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慢性病患病情况

慢性病患病情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09:53: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慢性病患病情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广泛流行,已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病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云南省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4~2005年云南省居民死亡率为655.61/10万,慢性病占总死亡的74.85%。因此,及时掌握慢性病患病及控制情况,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和干预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辖区内18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居民)。

1.2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15个乡镇和4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38个自然村(居委会)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

1.3统计方法 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分层因素,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1.1性别 此次调查男性1178人,占49.14%,女性1219人,占50.86%,男女性别比为1:1.04。

2.1.2年龄 被调查的2397名居民中,18~39岁、40~59岁、60岁及以上年龄组居民分别有1071人、965人、361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4.68%、40.26%、15.06%。

不同性别各年龄组被调查居民人口数中,男性居民所占比例最高的是18~39岁年龄组,占44.74,而女性所占比例最高的也是18~39岁年龄组占44.63%。见表1。

2.2主要慢性病及患病情况

2.2.1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被调查的2397人高血压患病率20.53%、知晓率59.35%、治疗率77.40%和控制率9.39%。见表2。

2.2.2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被调查的2397人中糖尿病患病率4.13%、知晓率48.48%、治疗率78.72%和控制率31.31%。见表3。

3讨论

篇2

1.1 资料 来自天津市慢性非传染病发病监测管理系统,调取2010 年河北区慢性非传染病发病监测数据。

1.2 方法 利用慢性非传染病发病监测管理系统,由各级医疗机构填写天津市非传染病发病新发病例报告卡,逐项审核,汇总输机。

1.3统计方法 利用Excel 2003进行率的计算,利用SPSS 16.0进行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人口情况 2010 年全区平均人口为 632 606 人,其中男性为 318 839 人,女性为 313 767 人,性比值为1.02。60 岁以上老年人有 195 476 人,占总人口的30.90%,65 岁以上老年人有 128 784 人,占总人口的20.36%,目前已进入老龄化。

篇3

LUO Wenji,CHEN Hongjiang,HUANG Lijuan.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drug consultation in chronic patients,to explor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ultation.Methods The consultancy report of the chronic patients.By the way,consultation of consulting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result by satisfaction index,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dy.Results Drug selectio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total amount of 27.44%; 47.99%was the consultation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drugs; 13%was the drugs related information consulting; 11.57%was others.Conclusion Drug consult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get medicine information,and it is a valid way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Chronic patients; Drug consulting; Rational drug use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广大患者对药物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对用药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药物咨询服务在各大医院得到高速发展。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对药物咨询的需求最多[1]。因此,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药物咨询服务的质量,对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等,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一般资料

数据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药物咨询记录,按时间顺序每月随机抽取30份,共720份。

2 方法

2.1 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查看门诊慢性病患者药物咨询记录,以药物咨询方式、咨询内容、咨询问题有效回复率及咨询结果满意度为考察指标,收集门诊慢性病患者药物咨询的相关信息数据。

2.2 数据处理 把收集到的信息数据用Excel 2003 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3 结果

3.1 药物咨询的方式 药物咨询方式有两种。其中有681人通过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进行咨询,占总咨询人数94.58%;通过电话进行咨询的有39人,占总咨询人数的5.42%。

3.2 药物咨询内容 咨询内容包括:药物选择信息咨询;药物基本信息咨询;药品相关信息及其他信息咨询。具体内容构成见表1。表1

药物咨询的内容构成(人次,%)

咨询内容类型编号咨询内容咨询人次构成比

药物选择信息1确诊后药物选择3471048(27.44)

2就诊前药物选择104

3药品适应证241

4药物禁忌证231

5药品的比较与选择125

药物基本信息6药品库存2131832(47.99)

7药品价格396

8药品有效期23

9药品成分及名称36

10药品疗效356

11药理作用12

12剂型、剂量及包装规格249

13有效期34

14质量46

15贮存保管87

作者单位:519000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咨询内容类型编号咨询内容咨询人次构成比

16用法用量259

17服用药物的疗程121

药品相关信息18特殊人群用药23496(13.00)

19用药注意事项169

20药品不良反应214

21配伍禁忌19

22药物过量或不足8

23药物相互作用47

24用药合理性16

其他信息25咨询病情13442(11.57)

26药学概念及相关知识38

27服药时间及饮食的关系212

28相关疾病的知识及健康常识45

29饮食注意事项31

30中西药物合用27

31说明书解答65

32退药11

总计38183818(100)

注:患者每咨询一项内容,按1人次计算3.3 药物咨询的结果满意度及咨询问题的有效回复率 药房药物咨询窗口及电话咨询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9.42%和92.31%,总满意度为99.03%;患者咨询问题的有效回复率分别为97.07%和89.75%,总有效回复率为96.67%。

4 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已从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药师与医师、患者沟通的重要途径。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经济和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药物治疗[2]。慢性病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情况复杂,往往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对用药指导的需求比例高,完善其咨询的质量,是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目前,药物咨询主要以开设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窗口或独立的药学咨询门诊及电话咨询两种方式为主。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选择在门诊咨询窗口进行咨询,占总咨询量的94.59%。患者在药物咨询窗口咨询可直接与临床药师进行交流,药师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及就诊情况后,所提供的药学信息针对性强,咨询问题的有答复率及患者满意度高;电话咨询因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因为患者表述不清,问题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咨询结果不理想,患者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与之相比网上咨询更具优势,可作为下一步发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重点方向。

慢性病患者用药的持续时间长,患者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及可获得性的关注度高,这点从统计数据得到印证。临床药师应该重点围绕以上问题开展药物咨询工作,不但要加强药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临床知识基本知识及医疗保险政策、药政法规、药价等相关知识,并利用咨询窗口的计算机上安装的药物咨询、药物相互配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选择与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软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物咨询服务。

慢性病患者一般年纪较大,普遍缺乏基本医疗知识,对自己的病情及医生交待的医嘱等信息不清楚,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初期对慢性病的治疗持续性认识不足,对用药方案的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造成用药不合理,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临床药师在提供此类患者咨询服务时应注意以上问题,运用娴熟的沟通技巧,正确引导患者自觉接受合理的药物治疗。

患者对有关药品的厂牌、规格、剂量、剂型、用法、用量、疗程、储存等基本信息的关注度也很高。临床药师要加强与医师、患者的沟通工作,及时掌握临床最新用药动态,并结合医院的可供基本药物相关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选择、适宜的用药途径和合理的服药方案等药学建议。

患者对用药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量是否适合等专业性强的问题缺乏认识。调查显示患者对此类问题的关心的程度较低。这些问题存在,影响药物的疗效,会导致治疗失败,浪费医疗资源,甚至发生药疗事故等严重问题。临床药师在发现类似问题时应该以专业的角度,以药效学和药动学等知识为基础,及时提醒医师及患者,结合实际临床情况,为其提供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药建议。

提高慢性病患者药物咨询的质量,加强药师与临床的联系,有效地向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药学服务,不但是降低社会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办法,也是医院药学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篇4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期居住在新疆和田地区≥35岁维吾尔族群众为调查对象,有效调查人数共1615人,其中男性631人,女性984人;分为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以上共四个年龄层。

1.2 研究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问卷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完成基本体格检查。现场调查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由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心血管专业医生进行查体及问诊,针对少数民族人群由精通其民族语言的医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家族史、以及身高、体重、血压等人体测量指标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生化指标均使用美国德灵公司RXL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试剂均为日本协和株式会社的原装试剂。

1.3 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用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用简化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86×(SCr)-1.154×(年龄)-0.203×(0.742女性),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 发表的肾脏病人生存质量指导( K/DOQ I)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标准[3]分期,分期在1期以上的均定义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表1 K/DOQI中的肾功能分期标准

分期 描述 肾小球滤过率(ml/min)

1 肾功能正常 大于等于90

2 肾功能轻度下降 60~89

3 肾功能中度下降 30~59

4 肾功能重度下降 15~29

5 肾衰竭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两样本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调查资料基本情况

表2 基本资料情况

年龄组(岁) 男性(%) 女性(%) 合计(%)

≥64 111(6.87) 81(5.02) 192(11.89)

≤45 235(14.55) 482(29.85) 717(44.40)

本次调查有效调查人数共1615人,其中男性631人,女性984人;35~44岁共计192人,占总统计人数11.89%,45~54岁354人,占总统计人数21.89%,55~64岁352人,占总统计人数21.80%,65岁以上717人,占总统计人数44.40%。

2.2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情况

表3 各年龄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情况

年龄组(岁) 人数(%) 患病人数(%)

≥64 192(11.89) 153(79.69)

≤45 717(44.40) 164(22.87)

合计 1615 546(33.81)

本次调查总患病率为33.81%,35~44岁组患病率为22.87%,45~54岁组患病率为28.69%,55~64岁组患病率为36.16%,65岁以上组患病率为79.69%。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和田地区35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为33.81,2006年北京市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9.4%[2],2007年广州市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10.1%[4],本调查结果均明显高于两者水平,提示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CKD患病情况较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国外有数据显示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主要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1999年一项数据显示我国终末期肾病主要与肾小球肾炎有关,占49.25%[5],此地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考虑还与居民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本地区居民食物中盐量相对较大,对肾功能造成影响,居民患病早期就医率较低,早期预防工作欠佳,另外种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本次调查评价肾功能时使用简化MDRD公式,本公式原本为针对美国白种人设计,在对黑人使用此公式时有矫正系数,国内有针对汉族人群的矫正系数,但对于维吾尔族尚未有达成公式的矫正系数,因此此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仅仅作为参考,待使用更为精确的计算公式,尚需更多样本量加以调查研究。

和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远低于全国水平,患者对健康保健的意识较低,未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往往在临床症状明显时就医,此时病情已经进展,本调查提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于以往调查,将给患者本身及政府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此地区居民的健康宣教,做好早期预防工作以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McCullough P A, Jurkovitz C T, Pergola P E, et al. Independent component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state: Result from the 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m (KEEP) [J]. Arch Intern Med,2007,167:1122-1129.

[2] 张路霞,左力,徐国宾,等,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67-71.

篇5

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初始心肌损伤,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变化,伴有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伴或不伴有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左心室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研究,心衰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心力衰竭的住院率、死亡率仍很高。阜新县医院2009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了解阜新县慢性心衰收治患者的病因、诱因和药物治疗的情况。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2月收治慢性心衰患者86例。

病例入选标准:(1)内科病房住院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①有基础心脏病史,症状和体征;②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及左室射血分数≤40%;③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2)2009年1~12月收治患者,排除急性心梗所致的心衰,以及恶性肿瘤、肝肾衰竭所致的心衰。

统计分析:统计并比较住院患者性别、病因、诱因和药物治疗的情况。

结 果

患者86例,男36例,女50例,男女比例1:1.38,女性多于男性。心衰的常见的病因依次为冠心病44例(51.1%),男19例,女25例,高血压33例(41.8%),男14例,女19例,风湿性瓣膜病5例(5.8%),男2例,女3例,见表1。

68例有明确的诱因,依次为感染46例(53.4%)、劳累42例(48.8%)、心律失常14例(16.2%)、贫血3例(2.3%)、甲亢2例(2.3%)、输液1例(1.1%)、栓塞1例(1.1%)。心衰的药物治疗以利尿剂ACEI地高辛为主,其中应用ACEI 56例(65.1%),利尿剂54例(62.7%),地高辛46例(53.4%),β受体阻滞剂36例(44.1%),见表2。

讨 论

慢性心衰各种心脏病的最终结局:近年来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3年顾东风等对城乡居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心衰患病率0.9%,男0.7%,女1.0%,女性高于男性。心衰的病因中冠心病引起的心衰由1980年的36.8%上升至2000年的45.6%,居于首位。高血压病由8.0%上升至12.9%

本调查结果发现,冠心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1.8%居于首位,高血压病41.8%居于第2位。风湿性瓣膜病5.8%。因此,对于慢性心衰的防治重点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等。

本次病例中感染和劳累是最常见的诱因,这可能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弱有关。这也提示心衰病人也需做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篇6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scribe the awareness of knowledge about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 CHB patients. Method: A descriptive design was used in this study. By convenient sampling, 30 CHB outpatients from a tertiary A-level hospital in Guangzhou were recruited into this study. The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and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were used to measure demographic data and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about CHB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activity, diet, mentality and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se patients. SPSS16.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 Most CHB patients know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HB well, but the awareness of knowledge about mother-to-fetus transmission and HBIG is low, most patients are lack of concern about the knowledge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in family. Many patients lack health care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and have unhealthy life style. Some of them don't obey the doctors' advice, don't come back to see the doctor regularly and know little about medication knowledge. Conclusions: CHB patients are lack of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is disease, many of them have unhealthy life habits and don't obey the doctors' advice very well. Doctors and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CHB patients, promote the propaganda of hygiene to the public,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self-health care of the patients, encourage them to rebuilt health behavior, obey the doctors' advice consciously. In this way, the illness of patients can be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y ca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knowledge; 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59-0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程超过半年的乙型肝炎,可有轻重不一的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1]。由于该病病情的长期与反复,许多患者不能按医务人员的指导定期门诊复查、改变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等[2],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患者对慢性乙肝相关知识的缺乏。知识缺乏直接影响了自我护理的能力,造成慢性乙型肝炎多次复发、多次入院,加重了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了社会劳动力的极大损失[3]。而要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做好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描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以及阻断乙肝的传播。

1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了2010年3-4月在樟树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3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有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且年满18周岁,并排除有精神障碍病史、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者以及有其它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躯体疾病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了慢性乙肝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家族史、确诊时间、最近的血清学检查指标等疾病相关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调查表调查了乙肝相关知识,饮食、休息与心态,治疗与用药的情况。并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本组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21~60岁,平均38.20±10.86岁;其中男性居多(56.7%);80.0%的患者已婚;76.7%的患者居住在城镇;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43.3%;患者的职业中工人、公职和农民均占23.3%;家庭人均月收入以2000~3000元的患者为最多(40.0%);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公费为主(63.3%)。

2.2 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与治疗情况:本组的慢性乙肝患者,约有40%患者其家族中有同类患者,其中配偶占41.7%;大三阳患者占66.7%,ALT和AST高于正常值3倍分别占43.3%和60.0%。A/G小于正常值者占53.3%。50. 0%的患者病程大于5年。其它资料详见表1。

表1 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与治疗情况(n=30)

2.3 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2.3.1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慢性乙肝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中,分为乙肝的疾病知识,传染性,预防和消毒隔离知识。知晓率最高(91.7%)的条目为“乙肝可以传染给他人”和“乙肝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给他人”,知晓率最低(16.7%)的条目为“乙肝患者日常用品煮沸30分钟即可杀灭乙肝病毒”。各个条目的知晓情况详见表2。

表2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相关知识了解情况(n=30)

2.3.2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与用药情况主要分为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药物副作用及复诊常识等。本次调查中66.7%的患者在确诊后知道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肝功能,75%的患者不知道百服咛、白加黑等消炎抗菌药对肝脏有损害。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 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与用药知识的了解情况(n=30)

3 讨论

3.1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对乙肝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乙肝的发展及预后知识掌握较差。患者对于乙肝具有传染性及其传染途径有一定的认识,总体掌握较好,但对水和空气等是否是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对于慢性乙肝孕妇、婴幼儿相关乙肝知识及对乙肝免疫球蛋白知晓率均较低。患者对于消毒、隔离知识的了解情况也较差。

3.2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求医行为方面,20%的患者会听信游医、广告、盲目从医,约半数的患者不知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回到医院复诊。在遵医行为方面,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约半数以上的人存在各种不遵医行为,国内研究结果显示,约有59.8%的慢性乙肝患者不遵从医嘱[4],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药物相关知识方面,部分患者对于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并不清楚,尤其是只有23.3%的患者知道消炎药物可损害肝功能。还有56.7%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如需服用其他药物不会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体来说治疗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不足。

3.3 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是稳定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尚未引起慢性乙肝患者足够的重视。本组3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76.7%居住在城市,30~40年龄段最多,他们中有的是领导阶层或个体经营者,他们因工作需要,迫于应酬而饮酒,影响休息;有的迫于对家庭的责任而辛苦工作;有的认为自己年轻,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就行,到老了再注意身体也来得及。还有些自制力差的患者,已有多年的病史,也知道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但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劝告充耳不闻,不注意饮食和休息。

4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尚欠缺,很多患者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遵医行为较差。医务工作者应加强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卫生常识普及宣传,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其建立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遵从医嘱,使病情相对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春荣,王霞,刘颖.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肝脏穿刺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8):75-76

[2] 陈瑞芳,朱娅君.慢性乙型肝炎(CHB)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01):53-54

篇7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24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模式的现代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并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高和控制率低的“四高一低”现象,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范围内大约60%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因此,掌握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结合2006年公众健康调查资料对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慢性病防治对策。

1慢性病患病现状

1.1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现患率较高,生命质量较低,全市慢性病患病率为125.0‰,其中城市居民为119.9‰,农村居民为127.1‰。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合计值和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则高于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

1.2性别与患病情况

男性人群患病率平均为105.14‰,女性人群患病率平均为145.78‰,均低于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且调查地区城市女性居民的患病率是全国水平的1/2,但是农村女性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则高于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

1.3疾病分类情况

在农村居民中,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49.4‰)、肌肉骨骼疾病(25.0‰)、消化系统疾病(14.0‰)、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9.6‰)、呼吸系统疾病(9.1‰),疾病种类与全国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城市居民中,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60.4‰)、肌肉骨骼与运动系统疾病(17.1‰)、内分泌营养代谢和消化系统疾病(12.0‰)、免疫系统疾病(11.2‰)、呼吸系统疾病(5.1‰)。在农村居民中,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46.1‰)、肌肉骨骼与运动系统疾病(27.4‰)、消化系统疾病(15.9‰)、内分泌营养代谢和免疫系统疾病(10.3‰)、呼吸系统疾病(8.8‰)。

1.4 病种分类情况

依次为高血压、其他运动系统病、冠心病、糖尿病、急慢性肠胃炎。城乡比较,城市高血压患病率是农村的1.49倍,冠心病是农村的1.52倍,糖尿病是农村的1.54倍;而农村其他运动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则是城市的2.23倍,急慢性胃肠炎是城市的1.85倍。

2慢性病患病因素分析

2.1年龄、性别与患病率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2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35岁及以后上升速度开始加快。在55岁以前,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略高于城市居民,55岁和64岁年龄组患病率基本相同,但在65岁及以上人群城市地区增高幅度大于农村地区。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在35岁以后增长速度加快。除25~34岁年龄组外,在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以上年龄组均是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对于男性,55岁以后城市居民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对于女性,25~34岁年龄组则是农村地区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

2.3 年龄、性别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5岁以前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25~34岁年龄在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精神病;35~44岁主要是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55岁以上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显著增高。

2.4 婚姻、职业状况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丧偶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40.95‰和322.15‰。农村地区离婚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大约是城市人群的1.9倍。从职业状况看,离退休人员患病率最高,为367.05‰。其次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2.5 受教育程度、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与慢性病患病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少的人群患病率最高,这可能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收入水平、自然保健意识、卫生保健服务等不同有关[1]。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城乡公费医疗组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社会医疗保险组患病率最低。

综上所述,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一是群众对慢性病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还远未得到解决,社区综合防治的观点远未被社会和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慢性病防治专业人才缺乏。二是慢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等因素密不可分。三是无论在城市地区还是在农村地区女性群体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男性,表明女性群体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均高于男性群体。

3防治对策

3.1 建立健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政策和法规

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目标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协调、多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领导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订慢性病防治服务规划,提出贴近生活的有害健康行为的干预策略如控烟、限盐、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策略,把其真正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列入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2],进一步建全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筹资和补偿机制,拓宽慢性病防治筹资渠道,优先投资社区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 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机制,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科学合理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

3.2 确立“大卫生”观念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两大体系的功能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在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意识。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作为医院必须履行职能,发挥医院的优势,为社区健康教育服务,使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综合型转变,这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是解决群众在医疗过程中“贵而不便”的根本出路,具有大医院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3.3 科学规划卫生资源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科学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发展规划.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网络和高质量、高素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队伍,建全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 遵循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的原则,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健康需求、卫生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状况,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卫生资源[3],加强在职教育, 培养全科医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师资培训规范化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4],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3.4 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投资力度

普及卫生知识, 控制和降低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一是应根据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性质和需求,确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近、中、远期目标;拟定具有科学性、通俗易懂的教育计划;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通过教材和辅助教材以及影像化工具,强化各种慢性病的预防和卫生知识,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二是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综合干预活动,社区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社区平台,针对重点人群、不同类型患者,和社区人群的心理、年龄、职业等特点,通过培训、讲座、版面宣传、健康咨询、社区义诊、跳保健操、编唱慢性病防治知识歌曲、开展慢性病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慢性病对人群健康带来的危害,干预和矫正有害健康的行为。

3.5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服务对象由患者向社区全居民转变、工作职责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服务方式由坐堂行向送医上门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城乡社区要大力培育由社工、义工、全科服务团队组成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团队,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筛查,以提高慢性病患者发现率。同时,应对筛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锁定高危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动态管理,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靖康宁,刘佳,罗世坤,等.重庆市中梁山社区主要慢性病现状与防治对策[J].重庆医学,2009,38(11):1284.

[2]苏玲玲,李士雪.潍坊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7,5(6):5.

篇8

1.1一般资料 新城社区35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有效资料1000份。

1.2调查内容 居民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

1.3方法 调查员由我站医护人员组成,调查前统一培训。采取下社区筛查、询问病史的方法,调查表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不能填写的,由调查员帮助填写,并完成相应的体格检查。调查数据运用Epidata调查表格式录入,运用SSP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2结果

2.1慢性病患病情况 在1000份样本中,其中男性总数为305例,女性总数为 695例,男女性别比为0.44:1。35周岁~59周岁年龄组占总数的63.8%,60周岁以上年龄组占总数的36.2%。患慢病的有551例,慢病患病率为55.1%。本次慢性病调查方案,涉及慢性病中的常见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白内障、心脏病、颈椎病、结石、肿瘤等。

2.1.1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高血压根据WHO1999年的标准,本次调查检出高血压 380例,患病率为38%。其中男性136例,女性244例。本次调查检出的高血压患者中,已知病史的有345例,占90.7%,新检出的患者 35 例,占9.2 %。调查人群中已知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345例中,其中规律服药的有329例,占95.4%,不规律服药的患者有16例,占4.6 %。目前血压控制较好,处于正常水平的有 323例,占93.6 %,控制不好、血压仍然偏高的有22例,占6.4%。

2.1.2高血脂症的患病情况 高血脂症检出102例,患病率为10.2%。其中男性41例,女性61例。

2.1.3结石的患病情况 结石检出101例,患病率为10.1%。其中男性29例,女性72例。胆结石83例,占82.2%;肾结石16例,占15.8%;其他2例,占0.2%。

2.1.4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糖尿病检出93例,患病率为9.2%。其中男性42例,女性51例。一型糖尿病16例,占17.4%;二型糖尿病72例,占78.3%;其他5例,占5.3%。

2.1.5其他慢病的患病情况 胃及十二直肠疾病检出67例,患病率为6.7%,其中男性29例,女性72例。

2.2危险因素分析 见表1。

2.3获取健康知识途径 见表2。

篇9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剧,医药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1]。慢性病的病因不像传染性疾病那样确定,往往是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依存。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是一项新兴的卫生事业,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疾病防治战略的转变,这项工作将显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宁夏四个区市(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市)年龄大于15岁的社区居民。

1.2 方法 本研究按照等容量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第一阶段是按照宁夏的行政区划进行分层抽样,第二阶段综合社会经济、人口构成等指标每个区统一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以住户为样本单位,每个居委会抽取50户做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制定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

1.3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的形式,问卷内容根据宁夏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包括家庭成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和15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健康影响因素表。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1)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医疗保障形式等);(2)当年自报慢性病患病情况;(3)行为特征(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健康体检等)。

1.4 有关概念的定义 (1)慢性病:①调查的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诊断明确有慢性病,包括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等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②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了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以上二者有其一者,即认为患慢性病。(2)肥胖:根据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规定BMI值≥28为肥胖。(3)吸烟:有吸烟史且吸足100支烟(美国CDC)。(4)饮酒:最近1个月酒精摄入量超过1.5kg白酒。(5)体育锻炼:每周锻炼不足3次或每次持续时间少于30min(WHO)为缺少体育锻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双输录入,经核查录入无误并通过逻辑检查后,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不同人群患病率的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了2487名居民,性别构成男性1274人(51.2%),女性1213人(48.8%)。调查地区的年龄分布在25~34岁、35~44岁和≥65岁的人口分别为564人(22.7%)、474人(19.1%)和486人(19.5%)。文化程度结构中,文盲半文盲居民349人(14.0%),小学居民331人(13.3%),初中居民 793人(31.9%),高中、技校居民468人(18.8%),中专居民176人(7.1%),大专居民231人(9.3%),大学及以上居民139人(5.6%)。婚姻构成中,未婚居民300人(12.1%),己婚居民2057人(82.7%),离异居民24人(0.9%),丧偶居民106人(4.3%)。

2.2 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 见表1。宁夏调查的社区中居民自报患慢性病的人数为339人,慢性病患病率为13.6%。在家庭入户调查时,对家庭应答者进行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率的调查,主要了解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的情况。表1 不同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

2.3 慢性病患病率的单因素χ2分析结果 见表2。此次研究调查了与慢性病可能有关的14个因素,经χ2检验宁夏城市慢性病患病率在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工资水平、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等9个因素上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慢性病患病率的单因素χ2分析结果

2.4 居民自报慢性病构成 慢性病主要疾病构成包括循环系统疾病65.57%、内分泌系统疾病15.48%、消化系统疾病7.49%、呼吸系统疾病4.49%、运动系统疾病3.89%、损伤中毒1.24%、其他1.84%。

2.5 慢性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3。 基于以上单因素分析的基础,研究将进一步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多个因素对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以“是否患慢性病”为反应变量, 以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做为自变量。并在纳入标准为0.05和排除标准为0.10的水准下筛选自变量。筛选出来3个影响因素分别为肥胖、年龄和民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增加。肥胖患者和汉族增加了慢性病患病的危险。表3 慢性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水平正逐步上升,死亡水平居高不下,慢性病负担不堪重负,其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刻不容缓,如能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降低患病率水平的可能性是肯定的,而且效果也会相当可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宁夏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的慢性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65.57%)、内分泌系统疾病(15.48%)、消化系统疾病(7.49%)、呼吸系统疾病(4.49%)等,与一些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3]。

通过单因素的χ2检验分析发现宁夏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民族、年龄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工资水平、肥胖和参加体育锻炼这9个因素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汉族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回族,肥胖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正常者高,丧偶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最高,这与高年龄有关,文化程度和职业与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呈现低文化层次,以及离退休人员患病率较高与1998年全国及宁夏城市调查结果一致,可能与老年离退休人员和无业、失业中低文化层次所占比例高有关。医疗保障形式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最高,这有可能与该人群大多为户籍人口,与其年龄结构、职业有关。工资水平中较高工资水平的居民比低工资水平的慢性病患病率高,可能与生活行为、饮食习惯等原因有关。缺乏体育锻炼的居民较不缺乏体育锻炼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可能与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有关。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民族和肥胖。也就是说,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年龄和肥胖对慢性病的影响与其它文献报道结果相同[4-5],汉族较回族慢性病患病率高。

影响居民慢性病患病最大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肥胖,其次是民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逐渐老化,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减弱,机体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另外年龄越大,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时间就越长,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的防治。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度相关,可引起关节痛、消化不良和气喘,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因此,肥胖能增加慢性病患病危险,这与国内外有关报道是一致的[6]。宁夏是回族的聚集地,回族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喝酒等使慢性病患病危险降低,因此汉族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林延君,卞鹰.居民失能相关健康状态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25):37-39.

[2] 费小兢,马菊萍,华雪涛,等.吴县市慢性病现患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2(10):34-35.

[3] 顾凯,史方,李建新,等.上海市主要慢性病患病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3(12):112-115.

篇10

对象与方法

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共抽取我区4个生活社区和4个功能社区的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及测定血生化指标。

方法:用2002年昌平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3年昌平区农村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及2005~2006年北京市慢性病监测资料,对我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判定标准:①高血压:依据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②糖尿病:经2级以上医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或空腹血糖≥7.0mmol/L者。③中风:经2级以上医院确诊的中风患者。④超重、肥胖: BMI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⑤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6.00mmol/L,甘油三酯(TG)>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6mmol/L。

质量控制:所有调查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统一的体检标准,北京市疾控中心人员负责质量控制。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单[LL]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 果

性别、年龄分布:2002~2006年共收集资料齐全1795人份,其中男861人,女934人。

慢性病患病情况:①高血压患病率41.89%,以2004年昌平区常住人口进行标化后为30.02%,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X2=199.942,P

慢性病危险因素的 logistic回归分析:

(1)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6个有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P

(2)多因素分析:将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做应变量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各自变量进行多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各回归方程。结果:①高血压7个影响因素:高血压家族史、性别、年龄、TG值、体质指数、LDL-C值和职业。②糖尿病5个影响因素:糖尿病家族史、LDL-C升高、腰臀比值(中心性肥胖)、年龄。③超重肥胖3个影响因素:LDL-C值、吸烟和高血压。④血脂异常4个影响因素:糖尿病、体质指数、年龄和高血压。

讨 论

昌平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本次分析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与苏州市调查结果一致[1]。年龄分布中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年龄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40岁以上发病更为显著,与广州市报道结果近似[2]。

重视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已广泛用于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年龄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家族史是高血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①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充分发挥各部门慢性病防病职能;②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掌握各种危险因素的动态变化情况;③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将工作深入校园,使慢性病防治从小抓起;④做好吸烟、饮酒的干预工作;⑤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平衡膳食活动,减少糖、盐和脂肪的摄入;⑥开展居民晨练和晚练活动,组织社区居民有规律地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帮助社区居民培养良好的防病意识。

参考文献

篇11

1.1 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将王佐地区根据村委会共分为8层,每层随机抽取1~2个自然村,每村随机抽取50~100户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2 调查方法 北京市统一制作的家庭健康档案调查表,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 。(2)个人行为习惯 。(3)慢性病患病情况 。(4)家族史 。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采取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2]。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哮喘二级或二级以上医院诊断。

1.4 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经对比、逻辑判断查错及核实纠正,然后采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共抽样调查3659人,有效应答率100%,调查人群性别比例1:1.01(男1759人,女1900人)。各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29岁及以下年龄组的为800人,30~44岁年龄组为1094人,45~59岁年龄组为1189人,60岁以上年龄组为576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的有1105人,中学程度的有185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98人。

2.2 常见慢性病现患情况 此次调查的3659人中,患慢性病1885例,总患病率为51.52%。其中,自报高血压病人933例,冠心病人331例,糖尿病人298例,脑卒中118例,哮喘病人57例,自报患病率分别为25.50%、9.05%、8.14%、3.22%、1.58%。我们还发现近年中青年慢性病发病率大幅攀升,发病年龄不断走低。

2.2.1 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情况 男性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2.98%(756/1759),女性总患病率为59.42%(1129/1900),男女性别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各类疾病分类对比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哮喘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不同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高,并且不同文化程度自报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哮喘和脑卒中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

2.2.3 不同年龄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五种主要慢性病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段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 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特点

2.3.1 高血压的患病概况 高血压自报现患率为25.50%,在所有慢性病位居第一。男性高血压为23.31%,女性为27.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职人员中,高血压现患率最高的前二种职业依次为家务(36.85%)和司机(21.13%)。其次,这类人群医学常识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很少自愿做健康体检。例如司机工作时必须注意力失调,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节后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高血压病人占全部病人数的49.50%。能规律服药的仅为56.25%。

2.3.2 糖尿病的患病概况 糖尿病自报现患率为8.14%,男性为6.59%,女性为9.58%,男女糖尿病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知糖尿病病人在全部病人数的15.81%,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OR值明显上升。现职人员中,个体经营者和干部职员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2.76%和11.13%。但干部职员患病率不高,这可能与他们能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对相关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很大关系,可见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是减少慢性病发生的有效手段。糖尿病人中规律服药率为86.86%,其中,60岁以上人群有近30%的老人从未测过血糖。

2.4 生活行为方式及相关危险因素水平

2.4.1 吸烟与饮酒 男性经常吸烟的为34.16%,偶尔吸的为21.25%,已戒烟1年以上的4.86%;女性经常吸烟的为3.51%,偶尔吸的为9.67%。40岁以前的年轻人中上升的趋势更明显。有23.85%的男性、29.54%的女性经常被动吸烟(每天超过15 min)。男性经常喝酒的为17.86%,偶尔喝的为35.64%,已戒酒1年以上的2.56%;女性经常喝酒的为0.98%,偶尔喝的为13.20%。

2.4.2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职业性体力活动以“不太活动”和“轻中度活动”为主。锻炼类型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天锻炼”、“每周1~2次”、“每周3次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6.55%、24.53%、38.92%,每次锻炼时间“<30分钟”、“30~60分钟”、“6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为38.24%、47.62%、14.14%。

2.4.3 饮食习惯与肥胖 居民口味一般、偏油、偏咸、偏甜、偏辣的比例分别为44.15%、25.16%、19.53%、8.62%、2.54%。居民肉、蛋白、奶消费增多,超重者占38.97%,标化率为37.81%。

3 讨论

3.1 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本次调查显示,王佐社区主要慢性病现患率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哮喘。不同慢性病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均有关,这些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我们应针对这些疾病发生的人口学特征,对社区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健康需求,增强健康意识。

3.2 常见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几种常见的慢性病均表现为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及明显的阳性家族史。这种增龄性趋势可能是由于治病因子的长期作用,逐步积累致器官损伤;阳性家族史是慢性病重要的易患因子之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睡眠质量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等。我国是冠心病低发、脑卒中高发的地区, 脑卒中发病率约为冠心病的1倍[3]。本次调查人群中脑卒中(3.22%)患病率低于冠心病(9.05%), 可能与脑卒中死亡率较高有关。脑卒中多发生于老年人, 年龄越大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越高[4]。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自觉症状才服药,无明显不适即自行停药。因此,我们要立足社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科普读物、讲座、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慢性病的知晓率和防治知识, 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3 慢性病相关因素广泛存在 WHO宣布,在影响健康的因素方面,行为因素占60%[5]。本次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他们并没有因为患慢性病而自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在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老年人中尤其明显,未采取控制措施,饮食不合理,不经常运动、超重、肥胖者占相当大的比例。部分患者在吸烟、饮酒的同时还存在高盐、高脂饮食。可见老年人许多慢性病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社区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临床实践证明,只要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如高盐、肥胖、吸烟、饮酒等),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就可以使慢性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发生。因此有必要在社区开展戒烟、控酒、体育锻炼、平衡膳食等健康促进活动,从而降低人群中的危险因素水平,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一步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

3.4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只要制定正确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慢性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美国和芬兰的成功经验即说明了这一点[6]。加强慢性病的领导,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基础、个人和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卫生服务体系,调整卫生服务资源与方向,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中远期防治规划。通过各种宣传形式,深入社区、站段、工厂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倡劳逸结合,消除精神紧张,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努力做好“一级预防”。对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二级预防”。积极治疗并发症,对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对已有并发症患者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提高其生活质量,做好“三级预防”。

总之,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随访,提高精神状态是预防控制慢性病得力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Yach D,Hawkes C,Gould CL,et a1.The global burden of chm―nic diseolses:overcoming impediumevhs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1[J].JAMA,2004,29(4):2616-262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3):483.

[3]姚崇华,刘淑倩,左惠娟.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概况[J].心脑血管病杂志,1999,18(4):241-244.

[4]李世绰.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93,8(10):577-578.

篇12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来源于鄞州区统计局,环境资料由鄞州区环保局提供,死因数据来自于鄞州区疾控中心收集的各乡镇监测上报的死亡原因登记卡片,并通过死因监测软件导出,主要慢性病流行病学资料经过问卷调查和测量得出。所有资料数据来源可靠、准确。

方法辖区内年满35周岁以上者,具有5年以上本地居住史均为本次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经济收入、医疗保障、相关知识、态度,生活饮食行为及生理参数测量,如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

结 果 2006年鄞州区年平均人口780126人(其中男385154人,女394972人),比去年增加了1.01%,男女性别比值98:100。出生率6.80‰,出生男女性别比值104.55:100。2006年全区总死亡率566.83/10万,婴儿死亡率为7.94‰,新生儿占婴儿死亡总数的66.67%,新生儿死亡率为4.57‰。全区2006年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心脏病。

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病患病率为31.6%,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2.7%(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为标准,以下同);糖尿病患病率为7.8%,标化率为5.1%;冠心病患病率为3.8%,标化率为2.3%;恶性肿瘤为0.9%,标化率为0.4%;脑卒中为1.3%,标化率为0.9%;痛风为0.6%,标化率为0.4%。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慢性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成为鄞江镇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高血压病患病率在所有慢性病中患病率最高,成为最主要的慢性病。其他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低依次为糖尿病患病、冠心病、脑卒中、痛风、恶性肿瘤。高血压男性患病率为30.8%,女性为35.7%,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糖尿病男性患病率为3.5%,女性为7.3%,女性是男性患病危险性的2倍。冠心病男女患病率无差别,均为3.8%。恶性肿瘤患病率为0.9%,男女无显著差别。脑卒中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别。痛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各年龄段患病率不同,且随年龄增大患病率也增高:各种职业糖尿病患病率不同,患病率最高的职业组是离退休人员为11.7%,其次为渔民、农民和下岗或待业人员均为7.1%。

篇13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的结果修改完善后进入正式调查。正式调查前全面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标准。采用入户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调查,所有问卷由调查人员填写并当场收回。

1.2.2调查工具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东莞市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现状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内容: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水平、医疗保险状况等;患病情况,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护理需求,包括对健康指导、定期体检、上门诊疗服务、家庭访视、家庭病床等的需求;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经济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医疗保险等。

1.3统计学方法用EpiDate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371名调查对象中,患调查问卷中所列举疾病者267名(71.97%),其中患两种及两种以上疾病者105名(28.30%)。患病居前5位的依次是高血压病、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分别占39.34%、15.90%、10.51%、5.40%、2.70%。

2.2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现状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服务项目中,目前需求最高的前5项分别是定期进行体检、提供健康知识宣教、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和家庭访视、慢性病长期护理、上门诊疗服务;需求性较低的是提供生活护理服务和临终护理。

2.3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选择护理服务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患病情况、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越低,护理需求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护理需求越大;所患慢性病程度越重,护理需求越迫切。

3讨论

3.1东莞市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需求现状东莞市大岭山镇辖下共24个村委会(社区),老年人(60岁以上)所占人口比例约为12%,人口结构已经呈现老龄化趋势,个别社区60岁以上老人所占人口比例更是高达17%,老龄化的情况不容忽视。本次调查显示大岭山镇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71.97%,其中患两种及两种以上疾病者占28.30%。说明社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且年龄越大,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比率上升,这与国内王春梅等的调查结果一致。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决定了病人康复过程主要围绕家庭和社区开展,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越多,病人就越希望获得来自社区快捷、有效的护理服务,以促进其早日康复。本调查显示,在家庭护理需求中排在首位的是健康体检,其次是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和家庭访视。但目前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较低,社区护理服务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乡镇社区护理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力资源有限,以及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及范围还不了解等。调查发现影响老年人选择社区护理主要是费用问题,慢性病患病程度、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均不同程度影响其生活质量,从而制约着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

3.2建议及对策

3.2.1进一步完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岭山镇已初步为镇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社区老年人存在的不同健康问题和患病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但仅限于建档时社区老年人的患病情况,缺乏阶段性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监测和护理需求记录,健康档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实现动态管理,大岭山镇政府2012年举办了“情系社区,呵护健康”为主题的社区健康服务,为所辖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身体检查,对老年人的患病情况及护理需求进行了跟踪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体检结果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完善和更新了健康档案,实现了动态管理。这项举措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普遍欢迎,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首要需求。

3.2.2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保健工作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医院外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工作。本研究调查发现老年人护理需求比例较高的是上门诊疗服务和家庭访视。大岭山镇现有1个社区医疗中心和9个卫生站,目前10个社区医疗站点均有一支医疗“单车队”,这支由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组成的医疗保健小分队,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形式深入居民社区、家庭。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测血压、进行身体检查,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提供定期的复查,了解病人服药的效果,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针对一些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宣教,针对老年孤独等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医师团队足迹遍布乡镇社区,每月随访人数超过4600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