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

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实施办法

篇1

(二)示范点建设中承担任务的县直部门,即: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畜牧局、扶贫办、农林办、财政局、交通局、城建局、农机局、文体局、教育局、卫生局、商务局、电力局、广电局、民政局、劳动局、科技局、国土局、环保局、电信局。

二、考核办法

(一)采取定量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定量考核占80%,动态考核占20%。

(二)将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考核指标纳入县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之列。

三、考核内容

(一)乡镇考核内容

总分为100分,具体计分办法为:

1、定量考核(80分)

(1)农民住宅建设(60分)。

①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达到60户以上,得60分。

②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为50—59户,得50分。

③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为40—49户,得40分。

④年集中连片完成农民住宅建设户数为30—39户,得30分。

⑤完成30户以下不得分。

(2)协调配合部门整合项目完成“五个一”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得10分。每完不成一项扣2分。

(3)协调配合部门整合项目完成“一池、三改、四化、六通”住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得10分。沼气池建设、改水、改厕、改厨、通路、通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宽带等每完不成一项扣1分,街道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每完不成一项扣0.5分。

2、动态考核(20分)

(1)组织领导情况(5分)。

①工作机构健全,得1分。

②工作人员到位,得1分。

③工作制度健全,得1分。

④宣传发动到位,得1分。

⑤规划方案齐全,得1分。

(2)建设进度情况(15分)

①年2月10日前完成住宅垫地基工程,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②年4月15日前完成示范点拆旧任务,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③年4月20日前开工,于8月20日前完工,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二)部门考核内容

部门考核内容主要以示范点公益设施“五个一”工程配套建设和住宅基础设施“一池、三改、四化、六通”配套建设所涉及的项目为主,即:村民活动中心、村卫生所、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超市、村民休闲广场等公益设施及沼气池建设、改水、改厨、改厕,街道硬化、绿化、净化、亮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通宽带等住宅基础设施。总分为100分,具体计分办法为:

1、定量考核(80分)

(1)计划安排(30分)。

①根据试点村建设方案,按照本部门职能,把相关项目整合安排到示范点,得30分。

②只安排实际任务的80%,得20分。

③只安排实际任务的50%,得10分。

④安排50%以下不得分。

(2)项目实施(50分)。

①按期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得50分。

②完成计划任务的80%,得30分。

③完成计划任务的50%,得20分。

④完成50%以下不得分。

2、动态考核(20分)

(1)组织领导(5分)。

①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到位,做到有分管领导负责、有专门人员落实,得2分。

②工作制度健全,规划方案齐全,并将有关资料于年1月1日前报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得3分。

(2)建设进度(15分)。

①按照“规划设计先行”的原则,于年1月10日前完成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资金预算到位,得5分。每推迟5天扣1分。

②影响住宅建设进度的基础工程于年4月1日前完成,正常工程于年4月20日前开工,于8月1日前完工,得10分。每推迟5天扣1分。

篇2

(一)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5分)

1、试点村成立了领导小组,有专抓新农村建设班子和工作人员及专门的场所。0.5分

2、制定并按时上报了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档案资料齐全。1分

3、每月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并建立了领导责任制。1分

4、按时上报月工作情况,报送工作信息、典型材料及报表等。2分

5、利用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0.5分

(二)建设新农村工作(70分)

1、争取挂点领导、挂点单位、乡镇、街道帮扶资金各1万元以上。6分

2、试点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1分

3、“五通一气”工程建设。试点村进村道路硬化5分;村内巷道硬化达100%并畅通无障碍5分;农户100%通自来水5分;农户100%通电1分;农户95%以上安装固定电话或手机2分;农户85%以上通有线电视4分;农户65%以上用上沼气4分。

4、“三清”工程建设。试点村内有布局合理的排水沟并干净畅通5分;水塘污泥、污水全面清理2分;房前屋后及村庄四周垃圾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2分。

5、“三改”工程建设。拆除了有碍村容村貌的破房烂屋5分;村庄内农户主房是土坯屋的,进行了墙面粉刷3分;村庄内进行了植树造林等绿化美化的3分;100%的栏舍通过改造实现了人畜分离5分;95%以上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5分。

6、各项制度健全,试点村成立了理事会和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并能积极开展工作,能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制度。2分

7、试点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高,自筹资金5万元以上,组织理事会成员及群众代表到先进试点村参观学习。5分

(三)树立新风貌工作(7分)

1、村庄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专门管理人员。2分

2、试点村实行移风易俗,严格执行火葬,治安良好。1分

3、试点村内,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无打架斗殴行为,无违法乱纪行为。3分

4、试点村有配套齐全的文化活动室(含老年人活动室),并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1分

(四)发展新产业工作(13分)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了“一村一品”主导产业。7分

2、每个试点村要引进1个新品种,推广1项新技术,有2户以上种养大户。2分

(五)培育新农民工作(3分)

1、全年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3次,并使大部分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2分

2、培训资料完备,培训做到有教案,有签到卡。1分

(六)创建好班子工作(2分)

村级班子团结有战斗力,能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服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解决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2分

加分项:乡镇、街道试点村完成目标任务,试点村考核得分在80分以上的为达标村;80分以下的为不达标村。每达标一个加1分,未达标不加分。

二、考评办法

各试点村自评与主管部门日常考核、统一组织考核相结合。

1、各试点村在年底前,对照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考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

2、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

3、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考评项目进行实地检查核实。

4、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考评后,提出初审意见,报区委、区政府审定。

三、奖励办法

在考核的基础上,评选出:

篇3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村庄规划

加大对村庄规划的投入力度,对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采取县财政拿一点、乡财政拿一点、驻村帮扶单位拿一点的办法解决。并且规定了具体的金额,年底进行考核,对完不成任务乡镇通报批评,并扣除县财政的补贴资金。对市定和县定的68个重点村,已有31个村完成了规划,其中县定22个重点村全部完成规划,其他村规划正在进行中。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万元做为“以奖代补”专用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奖代补”具体实施办法,对村庄铺路、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进行奖励。

(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

督促各乡镇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固定了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档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制度。由胡长玉部长负责召集,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协调、总结、安排、部署,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分别于3月28日、7月3日和10月15日召开了三次新农村建设调度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县级领导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

(三)多方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在范县电视台25、42频道开辟了《聚焦新农村》栏目,下设新农村、新风尚、新观察三个子栏目,全面报道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作法、成功经验与工作成效,目前,已制作播出6期。在大河范县网首页醒目位置开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栏目,目前,已制作了政策解读、新农村建设动态、驻村工作队等9个子栏目,编发新闻信息300余篇。在《濮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4篇报道。共编发《范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42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四)抓住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充分利用春季大好时节,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了以“三清”、“三治”、“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下发了具体工作方案,出台了《县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的实施办法》。指导全县乡村都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22个重点村全部明确了专职卫生保洁员,负责清运垃圾、管护林木。结合生态县建设,在全县开展了村庄绿化。今年春季22个重点村共植树10万余株,庭院植树8000余株,绿化率达99%。市定和县定68个重点村都对村内主副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全县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加强督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由县新农村办公室牵头,抽调卫生、城建、环保、文明办、广电局等单位组成了专项督导组,对全县及22个重点村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工作队驻村帮扶情况等工作进行了10多次重点督查,并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六)多措并举,加大驻村帮扶力度

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村,县直单位后备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主要领导包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的工作推进机制。每个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都有一名县领导联系,定期调研,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县直单位实行科级后备干部包村、驻村,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标准和措施。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长包市定和县定重点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着力解决重点村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与驻村帮扶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每次召开会议和布置新农村工作都让工作队参加,及时与他们沟通协调,互相了解情况。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有效地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新建学校一所,打机井8眼,新建村级道路11公里,引进帮扶项目8个。

另外,总结推广了王楼乡赵海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经验,逐步在全县有条件村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农村管理新模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2、抓点示范,打造新农村亮点。一是落实了县级领导联系和县级部门包抓新农村示范村制度,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二是建造一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按照建设实用、安全、美观的农村住宅要求,免费送文秘杂烩网设计图纸到村,引领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对建筑瓦工、沼气技工培训和管理,为村镇规范有序建设、提高建筑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第一批示范村任务。

3、实施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县上出台了《××××县整合涉农资源项目集中支持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实施办法》,将交通、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群众主动投劳、财政投资帮扶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全县共投入资金6805.3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投资804.8万元实施通达工程项目7条55.5公里;投资3780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路基整修本文来源:文秘站 18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255.56公里。三是积极实施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整修大塘10口、改造抽水站2座,新打机井10眼,整修、疏浚渠道58公里,衬砌渠道54公里。投资73.3万元,新修基本农田8100亩,治理水土流失62平方公里。投资650万元,新建安全人饮工程37处,解决了15100人饮水困难。四是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依托,推动贫困山区面貌实现新变化。20__年新启动扶贫重点村20个,累计启动扶贫重点村122个。三年共完成投资6800万元,拓宽改造村级道路480公里,新修道路48公里,水泥硬化道路150公里,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63户685人。

4、主导产业支撑力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__年,共落实设施栽培7.3万亩;新发展果园2.16万亩;中药材留存6.2万亩;生猪饲养量100.9万头;劳动技能培训3.2万人,劳务输出9.78万人,劳务创收5.8亿元;向12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发放贷款资金268万元,贴息12万元;发展“农家乐”59户,创收118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1711元增加到2313元。

5、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推动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投资1431.5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24630平方米。新建乡镇文化站2所,村两委活动室2个,文化广场6个,篮球场5个。规范村标准化计生服务室25个,卫生室25个,文化室11个,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60套,新建信息化村126个,移动基站30个。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0%。创建村务公开示范村25个,卫生示范村43个。“平安××××县”创建和“五五”普法活动有序推进,全县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8099户31556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338475人,参合率达95%。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政策操作难度大。土地流转没有可操作的硬性政策和文件,基层干部面临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以及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落实难。

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市、县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自筹资金落实难度较大。

三是工作机制不顺,统一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一些群众“等、要、靠”依赖思想严重,投资投劳不积极,个别基层组织也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进展缓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权威职能机构统筹,使项目资金按规划要求集中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才能保证建设效果。

三、设想与建议

1、积极落实土地政策。建议由土管部门尽快开展村组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今后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打好基础。

2、整治理顺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涉农资源整合机构,统一统筹提调,由新农办落实,真正实现资金捆绑使用,发挥项目最大效益。二是建议每年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上出台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减少财政压力。

篇5

1、创新改造模式。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发展定位,创新村庄改造模式,强化规划管理,提高新农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品位。今后,主城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实施改造建设的,要按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城市小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原则上要建造高层和多层公寓,形成新的社区,并实行物业管理。副城区内的镇中村、园中村实施旧村改造的,原则上要实行功能分区,实现生活区与生产、经营区分离,要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多层公寓,就近融入城镇和工业园区。城郊区、远郊区和其它土地基本未征用的村庄,原则上因村制宜开展“空心村”改造,保留现有村庄特色,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建造一定的高层、多层公寓,实现“零增地”或少增地。要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公厕、垃圾房、菜市场、幼儿园、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改造建设水平。

2、创新补偿方式。为提升旧村改造(含“空心村”改造)的规划建设档次,必须推进补偿方式的创新。要积极探索由土地补偿向货币补偿、建筑面积补偿等多种方式过渡,条件成熟的村可以开展先期试点。

3、提升村庄整治水平。今年在完成“整市整治”目标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示范村和特色示范村创建活动,切实加大指导和补助力度,规范程序,争取通过若干年努力,在全市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有较大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农村新社区。

4、启动远郊区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对“异地奔小康”行政村进行调整。重新核定“异地奔小康”的村庄、人数、户数,提高补助标准,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加快推进“异地奔小康”安居工程建设。及时拆除山区已安置农户的建筑物,实施退宅还耕还林。尽快启动未列入“异地奔小康”工程村庄的改造与建设,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1、加快规划设计市场化。后宅街道李祖村邀请浙江大学作的特色村整治规划,苏溪镇同春、向东村邀请浙江工业大学作的“空心村”改造规划,从规划理念、规划布局、实施办法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论述,避免了新社区建设整体划一、大拆大建。这是我市村庄建设规划的一次创新。为此,要尽快建立市域规划信息中心及相关数据库,为农村无偿提供现状地形、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积极引进市外规划设计机构,公开竞争,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2、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住宅进入二级市场。浙土资发[2005]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撤村建居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被征用后剩余的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因此,现城市规划区100平方公里以内的村庄,特别是已经完成撤村建居和旧村改造的村,要积极探索办法,将其土地性质转为国有,然后允许其进入二级市场。

3、探索开展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目前市场商位已获准予以抵押贷款,这是我市的一大创新。对于农民如何利用住宅这一最大资产开展抵押贷款,也是需要研究突破的一大课题。要积极向上争取,从农村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农村住宅产权和土地承包权的抵押贷款办法。

(三)推进政策配套完善。

1、适时制订新的指导性政策。创新建设模式、创新补偿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虽然干部群众一时难以接受,但这个思路要坚持。下一步,要进行深入调研,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结合义乌实际,适时研究制订新的政策意见,引导群众接受新的建设模式和补偿方式。

2、尽快出台高层公寓政策。就当前而言,在新社区建设中引导建造一定比例的高层公寓,迫切需要一个操作性、可行性比较强的政策,以明确高层、多层公寓的安置比例、进入二级市场的方式、节省土地置办功能区等意见,进一步明确高层公寓报批、节余土地分配的程序及流程。

(四)推进部门服务创新。

1、职能部门简政放权。结合中心镇扩权,规划、国土等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路,灵活操作,把部分职能下放到镇街,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篇6

1 我县行政村档案工作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有2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40个社区。2000年我县开始开展建档试点工作,通过县档案局的大力指导,在乡镇农经站和行政村的配合下经验收达到省三级标准。但在后来的几年中,虽然我们每年都在强调要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2005 年通过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但行政村档案工作的发展成效缓慢。截至2010年底,全县仅有5个行政村达到省三级标准,其余的村虽然建档率达到100%,但档案意识仍然不强,档案还不规范,档案管理整体水平还较差。具体表现在:

一是乡(镇)村干部档案意识差,不重视村级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少,有的村以农活忙,缺资金为由,认为只要村上各项经济指标完成了,心无档案工作。

二是有的村文书缺乏基本的档案整理和管理知识技术,村文书不能按时将村庄规划建设、村民自治、村级文化建设,村级财务会计、上级机关针对本村的文件及照片,声像资料立卷归档,其原因是文件资料收集不齐全。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等手中的资料没有按时交给文书统一立卷归档,认为各自的材料各自保管方便利用。久而久之又形成了大量的积存零散文件,新上任的文书看到就头痛,主观上把档案工作理顺,但却无从下手,在整理档案时不分类,不分保管期限,不写卷内目录,把一年形成的材料订做一本。

三是行政村档案保管条件差,有的村无专用档案柜,档案放在抽屉里或者其他柜子里,文件材料仍然各自保管,没有集中统一管理。加上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或者责任心不强,这样对档案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谈不上行政村档案方便利用的问题。

四是上级档案业务部门县、乡(镇)对农村基层村级档案干部指导检查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乡镇对行政村规范建档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列入目标考核。农村基层村级档案工作制度不完善,组织不健全。级档案干部缺乏全面系统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没有档案管理知识,导致农村基层村级档案工作还很不到位。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理顺关系,协调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体系与机制

1、强化乡镇档案的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乡镇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按档案法的要求,将乡镇及行政村的档案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责任制,乡镇政府应加强对行政村档案工作指导、培训、检查、监督,制定考核措施,强化监管力度。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把档案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经费”。各乡镇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确保乡、镇、村档案工作的开展。

3、加强业务指导。县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突出重点,深入乡村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宣传增强乡村干部群众的档案意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乡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创造条件。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农村档案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要加强与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财政、文化、教育、社保、计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档案工作协调机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专项工作中,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分工负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依法督查、指导。

2.2 夯实基础,科学规范行政村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

1、进一步规范村级建档工作,各行政村要将档案工作列入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建立村级档案收集管理制度,村文书负责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按照行政村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分类整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档案的保管条件。村级档案必须有专室专柜存放,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我县兆雅镇开展了村档镇观的试点工作,即行政村档案由镇上集中保管,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村干部的档案意识,确保村级档案的安全保管。

3、开展各种形式的利用服务。村级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应以维护村集体利益和村民个人利益为原则,在保证档案安全的条件下,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设施,建立起现行文件、图书、资料、科技信息为一体的新型农村档案管理模式,以满足农村的信息需要,丰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2.3 以点带面,树立典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新农村为基础,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土地整治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创新体制和机制,综合利用相关政策,统一规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连片开垦农田,水、林、路、村、房综合整治,优先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农田规模经营,积极破解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我镇统筹协调发展。

二、项目概况、建设任务和目标

(一)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于市渝水区镇,涉及城坊村委、花堆村委、步桥村委、虹桥村委4个行政村,27个村小组。东到上新铁路、南至加油站、西至上新公路、北至水北镇。项目建设规模1000公顷,预算总投资28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耕地40公顷,新增耕地率4%。

(二)建设任务和目标

1、加强土地整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农田整治,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的社会主义农村新貌。

2、推进村庄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依据村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布局建设,适度调整撤并布局分散的自然村,合理开发利用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空闲地,改造旧村、建设新村,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聚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新农村格局。

3、完善设施配套,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农村路网、供水、通电、通讯、广播电视以及生产垃圾、污水收集和处理等基础设施,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社会养老、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清洁能源,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实现农村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

4、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增收。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5、实现增减挂钩,破解建设项目用地难题。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先减后增,增减平衡”的原则,把农村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有偿转让,调剂到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建设使用。

三、工作步骤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特点,此项工作分为前期准备、试点摸索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2010年5月至10月底以前。

主要任务是成立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建办事机构。健全工作组织,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召开动员大会,部署调查摸底,出台相关政策。

第二阶段为试点摸索阶段。时间为2010年11月至12月。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乡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方案,选择一个村委班子战斗力强,村民有积极性,整治规模有代表性,与有关涉农工程相结合的行政村作为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时间为2011年1月至12月底。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并完成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四、工作职责

1、成立镇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班子成员及镇属部门负责人,城坊、花堆、步桥、虹桥四个村委党支部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桂福兼任办公室主任。

2、土地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项目区的基本情况调查、土地权属调查、集体经济利益调整、项目的申报、立项、规划审批、项目的批复、验收、整合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涉农部门力量、协调相关部门和项目实施等工作。

3、鼓励支持群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对适合村民承担

篇8

民政部和农业部眼中的创建活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资料既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真实记录,也是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在提高农村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管理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贾广东副司长说:“农业农村档案是党和国家制订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推动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农民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的参考和凭证,对于今后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史实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延伸,是‘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还特别强调:“如果新农村建设没有档案建设的同步进行,新农村建设一定是不完整的!”

创建活动的开展,旨在加强新农村的档案工作,把档案建好、管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闫志壮馆长在接受采访时对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创建活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对我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来说,其涉及面之宽、影响范围之大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档案工作主动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一大创举。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通过在全国发掘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先进典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必将促进全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2.营造了一种竞争向上的氛围,通过典型引路,充分调动起各地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将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部门协调配合、软硬件建设和优化服务等许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3.由于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项新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通过创建活动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从而为下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是协作方也是受益方

这次创建活动,是由国家档案局牵头,联合民政部、农业部共同开展的。之所以能够达成配合并展开协作,还是源于创建活动这项工作的共同需要。

闫志壮馆长告诉记者:“民政部门承担着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婚姻登记、殡葬管理、区划地名管理、优抚安置、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项职能,许多方面覆盖广大农村,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全面收集、整理、保管并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政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创建活动中,民政部、农业部作为协作方,与国家档案局联合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领导小组,三家通力合作,共同承担了示范县活动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检查验收工作。

贾广东副司长结合农业部尤其是经管司的工作职能,介绍了农业部门在创建活动中的工作职责:“农业部门主要承担着对农业档案的管理、监督、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的任务。具体来说,一是将创建活动纳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档案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二是把农业档案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业档案工作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在创建活动中,民政部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民政部门应尽的职责,特别是在指导村民自治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要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村村级组织建立档案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采访过程中,闫馆长和贾副司长一致认为目前三家部门的配合是积极的、合作是愉快的、成效是明显的,创建活动不仅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政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闫馆长将创建活动对民政工作的影响概括为两个方面:1.推动农村基层民政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长期以来,农村的档案工作条件比较落后,在档案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着政策盲点,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本次创建活动提出的示范县创建标准提出了较以往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必将推动基层民政档案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2.促进民政业务工作的发展。民政工作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和形式的原始记录就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民政业务档案,管好用好这部分档案,可以为民政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各种原始材料,对于及时总结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而推动业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深合作,争取更大成果

篇9

中图分类号: D267.2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的矛盾非常的突出,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条件也是不同的,同是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近几年来我国的村镇建设在不断的扩大,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因此从群众出发,抓住当前的机遇,依照城乡统筹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开创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

1.1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的规划收费标准不合理

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没有制定统一合理的村镇规划收费标准,很多时候参考的是城市里的规划收费标准,这就使规划设计单位及编制规划的单位在收费与付费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有些单位对规划不重视且故意压低价格,这种对规划技术人员的不尊重行为会对村镇的规划设计队伍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很多优秀的规划设计人员对村镇的规划工作不感兴趣或者不够重视,这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的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力度也不够

很多村镇的规模比较小,布局过于分散,产业的发育也比较缓慢,农业人口在村镇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城市化的气息比较淡薄,经济的积聚功能也不高,村镇的环境也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还是比较脏、差,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供电、供水、绿化及卫生方面,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有效地提高,村镇的建设面貌也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这主要是由于村镇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够所造成的,很多村镇存在着重视建设却轻视管理,管理部门的队伍力量薄弱,人员较少,对于村镇建设中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

1.3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有效的村镇规划管理理论体系

现在很多村镇建设中沿用的还是自然演进的形式,这主要是村镇规划管理中,其建设发展的速度要快于村镇规划管技术理论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村镇规划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体系,现在主要应用的是村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但是在新农村的实际建设当中,仅有总体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建设内容进行不同的指导。

1.4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相关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在村镇规划上,我国仅有一个标准,是国家制定的一个总体标准,被称为《村镇规划标准》,这个标准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应用于农村建设中的,但是在村镇的实际建设情况中,这个标准太笼统,很多村镇的建设规划是既应用这个村镇标准规划中的内容与技术规定,又应用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内容与技术标准,这种双重标准的运用就使得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与管理较为混乱,没有具体有效地村镇规划管理标准供为参考与借鉴。

2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2.1建立统一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并确定规划的层次及内容,突出重点并具有针对性,对规划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也要与村镇的建设相联系,根据实际的村镇建设情况,建立规范统一的规划理论体系。国家要继续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规划技术标准》等进行修订,新农村在建设与规划管理中,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编制村镇规划管理中的《村镇规划管理条例》及《村镇规划建设许可管理实施办法》等,这些具有规范性的文件不仅对规划管理体系进行了补充,还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让相关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村镇规划管理中,应该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实行两头管理的职能,在省级的规划管理部门中,专门设立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处,同时在乡镇上建立规划管理所,专门对村镇的规划管理进行编制与监督实施,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2.2规范村镇规划中的收费标准

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村镇规划设计标准不规范情况,国家应该给予重视,且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合理的收费标准,同时出台有关的法律与法规进行规范,以保证与约束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收费。

2.3加强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典型示范提高村镇建设的热情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村镇建设及村镇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村镇规划管理中的公共基础的建设,这需要把村镇建设中相关部门分散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使用,且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解决方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各政府部门应积极地依法将村镇规划编制及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当中,以确保村镇规划编制及管理经费的充足到位,以保证村镇规划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多方面资金的筹措,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村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同时还应积极建立新农村示范的典型,并营造示范典型的良好气氛,通过广泛宣传的作用带动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正确的典型引导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根据各地农村的情况,进行新农村建设目标、思路及实施措施开展,并对进行村镇的统筹规划,逐步的实施,常年的紧抓不放,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村镇的规划管理。

2.4在村镇规划管理中要注意多方面的内容

在村镇规划中要明确每项建筑的用地布局、电力、排水、供水、绿化等内容,这个内容的标准基本上与城市的建筑建设标准深度相同,但在规划期限上要稍微长些,这么长的规划期限在具体的设计上并不能带来操作的方便性,反而缺乏了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城镇规划期限应当适当的缩短一些;针对城镇的卫生绿化方面,应该加城镇环卫工人的队伍建设,而且这项工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机构的设置中也应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环卫工作部门的重视,对于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健全,明确垃圾的中转地、垃圾的分类及垃圾的处理场地等问题也应该给以明确,以确保环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环境要加强保护意识,减少环境的污染程度,要做好宣传工作意识到城镇的环境卫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责任;对于城镇的集中供暖及道路规划也应该在注意到,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在一些村镇中其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且已经建立起了多层的建筑住宅区,对于其实施集中供暖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村镇规划标准中应该有的,尤其是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交通工具在村镇中已经比较普遍了,尤其是较大型的运输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城镇建设中的道路大多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这个道路的建设规划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居民交通用具的安全性。

3总 结

新农村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在村镇规划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更一步台阶,村镇规划管理也更为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邱昌锋.当前村镇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

篇10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对创建新农村新家庭活动高度重视,坚持把计划生育与新农村建设一同规划、一同安排、一同考核,并把创建活动作为今年计划生育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切服从于创建,一切服务于创建。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任成员的组织机构。抽调了4名素质较高、业务较强的同志组成工作组,专门负责开展惠家沟村试点工作。

三是安排部署到位。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将创建活动划分为三大阶段,即20*年为试点阶段,重点在条件较好的惠家沟村开展试点工作;20*-2009年为推广阶段,重点在300人以上的17个村开展创建活动;2009年为提高阶段,逐步将创建活动向300人以下的村延伸。试点村结合实施方案进一步制定出实施办法,使创建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工作机制到位。镇村签订了《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目标责任书》,村上也同创建户签订了《村级计划生育新家庭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镇上还制定出台了《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奖励扶持办法》,除市县有关优惠政策外,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对维修改造、绿化美化住宅的每户扶持70%的建设资金,对每年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每户奖励500—1000元,将“两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等等。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在全镇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二、夯实基础,狠抓“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自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群众自治组织,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机制,规范自治章程和自治协议,实行村务公开,不断提高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规范管理。在“三查”服务和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方面,进一步扛实了包片驻村干部责任,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落实措施及时到人,提高了节育措施落实的有效率和及时率,有效消除了低生育水弹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认真落实“四个一”措施,即向流动人员发一张慰问信,办一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一份合同,向流入地发一份委托调查函,以此加强信息交换,强化双向管理。在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方面,建立了跟踪管理档案,做到盯户、盯人、盯诊所,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三是规范档案。做到村有“一卡(育龄妇女档案卡)一表(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一牌(计生管理挂牌)一册(已婚育龄妇女三查摸底登记册),确保卡、表、牌、册资料数据相一致。

三、搞好结合,实现“四个变化”

一是以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使计划生育有新观念。结合农村正在开展的四教育活动,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卫生知识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采取刷写标语,办板报,宣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篇11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对创建新农村新家庭活动高度重视,坚持把计划生育与新农村建设一同规划、一同安排、一同考核,并把创建活动作为今年计划生育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切服从于创建,一切服务于创建。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任成员的组织机构。抽调了4名素质较高、业务较强的同志组成工作组,专门负责开展惠家沟村试点工作。

三是安排部署到位。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将创建活动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年为试点阶段,重点在条件较好的惠家沟村开展试点工作;**-2009年为推广阶段,重点在300人以上的17个村开展创建活动;2009年为提高阶段,逐步将创建活动向300人以下的村延伸。试点村结合实施方案进一步制定出实施办法,使创建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工作机制到位。镇村签订了《创建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目标责任书》,村上也同创建户签订了《村级计划生育新家庭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镇上还制定出台了《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奖励扶持办法》,除市县有关优惠政策外,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对维修改造、绿化美化住宅的每户扶持70%的建设资金,对每年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每户奖励500—1000元,将“两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对象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等等。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在全镇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二、夯实基础,狠抓“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自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群众自治组织,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机制,规范自治章程和自治协议,实行村务公开,不断提高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规范管理。在“三查”服务和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方面,进一步扛实了包片驻村干部责任,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落实措施及时到人,提高了节育措施落实的有效率和及时率,有效消除了低生育水弹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认真落实“四个一”措施,即向流动人员发一张慰问信,办一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签一份合同,向流入地发一份委托调查函,以此加强信息交换,强化双向管理。在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方面,建立了跟踪管理档案,做到盯户、盯人、盯诊所,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三是规范档案。做到村有“一卡(育龄妇女档案卡)一表(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一牌(计生管理挂牌)一册(已婚育龄妇女三查摸底登记册),确保卡、表、牌、册资料数据相一致。

三、搞好结合,实现“四个变化”

一是以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使计划生育有新观念。结合农村正在开展的四教育活动,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卫生知识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采取刷写标语,办板报,宣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

篇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农村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视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这也对新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档案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笔者就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调研。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以延庆县为例,据统计:全县376个村的档案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乡政府和村委会,每年平均用于档案工作经费约74元,主要用于购买档案装具。全县村级档案室保存档案数量约26300卷册,平均每年增长约875卷,增长最多的约853卷、最少的约223卷。全县有45个村档案室有独立的档案库房,有55个村将档案、办公、阅览、库房合一,有276多个村与其他部门合用办公空间,有213个村使用铁皮柜存放档案,74个村使用木质档案柜存放档案,70多个村使用塑料盒存放档案。有300个村没有安装防盗门窗,344个没有安装空调,325个没有灭火器。全县有14个乡镇将档案工作设在行政办公室,1个乡镇设在党建办公室,全县15个乡镇档案员均为兼职,平均兼职3项,一般包括:妇联、共青团、信息公开、保密、公文收发、传阅等。

总的来说,通过落实《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办法》和区县档案局、农委、民政局联合下发的《区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标准》,区县各乡镇村档案意识明显增强,村级档案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具体、注重实效的良好局面。乡村档案工作各有特色,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率有所上升,有效地促进了全县乡村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进一步丰富,乡村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档案及反应本地区特色档案的收集得到了加强,村级档案的主动收集意识逐步提高,村级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实现,乡村档案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全县乡镇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二、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村级档案在不断规范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状与不断增长的需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档案意识薄弱区县各乡镇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村级档案工作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平衡。经济条件较好的和档案意识比较好的村,村级档案工作做的就好一些。而经济条件差的村,村级档案工作的难度就大。还有的村干部缺乏档案意识和法规知识,档案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位置摆的不正,档案的作用发挥的不好。有的村没有专项经费或工资,总认为村级档案工作上级不给经费,费时费力,产生不了经济效益。所以,有的村干部积极性就不高。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有的为村会计、妇女主任等兼任。他们文化不高,有的年龄大,档案业务不熟练,操作电脑有点差,总的来说,不能适应村级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但大多数村是村官帮助整理、管理档案,他们在村时间短,最多两年就考走了,造成档案管理的断档,新来的村官还得从头学起,造成了村级档案整理的不衔接。

(二)村级档案管理隐患较多

有的村档案室没有专设,档案也没设专柜,档案存放没有次序。首先是集中保管没有实现,有的村档案存放在村干部手里,各管各的,村级档案丢失现象有可能发生。其次是村级档案保管设施较差,有些村不按规范整理只是存放于大木橱中,长时间下来,损坏现象严重。但也有些村建立有专门的档案室,村级档案整理比较规范,管理也符合要求。但普遍是村档案室与村办公室一起用,有的村档案库没有锁并和杂物库房在一起,条件太差,个别村的档案还保存在村干部的家里。档案借阅没有登记。个别村借用档案,不及时归还。这样,就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村级档案严重不全,给村级各项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村级档案收集的不齐全完整

从保管的村级档案数量看,有的村是上百卷;有的村是十几卷;有的村档案寥寥无几。主要是没有归档意识,使村级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会议记录、干部名册、村级的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林业和水务普查等重要文件、档案材料不及时归档。产生了矛盾与纠纷时说不清,没有档案可以查询考证,使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受到损害。另外,有的村档案不齐全完整,有的只归会计档案、不归文书档案,致使村级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主要体现在:一是案卷中大多数材料是乡镇来文,而一些村里自身形成的涉及农民个人利益的经济合同、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医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粮食直补、党员补助等方面档案没归档;有的村反映农村实际工作等各个方面的会议记录大多数在村干部手里没有全部收集归档。二是村级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的档案材料收集的少,如:对农村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改造重点建设项目、创先争优、农民增收、结对帮扶、农村危旧房改造、阳光浴室、街道路灯、卫生改造及宜居工程等形成的档案,收整工作较差。三是其他载体的村级档案收集更少。

(四)村级档案整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少数村的档案甚至未划分保管期限,只是组成卷,装订成册。二是档案书写材料不符合要求,有的用纸容易褪色,不宜长期保存。三是档案装具材料差,档案卷皮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什么样的盒都有,案卷封面书写不规范,标题不准确。四是档案排列混乱,有的村缺少档案目录。

三、规范村级档案工作建议

加强区县村级档案工作,改变村级档案工作滞后现状,达到《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办法》和《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推动新农村档案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争支持建机制是关键

争取领导支持是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关键。改变领导不重视的观念,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的人、财、物等实际问题,舍得投入,使村级档案工作有保障。北京市和各区县档案局与农委、民政局等单位配合,发出了《北京市新农村档案工作测评》的通知,同时各区县也制发了相应的测评办法和细则,并与各区县、乡镇分管档案的领导积极协商,争取支持,从而使行政村的档案检查工作得以顺利展开。有的区县委、政府始终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的依据。区县档案局负责村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有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档案管理内容列入村级工作目标考核,加强对村级档案的指导,并适当加大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投入,没有条件的村可以采取村档乡镇管的方法,健全有效的长效机制。各村应将村级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分管人员、建立规章制度,使村级档案工作做到规范有序、科学发展。

(二)加强培训是管理的手段

区县档案局应加强村级档案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村级档案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是开展集中培训。利用春季农闲时节,到各乡镇对村级档案员开展集中现场培训。培训内容要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各乡镇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每年要进行档案业务培训。二是开展个别培训。对档案业务知识相对较薄弱的行政村,各乡镇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并对有条件的村级档案员,进行村级档案编研、计算机应用、村史和历史沿革等编写的专题培训,提高村级档案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新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服好务。

(三)明确归档范围是整治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做好村级档案工作,乡镇村档案工作人员要明确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齐全完整的把应归的村级档案材料收集到村档案室。考虑到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区县档案局和各乡镇要根据各区县村级档案工作情况,结合各村的实际,制定好各村的档案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统一印发给各村供参考,使其知道哪些档案应归,哪些档案不应归,以及村级档案的分类和保管期限。为了保证村级档案的归档质量和档案整理的规范化,应着重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严格实行年度归档制。乡镇档案人员要积极督促、指导村级档案管理员对上年形成的文件材料,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立卷归档,不能有积存文件。二是严格档案立卷归档质量,不同类别档案要符合相应档案标准和质量要求。

(四)积极提供利用是管档的目的

管好建好利用好村级档案资源,是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区县档案局、乡镇、村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应努力做好村级档案利用工作,方便农民。并通过档案查询、电话预约、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展览、档案编研及档案数字化信息网络查询服务和档案馆日活动、档案超市、赶档案大集等宣传活动,方便农民群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农民不出村就能查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要充分发挥档案作用,让农民认识到村级建档的好处。

(五)依法治档是规范管理的保障

篇13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

(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