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投资理财案例分析

投资理财案例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4 10:53: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投资理财案例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投资理财案例分析

篇1

一、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实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而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下抽象和过度概括化的理论知识,难以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在一个真实的背景环境下,寓抽象于具体、置情境于课堂,显著增强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具备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2.代表性案例的选择

要想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用,就需要任课教师优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对选用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比如在系统讲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对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案例材料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3.《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关系

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目的应当一致。在案例教学之后应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进度要相同。应该根据《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来编写案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

(2)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教师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要注意由传授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以保障案例教学的实施。从“案例准备、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总结评述、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四个环节入手,加强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纪律,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并取得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

二、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教学构想

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模拟实训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仍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能力,解决真实生产性投资理财实训难于开展这一难题,我们构想通过设立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开展实战型投资理财生产性实训。

1.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意义

依托央财基地建设的投资理财与股份交易中心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实训环境,为了更好的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上累积投资经验和提高操作水平,我们构想开发基于真实证券市场的投资理财实训项目,。

2.项目实施方案

(1)实训对象:经济系证券专业和财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参照基金公司架构设置基金经理(小组长),研究员,交易员,风险监控等岗位,团队合作,审慎投资。

(2)资金来源: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我校老师和参与实训的学生自愿出资。老师出资资金汇总后平均分配到各小组账户。学生出资资金进入本人所在小组的账户。

(3)账户开立:积极联系有合作关系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每个小组以小组长的身份开立证券账户和资金,组员自愿开户,争取证券公司设立奖学金和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4)投资范围:投资标的限定于国内A股市场、债券和货币式基金。

篇2

由于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通过该公司投资的资本血本无归,投资者纷纷对该公司提出质询和索赔,索赔不成后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经立案侦查以后确认该公司涉嫌刑事犯罪,对全部涉及该业务的员工采取刑事措施并追究刑事责任。这类案件目前在中国大陆屡有发生,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视并吸取教训:

第一,委托投资理财的公司必须具有政府核发的相应资质,并有良好的市场信誉。要知道投资理财是一门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学问和技能,政府对其也有严格的监控。这是可以鉴别的硬指标,在决定委托之前,应该咨询和核查投资理财公司的资质。没有资质的公司意味着没有投资理财的技能和信任度。

第二,投资理财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投资或理财顾问的身上,一个没有专业教育背景或没有成功的经营的人是难以承担投资理财这个重大责任的,也无法令投资者信任的。因此,要注意委托投资理财的公司理财顾问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和经验背景。

篇3

【关键词】

“双创”;投资学;人才培养;特色

在金融学类中,投资学专业相对金融学专业属于小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尤其是师资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人数过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投资学专业的建设发展。投资学专业是具有融实业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并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投资的综合学科,该专业要强调投资理财实务操作能力和投融资研判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投融资理论基础的强化。然而,现行的本科院校在开展投资学专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却难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时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尤其在校企融合方面做得不够好,不能很好的体现本科院校投资学专业教学贴近市场需求,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投资学专业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存在因师设课的情况,教学手段与方法陈旧,采用传统单一的一张试卷考核方式居多,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导致学生择业时无竞争优势。结合“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创业需求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所需要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研究能力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改革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之根本,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深刻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首先,要拥有一批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一方面要积极物色并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他们提供便利,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到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并根据投资学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部分教师到著名高校去进行系统性的再学习。其次,要立足行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一方面在引进新教师上,可以针对性地向有行业背景的应聘者倾斜,如可以引进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有工作经历的新老师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综合理财规划》等课程。另一方面对于现任教师,设置类似“访学”的“访企”进修方式,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推动投资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同岗位体验学习、去挂职或担任企业顾问。这样授课教师就可以紧贴行业实际更新知识,能根据当前行业发展调整授课内容与重点,甚至纠正书本中错误的理念或方法,同时加强自身的实务能力,使得教学能接地气。此外,选聘一些业界优秀人才为客座教授、外聘专家等壮大投资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邀请他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各类实战讲座,甚至在某些课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章节的授课中,可以灵活调整授课人员,如邀请金融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课堂教学。学校相关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评估中心、财务处为此种灵活调整授课形式的授课教师开设绿色通道。

二、新专业建设要紧扣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强化校企融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投资学专业既具有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又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复合型专业,是金融学专业的深入,主要培养了解中国金融市场,能够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分析、投资管理与咨询工作的高素质投资理财专门人才,以及到各类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的应用性人才。当今经济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金融产品与金融交易模式创新层出不穷。若脱离行业实践,按照书本固化的理论体系培养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是一种舍本求末的方式。为此,地方本科院校投资学新专业建设必须紧扣“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而基于此,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努力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适应地方金融投资发展的需求,为学科专业建设及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保障。首先,学院领导和专业责任人要积极开拓,主动与行业对接,搭建校企双向互利性的投资学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企业提供的业务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市场,向相关行业、企业输送更多适应性更强的投资人才,也可更深入一步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其次,学校要紧跟目前行业对投资理财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金融业务知识竞赛、投资理财大赛、模拟炒股大赛或金融机构模拟招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中主动走出去,积极寻求业界人士的支持与指导。如在金融机构模拟招聘形式的课外实践中,可以聘请金融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的从业人员到比赛现场给予指导与评价,向参赛学生提供鲜活的招聘案例和应聘技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举行此类课外实践的效果与目的,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此外,高校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的横向科研课题,让学生在横向课题研究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横向课题会有多方面的行业调研等机会,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行业了解与认识。

三、开设多元化课程,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首先,要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以夯实学生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解投资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分支的深刻涵义,掌握发现和认识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方法,还应注重与国际接轨,开设拓展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投资学理论到课程内容中来。另外,学校在强化学生经济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的投资理财实务能力培养,以达到均衡发展,如在专业课程中开设《证券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估》、《综合理财规划》等实战性较强的课程。其次,要与时俱进,顺应金融投资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动态,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整,如开设《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期货与期权》、《互联网金融》等课程。

四、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改进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要积极探索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积极引进或开放MOOC课程,将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师讲授相结合,利用快速课件制作工具制作重点知识点短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利用QQ群、微信或论坛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课内外互动;选取受到大学生高度关注与专业相近的投资理财案例、创业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课堂时间,组建学习小组,模拟投资项目开发,实施项目报告或者演示等训练利用所学信息知识提供解决投资理财方案。

五、积极推动考试内容改革与考试方法改进

考试内容要侧重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原理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方面的考核,而不是纯粹检查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客观点考核中,题型要多样,加大考试题量,考试内容覆盖面要宽泛,增加主观题比重,特别是要多出一些综合性、一题多解的题,避免答案标准化,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改革考试方法,要克服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做法,采取多种考试形式,要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以及难易程度,做出不同的考试安排,可以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如课程论文的写作,像投资项目评估、公司金融及综合理财规划这样的涉及实践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数据做出一份项目评估报告、投资理财的案例分析等考核方式,并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笔记等纳入评价之中。

参考文献

[1]何平均.投资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理论课设置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篇4

二、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认为当前投资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要求,需要调整宏观投资理论教学的比重,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风险意识、商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研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形式,改变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以2012~2014年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评估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结论,与同行分享。经济学是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下设的本科专业,2010年被列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投资经济学课程在2012年被湖北经济学院列为校级优质课程,这门课程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一般在本科三年级时开设。

第一,更换授课教材。过去投资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罗乐勤,陈泽聪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经济学》,这本教材虽然知识点涵盖范围广,但是知识点较为浅显,缺乏投资理论的前沿知识介绍,也没有案例设计。这本教材比较适合作为财经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材,但是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这本教材已经无法适应需求。因此,近年来我们选用了张中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学》作为授课教材。选择这本教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本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投资总论、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宏观投资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现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由于这本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一个学期难以讲解完,因此,我们尝试将教材内容分为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兴趣阅读部分。同时,预留课堂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后阅读部分的心得,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设置。二是这本教材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而近几年来我校考入该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选择这本教材也可以帮助我校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一专业的特点。三是这本教材里设计了一些案例和习题,便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这本教材授课3个学期以来,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反映良好。

第二,引入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每次上课即将结束的五分钟时间里,教师一般会向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话题,并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五分钟的主题发言。如在学习中国投资体制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双轨制、国退民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信息;在学习证券投资知识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诸如股权分置改革、大小非解禁、原始股大案等信息;在学习马克维茨模型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搜集马克维茨、威廉•夏普等学者的生平趣事;在学习证券市场及其运行之前,教师会要求学生去搜集纽约、伦敦、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区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对于一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或国际投资事件,教师会引导学生成立多个研究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系统分析案例,并要求各个研究小组提交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做主题发言,主题涉及大学生创业、中国的期货市场现状、中外投资监管体制的比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扩展;而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系统教学,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第三,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往的投资经济学课程主要由一位教师担任所有教学任务,为了给课程改革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近两年来该课程尝试由多位老师分别承担授课任务。对于任课教师的人选,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系,而是与我校金融学院合作,聘请金融学院的资深教师来讲授投资经济学课程,强化学生对于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通过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授课经验和心得。近两年来,学校也非常重视投资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每年暑假都会选派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第四,调整课程考核的方式。一方面,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学生参与资料搜集、课堂讨论、主题发言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将学生围绕投资经济学课程主题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和公开作为平时成绩加分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改变期末考试的试题结构,试卷里不再仅仅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具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而是引入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投资案例分析,投资项目设计,资产组合的选择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建设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这本教材,但是有12%的学生认为这本教材偏难,希望能够降低数学推导和统计模型的难度,而这些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其次,92%的学生赞同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后资料搜集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但是只有54%的学生愿意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准备一次课堂发言或者课题讨论,这些学生的发言一般都非常精彩。最后,有63%的学生认为投资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虽然有助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个人理财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或是认为自己无财可理,或是认为个人投资理财是工作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6-0064-03

理财行业正在国内悄然兴起,而相关部门陆续推出理财规划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说明我国理财技能人才比较匮乏。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下,金融学的教学应该进行全面改革,超越“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和基础理论”的基本要求层面,兼顾学生理财素质拓展。

一、商科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商科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商科教育是介于经济学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之间的一个特殊学科。从国际商科教育的重要载体――商学院来看,其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一种职业性学位模式,区别于经济学院的学术性培养模式。以金融学课程为例,经济学院培养模式重在讲解货币、信用、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职能与作用机理,而商学院模式则主要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研究金融与金融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与投资者的行为选择。国内商科专业金融学课程通常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普遍采用经济学院教学模式,因此,强调理财素质拓展是实现金融学商科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有利于高等学校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金融学教学强调理财素质的拓展,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和现实性,令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及时关注金融市场的运行实际,引发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启迪学生突破传统的分析范式,增强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

3.有利于提升理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科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点教学,远不能提升到学术性研讨的层面,但围绕知识点的讲解进行有效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应用经济学分支的特点,以往的金融学教学一直强调“新闻解读”,即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时事新闻来讲解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结合理财素质拓展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则学生对培养理财意识和技能的兴趣将可能比以往有所增进,进而更加主动地去了解理财市场,学习金融理论,这终将有助于理论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金融学课程理财教育的内容模块设置

强调理财素质拓展,并不需要改变金融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原有性质和基本教学要求,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开展理财教育,使教学目标体系更为丰富。因此,在教学内容模块的设置上并不需要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须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相关的理财教育模块,以便于在教学中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使金融学课程理财教育具有可行性。

1.理财产品模块。金融学课程的基本范畴包含货币、信用、利息、利率、外汇、金融市场等方面,对这些概念的讲解通常可以联系到理财市场的相关产品,因此,金融学范畴体系可以成为理财素质拓展的首要模块。比如,在讲解到货币的内涵及形式时,可以结合现金、活期存款、信用卡、定期存款、有价证券、外汇、黄金等多种货币形式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进行描述;在讲解到货币的职能时,可以结合价值储藏职能和实际物价情况讲解理财产品的保值特点,或结合交易媒介职能讲解理财产品的流动性等等,由此可以教育学生在理财实践中进行正确的资产选择以实现资产保值或财务安全的技巧。值得强调的是,“理财产品”并非只局限于个人的投资理财产品,比如商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之间的借贷及由此产生的票据等企业理财产品,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重要的知识点;也并非只局限于国内的理财产品,比如外汇的多种形式及其价值变化,尤其需要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多予关注,这些内容需要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讲授。同时,考虑到金融学基本范畴的基础性,“理财产品”亦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要线索,只能配合基本知识点的讲解穿行。

2.理财市场主体模块。金融市场上通常有资金供求者、监管者、中介机构等主体,每类主体都有不同职能,因此,金融机构的相关教学内容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财教育模块――理财市场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外资金融机构都有各自的职能,每类主体相关职能与理财的关系则可重点加以介绍。比如,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对国债等理财产品供求产生影响,黄金和外汇的占款可能影响到黄金和外汇理财产品的价格等。商业银行是一类很重要的金融机构,其负债业务的开展直接形成了理财产品的供给,而资产业务部分表现为对某些理财产品的需求,中间业务又主要表现为一些理财服务的供给。只有对理财市场主体的业务与职能进行分析,才可以准确把握主体行为对理财市场的影响。

3.理财市场运行机制模块。理财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中央银行对银根及相关金融主体行为的控制与监管,以及由此引发宏观面货币供求对比状况,它对应于金融学课程中货币创造与宏观均衡、金融监管等内容。在对货币创造、宏观均衡及金融监管等内容进行讲解时,应系统地向学生展示理财市场的核心运行机制及重要的理财环境。以货币供给面的运行机理(货币创造机制)为出发点,可以拓展到理财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货币因素的收缩或扩张原理,以及由此引发的物价水平、宏观经济均衡的变化,进而较好地解释理财市场运行的大环境;从货币需求的角度来看,企业、个人、政府等相关主体的行为皆因目标诉求差异而对货币需求有不同的表现,尤其是从宏观至微观的货币需求层次可以依照货币需求理论的演进发展来进行清晰的展示;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调控,但调控的对象和环境,尤其是调控政策的深层次影响是人们判断理财市场走向的重要参考。此外,金融监管、金融危机、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或多或少地反映理财市场的运行与发展规律。

理财产品的选择决策是理财活动的核心,但正确的规划与选择以对产品属性特征、产品供求主体行为特征、产品供求市场运行环境等实际问题的准确把握为前提。如果能就以上三个模块向学生讲授理财的金融学基础,将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培养相关的理财技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深刻掌握金融学基础概念与理

论,并能付诸应用。

三、金融学理财素质拓展的多种教学方式应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面面俱到且深入细致的讲授固然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能力,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并非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理财素质拓展,强化了金融学课程的应用性色彩,因此,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也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理论知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1.案例分析方式。案例教学是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事件现场进行分析。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基本知识的了解。美国一流商学院中,具有示范性效应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比重高达80%,而以金融学为优势专业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比例也分别达到35%和30%。金融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是:(1)选取某一经典的金融事件(如次贷危机)、具有代表性的理财市场主体(如美林证券)的发展历程,或是不同类型理财者理财方案的制定背景等案例材料;(2)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问题的看法;(3)让各组或个别学生分别阐述其观点或解决方案并继而集体讨论,相互质询,集思广益,形成初步的结论;(4)对讨论的过程进行总结,侧重点评学生的思考方式、表达及方案的合理性。

2.专题研讨方式。专题研讨指的是对某个热点问题或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进行专门的研讨,以使学生对问题的了解或内容的掌握更加系统和成熟,实现各部分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的目的。专题研讨的形式可以分为教师主导的讲座或报告会和以学生为主导的专题汇报。教师主导的讲座或报告会是国外商学院常用的方式,通常由教师在其研究领域内选取某一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接受质询或答疑。金融学课程中适用于专题讲座的内容很多,典型的如电子货币的发展问题。电子货币的兴盛对理财产品的形式和职能产生的影响,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理财市场主体的职能产生的冲击;对货币创造的机制、货币供求原理和货币政策的效应等理财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的改变,等等。而在原来金融学的教学中,这些内容都零散地分布于各个章节中,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归纳并以专题的方式进行讲授并对学生答疑。学生的专题汇报可以体现在热点问题的分析上,如人民币的升值对理财的影响等现实热点问题。教师可在每节课指定热点汇报主题,让指定的学生小组在课前查阅资料,讨论汇总,利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汇报。

3.模拟实验方式。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落实,模拟实验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进了金融学的课程教学中。模拟实验即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或模拟软件实现对实际问题的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增强实践认知,培养学习兴趣,进行独立思考和决策,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西南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的金融学课程都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开出了一些模拟实验课,成为其他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榜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发或引进利率期限结构、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模型等理财市场运行机制模型的模拟程序,也可以引进银行业务模拟软件、外汇投资模拟软件、证券投资模拟软件等模拟系统,开设6~9个课时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学习,对理财市场的构成、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外汇与证券投资程序等实践问题有直观的认知。

4.网络互动方式。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启发等双向交流外,还可以积极开辟课堂之外的其他沟通渠道,较为实用和有效的方式便是网络互动。教师可在学校的网站开通课程网页或者注册专门的博客、邮箱,甚至是建立相关的聊天群组或论坛板块,构建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网页、公共邮箱的使用,有利于教师相关的案例、参考文献和课外读物,促进学习资料的传阅;聊天群组或论坛板块的使用,有利于进行学习经验与心得的交流,疑难问题的讨论与解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为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此外,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修的金融学课程,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专业教学的兼顾,因而网络互动就成了教师围绕专业差异而组织教学的重要补充途径。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网络互动将变成教学的重要实现形式。

四、金融学理财素质拓展的综合考核方式创新

随着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考核的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调整,不能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根据理财素质拓展的要求,除了通过笔试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外,还应该综合采用一些创新方式对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进行合理的考核,既检验教学效果,又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平时的理财素质拓展学习中。

1.专业差异考核。因材施教,术有专攻,这在金融学课程理财素质拓展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方面已经有所体现,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的重点开展专业差异考核显得非常必要。根据专业差别分别设置一定的考核重点内容,比如,金融学专业侧重考察理财市场运行机制;国际贸易专业侧重考察基础的国际金融知识;工商管理类专业侧重考察微观个体的融资与投资市场等。这种考核差异的实现既可体现在笔试试卷中设置针对不同专业的题目,也可体现在以下其他考核环节上。

2.专题分析报告。考虑到金融学理论的基础性以及本科教育的知识点教学特点,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核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学生对专业理论的掌握还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不可能且没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相反,以专题分析报告的形式则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针对理财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出若干个选题,让学生自选题目并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理财实践问题。专题分析报告的成绩以一定的权重计人考试成绩总评。

篇6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投资学;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很多大学生已陆续尝试互联网理财,如余额宝等,还有一些学生不惜利用学费或生活费投身股市,不得不说,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投资理财群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王心如(2006)指出金融专业的教育应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作为双重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金融人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并遵从仰恩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仰恩大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改革意义

《投资学》是国内外大学金融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基础的投资理论教学,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投资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运用投资学的前沿理论,分析思考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但同时它又必须依托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知识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需要学生在学好统计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理论,需要学生在学好认知心理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心理预期如何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从仰恩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投资学》是证券投资系列课程的先导课,理论色彩相对较浓,着重介绍投资学领域的基本知识、规律、投资理念和思维方法。受课程性质制约,以及仰恩大学自身发展状况影响,《投资学》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此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科定位模糊,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金融系老师内外交流沟通不足,各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或盲点现象。《投资学》课程与证券投资系列教材《证券投资学》《证券技术分析》就存在大量重复内容。学科定位模糊,使得课程重点难以把握。二是现有教材与中国现实脱节。由于我国投资学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现有的教材基本采用西方的主流投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如此教学模式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亟需加以改进。三是传统的教授方法过时,学生吸收知识有限。传统教学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负责讲解和向学生灌输知识,但缺乏实践深度。四是基础理论数学模型复杂,不易为学生直观理解。数据分析是此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书中运用大量的公式、图形和数据资料对相关证券投资组合进行决策分析,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学习吃力,也加大了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可以说在传统投资学教学中,强调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知识传授,但无法避免的是枯燥灌输。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调动起来,真正学到的知识有限,他们习惯于用既定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虽然进行了《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却没真正树立起健康科学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比如不清楚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报酬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对自己生活、事业的实际影响;不会运用“投资理念”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理财规划等等。因此针对传统投资学教学所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树立“体验式教学”观念,推进《投资学》教学改革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仰恩大学金融系现状,参考国内外高校投资学教学模式,对《投资学》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所谓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的。对《投资学》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改革,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时代的便捷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亲历投资(包含模拟投资)过程取得经验,并对投资过程进行深刻思考和反思,得出自己的结论,强化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个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强调“知行合一”。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围绕体验式教学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理论及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金融系老师加强了内部沟通,并积极向外咨询,调整了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课程重组和整合,使得课程体系更为规范完整。《投资学》是金融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融追求真理和追求财富两者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对该课程的定位是旨在培养学生追求财富的同时,树立健康正确的“理性财商”。基于课程定位,我们选用的教材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系列精品规划教材《投资学原理及用用》(第2版,贺显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包括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现代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此门课综合性还是比较强的。

(二)推进“体验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在学习投资学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并未接触过资本市场,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实践的分析和应用。1.依托模拟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分析技能。学校定期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模拟炒股比赛、模拟外汇比赛或模拟期货比赛等等。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竞赛当中,然后依托模拟竞赛平台,加强“模拟竞赛-具体分析-反馈检验”学习。每节课随机抽点几位学生对行情进行日评、周评或相关预测,随后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点评。此外模拟竞赛,也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关注证券市场、学习投资知识的兴趣,实战中了解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和规律,赚取投资理财的宝贵经验。另外,还能借此平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赛况结果可作为为课程考核的衡量标准之一,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强调的“过程化考核“”能力化考核”。2.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教学。由于《投资学》的实践性很强,所以课堂教学可采用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简要阐释投资的基本原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对相关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如讲解融资融券时,让学生结合当前股市,分析融资融券的风险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达到教学同步互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3.建立专门的证券投资实验室,开展实验室教学。在“体验式教学”观念的推动下,《投资学》需加强实践式教学,学校也建立专门的证券实验室。于实验室进行授课,相关理论能能得到及时验证,增强对证券市场的基本交易规则和原理的感知。在实验室中,观看实时行情,不断总结投资经验,指导于实践。在认识与理解证券市场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则的基础上,掌握现资组合基础理论及现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构建自我理性的证券投资决策思维框架,成为投资市场中的佼佼者。4.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目前金融系和多家金融机构已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可邀请企业导师莅临讲解,把企业培训员工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金融企业的运作,加强对相关岗位的认知,完善职业规划。这不仅能深化校企合作,还能为合作企业后期的学徒制、订单班等打下一定的基础。当然,学生在学习投资系列课程后,也可去合作基地实习,继续加深对金融企业的感知。

(三)提倡过程化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倡导“过程化考核”和“能力化考核”,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理论考核,考核方式多元化,大胆创新地引入了投资策略报告和辩论赛等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平时分、期中和期末考核三部分。首先,平时分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讨论研究的表现打分,重点考核他们对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表达能力等因素。其次,期中和期末考核方式多样化。如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考题则多采用原理应用、案例分析等开放性试题,评分时,答案也并非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有创新点和独特性见解的,还可加分;也可采用辩论赛考核方式,即让学生就投资领域比较有争议的几个议题展开讨论,根据团队表现和个人能力综合打分,在轻松愉悦的辩论中,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同时加强理论思考深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可采用让学生撰写投资分析报告或小论文,系统全面阐述分析思路,提高锻炼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进行的“体验式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硬件配备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课程教学不再枯燥无趣;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可以说,通过此教学改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不仅需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宽阔的视野,用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钟高铮.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探讨.科教导刊,2012(9)

[2]王心如.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北方经贸,2006(8)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76-02

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随着个人理财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个人理财方面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应用经济专业都开设了《个人理财》这门实用性课程。本文就以《个人理财》这门课程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个人理财》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一)《个人理财》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银行、证券、保险、外汇、黄金以及金融衍生品等主要金融产品的特点,熟悉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及收益,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流程,学会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根据客户不同需求设计出合理理财方案,为将来从事金融理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个人理财》的课程特点

1.内容广。《个人理财》课程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金融、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先修完《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国家税收》、《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外汇、黄金以及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金融投资规划,还包括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投资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金规划、退休和遗产规划等多方面生活规划。[1]

2.实用性强。个人理财是指专业理财人员根据个人或家庭所确定的特定阶段的财务目标,兼顾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及抗风险能力等相关特性,制订一套有针对性、专业化的理财方案或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理财服务。[2]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上升,已有一定资金积累的个人或家庭需要专业理财规划师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专业理财服务,保证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就大学生自身来说,通过对理财规划知识的深入学习,就有能力为自己做出一套合理的理财方案,规划将来的生活。对应用经济类大学生来说,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中国银行行业从业资格考证《个人理财》科目,有助于学生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理财规划师”的考试以及国际上认可的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的专业理财资格认证的考试,这些都是学生从事个人理财规划工作所需要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布置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预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查阅资料,理解教学内容,带着困惑上课,能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更好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众所周知,储蓄是我国最传统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通过储蓄能为个人或家庭积累资金。以银行的定期存款为例,各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不像原来那样,哪家银行相同期限存款利率都一样,各银行在央行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确定。在储蓄规划的课前预习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了解几家银行的储蓄利率,了解目前银行所提供的储蓄品种,每个品种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储蓄规划的方法,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银行,怎样避免储蓄风险提高储蓄收益,等等,这样教与学就得到了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以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而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有竞争力。在大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个人理财》这门课程知识点特别多,涵盖了金融、经济等诸多课程的内容,市场上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上的理财产品更是与日俱增。“余额宝”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理财产品,以它简单的操作流程、没有最低购买金额的限制、收益高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家的欢迎。余额宝问世之前,在大部分人的心中,理财是有钱人才能够做的事情,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有最低限额的要求,金额少很难购置到满意的理财产品。但余额宝不同,小额资金就可以投资理财,存取款自由,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课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就能够了解到。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余额宝认识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它可以投资哪些短期理财产品,它的收益为何高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通过这一系列渐进式问题,启发学生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某货币市场基金的团队成员,应该如何进行资金合理配置,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讲教师必须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每一个启发式的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很好衔接,又应该以什么方式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决不能表明个人观点,要在最后的课堂教学结束前总结学生的观点,正确的思维加以肯定,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只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教师多次全盘否定,以后的案例教学内容学生就不会积极参与。随着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深入,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综合性的理财案例,甚至学会可以按照客户需求设计理财方案,主讲老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案例的针对性。这种案例分析由于所应用的知识点多,主讲教师一定要设定一条主线,启发和引导学生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最终会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3.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完成一项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首先由主讲教师讲授项目所需的基本知识点,然后选择一些综合性的项目,并将项目根据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项目,并对学生说明此项目的具体要求和任务以及最终项目完成后的评判标准,让学生自主完成各自任务。《个人理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主讲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理财项目。比如学生学完所有可以投资的产品后,教师就可以从市场上选择一些投资者处在不同寿命周期的理财方案让学生分组分析,包括产品的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达到,投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等等。因为这些产品中涉及到市场上许多金融产品,诸如储蓄、短期债券、股票、黄金等传统金融产品,也有商品期货、黄金期货和股指期货等衍生金融产品,有利于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很好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最熟悉的产品来分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工作内容,最后共同完成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充分理解投资者处在不同寿命周期由于抗风险能力不同,理财方案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学生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并对已收集的信息和相关数据加以分析、测算,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对理财方案的分析报告。在此教学过程中,提升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对各个报告评价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说出各自分析的理财产品的特色,阐述自己对这个产品的看法,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大胆陈述出来,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将根据各组具体的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评价。

4.设计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就会特别认真,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就是使学生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个人理财规划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客户信息。[3]收集到较为完善的信息才能制订出符合客户需求的、客观的理财方案。有些信息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就可以直接获取,而是与客户沟通过程中通过判断和推理才能得到。这些信息的获得就取决于理财规划师是否有熟练的沟通技巧和较强捕捉信息的能力。为使学生能够很好掌握其中细节,主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客户和理财规划师,在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教师记录学生交谈过程中所显现的各种信息。整个交谈结束后,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分别属于什么类型,获取的信息是否完整,最后主讲教师加以总结和补充。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对于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利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家庭理财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大学生需要提高对个人理财行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尚在探索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理财需求,如何改善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

一、加强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人理财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投资工具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理财需求增长较快,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约78%的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1995 年至2005 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 18%,而据该项调查预计,在未来 10 年里,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1]。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正在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观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有调查表明,虽然大学生将证券投资列为投资首选渠道,但真正具有实际股市投资经验的比例只有10%,因此,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理财知识并希望通过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报纸杂志、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理财知识[2]。

二、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

高校个人理财类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大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类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如股票、债券、基金和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二)实务性和专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个人理财是以实现居民家庭的财务自由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财力分配活动,包括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个人理财是在居民家庭难以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状况下诞生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规划师行业。理财规划师包括了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理财人士。除理财规划师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适应学生理财需求的教材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财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希望获得增加对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的了解,加深对已有金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则想通过对理财课程的学习,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做好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个人理财》或者《理财规划》教材来看,案例分析较少,而对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成为重点,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外汇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已经了解过,或者非常很熟悉。使用这些教材授课,学生就会认为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意义不大,从而对《个人理财》课程由新鲜、好奇逐渐转向厌倦情绪。目前各个高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专业多是财经类,因此,教材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财能力的实际提升。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个人理财》课程定位一般是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的选修课,很少作为专业课出现。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强的个人理财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金融投资工具和会计、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实务性强需要学生多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财多体会、多实践,所以各高校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 30 多个课时就显得不足。另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也使部分学生存在轻视该课程的倾向,因此,随着对个人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过多重视理论教学。

目前,各高校对个人理财课程的课时分配只是在32 课时上下。有限的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课时捉襟见肘,而强调实践教学又会使学生的知识整合度欠缺,加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

除了该课程的教材过多重视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性内容外,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老教师们一般不愿涉足,这给年轻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年轻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转换上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对学生而言,如果年轻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四)教学案例较为简单个人理财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生活情景的简化模拟,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目前,一般教材上的已有案例选择往往只为某一章节、某一种理财知识准备,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案例本身的认同度不高。

除了个别教材在最后一章设置综合性很强的案例外,缺乏不同种类理财知识的案例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能将简单的两三种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这也导致对案例本身的问题设置等一系列引导性的思考还欠深入。

四、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生理财能力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人理财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别。所学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投资理财能力差异也较大。在个人理财课程开课前,可以设置简单的理财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摸清大学生的实际理财状况,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注重学生解决生活模拟理财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其养成较好的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二)对个人理财课程重新定位。

解决个人理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变个人理财课程的选修课地位,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延长教师的授课时数,可以有充分的教学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兼顾,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理财课程教学中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缩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理财需求。课程的重新定位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会加大对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使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切实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教学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善个人理财课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有以下 4 条:一是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理财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理财知识的案例讨论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类型的理财规划,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理财信息,提高实际理财能力;二是开展理财模拟大赛,以赛带练,促进学生理财学习的兴趣;三是邀请职业理财规划师、金融投资界专业人士举办理财规划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的、前沿的理财业务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四是和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参观,实际感受理财业务的运营流程,体验理财文化,加深对实际理财市场的切身感受。

(四)注重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严谨性。

在理财教学中,需要精选案例,建立教师自己的理财案例库。选取案例可以从教材和经典案例中直接拿来,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师从网络、身边的案例等搜集,并进行加工,以适合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从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中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突出案例所要体现的某2 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财知识,注重案例的适度综合性,同时又要保证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对学生的理财能力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更好;也可以从已有的几个简单案例进行整合,将不同家庭遇到的理财问题放到同一个假定的家庭中去,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理财规划的逻辑性,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既能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到新学的理财知识上。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所用案例的适用性、综合性和严谨性,不断整理财案例库,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命力,使之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投资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投资学》是一门以投资行为与资金配置为研究对象,解释资本市场运行的现象与内在规律、探求实现资本市场均衡的一门独立学科,是金融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投资包括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侧重于金融投资的教学,目前选用南开大学马君潞主编的《投资学》(科学出版社)作为理论课授课教材,其内容主要包括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与市场有效性、证券估值、投资分析与绩效评估,以及衍生证券分析。此外,根据学校和系部要求,参照兄弟院校的做法,金融教研室编写了该课程相应的《实践(实训)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考试(考核)大纲》等。在这些大纲中,明确了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及考试考核办法。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证券市场及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证券市场的具体投资运作及风险管控有所了解,能够比较科学和理性地进行投资,成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投资管理人才。为了能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投资学科的框架体系,掌握投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对投资领域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有必要探讨《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投资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当地金融经济发展培养专门的金融人才,就必须考虑现阶段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当地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作为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向工、农、中、建银行的怀化市支行等金融机构,方正证券、财富证券怀化支公司,以及湘鹤电缆集团等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他们希望金融人才应具备证券市场开拓能力、投资分析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投资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知识能力等。市场需求是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因此,对上述《投资学》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1.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够用、能用和实用为目标。目前,投资学从教学内容、方法到工具,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特色,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发展。《投资学》教材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比如有效市场假设(EMH)和不完全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行为金融学等。这些内容的理论性太强,而且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考虑到经济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投资学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安排,弱化理论深度,达到理论够用、实用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将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和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等部分。具体的,在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发行和证券市场交易;分析方法部分主要探讨宏观经济、行业、公司方面的分析,并介绍证券投资的策略和技术分析方法;在投资风险管理部分主要讲述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风险控制等[1]。这些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即先认识证券市场及其投资产品,然后掌握分析方法和投资策略,最后培养一定的投资风险控制理念并掌握一些风险控制方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讲授,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投资理念,为今后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3.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的权重比例。为方便组织教学,将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性、应用性两类。这两部分的目标和教学组织方式有所不同。理论性教学内容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授课时数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投资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观念,达到能用、够用的目标,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金融投资理论基础。当然,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这些理论,可采用案例教学、探讨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对于应用性教学内容,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以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和用人单位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比如,根据证券公司理财业务的岗位要求,开设了证券投资分析和证券发行与承销等知识内容,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编写了课程实训大纲,在课程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实训),并写出实验实训分析报告。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可由小组共同完成。采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达到实用的目标。

二、《投资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为了落实我校《投资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金融业岗位职业能力,在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实训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在授课时,针对教学内容,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投资学课程中,增加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而理论教学为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投资学》理论教学不仅要向学生系统传授基本理论与知识,还有注意及时吸收学科最新成果、最新知识以及国内外证券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到理论课程教学中,比如经常进行财经新闻解读。案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将经典金融事件编成案例,用于课堂教学时讨论。选择的案例,紧扣教学内容,富有启发性,促进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讲解投资学分析方法时,如果按照方法体系逐一讲解时,会显得枯燥。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系统学过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如果我们用某个上市公司的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而且容易掌握这些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要求小组将案例分析的结论用PPT在课堂交流,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获得不断适应经济和金融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开展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专业见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投资理论,掌握投资分析方法和策略,熟悉证券投资的规则与流程,以及控制投资风险的基本技巧。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研究和业务操作两大部分。理论研究部门主要是为了验证已经成熟的理论结论,通过实验软件模拟计算,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以加深对经典理论的理解。而业务操作部分主要是根据各金融机构对各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来设置相应的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可采用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专业见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实验。课程实验主要在实训室进行,由专业老师指导完成操作模拟的实验,在整个实践环节中要求最低。课程实验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比如证券交易流程、分析技术指标等,或者借助EXCEL软件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等。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目前学校给经济学院配备了实训室,引进了证券期货投资实验的软硬件设备,为课程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对学生整个综合能力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就某一个专题进行认真研究。比如可利用实训室平台,给每个学生分配账号和相同数额的模拟资金,要求利用平台进行模拟交易,对所学过的各种投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练习。当然,也可要求学生就某一行业或某一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如果某一专题工作量较大,可以由小组共同协作完成。相对于课程实验,综合实训需要综合应用到投资学课程中的所学到的各种理论、方法或技巧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见习。专业见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拓宽学生视野,既可加深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使课程的讲授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又可以了解金融机构的实际操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系在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每一基地有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比如,方正证券怀化支公司的证券业务实训基地,另外还有桂林招商证券、所罗门财经顾问公司实践基地进行投资业务实训,在湘鹤电缆集团实践基地进行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研究。这些实践教学内容都写进了投资学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另外,我们和怀化市金融学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济学院金融学教研室成为该学会理事单位,通过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到证券公司和银行进行观摩见习,聘请人民银行等行业专家及实务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向学生提供最新的理论发展动态和实际业务技巧,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及投资学课程的积极性,并让学生觉得能学有所用。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经济学院金融教研室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就投资学专业以及《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提出改进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二课堂教学模式:第一课堂为课程教学,主要在课堂内或实训室进行,以老师讲授或指导学生实验为主,以掌握投资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同时将理论教学与课程实验或综合实训结合起来。第二课堂主要为各类课外学习、科研或实践活动。聘请金融行业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为导师,进行实务讲座或交流,同时依托经济学院投资理财协会等金融社团,组织与教学相关的多形式、多层次的业务大赛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尤其是金融企业的岗位职业技能。如依托金融学教师和证券公司、银行等实务界人士,指导本系投资理财协会,经常开展投资理财方面的讲座;在方正证券公司的赞助和指导下举行每年一度的炒股模拟大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参与经济学院教师的各项课题,并以经济学院武陵山片区金融经济研究所和怀化学院金融学重点学科为依托,申报各种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将投资学教学中一些问题作为学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认真辅导,并将研究成果作为。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投资学的兴趣和教学效果。通过现场教学、举办投资大赛、创建实习基地等手段,尤其是需要很好的利用金融实训室,引导学生参与投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实战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4.利用网络平台作为课外教学手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和科任教师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网站,通过QQ群、微信平台和电子邮箱等网络通讯手段,开展网上师生互动教学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拓展学生视野,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2]。通过这些方式、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培养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如指导或引导学生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的考试。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改进了传统的投资学课程考核办法。将课程最终成绩评定分为三项: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权重分别为10%、30%和60%。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包括:课堂案例教学的参与和表现、案例分析报告、实践基地调研报告、课程实验及分析报告等。这些方法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尝试综合实训成绩的权重提高到40%。

三、《投资学》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投资学》教学改革是在借鉴国内其他高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基础上,结合我校投资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我系教学实际做出的一些探索,符合学校提出的“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指导精神。通过经济学院教师和投资学专业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学改革已取得一些成效。

1.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理论为主的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提供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比如,在要求学生按小组选择对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分析时,要求学生自主制定学习与研究计划,分工协作完成投资分析报告,并要求小组作业以PPT展示讲解,锻炼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既培养了能力,又提升了综合素质。

2.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化,改变了原来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成绩评定办法。通过设置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项目及调整各项分数权重,加大实训成绩的权值,更加强调平时学习或上课或作业的参与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考核。改变了以前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课、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的局面,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考核,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培养。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形成了报考证券、期货、银行等从业资格和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氛围。经济学院国贸专业和投资学专业的在校学生准备参加上述与投资相关的资格证的学生大约超60%。很多同学已经取得了至少一个甚至多个资格证书,为就业增加了砝码。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教师组织他们参与教师课题,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的各种课题。通过这些手段和方式,还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另外,由经济学院投资理财协会牵头,专业教师做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投资理财讲座、模拟炒股大赛的等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并获得实务界人士好评。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活动,深化了投资学理论知识,并培养了一定的金融职业技能。使《投资学》课程目标和投资学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人人争创双师型教师。《投资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不得不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比如,要求学生分小组撰写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或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报告时,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时,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评述,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等各种资料,才能满足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和要求。另外,目前我系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南开大学编写的,理论性太强,而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教学要求,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编写教材。为此,金融学教研室参编了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证券投资学》、《金融学》等多部教材,并已经出版。此外,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经济学院要求老师参加企业实践,报考各种和金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争创双师型教师。比如,作者本人已获得人社部颁发的高级理财规划师证书。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利用暑假进入金融企业进行学习,提高了职业技能。

总之,对《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效果比较明显,充分体现了怀化学院“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普及到课程教学中的成效。当然,要深入推行投资学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研究证券投资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特点以及规律,并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对证券投资工具进行基本的交易操作。学习本课程不但是专业学习的需要而且能帮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理财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管将来在哪个行业发展,投资、理财都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初步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以及证券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程序和投资技巧,利用证券模拟和网上实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二、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适用的教材。证券投资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投资市场的不断完善息息相关,众多投资理论的形成也都是在西方市场环境下研究得出的,这样就导致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我国证券市场实践脱节。并且这些理论部分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等众多理论,其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的创始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见其理论达到了一定深度,而且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要理解这些内容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本适用的证券投资学教材不仅要符合财会专业知识结构,还要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据统计,目前在售的证券投资以及投资分析等相关教材绝大多数都是面向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对金融理论和模型的解析,而证券交易软件的操作和投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少。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证券投资工具的运用、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等。目前,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课两个部分。总课时为64-72学时,以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授课老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技巧,但是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也不显著,比如在学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到K线图、移动平均线、黄金分割线以及KDJ、MACD、WMS、RSI等各类技术分析指标,因此,授课老师在演示操作交易软件时,交易界面包含大量的信息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消化。实验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4,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学生要运用模拟交易软件完成相关实验操作,还要撰写实验报告。但往往因为实验课时过少导致实验环节的完成情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课程考核评估方式单一。目前金融专业以及财经类专业的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均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很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积累到期末考试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证券投资学教学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应该丰富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表现成绩。

三、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在教材方面建议选用国外成熟的理论教材外加国内的案例分析教材,这样既能充实案例分析的内容又能弥补实践模拟课的缺陷,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投资理论,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西方投资理论可以略过不做重点讲解,教学内容本着够用、会用、实用为原则,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和灵活运用能力。在我国多变的证券投资市场环境下,教师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能只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还要加入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投资知识,及时补充国家证券市场中相关制度、政策等的变化内容,通过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变化。针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及特点,使其能够学以致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金融理论与模型的解析。2.加强课后模拟交易指导与监督。鉴于目前实践课时过少,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求学生课后自行下载并安装证券投资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对课上讲授的各种投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综合练习。另外,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选股思路,寻找潜在的绩优股,就某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投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独立撰写投资分析报告。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最好能到证券交易所顶岗实习,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在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后模拟交易的指导与监督,指导学生综合应用投资学课程中的所学到的各种理论、方法或技巧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和综合素质。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打破目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引入财经周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进行如下教学模式的安排: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然后由老师提出与所授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选择播放《华尔街》以及析金法百科等相关视频将教材理论知识同视频中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投资实践。其次,在讲到金融衍生工具这个知识点时,因为很多同学对其不了解,可以利用案例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例如:假设今天某位同学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了10000股平安银行的股票。可以提问:买进后你会担心什么?怎样归避股价下跌的风险?什么是套期保值?怎样进行操作?引导学生得出套期保值的做法是在期货市场卖出10000股1个月后交割的平安银行股票的期货合约,期货价格也为每股20元。继续提问:假如平安银行一个月后股票价格下跌至15元/股,套期保值结果如何?假如平安银行股票价格一个月后上涨至30元/股,套期保值的结果又如何?层层递进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并理解套期保值的含义及特点。最后,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变化,引入财经周评模式,每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证券知识上周证券市场进行评价并对本周的股价走势进行预测。4.课程考核评估方式多元化。课程的考核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证券投资学目前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比重太少而且实践环节的成绩几乎体现不出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以知识的运用能力为重点,而现有的考核方式没有突出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这样就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实验报告也不认真完成。因此,要增加平时成绩尤其是实验课和实验报告考核的占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还需增加课程考核中课堂讨论和主动发言的成绩比重,注重考核学生在实际投资领域的投资理财能力。综上所述,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课后辅导与监督等多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改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同时,切身体会证券投资交易的流程、交易方法和操作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In this paper,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operational risk loss events disaggregated data and sectoral disaggregated data to start,using case study method and foreign banks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risk study foun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banking operations in the form of the relative risk of more serious and focused, mainly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raud-type events,and commercial banking sector. Typical analysis of foreign case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risk of serious and focused on our operational reasons: the credit system and the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banking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incentive system is plagued by problems;banking business model is still sub-sector,and the single product structure.

Key Words:operational risk,loss events,case studies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64-04

操作风险是银行业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伴随着银行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很多国际活跃的银行业早已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但直到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业三大风险之一,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才受到广泛的关注。操作风险是当前国际银行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银行业风险之一,而且随着银行规模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操作风险在总风险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给一些银行造成了重大损失,因而成为其最重要的风险。

本文对国内外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归纳总结,对其风险根源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于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严重且集中的原因: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存在弊端;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模式,而且产品结构单一。

一、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数据说明

首先,对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表1分析可知,中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表现形式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相似之处是,操作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强度较高的损失事件都集中于几种损失事件类型,即外部欺诈,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和客户、产品以及商业服务。不同点是,“内部欺诈”这种损失事件类型是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最高的事件,损失频率为57.75%,损失强度为67.5%;而且,相对外国银行业而言,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更为集中。内部欺诈占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分别是57.75%和67.5%;然而,国外操作风险事件中的内部欺诈损失强度只占总损失的7.23%。

其次,对中外商业银行跨业务部门的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银行业中的商业银行部门是操作风险损失发生频率最高的部门,为74.65%,而且几乎覆盖了所有操作风险所导致的损失额度,高达97.59%;外国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和损失强度最高的业务部门都是零售银行业务部门,分别是61.10%和29.36%,同时其商业银行业务部门的操作风险事件损失的单位额度比较高,因为其占有的损失强度(28.95%)是其损失频率(7.22%)的四倍。由此,对中外银行业来说,商业银行业务部门都是单位损失强度很高的部门。

二、国外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原因归为四种原因:人员因素、产品因素、流程系统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人员因素包括员工故意与非故意所导致的内部欺诈、外部欺诈以及雇用合同与工作场所安全等问题导致的损失。产品因素主要是指对客户的专业服务和产品特性或设计等所导致的损失,这也是外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排在第四位的损失类型。流程系统因素包括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误,交易处理或流程管理的失误,以及交易对手关系的破裂等内控系统在内。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战争、政治、经济及社会危机等无法控制的外部事件。

(一)巴林银行案件

1995年2月的最后一周,巴林银行最终倒闭,毁于新加坡分行期货期权部门经理里森投资失败。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并投资于日经指数期货,期间由于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记账工作都积压起来,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已经导致大额的损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后数日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使低迷的东京股市更是雪上加霜。里森一方面遭受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购入大量日经225种股票指数期货(日本股票的平均股价期货),进行投机。截至1995年2月26日,里森总共购进2-4万张合约,此间日经指数由19000日元水平跌至17500日元左右,每张合约损失约12万英镑,亏损金额在3.7-4.5亿英镑之间,而此时巴林银行的流动资金和储备资金只有2亿英镑,资不抵债,必须变卖资产或接受收购,才能清偿4亿英镑的债务。最后,由于信息交流不充分,英格兰银行的拯救计划失败。巴林银行最终倒闭。

巴林银行的倒闭发人深省。首先,里森的职业道德问题是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1992年他在新加坡工作时就开始从事未经授权的交易,随着交易的失败,里森为了掩饰其投资失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伪造文件,性质已经由冒险变为内部欺诈。其次,巴林银行的内控漏洞为里森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一,内控制度存在严重弊端,里森兼管交易部和清算部,即集业务操作权和管理监督权于一身,能够逃避监督,且在出现亏损时能够隐瞒亏损而等待转机;第二,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意识,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管措施,进一步纵容了里森的欺诈行为;第三,账户管理混乱,留下的未清理账户“88888”为里森的欺诈交易提供了掩护和工具;第四,巴林银行当时使用的系统落后,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信息交流不畅,也无法及时发现“88888”这个错误账户。最后,衍生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以及外部环境的难以预测性,最终葬送了巴林银行。由于里森判断失误,投机金融衍生产品导致巨大的损失,而且加上日本地震这种外部因素给里森的投机以致命打击,巴林银行资不抵债而倒闭。

(二)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

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个人欺诈行为亏损47亿欧元(约合500亿元人民币)。凯维埃尔在深信欧洲股市大涨的情况下,2008年1月初操作一个以欧洲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变化为基准的金融工具,开始做多。根据套利交易的规则,必须对现实市场特征的投资组合做反方向操作以对冲风险。然而,凯维埃尔一手真实,一手虚拟,作了一个表面上的套利交易,以银行数百亿资金伪造交易数据建假仓,盗得密码进入IT系统取消交易,赌单边看多,交易金额高达500亿欧元。但是,欧洲市场巨幅震荡,降幅超过了4%,交易所要求追加保证金,此时凯维埃尔无法为其交易追加足够的保证金,欺诈行为便由此被揭发了。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件的警示,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是该事件的根源,但同时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性和预期性是此操作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而且内控和交易系统的严重漏洞为交易员违规交易提供了条件,市场风险仅仅是违规事件暴露的触发点。

具体而言,首先,人员的道德问题构成了“人祸”,虽然凯维埃尔的初衷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事实上已构成了欺诈行为。他盗用了操作人员管理的IT系统权限,同时伪造数据和交易;而且早在2005年他赌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下跌而单边做空。其次,内部控制存在严重问题。第一,系统问题,能被交易员盗取密码说明银行和整个安全系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风险控制的漏洞。实质上,凯维埃尔为单边投机交易而伪造的数据都记录在法国兴业银行集团的系统中,但风险控制人员并没有核对净仓交易额的平衡关系;第三,上级的纵容。为了盈利目的,凯维埃尔的行为得到了上司的默许和纵容,这也是银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情况。最后,对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预期失误,在市场剧烈震荡所需补缴的保证金触发了事件的暴露点。

(三)爱尔兰联合银行案件

2002年2月8日,爱尔兰联合银行(Allied Irish Bank,AIB)的全资子银行全冠银行的交易员Rusnak被发现存在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失共计达6.912亿美元。1997年前后,交易员Rusnak在货币远期交易中,由于对日元走势的错误估计,遭受了巨大损失,他开始编造虚假期权,制造真实的远期交易已被套期保值的假象,以此来掩盖他的损失;而且这种欺诈不断重演,直到2001年底。2002年1月,银行发现资产负债表交易头寸和2001年底的外汇交易额都存在问题,才开始关注Rusnak的交易情况,到2002年2月8日Rusnak的欺诈被发现。

爱尔兰联合银行案件同样揭示了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几个原因:

首先,交易员Rusnak存在“职业道德”问题,长期在货币远期交易中进行欺诈,编造虚假期权和确认书;而且,Rusnak利用了投资理财部主管Cronin对他的信任(没有对他的行为给予更多审核),同时利用投资基金部经理Ray对他的袒护以及Cronin对Ray的信任,威逼后台工作人员。

其次,爱尔兰联合银行的子银行全冠银行存在严重的内控问题。一方面,投资理财部自身的监控存在漏洞。Rusnak是投资理财部的前台交易人员,他的交易行为本应该由负责报告和后台确认对其进行监控。投资理财部分为三个部门:投资基金部(前台负责交易)、资产负债管理与风险控制部(负责报告Var限额、交易损失和交易对家的信用情况)、财务管理部(后台负责确认)。但是,部门和信贷评估人员失职,并且相互推卸责任,都不认为自己负有进行调查的责任,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后台人员没有始终如一地确认交易,1999年后台部门(财务管理部)的内部审计进行了交易确认的抽样调查,但没有抽查到Rusnak的任何一笔交易;投资监控人员软弱、欠缺经验,这些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未接受过正规训练,管理松散。而且,投资理财部主管Cronin的信任和投资基金部经理Ray的包庇,纵容了Rusnak的欺诈行为。

最后,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复杂性和走势的预测性,也是这次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全冠银行的交易员Rusnak对其交易的货币远期和货币期货中的日元走势判断错误而产生的巨大损失,形成了Rusnak进行欺诈的经济压力。当然,银行内绝大多数员工对金融衍生产品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也为Rusnak的欺诈提供了机会。

(四)结论

上述三件操作风险案例都是几种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的综合。所以,在数据收集的实践中,很难将每个案件完全归类到某种损失类型,更难将损失金额准确的分离到所包含的不同损失类型中。

对上述三个典型操作风险案件的分析可知,它们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共性,即员工的机会主义倾向,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引发的经济压力,以及银行内部控制上的漏洞提供了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而且,后两者的客观存在进一步纵容了银行员工的机会主义倾向,并加剧了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增加了操作风险案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扩大了操作风险案件损失规模和影响范围。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任何操作风险案件都涉及银行员工,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是操作风险的最根本原因,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现代银行业操作风险发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同时,内控(前面假设的监督属于内控的范围)的漏洞是操作风险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通过国外银行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意识到: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银行内控系统的薄弱或漏洞,是操作风险发生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亦是如此,总结2003年以来媒体公布的29起案例可知,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绝大部分是欺诈,占案件数量的93.1%,包括内部欺诈(51.72%)、外部欺诈(10.34%)和内外勾结欺诈(31.03%)。第二,内部员工参与的操作风险欺诈案件占82.76%,尤其是操作风险案件大多数都涉及到银行管理人员。从29件案件中,涉及银行管理人员的有45%,占银行员工参与欺诈案件的52%。第三,操作风险案件涉及的产品类型主要是存款、贷款和金融票据,占72.41%。除此之外,上述操作风险案件中很多不涉及具体的业务,而是纯粹的贪污受贿和挪用资金。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具有集中的特点

第一,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不同,当前仍然是分业经营,绝大部分业务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业务部门、零售银行业务部门、支付与结算业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特别是商业银行业务部门;第二,我国银行业亟待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力度,银行业的“违规金额”随监管力度的下降而急剧增加。

当然,不论是国外银行业还是我国银行业,实际上,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类型是交叉在一起的,例如,客户、产品和业务服务往往会与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交织在一起,业务中断和系统损坏也会与外部欺诈中的黑客破坏相交叉;而且,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整个银行系统和所有的业务部门都“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以此重新整合为包括各种业务部门在内的“项目小组”。所以,中外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所导致损失很难被清晰准确地归因到某种事件类型和业务部门。因此,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把操作风险视作一种整体性的全局性的风险。

(二)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案件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同点表现在: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是操作风险的根源,而且内控的薄弱和漏洞是引发操作风险必不可少的因素。差异则表现在:首先,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纯粹欺诈更为明显和严重,说明了我国的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第二,我国银行业员工的道德风险更加严重,这是我国银行业包括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内的银行治理结构存在弊端的必然结果,也是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够的后果;最后,目前我国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的模式,存款、贷款和金融票据是银行的主要产品,为了使得银行乃至金融业真正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国际竞争力,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急需向国际化和混业经营转变。由此来看,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案件更具有“中国特色”,而不会发生在具有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发达国家中。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德国金融制度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2]刘积余.美国银行业大变革透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鹿野嘉昭著,金熳宁译.日本的金融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4]刘桂平.中国商业银行再造[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篇1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医生和其他的专业人员所必需的案例还可使受训者在个人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为使案例教学更有效,学习者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

一、证券投资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案例的选择和加工是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而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是实施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组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授课效果。首先,对于一些信息量大、影响深远的教学案例,任课教师应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互联网资源,先自行搜集和阅读案例相关的资料,为课堂上案例分析和讨论打下基础。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效能。其次,课堂组织必须处理好课时有限和课程内容丰富的矛盾,科学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的顺序、时间、形式等。就顺序而言,案例分析与讨论一般安排在相关知识的讲授之后,避免学生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而无法全面理解案例和进行深入讨论。就时间而言,由于课时有限(大部分高职财经、经管类专业的证券投资按照一学期18周计算只有36课时,课时非常紧迫),案例的阅读、介绍、提问、讨论、总结等环节必须紧凑安排,要紧密围绕着教学案例的核心问题进行课堂组织和管理。就课堂组织的形式而言,任课教师可以采取自由发言和点名提问的相结合。其中,点名提问主要是针对内向、不太活跃的学生,给这些学生造成一种压力,迫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同时为锻炼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创造机会。对于教学案例中的一些争议性强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进行分组讨论,提倡思想争鸣,鼓励创新性的观点。最后,在完成教学案例的介绍、提问、讨论等学生参与的环节后,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点评,然后进行较为深入的案例总结,对案例涉及的问题给出参考性的答案。

二、证券投资案例教学的课堂管理

证券投资案例教学课堂组织的顺利实行,离不开良好的课堂管理。只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才能维持好课堂纪律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课堂组织计划有序而高效地执行创造条件。课堂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课堂纪律管理、氛围管理和考核管理。第一,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时,任课教师要维护好课堂纪律,及时制止上课讲小话、玩手机、看无关书籍、随意进出教室等违纪行为,避免学生的违纪行为影响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第二,在确保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任课教师要增强亲和力,应走下讲台近距离地与学生交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言和辩论。对课堂表现良好、发言积极的学生,任课老师要给予肯定;对内向型的学生,任课老师可以采取点名提问的方式,迫使他们参与讨论。第三,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引入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激励使学生处于活性化状态,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辩论。”把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和平时成绩挂钩,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任课老师可以在上第一堂课时事先交待学生,课堂表现将是平时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对于课前案例资料准备齐备、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的学生,老师应在课堂上及时做好记录,而对于少数敷衍应付的学生,要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例如,在讲授债券的这一章节之前,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和整理ST超日债违约的案例资料,以备下次案例讨论和分析之需。在讲授债券内容时,教师应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准备充分的部分学生发言踊跃,提出的问题也比较深入。教师要及时记下了这些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既为期末考试评定平时成绩留下了依据,学生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为提高。

证券投资作为一门应用性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不能脱离证券投资实践,应该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投资技能上面。要提高证券投资课程教学质量,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证券投资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寓抽象于具体、置情境于课堂、化被动为主、寓教于乐,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证券投资案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效地开展案例教学,任课教师必须优选经典案例,并对选用案例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深加工,科学、合理地进行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纪律,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杜鹃.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的建设[J].上海财经学院学报,2005(3):6163

篇13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现金管理的目的是:权衡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合理安排现金收支,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笔者就企业现金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一、现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现金管理控制薄弱,存在多头开户

在一些企业,现金“跑、冒、滴、漏”的现象:“小金库”屡禁不止;“坐支”现金等违反财经法规、纪律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现金的利用率不高

在(集团)公司内部有时资金闲置与短缺无法统一有效地调节,现金充裕的成员公司,对于闲置的现金缺乏有效的管理,而那些现金短缺的成员公司却向银行不断地贷款融资,导致(集团)公司财务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存放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存款较多,存在大量的现金沉淀,现金的使用没有达到高效运作、合理配置的目的。现金的利用效率仍有待于提高。

(三)资金运作的风险较高

有些企业在证券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或委托投资机构风险理财。有一些企业在高息诱惑下,在一些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高息存款,到期存款又不能收回,造成损失。还有一些企业以其现存部分闲置资金,盲目地对外投资,投向一些风险高、收益低、回收期长的项目,破坏了资金的良性循环,使企业背上了新的包袱。

(四)缺乏现金流监控

有些企业账上有可观的利润,但经常无现金可使用,资金周转不动,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有的企业实现的利润不多,但现金流却充裕,对大额现金的使用和流向控制不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五)生产型企业缺乏专业理财知识和能力

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必须拥有专门研究货币市场,尤其是研究利率走势的专家和管理团队,才能够及时提供信息,随时进行市场分析,而这是许多企业所无法做到的。这部分超额收益也很有可能被随之产生的人力成本、分析成本和信息成本等费用所抵销。

二、加强现金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对现金流的监督和控制

首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细化现金流预算。其次,严格按照预算控制资金支出,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再次,强化对企业现金流的考核,将现金流指标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二)现金管理推行高度集中制

柳钢(集团)公司针对基层单位银行户头多而零乱,及时清理并撤消基层单位银行户头100多个,实行银行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很有成效地盘活了公司现金存量,大大减少了沉淀资金,实现了对基层单位的现金流量统一调度与控制。另外,在柳钢(集团)公司建立内部往来核算机制,构建高效统一的资金调度分配指挥系统,使有效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有效增加预收账款,减少应收账款

为降低坏账损失风险,销售商品坚持采用先款后货的营销结算方式,减少应收账款,增加预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柳钢(集团)公司2007年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天,与2000年末的29天相比,加快了26天。货款回笼中预收账款比重不断增加,2007年末预收账款20.7亿元,与2000年末的0.78亿元相比,净增19.92亿元。2007年末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132天,与2000年末的288天相比,加快了156天,比行业平均周转天数144天,加速12天。通过结算方式和收款政策的调整,不但减少坏账损失,增强了公司偿债能力,还改善了公司财务资金状态。

(四)延长采购物资的付款期

虽然各个行业的应付账款付款期浮动范围不会太大,但柳钢(集团)公司还是可以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尽量延长采购物资付款期,以减少现金缺口时的融资费用。

(五)加强存货管理,减少资金占用

存货管理是另一个对现金收支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存货过少有可能引起生产中断,丧失盈利机会;存货过多又会造成资金积压,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加仓储费用和利息支出,并有可能使企业承担存货跌价或耗损的风险。柳钢(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存货管理,本着“以销定产,合理安排”的原则,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采购数量,积极扩大产品销售,尽量降低存货量。柳钢(集团)公司2007年末存货周转天数为63天,与2000年末的154天相比,加快了91天,从而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费,加快资金周转运营。

(六)注重预付账款管理,减少现金流出

预付账款管理也是一个对现金流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购货方货款一旦付出,应该积极催促销货方及时将发票开出,这样购货方就可以及时拿购货发票向税务局申请进项税额抵扣,从而减少购货方交增值税额,减少购货方的现金流出。

(七)运用多种金融衍生工具,为公司投资理财创效益

1.运用“进口押汇”、“海外代付”金融工具理财。在进口信用证到期对外支付出现暂时的现金周转困难时,利用银行信贷额度,既可获得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的押汇资金进行理财,也可办理进口信用证代付业务,到期可用出口收汇偿还,而不必借用较高的人民币贷款购汇后支付,从而有效地规避外汇汇率风险,减少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这几年,柳钢(集团)公司运用“进口押汇”6.3亿元理财,“海外代付”8.7亿元理财,降低资金成本近2 200万元。

2.通过人民币定期存款质押+美元押汇+远期购汇理财。当需要即期以人民币购汇对外支付货款时,可将准备购汇的人民币作定期存款质押银行,并获得相应的美元贷款(即美元押汇),以美元贷款对外支付,贷款到期后,以质押的人民币存款本息,按锁定的远期购汇价格,购汇后偿还美元贷款本息,在偿还美元贷款本息后,剩余一定金额的人民币资金成为公司理财收益。此方案无任何资金风险,不改变资金对外付款计划,不占用授信额度,实现无风险套利,为公司理财获得额外收益。柳钢(集团)公司这三年做此产品理财,累计降低资金成本近1 500万元。

3.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的趋势,运用出口收汇,提前锁定汇率或提前结汇理财。运用“远期结售汇”(DF,全额交割)金融工具,就是和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按约定的汇率和金额进行交割,可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获取额外的汇兑收益。“出口T/T押汇”,“出口保理”金融工具,做贸易融资,实现提前收汇,提前回笼的资金可以马上用于生产经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了资金周转。

【参考文献】

[1] 当前大型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中国资金管理网.2007-10-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