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食品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2: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食品安全管理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TS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6-0039-02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发展、食品出口等方面都息息相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证食品的质量,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1.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与国际上没有接轨,在具体指标和规定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当今的食品安全形势发展脱轨,再加之检测的内容及范围划分的不清楚,从而使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揽整个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多属分别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行为的专门法,这些法规和标准相互衔接不够,多头管理,存在严重的交叉冲突。同时,缺乏有效的措施,明确责任,以及相应的惩处。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执行不到实处。

1.2 检测标准、方法与国际上相比较为滞后

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也就是质量问题,目前承担食品检验的机构包括农产品检测中心、质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食品药品检验所等。这些单位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职权时有交叉。但从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方法存在着使用年限长的问题,长期的使用同样的标准和方法来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一直没有进行过更新,就与导致现存的食品安全标准与现在的食品安全形势发展相互脱节,从而导致其不适用。就是一些新标准出台后,在执行下无法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

1.3 执法监管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比较滞后,监管工作重审批,轻监管。处罚力度不够,执法缺乏威慑力,客观上助长了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这样的监管方式由于在实际运行时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从而导致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及空白等问题出现,实际工作中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旦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另外,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监管任务增加,可长期以来监管力量薄弱,无论从人员编制、执法技术还是监管设备上,监管力量都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要,从而导致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力不从心。

1.4 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信用缺失

目前在我国食品生产行业中,大型企业较少,长期以来都以中小企业居多,这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在设备和技术上更新较慢,同时企业内部对于食品卫生标准和检测技术也较为落后,这样就导致所生产出来的食品的质量无法保障。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使其生产出来的食品外观和口感上更符合食用者的需要,从而使用一些大量的化学食品添加剂,使食品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2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途径

2.1 加强和完善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决不能掉以轻心。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包括食品卫生、质量、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8环节. 近年来,我国通过连续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等工作,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但是形势依然严峻,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上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一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使广大群众对食品缺乏安全感。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界定《食品卫生法》与《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的新的法律法规。

2.2 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涉及到生产经营企业乃至整个行的声誉.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尤为重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邯郸市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使资源集中合理应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检验资源的作用,做到检验监测数据互通共享,建立协调统一、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因此,要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机制。做到对食品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2.3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控制力度

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多、小、散、低现象较为严重,要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必须树立长久作战、常抓不懈的观念。从已发生的案例看.很多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首先要明确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整个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监管并承担责任,特别是要赋予它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履行职能的权力。同时明确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分工,保证部门间职能既不交叉,又不脱节,实现无缝衔接,使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监管。其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评价机构。明确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检验及其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等工作职责。通过健全机构、核定编制、明确职责,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2.4 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食品的安全性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以及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受害者成千上万,形成了一次次食品安全的冲击波。由此看来,健全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成为我们要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树立诚信自律的意识。因此,如何重建基本信用,这才是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中国社会秩序的真实问题。

3 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解决,就难以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对于我国农业的增收、结构调整及出口创汇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当前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充分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也为我国的食品行业与世界接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一、自查自纠

我校食堂按照市局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全面进行了自查自纠。通过检查发现:

1、食堂有时卫生不到位,三防措施不力,工作人员有时不穿工作服上班。

2、管理制度不够建全,有的落实不到位。

3、操作间生熟物品有时不分离。

4、对操作员培训力度不够。

以上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了纠正。

二、制定整改措施

1、强化学校食堂工作领导组织,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成立由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明确学校校长张心富亲自抓食堂,抓伙食安全,定期不定期检查食堂工作,并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总务主任具体抓食堂安全,饮食卫生。教师代表穆XX、李XX负责监督管理,检查菜谱更新、食品留样、价额监控。学生代表负责伙食信息反馈,具体反映学生对食堂伙食的意见。

2、完善食堂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到位,按时记载,内容详细,张贴上墙。

3、进一步强调,向社会承诺:学校食堂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不营利,收支基本平衡,不克扣学生伙食用于补贴教职员工伙食,杜绝在教职员工在学校食堂就餐不给钱或少给钱。

4、坚持学校食堂财务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定期结算、定期审查、定期公开。并建立了监督机制。

5、明确学校食堂是自主经营的食堂,其结果收支要平衡,并向学生家长、教师公开。

6、学校食堂的固定资产的添置与损耗经过集体研究,登记在册,大宗物品的采购经过公开招标。

三、总结提高

针对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市局整改要求,逐一对照,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制定方案限期落实解决,有的是大宗硬件建设项目,要打报告、经过审批招标才能解决的事情,但凡学校内部能落实的问题,立即落实解决。

学校食堂整改后,首先给人的影响是环境焕然一新,从业人员的精神风貌大大改善,每天穿整齐、雪白的工作服上班,内部环境卫生,墙壁地面无痕迹。特别是饭菜可口,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师生吃得香,吃得饱,吃得开心。

篇3

民用爆炸物品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特殊性和敏感性,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民用爆炸物品在生产、销售、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然而在我国的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中仍存在着企业违规生产和非法小型加工场所违规生产等方面问题,导致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1.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内涵以及重要性

(1)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内涵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的爆炸物品和器材,包括点火器材和起爆器材等,种类繁多,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在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民用爆炸物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社会生产中还是经济建设中,民用爆炸物品都是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质。民用爆炸物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并且在瞬间巨变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并且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民用爆炸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律措施保障民用爆炸物品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且出台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管理条例,大力倡导科学使用民用爆炸物品,并对民用爆炸物品使用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制定了强制措施,为民用爆炸物品日常生产中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有效避免了由于民用爆炸物品发生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分析,可以从中了解到除了存在着非常大的能量结构之外,还存在着较强的破坏性,在常规生产期间,倘若没有对管理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视,那么轻则会对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重则会危及到社会安定。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更加要求相关企业要将目光放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控制上面,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从预防视角入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将前期防控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旨在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发现,基于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很多企业逐渐对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然而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民爆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二是经济效益下滑;三是安全投入保障力度不够等,为进一步加快该行业发展的脚步,就要求各大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这是确保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关键方式。

2.民用爆炸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企业管理者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对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文件一味敷衍了事,并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文件精神进行研究和学习,对于文件中要求实施的制度,采取的措施也不会严格进行落实。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只做表面工作,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不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部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由政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因此一些企业管理者试图将安全管理工作推给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忽视自身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2)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中普遍存在员工劳保用具穿戴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按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违反安全规程过量存放危险物品,安全意识极其薄弱。对于规定应当由专业人员处理的问题,一些员工习惯性不上报并直接违规进行处理。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员工无法及时发现身边潜在的安全隐患,更缺乏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处置的能力。(3)企业安全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对专职和兼职安全员进行系统及专业的培训,确保安全员能够对安全法规和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安全员的综合素质。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缺乏,部分企业安全员在实施安全检查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4)企业缺乏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爆炸物品生产活动的安全风险等级、岗位风险类别和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辨识,对包括企业领导在内的全体员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防止出现企业领导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的情况,从而实现科学化的企业安全管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培训基础设施,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安全培训的开展时间和方式,保证安全培训的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并定期聘请专业的安全专家和讲师对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保证培训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5)生产企业没有实施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对于违规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奖惩考核制度并坚持实施问责制,防止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从而对员工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杜绝员工在操作中出现疏忽大意的思想基础。通过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有效降低因违规操作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①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在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开展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突破部门垄断、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限制,在良性竞争环境中促进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协调发展。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的硬性标准对自身的生产环境、储存仓库、运输车辆等实施安全管理,并将安全管理深入到车间和库房,以及生产、销售、运输和储存等各个环节。②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通过总结同类企业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置足够数量的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应当不断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废止和修改对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确保能够依法依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为每个车间和生产线配置专职和兼职安全员并明确安全员的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称、学历以及工作经验,并取得民爆行业资格证。③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应当对安全管理知识及其重要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并组织安全部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上级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充分领会文件中传达的精神并在工作中进行发扬。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面向企业全体职工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并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使之适用于职工的工作环境。企业职工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之后应当能够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使职工的安全态度得到端正,从而在生产活动中主动遵守安全生产规范,正确使用劳保用具,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流程,自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互相进行安全监督,从根本上杜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应当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自觉将危险物品存放在指定地点,当存放危险物品的数量超过规定时,员工应当主动向企业管理者或者现场负责人进行报告并进行应急处置。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安全法规宣传工作,例如采取召开安全例会、职工大会等方式,保证企业全体员工都能够熟悉并掌握产品性能、安全法规、操作规范等。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通过制定并执行奖惩制度的方式大力嘉奖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法规的员工,严厉处罚违法违规操作的员工,从而在员工中起到警示作用。⑤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应当时刻与科技进步保持统一步伐,通过前沿科技成果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应用提高生产活动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前沿科技,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淘汰,通过提高生产活动的科技含量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⑥定期检查生产过程并实施整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辨识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当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展危险源调查工作并将发现的危险源列入企业危险源清单,并针对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企业的重点项目和生产活动中的重点环节,提高对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的监控力度,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进行消除并采取专项整改措施彻底消除影响。企业应当不惜放弃部分经济利益对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的安全隐患实施停工整顿,并派遣专人监督整顿过程,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并实施整改之后方可恢复生产。(2)加强安全技术标准化建设①对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从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的角度出发来讲,其应当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并借助于各种新型技术手段来加大对每一个区域的检查力度。通常情况下,该企业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一是生产区;二是储存区;三是行政区;四是生活区,无论是针对哪个区域来说,均要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感。当相关工作者来到生产区的前期阶段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当检查无误之后才能进入到该区域当中,而借助于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巡查技术手段,能够让巡查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②采用安全联锁装置确保安全针对企业生产线方面来说,应当对安全连锁装置进行充分利用,旨在切实确保生产安全。对该装置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可以实现对以下几个环节的科学监督以及完善:一是成品制备;二是制药;三是装药等,还可以实现自动报警以及自动停机的目的。当出现超压、过载等一系列现象时,该装置均可以在第一时间实现对监控状况的实时反馈,继而从源头上切实确保安全生产。(3)加强设备安全标准化企业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强化设备安全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设备台账档案,为设备得以正常运作夯实基础。无论是针对哪种设备来说,均要安装与之相匹配的设备铭牌,同时还要对以下几点做好标记工作:一是设备的规格;二是设备的具体运行参数等。尤其是就那些比较重要的设备而言,还需要依据实际状况安装专门的指导标牌,旨在对相关工作者起到警示作用。比方说关键生产设备、危运车等相关设备,企业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其做好检查与维护工作,特别是对于危运车而言,一定要提前安装好以下几种系统:一种是GPS监管系统;另一种是视频录像监控上传系统,旨在对车辆具体状况与行驶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继而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4)加强安全作业标准化企业需要在充分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然后将该操作规程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继而让标准化作业得以顺利实现。总而言之,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将班组当作核心内容,持续加强员工行为标准、现场质量标准,将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继而切实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紧接着要不断深化“五型班组”建设,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对相关工作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安全知识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旨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然后需要结合实际状况构建有效的“三违”监督机制,并引导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同督促;最后还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监督力度:一是爆破器材的存储管理;二是爆破器材的运输管理;三是现场作业管理等。

4.结束语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企业管理者首先应当具备充分的安全管理意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召开职工大会等方式提升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能够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此外,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充分运用高新科技提高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通过定期安全过程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娅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验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4226.

[2]陈玉龙.关于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化工贸易,2018,10(31):48.

[3]程阳光.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8.

[4]宋春霞,王红建.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重要性[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23):62-63.

[5]李润武.新时期做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23):170-171.

篇4

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出40多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已经逐渐系统化,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和法规的集合法群与总体框架,且日趋科学合理。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认证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2年推出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基本生产条件审查;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是经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时,必须加注QS(QualitySafe:质量安全)标志。当前,我国多部门对农产品进行多种形式的质量安全认证:农业部设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分别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认证管理;国家环保总局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食品进行认证和管理;国家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等三个部门对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进行认证、监督和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部门多头监管、效率低下

不同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链的不同环节(见表1),造成了多个部门“多方散分、齐抓共管”的局面。部门的多头管理,中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致使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法效率大打折扣;若出现了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易出现相互推诿、问责无人的现象。管理机构之间权属关系模糊,监管内容亦有重复,不但加重了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管理资源,而且也会发生许多矛盾,引致各部门之间监督和管理权限相互摩擦与冲突。

(二)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有一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和法规出台时间较早、覆盖面不宽、标准不高,难以适应现阶段广大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需求和新变化;部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比较笼统,可操作不强,具体实施起来或多或少“无章可循”;一些法律和法规的兼容性存在相互交叉和矛盾、执行部门协调不一致等状况;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和持续性,背离了制定法律和法规的初衷,降低了它们应有的效力。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证及检验检测体系问题突出

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我国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截至《食品安全法》公布施行前(2009年2月28日),已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国家标准2000余项,行业标准2900余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基本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核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食品(农产品)标准体系。受食品(农产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各部门分别制定各自的相关标准,虽总体数量较多,可相互间既有交重、又有脱节,其协调性和衔接程度较低;(2)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的个别重要指标和标准存在缺失,尚不能满足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求;(3)一些标准标龄较长,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影响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4)相关标准技术性强、执行要求较高,需加强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

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经过不断探索,业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认证种类繁多、标准多重且不统一;(2)相关监督和管理部门对认证后食品(农产品)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存在惩处不严、执法不力的情况;(3)认证体系仍不完善,缺少专业技术人才;(4)认证知识普及率不高,致使认证产品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此外,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方面的宣传力度还很小,政府、企业、生产者(农户)和消费者等各利益主体未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有些农产品虽然已经具备了申请和认证条件,可对农产品的认证意义认识不充分,觉得其农产品只要能以自己认为不错的价格卖出去,没有必要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认证的注册、认证及管理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

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标准体系与检验检测体系互为补充,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是:(1)相关职能机构、部门设置重复,相互间协调性差,效率低下;(2)部分质检机构、实验室环境条件较差,检验检测设备老旧低效,检验检测手段比较落后;(3)质检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也缺少管理型人才;(4)质检机构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质检机构、实验室的建设滞后,基层设置几乎空白。

三、发展策略

(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法律法规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农产品管理体系中,法律法规体系是基础,质量标准体系是依据,行政管理体系是主体(周应恒,2008)。只有明晰各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认证条件确认与申报、生产(种植)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定和评价、生产基地和市场流通中相关的检验检测等技术鉴定和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职责,才能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需要从法律法规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方面着手: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颁布实施专门的食品安全法,在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对其强化和完善;对当前诸多种类繁多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摈弃那些“过时”、“不适用”的“旧法律法规”,完善整个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触犯或违犯农产品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

2.健全质量安全标准、认证及检验检测体系

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及认证的研究及修订,建立和完善一套既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证体系,合理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层级构成。引进国际领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体系

梳理各个农产品(食品)管理部门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调整、明晰其监管职责,尽可能减少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产品(食品)控制体系。

(二)建立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明确供应链各环节责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宣传,增加对信息可追溯系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电视、报刊、杂志、培训等),促进对加贴信息可追溯标签农产品的消费和购买。另外,加大对加贴信息可追溯标签农产品的供给,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加贴信息可追溯标签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信誉,要积极指导注册人规范使用、管理商标标识,对违反标准的生产者(农户)或企业吊销“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标识使用资格。推广使用商标防伪标签技术,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编写条形码、保存相关记录,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当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便可进行信息追踪,尽快发现问题所在环节并进行控制,从而明确供应链上各利益主体的相应责任。

(三)加强对质量安全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可对从事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农户或企业进行专项补贴,使之“有利可图”,这样才能极大地刺激质量安全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大力扶植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从财政资金上给予倾斜或补贴,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化、质量安全性及销售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应用和推广工作等,以期保证生产基地能够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大力扶持从事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从财政上支持其销售方式和渠道的拓展,如:举办质量安全农产品展销会,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

(四)加大对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篇5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在落实市场食品准入工作中,结合市场巡查和市场监管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向广大经营者从为什么要进行,如何进行,有何好处等方面进行宣传,同时在市场内外采用横幅、吊挂、标贴等方式设置了大量有关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方面的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市场食品准入管理氛围。此外,我局还充分利用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和相关新闻报道。通过宣传,使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该项工程,在食品消费时有意识选择参与了食品准入的商家进行消费,促使广大经营者消除抵触情绪,支持该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市场食品准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完善制度,使食品准入管理有规可依。为了明确监管、市场开办和经营三方责任,该局由工商所与市场开办单位签定了《*****责任书》,并监督市场开办单位与经营者签订《商品质量准入保证责任书》,督促市场内经营户建立并认真填写台帐、索取票证进行存档备案。根据当地实际,该局制订了七项制度,包括市场食品质量管理责任、市场食品进货查验、市场食品索证索票、市场食品购销挂钩、市场食品质量巡查监管、市场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和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管理等7项制度,并在市场内上墙向消费者公示,同时向经营者下发了“市场食品进销货台帐”、“退市登记册”、“食品准入索证索票目录表”等。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初步形成部门监管、市场自管、经营户自律的管理责任机制。

篇6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就是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本文中笔者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相应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管理措施,以希望促使我国的食品卫生能够达到人们的生活要求,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社会能够稳定的向前发展。

[

关键词 ] 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39-02

人在社会上最基本的就是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具有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才能够有条件去做其它的事情,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当代,社会的物质和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也在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都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也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扩大的隐患,因此在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也能够格外重视食品安全这一关系到个人、社会和整个名族的大问题,要能够做好一切的防患措施和补救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给社会的整体安全带来一个更大的保障。

1目前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的状况

1.1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额的利润诱惑难免会让一些企业和个人商贩采取以最低的成本去换取高额利润,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一些视频企业和个体产业就会不顾他人的生命健康而去违反国家有关食品的生产规范制度,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上出现违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这样就会使得食品安全的隐患大大的增加。根据相关的执法部门调查显示,在现在的食品企业生产行业中,几乎超过半数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有违法违规生产的行为,这就为我国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也为进一步的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麻烦,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一"毒瘤"才能进一步规范整个食品市场的秩序。

1.2 我国食品污染源头多且复杂

我国的食品的源头污染比较突出,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居住在农村人口比例大约是1:1,农村多成分散式种植农作物及肉类养殖,这些农作物等用来直接食用的或作为加工原料。农村粮食生产非常分散,分散的结果就不能标准化、规范化。这些农户不是用统一的办法生产产品。比如农药使用,农业部多年来都有相关规定,但我们由于农户数量大,很难做到统一的管理和监督,也几乎不可能做大整体的规范和管制,这就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和稳定。

1.3食品卫生安全保证队伍素质比较低

在食品市场中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规范的秩序才能够保障食品能够很安全的进入人们的口中,因此要能够做到这样就需要政府部门有一个专业的,高效率的,熟练掌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这样一个综合素质高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可惜的是由于国家和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现在社会上缺少这样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很难保障社会上食品安全问题隐患可以被降低到最低。所以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防卫的工作队伍才能有力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才能够切实的让人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1.4 人们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低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食品安全这一问题不能有足够的认识,食品安全意识整体是比较低的。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自身也在做一些增加食品安全隐患的行为,比如有人将污染物放入养鱼场,这样通过食物链的传播必然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要从自身做起增加食品安全意识才能有力保障社会整体的食品安全力度。

2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措施

2.1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体系

在保证不影响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的情况下可考虑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食品卫生安全法》。《社会食品卫生安全法》应该包括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原则可以包括:食品生产商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承担首要责任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努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的原则;广泛宣传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国民健康的原则;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等。基本体制可包括: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体制;部门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的体制;部门执法与人民监督相结合的体制;上级与下级相互执法相结合的体制等。基本制度应该包括奖励与惩罚并行制度;食品生产单位与消费单位并行管理制度等。总之,《社会食品卫生安全法》应当体现政府执法与人民监督相统一,监管企业与服务人民相统一的精神。

2.2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

①健全与完善我国与食品卫生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在保证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的基础上并能够向其它国家学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体制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解决我国的一系列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②改善检测设备。相关的政府部门要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引入国际先进的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仪器和技术,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食品卫生安全检验检测硬件方面的差距。

③从教育上入手。能够在高校中增设与食品卫生安全检测相关的专业,努力培养与之相关的新时代科技人才,为提高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④成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国家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集合现有的与食品卫生安全检测相关的科技人才,集中力量研究新型的相关检测技术,为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2.3建立和完善食品卫生安全预警预报机制

一是建立食品卫生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在建立这样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后,就可以做到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对社会上的一些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抽样检查,若是检查的结果不合格或是已经到了不合格的边缘就可以第一时间的做出补救措施这样就可以最大可能地把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其它严重后果或是损失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通过启动食品卫生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及时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危险性评价资料以改善我国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上所做工作的不足之处。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平台。通过统一协调的信息渠道,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只要出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那么与之有关的链条就会在同一时间内被关注,这样能够进行集中的处理而不会有"漏网之鱼",这样就能够高效的把食品卫生安全的微机扼杀在摇篮里,更有保障的把由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的一些社会风险降低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让国民的健康能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2.4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社会信用体系

为保障我国社会食品市场秩序的稳定和保障各个食品生产企业能够在安全的环境进行经营,我国应当在符合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前提下,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建立起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质量信用监管体系,以促进我国食品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做到公平、公正地监管每一个食品生产企业,不放任一个违规生产的企业,这样才能有力保障企业既能够最有效的盈利又能最大化的保障食品安全。

3结语

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完善管理措施,不断从自身做起,从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做起,努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效率以促使人们能够健康的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尤徳. 我国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3).

篇7

1引言

危险品主要是指那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或物品,这些物质或物品具有爆炸、燃烧、氧化性、毒性、感染性、放射性、腐蚀性、污染水源及环境、致癌及细胞突变等危害性。在生产经营、运输装卸、贮存保管和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物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1]。

民爆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民爆器材生产用的原材料、民爆器材成品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在生产、运输,经营、储存和使用过程,安全事故都比较易发,企业存在对危险化学品化学特性认识不清、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当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因此,对企业存在的危险品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2 企业危险品的分类

本文主要是对企业年产量为12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存在危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3 危险品的特性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对各种危险品的危险特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如下:

3.1硝酸铵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在强力外界能量作用下会发生爆炸;各种有机杂质均能显著地增加硝酸铵的爆炸性;易氧化性质易燃;分解成有毒气体[5]。安全防护措施:储于干燥通风库房中,专仓专储。与有机物、酸类等严加隔离,防止引起爆炸。应避免与金属性粉末、油类、有机物质、木屑等易燃易爆物质混合贮运。

3.2硝酸钠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混合能燃烧和爆炸,与铵盐、氧化物的混合物也会发生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安全防护措施:贮存的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并避免与酸类物质、易燃易爆物及其它有机物同仓共贮;搬运时小心轻放,严防震动、摩擦和容器破损。

3.3复合油相

危险特性:可燃物,当环境温度过高及周围有明火时,容易燃烧。安全防护措施:不应与氧化剂共同储存,宜单独存放;贮存处应通风换气,确保贮存环境温度不高于滴点温度。

3.4乳化基质

危险特性:乳化基质为油包水型微小球形颗粒;在高温下可自行燃烧;其结构已具备炸药的特性,高温情况下具有雷管感度,在强烈的冲击、摩擦下可爆炸,易发生燃烧转爆轰[6]。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水相、油相溶液过滤,防止杂质进入乳化机;严禁基质输送泵空转或出口堵塞;保证冷却系统正常运行,设置断水、超温连锁保护装置

3.5乳化炸药

危险特性:乳化炸药的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在炸药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机械感度和冲击波感度远远高于常温时的水平,因而发生殉爆的可能性很大。安全防护措施:乳化炸药生产过程各环节均应严格执行定员、定量制度,生产现场严禁超量存放炸药成品;及时清扫、妥善处理生产现场与设备上的残留炸药;搬运、运输时严防撞击和自燃引起炸药爆炸[7]。

4 应急措施

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生产包括:硝酸铵粉碎、乳化、基质冷却、敏化、装药、包装等,根据其生产过程的特点,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爆炸、燃烧、燃烧引起火灾、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燃烧、飞溅物击中引起伤害、原材料堆垛不稳发生坍塌引起伤害、机械伤害等。因此,根据其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事故发生时,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4.1一般应急措施

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或发现时,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采取以下措施:(1)切断发生事故的生产线电源,关闭发生事故生产线的生产用汽;(2)将发生燃烧事故工房的雨淋装置打开,无雨淋装置的应用消火栓、灭火器材灭火;(3)优先抢救受伤人员,非现场应急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4)转移或处置发生燃烧事故工房内的危险品;(5)保护现场电子监控、监视系统的设备和记录。

4.2 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1)优先抢救受伤人员;班长负责按应急处置程序向工段长汇报事故情况,如不能及时汇报给工段长,可直接汇报到分厂领导;(2)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爆炸前地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3)不能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时的威力。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水流应采取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消防车辆不要依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4)如果有疏散可能,人身安全上确有可靠的保障,应迅速组织力量及时疏散或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作为掩蔽体;(5)灭火人员发现有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应迅速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来不及时,应就地卧倒。

4.3 燃烧事故处置措施

(1)发生燃烧时,首先转移与燃烧点相近的胶体、药卷、纸筒、复合膜、油品等可燃物;(2)设备发生燃烧时,副班长负责切断引起燃烧设备的电源;(3)如为电气着火,使用现场存放的灭火器(干粉)进行灭火;注意与带电体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其它火源可使用消防水进行灭火;(4)产生火灾现场处置无法控制,班长应组织人员立即疏散;并按处置程序上报。

4.4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特点,正确选择灭火器和灭火方法,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当石蜡、复合蜡、乳化剂着火时,只能用灭火器或沙子扑灭,不准用水扑灭;当炸药、硝酸铵、硝酸钠、敏化剂着火只能用水扑灭;(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灭火,并采取自我防护措施;(3)迅速查明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撤退的信号和方法及时撤退;(4)火灾扑灭后,应当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消防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5 小结

乳化炸药生产中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都是危险品,存在特定条件下的爆炸危险。通过对企业内部存在危险品的分析,认识危险品的危险特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相应的应急措施,企业按照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执行,搞好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搞好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景立云.关于规范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全管理,2006,(13),16~17.

[2] 联合国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_-_规章范本_第16修订版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4]《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篇8

 一是制定《越野e族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成员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派员全程指导。建立完善了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执行有力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环节和每名人员。同时,实行每日一巡查、每日一调度,分析研判形势,通报沟通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任务到点、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二是“越野e族”英雄会活动开展前,与活动承办方主动对接,索取承办方大型活动工作方案,了解整个活动情况,与承办方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和承诺书》,要求承办方招商入场所有经营户做到:亮证经营、索证索票齐全、冷藏冷冻设施齐备、使用一次性环保餐具、清真餐饮户悬挂明显的标识等。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与入驻餐饮经营者逐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人员卫生、原材料采购、餐饮具洗消、设施设备、加工程序等提出明确要求,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活动期间,在主会场“梦想悦生活”腾格里美食区设置了1个食材集中供应点,配备冷链车 2台,运输车辆5台,统一调配蔬菜、米面油、肉蛋类等食材,确保了园区食品原材料安全。全体执法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对全部餐饮点都进行巡查,重点对赛事餐饮承办单位的后厨环境卫生、食品贮存、索证索票及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等方面进行巡查。对食品经营各环节严格把关,做到每餐都有据可查、有源可溯,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流入餐桌。

    四是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驻点稽查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分队及专家队伍,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妥善应对。

篇9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石油以及化工生产对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危化品物流业的兴起主要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是现在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危化品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国家对其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视的,虽然我国危化品每年的运输量大,发生运输安全事故的比例非常小,但事故造成的后果往往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做好危化品物流消防安全的管理与消防灭火措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2.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析

2.1人员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从我国危化品物流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中严重缺乏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事危化品物流消防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危化品的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这方面的高端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从事危化品物流的工作人员门槛相对较低,很多从事与危化品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未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也就是上岗证。有些从事危化品行业的人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2.2辆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在危化品物流行业中,车辆是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危化品的运输车辆是其消防管理中的重点。但目前我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运输车辆的管理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没有对运输车流进行严格的管理,有的车辆并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就上路。还有的公司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运输车辆超载的问题,增加了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此外,危化品物流对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有很多物流公司的运输设备并没有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就直接承接业务,这就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3运输过程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危化品物流起步较晚,其消防安全管理并没有相关的行政立法,因此在运输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没建立起来,这使得危化品运输的驾驶员与押运员的作用并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我国危化品物流还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应急救援体系,一旦事故发生,就会导致现场局面混乱,致使救援的速度、效率偏低,使救援没有在最佳时期发挥作用,后果不堪设想[2]。

3.危化品灭火措施分析

为了全面提高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灭火措施。我们针对消防灭火问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的预防工作;二是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措施。

3.1预防措施

做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相关单位应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做好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与日常培养工作。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危化品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认为因素造成的,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相关工作人员时,应制定出与工作岗位相配套的招聘制度,在招聘人员是要严格按照招聘制度进行。在员工入职前,必须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特别要强化与危化品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此外,培训完成后的员工必须通过公司考核才能正式录用;二是相关单位应不断修改和完善运输方式的管理流程。危化品物流也业朱亚平平是以运输为依托的,因此加强运输方面的管理对其安全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危化品运输企业在选着运输方式时,一定要对运输工具的性能进行择优选择,这样不仅能保证运输工具具备良好的承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输工具的安全性。此外,还要做好运输工具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三是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应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施掌握危化品的物流动态。为了避免或降低危化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建立健全我国危化品物流管理的信息平台是必要的"通过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FIS)!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先进技术全方位监督控制危化品,实时监控危化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负责部门,一旦危化品事故发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处理,尽可能的降低危害和损失。

3.2针对性措施

为了有效制止危化品火灾事故,应根据危化品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

首先,针对气态危化品的灭火。通常情况下,气态的危化品都是通过压缩或者液化后储存在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再进行运输的。一旦这些气体泄漏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很有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当遇到压缩或者液化气体火灾时,我们采取的主要灭火措施有:第一,千万不能盲目对火势进行扑灭,这样也容易造成外来空气中的混合物重新与泄漏气体发生反应,造成爆炸,是结果变得更加严重;第二在对火势进行扑灭时,应先把外源的火势扑灭并切断火势的蔓延途径,从而控制火势的燃烧范围,最大限度地对伤员以及被困人员进行抢救;第三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这是应迅速找到并关闭阀门,这样火势就会很快熄灭;第四若遇到储罐或者管道泄漏而关闭阀门无效的情形,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火势及泄漏口的形状大小,应使用正确的堵漏材料进行堵漏处理;第五当完成堵漏工作后,我们就可以扑救火灾了,扑救火灾可以使用水、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等,但储罐或者管道应用水对烧烫的储罐或者管道进行冷却处理。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第六通常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意味着完成嗯咯灭火工作,但有的堵漏工作并未一次性做到位,需要进行二次堵漏,这是我们应使用长的点火棒点火让其泄露处继续燃烧,以免周围潜在的爆炸物与其反应引起爆炸;第七,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密切的监视,一旦发生危险的征兆,要在第一时间通知灭火抢救的相关工作人员,让他们迅速撤离。危险的征兆主要有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

其次,针对液化危化品的灭火。在对液化危化品火势进行扑救是主要做法是:第一要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容器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第二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第三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第四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化品物流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危化品安全输送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针对目前我国危化品物流中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其得到改善。此外,当危化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火灾事故时,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扑救措施,将损失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10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教育局,各学校(含托幼机构),各食药所: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食品安全,现印发《贡井区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自贡市贡井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6月23日

贡井区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区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主管责任和监管责任,确保学校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单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四位一体”责任,细化至每个区域、每个地段、每所学校(含托幼机构),形成网格责任图。各责任主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学校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经营,确保学校师生食品安全。

二、网格化管理工作目标

(一)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并落实到责任人,上下级网格联动,形成管理合力。

(二)规范管理,守法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三)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件,回应社会关切。群众投诉举报能够及时调查处理,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发现、上报并采取与职责相符合的应急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三、网格划分及主要工作

按照属地管辖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的原则,建立三级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网格化管理)。

(一) 一级网格

一级网格,即区级网格。责任主体为贡井区人民政府,成员单位为区教育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区政府:对区级网格化体系建立运行和全区学校食堂建设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1、建立一级网格,指导、监督、考核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指导监督二、三级网格化管理建设和运行。2、领导、组织、协调实施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专题研究全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指挥学校发生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提供改善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条件的资金和项目。(责任人:分管教育工作副区长、分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副区长、区食药安办主任)

区教育局:对全区学校的网格化建设管理负责,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负主管责任。1、网格化建设管理具体责任,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工作职责;指导、监督、考核各学校的网格化建设和管理工作。2、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督促学校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3、组织所有学校(含托幼机构)学校校长、副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及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年不少于2次)。4、处置学校发生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和舆情应急事件,组织开展好学生医疗救治、情绪安抚、事故现场控制、舆情应对工作。 5、全面实施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标准化食堂建设等工作,确保2018年辖区义务段所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达B级。 6、督促教育局相关人员和学校使用信息化管理措施,发挥“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作用。7、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不对外承包。8、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以及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1、承担网格化建设管理具体责任,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工作职责;指导、监督食品药品监管所网格化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2、开展或组织食品药品监管所培训校长、副校长和首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随机抽查考核学校自主培训效果。3、实施春季、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每年对行政区域内学校双随机检查面达20%以上。4、处置学校发生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和学校食品安全舆情,组织对操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操作过程、食品存储、餐用具使用是否规范、加工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源等事故原因调查,对疑似问题食品及食品原料、餐用具、留样食品抽样检验,并协助卫生疾控部门开展以学生近3日共同就餐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留取病人呕吐物、排泄物检验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查处违法行为,完善监管措施。5、实施学校食堂和食品小卖部的许可证审批、食品监督抽样检验、违法行为查处、督促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等行政监管工作。6、督促教育局和学校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和使用、量化分级B级食堂创建、明厨亮灶工作。7、区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二级网络

二级网格,即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责任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成员单位为区教育局、各食品药品监管所。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网格化建设管理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1、负责二级网格的建立和运行,明确本级人民政府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员和工作任务,责任人员责任包干到学校。2、组织实施辖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3、协调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现场维稳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区教育局:明确本系统在二级网格中的具体责任人。具体责任人职责是: 1、指导、监督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2、组织辖区所有学校(含托幼机构)学校校长、副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每个学校日常检查全年不少于3次。3、督促学校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主体责任落实,推行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学校食堂建设、量化分级B级单位创建、明厨亮灶建设工作。4、指导学校处置食品安全应急事件。

食品药品监管所:依法实施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1、每所学校确定2名监管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和风险台账,做到家底清、情况明。2、与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学校全面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建设、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量化分级B级单位创建、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3、开展或配合区局培训校长、分管校长和首席食品安全员并抽查考核学校自主培训效果。4、日常巡查频次由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等次确定(A级全年不少于1次,B级全年不少于2次,C级全年不少于3次,未评级全年不少于4 次),做好巡查记录、依法处置问题。5、实施学校食堂食品监督抽检或快检。6、处置食品安全应急事件。事发2小时内,初步核实情况后上报区局,在区局指导下对操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操作过程、食品存储、餐用具使用是否规范、加工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源等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并协助卫生疾控部门开展以学生近3日共同就餐史、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留取病人呕吐物、排泄物检验为主要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医疗救治、现场控制及食堂消毒工作。

(三)三级网格

各学校(含托幼机构)为三级网格责任主体,依法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主体责任。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食堂负责人及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为网格化管理具体责任人,做到定岗、定人、定责。

校长:1、依法取得校长为法定代表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2、建立学校为单位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机构、任命首席食品安全管理员,明确校长、分管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岗位职责,并对工作运行、人员履职进行督查考核。3、依据《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自查、首席食品安全员、教师陪餐、家长(学生)委员会监督、从业人员管理、食品加工过程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4、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岗位职责,自查评估风险,完善整改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向食品药品监管所和教育局递交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自查报告。5、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量化分级B 级单位创建工作。6、组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全年不少于40小时,开展师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7、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处置学校食品安全应急事件。组织人员分别开展学生医疗救治、学生及家长情绪安抚、封存保护食品加工现场待协助调查、保存病患学生用药前呕吐物和排泄物、关注和应对舆情等工作,并在2小时内报告区教育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副校长、首席食品安全员: 协助校长履行职责,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要求。主要工作:1、加强食品服务从业健康管理和培训。2、制度分解到岗位、责任落实到人,每天开展综合检查和考核。重点把控从业人员晨检制度、食品原料采购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设施设备消毒及维护制度、食品储存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烹饪制度的落实,防范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3、明确人员使用食品安全信息化软件,登录系统上传食品安全管理数据。4、发现学校食品安全应急事件第一时间报告校长,通知封存保护食品加工现场,通知食堂从业人员返回食堂协助事故原因调查。

食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和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保持身体健康上岗,重点防范加工过程中细菌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1、健康体检合格,不得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上岗操作。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要求,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食品行为后勤洗手、不得在食品处理区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3、采购食品原料索票索证,食品添加剂使用实行“五专”管理,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及用具不发生交叉污染,食品存储生熟分开、符合存储温度和环境要求,食品烹饪烧熟煮透,对制冷消毒设置定期检查维护,餐厨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处置台账,食品加工区域“防鼠、防蝇、防尘”措施健全。4、除高校食堂外,禁止加工经营冷荤凉菜,严禁采购、储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违规加工制作野生毒覃、发芽土豆、霉变红薯、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品,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浆等食品时需要烧熟煮透。禁止《食品安全法》规定的12类食品生产经营行为。5、食品留样品种齐全、数量100克以上、留样器具经清洗消毒后密封保存于专用冰箱48小时。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6月12日-6月 30日)

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积极营造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  7月 1 日—11月30日)

一、二、三级网格责任主体和成员单位分别确定责任人、工作人员以及其职责和任务,确保每个区域、每个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各网格责任主体和成员单位整理网格化管理人员信息、工作职责,管理区域绘制网格化管理责任图。

全面启动一、二、三级网格运行,组织重点检查,检验运行效果,并及时补充完善,使之迅速进入常态化。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2月)

认真总结分析推进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对一些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精心提炼和推广。

五、实施网格化要求

(一)组织领导

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是切实落实管理责任的有效措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级网格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和食品安全的副区长担任组长,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分管学校食品安全副局长及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网格化管理建立和运行的组织协调工作。二、三级网格成立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由责任主体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具体实施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

(二)运行要求

各级网格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全力抓好落实。学校要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中公示本校网格化管理责任人和职责。

上下级网格之间要签订学校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书,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人。

上级网格内成员单位对应指导下级网格内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管理责任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同级网格内成员单位建立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三)督查与考核

篇11

(一)经营主体多元化引起食品安全风险

目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安全风险就是高校食堂经营主体多元化。随着我国高校开启后勤化管理模式,高校食堂的经营主体多元化,采取托管或者租赁以及承包等经营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食堂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一些高校食堂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很少或者极少增加食堂硬件设施,甚至人为地降低食堂食品质量。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给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采购渠道不够规范引起食品安全风险

高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渠道不够规范也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风险。一般来说,高校食堂每天采购的原材料是非常多的,其面临着非常大的安全风险。例如,购买的一些原材料种植不规范,不满足国家安全标准,甚至使用违禁农药等。另外,如果原材料采购以及保管过程不够规范,就比较容易出现变质、过期的问题。

(三)管理机制与从业人员有待改善

我国高校食堂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升。目前,我国高校食堂的从业者基本上是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员,其往往对食品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甚至有一些临时工都没有取得健康证,其从业资格很值得怀疑。另外,一些高校领导对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意识

作为师生饮食的公共场所,保障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领导要从学校的稳定与发展角度思考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处理好暂时性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想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提升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树立“质量是生命,安全为前提”的高校食堂食品管理理念,重视师生对食堂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将食堂食品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管理者脑海中。学校还可以建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小组,对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证食堂食品的安全。

(二)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还要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高校要在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食品销售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高校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实际管理情况与管理水平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生搬硬套。高校还要重视落实奖惩制度,帮助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奖励那些食品安全制度落实较好的个人或者是班组,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个人以及班组要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可以采取解聘措施,以增加个人或者是班组的危机感、责任感。奖惩制度能够确保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三)减少食堂食品的采购环节

目前,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中很大的风险来源于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

为了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质量,就要减少食堂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加强农校衔接,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的安全。加强农校衔接,减少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不仅能够降低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的成本,还能够保证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性。高校要规范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制度,确保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食堂食品原材料农药残留检查的实验室,确保采购来的原材料安全可靠。

(四)建立多元化食品安全监督机制

防控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风险,还要注意建立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学校不仅要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要组织学生成立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动员高校学生以及管理者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管理中来,实现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全方位、各层次的监控。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学生管理委员会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以及销售等环节进行检查与监督,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食堂。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学生管理委员会还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校园网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情况,发现任何问题都可要求食堂进行整改,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学校食堂要定期公开食品情况,帮助师生增加对食堂食品的了解,还要公开食品制作、销售过程的成本核算,以身作则。

(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

在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时,高校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目前,我国已经施行了《食品安全法》和高校食堂方面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非常可靠、科学的参考。高校要坚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的部分,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同时,学校还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促进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良性发展。

(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应急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应急机制,保证在出现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的措施。具体来说,食品安全管理应急机制要以预防为主,进行群防群控,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预测,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要注意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争取早发现食品安全事故,从而早报告、早控制。高校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的、操作性较高的食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将应急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上。平时也要积极组织进行食品安全事故演练,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启动食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果断采取有效措施。

篇12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事业单位: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已经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4月19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辖区内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下同)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食品安全管理员是指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取得《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合格证明》(以下简称《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员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

第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组织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全省食品安全管理员统一考核,并取得《证明》。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全省食品安全管理员统一考试,并获取《证明》。

《证明》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第五条 符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经营许可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三条规定的,相对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食品经营业态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可优先实行食品安全管理员条件承诺制,申请人提交书面承诺后,可先行申请办理许可等事项。但应在取得许可后一年内通过全省统一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取得《证明》。

第六条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审定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大纲、培训教材、考核题库,制定每年继续教育内容实施指导意见,对全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工作和履行情况负责监督、指导。

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员具体考核工作。

第七条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建立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网,提供政策宣传、培训指引和考试等工作信息化服务平台。

第八条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建立全省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员档案数据库,并纳入全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第二章 设置要求

第九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熟悉并正确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并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应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职员工,工作原则性强,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第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设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食品生产单位:

1.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单位应配备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白酒、食用植物油、大米、肉制品、面制品等食品生产单位应配备中级以上食品安全管理员。

2.其他食品生产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级别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食品经营单位:

1.大型餐馆、供餐人数为1000人以上的单位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餐饮管理企业、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含餐饮连锁企业及总部、有销售食品的连锁药店总部和含食品制售大型连锁超市及总部等)食品经营者应配备专职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

2.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零售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3.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设置专门的网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4.其他食品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级别的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第十一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得同时在两家或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发生变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30天内,以书面形式向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新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名单。

第三章 职责与权利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拟订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推动本单位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全省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组织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培训档案;

(二)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提出工作岗位调整意见并督促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本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促进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制订并落实有关整改措施;

(四)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和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进行管理;

(五)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检查计划,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存档。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组织实施对不合格食品召回;

(六)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处理进行管理;

(七)所在单位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时,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报告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八)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九)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还应定期全面汇总本企业食品安全信息,召开食品安全分析会和年度食品安全自查、回顾分析会,查找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食品生产记录,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验收记录、投料使用记录、成品检验及出库记录、销售台账等;定期组织企业开展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审工作; 参与食品出厂后的运输环节质量安全管理; 定期或根据实际情况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汇报食品安全管理情况,提示食品安全信息; 对下列质量管理活动负责:

1.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的批准;

2.关键物料供应商的审核和批准;

3.质量管理文件的批准;

4.工艺验证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批准;

5.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合格的批准;

6.食品成品放行的批准(放行标准包括该批产品实际生产工艺和配方与已备案的工艺和配方一致;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生产、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完整;成品检验合格且记录真实、完整;不存在其它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7.批生产记录的批准;

8.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十)其他保障食品安全有关的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依照规定履行职责,任何人不得干涉、阻挠。

食品安全管理员发现本单位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行为或者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所在单位拒不改正的,有权向监管部门反映或举报。

第十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食品安全管理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应当支持食品安全管理员接受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为其学习活动提供便利。

第四章 培训和考试管理

第十七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掌握下列知识: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二)食品安全职业道德规范;

(三)食品安全专业知识;

(四)食品生产加工操作技能;

(五)食品安全管理技能;

(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与能力;

(七)其它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第十八条 报考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人员根据单位类型和《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可自行完成考前培训,也可选择参加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培训机构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员有关考前培训辅导。

第十九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采取计算机网络在线方式。

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高、中、初级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年继续教育培训应当分别不少于8学时、6学时和4学时。

第二十一条 连续两年未按要求参加继续教育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其《证明》视为自动失效,按新上岗人员要求重新参加考试。

第二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或指定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社会机构具体承担食品管理安全员的考试和每年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二十三条 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考前培训(含继续教育)的社会培训机构应当符合下列设置条件:

(一)持有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并具备有从事培训活动的业务范围;

(二)4名以上具备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学历和管理经验的师资人员;

(三)(具有相对固定的培训教室和保证教学正常开展的管理制度;

(四)严格遵循本办法规定培训要求。

第二十四条 承担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的社会培训机构应当符合下列设置条件:

(一)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社会团体法人证书等法人资质证明;

(二)具有开展计算机网络在线考核所需的场所和设施;

(三)考试机构应具备对考试全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并能实时上传至监管部门的设备设施。

(四)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五条 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考前培训(含继续教育)的社会机构应当按照《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开展培训,并建立详细的学员培训档案,包括学员名单、培训日期、培训课时、培训地点、培训教材、授课师资等内容,并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

第二十六条 培训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师资应当参加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统一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开展授课。

第二十七条 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食品安全操作技能方面的现场模拟培训学时。

第二十八条 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的机构不得对有关工作进行再次委托。

第二十九条 培训和考试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机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委托事项并向社会公布:

(一)招生信息夸大事实或者假借政府监管部门名义,误导学员的;

(二)未按照统一培训大纲规定的课程和学时要求组织培训的;

(三)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不开展培训或考试工作的;

(四)机构评估培训效果或考试秩序较差的;

(五)一年累计接到三宗以上关于培训质量投诉,经核实情况属实的;

(六)培训、考试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经核实情况属实的;

(七)核实有将培训业务进行再次委托行为的;

(八)其他影响培训和考试公正性、严肃性的情况。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的设置、专业知识水平和日常履职等情况列入日常重点监督检查内容。

第三十一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在监管部门日常检查的随机监督抽查考核中不合格的,立即停止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工作,限期参加学习培训或考试。考试仍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工作。

第三十二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员抽查考核结果,并记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

第三十三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的日常考核采取扣分制。扣分情况记入《证书》,一年内累计扣满10分的,按新上岗人员要求重新参加培训和考核。

(一)没有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扣1分;

(二)未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建康检查或者没有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上岗的人员工作岗位调整提出意见并督促落实的,扣2分;

(三)没有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或健康档案的,扣1分;

(四)没有按要求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扣2分;

(五)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和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管理不落实的,扣2分;

(六)不能提供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和评价的(包括检查计划、现场检查情况、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行为的处理意见等),扣2分;

(七)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处理管理不落实的,扣2分;

(八)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不按要求报告的,扣2分;

(九)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事故的扩大或情况恶化的,扣2分;

(十)不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本单位违法行为整改情况的,扣2分;

第三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进行处罚:

(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要求设置、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的;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在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抽查中考核达不到要求的;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履行职责不到位;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每年定期参加继续教育。

篇13

********公司是河南**禽业集团成员企业,于20XX年在***县成立,是以种鸡养殖孵化、商品肉鸡养殖、饲料生产、肉鸡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企业。

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组织公司食品安全生产。

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食品安全质量意识,公司各级管理者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结合《食品安全法》制定了《**公司食品安全控制方案》、《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公司各单位质量责任人一览表》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食品质量安全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质量意识。

二、食品安全关系到企业的未来,为了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安全,为客户和顾客提供100%质量安全的产品,公司建立健全了各项食品质量安全保证制度,并于2009年先后通过了HACCP、ISO9001、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等国际国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推行各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方面,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在养殖发展上,我们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的主导模式,建立了疫病药残控制体系、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检测监控体系的食品安全三大保障体系,从饲料生产、种鸡饲养、雏鸡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熟食加工、冷储运销等肉鸡一条龙生产,各个环节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化。公司所有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全部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饲料厂,养殖用药均执行良好药品供应管理规范(GSP),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实现了药品采购配送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也引入了良好农业规范(GAP),科学管理养殖过程,规范用药,实施五统一管理,完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证了食品原料安全的源头控制。

2、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我们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将常见的对食品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生产环节确定为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确立各项质量标准,以标准确立各项操作规范,制订了质量管理手册,HACCP计划、程序控制文件,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并做好相应记录。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安全卫生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可追溯性批次管理执行,从而确保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保证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3、为了确保公司出厂的每批产品都为合格产品,公司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建立健全了食品检验制度,设立了化验室,配备了多项

检验设备、仪器,按照国家标准定期对产品以及各车间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员工手、工作服、生产用水、工器具等接触面进行采样检测。对于公司化验室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项目,公司借助集团公司化验室和其他专业检测部门力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4、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贯彻落实今年国家质量月活动精神,结合20XX年国家质量月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的主题要求,**公司公司20XX年质量月活动的主题定为: 。公司以《食品安全法》及公司制定的相关质量管理文件为依据,把控制原辅料进厂关、养殖源头、饲料、加工、销售过程等五大环节的控制作为重点,全面排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并全力消除,有效提升了**公司抵御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和内控水平。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将会做以下打算和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贯彻落实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