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

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

篇1

(二)示范点建设中承担任务的县直部门,即: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畜牧局、扶贫办、农林办、财政局、交通局、城建局、农机局、文体局、教育局、卫生局、商务局、电力局、广电局、民政局、劳动局、科技局、国土局、环保局、电信局。

二、考核办法

(一)采取定量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定量考核占80%,动态考核占20%。

(二)将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考核指标纳入县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之列。

三、考核内容

(一)乡镇考核内容

总分为100分,具体计分办法为:

1、定量考核(80分)

(1)农民住宅建设(60分)。

①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达到60户以上,得60分。

②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为50—59户,得50分。

③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为40—49户,得40分。

④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为30—39户,得30分。

⑤完成30户以下不得分。

(2)协调配合部门整合项目完成“五个一”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得10分。每完不成一项扣2分。

(3)协调配合部门整合项目完成“一池、三改、四化、六通”住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10分。沼气池建设、改水、改厕、改厨、通路、通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宽带等每完不成一项扣1分,街道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每完不成一项扣0.5分。

2、动态考核(20分)

(1)组织领导情况(5分)。

①工作机构健全,得1分。

②工作人员到位,得1分。

③工作制度健全,得1分。

④宣传发动到位,得1分。

⑤规划方案齐全,得1分。

(2)建设进度情况(15分)

①年2月10日前完成住宅垫地基工程,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②年4月15日前完成示范点拆旧任务,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③年4月20日前开工,于8月20日前完工,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二)部门考核内容

部门考核内容主要以示范点公益设施“五个一”工程配套建设和住宅基础设施“一池、三改、四化、六通”配套建设所涉及的项目为主,即:村民活动中心、村卫生所、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超市、村民休闲广场等公益设施及沼气池建设、改水、改厨、改厕,街道硬化、绿化、净化、亮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通宽带等住宅基础设施。总分为100分,具体计分办法为:

1、定量考核(80分)

(1)计划安排(30分)。

①根据试点村建设方案,按照本部门职能,把相关项目整合安排到示范点,得30分。

②只安排实际任务的80%,得20分。

③只安排实际任务的50%,得10分。

④安排50%以下不得分。

(2)项目实施(50分)。

①按期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得50分。

②完成计划任务的80%,得30分。

③完成计划任务的50%,得20分。

④完成50%以下不得分。

2、动态考核(20分)

(1)组织领导(5分)。

①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到位,做到有分管领导负责、有专门人员落实,得2分。

②工作制度健全,规划方案齐全,并将有关资料于年1月1日前报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得3分。

(2)建设进度(15分)。

①按照“规划设计先行”的原则,于年1月10日前完成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资金预算到位,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②影响住宅建设进度的基础工程于年4月1日前完成,正常工程于年4月20日前开工,于8月1日前完工,得10分。每推迟5天扣1分。

篇2

(一)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5分)

1、试点村成立了领导小组,有专抓新农村建设班子和工作人员及专门的场所。0.5分

2、制定并按时上报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档案资料齐全。1分

3、每月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并建立了领导责任制。1分

4、按时上报月工作情况,报送工作信息、典型材料及报表等。2分

5、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0.5分

(二)建设新农村工作(70分)

1、争取挂点领导、挂点单位、乡镇、街道帮扶资金各1万元以上。6分

2、试点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1分

3、“五通一气”工程建设。试点村进村道路硬化5分;村内巷道硬化达100%并畅通无障碍5分;农户100%通自来水5分;农户100%通电1分;农户95%以上安装固定电话或手机2分;农户85%以上通有线电视4分;农户65%以上用上沼气4分。

4、“三清”工程建设。试点村内有布局合理的排水沟并干净畅通5分;水塘污泥、污水全面清理2分;房前屋后及村庄四周垃圾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2分。

5、“三改”工程建设。拆除了有碍村容村貌的破房烂屋5分;村庄内农户主房是土坯屋的,进行了墙面粉刷3分;村庄内进行了植树造林等绿化美化的3分;100%的栏舍通过改造实现了人畜分离5分;95%以上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5分。

6、各项制度健全,试点村成立了理事会和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并能积极开展工作,能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制度。2分

7、试点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高,自筹资金5万元以上,组织理事会成员及群众代表到先进试点村参观学习。5分

(三)树立新风貌工作(7分)

1、村庄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专门管理人员。2分

2、试点村实行移风易俗,严格执行火葬,治安良好。1分

3、试点村内,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无打架斗殴行为,无违法乱纪行为。3分

4、试点村有配套齐全的文化活动室(含老年人活动室),并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1分

(四)发展新产业工作(13分)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7分

2、每个试点村要引进1个新品种,推广1项新技术,有2户以上种养大户。2分

(五)培育新农民工作(3分)

1、全年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3次,并使大部分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2分

2、培训资料完备,培训做到有教案,有签到卡。1分

(六)创建好班子工作(2分)

村级班子团结有战斗力,能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服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解决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2分

加分项:乡镇、街道试点村完成目标任务,试点村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上的为达标村;80分以下的为不达标村。每达标一个加1分,未达标不加分。

二、考评办法

各试点村自评与主管部门日常考核、统一组织考核相结合。

1、各试点村在年底前,对照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考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

2、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

3、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考评项目进行实地检查核实。

4、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考评后,提出初审意见,报区委、区政府审定。

三、奖励办法

在考核的基础上,评选出:

篇3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村庄规划

加大对村庄规划的投入力度,对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采取县财政拿一点、乡财政拿一点、驻村帮扶单位拿一点的办法解决。并且规定了具体的金额,年底进行考核,对完不成任务乡镇通报批评,并扣除县财政的补贴资金。对市定和县定的68个重点村,已有31个村完成了规划,其中县定22个重点村全部完成规划,其他村规划正在进行中。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万元做为“以奖代补”专用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奖代补”具体实施办法,对村庄铺路、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进行奖励。

(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

督促各乡镇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固定了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档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制度。由胡长玉部长负责召集,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协调、总结、安排、部署,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分别于3月28日、7月3日和10月15日召开了三次新农村建设调度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县级领导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

(三)多方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在范县电视台25、42频道开辟了《聚焦新农村》栏目,下设新农村、新风尚、新观察三个子栏目,全面报道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作法、成功经验与工作成效,目前,已制作播出6期。在大河范县网首页醒目位置开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栏目,目前,已制作了政策解读、新农村建设动态、驻村工作队等9个子栏目,编发新闻信息300余篇。在《濮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4篇报道。共编发《范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42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四)抓住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充分利用春季大好时节,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了以“三清”、“三治”、“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下发了具体工作方案,出台了《县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的实施办法》。指导全县乡村都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22个重点村全部明确了专职卫生保洁员,负责清运垃圾、管护林木。结合生态县建设,在全县开展了村庄绿化。今年春季22个重点村共植树10万余株,庭院植树8000余株,绿化率达99%。市定和县定68个重点村都对村内主副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全县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加强督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由县新农村办公室牵头,抽调卫生、城建、环保、文明办、广电局等单位组成了专项督导组,对全县及22个重点村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工作队驻村帮扶情况等工作进行了10多次重点督查,并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六)多措并举,加大驻村帮扶力度

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村,县直单位后备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主要领导包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的工作推进机制。每个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都有一名县领导联系,定期调研,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县直单位实行科级后备干部包村、驻村,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标准和措施。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长包市定和县定重点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着力解决重点村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与驻村帮扶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每次召开会议和布置新农村工作都让工作队参加,及时与他们沟通协调,互相了解情况。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有效地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新建学校一所,打机井8眼,新建村级道路11公里,引进帮扶项目8个。

另外,总结推广了王楼乡赵海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经验,逐步在全县有条件村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农村管理新模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2、抓点示范,打造新农村亮点。一是落实了县级领导联系和县级部门包抓新农村示范村制度,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二是建造一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按照建设实用、安全、美观的农村住宅要求,免费送文秘杂烩网设计图纸到村,引领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对建筑瓦工、沼气技工培训和管理,为村镇规范有序建设、提高建筑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第一批示范村任务。

3、实施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县上出台了《××××县整合涉农资源项目集中支持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实施办法》,将交通、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群众主动投劳、财政投资帮扶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全县共投入资金6805.3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投资804.8万元实施通达工程项目7条55.5公里;投资3780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路基整修本文来源:文秘站 18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255.56公里。三是积极实施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整修大塘10口、改造抽水站2座,新打机井10眼,整修、疏浚渠道58公里,衬砌渠道54公里。投资73.3万元,新修基本农田8100亩,治理水土流失62平方公里。投资650万元,新建安全人饮工程37处,解决了15100人饮水困难。四是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依托,推动贫困山区面貌实现新变化。20__年新启动扶贫重点村20个,累计启动扶贫重点村122个。三年共完成投资6800万元,拓宽改造村级道路480公里,新修道路48公里,水泥硬化道路150公里,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63户685人。

4、主导产业支撑力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__年,共落实设施栽培7.3万亩;新发展果园2.16万亩;中药材留存6.2万亩;生猪饲养量100.9万头;劳动技能培训3.2万人,劳务输出9.78万人,劳务创收5.8亿元;向12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发放贷款资金268万元,贴息12万元;发展“农家乐”59户,创收118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1711元增加到2313元。

5、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推动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投资1431.5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24630平方米。新建乡镇文化站2所,村两委活动室2个,文化广场6个,篮球场5个。规范村标准化计生服务室25个,卫生室25个,文化室11个,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60套,新建信息化村126个,移动基站30个。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0%。创建村务公开示范村25个,卫生示范村43个。“平安××××县”创建和“五五”普法活动有序推进,全县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8099户31556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338475人,参合率达95%。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政策操作难度大。土地流转没有可操作的硬性政策和文件,基层干部面临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以及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落实难。

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市、县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自筹资金落实难度较大。

三是工作机制不顺,统一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一些群众“等、要、靠”依赖思想严重,投资投劳不积极,个别基层组织也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进展缓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权威职能机构统筹,使项目资金按规划要求集中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才能保证建设效果。

三、设想与建议

1、积极落实土地政策。建议由土管部门尽快开展村组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今后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打好基础。

2、整治理顺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涉农资源整合机构,统一统筹提调,由新农办落实,真正实现资金捆绑使用,发挥项目最大效益。二是建议每年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上出台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减少财政压力。

篇5

1、创新改造模式。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定位,创新村庄改造模式,强化规划管理,提高新农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品位。今后,主城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实施改造建设的,要按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城市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原则上要建造高层和多层公寓,形成新的社区,并实行物业管理。副城区内的镇中村、园中村实施旧村改造的,原则上要实行功能分区,实现生活区与生产、经营区分离,要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多层公寓,就近融入城镇和工业园区。城郊区、远郊区和其它土地基本未征用的村庄,原则上因村制宜开展“空心村”改造,保留现有村庄特色,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建造一定的高层、多层公寓,实现“零增地”或少增地。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公厕、垃圾房、菜市场、幼儿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改造建设水平。

2、创新补偿方式。为提升旧村改造(含“空心村”改造)的规划建设档次,必须推进补偿方式的创新。要积极探索由土地补偿向货币补偿、建筑面积补偿等多种方式过渡,条件成熟的村可以开展先期试点。

3、提升村庄整治水平。今年在完成“整市整治”目标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示范村和特色示范村创建活动,切实加大指导和补助力度,规范程序,争取通过若干年努力,在全市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有较大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农村新社区。

4、启动远郊区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对“异地奔小康”行政村进行调整。重新核定“异地奔小康”的村庄、人数、户数,提高补助标准,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加快推进“异地奔小康”安居工程建设。及时拆除山区已安置农户的建筑物,实施退宅还耕还林。尽快启动未列入“异地奔小康”工程村庄的改造与建设,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1、加快规划设计市场化。后宅街道李祖村邀请浙江大学作的特色村整治规划,苏溪镇同春、向东村邀请浙江工业大学作的“空心村”改造规划,从规划理念、规划布局、实施办法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论述,避免了新社区建设整体划一、大拆大建。这是我市村庄建设规划的一次创新。为此,要尽快建立市域规划信息中心及相关数据库,为农村无偿提供现状地形、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积极引进市外规划设计机构,公开竞争,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2、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住宅进入二级市场。浙土资发[2005]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撤村建居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被征用后剩余的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因此,现城市规划区100平方公里以内的村庄,特别是已经完成撤村建居和旧村改造的村,要积极探索办法,将其土地性质转为国有,然后允许其进入二级市场。

3、探索开展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目前市场商位已获准予以抵押贷款,这是我市的一大创新。对于农民如何利用住宅这一最大资产开展抵押贷款,也是需要研究突破的一大课题。要积极向上争取,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的抵押贷款办法。

(三)推进政策配套完善。

1、适时制订新的指导性政策。创新建设模式、创新补偿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虽然干部群众一时难以接受,但这个思路要坚持。下一步,要进行深入调研,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结合义乌实际,适时研究制订新的政策意见,引导群众接受新的建设模式和补偿方式。

2、尽快出台高层公寓政策。就当前而言,在新社区建设中引导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公寓,迫切需要一个操作性、可行性比较强的政策,以明确高层、多层公寓的安置比例、进入二级市场的方式、节省土地置办功能区等意见,进一步明确高层公寓报批、节余土地分配的程序及流程。

(四)推进部门服务创新。

1、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结合中心镇扩权,规划、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灵活操作,把部分职能下放到镇街,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