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9 10:08: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关键点在于,让学生自己能够真切的感受音乐欣赏带来的快乐,这将是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收获乐趣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以一种直白、生动、形象的方向向学生来呈现这些内容,快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呢?如何进行呈现呢?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挖掘的点与呈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在考虑这些问题以前,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开展教学设计,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下面我结合一个教学案例来进行说明。
例如,《苗岭的早晨》这首曲子主要用到了小提琴的音调来表现旋律的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询问班上是否有学生学习小提琴,如果有学习小提琴的同学,可以让该同学结合自己的音乐知识来给其他同学解读这首曲子的内涵。在引导学生欣赏该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与曲子内容相关的动画类视频,在播放该曲子的时候也播放该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接着询问学生是否有去过苗族这类少数民族的地区旅游过?让曾经去旅游过的学生,对比课堂上播放的曲子与自己亲耳感受过的民俗音乐,寻找两者的共通点。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轻松,对于有音乐才能的学生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而有音乐欣赏经历的学生则要求要注重相互分享,活跃课堂的交流套路氛围。
二、教师要注重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一般说来,学生喜欢上一门课程,不仅仅是因为课程内容本身所具备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往往是因为喜欢这门课程的教师而愿意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可以说,教师自身在建立学生与学科之间兴趣点的过程中,其发挥的作业是巨大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真正获取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呢?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自身进行改变:第一,改善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弱化自身在班级建立的权威者形象,尝试者與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与意见。第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言。第三,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去主动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普遍喜欢的音乐类型,并从中选取合适的作为教学材料,这样才能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中情感内容
1.教给学生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
单凭听去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容,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还只能停留在较为浅薄的层面。教师要想真正让学生具备完整的音乐欣赏能力,必须要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即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以及对于音乐力度与音色的认知。乐理知识主要指的是一些旋律、拍子、速度以及简单乐曲的认识;音乐力度与色度则是音乐中的重要表现手段,不同的乐器其音色与力度是不同的。对于这些学习内容,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充与积累。
2.构建音乐欣赏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79-01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音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基于以上的理论,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多次尝试和总结,如今,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1.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对所提的问题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笔者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2.重体验式,轻讲解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不能"教"的,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教学机制主要不是依靠讲授和诠释的方式来进行。我紧紧抓住人的第五个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运用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过音乐去感受节日的欢快,通过参与活动去体验乐曲的内涵,让学生在轻松中得到艺术熏陶。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要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主,舍弃频繁无味的讲解式教学法。
3.以兴趣和爱好为动力,在课堂上选择适合的曲目
学生们普遍喜欢"网络歌手"以及"偶像派歌手"演唱的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易于上口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在日常教学中,在课堂上,除教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欣赏的"规定曲目"外,其间有计划、分单元地穿插普遍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作为辅助欣赏曲目,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如:著名歌星周杰伦"亦唱亦说"带有rap风格的演唱,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们对其演唱的歌曲情有独钟,课间同学们相互传唱,同时对其从事演艺事业的有关报道较为好奇,对此,我们在课时安排上,可预留几分钟时间,或欣赏有关歌曲片断或与学生相互交流、互动,这样一方面可引导对流行音乐关注的学生,课后关注了解当今乐坛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就有关作品的内容、风格、节奏等作简单总结、点评,以巩固有关课本的知识点。总之选择辅助欣赏作品应建立在具有代表性、趣味性,同时兼顾把教材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融汇于欣赏的作品中,使学生学得轻松。
4.品内涵,"提问法"和"对比法"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提问法",即教师在欣赏音乐前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且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首先教师讲解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然后欣赏全曲,接着提问有关乐曲的情绪、节奏、速度等,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全神贯注,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使之对此曲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对比法"就是对作品进一步深入的欣赏,这也是音乐欣赏的方法之一,对学生而言通过对比,能够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可在同一作品中对比,也可在不同的作品中进行对比。在教学中灵活适当的对比,使学生对作品有进一步的了解。
5.激励音乐创新
音乐欣赏教学要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励音乐创新。老师要为学生探求学习、创新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和环境氛围,让学生感性地接触音乐,再进行理性的想象,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设计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创造能力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音乐欣赏就是进行音乐教育强有力的手段。
6.培养情感体验
坚持以感受音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艺术,在表现内容方面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表达人类丰富的内心情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音乐造诣和文学修养,对音乐内涵的体验要非常准确贴切,教师对音乐欣赏所作的提示应精练而生动,语言要富有诗意和美感,要使人很容易就对音乐产生共鸣和联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长亭惜别》与《楼台会》两段音乐,采用的都是大、小提琴对答重奏的演奏形式,旋律也都非常优美而伤感,但表达的情绪情感却大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用准确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提示学生:《长亭惜别》表现的是一种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情,旋律缠绵委婉、深情而又有一种淡淡的忧伤。音调时断时续,形象地表现了祝英台想吐露真情而欲言又止的复杂心态。因此,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的情感表现力是令人无法抗拒的,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教学氛围,有效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谈谈几点浅见。
一、从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激发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涉及到哪一个领域,首先要培养兴趣,音乐欣赏也不例外。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对流行音乐热衷痴迷,但是对课本上的音乐欣赏内容却不是很感兴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对流行音乐接触比较多,但是对美声、民歌、戏剧、古典音乐等认识不足、理解肤浅,对各种音乐的内在价值不能充分认识。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想有效的展开教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审美层次和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呢?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主动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其次,音乐课堂形式要多样化,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乐意学,喜欢参与到音乐探讨中去。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文艺汇演等对各种风格的音乐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形式音乐的美感,在教学中对经典名曲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这样,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修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要通过耳朵的聆听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说,并不是让学生听就行,特需要我们教师去营造一些氛围、场景等等,这样才能达到欣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试着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学生在和谐、恰当的氛围中欣赏,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例如在《长江两岸》民歌欣赏中,教师可以从具有民族风的一首流行歌曲中导入,让学生感受歌曲古典美和民族乐器的音色美,课堂气氛从开始就十分活泼。又如,歌剧《卡门》,音乐雄壮、有力。教师先放一段试听,引导学生: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我们把音乐和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才能。师点出有英武的斗牛士,也有高声喝彩的群众,画面呈现出一派热烈欢腾的情景……接着一步一步的跟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讲讲所知道的关于斗牛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示范,斗牛的动作等等,最后伴着音乐一起去感受斗牛场的氛围。这样,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学生的欣赏情绪高涨,教学落在实处。
三、注重传授学生欣赏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是最能深刻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它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的心灵接触。而音乐与普通语言、概念不同,它是非概念性,的它的意义或内容是不确定的,不是约定俗成的。比起其他艺术形式,音乐更能深入人类的情感,影响人类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但就音乐欣赏来说,首先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对音乐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也很重要,即音乐的基本知识,概括起来,一方面是关于乐理方面的知识,例如音阶和调式、旋律、节奏、拍子、速度及乐谱读法等。另一方面,力度和音色也是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此外,还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所属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具体作品的创作意图等。这些都是音乐欣赏的关键所在,有了这些知识,即使是很简略地知道一点,也会有助于更好地欣赏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前,我们还应注重教给学生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欣赏音乐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
四、联系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面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是补充、是提高。《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改革的今天,光靠课堂的教学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学好音乐欣赏,就应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方多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不仅有效的引导了学生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搞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音乐欣赏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音乐爱好,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感受与欣赏是初中音乐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在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对流行音乐热衷痴迷,但是对课本上的音乐欣赏内容却不是很感兴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对流行音乐接触比较多,但是对美声、民歌、戏剧、古典音乐等认识不足、理解肤浅,对各种音乐的内在价值不能充分认识。为此,教师可以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定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文艺汇演等对各种风格的音乐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形式音乐的美感,在教学中对经典名曲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适当引入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推广到更多风格的音乐欣赏之中。
2、 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既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是否愿意相互交流,用心感受音乐并积极讨论发表意见,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要通过耳朵的聆听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欣赏教学要从听入手,鼓励学生用心感受和鉴赏音乐之美,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并能开展有创造性的音乐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少说多鼓励,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课堂的气氛才会更加浓郁、活跃,也才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如在《长江两岸》民歌欣赏中,教师可以从具有民族风的一首流行歌曲中导入,让学生感受歌曲古典美和民族乐器的音色美,课堂气氛从开始就十分活泼。民歌欣赏后又引入了不同流行歌手演唱的改版后的民歌,这让平时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而后我又在伴奏下现场演唱了两首新疆的民歌,这样也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更加的身临其境,更具个人直觉性,这对学生也尤其重要,也让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堂课学生都是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的。
3、通过演唱让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气息
欣赏时除了让学生听,让学生唱一下乐曲的主题,对学生理解乐曲有很大的帮助,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唱乐曲主题,有利于学生在聆听时进一步分辨作品的各种节奏,速度,力度的不同。如:在欣赏歌曲《太阳岛上》,这首歌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它的第二段节奏跳跃欢快,与节奏舒展自如的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歌曲更富于生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通过唱乐曲的主题,分辨对比学生更了解歌曲的情感变化。再如:欣赏《梁祝》聆听前让学生唱乐曲主题,欣赏时,对于乐曲的主题,主题变奏及乐曲的分析就不会有困难了,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一步的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展开联想和想像。
4、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音乐加深了解
音乐欣赏主要是靠听觉和合理想象来完成的。在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式的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多感官参与体验能够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出示黄河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有利于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滔天气势。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视频同时展现浩瀚的春日江边,有皓月、波涛、沙洲,一幅辽阔、悠远的景象,同时,可以出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民族器乐展现的优美意境中流连。在《梨园金曲》的教学中,也可以将戏曲的录像给学生展示,让学生以视觉的形式了解脸谱、戏装、念白、走步等戏剧元素,从而加深对戏曲艺术的了解。
5、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音乐。
先生说过:“我们在听了一首动人美妙的乐曲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温柔,生活多么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教师在学生欣赏音乐之前对乐曲的解说,总是会起到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使学生无法客观地理解乐曲内涵。让学生自己聆听并辅以教师的启发,让学生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如在欣赏《高山流水》时,当听到柔和流畅的琴声,能联想到清澈的小溪;在欣赏《瀑布与溪流》中听到弦乐队演奏时,能联想起涓涓细流和飞流直下的瀑布等。
6、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德育意义
义务阶段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杰出的音乐家,而是人的教育,具有人文性的特征,除了审美、认识、娱乐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也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兴趣,培养欣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分析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音乐所蕴含的积极情感和价值取向,感受优秀音乐作品的内在精神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初中音乐教材的很多欣赏内容不仅具有音乐美,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结语:一堂优秀的音乐欣赏课是老师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教师既要分析和发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创设课堂的每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和欣赏,体验其中的音乐美感和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培养其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结合自身的条件,营造出音乐艺术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情感体验的观念,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音乐教室创造了音乐教学基地、展现了多个著名音乐家的图像和信息,从而在日常教学中影响着学生;第二,依据校园课间循环播放激发学生情感的音乐,或者是让学生自主提供优美德育音乐资源,在课前时间展示,从而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升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案,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学生是教师提出问题和知识的接受者,但是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还是依据“灌输式”教学方案,这样会影响实际教学工作质量。由此,在实施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案,依据多样化的教学知识和教学形式展现音乐艺术独特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工作:(1)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2)依据媒体技术创造优质的情感教学场景;(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流行歌曲。实际案例证明,情感的表现不只在古典音乐中,在流行音乐中情感也非常丰富,流行音乐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在音乐情感中自主展现和理解。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前播放几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如《十七岁的雨季》《同桌的你》《中国话》《水手》《稻香》等,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流行歌曲,有助于教师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三、支持学生创造,完善情感体验
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证明,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水平最重要的就是明确音乐欣赏教学工作是一种思维学习,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等,这些情感的终点就是人们的内心,而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塞?约翰生提出:“理智像太阳,它的光是恒久的、不变的、持续的;而想象,则像发光的流星,不过是稍瞬即逝的闪耀,其活动无规律,其方向亦不固定。”由此可见,在实际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学生发现和明确音乐教学中的魅力,支持学生更多地去创造,不断地去想象和整理活动,以此提升情感体验。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梁祝”这一曲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多次欣赏过程之前明确梁祝故事的情节,并且依据学生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想象当时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故事中最为经典的两位主人公分别化蝶而去的场景,就是学生蕴含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还有,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法国圣桑创造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自由想象动物狂欢的场景,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们在狂欢节的形态有效地描绘在自己的脑海中,理解歌曲中动物的心态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