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2: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留守儿童教育个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留守儿童教育个案

篇1

1、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的产物,父母角色的缺失,对孩子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了5800万人,并且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高度密集在重庆、四川、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省区。在这些地区中,留守儿童结构以完全留守儿童或母外留守儿童为主体;母外留守儿童与单亲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地区,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的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其中一方或者双方长期分离,家庭的基本教育得不到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学校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不能很好的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父母监护的缺失,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够重视,农村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和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淡漠,使得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2、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能直接照顾子女,很多家长都采取了隔代教养的方式,将儿童交给祖辈抚养。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儿童通常在祖辈那里得不到良好的照顾,也有些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往往对儿童重养轻教。由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特殊关系,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两种强烈反差,要么娇宠溺爱,要么放任不管,加之部分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监护人或忙于家务,或年龄偏大、思想落后、身体欠佳,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大多数留守儿童缺乏学习自觉性,具体表现为经常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违反学校的纪律、漠视教师和家长的批评,荣辱观淡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失去信心,难以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

2.2 留守儿童生存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于监护人的角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隐患,近年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一方或双方在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心理健康的发育易出现缺陷,严重影响了儿童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冷漠,且脾气暴躁,容易动怒,内心封闭,情绪低落,缺乏爱心,不愿意主动交流。李庆丰在2002年研究中指出,代行监护之责的亲人或朋友,他们自身素质和心态对儿童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2.3 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高达500多亿。因为经费不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许多小学教学设备缺乏,甚至基本的教学手段都难以满足。教育经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其次,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制度下,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经费的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这样,农村的教育经费来源就决定于县乡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学校只能勉强支付教室的基本工资,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由此造成师资的严重流失和缺乏。“单向流动”也是造成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贫困农村的中小学里,一个教师身兼多职,需要带好几个年级、同时带几个班。同时,优秀教师向上流动,进一步导致农村教育水平发展缓慢,与城市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此外,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因为长期缺乏新鲜力量的注入,一些比较年轻、比较优秀的教师向上流动,导致农村小学教学队伍严重老化,情形日益严峻。

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3.1 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篇2

[2]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方建培,陈纯,金润铭.儿童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陈静,顾龙君,等.白血病儿童CBCL行为问卷及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分析[J].白血病 淋巴瘤,2004(8):220―221.

篇3

(一)“三案”机制完善——关爱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004年起,林梓小学即全面展开留守儿童的调查、建档和研究工作,探索形成了档案流转制、个案跟踪制、预案首问制,“三案制”使得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更为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林梓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信息有色档案,“双留守”用黄色信息表,“单留守”用白色信息表,“特困”用蓝色信息表,“优秀”用红色信息表。明了化的可视档案材料,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不因为班级的转换、年级的升高、学校的变化而脱节,形成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链”。对学习习惯、道德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特殊帮助的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实行个案跟踪。对于留守儿童在校内或校外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建立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等应急预案,便于迅速科学高效地处置留守儿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二)整体联动战略——全员参与,全面关爱,全程关注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健全监护体系,实施全员参与、全面关爱、全程关注的“三全策略”,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1.全员参与策略。首先是整合学校的教育人力资源,班主任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核心,同时有效整合与留守儿童关联的其他教师的资源。第二是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第三是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要求监护人积极配合。林梓小学全校教师每人均有一个帮扶对象,每人均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动人的教育故事。

2.全面关爱策略。由于留守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林梓小学教师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而且关注他们的生活;不仅关注他们的品行,而且关注他们的心理;不仅关注他们本人,而且关注他们的家庭;不仅关注他们的学校成长环境,而且关注他们的社会成长环境。

3.全程关注策略。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各个年级段、各个时点均进行有效的关注;从学生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等进行立体关注;从课堂到课外,从日常关注到节假日的重点关注。

(三)组织网络健全——“四种形式”有效整合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林梓小学以“关留委”为龙头,建立了“2118”关爱教育组织网络。

1.“两会”: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留守儿童基金会

林梓小学于2004年5月10日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旨在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健康地度过这段特殊的人生历程,最终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有用之才。此后每年5月10日被定为林梓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日。

2007年林梓小学又成立了“留守儿童基金会”, 此后每年都有社会人士、有关单位捐赠钱物,每年“留守儿童基金会”募集到的钱物都直接惠及留守儿童。

2.“一站”:留守儿童维权工作站

因为留守儿童权益容易受到侵犯,林梓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维权工作站,请镇法律服务所人员担任兼职维权律师,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向留守儿童发放了“林梓镇留守儿童维权卡”,畅通了孩子维权的渠道。

3.“一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林梓小学充分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这块阵地,每月一次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他们或请家庭教育专家做讲座,或请身边的家教能手现身说教,或进行家教知识图片展,或编制家教知识小册子。2006年林梓小学荣获“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

4.“八小组”: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法律维权、困难帮扶、生活指导、社区关爱、课题研究、资料收集等八个留守儿童工作小组

林梓小学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实施具体工作。他们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结合留守儿童特点,编制了一套专供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阅读的校本教材。编印《生活小常识》手册,通过生活教育增进留守儿童的生活经验,将所学知识融入个体经验结构中,形成生活技能。建立科研引领机制,在工作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留守儿童研究课题先后被列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并成功结题,课题《留守儿童教育“33433”林梓模式研究》被评为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项目。学校成为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课题重点实验小学,成为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四)活动丰富多彩——关爱教育做到有效渗透

留守儿童教育需要挖掘身边的资源,其最大的资源是留守儿童自身,关键在于坚持以留守儿童为主体,让留守儿童真正参与。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过程中,林梓小学重点开展了以下三类活动:

1.日常活动:主要通过晨会、课堂、大课间等时机渗透德育,每天记载教育日志,使得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常态化。

2.定期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系列活动,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参与其中、享受过程、快乐成长。

3.随机活动:不定期地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野炊、远足等社会实践活动;传唱林梓小学留守儿童之歌《心声》;该校留守儿童排演的情景剧“爸爸妈妈出远门了”获中央电视台节目遴选南通赛区二等奖;由该校留守儿童和家长、老师共同排演的节目“相亲相爱一家人”获如皋市一等奖。

(五)保障措施扎实——促进关爱工作顺利推进

1.物质保障:主要是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设施。学校“爱心超市”有为留守儿童免费借用的或无偿使用的物品如雨伞、雨衣、文具等;爱心电话亭、网上连线等现代通讯方式为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学校网站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平台,家长可通过网络查阅孩子在校情况。2011年9月,中英人寿“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林梓小学建设“关爱小屋”,招募志愿者开展关爱行动,将“关爱”传递给每一个留守儿童。2012年5月10日,在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八周年之际,林梓小学又迎来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教育主题馆揭馆仪式的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宣传部副巡视员朱晓征、江苏省妇联副主席缪志红等领导亲临视察并为主题馆揭牌。

2.精神保障:对在每年留守儿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每年都在学生中评选十佳“爱心小天使”,在教师和监护人中评选“关爱模范”,在留守儿童中评选“自强标兵”。学校没有留守儿童失学逃学,没有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没有留守儿童发生安全事故,数百名留守儿童参加各项活动获奖,不少留守儿童成为三好学生、文明学生,老师成了孩子们的贴心人,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篇4

一、前言

童年指的是生理上自然存在的一个年龄阶段,或者说它是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生理学、心理学的发展而被确定的一个概念。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21世纪将是一个更为辉煌灿烂的儿童世纪。为了使儿童更好地成长,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只有通过合适的教育,儿童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接班人。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儿童教育却出现了各种问题,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学者珀文说:“家庭是塑造儿童人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1],可见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关于对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个极端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还较少,本论文主要针对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教育出现的弊端、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二、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1.过度教育。据教育专家研究发现,成绩优秀、成熟干练、有主见的学生,或者是家长有大智慧有很高超的教育技能,或者是父母对孩子学习基本不管。他们都遵守一个原则:不强行干预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强行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子女,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2]。但是目前,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度教育、提前教育、急功近利、快捷成名和对孩子过高期待的问题。现在的教育大力宣扬“教育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此父母除了给孩子正常学习外,还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补习班及额外教育。有调查表明:52.7%的孩子曾经或现在在校外上各种辅导班;49.2%的孩子接受家长的功课辅导;16.9%的孩子在接受家教的辅导[3]。星期日变成星期七,孩子没有闲暇时间,不是被功课所累就是被各种补习班所困。另外,儿童还被迫生硬得接受抽象、不能理解的知识,如被迫认字、背诵唐诗宋词等。儿童教育只注重智力和技能的开发和培养,加上儿童缺少闲暇时间,没机会游戏、玩耍,使儿童失去了儿童的天性,从而导致儿童不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4]。

2.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5]。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时候的儿童一旦脱离家长的监管与引导,极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6]。赵新泉[7]认为,留守儿童突出表现在:留守儿童没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表现为空间上的远距离、时间上的不确定和短暂、交往方式的非面对、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和情感交流的缺失。留守儿童一般是隔代抚养或亲戚朋友等临时监护人照顾,由于临时监护人的精力不足,能力不足或重养轻教等问题,同时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照顾与亲情的滋润,使留守儿童在德育、智育、心理素质和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出现较大偏差。留守儿童的问题一般表现为:(1)学习成绩差,不求上进;(2)道德、品质发展畸形;(3)心理缺陷多,性格内向;(4)人身安全问题多;(5)生活水平低[8-10]。另有研究表明[11],“有钱人家”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与其他儿童无差别,但生活上存在铺张的消费习惯,在心理方面存在自立、孤独,缺少亲密感,父母在与不在时存在双面表现。

3.电视游戏教育。存于过度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之间的是电视游戏教育。许多普通家庭中,虽然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这些家庭或因经济问题或因时间问题或对教育重要性认识问题,这些家庭中的儿童除了正常上学外,没有跟父母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的机会,也没有被安排参加其他特长班或兴趣班的学习,这些儿童的剩余时间都是由他们自由安排。一般情况下,儿童除了与同伴游戏之外,就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或玩电子游戏来消磨时间,久而久之缺乏父母教育与监管的儿童就会沉溺于电视节目或游戏中。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最大负面影响,是对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影响。当前,电视、游戏、网络使得许多儿童不再喜欢传统的儿童文学阅读,而前者引导的流行文化和娱乐文化,正腐蚀着儿童的理性思维,使他们变成懒于思索的“平面人”[12]。电视、游戏中的暴力血腥场面,也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使儿童逐渐产生暴力倾向。另外,长期沉溺于游戏中也会给儿童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三、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培养子女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道德情操、形成个人思想和志趣、形成个人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很大。然而,如何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呢,如何才能避免出现上述家庭教育中的弊端呢?下文针对上述出现的各种弊端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

1.过度教育与电视游戏教育问题。提高儿童家庭教育的认知。对儿童进行过度教育和电视游戏教育的关键就是对儿童教育的认知不够,过度教育是对儿童学习发展的“过热”反应,而电视游戏教育则是对儿童学习发展的“过冷”反应。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在追求儿童智力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儿童现有发展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整体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13]。针对儿童学习发展的“过冷”现象,父母则应提高对儿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教育。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应尽量抽出时间去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子女进行学习思想上的交流沟通。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使子女摒弃沉迷电视与游戏的不良嗜好,培养子女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生活习惯,使子女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个性特征。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①完善政策制度。加快户籍改革,逐步弱化与户籍相关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打工农民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使其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确保留守儿童能跟随父母到城市上学,上好学,结束留守儿童无父母家庭教育的留守生活[14]。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键,也是最任重道远的解决方式。②突出父母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丢弃只注重物质给予而忽视思想行为教育,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习过程的观念。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更多的从德育、智育、心理及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增加对子女的关注与交流。为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与交流,父母双方最好留下一方承担子女的教育任务,如果父母双方必须共同外出打工,父母要经常与子女进行亲密的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如果有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经常回家与子女进行沟通与活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再是父母应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关注子女的学习、思想等情况,将子女出现的不良状况扼杀在启蒙阶段。③慎重选择监护人。外出务工的家长应尽可能选择有一定文化、有一定责任感的临时监护人,父母应多与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联系,及时跟进子女当前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

四、结语

儿童是21世纪的接班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重任的交接棒都将交到现在的儿童手上。儿童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关系着未来祖国的发展。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特别是对儿童教育有启蒙影响的家庭教育有正确认识并正确开展,避免家庭教育各种弊端的出现,是促进儿童全面均衡发展的前提。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对推动我国实现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珀文.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黄希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9.

[2]杜长水.儿童教育中父母扮演的角色[J].科技信息,2008,(23):554.

[3]钱钰,庞亮.儿童教育成人化批判[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1):4-7.

[4]佘咏梅.儿童教育与其生存状况的冲突与调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9):43-45.

[5]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4):29-36.

[6]何平.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剑南文学,2012,(8):315.

[7]赵新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八镇十村“留守儿童”为个案[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1):37-40.

[8]王焕霞.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研究,2012:67-68.

[9]董鹤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现代阅读,2012,(3):62.

[10]孟繁晓.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15):149.

[11]戚瑞丰.“有钱人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08,(4):23-25.

[12]游达,杨文超.儿童教育需要回“温”——论儿童教育的“热”“冷”现象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1):95-96.

篇5

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经商而被留在家中,不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一般与上辈亲人或者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遭受家庭经济贫困困扰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承担家务和农活,他们的学习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学校里辍学、逃学、失学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了很大比例,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另外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安全和教育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县级团组织作为全国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监管方面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平邑县挂职一年时间里,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尝试提出一下思考:

一、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最基本原因在于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支付子女教育经费,然而,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父母一方更或者双方的缺位,容易在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使其形成一些性格障碍。另外,在留守儿童监管方面,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隔代教育,老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自身大多年老多病,与儿童之间交流沟通存在问题。留守儿童中26%的孩子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无人辅导, 29·5%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无人可问,巨大的年龄差距使隔代监护人与孩子之间产生“代沟”,老年人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到他们不良思想苗头的产生,难以尽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道德养成、人格教育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

以上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容易养成自由散漫、不服管的恶习,沉迷网络、迟到早退,更有甚者在不良青年的影响下逐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的投入至关重要,县级团组织应加强对该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公益广告、广播、报刊以及宣传栏等阵地,号召外出父母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孩子多联系,并在沟通过程中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随时解决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县级团委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定期到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庄、学校为留守儿童展开心理疏导,健全留守儿童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县级团组织还可以采取“结对子”方式,针对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个案,可以安排专职团干部一对一对其进行追踪关注,确保其健康成才。

二、号召乡镇团组织、大学生村官、团员教师在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把“留守儿童”的管教和监督工作纳入乡镇团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督查机制有很大的必要。由乡镇团组织指导村委和学校,学校联系村委,村委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管教好村民的孩子,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知识补充,替代家长给予孩子温暖。大学生村官可以组建由村支书记、村长、党员、团员教师、退休干部等组成“家长”小组。小组成员既要做孩子们的“家长”,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孩子们心里话有地方倾诉,痛苦有人抚慰,在学校取得的荣誉回到家以后,有人给予更大的鼓励和赞美。

团县委要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教育专家接待日等途径,普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与儿童沟通交流技巧等,提高其文化水平,转变其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团县委定期举办家长经验交流座谈会,将一些好的做法发扬光大,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团委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鼓励。

三、重视社会各界积极作用,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号召组织机关团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发挥组织优势,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献爱心等主题活动,组织城市学生与农村留守学生一对一“爱心帮扶对子活动,通过写一封信、送一本书、捐献压岁钱和零花钱等方式加强联系,成为好伙伴。城市学生在奉献爱心,参加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体验农村小伙伴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习进步的动力;农村留守学生也进一步认识城市、了解城市、开阔眼界。

团县委可以帮助指引下农村小学建立红领巾图书室,切实缓解农村留守学生图书缺乏的问题,不仅能够让贫困农村留守学生获得珍贵的精神食粮。而且对开阔留守学生视野,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城乡学校的教育资源发展,都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四、团县委还应进一步加强希望工程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助教中心。

首先,要下大力气建立留守儿童贫困档案,平邑县在乡镇和学校团委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学校上报、实地走访、信息核对等方式建立留守贫困学生档案200余人,为留守儿童资助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团县委应当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捐款,建立留守儿童助教中心。

目前,这一较好的留守儿童教育方式已经在不少地区运作开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留守儿童助教中心的创建,为留守儿童解决了学习、生活、教育上的诸多问题,为外出务工父母解除了长期困扰的后顾之忧,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难题提供了破解的新思路。

县级团组织应当从这些优秀的留守儿童助教中心成功共的案例中学习宝贵经验,重视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号召募捐,真正将留守儿童教育监管工作做到实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篇6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生活状况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

教育问题。与父母的分离,造成家庭教育的弱化。留守儿童大多是由隔代监护的,由于祖辈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教育方面会出现有心无力,缺乏深度沟通,监护职责的浅层化,甚至使留守儿童走向放任自流或者娇宠溺爱两个极端,从而造成学习成绩差,甚至辍学、失学现象。

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上的缺失,可能给存在心灵上的伤害,甚至出现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甚至行为孤僻。同时,由于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对父母之爱的缺失使他们无法获得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由此极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甚至违法犯罪,危害社会。

安全隐患问题。外出务工父母将未成年子女托付给老人或亲友,虽然孩子可以吃、穿、住,而父母却忽视了孩子的人身安全。调查显示,未成年女孩被伤害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最多,留守儿童占第二。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

随着社会加速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社会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是一门促进社会变迁、协助解决社会问题和增进人类福利的专业,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技巧进行的助人自助活动。同时能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助人性职业。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各种矛盾的剂和调和剂,工作目的是协助政府去帮助人民解决各种问题,实现其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利用一切资源为人民谋福利。对于留守儿童,社工也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进行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由于目前专业社工有限,个案工作只适合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小组工作不失为比较有效的形式。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开发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完善学校教育及监管功能

教师作为除父母之外,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他人,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留守学生形成亲密关系,建立融洽的情感联系。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对留守儿童要多关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同时,教师要成为留守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帮助。

在学校成立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委员会,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员所组成,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一方面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和监护,另一方面要与留守儿童父母的定期联系和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此外,也要对留守儿童开展个案工作,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困难,适应生活,健康成长。

积极创设和发展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决留守父母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儿童在同伴群体中成长,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

充分发挥社区的监护和教育作用

农村社区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小社会,也是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文化以及社区成员的引导和监督,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和性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实行“家长制”,让留守儿童有依靠。由村里的老干部、党员、青年志愿者等担任家长,与留守儿童交流、辅导作业,每月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教师、托管人联系,定期向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参加学生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开展社区公民教育活动,健全社区互助网络,提倡邻里支援,使留守儿童在社区环境中直接受益。

社会政策的支持

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和与之相关的就业和教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民工也应该在税收、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篇7

1. 要多给关爱。留守儿童多住在亲戚家,有的甚至在朋友和邻居家,可无论在哪,他们都属于暂时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这种情况对他们的人格和性格总会有些影响,有的狭隘自私,有的偏激暴力,有的怯懦自卑,有的放纵肤浅。当这些留守儿童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多给他们以关爱弥补他们那份心理缺失。当然同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在留守儿童的身上时就难以改正。这是由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

2. 要正确引导。留守儿童因为失去正常的父爱母爱而变成了问题儿童和难以教育的对象。但我们应该清楚,他们所失去的父爱母爱是暂时的,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他们的父爱母爱是以另一种行式存在着的,只是这种形式的爱有些艰难和苦涩。所以我们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他们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情绪和思想是可以传染的。我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次写作练习,题目是《父母的爱》。在我没作任何引导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写作,结果班级中11名留守儿童所写的内容出奇的一致,他们无一不在作文中诉说着父母走后自己孤寂的生活,以及没了父爱母爱之后自己痛苦的感受。这种情绪一下子蔓延开去,甚至到了怨恨父母的地步。如果任它滋长,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那就是在一周内与父母沟通一次,了解一下父母在城市的生活。当我得知他们都有了沟通之后,我又第二次命了同一个作文题――父母的爱。结果,这11名留守儿童,不约而同地写出了父母艰辛的工作和生活,也都流露出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所以,正确的引导是教育好留守儿童的法宝。

3. 要加强管理。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势在必行。但因为某些客观因素,管理的力度不够,方法欠妥,这主要表现在各部门缺少协调管理的机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了,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学校、各个家庭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积极稳妥的办法加以解决。

二、留守儿童教育“三不要”

篇8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大量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谋求生存,致使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如何管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

笔者根据对学校周边留守儿童的走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方面的成长问题:

(一)学习成绩落后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生活负担加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成了家庭劳动力之一,是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日常生活、劳动的助手。劳动占用了留守儿童大部分的休闲时间,自然对其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譬如不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作业等,学习成绩普遍处于班级中下等水平。

(二)心理健康存在偏差

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生活上得不到正常的照顾,情感上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与呵护,致使留守儿童内心情感压抑,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对外界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性格孤僻、情感自闭的不良性格特征,情况严重者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另一种情况是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他们内心孤独,出现心理失衡,对学习及班级活动毫无兴趣,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参与集体活动,对生活缺乏耐心与爱心,这类儿童较一般的留守儿童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关注。

(三)道德行为失范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养人只负责孩子的物质生活,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认为自己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很少去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缺失亲情,加上教育管理的不到位,留守儿童养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出现不讲卫生、乱花钱、顶撞祖辈、不服管理、说谎骗人等不良行为。在校内则表现为与班级同学关系不和,对教师的管教爱理不理,与同学有了矛盾,不通过协商处理、上报班主任等正常调节渠道,而是通过自我行为聚众赌气斗殴,道德行为失范。

(四)安全保障不到位

缺乏父母监管儿童的安全,加上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学生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由于监护人忙于日常劳动,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需要以及学习需求,极易形成管理盲区,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二、留守儿童出现成长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上述留守儿童存在的成长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不难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成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淡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就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监护人及代养人而言,绝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一方面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常识,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难以完成对孩子的学习的辅导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缺乏亲情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放任自流,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无法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三是留守儿童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因此大多数时候监护人与代养人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及道德习惯不闻不问。

(二)学校的教育措施不到位

调查发现,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其子女就近入学,学校的教学压力大大增加,出现学生人数多、班额大的现象。教学任务繁重,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难以做到个案观察、个案分析和个案辅导,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无法有针对性地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而家长恰恰看不到学校教育的缺陷所在,以为依赖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就行了,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位,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难以有效进行,不能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家庭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了解甚少,虽然通过家访等渠道与监护人及代养人签订了家校沟通手册,但家访只见学生、不见监护人的情况屡屡出现,家校合作难以实现。

(三)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

随着人们经济观念的改变,城乡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在思想深处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校园周边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大量出现,给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这一管理失范的群体带来严重的行为影响和心理干扰。校外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形成了对社会的畸形认识,让他们只看到社会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人生成长的全部。

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以为,要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场所

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出硬政策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在农村兴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爱心话吧”“爱心书屋”“爱心聊天室”等关爱场所,为留守儿童免费开放,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释疑解答活动,聘请专业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袋。同时,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通话快捷地点,不定期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倾诉与分享。

(二)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

篇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4-0016-04

“留守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子女留置在家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留守儿童在学习、安全、心理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以外,还可能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产生诸多影响。本研究试通过实证调查,在对西南地区某市农村儿童思想品德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就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一、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某市市委研究室“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教育实验项目为平台。笔者以研究者的身份于2010年2月下旬到4月下旬采用问卷、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式对两所实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工作。

问卷调查对象为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问卷答卷率为100%,有效率为99%,有效问卷总数为254份。问卷以单选为主,附加3道问答题,具体内容除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集体观、学习观、劳动观等以外,还涉及对学校德育课程的喜欢程度及对父母、老师关心自己的认知、感恩程度等。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数据和主题词频率计算方法。

访谈对象包括学生、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及各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的访谈根据问卷内容进行整理。对各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主要围绕政策法规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对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访谈围绕五个方面进行:教育实验取得的成效;目前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差异及程度;列举比较典型的个案,对其家庭情况、思想品德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说明;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对加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政策等的意见和建议。

观察对象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取,即在总体扫描的基础上聚焦典型个案。对原始记录采用质性分析方法进行总结。

(二)结果分析

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方面总体上积极向上,且群体差异不明显

从问卷调查样本数据来看,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方面总体而言是积极向上的,且群体差异不明显。比如就学习态度而言,对“你喜欢学习吗”的回答,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儿童合计占全体样本的比例为96.45%,占留守儿童的比例为98.60%。留守儿童的比例略高,笔者推测主要是因为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在发达或较发达城市打工,这对留守儿童产生了某种积极的效应,比起父母都在家乡务农的非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即使这种推测有待验证,这一数据也至少可以说明“留守儿童大多不爱学习”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再如,在“当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你感受如何”一题中,选择“非常激动,为祖国感到骄傲”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虽然在留守儿童中的比例比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但都超过了93%,表示“有一点高兴,但说不上激动”在全体学生中只有6.3%,留守儿童则为8.4%,只有2名留守儿童表示“没什么感觉”。可见,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都具有比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某些思想品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且具有群体的共性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认同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上,最突出的是儿童对雷锋精神的态度。在“你怎么看雷锋精神”这道题中,虽然选择“应该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占了一半以上,但选择“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我自己很难像他一样”的达到了32.68%,26.57%的留守儿童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这说明今天的儿童虽然多数能认同雷锋精神的价值,但真正实践的却不多。这一点在对“当你看到一位陌生的老奶奶提着很重的东西一个人吃力地上梯坎,你会怎么做”一题的回答中也可以得到印证,选择“我很想去帮她,但又有顾虑”的占全体学生的25.59%,占留守儿童的25.17%。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实际上对这一假设的情境,持“我很想去帮她,但又有顾虑”心态的儿童比例比问卷反映出的比例还要高。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一共性问题与时代变迁的社会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也折射出当今人们对乐于助人这一优良道德品质所持的复杂心态。

3.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某些思想品德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两极分化突出

虽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总体上群体差异并不明显,但这并不否认两类群体在思想品德的某些方面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尤其是留守儿童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也就是说,留守的经历要么使儿童更加懂事、独立和积极向上,要么使儿童更容易以种种消极的方式应对特殊的环境。比如在金钱和消费观念上,部分留守儿童具有金钱至上和不懂节约的不良倾向,这可能是因为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挣钱,其家庭经济状况总体而言并非最困难。再加上外出父母又常常出于一种愧疚和补偿心理,对留守的孩子舍得金钱投入,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崇拜金钱并热衷于攀比消费。比如在“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一题中,选择“为了以后赚很多的钱”的留守儿童占了71.43%,在“新学期到了,如果很多同学都买了漂亮的新文具盒,看着自己已经很旧的文具盒”这一假设的情境中,选择“吵着让大人也给自己买”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了85.71%。

另外,留守儿童在心理品质和人际交往中也更多地表现出消极的人格特征,例如在“如果你考试考得很糟糕”一题中,选择“很沮丧,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了66.67%。在“本班同学与别班同学发生了严重冲突,眼看就要打起来,你会怎么做”一题中,有60.14%的留守儿童选择“立即告诉老师,让老师及时制止”,比总体样本高出近7个百分点,而选择“劝告同学,缓解矛盾”的比例却相应下降了5.68%,这说明小学生在面对同学打架事件时普遍倾向于报告老师,而不是选择积极劝告同学,缓解矛盾。这在留守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反映出部分留守儿童在同伴群体交往中的孤僻和退缩性格。与此对照的是,部分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情绪化和进攻性的特点,在“如果你违反了纪律而被老师批评”这一情境中,虽然选择“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的留守儿童略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选择“表面一声不吭,心里很恨老师”和“当面顶撞,和老师对着干”两项合计,留守儿童占了83.33%,这说明留守儿童两极分化比较突出。

二、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问题成因分析

(一)价值多元化时代社会环境影响

总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留守儿童心目中仍然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调查是在留守儿童教育实验项目推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的,说明留守儿童是一个极易受到感染的群体,学校大力推行的唱红歌、诵经典、“亲情聊天室”等教育活动是可以取得积极教育效果的。不过即使如此,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还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前所述,受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留守儿童中金钱至上和攀比消费的观念也开始滋生并日趋突出。此外,流行文化对留守儿童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无论是在问卷还是在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都表示非常崇拜影视明星和歌星,《爱情买卖》《老鼠爱大米》等流行爱情歌曲受到他们的追捧和喜爱。

(二)家庭德育弱化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的榜样形象,当他们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下产生认识上的困惑和强烈的情感冲突时,当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面对复杂的道德判断难以取舍时,面对的往往是与自己有着较深的代沟、观念较旧、知识不足的祖辈代养者和疏于或不便管教的代养亲戚,这让留守儿童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在对留守儿童的前期访谈中,问及父母时,他们的反应多是回避、沉默甚至淡漠。在“你认为父母对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一题中,选择“学习成绩好”和“健康、安全”的占了压倒性的优势,只有13.27%的留守儿童同时选择了“不要学坏”。可见,在外务工的父母牵挂更多的是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健康安全,这一点在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这种家庭德育和监控功能的双重弱化导致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发展长期处于放任的状态,其许多过错行为和错误认识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和制止,继而发展成为较严重的思想品德问题。

(三)学校德育边缘化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你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感受是”一题的回答中,选择“我们很少上这门课”的儿童超过了34%,在“下列人物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一题中,无论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依次是“父母”“模范人物”“同学和朋友”“老师”。其中“老师”所占的比例,无论是在留守儿童中还是整个样本中,比例都没有达到9%。这说明学校对学生品德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程度也比较有限。从访谈的情况看,多数农村学校没有专职德育教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的教师一般都同时任教一至两门甚至三门以上学科。不仅如此,小学品德课还常常被占用。而思想品德教育的复杂性,尤其是留守儿童教育的艰巨性,让很多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出大乱子就行”的低层次管理型教育,德育实际上被很大程度地边缘化了。这种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例如一份来自福建关于农村小学品德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也显示,“绝大多数任课教师为兼职,专职教师极少”,“没有开齐开足课程,周课时数缩水严重”,“兼课老师在学科知识结构上‘先天不足’,加上培训不到位,造成‘后天营养不良’和专业水平偏低,难以适应教学要求”[1]。

三、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试提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三维四爱’培养模式”的初步方案。“三维四爱模式”是以资源开发为平台,以活动课程为阵地,以教师教育为支撑,以“四爱教育”为核心的一个德育系统,其中资源开发、活动课程、教师教育三个维度构成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以“四爱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即在三维条件的共同推动下螺旋式向前发展。

(一)以资源开发为平台

资源开发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主要指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建设和设施改善,可以采用政府牵头,整合社会力量多渠道进行。环境建设和设施改善要根据实际情况步步推进,以切实改善目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受教育的条件,确保留守儿童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软件主要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政策法规的完善指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精神,从制度层面保证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在现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出符合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的教育读物,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以活动课程为阵地

以活动课程为阵地,一方面要努力挖掘课堂教学和学校组织化团队活动中蕴涵的德育因素,使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开发课外活动课程。学校可以精心组织住读的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思想品德教育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融入到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留守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项工作是为留守儿童和远在外地的父母搭建起亲情交流的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从而减少或消除“留守”带给儿童的孤独感。此外还可以通过精心组织的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部分留守儿童从对父母的淡漠甚至怨恨转变为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恩。

(三)以教师教育为支撑

就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培养来看,教师知识和能力素质固然重要,但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更为关键。不过,我们不能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教师进行批评和指责,而应该在充分听取教师苦衷和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用疏导、鼓励和信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身的教育激情和潜在的能力,并提供切实的支援帮助和卓有成效的培训指导。

(四)以“四爱教育”为核心

“四爱教育”指对留守儿童进行“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教育。四爱教育应由近及远,逐步推进。我们可以说,人性中有两种对立统一的基本情感,即利己情感和利他情感。道德发展就是个体在利己情感得到合理满足的前提下发展利他情感并主动采取利他行为的过程,即以“被爱”为基础,以“爱他人”为前提。前者恰如弗洛姆所说的“童稚的爱”,即“我是因为被爱而爱”;而后者则如其所说的“成熟的爱”,即“我因为爱人所以被人爱”[2]。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博弈论也主张,儿童的“自我中心状态”常常使其出现自利的表现,但儿童在人际博弈中逐渐会从自利走向互惠互利和他利[3]。

教育留守儿童爱自己,就是要让留守儿童走出被留守带来的阴影,懂得关爱自己、善待自己,以阳光的心态健康地生活。教育留守儿童爱他人,就是要教育儿童关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感恩和宽容的心态快乐地生活。教育留守儿童爱社会和爱祖国,就是要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儿童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地生活。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大多数研究表明父母家庭教育的空缺,使很多留守儿童学业失教、学业成绩差。有部分研究者将留守儿童视为差生,甚至与问题儿童同日而语。但是在现实中,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学业成绩低,行为偏差,相反,存在这样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学习成绩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个别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甚至要好于非留守儿童。通过对这部分取得高学业成绩留守儿童的因素分析,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提供启示。

1留守儿童中高学业成就的一些共性概述

一是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对M学校的158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发现,22.5%的留守儿童成就优秀,成绩中等以上的留守儿童占总留守儿童的62.7%。这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兴趣较强,遇到困难善于求助。在学校,这部分留守儿童能遵守纪律,友爱同学,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调查还发现部分学生由非留守变成留守后成绩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父母或多或少的教养空缺不仅没有带给他们心理不良,反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是学习的自我监控意识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在学习监督和辅导方面弱于非留守儿童,主要依靠自身的监控意识。48.5%的留守儿童表示对于课堂作业能够自觉独立完成,34.8%的留守学生能过做好功课的预习和复习,56.8%的留守儿童表示对老师或是监护人交代的事情能够负责任的完成,特别是学业成绩高的留守儿童,他们能够约束自身行为,能够做到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无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更偏向自主、自理,而不是迫于监护人监督和老师的压力。

2 留守儿童高学业成就的相关因素分析

2.1个人因素

个体因素是指影响留守儿童学业成就个体内部因素,主要有个体的学习兴趣、自我管理、学习习惯、个性等。调查中发现这部分高学业成就的留守儿童的学校情况表现出以下共性:第一,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机较强。他们普遍表示热爱学习,能够从学习中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第二,性格个性方面的因素。68.4%的高学业成就的留守儿童性格偏向沉稳、内向,在学习上能够对自己负责,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并和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自我监控能力强。由于父母长期或者短期的家庭教养空缺,这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见困难无法得到父母有效及时的帮助。但客观上,留守儿童的独立自理能力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增强,在个性方面也显得成熟懂事。最后,由于这部分学生性格温婉、内向,能够很好的协调人际关系,特别是能够与父母保持畅通的亲子交流,得到父母的激励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习。

2.2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基础场所。监护人情况、父母文化素养以及家庭氛围都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从监护情况看,高学业成就留守儿童与其他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没有差别,都归于祖辈监护、单亲监护、亲友监护和自我监护这四类。但是高学业成就的留守儿童监护的教养方式却表现出以下优势:第一,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78.3%的高学业成就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从不强制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是给出意见,让留守儿童结合自身的思考获得解决方法。可见留守儿童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探求问题的能力。第二,良性的亲子互动。父母不仅保持同留守儿童密切的联系,还增强与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第三,部分监护人的文化素养较高。在部分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家庭,留守的一方能够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提供物质资源比如课外书籍、参与课外的兴趣小组等。部分监护人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给与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还有一部分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留守儿童个性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就养成了自尊、自理、自助的独立性格,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学习上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习的提高。

2.3 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教养空缺,学校教育便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关于学校因素的影响,我们走访了M学校并访谈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学校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由于留守儿童数量多、部分问题突出,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跟进信息,并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临时监护人的信息交流,关注和化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给予关心资助,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开设各类兴趣活动班,组织各类竞赛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增强其成就体验,提升学习的动力。第二,完善寄宿制。走访中我们发现,M学校七年级到九年级都实行寄宿,餐饮、住宿、医疗卫生、活动室等配套设施齐全,并设有相关保育员管理学生生活。第三,教师素质高,对于部分留守儿童采用激励式教育,增加留守儿童成就感。部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做心理咨询,及时疏导不良心理因素,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

3启示建议

3.1集各方之力,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政府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

家庭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小单位,父母教养意识、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留守儿童处于成长问题的多发期,尤其需要父母关心爱护。“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投资”,“知识是最好的礼物”,作为父母不能一味追求经济的富裕,而荒废了孩子的学业,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活跃亲子关系,免除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是家庭应尽的责任。

在父母监护空缺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作为学校,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实行寄宿制,为留守儿童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再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风貌。最好要密切与监护人的联系,提供互动平台让监护人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建立真正意义上“留守儿童之家”,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调动农村社区的积极因素,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增加对教育的物资投入,引导学校关心关注留守儿童,明确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学校环境。同时积极整合社区、学校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共同为关心支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3.2培养留守儿童自我监控的能力,做到自主、自立、自强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留守儿童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期,监护人和教师有意识的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的教育,提高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进步的自理能力和适应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强化对自身能力的认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多多关注留守儿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能力。同时在生活中,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孝义,王有青.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教师应对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

[2]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篇11

中图分类号:D6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被迫成长,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就是留守儿童的生活写照。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个特殊群体在不断壮大,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正确的管理,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价值观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异常,留守青少年越轨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保护好、教育好这一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一、调查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笔者选取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的N村作为调查地点,N村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最南部的姑婆山脚下,毗邻广东,当地资源丰富,农业发达。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向广东地区打工,仅N村就有留守儿童89名,最小的才0.5周岁,最大的18岁,超过60%的儿童在4―13岁之间。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爷爷奶奶监护,与父母极少联系,跟父母感情较为淡薄,在调查中得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爷爷奶奶已然不能胜任“家长”的职责,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越轨现象严重。

二、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留守儿童的生活,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手段,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各方面的表现,发现留守生活对留守儿童自身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1、 “家长”失职,家庭教育和管理缺失。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而家庭管理是家长最重要的家庭技能之一,一对成功的父母,必须要懂得管理你的家庭,言传身教。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卫生,不讲礼貌;在学校,他们行为散漫,缺乏约束,抽烟、沉溺网络。笔者在调查中就曾遇到多次无理索取财物的情况,其中有8名青少年曾经因为偷窃同学、邻居财物,恐吓低年级同学勒索钱财被遣送回家教育,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电话教训、呵斥早已失去威慑力,而爷爷奶奶作为家长早已失职,一味的宠溺和补偿。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认知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

2、 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引导,异往障碍。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日常交往中,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误导、人际交往的缺乏,导致了留守儿童异往的障碍。在生活中,男女界限划分得很清楚,相互排斥,相互独立于各自的小团体中,这在女生群体里反应比较强烈,连拉个手都不愿意。原因很简单,因为父母说跟男孩子在一起玩不安全,会怀孕,电视上和新闻都有这样的例子,所以她们都不敢随便跟男生在一起玩游戏或者学习。其实导致这种人际交往不畅,直接原因主要是留守儿童自身方面,表现在:留守儿童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自卑心理、猜疑心理、羞怯心理和孤独心理等;还有留守儿童不良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而家长和学校要负担更多的一部分责任,家长在外打工,不能对子女循循善诱,为了省时省力,直接告诉女孩子说男生都是坏人,不能跟男生说话、牵手、拥抱,不能一起玩耍,一旦怎么样,就怎么样;而学校方面,教师的关心教育不够以及学生的错误认知。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承担者,对儿童的生活技能、道德品质、社会规范、社会认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不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应该引起重视,并给予正确引导。

3、 情感缺失,性格冷漠。

调查显示,与父母长期分居的生活对留守儿童情感、心理影响最为明显和复杂。父母外出打工,经济富裕了,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是,长期分居,留守儿童不仅生活得不到照料,情感上也得不到抚慰,跟父母的感情冷淡,没有安全感,导致留守儿童对周围环境缺乏感悟,缺乏热心,性格冷漠,自卑、喜欢独处。这种冷漠在笔者离开N村,孩子们毫无反应时体会最深。

4、 学习情况堪忧。

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早期学习的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较好,但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督,极少的留守儿童能保持良好,学习的主动性差,厌学弃学的情况不在少数,学习情况堪忧。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可以从家庭、社区、政府等几方面努力,构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

1、 家庭

家庭是社会关系的最初经历,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因而,无论是父母或者是监护人,都应当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在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家长要改善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多方面增进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2、 学校

老师,无疑是留守儿童人生中的导师,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和认知直接来源于他的老师,所以,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教师应该更尽心,更加注重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建立家校共有的社会化教育模式,增进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政府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多方位保护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出;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大力支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建立,引进社会工作服务专业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切实帮助。

4、社会工作介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房子漂亮了,村民口袋胀了,农村生活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还在留守,社会工作介入是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指导,应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时社会工作者就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其问题。因此,发展农村社会工作,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政府应该完善政策,着力注重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建立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立足促进农村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提高,而且这也是新农村建设下的必然趋势。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构建多种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篇12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交往等活动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在当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的数目不断增加,父母与儿童长期的分离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各个层面对此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就有关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还较少。

一、研究过程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留守儿童跟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跟其他地区一样,就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另一类则是藏族纯牧区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游牧而被长留守在家乡的少年儿童。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在全县14个乡中的4所中学和60多所小学中,抽取了4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半结构式访谈、个案追踪法、比较研究法、影视法以及其他的参与式方法,多维度的搜集资料与信息。其中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问卷414份,回收率为82.8%。其中2份回答不完整被剔除,有效问卷为412份,有效率99.5%。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现状

1.学习成绩方面

(1)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更好。在夏河县的寄宿制学校中,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优于非留守儿童。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学生”已经成为主体,他们能够体会父母外出务工或游牧的艰辛与不易,希望通过好成绩来报答父母。

(2)非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寄宿制学校超过6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是一般,接近2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有70%的学生在成为留守儿童之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2.人际交往方面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的儿童能和班级的其他同学和睦相处,85%以上的儿童有很多或有一些与自己要好的朋友,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或游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一种“群体认同感”,留守儿童更愿意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相似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殊的亚文化。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

1.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自立、更坚强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比非留守儿童明显要高,一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老人的年龄普遍较大,而且往往是同时照顾几个孩子,他们的精力有限,所以这些留守儿童必须自立,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其他人。留守儿童面对于生活中的困难,基本上都能够积极主动的面对。

2.留守儿童的生活艰辛,缺乏应有的照顾

留守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卫生习惯比较差。大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一件衣服会连续穿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持续几天不洗手不洗脸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部分留守儿童很难按时吃饭,随便吃块干馒头就是一顿饭,有时可能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对于无监护人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更糟糕,尤其在生病的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大多留守儿童就只是默默的忍受着。

3.隔代监护,过分溺爱,教育方式欠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在学校学习更加有信心,更积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不完整的家庭。祖辈往往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只要每天去上学就行,至于学习情况、日常行为、道德品行则很少过问。祖辈们大多年迈体衰,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在学习上不能给孩子更多帮助,平时也很难和孩子有畅通的交流。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1.亲子关系方面

在纯牧区,留守对亲子关系影响不大。在纯牧区,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四个以上的子女。从受民族、地域、文化传统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他们更看重整个家族的关系。据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他们因为父母一天都在外忙着照顾草场、放牧,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交流少,亲情往往只是一个“称呼”上的关系,但相互之间感情表露较少,他们把血缘关系看得更重,很重视“大家族”之间的群体关系。

在非牧区,留守对亲子关系影响较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的,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跟父母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相对淡薄,有一个非常典型个案:雯雯(化名)的父母在她六岁时外出打工,六年来一直没回过家。当调查人员问她是否想爸爸妈妈时,她说:“不想!习惯了。”

2.留守儿童内心压抑

家庭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生活中的困难、压力等各种心里话无法给父母述说,再加上一些孩子比较敏感,本能的把很多事都压在心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不会将心里话跟父母或其他长辈说,而是选择了朋友或同学,有的干脆憋在心里,时间长了难免压抑。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最需要父母照顾、关心的年龄阶段,然而生活的需要父母外出,使他们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本该是快乐生活却蒙上了一层不快乐的气息。

篇13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2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201310580019),肇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肇庆学院学生学术引导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JGZB201202)的研究成果。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不同。冯建等认为,“留守儿童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存在的一种特殊儿童群体的称谓,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一种亲子离异现象的描绘。”吴霓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孩子的长辈、亲戚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范方等人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双亲长年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成年孩子。”周福林等人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点,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没能与孩子在一起生活。

因此,要界定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必须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生活在农村或城镇地区的儿童;第二,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时间外出务工,不能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第三,由父母以外的人承担照顾和抚养义务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出现,意味着儿童的监护权发生了变化,原来由父母双方共同监护变为由父母一方或父母之外的人监护,监护的方式主要有隔代、上代和自我监护三种。留守的类型也可以细分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六种。以上特点不仅是判断是否属于留守儿童的要素,同时也表明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

二、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1.留守儿童现状研究。

(1)留守儿童数量急增,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与2005年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留守儿童快速膨胀。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的调查发现,学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8.37%,比2005年增加了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分别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32.01%和16.30%。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可见,学前留守儿童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呈减少趋势。

2.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研究。刘正奎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状态焦虑水平上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年龄越小时父母就离开的儿童,其焦虑水平越高;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频次对其焦虑水平也有重要影响。刘宗发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年龄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升高,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呈递增趋势。程黎的研究显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明显地高于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儿童,而父母双方均在家儿童的自尊水平与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儿童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娇弱的身体需要父母的关爱,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父母的呵护,他们懵懂的情感需要父母的引导。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导致他们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3.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刘宗发提出:“对于留守儿童自身而言,要意识到社会支持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叶敬忠认为,随着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也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与外出者关系疏远,而与现实生活中密切联系的成员的关系有所加强。曹建平认为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社会支持的朋辈性、亲子关系的残缺性、教育管理的松散性、社会交往的闭锁性和自主性。”王秋香认为,“由于父母的外出,父母和家庭在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弱化,同辈群体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不难发现,同辈群体的支持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利弊兼具,如何进行正确引导,挖掘同辈群体支持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影响是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三、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监护人因素。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研究发现,亲属有物质使用问题、犯罪史和教育技巧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再次进入寄养系统的高风险。父母和看护人的温暖理解或支持温暖等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意义。叶敬忠认为,“母亲作为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能得到较好的照顾,而隔代监护下的留守儿童问题最多。”另有研究者发现,对留守儿童而言,即使父母双方均不在身边, 但只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得当, 监护人积极给予“替代性”父母情感和责任,这样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似甚至发展得更好。可见,监护人的选择对留守儿童成长有重要意义。

2.父母因素。

(1)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和亲密度。雷雳等指出:亲子沟通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异常的沟通则造成性或非社会性心理行为。如果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亲子关系日趋消淡,他们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2)家庭的完整性。单亲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的不安不仅来自父母离开自己,还有父母的离异或离开。徐阳的研究发现,单亲留守儿童既要承受家庭破裂的压力还要承受单方父母外出的压力,这些儿童大部分是问题儿童。

(3)留守类型。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中的一方养育,有的由于父母双方的离开处于亲属寄养状态中。戴柔儿的研究分析,辗转于不同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会面临特殊的心理发展任务:维持于父母的心理连接,维持与寄养家庭代养者的心理连接,平衡与父母、代养者之间的心理连接。

3.学校因素。

(1)学校办学模式。肖敏等人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寄宿制留守儿童,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这表明寄宿制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作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资源匮乏的地区,为了儿童能健康成长,减少安全事故,寄宿制学校不失为一个好的办学模式。

(2)同伴关系。彭丽秀等关于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同伴关系分析的研究显示,同伴关系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与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并与生活满意度的各维度呈显著相关。当儿童没有办法与父母随时联系,缺少关爱时,同伴关系给予了留守儿童情感上的支持。

4.社会因素。

(1)留守儿童的数量。“相对剥夺感”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当一个村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甚至成为主流群体时,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产生一种共识,不感到陌生,他们就没有相对剥夺感的出现,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2)当地的风俗文化。同一姓氏集居的村落,具有血缘关系,村里成员的监管对儿童行为有较好的影响,留守儿童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具有优良教育传统、重视儿童教育的村落,也会对留守儿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当地的治安状况。蔡澄邰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放学后学校管不了、父母无法过问、祖父母放任也难管,导致放学后时间成为管理真空时间。而近年来农村小镇上一些公开的或隐蔽的网吧,大量招徕甚至引诱在校学生,儿童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此外,农闲时节,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无事可做就会赌博,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这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四、留守儿童研究的展望

以往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这对今后的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也发现研究中的一些不足,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1.研究对象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学前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的主流,目前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学龄期(小学和初中),关于学前留守儿童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已有研究大多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这样的研究结果受到研究方法本身的限制。就留守儿童问题本身来说,量化的研究方法过于粗放和简单,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可能更能发现某些重要的内容。

3.研究的地域性。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出现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所以它的存在必然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各地的留守儿童状况如何,存在哪些差别?如何针对地域差别给予相应的教育建议?这也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重要应用价值。

4.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问题。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务之急,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应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吴霓,程秀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升梁山县韩岗镇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3).

[3]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

[4]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

[5]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6]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7]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8]刘宗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研究[J].教育评论,2013,(2).

[9]程黎,王寅梅,刘玉娟.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2).

[10]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12]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7).

[13]Koh E,Testa MF.Children discharged from kin and non-kin foster homes:Do the risks of foster care re-entry differ?[J].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1, 33(9):1497-1505.

[14]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学院,2006.

[15]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

[16]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17]雷雳,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6).

[18]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

[19]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0]戴柔儿,贾晓明.亲属寄养儿童分离与个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

[21]肖敏,葛缨,曹成刚.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11(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