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公益活动的理解

对公益活动的理解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2: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公益活动的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公益活动的理解

篇1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 人们对身体健康也更加重视,对现在的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特殊疾病的结核病,对医疗服务也需要特殊处理,尤其对护理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医疗单位普遍存在医疗纠纷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良好形象.护理服务作为医疗服务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其服务水平提高,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可帮助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的文件,在院内积极筹划并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10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对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于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住进我院的肺结核患者,分别住在试验、非试验病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分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符合可比性要求。

1.2 研究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制定的关于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入院指导、医护人员态度、医护人员有关疾病的诊治及其说明、使用药物的相关药物说明、饮食指导、生活护理指导、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护理人员服务满意评分等12条项目。评价标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其中基本满意属于满意的范畴。由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首先,将本问卷的目的和要求详细告知患者,应由患者本人当场填写,对于特殊情况下不能书写但是头脑清醒的患者,可由调查员按其意愿代填,当场回收问卷。对所选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100份问卷当场回收,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分析 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100份调查数据进行处理。X2检验进行比较。2 结 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

表1 两组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n=60)

调查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满意例数 满意度(%) 满意例数 满意度(%)

P

护士的入院指导是否满意 49 98 44 88 <0.05

入院时对于护士的护理服务是否满意 49 98 45 90 <0.05

护士指导您的饮食服务是否满意 48 96 44 88 <0.05

护士解释诊治工作是否满意 49 98 45 90 <0.05

药物的说明是否满意 49 98 45 90 <0.05

护士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否满意 48 96 44 88 <0.05

当您活动不便时护士的服务是否满意 49 98 45 90 <0.05

有事呼叫使护士到位时间是否满意 48 96 45 90 <0.05

我院的后勤工作是否满意 49 98 44 88 <0.05

我院的护理服务是否放心 49 98 44 88 <0.05

3 讨 论

肺结核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具有传染性, 患病后角色发生转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患者的社会支持缺乏,受到社会各方面施加的各种压力,心理和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1]。因而,肺结核患者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以及更好的医疗方面的服务,如希望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医学专业技术与知识[2]。现代提倡的优质护理服务符合患者、临床、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使服务更有效,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患者的核心。优质护理服务能为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做到了安全、方便、有效、满意的要求,受到患者的欢迎和满意。

本次调查显示,开展优质服务后,护理人员能更好的指导患者进行生活、饮食方面的护理,对患者所患疾病的认识加深、能更好的指导患者的用药以及相关治疗、检查等。在实行床边工作制时,护理人员能主动巡视患者,及时处理患者输液、呼叫等情况。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开展“ 优势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活动,一方面提高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工作者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篇2

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新营销》:与跨国公司深入人心的公益营销相比,本土企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里?

张敏:我觉得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决策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点性的决策过程,个人偏好的色彩很强烈,这种状况不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都存在,即使是在规模非常大的国有企业里,其决策也与决策者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其次,在执行上,本土企业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这是本土企业公益营销的一个现状。所谓缺乏科学性,就是无法与企业的品牌、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相结合;所谓缺乏系统性,就是绝大部分公益营销都是一锤子买卖,不仅没有后期的持续运作,而且在决策过程中就没有考虑战略性和长期性;最后是在意识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一种经营的意识,对公益营销缺乏全面的认识。公益营销的主语是营销,定语是公益,它是用一种公益的方法和公益的内容去做营销。

《新营销》:很多本土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会以个人身份从事一些公益活动,而外界对此的理解是这些企业家个人在积德行善,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张敏:我认为这就是企业家个人在积德行善,因为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财产。在这种前提下,他从事什么样的公益活动,都是他的自主行为。像这种捐赠,它不是公益营销,而是一种公益行为。如果说我们把企业家通过一个捐赠行为参与一个公益活动理解为公益营销的话,我觉得从营销的角度说,是不合格的。

因为公益营销不等同于公益活动。营销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即挣得钱越多越好;第二个是企业利润率的最大化,即越是轻松地挣钱越好,也就是所谓的品牌的力量。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盲目的或者没有计划的捐赠行为,是达不到营销效果的,甚至还会产生反面效果。

公益营销的误区

《新营销》:很多本土企业往往是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才大搞公益慈善捐款,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你认为中国企业公益营销的误区还有哪些?

张敏:从根本上说,大部分本土企业主要是混淆了公益活动和公益营销的概念。公益营销和公益活动不是一个概念。国内的很多文章都把公益营销理解为公益活动。有些人对公益营销的理解,就是我拿10万元做公益活动,拿100万元宣传公益活动,然后得到1000万元的收益。当然,这是人们理解的一种良性的比较优秀的公益营销。但是,这种模式仅仅是公益营销中的一种,它采用我们狭义理解上的公益活动来进行营销,它的内核是通过公益活动形成新闻效应,通过新闻效应扩大公关和广告效果。实际上这是狭义的公益营销。

狭义的公益营销,也就是通过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件形成新闻爆发点,然后进行放大。如果把公益抽掉的话,实际上就是一种活动营销。

《新营销》:从很多企业实际操作的公益营销案例来看,并非所有的公益营销都是灵丹妙药,有些企业的公益营销做得不到位,反而会引起反感。你认为本土企业在公益营销方面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张敏:最薄弱的地方在于缺乏一种价值观的指导。我觉得公益营销的本质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也就是说,企业从一开始定位自己的企业时,就是一种公益的定位。比如说万科,它的定位就是让所有的人都住上房子,它对企业的理解本身就是公益的,基于这样一个角度去考虑,在营销的过程中才能始终不渝地贯彻公益的内容。但很多本土企业对自己企业的定位就是一个口号,没有具体内容。有很多企业做得很大,但是对自己企业的认识,对员工的认识,对自己服务对象的认识,对自己产品的认识,对自己公关广告活动的认识,却很不够。而蒙牛的公益营销,我觉得就很纯粹,做得也很优秀,因为蒙牛一开始的企业定位,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上牛奶。在这种公益营销价值观的指引下,决策层、执行层以及企业的各种营销活动就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理念,

“公益”与“利益”的矛盾

《新营销》:公益营销投入的周期比较长,短期内并不能产生明显效果。而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希望自己的营销投入能很快地产生良好的回报,这与公益营销的持续性和长期性矛盾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对矛盾?

张敏:公益营销要求回报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公益营销也的确可以产生短期的回报。既然公益营销可以理解为一种事件营销,那么要求短期效果也是正常的。只是,公益营销只是所有营销方式中的一种,在营销这个大领域里,公益营销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企业营销的全部,也不是必然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不应该寄予公益营销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回报。事实上,不论公益营销做得多好,它在企业的营销手段当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因为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企业的广告。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觉悟的提高,以及企业自身要求的提升,公益营销可能会越来越多。因为在一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的力量主要来自客户关系,消费者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认可来认识产品。我们中国的企业之所以品牌力不强、议价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企业的认识不够。

篇3

公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中国青少年的公益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公益活动,形成开展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为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一、美日青少年的公益活动现状美国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公民,其公益教育不仅纳入了美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法律和社会机制的保证,主要体现在: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习惯,很多小学、初、高中学校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参与社会服务的经历,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开设专门的社会公益的监管机构,如公益学习协会、公益学习信息中心等,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与评价。还有很多的机构接受和指导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如基金会、社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很多大学会把申请者的社会公益经历看做是一条“隐形”的录取标准,一些用人企业或机构更会把应聘者大学期间甚至小学、初中时期的社会公益经历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标准。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校内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日本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政府的重视,从教育、经济等领域给予大力支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理念,把公益精神划入校内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完备的公益活动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举办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二是完整的公益法律法规体系,凡涉及公益事业发展、机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法律体系详细而明确,保障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青少年公益精神的传播。美、日等国高度重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发展,一是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经济上给予保障,三是制定相对完善的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至把青少年公益活动纳入了国家课程教育体系。那么,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开展如何?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我国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全面;二是青少年公益意识淡薄,对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参加的;三是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途径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四是相关部门对青少年公益活动重视不够,缺少宣传和监管;五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满怀期望,希望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再丰富一些,活动内容可考虑一下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二、美日等国青少年公益活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要推动公益活动的开展,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借鉴先进国家把公益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制定青少年公益活动在校内的实施方案。其次,增强经济扶持,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经费是校外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公益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公益活动要做大做实,活动中心的服务对象就要扩大,特别是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农民工子弟等需要服务。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的建设和活动经费,是确保青少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开展根本性改观的重要保障。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规范与推动。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法规体系,一是政府应对青少年公益活动出台相关政策,激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到青少年公益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应鼓励地方积极出台促进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多层次法规政策体系。三是政府应出台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组织及相关组织团体的行为不规范和公开透明机制不明确等相关问题。

3.培育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出现了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偏差,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青少年认为公益服务就是义务劳动,有青少年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为了做秀。这些理解误区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为培养青少年的公益意识产生了障碍。还有受助者的“假托”和施助者的“伪慈善”在青少年公益活动中的出现,造成了青少年公益组织的价值观失落、诚信缺失等。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需要校内外和家庭等社会大环境的宣传渗透。学校普及公益知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家长正确引导价值观,社会营造公益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公益文化精神的传播发扬。

4.搭建公益平台,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常规的校园公益活动。二是校外活动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可持续的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整合社会力量传承公益精神。借鉴国外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创建多元化的公益活动形式是我国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的服务内涵。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公益讲座,涉及安全、环保、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安全体验、环保动员、科技探索、文艺义演、参观学习、职业体验等活动。围绕青少年品德、文化与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尊老助残慰问帮扶的手拉手、传承与交流民间传统文化等活动;积极开展能力拓展训练营,文艺特长比赛等活动。针对贫困、留守及特殊青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兴趣特长培训、文艺社团体验等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圆梦活动。

5.完善公益监管和服务体系

篇4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nd College

Public Culture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OU Weiwei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welfare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events formed university publ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charity is in good shape, universities increasingly rich public cul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in culture there are still some influence and restrict development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must manage through education, advocacy promo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to guide students and university public culture toward healthy direc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elfare activities; public culture

1 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的独特优势

第一,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生命力较强。这是因为,公益源自人们普遍具有的“善心”,只要人心向善、助人之心永存,公益精神就能长期存在,公益活动就可以在一届届大学生中开展下去,优秀活动项目就建设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品牌活动;公益文化就能长期传承,公益文化就能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海之子”研究生支教团,在一届一届研究生中传承,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校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著名品牌。

第二,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有利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培养。青年人特有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关注和关心,是大学生公益精神生生不息的基础条件,而公益精神、公益意识本身就是文明社会中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品质。“育人”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公益文化所独具的感动人心、砥砺品格的人格教育功能,能够促进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社会公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建设,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作用。一个没有公益精神的社会不可能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只有包含社会公益精神、公益事业、公益活动、公益文化的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公益体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人人爱公益、人人做公益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当代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具有明显的能力优势。当代大学生成长、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规律了解较多,他们普遍具有主动的传播意识和能力,善于利用博客、网络空间、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对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有利于提高这些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上升,大学生日益成为公益事业的校园践行者。从大学公益文化和活动的发展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传播和践行公益精神、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意愿和行动。同时,除了为患病无钱医治的同学募捐、到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等传统公益活动形式之外,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对活动形式进行了创新,使公益活动的社会效益得到加强、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尤其是有些大学生公益活动已经在当地成为品牌,吸引更多社会人士的参与和帮助。例如,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传承和发扬当地知名公益品牌“微尘精神”而进行的“晚报义卖作微尘”活动,通过每周末组织大学生义卖当地报纸筹集善款,参与公益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持续进行三年,累积两万余人次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成为“微尘精神”的践行者。该活动项目已在市民当中形成影响力和品牌效益,很多周末出行的市民看到卖报的青年学生,都会主动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而该校另一支大学生团队进行的“青农虹书屋”计划,则是利用每学期的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多种渠道的善款筹集,然后利用假期时间购买图书,到山东省较为贫困的农村小学进行图书室建设和义务维护,作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公益活动,该项目具有鲜明的“服务三农”的特色。

2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学生公益视野狭窄,公益活动往往集中于部分固定内容开展,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主要集中在关心残障人士、农村儿童、孤寡老人等方面。由于爱心过于集中,有时甚至不免出现尴尬局面。如有些福利院在特殊节日就出现了大学生“前一拨刚走后一拨又来”以至于应接不暇的情况;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基本一致,缺乏创新。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群体对公益事业和公益精神的理解还比较狭隘,承载公益精神的活动项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创新。

二是存在部分以公益博“名”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引导。应该看到,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总体上是一种不求名、不求利的奉献行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但也必须指出,在大学校园中,确实存在少部分大学生以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为竞聘、就业、甚至入党的“资本”和“形象”,增加竞争砝码。这种不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是大学生个人公益精神的保持具有不确定性。部分大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公益活动,走进社会之后就将之抛在脑后,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生的行为选择。在大学校园里培养起来的公益精神,如何确保进入社会之后继续保持,而不是出门就丢?这归根结底是学校公益教育与社会公益文化氛围有效衔接的问题,也是我国公益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只有确保大学生在校园中培养起来的公益精神在走进社会后能继续发扬光大,不仅“公益一时”,更“公益一生”,才能最终有利于公益社会、和谐社会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

四是大学生公益活动的举办缺乏专业知识。大学生公益活动普遍存在缺乏基础公益知识和活动相关知识的问题。以为农村儿童进行图书募捐为例,由于儿童读者本身存在年龄、知识水平上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有较为严格的阶段性分类,一般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来自社会上的募捐人往往只是把自己家里不再需要的图书捐出,并不会有详细的分类,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将图书进行选择和分类,才能赠与相应年龄段的农村儿童。如果组织者缺乏相关的图书知识,就容易使赠送的图书鱼龙混杂,甚至包含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只能“好心办坏事”。再如有些大学生选择为福利院儿童募集善款购买食品的方式做公益,这其中涉及到食品安全等问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五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公益行为必须注意识别虚假信息。不少大学生公益活动源于网络上的求救信息。如每年入冬时,很多网站、空间、QQ群上都有不少向农村儿童、灾区儿童、偏远地区儿童捐赠衣物和钱款的信息。已有媒体调查证实,这些信息不乏虚假信息,最终目的是骗取乐善好施者的钱物。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辨识和处理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六是大学生公益活动常常偏安校园一隅,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公益服务。大学生组织公益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思想活跃、有比较充足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容易组成团队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等,劣势则在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公益活动常常只局限在校园中和校园周边,面向学校师生和周边市民,活动必然得不到有力支持。只有走出校园,广泛吸收来自民间的爱心力量,才能做得更成功、更有实效。

3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和大学公益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首先,从教育管理角度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联合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以制度、机制保障宏观的管理和引导;学校可指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公益团队或公益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全程指导和帮助,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学校与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目的人群或组织机构进行联系,采取合作建立大学生公益教育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架设桥梁;给予优秀公益活动项目品牌化建设空间,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评选中给予相对倾斜的政策,确保优秀项目得到及时有效的扶持,促进活动项目或团队做大、做强;加强公益活动的审批管理,在审批环节帮学生把关,避免出现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活动;根据公益项目需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角度为公益活动提供工作室等扶持。

其次,从宣传推广角度上,对发展较好或已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进行积极的宣传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推动品牌走向社会,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学校可以向当地年度“感动人物”等文化品牌评选活动进行推荐,帮助其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

从公益教育角度来说,为帮助有志于公益事业的同学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同时让更多同学提高公益意识,传承公益精神,学校应支持和鼓励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开设有关公共选修课;也可以邀请社会知名的公益活动家来校做报告或进行讲座,让公益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三,从作为公益活动主体的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活动设计应该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学校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如农业类高校具有明显的服务三农的专业优势,来自农业、涉农、近农类专业的大学生较多,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更为了解,开展公益活动尤其适合走进农村、结合农业、走近农民进行。其次,大学生公益活动应该长期有持续建设的可行性规划。这是因为,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丰富、善变,现实中确实存在很多大学生公益活动“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因此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4 小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大学公益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还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让大学生公益活动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篇5

一、假公益真炒作

公益不公,必乱其中。2011年“六一”儿童节,贵州卫视官方微博及新闻消息,为了能够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是灾区的孩子们享受到关爱和体贴,贵州卫视已经去了100所小学进行“我的苹果梦”为主题的下乡送苹果慰问活动,这一活动遭到很多媒体及网友的强烈批判,纷纷质疑贵州卫视打着公益的旗号作秀。质疑这是贵州卫视王牌情感节目《人生》被广电总局永久停办后的一次危机公关,还质疑这是贵州卫视端午节后将改叫“苹果台”,送苹果是为炒作“苹果”概念。尽管该电视台做了相关回应,但是这次公益活动确实给该电视台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媒体做公益活动需要有平常心,并要避开炒作之嫌,踏踏实实地做好公益活动。

二、重报道轻公益

公益不益,施受不利。所做公益不能真正体现“益”,会使施益方和受益方都受到损害。无论是电视、报纸、广播还是互联网,媒体所做公益活动日益繁多且花样频现,为福利院做社会募捐、设立贫困学子奖学金、组织赴贫困山区支教活动等等。财务(物品明细)公开是这些公益活动最为关键的环节,但这个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媒体所忽略,相反,在活动报道上篇幅大、形式新、轰动效应强烈,抓人眼球,是一些媒体举办公益活动的常态,媒体作为报道方的优势,遮掩了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纰漏甚至是错误。

一些媒体为组织公益活动或是慈善救助设立专门账号,但这些账号很少有第三方进行监督。施益方只能通过报道来知道自己捐赠的财物去向。一些爱心人士把财物直接捐到媒体,出于完全的信任,而所捐财物的公益分配去向流程,多半没有第三方进行公正与监督。这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媒体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并将遭受信任危机。同时,也将使人们的公益信念和公益追求受到严重的伤害。

山东日照“爱心联盟”成立3年,共救助了90多名残疾、贫困学生,累计捐献50多万元现金。这个联盟有一个公共账户,银行卡、统计捐款名单、密码分别由三个人来保管,取款还需要会长签名,即使取卡里的一块钱,也要经过四个人之手。每次募捐活动,相关负责人都要把账目统计清楚,然后放到爱心QQ群和爱心博客上,让会员都能够查到自己捐钱的流向。并且会在救助现场录像录音,让没有到场的爱心会员了解自己所捐钱物的去向。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值得媒体做公益活动时借鉴与学习。

三、求效应不长久

近年来,公益报道及公益活动成为媒体之间品牌竞争的手段之一。但媒体必须认识到,打造品牌和公益行动是互为促进的,媒体公益活动策划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与媒体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成正比。但为节省成本,为博得短期效应,媒体会选择并策划一些短平快的公益活动。比如举办一些有名人参与公益的活动,好操作、耗时短;还有结合社会背景、政治要求的专题公益活动,比如节能减排公益行动等。

如何规范并走向成熟

一、媒体公益活动应注意的理念

1.给予与宽容

公益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笔者单位近年来一直在做“奔赴大学之约”助学活动,帮助那些贫困的准大学生走进大学,每年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因为获得信息晚或是出差在外等原因赶到报社要求资助的,经过对接后,这些提供资助的爱心人士都感谢报社为他们找到了救助对象。事实上,在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中,社团或基金组织数量很有限,许多愿意参与到慈善等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往往因为找不到组织,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完成对社会的公益贡献。在公益报道中,媒体能够了解并掌握公益是一种给予。媒体做公益活动也要首先明确,这是媒体对社会的一种无条件的奉献。

宽容应该是公益事业的主流行为方式。在公益事业中,没有法律明文约束谁该捐赠、志愿服务或不该捐赠等,道德在公益行为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社会对公益行为就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过高的道德标准往往会使公益行为变得虚伪或者暴力。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也应该宽容,不苛责。

2.高调与尊重

许多慈善家公开宣扬自身的慈善行为。在我国也有以慈善人士命名的学校、基金会、图书馆等,如田家炳中学。公益事业是阳光事业,高调是公益的一种特质。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要利用自身传播特性,把公益的高调特质发扬光大,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能夸大失实。

现代公益在要求透明中又有不透明。这便是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和隐私。在国外,这一点比较突出,多半慈善家的宴会是不让记者参加的。公益权应该高于社会知情权,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应该是现代公益的一种品格。人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受益方的状况。我国有关法律对于捐赠人的权益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应该充分认识并做到尊重施益方的意愿,不能为了彰显活动的规模和层次,吸引读者眼球而不顾施益方的利益曝光各种信息。

3.个体与全民

我们必须认识到,全民公益优于个体公益,尽管公益行为有着充分的个性化特征。但在整体的现代公益建设过程中,全民公益是主导方向,鼓励大众广泛参与。群体关系明显的社团公益组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从事公益行动也相对成熟。我国社团公益组织数量过少,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在此情况下,个体公益行为便尤显突出。而事实上,我国全民公益的意识和热情正在蓬勃向上,媒体做公益活动必须考虑到参与人群范围,为大众公益广开服务之门。而不是凸显个体魅力或是突出媒体地位与作用。

二、媒体要认清自己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责任和义务

媒体做公益活动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媒体应该是一个创造者和贡献者,同时也是一个示范者。媒体较其他社会机构或组织更有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媒体还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和放大效应等独特优势,便于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把握公益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传媒体系的不断扩大,以互联网为新生力量的网络公益行动也成为媒体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通过组织公益活动,搭建公益平台,为社会各种自主力量提供了对话与合作的机会,实现有效公益,推动社会深化公民责任。媒体做好公益活动,能够扩大公益影响,促进公益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媒体做好公益活动,能够使不同机构、不同业界、不同人群融洽社会关系。

三、媒体要真诚运作并理性发声

媒体做公益活动需要有公益精神,公益精神就是愿意为改善某个公共领域而努力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真诚无私的。媒体做公益活动更需要有一颗公德心,尊重并遵循公益事业的特性,不为私利而张扬宣传,不为目的而虚做文章。

2010年,曹德旺经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5省市旱灾区贫困农户捐赠2亿元,要求该基金会在半年内将善款按每户2000元发至近10万农户手中,且管理费不超3%,差错率不超1%。这也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当时网络上呈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说曹德旺做得好,是真正的善人,而另一种则是骂基金会要收3%的管理费太黑。后来有一家电台点评,国家规定上限是10%,公益机构根据不同的成本情况会收取不同的管理费,3%是有必要的。当公益领域出现一些公众不理解、不了解的事情时,媒体应该具有追踪精神并理性发声。

四、媒体组织公益活动,应着重于制度框架的设计与推动

我国现在涉及公益方面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社会福利性募捐义演管理暂行办法》、《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扶贫、慈善性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暂行办法》、《关于救灾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办法》等,却尚无一部统一、专门规制慈善事业的法律。①这已经不能满足与适应现代公益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使得公益管理上存在瓶颈。包括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而对福利演出、私人捐赠等社会上自发的公益行为方,无名分、无收据、无宣传资格,这导致许多草根的非营利公益项目无法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媒体在组织公益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我国有关法律应该完善对于捐赠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在美国,免税政策成为现代慈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会因捐赠受益。企业捐款有一定的免税额度,个人捐款有更高的免税额度。

媒体在做公益活动时,应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多与行政部门、慈善机构及人大立法部门探讨和研究,参与制度框架的设计并推动相关制度尽快完善。

媒体做公益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

媒体做公益活动首先要考虑做什么,给谁做,谁来做。要确定公益目标,制定公益内容框架,同时要确定公益人群,包括施益方和受益方,更要考虑到活动资源的合理利用、选择团队分解任务等问题。

2.时宜性

时宜性是指媒体做社会公益活动的最佳时机,通常是指以新闻事实的发生为由头,研究发现公益活动的最佳契机,使公益活动的社会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策划前,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舆论导向做分析与研究并做出明确判断。同时,也要考虑到活动受众等多方因素。

3.可行性

公益活动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可行性的前提是要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要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对活动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和公益态度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甚至要细致地考虑到天气、地点等因素。

4.专业性

媒体做公益活动,要深刻领悟公益内核,了解公益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发现公益过程中的问题,与公益机构、社会慈善组织等加强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媒体需要有专业人才在公益活动中准确地画圈,把公益人群吸引到圈中来;对操作程序进行画线,使运行过程有章可循,保证自己在公益流程中公正客观而不过线。

篇6

创新思维,魅力公益

二、主办单位

xx学院校团委

承办单位

xx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三、活动对象

学生组(全体在校学生,每组1-4人)

集体组(全校学生组织,包括社团、志服队等)

四、活动时间

1、作品征收:x月x日-x月x日

2、初赛时间:x月x日-x月x日

3、决赛时间:x月x日(星期五晚上6:30)

五、活动地点

决赛地点:三期大学生活动室(二)

六、活动内容

大赛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模块:

(一)公益活动的策划

(根据自己对公益的理解进行相关的设计,或参考如下五类主题)

1、校园文明创建

2、绿色环保行动

3、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4、社区服务

5、助残扶弱活动

(二)公益宣传海报的设计

宣传海报的设计主题根据自己对公益的理解进行相关的设计,或围绕绿色环保行动和助残扶弱活动两个方面展开。公益海报格式要求如下:色彩模式CMYK颜色,JPEG文件,尺寸不小于A4。

七、活动形式

(一)公益策划模块

初赛

1、在XX年x月x日晚5:30完成作品的汇总上交工作。纸质版报名表及策划书上交至青志联办公室(上午8:20-12:00,下午2:00-5:30)或宣传展板处(中午11:30-1:00)。电子版发送至青志联官方QQ邮箱。

2、在XX年5月2日(周六)晚11:00之前完成作品的初选工作。根据评分标准,评选20份优秀策划,选出8份优秀奖,余下12份进入决赛。

决赛

1、XX年5月8日晚6:30在三期大学生活动室(二)举行公益策划大赛的决赛答辩会。

篇7

“活动预算有多少,打算怎么做?”孟瑶问总监。公司以往从来没有做过公益活动,她心里没有底。总监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传统的市场活动做过很多,收效越来越不显著,邀请名人“坐台”花费还很大,现在流行“公益营销”,还不如拿钱去做公益,购买品牌美誉度。但对于具体的做法,他也没有多少主意:“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点钱,然后让他们在款待经销商的晚宴上亮相、向企业致谢如何?”

“那简直糟糕透了!”一走出办公室,孟瑶就嘟囔。此前就有公益界的朋友在她面前批评过这种“施舍-感恩”型的“慈善秀”,主因是会给受助孩子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那是企业捐的这点钱所远远弥补不了的”。随后,她所咨询的公益界人士果然一致反对简单粗暴的捐赠方式,并向她推荐了包括恤孤会在内的几家NGO,建议她寻找专业合作伙伴。

“就我个人来说,很愿意和NGO合作,把公益和营销都做到实处。”孟瑶说,但是NGO提供的单个项目预算都超出了公司的预算标准,更别提长期合作方案了。更主要的问题是,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简单粗暴的“慈善秀”无处不在,总监反问她:“既然别人都是这么做,也有效果,我们凭什么要花更多金钱和精力?”

元年,萌芽

孟瑶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公益营销现状。

七年前,当中国青年策划人魏涛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公益营销的概念时,多少有点曲高和寡。尽管许多企业家都做过一个与公益有关的梦,可睁开眼睛,面对的仍是精打细算的现实。公益的利他与资本的逐利之间,似乎横着一条鸿沟,无法逾越。

然而,随着过去这些年里公民意识、消费文化的转变,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公益营销上的不遗余力及其呈现出的显著成效,这个最早从美国“舶来”的新概念渐渐为本土企业所认识与接受。

5·12汶川大地震使2008年成为中国的公益元年,NGO们崭露头角。而其实,这一年对企业CSR意识的提升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当年,围绕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几个与企业公益相关的话题,历经数年一直热议至今。

话题之一,是“疯狂”的加多宝捐出了1亿元,在网络热炒后引发民众抢购,成为“英雄”式民族品牌的象征;话题二是“首善”陈光标的“脱颖而出”,派钱、砸奔驰,引发公众热议;而与此二者相对的另一个焦点,则是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抛出的那句“万科(在地震后)捐出200万是合适的,企业的捐赠活动不应成为负担”,使万科深陷舆论漩涡,企业声誉一度跌入谷底。

理性的学者和企业家们都承认,彼时王石说的是大实话,从其后万科援建的积极性更可知,万科的救灾诚意较之加多宝不遑多让。但二者一荣一损,可见藉由公益态度体现出来的企业形象,是如何轻易就深入人心,形成相对固化的印象。

公益营销兴起,正当其时。

乱象初生

林雨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两年中国公益营销的热度。别误会,她不是公司人,也不是NGO人,而是一名资深的都市报记者。也就是这两年里,很多一线城市的报纸都专门增加了公益相关的版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企业公益活动的报道。

但在密集的采访中,林雨对这些企业的印象算不上美好,皆因林林总总的公益活动多半大同小异,尤其是民营企业,“无非是向某个弱势群体捐点钱物,或者请他们到某个游乐场玩一趟,其中最受企业‘青睐’的群体是孤贫儿童。”而与现场之张灯结彩、声势浩大相对的是,这些活动很多为一次性、或仅成短期系列,能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和品牌核心价值形成令人信服的结合的并不多。

“赚取舆论和公众关注后就消失无踪,这些单独、割裂的公益活动,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林雨常常怀疑。当她去问企业的时候,又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因为很多企业评估公益活动绩效的标准仅是媒体的关注度,从未想过要使用工具测量其社会效应。

林雨的感受正符合魏涛对当下中国公益营销现状的观察。在他看来,无论是现在民营企业普遍采取的单次慈善捐赠、公益活动形式,还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加多宝亿元捐赠,严格来说都不算典型的公益营销,而更符合“事件营销”的定位。

从那些有着卓越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跨国大公司的经验看来,企业无论采用何种主题、形式,成功的公益营销都应该是以坚持强大的社会责任信念为基础的。它必然是一个拥有长期战略的、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历程,而非一时的冲动和创意。

中国民营企业并非没有这样的先行者。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企业核心价值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其开展的所有公益活动都有一个特色:公益与商业模式结合,并紧密围绕着“创业帮扶”的大方向而展开。

以5·12地震后其开展的青川公益项目为例,在青川重建过程中,阿里巴巴帮助青川本地年轻人开设了50多家网店,以销售蜂蜜、木耳、香菇等农副产品的方式发展生计。2011年,青川特色农产品的在线销售额超过500万元,除年轻电商外还有400多户农民受惠,既促进了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壮大了电子商务的群体和力量,真正实现了社会效应与品牌效应的双赢。

不过,在公益营销刚刚萌芽的中国,这样的企业尚属少数,更多民营企业对公益营销的理解仍停留在文初孟瑶公司那位市场部总监的阶段,把公益活动简单地看作噱头或眼球事件。

双刃剑

篇8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A

“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大众旅游形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即使是在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上,也只有关于“公益旅行”的概念:“公益旅行”也叫“义工旅行”,主张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或者帮助目的地改善卫生、教育、文化状况。即以旅行之名,行义工之职。再以义工之职,助需要之人。在“公益旅游网”上将公益旅游定义为“公益旅游是一种对当地小区能够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且对旅游者及对益游目的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形式。”

最早对公益旅游进行明确定义的学者是Stephen Wearing(2001), 他认为“旅游者为了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作志愿者活动来度假,它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 这也是公益旅游近年来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的概念。

随着公益旅游的发展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其必将成为新一代大学生一种较为重要的旅游方式。因此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公益旅游,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大学生公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常必要。

本文主要立足于提高大学生公益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大学生对公益旅游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一)设立专项经费,制定激励政策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每个月提供的生活费,而生活费只能解决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不能余出太多供其它开销,因此缺乏旅游经费成了制约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政府、学校或社会团体设立公益旅游专项经费,如公益旅游基金等,解决大学生参加公益旅游的资金问题。同时应制订一系列的公益旅游激励政策,例如学校以公益旅游实践换学分、政府为公益旅游提供优惠政策等。以公益旅游专项经费作后盾,并结合一定的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不仅能使广大的大学生对公益旅游“心动”,并且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利用名人效应,形成影响和带动

当今大学生在选择公益旅游组织时,具有明显的就近性和倾向性,例如大学生大多对学校组织的或优秀的学长学姐推荐的旅游组织更为信赖,因此,可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可选择在社会上有正面影响力的明星作为公益旅游大使,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旅游中来。同时,学校、社会公益团体或是旅行社可以进行公益旅游统计,以年度为单位,设立公益旅游“雷锋奖”,评选出“公益旅游达人”等,并且举办经验交流会或者讲座,请获奖者为大学生介绍经验、宣传公益旅游,为参加公益旅游的大学生提供沟通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无形中会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参与到公益旅游者行列中。

(三)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1.积极与公益组织合作宣传。目前,我国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十分活跃,旅游企业可以充当桥梁和纽带,把城市里的志愿者资源和贫困、偏远地区的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和这些组织进行合作,利用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来扩大影响力。在公益组织利用电视综艺节目、大型表演进行推广时,也可以在表演节目中切入相关主题的宣传活动来宣传公益旅游,这种生动的宣传形式更易于被公众接受。

2.加强网络宣传。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但目前公益旅游的网络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影响面不广,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所以,应建立专门的公益旅游网站,或是在潜在旅游者比较集中和较为关注的网站,如:校园网站、小区网站、团购网站内设立公益旅游专栏,以此来扩大公益旅游的社会影响力。

3.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进行有效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进行宣传。还可在学校成立专门的社团,加强与学生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期刊等资源,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

(四)加强对公益旅游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公益和旅游外延扩大以及内涵加深, 对公益的理解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爱心互助, 而是提升为更专业化、科学化的综合行为,并且公益旅游是将公益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公益旅游者的专业技能以及纪律要求很高。因此,加强对公益旅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其素质,提高公益旅游的效能。

二、开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公益旅游产品

(一)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公益旅游产品

篇9

一、微信公益传播特征

(一)成本低、受众广

传统公益活动是有一定行政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据此,国内传统公益慈善组织一直以来都有在接收的捐款中提取不超过10%的“管理费”的“明规则”。除此,移动信息化办公时代,企业和组织普遍面临应用软件开发、运营、推广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升级困难,安装率与活跃率低等困境。而免费的微信软件极大地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克服了运营商、软件、硬件等诸多技术和经济壁垒,也无需设岗聘人长期进行基金的招募、管理以及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就可以达到同样的公益传播效果,真正实现公益的平民化、大众化、直接化。

(二)终端个性化、公信力较高

微信平台基于手机应用,更符合当下人们获取信息及参与互动的习惯,而且更加富有个性及亲和力,更容易从情感上获得人们对公益事业的认同。比如“壹基金”公益微信致用户的问候语就非常动人:“亲爱的壹家人,您好,欢迎关注壹基金,谢谢你把壹基金‘装进手机里’,让公益融入生活里。”最重要的是,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产生的系列人际网络,它将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虚拟的移动网络连接,产生了公益事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信任。而公益项目一旦与真实的朋友圈对接,基于对公益发起者本人及其友人的信任,其执行时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服务功能多样化,公益效率高

公益微信传播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种形式,出现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选择多样化灵活化。微信支付为公益募捐提供了即达的支付通道,使得小额捐款容易实现,调动了公众募捐的积极性。各地涌现 “益行家”运动捐步、为盲胞读书、“爱心圆梦行动”、“青年就业创业帮扶”、“V爱驿站”、“特困青少年特病救治绿色通道”等微信认领和爱心捐助活动,使得公益微信从传播到落地,从号召到募集,到后续公众监督,一条完整的公益传播生态链条,已经在微信模式中初具雏形。

二、微信公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益微信公众账号用户黏性不高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最终接收者,也是组织的服务对象,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是为了建立一种用户黏性。虽然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大众的理解黏性指向的是公众号的“粉丝质量”,一般可理解为用户对公众号的认可度和依赖度。微信公众号以公益慈善信息、组织话题讨论、进行公益募捐、传播慈善文化为主要内容,但是信息失真、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缺乏互动机制的公众号很难获取读者的认同,加上信息轰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出现审美疲劳、注意力下降、信任力降低,退订率上升。

(二)存在技术隐患,监管难度大

微信是以手机为载体的即时通讯工具,在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手机支付时木马类病毒使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财产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一些不良企图的人通过伪装 APP、发送微信图片、二维码等方式把木马植入用户手机,诱使用户的二维码扫描,窃取手机信息、账户资料、绑定银行卡的资金。随着网络组织的发展,任何个人及机构都可建设微信公益平台,良莠不齐的资质增加了对公益微信的监管难度,在缺少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光靠公益组织自身的警觉、净化能力,善款监管处于真空状态久必生变。

(三)专业程度低,缺乏长效机制

由个人或明星发起的公益活动往往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很难维持公益事业的正常化运转。公益组织在公益慈善方面虽有一定的专业性经验,但信息不透明、善款不公开等时有发生。随着技术的进步,微信公益众筹成为开展微信公益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互联网和公益都具有公开性,这使得全国性公募、地区性公募、私募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如果缺乏专业的团队,将会给后期筹款监管带来巨大挑战,款项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决定着公益众筹能否在微信平台上健康的实现。

三、相关建议

(一)创新形式,增强用户黏度

目前微信营销成为全新的社交业态,很多企业和个人做实店铺前台宣传、宝贝详情展示、促销活动以及客户意见反馈,想方设法留住老客户拓展新客源。公益搭上微信的便车也应研究用户的阅读和使用习惯,不断创新形式,提高微信公众号的粘性,让用户产生认可度和依赖度。例如青岛银行从业者孙中华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拓展个人慈善的新思路,发起“今夜请随我做慈善”活动,推出了原版CD以物易物为贫困学生募集电脑等文具的“慈善九宫格”活动,一周筹集善款和物品近2万元;腾讯公益和微信运动合作推出了“益行家”公益项目,号召公众通过线上公益捐赠,线下徒步行走,将公众的微信运动步数,兑换公益基金进行捐助,让公众运动的同时也能做公益。第二届腾讯“益行家”移师甘肃张掖古长城,融合公益和户外,集快乐公益和健康运动于一身,旨在为全民提供磨砺自我、突破潜能、探索世界的机会,激励他们改变自己,改变世界,重建内心。

(二)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加强微信支付安全防护

公益只有以信任为基础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微信的准入门槛低,远不及传统公益组织建立的标准严格,所以其权威性并不高,这给微信支付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要建立严格的公益类微信公众账号的审核制度。对于将要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公益发起者实行实名制,加大对微信公众账号的跟踪管理,不但要审核公益组织发起公益项目的资格,还要充分核实公益财务的具体流程和资金管理者、使用者的身份。同时针对微信支付存在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要不断完善支付安全防护,提高大数据安全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实时拦截给用户带来风险的恶意软件、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建立检测、控制风险的相关制度,做好用户认证管理,强化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和义务。

(三)政府加强微信公益的管理和引导

2015年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50家网站、频道(栏目)以及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又以“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为原则,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的管理,包括微博、贴吧等均实行实名制,加大了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2016年初国家网信办出台《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共7章49条,但是从讨论、筛选到落地实施还有很长时间,其中直接针对微信公益的条款很少,必须通过立法,明确微信公益项目的组织构成、运营方式和资金等内容;加快出台公益组织对善款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确保筹款流向的正常化;对有资格进行公益活动的账号实行严格标准划分,对以公益之名实行诈骗的不法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发现破坏公益的谣言后及时报案,引导网民充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让网民参与协助网络公益组织的管理中。

参考文献:

篇10

想要做好公益,就必须先想明白,我们为什么做公益。我个人并不提倡个体对个体的资助行为,甚至不赞同大部分的现金资助方式。如果非要做,也应该像思成·筑梦团队这样,以机构的名义出发。点对点模式的可持续性太差,往往带来无穷的后患。公益圈不乏这样的例子,凭着一腔热血,开了个留守儿童学校,十年间倾家荡产,单纯靠着卖悲情故事来剥削志愿者的爱心,进行完全无偿服务。到最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明明在做一件好事,却非常痛苦。

在对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时,要明白,帮助当地人“富裕”起来,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一个地区,公益活动作为一种“侵入者”,执行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一定要慎之又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设计一项公益活动时,要结合自身的资源、能力,考虑对当地的长远影响,以及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如果一个公益项目,离开了创始人就要死掉,那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公益项目。在我们面对弱势群体,感到自己“肩负重任”的时候,请停下来思考,怎么样才是自己能提供的、最大的帮助。

决定从事公益事业,就必须接受它带来的一切好、坏反馈。社会对公益人的不理解,甚至受助者的质疑,媒体的各种质疑,自身的各种运营危机和退出行业时的道德包袱,你选择了公益,就选择了它的全部。

有时,你对一件事的感情越浓烈冲动,结果反而越坏。一个盲目的、不顾一切的公益人,想做好一件事情,实在是非常困难。当满怀热情的大学生团队处处碰壁,项目难以进行下去的时候,这种“无力感”无疑是非常挫败、令人沮丧的。

有些人认为,做公益是做好事,其他人就该给我开绿灯,就一定能成功。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一切恶性后果的根源。

做公益,只是一项普通的事业。它和会计、金融等行业,没什么本质区别。在职场、社会中会遭遇的麻烦、失败、挫折、误解甚至侮辱,在公益事业中一样存在,甚至会更多。我们做公益,不是为了做一件多美好的事情,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心,这只是做一项普通的事业而已。只有把公益事业当作一项普通的事业来做、来思考、来践行,才可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有无数种理由可以成为做公益的原因,但重要的是开始之前,要保持理智,用科学的方法做公益,而不是满怀一腔热血大干一场,最后抬屁股走人。摆正心态,是一切公益项目成功的基石。

有了正确的心态之后,就要寻找科学的方法。思成·筑梦大学生实践社团的百万梦想,经过了周密的策划,在四个月的时间内筹得一百万元善款,并且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期间诸多环节,如果有一个没有成功,这个项目就不能继续。一次性组织多城市、多地点的街头募捐活动,是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其他高校,如果没有一个统筹能力出色的领导团队,怕是很难复制这个公益模式。而且其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地方政府的配合,这都是需要前期进行沟通的地方。如上文所说,思成·筑梦团队的成就令人赞叹,但不建议其他组织进行简单复制。

篇11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责任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只在于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现代社会经济学提出企业应承担其社会责任。按照利益相关人理论解释: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对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负有社会责任。Freeman(1984)将“利益相关人”定义为:“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个人或团体,或者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利益相关人具体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政府、当地社区、环境、及整个社会关系等。

利益相关人理论虽然清楚的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不是独立创造利润,而是依赖于利益相关人),但是其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非常宽泛的,有必要分类认识。Carroll(1979)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经济责任指企业必须进行经营活动,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等创造财富,获得利润以获得市场生存;法律责任指企业必须遵守法律、制度的约束;伦理责任指企业在法律责任之外,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企业的期望;Carroll 解释的公益责任是社会对企业“酌情而定的期望”,可以理解企业承担公益责任是一种量力而行的自发行为。本文探讨的公益责任即是企业按照自身意愿,主动承担超出外部的要求的社会责任。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主要行为是以慈善捐助、设立基金、义务工作等方式从事有利于大众的公益事业。

比较公益责任同其它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征:

1.公益责任是企业的主动意愿。企业承担“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时都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经济责任”本身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来自市场压力;“法律责任”的压力来自政府监管的强制力;“伦理责任”的压力来自社会舆论、消费者选择等方面。而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应属于一种主动意愿,来自外部的压力较小。

2.公益责任的内容不确定,具有差异性。公益事业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涉及教育、医疗、救灾、扶贫、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其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比,公益责任的内容同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的关联性不大。应该说任何一项公益事业都不可能由单一的企业完成,也不可能对应为哪个具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众多公益事业中,企业一般是根据自身的价值观,选择投入一些自己比较关注的社会公益事业。既使在同一项公益事业的投入中,企业选择的方式、投入的多少也是各自不同。因此,承担公益责任,一家企业可以选择为零,也可以是无穷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二、企业负担公益责任的逻辑性

由于公益责任是自愿性和差异性的,那么“要不要承担公益责任,承担多少公益责任”便成为企业伦理思考的问题。Friedman认为企业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而这些成本又带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的损失,既违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又降低整体经济效率。国内学者张维迎也认为“在一个完美无缺的制度下追求利润就是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如果要划分一个企业基本社会责任的边界,公益责任显然可以不在其列。增加企业成本,不能产出利润,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负担公益责任呢?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存的物质需要,高层次的需求是社会关系、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从两个方面看,这个理论可以借鉴为企业行为的分析。第一,企业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决策,如果企业家个人的需求层次符合马斯洛的理论,那么企业行为应该具有相似性。第二,如果企业行为被理解为群体共同决策的行为,可以认为企业的需求是内部个体需求意愿的累加,同样也可以认为需求层次理论对企业适用。

借用马斯洛的理论分析,企业在已经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后,其对单一经济利润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弱,而对获得社会尊重,社会地位,赢得社会权力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戴维斯(1960)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同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致社会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可见,自愿负担公益责任,正是企业满足社会尊重、社会地位、社会权力等高层需要的基本途径。

另外,企业负担公益责任能够提高公众形象,对企业品牌具有潜在的价值。受儒家思想中:“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观点影响,社会价值观念中都认同强者承担更多责任的道理。一方面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普遍承担的,比如纳税、保护劳动者权益、诚信等。另一方面,各个企业发展程度不同,生存难易不同,在市场中所处的强弱地位也有差异,优秀企业自愿承担更多的公益责任更符合大众的道德伦理。优秀企业在资金、人力、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对公益活动也能发挥较好效率,不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还可以改善公共关系。“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就提出:“凡是有利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可见,投入公益对企业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三、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的优秀的企业,据《财富》杂志2008年的统计,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已经有26家(不含港台地区),而最新的中国500强企业的年营业都已达到70亿元以上。企业在经营上成功的同时承担公益责任的状况如何?

1.企业负担公益责任数量增加。根据2006年对企业作的抽样调查显示,83.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77.7%的受调查企业捐助了慈善事业,90%以上的企业在最近一年里不同程度参加了社会公益行动。这个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已经具有公益责任意识,并且已经有实际的行为。从内容上看,企业对承担公益责任内容的认同度不同,依次为“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救助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捐助慈善事业”,这说明企业认识公益责任也是由身边向社会逐渐渗透的。不同类型和经营状况的企业,在进行社会捐赠上也存在差异,大型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盈利企业、处于成熟的企业捐赠相对较多。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性质对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存在影响,而企业经营依然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

2.企业公益事业提升空间很大。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广泛地开始承担公益责任,但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还很小。《胡润2006中国慈善企业榜》共有50家上榜企业和基金,共捐赠4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8000万。上榜企业平均将其年销售收入的0.15%用作了慈善事业,而根据胡润百富介绍,国外前十大企业将其年销售收入的0.5%捐献给公益事业。美国富裕阶层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提供慈善公益捐助达6700多亿美元,亦即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到了美国GDP的9%,而我国只占到0.1%。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传统,在5.12汶川地震后,一个月内民政部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超过了290亿元,一些企业的捐赠额甚至接近企业一年的利润。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公益事业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企业对公益责任管理不成熟。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公益活动还属于临时性的,没有纳入计划性的管理,没有考虑到承担公益责任与公司的长远目标相结合,一些企业公益活动效率很低甚至适得其反。现代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一项企业、政府、非盈利组织、公众多方协作的系统性工作,企业必须学习掌握其中的运作方法。部分企业认为公益活动只要捐赠或赞助了财物就完成了,对于财物的去向、使用和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只关注公益活动的新闻效应,甚至出现承诺之后不作为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

四、完善机制,提升企业公益责任

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更多的支持社会公益,这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现实需要。提升企业公益责任,不仅仅是企业或者企业家的意识提高的问题,而在于整个社会相应机制的完善,就此而言,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1.社会对企业公益责任的激励机制。公益责任基本的特点是出于自愿,没有人会喜欢“被迫的捐款”,对于公益责任不能以法律、行政、舆论的压力来要求,而应该以激励的方式来引导鼓励。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公众中有些潜在的“仇富”心态,认为企业有钱就应该多捐款,否则就是为富不仁。一些舆论也迎合公众的心态,对企业负面的报道比较多,比如:“我国企业99%没有参加过慈善捐款”“社会捐款70%来自港台地区,国内捐款仅占15%”等。不论这些数据是否准确,但是这样的批评反而造成了企业以及企业家不敢露富,更加不愿从事公益活动,制约了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心理行为学上认为赞美比批评更能改变行为,企业从事公益是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美誉,只要强化激励,企业自然会做得更好。

企业公益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平衡。如果一个企业投入过多,必然会影响企业再生产,从而影响就业、税收和社会福利的增长。企业的公益责任不能是按照公益需要期望而增长的,必须保留企业自主决策的空间,社会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适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是鞭笞少数企业捐赠数量。

税收鼓励政策是提升公益责任的重要激励机制。在美国,税收制度就是公益事业的重要推手,一方面美国的税收制度极为完善,逃税几乎是不可能;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个人的公益投入都予以免税和抵税,这样大大加强了企业个人参与公益的意愿。

2.建立有效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完成公益事业根本上是社会的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具有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我们希望企业负担部分的公益责任。公益事业产生的效果如何,是企业选择公益责任的重要考虑,只有整个社会建立有效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企业的公益投入才能产生切实的成果。

在我国,公益事业基本上还是政府工作的延伸部分。从一定角度上看,这样做十分有效,可以借用到一些政府资源和行政手段,也有利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但另一方面,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和其它组织参与从事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一些发达国家公益事业运作比较成熟,其机制值得我们借鉴。非营利组织是一些国家公益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其受大企业或者大企业家的资助,从事众多社会公益事业,扮演着捐助方同受助者之间的桥梁作用。非营利组织在公益事业中优势在于,它与企业捐赠方的委托关系使得其更加关心企业在捐赠时的要求,另一方面,其专业的定位使其在公益工作中的效率比企业和政府更高。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需要建立相应的立法、监督等管理机制。

3.建立企业自身的公益管理机制。伴随公益责任的提升,企业自身对公益事业的管理机制也必须完善。从宏观上看,企业公益意识源自企业对自身使命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负担公益责任关系到企业的公共关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对此波特提出过企业战略慈善行为的观点,按照这个观点企业要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选择慈善项目,对负担公益责任要结合自身情况做长期计划性的安排。从微观上看,具体公益工作中要提高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需要建立起管理机制。现代公益事业管理已经日趋繁琐复杂,包括筛选项目、筹集资金、制定方案、追踪效果等等环节。企业要利用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还需要对开展公益活动时对传播的范围、媒介的选择、受众的特点等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国明姚青:非盈利组织: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J].广西社会科学,2007,(6)

[2]郑若娟: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06,(2)

[3]刘文彬:基于效率内涵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假说[J].科技对策与进步,2007,(11)

[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看社会责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12

郭:汶川地震我们酒店全体员工参与捐款,震后,在国家旅游协会的牵线下,对口接收了7名四川都江堰重灾区省鹤翔酒店员工,为他们安排对口岗位、免费食宿及工资,直至灾区酒店重新营业。

我们赞助过西部女性阳光基金“在你身边”艺术慈善之夜活动。今年我们荣获了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颁发的特别慈善贡献奖等。酒店开业不到百天时间就凭借过硬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荣获五星金钻石奖最具“发展潜力酒店”奖项。

Q:是否之前的职业生涯或者生活经历中有类似榜样的参照?或者说,是否有公益形象良好的企业楷模?

郭:我们开元旅业集团的总裁陈妙林就是好榜样。作为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一直大力关注参与慈善事业。他常常告诫下属“一个企业不能只顾商业利润,在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还要不断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总裁曾亲自到甘肃会宁山区考察,徒步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当他看到山区孩子们艰苦的生活状态和位于山旮旯里没有路可以到达的学校时,他当即认捐了一所希望小学。开元集团下属员工无一不被企业良好公益的氛围感染着。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不在于规模和财富,而在于贡献。

Q:酒店公益营销是否是酒店管理中的一个方面或者方向?

郭:企业要想生命力长久,除了能够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谋求利润外,拥有对社会的责任感,才能使得他们赢得社会的尊敬,增强企业竞争力。公益营销是一个共赢的方式。

参与公益活动也是对企业文化的良好展现。“开元关怀”是开元酒店经久不变的服务宗旨。把“关怀”的范围延伸,使参与公益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也能让员工更深刻地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增加员工的认可度和归属感。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当作是企业的一种文化力量,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新要素。

Q:对于未来企业投身慈善事业你有什么想法?

郭:北京开元名都大酒店日后会继续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来唤起全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量。公益不问动机,为善不问出处,慈善不问大小,不论拿出多少财富来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都是在为社会做奉献。

Q:您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篇13

幸运的是,“一团火”一路走进了决赛。我们在惊喜之余,又有些许压力。

初赛的时候,是在十月份的一个晚上。教学楼的阶梯教室华灯初上,我们拿着准备好的道具一蜡烛,提前来到了教室,争夺决赛的入场券。初赛那天,我们每人说了一段对公益的理解,然后手捧点燃的蜡烛在原Ⅱ昌袁姗姗的伴Ⅱ昌下合唱了一首《爱我》。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我们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后来直接闯入了决赛,“一团火”感到很惊喜。

为了那次决赛,我们准备了一段影子舞,还找了现代诗朗诵。我们借展板,买幕布,一遍遍彩排,初赛过后就一直为决赛作准备。决赛那天,我们提前到了现场,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匆匆吃了晚饭后,我们开始在场下商量比赛的注意事项。其实,那时候的我挺紧张的。性格内向如我,很少参加活动。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还要跳一段陌生的影子舞,我不清楚在台上朗诵时会不会忘词,我不想因为个人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

晚会在歌曲《相H相爱》中开始,气氛很轻松。我们抽签的顺序比较靠前,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后面团队的表演。闯入决赛的十几支队伍,用不同的形式阐释了公益的主题,其中的,隋景剧表演感动人心,舞蹈表演也是异彩纷呈。我不得不感叹,参赛的学生,真是多才多艺啊!我们团队表演结束后,我坐在观众席上,像欣赏一部部戏剧一样,享受台上的小伙伴们带来的表演。或许,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吧。后来,欣赏学校的语言艺术大赛时,我总会想起“一团火”参赛的情景。

那次大赛,我们只获得一个优胜奖,喜忧参半。一个老师安慰我说:“又优秀又胜利才是优胜啊。”虽然我明白这是一种牵强的解释,是为了安慰我们,但是于我们而言,只要有收获就不会辜负之前的准备。

那次公益活动,是我们第一次集体参加的活动。我们所跳的影子舞,有一个简单的剧情,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配合。在彩排时,因为对剧情的不同理解,我们也有过矛盾,有过争吵。幸运的是,我们没有放弃。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一起努力过。

那次公益活动,只是“一团火”浓浓深情的开始。在后来的相处中,我们像姐妹般,在彼此的陪伴下,摆脱了生活中的烦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