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2: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30-02

一、概述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引领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改革的发展方向。“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分类实施”的原则,支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发挥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所以“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没有统一模式。参与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灵活多样地开展参与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这类大学的培养方案要加强工程实践环节,构建完备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以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

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综合性大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凭借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带来的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下,地方普通院校如何突出行业背景,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构建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河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的宏观指导下,制定了“校企协同育人,3+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协同育人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教学环节构成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双赢,拉动学习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3+1”人才培养模式不是简单地前3年在校学习,后1年到企业实习,而是按照“走出去、走回来、工学交替、学用相长”的教改思路,确定教学顺序,具体为:2.5年(学校)+0.5年(校企)+0.5年(企校)+0.5年(企业)。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0.5年(第6学期)在校学习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到企业进行工程认知和生产实习;0.5年(第7学期)到企业进行职业素养实训、现场操作与管理、企业项目设计,然后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拓宽(选修)课程,并完成全部课程项目设计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主要在企业完成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以企业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从而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

三、适应人才培养新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的新发展、新要求,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的要求,确定了“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构建了五模块的人才培养新方案: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校内外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五模块人才培养新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增加了学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导论课程,以利于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和规划、设计好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学科基础教育模块增加了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的授课学时,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按照四年英语不断线的思路,将大学英语教育分为“基础、提高、拓展和再拓展四个环节分散到二年的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在大三和大四阶段开设专业文献阅读和双语教学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增加查阅外文科技文献和翻译外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满足企业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

在专业工程教育模块,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课,校企共同开课比例达到60%,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代企业技术紧密贴近。包括校内工程实践和校外工程实践两个环节,是该培养方案运行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尤其校外工程实践环节是改革的重点,其目标就是要在企业实际锻炼。校内外工程实践模块得到了加强,由原来的37学分提高到了47学分(1周算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由原来的18%提高到了25%。

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大学四年整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该模块有6个课外素质能力学分,其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公益活动、文体活动、SRTP等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四、加深校企合作深度,构建特色校外工程实践方案

校外工程实践环节实施的效果是该培养方案成败的关键,所以要精心设计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长期以来,我校依托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区域优势和与机械行业的天然联系,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传统与优势,遵循互惠双赢的原则,与很多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协议,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分阶段累进式”特色校企工程实践方案。“分阶段累进式”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目的是按照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积累地分阶段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把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基本训练与企业的现场实习相结合。企业阶段设置的具体培养方案如下。第一阶段:企业认识阶段。时间为l周,安排在第4学期进行。以参观为主的方式,到多家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生产管理模式、工业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等。第二阶段:企业生产实习阶段。时间为3周,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在工业生产线上实习,熟悉产品制造的流程、零部件加工工艺、产品装配工序工艺、产品质检与试验等。第三阶段:企业岗位实践。时间为14周,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为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阶段。学生以分散方式,分配到不同的签约企业进行实习。其实践环节包括企业职业素养实训(3周)、现场操作与管理(5周)和企业项目设计(6周)三大部分。第四阶段:毕业设计阶段。时间为16周,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由校企导师共同完成整个设计指导工作。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如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等。在整个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中,学生经历的是真实的情景和过程,强化了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要求的综合能力。通过上述“分阶段累进式”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逐渐得到加强,使学生获得本领域的基本专业训练,提高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卓越工程师的全方位训练。

五、项目的实施情况

为了保证校外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的顺利进行,和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皮尔轴承有限公司和舍弗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并和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共建教育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培养方案和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于2012年9月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新生中,在入学教育宣传的基础上,由学生自愿报名。采取闭卷考试和面试相结合,按照综合成绩的高低,最后确定了30名同学成立了第一届试点班。运行情况表明,卓越班同学的学习目标明确、劲头高涨,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了87.5%,远远高于60.3%的同年级普通班的平均值。目前,卓越班已有三届学生,94名同学。

尽管“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从2012级本科生中开始实施,但该培养方案中的许多办学理念、教学改革方式、教学方法是在多年的办学中形成的,并在普通班的教学进行了实施,尤其是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设专业技术课程、举办系列讲座、分散式生产实习、与签约单位相结合的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合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New Mode Construction of of Vocational College 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Qi Yan

(Suzhou TOP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uzhou,Suzhou 215311,China)

Abstract:How to cultivate IT talent lacking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the IT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current focus on education in a class issue.In this paper,the proc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how to build a "software blue collar" new model for the Centre has initiated a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Keywords:Human resources;Employment;Curriculum;School mode

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可以得知,我国近几年时间内每年需求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差不多20多万,并且趋势还在往上攀升,但是,每年大学里面所培养的专业软件人才却只有5万人不到,因此供求关系特别不协调。

由上面的一些状况可以看出,学习软件专业的那些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乐观的,可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呢?一点,软件行业虽然需要很多的软件计算机人才,但是却总招聘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而另一点,每年那些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了就业而四处奔波、碰壁,甚至有的根本找不到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要大胆地去改革,要积极地去构建新型的培养高职软件人才的模式。

一、将就业作为整体导向,建立合理性的培养人才教学目标

现阶段,软件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整体定位不明确,并且跟社会的重点需求产生较大脱节。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在制定软件人才培育目标的同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趋向普通的高等院校,从专业整体方向、各个课程的设置、软件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大多是沿袭了普通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化,使得软件专业的那些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上没有普通的高校毕业生那么扎实牢靠,而且在整个实践动手环节里又缺乏动手能力,整体教学质量较差、特色不明显,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上不占优势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软件这一行里,急需开发人员模式大体呈现金字塔形状,基本分成两大层面:第一是系统软件分析师、技术主管以及软件人才,大约占了总体的10%,这一类基本是针对研究生以及优秀本科生的教学目标;第二就是那些工作永远处在最前端的程序编程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统称为“软件蓝领”,大约占了总需求的90%。从整体教材资源跟学生文化素质的情况出发来看,培养软件专业的高职人才目标就是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也就是培养中低端等级的编写程序的,进行编码、测试的那种“软件蓝领”人员。目前限制我国软件行业飞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那些素质高的一线专业编码人员很稀缺,由此可见,应该把高职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定位到“软件蓝领”这方面,它不但有着很宽广的行业前景,另一方面,它还符合软件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科学的课程系统

(一)软件专业的高职教育形式最好以技术性和应用性为基础,以积极培养生产一线型员工为目标,将原来的按学科体系规划课程改成了按岗位需求安排课程。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要将“必需”跟“够用”当成各自限度,尽可能地去减缩并优化,而专业课程教学必须要将实训和操作当成关键点,强调实际技能培训练习,全方面加以整合归纳。

(二)坚决抛弃本科教学里的先教基础知识理论课程、再教专业类型基础性课程、最后教专业实际课程的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因为如果按这样子来安排课堂教学的话,第一学年基本上都是公共的理论课程,第二学年全是基础性知识专业课,到了最后一学年才是真正有用的专业课程。这样,学生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使得专业课学习知识十分稀少。因此,应该让学生通过三年之上的强化专业练习,让他们对程序开发软件技术非常精通,这样的话,在急需编码人员的社会时代里,编程高手就会变得非常“抢手”、“畅销”了。

三、理论再加实践教学,设立“双师型”的师资团队

(一)强化跟知名信息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意识。结合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课,老师应到一些知名的企业里面进行考察作业,去做兼职,锻炼自己,同时还可以引入一批企业内部优秀的软件技术专员和管理者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来培养学生。

(二)将教、学与研、产都统一起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成长。跟其他生产型的企业比较起来,软件行业建设周期时间较短、整体硬件投资成本少、人力方面的成本较高、收益见效速度快,高职学院应充分利用好自己丰富的人才资源,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大胆地去设立校属型软件企业。在这个校属型的软件企业里,除了少数的高层管理者、营销员工是直接从学校外面引进来的以外,剩下的基本是学校内部的软件专业课程老师。创办这样一种校属型的软件企业,不但能给学生的实习提供场地,用企业发展创造的部分利润来改善学校情况;还可以让软件专业化的老师在这样一种市场里,提高其动手的实践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知识、技术能力及管理水平等级,被实践作业“逼成”了一种双师型的师资力量。

四、凭销定产,并构建最新的软件教学方法

目前,IT行业技术基本上是每18个月就要更替一次,只有这样,人才技能的专业要求也随之不断地更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感叹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化替换始终跟不上整个计算机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就是实施校企联合形式办学,或者“订单式”的培养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办学模式通常是由软件开发企业来负责整个投资建设信息实训的基地,并负责起“双师型”师资团队的创建。在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不但能实现各自优势缺陷上的互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使得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收放自如。

五、结语

整个计算机软件行业是目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里速度最快、最有活力的,而且软件工程产业也是相关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跟社会发展形式化的内容,总体而言,有着很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C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74-03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衡量学习量和学习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它表征了培养方案完成情况、学习量的上下限、毕业、学位授予标准等教学因素的数字化计量。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理工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从2009级全日制本科生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新模式。其目的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经过两年多有益地尝试和实践,在学分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何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构建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结合2009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分制培养计划,谈谈如何构建和完善学分制下理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因人施教,在弹性修读年限内(3~6年),学生修满或超额完成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学位,经核准后准予毕业。因此,学分制改革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构建适应个人发展的知识构架,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

实施学分制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打破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结构,强化整体设计,实施模块教学,形成各门学科合力塑造创新人才的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理工科专业学分制教学与管理的平台

(一)完善学分制下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学分制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主导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能留给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自由空间。因此,学分制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模块,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文化素质课程模块与公共素质课程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文化等),学生必须参加上述模块教学并获得足够的学分。而专业素质课程模块和创新实践课程模块则是以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为基本特征的弹性学制的课程体系。

专业素质课程模块主要以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程为基本组成,通过核心专业课程、专题研究、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必修课程,以及拓宽专业知识面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和素养。学分制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培养计划核心课程模块将陶瓷工艺学、水泥工艺学、玻璃工艺学等工艺类课程整合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兼顾学生的专业性和兴趣爱好,提供了陶瓷、水泥、玻璃等学科方向的专业任选课程,充分体现了发展学生个性为主导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课程模块是以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自主性、探索性、兴趣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某一学科问题或研究方向,学生亲自实践获得实验数据,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归纳和总结。在2009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创新实践课程模块中,增设了“科研实践活动”等环节,鼓励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效果十分明显,部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还获得了《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科研资助》资助,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强化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是现行教育制度的补充,是落实学分制的保证,是确保本科生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益尝试。

我校经过这几年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获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例如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部分学生连续参加多届全国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并有不俗的表现。经过导师制培养的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自己创业,均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导师指导的内容随意、指导的学生过多、指导的积极性不高、指导的效果不明显等等。为此,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考核与激励制度,加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强化导师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如何导和导什么”。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与导师沟通与交流,确保导师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三)推行研究型教学

一方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实施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探索和发展多样化、多重标准的考核评价标准,重视教学过程,轻视考核结果;重视学生能力,轻视考试分数。另一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立足所学,从工程背景和课题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猜想、论证、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构建开放模式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高,实验教学环节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见,高校实验室实施开放是学分制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如何建立与学分制教学相适应的开放实验室模式,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

1.建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新模式。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定位于辅助教学的地位上,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实验技术人员被称之为教学辅助人员。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水平上,也不能充分满足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强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主辅之分,深刻认识到脱离了实验教学的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可能也就只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

2.构建新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将学校实验教学按专业大类调整、统一规划,建立几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减少重复建设,实现实验设备、实验课资源共享。目前,学校针对学分制培养计划,完善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建立实验教学的网络信息平台。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实验课信息的维护、排课、选课、统计分析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于部分学生选课集中,设备复杂,实验药品用量大和一般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可以购置或开发网络虚拟实验软件,实现网络实验教学,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经济效益。充实实验教学内容。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I生、探究性实验内容。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指导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自主设计实验路线和实验装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科发展和其他领域的需要。例如,我校在2009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分制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共计5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专业实验平台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一方面是实验设备、内容开放。另一方面是时间和空间上开放,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方式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

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工作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教授、博士参加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指导,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教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五)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来源于实践活动和求知的好奇心。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完善实践实习体系。落实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一支校内校外相互融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2.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首先,要求教师将工程实际问题、工艺设计以及从事的科研课题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相结合。其次,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自己独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创新的能力。最后,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建立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制度和评优制度,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跟踪与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推动课外科研与科技竞赛等活动。为低年级学生举办力学、化学实验竞赛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高年级学生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篇4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现状

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工程监理制度在国际上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已成为建设领域的一项国际惯例。自1998年开始,我国也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了监理制度,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队伍日渐复杂,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平均水平较低,主要是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监理人员大多只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在新形势下,企业对监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和监理能力更为迫切。因此,加强监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监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监理人员专业水平刻不容缓。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技术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不同岗位、不同性质及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实际工作需要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人员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基层人才——建设工程基层监理专业人员;中层人才——注册监理工程师;高层人才——高级专业管理人员。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基层业务人才,该层次的从业人员应具有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旁站与资料整理工作,并且能对施工现场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基本人员组成就是分布于大量监理企业、有上岗资质的工程监理员。

我国工程监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资质、专业资质和事务所资质。其中,专业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以下14个工程类别:房屋建筑工程、冶炼工程、矿山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农林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航天航空工程、通信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

大量企业资料显示,多数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范围都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工程类别,而是会涵盖若干相近工程类别,业务范围较广。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近30家工程监理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所有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工程监理人员按“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如按“不同专业方向”培养,则毕业生只能适应较单一专业的工作岗位,对不同专业监理岗位的适应能力较低,就业竞争力大大减弱。同时,其中90%的单位认为未来5年内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我们课题组共调研分析了二十多所开设“工程监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中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相似,主要开设课程也较相近,大多侧重于“房屋建筑工程”方向,少数侧重于“公路工程”方向,综合专业性方向较少。另外,由于各院校渊源不同,有些侧重于工程技术,有些则侧重于工程管理。

可见,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亟需构建一种适合不同行业需求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当然,由于各专业的差异性较大,全面覆盖专业资质中14个工程类别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认为将其中的土建类专业,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中的城市道路工程和地铁轻轨工程)统一考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限房建、铁路、公路、

市政)需求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可行性

人才需求及岗位特点方面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也能从事一般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工作,职业岗位定向为工程施工监理员、质量检验员、材料试验监理员、测量监理员、计量监理员、安全监理员等。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不同行业工程监理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基本相似。

岗位能力方面各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旁站与资料整理工作。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不同行业对该岗位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差异不大,尤其是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工程施工技术方面。

课程设置方面在工程监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根据土建类不同行业特点可分为公共课和专业专向课两大类。(1)主要公共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力学、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工程监理概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2)不同专业专向课程。房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铁路:铁道概论、铁路施工、地基基础;公路:公路概论、公路施工;市政:城市道路概论、给排水工程。

可见,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公共课程较多且基本相同,主要区别仅在于少量的专业专向课程,即不同工程类别的工程构造和施工技术。所以,在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选择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专业资质14个工程类别其中的4类,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中的城市道路工程和地铁轻轨工程),构建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构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

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工程监理基层人才是监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要求具备的知识体系应该以应用能力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加强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的知识结构应使学生具有知识更新、技术创新、与人合作、协调施工现场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尝试性地将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模块、工程技术模块和施工管理与控制模块三大部分,见表1:

专业基础模块不分行业,主要培养学生土建类专业共有共享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模块分专业分别培养学生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专业的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和控制模块不分行业,主要培养学生土建类各专业施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技能。主要针对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即“三控(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进行课程设置。此外,还考虑了施工安全方面开设“施工安全的控制与管理”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针对监理岗位的特殊性,探索开设了“公共关系与沟通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受到所有企业的一致肯定。

为构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研讨和研究,并在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中试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截至2010年8月,我院2011届工程监理专业96名毕业生的签约率已达100%,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目前,这批学生已全部到企业顶岗实习,反馈情况良好,基本都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云.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2]朱维峰.浅析高职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24).

篇5

地方高校肩负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通才”与“专才”统一;坚持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应用化、复合化时代精神,使全面发展与个性完善统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积极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通、专平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均衡。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因此,地方高校要建立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发展。在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影响下,大学教育普遍过于专业化,轻视通识教育,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多年来,受专业教育思想支配,理工类专业单纯进行专业教学与研究,几乎不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对民族文化及世界优秀文化缺乏了解,文化艺术修养缺失;文科类专业几乎不开设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对科学发展史的基本了解,缺乏把握生活中科学知识的能力。在大理科和大文科内部又细分若干狭窄的专业,彼此间共同的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很少,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很窄,理科的学生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科学素质,文科的学生也不一定有足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一般都存在素质上的缺陷。[1]因此,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淡化专业,也就是加强大学的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教学思想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要建立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素质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理工科185分左右,文科175分左右,各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素质课程四大类,其中通识课45学分左右,专业课75学分左右,教师教育课20学分左右,素质课50学分左右。通识课是指全校公共课、文科或理科公共课,专业课是指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素质课程是指全校公共选修课、综合素质教育课和专业方向课。在这个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已打破原来理论课、外语和体育三足鼎立的格局,学科范围大大拓宽。专业课的比重比原来有所降低,通识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夯实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

地方高校要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以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改革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扩展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全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改善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宝鸡文理学院从1995年开始调研论证人文、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问题,确立了“以人文素质课程为核心,文史哲课程为基础,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为两翼”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加大选修课开设比例,使选修课课时占到总课时的30%,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开设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和讲座,把新的知识点和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及时吸收固化于教学中;开辟第二课堂,要求学生读名著、看名剧、听名曲、学名歌、赏名画。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行普通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和素质教育课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开设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教师教育类和艺术素养类课程,近4万人次的学生选择修读。完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块,普通教育设置26门素质教育基础选修课,强化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学;专业教育开设26门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要求学生修读20个学分,提高专业素养;教师教育开设15门教师教育选修课,拓展学生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综合教育引入必修机制,开设9门素质教育必修课和100门素质教育选修课,重点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积极探索符合教学目标和能力发展实际的教学方法。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五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的能力。具体做法是: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组织学生就学习的内容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学;校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联系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实践、观摩学习;常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相结合,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参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2]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理论教学。开展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和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手段落后,重学科专业理论、轻教育理论和训练,重知识传授、轻创造能力培养,重必修、轻选修,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其它教学环节的“五重五轻”现象,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反思教育教学观念,逐步形成适应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和生存意识,主动参与和积极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即研究者”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真理的探索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未来教师;改变文理分类过于明确、重理轻文和专业口径狭窄的倾向,确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结合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的现状,设立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对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系统研究,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指南,以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和学科教学论教师为培养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培养平台,以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持续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完善既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又与理论教学相融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和要求。二是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将原本分散在各系教研室和各门课程的实验室,按功能相近的原则整合资源组建实验中心,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三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按学科组建综合性实验课程,充实反映实验教学和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四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好演示性实验,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措施。师范类专业坚持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第一学年以教师口语和书写表达技能训练为主,第二学年以提升学生现代教师素质素养为主,第三学年以课堂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训练为主,第四学年以课程考试与学生评价技能和教学改革与研究技能训练为主;工科类、管理类、艺术类实践课按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实习、金工实习、工商管理实习等;理科类实验课做到验证性实验环节完备,创新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程设计结合实际解决应用性问题;文史类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目的明确,经费保证。六是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四、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

我院大力宣传和弘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大学生创新活动暂行规定,明确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教育、文化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推行研究型教学,加强实践课程考试力度,将课程小论文、课程实习、研究性实验等纳入课程考核范围;设立实验开放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开发新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研究性实验的比例;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173个,并列专项经费予以资助,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举行大学生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科技作品制作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有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明确的指导思想,有效的实施途径,使我院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共公开272篇,其中核心期刊28篇;获奖142项,其中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奖6项。

五、深化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

1.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增添适应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内容,充实反映科学发展最新成果及学科交叉、知识渗透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整合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传统知识内容和培养能力内容,形成成熟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重视课外指导和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加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课程建设。实施重点课程建设与改革工程,有计划地开展重点课程建设活动,确定重点建设课程,遴选精品课程,并将精品课程的全部资料在网上公开,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了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程教学现代化水平,扩大课程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建成的网络课程向学生开放,基本实现网上辅导答疑和作业批改。加强实验课程建设,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规范实验课教学活动,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已占有实验课程门数的比例大幅提高。通过分类建设优质课程,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快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步伐。

3.狠抓专业建设。按照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创建名牌的原则,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以师范专业为特色、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布局与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带动优势专业和名牌专业的发展。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是:巩固师范专业,扶持工科专业,建设名牌示范专业,适度增加并切实办好新专业,培育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实现专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强专业设置管理,适度增加专业数量,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多学科专业体系。

4.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长效机制,保证培养合格师资。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等质量保障制度;坚持党委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制度;坚持期中教学检查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制度;坚持学生、同行教师、领导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教制度;明确院、系两级质量管理职责,构建由院、系领导、教学督导、同行教师、教研室主任、学生信息员等六个评价主体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落实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持久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评选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活动;落实教学与教学管理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严格考试管理,坚持教考分离,严把考试质量关。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地方高校应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掌握知识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实施“三结合、一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国内微电子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大学生,要真正在集成电路企业里独立或基本独立工作,成为一位合格的专业工程师,其中必须经过2到3年的企业再培训周期,而这对于一些处于快速发展,希望尽快抢占市场的商家来说,花费如此大的企业成本是很难承担的。

集成电路人才供应紧缺、培养成本高的情况,在珠海市乃至广东省又尤为突出。总部位于珠海、作为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首的炬力集成,2006年急需300名设计工程师,经过了全国多所知名高校校园招聘的推广活动之后,最后真正到岗的大学生不足6成。

行业遭遇如此困境时,以服务产业为已任的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珠海基地)也绞尽脑汁思考对策。在珠海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论证,珠海基地大胆尝试,创新探索,率先提出构建微电子实习基地的设想,把企业和高校的资源最大限度整合起来,把学生聚集到珠海,把企业请到珠海基地,零距离接触和交流,降低企业人才招募的风险与成本,缩短从一个工程专业学生成长为一位专业人士的历程。

目前珠海基地已经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实习活动,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16名学员有幸接受了两个月的实践培养。期间,珠海基地举办了多次技术讲座,针对企业实际应用工具进行专业培养;为了向学生们传授最贴近企业的实践知识,珠海基地还专门安排了具有多年设计经验的技术部主管,与炬力集成的资深工程师共同指导同学们完成4个课题的理论研究、实战演练、论文撰写;同时,后勤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上悉心周到照顾学子们,让只身来到陌生地的学子们安心快乐地学习和实践。

如此近距离接触企业,听取导师们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无疑是异常珍贵和一生受益的经历。第一期实习活动为广东地区成功输送了7位大学生,其中3位就职于珠海IC企业;其余的同学们在进入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前期接受了这样一次新颖的实践培养,为他们将来从事微电子专业的人生道路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微电子实习活动,得到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的全力支持。分会的多位资深人士在深感人才培养不易的同时,也为珠海基地率先尝试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感到欣慰;同时,深圳基地、西安基地、成都基地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也对这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表示认可和赞许,与珠海基地达成了开展区域性人才培养的合作意向。此外,自第一期活动正式开始,该项目备受关注,吸引了中国教育报、中山电视台、珠海电视台、珠海特区报等多家媒体和杂志的争相报道。

篇7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其管理模式来看,主要是存在辅导员制、导师制和辅导员助理制三种制度。多数院校仅采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管理模式,构成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1-3]。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每届学生特点的变化,单一的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弊端。为此,本文在分析传统管理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管理实际,探讨构建复合型管理模式的特征,这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复合型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模式,主要为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即在学生思想政治领域依托高校辅导员制度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在教学科研领域依托学分制、导师制来开展学生辅导,导师(专业教师)既管业务指导,也管思想政治工作,偏重于业务指导。随着高校学生的更替,这种管理模式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4]。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更新这种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要求变革传统学生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入校新生人数不断递增。但是,高校软硬件资源的扩张速度有限,很多高校很难实现教学科研工作与政工管理工作协调发展,从而导致了部分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扩充和机制完善的滞后。同时,有些高校突建新校区或临时租赁校舍,造成校外住宿学生增多,另外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也受到干扰,使辅导员的工作量大增。因此,在这种一个辅导员负责200余名学生的情况下,很难再按照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全面的做人、做事和择业的指导。由于工作门类繁多、任务量巨大、完成效果不明显、职称评定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呈现声望低、从业年限短的现状,从而使得传统的辅导员制管理模式的功能逐渐降低,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从而达不到管理目的和要求。

2.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不再适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学分制在我国各大高校的普及,基本实现了由固定学制向弹性学制的转型。在学分制下,以课堂为纽带、淡化专业限制的多变性学生群体,已经不能够笼统地纳入到学年制条件下整齐划一的垂直管理模式中去。辅导员很难通过垂直管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全面地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弹性学制的推广,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更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选择,这种教学管理的自主化要求学生拥有更为畅通的信息交流通道供其判断。后勤服务社会化、宿舍生活社区化的演变,学生自主意识、隐私意识的增强使得辅导员按照传统垂直管理模式走进学生中了解、指导的效果大大降低。同时,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大量新型专业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就业压力巨大的棘手问题。学生管理工作不可能绕过这一事实,但又难以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迷茫、没有前途的想法,最终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垂直管理模式由于其自身管理有余、疏导不利的特点都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5,6]。

3.当代学生的群体特征难以融入传统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的受众群体多为上个世纪末出生的“80后”一代,这一代学生群体具有自主意识强、动手能力弱;目标性强,承受力差,其个性发展特征具有时代性的一面。同时,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垂直型学生管理模式为适应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出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考虑,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为“80后”一代学生排斥。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通过教育和管理来发掘、训练、强化和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积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然而这一过程所要求的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拓宽学生正确信息渠道却恰恰是垂直型管理模式最为薄弱的环节。

二、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特征

根据我院管理实际,结合我国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经验,我们探索实施了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即在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制度――辅导员制度、导师制度之外,辅以辅导员助理制。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从学习、就业、思想领域进行交流,横向实现学生群体之间平等的“柔性管理”。同时,辅导员助理制的实施,纵向上可以为辅导员制、导师制服务,填补垂直管理的真空地带,形成横纵联合的立体管理模式。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其要义在于实现新老制度的完满对接及过渡。因此,能否实现辅导员制度、导师制度同辅导员助理制度的有机结合也就成为了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要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主体特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发现辅导员制和导师制的结合,给管理领域留下了一个真空地带,那就是学生的横向管理和交流。一代学生迫切地希望知道不同于辅导员、导师的指导意见,从而进行自主选择、判断。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大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低效性。地球村形成,诞生了“网生代”。而在2010级的大学生中,“90后”已经开始成为主流。“80后”是和“90后”最贴近的一代,在同一目标下,也是最容易沟通和接受“90后”思维的一代。因此,辅导员助理制的出现恰给学生增加了一种全新的理解问题的视角。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逐渐转变思想,与时俱进,通过辅导员助理制,开始用“90后”思维管理“90后”学生。因此,辅导员助理的加入,取得以下明显效果:(1)有利于新生开阔视野,缓解入学心理压力,尽早适应新环境;(2)有利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3)有利于新、老学生的共同进步;(4)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自立和发展。三种管理制度的联合运用,构建了一个复合管理网络,弥补了采用单一制度带来的不足。因此,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传统垂直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三、复合型管理模式的构建

1.发挥辅导员助理制优越性。辅导员助理制的实施使纵向垂直管理变为横向交流指引,为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创造了激励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学校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不是直接地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而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去优化能影响学生的外界环境,去创造有助于学生成才发展的必要条件,并运用这些环境、条件的激励因素去调动学生的身心自动调节功能,引发学生进行自觉的思考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这是本模式发挥最佳管理效能的根本所在。这些环境、条件的营造和创造,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付出很多服务性的劳动,而辅导员助理制在平等交流的同时,传递的就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服务平台,给学生一定的自力,实现了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但是,在辅导员助理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班级学生的很多价值取向受到辅导员助理的影响,即辅导员助理的性格影响“班级性格”。辅导员助理开朗、善于交际,所带班级就活跃。辅导员助理是学习型的,所带班级学生活跃性差。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助理的特点进行适时干预,弥补辅导员助理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即弥补“班级性格”缺陷。

2.发现学生特点,更新管理理念。三种制度均有其优越性,但脱离管理对象,就成为空谈。因此,在充分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要不断发现三种管理制度的缺陷,进而探索更新管理模式。在高中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许多学生形成了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和“90后”普遍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思想。另外一方面,这种孤独感使80、90后学生失落、空虚,继而寻求刺激来安慰自己,也是为了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为此,在针对新生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开阔新生视野,增强他们适应能力,缓解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通过辅导员助理制的实行,辅导员助理将进入大学后积累起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经验传递给新生,以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进入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角色。辅导员在这个时期,主要任务是做好新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做好心里健康疏导。专业导师在新生入学后,开展好专业教育,给学生讲解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及就业前景,简约介绍每个学期的专业实训和实习情况,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因为很多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是盲目的,对专业不是十分了解,专业导师在入学后必须做好本项工作。同时,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和专业导师要共同了解班级学生特点,帮助新生合理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树立起一个积极、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尽力引导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三种制度有机结合,发挥立体复合型管理的高效性。辅导员助理制、辅导员制和专业导师制三种制度既要各有侧重,又要相互联系。辅导员的工作应当同教学辅助工作相分离,着眼于在实践中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生活能力进行教导和影响,辅导员首先是指导员,其次是服务员、管理员。专业导师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两者对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管理。而辅导员助理制(学长制)则正好在两者之外,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管理链条的末端,成为介于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中介”,起到上下沟通、左右交流的作用。辅导员助理要辅助辅导员、专业导师工作,及时捕捉学生思想动态的过程中,增强老生责任感,构建良好的院系情感交流网络。

在新的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中,辅导员、专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三者相辅相成,各负其责,互相督促,互相促进。在工作中三者只要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就能够处理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为高校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总之,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德育建设,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只有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管理平台,才能让学生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学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对象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中学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管理模式要不断更新,不断丰富管理理念,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万阳,王集杰.高校辅导员知识读本[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

[2] 李章科,李化树.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学[M].重庆:西师出版社,1996.

[3] 蔡锦林,徐强,李洪华.中国高校管理思想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4] 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

篇8

一、太仓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的旅游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开放,之后高速成长,现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2003年,总理强调要“把旅游业培养成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中国正一步一步地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入镜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增长,三大市场快速发展。在全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大背景下,太仓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目共睹。据太仓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5年,太仓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8.48万人次,同比增长5%;其中景点接待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客房出租率达64.2%;星级饭店营业收入9833万元,增长10.8%;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32110人次,增长16%;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22亿元,增长18%。2006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7.77万人次,同比增长19%;其中景点接待24.66万人次,同比增长35%;星级饭店经营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0%;客房年平均出租率达60%;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38812人次,同比增长2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2.26亿元,同比增长20%。2007年太仓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78.04万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1.53亿元,同比增长14%。200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16.6%,旅游外汇收入955.12万美元;旅游接待海内外游客207.4万人,同比增长18.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接待境外游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38.1%;客房平均入住率为50.9%,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6.9%。2009年,全市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入共计8.19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232.8万人次,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8.7亿元,增长10.8%。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太仓的旅游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旅游业既充满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从旅游人才资源方面来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业就业门槛较低,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都将成为制约太仓旅游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太仓旅游业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1.结构供需失衡,旅游人才缺口大。旅游业中虽然各个细分行业由于经营模式的不同,在人力资源战略上有所差异,但整体来说产业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率高,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

在旅行社领域中,导游类人才应当算是知识性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门面和核心人员,如此重要的位置从需求和供给上来看,却非常尴尬。从目前需求看,太仓急需的导游人才是出国领队、专业素质过硬的中初级导游员,而目前的供给状况是,旅游本科院校越是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到旅行社做导游工作的可能性越小。每年获得导游证的人不少,但质量和人才结构不能满足旅行社的需求。

在酒店服务业中,到2009年底,太仓的星级饭店已达13家,其中5星级宾馆2家(花园酒店,锦江国际大酒店,),另外,即将开业的宝龙喜来登大酒店也准备上5星,4星级3家(陆渡宾馆、世代大酒店、娄东宾馆),3星级6家(太阳城、青草湖、桃园度假村等),2星级2家,床位数达到近三千张,按照星级酒店床位员工比约为1:1.5,员工编制总数约为四千五百人,领班、主管级的基层管理人员约为员工总数的11%,编制数约为500人。

由于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星级酒店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和员工流失率过高的情况。2009年太仓全市星级酒店约有35%的基层岗位空缺,员工流失率高达28%。省内虽然有十几所开设旅游专业的大学,但不愿意在旅游系统就业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而愿意来太仓酒店工作的毕业生就更少,就是有来的,也往往由于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酒店实际要求脱节较大,亦或由于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他们往往难以长效就业,有效发展,很快从本专业流失,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供给。

2.行业人力资源水平偏低。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对全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我国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员学历普遍低。总体上,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有48.3%;旅行社经理队伍中,大专以下学历者超过73.1%,本科以上只占26.9%。从导游等级结构来看,低等级导游(具备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太仓也不例外。

据调查,很多酒店、旅行社和企业,对高职校学生非常欢迎,他们认为高职校学生理论知识虽然没有本科生扎实,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自我定位比本科生低,而且,高职校学生往往已被灌输了许多关于这个行业的现状的东西,有了较充分的准备,很容易在实习和工作中进入角色,属于比较务实的一类,可以弥补酒店、旅行社和企业基层需要高素质员工的缺口。目前,太仓有13家星级酒店,但是,大部分酒店的服务员主要以旅游中专生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高中生为主,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全面,外语水平较差,酒店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加大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其定位是符合太仓及周边地区社会需求的。

三、如何构建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人才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因此,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模式的构建,就是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目前理论界的研究表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依靠四种人才: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体系呈“金字塔”型。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主要在研究生院、本科院校培养。因此,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旅游业的技术应用型、复合管理型人才上,以培养导游业、酒店业等企业的中层、及中层以上的管理人才为主。因此,高职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当前很多的旅行社、宾馆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熟悉旅游行业有关方针、政策、具备较好的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2.专业设置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旅游英语专业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市场,贴近市场。因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是否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学专业方向及其课程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拥有当前旅行社、旅游饭店所需的知识结构。太仓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跨国公司来太投资日益增多,世界排名前500位的跨国公司已有多家来太落户。此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考察人数持续增长。因此,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旅游知识及导游业务的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3.课程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做到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

为适应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从事旅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应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相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和现场管理、导游等技能,就业后能很快上岗并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一是课程设置要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课程模式的目标去向是“人格本位”,即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二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破旧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框架,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技能形成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模块化。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四大模块:即英语课程模块、旅游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素质教育模块。三是专业课程要强化从业能力,大力倡导以工作过程分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酒店方向开设前厅管理与服务、客房管理与服务、餐厅管理与服务等三门核心能力课程,以培养酒店基层管理者的应接、培训、物料管理、质检、前厅服务、餐厅服务等7项能力课程体系;导游方向开设导游实务、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三门核心能力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与服务等6项能力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逐渐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

4.培养途径要实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

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其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产学结合。因此除了加强实训室,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外,还应根据社会岗位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既抓英语教学又抓专业实践。旅游英语专业的特色应是“英语+专业+职业技能+个性特长”。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要加强英语教学,特别是注重口语教学和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旅游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建立“导游模拟翻译活动现场”,在教师的指导下,到模拟现场进行较为逼真的口译和导游专业训练。专业教学要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导游厅等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实用性专业技能训练。(2)开展“订单培养”。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专业实践课主要由旅游企业派出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员授课,学校负责把经过专业学习、培养的合格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按时送到企业。(3)尝试“工学交替”。“工学交替”就是学生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从第二学年起就到相关的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第三年又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再去就业。工学结合体现了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4)加强就业服务指导。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很多是抱着对旅游的热爱,抱着旅游就是享受生活的概念选择这个专业的,如果没有进行就业上岗的心理承受教育,往往会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觉得自己应该是旅游企业未来的高级白领,是未来的高级管理人才。而实际上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自己从事的是一种旅游职业而非旅游本身,要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人才供应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在整体学历水平上升的将来,即使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也会相应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让学生懂得“服务也是一种职业”。

5.逐步构建“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师选择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旅游专业的教师任教,二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任教。由于旅游英语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培养合格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根本保证。“双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两个途径:一是把现有的英语教师送到相关的职业院校或相关的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证书;或安排理论型的旅游专业教师,定期参加口语培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并有计划地选派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并使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实用性。二是从社会或旅游企业招聘专业技能型人才,充实实训教师队伍,同时,还可请企业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这些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技能教育培训。

四、结语

随着太仓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酒店、旅行社、社会餐饮等行业的经营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太仓唯一的高职院,我们要准确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模式做到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适应太仓市场需求的旅游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3,(6):91-96.

[2]邹照兰.试论高职经贸英语人才的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03,(6):156-157.

篇9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协同理论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对现阶段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对现有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结构、实践平台、互惠机制,使产业、技术、知识、人才有机联系在一起,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迎合经济协同发展,让人才的培养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超前于经济发展。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的有效模式,也是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南财大在原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通过诸要素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发挥各方面有利因素,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协作平台,促进资源、知识、技术等要素有机融合,以期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一、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首先,金融行业的市场化使金融资本配置以市场为主导。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主体机构呈现多样化发展势头,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状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其次,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类金融产品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的存贷、融资、租赁、货币等金融产品,金融与资本组合创新,金融与新兴产业不断融合,市场营销成为金融界发展的主体。再次,市场的国际化倒逼金融国际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放开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入,我国的金融机构将走向世界,同时国外的金融机构也将进入中国市场,这必将对我国的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还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的重要办学目标,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需要大量金融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给财经类大学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尤其在河南省迈向世界市场的战略机遇期,在“航空港区”建设和保税区建设过程中,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加大,要求更高。因此,加快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显得尤为紧迫,这是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促使人才适应国际化、现代化需要的重要课题和重要战略安排。以上所述,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在现有学科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努力培养既具有宏观思维能力和全局把控能力又精通微观市场运作机制的现代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培养的现代金融人才必须懂得国际规则,能用国际的运作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既懂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探索

1.金融人才协同培养路径选择

(1)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培养“通才教育”转变为培养专业突出,创新能力强,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金融问题的人才。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加强课程设置综合化,在保证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核心的同时,加强对外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的安排。重视金融知识与数理知识的融合,开设金融数学,金融统计,风险量化管理等课程。在考察方面不仅仅以考试的形式考核,还要引入具有金融特色的考察全面素质的评价机制。不仅重视专业理论,更重视专业素养的评价,并引入学术论文、科研创新项目等评价形式。

(2)从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

要改变以往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塑造的状况。首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传统教育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展示。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金融创新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其次,转换现有的教学方式。虽然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但要实现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转变,必须打破现有模式,打造互动式的教学平台。如在银行管理、证券分析等课程中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金融实验室,开展实战性的股票分析、证券投资等实践课,使学生和老师进行充分的互动沟通。再者,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授课。高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校企合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联合,但缺乏系统化的合作模式,协同培养不仅要求毕业对接,更强调培养过程的一致性,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师资、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规范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好企业资深员工讲解实践课,行业精英做好校外导师的作用。

(3)从立足本土向面向国际转变

协同创新培养必须重视国际化模式的运用,努力使人才培养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金融人才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文化知识素养,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使人才培养的课程、师资、交流平台等都具有国际化要素。首先,课程架构上,在现有的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基础课程上,进一步增设国际法规、国际投资等课程,另外,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的广度,使双语课成为常态,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双语教学。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国际化,注意引进来和派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积极选派责任心强,精力旺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及时了解国际金融动态,把所学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推进教材国际化。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具有留学经历和国外金融机构实践经历的优秀海归加入教师队伍。再者,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国内学校之间联合,更应注重与国际高校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

2.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系统

以职业发展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进行学涯规划,保证大学生活充实而不单调。我国现有教育模式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安排参加一些特长班、辅导班,以学业为重,没有选择自。受传统观念影响,上高中考大学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被安排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通病,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目标、感到迷茫。因此,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应重视他们被规划的习惯,学涯规划上应加强,这样才能避免新生失去目标,迷失方向,最后导致学业荒废,家长失望,学校成了培养失业大军的场所。基于此进行了如下探索:

(1)学生自助成长系统

目标子系统:结合学生新入学的特点,一方面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加强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助成长提供目标和方向,这里结合河南财大的做法,为新生制定四年的具体学习量化标准,即“三一工程”。第一个一:在大学培养一技之长。原兴趣进一步加强,使自己水平由业余达到接近专业化,没兴趣的在大学开始培养,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成自己的一技之长,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二个一:做10件闪光的事。目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用实践来填充自己大学时光,让想法变成行动,历练自己,丰富自己的阅历。第三个一:读100本中国人文社科经典书籍。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增强人文素养,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除了专业书外,读更多的经典书籍,丰富自身的内涵。以上是在入学初期对学生提出的总目标。认识社会系统: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对社会认识低,从学校到学校导致其对社会认识极其有限,不利于选择目标、激发动力。基于此,提出利用大一的假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无论是清晰的生涯人物还是模糊的,都应尽可能去面对面交流,通过交流了解目标人物的工作情况,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大二,开展职业访谈,针对金融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访谈,以校友为主要访谈对象,也可以开拓访谈范围,不局限于金融业。通过职业访谈,了解职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找到差距,把握机会,增强学习动力和目的性。大三,以职业体验为重点,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参与其中,包括最简单、最基层的职业,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不同,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职场,转变就业心态,避免眼高手低。大四,包括大三暑假,开展职业实习,经过前期的几个程序,学生对真正的岗位有了全面了解,同时需要为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通过实习将自己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以上活动是对财大金融专业学生提出的规定性动作,有标准、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

(2)能力提升培训系统

结合金融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将来服务的特性,设置专题培训,培训结合不同年级,有重点开展。大一主要针对各种兴趣爱好,通过老带新的模式。一方面请有特长的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培训,让学生教学相长。另一方面,请专业的老师,开展专业的培训,通过各类社团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学生技能和专长。大二,综合化培训。以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素养教育等为培训内容,以期初布置作业、期末总结评价的形式开展,师资以社会培训机构和金融类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员为主。大三,以开展职场人透析培训为主,结合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开展专业相关实践培训和考研、考公务员分类培训,邀请银行、保险、证券职场实战者、政府金融机构管理者作为师资开展系统培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提前报名,按需培训。大四,以简历制作、面试指导、职场礼仪、餐桌礼仪等实用培训为主,利用校内专职和校外兼职师资开展培训。

(3)学生成长评价系统

针对每个假期安排不同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结果,按年级设定标准,由专业老师对假期开展的访谈、调研、实习等进行评价,分出A、B、C三个等级,将A级作品内容发表在校报和院刊上,并装订成册,以电子版或纸质版的形式展示给广大同学。在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评价上,采取以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同样以作品形式上交,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分级,对优秀者进行读书心得分享,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先在班级以班会形式开展演讲,各班推荐优秀者参与年级评比,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以读书月为活动载体,河南财大近几年不断向同学推荐优秀书目,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共阅读并抄写几十本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弟子规》《诗经》《孙子兵法》《三字经》等,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由于电脑应用的盛行,很多人书写的水平在下降,甚至连最基本的规范书写都成了问题。鉴于此,每个假期金融学院都安排学生坚持每天一页A4纸的书法练习,并附带检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优秀者公开展出。以上所有的评价都会和学生的综合评分挂钩,优秀者都会得到10分到20分的综合评分奖励(学生当一年班长,合格会有25分奖励)。学生获得奖学金是以学习成绩和综评成绩按照7∶3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排序的。

(4)优秀学生推介系统

针对学生四年的表现,除课业成绩外,所有的学生都会有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培训的次数、内容、获得的奖项,评价内容作为推荐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辅导员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日常表现、拓展内容完成情况、培训效果(由培训师评价),结合评价情况,辅导员给予基本推介评价。其次,将学生日常表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电子版,在确保信息真实的情况下,在学院网站上进行推介,用人单位可以登录网站进行选人用人。再次,将比较优秀学生的电子简历放入学校就业网站进行推介,以达到更多人了解的目的,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增添砝码。最后,特别优秀者将直接通过中原地区最大的人才网站———天基人才网进入优秀毕业生推介专区,由人才网直接推介给最佳雇主,实现人才和企业直接对接,提高对接成功率。通过这一系列推介活动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宣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提高金融人才培养的协同效果。

3.师资协同培养体系

(1)教师进入金融机构挂职锻炼

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将教师派送到金融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一直是金融学院的一项常规工作,近年来各教研室都从优秀的年轻教师中挑选教师利用假期或者上班时间到金融机构锻炼学习,这项活动使教师对金融机构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技能等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师所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学生所学知识也更加实用。

(2)教师与企业和政府的交流合作

针对新型行业如物流金融、保险地产等一些新课题,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的申报和参与,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学生讲授知识,保持思维的超前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会邀请教师进入专家组,使教师的专业优势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调研,发挥产学研的优势。

(3)教师与社会各界交流学习

走出去与请进来是金融学院教师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一是坚持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到校交流学习;二是选派老师到金融专业开设比较早、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交流学习,取众家之长,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三是派老师参加各类学术论坛和沙龙,不断开阔教师眼界,为人才培养补充新能量;四是积极将所学内容转化成生产力,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与金融相关的各类培训。

三、金融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修正和完善

1.进一步加强协同主体的组织建设

学校应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校企协同组织,成立专门部门———协同办负责建立金融企业和高校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与金融企业讨论交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师资建设上应通过学校建立专门协同组织,作为校企交流的平台,并针对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及时沟通和反馈。根据制定的协同创新培养方案,高校与金融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平台。改变现有的学习后到企业简单实践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一开始就进入企业实习锻炼,进一步把所学到的东西融入实践中。目前的实践教学周基本上是安排相似的内容,不利于教学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而建立实践交流平台,将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外通过协同平台,实现互惠机制,改变现在的简单合作,使合作更具有互惠共赢的效果,为导师和学生联合研究开发项目、创新产品、高效服务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降低企业科研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是为全面保证协同方案、协同过程、协同效果制定的机制,其目的是及时反馈协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协同最终目的实现。这里主要解决学生培养的“双师”制度,现有的邀请企业领导,一线骨干到学校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授课,学校教师到银行挂职是一种松散型的,缺乏制度的约束。所以进行协同培养,必须充分利用好校企交流平台和校企实践平台,发挥企业导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评价作用,高校教师做好校内学习指导和学习评价,并且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过程管控制度,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除了校内听讲座培训可以监控外,学生到企业的过程也是一种松散型的,完全由学生自己报告,所以在保证效果的情况下,企业应加强协助做好现场检查,把学生在岗情况反馈给学校,另外,学校也要不定时去实践基地检查,要求学生每天做实习日记,实习结束撰写实践报告,企业负责人对日志和报告进行评价并反馈给高校。

3.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

改变现有的评语制,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结合课程安排和实践要求,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践创新等方面设定评价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构建起更具操作性的科学评价体系。评价过程不仅包括考试、考察,还应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企业依据学生在企业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考试和考察情况进行打分,以企业打分和教师打分总和作为最终成绩。

4.充分利用校企协同数据库

数据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数据,完善对数据的收集、管理、应用,保障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以及协同方案的制定情况等都是现有的数据和需要继续收集的数据信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各主体相对独立,如果不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并加强管理,很难保证数据的对接和利用,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效果。要重视数据的反馈,协同培养的评价结果和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协同培养的各个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才能使协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协同培养科学、可持续发展。总之,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下,金融人才的培养改革迫在眉睫,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重新选择,河南财大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龙海明,申泰旭,周鸿卫.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4,(12).

篇10

1 创新人才的内涵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历史使命。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实践学习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独创、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的成果。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它包涵着以下3种内容,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创新能力,三是创新精神。

2 医学创新人才的特征

医学是建立在大量传统知识的基础上的,它继承了人类几千年来对疾病、健康的认识,医学历史上某些时期的飞跃至今都能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完美地体现。医学又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它的探索手段不断加强,它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它的应用实践不断完善。医学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如下的素质和条件:一是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四是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思维能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布局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其使命是探索医学教育的特征和规律,鼓励和追求新的医学发现。在继承医学遗产的同时,加速新的医学知识的发掘、积累、传播和使用。在医学教育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践及教学管理等各环节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和分析医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改革高等医学教育。

3 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医学基础理论占有很大比重,在详细深入的学好基础医学课程的同时,临床医学课程也对于每一种疾病从病因、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从诊断、鉴别诊断到治疗预后,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让我们从全方位多角度对每个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样对于一个确定的疾病的每一点问题,我们都能够深入理解认识。这使得我们的医学生能够有一个十分深厚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功底。但教学中发现,这种全方位教授的内容由于涵盖面太广,使得一些学生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对于疾病全面细致的研究中,却忽视了一些疾病的特殊性,因此面对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却感到有些无从下手。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是先讲授好书本的理论知识,再适当进行临床实践,然后大家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去读书,通过笔试完成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牢固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有很大好处。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也一直沿用这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增加了实践的比例,但由于考试内容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以在教科书里看书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甚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了自习室里。

医学的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这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而这种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1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5大模块: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又可细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窗口课程(英语、计算机)模块,医学基础模块可细分为形态学、技能学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可细分为内科基础模块、外科基础模块。

对每一模块中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减重复,合理安排交叉内容,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如形态学课程中解剖与组胚的整合,机能学实验中生理、药理、病生的整合),及时补充学科发展中的最新动态,让学生能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笔者认为在临床医院重组培养模块,加强医学生的能力训练,它包括:(1)自学能力;(2)思维能力;(3)培养动手能力;(4)创造能力;(5)社会运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医生作为一种公众职业,必须要有能与人共同协作,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特别是能正确运用医护关系,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在临床课程和见习上应进行改革,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使学生早期、长期接触临床,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学习理论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人际交流与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培养。

对医学教育来说,大学阶段是基础医学教育;医科学生毕业时,尚不具备独立担当医生工作的能力,还应接受5、6年的医疗实践,才能成为主治医生。然后进入继续医学教育阶段,一直要学到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开拓型的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素质培养必须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开设大量选修课: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比重大都在80%以上。选修课作为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以自由成长的空间。

篇11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子课题“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编号:jzjg-08-12-07)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俞颂华,女,江西中医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王思民,男,江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50-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教育外部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遵循教育内部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江西中医学院自2003年设立中药科研实践班,以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改革传统“7+1”传统教学模式,创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4121”教学模式,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之路。通过近10年的办学实践,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形成了教学、科研、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办学机制。41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保险学等非中医药学专业成功推广,业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典型,得到上级部门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可。2007年6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审专家组认为,“江西中医学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渗透和融合,探索并实践了一种特色鲜明的中药人才培养模式”[2]。

一、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4121”教学模式改革内容

(一)改革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江西中医学院先后两次对中药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对课程体系作了较大调整:一是优化主干学科,由原来的化学、中药学模式调整为化学、中药学、生物学模式,增设《中药生物技术》和《生物药剂学》等课程;二是强化基础课教学;三是增加选修课学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18学分288学时选修课;四是开设《创新思维学》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专项培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知识,提高各种技能和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潜能,为最终形成创造型人格特质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五是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2.改革7+1传统教学模式,设立中药科研实践班,实施4121教学模式(见图1)。所谓4121模式就是前4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中间1个学期(第5学期)的科研实践+2个学期(第6、7学期)的理论再学习+1个学期(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具体而言就是把7个学期理论课程调整到6个学期完成,第5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科研,第6、第7学期继续学习,第8学期毕业实习。学生按照:“学习—实践(科研)—再学习—再实践(毕业实习)—完成学业”的教育模式,进行学习和科研。

3.围绕创新人才诸要素科学设计第5学期的科研实践内容。中药科研实践班围绕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创新意识、创新胆略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构成要素,开展一个学期的科研训练。学校提供专项科研经费,以企业生产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行业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带教教师设立众多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题,学校将对所有科研实践班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科研基本技能培训,学生便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有些学生在科研实践中选择了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学校将一直跟踪并促使项目转化为市场产品,这样,学生可以带项目毕业后随即就可以创业了(具体流程见图2)。

图2 第5学期的科研实践具体流程图为:

(二)搭建创新实践平台,设立创新教育基金,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训练

为配合中药科研实践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除了上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外,学校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整合学校教学科研资源,搭建创新实践平台,设立创新教育基金,开展创新科研项目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训练。

1.学校先后与江中(制药)集团、汇仁制药集团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互派教师参与教学与科研工作。

2.为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校区实验大楼中划出8000平米作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专用实验室。

3.充分利用校内先进的科研设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发挥学校“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培养中药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4.拨出100万元专款,设立江西中草药研究基金,用于资助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5.针对中药专业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创新的强化培训,开设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系列专题讲座。

二、4121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003年以来,我校已有九届近900名中药专业学生接受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科研实践训练。为了调查中药科研实践班的教学效果,2009年,学校相关课题组设计问卷对科研实践班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课题组对参加中药科研实践班的各届6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32份(调查结果如表1)[3]:

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参加科研实践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查阅文献、科研动手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等方面都较以前有很大提高,对科研流程也比较了解,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也明显加强。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对06届中药专业国际交流方向班与中药专业科研实践班针对创新能力的三个方面8个观测点进行了对比调查(见表2),调查发现,“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在思维创新上,尤其是发现创新点、突破思维障碍方面比较明显地高于其他班级,可能与接触过一些科研实践项目、思维开阔有关系。在方法创新上,进行个体创新的能力高于其他班级,说明科研实践的锻炼对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有提升价值。

基本状况详表[4]

在创新科研基金—江西中草药基金培育下,中药科研实践班有13个项目成功申报了更高层次的课题,其中,科研实践班学生参与研发的“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2009年获得卫生部营养强化剂新品种批件,并成功向江西川奇药业转化,目前该公司已投资1565万元,设计年产值6000万元,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通过江西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另外,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还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三等奖二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银奖”二项。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统计表明[5],中药科研实践班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考研升学率及用人单位评价等都要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如2005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97.4%,高于全校就业率7.47%;2006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升学率分别为97.62%、19.05%,分别高于全校8.51%,1.37%;2007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91.07%,高于全校7.12%;2008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85.23%,升学率为27.27%,高于全校12.23%。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表明:整体满意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认可度分别为92%、95%、83%。

三、4121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4121教学模式正是根据认知结构中的同化理论,在总课时数不减少的前提下,将分散的、零碎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时间分别聚集起来,增加了集中的系统的第5学期的科研实践环节,这种改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121教学模式较传统7+1教学模式有二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由于学生此前仅学习了基础课或部分专业基础课,科研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未接触,这就为学生自学、培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促使学生围绕课题去提前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探寻答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由感性而理性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锻炼了再学习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内动力明显增强。第二,由于学生在培养阶段经历了二次较长时间(科研实践、毕业实习)的集中实践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江西中医学院设立中药科研实践班不仅顺应了教育外部规律,根据行业、企业、科研的实际需要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同时也遵循了教育的内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就业(或带项目创业)4121教学模式,将产业和科研引入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人才培养,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综合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改革,但就科研实践班而言,尚需解决二个问题:一是师资问题,学校要建设一支懂教学又善科研的“双师型”指导教师;二是考虑科研项目的延续性问题,第5学期的科研项目设计非常关键,既要保证学生有科研项目实践,同时又要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T642.0文献标志码:A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8.02.021

0引言

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依靠新的发明、研究和创新,其中创新是核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就是要改变旧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建立一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发展模式[1]。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是蚌埠学院的食品类特色专业之一,继“大头娃娃”“孔雀石绿事件”“毒豆芽”等事件后,对于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的控制和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建立起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实践的问题。

1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从原始创新到总结创新再到吸收再创新是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创新教育能够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伴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使学生学会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分析问题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树立创新教育观,把創新教育与教学理念相融合,构建起一个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与原有的传统教育方式不同,激发学生创造潜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创造性教育的要旨,因材施教,发扬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个性,使之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致使培养出才思敏捷,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2]。为了构建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变原有传统的模仿式教学模式,并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前提上,开展创新型综合能力强的试验,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自主行为为核心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得实践教学模式由教向学转变为教向导。对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而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人自主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2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1推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在创新型实验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迅速增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的创新性设计[3]。教师试着将专业课教学背景放在实际的职业情境中,创造一种真实的职业氛围,使学生能更加生动形象并全面地理解该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的目的[4]。为了满足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需采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推行创新型现代教育方式。以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课程性质为依据,充分利用必要的信息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转变教学模式是当代创新型教师的主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中激发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分析问题。

2.2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定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相关知识,了解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前景,掌握真才实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三要素”,即知识、能力、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充沛的知识储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创新能力是以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知识形成的保障。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取決于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丰富了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内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教师应当把传授知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视为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阶梯。

2.3多元化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的选择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原有教学模式,已不能达到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旨在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同时也为科研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夯实基础[5]。寻求适当的方式来组织实施创新型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创新型教师的首要任务。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在教学模式创新上应当做到与时俱进,突出对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要做到“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给予学生主导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科学研究理念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科学性、创新性实验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新概念,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科学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创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始终站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视角来观察、建立创造性实验教学内容,使得经典性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一直跟随着现代化的步伐[6]。

2.4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

与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相匹配来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以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重点课程为依托,引进先进设备和教学仪器,巩固实验室的科技力量。在学生对于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的认知上,以综合交叉、有机融合、整体创新为原则,将传统的实验进一步发展为基础标准型实验、综合创新型类实验、探索研究型实验,使得实验课程现代化体系从基础到创新、从授予知识到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提高[7]。

在基础知识理论与基本技能作为教学前提下,重视创新型实践教学,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特征,在原“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食品理化检验”“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保健品概论”“食品标准与法规”“烹饪学”“食品卫生学”等专业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我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实验,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最后一阶段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训,有专业技术的教师作为指导,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增强创新思维的综合训练。

3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必然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要积极生产创新型实验开发教学项目,采用项目驱动,引领创新型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把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转变为学习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专业技能和高尚情操。同时,“双师型”师资的质量,实验、实训指导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是蚌埠学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问题。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方法和培训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符合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特点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和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交流,自觉深入到相关企业了解实际操作;适当引进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构建创新型现代化“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有利于调整创新型师资结构的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随着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加强,有利于指导学生对创新型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探索多年的积累为基础,为学生传授经验。只有教师尽职尽责,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致力于创新教育实践,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方法,深层次改革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开发创新型师资队伍资源,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最后,积极发挥科研的团队精神,构建共享科技资源创新型平台,以实验区为研究现场,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课题,促进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和课堂教学的相互融合。

篇13

・ 【中图分类号】G642.0;O1-4

0引言

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培养适合各区域实际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提高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中心难题. 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中,从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深度融合地方经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数学建模作平台,构建服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为社会培养符合需要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促进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思想

“服务地方经济教育的高师数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案设计的主导思想与总体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数学人才的多种需求,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改革思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基本不增加学时的前提下,通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制下高师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实践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数学人才。

2. .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们白城师范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学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比较低, 国内部属研究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经验不适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由于社会对复合人才的大量需求,以突出师范特色为突破口,提出了“一体,两向,三能力”培养模式,体现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创新教育与能力培养,建立地方经济条件下高师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数学人才。

3..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数学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高师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创新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1).数学专业课要充分体现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不仅指原始创新,也包括集成创新;既包括知识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文化创新。而离开学术前沿谈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创新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继承、积聚和应用,更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无论是创意的形成还是创新设计,都需要新知识和新原理的运用。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要强调“新”;要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要把学生有目的引入学科前沿。

(2)加大数学应用选修课程的比例

灵活多样的选修课程可以更加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进一步加深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和职业倾向,利于专业培养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主修科目提出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具体条件与学习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随意选择选修课,允许学生在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3)加强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课程

以数学建模为平台,培养应用能力。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参加数学建模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要广泛宣传数学建模的意义,对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暑期培训和课外辅导答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督促学生积极组织建模协会,探讨各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相应解法。

总之,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生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可持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通过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就业率在 90%以上,且就业质量良好.近年来,本专业有一大批毕业生在教育和其他企业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牛裕琪,孟晓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探索[J].河南教育,2011(8):38

[2] 堵秀凤,翟曼月,李晓红.师范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6):81-83

[3] 王焱,堵秀凤,李晓红.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实现高就业率[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1):91-92

[4] 张丹,周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12):2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