期待心理,这在新单词的学习中经常被采用。

(二)看图说话导入

利用多媒体图片教学,更直观生动,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当学生们看着食物画面时,教师可以提问:“Which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better,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这样就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又如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1once upon a time的学习,文中Goldilocks是位美丽的小姑娘,在森林里迷了路,遇见三只小熊的童话,我利用投影片把文中主要故事用画面展示出,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提问:“What can you see?”、“What happened?”等,围绕图片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它引起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他们的思维易被老师带入新一阶段的学习。

三、视频情境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进行识记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好办法。实验表明,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知识只能记忆15%,通过视觉能记忆25%,视听结合能记忆65%。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图画,展现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饱满的学习热情。

英语学习中的背景资料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和巩固。传统教学手段最直观的无非是一些挂图或文字材料,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介入,大大改变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引擎,搜索到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的材料,这不仅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为教学内容作好铺垫,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四、文字归纳导入法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英语课文容量大,在讲解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无疑节省了时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内容,同时克服了老师“一言堂”的状况,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如在九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以有了大量词语的积累,教师利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句子,让学生从看到列举的句子,找出语法知识规律,如:

It was Jane who helped me.

It was on the playground that I picked up the watch.

It was at six that Tom arrived at the school.

得出强调句的句型结构是:It is / was + 被强调部分+that / who…

这样直接输入问题,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又直观用来指导学生理解词句、新语法在具体语境中的描述、渲染和表达,使学生明白英语语法构造的意义所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能突出教学重点,化解语法难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又如,讲解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时,若设计几组对比图片: surprising news/a surprised look , the rising sun/the raised question, boiling water/boiled water让学生观察理解将会获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语法有了清晰、完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

良好的导入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呈现的语言材料,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初中英语新课导入时,应重视演示的内容紧扣教材,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不能纯粹追求趣味性,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教学,同时,要注意使用的时间和方式,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与课堂讲授的过程两者之间的衔接要巧妙自然。

英语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合理利用多媒体,采取相应的导入新课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去获取新知识。它也优化了课堂结构,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只有重视新课导入的研究,努力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83-01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外教和一位初中生的对话:外教:Hello,How are you?学生:Hello,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And you?Fine,too.这段对话,折射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弊端。初中英语的机械模式化教学,使学生可能会在试卷上获得高分,但却会使英语失去语言交际性的属性。当前,英语教学多是为了教而教,而不是为了实际应用,使得学生交际起来便捉襟见肘。因此,为了学生的长足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的交际运用刻不容缓,要突出“用中学”“学中用”,体现“学以致用”。文章重点以初中英语教学为案例,探讨交际性教学的策略及办法。

一、Comic strip教学,突出交际性

对于卡通对话的教学,一般是布置预习,读读背背,讲讲知识点,教学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隐匿了对话的交际性。在Comic strip教学中,应突出交际性。比如,学习牛津英语七年级下册Abilities单元时,Hobo打扮成超人形象出现在Eddie面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假如你是Eddie,你会怎么说?Hobo站在高处要往下跳,作为朋友的你会怎样提醒他?Hobo摔在地上,你又会怎样说?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开展:I am a superdog.I can fly.How cool! Be careful,dangerous!See,you cann’t fly.这种方式避免了讲单词、讲语法、翻译和背对话等呆板的教学模式。

二、Grammar教学,突出真实情境

学习一般过去时时,一位老师展示自己拍的照片――一个演奏家在演奏小提琴,然后,教师提问:What did he do?学生回答:He is playing the violin.显然回答与老师希望听到的He played the violin相悖,究其原因是老师的交际情境的设计欠准确。如果老师说清楚这张照片是他昨天参加音乐会时拍下的,那么He played the violin和He is playing the violin的区别就会显而易见,学生就不会感到费解且回答错误。

三、Reading教学,以演代读

学习七年级上册中的Fashion show时,reading是时装秀中的表演片段。在教材中,学生看到的是静静躺在reading中的文字,读不出鲜活的味道。而如果课前找几位学生,让他们扮成文中人物模仿时装秀表演,让他们依次出场,并介绍自己服装的款式和颜色的搭配,让一位学生做解说员。同时,教师将这一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录像,引起了同学的极大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对表演者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法等。学生正兴致勃勃时,教师再引导其他同学模仿视频中的模特走上讲台,也进行时装表演,同学们跃跃欲试,课堂精彩纷呈。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What a brave young man、the earthquake等中的Reading时,可以使用情境交际法。比如,八年级下册Unit1的reading是Millie 为了完成一个课题报告而采访陈先生的采访稿,课前,可以让学生两两结合,分别扮作Millie和陈先生,进行现场采访的练习。中学生表现欲极强,又争强好胜,学生会积极准备。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进入采访情境,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四、Task教学,创设交际情境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交际法更容易被忽视。英语的交际性不仅仅是口头交际,还包括书面交际,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都离不开情境法。七年级上册Unit1的Task,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习作,本次写作的成败对以后的写作学习影响较大,如果学生不知道怎样写、写什么,以后遇到英语写作将会望而生畏。而如果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这次写作,就会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教师可以以建议性、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乐写。如Now,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We don’t know each other well. 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to us?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in order to know you and be good friends.学生们从姓名、年龄、身高、高矮胖瘦、兴趣爱好等方面介绍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有学生还将作文交给同桌、前后位的同学,并伸出双手Let’s be good friends.只要方法得当,写作课就可以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园、交际的舞台。

五、结束语

总之,交际是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学应突出交际性。在教学中,创设交际情境、构建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际中启思设疑,在交际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篇13

1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世界全球化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对英语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初中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除了学习单词、语法这些基础知识外,培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我的传统的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利用网络对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2初中英语教学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好处

2.1为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众所周知,语境对于一门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处在他所使用的语言的生存环境中,即使没有对这种语言有一种系统的学习,也能熟练地使用这门语言,特别从语气、措辞方面,我们就会感到这个人说话说得很“地道”。[1]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我国教育缺乏一种使用英语的文化背景,而网络的加入,可以从一方面弥补这种缺陷,利用网络全球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网上获取丰富的资源,了解到一个英语使用国家的一个文化背景,扩充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见识到与中国文化不一样的外国文化,通过视频、音乐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在使用中的一些特定的意义,如一些俗语特别的含义,一些词语的多重含义,这些很多单从课本是无法学习到的。网络的利用,对学生的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让学习能更准确、深入。

2.2为英语学习提供新的学习方式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时时刻刻都有新鲜的事物产生。对于学习来说,跟上时代的学习才会对以后的发展真正起到作用,而坐在课堂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学习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而通过网络与课堂的结合,学生可以从网络了解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从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对英语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学习中遇到难点,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世界在发展的同时,英语同时在不断发展中,一些新词新义,时事热点,都要通过网络来了解到。甚至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沟通工具,直接和外国的学生进行沟通,形成多元的教学方式。

2.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处于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充满活力且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更偏向于直观的接受方式,英语电影,纪录片等方式能直观能让学生直接吸收其中的信息,让英语学习不再限于书本上,而是真正能让这门语言活起来,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模仿学习的能力很强,通过网络学生能接触到更加“地地道道”英语,并且模仿学习,特别对口语发音方面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2]

3初中英语教学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途径

3.1网络与听力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是利用提前录好的音频,在对应课本的内容进行练习,形式比较单一,且许多音频的内容已较为陈旧,内容也不够丰富,此时可利用网络大量的资源,使用多种听力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如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学习“therebe”结构,语音训练部分就选用了一个童谣,“Inthedarkdarkwoodsthereisadarkdarkhouse”,在听力之中加入音乐等,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网络与口语教学相结合

对于口语练习来说,仅靠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能让学生愿意开口说、喜欢开口说是口语练习的重点,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上说英语[3]。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IWanttoBeanActor一课的时候,教师可采用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模仿电影片段进行练习,或可利用网络现行的语音对话软件,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对话练习,加上软件里丰富有趣的表情,学生会更愿意进行语音交流,课后还可以利用口语学习的辅助软件,巩固口语学习效果。

3.3网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着重于对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每天让学生阅读一些简单的新闻,趣闻等作为基本的练习。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对国外风土人情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专栏文章、公众号上的文章扩大学生阅读面,使学生对于英语文化了解得更透彻,也能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3.4网络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