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经济与管理

网络经济与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9 10:08: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经济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经济与管理

篇1

网络经济之所以会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带来冲击与挑战,主要是由于网络经济与传统企业管理经营模式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其特有的形式与运转效率,获得了非常快的发展速度,而传统企业的运转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与网络经济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管理会计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需求是明显的,而我国企业普遍以财务会计管理为重点,对管理会计工作极度忽视,这是企业管理会计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这种不科学的管理会计机制急需得到改革。其次即使有些企业已经对管理会计投入了一定的重视力度,但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企业的会计工作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经济发展状态的背景下,而新的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造成的冲击,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模式面临了新的环境挑战,其必要性日益突出。另外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经济运作模式还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的明显变化,也对企业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指引企业向着明确目的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发展与变革导向作用,网络经济的冲击使传统企业文化同样面临着挑战。

2.网络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技术机遇

在网络经济成为目前许多企业发展基本方向的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关键性的发展机遇,引导企业管理会计向着正确、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许多管理内容都加入了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管理更加趋于一体化,而企业管理会计对信息处理的需求就要通过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支持来实现。企业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不仅是网络经济环境下所带来的重要变革,当然也为提升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与实现科学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实际运转情况,信息技术及网络软件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使用率也逐渐提升,这使得这些管理软件系统成为企业正常运营所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管理体系在企业发展和运营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信息的处理和管理,更提高了企业对各运转环节的集中化掌握程度,而管理会计作为一项企业需要掌握的重要经济信息,必然会提升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关注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科学有效地开展和推进管理会计工作。以网络经济为背景的企业发展也会根据市场变化与发展走向,选择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全面发展与集中化管理工作内容的完善。

二、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变迁

1.前期规划方法的变迁

企业管理会计技术方法中的前期规划主要是由会计预算、经济决策与经营状况预测等部分组成,这些管理内容曾经统一作为财务会计管理的内容为企业的各项经营与管理提供会计支持。而随着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对这部分管理内容的专业性要求更加显著,因此就出现了专门针对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即对企业的前期规划方法。第一,经济预算。经济预算就是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计划用数量以及表格形式进行反映。显而易见,传统企业中经济预算分析的基础就是本量分析。最初企业的经济预算是将对过去的各项经营数据总结,然后作为基本参数来对新的企业发展阶段与任务进行经济方面的预算,从而掌握最基本的企业经济运转状况。网络经济环境下,由于受到顾客服务器的影响,导致顾客的需求变得具有不稳定性,从而造成企业的预算很难得到明确,比如传统预算方法中所采用的以销定产,这种预算方法下企业为了创造客户价值以及市场价值份额,因为不能确定业务水平,该预算方法的适用性就得到了一定的限制。第二,经济决策。经济决策是在基本经济预算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济投入、周转、回笼等资金行为进行经济上的决策,这是与企业的运行状态和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工作内容而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由于决策是根据基本的经济预算来进行推理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预见性,而不是完全能够与企业实行的运营状态相符合的决定。最初在经济决策行为中所划定的目标也是在完成了初步的经济预算后所做出的决定和判断,传统经济决策行为常常要根据不同的成本利益关系来确定最终的决策方向。第三,企业经营预测。企业经营预测也是要根据以往的企业运营财务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之后,与当前的投入状况结合实现对比分析,然后对未来的运营情况和利益进行提前预算和判断。传统企业管理在经营预测方面基本全部是以以往的经验和事实数据作为基础来进行未来发展情况预测的,而且比较注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稳定发展,这与网络经济环境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是不相符的。网络经济中,企业的经营预测变为通过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最为预测的导向,实现为客户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达到让顾客“零等待”的诉求,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客户满意和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能有所增长。此外,由于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和具有个性的,因此企业在向顾客提供服务于产品自然是不同的,与之对应的成本也就带有一定的个性化,那么本量利的关系就不能简单的通过线性关系进行表达。

2.过程控制方法的变迁

过程控制方法主要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这项管理会计工作内容是与企业自身的成本及效益收入直接相关的,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会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因此过程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实施困难的工作。传统的企业过程控制主要流程是首先针对所有的成本控制以某个统一的生产定量为依据,进行各个环节成本控制计算,并以此为主要方式实现对企业的成本控制。但是由于生产行为也同样具有复杂性,其成本控制并不能由一个定量来决定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与控制区间,要实现科学的过程控制,企业财务人员需要考虑到不同生产环节的成本投入变量,综合各个方面来实行过程控制策略。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各个生产及运营环节进行密切的成本控制监管,还要针对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针对一些食品行业的时效性要求,就要将生产产品的数量、保鲜工艺等进行重点分析,以此为基本的过程控制目标,其它环节的投入控制都要以生产数量的最佳值作为标准来实施资金控制。

3.绩效评价方法的变迁

绩效评价是要对企业的经营收益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以实现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准确掌握,从而为完成下一阶段的企业生产及发展任务而提供数据参考。一般传统的绩效评价包括对各部门业绩情况的汇总评价、与企业获得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直接创造的利益和工作行为的有效利润转化率,这些内容比较注重企业运营中的各个部门操作和运营实际情况,较少的考虑到与市场、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在新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不仅使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由于网络经济模式比较注重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完整性、有效性,和顾客的满意程度、使用便捷程度等。因此随着企业评价机制的越来越完善,也加入了一定的奖罚手段,并且考虑到顾客满意度这个因素来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实现了与网络经济环境需求的逐步统一。

三、管理会计技术发展现状

1.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随着企业对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不断深入完善,已经逐渐向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工作内容靠近,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企业在管理会计工作的发展上存在一定的阻碍。由于管理会计工作对专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工作要求非常全面,而普遍管理会计人员一般是由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岗位调整过去的,因此其所拥有的财务工作能力无法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发挥,所以使得管理会计的工作无法最大化的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有效地位,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落实与管理制度的实施。另外一些新岗位调整人员或者新的入职人员,有的是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认识不全面,有的是对企业的整个运行状态不完全掌握,所以在面对管理会计这样一个对综合性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时,无法顺利、有效的完成。

2.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不健全

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制度与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目前我国传统企业的基本发展现状。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模式仍然无法完全发挥其实用性,使得一些决策或预测性工作缺乏实质性意义。针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不仅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运营状况和经营数据出发,更要结合市场的变化形势实现对网络化的市场发展状况的掌握,如果没有与市场环境相结合,进行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会严重影响其实用性。此外对于不同的管理会计工作内容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划分出不同工作层面的责任与工作内容的区别,才能在实行管理会计工作时,明显区分出不同岗位的职责,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管理会计的工作任务,实现高效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在新的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全面发展。

3.对财务会计信息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企业管理会计由于与财务会计联系比较密切,同时其在完成主要工作过程中都要用到财务会计中处理的重要企业经营数据,所以对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各项信息、数据的完全应用,是决定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有效性、科学性的关键因素。目前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传输到管理会计作为其数据参考时,大多数没有将这些信息更好的在实际计算工作中进行科学的实际应用,使得一些管理会计的工作结果与现实有一定的误差,造成管理会计工作的失误,或与现实背离,无法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网络经济环境下既要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明确区分,划分出各自的职责与工作任务,又要将财务会计的信息与管理会计工作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各个工作环节有效落实。

四、网络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技术发展策略

1.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人员的高度综合素质是完成有效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只有加强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水平,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会计技术水平。首先企业要针对财务管理的需求进行专业的计算机能力培养,除了掌握基本的财务软件应用之外,更要对信息的准确性操作进行严格的要求。其次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涉及基层管理会计职员,还要从领导层开始同步实行培训,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正确开展。再次综合素质不仅要求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准确高效的财务信息处理能力,对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也同样较高,所以在对管理会计人员实施培训时还要加入对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内容,促进整体管理会计团队能力的全面提升。

2.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

企业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保证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进行的保障条件,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包括工作流程、企业实际运营数据的科学整理、与预测预算相关的科学计算方法、基本的会计管理行为等。有了科学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促进各个管理环节高效完成,同时还保证了工作的准确性,有助于明确划分工作职责,为企业在做出重要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建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与企业的规模、经营方式都要相协调,例如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反而会对管理造成诸多不便,为工作增加繁琐的程序,加大工作难度。如果采取单独设立管理会计岗位的方式,就会使工作流程简化,有助于统一管理,同时利于与财务会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交换。而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的职能划分才是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保障条件。

3.提升与财务会计信息的衔接

在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因为它不仅直接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相关,更与企业的经济预算、投资、经营决策有直接关系,这就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准确性较高的要求。目前由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常常会存在工作上的交叉、重合,所以就容易在会计信息的衔接中出现问题,由于同一数据或信息存在于不同的软件体系,而所针对的分析方向、目的的不同又决定了信息的运算结果,只有把握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信息数据衔接,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准确性,才能使运算结果科学、有效,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不断发展。

篇2

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空间,如虚拟资本市场、虚拟银行等等。许多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定单方式,商业活动将主要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使企业间的购销活动更便捷、更安全、费用更低廉,计算更精确,这种特殊、新型的商业模式,已经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需求,也远远无法满足基于互联网的商业交易结算。传统财务管理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法防范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经济要求财务管理借助互联网来进行,而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内部网(Intranet)的财务软件,局部信息的共享,无法保障外部的信息入侵,未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对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数据,尤其是财务管理的内容,均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二)用户身份确认以及文件的管理方式

网络经济下所有的商业交易均在互联网上进行,供需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确认用户身份,以此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如果沿用口令验证身份方式,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还存在泄密和被解密的可能,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应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模式。另外,传统的财务管理一直使用手写签名来证明文件的原作者或同意文件的内容。而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报表、电子合同等无纸介质的使用,无法沿用传统的签字方式,况且国家在这方面还存在立法的滞后性,在法律上缺乏保护,也有辨别真伪上的麻烦和不必要的风险。

(三)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期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贸易交易行为远程化、即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管理中的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效性较差,间隔时间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另外,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网络经济下,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办公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外,传统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

(四)不能适应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销售、银行汇兑、保险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为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新的介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内部网的财务软件,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也无法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网络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顺应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管理目标、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软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一)目标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二)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软件创新

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由于财务数据无法实现共享,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查询、网上支付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将在Web的层次上协同运作,统筹资金与存货的力度将会空前加大;业务数据一体化的正确传递,保证了财务部门和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并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开发与网络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网络财务系统。

三、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措施

从新型财务管理创新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而言,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网络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因此提出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创造企业财富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企业理财必须转变观念,不能只盯住物质资产和金融资本。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搞清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使企业保持持续的利润增长。可以说,转变企业理财观念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转变的基石,也是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创新的根本保证,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

(二)加强网络技术培训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模式转换的成功与否。普及面广,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程度深,加之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就可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表明,对财务人员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有利于在网络经济下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成功转变。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随着互联网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成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在企业外部,由于“媒体空间”的扩大,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商业交易的无地域化和无纸化,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大,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因此,建立新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势在必行。该模型应该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并能对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如保本点、收入安全线、最大负债极限等等)予以反映。这样,将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有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就能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四)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财务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开发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包括会计核算的集中化、财务控制的集中化、财务决策的集中化三部分。采用集中式管理,将会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减少中层管理人员,使最高决策层可与基层人员直接联系,管理决策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实时跟踪市场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策。

篇3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概述

美国是最早发展客户关系管理的国家,1980年初便有“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即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提出关系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又迈上一个新台阶;1990年,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

1999年,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了CRM概念(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从90年代末期开始,CRM市场一直处于一种爆炸性增长的状态。

网络经济下,客户关系管理是“由精密的软件和从所有来源中综合客户信息、深入分析该信息并把结果应用于建立更稳固的客户关系的工具所组成”。即其是企业通过对客户数据的管理,实现与客户互动交流,增强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价值和满意度。

二、网络经济下的客户关系管理特点

传统客户关系管理主要是通过营销人员与客户直接联系,记录客户资料,客户资料主要集中在销售部门,各部门由于业务运作的独立性,客户资源不能共享,反馈信息速度慢,客户需求无法及时响应或延误商机。网络经济下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收集、分析、开发和利用各种客户资源的系统,具有自身特点:

1.企业内部共享企业客户资源

借助各种网络技术,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可搜集大量关于客户的数据,形成正确、完整、统一的客户信息,为企业各部门所共享。

2.信息传播实时、互动性强

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传播速度快。客户可以及时从网上获取信息,企业各部门也能迅速传递信息,加快了信息反馈和服务速度。企业的客户数据库可记录分析客户各种个性化需求,便于提供“一对一”的产品和服务。

3.更关注顾客忠诚度

网络经济下,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只隔着一个鼠标,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能借助网络社区快速地影响更多客户,因此,顾客忠诚显得尤为重要。

三、网络经济下数据库构建

1.网络经济发展过程

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革命,发端于70年代银行电子结算业务的全球化,于90年代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逐渐成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各种通信网络的建成,为网络经济形成提供动力和物质基础。Internet作为综合性信息网络的代表,把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络和各国的信息资源网络等连成一体,网络经济最终得以形成。

2.网络经济下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改变

网络经济下,顾客处于更主动的地位,企业和顾客关系应逐渐向建立对话型的关系转变。一方面,强调顾客主导,顾客可通过各商业网站,自由地浏览、选择和购买所需商品,同时,也可通过网络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提出其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应从长远角度和顾客建立关系,让顾客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

3.构建数据库优势

通过处理和分析数据库数据,可研究客户购买产品的倾向性,更准确地找到目标客户群体,判定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价值,适时推出满足市场的产品、降低成本、提高销售效率。另外,数据库更加强了企业与客户紧密长久的联系。

4.客户数据的收集和挖掘

数据库的关键是收集有价值的客户数据。数据收集,通常有两种方式——自己收集或直接购买。通过建立客户服务部门、网络社区等方式获取数据,能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针对性;而通过黄页公司和黄页类网站、企业名录服务公司等直接购买形式获取的数据最直接便捷、节约成本,也能达到预期目的。

企业应积极挖掘大量客户数据价值,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可理解的信息和模式,预测和探明发展趋势、识别与客户关系、完成客户细分和开展客户服务。

四、基于数据的客户关系管理

利用数据库,企业可实现对客户的分析,有效地实现客户关系管理。

1.计算客户终身价值

客户终身价值(CLV)是指某个具体的年限中,企业从每个客户身上平均获得的利润的净现值。数据库可记录客户购买以及促销的记录,长期追踪和记录客户行为,可将客户终身价值转化为一个具体数字。客户的行为难以精确预测,但通过客户终身分析,也能辨别出不同客户或客户群对企业的吸引力和重要性,便于了解赢利机会、制定更科学准确的战略。

2.设计客户策略

根据客户价值,大致把客户分为 “高价值客户、一般价值客户、低价值客户”类别。基于客户价值细分,企业可有效配置企业资源,集中精力服务高价值客户,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针对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的策略。高价值客户需要企业提供高的回报来获得被重视感;一般价值客户流失可能性较大但也兼有向高价值转化的可能性,应采取 “发展”策略;对低价值客户,一方面积极激活那些因为暂时原因而无法带来利润的客户,另一方面选择放弃那些永远都无法使企业获得利润的客户,如信誉很差的客户。定期检查交易数据,了解客户动态变化,针对性的制定营销传播计划,可最大限度挽回客户。

3.定制化信息和服务

在分析客户数据基础上,可把每一个客户视为独立的细分市场,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针对客户需求,调整产品或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一、供应链管理现行模式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定势,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供应链。供应链是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过程。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的概念发展而来,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供应链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供应链对上游的供应者(供应活动)、中间的生产者(制造活动)和运输商(储存运输活动),以及下游的消费者(分销活动)同样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和协调,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最终实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环境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提出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它是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则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业务。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过程[2]。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成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二、网络经济下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

1.网络经济效应

网络经济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1)网络经济的技术发展刺激和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整合。网络作为信息流动的全新载体,极大地改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和信息传递的范围。它通过转变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的传统方式,改变了传统产业生产组织过程,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比较好的整合,克服分散、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较快地实现产业升级。

(2)网络经济促成了规模日益扩大的虚拟市场。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除了少数全球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集团外,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区域是相对有限的。而在网络经济中,业务的全球化已不再是属于巨型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传递平台,可以构造一个更大的虚拟市场,其客户可以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3)网络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作为一种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一种跨国界、跨地区的贸易平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发展的趋势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旨在通过网络、电子手段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使得贸易的运行、管理及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4)网络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科学化、理性化程度。管理过程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过程。网络经济的发展引起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流的流速、流量、渠道的改变,导致资源输入、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过程的改变。这种物流过程的改变,将引发围绕如何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程度的企业管理创新。

(5)网络经济使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经济活动,其发展完全取决于网络基础设施或网络平台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刺激和推动关联性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在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与网络经济基础设施有关的信息产业,尤其是硬件和软件设计生产部门,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部门。

2.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的理论依据

根据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的经济长波理论,每45-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被划为一个经济长波周期,在每个周期内都存在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础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网络经济,正处于由信息技术主导的第五个长波周期。纵观历史上每一个长波周期的上升与下降阶段,不难发现,长波周期的下降总是与经济模式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相关联,而也正是由于问题的存在才刺激了下一轮基础创新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下一个经济长波周期的来临。关于即将到来的第六个长波周期及其基础创新内容,很多经济学家从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出发,做出了各种推测,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等。其中,德国经济学家的观点独辟蹊径,即把社会心理健康视为第六个长波周期的基础创新内容。所谓社会心理健康,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的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它关系到动机、创造性、信任、谅解、人类知识以及合作[7]。这一理论对分析网络经济下供应链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在网络经济下,由于集成化的供应链建立在伙伴合作的基础之上,因此供应链面临的大多数问题在本质上都与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联,社会心理健康正成为供应链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供应链伙伴间的合作信任、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管理等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加以分析,这些因素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成了必然的选择。

(1)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信任问题。网络经济下的虚拟供应链在其酝酿、组建、运行及解体等不同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虚拟供应链的联盟成员间容易出现互不信任和不规范的行为,这便阻碍了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关系,导致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中途失败。供应链成员间信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虚拟企业化既没有改变各供应链成员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属性,也没有消除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在追求个体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可能会做出有悖于整体最优的个体最优选择。亦即行业中竞争对手利益的冲突和严厉约束的缺失会使信息共享遇到严重障碍,甚至导致虚假信息的产生。同样,企业对泄露商业机密的担心,如核心优势、生产技术和财务状况等,也增加了相互间达成信任的难度。

(2)供应链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网络化的供应链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技能,这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培养具有开发能力和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也意味着融通和流动性的增强,供应链竞争对手间的人才争夺愈演愈烈,此时人才的流失很有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流失,这样看来,企业又不能过度地强化人才的知识载体功能。

(3)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管理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它要求企业在赚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网络经济这种全球化的经济运作模式,使供应链也得以延伸到全球范围。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及业务外包。特别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跨国企业,经常在资源和劳动力更廉价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采购和生产。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这些跨国企业往往只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其社会责任的管理,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和劳工状况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这种趋势激起了各国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对全球供应链中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1.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如何整合利用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自手整合的价值链。价值链是“原料开采—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链式价值附加传递过程,并且它连接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过程而实现完整的循环。供应链管理模式是试图连接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协同作业(指计划—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加工—合成装配—运输—仓储—分销—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形成一个“虚拟企业”(Visual Business)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是由客户拉动的,而不是未形成供应链之前制造厂商的推式业务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网络经济下的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3]。

如何选择创新的切入点,是在进行供应链模式创新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经济环境和经营策略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改变,而供应链在这些方面还停滞在原有的状态或不能与变化的环境相匹配,那么这就应该成为创新的可行领域,之后再从中选择具有较高增值效应和较低执行难度的领域作为创新的发入点。网络经济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这些变化,需从战略层、运作层及技术支持系统三个关键环节来建立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1)战略层。在传统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大多致力于实现“底线增长”,即通过降低成本、降低库存、缩短现金回收周期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在网络经济下,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使得消费者对产品及其相关的服务和配送都提出个性化要求。这就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定位。

(2)运作层。网络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从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化供应链(E-Supply Chain)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技术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及电子化的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柔性管理、合作规划,并最终在供应链成员间形成同步的虚拟企业化供应链。

(3)技术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基于IT的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2.基于经济长波理论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针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遵循经济长波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上对供应链管理新模式进行构建。

(1)战略层面。在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定位,即在不放松“底线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上升到对“顶线增长”的关注。所谓“顶线增长”,是指通过营销效应创造产品附加价值所产生的利润增长。网络经济的中心规则是扩大关系[5],这种扩大化的关系网络将有助于实现“顶线增长”。通过与客户建立同盟与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拓展更大的市场;另外,针对竞争和环境需要与客户协作研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有效性。这便实现了供应链创造新价值的功能。总之,在战略层面,企业应把供应链管理上升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实现“底线增长”和“顶线增长”并重。为了实现这种并重的增长,就要解决信息共享和社会责任管理问题。

解决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定合理的规则。这里初步探讨以下几种解决对策:一是制定信息共享的标准。对有利益冲突的节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是无法也不应当改变这种竞争关系的。因此,应该在供应链中制定一定的信息共享标准,下游企业应依据此标准对所有上游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而不能有所偏向,保证上游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二是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为了防范信息共享中的信任风险,供应链还应当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定期对信息共享成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但这种强硬式策略需要以善意、宽容和简单为原则,在反复沟通中进行。三是克服企业文化的差异。在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下,成员企业的地理分布更为广泛,不同国家、地区、行业背景下的企业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存在不同见解,这就造成了达成信任的障碍。因此,加强企业间的沟通,消除企业文化间的偏见,实现供应链中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企业在对供应链进行社会责任管理时,可立足以下两点:首先,要求其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具有“通常的正派”,包括遵守伦理及适宜的行为,同时避免剥削、压迫等不受欢迎的行为。其次,积极主动地响应行业组织或国际组织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并与其合作推行标准的实施工作[8];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以一种伦理上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设性解决意见。

(2)运作层面。网络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从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化供应链(E-Supply Chain)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技术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及电子化的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柔性管理、合作规划,并最终在供应链成员间形成同步的虚拟企业化供应链。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局面下,企业应重新审视人力资源战略,遵循先开发后控制、制约与激励并重的原则。开发过程主要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熟练、具有创新能力、技能多样、协作性强的员工,以使人力资源素质得到拓展和提升。控制过程可以围绕团队工作来实现,在团队中,工作的交叉使得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得以分散化,虽然人才仍然是知识和创新的载体,但仅仅是某个片段的载体,只有通过整个团队的协作,才能够将各个片段加以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团队协作的工作过程,也是形成提升员工共同价值观的过程,这将有利于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可以说,团队管理模式在无形中成为供应链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制约与激励的一种手段。

(3)技术层面。Internet的出现及其飞速发展,使得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成了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新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中,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有自己的Intranet(企业内部网),并在Intranet上建有相应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如ERP)、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成员企业的Intranet通过其实现互联形成Extranet(企业外部网)。由此,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最大程度地共享各自的内部资源,相互之间交易的所有过程(包括询价、下订单、订单处理、支付等)全部实行电子化、网络化,自上而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畅通无阻。

3.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步骤

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上述三个环节的框架下进行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组,笔者认为应该实施以下几个步骤:

(1)实施快速响应和柔性化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他们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最快的速度获得符合自己需求的任何产品。在这种趋势下,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创新的关键成功因素。由于互联网平台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因此企业有能力通过“零时滞”的信息传递,利用更准确的信息和沟通技术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这便使得在维持较低供应链库存的前提下,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这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也可以称为供应链的柔性。通过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柔性,以柔性的组织管理和生产系统实现灵活、敏捷的经营机制,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柔性管理策略的运用将使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快速响应的柔性供应链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供应链成员只有通过流程整合和系统集成才能充分地利用共享信息。柔性供应链的构建可以分为以下两步。首先,从供应链链条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内部开始,通过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采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如企业内部ERP系统和非ERP系统的集成,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和柔性。其次,要加强供应链各个节点成员之间的连接,建立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集成供应链成员分散的系统及对现有资源的再开发,来提高供应链数据的可视化程度,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2)制订合作规划与实现企业虚拟化。供应链成员间以网络为基础的合作规划工具,可以使企业在订单、运输、促销等方面与客户交流预测、产品状况等信息,帮助企业管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这种能力大大缩短了向客户交货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改善了库存状况,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使供应链运作更有效率。网络合作规划可以为供应链成员创造出“虚拟”的库存,它使每个成员企业都可以方便地接入,用所有可得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闷。

供应链合作规划促成了虚拟企业的形成。虚拟企业是以合作规划、业务外包、战略联盟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在虚拟企业中,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共享技术和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将整个供应链看做一个虚拟的企业,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看做是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每个企业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这种模式并不是从供应链中每个成员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去实现渠道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是从追求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来实现供应链成员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通过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价值。

(3)建立多级资源中心。多级资源中心是指以供应链中的目标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建立不同环节或层次的共享节点。企业处在高度资源保护的时期,一旦数据被上下游的企业掌握,他们就能够联合起来建立强有力的议价能力。核心企业的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尚不能达到相对一致,传递到供应商和经销商处的计划更是会千变万化,供应商的物料积压、经销商却无法得到及时的零部件供给,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不稳定,最后降低了每个合作伙伴甚至每个最终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多级资源中心一方面供应商了解销售商的有效销售信息,从而掌握自身供应的产品处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以促使供应商产生危机意识;另一方面销售商了解供应商的有效供应信息,从而有目的的做好销售准备工作避免带来因某个原料部分发生变化而措手不及。当然,多级资源中心并不是要将供应和销售无缝隙的连接起来,因为资源中心的本身还是处在供应链链主地位的核心企业的产品,无论核心企业的主营业务转为品牌建设或是生产建设,均是有选择的提供信息给供应商或零售商,其目的和意义由核心企业决定。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主、以满足计划为目的而非实现创新的现象是完全能够改变的。

(4)建立综合性绩效考核标准。综合性绩效考核标准是指多角度的评估供应商与经销商为效益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有些处在核心位置的企业对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形中扼杀了很多环节的创新,同样也失去了众多提高盈利能力的机会。供应链中的企业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关系,而是依据规则建立起来的、息息相关的关系。尽管最有力的考核方法是财务考核,但是作为核心企业在供应商方面的收益远远不仅仅是降低自身的制造成本,在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等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为此更多地帮助上下游企业,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核心企业的目标,从而建立全面综合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四、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全球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时间与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是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再次是组织精简。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最后是网络化。现在供应链管理正在向供应网络发展,因此正确认识这些新要求,并对供应链管理模式适时地做出创新性的调整,将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应该不断对供应链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源:《物流管理》作者简介:张庆一李贵春,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踪程,天津城建学院管理工程系 编选:)

参考文献

[1] 薛伟贤.网络经济效应及测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4-26.

[2] 唐慧.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J].消费导刊,2008,(3):255-256.

[3] 仇春高.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 2008,(1):43-44.

[4] 王元珑,周辉.企业网络化管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8-80.

[5] Kevin Kelly.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 a Connected World [M]. New York:Penguim Group,1998:182-185.

篇5

A.韦伯

B.马斯洛

C.泰罗

D.法约尔

2.企业管理的目标是()

A.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

B.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C.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D.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3.领导是领导者影响并感召个人和群体去追求某些目标的行为和过程,其活动的内容不包括()

A.指导

B.计划

C.激励

D.沟通

4.企业的核心能力有两个相互补充的来源,一是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另一个是()

A.企业的内聚能力

B.企业的战略

C.企业的客户关系

D.企业的人力资源

5.企业按照某个(些)“细分变数”把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需要不同的产品和市场营销组合的亚市场,这是指()

A.产业分析

B.竞争对手分析

C.市场细分

D.竞争优势分析

6.根据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我们把市场成长率和市场份额均较低的战略经营单位称为()

A.明星类

B.金牛类

C.问号类

D.狗类

7.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市场营销、销售实现和客户服务与支持这三个基本的业务流程的子系统是()

A.业务操作管理

B.客户合作管理

C.数据分析管理

D.信息技术管理

8.一个有效的、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应用系统的子系统一般包括:业务操作管理、客户合作管理和()

A.生产管理

B.销售管理

C.财务管理

D.数据分析管理

9.采用客户组合分析方法,对在客户关系中的历史价值高但潜在价值低的客户采用的策略是()

A.放弃

B.培育

C.维持

D.投资

10.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结构

B.职能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

D.事业部制结构

11.控股型组织结构中,母企业与子企业的关系是()

A.行政管理关系

B.产权管理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同事关系

12.业务流程再造的简称是()

A.BRP

B.BPR

C.BBS

D.BBC

13.将产品从制造者手中转至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各中间商连接起来形成的通道是指()

A.供应链

B.分销渠道

C.价值链

D.增值链

14.网上直接调查最常用的是()

A.网上问卷

B.网上实验法

C.网上观察法

D.公告栏法

15.网上售后服务的特点包括便捷性、个性化和()

A.先进性

B.网络化

C.地域性

D.低廉性

16.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这是指()

A.敏捷制造

B.敏捷性

C.虚拟制造

D.精益性

17.虚拟企业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是()

A.人力资源虚拟化

B.运作弹性化

C.信息网络化

D.组织结构动态化

18.主要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事物未来的状况和趋势做出预测的是()

A.定量预测法

B.移动平均法

C.趋势预测法

D.定性预测法

19.通过把有关指标进行对比来分析企业财务情况的一种方法是()

A.对比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综合分析法

D.全面分析法

20.静态分析法可以分为净收益法、回收期法和()

A.投资收益法

B.净现值法

C.内部收益法

D.外部收益法

21.工作分析能够确定并完成工作所需的行为、条件和()

A.收支

B.成本

C.利润

D.人员

22.绩效管理的导向是组织()

A.目标

B.文化

C.收益

D.战略

23.为了开发某种特殊的产品或者解决某一特殊问题而设置的团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这是指()

A.虚拟团队

B.研发团队

C.质量小组

D.联合团队

24.企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内外部学习,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这是指()

A.数据处理

B.知识管理

C.信息管理

D.企业信息化

25.知识管理的个性化策略,强调通过与知识创造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实现知识学习和共享,这又叫()

A.整体策略

B.局部策略

C.显性策略

D.隐性策略

26.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组成主要有知识运行、知识明晰、知识绩效和()

A.知识分享

B.知识获取

C.知识处理

D.知识奖惩

27.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

A.供应商效率

B.制造商效率

C.批发商效率

D.整个供应链效率

28.生产能力是指一个作业单位满负荷生产所能处理的()

A.最大限度

B.最优量

C.成本最小

D.收益最大

29.供应商管理库存,又称之为()

A.VMI

B.CMIS

C.ERP

D.JIT

30.企业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有:行业特征、已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追求独特模式、形成的长期性和()

A.产品

B.企业制度

C.地域特征

D.管理者素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迈克尔·波特在其享誉世界的名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了几种基础的企业战略,包括()

A.总成本领先战略

B.差别化战略

C.产品组合战略

D.重点战略

E.资源分配战略

32.网络型组织的优点包括()

A.网络型组织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B.网络型组织可以实现核心价值链的连接

C.网络型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

D.网络型组织实现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E.网络型组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33.企业的定价方法主要有()

A.成本导向定价

B.政策导向定价

C.需求导向定价

D.竞争导向定价

E.促销导向定价

34.财务分析的方法有()

A.对比分析法

B.归纳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

D.推导法

E.综合分析法

35.实施企业知识管理需要把握的原则有()

A.成本

B.积累

C.信任

D.共享

E.创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

37.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38.简述网络广告的方式。

39.简答网络时代财务管理的观念。

40.简答知识管理的内容。

41.简答企业文化的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2.论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海尔的JIT策略JIT(just in time)即准时制,海尔通过JIT策略获取了竞争优势。

(一)海尔的三个JIT

1、JIT采购

何时需要就何时采购,采购的是订单,不是库存,是需求拉动采购。这就会对采购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原有的供应网络要比较完善,可以保证随时需要随时能采购得到。

2、JIT生产

JIT生产也是生产订单,不生产库存。顾客下了订单以后,企业开始生产,并在五天或者六天交货,在这个期限内可以安排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完成需要怎样的原料供应,只要原料供应的进度能够保证,生产计划就会如期完成。

3、JIT配送

海尔配送流程跟传统的物流做法不一样,它完全是一体化的运作,而且海尔物流跟一般企业的物流还有比较大的差别,海尔对物流高度重视,并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也很舍得投资,去过海尔现场观察的人都会对它的立体仓储挑指称赞。流程化、数字化、一体化,是三个JIT流程的一个基本特色。

(二)海尔怎么做JIT采购

1、全球统一采购

海尔产品所需的材料有1.5万个品种,这1.5万个品种的原材料基本上要进行统一采购,而且是全球范围的采购,这样做不仅能达到规模经济,而且要寻找全球范围的最低价格。所以它的JIT采购是全球范围里最低价格进行统一采购,采购价格的降低对物流成本的降低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2、招标竞价

海尔每年的采购金额差不多有100多亿人民币,它通过竞标、竞价,把采购价格下降5%。每年下降100亿的5%就可以直接提高利润,或者说其价格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3、网络优化供应商

网络优化供应商就是通过网络,通过IT平台在全球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网络优化供应商比单纯压价要重要得多,因为它的选择余地很大,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在国际大背景下运作,就可以有很多资源供它选择。

海尔的JIT采购实现了网络化、全球化和规模化,采取统一采购,而且是用招标竞标的方式来不断地寻求物流采购成本的降低。

(三)海尔怎么做JIT生产

海尔由市场需求来拉动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来拉动原料采购,再要求供应商直送工位,一环紧扣一环。海尔JIT生产的基础是ERP平台,通过IT舞台上演JIT生产这台戏。其前提就决定了生产速度会快,成本会低,效率会高,相反,如果靠传统模式去实现JIT生产难度就会很大。

(四)海尔怎么做JIT配送

目前海尔物流部门在中国大陆有四个配送中心,在欧洲的德国有配送中心,在美国也有配送中心,通过这些总的中转驿站——配送中心来控制生产。不做JIT采购就做不了JIT生产,而要做JIT生产和JIT采购,还必须有JIT配送。是JIT配送而不是JIT运输,因为运输是长距离的,配送是短距离的,是当地的。怎样做到按照生产的需要在当地做配送,随时需要随时送到,而且数量、规格要符合需要,这就对物流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篇6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我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企业能够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由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大力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而且网络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各种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因此,企业应该不断进行管理创新,继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一、网络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由于过去的企业只关心生产加工,而不重视组织管理,使得企业建立了较多的管理机构,形成了多级领导重复管理的问题。不仅使企业管理人员过于繁杂,而且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效率低下。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其通讯速度快,可以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可以快速进行组织决策以应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可以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因而,网络经济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应该使得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分工更加合理,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从而消除大量冗余人员,使管理层次减少,使管理的范围更加明确,使决策可以快速做出,从而抢占市场商机。其次,网络经济要求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使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更加方便与合理,使同行业可以进行业务联合与技术共享。

(二)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过去企业的生产组织往往拥有各自的技术,依靠自身的水平进行生产。但网络经济时代,使得企业之间的技术可以互相了解,企业之间已经没有“私密技术”。由于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相同的技术、可以采用相同的设备,这就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残酷。因此,网络经济时代对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可谓相当的大。所以,企业应该针对当今的情况进行生产组织创新,应应对网络经济不断发展的造成的挑战。

(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网络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极大的竞争与挑战。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并不断在竞争中加快发展,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等。创新应该成为企业大力倡导的、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企业不断进行各方面的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够使自己得到生存与发展。

二、网络经济带给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经济的出现及发展,给企业的组织、生产及管理等造成了种种影响,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与各种挑战。

(一)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

网络经济要求企业规模较小、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需求。由于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产品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而为了满足这种复杂的消费需求,企业就应该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就使得企业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动力,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会带动消费与鼓励私人投资,使得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二)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遇到的挑战

企业在享受网络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技术方面的挑战,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不是技术密集型的。这就造成我国企业的产品附加价值不高,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使产品具有更大的附加价值。其次,来自外国企业的挑战。由于我国加入WTO,外国各类企业涌入国内,造成我国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还要应对外国企业带来更严重的挑战。由于外国企业大多是跨国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及人才优势,使我国企业难于与之竞争。

三、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因此,需要企业可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其中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进行企业管理创新。通过管理创新,一方面加强对生产的管理使企业可以生产出更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简化企业管理组织,从而进行快速决策。

(一)对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创新

在过去的经济模式下,企业与客户之间是不对等,企业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客户就在这些产品中进行选择,而没有其他选择余地。在网络经济时代,客户对产品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企业要进行生产管理创新。使企业与客户可以有效沟通,使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二)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创新

篇7

(一)网络财会的法律与法规得不到完善

以网络经济时代为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和其进行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设速度却相对较为缓慢。当今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已经带动着财会管理信息走上了科技化的道路,其信息功能也随之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会计信息管理的系统中,已经逐渐实现了对财务的动态以及实时的管理。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还没建立确切的网络财务会计制度[1]。国家对该行业软件进行严厉管理,但是,缺乏具有统一性的管控标准,由此,符合国标的监督在该领域市场匮乏度高,使存有质量漏洞的软件不断的出现在软件市场中,盗版的财会管理软件的市场出现频率很高。这不但使企业发展缺乏健康性,而且也使使用者合法权利受到重创,同时制约了财会管理软件质量的提升。对于网络安全来说,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导致大量网络安全的漏洞出现,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网络财务会计信息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问题

保证财务会计的信息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其顺利完成与企业运营和财政安全存有关联,同时也是网络经济所处大环境下,执行财政会计工作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不足和漏洞在信息设备上存在,因此在数据的传输时,倘若计算机突然产生故障、病毒侵染、黑客入侵等状况,轻者会将企业的财务会计材料泄露至外界,重者会给单位直接带来偌大的经济重创,甚至将企业置于倒闭边缘。

(三)信息水平低

在我国,科技水平的飞度发展,决策及管理方向为该市场导向方向。在经济,各种财务会计运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的综合程度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对财务会计相关事务的信息系统创建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以此使财会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使用上操作简便。

二、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中对财会管理进行提升的相关策略

(一)健全法规

欲想使与网络财务会计有关联的法律法规得以完善,首先要完善的就是电子商务法律,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电商活动起着规范的作用;其次,我国需要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作为借鉴对象,使自身思路开阔,在我国现阶段政策背景下,制定出管理制度与我们国家网络财务会计的信息管理规定相契合的法规及财务报告等具有相关性的制度。在这些法规中,还要确立财务披露所含的义务性与责任性,使监督部门了解其职责,通过这样,为网络经济背景下的财务会计事务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

(二)保障财会管理安全性

当下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利用网络的技术,通过网络平而进行[2]。与此同时,该领域的信息实现动态化、实时方向不断发展革新。该领域信息所具有的公开性直接影响着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格局发展。对此,企业要依据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制定出和其较为适应的财会管理制度。此外,我国的企业还应该在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完善的同时,融入互联网的技术。与此同时,每个企业要将病毒防御及风险抵抗的准备工作完成好,将系统病毒查杀定期化,规模化,并杜绝使用安全性差的软件,对防火墙定期性优化,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三)增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有效培养

篇8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7-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较多,然而相对于各大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滞后,似乎网络时代与他们非常遥远,导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网络化已经备受农业界与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以网络经济带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市场信息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必须重视网络化

网络经济是将资源配置实现网络技术化,是集合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各种资源配置网络、现代通讯网络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并不同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直接经济”“高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对我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是高速经济

网络经济以现代高科技的光纤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主导和灵魂,信息流通、传播速度极快,且流通量较大,具有直接性和简捷性的特点。高速的信息流通加快了产品供求的变化节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各行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一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随着掌握市场的动态,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将生产型农业转向创新型农业。

(二)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经济组织结构的平面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内容,使信息与市场同步,有利于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依据。同时交易者可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市场流通体制以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民而言,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水平直接影响能源消耗,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促进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帮助解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产生网络经济的基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性突破了地理、时间的束缚,使市场竞争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竞争合作型”经济。基于这一特征,我国农业经济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迫切需要网络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结构不合理,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仅就市场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生产力过剩所致。因此,我国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网络信息找准市场,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构筑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经济效益需求

篇9

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营销不再局限于实体市场,也可以在网络上广泛展开,市场营销变得更加灵活、便捷,企业发展呈现出极大的生机。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营销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应对,其发展将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应当正视网络经济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积极应对,对此展开探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网络经济时代为市场营销管理带来的机遇

(一)市场空间的变化

传统市场营销针对实体市场展开,而在网络时代,网络与计算机逐渐普及,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年来,网购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进行购物。针对这一趋势,企业将营销从实体市场拓展到了网络市场,这种现象促使“大市场”这一概念产生。在大市场中,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空间内形成互补,即使行业不同也可以同时展开互补营销。除了电子商务外,移动商务也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地位与作用甚至超过了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使市场营销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能够极大地满足现实需求,同时又能够促进新的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二)消费者的变化

网络发展时代下的消费者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第一,消费者在市场营销中逐渐占据了主У匚唬消费者可以在网页上浏览不同的产品,对比各种产品的优劣,最终购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网络营销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并能够自主查询订单与货物运输情况。在互联网平台上,消费者还可以与其他消费者进行沟通,了解产品的实际情况,由此提高了他们对产品的了解与认知。第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科技发展使得柔性生产技术产生,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产品,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变化

网络平台使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协调与沟通,发挥各自的优势展开营销工作,在互联网上形成价值链。同时,网络营销的共享度与透明度都相对较高,因此企业可以将自身的经营情况与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即选择继续自主经营或者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四)技术与营销手段的创新变化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技术手段与营销手段的创新也有影响。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应当不断创新自身的营销手段。网络的进步使得技术手段、产品更新的周期变短,市场产品的数量与种类变得愈加丰富,这种新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上搜索新的产品信息、优化产品营销方案,提高营销的有效性。

二、网络经济时代为市场营销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一)侵权与混同行为频发

网络的自由度较高,同时具有虚拟性,这为侵权与混同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年来相关现象频发,如假冒注册商标、利用与名牌相近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商标,混淆商品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使人们极有可能购买到假冒商品,继而对网络购物的信任度下降,减少网络购物的频率,最终影响到正规企业营销活动的展开。

(二)虚假宣传现象频发

互联网平台具有开放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络上对产品进行美化与包装,如果包装过于夸张就会形成虚假宣传。很多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销售额、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会对产品的功效、质量、成分、性能等进行虚假宣传,这对市场营销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消费者遇到虚假宣传的行为,就会逐渐对网络平台失去信任,使得营销环境受到影响。

(三)垄断营销现象频发

营销方式的改变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部分企业为了占据优势地位,开展了垄断经营,他们利用域名注册市场,对数据中心与服务器进行控制,避免其他同类竞争企业进入市场,这种营销方式严重影响了弱势企业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正常发展。

三、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对营销方式予以创新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企业应当不断对营销方式进行创新,以互联网思维来进行科学的营销管理,使营销管理能够实现全面的创新。管理者应当从全局出发,规范每一个阶段的营销工作,按照市场规律与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展开营销工作,管理人员应当细化分工,明确每一位营销人员的工作职责,防止出现严重的工作失误。管理者可以制定阶段性的营销目标,合理规划实体市场营销工作与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将二者有效结合到一起,把握好网络时代对企业营销带来的机遇。

(二)多渠道展开营销

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者应当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自身的营销工作,以多种渠道展开营销,首先不能忽略实体营销,要利用实体市场打好基础,其次要综合发展网络营销,包括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最后,企业应当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根据网络的发展趋势拓展自身的营销途径,改善营销手段。一旦遇到挑战,企业应当积极应对,加强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网络经济具有高度的自由度与共享度,企业在展开营销工作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应当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第一,企业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二,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当保证产品质量,并对合作企业进行必要的考察,建立起信任关系;第三,企业应当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优质的产品,也可以根据地域分布、服务优势的不同对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结语

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空间的扩大,使得消费者能够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同时技术手段与营销手段也随之不断创新。但是网络经济时代也使得不正当竞争等现象频繁发生,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在此背景下,市场营销既要把握机遇,也应当积极应对挑战。

(作者单位为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牛钾碱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苏生权.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低碳世界,2016(09).

[2] 祖丽玫娜・热合曼.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前景和挑战[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09).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正由稳定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转变为临时的商品供应垄断者主宰的经济,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正在让位于大批量定制。以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摆脱常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因特网可以使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SCM)急剧降低成本,将客户关系管理(CRM)提高到超乎想象的新水平,进入企业原来因为地理条件而被排斥在外的市场,创造新的收入渠道,并最终重新界定它们所经营的业务的本质。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如何整合利用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自于整合的价值链: 价值链是从“原料开采- 各级制造商- 批发商- 零售商- 最终用户”的链式价值附加传递过程, 并且它进而连接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过程而实现完整的循环。供应链管理就是试图连接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 协同作业(指计划- 产品开发设计- 采购- 制造加工-合成装配- 运输- 仓储- 分销- 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 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组织” (Virtual Business) 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 产品生产是由客户拉动的, 而不是未形成供应链之前时制造厂商的推式业务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在网络经济下的价值链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

三、通过供应链管理挖掘供应链协同网络的潜能

协同(Collaboration)是指多家企业为了实施关键的业务流程而进行同步化作业,并共同承担责任、确保质量和履行各自的义务。协同是提高效率、改善关系、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经济下,通过重新调整协同,从而实现实时的快速响应,找到一种方法以将多个作业环节合并成统一的无缝作业(Seamless Operation)――这种作业拥有出类拔萃的处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协同能力,并且没有繁琐而多余的业务流程。整个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能够了解的原料特性(例如,工程原料的抗张强度、浓度、粘性),而不仅仅只是毗邻的两个成员之间。他们也能够根据供需变化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调整。通过交易网络中所有成员的协作,就能够实现从原料到产成品整个流程的可视性――包括从原料的获取到产品的完成这一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数据。这种全新的信息获知能力使交易伙伴避免很多繁琐而多余的作业,并实现规划系统的完全集成化,同时也大量地缩减了销货成本。

五、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时间与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是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第三是组织精简。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并且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与迅速。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篇11

1 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1.1 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网络经济发展最为直观的形式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出现了虚拟市场、虚拟银行等许多新的交易空间,贸易活动以电子支付、电子采购和电子订单等电子商务的模式在网上进行,使网络经济得以加速发展。以阿里巴巴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它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成为中国网络经济的一个成功代表。2013年淘宝网仅“双十一”全天的交易额就达到350.19亿元,比去年的191亿增加了83%;支付宝总交易笔数1.88亿,远超去年的1亿笔,巨大销售额下是我们对其销售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思考,从B2B到B2C,阿里巴巴都创造了惊人的成绩。

在全球网络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中国的网络业发展也有很不错的成绩。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95万亿元,预计全年超过6万亿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716.1亿元,同比上涨72.7%。

1.2 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虽然现代的财务管理将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但我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基本还是传统模式,虽然有部分大、中型企业集团已开始向网络化管理模式迈进,但网络化管理只是处在起步阶段,而且就规模和影响而言,还远不能构成我国社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主基调。

2 网络经济为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2.1 资源的共享性和流通性加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习惯于从电视新闻、相关报章杂志这些传统媒介上获取行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状况等信息,而且多数仅通过纵向比较来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缺乏横向比较来吸取竞争对手的经验。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竞争的相对平等性,机会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开,市场更加广泛,为了赢得顾客的信赖,企业必须将企业相关的信息曝光在网络平台上,这样处于同一战略群组的企业就能在无形之中互换信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深对双方的了解,这些改变有利于企业制定发展策略,调整企业内部弱势、提高竞争力,把握竞争的着力点,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提醒企业要防范追随者的模仿和替代品的威胁。

2.2 营销、供应渠道增加,竞争环境激烈化。网络经济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一方面使企业在选择供货商方面范围变广,另一方面销售渠道也变宽,提高了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但是面对广阔的市场和消费人群的同时也要面对诸多竞争对手,所以这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可能迫使企业在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上做出调整,或者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来加强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市场占有率,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而为了加大产品差异化、增加产品独特性所付出的大量开发费用、销售费用又会加重产品成本,提高销售价格,降低对顾客的吸引力,影响企业的盈利,所以如何把握这个“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2.3 业务流程网络化,效率提高,操作难度加大。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模式只有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才能实施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陆,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式记账、集中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同时在财务软件的操作上也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

2.4 冲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网络经济的发展致使企业业务范围变广、工作量加大、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强烈地冲击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必须作出调整使其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又使成本增加。

3 网络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财务管理的目标将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涉及股东、债权人、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甚至政府等多方的相互关系。如果企业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只有不断增强企业价值,充分考虑多方利益者,才能更好的实现长远发展。

3.2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在网络经济时代,专利权、商标等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主导地位的形成,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

3.3 人的价值将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本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的价值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

3.4 科技创新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心。企业自主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因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对其成果的利用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

3.5 理财手段将以网络为主。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会计电算化软件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促进流程速度和财务效率的提高,进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3.6 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并重。网络经济下,“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资本流动更快捷,这些新变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而,必须采取“防火墙”等相应的安全措施,实现风险管理与安全防护同步进行。

4 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缺失

由于科技变革及网络覆盖的广泛性,企业从手工财务操作转变为计算机财务管理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但由于网络下财务管理发展过程较短、自身存在缺陷,所以存在许多制约网络财务管理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问题。

4.1 由于网络环境的不安全性导致财务资料的管理不善。因为网络的覆盖面广,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问题很突出,所传送的信息易于被其他人员拦截、窃取、篡改。而一旦企业的财务资料被他人窃取,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财务资料的丢失,这加深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而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脆弱性,感染病毒木马、计算机故障、使用者的非法操作都会使网络财务管理安全性降低。这会使财务资料管理不善,影响企业的财务保密性及未来的财务规划。

4.2 网络财务硬件设施及财务软件存在缺陷。网络财务管理发展时间较短,相关设施发展滞后。良好的财务硬件设施能够为网络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提供充分的保障,但我国网络设施建设还未达到先进水平,全国性的金融网络未全面开展,这都制约着网络财务管理的发展。而财务软件的开发并未完善,同时软件对于企业网络财务管理的需要存在差距;软件的改进不一定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同时进行;其次,财务软件本身具有缺陷,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需求。

4.3 电子票据的确认存在难度。电子凭证相对于手工凭证输入更为方便,同时也更加具有准确性。但书面票据由于是手写,在笔迹及修改痕迹上能相对容易的进行辨认及确认;同时书面票据大多进行多联复写而具有牵制性,相关人员进行非法修改凭证的可能性降低;其次,可以通过财务档案进行原始凭证的确认。但在网络下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的确认中不再存在签字盖章等手段,电子票据的确认具有难度,由于对电子数据的修改、伪造、删除可以不留痕迹,导致财务系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4.4 财务人员缺乏网络财务运用技术。在网络财务环境中,要求财务人员具备相关的财务知识及网络知识,同时掌握和操作网络财务管理系统。企业需要能够适应网络财务管理发展的财务人员,而实际中财务人员往往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网络财务运行的要求。这个问题可能会阻碍网络下财务管理发展的进程。

4.5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网络财务管理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关会计的法律并未对网络财务管理作出说明,这对于企业进行网络财务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5 基于网络经济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应对建议

5.1 加强企业网络的安全性。构建安全可靠的财务网络,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对企业财务管理网络进行加密,防止财务信息被不法人员窃取、篡改,以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建立更为规范的网络财务管理系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防止被黑客入侵及财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对于企业的财务数据也需要进行备份,便于日后查询及故障恢复。其次需要加强财务软件的兼容性,使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更为方便、快捷。

5.2 加快网络财务硬件、软件设施的改进。应当加大对于企业网络下财务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企业网络建设,促进企业网络的高速性、稳定性、安全性,以保障网络下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同时应加大财务软件的开发力度,使企业不仅仅是依赖于购买的财务软件,而是自主研发的、适合本企业实际需求的财务软件。优秀的财务软件可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完整性。

5.3 建立网络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电子票据难以确认,需建立网络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使用者的权限,对企业重要的、机密的财务资料进行加密及权限设置,非核心人员无权查看机密文件数据。同时对财务人员修改数据、删除数据等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防止财务数据被非法篡改和删除。

5.4 引进和培养网络财务管理人才。在引进新的财务人员时,应当充分考虑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网络财务知识、职业道德等,保证企业具有人才优势。同时企业需要增加对已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关业务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的网络技术知识和软件操作技术,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让财务人员能够更加熟悉地使用网络财务管理软件和适应网络下财务管理的发展。

5.5 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借鉴国际相关准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网络财务资料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其次,对于窃取企业财务数据的人员应当制订相应的处罚,以保证企业网络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科技的发展,网络财务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的运用将更为广泛。当企业越来越适应网络经济环境时,财务管理工作会更加有效、成功。

参考文献:

[1]李菁.浅析网络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2(8).

[2]仉建军.我国网络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6).

[3]张献英.试论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5).

篇12

关键词 :网络环境;财务管理;风险

一、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及风险概述

1.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化财务会计系统,将会计数据以电子网络形式存储或者传输,企业内部大部分交易通过网络技术予以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财务会计活动。网络环境下的典型财务管理为电子商务企业的重要部分,电子商务类型企业几乎所有的交易活动都是通过在线网络反馈技术和网络财务系统来进行,各项交易变动都能随时了解和反馈,这样采集到的有关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能够实现一体化业务和会计处理。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是能够在线全面、及时访问企业内部工作人员需求任何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还能够直接在线数据库实时操作和比较同行业企业间的相关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指标,从而第一时间调整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财务措施。

2.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风险

网络环境下使用互联网无地域性和无纸化技术,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经营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性,这样的网络管理系统使得其具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区别于传统风险的财务管理风险。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传递工具和网络技术创新及应用的同时也伴随着管理风险的产生,网络具有无界性也就会同时给财务管理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二、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风险状况分析

1.技术管理风险

我国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等相关技术相较于国外企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内不同企业间的网络化财务软件的技术层次也多种多样,整体的软件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很多财务管理网络化软件都是通过向外购买获得。不管是企业整体网络系统还是财务软件操作系统,都对其内部核心技术管理存在盲区,该盲区就使得企业随时面临技术管理上的风险。在我国网络系统环境下的硬件设备和人才技能上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且我国企业普遍使用开放式TCP/IP 协议其传输路线公开化,这样直接面临信息偷窥及窃取等技术管理风险。

2.内部环境的安全、机密、预警管理风险

网络环境程度不同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充满诸多安全、机密及预警管理上的不确定性,企业对财会及其他部门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流程编排情况存在多方面问题,这样就无形间增加了财会管理风险。无纸化网络式办公给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暗箱操作、不规范行为,甚至是违法违纪行为带来了可操作性空间,使得基础会计核算、存档和财务管理等风险性增强。庞大的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和内部环境控制的凌乱,常常导致财务管理面临不同程度上的风险,该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消耗的危害力极大。

3.网络环境中恶劣的外部竞争市场

我国关于网络技术、信息、手段和病毒等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我国网络发展的迅速阶段,各种各样的网络危机(无道德底线的黑客、极其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威胁着曝露在网络环境中的各式各样的企业,特别企业的财务管理(核心数据中心)更是受到正常或非正常的攻击。国内企业间竞争原本就非常激烈,国际上企业面对我国巨大市场空间更是虎视眈眈,竞争对手采取任意病毒来损坏企业财务会计文件,造成其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是极其容易。

三、应对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风险的对策

1.制定周密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建立财务管理风险预测警告系统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是不分地域和国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际企业使得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加剧,我国企业应该吸收国内外先进和有效的防护网络安全措施和经验,然后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量体裁衣的制定周密防护措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应该采取全方位复式流程控制制度,使用两层甚至多层加密先进技术,实施安全责任到位和每日每段日志或视频监督记录网络系统的运作,从而确保财务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应该投入资金来建立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财务软件,并进行按时或不按时的排查维护,从而根据累积的相关数据来制定全面的企业网络软硬件安全防护措施。

另一方面,企业同时也要花费巨资来引进适合本企业和当前网络环境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网络经济环境具有突发性、攻击性和危害性等特点,根据该特点来制定财务风险预测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财务管理甚至相关经营管理、经济管理按指标进行分析其风险情况。预警系统与风险分散机制的相互搭配,能够防止风险预警系统过度对财务管理的制约,而降低财务管理网络化的经营效益。

2.强化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力

我国企业应该加强提高内部控制环境的氛围、道德、组织和技术,促使内部控制环境能够有序防护风险的运作,适当将财务部门重要程度不同的岗位由个人单独承担负责的组织结构,改变成更为有效的财会岗位和技术部门、研发部门或无冲突利益部门联合对个别财务进行控制。采用员工岗位责任及道德控制、财务系统数据库控制和网络系统整体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并执行集中分散型和授权性两种结合的控制流程体系,来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同时也强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力。

3.高素质、技能的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

若企业所处网络环境复杂性和攻击性高的话,那么就应该配备相对应甚至更高水平的全面技术和财务人才,才能有效控制企业有可能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对于财务人才的选取、培养和培训都应该往全面、复合、目的和才能等方面考虑,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财会能力和风险意识,还需要对财务管理风险具有高度的敏锐度(不同级别财务人员具备不同敏锐度),更需要具备网络技术和管理能力双结合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关于网络技能、专业领导观察力、协调沟通能力、软件传输技术和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培训,对于其他部门人员也应该培训有关财务管理风险监督控制的知识点,为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力度奠定良好人员基础。

总而言之,在当前网络环境下,企业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控制工作是势在必行,需要建立更为精密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更应该不断充实和管理好自我,才能最大限度的防范各种财务管理风险,让企业在未来网络发展下既能抓住机遇也能逐步壮大。

参考文献:

[1]白晓乐.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风险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8).

篇13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营销网络,即营销渠道、销售渠道和分销渠道,也被称为是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用户或消费者者的通路。在营销网络中,主要包括制造商、商、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营销网络增值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营销网络已由原来的物流增值的作用,转变成为一个企业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的法宝,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营销网络,必须正视目前的营销网络中的问题,对网络营销有明确的清晰的理解。

二、企业营销网络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营销网络建设管理大多数企业处于粗放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问题非常明显:

1、在当前经济形式下,营销网络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贡献率明显下降,中小企业的营销动力不足,特别是缺乏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其原因是这些企业缺乏有效评估营销网络经济能力,缺乏经验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企业家企业缺乏营销网络能力。企业不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产品营销网络,对渠道的选择只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在渠道选择上,没有根据的产品来设计分销渠道的长度。有些公司试图一劳永逸,试图用一种设计来满足所有的企业营销网络建设。

3、企业忽视了营销网络的持续性管理变化。许多营销网络成员在进行企业的营销网络设计时,对营销策略的理解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评估,在渠道激励、促销措施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往往制订的政策不系统。没有选择一套先进的方法,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

4、营销网络营销意识落后,营销手段单一。目前营销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4S”的思想,即满意度、售后服务、速度、真诚。大部分中国的企业营销是不成体系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品牌意识,不以做客户关系的建设,不搞终端维护,对渠道的培训和提高意识不强。

5、营销网络中不同的渠道成员之间不规范促销现象普遍,渠道间冲突不断。有的渠道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户,在本区内按照规定的价格销售,在其他区域低价格竞争。这些最终导致了企业品牌实力被削弱,销售网络铺设受阻。主观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缺乏对销售的管控。

三、科学合理地建设营销网络

采用科学的控制措施,合理建设营销网络是企业是营销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网络营销模型即是对现有在营销网络模型的构建,包括直销模式、模式、特许经营或特许经营模式等。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营销网络模式,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形成企业的优势,可促进企业的快速增长。同时,大中型企业在选择网络营销模式时,必须考虑各种模式对于自身的利弊,做出最佳的选择。

1、直销模式。一般来说,直销模式没有中间环节,厂家直接向终端客户提品,包括:直营专卖店、直销、直邮、网上直销和自动售货机和许多其他形式。直营模式可作为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较好的选择,优势在于可使企业省去不必要的费用,节省营销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其本质是企业降低成本,它可以形成更好的价格,真正让利给消费者。

2、模式。经销、、销售统称为性质的营销网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产的企业本身并不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和零售市场,而是通过营销成员的中介作用,依靠营销网络成员的实力和丰富的线网络产品推向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网络模型。如今的营销实践中,主要存在三大类的制营销网络模式,即总制,区域制,混合制。

3、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企业已迅速形成了商业模式和企业营销网络模。特许经营是指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经营自己的生意,“复制”业务的经验,推销自己的产品和营销网络的发展模式。特许经营许给别人是一个特定的经营权,特许经营是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收取一定的特许权使用费。虽然特许经营模式在本质上和特许经营是经营同一项业务,即还共用一个品牌和管理系统,并且会向被特许企业收取一定的特许费用。加盟商必须遵守特许经营合同的,要对品牌资产管理系统加以维护。区别仅在于特许经营模式是从许可人的观点的角度来看。从授权方的角度来看,特许经营模式的营销网络模式是特别适合的商业模式明确,但目标客户分散的行业,许多商品和服务,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能够推广到小型和中型市场,并且取得较高的覆盖率。

4、关联营销模式。关联营销网络模式可俗称为“借鸡生蛋”,即借用营销网络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联盟营销网络优势即是在沟通和销售方面,很少或根本没有竞争对手的干扰,短期内不会面临竞争的问题,企业容易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四、结语

企业要赢得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成长为全国性的大企业甚至是大型的全球性公司,应根据自己的实力、行业的性质及市场竞争情况,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通过衡量,选择适宜的营销网络模式,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市场营销方向)

参考文献:

[1]冯留锋、熊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增刊):254-25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