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的方式

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2: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人才培养的方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才培养的方式

篇1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85-02

一、人才培养方式的主要类型

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即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教育方向,是原则层面的问题;怎样培养人决定了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是操作执行层面的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培养效果。本文从中日对比研究的视角,仅就广告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

从世界范围内看,各国广告人才培养的模式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苏联、美国的培养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其特点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实际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第二种类型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侧重在职训练,设立广告学专业的大学数量不多,而由国家和业界主导的在职教育训练却很充实;第三种类型是日本模式,以在职培养为主,它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相配合,入职后因材施教,通过15―20年时间不间断的全面的业务及理论培训完成广告人才的培养。

二、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及局限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广告教育与苏联、美国模式更为接近,以学校教育为主,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业务技能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由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方向课模块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告美学、广告文案写作以及美术设计类知识,专业方向课模块的设置对应广告行业的业务类型,比如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管理等;业务技能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涉猎,但主要通过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完成,比如各类绘图软件的学习、各种广告业务实习等。

应该看到,这种培养模式为中国广告行业起步阶段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量具备较全面的广告知识的毕业生投入广告行业,缩短了广告公司的人才培养周期,在业务量激增的情况下,填补了行业发展的人才缺口。在这种模式下,高等院校的广告专业实际上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广告知识的传授者和广告实践的培训者,后者的角色是在中国广告行业初步建立,无力进行职业培训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是,伴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国的广告公司已经参与到世界广告市场的竞争中来,其对广告人才的要求也更高,由绝大多数没有从业经验的广告教师所组成的广告教育队伍,就很难出色完成“广告实践的培训者”这一使命,这一问题不解决,会形成中国广告行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中国广告业成长的进程。

三、日本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与中国不同,日本广告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各类广告公司、媒体、企业等用人单位,培养方式主要采用边做边学、终身培养、终身学习的方式,这种独特的培养方式不仅支持了日本广告业的腾飞,而且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里,我们以日本第一大广告公司电通公司为例,介绍日本广告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探讨其借鉴意义。

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全面,从业务到做人全面培养;第二是注重长效,几乎是终身(职业生涯)培养。它以入职时间和从事的业务内容为经纬,形成了人事局培养与各业务局培养相互配合、贯穿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始终的网状培养体系。

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从入社式到成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要经历ME、MA1、MA2、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五个阶段,大约30年。

1.早期人才培训――ME阶段的研修。ME阶段的研修时间为半年,目的是帮助学员“完成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新职员将全职进行研修,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司业务概要、企业规章制度、礼仪要求、沟通能力培养等。新入职员会分成9―10人的班级,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班主任由进入电通15―20年的精通业务的优秀员工担任,是一个宽厚、睿智的长者的角色;副班主任则由进入电通6―10年的优秀员工担任,是富有亲和力的兄长角色。二者结合,既可以给新入职员以全面的指导,又有利于沟通,他们最大的使命就是从生活和业务方面言传身教,使新入职员了解、认同电通的企业文化和电通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

2.中期人才培训――MA1阶段的研修。MA1阶段研修的对象是入职6―10年的员工,研修目的是培养业务能力,研修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人权方面的知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视野。研修的方式包括集体研修、指名研修和海外研修三种,集体研修主要针对公司及广告业务所涉及的财务、人权知识进行讲座;指名研修也称“项目负责人讲座”,一年多次,在员工业务工作空隙组织员工进行研修,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角色互换的练习中,为员工参与项目小组的工作、未来成为项目小组负责人奠定基础;海外研修是选拔型研修,针对MA1中优秀的员工进行的,派遣人员到海外的公司、大学、研究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修,以便扩展优秀人才的国际视野。

3.中期人才培训――MA2阶段的研修。电通把进入公司10―15年的员工称为“MA2”,这一部分人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炼,无论在业务还是人际沟通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成为电通公司的中坚力量。在这一群人中,也将产生公司未来的各级管理者,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员工的培训除业务方面的进一步提高外,还有如何带动部下、如何领导部下等领导能力的培养,称为“プレマネジメント”、“预先研修”、“提前培训”之意。

4.高级人才培训――管理层研修。针对管理者,公司每年聘请大学、海外著名管理公司的专家等为他们开设新任管理者知识研修、新任管理者基础研修、新任管理者评价研修、管理方面的“创发ヲボ”等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研修课程,讲解管理知识、人际沟通知识等,帮助他们熟悉业务、提高领导能力。

从总体来看,新入社员研修与各个业务局的业务研修是基础,在此之上,电通公司从业务能力培养和管理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构建自己的研修体系,业务能力培养的内容集中于专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领导能力培养的内容从低到高包括前期管理研修、新任管理研修、高级管理研修等,因材施教、逐级选拔、渐进培养,是一个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细腻而又井然有序的培养体系。

四、日本广告人才培养方式的借鉴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源自中国的思想家管子,他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借鉴日本的广告人才培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广告教育不能够单纯的由学校来完成,也不是短短四年大学教育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学校教育、社会职业培训相结合,需要有“百年树人”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细致的培养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广告“人才”而不仅仅是广告“人员”。诚然,中国的广告教育不能照搬电通模式,但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确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玉洁.中日对比视角下中国广告教育模式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

[2]许天.日本广告教育体系及其借鉴意义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5.

[3]周华清.从日本广告教育看中国广告人才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dvertising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GUO Gui-ping,ZHU He

篇2

关键词 高校篮球 现状 CUBA 创新

1891年,篮球运动诞生于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项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各种篮球比赛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开展。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比赛,代表着当今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比赛中诞生的NBA球星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2002年,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队选中的姚明给中国篮球带来了希望与骄傲。下一个“姚明”在哪里,或者下一个中国篮球明星值得我们更多的期待。

一、我国高校篮球发展基本概况

(一)高校篮球发展历史

1998年,本着“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宗旨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开始正式推行,模式参照美国的NCAA大学篮球联赛形式,使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运动为人们所熟知,同时也成为了中国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篮坛,CUBA被称为参赛人数最多、地域覆盖最广、文化层次最高的一项体育赛事。2004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进一步拓宽了篮球运动员的招生来源。

(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

相对于高校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也即CBA)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同时代表着中国最高等的篮球联赛,也是高校篮球走向社会的选择,高校篮球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加入CBA,将篮球运动职业化。此外,CBA锻造了众多明星球员如姚明、王治郅、孙悦、易建联、朱芳雨等。

二、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

篮球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问题:

(一)篮球发展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在这个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从而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辉煌成就。而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与教育脱离。一些体育专科学校,在培养篮球人才过程中,忽视了其他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得篮球学员专业训练与文化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导致运动员文化素质低,缺少相应的劳动技能,使得退役后面临着就业难,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此外,一些高校体育受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竞技体育无法寻求自身的发展,使得高校竞技体育长期处于业余水平。此外,中国高校篮球应该走竞技体育还是业余训练道路,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答的问题和难题。就现在来看,2014年男篮亚洲杯A组,中国输给了没有一个职业球员的印度,这场比赛也多多少少给中国篮球一些启发和反思。

(二)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

体现在:1.训练不科学,训练时间不够充分,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落后,训练条件有限,训练以技能、战术为主,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比重低;训练的强度低,高校篮球训练经费紧张,训练的量和强度都难以达到高水准;球队建设难度大;训练的检测与恢复处于不完善阶段甚至空白状态等;2.教练员的水平有待提高,高校的篮球队教练员多为高校体育教师,虽然具有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但是缺乏高水平的专业运动训练实践,对于各种篮球联赛的临场经验少,因此全面提升高校篮球训练员的执教水平尤为重要。

三、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篮球发展的目标定位

CUBA提出,要推广“文化篮球”和“篮球文化”理念。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同时也是拥有智慧的运动员。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加上足够的球场经验积累,就能演绎出“智慧篮球”抑或“文化篮球”的魅力;“篮球文化”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通过篮球训练与参与比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个人领导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勇于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训练机制,科学化地推广和管理高校篮球运动,保证合理有效的篮球训练时间、训练强度,以及训练后的检测和恢复,同时保证训练的质量提升;多为高校训练员提供培训机会,通过出国访问、联赛临场观摩学习等,来提高他们的训练业务水平。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引进国外优秀篮球教练,借鉴外国篮球明星球员的培养模式经验,以及派遣优秀篮球学生到国外比赛,结合我国实际情,有选择地学习与借鉴。

四、小结

中国篮球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高校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现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储备优秀的篮球人才,为我国的篮球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中国篮球发展更高、更远、更强,走上荣耀之路,登上世界舞台。

篇3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够直接参与生产、建设和管理等从高校走出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沃土,肩负了延伸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责任。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

 

工科类高等院校一致被认为是工程师的摇篮。但在我国,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思想观念陈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模式单一等,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明显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及就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是广大高校新时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融合学科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等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关键所在[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被经常性的应用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来,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课程要求教学规范,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并最终落实到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上。教师的组织方式变为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教学场所融合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国外,“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2001年4月,查德博士曾来中国北京讲授“项目教学法”。该教学法陆续引进欧洲、南美、大洋洲、日本、韩国。德国引进该教学法后,联邦职教所自主创新,并于2003年7月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法规。

 

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高等院校对于培养和锻造一大批创新人才责无旁贷,而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因此,创新对学院和学生自身发展有重大意义。

 

但是“项目教学法”仅仅通过项目提高学生的部分动手能力,并没有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具体应用能力。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借助实验室的平台。

 

实验室作为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和造就科学人才的发源地。如何高效合理地整合实验室资源,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兼具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如何利用大学生作为“新型开放型实验室”的主力军?这些都是目前高校在实践环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自身特点,融入项目教学法的相关思想和开放型实验室管理的理念,结合师生及企业力量,整合现有资源,创造性地提出并逐步完成构建了“三进一出、内外兼修”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三进一出,内外兼修”的内涵

 

所谓“三进一出,内外兼修”的具体解释为:三进指进入实验室、进入研究室、进入产学研基地,一出指服务于企业,内外兼修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最终形成能够适应机械学院各专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基于机械类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跨学科拓展综合素质的大平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确定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五大竞赛为载体,加强学生基础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环节和进一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合格工程师奠定了良好基础。以竞赛作为项目载体,建立“Xin团队”,以学生组织来带领学生参与比赛,并在平时的创新过程中,聘请老师做指导,构建开放型学生管理实验室,探索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构建“三进一出,内外兼修”的能力培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三进一出,内外兼修”的能力培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ITAT竞赛、中日韩模具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电子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训练。将参赛内容贯穿在在平时的教学实验实践环节中,使所学理论和参赛内容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同时对部分优秀的比赛作品直接转换为开放性、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实施效果(应该有图表显示实施前后的差距)

 

建立新型“三进一出、内外兼修”实践实验培养模式,优化实验配置,实现大学生自主利用高校资源,自我组织,自我开发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实践兴趣,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同时,通过以项目带动实验,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带动创新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以学生组织作为比赛全程的计划者和服务者,提高自我组织能力,并能在自我组织的服务下依个人兴趣自发进行校内实践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进一出、内外兼修”模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在高校保护下的面向社会的实践窗口。致力发展原创科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创业、创新、技术转移服务,并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组织与在校生的自我组织,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主管理的目的。使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触,达到“未出校门先入社会”的校门与社会零门槛的效果,是高校与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篇4

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要求本科基础教育知识要牢固掌握,各学科知识要广泛涉及,要广泛学习管理、经济、人文、自然科学、社科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专业性对口人才的培养,但这一认识也在逐步变化,由窄专业口径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变,而且更加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外向性和应用性,各院校以“专才”为培养目标已不占主要地位,逐渐转变成以“通才”为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端复合型人才将是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

1.课程设置形成体系

工商管理的专业培养方向是各单位企业的管理层,其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专业的分析能力还有处理事件的技巧等。 总而言之,就是工商管理的学生的就业目标是成为适应社会要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我国的工商管理课程建立的体系并没有很好地结合现有环境,没有满足现有的客观实际,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就是要将未来就业作为课程设置时考虑的重点,要结合市场的要求,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将职业的规划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不能彼此剥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调整:

第一, 教学时间制定时要侧重于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讲解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与其他相关行业完全的的脱离,要注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课程各个所占的课程比例,不能单线发展,要进行融合,穿插,此外学校也要提供良好的时间平台,要让学生多进行接近真实的技能演练。

第二,专业教学计划要常做更新。 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要考虑社会整体以及经济模式发展的动向,要与时俱进的调整本专业的教学思路。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采用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为主要教学方法,由教师提供要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教学贴近国际化。 对工商管理的学生进行国际化的教学,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小语种教学,这样锻炼学生的国际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外放管理的思维。 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国际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以及精品教材。例如可以引用各个不同时期西方国家遭遇经济危机时的原因以及相关举措,让学生从各个国家的领头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寻找漏洞和优越性, 进行相关的对比比较,然后在由国外的案例进而引入中国的相似案例,这样在不断地分析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发散工商管理的思维能够为今后对与国外经济接触时所涉及到的管理知识进行铺垫和锻炼。

2.重应用实践的课程安排,是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塑造的必要保证。 教育的实质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工商管理的学生如果想在社会残酷竞争中, 行业激烈竞争中走得长远一定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合作意识还有创新的思维。

第一,开启实训模式。 工商管理类的活动实践起来需要专业的、特定的实验室,具体可以分为:模拟、单项、学科综合等各层次的实验室。 学校还要适当进行网络资源的投资,可以利用仿真等技术做一些模拟演练,案例讲解,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模块也带动了学生对管理专业的积极性。

第二,丰富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知名的管理企业进行采访和观摩,遇到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当面请教相关的人员,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不仅加深了学习的相关知识,也是无形中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模拟训练,学校里的工商管理的学生和实际岗位的工作人员用一种类似辩论的模式进行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索,这样有碰撞有冲突的记忆模式更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工商管理工作在一个企业中的重要意义。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会更加的努力,辩论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但是这里也建议我们的组织者尽量选择近期比较有针对性的课题进行辩论,更具冲击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影响力和相关平台邀请一些国内外工商管理行业的成功人士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到学校里做专题演讲会议,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评估体系要健全。 之前大部分的教学评估尤其是实践性质的都是由教师进行单独评估, 由于教师侧重的方向不一,评估的结构并不能很好的作为全面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健全的评估体系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完善统一的考核准则,这样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三、关注地方性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关于地方性的落实已经在工商管理的教改机制中多次被提及。伴随我国的飞跃式发展,经济跨越迅速,各个行业对于管理岗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工商管理专业也成为了各所学府开设的专业。 而对当地经济的扶持是教育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基于这个因素,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本区域的特征、优势和当地特色的单位联合教学,成立互助式人才输送和培养目标。 发展区域特色的工商管理教学,这样因地制宜进行人才培育,也是基于应用型塑造的本质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院校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政府和产业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动组合。

1.以学校定位为核心,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院校以培养通识人才,进行通识教育为主,学校在判断其定位后,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方面,要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地方对人才的需求。

2.建立课内外整体创新模式

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 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必须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在创业教育中,应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搭建学生科研平台,实行教师课题学生参与制,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3.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篇5

一、问题提出

地方性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基本定位于应用型,主要是由会计这一职业特性决定的,会计职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在会计人才招聘市场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基本上能找到饭碗。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手工核算的业务已被计算机软件所替代,其核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已不是简单地做账,具有综合性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也是未来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前地方性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思维方式和质量。

进入21世纪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记住他所学过知识是不可能的,况且有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与他所学专业毫无相关的工作,而且有些知识本身更新得较快。因此,地方性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重心应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之以渔”。本文认为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与表现一般的学生的“实力”较量,实质折射的是“思维”的较量。

二、当前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一般指的是理性认识及其过程,即经过感性阶段获得的大量材料,通过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反映事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方式科学与否决定着认识的对与错、实践的成与败。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参与主体,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能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1.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分析

地方性高校均存在这样的现象:会计学专业学生一入学即固定在专业内,专业课划分较细,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特殊企业会计等。会计学专业课程讲授顺序基本是基于概念—理论—会计要素核算这三个部分展开,这意味学生学习思维训练主要还是以演绎推理为主,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许多教师授课思维基本上是演绎法,这一学习思维方式的优势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但不足是将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思维单一,综合性分析能力、适应能力不强。据用人单位反映,地方性高校毕业学生工作初期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但不足是工作后劲不足,自身提升空间有限,工作思维不能走得更远,更高。这就意味着“演绎推理”思维方式培养的学生在未来中长期工作中会产生瓶颈,创新能力不足。

2.对教师教学思维的分析

大学生早期学习思维并不是形成于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是学生心智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但大学教育还是对学生学习、生活思维的改变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的因素较多,在各种因素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大学的教学环节,大学教师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副教授以上教师年龄多数在40-50岁之间,其中有部分教师在没有外界干扰、约束的情况下,并不打算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教学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性思维”的特征,其思维的逻辑是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要适应老师,而不是老师要适应学生。这就导致教学过程是一种单边交流,而不是双边交流,学生总是处于“学会”而不是“会学”状态中,这也是“填鸭式”教学方法至今普遍存在,“启发式”教学方法只在少数优秀教师中采用的缘由之一。这一教学思维的结果是教师对讲课不以为然,对整体“学生”不够尊重。导致学生学习是为了“学分”,教师教书是为了“完成课时工作量”,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面临较大的思维阻力。

当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自我性思维、习惯性思维”占主流时,教学效果难以出现好的状态,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就难以有所提高。这种自我角色还具有传导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历较浅的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和表达,而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形成往往依赖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模仿和探究。

3.对教学管理者思维的分析

教学管理目的是保证教学正常秩序,监控和教学质量。目前,教学管理思维是一种“事务性思维”方式,该思维逻辑是以事为主,完成就好,重结果轻过程。如一些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采取了期中的网上评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但教师对学生评价并不服气,学生也认为对老师改进教学方式并有什么实质的影响,评价不好的老师照样教学教书。这一“事务性思维”使教学管理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督促。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基本上秉承国家对本科教育的总体要求,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的要求制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按“基础平台+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的方式构建。基础平台课程完成时间一般设计在大学四年前2年,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为后2年完成。从2008年以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不容易,为提升就业砝码,部分学生将大学四年时间分成了两个阶段,前2年学习,后2年为考证年、考研年。且学生普遍反映大学前2年学习较松,后2年紧,而后2年恰恰是就业、考研、考证繁忙阶段,与考证、考研有关的课程上课出勤率高,无关的课程采取逃课、请假等方式。显然,我们辛辛苦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而学生并不领情,这也就说明不转变制订计划思维观念,将大学专业课程向前移,会计人才培养将达不到预想的基本要求。

三、培育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持续改进思维的几点思路

1.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教学培训中心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90年发表的第1号公告《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这就意味会计教育方式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信息传递上,教师应该在讲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让自己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间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掌握新知识学习能力,比如通过主题活动、制作活动、演示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创造、思考过程的机会。

由于会计教育是一种专业化、职业化教育,其专任教师主要来自于非师范院校,不可避免地缺乏示范教育正规的培训,而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所需要的时间少则3年,多则5年,或更长的时间。目前,地方性高校的多数会计学专业青年教师成长往往依赖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摸索以及教师自主和自觉行为。对于新进老师,高校普遍都会办师资培训班,初来者要通过相关考试并拿到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才能走向讲台。从最初工作流程看,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合理的,但遗憾的是地方性院校普遍缺乏后续教学培训、后续进修培训的制度安排。

当缺乏某种常态化、有效的制度安排时,通过以专家督导团听课、检查日常教学文档、学生评教等等措施来督促教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年复一年这种状态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本文认为要转变会计教育的教师的教学思维、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就必须从制度、机制入手。如同企业培训员工一样,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教学培训中心,所谓常态化是指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所谓制度化是指制订一套考核教师培训、考核教师教学改进的工作流程,并附带一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教学培训中心的实质不仅是为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打造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的老教师开设讲座、发挥“传帮带”作用搭建一座桥梁,不仅为离退休教师提供传授宝贵教学经验施展表现的舞台,而且对那些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方式的教师提供改进、提升的机会。

教学培训中心培训师应是“双师型”的,不仅有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型教师,还有来自校外的实务性的讲师,使那些一直没有机会去企业的青年教师受益,自然学生也会受益。

2.搭建教学质量信息化平台,实施教学过程行为管理

大学教师与学生不是单独“教”与“学”的关系,应是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相互启发的合作关系。因此,地方性高校有必要搭建教学质量信息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将本学期教学任务所需要教学文档(课件、教案、教学日历、作业)上传信息平台,不仅学生能实时了解所学课程基本内容、老师授课方法,而且也帮助教学管理者随时抽检任何一位教师岗前、岗中情况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表达对课程的诉求,督促教师不断改进。

大学办学本应是开放的、继往开来的,搭建教学质量信息平台目标应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这个平台不能仅仅反馈教学过程信息,反馈教师教学进程、状态水平,还要与教师业绩考评机制挂钩,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

如今在互联网中文世界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微博的力量。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地方性高校是否可以借助微博这一平台,使改进教学质量信息普及化、透明化、真实化,值得期待。

3.制订会计教师输送企业实习计划,构建学习型、能力型的教师队伍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外实习;二是校内实习,其中校内实习主要是会计综合模拟实验。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实践环节操作方式是指导教师编写实验材料或征订实验教材,学生按实验材料中业务内容模拟会计核算,手工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部分指导教师对实际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变化欠缺了解,不及学生了解多,影响了实践环节的指导质量,且在实验过程中缺少相关分析和职业判断业务训练。

篇6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05-03

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法学教育存在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2011年中央政法委颁布《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规定重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包装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对法律人才的潜在需求旺盛。包装属于“朝阳产业”,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大好。但我国包装产业在快速发展中虚假包装、劣质包装、过度包装等包装乱象丛生,包装标准、包装监管缺位,包装安全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制约着我国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法学支援包装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加强包装领域的立法工作,将包装行为纳入法律规范范围,实现包装法治;另一方面,亟须打造专业的法律人才队伍,为包装产业保驾护航。

一、包装产业法律人才需求及类型

从包装产业规模上看,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日,排名世界第三的包装大国。目前,全国包装行业势头很好,在杭州、江阴有亚洲包装中心和包装制造中心,上海、北京有我国包装行业硅谷的包装印刷城,天津有绿色包装基地。但作为包装制造大国,我国还远非包装强国。我国在包装材料、设备、工艺、设计等的研发、投入和人员培训上还远不及很多发达国家。包装企业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大多数员工靠以师徒传帮带的原始方法培养,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普遍较低。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与现代包装工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包装印刷行业技术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很多企业老资历的技术骨干因为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而被淘汰,企业非常缺乏即懂新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1]

随着包装产业发展问题的凸显以及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包装专业人才在数量、规格、结构上发生了重大调整,法律人才成为包装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包装产业一直游离在法律边缘地带,规范包装行为及包装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尚未构建,相关法律执法不严。在包装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包装所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保护问题,不标准包装造成的健康、财产安全隐患问题,包装仿冒导致的侵权问题,社会成本增加问题,制约着包装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法治社会中,现有包装问题的解决和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既懂包装技术,又精通保障法规的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因此,包装法律人才与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物流、包装工艺等人才一样,成为包装人才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前包装产业亟须的法律人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包装财产权利认定、保护人才

包装具有财产性,平等主体之间就包装形成的关系主要是一种财产关系,包装的财产性权利争议是包装产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包装的财产性不仅表现在包装的设计、制造等方面,更表现在商品价值的实现及商品的附加值上。包装中的法律关系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包装的功能主要分为基本功能与装饰功能两大类。包装的基本功能在于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在产品责任中,包装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包装的装饰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富有美感的包装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有关包装装饰功能的财产性权利问题,司法实践中一般采取多元护模式。这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最为广阔,不限于包装企业和包装行业,所有与包装相关的经营者、消费者都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需求。

(二)绿色、安全包装标准制订、实施人才

包装标准是包装行政管理、包装行业规范、包装经营行为绕不开的法律问题。包装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包装标准和安全包装标准两个方面。首先,绿色包装标准方面。过度包装正成为我国包装产业的普遍现象,商品过度包装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滋生了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安全包装标准方面,即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使包装的材料、方式、工艺必须与产品特征、作用、期限等相匹配,确保产品能够正当流通、存储和使用。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包装法,只有个别规范性文件对过度包装作了明确规定。类似的立法虽然涉及了部分安全包装标准,但尚无绿色包装标准的规定,包装规范严重滞后。

(三)包装执法人才

严格执法是落实包装产业法治,实现包装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包装执法是一种专门性的行政执法,其不同于普通的社会管理,只有兼具包装和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依据现阶段我国包装及包装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包装执法的重点应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加强对非法包装的整顿;其次,规范违规、非法包装广告;再次,加强对包装标准的监管。

二、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标准

(一)应用型,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化需求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市场人才需求状态的改变,高校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的“就业难”与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工程实践脱节严重。为适应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应运而生。[2]应用型人才是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等类型人才的总称,这类人才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3]

法学学科与包装学科都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现阶段人才培养中,受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二者都存在“纸上谈兵、照猫画虎”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发展的形势。卓越法律包装人才的培养,将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掌握包装产权、包装立法、包装执法理论,熟悉包装法律运行状况,了解包装法律前沿问题,能实际解决包装法律问题,服务包装法治和包装产业健康发展的专门性、应用型人才。

(二)复合型,为法学包装相关学科的交叉人才,兼具法学和包装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种态势:专业化和综合化,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势所趋。[4]为适应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化,用综合性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能力体系解决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成为大势所趋。一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背景,在不同的学科或者专业,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形式较系统地掌握两个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5]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纳入高校改革创新体系。

通过法学预包装学科交叉与联合培养的方式,打造既具有法律知识、法律素养和法律应用能力,又掌握包装知识和技术的复合人才。法科学生应加强包装工程、包装设计课程的学习,掌握包装材料、容器、装演、印刷、机械、工艺、测试、流通、管理等诸多专业学科的学习。包装学科学生则应除包装法治外,加强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环境法学、知识产权、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的学习。法律包装人才重在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形成既具有较扎实的法学、包装学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全面的法学素养和包装技术,又能够灵活运用法学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包装问题的复合的创新型法律包装人才。

(三)卓越性,确保较高的培养质量,兼备法律的规范性和包装的创新性要求

近年来,培养卓越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战略举措。有研究认为卓越法律人才相对于传统法律人才的 “卓越性”至少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具有基本领域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基础,能够有效处理相关业务。第二,能够参与国际规则制订、表达和维护本国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第三,能够在处理国内外法律事务中传递中国利益主张、维护社会基本价值、凝结社会共识。[6]

在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目标中,卓越性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卓越一般意味着高标准、严要求,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复合型标准本身即是卓越性要求的体现。第二,法律包装人才的特殊性决定卓越包装法律人才卓越性的特殊内涵。包装设计和包装工程成果的卓越性必然要求和反映高度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包装产品的卓越,依赖于把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而法学重在培养一种严谨的、规范的法律思维,表面上与包装的创新性要求存在冲突。而这种法律要求的规范性和包装学要求的创新性的协调,正是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卓越性的特殊要求。对包装的创新必须是规范之内的创新,规范是包装创新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保障。脱离规范的创新可能在某方面取得突破,却在其他方面或整体上无意义,甚至危及社会,比如塑料包装袋带来的白色污染。

三、卓越法律包装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一)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教育模式

卓越法律包装人才旨在培养具有应用性、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面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的办学和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针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出协同创新的新要求。作为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理念,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7]

通过校企合作,强强联合,能将科研、教学与市场之间链接得更加紧密,能促进信息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应充分利用校企之间建立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在帮助企业跟踪最新技术动向,创新和发展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使人才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可采取如下主要方式:第一,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和实习,增强学生对包装专业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第二,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学生与工程师、律师之间的现场交流和互动,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能进行有机融合;第三,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包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现实案例教学,以现实动态案例作为毕业设计选题。

(二)实现法学与包装学科教学资源共享、沟通法学与包装学科培养方案,整合与优化配置,是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搭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平台。在学校支持和协调下,成立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协同培养研究所作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建立法学院、包装设计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东莞包装学院以及高教研究所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作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对包装设计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以及东莞包装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就业状况和毕业生反馈进行系统调研。对包装行业和包装企业针对包装法律问题和法律人才需求调研。对社会群众及质量监管部门进行包装问题调研,旨在论证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确立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方案。召开法学院、包装设计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东莞包装学院以及高教研究所等部门,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务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会议,确定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立双师型、双导师制培养体制

“双师型”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更应成为技艺高超、能文能武的“教练”和“师傅”。通过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律师、工程师、造价师、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及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精心培育及言传身教,能为培养卓越法律包装人才提供保障。[8]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其突出特点是:为学生选配确定的导师,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由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业务学习进行指导。在卓越包装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可以在本科阶段即采取导师制,以便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常接受导师的直接指导,让导师的思想、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实行双导师制,即对每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包括法科背景的导师和包装学科背景的导师,理论型的导师和实务性的导师,教学型的导师和操作型的导师。

(四)鼓励研讨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卓越法律保障包装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

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第一,法律包装人才培养中的课堂教学要从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中心型过渡,即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知识结构决定转向由学生需求决定。第二,由教师包讲向教学互动转变,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传统。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除讲授知识点外,还应为学生提供研讨、探索的方向和空间。第三,由以教材为本转向教材与实例并重。教材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体系性,需要用现实案例来丰富对理论的认知、辅助实践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佳宁,张慧姝,刘芳.从行业发展角度谈包装人才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90.

[2] 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54-156.

[3] 张俊娥.试析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66-169.

[4] 金一平,吴婧姗,陈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强化班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32.

[5] 胡毓智.谈跨学科跨专业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30):23.

[6] 杨清望.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类型与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3):83.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21-02

“双证融通”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实施“双证书”制度是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保证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入职前实现职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双证融通”制度是对“双证书制”的进一步发展,即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采取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双证融通”制度源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融通”)。2004年7月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百所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通知。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约500所高职院校正在围绕“双证融通”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与模式,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将“双证融通”作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既是落实教育部文件,对职业资格证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认可并推行落实的措施,也是对传统高职教育的规范和调整,是培养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高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举措。实施“双证融通”既可确保在高职教育中体现“双证书”的水平,同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又可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双证融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2007年,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下简称报关专业)开始实行“考证促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2008年,报关专业开始正式实施以“双证融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

构建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作用,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确定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构建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重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在高职教学中,要真正使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必须贯彻“产学合作”的思想,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滞后于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改革,按照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从而保证职业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使重构的“双证融通”课程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一致性。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是一种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不仅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还要在教学中将对学生的职业训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敬业、执著、投入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

改革传统课程的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利于“双证融通”的实施,还必须创新考核方式,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要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积极实行“以证代考”,建立与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大纲,确定职业能力考核方案,同时,引入社会评价体系,从而使考试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行业需求相衔接。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落实“双证融通”工作的关键。目前,我院报关专业所有教师均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通过引入企业的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积极鼓励教师指导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从而使教师更真实地了解企业与行业,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来自企事业单位的高管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争取行业的支持,使专业建设更贴近社会需求。

“双证融通”的实施效果与应用价值

我院的报关专业已完成了“双证融通”模式的课程改革,重构了课程体系及标准,有效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培养的高职人才逐步得到了社会及行业的认可,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逐步形成了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学习情境与工作任务,改革考核方式 首先,通过对珠海市国际航运企业进行调研,并邀请海关、检验检疫局、珠海水运协会等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调研后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和总结,从而确定了报关专业4个基本职业岗位,即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再依据这4个岗位确定了学生应该熟悉的典型工作流程和应该独立完成的工作项目,继而确定了“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应企业需求的学习情境。为了让学生在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各岗位的实务操作技能,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如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和情境式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将过去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变实训室为课堂,变课堂为实训室,真正做到教学“理实一体”等。此外,为了在专业中顺利实现“双证融通”,报关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先按照23门专业课、7个专业实训模块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素质和职业单项技能,然后,通过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模块进行实践教学,即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轮岗技能强化培训等真实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例如,在2007级学生的教学中,我们将已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先安排到珠海市建龙报关行进行一个月的报关业务强化培训,再安排到珠海市新宏安物流公司进行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既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又体验了实际岗位的工作,在这种真实性的职业锻炼中,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考核方式上,我们也突破了传统闭卷考试的方式,实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化,并明确了每门课程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标准。“双证融通”课程均实行“以证代考”,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化考试代替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期末考试。同时,制定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了考核方式。此外,除“考证”外,还加强了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此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了一批“双师”素质教师 在“双证融通”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培养了多名具备“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为提升学生考证的信心,帮助学生复习备考,并使专业教师熟练掌握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报关专业对专业教师实行了“持证上岗”,即讲授“双证融通”课程的专业教师必须持有与学生相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资格证”、“国际货运资格证”、“高级物流师”等。这是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推动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保证。报关专业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职业资格证”是佐证“双师”素质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2008年,我院成功申报了校级课题《以“双证融通”为导向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研究》,并着力在经济管理学院逐步推行“双证融通”制度。目前,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双证书”的通过率已达95%以上,有20门专业核心课程已经实行“以证代考”,改革了考核方式,更为学生乐意接受,培养的学生由于持证在手,更受企业欢迎。我院还建设了两门校级精品课程:《报关实务与实训》、《国际货运操作》,已完成了基本的实训教材和配套的多媒体题库,丰富的课程资源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与企业合作的校本教材《码头集装箱操作实训》也进入操作阶段。此外,在条件成熟时,我们将与珠海市乃至广东省行业协会合作,将国际货运类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点引入我院,建设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配套的高质量综合实训中心,使我院成为珠海市乃至珠三角地区开放性考证、培训的重点院校。

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师资不足 我院引进的教师大部分是直接来自高校的研究生,比较缺乏实践经验。为了使教师能适应实训教学的要求,除了要求所有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之外,我们还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持证上岗”,这个“证”指的就是与报关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物流师、报关员、国际货代员证书等等。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在实施“双证融通”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自企业并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教师仍然十分缺乏,“双师型”教师、高素质教学人才依然紧缺,“管―教―学”的矛盾还较为突出,不能满足现有办学规模和专业群发展的需要。这也成为制约报关专业整体实力提升的“瓶颈”因素。我们将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社会与行业引进等方法,进一步加强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与“双证融通”教学改革相对应的教材建设薄弱 我院实施的“双证融通”教学改革尚无全国统一的高职高专教材,尽管专业组织教师自编了部分专业教材如《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操作》、《国际货运实训操作》等,但仍不能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需求,导致部分专业课程开设难度增大,与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期待着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解决实训教材问题。

“双证融通”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双证融通”的重要载体。目前,我们使用的不少软件产品确实具有实际运作的企业特性,但不能充分满足“考证”教学的需求,还需要与供应商共同开发教学软件;在硬件建设上,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还不能完全做到与生产一线需求同步,需要建立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真实性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使学生完成“考证”实训。

以上种种不足,都需要在专业成长与学院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改进。在“双证融通”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遇到的较大困惑是:(1)如何使学生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与行业真正需要的岗位能力相对接;(2)如何将职业资格证书的一次性的、终结性的考评转变为过程性的、形成性的考评。目前,我们准备在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将“1+X”的职业标准鉴定新模式作为研究重点:“1+X”中的“1”代表国家职业标准鉴定的内容,“X”是指在国家职业标准基础上,由行业专家、企业、高职院校等组成职业鉴定专家队伍,依照不同职业资格证书的特点,对职业资格的标准进行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培养出的学生个个有真才实学,得到市场认可,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职业标准的调整与开发,对促进高职教育“双证融通”类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大农.论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双证融通,产学合作[J].职教论坛,2010,(17).

[2]刘敏.“考证促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篇8

一、艺术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和管理科学性,就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可以分为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整个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但我国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整个人才结构情况是人才数量少,我国极其缺乏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同时,大多数艺术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具体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工作知识和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的来的,其艺术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来自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对整个艺术管理工作认识程度较低,而且随着发展,其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管理需求。

但艺术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专门的艺术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对专门从事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艺术管理这门学科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型学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素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一方面使得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速度明显滞缓,而另一方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这一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又缺乏发展借鉴经验,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对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现状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要想有效开展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就需要从现阶段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同时要结合发展要求,选择能够适合整个艺术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培养方案与思路。而认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教学理念等,都能够对整个艺术管理人才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认识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丰富和拓展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论,认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指导结果。人类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但艺术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又需要复杂的实践操作要求。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检验过程,我们可以构建出符合实际、贴近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模式: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感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过程基本表现为表面刺激、直觉感知、具体活动和及时反馈等。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从艺术管理工作的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入手,从而得出最直观、最简单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当前艺术管理教育活动中,这种模式是通过形象再现和贴近形象模仿来表达具体艺术内涵的培养模式。通过人的直觉来充分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来达到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的目标。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

在对艺术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知基础之后,要依据具体的艺术创造实践和艺术管理实践来提出具体的创造教育模式。而这一创造教育模式是经过寻找问题和发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思维,最后综合多种因素,从而寻找到适合最具体活动中的综合教育模式。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是重要的通过创造来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三)以实践推动教育培训的人才塑造模式

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直观表现,更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具体展现,任何脱离了具体情况的艺术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理论。而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助推整个教育内涵质的飞越,而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培养模式。所有的艺术理念,最终都要以艺术形象的具体方式来体现。而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助推教育发展的模式也是在艺术管理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实施者和驾驭对象都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理论理解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文化力也成为了助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了主要发展地位。而不断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整个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更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而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重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做好教育工作。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34-02

1 教学内容改革

科学设置考试课、考查课、选修课 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及今后实际工作、执业医师考试、考研等以关系密切的课程设为考试课,如哲学、政治经济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与以上各方面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十分密切的设为考察课,如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妇产科学等。其他课程如计算机VB程序设计等设为选修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精力集中,有的放矢。

科学安排各课程授课时间 第1、2学年为基础课授课时间,建议将哲学、政治经济学、解剖学概论、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安排在这一时间进行授课,上午安排理论授课,下午安排实验、见习等实践教学,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适当安排文体、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激发学习和生活热情,增加学生社会阅历、开阔视野。

第3、4学年为专业课授课时间,建议此时讲授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如果在大一讲授该课程,等到大三开设专业课时,学生印象模糊;如果安排在此时讲授,此后紧接着进行内科学、外科学和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学习,前后呼应,印象深刻。为了使大一新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更好地开展基础课授课,可在大一上学期讲述解剖学概论,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等到大三时再系统讲授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各门课程内容安排除遵照教学大纲外,授课及考试重点应与学生今后工作实际需要和面临的执业医师考试和硕士研究生考试结合起来,为今后工作和升学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理论课和实验课、临床实习应密切联系,穿行。目前的课程安排是集中上完理论课后,又集中进行实验课或临床实习课,造成学生对较早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遗忘,实践课学习效果不好。建议每1~2次理论课后紧接着安排实验课或临床实习课,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及时加深巩固和理解,上实践课时目标明确,学习效果良好。

2 教学方法改革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体又是多个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让学生清楚每一门课程在医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主动把已完成的课程和新学习的课程联系起来,把看似孤立、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正确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广泛采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师备课中,首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

PBL教学法的优势有很多:

首先,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信息;

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理论课授课过程中,以PPT为主、板书为辅,图文并茂地为学生教授课堂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深刻的印象。实验课授课过程中,在PACS实验室中开展教学,模拟放射线科真实工作环境,教师一边演示病例影像,一边给学生讲解解剖知识和影像所见,学生人手一台微机,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在规定内容讲述完毕后,教师可以任意调取图像,让学生书写诊断报告或回答提问,既巩固课堂知识,又检验教学效果,还能对学生进行考核。多媒体实验室的使用,使学生和教师都获益匪浅。

3 考核方法改革

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结合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建立起与课程教学目标相配套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如出勤情况、课堂测验、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参加比赛等,各种考核折合成分数相累加,改变以往学生平时学习消极、期末突击,一张卷子、一个分数评价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公平、客观、全面[1]。

奖学金的评审改革 每学期奖学金数额虽然不多,但对于没有经济收入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因此,奖学金评审方式的公平、科学与否,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生对辅导员及整个学校的评价,必须高度重视奖学金的评审工作,认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排名时应该学习成绩占90%以上,与学习无关的各种活动加分应该占10%以下;或是仅在学生学习成绩并列时,谁的课外活动得分多,谁排名优先。这样既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全面发展。

现在很多高校在评审奖学金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占70%,课外活动分数占到30%。很多学生特别是班级、校级学生干部,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拼命参加各种课外互动上,获得大量课外活动加分。这样就使得很多学习程度中上等、课外活动相对少的学生拿不到奖学金,而一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干部凭借大量课外活动加分得到三等甚至二等奖学金。这样的情形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心目中学业主体地位下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到课外活动中,造成本末倒置。长此以往,必将对学生和学校产生深远的恶劣影响。

4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升学指导

进入大四学习后,学生对就业和升学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建议辅导员老师加强对就业形势和考研信息的了解和关注,主动对学生加以指导,可以以电话、网络、微信等形式与学生保持沟通和联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准备升学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做校外辅导员。笔者在给吉林医药学院2011级影像本科班学生讲授医学影像诊断学这门课程时,课余和学生分享了许多工作和考研经验,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学生。在这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很多学生向笔者提问题,笔者都给予了热情、客观、实用的意见和建议,包含思想、情感、就业、考研等方方面面,使他们少走弯路、获益良多。

5 结语

篇10

国际动画产业一般都由三个层次组成,动画产品本身→音像产品→动漫衍生品。美国动画产业链基本模式为:影视动画的制作→传媒播放→图书出版→音像发行→版权授权→周边产品的开发营销。日本动画市场的运作结构:制作卡通动画片→商销售→影片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卡通形象并生产衍生品→商家销售产品。从美、日国家的动画产业链和动画市场的运作结构来看,面对动画制作的高昂成本,在收回成本与赢利的过程中传媒播放只占动画产业很小一部分,而动画衍生产品是动画产业链中最为重要和主要盈利的一环,占整个动画产业利润的70%。

在我国的动画市场上一面是我国动画企业的举步维艰,别一面则是国外的动画片大行其道,动画衍生产品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分析其中原因不难发现:这些“洋动画”抓住了整个动画产业链中最有商业价值的一部分——衍生产品的开发,虽然近年来我国动画企业也清醒的意识到动画衍生品的重要性,也开发出一些较为成功的周边产品,但这些产品大多只是针对低端的消费领域,与高端产品的结合较少,创意类动画衍生产品在市场上更是难得一见,我国动画衍生品所蕴涵的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高校动画衍生品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近年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动画企业已把动画衍生品的设计与开发放到了首要位置。在我国的动画产业链日趋完善的时同,发现市场上动画周边产品设计人才严重短缺,此种现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在动画衍生品设计类方向教学与市场对接的不合理性。

高校培养动画人才配比的不合理性制约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第一,课程设置。从动画市场来看,动画专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每个环节的都必须发挥作用,但大部份高校动画专业开设动画课程相对比较单一,人才培养上比较偏重基础教育,能制作出动画片成了高校动画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相对于动画产业中重要的衍生品设计,开设院校少之又少,而后期动画宣传,推广,及动画衍生品营销则几乎成为空白。第二,动画师资。近年来动画产业迅猛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直接导致动画教师严重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将一些从事绘画类和设计类的专职教师转入动画教学中,这些教师虽然有着自己擅长的一面,但对动画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另外一部分动画老师则是动画专业毕业后直接来学校任教,虽然有着系统的动画理论知识,但缺乏社会实践,导致动画创作、产品设计无法衔接。第三、脱离市场。目前很多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与动画市场需求存在着明显的脱钩现象。文化是服务于产业的,尽管动画是一门艺术,但动画片却是一种商品,所以动画教育也要从市场的角度去考虑它的创作和运营,培养复合性动画人才适应动画市场需要。

三、高校动画衍生品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目前,按照现行的高校动画教学模式动画衍生品设计人才满足不了动画市场,只有根据动画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现有动画教育模式,才能使目前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一)调整课程设置

依据动画市场需求优化原有课程结构,加强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动画衍生品设计制作与营销的一些教学经验,对我国传统动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努力打造新的教学模式。

(二)强化角色,创新教学

动画衍生品永远只是锦上添花,只有好的动画作品,可爱的人物、动物的造型做基础,才能突现衍生品所带来的高利润商业价值。动画衍生品设计者只有充分的理解和深入了解动画角色的前提下,结合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些特点和方法,将动画、设计和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适应市场的衍生产品。

(三)衍生品设计教学与市场接轨的意识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36-02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人才需求分析

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认为是强电专业,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弱电类课程的比重正逐渐增加,[1]现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成为强弱电相结合的专业。不同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和现有师资均有所侧重,目前重点高校基本上侧重于强电,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主要方向;而有些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或学生的就业情况侧重于弱电。不同层次学校的人才培养,其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性质也不一样,因此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

浙江省是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省份之一,高低压电器和机电业的发展处于突出的位置。温州电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产业种类最齐的工业电器生产基地,“中国电器之都”、“国家火炬计划智能化电器产业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和“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均坐落于温州市(乐清)境内。

温州低压电器企业的规模虽然大,但是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平均盈利能力低于整体水平,与北京、福建、天津、上海的企业相比,差距甚大,其主要原因是:产品档次偏低,技术含量不高,缺乏附加值。究其根本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制约了温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尽管全省已经有多所高校设置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不能满足温州地区对低压电器人才的需求。因此,亟需地方性高校为温州电器产业培养急需的人才。

二、专业建设思路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温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具体思路是:定位建成立足温州、服务浙江、辐射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立合理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电子设计、电气产品设计和电气工程设计这三方面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地方产业、人才培养与专业特色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体现具有“应用性”和“地方性”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型服务地方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具体实施方案

1.以实际办学条件为基础,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温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鲜明的服务于地方电器行业的专业定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电力系统、建筑设计与施工单位、科研机构、电器制造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与电气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管理和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电器及其智能化方面能够从事研制开发、应用研究、试验分析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电气工程师。

2.以CDIO培养模式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调研,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制订与企业生产、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DIO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和工程环境,结合产业背景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订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适应职场目标和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专业评估、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去修正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旨在培养科学基础扎实、个人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电气工程师,以达到质量工程教育的目的。图1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3.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工程素质训练

本专业紧紧围绕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电气工程师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电子设计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主要基础知识,熟  第一论文 网练掌握PROTEL等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具备电子设计基本能力,包括电子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电子系统设计、分析和调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大二阶段就能完成电路、模电、数电和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利用暑假参加电子竞赛的培训,通过参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学习兴趣。

(2)电气产品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工程制图的基本能力,能看懂一般的机械工程图纸,掌握电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气产品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特别是电器智能化方面的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计算、实验、测试、仿真等基本技能,特别是电器智能化方面的设计能力,能熟练运用常用的设计软件(如AUTOCAD等)进行辅助设计与分析。

(3)电气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电气工程领域供配电方面的专业知识,如供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电气检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熟悉国家及行业的电气标准,了解机电工程安装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方向)必须具备的电气工程项目设计能力,初步具备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安装施工、监理与验收等一系列的项目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4)以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意识培养为核心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实践,把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电子电气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校内实践与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采用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工程技术实 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环节:

1)以问题为先导——工程认知环节。[3]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见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电子、电气类元件和产品、机电或机械零件,如电阻、电感、电容、晶闸管、继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动机、凸轮、曲轴以及简单的控制电路等,初步了解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增加其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以任务为驱动——面向行业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环节。[3]该环节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相关联,在电器行业、电气工程设计、电力拖动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创新。教师以案例的方式给学生布置题目,学生则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组织讨论、设计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加  第一论文 网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沟通的能力。另外,通过电子电气产品创新、挑战杯创业大赛、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引进和培养学历职称层次高、学术研究水平高、社会行业知名度高的高级人才,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强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建立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机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反馈人才需求和学生培养质量,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特色

1.专业定位体现地方性

针对浙江省及温州乐清区域经济发展、企业人才需求,就温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形成鲜明的服务于地方电器行业的专业定位;努力为地方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实现人才的就地培养。

2.产学研合作

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温州市智能电器重点实验室、省级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利用浙江省低压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优势资源,以重点发展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等为依托,加快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学科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有机结合;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争取在电气工程领域,特别是电器行业中,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均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1 专业定位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作为宗旨,敏锐洞察和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在充分调研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电力通信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具体的岗位职能要求的基础上,在产教结合委员会的指导下,将专业职业目标定位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每一环节均对应相应的岗位群:如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岗位群,电子设备安装、检测、维护、维修岗位群等。本专业的职业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

2 人才培养目标

在产教结合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对岗位群研讨的基础上,确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电子产品的生产与管理、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的检验与测试、电子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电子产品的设计与材料采购、电力通信技术的施工和通信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岗位群。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责任意识;能掌握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维护、施工监测各个环节的技能需求,能应用单片机等嵌入式开发工具设计简单的电子产品并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施工维护能力和电子产品的设计创新能力,能通过必要的课程考试获得毕业证书及国家职能资格证书。

3 人才培养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通过“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车间进校等方式,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根据岗位群必须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选择与重构教学内容;基于行动导向,进行课程开发。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实施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到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环节、车间进校的生产性实训环节和校企结合的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环节中去,逐步完善紧密校企对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教学任务和项目的选择、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环境氛围的建设、教学监控与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形成德能一体、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 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调研,确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技能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是电子企业的生产与设计、销售与服务、操作与维护、技术和管理等工作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的特点,分析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培养该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为主体” 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配置。课程体系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在产教结合委员会的指导下,课程设置要达到基本理论要求,重点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安排三年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遵循能力生长和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规律,按照能力递进培养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群之间的联系,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实施。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素质和技能拓展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之间可以进行必要的知识重构,由专业专项能力的培养向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过渡,强调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相互关联性,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专业模块群体化:为了突出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学习循序渐进,理论知识够用为宜,避免过度深入。针对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文化素养,重点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专业核心模块群以及内容丰富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拓展模块群,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为专业基础应用课程群,以C语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编程与开发、ARM技术作为嵌入式硬件开发课程群、以现代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力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作为电子技术的应用拓展课程群。

(3)实训环节规范化:严格基础型实验实训教学,正确使用实验实训设备,掌握实验实训的基本操作流程,书写规范的实验实训报告,态度认真,数据严谨,能获得必要的基本职业技能。强化车间进校的生产型实训环节,建立与企业环境相同的生产车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注重产品品质要求,生产规 范合格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突出顶岗实习,加深学生对职业岗位工作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爱岗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拥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及职业责任感,实现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转变。

(4)“双证书”课程普及化:根据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引入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课程教育。例如电子CAD证书、电子产品维修工、单片机应用设计师、ARM嵌入式程序设计师、PCB设计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等,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5 教材开发

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电子产品制造、调试、维修、检测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完善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教材。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开发项目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必须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

6 教学方法

本专业将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1)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环境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实际工作,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通过参与式、探索式、引导文式和仿真式等教学方法,建立并提供多媒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的辅导答疑渠道,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互动。

(3)依托河南省重点实训基地的电子产品制作中心提供的基于电工产品制作工作流程与任务,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以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4)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学生创新大赛、电子制作大赛、电子维修服务等,使学生对电子产品制作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7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人才培养过程评价、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完善以系为核心、学校教学部门引导、企业行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将社会评价机构、行业企业的评价,与监控等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同学院内部的教学督导、评估与考核、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相结合,以实现对专业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确保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8 结论

篇13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大类专业覆盖电力、电机、电子、IC、控制等多个方向,具有培养强弱电有机融合人才的优势。但是传统专业化培养方案单一,电类课程多且相互独立,内容繁、难、旧,强弱电知识体系相对分离,信息化渗透不足,创新性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导致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偏弱。为解决电气工程大类学生共性与个性培养的融合问题,强电类专业的基础电类课程强弱电融合问题,贯穿大学四年一贯制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融合问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过:(1)制度创新。制定柔性化的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在低年级学生中建立导师制,多样化的创新研究平台与学生成效激励政策相结合,在学生中尽早建立创新学习意识。(2)课程创新。基于系统观整合关联课程,构建内核宽泛精炼、外延交叉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设备研制同步进行,并依托课程练习形成问题导向的启发式、研究探索型教学新模式。强化强弱电的融合,将电工、电子、信号等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集成电子电气的课程体系。(3)过程创新。贯穿四年一贯制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建立以探索性课程实验、开拓性工程实践、自主性学科竞赛、创新性项目研究为主体的一条龙的创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提出“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过程教学中灌输创造、创新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培养新方法,实施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科学训练等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与培养方案开放式

提出“电气工程-爱迪生班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案,从培养计划源头进行调整,精炼电气大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比例(达到总学分的40%)、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与考核。推进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特色实验平台的全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式、开放式培养的需求。

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电气工程大类内制定电力、电机、电子、控制、IC设计等方向的贯穿4学年个性化、柔性化的培养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瞄准专业方向制定各异的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内科训、校外实践、国际交流等多种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并通过多种自主学习的学分互换机制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电类课程体系的系统化

以提升拓展探索能力为目标,按照知识递进和认知规律进行电类系列课程内容的整合,率先建设“内核+外延”式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以关联为中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强弱电知识融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了系统关联的课程体系。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核”涉及电路、电子、信号系统、场与路的核心知识点的精炼与整合,“外延”则体现工程应用及专业课程衔接。课程体系既有“精、宽、新”的内容,又能使得强弱电核心知识按螺旋式递增。

电气工程能力教学的实践化

以50余个创新性课堂实验和自制6大类20余种先进教学设备为支撑,构建了“四阶段(电气认知、电气基础、电气融合、电气电子集成),三层次(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实验教学平台;与27个国际著名企业建有校内联合实验室,与国网浙江电力、飞利浦电子等26家电气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长效实践基地。既能适应低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需求,又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工程实践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化

除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外,还依托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构建开放式大学生智能汽车、智能电网、IC设计等大学生研究平台,完善多种激励与奖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发明专利提炼等能力提升,并通过大量的SRTP、导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成果的创新点

在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系统化、实践化、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了电气大类强弱电专业学生多样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率先创建了“爱迪生班”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环节、科技创新、教研互动等全方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微电子IC设计、功率器件设计、功率转换装置、复杂电子与电力系统等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培养特色,有机地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专业学生的交叉培养与个性化培养。以开放式与个性化转变知识的接受方式,以系统化转变知识的传授形式,以实践与研究型学习转变知识的迁移过程,最终达到“三个转变”的教学效果。该项教改得到10个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课程体系上,强化电气工程强弱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电类专业课程关联性集成化的新颖教学体系

面向新能源、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强弱电融合、电气与信息的交互,率先以系统观整合优化了原有电路、电子、信号等基础课程内容与结构,重新建立电子电气课程教学体系。结合专业方向,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探究式”的专用IC设计、电能转换、系统集成等整体化大类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编写完成了电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优秀教材73部,含“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部。

在培养过程中,提出了实验―实践―科训一条龙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首先在低年级电类基础课程学习中实施探索性实验,建立了课程实验-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的四年一贯制大学生研究实践平台,提出多样化的学生科学训练以及导师制的个性化教研结合学习方法,达到学生在合作研究与探究中获取新知。从基础到专业建有“十一五”“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首批“十二五”“机电类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际500强等企业建立了26个工程实践中心。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培养质量

该成果以“爱迪生班”为试点、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3个专业,受益学生数已达到2280名,已毕业人数1020名,其中继续深造的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实施前少于5%,55%应届就业学生进入国际500强企业工作。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Power System(导师第一、本科生第二)以及第一作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顶级期刊上217篇,其中SCI、EI收录89篇。

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公开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29项,获得国际学科竞赛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1人次,国内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56人次、二等奖35人次。

课程体系与教材独具特色,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集成电子技术”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体现电类课程整合的教材73本,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教材与课件已经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100多所高校参考使用,部分教材连续使用15年以上,同时也得到包括李衍达、马伟明、韩英铎、严陆光、臧克茂、唐任远6位院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指委主任胡敏强教授,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王志功教授,自动化教指委主任周东华教授等35位专家的推荐与好评。

自主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与设备广泛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