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5 15:25: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

篇1

中图分类号 S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12-03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HAO Zhe TIAN Ya-guang

(Liaoni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is the artificial measures of using and transforming nature,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olving the land use problems whi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As the current hot topics and new things,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were fuzzy and indistinct defini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concepts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and its construction were defined.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 high-standard farmland;concept definition;connotation;extension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按照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1],2015年我国将建成2 6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进而2020年拟建成5 3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以大规模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工作重点,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提出在资金分配和项目安排时重点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倾斜[2]。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3]。

2012年6月20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4],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但高标准农田作为新名词新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还存在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诸如: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等,这些问题均亟待作以深入探讨和澄清。为此,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1 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界定

对基本概念的严密定义是任何学科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因此,有必要首先澄清有关高标准农田的最基本概念,给予其科学界定。

1.1 高标准农田

1.1.1 农用地、耕地和农田。

(1)农用地。农用地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可见,农用地的范围大于耕地。

(2)耕地。耕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它包括水田、水浇地和旱地3个二级地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hm2左右,人均耕地0.37 hm2;而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0.08 hm2,只占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

(3)农田。目前,对于农田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就查阅资料来看,农田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2种。狭义的农田就是指耕地[7],中国古代有“已耕者为田”之说,因此农田应为经开垦耕种的土地;广义的农田包括各类农耕生产用地,其范畴应介于耕地和农用地之间。农田分布受水分、温度、土壤、地形等因素制约,尤以水分的影响最大,因此农田多分布在降水量比较充沛或水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50 mm地区农田较少。我国的农田大部分集中在东南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即从大兴安岭起,经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自东北斜贯西南一线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是我国主要农作区。随着农业的发展,农田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田可分为梯田、坝地、平坝田、冲田、圩田、条田、水田、水浇地、旱地和台地等多种类型。

1.1.2 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

(1)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这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最高产优质的那一部分耕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8]。

(2)一般农田。是指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可以用作建设和其他用地,被确定为农业使用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类型包括:坡度大于25°但未列入生态退耕范围的耕地、泄洪区内的耕地和其他劣质耕地等。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hm2,基本农田约为1.13亿hm2左右,其他逾666.67万hm2为一般耕地;而我国粮食主产区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大约占其耕地的95%左右。

1.1.3 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后达到标准的原有基本农田和新划定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除了与各省市地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有关外,还与其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有关。鉴于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的高产性要求,高标准农田均属于基本农田的范畴。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

1.2.1 中低产田改造。我国耕地中有78.5%的中低产田,其中中产田面积占37.3%,低产田面积占41.2%。在我国传统的土地建设项目中,针对不同土壤的障碍因素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改造好了能长期见效益。改造中低产田的手段主要为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1.2.2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的综合整治,整治后田块更加平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路网林网更加科学便利,田块集中连片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强,耕地质量有所提高[9]。

土地整治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土地整治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已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内容;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区域综合型特点更加鲜明;在外延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的运用转变[2]。

1.2.3 高标准农田建设。

(1)历史沿革。20世纪80年代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氮磷肥力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已有较大改进,中低产田改造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目前靠增加化肥投入量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随之产生的“低、费、污”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的新一轮核心问题。可见,为继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仅靠增加农用化学品和能源投入量的模式是死路一条,只有提高耕地基础地力、藏粮于土,才是建立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2]。为解决这种现实困境与潜在隐忧,我国适时提出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出原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近年来的总趋势是:建设用地的扩张一浪高过一浪,耕地、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盲目攀比,置资源环境问题于不顾;土地产权机制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产权经济机制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参与违法供地,引起部分行业和地区发展失控。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也呈现“人减地增”的逆向发展趋势,从而对耕地保护造成了一种“双挤”局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地矛盾的最合理途径就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土地整治,从而增加建设用地的流量,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压力,支持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适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土地整治的一种。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前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建立在以往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当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严峻挑战,提出的高标准土地整治工程。前期中低产田改造和传统土地整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其升华和提升,是土地整治工程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期着力打造的亮点。

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界定

随着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界定合乎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一是要求能客观地反映新时期下高标准农田实践,二是要求能准确地指出新时期下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2.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内涵的理解不一,不少实际建设内容仅显露于表象,有的项目其实就是土地平整也被冠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而实际土地质量根本未得到改观。因此,高标准农田的科学内涵必须予以明确。现从以下5个方面界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2.1.1 动态发展过程与系统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与一定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的高标准农田可以这样理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科学规划所建设的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产高效,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农田。高标准农田是科学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加先进的管理机制,综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为依托的复杂系统工程[10]。

2.1.2 核心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在于耕地地力提高和土壤综合质量提升,有别于以往单纯以增加耕地数量为目标的土地整理模式。目前我国耕地质量问题严重:一是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均,全国有95%的耕地缺磷,23%的耕地缺钾,14%的耕地磷钾俱缺;二是土壤沙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加重,全国土壤沙化面积已达15 33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三是耕地退化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耕地严重退化。因此,提升耕地综合质量,提高农用地等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目标。

2.1.3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1.4 创新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在于高标准,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保证其科技领先,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动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流平台。这种创新体现在多方面:以理念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彩色;以管理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量;以技术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效益;以主体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添活力;以考评的创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保险。

2.1.5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绿化防护、土壤监测等设施完善,使用效率高,适宜机械耕作,便于集约经营,可有效抗御旱涝灾害,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符合农业高产稳产的要求,支持有机肥积造,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保证土质肥沃,避免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和耕地退化;三是具备节能高效特征,生产成本和灌溉水用量等明显下降,不因提高复种指数而降低土地产出率,不因常年连续耕种而出现年度间的产量大幅波动;四是要能够防御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和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田园风光秀美,与自然和谐;五是对农田废弃物、排放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实现跟踪监测,监控治理效果,提高耕地及水资源使用效率。

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界定思想

科学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区的高标准农田工程,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1 高标准农田界定标准的复杂性。从概念上讲,全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应该是高等级、集中连片的农田。但这种高等级究竟是几等地,由于耕地质量等别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保证一定面积的基础上,各地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也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针对全国范围制订的,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统一用这个标准来建设高标准农田并不完全适合,必须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以反映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例如,目前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另外,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区域、局部性的耕地资源匹配情况不同,导致耕地质量等级建设难度不同,也会影响各省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结果。

2.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界定的指导思想。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具有完善的排灌系统、肥沃的土壤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便捷的田间道路、适度的农田规模、较高的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科学布局、典型示范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界定原则,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协调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主要体现在:经过土地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至少应比整治前至少提升1个质量等别(等别划分据《TD/T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一般来讲,农田每提升1个等级,平均增产粮食1 500~2 250 kg/hm2,生产水平低的农田,增产潜力更大。另外,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高标准农田的农产品产出率和效益率必须高与当地平均水平的40%~50%才属合理。

可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础数据,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里的元素进行检测和评定,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将“提高1个等级”作为可测定、可考核、可检验的平均标准提出来,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精神。该界定标准虽具可操作性,但过于笼统,具体的质量等级界定应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根据不同省、市、地区土壤特征、农用地类型等分别制定细则,并出台相应的地方行业标准。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外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就是保证土地建设可持续发展,其外延宽泛,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等层面上,论述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高标准农田概念的科学外延。

2.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高标准农田建设,无论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形成的是由水利、土壤、作物、耕作、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以及小气候等多种因素组成的有综合功能的生态复合系统。该系统以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用高标准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高标准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高标准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高标准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高标准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建设高标准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2.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来保证宏观上的有效调控、微观上的协调运作;并需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合力。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相应的科研和设计部门要全面理解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内外相关标准;施工人员也必须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担负起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开发任务;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让项目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2.3.4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因地制宜开展有差别化的整治活动。我国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出台,从国家层面对各环节以及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耕作层厚度等诸多要素提出了量化要求。然而,正如“高标准”并非全国通用的绝对标准一样,高标准农田建设应是一种统筹区域特征的差别化土地整治活动。比如,东北平原区应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推行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华南丘陵平原区应注重改善基本农田生态;云贵高原区应将农田整治与陡坡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结合,加强坡耕地整治;黄土高原区应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防治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见,“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说更是对农田建设过程的高要求,需要各地从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实施符合当地特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

2.3.5 高标准农田是需要切实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设项目。以前的土地整治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项目实施后将土地和固定资产移交给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管护主体后,整个工程就基本结束了,之后少有问津,这无疑使发挥资金投放效益和工程效益大打折扣。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必须要全面加强工程后期管护:严格界定不同工程的管护主体,做到责任明晰;明确工程产权归属,使受益人、所有人、管护人合一,充分调动群众对于管护工作的积极性;重新审视当前管护经费全部由乡镇、村来承担的局面,考虑将部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跟踪工程管护实效,加强工程管护监管。

3 结语

高标准农田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及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及其建设问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深入剖析,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地球杂志编辑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J].地球,2012(6):12-15.

[2] 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7]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5):3-9.

篇2

中图分类号: S96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土地整治活动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

国土资源部印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以及其他等五项工程。主要是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和提高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水平,达到以下五个目标: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概况

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某省的省会城市中部,其由于特殊的地域特征也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山两坝”的隔档式地貌特征,“三山”从东向西依次为黄草山、西山、铜锣山三山,三背斜之间的长垫、湖洪两向斜形成两坝。2010年全区户籍总人口90.21万人,常住人口77.00万人,根据2010年长寿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全区土地总面积14.21万hm2。

2.2、数据来源与说明

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长寿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长寿区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长寿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规划资料,部分数据的获取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以长寿区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照长寿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将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坡度分级归并为3类,其中,将长寿区第二次土地调查中0~2°、>2°~6°2个坡度级别合并成I坡度级。

3、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

3.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总体思路

首先,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概念和内涵的要求,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评价模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进行评价,逐级修正后得到基本农田的综合质量。质量较高者即为现状可认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进而分析剩余基本农田质量限制性,筛选规划期内土地整治可改造主要指标,分析其可改造程度,确定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

3.2、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区

长寿区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宜田块主要集中在长寿湖、大洪湖西部地带。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采取以行政村为调查单元、乡镇为汇总单元的分区域差异化调查评价分区方法,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定义为A类型调查评价区(简称A类型区);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定义为B类型调查评价区(简称B类型区)。

B类型区采取按坡度级抽样调查法,根据坡度级定义3个样本分区类型,即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对耕地的坡度分级0°~6°、>6°~15°、>15°~25°定义为I坡度级、II坡度级和III坡度级,分别对应BI类型调查区、BII类型调查区、BIII类型调查区,每种类型选取4个共12个B型样本调查区,样区的选择需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A类型区质量潜力采取全面调查法,数量潜力以B类型区潜力调查结果的低水平值作为参考。

3.3、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方法

3.3.1、数量潜力调查评价方法

影响一般农用地整治潜力因素主要包括坡度、沟路渠分布格局紊乱程度、零星地类、耕作田块规模等,坡度是影响一般农田整治的主导因素,大于25°的区域不纳入潜力测算范围,并扣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和有条件建设区。

3.3.2、质量潜力调查评价方法

现在我们就针对A类型区质量潜力来进行调查评价方法,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以质量潜力为主,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以行政村为统计单元,以农用地等别、坡度级别和行政区为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单元的耕地质量等级、梯地状况、田面坡度等13种质量潜力影响因素的现状情况和理想值情况综合确定,并计算质量潜力提升度。见表1。

耕地质量潜力综合指数计算过程如下:

①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量纲影响,需对统计各项质量评价指标现实数值和标准化数值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②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对同层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值。相对重要性指数一般采用萨迪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数值越大越重要,1表示同等重要;5表示比较重要;9表示极端重要。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采用方根法进行各评价因子权重的计算(见表2)。

③计算第i项指数现状值和潜力值。

(1)

(2)

式中,Pi为第i项的只是指数值;f和g分别代表的是所涉及指标的起止序号;Wi代表的是第i项指标所对应的权重;Xi代表的是i项评价指标的数值。

④计算A类型区现状质量综合指数和质量潜力综合指数。

(3)

(4)

式中,Hj表示第j个评价单元的质量综合指数;Wj代表该指标对应权重。质量潜力综合指数越大,说明该区域耕地质量潜力越大、耕地的质量现状越差。质量潜力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4、结果与分析

4.1、数量潜力结果

4.1.1、B类型区数量潜力调查结果

根据长寿区已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情况,确定长寿区农用地整治耕地标准系数。耕地标准系数是反映在当前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情况下,可实现的整个耕地类型区的耕地面积占耕地、农村道路、沟渠和田坎等面积的比例。

I坡度级95%置信度下的抽样平均误差是0.0167,置信区间为(87.33%,97.96%);II坡度级95%置信度下的误差是0.0049,置信区间为(80.56%,83.71%);III坡度级95%置信度下的误差是0.0032,置信区间为(75.53%,80.53%)。

4.1.2、A类型区数量潜力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A类型区各评价单元不同坡度新增耕地潜力有限,主要原因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需新增大量农田水利工程,且田块集中连片程度相对较高,田坎比重较小,标准净耕地系数相对较大,因此A类型区12个调查单元中各坡度级采用B类型区净耕地系数统计结果的置信区间最高值,即I、II、III坡度级理想净耕地系数分别为97.96%、83.71%和80.53%。

4.1.3、研究区数量潜力汇总结果

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扣除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内耕地后,按乡镇汇总3种坡度级下A类型区和B类型区可整治耕地面积,根据样区测算出同一坡度级下的高、中、低3种整治潜力(即分别按B类型区调查统计结果置信区间的最低值、平均值和最高值汇总高、中、低3种整治潜力),计算出各乡镇3种整治水平下的新增耕地值。汇总结果显示,A类型区数量潜力551.78hm2,占数量潜力总量的26.49%;B类型区数量潜力1531.32hm2,占数量潜力总量的73.51%(见表2)。

结束语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根据对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主客观依据分析,设计了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模式,其特点是:根据行政区范围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A类型区)与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B类型区),对于划定区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和结果选择。

参考文献

篇3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我国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

东北黑土地被称为中国大粮仓,然而近年来,这片中国最肥沃的耕地也变得越来越“瘦”了。

据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每公斤平均含量26.7克,与30年前相比降幅达31%,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20~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

黑龙江省泰来县的农民看着田地就心痛: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且这种趋势仍在不断恶化。耕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农民春季种植玉米不得不“坐水”保墒,基本上块块农田都有“抗旱井”,家家户户都有“抗旱桶”。尽管如此费心费力,粮食产量依旧“干着急,上不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我国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资金8亿元,推广应用秸秆还田腐熟、绿肥种植、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等技术,推广面积3700万亩。此外,发改、国土、水利等部门还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

在黑龙江泰来县,一种新型耕作技术逐步推广:深松整地,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经过努力修复,保护性耕作的耕地含水率普遍提高2~8个百分点。在一次有效降雨过后,抗旱能力延长5~15天。与传统耕作相比增产10%~18%,且平均每亩节本50~80元,省工25%左右。

在江西省南昌县,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也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主要作物水稻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7.25万亩,亩均增幅3.25%,实现亩节本增效32.6元的效益。

今年,农业部将抓耕地质量建设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粮食生产现在是在高位爬坡,能不能继续增产,地力就是潜力。下一步要通过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计划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更新提质2亿亩高产田。专家测算,高产田更新提质后单产可提高5%,中低产田改造后单产可提高20%,将新增生产能力1000多亿斤。

三大问题制约耕地质量

我国耕地面临土地污染加重、优质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日益突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耕地质量

据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徐明岗介绍,粮食产量70%~80%应靠基础地力,20%~30%靠水肥投入,而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贡献率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污染加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既缺乏能力也不愿在养地方面加大投入,为追求产量,大多数农户依然在增加化肥使用量。许多地方耕地因此被破坏,土壤板结,地里甚至常年不见蚯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已经成为破坏耕地质量的“罪魁祸首”。

除了农业污染,在工业发达的东中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还有东北老工业基地,耕地还面临着来自工厂企业排放的化学废弃物污染,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而不宜耕种。耕地被破坏不仅仅危及粮食安全,甚至还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五千万亩左右。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亿元资金,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地方政府也将拿出大量资金对耕地进行修复。在完成修复之前,被污染的耕地都不能再继续耕种。

优质耕地减少也是侵蚀“中国地力”的突出问题。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介绍,13年来全国城镇用地增加较快,优质耕地减少较多。13年间,城镇用地增加4178万亩,占用大多是优质耕地。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了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同时,虽然十几年来基本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但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问题客观存在,比较普遍。

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不适于农业生产的耕地约占四分之一,尽管如此,我国耕地利用强度高,导致某些地区耕地质量还在连年退化。农业部数据显示,土壤贫瘠化、酸化、盐化等问题使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在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华北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这是制约中国耕地质量的第三大突出问题。

综合治理改善土壤质量

要从根本上改善耕地质量,控制化肥过量施用,就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建立改善土壤质量的长效机制

农业部表示,下一步将在摸清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脆弱和水土流失区等基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规划,同时还要制定对环境污染突出地区的综合治理规划。

篇4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把土地整治作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和城镇村建设用地整治,保护了耕地资源,保障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需求,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一)农用地整治稳步推进。始终把垦造耕地作为国土资源开发保护的重点内容,2008年实施“百万”造地保障五年工程,共垦造耕地113.83万亩,其中低丘缓坡开发74.7万亩、滩涂围垦造地14.83万亩、建设用地复垦15.33万亩、土地整理8.97万亩,超额完成106万亩的目标任务。2013年启动的“812”土地整治工程计划5年再垦造耕地80万亩。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护,先后组织实施以吨粮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地力培育为重点的“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广冬绿肥及商品有机肥促进土壤有机质提升,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改善耕地配套基础设施,构建耕地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技术体系。近4年共启动实施220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地力培育,累计完成地力培育1617.4万亩次,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42.86万亩。大力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争取金衢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建设用地指标16.33万亩、甬台温建设用围填海指标12.5万亩、舟山群岛新区陆海统筹建设用地指标12万亩,保障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二)建设用地整治有序开展。争取部省合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编制省、市、县、乡四级土地整治规划,出台政策措施,规范项目立项审查、实施管理和验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设置向中心村培育、“空心村”复垦和下山搬迁倾斜。截止2012年底,累计启动1326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使用增减挂钩周转指标12.17万亩,计划搬迁农户20万户,拆旧12.6万亩,可复垦耕地12.2万亩,可安排建新13.8万亩;目前已完成26个项目验收,复垦耕地0.655万亩,建新0.72万亩。推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中心镇中心村规划的编制实施,优化全省城乡空间布局,全面部署“三改一拆”行动,推动城镇空间发展转型升级,启动实施“亩产倍增”行动计划,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试点,加快废弃矿山复垦。2011年全省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面积121.37平方米,接近规划控制值,2012年亩均建设用地GDP产出19.6万元,比2010年增长23%,2013年上半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5665万平方米、“三改”建筑面积4081万平方米,三年任务有望两年完成。

(三)整治资金投入持续加大。近两年,全省(不含宁波)共计投入土地整治资金159.9亿元,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37.5亿元、耕地开垦费38.6亿元、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10亿元、土地指标有偿调剂收入36.6亿元、其他财政性资金22.5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2.2亿元、其他资金2.5亿元,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省财政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扶持重点,安排“百万”造地保障工程资金15.9亿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专项资金4.6亿元、基本农田建设保护资金11.5亿元,提高省统筹补充耕地补助标准至5万元/亩。各级财政出台政策,提高开发造地补助标准,加大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补助力度,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实施,保障土地整治项目顺利进行。出台造地改田资金、省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等财政管理办法,鼓励资金整合平台建设,开展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强化监管验收,不断提高土地整治资金使用效益。

(四)体制机制建设日趋规范。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落实补充耕地责任和部门职责分工,严格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选址方案评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加强垦造耕地项目及标准农田占补置换监管,实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落实项目挂钩制度,严格补充耕地验收,连续1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管理,从严控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和规模,按照封闭运行、规范管理、结果可控的要求,合理设置建新、拆旧项目区,确保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加强项目报备,督促增减挂钩指标及时归还。建立土地权属调整机制,按照确权优先的原则,理清土地整治范围内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明晰界址和权属,设立协调机构,公开公平公正地制订调整方案,项目实施后及时办理土地确权、变更登记手续。注重维护群众权益,合理制订农房搬迁补偿安置政策,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和项目公示制度,土地整治项目选址、立项、实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土地调整互换取得农民同意。

二、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土地整治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省“四化”同步快速推进,“双保”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土地整治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调研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用地整治困难重重。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较少,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好的地块也已先期开发,低丘缓坡开发难度日益加大,且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滩涂围垦计划指标少,且造地周期长;建设用地复垦补充耕地有限,且进度不理想。据估算,“十二五”期间我省各类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约263万亩,需占用耕地170万亩,补充耕地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平原地区、城市郊区大批优质良田被占用,而新垦造耕地在项目选址、工程实施管理、质量验收等环节把关不严,加上地力培育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等因素,造成新垦造耕地质量相对较差,个别地方还出现垦造耕地无人管、无人种的现象。基本农田建设与管理还不到位,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缓慢。

(二)建设用地整治成效不明显。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立项和建设管理还处于摸索之中,加上基层财力不足及农民意愿不强等因素,试点项目进展缓慢。部分农户搬新不拆旧,“一户多宅”,造成宅基地复垦难和农村土地资源两头占的现象,影响了政策的权威性,也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日益扩大,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粗放低效用地等现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与好的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三改一拆”目前还处在“拆”的阶段,“三改”工作还没全面推开。

(三)土地整治资金投入不足。低丘缓坡开发、滩涂围垦造地的补助标准亟待提高,农田质量管护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拆迁、建新、复垦等也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同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收入不稳定,各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压力加大。土地整治融资渠道不多,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后融资难度增大,风险较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及新增耕地指标按照当前出让和转让的价格,收益难以实现项目资金自身平衡。田水路林等各部门涉农资金政策上整合不够,没有发挥叠加效益。

(四)土地整治管理机制难以落实。有些地方片面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破坏了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耕地质量整体上也在下降,我省近半地市已无耕地可造,不能在本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3年来,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周转指标难以按期归还的问题还很突出。土地权属调整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整治中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还存在部分农民“被上高楼”的现象。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上我省土地资源禀赋条件不好、耕地资源较少、国土开发利用强度已较高等原因,也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衔接及制度安排上的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关注耕地的数量平衡,片面追求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对补充耕地质量和后期管护关注不够,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认识不深,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节约集约用地不够主动,工作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建新、轻拆旧”、“重用地、轻复垦”、“重增量、轻存量”的倾向,影响了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治、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两区”建设等规划衔接上脱节,低丘缓坡开发存在零星基本农田置换及林地权属调整等政策障碍,滩涂围垦造地项目落地难,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存在分类指导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三、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建议

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土地整治,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落实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重要的支撑。

(一)以强化责任意识为重点,加强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要从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依法保护土地的责任,各级涉土涉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在农业“两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村住房改造、中心村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下山移民脱贫致富等项目上要与垦造耕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统筹推进。建立健全土地整治责任制度,将耕地数量平衡及质量提升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情况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展的考核体系,把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作为各地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之一,加快形成分级负责、逐级推进、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

(二)以保护耕地资源为基础,深化农用地整治。坚持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开展低丘缓坡、沿海滩涂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摸清补充耕地资源潜力,编制并安排好垦造耕地的规模、时序和区域,有计划组织实施。加快农业用围填海项目的储备和报批,统筹使用好围填海指标,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和灾毁土地复垦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垦造耕地任务。推行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在项目选址、实施、验收等环节更加突出质量监管,防止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全面开展移土培肥和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坚决落实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结果作为耕地占补平衡验收制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加大有机肥、速效肥、缓释肥推广力度,狠抓地力培育,鼓励耕地流转承包到户,发挥经济效益,全面建立地力监测机制,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定期公布耕地质量等级状况。规范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及示范县建设,努力建成若干“万亩方、千亩方”基本农田保护示范点,粮食生产功能区要约束性种粮,坚决纠正“非粮化”现象,逐步推广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建立村级农民耕地保护组织,探索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和激励性保护并举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共同责任机制。

篇5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农田的灌溉和农田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涉及到了很多的实际的问题,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只要具有实际作用的农田水利工程,才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关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1农田水利工程缺乏清晰的内涵

目前,从国家和行业层面来看,没有对什么是农田水利工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评价指标作统一规定。各地区社会、经济和气候条件及灌溉排水现状不同,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诠释也不同。灌重于排和排重于灌的地区、经济发达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预期和内涵理解就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有的地方提出应是“高产稳产、旱涝保收”;有的认为是“灌溉有保障、排水有出路、旱涝保收、节水高效”;也有的把农田水利归纳为三部分组成,即“水源工程、完整的灌排体系、管理体制与机制”等等。正是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和地区实际条件的差别,使各地区农田水利工程评价指标的建设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口进行验收评定时,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可依。

1.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田建设的核心内容,财政、水利、农发、农业、国土、扶贫和烟草等涉农部门的项口建设内容中,均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各部门、各行业项目实施标准不统一的问题。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颁发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号);国土资源部2011年颁布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2012年,农业部颁布《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2012)农业行业标准。以上标准均对农田建设中的农、林、路、渠等建设内容规定了较为详细的技术要求,但受部门业务范围的限制,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投资标准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相对较粗。

调研发现,各地对农田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在规划设计、投资强度上,标准不一,参差不齐;上级组织和监管部门在验收和评定工程建设是否达到时,评价指标选什么,各地区的指标值该如何取,没有统一的依据可参考;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不知道哪些指标该高,该高多少。因此,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规范,影响后续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1.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多数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建设资金缺乏统筹协调,二是建设区域缺乏整体布局。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渠道较多,各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大多是分别规划、分别招标,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不少项目盲目规划、盲目实施,造成资金实际使用效果较差,难以形成合力。项目区规划方而,多数项目区土地属于各家各户,水利工程建设用地由于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协调难度较大,故许多项口区不管现状布局是否合理,都不再统一规划布局,项目建设主要在现有沟渠布置的基础上,对渠道进行衬砌、对排水沟进行清理整治、对调控和配水闸门进行修缮和重新配备等。从考察的部分重点县项目区来看,与非项目区的主要区别是渠道全部衬砌,渠道调控建筑物配套相对完整,但田间布局方面基本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田间灌溉进水口的控制设施不配套,许多应该配套的机耕路、桥等布局不合理,使得农民因耕作进出田块不方便而将修好的渠道压坏。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内涵中所涵盖的各项功能,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基础。

1.4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缺乏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小而全、项目多、单项的工程量小且分散在田间地头,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困难等特点,致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一直不尽如人意。实际调研结果表明,目前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管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管理部门质量观念不强,认为农田水利项目技术含量低,对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严;二是工程管理人员人手不够,技术力量薄弱;三是施工队伍素质较低,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落后;四是因为工程建设投资标准相对较低,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费用并没有参照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支付,故工程的施工设计深度、施工技术力量的配备、施工过程的监理等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大受影响,经常出现今年修明年补的情况,不利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1.5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许多乡镇水利站并入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水利员编制被大幅度精简,多数过去由乡镇水利站管理的小型水库灌区,现在只有一两人负责水利工作,且业务不固定,很难管理而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造成农田水利设施失管失修,甚至长期不能修复。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措施

2.1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新增用水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用水灌排工程体系,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农业灌溉用水量不断下降,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水资源保障。

2.2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水土保持和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统筹规划,改造后的灌区骨干渠是“输水高速路”,为区域内河、库、沟、渠补充了水源。农田水利建设注重与周边环境和谐,成为田间风光的一部分,成为区域景点和生态样板。通过实施村域水环境治理和骨干河道整治工程,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也为人们休闲活动提供了好去处,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3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能够拉动建筑业、机电设备、制造业、安装工程等相关产业的生产规模,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创新之处与不足

3.1创新之处

分析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1)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阐明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规划及合理统筹对当前农业及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及潜在的推动作用;

(2)认真分析农田水利建设所面临的自然、人为等因素的限制,结合国内外及周围县市区的先进经验,对未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出科学性评估及合理化建议。

3.2不足之处

切实有效地解决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农田水利建设提出的发展建议只是针对当前的现状,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完善。

结束语:因此,为了保证这项利国富民的民生工程健康稳步发展,建议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在了解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内涵不清楚、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资金和项目缺乏统一规划、建设质量缺乏保障、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加强地区和行业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经验共享,带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篇6

现实意义和发展新形势

(一)国富项目的现实意义。国富恒联农牧有限公司项目是推进我县农业生产由产品型向商品、市场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自然型向生态、可持续型转变,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以及推动我县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的战略举措和重要带动力量。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积极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形势。当前,我县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追求规模向提质增效转变的重要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乡镇主导产业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龙头企业不断扩规模、上水平,成为我县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根本取向。农民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已成为农民实现增收的基本手段。

2011-2012年任务目标

2011-2012年围绕国富恒联农牧有限公司项目实施,打造在全省、全市知名的省、市级行业龙头,构建环省会周边标准高、规模大、质量好的设施蔬菜基地。2011年工作目标是:

(一)建设国富恒联农牧公司一期项目:年产840万株蔬菜种苗基地,大力跑办、争取2011年设施蔬菜竞争分配资金项目申报,争取已上报的国富恒联农牧公司二期工程和康丰牧业公司两个项目立项实施。

(二)抓紧完善集设施蔬菜项目、蔬菜种苗基地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科技推广项目为一体的我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县为主,搞好农发办与项目区乡镇、村的协调配合,加大力度,克服困难,保障项目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三)抓好科技支撑,提高项目科技含量。结合省农科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元日光温室”和“二元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模式,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持,大力推广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设施蔬菜种植模式,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基地,推广设施蔬菜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抓住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一)构建龙头企业支撑体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突破口,加强指导和培训,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品牌意识;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强高、精、尖技术的引进和培养,以知名品牌创建为目标,加强现代化管理和标准化工作,加快培育在全省或全市影响力较大的农产品品牌;引导企业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做大做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方式,建立企业自有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推行种养工厂化、基地车间化、农民工人化。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合同契约方式,与基地农户实行集约化经营,逐步把传统无序、分散的农户生产方式改造为有序、组织化程度高的农户生产模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明确责任,促进项目实施

篇7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618.14亿斤,同比增长0.8%,夏粮连续八年增产。从去年的大早,到年初的低温,面对频繁灾害,河南粮食增产的底气从何而来?小麦“八连增”后,潜力还有多大?记者走进产粮大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采访。

集中资金打造高标准农田,让适宜种粮地方多产粮

7月27日,大雨初霁,史庄村玉米苗精神抖擞,农民张广州边锄地边说:“要不是新修的桥涵、渠道,这么大的雨,玉米肯定全淹了。”

老张说,史庄村地势低,过去渠道淤积,机井破旧,“春怕旱,秋怕涝”,盼水引不来,下雨流不走,小麦、玉米亩产只有600来斤。

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陈曹乡政府出钱、农民投资投劳,打机井、修桥涵,让陈曹乡21个村的4万亩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现在旱能浇、涝能排,一亩地顶过去两亩地。”张广州说,去年大早,今年抗低温,小麦都浇了三次水,亩产超过1100斤,产量有保障,农民种地得劲!

史庄村的变化正是河南粮食核心产区的一个缩影。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中原粮仓怎么保?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强基固本抓关键,河南瞄准产粮大县,集中投入,大规模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这些粮食核心区打造成高产稳产的永久粮仓。

河南是粮食主产区,为啥还要搞核心区?“支农资金最怕撒胡椒面,集中资金才能办大事,让最适宜种粮的地方多产粮,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粮食核心区以县为重点,产量都在10亿斤以上、耕地百万亩以上,是粮仓中的粮仓,更有利于产生规模效益。”刘满仓说。

从2005年起,全省整合70%的农业开发资金,集中投入27个产粮大县,600多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

“项目数量少了,但规模大了,标准更高了。”陈曹乡党委书记王丰伟说,灌溉保证率达到了75%,防洪标准达到了10-20年一遇。

集中投入,规模出效益。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夏粮总产占到全省夏粮的一半,项目区小麦单产平均达到1049斤,比全省平均单产高291斤。

站在“八连增”的高起点,粮食增产潜力还有多大?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井剑国说,目前全省粮食核心区还有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据测算,改造1亩可增产粮食300斤。到2020年,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还能新增粮食产能167亿斤。

科技手段综合发力,让好种子长出好麦子

“亩产1450.4斤!”

这是今年孟州市城伯镇岳师村创造的优质小麦单产新纪录。

“这在5年前想都不敢想啊。”岳师村农民李恒忠说,以前种地靠经验、看天气,那时,亩产1000斤就是个顶了。

这个顶不断被刷新。“高产离不开良种良技。”李恒忠说,今年罕见低温,一度使麦苗偏弱。“穗少,就用粒数和粒重补回来。”按技术员的指导,村里人一开春就在地里忙活起来,多浇水、多追肥。打好了基础,农民投入有底气。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井剑国说,不光要建好“硬件”,还要配好“软件”,让好种子长出好麦子。去年以来,项目区安排科技推广资金1.37亿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50多项次,培训农民118万人次。今年实施的“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让更多的农业科技落户田间。

种植方式不断改变,农民学会科学种田,增产增收顺理成章。浚县宋井固村农民赵国庆说,过去十几年一个品种,现在三五年推广一个新品种;过去一亩地要播30斤种子,现在才要16斤;过去肩挑牛拉,现在农机下田,每亩节支增收300多元。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良种、科技、农机等先进生产要素五指成拳,发挥出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

井剑国坦言,今年小麦平均亩产776.6斤,绝对不是一个顶,科技增粮还有潜力。项目区如何示范带动,新技术如何加快推广,今后还面临许多新课题。

“大粮仓”变成“大厨房”,让好麦子卖出好价钱

产粮大县大多是财政穷县,戴着“粮帽子”,财政会不会越来越穷?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还有没有积极性?

这是许多粮食产区面临的难题,而河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手抓农业产业化,把“中原粮仓”变成“国人厨房”;一手转变经营方式,扶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刘满仓说,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成为支撑河南坚持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保证。

“既让农民得实惠,种粮地方也不能吃亏,扶龙头,强产业,让好麦子卖上好价钱。”井剑国说,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向产粮大县倾斜,向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倾斜,2009-2010年,投入财政资金3.79亿元,吸引资金77亿元,支持了404个农业产业化企业,使157万农户户均增收2417元。

“订单一签,价格有保障。”浚县刘井固村农民刘长付尝到了龙头企业带来的实惠。他说,中鹤集团公司统一提供种子,比市场便宜1元,统一收购,比市场价多卖两分钱,他家的15亩地,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

浚县副县长刘文合说,将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县目前大型粮食加工企业20多家,从小麦到面粉,再到饼干、淀粉糖,附加值能增加十几倍。仅中鹤集团一年能“吃掉”40万吨小麦,吸引3000人就业,带动小麦收购价比周边高出两分钱。

篇8

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会议、文件精神,我县积极采取微信、qq、电话、短信等现代化信息载体,及时传达学习了《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及时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会商、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县级各责任部门和乡(镇)积极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二、及时研判,找准攻坚“拦路虎”

在严格落实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摸排收集分析疫情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摸排出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务工就业难。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小微企业(如:酒店、饭馆、杂货店、五金店等实体企业)暂时停业,导致大部分农村贫困劳动力在家待业。加之就业技能集中培训、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导致贫困劳动者技能提升人数、转移就业人数下降,就业扶贫目标进度滞后。

二是农业产业生产难。严峻的疫情形式,制约了物质调运、农产品销售和春耕生产,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园区,蔬菜大棚等项目无法实施。化肥、饲料等农资预计缺口90余吨。加之疫情防控的隔离、封控措施无法正常进行春耕生产。

三是贫困户稳步增收难。因疫情防控需要,全县181个行政村、4个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外出受限,使贫困户务工、产业生产等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贫困户稳步增收。

四是特殊疾病就医难。严峻的疫情形势一定程度影响了特殊疾病患者正常治疗。如在脱贫攻坚大排查发现的5边缘户、8户监测户中,5人需要长期治疗或药物维持,2人需要定期化疗,但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接受治疗。

五是日常工作运转难。疫情防控限行措施对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数据核实核准、项目清理和项目库建设等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精准施策,千方百计克难攻坚

一是精准施策补短板。针对疫情期间无法入户开展工作的实际,充分利用大排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手机、微信、qq等现代信息化手段,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沟通衔接机制,逐村逐户排查各类问题243个,采取纳入低保、落实公益性岗位、帮助发展增收产业等针对性补短措施。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了贫困人口数据信息的核实核准和项目库建设、政策宣传等工作。

篇9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进口价格,而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仍在不断上升。其中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特别是人工成本快速上涨。大多数地区均面临农村劳动力高龄化、务农劳动力面临“断代之忧”。以前是农忙才缺工,现在是一年四季都缺工。年轻农民都外出打工,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农村务农的大多都是6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尚未培育成熟、壮大,务农劳力萎缩的问题却已摆在面前。二是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地减水缺的局面仍将持续。过去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受损,水质污染、用水浪费、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三是目前耕地流转“非粮化”现象已经比较普遍。

二、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建议

(一)打政策“组合拳”,确保“大粮仓”丰产增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1.全力扶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推进农业现代化。利用政策优势,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加大全方位支持力度,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2.积极扶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农业发展要靠科技,发展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均需要资金。我行可以加大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扶持力度。

(二)大力扶持农村土地整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扶持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水平。通过实施城乡挂钩规划方案,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使得分散零碎、占地面积大的农村建设用地有所改善,集约和节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田块将更加成块、成形,农田水利设施也将更加完善,耕地的产出效益将会增加,其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扶持由粗放经营转向可持续的集约化经营上来。

2.加大水利基建投资,大力扶持发展节水农业。集中力量加快建设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等,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扶持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大力扶持发展节水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必须帮助农民树立节水理念,助力农民探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3.扶持农业生态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临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按规定享受相关财税政策。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扶持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搞好这些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保证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福祉。我行要加大扶持农业生态治理。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发展林产业和特色经济林等进行融资支持。积极扶持林业产业大发展,以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篇10

二、进展情况

(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开展托管式等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今年,新增有机转换食品1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食品6个,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50个。同时,积极探索托管式社会化服务,今年在珠嘉现代粮食生产基地,我局积极引导高创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粮食生产基地内,对5000亩小麦、1200亩水稻、3000亩大豆、2000亩玉米实行统一机耕,统一育秧(苗),统一机插(播),统一机收,实现了全程一条龙服务。

(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县全域航飞,已出DEM和DOM图。河口和珠嘉的田间外业调查作业工作已结束,其余58个乡镇外业调查单位已结束,已与中标单位签到了合同,中标单位已全部进场,促进、青岗、方家和鸭池已开展确权登记调查。

(三)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全县承包耕地面积119.2万亩,承包农户40.96万户。截止目前,土地流转面积32.1万亩,其中规模流转17.5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2%,涉及农户9万户。

(四)开展了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今年5月,实现全市首家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贷款金额5万元。

三、取得的成效

(一)粮食持续十一年增产,粮食总产排名居全省第一。

通过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单产水平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4.51万亩,粮食总产达到了80.12万吨,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十一年持续增长,排名居全省第一。

(二)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目前我县正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36个、家庭农场75个。部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4个、市级示范社13个。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专业合作社40个,其中通过地标认证的2个、农产品质量认证38个(无公害认证21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认证4个)。

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村道路通达通畅率不够,粮食收购和储存设施不足,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冻和保鲜设备比较缺乏。二是特色农业效益不高。现有农业产业成片规模不够大,枇杷、梨子等传统产业品质退化,知名品牌少,毗邻成都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初级农产品。

五、明年计划和工作举措

(一)明年工作重点

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5万亩,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

2.继续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3.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

4.农村土地确权登记20个乡镇;

5.新增有机转换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

(二)主要举措

1.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产创建、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基本口粮田等项目实施,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总产。

2.扎实抓好优势产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基地示范,协会带动,群众自愿”的思路,巩固扩大12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优质“粮、果、蔬、花”等优势产业。

篇11

据悉,“双转移”的财政投入政策将引进竞争机制,全面贯彻能者多得的原则,最大程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需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争取每年5亿元资金在当地建设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同时还要通过竞争获得扶持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到两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区。

广东省财政厅长刘昆说,“双转移”引进竞争机制,就是用不均衡的发展手段,来解决广东省在发展中遇到的地区不平衡问题。

“这次对于‘双转移’的资金安排采取竞争性方式,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申请财政资金安排的地市要提出总体的资金使用方案。”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如何争取示范性产业转移园的5亿元建设资金?刘昆表示,各竞标地市要拿到5亿元资金,必须先拿一套规划方案说服专家组。各地首先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文件要求,对本地资源、本地情况进行分析和规划,最后形成如何在当地发展示范性产业园区的初步方案,申报方案报到省里后要经过专家组的评审。专家组会认真讨论研究各地上报方案的可行性,比较这些方案在带动“双转移”方面的优劣性,然后初步选出能够得到这笔资金的地市。

广东省委书记对这种竞争机制十分赞赏。他说:“当前进行‘双转移’,也要强调区域竞争,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我非常赞成在广东建一到两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公开竞争,谁能干谁先干起来!”

重点全力倾斜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在八个方面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实行直接的资金扶持,投入金额达到400亿元。

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

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15个地市每年每市补助1亿元,五年共投入75亿元作为贷款贴息,专项用于支持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争取带动10倍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

以竞争形式扶持欠发达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园。

省财政每年拿出15亿元分三个标,每个标5亿元,通过竞标方式择优扶持欠发达地区三个100至200平方公里的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建设,五年共75亿元进行东西两翼或粤北山区布局,实现珠三角企业的链式转移。与此同时,通过竞争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到二个大型产业转移园区。五年75亿的巨额资金将用于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如电网工程和路网工程的建设、补贴转入产业转移园的企业等等。

加大力度扶持欠发达地区重点产业发展。

目前,广东有步骤、有重点地认定一批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省财政将在整合现有每年安排的重点项目启动与战略产业培育专项资金7.5亿元的基础上,每年安排10亿元,五年共投入50亿元,用于鼓励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及促进重点产业在全省各市间的合理分布。

实施政府有效引导的产业转移政策。

这是“双转移”中最受企业关注的一项资金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产业转移奖励资金5亿元,五年共安排25亿元,用于鼓励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加快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产业园区转移。

实施免费技能培训。

省财政每年安排7亿元资金用于培训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劳动力,每年培训50万人,每人每期培训四个月,按每人1400元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5年投入培训资金35亿元。

此外,每年将对100万在岗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提升培训,对全省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中青年农民提供一次免费技术技能培训,以适应产业升级优化对劳动力的需要。

鼓励贫困农村适龄青年掌握职业技能。

广东将对全省2.24万户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实行免学杂费和补助生活费政策。省财政每年按每人3500元的标准资助学杂费,五年投入资金共11亿元。生活费补助每人每年1500元,所需经费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范围,按既定分担办法由各级财政负担。

另外,广东省政府将组织两个区域之间建立对口劳务帮扶机制。珠三角各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每年要安排不少于30%的招生指标专门招收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学生。

以农田标准化建设减少农村单位土地使用的劳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

省财政五年共投入80亿元完成500万亩现代标准农田的改造,整合现有农田建设各项资金,实施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用农村标准化建设和土地改造剥离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造新耕地挂钩置换,增加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可开发土地和支持解决全省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问题。

省财政每年将从省级土地收益中筹集4亿到5亿元,在预算中安排3亿到4亿元,五年投入40亿元鼓励和引导市县积极采取措施增加耕地,特别是加快对广东省低效园地、山坡地的改造,争取造新耕地200万亩以上。

政策性减免助力转移

除了得到直接的资金扶持之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地市已经从政策性费用减免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目前,广东已决定对东西两翼销售电价按茂名的现行电价水平、对粤北山区按清远的现行电价水平实行同网同价,降低欠发达地区电价。从6月起,对山区和东西两翼工业用电实行降价。

首先,广东从区域上实行差别电价。从6月1日起,粤北山区一度电减少一毛八,东西两翼地市大工业电价每度电降了6分,非工业电价每度电降了一毛二分八,商业电价降了七分二。

其次,广东在产业上实行差别电价。对高污染、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同时对服务业实行鼓励电价。

另外,广东对产业转移园区实行鼓励政策。凡是进入园区的企业,电价、水价正在考虑给予优惠政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采取零收费政策,鼓励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篇12

耕地占补平衡与后备资源紧缺的矛盾。建设占用耕地日益增多,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减少,耕地开垦与林地保护的冲突也日益突出。无耕地可补充或不能及时补充,已影响一些地方用地报批。同时,国家要求我省到2015年完成14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压力巨大。

征地政策调整与建设发展的矛盾。国家正在修改土地管理法,并将出台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群众对征地补偿的期望不断攀升,征地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不依法用地与国家严格执法监察的矛盾。一些地方未批先用、超批准范围用地以及违法违规供地现象仍然存在,往年都是通过补办手续的办法进行补救才免于问责。

2013年实行新的卫片执法检查方式,不再有整改补救的空间,可能面临大面积问责情况的出现,影响国务院对省政府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

矿产资源管理四个问题

维护矿业秩序的责任加大。国家进一步加大矿山卫片执法检查力度,并将其结果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但矿业违法现象依然突出,重要矿区非法采矿、超深越界开采时有反弹。

篇13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里面,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子规划,但现在随着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视,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差不多达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等重要程度。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是“稳量、提质、增效 ”,除了有效补充耕地数量外,将更加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耕地保护,从以数量管护为主,转向数量、质量、生态保护相统一,更突出土地生态景观建设和政策制度创新。

土地整治规划将分类型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组织实施重大工程以保障土地整治目标的实现。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结合土地整治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坚持以农用地整理为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开展土地整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科学合理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整合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村庄拆迁、整合的力度,改变村庄体系内村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重塑城乡建设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可以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三、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统筹研究,将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农村城镇化进程,调控土地和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缩减农村建设用地,为经济建设提供发展空间。从长远来看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土地整理最早的国家之一,从公元前1066 年的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到后来的秦汉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直到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都未间断过。建国初期,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进行土地权属变更;20世纪50 年代的化将土地收归集体 ;70 年代,以全国农业学大寨为目标;80 年代土地整理以推行农村联产承包制及兴办乡镇企业为主线,土地利用方式和用地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0年代开始以编制土地利用具体规划来大力发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方向进行了土地调整。

2000 年 10 月 1 日,我国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程和验收标准颁布实施;2003年,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国土部编制实施了《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5年该标准的研究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区)已展开了试点,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的全面推行,将更有利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因地制宜项目区服务。 2006 年 11 月 7 日颁发的《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成的部分加上中央财政专项分配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等开支。资金收缴使用方面,坚持“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在我国土地整理尚未产业化,融资渠道较窄的情况下,为土地整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国在村庄规划和整治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在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例如 上海郊区对“迁村并点”的相关研究

迁村并点是将郊区县中现有规模小、用地大、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迁入择点而建的中心村或集镇, 并将原居住宅基地还耕。通过迁村并点,可以解决现有自然村过多过小的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解决耕地严重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精简农村的管理机构,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以推动城市化进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