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的任务

小学德育的任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6 09:52: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德育的任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德育的任务

篇1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总务部门应把育人放在人文环境硬件建设的首位,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此影响师生、感染师生、教育师生。

1.1 建设主题标志。学校的主题标志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等基本内容,看到这一标志,就能了解学校的大致办学思路,要下功夫建设。

1.2 建设文化宣传橱窗。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学校设由24块宣传展示板组成的永久性橱窗。每块版面都展示着育人的内容。

1.3 建设校史馆。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体现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陈列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

1.4 建设具有育人功能的地面墙面。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学校操场围墙上,布满体育、健身的大幅画作和标语,将校园文化体现在环境中,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墙一面皆可育人”的充满和谐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减少学习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助于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1.5 建设校园德育新媒体硬件。主要是校园网德育互动园地硬件软件建设、学校显示屏建设、学校广播室建设、学校电视台建设、学校录播室建设等。

1.6 建设德育专用馆室。如心理咨询室、少先队大队部、共青团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少年模拟法庭等校内的育人馆室。

1.7 建设班级文化设施。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其班级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好评。走进巴州石油一中的各班教室,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扑面而来。有全校共性的文化宣传,如巴州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生本课堂学生须知、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体现学校的共性要求。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布置,有的班级布置有我国56个民族小朋友肖像的贴图,意在加强民族团结;有的班级布置有全班同学的肖像和他写的座右铭,意在励志。个性化的布置做到了一班一品。他们实行分类开展、立体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模式,把图片、文字、公约、制度渗透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面墙能够说话,让学生的课桌能够说话,形成丰富细致的班级文化环境,获得北师大专家赞誉。

2 构建生态环境育人,把生态友好理念播于师生心中。

生态文明是文明校园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小学总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落实好植树种绿,也要保护好一草一木,更要通过一系列生态友好活动向学校师生普及绿化祖国、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亲近大自然、环境友好等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打下思想基础。

2.1 建设净化美化绿化的生态校园。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自然环境优良,物质、能力、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学校总务在校园建设上,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 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体在校学生参与国土绿化,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通过活动改善校园育人环境,绿化、美化校园,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绿色环境。以校园绿化和在广大学生中弘扬生态文明为切入点,促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坚持因校制宜,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重在参与、教育为主,不搞形式主义,垂直挂绿、屋顶增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提高校园绿化覆盖面。

2.3 组织开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好校园”活动。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师生增强低碳办公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厉行勤俭节约,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行为,崇尚绿色消费概念。实行垃圾分类,抵制商品的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合理使用办公资源。

2.4 组织学生开展生态友好活动。教育在校学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学校清洁卫生,让环境起到正向影响人同化人的作用。

2.5 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种绿活动。植树是全民义务,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组织广大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是加强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绿化、教育、林业部门发出了每一名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种一棵树的倡议,其目的是强化青少年学生植树护绿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2.6 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影响和带动整个社区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2.7 组织开展爱护母亲河活动活动。例如,巴州石油一中,开展以“保护母亲河・爱我家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倡议 “保护母亲河・爱我家园”,全体师生在“保护母亲河”、“爱护环境”、“共建、共管、共享美好家园”等横幅上进行了集体签名仪式,观看了“保护母亲河”、“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绿色家园靠你我他”等内容的小学生创意展板。组织学生擦洗母亲河―孔雀河栏杆、清理居民住宅楼外墙涂鸦、参观基地安全防监控室并捡拾社区公园垃圾杂物,居委会管家在途中给学生讲解了小区各项管理规定。

3 学校资产育人,让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各类资产是总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给学校的资产是全民资产,学校总务部门有责任保持资产的完整。但是仅靠总务要实现这一点是不够的,尤其是低值易耗品管理难度很大。为此,总务必须有计划的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3.1 新学年开学组织告知性教育。利用行政例会、主题班会、橱窗等形式对公物管理制度、维修制度及赔偿制度等告知师生。

3.2 新学期开学组织强化性教育。积极配合班主任,教育学生懂得学校的财产是开展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财富,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品德。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勤俭办学、勤俭治校、爱护公物、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教育。

3.3 坚持开展爱护公物随机教育。每发现一次浪费和破坏现象就现场对师生进行教育,而不是以罚代教。

篇2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任务作为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英语情况进行设计,使他们通过积极的思考能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突出任务的主体性,同时要把握任务设计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在任务的引导下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构建实质性的课堂。

1.学习任务要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想要更深的进行分析和接触。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设计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加快学习进度。

2.学习任务要具有实效性。设计任务型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英语基础,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高效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3.学习任务的多样性。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任务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保持高涨的热情,激活英语思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优化任务型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英语任务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课前预习任务、课中学习任务、评价任务情况。在各个阶段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深入探究过程中掌握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不断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1.预习环节设计学习任务。预习环节是教学顺利高效进行的基础。在预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他们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在预习阶段只是是阅读教材内容,缺乏思考和探究,使预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缺乏实效性。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创设学习任务,以任务作为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加深他们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2.课堂学习环节设计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深入分析英语教材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把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项挑战,认真分析教材内容,逐步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问题,使他们的学习高效进行。在探究学习任务时,针对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努力合作下完成学习任务,促使教学高效进行。

3.评价任务阶段。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对于完成的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和他们共同讨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三、设计多样化的探究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开展任务型教学,要是课堂教学获得实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探究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英语知识的分析和思考,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篇3

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这既让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增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着教师设计好的“任务”,积极参与,通过语言信息的大量输入,从而营造另一个语言的环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任务型教学要求采用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玩、演、视、听、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活动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

一、实施猜测性的任务设计

猜测性的任务设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任务设计。这种任务需要的时间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得到充分锻炼,并适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学习第三册中的第五课My bedroom中的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猜猜Anne的房间里有什么?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说出来。然后,出示Anne的房间图画,检查学生刚才猜得对不对,猜对的给予奖励。这种任务设计能在短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但设计猜测性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不要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猜谜游戏。同时,教师要细化猜测的规则,注意任务的进程、时间以及纪律。

二、实施听、说、玩、演的游戏活动

英语教学要求听说领先, 在教学中贯穿这个教学理念,通过听、说、玩、演等多种游戏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练,以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设计听、说的游戏活动。如教学了There be 句型后,可以用这个游戏来进行巩固训练。教师可先用There be …句型发出指令,让学生根据指令把身边的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放对的小组得胜;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There be …句型说出。

2、设计玩、演的游戏活动。如教学了stand ,run ,swim ,climb ,ride a bike等词后,可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来进行巩固训练:击鼓传花,鼓停,花在谁手上,谁就站起来说出所学过的动词,说对的就得分。这种活动简单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调查性任务设计

用英语调查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小学阶段所学内容不多,但可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调查。如学习了《新交际英语》第三册第十一课中的六个单词(American stamp, English stamp, Australian stamp ,Japanese stamp ,Chinese stamp ,Canadian stamp )后,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让学生去调查同学们有什么邮票,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各国邮票。如:让学生拿着调查表在班内用如下的例子展开调查,有的打√,没有的打╳。

Model: A: Do you have any English stamps , Katy?

B: No. I have got only Australian stamps.

A: May I look at your stamps ?

B: Sure.

这样的一个调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借助学生的问一问、看一看来增广学生的见识。通过邮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拓展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集邮的兴趣。

四、实施竞赛性任务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根据这一点,通过英语竞赛不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单词或句子时,一开始就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有了任务以后,学生积极练习,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如:我在教学Zoo Animal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竞赛游戏:首先,出示问题“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然后说明比赛规则,看哪组答得又快又对,不会答的就被淘汰。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强,都想自己的小组胜利,所以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学习积极性高。通过这一比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巩固复习了学过的动物,完成了教学任务。竞赛结束后,给获胜的小组插上红旗,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篇4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任务型教学输入,通过对英语知识的感知、实践、教学参与、生活体验、合作教学等学习方法,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以此实现任务教学目标,强化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1]。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理念及方法上做到与教学的新标准相适应,积极将任务教学应用到教学课堂中。

1.任务教学理论

1.1任务教学的定义及特征

任务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以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为教学目标,追求学生在情感认知及技能目标等多方面能够均衡达到一定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2]。任务教学注重学生的需求,尤其在影响力和归属感方面,具有很强的情感性。除此之外,任务教学还注重条件的创设,通过条件的创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改变学生“要我学”的不良学习心态。新英语课标中也有明确规定,小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借助任务教学将英语的精髓通过用语言做事加以巩固。 “任务”在任务教学当中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因为在英语教学当中要做到和其他任务有所不同,所以任务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都偏向于目的语;其二,教学中为了避免机械式语言的出现,所以任务在教学中还具有演练等特征,以此体现语言的互融性及真实性。其三,任务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的获得和应用,有利于改变教学中过于重视对语言“学得”的现象。

1.2任务教学的作用

通过对任务教学的定义进行分析,发现任务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其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及执行任务策略的培养,除此之外,还注重学生任务过程的互动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语言的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另外,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可以间接地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强化英语实际运用。

2.任务教学进行的基本原则

2.1真实实用性原则

此原则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加强自主学习。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将英语语言知识和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借用生活中的经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的习得能力和运用能力。

2.2英语应用原则

任务教学是通过目的语的运用完成的。因此,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英语应用原则,通过这样的原则设计任务,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应用中将自身的英语水平逐渐提高。另外,小学生善于模仿、记忆力好、可塑性很强等,这可以使他们在不断的模仿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英语习得。

2.3激励性原则

任务教学是通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知、实践、教学参与、生活体验、合作教学等学习方法完成任务的。因此,在对任务进行设计时应该注重激励性设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3]。另外,通过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还可以将其内化为后续英语学习的动力,推进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比如教学三年上册第5模块classroom时,就可以采用配合音乐来进行,当唱到point to the window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手指着窗户。通过这样的教学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学英语任务教学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课堂启动;第二步:任务启动;第三步:课文呈现;第四步:操作指导;第五步:课后作业。

根据上述的这些步骤,笔者以EP教材第五册的第四单元“Let’s learn. Let’s play”进行具体的分析。

Step1:课堂启动。

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在生活当中干家务的动画片,然后复习“I’m helpful.I can ...”等句型,sweep the floor,water the flowers,clean the bedroom,empty the trash,cook the meals 等词组。

Step2:任务呈现。

(1)听懂会说“I’m helpful. I can ...”两个句型。

(2)掌握sweep the floor,water the flowers,clean the bedroom,empty the trash,cook the meals等词组。

Step3:课文呈现。

播放课文配套动画,让学生边看边猜测课文的意思。

Step4:操练指导。

出示课题:What can you do? 告诉学生怎么将这句话应用到实际活动过程中,并带领学生练习“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等日常用语,最后通过小组读、个人读等方法进行巩固。

Step5:课后练习。

做一次教务,教会爸爸或者妈妈说出一到两个词组。

4.结语

真实性任务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开展的依据进行的,因此在教学当中,要注重生活和知识的结合,只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领略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就会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强调学习过程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等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时间、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一、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在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倡导以语言运用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语言知识的教学要为语言任务的教学服务。

二、任务的定义

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A task is a piece of work undertaken for oneself or for others, freely or for some reward. It meant what people do in everyday life, at work, at play, and in between.这个定义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任务。如:dressing a child, filling out a form, buying a pair of shoes, borrowing a library book, making an airline reservation, writing a check, finding a street destination等。

任务是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之后说开展的活动。A task is an activity or ac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as the result of processing or undertaking language.

任务活动与语言练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A task has a nonlinguistic outcome.而练习则有一个语言的结果。An exercises has a linguistic outcome.比如同样是听一段录音,是关于从哈尔滨到北京的火车时刻表的录音,如果我们让学生 决定乘哪一班火车可以在某个时间到达北京,这就是一个任务,如果听完之后问学生,某趟火车是几点钟到北京,再让学生回答,这就是一个练习。

三、任务的分类

任务有学习任务和运用任务之分。

学习任务主要由以下几种:1、知识学习任务和技能学习任务。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养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理解、学习这些知识,然后在设置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2、认知学习任务和智力学习任务。这类任务包括比较、辨别、分析、归纳性质、特征、因果关系、逻辑关联等。3、文化学习任务和情感学习任务。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合作学习等。

运用任务有以下几种:1、交往型任务:包括日常社会交往任务及学校交往。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社会交往活动和学校交往活动搬到教室里来,让学生模拟这些活动。2.信息差任务:包括提供信息、获取信息、交换信息、查询信息、分析信息等。这类任务要求两人结对完成,或者是双方各持有对方不知道的信息。3、创造型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如:手工制作,创造性绘画等。4、选择决定型任务:这类任务是给学生一系列可以选择的决定,由学生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选择一个决定。5、解决问题型任务:解决语言难题、解决知识难题、解决生活问题等。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以及一些信息,学生需要经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6、愉悦型任务:这类任务包括游戏、表演、欣赏、兴趣等活动,如表演歌谣、猜谜等等。

四、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要实施任务型教学,首先是要设计教学任务,要使学生有事做、有话说。在设计任务活动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1、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和语言情境。2、形式-功能性原则,设计任务时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3、阶梯型任务原则,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4.做中学原则,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五、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

按照上述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论,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可以分为任务呈现、任务准备、任务完成三个阶段。

1.导入与运用任务呈现

这是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所特有的环节,任务教学要求在语言学习之前呈现任务,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人物的真实性。

2.知识技能教学及运用训练

这个阶段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这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的程序并无本质的区别,但教学过程必须是围绕任务的完成而进行的,也就是说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相当于我们平时我们教学的呈现(presentation)和操练(drill)步骤。第二步,就是运用训练的过程,即指学生学习新语言内容之后,完成运用任务之前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下、为了新的语用目的运用刚刚学习的语言,是为完成运用任务做准备的,相当于我们平时教学的练习(practice)步骤。

3.运用完成任务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在前面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让学生熟悉完成任务的规则和程序,教师应组织任务完成的演示。在演示之后,应组织全班学生完成运用任务。

六、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实例

以下是一节典型的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实例,课题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主要有四个环节:

1.任务呈现

本节课教师结合周末要去野餐的活动,让学生讨论天气并决定是否去进行此项活动。

T: This weekend, let’s go and have a picnic. Today our task i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then decide whether to go or not.

本节课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任务。

2.知识技能教学

1)通过课件把生动、形象、富于美感的天气的图片展示出来,学习单词。

2)师生共同完成了“根据单词卡表演动作”和“选衣服、说天气”两个游戏。

3)学生看图片,听录音,回答问题,将枯燥的听力练习设计的生动有趣。

4)学生跟着课件的节奏,边打拍子边朗读表演已学过的一首有关天气的chant,活跃了课堂气氛。

这四个活动就是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为后面的任务活动做好知识技能上的准备。

3.运用训练

1)同学们周末想去爬山,让学生拨打121了解天气情况,并让一个学生当接线员播报天气预报。

2)让学生通过查阅报纸来获取天气信息并与同学。

3)让学生看课件上的天气预报,了解其他城市的天气,并给即将出差老师提出些建议。

这三个子任务为最后完成总任务做了铺垫和准备。

4.完成任务

教师再次提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部分小组的汇报演示。

T: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have a picnic on this weekend? First, we should know the weather . Try your best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weather by any ways you like.

Get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in groups and then decide whether to go or not .

Get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dialogues. Ask some groups to act them out .

篇6

 

一、对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认识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国内乃至全世界基本形成共识。关于学校体育及其目的任务,国内有关论述很多,也有很多建树。就其目的而言,经历了从“技能”-“体质”-“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对于激发人们积极投入体育实践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从宏观上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因而由此反映出来对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在观点及其内容上各不尽同。笔者积多年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实践经验与学习体会,认为“技能”、“体质”、“人才”均不能单独构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学校体育以青少儿为对象(其年龄一般在6-7岁-21-22岁),其目的在于促进生长发育,体格健美,身体健康,精神愉说,帮助学生形成健身、娱乐、生活等方面的多种身体技能;增进体育文化知识,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佼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箱力学习,为他们毕业后能够获得高质量生活奠定某些基础,创造有利的条件。学习体育的这一宗旨,与学校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拓型人才的目的不无一致,反映了青少儿的身心特征,体现了体育的目标功能和国家社会对青少儿一代的期望。由此也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地位。而青少儿的体格健美、体质强壮,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兴旺发达;增进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与生活习惯,又正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多种身体技能及其迁移,必然影响到青少儿现在与未来的学习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生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地位与意义非同一般。如实说,学校体育发展到现在,己超出了学生时代,具有终身意义,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超出了强身健体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能。为此,务必加强全面管理,努力完成下列任务:①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健身、健美、健心的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健身与养护身心的方法;②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体格健壮、姿态优美,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能、机能和心理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审美能力;⑦加强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体育意识与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道德作风及坚持体格锻炼的习惯;④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娱乐生活,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社交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二、加强管理全面落实体育任务 

 

明确了学校体育目的任务,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管理。所谓管理,泛指对学校全部体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协调与监督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全日制小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全国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条例》、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对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工作,体育骨干队伍,体育图书情报,学生体质测试与评价以及体育经费、场地设施器材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管理。其中,应以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为根本,而以管理人员的明确分工尽职尽责为保障。因此,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应该是: 

(一)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校长学校体育工作应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由校长或副校长分工主管。其基本职责是:①根据上级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指示,结合学校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总的目标要求,并将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②深入实际,检查、评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其效果。④加强对体育组(室、部)和体育教师的领导,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支持鼓励他们钻研业务,尊重体育教师的辛勤劳动。④动员教育班主任、辅导员及全体教师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③提供必要的体育经费和物质条件保证。 

体育教研室(部)是学校中具体组织实施体育工作的部门。其基本职责是:①根据党的教育,体育方针,上级对体育工作的指示以及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学校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学校体育工作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报请学校领导审查批准。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体育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⑦协助校医室(院)定期检查学生身体,建立健康卡片。④协助总务部门做好场地设施器材的修建、选购、维修和保养工作,并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动员教师维修、自制体育器材。③做好体育的宣传工作。⑥关心教师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中坚力量,其基本职责要求是:①自觉坚持政治、思想、业务进修,做一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强、体格健壮、姿态优美的又红又专的体育教师。②根据教育计划和大纲精神及时制订各种教学文件。③热爱关心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④协助学校医务部门检查学生身体,建立健康卡片。⑤积极做好体育宣传工作。⑥自己动手及时维修,自制体育器材,教育学生爱护公物。⑦结合学校体育实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班主任、年级辅导员①将体育工作列入本班、本年级工作议事日程,并结合本班、本年级实际情况作好具体计划安排。②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党的教育方针、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在搞好文化学习的同时,积极上好体育课,搞好课外体育活动。③以身作则,规范带头,主动协助体教师开展各项体育工作。 

(二)齐抓共管,提高整体效应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事关全体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其工作过程,涉及面广又很具体,只有全校师生员工上下配合,协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因此,学校对其体育工作实施全面管理过程中,即从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到检查督促,效果评估的全过程,都应全校动员,实行齐抓共管,追求整体效应。更要不时运用评估所获信息,调控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能。其主要内容至少应该包括:①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②体育教研室(部)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程度。④体育教学质量。④群体活动开展情况。⑤学生体格、体能、姿态,素质发展情况。⑥学生健康状况。⑦体育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使用情况以及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保管与使用情况。@教育科研进展及其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任务驱动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学习中,展示给学生的数学任务是具有一定真实性和自然性的数学情境,激活了小学生对自然实物好奇的本性,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以学定教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增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增进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的信息间的互联、融入及整合,进而加快小学生对数学认知的内化进程。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体验、发展及创新的心理构建过程,是一种社会性、协作性的活动,是在沟通、思考中进行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目标是让学生不但能够获得知识,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在一个需要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情境中,需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等思维活动,并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设计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任务。设计的原则是:(1)反应原则,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2)交际原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3)复杂原则,任务要有一定难度。同时,设计的任务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趣味性、真实性、适切性、挑战性、应用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有趣味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圆柱为例,设置一个制作圆柱形纸杯的教学任务。

2.提出任务

设计好任务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去学习并吸收所学的新知识。任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1)直接呈现任务;(2)情境呈现任务;(3)任务单呈现任务。如制作一个圆柱体的任务,采用直接呈现任务的方式即可。

3.分析任务

呈现任务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进行任务分析是必要的。教师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可以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已有知识,哪些要用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分析任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通常,任务分析的工作包括任务分解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如圆柱体的制作,需要剪出两个圆、一个长方形,关键在于长方形的一条边长与圆的周长要相等。

4.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完成任务。如圆柱体的制作,可以由学生分组完成。

5.交流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反思巩固,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同时,对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交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将所学知识内化。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任务的系统性。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任务的关键点。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强调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对任务关键点的解决进行思考。

3.综合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综合评价,不能只看任务完成结果,任务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细节都应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同时,一定要肯定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使学生有信心完成好下次的任务。

四、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设计任务前要充分分析知识点、统筹兼顾,提出任务时要尽量直观形象,充分分析任务,让学生亲自完成任务,最后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目安.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4).

[2]陈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浅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7).

篇8

任务型教学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以往的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主人翁”的意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课堂,充分激发了课堂的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一下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不丢掉拐杖,永远学不会走路;不亲自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因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是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授课前就需要给学生们准备好合适地问题,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年龄,给学生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日月潭》的时候,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日月潭在哪呢?它为什么叫日月潭呢?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去读课文,他们的阅读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重点,当他们读到相应的文章位置的时候,他们就会格外注意,找出问题的答案。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的风景名胜,并且湖水碧绿,群山环绕,它的名字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学习后很有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置课堂情境的时候就要多考虑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问题,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动物世界》时,我就在课前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份“身边动物调查表”,让学生课下去观察,了解动物的基本情况。上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让学生们讲讲观察到的动物,讲的同学要对所填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学生则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之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学生们在交流中不仅学会了知识,知道了鹦鹉能学人说话,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之间就解决了问题,上课不会再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更不会厌烦、放弃。语文是一门很生活的学科,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促使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三、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小学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例如在学习《翠鸟》这一课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这一遍就是激疑引思: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接着又让学生读第二遍,这一遍要求学生理清思路:你觉得翠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依次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知识?而且鼓励

学生边读边完成课文填空,清楚课文的写作思路。新课改倡导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目标明确的学习课文,学生在课堂上就知道该做什么了,当学生做完教师给安排、设置的活动后,学生就会发现,其实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读课文就像是在读故事,学生边读边学知识,教师所设置的活动会让学生有事可做,课堂时间自然也就很快就结束了,在轻松快乐中就结束了课程,学生在下课后就会觉得意犹未尽,课堂就成为了学生流连忘返的知识的殿堂。

四、授课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一小部分,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师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一提到语文就“会学”“乐学”。我经常的一个做法就是和学生一起玩游戏,学生们毕竟年龄还小,学习太长时间他们就会感到疲惫和劳累,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游戏却最大程度上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我会和学生一起玩成语接龙。教师可以以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成语为开头,同时在使用中也尽量使用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学到马上就用到。例如一马当先,先见之明,明明白白,白虹贯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南海北……学生在接龙时必须注意前后两句相接成

语的关键字必须是同一汉字。如果谁没有接上来就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或是唱首歌、讲个笑话等,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有兴趣继续对语文的学习了。学生要想在游戏中成为常胜将军,必须课下的时候多看书,有一个丰富的成语积累。游戏让学生们感到轻松,让知识就在这愉快的氛围中被学生消化、吸收。

综上所述,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犹如大海中给水手指明航向的灯塔。所以教师在课下要有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形成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让他们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人。

篇9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表演游戏作为一种创造性游戏方式,是以通过童话故事为依据进行的主动自发的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应体现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原则。

故事的起源来自于有一天有一个孩子带来了《白雪公主》绘本,孩子们对其中的部分情节和角色非常感兴趣,。

游戏初期:

在最初的游戏中,孩子们特别喜欢表演“巫婆炮制毒苹果杀害白雪公主”这一段。点点小朋友首次担任了巫婆角色,并当起了导演,和小伙伴一起设计情节开始了第一次游戏。她从图书角拿来了书籍当作巫婆的魔法书,从美术角拿来颜料瓶当作魔法药水,用皮球当苹果,念起咒语,将老巫婆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看到巫婆的角色表演起来非常有趣,大家都争着要扮演巫婆。遇到问题怎么办?孩子们通过协商,最终决定轮流扮演。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情节日渐丰富起来。

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兴趣锐减。等等提议,我们来表演白雪公主和小动物帮助小矮人打扫房间吧。有的孩子说可是该怎么表演呢?等等指手画脚的解释了半天,可是其他孩子似乎并不明白他的意思,于是这天的游戏草草结束了。

教师第一次介入:午餐后,我特地找了迪士尼版本的《白雪公主》动画片,让孩子们观看了其中小动物和白雪公主一起打扫房间的段落,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游戏继续:

第二天,游戏继续。孩子们聚在一起开始了角色分配,嘉嘉说:你扮演小鸟,她扮演小松鼠,我扮演小鹿运衣服。

玩了一会儿,扮演小鸟的兰润说:没有鹿角,运衣服太少了。

扮演小鹿的浩浩:我有办法了,用我们的手指头表示鹿角(他边说边要求同伴将衣服挂在食指、中指之间)。

点点:那是小兔的耳朵,小鹿的角是分叉的,而且那样放衣服少,又不牢固。我用拇指、食指、小指来做鹿角(衣服果真放得多了,孩子们开始尝试用4个、5个手指作鹿角)。

润润和嘉嘉合作表演洗衣服的松鼠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原来扮演小松鼠的润润用小乌龟的肚子当搓衣板洗衣服,孩子们积极尝试,搓得乌龟哈哈大笑。

有了这些好玩的角色,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有一天,浩浩在扮演扫灰尘的松鼠时,遇到了难题,他说他的尾巴扫不动灰尘。

教师第二次介入:

教师提示:材料区的其他材料可以用吗?鼓励孩子们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尝试,可是没有成功。

游戏继续:

润润想到了变换“灰尘”材料,让它变得轻一点,比如用纸屑、羽毛。于是我们一起搜集了较轻的灰尘材料,有各类纸、毛线、羽毛等,为了让它们变得更轻一点,大家又通过撕、剪等方式,将它们变为纸屑、毛线头。

浩浩说:我还有一件事情要请大家帮忙,你们能帮我设计一张蛛网吗?我想扮演小松鼠扫蛛网。大家积极献计献策,用毛线、用身体,还有一种更具创造性的打扫蛛网的方式,当松鼠用尾巴扫蛛网时,他们就立刻手拉手缠在“松鼠”身上,多好的创意呀!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孩子们对于小动物的兴趣多于白雪公主,公主没有人扮演了,怎么办?

教师第三次介入:

游戏分享时,老师问孩子们: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扮演白雪公主呢?经过交流,我了解到原来大家觉得这个角色表演难度大,要唱歌好、跳舞棒,长得漂亮,大家不敢尝试。于是我向孩子们发出倡议:幼儿园艺术节我们班可能要表演《白雪公主》童话剧,现就主要角色――白雪公主向小朋友发起挑战,请大家自愿报名,竞选主角。如果表演好的话,艺术节我们班就用这个游戏过程中产生的节目。

教师将这一提议发送给家长,寻求家长的共同支持。这个主意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第二天,小朋友的表演精彩纷呈,大家争相表演,白雪公主终于“名花有主”了。

游戏最终:

孩子们经过合作形成了童话剧的雏形。

以上表演游戏,突破了教师高控制之下,幼儿对教师模仿和服从的传统表演游戏模式,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为宗旨,力求凸现游戏中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外,很少干预幼儿的游戏。如情节、台词的设计、角色选择等游戏过程,都是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的。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因思维受到限制、缺少创新而使游戏无法继续深入时,教师参与的策略核心都是引导孩子自己试着去解决,如:

方法一:抛出能启发孩子思维的问题。

方法二:帮助孩子出谋划策。

方法三: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

方法四:为幼儿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让孩子们的经验、困惑进行有益的碰撞,激发他们不断思考,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有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段时间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等都有明显的提高。

反思

1.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因为每天游戏时间充足,孩子们可以充分投入游戏,这为游戏多样化、创新性地开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游戏过程中以集体、分组、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交叉进行,当孩子们不敢尝试白雪公主角色时,为了保证游戏继续进行,我们还开展了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竞选公主”活动,使得受“冷落”的公主角色成了“热门”角色,激活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将游戏推向了。基于游戏空间的延伸,家长资源也给我们的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浩浩和妈妈的“鹿角”创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探究

根据幼儿兴趣和游戏需要,向幼儿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游戏材料,有助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如各种饮料瓶、易拉罐、纸盒、纸箱等。为了更好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作用,教师还应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扩充材料和改造材料。如游戏中,不变“尾巴”材料变“灰尘”材料问题是孩子发现的,我惊讶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已有经验的迁移,并大力支持,积极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纸、羽毛、毛线等操作材料,创设探索空间,让幼儿原有经验在表演游戏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调动、丰富、建构和巩固。

篇10

一、Jigsaw tasks

拼图任务形式多样,其特征是学习小组把一些零乱的、不完整的图文部件拼接完整,再用英语汇报拼图结果。这是一张较为常见的任务设计,通常用于比较形象的词汇或字母教学。

拼图任务中,一部分任务较为简单,大多数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一部分任务难度较大,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大显身手。此类任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且层次性明显,可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竞争精神,做到学以致用。

二、Guessing tasks

猜猜任务是让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此类任务趣味性强,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率很高。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针对不同动物的特点用英文编写出一些小谜语,让学生分组阅读、讨论,猜出谜底。短短几分钟时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并使其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又如,教学句型“Where’s ...? It’s on/ in/ under ...”时,用课件展示一间漂亮的房子,让学生分组对房间的摆设进行设计,根据自己的设计问答。教学句型“What’s he/ she doing? He’s/ She’s...”时,让学生看一系列有趣却不完整的图片,分组猜一猜图上的人物或者动物在做什么,比赛哪组同学的正确率高。这些活动,都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体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11

选项教学法是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选择性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在小学阶段实施选项教学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爱好,按照学生自身能力来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特长以及对小学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以及锻炼身体的习惯。除此之外,在小学体育选项教学中尽管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功经验,但仍然存在些许的不足以及问题,例如,教师在小学体育选项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才是教育教学主体这一观念,并且教师并没有良好地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引导作用等,这些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严重地降低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选项教学法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研究是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的,下文将针对选项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及发展做出如下的探究。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选项教学的基础

1.有效地转变教师角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主体,同时教师担负着既要传授学生小学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小学体育教学理论,同时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阶段性体育锻炼意识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意义上地将小学体育教学转变为素质能力综合教学,在日常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方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人优势,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以及能力,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既有效地管理了学生,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真正意义上地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理论,还培养了学生自身的创新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同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共同进步发展,进而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2.转变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最直接反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看法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单一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好坏,这样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同时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学习范围。因而,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应当更加多元化,从多方面来对学生的小学体育成绩进行恒定,考试成绩仅仅作为评价的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后学生的表现等多方面来进行教育教学评价。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选项教学法

1.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开展小学体育选项教学过程中,对小学体育课堂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选项教学法能否有效地开展以及能否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而进行课堂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的有效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课堂教学的纪律性,这样不仅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的违法乱纪行为,有效地维持课堂选项活动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

2.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效果

在小学体育选项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对课堂情况进行相关的评价,同时这也是创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评价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当然,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以及赞扬,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不应当单一地进行评价,或者过多地对学生进行评判,相反的,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以及优点,尤其是对小学体育方面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更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及鼓励,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多使用肯定的语言以及鼓励的话语来让学生体会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体育的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小学体育学习,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改变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从而达到新课程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宗宝.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篇12

1.概念

任务型教学方法是一种以任务为组织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参与、体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应用语言,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型教育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它的出现给世界语言教育界带来了变动,引起了教育家的广泛关注。任务型教育法不再单单只是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上进行教育活动,它还包括我们在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结果。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只是单单围绕语言知识,还要围绕特定的语言交际,由此设计出一个具体的,且可进行操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表达、交流、沟通等方式来完成任务,来达到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经验和优点而产生的,它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并不产生冲突。

2.优点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以下简述其优点:

(1)任务型教学法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方法来说,它可以完成许多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当中将语言知识和技能充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方面都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4)任务型教学法所涉及的活动内容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方法要更加广泛,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这些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只是任务型教学法优点中的一部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在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个性化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年龄大多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日益趋向成熟。我们在小学生的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兼顾,这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教师在实施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循几项要求。

1.必须遵循素质教育中所要求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来设计教学任务时,所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充分具有素质要求当中说的需要具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意义。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拓宽学生视野,以达到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英语介绍中外文化的初步能力,该教师运用4A Module 1和4B Module 1这两个话题来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完成这两个话题为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同时,也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2.根据学生能力来设计教学任务

教师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任何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我们都不可能要求每一项任务都是具有运用性的。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语言积累的情况下去运用语言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在学生掌握好一些基础的语言能力时,才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需要真实运用的教学任务。

篇13

一、反思

在现在全面推行素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新课程标准对传统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改动,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教师应该对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刻反思,重新理解、体会美术的重要性,转变以前的传统看法,树立对美术教育的新认识。只有在思想上进行转变才能在行动上有所突破。在反思美术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反思自己之前传统教学中被磨灭的对于美术的热情。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都是喜爱的,但是在长期落后的教学方式中,逐渐磨灭了对于美术的那份真诚,只是把美术教学作为自己的任务,没有激情可言。自己都无法做到热爱美术,又怎么能将美术的魅力展示给学生?所以教师要重新确立自己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兴趣。如在小学人物画教学中,教师自己要对人物画有建树,对于人物画要有充分了解,并且有能力教学生进行人物画的绘画,能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对于人物画的喜爱。

二、转变

这里的转变主要是说教师要有两个转变:第一是转变备课理念,第二是转变备课方式。我们知道,备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没有备好课,是绝对不可能上好课的。可是,绝大多数的学校里,美术教师是不备课的。走进课堂后,讲个大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这虽然也是在上课,可绝对称不上是一节好课。对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备课理念,改变之前对于美术课不用备课的错误理解,重新去对美术课进行解读。

在每一个学期开始前,教师都要做到学期备课,对于教材要通览,在通览和解读课程标准后制定出整个学期的计划大纲。这是每个教师都要做到的。备课要求教师要做到“懂…透…化”,就是说要充分摸清教材的整体意图,要把握住教学目的,还要懂得如何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进行课时备课,在大纲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计划。比如小学六年级的美术第一课是《有特点的人脸》,这是人物画基础的第一课。对于这节课,教师要解读人物画总体教学大纲,之后解读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弄懂编者对于这节课的安排意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两点,在把握住大方向之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转变了备课理念,接着需要转变的就是备课方式。在一些学校里,美术课就是欣赏书本上的内容,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课本上,并且教师的讲解不到位或者根本不讲解,导致学生产生理解错误等问题,这些都是传统、落后的备课方式造成的。以小学人物画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应该充分地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如人物画要学习到的中锋、侧锋等绘画技巧,通过语言传递美术的基本知识;之后,通过播放幻灯片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这些技巧在绘画中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接下来就要对这些技巧进行训练,可以随堂布置简单的绘画任务,将这些绘画技巧包含其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技术得到充分训练;最后,让学生对新的绘画技术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于人物画新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

这里所讲的设计主要有三点:设计教学、设计教法、设计学生作业。设计教学就是指教师要对于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宏观掌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人物画《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程的大致流程作一个详细的计划,如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准备好绘画所用的工具,在上课之前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等。对于如何导入新课,如何教学生欣赏等都可以制定一个教学设计大纲。对于教法,在之前的备课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对教学内容做到充分地认识后,要考虑如何去传递知识。如在人物画的教学中,要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充分理解之前的绘画技巧和提高审美能力。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法进行设计。一般的教学方法有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将这些教法融会贯通需要教师进行规划。播放幻灯片时,可以选择几张辨识度高的人物画像,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这些图片运用了什么绘画手法,有什么不同。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人物画,进行人物画讲解并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在课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布置美术作业,这些作业应该是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制定的,要在之前做好充分的作业设计,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作业。在学习人物画时,让学生分析出人物画的差别,可以单独地布置画这些人物画特点的作业。如让学生看古代人物画《簪花仕女图》,将古代仕女独特的眉毛画法作为一项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各类眉毛的画法,并通过眉毛的变化显示人物的情感。这样的作业就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充分结合在了一起,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