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3 10:41: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危机的主要防治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前言
对于泡沫一词,根据前美国经济学会会长金德尔伯格的定义,它是指一种或几种资产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陡然地上升,引发投资者产生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预期,从而投入大量投机资本,最终使价格飚升脱离其价值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状态。
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市场基础价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快,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本文从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入手,对美国、日本和东南亚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房地产泡沫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我国不断升温的房地产热潮有所警示。
二、房地产泡沫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曾发生过由于房地产泡沫而引发的危机。最初发生问题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主营房地产存贷款业务的储贷会,其后波及到商业银行。储贷会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资产额。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度逼近商业银行的40%,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份额达到商业银行两倍之多,是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战后繁荣时期中,在国家优惠政策推动下,储贷会一度发展极为迅速。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其他金融机构加入竞争行列,各种条例的取消也使储贷会丧失利率优势,支付能力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房地产客户违约率从1988年2.25%猛增到1990年6.54%,因而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专门从事房地产的储贷会则普遍陷入严重困境之中。到80年代中期,商业资产供给超过了需求,在德克萨斯州城市里空房率达20%甚至30%,导致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其中以西南部各州为甚,致使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贷机构贷款损失惨重。
从2000年开始,股市“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导致近40年来最低的利率和低收入增长率,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出现了与房主收入增长率相反的趋势,房地产“泡沫”有所上升。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02年曾否认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但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其实很大。目前正在袭击世界经济的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充分应证了当初一些经济学家的正确判断。
(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
日本地价偏高的问题一直存在,随着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复苏,日本的地价尤其是城市地价也以惊人的速度上涨。1955年到1980年的25年间,日本城市地价的年最高增幅达到42.5%,年涨幅超过20%的次数就有8次。一项关于地价指数与价格指数之比的考察表明,1986年日本地价指数与物价指数之比大约是1956年同期的25倍。从1986年开始,日本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地产价格膨胀,涨幅惊人。到1987年末,日本全国的地价总额已经折合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了1990年地产泡沫破灭前夕,日本地价指数与物价指数之比在短短四年内迅速攀高至1956年的68倍。
日本此次地价泡沫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逐步开始推行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使日元利率自由化的举措;二是日本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整为地产泡沫的出现提供了便利;三是因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土地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整个国家对于土地和房产都有一定的心理偏好,以土地或房产的方式保有财富也是泡沫出现于房地产业的重要心理基础。
1990年,日本的地产泡沫由于政府干预等原因开始破灭,房价大幅回落。这次地产泡沫破灭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投机于房地产的企业大量陷入财务危机,各金融机构由于贷款难以回收和持有的地产抵押贬值,纷纷倒闭。这种混乱的局面最终造成了日本经济长达十年的低迷。
(三)东南亚的房地产泡沫
有关专家认为:银行信贷扩张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东亚金融危机中具有代表性的泰国、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地区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泡沫危机表明: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不仅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泡沫崩溃和经济、金融危机中也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东南亚各国在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部门。据统计,泰、马、印、菲的金融机构投放到房地产的资金占其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29%、20%、11%。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房地产日益暴露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大量楼宇闲置。泰国房屋空置率高达20%,菲律宾为15—20%,印尼为18%,马来西亚的数量也不少。房地产价格下降,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直接的后果是银行的呆账、坏账大幅度增长。房地产危机导致银行危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遭受极大破坏。因此,消除导致泡沫经济的深层因素,力戒发生泡沫经济,是处于经济发展和开放的国家应引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三、国际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比较分析,各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共同原因,主要有政府宏观调控失误、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等。
(一)政府宏观调控失误
政府行为对房地产泡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土地市场不成熟及相应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所采取的政策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在土地供给有限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温床。不论是何种情况的调控不当,都容易引起泡沫现象。例如以“政、官、财”一体化为特点的日本政府在经济泡沫化过程中采取种种政策将国家发展目标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业,原来应该投向物质生产建设的资金也转而流入金融投资领域。政府的诱导、投资者的冲动与金融机构本身存在的内部不完善结合在一起。在政治、企业、社会三种力量的推动下,房地产投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二)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
由于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商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其开发资金主要来源就是银行贷款。但金融支持过度,大量的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就会不断堆积金融风险,给泡沫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东南亚国家。在没有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督和立法机构的情况下,许多银行或是直接贷款给房地产等高回报率的领域或是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将资金变相投入房地产公司。这些资金的流入使房地产价格极速膨胀。
(三)宽松的金融环境
宽松的金融环境为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纵观各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会发现其中或多或少都有金融环境的因素。例如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的《放松管制和货币管理法案》中有关取消利率最高限度、放松资金来源、允许各种带息支票存在、同意各类存款机构分区域交叉等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发展,但是也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四)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提供渠道;另一方面,错误的经济信号将误导大量的国际游资在国际间流动,则可能会成为国际游资流入国出现资产泡沫的原因。房地产泡沫在这种条件下,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的升值,相应的中国的资产价格相对于国外资产价格也有很强的上涨预期,所以流入中国的投机资本很多投向了房地产市场。例如我国2004年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6099.32亿美元,其中后三个月外汇储备猛增954亿美元,几乎占到全年增加额的一半。然而,这三个月的贸易顺差总和却仅仅只有280.7亿美元。这增加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流向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反过来,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又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过度的投机造成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这是一个正循环的强化过程。
四、房地产泡沫的防治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整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吸取国际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教训,预防和减少我国房地产泡沫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防止政府调控失误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政府应该对该行业进行干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的改变,对房地产的影响往往是巨大而深远的。单一的应对措施往往无能为力,所以政府要采取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二)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防止银行贷款的过度支持
推动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等。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的措施来预防房地产泡沫。比如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检测和调控,公开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情况,设计合理的土地税制来控制土地投机,比如土地增值税、土地闲置税等等。与此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形成具有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房地产二级金融市场,以分散银行信贷风险。
(三)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防止低利率形成的宽松金融环境
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严格审批房地产贷款。资金是房地产投资过热的资本来源,控制了源头就从根本上控制了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过热。因此金融机构要合理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来进一步规范房地产融资的行为。
严格审查住房开发贷款发放条件,切实加强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强化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规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管理。
(四)警惕过剩的国际资本流动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高投资率以及大力吸引外资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资金流向监管措施,以防止国际短期投资的投机性涌入。
加强对外资的监控,主要应采取以下的措施:要以外资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以长期外债为主,短期外债为辅,控制外债的总规模;控制外债的投向,鼓励外资投向技术领域,严格限制外商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的规模;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还应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生产能力,提高抵御外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各国积极的经济政策刺激下,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即全球正在进入“后危机时代”。此次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冲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和动荡不安,产品外销受阻,国内需求不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中小企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这个后危机时代把握机遇,转危机为转机,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
1.1 全球金融格局改变与金融监管体系加强
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下降,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全球金融重心正在从西半球偏向东半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监管。人们感受到了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与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1]。2010年g20峰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表示将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币值低估国转移6%以上。其中,中国的份额将从3.72%升至6.3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1.2 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危机是由于科技创新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推动力而引发的。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由1857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由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现在,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目前,全球经济都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研究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必须的选择。
1.3 环保问题空前严重,低碳经济渐成时尚
在金融危机下,各国正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正成为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方向。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各国正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一场以开发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欧盟已计划启动“绿色汽车”、“低能耗建筑”、“未来工厂”三大行动,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计划让新能源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驱动力;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尤其是能源和环境技术开发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2]。
2 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行绿色管理,走低碳之路
后金融危机要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小企业如何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此次机遇,完成自身的凤凰涅槃,是管理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化危机为转机,重新在市场上获得发展,离不开“绿色管理”。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各个环节着手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系统的实施绿色管理,首先要构建绿色管理体系,即绿色企业文化、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再循环和绿色管理评价体系[3]。
2.1 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前提,也是绿色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具有绿色意识,企业才有可能实施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开发、设计等,需要研发人员的绿色价值观发挥作用。
2.2 绿色生产
这里的生产是广义上的生产,指产品从设计到产出的整个过程。本文认为,绿色生产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包装三部分内容。
①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就是进行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将环保意识加入到产品设计中。
②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指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制造过程的全面监控,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型措施。
③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就是按照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最小化的原则,对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2.3 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即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过程中,都以 “绿色理念”为指导,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包括收集绿色信息、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树立绿色形象等。同时广告的绿色效应非常重要,它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又加深人们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观念[4]。
2.4 绿色再循环
绿色再循环就是将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加以充分有效地循环再利用,从而最小化地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企业可设立绿色处理部门,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和拆卸处理等工作,然后将拆卸后的零部件重复使用,或者处理后再投入使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5 绿色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管理体系实施成功与否,要从企业内外部效益来看,内部效益指企业的经济效益,外部效益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指标来测量,以检验绿色管理系统实施的效果。
绿色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绿色企业文化,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规定了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是绿色管理的中心工作,绿色再循环对企业实现绿色经济起到辅助作用,绿色管理的效益评价提供了衡量绿色管理效果的标准。
3 如何建立企业绿色管理体系
我国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进行管理监督和政策引导。企业构建高效绿色管理体系,固然离不开企业外部的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规制,然而从根本上还要靠企业的自觉行动,从企业战略和战术层面确保绿色管理体系的运行[5]。
从企业战略层来讲,企业要以绿色战略为指导。绿色战略是构建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的灵魂。绿色战略的制定要求企业进行使命和目标的重构以及战略重构。企业要制定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经营效益相统一的使命和目标,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战略决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摒弃“环境保护不经济”的成见。其次,将环境意识强化到企业的决策部门,分别制定公司层绿色战略目标和职能层绿色战略目标,包括研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战略,全面绿色发展战略。
战术层面上,企业需要从产品的采购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入手完善绿色管理,根据上述绿色战略所制定的目标,认真完成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首先,绿色研发要求利用新型能源和材料,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开发低耗高效的绿色产品。第二,绿色生产要求企业选取低能耗低污染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以绿色产品为目标。第三,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到营销过程当中,从市场调查到售后服务,都以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出发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四,绿色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使用及分配全过程中,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融入,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协调。第五,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招聘、激励、员工关系等各个环节遵循绿色理念,关心员工的需求、成长与发展,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金融危机过后,资源能源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对象,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次变革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模式地转变,走“绿色”之路,实施绿色管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阮兢青,陈文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机会和生存发展策略研究[j].集体经济.2010.4:40-42页.
[2]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09.9:4-7页.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中图分类号: U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内河航运对于构建“两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内河航道整治项目属于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具有线路长、扰动面积大,水土流失类型复杂等特点。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合理编制该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河航道整治的意义
内河航道系统整治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通航能力,也可以成为对抗金融危机、提高航运竞争力、拉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结合长江航道整治建设特点简要论述内河航道整治的意义:
1、提高维护水深,保障通航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对长江航道的投入逐年增加,开工建设了一大批航道整治工程,长江航道通过能力大幅提升。2008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2亿吨,连续4年位居世界内河第一。近几年,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力度空前,通航条件明显改善。截止2009年4月,长江2688公里干线航道计划维护水深实现了全面提高,保障通航能力的同时亦必将为交通运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扩大物资运输的能力,拉动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现已在长江沿线31个城市形成了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行业的产业密集带。长江流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和钢产量都占全国的五分之二,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内河通航里程占全国的70%多。这些优势为长江流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长江口的货运量也将迅速增大。
3、保障航运地位,实现“以港兴城”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开发将使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为上海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20世纪初,由于长江口和黄浦江的航道水深适合当时国际航运的要求,上海港1930年的吞吐量即达到3700万吨,由此确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上海也在当时就得以跻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行列。新形势下,河道治理与内河航道整治也必将带动沿线口岸的兴起。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
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的设计紧密相关,主体工程设计的顺利实施是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前提保障,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是主体工程设计的有益补充。因此,通过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及工程量,合理补充和完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水土保持措施的重复设计,才能保证水土保持投资的合理、有效。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及生态环保技术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在实现航道整治提级的同时,也要提倡并推广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各类措施。如:生态袋护岸在稳定土体、岩体的同时具有抗冲刷、抗浪蚀的功能;裁弯取直段岸坡乔灌草结合种植绿化,不仅起到了防护岸坡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这些措施在满足主体工程设计需要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1)陆域
根据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已有的防治措施,经过合理、全面、系统地规划,提出各种工程地形单元上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这样既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建设区内的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又能保证项目建设和营运的安全。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示例见图 1。
图 1航道整治项目陆域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示例
(2)水域
水域施工有其特殊性,考虑到防洪行洪及航运的需要,施工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施工前,切实做好水下地形地势的测绘工作,详细标注适宜综合利用区的地点、控制高程、面积及需方量等要素,确保航道的行洪及航运安全;
②及时组织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做好防洪行洪专项报告及其评审工作;
③不得影响航道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
④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例如:码头、取水口、桥梁等)布设综合利用区;
④加强施工期监测,在综合利用区的上下游设置监测断面,密切关注断面含沙量的变化。
3、土石方平衡及合理利用
(1)陆域
陆域主体工程设计中已充分考虑了工程内部土石方调配,按照尽量减少土地扰动面积的要求,在主体工程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临时堆土场、弃渣场、施工便道,既满足了自身所需的工程土方量,又减少了运费,降低了工程造价,且减少了废弃土石方造成新的扰动,减少了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
(2)水域
内河航道基底以砂卵石覆盖为主,整治项目工程线路长、工程量大,航道的疏浚、炸礁会产生大量的石方。此类弃方若运至岸边再转运至陆域弃渣场处理,既不经济又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安全隐患。在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方式处理:若有需修筑部分束水坝、丁坝、顺坝和潜坝等各种改善水体流态的坝体的部位,筑坝中需要的石方可从疏浚石方调运,以提高石方综合利用率。其余石方在保证航道水深的前提下运至安全隐患处(深潭、支汊等)水下堆放综合利用,以调整河流落差,改善航道水体流态,在保证航道行船安全的同时,充分消纳疏浚、炸礁产生的石方。
选择综合利用区时应注意: 避免航道回淤,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视具体情况将综合利用区选在滩头、滩中、滩尾或滩上、下游的深潭。设计选定的综合利用区应考虑与各滩疏浚、炸礁的石方相适应,并避开沿江城镇主要生活饮用水取水口等环境敏感点。
4、水土保持监测
工程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点位布设原则主要以能有效、完整地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危害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效果为主,应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每个监测点应根据各施工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大小来布设,同时都要有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监测重点要有代表意义,原地貌和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各种试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监测点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的地方。
(1)陆域
航道整治项目陆域监测采用沉沙池法、简易坡面测量场法、简易径流小区法,再配以现场巡查法,基本上可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实时动态监测。
(2)水域
水域部分的泥沙监测不确定因素较多,泥沙来源复杂多变,监测结果可信度不高,故如何测算航道整治项目施工与水域综合利用区对水域水土流失的贡献值是未来水土流失监测的一个研究方向。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在编制关于河道整治方面的水土保持方案时,首先要积极采用新技术与新工艺,加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的实施力度。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兼顾工程的水土保持功能。合理调配土石方,尽可能实现陆域土石方平衡,减少弃渣。重视水域综合利用区的使用,实现水域石方平衡。此外,还要加强施工期监测,在综合利用区的上下游设置监测断面,密切关注断面含沙量的变化。
参考文献:
这些热点问题往往都是一年中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但是也要认识到这些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
所以如果要能够分析好这些热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首先要关注报纸、网络等相关媒体的报道,要知道有这么些事情,大概了解一下;其次要对照教材和考试说明,明确考察的相关知识点,并且通过对此类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做到相互促进。通过这样一个学习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达到一种对知识点正迁移的效果。
二、如何探究地理热点问题
在具体学习中我们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整理。高考试卷上所考察的地理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影响人类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可以关注多种媒体,从国内重大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科学考察、地区冲突、资源与能源、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
2.分析问题。刚刚提到,热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相关知识点,因此,要能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透过热点看知识点。
3.回归书本。通过分析问题找到了热点,进而又关联了知识点,下面就是要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扩展到相关知识点,进而再进行知识体系的网络化。
4.分析典型例题。在明确了相关知识点的情况下,下面就需要找或者创作一些题目进行训练,形成问题——热点——知识点——体系这一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分析相关试题及时迁移到书中相关的知识点上,既分析了相关热点试题,又增强了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达到一种对知识点正迁移的效果。
三、地理热点问题类型
下面就简单谈谈地理热点问题的几种类型并举例加以说明:
1.国内重大工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中国跨海大桥的修建、城际铁路等;
2.自然灾害:日本大地震、泥石流、滑坡、台风、海啸等;
3.科学考察:神九上天、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南极考察、大洋考察等;
4.地区冲突: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地区和国家的政权更迭和动乱,以及与我国有关的南海危机等;
5.资源与能源:石油危机,耕地减少,水源争端;
6.区域经济发展:我国的一些区域振兴规划,比如海西特区、成渝开发区;
7.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等
四、试题分析
下面就以自然灾害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来看,该部分的题目往往会从当年发生的一些灾害事件出发,并以此为背景进行考查,主要涉及该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内容。从题目形式上看,以图、表、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为主,结合当前的某个热点事件,让学生进行定位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而联系相关知识点,最后运用该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防灾与减灾的能力。
那么在复习自然灾害这知识点时,宜采取形成因素——时间区域——危害——防治这一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复习,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注意相关灾害的关联性。
试题举例:
(2012年江苏高考试题)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 。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1分)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试题分析:
该题通过图做为背景资料来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考查了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虽然没有从先前提到的形成因素——时间区域——危害——防治这一整个体系进行考查,但我们在复习时还要注重全面性。试题本身并不难,但是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理和完整性。
答案:
(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