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绘画教学设计

绘画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13: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绘画教学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绘画教学设计

篇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著名的美国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指出的:教学设计依次由“我去哪里”到“我如何去那里”到“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包含了教学目标的制订、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教学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上述,笔者认为服装专业电脑绘画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围绕着以下方面内容体现出来:

一、从人才市场需求入手,确定服装电脑绘画课的教学目标

中职服装专业课程重在实践操作,它既强调了知识的应用性,更侧重于技术的实践性。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初、中级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美术基础薄弱,审美能力较差,电脑技术底子薄。据调查, 92?的中职服装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做流水操作工,极少数的学生从事服装打版、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版放码等工作,很少有学生去争取从事对美术基础和电脑绘画有较高要求的服装款式设计工作。

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及当前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服装电脑绘画课程这门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和服装材料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使用电脑绘画来实现服装电脑绘画设计教学的总体目标。

二、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设计服装电脑绘画课的教学过程

中职服装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型的综合人才。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在服装电脑绘画这门课程中,按照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的要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分析学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必须也有必要进行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起始能力、已有的背景知识和技能能力。大部分的中职生是学困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上自觉性差,依赖性强,无信心、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特别是许多中职生也是打工潮遗留下的问题孩子。家长长期在外地打工,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关注少之又少,以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上困难时无从解决,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自我。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挖掘他们身上各种潜能,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充分相信这群学习基础、背景、个性、志趣相异的中职生,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2.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重要环节之一。服装电脑绘画课囊括了服装美术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电脑绘画等课程内容,是服装专业设计方向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服装专业设计方向的课程在教学上孤立随意、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要求不能相互结合、同步进行。在服装电脑绘画课这门课程中,笔者认为,新生刚开始学习服装结构与工艺中的女裙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那么在电脑绘画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生如何表现女裙比例、外形的设计、裙片的分割及腰省的表现;第三年的毕业设计也是将服装电脑设计(款式图设计、效果图表现)、服装制板、服装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及整合极大地克服了服装专业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学更有效果。

3.教法的可行性设计

教师是一堂课的指挥官。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指挥官是否选对了可行的教学方法。既要考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等方面选择教学方法,还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服装电脑绘画课可采用以学习、实践、探究为核心的“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实践――分组协作――交流评价――课堂小结。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气氛,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等,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相近的情境,如向学生展示以女式夏装上装为主题的图片课件,向学生重点演示款式图、款式结构、生产说明、电脑绘制的技术要点等部分,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创作一个能反映时尚潮流的服装设计。

(2)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是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到主动求知的过程。如在服装电脑绘画课中,通过电脑展示一条新款式连衣裙让学生观看,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如何用最快捷的方法画出该连衣裙的款式图。接着围绕其内容展开分析、讨论与交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自主探索这些问题,通过网络或课本教材查阅到相关信息,将相关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方法用在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边领会、边模仿、边演练教学实训技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总结出服装款式图绘画的策略与技巧。

(3)分组协作

分组协作就是将班级分成4~5个小组(每组6~8人),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协作内容。小组协作的好处就是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协商、交流、讨论来开展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使每个学生加深对当前知识的理解。小组协作的好处还表现在: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特长和能力进行分工协作,定制与企业相符的岗位。例如,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资料员、手工1:5设计款式――制图员、电脑绘制平面款式图或效果图――电脑设计师等岗位,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各尽其能,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及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岗位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交流评价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交流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作品成果,由教师和学生组织评价。例如,教师给一张服装款式图,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把平面的款式图以效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分组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后完成绘制,最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从对服装款式的感知、款式、特点、版型、流行趋势、绘画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阐述自己的绘画思路,还需要解答教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又可以锻炼他们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可以起到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归纳等作用。

(5)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往往是课堂教学的点晴之笔,不但融合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是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性评价。

篇2

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画,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系统学习素描色彩呢?他们往往以为学的越早越好,所以就有家长在孩子五、六岁时就送孩子学习素描了,然而也有相反的,孩子美术启蒙教育很早,但是自从上初中就完全停了下来,最终前功尽弃,特别是有的上高中后想考美术专业,却与以前所学无法衔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不科学的,到头来只能是害了孩子。这样的家长主要是不了解少儿发展的感知规律,导致计划错误。

少儿绘画阶段有一个“转型期”大约在10—12岁,就是说在此年龄段以前,所设计的绘画训练方法,不能适应这一特殊时期少儿感知发展需要,这一时期少儿的认知正是从平面、装饰向空间、写实转换的阶段。少儿学习绘画,大至可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少儿启蒙阶段;二是,转型期;三是,系统训练阶段。其中的转型期时间最短,仅2年左右的时间,但却是很重要的时期,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如方法得当,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想走专业发展道路的孩子尤为重要。

2007年有个高三女孩,想报考美术专业找我辅导,家长介绍孩子画了好几年的儿童画且画的很好,五年级后才停笔。然而现场的作品还是令人失望,其水平还是停留在平面、线条的时期。虽然考前这个孩子也非常努力,但考的并不理想。这是一个没有重视转型期教育,导致失败的典型例子,非常令人惋惜。巧合的是在同年有个叫何花的学生,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她的转型期平稳过渡,初中没有停笔,高中阶段就轻松了许多。

根据年龄增长认知发展规律,绘画转型期的训练还应分为三个部分:一、块面,二、空间,三、色彩。写生训练是主要手段,但要与兴趣创作相结合才是最佳方式。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在写生物品的选择上要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如玩具、水果蔬菜、文具等,有时因为性别差异还要区别对待,切记不要开始就用枯燥无味的石膏几何体来训练。在完成写生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创作背景氛围,激发创作热情。例如课题《写生玩具汽车》

一、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感受用线条表现对象的特征及质感。2.通过对汽车观察分析,了解其主体结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并尝试用线表现物体质感。

二、教学要点

1.通过线描写来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物象质感能力。

2.通过线描表现通过学生对线的美感认识和组织构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两辆玩具汽车、素描纸、铅笔、签字笔、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观察讨论:1.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分析结构,包括零件的厚度。

2.提问: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哪部分结构最复杂?哪儿最难画?哪儿最美?你想从哪儿开始画?

作画提示:1.边示范边讲解,鼓励学生大胆肯定地表现;提示他们把每一个细节画深入后再继续下面的结构。

2.分析线的疏密节奏组织线条深入表现复杂结构。

3.示范不同角度的透视变化,帮助解决造型难点。

4.分析构图(示范)运用遮挡关系表现三辆玩具汽车写生,表现一个有趣的画面。

教师辅导:1.注意构图,用线大胆,细节深入。

2.注意透视变化,线条疏密变化。

3.背景自由创作,但要有趣味。

作品赏评:讲评写生深入的作业,谁表现得最深入?谁表现的最有节奏感?

篇3

以培养小学生社会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积极与人交往,学习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 学前分析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以他们身边的社会生活为源泉从幼儿自身出发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认识自己到人际交往,从了解规则到形成规则,意识从爱家到爱国??。选取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内容为主题内容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感知体验、观察学习、实践活动等途径和方法促使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生活、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

1、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让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是学前班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

2、学前班幼儿的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四、教材分析

1、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应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基础,并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活动目标之中。

2、正面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点。正面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用以身作则的行为作幼儿的表率,营造平等、宽容、接纳的环境使幼儿得以发展。

3、“熏染“和”潜移默化“是社会性发展和教育的基本特征。社会性教育

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借助于日常生活,使课堂教学成为引导,使日常生活成为补充。

4、以幼儿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来逐渐展开教育活动。

5、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幼儿各种感官的感知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五、主要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受教学内容和《社会课本》画面的限制,充分利用本地条件和资源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延伸,使日常生活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训练场所和检查场所。

六、教学进度

第一、二、三周 学习主题 春天的节日。

课题妈妈节日快乐

我和小树一起长大

我们去春游

第四、五、六周学习主题 我是健康宝宝。

课题我的五官真有用

爱护我们的五官

我的营养食谱

快乐餐桌

我爱我的身体

我爱整洁的衣服

预防传染病

生病了怎么办

第七、八、九周学习主题 特别的我。

课题 成长树

各种各样的表情

我最喜欢的表情

我是快乐的孩子

第十、十一周 学习主题 劳动最光荣。

课题送快递的叔叔

早起工作的人们

叔叔、阿姨 谢谢您

在图书馆

第十二、十三周学习主题 我是中国人。 课题端午节

有趣的京剧脸谱

香港、澳门

欢乐的民族节日

第十四、十五周学习主题 我们真棒。

课题文明的孩子

说话算数

我来帮助你

“六一”国际儿童节

篇4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44-01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1]。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提出了:“过度社会化”的概念,它认为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个人自由(包括个性发展)的发展是极为有限的[2]。过度社会化是指中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社会化标准的社会化现象。

1 教育中过度社会化的年龄特征

儿童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认知方面,表现在儿童的知识水平大大超过其生理、心理年龄和多种知识掌握。例如,当前屡见不鲜的“神童”,神童在较小的年纪完成初、高中甚至更高阶段的教育任务,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精通乐器、通宵乐理,有的在外语方面更胜一筹。

语言表达及行为方面,模仿、认同、内化是儿童社会化方式之一。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场景下,儿童面对着成人侃侃而谈,按照他们的心理发展这些话是不能为自己所理解的。有些儿童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情景,经常说一些比成年人还唠叨的话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了很多小大人。这种早熟现在对儿童以后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人际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社会性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儿童过度社会化在社会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功利性、世故性增强,在对待异性方面,简单的理解和模仿成人的行为,甚至“谈恋爱”,或有亲嘴等行为。在消费中,表现出追名牌、攀比等现象,穿着打扮成人化,追潮流,追明星。

中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中学生过度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人际处理、价值观方面。在普及的网络中加速社会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形成不同的亚文化圈,加上建立在社会规则之上的网络游戏的参与,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沟通和交往,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进行转换和体验。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大学生过度社会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恋爱行为、性态度方面。把异性间的情感交流直接过渡到对爱情婚姻行为的践履。许多大学生游离于学校生活之外,在校外营造工人的“准家庭生活”。提前就体验了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据心理学家黄希庭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爱情特点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有3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只需双方愿意和不造成情感上的创伤及没有孩子,也谈不上什么不道德,可以随时分享;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还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难以避免的[3]。其二,当代的大学生更“实际”了,他们身上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正渐渐淡化。而我们说,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激情,敢于冒险和勇于挑战的。其三,在文化底蕴彰显贫乏、语言粗俗网络化。其四,装扮前卫化,性别气质体现模糊。其五,思想行为西方化、道德界限模糊。

2 过度社会化的原因

家庭教育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家庭结构模式以“三口之家”居多。家长迫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于子女更加重视,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忙的学生不可开交;家长之间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也对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负面的模仿对象;有些家长喜欢通过物质奖励刺激学生的学习进步,使得学生的消费观念物质化;家长教育方式的开放化和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无界限化也促使了学生的过度社会化。

学校教育因素:社会人才观对学历的重视造成了现在的很多学校在大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试教育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学校氛围变得约束性更强;而在学校中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往往表现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某些行为的制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成人化,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社会化造成不利影响。

3 过度社会化的利弊

过度社会化在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新的环境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度社会化对于学生个性、创造性、独特性,自我意识和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容易使学生失去自我,对生活盲目的追求,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进而对学生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4 过度社会化背景下关于学生教育的思考

首先,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顺序性,但之间没有明显的阶段,心理的发展应以社会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学生教育中,社会化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主要掌握能力的品质[4]。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应当给创造有利于其能力发展的环境,发掘学生的特长,尊重其的发展,培养其与年龄阶段相符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和盲目跟随社会风气。

其次,建立明显的家庭结构界限。父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学生之间的结构界限明显,使其的童年期、青春期得到更自然、更完整的发展。

再次,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恰当信息的熏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向中学生推荐含有大量正向信息的网站(如新闻网页),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明星等社会现象。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正向的个性发展。例如,鼓励中学生多和自己的同辈团体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头脑风暴式讨论。培养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生活问题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81.

篇5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检验每一位教师思想言行的标尺,它对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以前,我缺乏对《规范》的学习,只知道埋头工作,我总是希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却与我的个人愿望相去甚远,因而会急于求成,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或行为。虽然我的动机是良好的,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却违反了师德。因此,我首先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规范》中的各项内容,让《规范》的要求深入我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偏离方向,不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中既有教师本人的品德,又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做到。虽然我的孩子很小,家庭负担很重,但我决不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我。要求学生每天7:40到校,我坚持每天必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自己克服。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

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肃、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为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基础。另外,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做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篇6

1道德的全面教育

德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属性,德育是中国教育的根。因此,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信息素养培训中应该强化信息时代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的初衷不仅是为了让受训教师传播教育时及时跟进学生的思想,更是为了让受训教师自己坚守道德底线。信息时代的到来同时加快了信息犯罪的步伐,我们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不仅有很多信息犯罪的青少年,更有很多触犯法律底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一致表现是对信息犯罪的道德无知。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可想而知,一个缺乏道德基本素养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多大,这或多或少可从“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观点中找到证据。涂尔干还认为,道德教育涵盖了现代公民教育的道德精髓,即建立在牺牲精神、纪律精神和自主精神之上的现代国民的再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固守其权威底线的私心也是违背道德精髓的行为。教师应该首先具备牺牲精神,而不是保护自己的私欲,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再造。所以,信息素养培养要关注受训教师捍卫权威的观念,逐渐消除他们对传统权威和法理权威的坚守,鼓励塑造感召的权威。社会发展会对个人施加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教育来实现,这就要求人们在面对教育社会化的同时,考虑构建道德个人主义。首先只有教师个体都形成对信息时代的全面认识,构建统一的道德认知,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帮助学生构建道德意识,最终形成集体意识和集体道德。这不仅有益于教师个人魅力的提升,还有益于发挥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和谐前进。

2技术的理性教育

从目前的信息素养培训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信息化更像是技术教育,并且只涉及技术的独立用法教育。换言之,信息化教育只教授技术热情,不传播技术理性。技术热情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技术本身的热情。每种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且每种功能都成熟完备,用其完成的作品能够精准地表达作者思想;其二,教师们对技术的教授热情。教师对于技术的讲授集中在技术功能上,他们认为通过实例完成作品是技术教育的至高追求。技术教育没有理性则指教师缺乏对技术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认识,只津津乐道于技术的自然属性,而忽略了它的社会属性。比如,教师在接受培训以及给学生授课时对于“技术是什么”、“技术怎么发展”、“技术与信息什么关系”、“技术与课程如何整合”、“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甚少涉猎。社会属性是技术的根本,正因为缺少对技术社会属性的思考,才导致了技术与课程联姻的失败。按照韦伯的观点,理性具有工具性能和价值性能,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会对笔者批判的只教授技术热情产生质疑,认为这里所说的教授技术热情实际上指的是教授技术的工具理性,这种技术教育不过是看重实用性及功利性罢了,但是仍然属于理性范畴。的确,单从工具理性的表层含义而言,只是热情的教授技术功能无可厚非,但理性的工具性能除具有功利意义外,更加强调的是认知性,即对客观事物真理性的追求,其目标是通过真理性认识去改造世界、服务社会。如此看来,单纯的技术功能教育并没有或者很少探究技术的真理性,没有触及理性工具性能的实质。所谓“价值理性”,是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它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的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从这个概念来看,作为行为人的教师应该关注全面的技术及其教育和结果。也就是说,教师们除了关心技术本身之外,还要思考这种技术教育的价值所在,以及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中的实际意义,这才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因此,我们倡导技术的理性教育,强调其认知及价值教育。

3文化的形体教育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人类实践生活的基础,它提供了人们相互理解、交往、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教育应该是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并行操作,现实中却往往重知识轻文化,且重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无视心理文化,这一点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尤为明显。信息技术教育单纯强调技术教育以及技术证书考核,以此来证明学生实体性的文化资本占有量,而无从关心学生掌握技术知识之后对其秉性、才能、观察力、感悟力等隐性能力方面的影响。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内涵与布迪厄提出的客观化、制度化和形体化三种形态的文化资本精髓一一对应。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常以物化或对象化的形式表现为文化资产或产品,它指向物质文化。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者(包括接受培训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客观化文化资本包括习得的技术专业知识以及通过技术完成的具体作品,当他在这个领域习得的知识越多,完成的作品越多,社会对其作品的关注越高,他所占有的客观化文化资本就越多。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是指个体的文化能力通过学术资格或教育凭证制度加以确证后的合法化的存在,它指向制度文化。这种文化资本在信息技术学习者身上表现为各种竞赛获奖、各种等级考试、认证考试证书等外在化的符号。由于制度本身受制于社会传统以及教育场域,所以,学习者制度性的文化资本是否能够得到承认取决于其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认可。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是一种文化能力,指长期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禀性、气质,在个体行为中具有倾向性的指导意义,它指向心理文化。作为信息技术的学习者,不同的家庭背景及家庭先前教育对其形体化文化影响很大。在家庭接受过基本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者在这方面的文化能力较强,文化资本占有量大,否则,反之。分析至此,结论一目了然:正是因为学习者在接受正规信息技术教育之前占有的形体化文化资本不均等,导致后续学习中出现了客观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的异化。而正规教育却恰恰漠视了文化的形体化教育,忽视了形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存在的意义。因此,关注文化的形体化教育,使形体化文化资本内隐为学习者稳定、持久的才能特性,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要求。

4知识的社会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教育与社会本性密切相关。教育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并把这种变迁表现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教学方式中。如此,教育的历史不断沉淀下来,通过不断的扬弃,具有了自己的特性。那么,通过教育传播什么样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这是知识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人是教育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人是社会的组织者和成员,而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因此,人的社会属性要求知识社会化,这是知识社会化的主体因素。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呢?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知识获取方式的同时供给了知识源泉。首先,信息技术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它镌刻了时代的烙印。其次,信息技术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必备技能。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正是为了让作为社会主体的未来一代从小感知社会化知识对他们成长的影响,让他们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甚至创造知识,这对生活环境相对贫瘠地区的青少年尤为重要。然而,我们现实的基础教育却并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大变革。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搬进了课堂,它的功能仅仅是教具和技艺来源,而无从追踪技术的信息根本,忘却了它作为信息数据库的本能。而正是这个信息数据库,能够带给学习者无穷的社会能量,为他们打开每一扇通向智慧的大门,在他们苦学的同时,将其置身于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信息技术把握自己、了解社会,顺利地进入知识的社会化时代,这是社会对每一位青少年的基本要求。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迈入信息之门,走进知识海洋,了解社会现实,为创造新的社会浪潮奠定基础。由此看来,知识的社会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7

学校 古柏中心小学 班级 五(1) 学科 品社 班 级 情 况 简 析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1岁左右,年龄结构比较正常,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本人自从接手任教该班,就半年多的观察和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了一点素材,现逐一分析如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但也有少数个别学生喜欢欺负别人,屡教不改。 本 册 教 材 分 析 一、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由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包括4个单元:《我是谁》、《我学会与人相处》、《我是班级的主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册的教学逐步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通过儿童与教材的对话,能够发展出自主、自律、自强等品质,也能在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光明思维,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谁》:着重展示“不错”的自我、大家眼中的自我、“也并不完美”的自我和可以变得更好的自己,引导他们去正确、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自己。

第二单元《我学会了与人相处》: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个人之间的、群体之中的、集体之中的,引导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关系中,他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他与其他人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的。

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引导儿童从他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的是一种“我们感”——意识到我是我们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的一员,意识到我在我们中的权利与义务(岗位职责),倾听到我在我们中的声音,看得到我在我们中所涂上的那一笔,在我们中我实现了自我;同时使儿童能体会到“我们”的需要,能感受到“我们”的成功与快乐,能经验到“我们”进步与成功,让我们在永我的心中、行为中,“我们”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

篇8

1.使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即以“学会做人”为中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己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帮助教师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惯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2.使学生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地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3.使学生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帮助教师超越,以知识直接传承,思维单一路径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从直接传授转向间接传授,从简单呈现结论转向关注过程体验,从信息单向传输转向多向交流和多元选择的教学策略的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通过自己的建构实现发展的过程。

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

1.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合学习内容。

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体现同时学习的原则。

3.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二、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体例

1.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1>总的框架结构:各大单元下均包若干单元(长单元,短单元结合)。本套教科书所含单元的次序主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因此,每一年级教科书包含从个人到世界的8个单元。

<2>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由近到远,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儿童的生活空间视野;以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为主题,随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为目标,展开每一主题的学习过程使知情意三个相统一,并指向学生社会性与品德的发展。

<3>学习信息的呈现结构:文字、图像、学习活动三个系统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形成生活情景——问题线索——参考信息——行动方案——方法建设(工具使用)的内容呈现结构。

2.教科书的体例

本套教科书各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单元评价”等5个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教科书标示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为增进学习兴趣,可采用图文并茂(如漫画故事)的形式,或学生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图文,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当中。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多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教科书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习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教科书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教科书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小新闻,小评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评价:形式不拘,主要评为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及展示型评价三类,如口头报告,书面报告,问卷调查,行为观察,社会生活反思等均可。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____________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快乐。本人已任教了一学年。对全班每位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对本册内容的学习不会有困难。再加上我校处于城郊交际处,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动的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既不自满也不自卑,善于为别人拥有长处而欣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懂得既要竞争,又要相互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3.感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能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懂得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态度;懂得时间非常宝贵,要珍惜时间。

4.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不同的职业为社会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各种职业的劳动是光荣的,要珍惜劳动成果,要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欣赏别人的长处,并能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他人的成长,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能自觉的遵守竞争意识。

2.了解家庭中的亲戚及称谓,明白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中发生在长辈身上的故事。了解家里的喜和乐。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3.学习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采访、调查等活动,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感受各行各业都是生活所需;学会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具有独立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懂得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道理,懂得取长补短能够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礼仪。

3.了解古今中外名人从小勤奋好学的故事;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含义,知道一些勤奋、惜时的格言和谚语,使这些含义丰富的箴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掌握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知道农村是农作物的家园,了解“绿色食品”;认识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变化;懂得农业生产,工人生产劳动以及日常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1.《天生我才必有用》.①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②照镜子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点。③设计合理活动,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④开展“我能行”实践活动。

2.《我要向你学习》.①讲述《骆驼和羊》的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懂得人有所长,物有所短的道理。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长处和短处。③通过故事会明白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3.《竞争与合作》.①故事屋《我们能赢》,使学生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竞争无处不在。②用“评议角”的方式竞争规则的教育。

4.《我来画棵家庭树》.①绘制家庭树,理解家庭树的象征意义,理解家庭的含义。②“智慧谷”,写出亲属的称谓。

5.《我家的故事》.①讲述家的故事,初步了解家的功能。②写一个“我家的故事”,体会“我爱我家”的情感。

6.《家人关爱我成长》.①婴儿成长的过程图及“故事屋”,感受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②古诗《游子吟》,小调查,我的生日,引出我们要报答的养育之恩。③“采摘爱心苹果树”是具体的行为指导。

7.《欢迎来我家》.①知道自己家的布局,了解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家周围的环境。②利用小表演懂得如何待客做客。

8.《‘问号’之歌》.①阅读文中诗文,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充满问号。②利用故事屋,活动角,了解古今少年好学勤学的榜样故事。③师生收集勤奋好学的格言、谚语。

9.《做学习的有心人》.①利用文中的故事及学生收获的故事,说明“只有耕耘才有收获”。②测试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关注测试的过程,谈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用“聪”字引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寸金难买寸光阴》.①背诵《明日歌》理解含义。②学生表演,从中明理。③组织一分钟活动。④设计和执行课余时间表。

11.《生活中的你我他》.①利用猜职业的方式导入。②让学生谈谈新的职业种类,体现与时俱进。③采访活动,了解各行各业。

12.《热闹非凡的市场》.①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问,认识一些商业场所。②通过了解调查,比较各种购物方式,货物摆放方式,价格及收款方式的不同,对各行各业有个初步的了解③安排一次体验活动。

13.《农产品的家园》.①通过观察图景,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明白农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②教师介绍“胡柚的旅行”。

14.《走进工厂》.①图片引入,充分理解生活用品与现代化工厂的联系,理解生产中的分工与合作。②参与一座工厂,亲身体验工厂中的分工与合作。

五、教学进度

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第一单元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我要向你学习

3.竞争与合作

第五周

第九周(9.27~10.31)

第二单元

1.我来画棵家庭树

2.我家的故事

3.家人关爱我成长

4.欢迎来我家

第十周

第十四周

第三单元

1.“问号”之歌

2.做学习的有心人

3.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十五周

第十九周

第四单元

1.生活中的你我他

2.热闹非凡的市场

3.农产品的家园

4.走进大工厂

第二十周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9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每个教师课堂教学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自己感受。

一、巧设导入,激活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良好的课程导入是整堂课的关键环节,为整个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新课程的导入主要应从当堂化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根据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而选用不同的导入法。

关注时事,抓住热点。如今学生对时事新闻都很关注,我们可以运用学生这一特点,搜集最新发生的与本堂化学内容相关的热点新闻,利用热点新闻来引入新课。如:在讲苯酚性质时,我先让学生看一段新闻视频:安徽境内某高速公路241km处一辆由南通开往郑州的苯酚罐车急速冲出路面侧翻在路边的深沟内。大量毒性极强液苯酚泄漏,情况万分危急。闻迅赶到的消防官兵不顾一切地展开紧急大排险,对28吨的苯酚槽车成功实施堵漏,避免了严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然后再引入正题——苯酚的结构及性质。用这样的导入一开始上课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一探究竟,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

拓展思路,激发联想。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在课堂中,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激发求知欲。例如在讲授“碱金属元素”时,我通过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在水中的反应情况:钠漂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成红色。这时我提出疑问:那么其它碱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情况如何呢?由此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联想,拓展学生思路。通过激发联想,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学到新知识。

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如趣实验导入法、典型故事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趣味化学魔术导入法、知识类比导入法等。课堂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课堂导入从课型的需要入手,符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有趣味性和新颖的导入形式。课堂导入设计好了,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二、巧设探究,激发兴趣。

仅有一个好的开端是不够的,老师在课堂中对问题的引导、提示和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这时,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探索不同的探究形式。如在讲解金属及其化合物时,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形式展示,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探究产物成分以及反应原理,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在讲解糖类物质时进行实物展示,如面条、大米、土豆、棉花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同时让学生进行饮食健康调查,了解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在讲解原电池的知识,引入“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过程时,培养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理念。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再将课堂看成是老师的滔滔不绝,而是自我展示风采的舞台;让教育模式由学生被动接受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探究性的主动学习模式转变。

三、巧设问题,启迪思维。

思维开始于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起同学们思维的浪花,启迪他们的心扉,开拓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

问题可以是情境式的。设计好的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积极性思维。化学课堂内设计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式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启自己的思维,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如:教学钠的化合物性质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式问题:宇宙飞船是密封的,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如何呼吸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如何处理?此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找到用固体物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于是学生的思维在最活跃的状态进入学习,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篇10

二、目标

1、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

2、了解周围的的环境,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最初步热爱家乡的感情。

3、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爱劳动、爱劳动成果的习惯。

4、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学会克服困难;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懂得与他人合作,学会分享和谦让。

5、了解祖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初步了解奥运知识,初步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具体措施

1、 幼儿在玩玩具中经常会发生争吵或打闹,我们将和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让孩子们懂得解决矛盾的方法及一起游戏的规则和作用,学会交往,同时教育幼儿懂礼貌,并创造机会训练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2、 每月开展一次“大帮小”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小班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得到的快乐。

3、 以讲故事、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会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

4、 以轮流当小小升旗手的形式,在每次升旗仪式后讲讲最近的国家大事,介绍简单的奥运知识,帮助幼儿尊重国旗,以及培养幼儿爱国情感。

5、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资料等,通过社会实践、故事讲述等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进度安排

第二周

欢天喜地闹元宵

第三周

我也有长处

第四周

我是小小护旗手

第五周

夸夸我的家

第六周

快乐的小花籽

第八周

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第九周

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第十周

小蚂蚁搬豆

第十二周

乡下老鼠逛公园

第十三周

心情预报

第十四周

萤火虫找朋友

第十六周

快乐的节日

第十七周

同伴生病了

第十八周

逛超市

篇11

在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几点体会:

一、通过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中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教师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学生深感化学变化的奇特,同时领悟化学变化的实质,而且初步认识由水可以获得氢气这一理想能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还有其他很多演示实验都会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二、通过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物景,培养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化学问题”就是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化学问题情景:某中学组织自然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我市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千米内河水中鱼类几乎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

1.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为0.0064%。

2.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

3.了解到热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

试分析鱼类几乎绝迹的原因?设置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像这个“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信手拈来,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女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通过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四、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知识情景,例如,有一报纸报道:我市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并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据事后调查,这是一起严重事故:有一名从事灌装液化汽的人将罐内残留物倒入了下水道,后又遇到有人丢烟头掉进了下水道而发生了这起爆炸事故。学生阅读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因此,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非常方便,而且教学效果好,比如“在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我市报道了,“天然气,会给你带来什么?”的内容,其中涉及到天然气的成份,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污染与煤气燃烧相比,天然气与煤气燃烧热值的大小,最后,引导市民计算了每立米的价格问题,这实际上是创设学生学习“天然气”知识的良好情景,让学生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热值与价格等多方面获得了训练,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又让他们感受到实用。像这种例子有很多……

五、通过调查与实践,设置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长江已受到污染,那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亲自到自来水厂参观与调查,发现“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又如,据报道,我市有位五十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农妇是因地窖中二氧化碳过多使其缺氧而窒息身亡。读了这篇报道。就可以提问,怎样测定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呢?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地窖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进行探究。学生准备好实验仪器后,将学生带到附近的一个菜窖进行实验,让学生真实感受莱害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并且对学生以后在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又添了重重一笔。

篇12

一、会话教学整体性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会话部分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人物和交谈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对话内容入手,用话题这一主线将会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联起来。如果教师将会话分成独立的句子来教,甚至先挑出新词与句型来教,不仅会破坏语言情景的整体性,还会使语言知识显得零乱,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交流。

二、会话设计情境化

在对话教学中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现,让小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实在地去参与教学活动,真真切体会语言的内涵和魅力。

三、教学导入衔接性

会话教学应注重新旧迁移的有效导入。传统的会话教学导入形式单一,大部分教师会先复习上一课时的单词,再导入新课单词,让学生读卡片、说单词。这个过程机械枯燥,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新旧单词并进入句型学习。实际上,这样脱离会话的导入形式并不能够为新课教授做好有效铺垫,而且把导入这个环节应激起学生兴趣的作用也抹掉了。

由此可见,在导入旧知的基础上设置会话环节,让学生自主联想,用上旧知的单词句型,并由教师导入新句型,才能在复习旧知的同时为顺利输入新知做铺垫,在学生主动学的情况下,与学生认知水平接轨,避免出现会话设计抽象难懂的问题。

四、会话教学拓展性

篇13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联系纽带,它通过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等一系列形式来展现。信息化教学设计增加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力量。我国学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诸多论述和研究。祝智庭教授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遵循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借助现代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将学生放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人的主动建构,通过教师引导,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学生对知识可以形成主动性建构,并在现实经验和信息资源中调整和丰富新的知识认知。

(二)多元智能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观点。这一理论启发教师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存在,一样的教学内容应该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搜索问题或任务,利用信息资源,探讨和深究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时间外,另外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同质学习,并且与同伴线下或线上协作。

(三)系统科学理论

在信息技术日益提高与普及的形势下,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中得到探索答案。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更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化和课堂传授形式的变化,探索更系统、更宽泛、更科学化的知识传送方式。用开放性的思维看待学习方式与传授方式的变化,更客观、冷静地关注教学组织与问题情境设置,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综合发挥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和有机联系,综合考虑影响“教”与“学”的各种因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封闭式思维。

三、信息化教W设计的特征

(一)信息技术的支撑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呈现,可以让复杂、抽象性知识更直观、易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体努力或团队协作的方式课前探索,课中提问,课后呈现学习作品,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发展“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构建和完善知识。

(二)学习的自主性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的地位由传统型“教”转变为“导”,督促个别,察看全体,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教授专家型,而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优秀层面中寻找知识的不同呈现方式和教学的不同过程安排。教师通过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延伸课前和课下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教师传授的基础上和自己的经验背景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理解现实和构建现实。

(三)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模式存在一定差别,信息化教学更侧重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对学习者的开发,根据教师对学习者专业水平、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智能组合情况、综合能力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了解,安排教学计划,设定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的变化对原先的目标进行调整,达成原来的目标后,重新向新的目标奋进,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自我的不断成长。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成本会计实训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最大的改变是教师的传授地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唯一的知识“专家”,学生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和问题答案。但是信息化资源本身并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顺利输出,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过程能产生更有效率的知识传递作用。所以这要求教师自身对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删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先删选与设计查找,有目的地安排问题任务设置,进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设定、教学过程的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展示、课上与课前、课下的有效衔接与安排、学习成果的范例演示、成绩考核的多元化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了解学生,恰当分组

任何一次有效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对班级、对学情的了解。教师首先用一部分时间观察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结合一体,利用理论课时间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认知度,对班级学生群体层次有清楚的把握,认识清会计基础非常好的群体和厌学情绪强的学生群体,了解协作意愿强烈的学生个体和性格孤僻的学生个体,为实训分组提供顺利保障。在实训开始前,给定分组原则,跨寝室,看综合,男女搭配,让学生先自行分组,教师根据学生自行分组名单再进行统筹调配,保障每小组搭配合理,协作有力,实力均衡,活跃相当。

(二)设定学习目标,回馈成就感

在成本实训教学设计中,给定小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目标的完成不单单在课堂内,延伸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付出中,不仅仅依靠个体的力量,还可以依赖小组团队协助力量,学习的目标可以是某一个具体问题答案,还可以是对问题的阐述水平、对知识的剖析视角,展示的成员可以是小组内代表也可以为整个团队,展示的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内现场演示,或者小组巧妙应对老师的提问,或者应对其他小组的挑战,或者开展对实训中有些问题的讨论或辩论,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PPT、视频内容来完成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和阶段性目标。

(三)设定学习任务,激发协助热情

有效而成功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在设计环节的主导性地位依然很重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删选,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把握班级活跃程度,设定适应学生情况的知识目标和成长目标,或者倡导“重在小组讨论,重在成员参与”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索,探讨无法唯一性的答案;或者引导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激发探索欲望;或者引导学生加强个体认知的探索,增强自己与他人差异性的了解,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或者引导学生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师设定的“任务”,应是真实而有力的,真正能产生对学生的触动,激发个体内在的潜能。并且“任务”要有韧性,既要给予学生成就感,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保证高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任务既可以在课堂内,还可以延伸在课前、课后,提高教学效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合理安排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提供各种资源、O施与终身体验,以利于学生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与发展。[2]

(四)巧设考核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资源的遍及让学生也处于信息化协作的网络下,这样的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小组互动类型、师生互动类型。教学的课堂既在现实世界中,也在虚拟世界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时间延伸在课堂45分钟之外。学生的实训考核目标包括:认知能力的拓展程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的大小、团队意识的强弱程度、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信息技术的演示水平,小组成员协作效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等等。通过学生代表或小组对实训任务的演示,对信息的搜素、收集、处理,对团队成员的带动与组织,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的探索和成果展示,都可以给出一定的实训考核成绩。这些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懈探索和修正,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各项教学环节的巧妙安排。

由于学科差异、教师的不同个人教学习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也因课程之间的差异而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根据现实情况,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信息资源,不断探索和追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