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城市管理

物联网城市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53: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物联网城市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关键词:城市管理,物联网,影响因素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to speed up to speed up, as people enjoy the convenience c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lso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new management idea and the management pattern upgrade the city management level, practic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guide and promote our countr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become city managers face major issu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management network technology that all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And the management pattern.

Key words: the city management, the thing networking, 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分析

1、城市用电紧张。随着城市发展,各式宾馆、办公大楼、商场超市、医院、写字楼等大型建筑日益增多,使得供电负荷越来越大,节约能源和能效管理问题日益突显。以建筑物空调用电为例,全国中央空调耗电已是社会用电的20%,我国发达城市中央空调用电占到总耗电量的23%,局部甚至达到31%,城市供电负荷越来越大,如何从源头上节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2、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达1 亿吨以上,而且每年大致以8%的速率递增,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3、交通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需求不断扩大,城市中可用于交通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密集的车流、拥挤的街道、效能低下的交通系统不仅导致了运输成本的增加,还产生了污染和能源的浪费问题。此外,交通拥挤导致了事故增多, 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挤, 这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日常活动,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迫切要求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现代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在城市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高注重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将有效改变城市管理的现状。

二、在物联网技术运用下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1、物联网技术应用原理分析

在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背景下,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链上的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在物联网开放应用环境的支撑下,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应用的建设和运营,增加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综合优势,建设标准开放、系统可靠、互联互通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创新应用,并联合运营商实现物联网业务运营的基础,有效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物联网技术主要是通过城市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通过传感网络层、中间件、接入网络、运营和管理以及应用服务层,形成了从基础网络到应用创新的可持续循环的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

(1)、传感网。通过遍布城市各处的智能设备,将身份感知、状态感知、位置感知等全面感测数据收集起来,使所有涉及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都能够被有效感知和监测。传感网的中间件是屏蔽底层硬件差异性和网络平台复杂性、异构性的支撑软件,能够针对不同应用所具有的共同数据需求特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对各项应用提供规范的数据获取、查询等接口,为进一步简化城市管理应用开发和扩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抽象。

(2)、接入网。接入网是由基本数据传送网络(DDN、帧中继、ATM 等)、互联网(因特网、大型专用IP 网络)等通信骨干网络组成, 能够使“小而散” 的信息汇聚,从而更好地利用综合优势整合信息资源。

(3)、管理平台。运营和管理是由运营商和合作单位共同协作运营管理的数据管理平台,通过采用规范化的技术管理方法,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管理、网络管理等手段,支持各种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撑应用的有效运行,能够满足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性、专题性的业务需求,方便城市管理者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监督和协同管理。

物联网应用和服务是综合性的、面向服务的应用解决方案的集合, 通过不断应用创新、业务创新,充分发挥数据和信息的效用,最大可能地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以满足社会各领域众多业务应用需求。

2、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举例

(1)、广告牌识别管理系统。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监管所面临的查处非法户外基础设施效率低、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为加强户外管理执法力度, 以广告牌监管为试点,建立了广告牌智能识别管理系统,针对户外大型广告及墙体广告牌建设有源无线远程识别系统,与区市政管委、区工商局等联合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对城管、工商执法部门配发移动检查设备,提升户外广告执法管理水平。

(2)、停车场管理系统。根据目前停车场监管工具、手段相对单一,没有专门的停车场监管系统,提出了建立朝阳区停车场智能化监管系统试点。结合已展开推广的业务应用(如网格系统、图像系统等),整合相关资源,利用已有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了停车场智能化监管系统,通过为路侧、路内、地下及产权单位停车场设置装有无线识别标签的停车场管理信息牌,使检查人员通过专用扫描设备识别,即可立即获取该停车场的纳税义务人、停车场位置、面积、车位数量、收费标准等信息并判断出其合法性;通过与市、区审批通过的停车场数据信息与城管、网格化管理、交通、街乡、发改委、运管局和税务部门等共享,便于实现协同检查、强化管理,从而减少私设、私增和其它偷税漏税情况;通过信息公开,提高停车场合法性和收费的透明度,发挥市民监督作用。

(3)、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危险源数据采集及监管系统,实现危险源报警监测“主动式”管理和执法监管水平的提高。通过将数据采集终端放置在危险源上或周围,对危险源的压力、温度、固定牢靠性、危险源的有毒物和可燃物的泄漏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本地报警,移动巡检设备可收集采集终端数据,并通过GPRS、CDMA 或3G 等方式传输至后台系统,进一步实现汇总、分析和共享,从而更好地实现预防和监督,发挥公共安全监管系统的作用。目前的典型应用有:电梯运行安全监测,易燃、易爆、有毒环境监测等。

参考文献:

[1] 陈曦,翟国方. 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初探 [J]. 地理科学. 2010(04)

[2] 张应福.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0(01)

篇2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揭秘手中股票不涨怎么办?小心行情突然发生逆转注意!后市很可能有特大利好

3、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对所建设的互联网电视集成系统应当拥有资产控制权和运营权、管理权,并负责投资、组织互联网电视集成系统(包括中间件)的设计、开发。

4、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设计、开发的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应选择委托具有信誉和生产能力的电视机厂家植入电视机。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与电视机厂家签订委托植入协议时,协议中应注明:每台电视机中只能植入一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一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中只能嵌入(包括技术支持)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地址。

对于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视机,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与电视机厂家签订的委托植入协议应当是排他的,不得再植入其他平台的客户端。但是,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可以植入不同平台的客户端。

5、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和与其相对应的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必须是完全绑定的关系,平台对植入电视机中的客户端的控制与管理要具有唯一性。

6、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应按照广电总局制定的规则实行统一编号,号码长度为15位,分别包含运营机构、电视机厂家、批次、型号、数量等信息。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委托)生产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的数量,应与广电总局分配给“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持证机构的客户端号码保持一致。

7、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应当建有用户管理认证系统、EPG管理系统和计费系统。

8、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所建设的互联网电视集成系统,必须具有为各互联网电视节目服务平台向电视机终端播放节目提供路径和其他必要的技术支持的能力。

9、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要对与其集成平台所连接(链接)的互联网电视节目服务平台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并为合法的互联网电视节目服务平台相连接。

10、持有“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牌照的机构,要求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为其互联网电视节目服务平台向电视机终端播放节目提供路径和其他必要的技术支持时,“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持证机构不得予以拒绝。

11、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对所合作的电视机厂商原已建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应妥善处理:

篇3

引 言

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宏观环境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管理的对象和范围也越来越复杂和宽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已成功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因此利用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等物联网技术构建适用于城市管理的体系――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进行智慧化城市管理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这也是城市管理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建设这样的系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好这个系统。一个庞大而复杂、技术含量高、涉及领域广泛的系统必须有与之匹配的使用者,这里称之为MUO---城市运行管理者(manager of the urban operations)。

1.物联网概念凝炼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网络捕获与之关联的物理世界客观信息,同步进行多维度协同处理及信息的交换与通信,并通过以太网等技术及各种传输方式,将信息归集于综合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全面透彻地感知物理世界,进而通过数据挖掘与融合、流程重构等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与衍生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体系。物联网具有四个本质特征:关注外部、不确定性、不可重现和外部驱动[1]。

2.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概述

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并不仅仅是道路、建筑物的增加,以及人口的汇聚,还有城市内部建立的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区域,各个功能区之间存在着有机性的联系。城市的运行也就和这些有机地联系着的功能区紧密相关,横向的如交通管理、道路管理、供电管理、供水管理、环境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等,纵向的如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应急预案管理、突发事件应对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等等。

要想使城市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借助于科技手段,也就是信息化管理手段。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有条件的企业相继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但改造程度参差不齐,大多是封闭的网络,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在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间、上下游企业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间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这与政府的职能划分和信息化标准紧密相关。而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构建成了网络型城市基本任务,实现了相关信息共享。

国家973计划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提出“感知城市通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高感知度的城市基础环境,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就是要感知和利用各种信息、整合各种专业数据,以物联网共性平台为基础建立一个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适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支撑, 进而规范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以及科学决策水平。

3.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发展历程

自从2010年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从国家主管部委到各行业和省市都密集的出台了多方面支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给与了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强大的推动力,涌现出不少涉城市运行管理的应用案例和服务举措。

智能交通领域:2011年投入运行的成都双流智能交通系统专注于地面交通管理,有效地降低道路拥堵状况、规范路面行车秩序,提高了道路通行率,解放路面警力,全面提高了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

公共安全领域:2011年12月武汉启用了含25万个摄像头的城市级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让决策者快速、清晰看到城区每一个地方的实时监控画面、出警前可以迅速调看沿途摄像头,选择最畅通的路线快速赶到。

环境保护:浙江省环保厅在门户网站可查各市空气污染指数、各水系污染指数,以及“浙江省污染源在线监测日报”,可查询563家国控以上企业大气或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日均值。

从以上的应用案例和服务举措不难看出,这些应用都处于本行业、本领域,甚至本区域,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信息“孤岛”的格局,并处于中低层应用状态。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除相关标准、规范外,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间的职责划分、管理体制、行业壁垒、权利划分、物联网与现有法律和政策间不能完全对接是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高兴的是长沙市1月1日启用了以110报警指挥中心为基础,依托公安指挥调度的长沙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这个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集成了110(122)、12110、119、120、技防、互联网、金融报警等多方面业务,实现了集约化接处警、智能化指挥调度、一体化应急联动等应用。不但极大地提高接处警效率,而且使扁平化、一体化的新的应急指挥模式成为可能,实现了将各种网络资源、数据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上,可进行可视化会商研判、同步交流、合成作战与远程指挥等功能。[3]

但长沙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还是基于110系统而规划的,局限于公共安全、应急救护、警务调度等方面,离“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还有较大的差距,可作为感知城市物联网平台的二级行业运用平台,成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而无锡感知太科园综合示范项目则是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模式组建的一个综合物联网系统,它涵盖了公安、城管、公交、环保、水质、气象、供电、安防、医疗、节能等众多专业领域,包含了城市管理及民生等方面的高层应用服务。在城市管理方面规划了交通诱导、信息、停车场综合管理、公交管理、能源管理、智能安防、公共设施管理、管网管理,民航信息以及危险源管理、消防响应、感知健康社区、车载接入等等,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管理综合运行系统的基本结构。

4.城市运行管理者――MUO

不管怎么说,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必将很快共同催生感知城市、催生现代城市管理的核心---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建设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它满足的需求众多、技术高新,具有宽广的业务范围、海量的实时数据、众多的服务应用、丰富的专家模型、完善的管理流程、齐全的应急预案、合理的指挥机制,这一切对系统的使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建设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首选必须建立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机构,负责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城市综合运行日常管理、城市运行数据分析与预测、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与应急指挥,负责对行业级的综合运行管理系统进行监管,机构的定位与其良好运转紧密相关。

其次要进行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解决物联网与现有法律和政策间不能完全对接的问题,制定各种应用规范,建立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的新机制。

最后是城市运行管理人员的建设。这样一个复杂而又先进的系统必定要求使用者的综合能力与之相匹配,否则系统功能很难充分发挥。

可以预见的是系统要求MUO须有IT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物联网技术应用,熟悉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基本情况;了解系统所含各应用子系统的基本业务知识,熟悉其业务流程;熟悉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基本运行情况;熟悉与所管理的城市布局、行业等相关的各类情况;掌握系统所含的各种应用流程与服务。作为城市运行指挥官,还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及城市或行业管理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较高的权威性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这样才能和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相得益彰,代表政府行使好管理城市的职能。毫无疑问,这样的管理者的选拔与培养是比较困难的,过程是漫长的,政府应该提前在人员建设上做好准备。

5.结束语

技术的进步将激发管理创新。管理新模式的建立一定是个较长的过程,特别是磨合期间定会是相当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我们的城市运行管理者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建设城市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是城市运行管理的终极目标和战略方向。当然,运用于城市运行管理的物联网技术还在发展中,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必定会用更多地实际应用不断融入到这个系统中来,使城市运行管理更加便捷,更加智慧化。

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城市展现出不同的应用。在城市条件、应用需求及MUO、服务对象等基础条件还不成熟时,这样先进的管理系统并不适宜,甚至只能成为摆设,是技术的奢侈,会对方兴未艾的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基金项目:江苏省传感网中间件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302901)。

参考文献:

[1]刘海涛.物联网之感知社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

[2]刘海涛.物联网之感知社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31

[3]黄启晴.长沙启用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实现110 、119多警联动. 长沙新闻网.2011年1月5日

[4]陈甲全,袁超,张国琴.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数字通信.2011年第02期

篇4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75-00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中存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级政府迫切要求快速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应用,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

一、物联网的技术原理及特点

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将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对各类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的技术原理就是在物品中植入微型传感芯片,按照统一格式编成电子代码,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装置,精确感知其图像、温度、声音等质态及变化情况,并通过无线数据通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对物的智能化识别、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技术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传感网络,即通过射频识别装置、传感器、二维码等,实现对物品的识别;第二层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电网等实现数据的传输;第三层是应用网络,即通过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借助无线通信与物品对话互动。

作为新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主要特点有:一是扩大了网络连接对象,实现人与人、计算机、物品多维一体的互动。物联网可以把世上各种物品都纳入网络之中,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二是丰富了智能管理内涵,实现对信息和物品的全面管理。在物联网中,人们借助这个网络通过信息与物品建立起联系,从而通过网络管理各类物品,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远程监控。三是拓展了信息传输渠道,实现物联网的有线无线并用、广泛使用无线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物联网广泛运用射频识别和传感器技术,整个网络的互联互通更多地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手机将和计算机一样,成为最为普遍的输入、输出终端。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整合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的有机结合,从而带动了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创新。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将城市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二是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三是信息采集移动终端,这是基于无线网络,实现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工具。信息采集后,移动终端可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的基本信息、问题图片和问题位置等。四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即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将监督和管理职能分开,指挥中心可以指挥调度所有与城市管理有关的单位,监督中心负责对这些部门的问题处理过程进行监控、督办,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两个中心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五是城市管理流程再造,就是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工作流程进行科学优化和设计,以较低的投入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六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篇5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是应用于村镇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各类生活污水经过设施处理后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因为村镇居民点较为分散,设备的应用方式为户用或小型集中式使用,分布广而分散,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需要较大的人才资源,但是耗费较大的人力却不能得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目的,无法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于纯粹的被动管理状态。为此,公司研发了基于3G无线网络的物联网应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监管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是集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和运行维护管理为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行业内示范并推广应用。 一、远程管理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旨在开发一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管理系统,在行业内示范并推广应用,对动力设施和出水水质及时检测,智能化控制,实现分散污水的集中管理,降低人工维护管理费用,提高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本项目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成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管理系统的开发。

2、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分散处理设备的远程管理系统的改造。

3、完成该系统的常熟、云南滇池示范工程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4、申请系统管理平台软件的知识产权。

(1)技术和系统方案

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DSP系列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应用于村镇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经过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问题,对改善农村水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居民点分散,设备安装地点多为农村居民的房前院后,设备分布分散、区域广,给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等工作提出了较大的难题。在此背景条件下,公司率先在分散污水处理领域引进无线物联网技术,建成一个有效的平台来管控设施的状况,提高对设备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公司通过在常熟市建立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效应带动系统推广。

(2)项目内容

远程管理系统REMS,是通过3G无线网络把分散在示范点各地的污水处理设备有效地整合成一个可以实时管控的虚拟局域网络,可以在后台数据管理中心试试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故障报警的信息,及时地通知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并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程序升级、故障排除等功能。

该系统是基于CDMA、GPRS的3G无线网络进行通讯,借助安装在分散污水处理设备的通讯设备和后台数据管理中心,组建了一个非传统意义的局域网络,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运行数据的实时管理。

(3)系统方案

①通讯网络的选择:为了解决数据交换的通讯问题,对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认证。采用有线通讯网络稳定性肯定是最终可靠的,但使用成本很高,采用中国移动GPRS或者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是成本较低、稳定性比较可靠的方式,综合考虑与评估后,我们选择了GPRS和CDMA网络作为系统数据交换与通讯的网络。

②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的构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是相当分散了,为了组建一下虚拟的网络管理平台,必须采用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物联网”的应用来组建这样一个管理平台,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和数据管理中心”的数据实时交换。如下图:

以这样的逻辑拓扑结构组建应用系统是技术问题解决的重要关键点,后续必要解决通讯设备的问题。

③通调设备的技术问题:通讯设备是联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与后台数据中心的桥梁,是构建数据通路的重要设备。根据中科院专家的建议,陆续开发出来了TCMK-CDMA、TCMK-GRPS和TCMK-GPRS-XB系统远程通讯设备,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完成通讯与数据交换链路的构建,把分散的污水处理设施与数据管理中心集中成了一个虚拟的局域网络,也就是典型的物联网的应用。

④双向控制的管控目标:开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监管与信息管理系统”之初,把“双向控制”作为设计的目标,要达到“能采集、能控制”的管控目的。

(4)工程规划和推广措施

远程设备管理系统将作为污水处理设备的配套管理系统,在解决村镇居民生活污水的环境保护的同时全面推动此系统的安装,配合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我们主要针对于行政县一级的政府来推广并安装村镇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在中国,像常熟市政府这样的县级政府有二千多个,目前我们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所以远程设备管理系统将会得到很好的推广的应用。目前我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年增长率在50%以上,所以远程设备管理系统三年内将会每年50%的增长,进一步带动村镇分散污水处理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5)技术保障和系统维护措施

项目研发团队技术实力强,涉及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人才,公司也培养了各区域的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定期巡检,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二、实施后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通过标准化来实现差异化竞争,逐步树立行业专家的品牌形象。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和高品质产品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产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1)营销队伍的组织

在省内,销售团队直接由公司总部管理;其他省、市设销售分部,负责当地业务开拓和市场深化。建立培训制度、考核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组织良好营销队伍。

(2)营销网络的建设

① 区域示范点建设

市场构建以分析区域需求为突破口,在需求迫切区域,建设示范点,利用示范点效应产生区域需求,与该区签订采购或工程合同,提品和环保服务工程化整体解决方案。

② 政府推动

政府推动是本产品获取市场重要途径。政府出台信息化管理相关政策,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并结合项目产品实际应用的良好反馈情况,扩大推广区域。项目完成时,针对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远程管理系统能够成为标准化建设项目之一。

(3)售后服务

公司建立“总部售后服务部―分部维护部―村级维护点”三级售后服务体系。上级服务部门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结合定期现场巡检,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三、项目的示范点、创新点及规模化推广应用情况

(1)示范点

常熟市污水治理信息与设施运行监管系统

目前与常熟市住建局、中科院生态研究所共同成立项目示范点,组建了基于SqlServer数据库平台、JJServer平台、Applation平台于一体的数据管理中心与Web应用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对常熟全市范围内各乡镇的每台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实时有效监控管理、设备管理、运营维护;

监控管理:通过监控管理模式,我们可以查看到全市范围内设备运转的状态、设备告警信息内容,同时能通过设备历史告警记录、状态对每台设备进行分析、管理,从数据分析问题判断故障原因,提高了设备运转性能。

常熟污水设备布局全景图

运营维护:通过运营维护可对车辆管理、工单管理、水质管理、电费管

理、配件管理、巡检管理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有效对成本进行管控。

运营维护工单界面

设备管理:通过设备管理建立了健全的参数协议标准,按照标准对相匹配的设备类型进行科学的管控,使得设备信息数据化、信息化、区域化,规范了各项文案资料的录入与整合。

设备管理界面

目前,常熟污水设备监管系统已覆盖常熟全境10个乡镇68个村庄,结合了信息化管理,在常熟农村分散式污水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相信可以有效推动当地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工作。

常熟污水监控数据统计表

(2)创新点

① 这是一个标准的物联网的应用,借助于3G无线网络实现了设备的即时通讯,并对远程设备进行高效的管理。

远程设备管理系统的拓朴图

② 远程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可以与其它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采集数据,开发相匹配的数据管理平台。

③ 客户端通讯设备对环境、气候的要求较低,适应不同的环境工况需求,工业级设备设计标准具有软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都稳定、高效地运行并实现远程数据的交换。

④ 全面兼容中国电信的CDMA无线网络、中国移动的GPRS无线网络、中国联通的TD-WCDMA无线网络,可能实现无缝对接和兼容,三家运营商可以混用。

⑤ 多种通讯方式可以实时查询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手机或者能上网的电脑都可以对信息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⑥ 报表化管理设备的运行信息和故障信息,实现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管理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维护、保养和维修的效率。

⑦ 对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相关的趋势图,给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提供决策数据。

(3)规模化推广应用情况

目前我公司已经实施了村镇分散污水处理设备远程管理系统:

目前系统运行顺利,已经把安装于江苏、上海、福建、云南的污水处理设备实现远程管理,将有序地实施和推广。

四、主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及技术风险

(1)经济效益

目前,项目产品在常熟市、云南滇池完成示范点建设,进入推广阶段,带动效应在上述地区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市场需求及目前公司的生产能力,我们确定的目标市场是,先苏南后苏北,先从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沪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后进入被纳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福建、湖北、湖南、重庆、山东、安徽等示范省,已求得最大收益。

① 投资回收期(年)

投资总额(项目实施3年)预算120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常熟市示范点建设,750万元用于已销售安装产品的远程监控,150万元用于企业内信息化研发投入,由于产品特殊性,随销售的同时已取得收益,所以,具体项目投资回收期较短,将会在一年内收回。

② 预计年产量,品种、产值、利税

2013年,预计产量17000套,产值2550万元,利税638万元。

2014年,预计产量22000套,产值3300万元,利税829万元。

2015年,预计产量30000套,产值4500万元,利税1122万元。

(2)社会、环境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