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预想

煤矿安全预想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13: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煤矿安全预想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煤矿安全预想

篇1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106-1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国家各部门对煤矿地质勘测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较高,因而在进行地质勘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内容也较多。必要的勘察工作有助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有保障。在进行地质勘测的时候,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煤矿地质进行准确的勘测。

1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不仅是因为必要的地质勘测可以适当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这也是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

1.1防止煤矿水灾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中进行开采,经常性会遇到各种危险。而且危险一旦发生,人们很难进行自救,这也跟煤矿工作环境有很大关联。只有充分地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危险的发生概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然而进行适当的煤矿地质勘测,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水灾事故是一项比较经常发生的危险事故,由于地下水位的影响,容易引发水灾。如果在地质勘测的时候对水位的各项数据做了具体的分析,对基本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由此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1.2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瓦斯爆炸也是煤矿中经常发生的危险事故。当内部的瓦斯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由此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煤矿地质进行勘测的时候,检测瓦斯的浓度十分重要。当瓦斯的浓度过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通风,让外部新鲜的空气进入到煤矿内部,这样可以快速的降低瓦斯浓度,从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重视瓦斯地质工作的勘测是煤矿开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1.3提高技术生产安全

煤矿生产属于地下工作,此时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不论是工作的技术人员还是开采人员,都必须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煤矿开采的过程经常会遇到断层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地质人员提供准确的判断,便于后续开采工作的展开。地质勘测的结果出现失误的话,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准确的地质勘测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技术的生产安全。

2避免出现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现如今,对煤矿开采进行地质勘测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有不断规范这项工作,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地质勘测的重要性,并且付诸于行动。煤矿生产由于生产环境的恶劣,危险系数很高,加上一些人工的不认真,会进一步增加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仔细的进行地质勘测,尤为重要。

2.1为煤矿的生产提供依据,从而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

在煤矿生产之前或者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地质勘测,地质勘测不仅仅是为了检测当时的煤矿生产环境,更是为了消除早期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通过进行地质勘测,可以对勘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如煤炭的具体含量、开采中可能会遇到的水灾或者瓦斯爆炸带来的影响、矿区的煤、岩石的特征等等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开采战略,有利于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在现实中,很多制定开采计划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前做好相应的调查,使得制定的计划不符合常理,没有科学性,很难付诸行动,这样产生的落差更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相比而言,进行地质勘测之后制定的计划显得合理的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也更有保障。

在现实中发生的很多煤矿事故,究其它最根本的原因,很多事故都跟地质勘测工作有关。就是因为地质勘测工作没有做到位,使得很多的事故相继发生。如果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检测到了含水层,则在进行煤矿生产的时候,就需要将施工的地方尽可能远离这个水层,否则容易引发水灾。但是很可能在地质勘测的时候不仔细,没有检测到含水层,开采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则在开采的时候水灾事故就很可能发生,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造成的后果也会很严重,给企业、给社会带来的都是沉重的负担。

2.2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顶板事故也是煤矿开采中经常发生的危险事故之一。可能人们听到瓦斯爆炸事故的次数比较多,但是顶板事故引发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这种顶板事故在一些小型的煤矿开采地发生的比较多,主要是那些小型的煤矿开采地的生产设备没有及时地更新。随着近些年来一些先进设备的引入,加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由此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降低。造成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产工艺的落后、生产工序不符合实际情况、执行措施不到位等等,但总的来说与地质勘测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首先进行了周密的地质勘测,则可以收集一系列详细的信息,关于周边的岩石情况、断层、褶曲、煤层产状等等信息。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情况之后,人们可以指定出更加合理的开采方案,从管理上和技术上尽量做到最好,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地质的勘测工作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只有不断提高地质勘测的水平,提高地质勘测的准确性,尽可能降低瓦斯事故、水灾事故、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才能进一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从而为企业、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U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54-01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数据我们了解到,煤矿通风问题是众多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瓦斯在很多矿井中存在着,如果矿井的煤矿通风工作做的不好,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现在在矿井管理中煤矿通风工作被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但是因为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普遍重生产、轻安全,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矿难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实的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对矿井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遏制,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 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性因素

1.矿井所在的地质结构的影响

因为很多煤矿都在大山里进行生产,矿井被设置在了大山的内部,矿井的环境因为山体的复杂结构而变得复杂无比,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的温度和瓦斯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如果在这样的矿井环境中得不到良好的通风,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2.煤层地热温度的升高发生自燃

矿井内部的温度会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度增加而增加,当地热温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煤层与氧气得到了充分的接触,就可能会发生自燃,再加上矿井的空间本来就小,又得不到及时的散热,就很容易会出现爆炸的现象。但是如果煤矿通风的工作做得很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爆炸的危险降低,进而使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的保证。

3.瓦斯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为煤矿开采的深度不断的增加,瓦斯不断的涌出,同时煤炭的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发展下去,瓦斯的增加量与煤炭的增加量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麻烦,如果同时安全工作做得不好,通风量达不到相应的规定,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加大瓦斯爆炸的危险。

4.通风风流和设备安全不稳定

因为矿区的地理位置非常复杂,一些矿井工作人员对矿井的通风设计工作不了解,整个通风系统的设置就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很有可能会造成通风风流的不稳定。矿井中的一些设备因为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果出现了故障,矿井出现危险的几率就会更大。

5.矿井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无节制的开采对矿井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土地资源浪费、地表下沉等现象直接影响着开采工作的运作,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为开采工作创建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

(二)主观性因素

1.矿井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很对矿井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他们不会重视生产中的安全因素,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这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会出现懈怠的情绪,如果对于事故的出现不能及时的吸取教训,以后还会出现相类似的事故。

2.矿井中的技术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矿井中的管理人员,普遍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一些相关的应急救援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应急救援设备的设置不合理,手段十分落后,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奖励机制不合理

在很多矿井的实际生产中,管理人员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产量得到提升,采用增加薪资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他们将员工的薪金与煤炭采购量结合在一起,一些工作人员为了得到更高的薪金,在生产中违章操作,经常会出现超负荷生产或者违规生产的现象。

4.对通风设备的管理不合理

在很多矿井中对于通设备的管理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再加上通风设备运行的不够合理,在生产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使安全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一个煤矿企业做的足够好,那么它就应该拥有良好的煤矿通风管理,对于煤矿通风安全来说,如果选择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会为煤矿通风管理提供优越的保障。另外,管理人员的素质对通风的安全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5.防尘设施的设置不够合理

在矿井中的通风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防尘设施的设置不够完善,就会对通风是否顺畅发生影响,风流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候爆炸现象很容易发生。

二、 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策略

(一)要对煤矿生产环境充分的熟悉

如果想使煤矿中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就要对煤矿的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通风的设计要从周围的环境开始入手。如果想将安全隐患得到一定的降低,就要对周围的客观环境进行全面的充分的掌握,矿井的通风系统要按照周围环境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合理的布置通风设备,从而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进而保证矿井中能够拥有足够的风量。

(二)对矿井中威胁人身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1. 完善培训机制

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矿井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培训的过程并不是安全知识的灌输,应该与矿井的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另外,还要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对他们的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监督。

2.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管理制度

要在矿井中建立一定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制度都能够得到建立,并使这些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对于矿井中突发事故要建立起紧急的救援预案,做到尽最大力量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对矿井工作要加强安全监察

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加大监察力度,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展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发现了严重的问题,要明确相关的责任人,并进行严肃的处理。煤矿企业自身也要建立起相应的通风安全自查机制,及时的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4. 在实际的生产中要提高安全设备的水平,加强对安全设备的建设

保证通风设备的良好是煤矿安全通风工作中的重要的工作内容,煤矿企业在安全设备的建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同时还要积极的购买防尘装备和机电设备,必须要在矿井中安装瓦斯传感器和安全生产的监控系统,保证瓦斯传感器和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矿井中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企业中事故的频繁发生,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通风安全成为煤矿企业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煤矿中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健全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对自己严格要求,使防范意识得到相应的增强。除此之外,在煤矿实际生产中,在工作方法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创新,加强管理,及时淘汰旧设备,引进新设备,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剪开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使煤矿通风安全得到保证,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进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最终使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提高。

篇3

1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因素

1.1 人的因素

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由人控制,到人结束。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1.1.1 安全意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领导能真正重视安全,解决好安全工作需要的“钱”和“物”的问题,事故是可以防止的。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作为对领导者考核和对职工奖惩的否决条件,要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的思想,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1.1.2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智力支持主要包括来源和运用形式两个方面。从来源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二是搞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安全作业。

1.2 物的因素

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矿井中存在过量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就可能引起事故。因此物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其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弄清物的状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保护自己。

1.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条件,构成了过程控制的主要链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火灾和爆炸的隐患、危险的大气状态(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硬环境(不合适的保护装置、有缺陷的设备、工具、材料及拥挤的工作场所)和软环境(不可靠的预警系统等)。

1.3.1 大气监测。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通防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大气状态的监测。具体来说,要对瓦斯浓度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状态、烟雾蒸汽征兆、风流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点是对测点的密度、监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1.3.2 环境监测。从许多事故看,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环境的缺陷,如安全检测设备失效,断电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风机能力不足,通风设施不可靠,场所过于拥挤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及工作场所的适宜。尽可能地减少能量和危险物质造成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防范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等。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2.1 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煤层中有很对的有害的气体,在煤矿的开采的工作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涌出,同时伴随着高温和电火花,很容易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一套合理科学,而且安全可靠地煤矿通风系统能有效的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这对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煤矿通风能排除工作中涌出瓦斯量的80%D90%,能排除机械和环境热量的60%D70%,对工作面的粉尘排除量也有20%D30%。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在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上要有足够的认识。

2.2 合理运用通风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煤矿的开采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体,通风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制定煤矿通风的方式时,要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地了解,仔细地勘察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在布置开采区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巷道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系统的有序进行。

现在的煤矿产中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出式,一种是压入式。抽出式就是把通风的设施放在出风井的附近,利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链接起来,同时封闭出风口。抽出式就是将煤矿中的气体抽出,因为抽出的空气大多是瓦斯,现在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进行抽风。压入式就是将地面的空气压入井内,将井内的空气气体排出。

现在在煤矿的工作中常采用中央式和对角式的通风方式,中央式的通风井和回风井是在井田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处在井田的中央,如果回风井是在边界时,通风的方式就是对角式。混合式则是两种通风方式的综合,在矿业的飞速发展中逐渐的成为主要的通风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通风方式。

2.3 做好通风机反风工作,为减灾做出快速反应

为了使风流能按照规定的方向流动,保证在灾害发生的时候仍然能正常的通风或者能及时的调度风流,需要在巷道中加入通风设施,同时还要加强管理,认真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实施通风的措施,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在需要反风时,在十分钟之内及时的改变井下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改变之后,通风量要大于正常通风量的40%. 在改变风流方向的时候常常采用的是轴流式通风机反转反风法、改变叶轮动叶安装角法和地道或专用反风道反风法三种方法。尽管我们在工作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事实中事故发生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事故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因此需要在施工中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同时也应该制定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时将灾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中,灾难不能避免时要减少灾害范围的扩大,进一步提高煤矿的抗灾能力。

2.4 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

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通风设施定时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的内容要全面,包括检查连接螺栓的牢固性,轴承的温度是否正常,风门的零件是否齐全,油是否需要补充,还要及时的关注水柱表和电压表的工作状态。在通风系统的维护中,各个部位油脂的使用很关键,它和通风系统的寿命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在使用时要注意适量,注意视同的“质”和“量”。

2.5充实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因为通风系统的构建很复杂,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技术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被使用在通风的系统改造中,并为通风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效果明显。同时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

计算机的可视化程度高,能对通风系统直观的表述,能极大的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在救灾时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决策。因为煤矿的巷道设置,以及煤矿井下的气候不断的改变,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对及时的感应相应的变化,通过处理再将信号传给主控设备,最终经过分析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并作出反应。

综上所述,系统地、科学地做好通风安全工作,结合矿井的各种资源情况,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的安全措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篇4

引言

岩巷掘进在煤矿的建设和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新矿井建设中,岩巷掘进工程量约占总工程量的40%左右。在生产矿井中占总工程量的25%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矿井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矿井掘进开拓的进尺也随着提高,造成采掘衔接紧张的矛盾激化。因此说当前掘进技术也不能满足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影响岩巷快速掘进技术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岩巷掘进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位安全高效矿井生产服务。

1.煤矿岩巷快速掘进技术

1.1光面爆破技术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地下建筑、水利、矿山工程等普遍地应用光面爆破技术,尤其是在有效统一锚喷支护和光面爆破之后,业已变成煤矿井巷当中的一种关键性的完善技术,这有利于降低体力劳动、减少耗用材料、加快掘进速度、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以及实现理想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煤矿企业也日益普遍地应用光爆锚喷支护技术,且体现出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一是方便机械化、效率高,劳动强度降低。二是降低超挖、节省材料,减少费用。因为光面爆破技术使超挖降低,所以使爆破效率提高。三是光爆锚喷施工使围岩的破坏、松动、位移等减少,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光面爆破技术实际上就是通过独特的装药结构,对起爆顺序与光爆参数进行科学地选用,进而确保光滑与平整的采掘岩石壁面。

1.2支护技术

开挖岩巷之后务必实时地支撑围岩,进而避免冒落岩石而不利于安全与应用以及避免围岩不可以承受压力而变形。当今,以锚杆作为主导的支护的联合支护手段是积极倡导的。锚杆支护指的是借助锚入围岩的锚杆,以使围岩的力学特性改变,这样一个稳定的整体性的岩石带会形成于巷道周围,通过围岩和锚杆的一起影响,对巷道进行维护。跟架棚支护进行比较,锚杆支护的优势是:应用范围广、适应能力好;有助于掘进速度的加快与成巷施工;能够使通风阻力降低;锚杆轻便,能够使劳动强度降低;工作安全;维护成本少;采掘断面小、支架费用减少;节省钢材与坑木。然而,锚杆不可以对围岩的风化进行预防,不可以使锚杆和锚杆间裂隙岩石的剥落有效地避免。为此,需要跟其它的支护手段相配合,像是锚喷支护。近些年以来技术经济成效最为显著、应用范围最为普遍,发展较快的就是锚喷支护技术。并且,光爆锚喷支护技术也应用于一部分的煤仓、大断面硐室、马头门,井筒等等。与此同时,维修巷道的关键方式之一也是锚喷支护。总而言之,在岩巷掘进的过程中,锚喷支护的应用,可以对巷道的变形进行很好地控制,从而有利于围岩掘进速度的加快。

1.3输送技术

1.3.1胶带输送机的应用

无论是在斜巷,还是在平巷,之前是以电瓶车、绞车、扒装机等作为输送手段,这一系列的机器输送导致出矸的速度不快,以及使用比较多的人员,以及面临着一些装置问题。为了避免提升输送的不安全要素,借助胶带输送机输送,而跟相同能力和比较大的绞车进行比较,胶带输送机的优势是:胶带上层能够输送矸,下层能够输送料。二是电力、配件,钢材等的消耗少;三是方便维护,实施统一管理。四是胶带能够稳定地工作。如此不但使岩巷矸石的不间断输送实现,而且使个人输送物料的劳动强度减轻,防止出现输送事故。

1.3.2矸石仓的水平缓冲

想要使矸石迅速地转储,应首先思考胶带输送的应用,将防护网搭建在中间位置,且分开人行道、轨行道和矸石,将这个段当作缓冲水平矸石仓,从而使不间断的出矸系统形成。在迎头放炮支护,前面的扒装机把矸石统一扒上胶带,向水平缓冲矸石仓里面转存,后面的扒装机装车运砰,随到随装车皮,这使通过绞车出矸慢和借助绞车提升输送的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并且使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地降低。

2.煤矿岩巷快速掘进的安全管理

2.1专门地治理斜巷输送,保障后路的畅通性以及安全性

因为不同的巷道用途和地质改变,掘进巷道会出现上、下山巷道施工的情况,这样会频繁地调度绞车。因此,掘进安全关联度难点与重点之一就是怎样应用调度绞车。扒钩工与绞车司机除持证上岗和专业培训之外,务必确保稳定、灵敏,完善的安全装置。务必由专门的人员维护和检查安全装置,实时地处理存在的隐患。扒钩工与绞车司机应当实施岗位的互保、联保,相互提醒保障操作的安全性。

2.2注重保护通风装置,从而营造理想的工作条件

作为掘进工作面关键性通风装置的局部通风机的功能是将新鲜的空气输送到掘进工作面,从而排除有害有毒气体。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班组长应当安排专门人员挂牌留名和看管局扇。暂时停风务必设计栅栏,将人员撤出。人工对局扇运行恢复的时候,务必要求专门检测瓦斯的人员对瓦斯等的含量进行检测,只有瓦斯的浓度在要求的范围内,才可以送电。顺利掘进的情况下,因为耙砰机和放炮而导致风筒的损坏和脱节,所以务必实时地进行更换,保障迎头风量实现煤矿工作人员的要求。

2.3明确形成自然灾害的先兆,学会科学的逃生方式

煤矿生产过程当中的顶板、煤尘、瓦斯、火,水等问题会对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形成直接性的威胁。其中,节理层组紊乱和煤层软化等是瓦斯以及煤突出的先兆。在进行打眼的时候,会出现喷孔、顶钻,夹钻等一系列不正常的情况。在出现上述先兆的情况下,务必将人员撤出,并且实时地汇报给矿调度进行解决。在掘进的过程当中应当避免出现水灾,在每一条的巷道开窝的情况下,务必对避灾的路线进行熟知。如果出现事故,那么就需要明确由哪儿撤出才是安全的。只有提高救助能力,才可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岩石巷道的掘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影响岩巷掘进速度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排矸速度、机械化水平和爆破效果。必须进行现场的实际考察,在岩巷掘进阶段找出岩巷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为了可以使岩巷的快速掘进水平能够不断提升,应该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以及管理手段,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制度,增强技术创新,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钱鸣高.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赵学社.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07,35(4):1―10.

[3]刘刚.井巷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中图分类号:TD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067-01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煤矿生产运输事故主要集中在主巷运输、斜巷提升运输和采掘运输三个部分,其中斜巷是运输事故的多发区,占全部运输事故的50%还要多,一旦斜巷发生事故,大多数具有影响时间长、破坏后果严重的特点。

1 项目的提出

庞庄煤矿张小楼井下斜巷现用安全设施操作不灵活,大件车(特别是超宽或超高车辆(从安全门下通过时,容易碰撞安全门造成大件车掉道,为避免大件车掉道现场操作人员在运输前事先将安全门捆绑在顶板上,这样安全设施就起不到应有的安全防护作用。为此,该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现用斜巷安全设施进行了改进。

2 技术原理(以斜巷安全设施挡门联锁为例,新式挡门联锁与老式挡门联锁对比)

(1)新式、老式挡门联锁基本结构相同,主要由自动复位道挡、安全门、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

(2)安装技术要求对比。

①自动复位道挡相同:都采用矿用11#工字钢制作,长约400 mm,垂直站立,自动复位道挡操作手柄与底板倾角约为45°,安装在轨道上滑板变坡点往上0.8~1 m处的平巷,安装时必须使用4块压板和一块增强板两端用螺丝固定在轨道上,滑轮、手把、压绳板、销子等零部件必须齐全,道挡下必须清洁。②安全门安装位置相同,结构不同:安装位置位于变坡点向下略大于一列车的地点。新式安全门为框架式结构,采用12#槽钢制作。安全门上端固定在顶板上,生根点为专用起吊锚杆配合直径不小于15.5 mm、插接长度不小于3.5个捻距的钢丝绳头制作。所用起吊锚杆应采用2根22 mm的螺纹钢锚杆配合树脂锚固剂,锚入顶板深度不小于2 m。安全门下端必须与底板相互接触并成一定角度。老式安全门采用11#工字钢长1.8 m(工字钢与轨道用16 mm螺丝紧固)高2.2 m,长1.7 m 2寸钢管,6分新钢丝绳与11#工字钢两头不少于同绳型号三个绳卡子卡紧。新式、老式挡门联锁安全门优缺点对比:老式安全门车辆通过时,安全门升起,车辆从安全门内通过,车辆外形尺寸受到了安全门内高度、宽度的限制;新式安全门车辆通过时,安全门全部升起,车辆从安全门下通过,车辆外形尺寸不再受到安全门高度、宽度的限制。

控制机构都由气缸、高压胶管、压风、导向轮、钢丝绳、操作阀五部分组成。

①气缸数量不同,型号相同:新式挡门联锁气缸采用一个气缸,老式挡门联锁采用2个气缸,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控制自动复位道挡和控制安全门的气缸型号相同。通过支承架固定在顶板专用锚杆上。操作绳固定在气缸伸缩端,操作绳与自动复位道挡的连接、操作绳与安全门的连接根据现场确定拉绳的长度。②连锁操作阀相同:起连锁控制作用。采用支架上的废旧操作阀两组配合螺栓固定保险硐室内,操作阀与主风管的连接采用10#高压胶管连接。③导向轮:根据现场确定导向轮的个数。④压风:挡门连锁提供动力

自动复位道挡安装在轨道上滑板变坡点往上0.8~1m处,安全门位于变坡点向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的位置。正常自动复位道挡处于常闭状态,阻止车辆进入斜巷;安全门处于常开状态。挂钩工挂好钩后打开自动复位道挡,车辆进入斜巷安全门和自动复位道挡之间,关闭自动复位道挡,安全门打开。

(3)新式、老式挡门联锁安装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

3 该装置的优点

(1)新式挡门联锁与老式挡门联锁安全门相比:新式挡门联锁安全门车辆从安全门下通过时不需要将安全门捆绑在巷道顶板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安全系数,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2)新式挡门联锁与老式挡门联锁相比,只采用一个气缸,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语

该设施自2014年4月使用至今效果良好,没有再发生因安全门宽度、高度不够,大件车从安全门下通过捆绑安全门现象,斜巷安全设施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为该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篇6

引言

FHS400/40Z型手动换向阀是为适应煤矿生产,专为煤矿采掘机械液压系统液压设备配套的一种矿用液压阀。具有控制液流通、断和液流流动方向,从而达到对液压系统或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的一种液压控制元件。其产品因具有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所受径向力易得到平衡,操纵轻便,对脏物敏感性小,装配简便,维护简单,工作可靠、动作灵敏,压力损失小,无冲击等优点,已成为深受煤矿产业最为青睐的综采高新技术产品之一。

1 FHS400型换向阀在煤矿的安全使用

1.1 FHS400型换向阀的开发状况

根据现代化煤矿综采形势的发展,按照矿用设备安全与效能的根本要求,开发大流量的新型液压阀已成为全球煤机制造行业追求的设计目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研制成功大流量液压阀以来,其技术含量所凸显的高效能、安全性以改过去煤矿采掘生产效率低下、安全故障频发的局面,尤其在性能稳定、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上已基本赶上了本世纪初英、美国家的技术水平。

1.2 FHS400型换向阀在煤矿的安全使用

当前,我国矿用液压支架集中选配的FHS400型液压阀系列产品,与过去使用的200型液压阀相比,其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流量大压力小:公称流量达400L/min;公称压力为40MPa。

1.2.2 使用寿命长:可连续操纵达10000次以上。

1.2.3 产品结构优,从其结构示意图可看其特征:

1.2.4 手动操作轻便:FHS400/40Z型手动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滑阀式换向阀。其不仅操纵轻便、工作可靠,而且动作相当灵敏。5.安全性能可靠:该手动换向阀装配简便,可根据实际需要对阀片进行增减,组装时要注意首片、中片、末片的安装方向,根据阀片数量确定组装螺栓的长度,螺栓要拧紧,利用高压管与液压系统或液压设备联接起来。工作时,在性能安全方面表现为压力损失小,无冲击现象发生。

2 FHS400型换向阀的安全维护

2.1 FHS400型换向阀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FHS400/40Z型手动换向阀作为液压支架设备的操纵机构元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其设计寿命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出现故障或失效在所难免。其原因主要多因磨损、气蚀等因素造成的配合间隙过大、液压阀泄漏以及因液压油污染物沉积造成的液压阀阀芯动作失常或卡紧所致。当液压阀出现故障或失效后,多数企业采用更换新元件的方式恢复液压系统功能,事实上这些液压阀的多数部位尚处于完好状态经局部维修即可恢复功能。因此,搞好液压阀的维修不仅可以节省元件购置费用,而且通过维修可以维持设备乃至整个生产线的运行,从而极大地其提高经济效益。

通常在液压阀维修实践中,常用的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见下表):

2.2 FHS400型换向阀的安全维护

在液压阀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掌握并遵照以下修复工艺步骤进行:

2.2.1 液压阀清洗

拆卸清洗是液压阀维修的第一道工序。对于因液压油污染造成油污沉积,或液压油中的颗粒状杂质导致的液压阀故障,经拆卸清洗达到恢复其功能。一般常见的清洗工艺包括:(1)拆卸。虽然液压阀的各零件之间多为螺栓连结,但液压阀设计是面向非拆卸的,因此拆卸前要掌握液压阀的结构和零件间的连结方式,拆卸时记录各零件间的位置关系。(2)检查清理。检查阀体、阀芯等零件的污垢沉积情况,在不损伤工作表面的前提下,用棉纱、毛刷、非金属刮板清除集中污垢。(3)粗洗。将阀体、阀芯等零件放在清洗箱的托盘上,加热浸泡,将压缩空气通入清洗槽底部,通过气泡的搅动作用,清洗掉残存污物,有条件的可采用超声波清洗。(4)精洗。用清洗液高压定位清洗,最后用热风干燥。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现有的清洗剂,个别场合也可以使用有机清洗剂如柴油、汽油。(5)装配。依据液压阀装配示意图或拆卸时记录的零件装配关系装配,装配时要小心,不要碰伤零件。原有的密封材料在拆卸中容易损坏,应在装配时更换。

2.2.2 零件组合选配

液压阀制造过程中,为提高装配精度多采用选配方法,即对一批加工完毕的零件,如阀体和阀芯,依据实际尺寸选择配合间隙最为恰当的一对进行装配,以保证良好的阀芯滑动和密封性能。即同一类型的液压阀,阀芯与阀体的配合尺寸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使用企业,当某一种失效液压阀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将所有阀拆卸清洗,检查测量各零件,依据检测结果将零件归类,依据下列方法重新组合选配。

经检查如果阀芯、阀体属于均匀磨损,工作表面没有严重划伤或局部严重磨损,则依照《液压原件质量手册》,选择出具有合适间隙的阀芯、阀体重新装配;如果阀芯、阀体磨损不均匀或工作表面有划伤,通过上述方法已经不能恢复液压阀功能,则选择满足加工余量要求的过盈量的一对阀芯、阀体(孔尺寸小的阀体与外径尺寸大的阀芯),对阀体孔进行铰削或磨削,对阀芯进行磨削,达到合理的形状精度配合精度后装配。总之,一句话要严格按照本产品阀孔形状精度和配合间隙的具体要求和《国家煤炭行业标准419-1995》执行,以确保维修后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液压阀原理、使用与维护[M].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7

作为安全工作的主体,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是设备的操作者,是制度的执行着。必须以培育健康稳定的工作心态和强烈的安全意识为基础,以规范的行为和过硬的技能为保证,以严格的制度和细致的规程为约束,以此从根本上保证人的行为正确、规范、安全,主动执行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机制,掌握防范安全事故的主动权。

坚持从“心”开始,培育健康稳定的心态。培育健康稳定的心态,需要广泛吸取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生物学等科学知识,以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职业素质、技术技能等人文因素进行深入持久的培育,以此改善心智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人的行为规范。

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人的安全自主意识。时刻树立人本思想,通过案例教育来强化安全意识。通过法制教育增强职工的遵章意识。突出人性化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持续开展技能培训,筑牢规范作业的基础。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特殊生产环境的需要,职工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本人和其他人员的安全,所以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持续强化技能培训。培训要做到岗位与基本技能相适应原则,必须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达到下井准入率100%,持证上岗率100%。

2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做好煤矿职工的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在企业树立安全典型,表彰先进,对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将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企业的负责人及各级管理人员应该成为安全典型和模范,以自己的感召力和行动带动全体干部职工实施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机制。

篇8

1 引言

百万吨死亡率是反映煤矿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管理的缺陷、监管不力等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因素,煤矿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管理的背后有着其他的因素。随着国家管理监督部门对煤矿企业的治理监管,我国的矿业结构有了很好的调整,事故率下降,安全生产建设也在逐步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矿业强国相比,我们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安全形势很不乐观,需要探索影响安全的实质因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

2 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煤矿业发展的势头也逐年增大,但是伴随着煤产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煤矿事故的增加。目前,煤矿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由于我国的矿业生产工作危险系数比较高,而且都是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对我国的经济损失也是很大的。其中我们常见的瓦斯爆炸 、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等都会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影响我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

我国目前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压力,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力度从各个方面来有效的改善煤矿安全现状。就此,为了提高矿业生产作业的安全系数,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被引进到了煤矿生产中,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3 煤矿安全的影响因素

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我国的矿产安全法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针对矿产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但是体制还是存在漏洞,不能完全的适应煤矿业的发展。让许多的企业钻空子,不顾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法律的制约使得在煤矿安全的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3.2 技术层次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采矿技术对冲击地压问题只能预防不能治理,不能准确的预测事故的发生,当冲击地压一旦发生,地下人员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能保证开采的安全问题。我国的煤炭资源勘探的程度是很低的,这是由于受到我国煤层条件的影响,这就导致区域预测的精度不能满足直接指导作业的要求。技术的落后对开采过程中的影响很重要。

3.3 装备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矿井下应用的实胶带输送机,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一人操作一部机器,当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皮带的断裂。现在矿业为了配合轨道提升采用的是绞车,因为巷道的底板不平等原因,会造成钢丝绳的断裂、拉倒等现象的发生,在提升作业中很容易出现掉轨的严重事故。

3.4 管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由于煤矿业的高风险性,这就对管理者有很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的技术,容纳不同的新观点,具有鉴别各种模式优劣性的能力,从而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并有能力将这一管理模式贯彻下去,做到执行到位考核到位。与此同时,管理者要学会善于学习和总结,学会提炼和运用,利用团队的智慧抓安全生产。

3.5 作业员工的培训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新技术的使用最终都是靠工作人员的实施来实现的。作业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技术素质差,很难适应高新技术,这就要求员工也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来面对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问题。如果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再好的设备也体现不出其优越性,也可能由于员工的疏忽造成安全事故。员工的思想素质较低,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安全意识思想。注重对员工技术的培训,让他们也接受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掌握新的技能,从员工做起,将安全工作做牢。

4 提高矿业安全生产的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影响他们的因素,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

4.1 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

因为煤矿的生产的高危性,在理论上我国对煤矿生产应该有很明确的安全标准,但是事实情况是,我国煤矿行业的相关安全标准一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制定的。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和工业化的大幅发展,即使是有些改动,仍然不能适用于现在的实际操作工程中。为了适应现在的煤矿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几年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7个危险作业分会,他们的职责就是对相关的技术标准每年进行修订,尽快的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法制秩序,重视工作的标准化。

4.2 加强瓦斯治理力度,降低事故率

在矿井开采中,瓦斯爆炸时所产生的超高温高压会使瓦斯爆炸源周边的气体受高温高压影响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外部,使开采施工人员受到巨大的伤害甚至是死亡。同时,由于高压高温气体向外冲击的力度十分大,会对巷道施工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瓦斯爆炸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毒气对造成施工人员晕灾甚至是死亡。

据调查,瓦斯事故的发生比例在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是很大的,因此为了减低事故率就要重视瓦斯的重点治理,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在生产过程中认真的贯彻落实瓦斯的相关政策不放松。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调整通风系统,保证工作生产中通风设施的可用性。做好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工作,降低事故率,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4.3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意识是做好安全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安全管理的思想。尤其是煤矿产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安全对煤矿生产的重要性,认真的学习贯彻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管理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将这种安全生产意识在作业人员中普及,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4.4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要想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就要从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首先加强煤矿业的管理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配备率,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监管体制的健全有利于煤矿产业的有序开展,及时发现生产环节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解除隐患。做到全面实时的监管检查。

4.5 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

煤矿的生产需要的高科技的生产设备,要想使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就要加大对设备和安全生产的经费投入力度,增加经费的投入比例,实行严格的经费审查制度,避免经费的流失和经费的挪用,明确投入项目,切实做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金有效使用。

5 总结

煤矿事故的发生与管理的不善和安全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生产设备存在的缺陷无法保证现在煤矿业的安全生产。为了提高安全性,就要从管理抓起,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深化技术的研究和准备水平的提高,引入安全性高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加大安全意识的普及工作,现在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这就要让社会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到人人能参与到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切实做到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D].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2).

篇9

一、煤矿安全思想教育中“泡沫”现象的表现

1、安全思想教育方法重形式轻效果

煤矿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要求贯彻要求的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时有存在。各单位围绕安全的各种活动种类很多,如安全例会、安全办公会、职工大会、动员大会、班组会等,其中安全会议的记录齐全,口号喊得震天响,板报出得整洁悦目;各种安全检查组、督导组也是只看各单位抓安全工作的形式做了没有,不看做得如何,满足于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车间和班组把学习上级要求当作任务完成,出勤人数、内容记录、学习次数一应俱全,无可挑剔,却没有从真正提高安全教育质量、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上对待安全教育;“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在班前会上演练得声音洪亮,动作规范,但到井下现场的执行却大打折扣,没有把安全思想教育实效性真正落实到现场和工作环节中。

2、安全思想教育手段重处罚轻管理

有的管理干部教育手段单一,违背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不注重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存在着“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问题。搞好安全教育工作,触动职工的思想,在心灵上引起他们的共鸣,必须对安全中的问题要明确责任,有整改措施,不能“以罚代管”、“以罚代教”;在安全检查中,应避免只抓“三违”,完成“三违”指标,而不讲为什么处罚,忽视处罚前的教育;在安全奖励上不能只注重奖励,却忽视对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宣传,不能只让职工羡慕别人获奖,却不清楚他们是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的,有哪些好的做法值得效仿和借鉴,不能很好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让职工心服口服。

3、安全思想教育内容重传达轻说理

有些领导在进行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时,生怕上级精神传达不全,照本宣科,长篇大论,不管职工听没听进去,滔滔不绝地讲,不厌其烦地重复,似乎很重视安全教育;有的不能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不动脑筋,想讲什么讲什么,原则话、套话连篇,语言不生动,内容不精彩,很难让职工打上烙印,更无法打动人心。这些传统的家长式说教方法,未免显得形式枯燥、简单乏味,长期积累下去,使员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人有印象,有烙印,又怎么能入脑入心,收到好的效果。如果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多一些生动、形象、易记深刻的内容,能够紧紧贴近煤矿生产、生活和人情,打动职工的心灵深处,让职工入脑入心,安全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

4、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重典型轻平衡

在一些区队班组,还存在安全教育培训参差不齐的情况。平常只注重培养少数的能手或尖子,遇有技术培训和技术大赛,基本都是这些熟面孔,一方面能为集体争得荣誉和奖励,另一方面对付或迎接各级领导检查能过关。而不会干或不熟练的,要么当陪衬,要么安排躲避验收。这种做法既加剧了职工技能两极分化现象,造成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总体发展不平衡,也增加了技能较高职工的劳动强度。

二、针对“泡沫”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抓“到位”。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是否真正到位,不仅要看活动开展得如何,更要看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和安全生产中的实际效果。职工在安全认识上的差距,说明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与真正到位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到位意识,对待安全管理必须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落实到位。对待发现的各类问题,既要认真对照检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迅速整改,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和引导,增强职工确保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

2、虚功实做抓班组。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道理,也要办实事。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还积极重视思想层面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同时,不忘重视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推行现代化安全技术,追求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相结合,积极鼓励职工革新工作方法,并给予一定奖励;还要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并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3、言传身教抓“示范”。在安全思想教育中,各级干部、党员和骨干既要“言传”,通过结对帮促、现场帮教、拜师带徒等方法,帮助和影响职工群众,更要注重“身教”,各级干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模范的作用、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方法、踏实的行动和良好的形象,带动和影响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好示范作用。对在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及时的表扬和奖励,用身边的典型人物,引导大家学习先进事迹,增强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

4、重心下移抓责任。职工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是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者。因此,在做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我们要积极深入一线,千方百计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并突出班组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安全生产管理从少数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事,变为职工自己的事,真正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

三、煤矿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力求创新

煤矿安全生产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适应煤矿不断变化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为此,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与时俱进,力求创新。

1、内容要新。具体说就是安全思想不变,根据矿井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安全思想教育内容上做到常新。在具体工作中,如在年初,可提出贯穿全年的“岗位践行两规范,争做本质安全人”为主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在学习上,不断丰富新内容,坚持用新闻、新案例,新经验教育员工,使员工耳目一新,容易接受。

篇10

煤矿,作为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业,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职工家属精神上造成巨大伤害。只有切实把职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持续不断地开展职工安全思想教育,使职工的思想得到根本转变,真正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安全理念,才能实现安全“零目标”,实现企业的安全、科学、可持续发展。

1 煤矿职工思想上安全隐患现状调查

近两年来,随着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对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的不断加强,总体上煤矿职工的安全思想是比较积极向上的,职工关心安全、执行安全措施的意识也比较强。但是,也有不少职工对安全思想的认识理解上依旧依赖于管理、监督、教育等外力作用。基层领导抓的紧一些,职工安全思想就牢一些。在现场安全管理上,有领导干部把关,岗位人员就执行严一些。教育形式多于内容,考核多于落实,教育频次多了,掌握的内容多一点,反之则降低。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侥幸依赖的不安全思想。少数职工思想上还存在“不违章就无法完成工作”、“偶尔性违章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不被逮个正着就不算违章”这样的思想。尤其是对“习惯性违章”的认识最具代表性,不少职工认为习惯性违章,虽然不符合安全规章制度,但是方便工作。图省事、怕麻烦、想少出力的思想,导致这部分人忽略了“看似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但是在煤矿,在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往往就是一个细节决定了安全。可以说,侥幸依赖心理正是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而最终发生的罪魁祸首。

1.2 麻痹大意的不安全思想。产生这样思想的人,主要原因是先进科学技术在煤矿生产的不断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让现场作业的职工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少数职工认为作业现场都是大型采掘设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又高,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要知道“祸患在警惕中远离你,悲剧在麻痹中亲近你”,任何时候,都不能在思想上放松了警惕。

1.3 经验主义不安全思想。此较集中的出现在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老职工中,他们多是队组里的安全骨干或者年轻职工的现场师傅,他们自称为“老煤矿”。这些人总觉得自己在井下长期的摸爬滚打中,积累的现场经验比制度更实用、可靠,认为制度要么是多此一举,要么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认为“干了这么多年,经验更可靠”。对安全规章制度置若罔闻,结果酿成了惨剧。同时也因为他们是现场的骨干,是年轻人的师傅,他们的这些经验主义行为往往还会影响到年轻职工,威胁身边同事的生命安全。

2 不良安全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们说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职工产生不安全思想,既不能简单归咎于职工个人文化素质、思想认识等内因,也不能划分为作业环境恶劣、任务重等外因。结合矿井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2.1 在职工队伍结构上,良莠不齐。目前,在许多煤矿中,80后已成为矿井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90后职工队伍也在逐年而增,这部分人尽管相对来说文化素质较以往有所提升,但是现场工作经验不足,对现场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思想上认识不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生产条件艰苦、作业强度大的工作时,年轻职工环境适应能力、个人技术的高低等都十分关键。

2.2 在安全管理手段上,重罚轻教。在煤矿,面对职工各种违章,多数把处罚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这一方面是受到煤矿生产任务重、时间就是效益的思想影响,认为停工反思、下岗培训等时间周期长,效果不明显,但是罚款相对就省事,而且罚款对职工来说最有直接感受,尤其是重罚,这就导致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忽视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职工思想上未吸取教训,就很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3 在安全教育培训上,偏重形式。首先是管理人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个别领导把其当作“任务”完成,只求上级来检查,有资料、有记录即可,使安全教育变成做记录的少数人的任务。其次是安全教育上行之有效的方式不多,读案例、念文件最为常用,这两年,多媒体教学逐步加强,但是缺乏针对性,不能与本企业具体情况结合。

3 纠正职工不良安全思想的对策建议

当前,煤炭市场正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是市场的持续低迷,另一方面是安全形势的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达近300余人,这其中重特大事故和重大事故就有多起。而这些事故背后的原因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未按制度操作导致的。如何使基层职工安全思想、安全技能得到全面加强,使遵章守规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自我要求,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强化。

3.1 安全思想意识要到位、落地。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是否到位,不仅要看学习是否到位,口号是否响亮,更要看职工安全意识是否真正落实到位,习惯性违章和现场隐患数量是否在降低。对此,企业需要进一步树立务实观念,出真招,求实效,在工作中不仅要言教,更应身教,用模范的作用、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方法、踏实的行动,教育和引导职工。要重视对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安全操作层面流程的重塑,提升大家的安全思想意识和操作规范化水平。

3.2 安全管理手段,要软硬兼顾,奖罚分明。安全工作是煤矿“天”字号工程。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讲究一个软硬、奖罚上“度”的把握,无论偏向哪方,都可能导致效果的降低。比如对于职工“习惯性违章”,就不能姑息、纵容,要知道 “千里堤坝毁于蚁穴”。而对于“不放心人”则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从教育入手,做好亲情帮教三部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思想教育。而在现场组织生产中,就不能一味的颐指气使,吆五喝六,粗言相加,忽视职工的心理感受和自尊心。在结果考核中,就要做到奖罚分明,多借助经济杠杆,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要避免对职工因重复性处罚、连带性处罚,而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

3.3 安全教育培训,要探索、创新。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矿工主体,开会、念文件、罚款等老一套的安全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而生产中新设备、新技术被大量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基本处在淘汰。因而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和职工队伍特点,在加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改进,在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创新,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现场、工作需要,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培训中多加入一些事故案例教育片、现场教学、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等新型化培训手段,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又比如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重点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出发,努力提高他们学技术、钻业务的自觉性,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他们学习。

3.4 安全环境的营造,要突出尊重、关怀。职工安全思想不仅会受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结合职工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从职工衣食住行到思想上的大是大非都要无一遗漏的关注。比如,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职工的工作生活有张有驰,保持良好的心境。比如关注职工家庭生活,定期进行家庭走访,把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综上,在新形势下的安全思想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其解决的方式也需要具有综合性,我们既要抓住热点、解决难点、区分层次,更要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的放矢地做好职工安全思想工作,为矿井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严峻局面营造良好、宽松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1 锚杆锚索的锚固分析

锚杆锚索的锚固是锚杆索支护巷道的重点。为做好锚杆、锚索的锚固工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其一,锚杆锚索的搅拌及其养护的时间要控制好,最适宜的锚杆、锚索的时间是20-25s;而最适宜的锚杆、锚索的养护时间分别是:60s和≥1h;其二,将锚杆锚索的角度控制好。在锚杆、锚索支护施工工艺中,钻孔是一项主要的工序之一,锚杆、锚索的安装质量及其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孔的质量和速度。钻孔的角度要根据设计进行严格的控制,误差控制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易言之,对于锚杆角度的偏差,主要是做到边角锚杆误差≤30°,而其他锚杆角度应≤150°,并且严禁产生前倾后仰的现象。控制好锚杆的角度不但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锚杆的受力状况,充分发挥出锚杆的支护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锚杆有效作用范围。对于锚索角度,其偏差要≤±30°。其三,将锚杆锚索成排成线问题控制好。对于锚杆而言,顶帮锚杆布置成线成排,若顶帮锚杆在同一排应布置在一个断面上,严禁产生迈步;而顶板锚杆一定要根据中线进行布置,并且锚杆偏中≤±50mm。对于锚索而言,锚索打设要沿巷中对称进行,其位置禁止布置在锚杆排上,而要在两排锚杆中间;锚索打设应根据中线进行,偏中误差应≤±100mm。

2 锚杆(索)支护设计

锚杆支护通过采用锚固剂和锚杆以及护表构件的方式提供特定的支护强度,锚杆同围岩形成支护体系,共同承受采动应力以及围岩应力,以充分发挥支护的有效作用。锚杆具有改善围岩周边应力状态、加固作用、组合拱作用、减跨作用以及悬吊作用等支护特点;锚索支护的原理同锚杆支护大体上是相同的。鉴于,锚索的锚固力以及锚固深度较大,能够施加相对较大的预紧力等诸多优点,端部锚索所发挥的功能是悬吊作用,通过施加较大的预紧力,将围岩中的裂隙、节理以及层理等不连续面,加大摩擦力,进而增强围岩的整体强度。通过锚杆、锚索的支护设计,能够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整体性,对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

3 锚杆锚索支护实践

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阐述:

过程中,顶部支护采用φ22mm和L=2.5m等螺纹钢锚杆,锚索梁采用11号矿工钢,钢带以及金属网,800mm×800mm的锚杆间排距,钢带梁长为6.6m,金属网的规格是长=6.7m×宽=0.8m,帮部采用的螺纹钢锚杆,规格同顶部采用螺纹钢锚杆规格一致。在帮部支护时,应将金属网同铁托盘有效的配合在一起,其中,金属网的规格如下:长=

3.1m×宽=0.8m,铁托盘的规格如下:长=150mm×宽=150mm×厚=10mm,左帮锚杆间排距以及右帮锚杆间排距分别为:600mm×700mm和700mm×700mm。顶部锚杆和帮部锚杆各孔都应采用φ23×700mm中速树脂药卷2节φ23×700mm中速树脂药卷和φ35×350mm中速树脂药卷3节,在顶板差时,顶部锚杆各孔要采用树脂药卷3卷。在巷道内部,应通过小锚索进行顶板的支护和加强。注意,锚索的长度应按照实际顶板岩性而做出选择。

4 锚网支护质量安全检查分析

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对锚杆支护质量要做到班组自查,同时指定责任人自查。生产区队对锚杆支护质量进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锚索张紧力、锚索外露长度、锚杆拉拔力。网片压荏、锚杆外露。锚杆扭矩。锚索间排距以及锚杆间排距等等。当班施工的锚杆要通过检测人员的逐根检查,同时将检测的数据录入锚杆记录台账中,做到认真、详实。此外,在交接班的两个小时内,一定要做好施工锚杆的二次紧固工作,班队长应组织专门人员对施工的锚杆和锚索进行逐一地编号管理,必要时可采取实名制。在施工锚杆、锚索现场过程中,倘若产生问题应进行及时地解决,否则,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主管技术人员或者班组长,通过合理的分析与整理,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二,技术人员应进行不定期地抽检,同时分析与处理检测的数据。对于煤矿井下各掘进头锚杆的施工质量,技术人员要进行不定期地抽检,将检测的数据要和班组自检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对照,分析和处理当天所检测的数据,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否则应及时地上报给技术科。此外,技术人员要对顶板离层仪进行每周观测,同时将观测的数据及时地录入台账。技术检测人员还要对每月检测的数据要进行及时地汇总和装订,然后上报给技术科。

其三,区队应安排对业务熟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对施工的锚杆进行日检,对于初锚扭矩抽检的锚杆要多于施工锚杆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锚杆拉拔力,各班组应做到对顶一根和两帮各一根的抽测,同时把检测的数据详实地填入锚杆记录台账中;至于采用锚索加固支护巷道,每小班应以十根锚索为一组,假如锚索不够十根应按照一组进行计算,在对每组进行随机抽样过程中,要抽取多于三根的锚索进行检测,同时也要做好数据记录到锚索台账中。锚索记录台账的内容主要是对岩性的描述、施工人员的组成、在何时施工以及锚索的编号等。

其四,对锚杆施工状况进行闭合管理。一方面,班组长应携带质量验收单进入矿井,验收上班项目质量,并且评估当班项目质量。不管是上班锚杆施工还是当班锚杆施工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处理有困难的应在上井后上报给区长,将问题处理落到实处,同时,区队管理人员进入矿井后也要随身携带项目质量检查单,验收所取掘进头,做好数据记录的工作。另一方面,质量安全检查员要监督当班施工的锚杆、锚索,从而保证所施工的锚杆(索)工程质量同要求相一致。同时,区队技术人员要不定期地检查每小组锚索台账以及锚杆台账,倘若发现问题,要责令相关小组及时整改,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做出相应的处罚。此外,煤巷锚杆支护巷道还要落实井下异常情况汇报制度以及日常巡查制度,进一步确保质量安全。在抗拔试验之后,一定要将螺母及时地拧紧,倘若锚杆失效就要进行锚杆补打的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锚杆索支护巷道质量的过程进行严格地控制和监督,不仅能够确保巷道顶板围岩的稳定性与完整性,而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强锚杆索支护巷道的工程质量。作为煤矿巷道工程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锚杆支护以其有效、主动和快速的良好特性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然而,鉴于锚杆索支护巷道支护质量的隐蔽性,通常冒顶事故的产生也是由于不够重视安全检查工作所导致的,因此,在掘进巷道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锚杆索支护巷道工程质量的安全检查力度,能够极大地提高锚杆索支护巷道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TD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95-01

煤矿巷道贯通是井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在以往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和许多的漏洞,做好巷道贯通时的通风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巷道贯通的安全管理意义非常之大,其技术也想相当重要,如何才能完善制定出一套完美的安全管理技术,是现在相关工作者共同探讨的主题之一。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进行挖掘巷道或者与其它巷道相贯通时,必需要有强烈意识,去预防冒顶、瓦斯、煤尘和放炮等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在进行巷道贯通时,井下通风系统会随时各种水平的变动,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大都比较严重,在进行巷道贯通时,关系到安全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一通三防"问题。应该如何去预防因通风体系的变动而导致的瓦斯超限、煤尘飞腾以及如何避免因地应力集中而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难题之一,因此,做好巷道贯通时通风与安全管理的技术尤为重要,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爆炸事故隐患的形成

1、在进行巷道贯通时,大部分的矿井工程只允许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然而在我国有许多的小煤矿和一些不合格的矿井,他们通常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有些矿井在进行巷道贯通时只顾及了掘进的一头,却疏忽了另一头,将结束掘进的一头停滞供风,基本不重视另一头的通风与安全管理,从而使瓦斯大量积累,在掘进的一头放炮贯通时,引起瓦斯爆炸。据报道,在某煤矿的一次重大事故中,瓦斯发生爆炸,这次的事故发生就属于此情形。

2、井下通风系统是多元化的网络构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完全性和稳固性。巷道贯通会损坏原有的均衡和稳固状况,会出现局部风向、风速及风量发生变化,很有可能由风速超限而造成煤尘飞扬,瓦斯大量涌出、循环风及不合理的通风形成、出现瓦斯超限的严重安全隐患。十几年前某一煤矿,因未能及时的采用控风办法,大巷风量减小,左近密闭内瓦斯外泄并大量积累,架线电机车在运行到该区域时,由于电火花引起了瓦斯大爆炸。

二、火灾事故隐患的形成

在一些老矿区由于长期的生产,人为地采用了一些压制措施,使自然发火得以控制,另外有局部火区的漏风很有可能直接沿回风流排走而未经觉察。巷道贯通后,通风系统的转变会导致井下风网中风压从新分布,原来的均压均衡状况就可能受到破坏,火区复燃或然烧加剧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控风措施使用不得当,很容易就会发生火灾,在瓦斯矿井,爆炸隐患随时可形成。

三、选择地点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在选择贯通地点时,尽量将贯通地点设置在危险较小的区域。一般情况下有煤和瓦斯的矿井危险状况极为突出,巷道贯通地点应力的叠加会加剧危险性,在选择巷道贯通地点时,应该尽量的去选择没有危险性或者危险性较小的区域。在某煤矿,掘进期间,危险预兆不是很明显,在快要贯通的时候,迹象表明有煤炮声和顶钻、卡钻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贯通点恰好处于受断层影响的危险区。随后在采准巷道掘进期间,发现瓦斯含量及预测指标有显明的的区域性和条带性,在距进风巷范围内掘进期间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为吸取采准巷道掘进期间的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决定将回风巷也挖掘完,回风巷与进风巷的贯通地点挑选在开切眼附近(困开切眼是没有危险性的区域) ,贯通时未呈现突出危险。

2、贯通地点尽量不要设于进回风系统之间,巷道贯通前,贯通后的煤柱在通风体系中相当于风门的作用控制着风网中的风流,在进行贯通时,如果不采取绝对可靠的控风措施,那就相当于风门已然被打开,如果贯通地点是处于主要的进回风系统之间,肖极影响则会加剧。

四、巷道贯通时的控风措施

1、局部地点的通风要加强管理。贯通时只允许一个工作而向前接通。停掘的工作面必须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检查全部通风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要必须细致的检查瓦斯浓度,确保两个工作面瓦斯浓度均不超限,全部的通风系统必需要做到平安及稳固牢靠,防止循环风和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各个井巷的风量、风速必须要符合要求。在有煤与瓦危险的矿井,歪斜巷道同上部平巷贯通时,上部平巷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隔,并保障各掘进头的回风系统畅通,防止发生事故影响其它区域。

2、做好贯通时控风的筹备工作。贯通前后都应该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当贯通点自身处于重要的进回风系统之间时,两侧承受的风压差值比较大,被贯通煤柱对系统的控制作用较大,间接贯通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情形我们必须要做好对通风系统必要的调整,尽可能的降低贯通煤柱两侧空气压力差,并且要在贯通两侧分别设定好风门,在贯通后进行关闭,等待放炮过后再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复杂的通风系统,给贯通后风流调整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在许多时候贯通后,风网中的各个分支通风情况很难准确的进行预测,有必要的时候要用计算机进行解算和分析,贯通前后要详细计算和分析瓦斯的状况,从而避免瓦斯大量的超限,也要防止由风速超限而引起煤尘飞杨,并增强对密闭区、火区的观测,防止瓦斯泄露和火区复燃。

总结:综上所述,巷道贯通时通风的安全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要做好矿井通风的工作,矿井通风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华炜,漆旺生,李建堂. 煤矿巷道贯通时的通风与安全管理技术[J]. 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04:50-51.

[2]樊润明. 浅议煤矿通风管理[J]. 科学之友,2011,19:134-135.

[3]张祝明. 煤矿巷道贯通时通风与安全管理技术分析[J]. 科技资讯,2012,17:67.

篇13

中图分类号:Y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373-01

煤矿通风安全指的是在整个煤矿运转过程中,为保证有害气体顺利安全排放及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氧气,保证煤矿整体安全运行而必须达到的安全程度。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针对通风安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为我国煤矿通风安全方面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一、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

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该问题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煤矿的运行,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整个运转过程当中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底层煤矿工人到技术人员,从中层管理到高层管理,人是煤矿运转的关键因素。因此,煤矿通风安全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参与。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全意识

煤矿安全意识指的是煤矿在运转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的安全,其中包括他人安全和自身安全。煤矿通风安全意识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整个煤矿的运行,因此,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意识极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煤矿运转过程中,煤矿通风安全意识的缺乏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煤矿通风安全意识的缺乏原因有两个:第一,员工自身安全意识缺乏,主要在于员工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性低,忧患意识差。第二,高层管理者责任心弱,没有真正的做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这两方面是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2.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指的是煤矿企业为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而进行的思想、知识、技能的培训。员工培训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机械操作技能,进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员工培训的缺乏也是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隐患,员工培训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层领导者。上层领导者没有形成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未能正常周期性组织或培训人员水平低等,都会影响员工培训效果。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对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度和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二)物质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当中,物质因素作为硬性因素,同样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物质因素的分析,对于解决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极为重要。影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物质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过量能量

过量能量指的是由于煤矿采掘设施、运输设施、通风排水设施等各类设施受到内外力影响而造成的撞击、坠落、翻车等现象,这些过量能量也是造成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煤矿采掘主要在狭小的地下空间进行,各种设施错综复杂,相互发生碰撞、挤压、磨蹭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相互碰撞、挤压、磨蹭很可能产生火花,若在煤尘、瓦斯浓度较高的地方,极易造成煤矿事故,给员工生命及企业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警惕过量能量也是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2.危险物质

煤矿井下危险物质颇多,最常见和最容易引起煤矿事故的莫过于瓦斯了。近几年,由于瓦斯爆炸而造成的煤矿事故数不胜数,给企业及个人带来灾难。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有三个:高浓度的瓦斯、火源和充足的氧气。分析瓦斯爆炸条件,对于防治及杜绝瓦斯爆炸意义重大。当然,煤矿井下的危险物质不光瓦斯,还有其它极易引起爆炸的物质,减少及杜绝这些物质才能将将煤矿事故降到最低。

(三)环境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中,除了人为因素、物质因素外,还有一种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环境因素。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技环境因素

科技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科技装备及科学理论研究。首先是科技装备,高端的科技装备能够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低劣的科技装备会增加煤矿事故的发生。因此,加紧研发及购买先进科技装备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就是科技理论,煤矿企业关于煤和瓦斯的发生理论应该有较深入的研究,加强对煤和瓦斯发生理论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瓦斯发生机制,杜绝瓦斯爆炸事故,而且对员工人身安全及企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2.管理环境因素

在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当中,管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管理方式、管理人员是两大方面。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个极其复杂的科学,是全面系统的工作,安全管理方式不正确将会严重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威胁和伤害。同样,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水平的高低及责任心的强弱将直接对煤矿通风安全产生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指的是煤矿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包括地表下沉、土资源浪费等,这也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煤矿周围环境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设施的安全、员工生命安全,而且对煤矿的正常运转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质量,为煤矿开采提供好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列举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因素,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也就迎刃而解了。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人为方面,增强员工煤矿通风安全意识,加强煤矿通风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第二,加强对过量能量及煤矿危险物质的检查和防范,将危险降到最低。第三,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创造及购买先进高端设备,加强煤矿理论研究及学习。第四,增强对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第五,为煤矿的开采挖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总结

煤矿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关系到煤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其它各行业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并针对通风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飞,范文胜,祁昊.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煤炭工程,201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