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生态建设

社区生态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0:51: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区生态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区生态建设

篇1

1.1社区环境

1)居住社区以牺牲绿化面积为代价,随意减少绿化面积、改建停车场,对已有绿化苗木没有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和方法,致使苗木大量死亡或者杂草丛生、蚊虫滋生等现象,使绿化环境变恶化环境。

2)人口的聚集、居住区密集、车辆的汇集、垃圾堆积、技术低级等原因,都使我们的居住环境在进一步的恶化。人们虽然住进了新居,但是喝不上清洁的水;虽然享受着城市的便利和舒适,但是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虽然城市的工作带来了较好的收入,但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夜晚不能够享受到彻底的安静。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可以说是城市化的副产品,严重制约着城市人居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环境的健康发展。

1.2社区交通传统社区的交通组织和布局相对单一,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社区的要求。

1)社区内停车位不能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随意乱停、占道停车、占用消防通道、随意圈占等现象屡见不鲜。

2)社区道路功能和等级不完善,导向性不强致使社区内交通不畅。造成社区出入不便、机非混行、交通拥堵。

3)公共交通不发达。很多社区周边的公共交通站点及设施不健全,给使用公共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

1.3社区配套及功能

1)社区内和周边没有公共空间和可供周边居民活动、健身、娱乐的场地及公园,居住者没有开放的空间可以相互交流,致使邻里关系陌生、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程度降低,使人们感到孤独、冷漠。

2)社区周边的配套服务跟不上,没有幼儿园、学校、医院、银行、邮局、超市、便利店等,给人们的居住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够感受到新建社区的便利,享受不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这也是很多社区逐渐空置的主要原因。

1.4社区安全和管理社区服务管理跟不上,治安环境差、安全没有保障。新的社区建成了,但是无人管理,居住者各自为政,随意乱停乱放、随意丢弃垃圾、随意堵塞消防通道等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社区无人管理,最常见的是电梯无人定期检查养护、各种配套设施无人监管,导致各种人身伤害的不安全隐患增多,人们的安全感下降,心理的不安感使人们变得焦虑和抑郁。

2新的生态社区建设策略

2.1新的居住规划和建设理念新的居住环境,不是传统观念下单一的住宅环境,它应该是带有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居住环境。它应该是以居住的健康、舒适为前提的居住环境。新的居住环境,不应搬抄传统城市住宅社区的模式,应该结合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传承特色。风俗与文化其实多半沿袭的是生活方式,几代人的生活习俗,所以新的社区建设目的在于逐步稳妥的改建,而不是大张旗鼓的重建或新建。引导型的规划建设也是需要建立在文化和民居风俗的基础上的。从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我们不难看出,新的生活、建设和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绿色”(绿色经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和“生态”(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利用……)上。这就要求规划和建设者们改变传统观念与认识,把规划和建设的重心从追求城市居住空间快速的、大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追求提升城乡文化、建设宜人环境的高品质居住环境为目的。把绿色生态的理念贯彻应用到城镇化的规划和建设中,站在较高的起点来规划、建设和营造我们新的居住社区环境。

2.2绿色交通在社区规划布局中引入绿色交通理念,引入机非分离、慢行系统、公交换乘无缝接轨等多种交通措施。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同时依托公交系统网络的开发和完善实现绿色出行。

2.3绿色建筑

1)根据不同城镇区位关系和城镇发展定位指导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居住社区和居住建筑。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规划定位,科学合理的进行空间布局,同时依据新的设计标准,利用现在新技术和新方法建设出绿色、经济、节能、舒适度高的新型住宅。

2)按照生态社区的总体定位和要求,逐步实现100%绿色建筑的目标。广泛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降低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并对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这也是生态社区有别于传统社区的特色所在。

2.4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与综合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生态社区的基本保障。没有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就谈不到社区环境的改善与提高。生态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让人们能够摆脱落后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享受现代化城市便捷优质的生活。如果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何谈现代化的生活。综合配套建设是生态社区的品质保障。完善的综合配套建设,能够很好地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提高居住社区的凝聚力和吸纳力;能够使人们享受到快捷便利的各种服务,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也能够通过综合配套建设带动和解决社区及周边地区的部分人口的就业、养老、托幼、医疗等各种社会问题。

2.5加强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自然、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环境。但是享受这种生活环境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保护现有资源和环境;二是合理的建设和利用资源;三是发展可持续发展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例如:我们日常生活的垃圾的分类处置,各种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通过科学、绿色、生态的手段来改善社区环境中的空气质量、饮用水环境、噪声污染、光污染等,都是营造健康社区环境的方法和手段。

2.6加强服务与管理,实现综合服务与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想让环境更好的服务于人,首先得实现对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科学管理。管理好人和环境才能使之服务于人和环境。能够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是提高居住社区环境综合素质的前提。

篇2

    2结果与分析

    2.1大部分公众认同社区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在被调查者中,认为社区生态环境质量“很满意”的只有4.5%,“较满意”的9.4%,“一般”的25.6%,51.3%的公众对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满意,9.2%很不满意。公众认为当前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不理想,认同社区需进行生态建设和改造。

    2.2大气环境质量是公众最关注的社区生态环境问题

    在对社区环境质量调查中认为影响最大的社区环境因素涉及大气环境(54.4%)和水环境(27.8%),大多数公众对水质质量满意度高于空气质量;公众开始关注城市声环境(12%)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影响,但对电磁(4.7%)及光污染(1.1%)等带来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2.3公众认为社区生态环境质量不良的主要原因

    是城市建设管理和公众缺乏保护意识被调查者认为社区生态环境质量不良的原因排序分别是城市开发建设管理无序(41.2%)、公众缺乏保护意识(34.6%)、人口和消费增长过快(10.7%)、缺乏生态建设投资和技术(7.9%)、社区规划不合理(5.6%),公众依然认为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而人口和消费快速增长、生态建设投资和技术、社区规划等客观因素被认为是次要原因。

    2.4公众获得生态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媒体,社区生态建设的知识普及和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社区生态建设需要每个社区成员的参与,并不断对社区成员的生态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提高其生态文明素养,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获得生态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是电视(58.1%)、报纸(19.7%)、网络(17.1%)、教育和培训(4.1%)、社区宣传栏(0.6%)和其他(0.4%)等,说明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大有密切的关系。而教育、培训和社区的宣传所占比重均较低,说明社区对宣传生态建设相关知识的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在对社区的走访调查中也反映出了这一现象,在作为调查对象社区中,张贴或设置宣传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标识的社区仅占10%,曾经组织过关于社区生态保护宣传活动的社区约占13.3%。在所有被调查的社区中,没有一个社区曾经组织过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培训活动。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社区生态建设的知识普及和宣传需进一步加强。

    2.5公众对社区生态建设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对社区生态建设体系的综合认识

    调查从生态承载力(水电使用、人均居住、人均绿地)、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绿化和景观)、生态建筑(污水处理、节能节水、绿色能源、生活空间)、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及规划、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社区服务与管理、信息共享与管理)和生态文化(居民生态意识、邻里和谐程度、生态安全宣传)等几个生态建设的方向选取几项指标,调查居民对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80%以上的公众认为社区生态建设领域包括社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及噪音污染等,60%以上的公众认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严重缺乏及对社区内外部交通不满意,40%以上的公众关注节能节水及景观绿化,20%以上的公众关注生态意识和社区管理。公众对于生态建筑、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了解不多,缺乏对建筑、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认识。

    2.6公众对于社区的生态建设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在某些行为方面缺乏主动性

    调查显示:有高达91.2%的公众认为公众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区生态建设,愿意参与的社区生态建设行为分别为节水节电(89.7%),绿色消费(57.9%),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执法(11.8%),参与生态环境行政决策(9.6%),参加社区生态建设专题讲座、培训班及研讨会(6.8%),参与生态建设立法(4.9%),环保社会组织(2.6%)和社区自治组织(1.9%)。参与过的社区生态建设行为分别为使用节水马桶(57.7%)、使用绿色能源(39.5%)、使用环保购物袋(37.6%)、污水再利用(31.6%)、绿色出行(27.8%)、垃圾分类回收(25%)、参与监督和制止社区生态环境破坏行为(9.2%)、参与社区绿化(7.7%)、参加社区生态建设相关宣传(3.4%)。说明目前公众对于社区生态建设有着比较高的参与热情,但仍处于从属的地位,对于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生态环境行政决策、生态建设立法和宣传等方面主动性不强,有强烈的对政府“依赖”心理和他人“依赖”心理,这个现象说明对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而言,人们一方面呼唤文明和改善生活环境,他们作为良好生活环境的享受者和环境公害直接、无辜的承受者,对居住环境状况最关心、最了解,参与社区生态建设的热忱也相对最高。而另一方面在某些行为方式上又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冷漠,这也表明对公众参与社区生态建设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所付出的努力及消耗的时间与成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无恰当的表达生态意愿的途径,致使城市居民在参与社区生态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

    3讨论

篇3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社区文化的发展能带来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人们在社区生活,城市或城镇基层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属于社区文化。而社区生态文化具体以下方面:社区居民的道德和伦理、人生信仰、思维的方式、价值观念、组织管理制度、历史传统、群众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社区生态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科学地认识世界,处理人和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社区和谐科学发展。人们在工业文明时期取得了伟大辉煌的成就,正是由于生态文明是人们进行理性思索的结果、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文明理性思索的结果。但是,也经历了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比例不平衡等问题。这些困难和危机的解决,需要人们要寻找新的健康发展道路,走上生态文明良性发展的道路。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树立生态伦理的观念和一些公平和谐的处世观念,可以使社区内部树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观念。

1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社区群众的生态意识需要加强。从人们生态意识方面来研究,社区人们的公众生态意识有待提高,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发现现代的一些人们具有节约冷漠症的症状。例如:在办公室里的人们对办公室里的空调、电灯等经常开着不关灭而熟视无睹、很漠然。生态文明建设即包含生态伦理素养、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教育的生态精神文明,又包含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以及生态物质文明等。

从消费观进行分析,人们生活刚刚富裕、好起来,不宜改变传统观念,包括自己享受、自己消费的传统观念,这样往往会导致高物质消费的泛滥。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生态文化的教育,人们的普遍环保意识不强,所以有待于不断地提高。

1.2 公众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参与度不强。人们比较关心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民生问题与生态的建设。人们虽然关注但实际参与程度不高。人们的参与一般是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想单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志不容易实现,还有一些人们不知到怎样才能参与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

2 改善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2.1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和谐健康居住环境。

第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活动场地或活动室。加大投入资金和人员对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增添锻炼的健身器和活动体育设备。

第二是加强人文资源的建设。括文化组织管理团队、文化艺术团队、群众文体骨干。为确保社区文化发展建设的广泛性、普及性,社区要强化区内文体骨干分子对社区居民的文化业务指导和宣传,吸收区内喜欢并热爱文体的人加入社区文化建设团体,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2.2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创造优美居住环境。

第一是进行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注重建设具有一定文化氛围的人居环境。在设计上规划有序,设计新颖,为小区的居民带来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环境建设卫生、清洁、整齐、美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是注重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在小区建立区巡防治安队,做到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计划、有保障,遏制了违法犯罪,为小区居民生活安宁增加了可靠的保障。

2.3 加强生态环境宣传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切实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社区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使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坚持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场的人气聚集的优势,开展各种文艺演出、诗歌朗诵等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2.4 优美环境与人文社区潜移默化互相影响。

第一,利用各类社区教育阵地,积极发挥审美教育作用。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家园和环境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有很大的意义,逐渐自愿地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

第二,有效发挥居委会管理组织的协调沟通作用。具体落实社区文化发展的措施,使各项措施和政策更加贴近居民,贴近人们的现生活、满足需要,快速地有效地解决实际现实困难。

2.5 创造社区文化与享受社区文化相结合。

首先,积极发挥业余文化艺术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大众的通俗的作品。

其次,努力实现居民享受文化的权利。创建面积小而精致的文化场所、多而全的体育设施。人们不用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文化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形成平和心态、和谐氛围和健康文化环境。

篇4

一、生态建筑概述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因此,生态建筑综合了绿色、信息、生物三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社区的内涵及特点

1.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能否实现生态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社区能否实现生态化。关于生态社区,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一般都认为:生态社区是具有合理选址和规划,尽量维持原来的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校循环利用,减少“三废”排放,使其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保证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实现人、建筑、自然相融合谐的建筑体系。生态社区包含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个多功能的社区,它充分体现出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包含内容十分广泛。生态社区不仅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降低资源消耗,体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尽量使用再生资源,满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要保证便利的生活设施,重视人类居住地各种非自然物质构成环境的生态作用。便利包括社区与先进的内外交通,内外系统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便捷的服务方式。

2.生态社区应具备的特点

从宏观上看,生态社会应具备以下特点。(1)生态规划。居住区选址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气候等,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用最少的消耗和对环境最小的影响来创造能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的人工环境。除此之外,要注意保护社区的生物环境。(2)生态建设。在创建过程当中如何保证生态社区的环保、节能、健康等特性,关键是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环管理。(3)生态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和社区管理制度,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应立足于解决社区的问题,进行社区的建和管理;社区的制度应能最好地调控社区各项活动的进行。建立生态社区的管理信息系统,将社有关的人口、物资、住宅、服务设施、社区活动等等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集成,供社区管机构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同时要使社区组织和居民能够迅速查询和检索需要的信息。(4)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价值取向,从过去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文化,转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从微观上看,生态社区系统还应该具备如下特点:①良好清洁的环境,远离各种形式的污染(包括气体、水、噪音等)。②拥有便利的出行交通及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③绿化比例高,景观优美。④各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⑤社会自我管理高效。⑥低碳、节能、环保。

篇5

二、总体目标

到**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达到和优于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地表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气化率达90%以上。

到2015年,初步建成“六大体系”,即: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体系、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科学完备的管理决策体系和保障有力的生态支撑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展示世界一流的精品景区

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实施环境(资源)整体保护战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保护。

1、加强生态资源和文物资源保护。重点抓好景区森林防火、古树名木及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自然资源安全;开展景区文物古迹普查建档工作,及时抢救修复濒危文物,进一步挖掘恢复文化遗迹,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旅游产品。

2、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所有污水进入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对酸雨的监测预报。综合整治餐饮油烟,确保宾馆饭店和职工食堂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景区内实行“禁鸣”,严格控制交通和旅游噪声。加快固废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进程。对可再利用的固废进行分类回收,禁止在景区内焚烧、填埋垃圾。

3、抓好饮用水源管理。加强景区水源地保护和水库水质安全管理,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划定保护范围,竖立水源地保护标牌。制定和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监测水源水质并备案,依法查处影响景区水环境的违法行为。

4、提升管理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景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维护,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水平。加快构建以遥感技术、GPS全覆盖系统为核心的景区数字化体系,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等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的科技水平。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实施景区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加快温泉、天海和玉屏楼污水处理设施新、扩、改建工程建设,提高景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率。

二是实施景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转运网络工程,完善垃圾分拣房、游步道两侧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实现建筑垃圾及固体生活垃圾下山,取缔核心景区内生活垃圾焚烧点。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处理技术,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三是实施景区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加强景区古树名木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控设施、森林防火设施、核心景区防火水网、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建设,不断提升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展示母亲河秀美风采

坚持开发式保护原则,在重点抓好**江中心城区段、**江山水画廊、月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流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保护好母亲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水质。

1、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提高污水纳管率。加快在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收集转运系统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2、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园区内排污管网、集中治污、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

3、加强水资源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用水调蓄功能,确保流域生态用水安全。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实施有效的河道监管,严禁非法采砂,加快河道生态恢复。加强各类水库、水塘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快实施三江口至花山16公里、总投资120亿的**江延伸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湖边水利枢纽和花山坝工程,建设码头,营造景观水面,实现河道通航,带动两岸综合开发;拓宽疏浚河道,兴建防洪堤岸,使防洪标准近期达到25年一遇;同步建设发电、污水处理、供水等设施。

二是2009年底前,完善中心城区和休宁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处理负荷大于70%。建成歙县─徽州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并投入运行。完成黟县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设。**年底前,各区县全部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转运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

三是加快实施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到**年底,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7平方公里。

四是加快歙县南源口至深渡镇10公里的**江山水画廊开发工程建设。全力加强山水画廊沿线环境综合治理、旅游资源整合、特色景点开发。

(三)加强森林、水资源保护,展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

坚持把保护好自然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在有序开发利用的同时,全力抓好生态功能修复和提升,维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

1、发挥林业生态主体功能。以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公益林、珍稀树种栽培、速生丰产林等生态林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种、林分结构,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到**年,各类经济林面积达140万亩,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6立方米/亩,林业产值超过50亿元,林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建设,坚决阻止松材线虫病侵入我市。加快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防火工程建设,将全市森林火灾灾害率始终控制在0.4‰以下。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林地、湿地的保护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严格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合理划定城乡饮用水源地,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完善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原则,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开发强度,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土地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科学制定矿产开采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区和限采区、禁采区。从严审批矿产权,禁止在地质灾害重发区、易发区和环境敏感区开采矿产资源,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已造成生态破坏和发生严重地区灾害的矿山实行限期整治。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快实施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工程,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监测预警、检疫御灾、控灾减灾、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

二是进一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全面巩固和提升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全市540万亩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监测工作。

三是**年底前,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处,解决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展示绚丽的城市魅力

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素质。

1、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抓好城市建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亮化等设施建设,确保城市整体风貌与**的自然山水、厚重文化和优美环境相协调、相融合,彰显精巧、雅致、徽韵、生态的城市特色。

2、强化城市大气环境监管。继续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合理规划餐饮布局,规范建设油烟排放通道。加强城市建筑及道路运输土石抛洒管理,降低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交通沿线等环境敏感区的工业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实施专项治理,督促重点企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继续开展并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确保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

3、加强城市水体景观保护。对流经城镇的河道及水体实施专项环境整治,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取缔沿河排污口,定期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合理控制城市景观水体水位,严厉查处影响城市水体景观的违法行为。

4、严格城市噪声污染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申报、审批、公示制度,组织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活动。加大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以及生活噪声的查处整治力度,进一步巩固城市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达标成果,确保城市良好的声环境质量。

5、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以文明城市创建促生态文明宣传,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观,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创建,弘扬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质,使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巩固城市园林绿化成果,完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在城市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及户外显示屏中推广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在餐饮、工业等行业积极推广使用液化气,不断提高城市气化率。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严厉查处损害城市文明形象的违法行为。

三是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及时查处城市居民反映的烟尘和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障居民的环境权益。

(五)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展示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

坚持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区)处理”的四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秸秆焚烧的监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切实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推进养殖业废弃物利用,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立农牧循环模式,加快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利用。有效控制大型畜禽养殖场(区)环境污染。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

3、切实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肥料面源污染,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加快实施病虫绿色无害化防控和专业化防治工程,大力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其技术。

4、加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生态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转和处置网络建设。到**年,50个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完成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及镇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150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到**年,力争创建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村50个。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基地建设。到**年,建成3.8万口农村户用沼气设施、5个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30处农村养殖大户中小型沼气工程。新建、扩建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途径。

(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展示科学发展新态势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

1、加快建立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市经济园区和主导工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坚持以天然气、太阳能、沼气、水电、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积极发展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信息、金融、文化、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方向转变。

2、大力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区县经济园区为支撑的经济园区建设。以推进**市循环经济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集中度大、关联性强、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体系;引导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特色文化、新型印刷包装、新型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精深加工、茧丝绸服装、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茶叶、竹木业、油茶、蚕桑、果蔬、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加快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改项目的实施,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4、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推动乡村旅游为重点,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生态旅游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环**乡村旅游圈、沿**江乡村旅游带、古徽州乡村旅游片三大板块和景区依托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四大类型,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市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新卖点和新增长点。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结合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制定我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二是加快**市循环经济园建设,配套完善园区排污管网、集中治污等环保基础设施。

三是积极推进茶叶经济“双十工程”项目建设,依托十大龙头企业,建设十万亩高效生态茶园。

四是积极开展以优秀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壮大乡村旅游规模和提升乡村旅游档次。

(七)加强交通干线生态屏障建设,展示**交通生命线的勃勃生机

着力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国省道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使其成为展示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窗口。

1、加强交通干线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已建成的交通干线以及乡村公路的绿色生态建设,在沿线可视范围内,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管护。严禁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开荒毁林。建设沿线生态护坡及复绿工程,积极美化、绿化沿线两侧的荒山、丘陵及山体,沿线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2、加强在建交通项目环境监管。对在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绿化工程未达标的工程,不得验收。

3、规范沿线城镇及乡村建设。加强沿线城镇、村建设规划,规范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突出地方特色,以徽派建筑为主逐步统一建筑风格,严格道路两侧的建筑规划管理和控制,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的农民新村。落实沿线城镇及农村居民垃圾处置措施,减少沿线城镇及乡村垃圾污染,杜绝产生“白色污染带”现象。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强已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措施,消灭沿线荒山和山体。

二是切实加强在建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生态保护,将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是加强对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工业烟尘排放和秸秆焚烧的监督管理,确保交通干线环境优美。

(八)加强西递、宏村等景区景点环境综合整治,展示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新水平

持续开展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景区景点环境管理秩序,确保合理开发利用。

1、科学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本着突出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抓好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

2、加快景点景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景区河道;禁止乱堆乱倒生活垃圾,确保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出景区,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环境监管。加强景区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旅游开发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从源头防止和控制项目开发对景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旅游景区的开发,应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或擅自开发旅游资源。

近期建设重点:

一是加强太平湖景区开发与保护,在推进中心湖区、乌石湿地景区、黄金群岛景区、平湖三峡景区、太平史韵景区等5大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景区范围内森林植被资源、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以牯牛降、齐云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二是加强以西递、宏村、屯溪老街等为代表的古村落(街)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古村落(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古村落生态水系整修和水口园林恢复工程,使之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和水口园林景观。

三是到**年,各旅游景点景区内淘汰、禁用以原煤为燃料的锅炉、茶炉及大灶,全面使用太阳能、电能、液化气、沼气等清洁燃料。

四、保障措施

篇6

1、引言

森林是大自然的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林业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必要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有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地位。长期以来,人类的频繁活动与伐木使用,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伤害,我们国家近期来实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修复和维护了现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具有非常严酷的考验,因而,我们必须加快实行以追求生态环境最大平衡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令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多方面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持续良性运行。

2、甘肃南部山区林业状况简述

2.1大致情况

甘肃南部属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和青藏高原区域交汇地带。区域内,白龙江林区是全国九大重点林区之一。区域内林业生态建设单位,是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单位,也是长江与黄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更是甘肃这样一个地处内陆、干旱少林地区不可或缺的绿色宝贵资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濒危物种零星分布种类较多,是从事科研与保护获取生物基因的天然宝库。

2.2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辖区内有效资源开发建设不完善。特别是江河水系小水电无序开发建设表现最为突出。大小水电站密罗其布,上一个电站的出水口就是下一个电站的进水口,河道要么是蓄水池、要么就是断流干枯;生态活水,一度成了暗流和人造水池。河水流动的天然净化功能大大减弱,江河流动生态动能一度被转换为电能,江河流动生态动能产生的蒸腾作用锐减,森林小气候环境遭到破坏,对护林防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遭到了灭顶之灾,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遭到破坏。2.2.2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与旱涝灾害频繁。山势陡峭,河川狭窄,地表径流加快,降水很快通过江河流失,极易集聚形成洪涝灾害。舟曲县2010年“8.08”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14个社区村落的沿河房屋冲毁倒塌,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1000多户家庭,无论平凡或富裕,无论幸福美满或矛盾门争,顷刻间荡然无存。旱涝灾害已成为制约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2.2.3发展和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区域内绝大多数市县为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内的乡村贫困发生率至今依然高达41%,农林牧交错,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保护矛盾较为突出。林木盗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2016年迭部“2.02”森林大火就是因为偷砍林木人为引起的。加之我国粮食策略和土地策略整改之后,各种以开发建设为名目侵占林地的案例增多,一面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面是生态建设保护,人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降低,无疑会制约生态建设后劲。

3、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3.1用全新理念指导林业生态建设

3.1.1生态示范区(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原料林基地、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致富工程、山区综合开发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建立短、长期协同的发展大方向。3.1.2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涉及到林业方面的各类问题、重大策略以及大型项目必须认真调查和实地考察。以祁连山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遭受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问题引以为戒,对区域内开发建设进行重新评估审定。3.1.3在资源和环境可接受和可维护的范围之内进行原有资源的维护与合理使用,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不能单一依靠不断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不能发生资源枯竭、生态系统遭破坏等现象。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维护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几方面协同前进。靠山肯定是要吃山的,但是怎么吃,决定了能否吃得下去,能否吃得长久。

3.2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依法保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公、检、法专业执法队伍优势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作用,强化与地方政府各部门间的强强联合,开展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做好保护与开发、经济与生态、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3.3依托科学方法、齐头并进,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效率。3.3.1大力宣传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满足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多方面展开节约能源,减低消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有效实施碳汇补偿机制。3.3.2资金筹措、政策扶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强化政府职能,重点实施“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地)、“三滩”(江滩、河滩、湖滩)、“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地旁)、“两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绿化。3.3.3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林业生态建设着重以提高林木保有量和森林碳汇总量为目标,彻底改变重造轻管、只造不管的现象。

作者:刘东汉 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篇7

资源型地区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区域,它们凭借着自身所具有的天然地理优势,短期内使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为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产业结构来说,它是以当地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地区。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其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在发展的进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畸形、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如何使其经济活动从资源的路径依赖中解脱出来,如何使生态环境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得到保护,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尽快从“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发展粗放”的恶性循环中“突围”,保持资源型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间协调发展,已经成为资源型地区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矿产资源型地区―湖南省花垣县为例,客观分析其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生态风险,并对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与措施。

一、资源型地区发展面临的生态风险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黄金“锰三角”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锰、铅、锌等10多种矿藏,现已探明或基本探明的矿产达21种,锰矿保有储量950多万吨,铅锌矿保有储量190多万金属吨。近年来,花垣立足于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工业主导战略,成功实现了县域经济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经济社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副作用”不断显现,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资源不断枯竭

全县经济支撑以“两矿”为主,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工业以矿产加工为主,中小企业比重较大,工业产品仍以低端产品和粗加工为主。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强,乱采乱挖现象严重,加快了资源的枯竭,同时也缩短了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近年来,由于矿产开采规模越来越大,花垣锰矿和铅锌矿的储量逐年减少,锰矿品位由17%~20%下降到15%~17%;铅锌矿品位由4%~6%下降到0.8%~1.8%。这种以资源开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极不利于花垣未来可持续发展。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花垣矿山虽多,但规模小,小矿多,大矿少,加上一些矿山缺乏科学管理,资金技术力量薄弱,采富弃贫,经营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山体开裂、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面沉陷、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破坏问题。花垣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锰锌矿产开发生产基地,未来及今后一段时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仍将是花垣经济的主导,是花垣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本,这必将对花垣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带来较大的考验。

3、水环境污染严重

开采矿山排放的矿井水、洗选废水等,具有排放量大、有机物含量高等特征,对水体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区域一些工业集中的河段水环境明显恶化,大部分监测断面的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水体不断减少,两大河流Ⅴ类水质占到30%,主要污染物是锰、氨氮和镉,造成全县共有8万多人饮水困难。同时,由于区域工业经济持续扩大发展,工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今后一段时期,工业仍将是花垣经济发展的支撑,这给区域水环境质量带来严重危害,而且这种影响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水环境风险防范任务仍很艰巨。

4、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严重

资源型地区以资源开发为主,主要是地下开采或者露天开采,因采矿开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而矿山破坏土地的还绿复垦率低,其中仅有极少数的土地得到治理恢复。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花垣县水土流失面积为54627.0公顷,其中仅有15836.0公顷已治理。水土流失加速了环境恶化,使土壤中有机质及N、P、K等肥力指标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使洪涝灾害加剧,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在采矿区,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开采深度逐步增加,采空区范围不断增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常与自然灾害相伴发生,形成比较严重的灾害群或灾害链。

二、促进资源型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依据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切入点,以削减污染总量为重要抓手,以防范环境安全为生命线,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1、科学规划,引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战略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和依据。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地区实际出发,并研究制定一个简明、求实、可操作性的关于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研究拟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推进措施,将环保理念贯穿到各类经济计划与发展计划的各个层面,为推进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指导上的总体框架,促进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大投入,夯实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基础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加以鼓励和支持。一是建立政府环保发展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和落实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预算支出,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作为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为财政履行发展低碳经济职能提供制度保证。二是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公共财政预算内投资应对促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的项目和产业予以倾斜,通过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清洁生产、各类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环保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入的积极带动效应。三是政府可以设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注重和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吸引本地资本向环保科技和产业项目倾斜,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

3、优化结构,构建环保产业体系

发展环保产业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花垣要根据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一是要抓紧制定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通过产业政策和产品目录,引导产业向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调整方向,尽快建立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二是根据区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按功能分区提出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名单,实施区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通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建设项目“过滤”掉,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不断壮大循环经济产业,加强高新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的研发推广,着力发展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的循环链,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

4、创新技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技储备

技术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花垣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把技术创新作为推进工业节能降污的重要手段,建议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大力开发节能降污技术。二是整合市场现有的节能、环保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对花垣重点行业现有生产能力进行调整和改造,找准行业节能的关键点,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能源利用水平,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减少排放。三是加强地区间的节能、环保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升花垣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5、加强宣传,营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氛围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政府是主导,群众参与是重要的社会力量。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和普法活动,开展环境警示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倡导生态文明,弘扬环境文化,重视环保知识普及,增强公众的环境忧患意识,使环保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全方位、多层次推广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要鼓励和引导公众和社会团体有序地参与环境保护,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群众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使用再生产品、节约能源资源等活动,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支持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

6、完善政策,形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长效机制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系与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道,共同构成改善环境质量的三大支柱。因此,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政策法规体系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针,将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作为要素参与综合平衡,把保护环境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人口计划、生态建设规划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惩戒机制,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任务的实现。当前应从已有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整合已有的法律措施,结合花垣的经济结构特征研究出台一些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范和约束企业、社会各方面的行为,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制环境。三是研究建立有关环保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惩罚机制,强化政府责任,明确企业是污染防治的主体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制度。

参考文献:

[1]舒惠国.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网.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

[2]张新营,佟连军.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5(1).

[3]陈孝杨,严家平.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与环境问题[J].资源与产业,2006 (8).

[4]李秋元,郑敏,王永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J].中国矿业,2002,(2).

篇8

景观绿地是建设绿色城市的重要支撑、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生态城市新区的重要保障。

一、景观生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景观生态建设可以提高对有关城市蔓延和景观分化问题的认识;制定统一生境保护计划,保护多种物种,鼓励将保护区联系起来;扩宽空地、公园和绿色通道附近住宅的销路,提高转售价值。

景观生态建设可为立足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多样性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个框架,在此框架下,帮助保护和恢复具有自然功能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丰富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天然地貌过程,净化空气和水,增加休闲机会,改善健康状况等。除此之外,绿地还可使财产升值,降低防洪、水处理系统和雨水调控等公共设施和服务费用 。

二、城市新区景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定位于经济、人居、生态功能复合的高级城市发展形态的城市新区对整体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城市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忽视城郊防护林建设,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河流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日益减少等方面。

(一) 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忽视城郊防护林建设。

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忽视城郊防护林的建设,并且设计质量和建设投资难以保证[2]。以往的城郊防护林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同时由于行政部门的条块管理障碍,导致了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3]。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轻易采伐。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

(二)绿地建设空间分布不均,绿地系统建设有待完善。

城市新区绿地的空间分布不均。主城区生态绿地主要集中在大的河流与湖泊周边,市区内绿地以公园绿地为主。线状绿化以道路绿化为主,主要集中在市区的主干道上,没有形成线状连续。

(三)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

城市绿地建设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园林绿化建设中,管理维护费用占很大比例。受城市用地制约、土地市场冲击,城市绿地建设中受这样那样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绿化维护成本的不断攀升。

(四)对河流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日益减少。

几年来,随这城市的加快发展,对河流(湖泊)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过量捕捞、狩猎、砍伐、采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湿地水资源过度开采利用,导致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湿地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城市湿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

(五)园林绿化人才缺乏,尚未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人员素质差别较大,管理人才不足、技术人员欠缺、复合型人才出现断层等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处于园林绿化一线工作的工人很多为外地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文化、技术水平也较低。在实际工作中,还缺乏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中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系统教育,缺少在有关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系统培训。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入机制尚不健全。

三、城市新区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中以区域整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的生态绿地、环城绿地以及大型交通绿地上,增强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网络。

(一)构建生态水系新格局。

以水量、水质、水生态并重为原则,防洪、排涝、供水、治污、河道治理、环境改善等功能统筹兼顾,加强水生态修复与滨水生态环境建设。保证防洪排涝能力全面达到标准,各项功能基本实现,水体水质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现状水系格局,将城市新区范围内的河、库、湖、渠相连,构建生态水系格局。使多处湖泊和湿地分布在整个城市新区内。

(二)建设绿色生态廊道。

组团间生态复合廊道是规划区组团式发展的重要控制要素,其功能不仅限于生态保护与大型基础设施廊道的预留。组团与组团之间生态复合廊道不低于1.0千米。未来城市新区应建立现代城市滨水林荫生态带。新建设的城市景观廊道空间,从人本主义角度考虑,遵循“主客共享”的滨水区设计思想,既考虑滨水区居民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商务、旅游客体——“客人”(外来短暂停留人口)的需求。在此理念下,将滨水区视作一个家庭空间,滨水公共空间开放体系兼有“起居室”和“会客厅”的舒适和温馨。采用国际上成熟的“WAVE”的模式,将主城区河段整体构建成一个主客共享的开敞式公共空间,形成连续的城区内部生态廊道。

(三)打造复合型景观绿地系统。

城市新区的绿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绿化水平仍有待提高,这给城区的绿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就市区绿地的分布情况看,大片绿地缺少。然而,作为城市的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的对外扩张区域,因此对城市边缘区进行科学的生态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空间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好处。新区绿化追求城市生态建设的连通性,以及物种选择的区域性,应体现城市的自然资源特色,注重景观的整体协调。以建设城市绿网为中心,形成主城区内道路绿网,边缘区圈层绿网的空间格局。绿化重点做好环线绿化,外环线之间的绿化以基本农田为基底,形成环城的农田防护体系。打造专类公园形成各组团内部生态绿化节点。

(四)保护性开发河流湿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河流(湖泊)湿地周边开发强度不断扩,湿地周边开发按照经济开发与生态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思路,严格执行蓝线和绿线管理制度,建成及防汛调蓄、灌溉、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河流(湖泊)湿地。河流湖泊除以上功能外,还要担负着城市水安全储备的功能。故而湖泊周边应被完整而紧密的生态廊道包围——即湖岸生态环,生态廊道宽度应达到生态性岸线总长度的10%以上,以满足生态斑块之间生物物种的交换和迁移各自孤立的景点连接到一起,形成市区完整的旅游休闲游憩带,将湿地公园“溶解”于城市之中面向服务整个区域,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态文明居住区。

(五)建设快速道路景观节点以及连续景观段。

道路节点的景观控制是新区快速道路连续景观段的小,使新区快速道路景观具有完整的空间序列感。节点应根据不同地区现状条件、结合重要节点的布置、考虑新区快速道路节点体系的整体性而设置。应进行景观视线分析,因地制宜地在道路沿线设置成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或开放空间。在新区快速道路景观带与周围的经济开发区、商业区、办公金融区、居住区中心或标志性建筑的联系处,设置一般景观节点,提供城市开放空间;道路与河流交汇处、人流活动多的道路交汇处可设置公众性的广场、街区绿地或公共建筑等一般景观节点;快速路下匝道处可设置一般景观节点,以绿地开放空间、街景小品或特色建筑作为对景点。

(六)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公园管理制度。

城市新区一般家森林公园、滨水公园等生态公园和CBD中央公园等综合公园体育公园等专类公园形成各组团内部生态绿化节点。随着不同城市公园的差异化经营,公园经济效益进入了两极阶段,即城市公园在不失去公益性的同时,又要在规范条件下进行适当的经营开发,实现公园的造血功能。在公园内部及周边开发此类供出租的房地产,既可收取商业租金来维持自身运营,又提供了景区内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来方便游客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资源各自特征,合理开发出不同的旅游产品。城市公园除了可由政府投资建设,其他经济实体也可根据其看重的营利性进行投机建设。

四、城市新区景观生态建设对策

(一)强化政府职能,完善运行体制、机制。

完善生态立法,健全监管机制。将城市建设法制化、规范化,使生态建设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坚持行业监管和分级监管相结合,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强化政府职能,落实责任部门。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领城市总体的生态建设,各级行政部门分工明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生态建设的各项各类指标落实到各部门、科室、个人,增强基层组织的执行能力。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建设目标。

在制定城市的生态建设目标时要从统筹发展的角度,考虑长期利益和区域整体的生态效果,不能进行急功近利的建设。要根据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从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城市的产业、文化、土地利用、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建设目标,以期形成健康、高效、独具特色的城市。

(三)加强公众参与。

建立生态信息共享体系,保障公众参与权。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市政公用、环境保护、园林环卫、市容市貌等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以及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行为的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转换政府职能,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技术支持,鼓励民间组织、社团和普通民众投入到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发挥基层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组织简单、实际的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将生态建设深入居民生活。

(四)重视科技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注重专业性技能人才的培养,政府部门加大投入生态技术的研发资金,注重引进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建立城市生态专家、人才储备库。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将生态适用技术应用到生态建设中,实现由传统能源节约向建筑节能的转化。

(五)合理整合土地资源,规范流转制度。

整合土地资源,尤其是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要集中整治、重点开发。根据各区、块的实际情况,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以形成绿地建设的储备资源。主城区的土地利用以集约化模式为主,将中心区进行合理规划,整改旧式建筑,形成中心区高密度建筑区,以改善中心区的环境,提供相应的空间用于建设配套的基础性设施。规范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市场进入法制化轨道。规范土地审批程序,严禁以科技、教育、现代农业和生态建设为借口进行商业活动。

(六)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理念。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公民整体的文化水平,做好高等教育的普及工作,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将生态知识运用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多元化的生态教育普及,发挥社区的文化广场、知识窗等优势,通过文化宣传、艺术表演等形式,培养城市居民的社会公德。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题研究[R],2010,8.

篇9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居、社区,各单位第一责任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管办,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督导及日常工作。

三、创建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8日至4月25日)

各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对此次创建活动进行全面地宣传动员,充分向社会、企业、个体经营业户等宣传此次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环保公益宣传,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26日至9月15日)

各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严格按照创建活动整治标准和时限要求,组织相关单位集中进行整治。所有整治项目治理前、中、后均需拍照留取资料并建好档案。

(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6日至30日)

区、区政府组成验收组,对此次创建活动进行检查验收。对积极采取治理措施,治理工作完成好的村居、社区、有关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以及治理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四、责任分工

1、各有关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对此次创建活动进行组织实施,负责辖区建筑施工场地、拆迁工地的扬尘污染防治;负责燃煤炉窑、锅炉、洗浴中心、馒头房、茶水炉、饮食灶的集中整治;负责河流排污口的排查和封堵。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督导单位:区建管办、经发办、农服办、文体站。

2、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工作,全部集中住宅小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网,确保污水全部纳入城市管网进行集中处理。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督导单位:区建管办、经发办、农服办、文体站。

3、继续完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确保乡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全区城乡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加大危险废物的处置力度,确保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各村居、社区。督导单位:区建管办。

4、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扬尘污染问题,对建成区以内的背街小巷、企业厂区路以及干道两侧空闲地进行绿化,切实实现“行车路必硬化,空闲地必绿化”的目标;对辖区内无环保审批手续的煤场、沙子、石子等经营企业进行取缔,对建成区内的煤炭、沙子、石子等转运、经营企业进行搬迁;所有建筑工地建设规范的车辆冲洗装置,禁止施工车辆带尘上路;彻底解决道路扬尘污染问题。责任单位:各村居、社区,有关企业。督导单位:区建管办,经发办。

5、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的村居、社区严格执行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年内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关停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的供热锅炉。建成区空气质量较上年明显改善。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督导单位:区建管办。

篇10

社区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我国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总体目标是制定社区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的重要指导依据。同时,社区体育生态化的最优目标应为:体育生态环境优良、体育设施配备齐全、体育保障制度完善、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管理规范有序①。因此,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及生态学原理出发,借助对社区体育生态化内涵的理解,笔者对社区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总体设计。首先,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体育活动为主线,兼顾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各要素协调发展。其次,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社区体育生态化的健康、舒适、节能、高效、环保、保持生态平衡等特征。

社区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框架

笔者结合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构建了一个三级层次的社区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其中,一级层次指标包括:社区体育组织体系指标、社区体育人口体系指标、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体系指标、社区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指标、社区体育生态环境体系指标五个方面。二级层次指标是在一级指标下的若干因子,包括规划保障制度、机构类型、服务质量、体育人口种类、体育人口比例、体商测试、生态体育活动内容、生态体育指导、生态体育行为规范、传统体育设施、现代体育设施、现代信息化服务、社区体育自然环境、社区体育社会环境、社区体育规范环境等因子。三级层次指标是由二级层次指标下选择的若干项目组成,属于微观指标,多数为可以量化的单项评价指标。例如社区体育自然环境二级指标下应包含社区体育天然环境三级指标(由水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生物环境、噪声环境等因素构成);传统和现代体育设施二级指标下应包含人均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投资率等三级指标。

社区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的指标配置说明

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一级指标。本级指标从社区体育机构类型、规划制度和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具体评价。

1、机构类型二级指标:机构类型指标应包含体育机构和管理指导机构两方面。体育机构方面主要应建设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管理指导机构可以分为管理机构和指导机构两类,其中管理机构指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三级组织;指导机构指市、区体育局群体处。

2、规划保障制度二级指标:规划制度应包含各项与社区体育生态化有关的生态建设规划、社区生态体育设施规划及相关的政府激励文件、社区体育经费保障制度、社区生态体育规章制度、社区体育档案等。毋庸置疑,社区体育生态化的建设与发展一定仰赖于政府政策与法律的保障支持。因此,本级指标侧重于考量、评价社区发展的软环境状况。

3、服务质量二级指标:笔者认为,社区体育服务质量可以通过人均体育消费、社区居民满意率、社区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开展次数、参加体育赛事情况体育活动、参加人数等三级指标来进行综合衡量评价。

社区体育人口体系一级指标。体育人口是指不以体育为职业,仅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或关注体育的群体。本级指标对于评价社区体育的发展状态十分重要,从体商测试、体育人口种类和体育人口比例三方面进行考察。

1、体育人口种类二级指标:体育人口是体育生态系统的主体。体育人口可以分为直接体育人口和间接体育人口。我国于1997年确立了体育人口标准,一般认为,每星期锻炼三次及以上,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达到自身能够承受的中等强度及以上的人可定量为直接体育人口。公众参与是实现体育生态化建设的关键,因此体育人口种类二级指标应侧重调查社区体育人口的来源结构,注重考察参与体育锻炼群体的广泛性。

2、体育人口比例二级指标:我国体育人口比例较低。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抽样调查表明,城市体育人口(未包含学生比例)仅为总人口数的9.23%。而美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1981年便达到总人口的50%,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体育人口一直保持在70%左右②。时至今日,发达国家的体育人口已达总人口的70%~80%,但我国官方统计的体育人口比例仅33%左右。

3、体商测试(或居民身体素质)二级指标:近年来,由美国迈克尔・罗伊森等学者提出的“体商”新概念开始流行。体商是指身体商数,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我认知的反映,是一个人运动能力和质量的量化标准。体商的提高需要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运用本级指标是希翼通过评价、衡量社区居民当然主要是体育人口的体商状态,来反映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体育活动内容体系一级指标。本级指标从社区生态体育活动内容、生态体育指导和生态体育行为规范三方面进行具体细化的考量。其中生态体育指导二级指标是考量重点。

社区体育指导是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我国1993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界定为“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组织管理工作、锻炼指导、技能传授的人员”。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级别分为高级、中级、低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师四类。

与国外相比,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由于起步晚,相对较落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且年龄偏大,总体文化程度较低;职业化程度低,相关的培训、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社区体育指导的健全能够有效地体现社区体育发展的生态和健康,本级指标是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的重要一环。

体育设施网络体系一级指标。体育设施是社区体育的物质基础,也因此成为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的首要对象。社区体育设施需要根据社区自然环境和社区居民健身锻炼需求进行建设,是衡量社区体育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日益高涨的社区体育需求相矛盾,我国社区体育设施明显不足。根据我国第5次场地设施的调查及有关的文献资料,社区体育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84%(居住小区4.86%+公园0.7%+广场0.61%+其他类2.67%=8.84%)),而且,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模式单一、趋同僵化,社区健身设施设置不均衡,社区体育场地的规划、体育设施的设计千区一型,缺乏特色。③

而现代信息化服务二级指标亦不可或缺。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服务已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区数字化建设也日渐兴起,为社区服务的功能发展与完善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借助宽带网络等现代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既可以有效地加强社区事务包括体育事务的管理,亦可提供各项网上虚拟体育娱乐服务,反映着社区生态化建设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社区体育生态环境体系一级指标。所谓社区体育生态环境体系是指以社区体育为中心,对社区体育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系统,主要包括社区体育自然环境、社区体育社会环境和社区体育规范环境。④社区体育生态化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体育运动只有在优良的环境中进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才能为人类创造积极向上的绿色生活。社区体育生态化应紧紧围绕体育生态环境,只有在保护社区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体育,社区体育才能可持续发展。

1、社区体育自然环境二级指标:体育是适应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的场所,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体育运动的质量。社区自然环境作为社区体育生态化实践的永恒载体,决定了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条件。社区体育自然环境应包括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生物环境和水环境等。

2、社区体育社会环境二级指标:社区体育社会环境可以包含人文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三方面,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最重要因素。

3、社区体育规范环境二级指标:规范环境也称为价值环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念、价值观、文化思想、体制等,它对体育生态化理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规范环境的改变与形成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应从娃娃的体育生态意识抓起,推行“生态社区”、“生态城市”的建设,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态体育活动,营造体育生态化的理念氛围。同时,不断完善社区体育生态制度管理,制定和考察落实各地的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切实保障人们享受体育赋予的愉悦和健康。(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本文系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09BTY003)

注释

①宋杰,孙庆祝:“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国体育科技》,2005年第4期,第99~102页。

篇11

二、试点工作原则

1.基础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客观事实,在古城保护、绿色创建、老新村改造良好环境基础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要充分发扬我区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中的优良传统,在试点工作中注重运用新型科技和新型理念,大胆创新,结合实际打造生态出本小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亮点。

3.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试点工作中既要注重加强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态势。又要注重生态宣传教育和低碳知识普及,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4.注重引导与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类组织及广大群众共享共建生态文明。

5.注重导向与分步达标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较高的技术导向框架下,脚踏实地逐步实现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但近期的试点任务目标必须完成。

三、试点工作任务

承担试点的单位要按照《区生态小区试点建设导向》的要求,结合所在小区的实际,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元素,形成小区的主题特色。

(一)小区主要承担运用老新村改造成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通过老新村改造过程,加载生态及低碳的元素,充分体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示范小区。(由街道办事处承担)

(二)养一小区主要承担建设生态与低碳生活体验小区的试点。通过环保基地的建设,引领小区生活,增强小区的生态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低碳生活的体验小区。(由街道办事处承担)

(三)苑小区主要承担在新城建设中形成生态文明的展示小区。通过新城生态理念的规划建设,在试点小区增强生态文明人文环境元素,展示区新城建设中的生态概念和绿色生活的新家园。(由街道办事处承担)

相关部门试点工作任务详见分解表。

四、试点工作步骤

城区生态文明小区试点工作,是在当前推进转型升级和“三区三城”建设大环境中的试点探索,也是市人大赋予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时间紧、要求高的实际,试点工作分为调研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评估三个阶段。

(一)调研准备阶段:

由区环境保护局根据创建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市人大“决定”精神和相关文献,领会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小区调研,听取专家、承担试点单位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形成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和试点工作导向及评估方法,明确选择试点的单位和试点的内容,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必要的实施经费。

(二)组织实施阶段:

试点工作方案经区人大、区政府同意后,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环境保护局负责牵头,指导各承担试点工作街道制定各试点小区点的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试点承担街道按时落实工作任务;在区人大的督促指导下,由区环境保护局认真组织实施进度的检查,适时召集阶段性工作会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试点内容和调整工作任务。

(三)总结评估阶段:

工作任务完成后,在区人大、区政府的领导下,区环境保护局邀请专家和人大代表参照试点导向,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对三个试点小区进行初步评价。对存在的不足部分,指导各承担试点任务的街道进行进一步完善。相关街道办事处认真做好所在试点小区的经验总结和台帐资料,积极做好迎接市人大领导的指导视察准备工作。

五、试点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生态小区试点建设是我区落实市委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的实践,是城区向生态文明升级的一次新的机遇,也是一次全新概念的探索,没有可借鉴的捷径。相关部门、相关街道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全力推进。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总结试点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篇12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户外空间环境

住区空间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人类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统一体, 它是指由居住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的一切活动区域,即以居住建筑为主的群体,为了满足各种功能需要,分割围合组成的不同大小、形状、特征与色彩的空间,通常也被称为住区外部空间1。

2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内容

2.1住区选址

国外生态社区对选址的土地开发顺序是:等待整治和修复的土地---棕地---未开发的土地---绿地和农地,根据地块的生态特性,又可以分为:生态保护的选址、生态修复的选址、有便利条件的选址和未开发地块的选址,其中生态保护的选址包括为栖息地、湿地与水体保护设计的选址、保护耕地的选址;生态修复的选址包括实现土地修复的选址、棕地再开发的选址;有便利条件的选址包括降低机动车依赖的选址、有便利公共交通的选址。

2.2紧凑布局

紧凑高效的住区能为更多人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缩短行程、提供多样的交通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城市土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的目的。在紧凑布局原则指导下的住区规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1)充分合理的利用住区周边的便利条件:对于住区周边现有的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市政、综合服务等优势,如交通站点、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绿地等区域周边应该采用高密度的开发模式,随着距离越远密度越小。

(2)有明确的住区中心,形成多组团的布局模式:住区中心一般是指住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集中地,而围绕住区中心布置的不同类型的组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功能上提倡形成多功能混合形式。

(3)充分考虑场地的风环境、热环境、绿化环境、水环境等自然要素的微气候设计: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能耗,不让大量的供暖、制冷和通风设备在建筑使用上大行其道,我们就必须充分结合场地内的微气候环境,将建筑布局与之呼应。例如将建筑错列布置增加建筑的迎面风,面向主导风向可以布置底层建筑或者围合式建筑的开口等。

(4)紧凑布局的住区应该是融合了开放性的共享住区:面对封闭住区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开放住区的理念,主要是通过建立城市与住区之间的交通连接、商业服务、公共开放空间等,实现住区小社会与城市大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2。

2.3街区街道

街区街道是最能积聚人气的地方,为了最大程度上增进住区活力,在生态住区的设计之时应该更加要强调住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因此对于街区街道的环境设计和空间规划讨论显得尤为必要。

(1)发展功能混合的开放型街区:街区的混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住区的活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空间,对于住区中的广场、花园、活动场地、街头绿地、步行小径等空间要素,与建筑围合的空间有机融合,而开放街区主要体现在街区能为城市系统提供一定层面上面向城市开放的空间,街区内的资源和设施能更多的市民服务系。

(2)鼓励较小尺度的步行街区:基于简・雅各布斯的街区研究,短街区、窄街道组成的城市区域会更加舒适宜人,同时也更加适于步行环境,国外城市工作者从城市功能的容纳、城市空间的可渗透性、土地效益的经济化、街区的活性、建筑开发的实用性等方面都证明了100米X100米左右的街区尺度较为便利,而较小尺度的街区意味着更加密集的路网,因此,小规模的街区适合以步行为主的住区,即便是较为密集的步行路网也是对住区的绿色交通有利的。

(3)富有连续性和韵律感的街道界面:街道界面由建筑物和地面构成,对于构成街道界面的建筑而言,其在空间组合、立面形式、屋顶轮廓、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律和统一性。而地面作为街道界面的底界面,有效的限定空间、标志空间、改变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交通引导的作用,地面的竖向处理可以增加街道空间的丰富性,局部抬高或下沉是有助于街道上更多活动和交往的产生,而对于地面细节的人性化处理,能产生美感和韵律感的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3。

2.4硬质广场和绿化空间

生态住区的开放空间注重场所的开放性,绿化空间则注重其参与性,两者均是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两者的设计我们更加提倡:

(1)将开放空间和绿地摆在明显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明显位置不是说在住区中心布置集中的景观绿地和硬质广场,相反,我们应该是创造更大程度上便于使用的空间场地和可以频繁进入的户外空间,这就意味着将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分散化,而不是集中布局。从传统意义的绿地系统层级上讲,应该是要提倡加强组团绿地和街旁绿地的设计,让绿色空间可以布置在居民日常进出的道路上,便于居民在全天的活动中都能随时随地的享受。

(2)实现渗透的设计:绿地空间和开放空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紧密联系的,在设计中不仅需要拓展开放空间之间、绿化空间之间、开放空间与绿化空间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需要将这些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利用地形高差、水体、建筑灰空间等将彼此整体考虑。

(3)通用化设计:通用设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不再强调只为残疾人考虑,它将设计考虑的范围扩展至所有特定人群,以全体大众为出发点,让环境、空间、设备产品适合所有人使用。在住区的通用化设计中首先强调的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空间应该增加相应的细节,例如在户外场地中设计便捷的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宜过大;地面材料的防滑处理;增强住区导向标志系统等。

3结语

面对生态社区的种种优势,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住区的可持续建设,近些年,相关学者和城市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建立起了多种评估体系和建造标准来指导我国的生态建设,文章中提出的户外空间环境相关内容也是基于这些评估体系,相信不用多久,我国的生态住区建设将会更加成熟,同时也会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城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智彬.Townhouse社区空间环境设计及营造 [D].四川大学,2006.

篇13

重庆奉节县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契机,以建设和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为使命,结合三峡后续工作生态屏障建设,全力推进长江两岸绿化,积极构筑库区生态屏障。

“坚持生态优先,分段治理,因地制宜打造长江两岸生态景观。”重庆奉节县林业局负责人称,按照绿化长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打造生态屏障区特色“三带”,目前重庆奉节已全面完成工程营造林任务,累计栽植香樟、柏木、脐橙、油橄榄等各类苗木近6000万株。库区生态屏障建设效果初显,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达到48%,高于全市几个百分点,其中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由22%提高到近60%。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林业产业也实现长足发展。注重产业,突出特色,实现“增绿”“增收”有机结合。按照“经济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业主化,业主选择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建立“农民出土地,业主出资金,双方共管护,收益共享受”的“两出两共”林业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培育以脐橙、油橄榄、红豆杉“三棵树”和中药材、蚕桑等为主的林业特色产业。其中全县油橄榄栽植面积6.05万亩,红豆杉4万亩,中药材近15万亩,林业产业综合年产值达23亿元。库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初显,有力推动了全县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

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探索了绿化长江生态治理新办法。根据长江两岸石漠化严重,造林难度大的特点,创新摸索了一套公开招标、整地打窝、树种配置、客土栽植、抚育管护、资金兑现等办法,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工程建设成效,对库区生态治理模式做出了新的有益探索。

重庆武隆:森林旅游开启绿色崛起新路

重庆武隆县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拥有林地面积330万亩,森林面积2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境内可开发自然景观有265处,集大娄山脉之雄,武陵风光之秀,乌江画廊之幽,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

该县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集中全县资源,兴生态、育文化、强产业,努力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目前,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5亿元,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成长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

始终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锲而不舍地打造重庆武隆品牌,加快向“世界的重庆武隆”蜕变。先后确立了建设生态旅游大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及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等系列战略定位。与此同时,为把生态发展理念融入森林旅游,该县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点突出围绕仙女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与开发,探索森林生态旅游与城市化相结合;围绕实景演出和户外运动,探索森林生态旅游与体育文化产业相结合;围绕建设“中国重庆武隆公园”战略目标,探索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坚持文化铸魂,让森林旅游传承生态文明,着力打造“森林旅游+生态文化+户外运动”这张森林旅游名片。寓山水文化于影视传媒,为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寓民俗文化于实景演出;寓探险文化于顶级赛事;寓人文风情于节庆活动。先后举办了仙女山草原国际露营音乐节、林海雪原旅游节、仙女山国际风筝节、C-MART露营集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大批民俗演艺、民间工艺等旅游产品脱颖而出,极大丰富了重庆武隆森林旅游内涵。

重庆彭水:全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重庆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典型的大山区,耕地少、肥力弱、生态环境脆弱。为此,该县在全市率先出台《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意见》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法》,并把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主力方向放在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兼顾发展景观林,力争“十三五”时期新增森林面积4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8%,其中经济林达32万亩,粗略估算待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亿元,这将全面增强生态屏障功能,真正实现建设绿色经济大县。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该县始终遵循林业发展规律,通过思路创新,构建起现代林业经营体系。一是坚持集中成片打造的原则,科学规划造林地块,退耕还林实施成片布局。二是坚持把建立长效、管用的造林管护机制作为退耕还林的前提,推行两种新的经营模式:一种是公司或大户与农户建立股份化的业主经营;一种是农户之间联合组建合作社。三是选择适合重庆彭水立地条件的油茶、青脆李、核桃、枣子等优良品种,规模打造经济林产业基地。四是在每个乡镇街道规划建设1个1000亩的高标准经果林产业园,示范带动全县退耕还林,使其培育成产业脱贫的主力。

此外,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该县从补助政策、科技支撑、用地政策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起5年内,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重点用于发展经果林造林及管护补贴。

重庆江津:开创森林防火“三化机制”

重庆江津区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尾,全区林地面积243万亩,森林面积2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5%。该区立足“点、线、面”,念好“责、防、严、快”四字经,在实践中开创出森林防火“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三化新机制”,连续13年森林火灾受害率稳控在0.1%以内。

“按照‘以区为主体、以镇街为基础、以村组为根本、以农户为关键’的防火工作机制,促进了森林防火责任的全面落实,实现森林防火社会化。”重庆江津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说,一是通过深化护林联防联治。成立护林联防组织,建立护林防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二是推行政府购买服务。29个镇街和3个国有林场每年出资400多万元,与860余名护林人员签订聘用(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权利和义务。三是实行各级首长负责。出台了《重庆江津区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完善了《重庆江津区森林防火预案》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四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订巡山守卡“四落实”和重点人群管理“四明确”制度。五是创新防火宣传教育。利用重点时间节点,在重点区域范围开展森林防火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等“五进”活动。

此外,依靠科技手段做到报警更准确、反应更灵敏,实现防控管理的“智能化”。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打造森林防火“千里眼”,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整合森林防火“战斗力”。对重点林区道路、水源、危险源、防火隔离带等10余万个防(扑)火要素进行采集和标注,实现日常巡护管理、烟火自动报警、预案生成、扑火辅助指挥、灾后评估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

重庆巴南:加强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重庆巴南区区委、区政府把压缩、拔除松材线虫病疫情作为不可逾越的5条红线之一。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倒逼责任落实,开展“地毯式”宣传,强化资金、人力、技术保障,促使松材线虫病枯病株数较2014年同期下降55.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