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13: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篇1

一、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

 

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是经过严格考试考核、认真挑选而被录用或转化而来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是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主流和共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需要愈来愈多的办事高效、品德正派、秉公办事的高素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然而,由于我国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晚,规模小,教育培训不够系统完善,因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资源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我国,不仅现有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数量较大,而且每年上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军队转业干部,构成了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最基本的后备队伍。如此丰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储量,在世界各国也都是少有的。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也潜藏着危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学历、知识、专业技能素质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应与其他素质交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功能。

 

2.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在服务机制和工作作风上有所改进,但是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上做得还不够。具体表现在群众意识、责任意识较为淡薄,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淡化,公共服务意识尚未完全树立。

 

二、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是其中关键的部分,因为未来竞争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决定整个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公共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没有把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培训当作开发战略任务,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理念,习惯于把人事管理过程归纳为“进、管、出”三个环节,以工作、职位为中心,把人看作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仅仅强化对人的控制,以期保证完成短期工作目标而忽视长期发展。其次,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投入视作单纯的成本投入。

 

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难以适应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要求。专业人才的开发培训缺乏科学的需求分析,设立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实际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应该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根据用人制度、公务员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律,以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即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为知识复合型、素质复合型、智慧复合型、技能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3.缺乏适当的考核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考核体系中未能合理体现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考核标准多数较为笼统、考核指标量化程度偏低,关于人才素质及其培养所占的权重普遍很低甚至没有明确被涵盖。有时下级为了提升素质参与培训会还占用正常工作时间导致了工作绩效临时下降的现象,这都严重打击了专业人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

 

结合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现状及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中,应重点关注和实现以下目标。

 

1.重点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内容在与时俱进,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科学和业务素质高低和整体公共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水平、学历结构是否合理会成为未来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决定要素。所以,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科学和业务素质上,要提升专业人才的学历水平和知识容量,注重各个岗位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的差异,在保证基本的业务素质普及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业务内容培训。

 

2.强调优化心理素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和公众期望值高涨,公职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必将加大。公共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加强专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公职人员提供合理的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繁杂的工作中去。

 

四、结语

 

篇2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篇3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广泛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现实情况,以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技能竞赛开展的背景、意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推动专业技能竞赛大力开展的具体建议,为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专业技能竞赛;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琴(1987.07—),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0 前言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渐激烈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高水平人才之间的竞争将成为关键,国家之间也在力争多出人才、出高人才。然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类高等学校正在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1-3]。

专业技能竞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实施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工作。从形式上看,它各式各样、生动活泼;从开展空间上看,非常广泛,可以在课堂,可以在操场,可以在校内,可以在校外;从团队成员组成上看,可以由某单学科学生构成,也可以由多学科学生构成。伴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提出,专业技能竞赛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更加显著。因此,高等学校应将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 评价专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教师教育理念对实际的教育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因为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形式的影响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贯存在着课堂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观。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通常看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将考试试卷的分数作为评估学生学习好坏;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满足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明确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5]。近些年,各高校以丰富多彩的专业竞赛活动为契机,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在专业技能竞赛环节设计、标准制定和活动指导的过程中,会对实践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能进一步的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进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这样的过程体验还可以让教师在竞赛过程中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一定的基础。

1.2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拓宽专业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乐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查漏补缺,发现自己与实践教学要求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办以来,以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对推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第一届“建筑时光”之建筑模型大赛,参与人数141人,占参与对象比例96%;第一届“星辰中纬杯”测量技能大赛,参与人数120人,占参与对象比例82%,虽然竞赛活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但竞赛效果整体很好,归纳为:学生的参赛比例很大、积极性很高、收获很丰富,活动结果出乎领导、老师和学生的意料。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专业技能竞赛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构建实践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人才已日益成为社会的财富,各行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现代大学生活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校园文化异彩纷呈,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形形,活动类型五花八门。但学生能从中收获到什么?特别是多年来我校主要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虽然开展的活动很多,但大量实践表明,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活动环节设置缺乏一定的引导性,甚至是与专业知识不沾边,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善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活动中,不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活动的保障体系不完善,不能给参赛学生提供足够的动力保证;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不高,团队合作力度不够,无法体现团队精神;各类活动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规范,活动之间关联较少,学生参加后收获单一,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竞赛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发挥专业技能竞赛的功能,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强化专业水平,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因此,专业技能竞赛是推进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推动专业技能竞赛大力开展的建议

作者以正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长江师范学院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今后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专业技能竞赛的平台构建研究。平台构建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对师范类院校中的工科专业而言,更是必须。它是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探索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专业技能竞赛的运行机制研究。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能对学生起到较好地引导性,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大程度的体现竞赛活动的“专业性”。

专业技能竞赛的保障体系研究。建立符合学校校情、学院院情及实际情况的活动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力保证。科学制定的保障体系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热情,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能打破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正确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给学生以全面、科学的评价。

3 结论

综上所述,专业技能竞赛是大学生展示才华、提升自我的实践活动平台,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手段,是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推进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吴建国,施正一,张超.开放、自主实践与大学生竞赛活动网络平台建设[J].科技传播,2010(5).

[2]谢涛,李敏明.实施大学生竞赛“金牌战略”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J].价值工程,2010,29(31):231-232.

[3]汤勇明,堵国梁,贺晋,等.大学生竞赛组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76-77.

篇4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61-02

合唱是群体艺术中最容易被接受及实现的艺术形式,与乐队、舞蹈、独唱、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被各种条件所制约、而不能让大众参与的艺术形式相对比,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包容性更强。因此,近年来合唱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集体活动的青睐,无论是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还是学校,在音乐类人才引进时,都越来越重视合唱指挥能力的掌握,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的艺术鉴赏以及参与能力的提高所出现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合唱指挥方向的专业技能、高校音乐类专业势在必行。

一、合唱指挥的重要性及其应具备的素养

合唱指挥是合唱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合唱音乐艺术当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们合唱指挥的技能培养,以达到学生们可以独立进行合唱作品的组织、编排、创新、实践以及对合唱艺术进一步的探索的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必须培养、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理论基础的重视,以提升其对音乐理论基础掌握的扎实度。这样才可以从合唱作品的谱面上真正地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并对其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织体等音乐本体素材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握,并完成创作者的表现意图。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们对合唱作品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们对合唱作品的综合认知与理解。通过以上对合唱作品理论基础的分析、理解之后,在指挥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地结合自身,对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创新更加准确、合理。同时,当学生们掌握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之后,才会对不同的合唱作品以及其他的音乐作品具有一种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认知与理解,也会在指挥实践中将自己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指挥语言传递给全体演唱者,不但可以使演唱者将音乐作品的表现意图更好地表现出来,也为自己在未来的合唱指挥中的进一步创新、探索、再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达至更高的境界。

二、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合唱指挥技巧的提高需要多门音乐专业课的铺垫,具体有视唱练耳、作曲、和声、曲式、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美学、钢琴、声乐等等。因此合理设定培养方案是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需要重视的。根据笔者对多所师范类高校的培养方案的了解,合唱指挥课程大多排在三年级,其原因就是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素养。大多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理论方面较强,但实践能力非常欠缺,这是由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如合唱队的建设不足、表演舞台匮缺等,照成的情况。因此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合唱指挥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合唱指挥课程大多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将合唱和指挥分开,分别开设合唱课和指挥课。第二类是因为各种因素将合唱指挥开设为一门课程,合唱与指挥,此类课程培养方案多在西南地区开设。两类课程设置方案各有利弊,因此在此基础上做出以下建议:

(1)在合唱指挥课时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中侧重指挥方面的教学,并增添中小学音乐新课标合唱作品的内容。

(2)在二年级增设艺术实践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校结合,举办合唱节,使学生了解合唱指挥学习的重要性。

(3)三年级的结业考核以舞台实践的形式来进行。

(二)合唱指挥与教学实习的联系

任何一门技巧课程,实践都是极其重要的。将所学技巧真正应用起来是需要时间来进行磨合的。但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使毕业生没有机会在工作中进行磨合,因此这项工作就只能在教学实习中去解决,这就迫使培养方案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1)与教学实习相结合。实现在实习过程中,应用合唱指挥技能技巧,为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做出良好的基础。

(2)制定具体服务范围,提高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的指向性。

(3)建设与地方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在合唱指挥技能技巧方面的应用能力。

(4)以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更深刻地理解合唱指挥的意义。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办了各种合唱指挥培训班,举办了“合唱指挥讲座”、“合唱艺术系列讲座”。此外,每逢合唱大赛时,马革顺、严良堃等老指挥家、教授作“合唱指挥排练示范讲座”,边带团边排边讲,使中国年轻一代的指挥们受益匪浅,另外在作品创作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但以中国15亿人口的基数来说,这样的成果还远远不够。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下一代音乐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就目前来说,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能力令人堪忧,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迫在眉睫。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合唱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几乎一年一个面貌。在合唱舞台越来越肥沃的今天,有效提高合唱指挥的音乐素养、培养更专业的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专业必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为培养更多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渠道的思考[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2]中国合唱协会.神话中国[N].中国合唱协会报道.

篇5

二、参与科研对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参与科研有利于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对所学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本科拔尖人才应具有的素质之一。传统的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兴趣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参与科研的过程使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学以致用,并且在科研的过程中会发现自身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促使其更加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和促进作用。

林产化工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参与科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科研项目的实践中得以验证、补充和拓展,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参加科学研究过程中检验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提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参与科研有利于提升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以培养具有深厚化学基础知识的本科生为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实现拔尖的人才培养的前提。对于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林产化学专业针对本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选择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作为有效途径。在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围绕本学科已发现未解决的问题、未发现的问题而展开研究和思考,选择新的视角确定科研方向,通过科学实验把理论知识变成现实。整个科研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也逐步得以形成。为林产化工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同时,参与科研项目使学生掌握了与科研相关的多种技能,培养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参与科研需要很多前期工作的准备,为了确定科研项目的选题必须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并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数据。在选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查阅学术文献的技能、资料整理总结的方法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科研中论文的撰写以及大量相关数据的处理,可以有效地锻炼本科生对科研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2]。

3.参与科研有利于促进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科研环境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的组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也是科研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力量。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群体中积极的潜在力量发挥其潜在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为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由于本科生的思维方式通常不会被常规的固化的思想束缚,因此具有突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参与科研活动,一定会取得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校科研发展的有生力量。

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一直以来坚持让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大学一年级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大学二年级对感兴趣的方向追随相关的专业老师走进实验室开始参与科研项目,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在实践科研中得以验证。并且学校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硬件环境。根据兴趣的不同,把学生分配在相应的实验室,确定指导教师,同时创立科研创新小组进行创新实验。

对学生而言,把科研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固定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学’。大学生必须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大学教授的工作是引导大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去作‘研究’的工作”[3]。林产化工专业的专业特性也要求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的领域,独立地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也是本科生拔尖人才必备的素质。对高校教师而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专业理论知识中实际应用部分,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具备的能力。可见,本科生参与科研是高校科研环境构建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参与科研有利于增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就业能力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工作经验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正是现在企业所需求的,而高校的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却与之相差甚远,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林产化工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也是生物质以及化工等相关企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是企业所要求的必备素质,所以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在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就业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本科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项目中来,锻炼其实际的科研实践能力,加深其知识的实践水平,增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4]。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毕业生,更是培养出合格的职业师。首先,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科学实验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和申请专利的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仅增加了学分,同时也为未来的考研和就业增加了新的竞争砝码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其次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并深入到经济建设中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而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形成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 6]。因此,参与科研对于增强本科拔尖人才的就业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林产化工的产品具有资源可再生的天然性和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在当今化石资源、能源危机不断显现、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林产化工,尤其是生物质能源,已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因此,林产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拔尖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工作人员、对未来林业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GY2013-05)。

参考文献

[1] 梅中磊, 刘敏, 杨帆. 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体会与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 2014, (3): 98-101.

[2] 王有基, 吕为群.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以生物类专业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3, (9): 58-59.

[3] 卞军, 魏晓伟.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 2011, (6): 85-91.

[4] 冯团辉, 范丽波. 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思考[J]. 科教文汇, 2010, (2): 64-64.

篇6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5-0070-02

让一个行业维持发展的脉搏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对其的干预和影响,因此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在源源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中既能够保持原本的优势,又能够与时俱进。这实际上对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上各行业成分的变化,媒体行业已经成为新一代主流行业,计算机时代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国媒体行业迅速发展,并带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这方面讲,媒体行业的发展是我维持国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元素。想要一个行业在社会中持续发展,首先要从人才方面着手。

1.1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媒体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为此,媒体行业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行业,而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媒体中人们接触较多的一个行业,其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进步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了能够维持国家经济增长,必须让广播电视新闻发挥最有效的作用,那么就必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指导。因此,培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国家人才政策的必然要求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能型人才是近年来我国一直想要落实的目标,随着这样的政策提出,教育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做了改革。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培养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对学员的教育,而是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培养。国家人才政策的提出是对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要求,想要促进企业发展,必须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指导。因此,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是我国人才政策提出的必然要求。

1.3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所面向的群众范围比较广大,想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少,高校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那么为了使其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保持只进不退的步伐进行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做出严格要求。

2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进步,提高我国经济实力。通过上文对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从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还是单纯就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方面来看,制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战略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2.1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铺垫

无论在何种领域,知识是让一个人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元素,因此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首先要对其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打好基础非常关键。一般来说,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充足的,在大学期间利用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就可以将基础文化理论知识学习透彻,但是并不是要学生盲目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2点问题。首先,专业知识要牢固。专业技能是检验人才的标准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的学习要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科目为辅。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对学生专业性要求严格,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学科知识要了解。有很多人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只要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对学科知识完全不在意。但是学科知识对专业知识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政治。文学、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后,会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人才全方位发展,估计建设全能型人才。因此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2.2实践环节促进专业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与其他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的学科专业不同,广播电视新闻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文化理论知识,同时要对传播、播音、主持、摄影等多方面与广播电视新闻相关的媒体设备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接触,通过实践来增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都开始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人们交流也通过多种媒体方式来沟通,可以说媒体实现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革新。那么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想要达到当今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在实践环节中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这也是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3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为了让广播电视新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稳健的步伐,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本文通过对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总结出具体策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希望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者有帮助。本文仅是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浅显议论,更多内容有待研究者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言靖.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素质培养[J].新闻知识,2009(6).

[2]郑好.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120.

篇7

作者简介:甘阳(1970-),女,重庆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讲师。(重庆 40006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61-02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主设外贸英语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外贸英语、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实务、国际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进行一般性的外贸业务谈判以及业务接待,能应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具有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国际商务活动运作能力的应用性英语专业人才。外贸英语专业人才类型有3个层次,即外贸决策人员、外贸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一般外贸专业人才。其中,既懂外贸又懂英语的综合性高素质应用型一般外贸专业人才十分欠缺,具有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和报检员资格证书的人才非常紧俏,工资收入高。高职院校在此方面的人才培养上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研究思路和概念界定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初建时沿用传统思路,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均与社会脱节,大部分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弱,不能满足外贸行业的能力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进行充分的岗位调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据此,本研究将通过考察外贸行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并进一步设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模型。其中,基于岗位分工的职业能力定义为“某个岗位的工作能力”,涉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三个角度,由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决定。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

走访分两种。一是走访外贸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如2012年11月~12月走访重庆市四家外贸公司。外贸行业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可胜任一般外贸专业人才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业务员。此外,掌握外贸英语以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还可从事外贸企业的接待工作。

另一种是走访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如走访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08级、2009级毕业的23家用人单位,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看法。

问卷调查针对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2012年12月对20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行政部、人事部以及各业务部门的部门经理)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35份,有效问卷29份,有效率为72.5%。

三、就业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

参照走访企业的访谈结果,将外贸行业一般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群分,即外贸业务开发、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外贸报关报检以及国际货代5个岗位群。

在对此5个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细分时发现,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可分为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和专业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岗位基本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则针对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是行使职能的重要能力。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分析

在向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基于5个主要就业岗位群,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1 代表“很不重要”,5 代表“非常重要”)分别对各项能力评分,并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外贸企业最重要的是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实践经验、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很重要。由此可见,外贸行业目前趋于成熟化,企业对雇员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表中亦可看出,国际商务基础能力、外贸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比较靠后。

表1是针对5个岗位(群)的综合能力重要性均值进行的统计。从表1中可以看出,综合能力会因不同的岗位(群)其重要性彰显不同。由于岗位(群)的不同,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2.高职商务英语人才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职业能力与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息息相关,根据所进行的调查,表2归纳出5个岗位(群)各自的专业职业能力,并根据其重要性均值进行排名。由表中可知,岗位(群)职业能力在各个岗位间会有重复,重复的原因在于职能交叉所致。同一能力在不同岗位(群)中的重要性均值不同,表明不同的岗位(群)同一能力的要求不相同。

四、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基于以上的调研及分析结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能力本位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日渐增强,贯彻与落实此目标就需要教师了解岗位能力需求及其重要性,并在教学中落实。

第二,在职业能力中存在岗位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学生在入学前及之后都应让学生了解毕业后的目标岗位、岗位的差异及相关岗位对应的课程的不同,消除学生报考时的茫然状态,确立学习的目标,尽可能提早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

第三,能力中的团队协作、耐压、事业心等方面仅仅依靠课堂讲授难有成效,应在实习实训中了解相关能力并培养学生能力。

第四,针对专业职业能力在不同岗位上的差异,高职院校可依据岗位能力的重要性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并依此设定不同的课程体系,贯彻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学生达到相关的要求。

第五,随着外贸经济的发展,专业的要求也随之改变,校企合作可定期调整岗位能力,并由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高效、专业、务实。

参考文献:

篇8

平衡计分卡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Robert Kaplan与美国Boston企管顾问David Norton创立的。他们认为,平衡计分卡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精确的数据指标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公司的整体运营。

平衡计分卡认为:组织不应该单纯的考虑财务指标,而应该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组织应从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和财务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

平衡计分卡能够全面、系统地衡量一个单位的业绩成效。它改变了传统业绩评价仅仅以财务数据为导向的评价方式,而是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四个角度来评价企业的业绩,在评价中全面、系统地考虑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这样可以对单位业绩的衡量更加精确,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及现状

1.反映过程单一。现行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过于单一,考核方面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日常表现等单一方面。

2.认知偏差。良好的的沟通桥梁还未在社会企业与学校学生之间成功建立,导致高校教育者对市场需求没有完全掌握,在进行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偏差。

3.考核目标没有结合社会实际。没有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为学生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

4.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虚假信息导致整体特征损失。

5.考核结果不能促成受评者持续改进。不能更好的实现综合发展,继而没有发挥预期的激励作用。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流程

将广泛应用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BSC)评价战略管理理念运用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并设计平衡计分卡适合高校特点为导向的模式,从学习和成长、内部流程、教师、服务评价等方面系统设立体系。此外,紧紧围绕人才的社会使命和战略目标,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同的维度之下,仔细审视各指标之间的联系,最终确定合理适当的指标体系以保持“平衡”和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根据执行和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为导向的模式后,根据不同的测定重量法的优点和缺点,选择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选择模块化的评价模型方便进行分析问题,同时采用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不同指标的初始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地讲,针对量化指标,采用折线法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针对定性指标,采用模糊数据处理评价方法,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专业素质陪养质量。

四、基于bsc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的全过程,应该从开始到结束要贯彻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质量评价指标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在评估过程中是一个现实的可行性指标。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可用运作语言对指标进行定义,并且内容的明确结论规定可以使用现有的测量工具来获得。公正与客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平原则要求设计全面、合理、公平的指标,消除被评估对象的不可控因素,保证专业人才质量的考核结果和可接受的公平性。

2.具体维度及考核目标分析。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从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研状况出发,旨在考察学生的实践创新素质,将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成重点行业或者重点地区就业的应用实战型人才。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实现专业人才的长远发展。内部流程维度:重点考察专业人才的身体素质和个人主观态度,从长远目标出发,从整个管理、流程入手,专注专业人才的综合整体素质,使之能够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服务社会维度:将专业人才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重点,关注专业人才的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保持自己的思想境界,进而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教师维度:结合教学教师的实际反馈和专业人才的课程成绩考量个人知识能力素质,督促专业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竞争能力,契合社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与个人共赢局面的实现。

3.权重设计。平衡计分卡由四个维度组成,现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考核办法效率低下主要是未采纳科学合理的方法分配指标权重。虽然这四个层面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对总战略目标的实现的贡献程度每个层面表现却是有所不同,这就关乎到每个层面分配权重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彼此牵制,四个层面下的关键考核指标也需要考虑到分配权重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四个层面设置权重。

通过在各个高校及企业实行实地考察的同时计划设计了一份关于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重要性的调查问卷,校方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也积极参与了问卷调研。利用收回的问卷,将各维度的分值进行加总,并对调查结果的进行统计进而得到重要度排名。分析统计结果得知,四个层面对学校组织战略目标达成的贡献程度依次为学习与成长维度、内部流程维度、教师维度、服务社会维度。造成的不同维度分值的差异,参考通用的标度从而构建判断矩阵。

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主要依赖于人才培养质量基本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并进行各层元素中两两比较。首先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服务社会、教师四个维度确定目标评价集,然后利用构造目标层对具体指标层的判断矩阵,对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重要性进行赋值。为了定量化两个因素重要性的比较,数值判断矩阵由层次分析法演变形成,利用1-9 标度重要性的方法: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标度1;两个因素相比,因素1比因素2稍重要,标度3;两个因素相比,因素1比因素2明显重要,标度5;两个因素相比,因素1比因素2强烈重要,标度7;两个因素相比,因素1比因素2极端重要,标度9;两相邻判断中间值标记2、4、6、8。最后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篇9

1.酒店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流失严重

2014年5月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2013中国酒店投资展望报告》,指出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量以1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其中,五星级酒店的客房供应量发展势头迅猛,复合平均年增长率为20%。相比2000年,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和客房供应量均翻了五倍。截至2012年末,中国共有星级酒店1170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54家,四星级酒店2201家,三星级酒店5545家,一、二星级酒店3306家,共提供客房超过157万间。由此可以看出,酒店业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与此同时,酒店业员工的流失率越来越高。统计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酒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45%。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的33家二星至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的调查得知,近5年,酒店业员工流动率高达23.95%。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缓慢,没有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第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第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大,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尚不完善。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013年,酒店管理各层次专业人才招生约13.3万人,毕业生约12.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本科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902)的高校有104所,全国共招生7533人,毕业766人,在校1.49万人;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有1067所,共招生4.73万人,毕业4.95万人,在校14.56万人;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近1000所。其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共招生2.53万人,毕业2.54万人,在校7.19万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5.13万人,毕业4.59万人,在校11.85万人。虽然酒店管理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相当可观,但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在职业规划、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1.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度过辛苦的基层工作、克服社会地位低等一系列尴尬局面的精神支柱。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对职业目标及其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便于学生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和掌控,使他们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以便节省时间和精力;它还可以对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促使他们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努力进取。

然而,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更不用说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些高校虽然为学生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是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鉴于此,高校应该认识到职业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建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队伍。

2.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脱节

目前,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具体教学严重脱节。有些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酒店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能给予学生相应的实践锻炼和技能保障,致使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不能直接胜任管理人员的尴尬局面;有些高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酒店基层服务人员,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对未来就业的期待过高,当真正从事酒店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上对服务业缺乏理性认识,最后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

3.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理论性太强,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服务水平和其他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致使很多毕业生进入酒店工作后,无法快速适应新工作角色,缺乏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与客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主管的人际关系,也缺乏职业意识,职业认同度低,职业忠诚度不高。

4.培养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而是和其他理论性强的专业一样,大规模地培养同质人才,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同质性强,专业性差,特色不明显。

5.高校不重视培养评价结果

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必须经得住利益相关者的检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而言,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就是酒店。但现在,高校不重视培养评价结果,只一味地按照自身的条件来培养学生,这就导致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不能胜任专业工作。

三、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措施

1.明确职业规划

高校的职责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为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因此,高校应了解酒店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并及时将酒店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合理定位。

此外,高校还应不断加强职业规划指导队伍的建设,为学生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建立完善的职业化标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设置形式新颖、方法多样、内容突出且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课程,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2.完善课程设计

第一,高校应加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弹性,打通各专业的基础教学,以模块构筑专业课程,加强教学内容与酒店业务流程的结合、教学内容与酒店岗位构筑流程的结合。酒店管理的课程可以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等组成。

第二,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时,突出大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就业做好铺垫。

第三,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可靠的实习机会,并辅导和跟进实习过程;完善实习学分认证制度,突显实践学分的重要性。针对就业环节,高校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求职技巧培训选修课,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单位和就业形式。

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校应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即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

高校应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酒店进行专业实践。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系每年都会安排专职教师陪同学生实习,教师在带队期间能获取大量的酒店信息,进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

4.实施知识相关者评价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也是全球通用语言。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起始于2007年,至今走过来将近十年的发展时间。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壮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整体来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义

商务英语是一门以商务沟通、商务活动为服务对象的语言学科,它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内容选取等方面,都与专业英语有所不同。如商务英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特别增设一些与商务、贸易有关的课程,要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要将经济学与语言学交叉结合起来,目的是更多既懂商务知识且具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商务英语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能力突出、知识结构优良是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衡量标准。目前,我国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都普遍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但是,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却始终是严重短缺,这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有关,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课程比例不科学

如今,商务英语已经变成一个热门专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结合实际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设置上都存在专业课程比例失衡、英语与商务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如许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与普通英语专业知识根本没有多大区别,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由英语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商务相关专业知识构成,但是与商务有关的知识却非常零碎,商务英语教材和教学中与经贸英语、外贸函电有关的知识大都是一笔带过,而英语基础知识却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商务知识的了解只能是肤浅而零散,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商务工作能力。

2.2实践课程不受重视

商务英语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它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但是,许多高校在商务英语专科教学中始终以理论课程为主,根本认识不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利用商务实践来培养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理性认识。由于缺少参加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都较差。

2.3就业引导存在误区

高校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在高校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策略得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我国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都给予了积极干的预和引导,但是许多高校在学生就业引导方面存在严重的误区,如院系领导经常鼓励学生找到单位就立即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不用管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这就使得许多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流到了其他岗位,占用了其他专业的就业岗位。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做了什么工作,在工作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学校很少会进行跟踪了解。如此这般,高校也无法知晓自身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真正差距,无法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结果。这对商务英语学科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来说,都是不利的。

3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3.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高校要根据《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和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然后再针对涉外企事业单位、涉外部门展开调研,确定面向涉外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以培养具有英语应用能力、了解国际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争取利用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广大师生明白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差别和关联。此外,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还要树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同时将终身教育、社会化学习教育理念融入到商务英语教学理念中去,在专业教学中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突出生态教育、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又快又好地实现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3.2优化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是一个在英语学科、商务学科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它是两个学科交叉、复合作用的结果,必然要具有两个学科的一些学科属性,但是,它也有其特殊性。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明确各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比重关系,是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鉴于此,高校要秉承科学化、系统化原则,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遵循英语课程涉及规律,按年级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顺序进行课程安排。再则,高校还要围绕商务实用技能培养,将商务英语课程划划分为英语语(下转第112页)(上接第98页)言课、商务英语基础科、专业课三部分,将国际商务、经济理论、翻译学、工商管理等涉外商务活动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凸显学科“英语+商务+综合+个性”的复合型特色。

3.3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内化、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商务英语教学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能力,为商务职场而服务的,这也决定了它在教学上也要以商务活动为中心,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因此,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主客观要求、未来就业情况来定位学生要学什么、该怎样学。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这也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础技能的同时,积极通过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理解能力,借助商务知识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语言和商务交际能力,利用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加强与涉外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购买商务模拟软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以弥补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

3.4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商务英语是一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在专业设置和日常教学中,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就职岗位密切关联的的资格认证考试,如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单证员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并围绕学生资格考试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以提高学生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为学生将来发展打好基础。在专业教学评价和学生就业方面,高校不仅要立足于专业调查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去学习,还要摈弃功利思想,做好就业服务,给予学生就业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招聘会、实习等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再则,在学生毕业后,如有条件,高校还要针对从事商务英语岗位工作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能力缺陷,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优化课程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s-0218-02

前言

信息的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主要表现在经济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会使得企业相关负责人及行政管理人员难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信息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必将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极度渴望。然而随着市场化的驱动,人才培养体系往往着眼于短期绩效,难以应对经济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尤其明显的是在一些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的建构及课时的安排上,教育的培养方式上往往限制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最终导致社会需求与培养的人才相脱节,尽管花费了很大成本培养的人才却不能够担负起信息技术下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因此要重视对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来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各高校的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人才的培养也多汇聚在几个比较热门的基础学科,同时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上有较大的联系,所以对比其他学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渠道较广。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历史发展经验,加上国家的投资,社会的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硬件设施上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发展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

(一)强调书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院化教学注重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班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师教学注重的是相对客观的知识问题探索,很少有机会与各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实践中的问题,尽管在学科理论上会有一些进步,但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是受不到重视。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的因素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同时教师可能只局限在学校环境中,不能够及时跟上计算机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这就给学生造成了知识的落后性,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的结合。反过来就会造成学生工作后遇到种种的实践难题,对新的技术开发及应用不能创造性的解决。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各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是比较大的。而人才的培养最终也是为了供应市场的需求,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层次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很缺乏的。企业的发展受阻于人才的短缺,特别是那种能够研发相关前沿创新性的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学院培养的人才受到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同化的现象比较严重,理论方面较强却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在问题的解决上更是固守旧思维旧习惯,不能够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使用的多是一些较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够根据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时的更改并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实践环节缺失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较注重教学方面,不是很注重研发和创造的能力开发,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及时的将学生的新思维新思路转变到实践研究中。再加上,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课堂上都采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真正主动提升能力。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有增无减,而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行业发展的要求有相当一段距离。计算机专业注重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培养体系中缺乏落实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只是一种形式化的活动,不能帮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创造性经济价值。

二、 高层次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性

在上世纪进入信息化革命时代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重视计算机教育,并将计算机教育纳入科学研究的体系中,通过创新的信息技术带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在人才培养中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发展。

(一) 高层次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11-01

一、引言

文化艺术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并且各具特色,对其合理、高效地进行传承与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

要实现艺术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须努力建立一支爱岗敬业、充满活力,在相关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特殊贡献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总体来讲,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主要有:优良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必备的操作技能,这些素质是艺术管理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必备能力和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一)思想素质。艺术专业人才的思想素质要求很高,要有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本职工作,对艺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清醒的认识,从内心里想要发展和繁荣艺术文化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认真、细致;要会学习,爱思考,具有创新的思想,并积极主动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专业素质。一名合格、全面而优秀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艺术管理专业知识,系统掌握艺术学理论体系及国内外前沿艺术动态,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见解;掌握艺术文化管理与发展的观点、方法、前景,具备调查研究和搜集整理资料的基本技能,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融会贯通相关交叉学科知识,集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专业素养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其他素质。全面而高效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了解历史、人文、地理等知识;懂得国内外有关艺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交际沟通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摄影、剪辑等技能等,如此方能高效合理地开展艺术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

三、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艺术管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的事业,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其管理工作。要做好艺术管理工作,使之能够快速、持续地进行,必须注重培养专门的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经调研考察和系统分析后,笔者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前瞻式探索,总结归纳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全社会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重视社会公众艺术运营与管理知识教育。通过对社会公众进行艺术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唤起全社会对艺术管理的认识和了解,让全社会认识到合理有效的艺术管理能促进艺术的健康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全面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凝聚精神力量,提高公众对艺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激发全社会对艺术管理工作信任和支持,使艺术管理工作具有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

营造、优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在现有的艺术文化单位内渲染艺术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氛围,优化专业人才成长环境,让工作人员有归属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内心感到自己作为艺术管理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感到自豪,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建立艺术管理专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1.在艺术院校或综合性院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提高艺术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开设相关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加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资源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中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创造条件扩大相关艺术管理专业定向招生比例,相关部门在办学条件、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2.开展在职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现有艺术管理人员再培训,成为骨干力量。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到单位授课、讲座、指导,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为艺术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使之适应工作的需要;二是外出考察,与相关单位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学习其他先进地方艺术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艺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三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艺术管理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网络培训,拓宽视野,及时了解国内外动态。

3.民族地区重视本民族青少年的艺术文化管理教育,激发民族内部管理意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不断发展,从而得以传承下来,这才符合艺术口授和行为的传承方式、民众积极参与的传承途径和原生态的民族生活背景等特征。本民族青少年是重要的传承人才资源,具有很大的优势,要从本民族内部激发青少年以本民族艺术文化为自豪,积极管理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三)建立艺术管理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待遇是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建立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并从劳动保护、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保障,营造出留人、引人、用人的好环境,从而避免人才的流失。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以优惠的政策、优厚的待遇、优良的环境吸引、留住艺术管理人才。二是根据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果为主要标准,去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三是积极为艺术管理工作人员提供继续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提供其发展机会和空间。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23-02

创新是当前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课程考核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与方式、自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然而,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很难完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高校的课程考核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弊端,以培养流通专业人才为例,有很多考核方式违背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初衷,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着力改革适应创新型流通人才培养的高校考核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 培养创新型流通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标或任务,提出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思维功能与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于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当前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1998年我国就在《高等教育法》第5条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流通行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只有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能适应当前流通行业的迫切需要。

高等院校本科流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系统地掌握流通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流通企业的实际运作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实际教学实践中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我国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加速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培养专业人才。专业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完成,尤其是在流通行业,除了从业人员要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严谨的思维能力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就给流通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解决了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流通行业的发展才能有所突破。

二 现有流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强调学术研究,形成了注重书本知识传授与学习的传统模式。当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时,只有书本知识的人才无疑不能适应社会对实践性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尽管高校已经在积极尝试各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引进多种实践性教学模式,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日益增长的企业变化中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应试教育和书本教育的弊端与不足。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经常与企业应用脱离,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很难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展现创新能力。

流通行业以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企业为主,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流通行业覆盖面广,涉及复杂的庞大的产业,包括批发零售业、仓储业、运输业、流通加工业、包装业及信息业等,对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加速国民经济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流通企业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我国流通行业发生了巨大转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营销方式不断创新,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流通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需求激增,各种各样的流通企业亟须符合经济全球化的现代流通专业人才。但与此相应的流通专业人才培养却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人才培养进度与数量等都明显不足。现有高校开设的流通专业课程设置也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出现了诸如课程开设庞杂、针对性不强、缺少专业实践背景等问题。这种人才培养上的缺陷使得高校输出的人才与企业的能力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现有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突出的问题表现:其一,我国流通专业人才大多以中低端人才培养为主,缺少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我国流通专业人才重理论轻实践,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较弱。其三,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和完善,应突出流通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执业能力培养,使之具备国际视野,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尤其是在当前越来越多的跨国流通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后,跨国企业的专业人才优势显露无遗。我国流通企业要想与跨国企业竞争,必须在流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做出调整。

三 培养创新型流通专业人才的高校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在于高校教育改革,而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革教学体系,改革课程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只有在创新教学体系下,才能培养出适应流通专业需要的创新人才。其中,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和尺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改革教学体系和改革课程设置的同时,我们应重视改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应把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作为学生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考核内容与评价体系方面体现出对创新能力的肯定与鼓励。只有改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才能使考核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

针对我国流通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们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应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创新思想等,考核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把握上要尽量以灵活多变的设问为主,以情境新颖的考题为主,突出考核流通专业人才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事物发展过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流通专业人才培养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才能促进流通行业现代化发展。根据流通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校考核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考核观念

流通专业强调人才的实践性,看重人才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我们在考核中应以学生走向社会的发展为取向,提倡考核内容的全面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时间的动态化、考核成绩构成的多元化等,注意理解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改革的目的和实质,认识考核方法改革对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

2.优化考核内容

流通专业注重人才的灵活性,要求从业人员在具备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创见。因此,考核内容应从考核基本知识为主向以发展提高能力为主转变。考核既要体现全面性和基础性,又要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保证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智能,实现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测评,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3.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流通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考核方式应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期末考试,而应向多样化考核方式转变,考核的形式可以选择闭卷、开卷、答辩、论文、调查报告、专题研讨、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并将这些考核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改变评定方法

考核方式的变化要求相应的评定方法也应有所调整,例如加强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考核和学生个性化的考核。评定成绩时应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不用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作为考核成绩优劣的标尺,鼓励学生的创新性结论。这些尝试不仅会使学生敢于突破旧有的理论观念束缚、敢于创新,而且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的习惯。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流通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很多挑战,存在诸多细节需要调整或改革。高校考核方式的改革应遵循有效性的原则来进行,确保教学质量和激励学生自主性学习。只有正确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才能达到考核服务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切实的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