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5 10:26: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消费行业商业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所谓商业模式,是指发现用户新需求、创造新价值,并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的商业结构和机制。商业模式有两个与生俱来的基因,围绕客户需求的战略定位;以战略定位为核心的商业结构和系统。
从商业模式定义出发,就可以找到打造和创新商业模式的路径:从模仿到组合、嫁接,再到本质性创新。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一直以来遵循的就是从浅层次的模仿,到中层次的组合、嫁接,再到高层次的创新。
“旧元素,新组合”
“旧元素,新组合”,是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它指把多种旧的设计元素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设计作品。把“旧元素,新组合”应用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中,是指把多种旧的商业元素,通过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大连万达集团,就是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伴生出高档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等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其主营业务是商业地产的投资及运营管理,核心产品是以“万达广场”命名的万达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万达集团在业界独创的商业地产模式,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
一般来讲,超市、百货、影院、酒店和娱乐中心,都是旧元素,但是,万达通过将这些旧元素重新组合,并通过“以售养租标准样式”连续扩张,独创了一条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
万达商业模式的内在运作机制在于,前期低价拿地,并同国际主力店商家达成“订单地产模式”,万达开到哪里,这些国际商家就跟随到哪里。作为回报,万达以较低的租金与高质量的商业物业回馈这些合作者。在万达广场兴建的同时,公司销售部分住宅、写字楼和商铺,通过这些出售物业部分的增值和溢价,支持商业地产和酒店物业的长期持有。目前,大连万达持有物业总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左右,年租金收入60亿元左右。
万达广场因此实现赢利模式的几重组合:通过“订单地产”,万达从国际商家那里获得部分投资;依靠国际商家的人气带来住宅、商铺和写字楼的溢价;通过出售部分物业的溢价,支持商业和酒店的长期增值;万达利用已有物业的租约作为抵押去进行银行融资,进行下一轮开发。如此,万达商业模式内部各旧元素重新组合,环环相扣,最终实现万达的快速扩张。
商业模式的“旧元素,新组合”,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旧元素”必须具有普遍性、大众可接受性的特点;其次,新的组合方式必须产生新的价值;再次,新旧元素之间必须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限制。
万达在执行这个创新性商业模式时,设定了“两个70%”:即无论到哪个城市开发,在其招商和业态组合中必须保证有70%的商家都能受到该城市70%人口的欢迎,这就是旧元素的大众普遍接受度。其次,万达商业模式中,订单地产、以售养租、以租融资等模式的新组合,都实现新旧元素的兼容与相互促进,并最终产生新的价值。
嫁接创新
中国企业当前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仅仅停留在本公司、本领域、本行业、本地域,那么,就有近亲繁殖的味道。跳出本地域、跳出本行业、跳出本专业领域,才有可能诞生真正的创新。嫁接,就是这种创新思维的方法之一。
商业模式的嫁接创新,就是指把一种商业元素、或者一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嫁接到另一个行业,使两者巧妙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的嫁接创新,主要有三种嫁接方法:嫁接标杆企业、异业嫁接和打破边界嫁接。
嫁接标杆企业
在很多行业中,当一些先行企业通过某种模式的创新取得阶段性成功,一些后进企业,希望利用创新突破市场,但囿于自身实力和资金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就采用嫁接标杆企业模式的方式。
在白酒行业,安徽口子窖、迎驾、高炉家等品牌,创造出“盘中盘”营销模式,实现快速崛起。所谓盘中盘模式,就是二线白酒品牌的“以渠道拦截对抗一线品牌”的营销模式。这些二线白酒品牌采取从高端顾客渗透的推广次序,以小盘(A级高档酒店)带动中盘(B级中档酒店),最终影响大盘(C类酒店、超市、零售店)。其关键就是在“小盘”即核心顾客和核心酒店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和顾客忠诚。具体方式包括买断促销权、专销等方式,与核心酒店终端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关系,树立起牢固的“渠道门槛”。同时在酒楼派进促销小姐,或者对酒楼的服务员展开开瓶费、客情费等激励。最终目的是将有影响力的重度白酒消费者发展成自己的忠诚用户,最终在当地形成一种消费风尚和潮流。
江苏洋河酒业作为“17大名酒”之一,2003年之前,陷入低谷徘徊。2003年9月,随着洋河蓝色经典上市,以及洋河蓝色经典嫁接口子窖等企业的 “餐饮终端买断(包场/包促销等)”的盘中盘模式,洋河酒业取得突破性成长,7年里实现从8亿到76亿的飞跃。
异业嫁接
将不同行业嫁接在一起,称之为异业嫁接。
上海永琪美容美发连锁机构成立于1999年,截至2010年为止,共有440家直营店,年营业额据称达到1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协会调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美发连锁门店总数占据所有门店总数的67.5%,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以上的美容美发门店只占到全部门店总数的15%左右。而永琪的每一家连锁店面的单店营业面积几乎都在200平方米以上。
永琪取得如此规模的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将美发行业创造性地嫁接美容行业。永琪的经营范围主要分两块,即“美发理发+美容”,一楼美发理发,二楼美容。永琪把美发和理发作为战术性产品,采用极低价格(6元试用),吸引大量的顾客在没有任何广告的情况下,主动进入永琪店内。一旦顾客进入店内,永琪就获得向顾客推销预付卡的机会。美发和理发,是刚性需求。这无形中就将消费群界定为所有人,从而把连锁店最大的问题――吸客问题解决。
美发理发不赢利,但美容赢利,而且是暴利。很多资料显示,一瓶价格不高的美容产品,永琪可以卖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正是因为美容暴利,所以永琪在其销售系统设置中,就将推销美容会员卡作为主要目标。永琪还通过掌控大量消费者,以消费需求的规模效应,向上游美容产品生产厂家低成本大规模采购产品,然后再转卖给永琪旗下的部分加盟店。有业内人士说,仅这一转手,永琪就可以获得2-3成的产品差价所产生的利润。
打破边界
许多商业模式创新,是对其自身所处的业务领域进行重新定位,找到产业与产业之间、新产业与旧产业之间、新产业与新产业之间的模糊地带,突破常规的行业边界,将自己定位于不同的产业,或者重新研究是否有可能整合消费者在使用前后的其他服务。
星巴克认为自己不是在卖咖啡,而是在营造一种消费体验。苹果公司不把自己看成是计算机公司,而是为人们带来欢乐的娱乐公司。因此才有Ipod、Iphone、Ipad。这三个产品为苹果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这三个产品本身也都是打破产业边界的创新产物。
定位创新
基于众多中国企业已进入二次创业的客观现实,现在所讲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是指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商业模式,而更多地体现在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上。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实更多地来自于战略定位的创新。价值定位是商业模式的起点,找到新的价值定位,也就找到商业模式创新的钥匙。
重新定位,其实是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角度入手,去发现市场新价值、开发出独特的新的价值主张,并将企业整个商业系统创造性地定位在新价值上的过程。
重新定位的含义涉及很多,诸如: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结构、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重新定义产业定位、重新定义产业链位置、重新定义客户,等等。本文仅就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结构和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进行阐述。
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结构
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和需要是不同的,所呈现出的消费规模(需求量)也是不同的。我们把行业需求量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布,称之为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当消费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就为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能。
中国动向在打造KAPPA品牌时,就对运动用品行业进行消费需求结构的重新定位。传统的运动装宽松、透气、款式少,而且不时尚。KAPPA将目标客户定位于那些宣称要运动但从不运动的人,那些想有运动感觉但不想出汗的人。KAPPA发现中国市场这个尚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就将品牌定位于“运动”、“时尚”、“性感”和“品位”,走出一条运动服装时尚化的新路子,实现5年300亿的成长奇迹。
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发现并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新市场的领跑者。在创办初期,许鼓将洋洋母婴定位成母婴产品提供商。主要业务模式以“店内销售+直投配送”体系为主,附带母婴保健咨询。虽然店铺销售额在不断上升,但对行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许鼓,敏锐地感觉到:以出售产品为主的业务模式不会持久,只有彻底摆脱仅仅出售产品赢利的模式,转而介入孕婴服务领域,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母婴服务的强烈需求,使洋洋母婴直接实现从产品销售模式向服务模式的转型,进入全新的母婴服务领域,并以服务内容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重新界定自己的产业边界,为其摆脱同质化竞争和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
产品或服务的定位,是指企业决定用什么样的产品(服务),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重新定义为客户提供的价值,除了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外,还有就是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的新角度。有时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企业自身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产品或服务重新做一个根据消费需求而定位的改变,也是可以得到惊喜的。
重新定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主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针对竞争对手的现有顾客,提供一种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即提供一种全新的价值内容。同样针对送礼人群,保健品提供的是有功效的保健食品,上海泰昌则创造性地将足浴盆定位于礼品,实现对保健品礼品功能的部分替代。
第二,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虽有与现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服务),但更强调与现有竞争者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卖点。换句话说,他们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但是以不同的价值定位促成销售。
施乐公司关注复印机高超的复印技术和它优异的复印速度,而佳能通过低价格和高质量的复印效果进行回击;精工表注重手表的精确性、多功能,而斯沃琪则强调款式设计和风格;吉列剃须刀强调剃须彻底干净,比克则强调剃须彻底、价格优惠且携带方便。
引言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战略性竞争优势的直接途径,是企业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下,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为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障。而石化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商业模式创新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
商业模式不同于盈利模式,它既包含价值的创造,还包括价值的获取等内容,早期对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企业产品、营销等内容,现阶段已延伸到战略层次,即关注消费者需求、市场细分以及战略目标等内容。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增强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而商业模式创新既可以视作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提高客户价值的过程,还可以视作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创新过程,其中,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包括业务系统、盈利模式、企业价值以及自由现金流结构等。一般而言,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以增加客户价值为目的,通常涉及到多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同时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商业模式的创新能为企业开辟新的盈利领域,并在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延续企业的盈利能力。毋庸置疑,商业模式创新必将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决胜的关键。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因素
企业一般不会自发地选择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原因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与时间,也并非所有的商业模式创新都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一定外力或内力的驱动下,企业才会选择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而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等。
(一)生产技术驱动
网络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商业模式这一概念,因此早期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上,互联网技术自然成为了早期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了技术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对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的重要意义。生产技术的转变在提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转变企业的商业模式,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从宏观的角度而言,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生产技术可以划分为被大多数行业采用的基础技术以及只适应于特定行业的专业技术;从微观的角度而言,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生产技术则包括行业内普遍采用的基础技术以及企业单独使用的专利技术。由大多行业或同行大多企业使用的基础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创新通常能大幅拉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具体到行业而言,考虑到不同行业对同一种基础技术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同一种基础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不同行业带来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异。由特定行业使用的专业技术或特定企业使用的专利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在最初阶段往往只会为这些行业或企业创造新的效益,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但考虑到技术外溢以及专利技术边界的模糊性,此类商业模式创新同样能为其它行业或企业创造收益。
(二)市场需求驱动
伴随着时间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将呈现深层次、多元化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一定都具备可见性,唯有挖掘这些隐藏的市场需求,企业才能不断地成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在更好的为客户提品与服务的同时,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企业无需利用新的技术,只需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即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通常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与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被忽略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现成效,就长期而言,企业需要将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两股动力结合起来,才能更彻底地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三)行业竞争驱动
行业竞争是迫使企业寻求创新机会的最大推动力,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的压力往往来自于技术以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当这种压力积累到某一临界状态时,企业便会产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需求。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提高行业或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受到行业竞争的驱动毋庸置疑,然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由此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存在明显差异,部分企业更倾向于依靠企业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进而带动行业发展,另一部分企业则更倾向于与关联产业进行合作创新,在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行业竞争力,而这通常与企业自身的实力与管理层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事实上,单纯地依靠技术而忽略市场需求,抑或是单纯地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忽略技术升级的商业模式创新都无法为企业盈利空间的持续性扩大提供保障,在竞争中寻求商机是新时期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于2012年1月申请破产保护的柯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柯达曾是20世纪70年代全球影像业的霸主,于1976年发明了全球第一架数码相机,拥有数千项专利技术,却因在行业竞相发展数码产品之际执着于胶片产品,忽略市场对数码产品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在数十年内彻底失去了其在影像业的优势地位,直至破产。商业模式创新既依赖于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内在动力的推动,又依赖于包括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等在内的外力的驱动,还需要以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为保障。
石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途径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顺利实施需要以恰当的创新途径为前提,从商业模式要素的角度而言,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是探求改变商业模式要素关系的途径。在现实中,不同的企业、创新程度等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其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差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根据企业的创新程度对其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特征进行了归类,具体如表1所示。
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因此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选择也可以从价值链的视角来解释。以石化企业为例,石化资源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一方面,石化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石化资源的开采与使用等环节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国家政策对石化企业的约束力度较大。与此同时,我国石化企业主要以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为主体,石化企业的总数量较少且普遍规模较大,国家对各企业的分工也各不相同,鉴于此,石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石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应以完善其产业链为核心,并综合加强人力资本、推进组织变革。石化产业的价值链主要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以及顾客价值链四个部分组成,根据波特的定义,企业的价值链涵盖了所有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因素与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等,另外,企业价值链还包括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组织结构等内容。从价值链的角度而言,石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供应源、技术、渠道、营销模式等内容的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可大致划分为四种,即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延长价值链、拆分价值链、价值链延长与分拆结合以及价值链上活动的创新,换而言之,石化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其价值活动的整合。但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选择与路径规划过程存在较浓的主观色彩,高级管理层的决策直接关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败,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性地对创新工作进行调整与改进。
对策建议
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普遍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而造成这些隐患因素的可预见性与可控性普遍不高,结合石化企业来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变化、行业发展速度、人才支撑强度等方面,加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与较长的周期,因此在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市场变化、注重外界环境变化并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重视同业市场变化
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的进程中要对市场变化予以充分重视,这种变化既包括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又包括竞争对手商业模式的变化,考虑到我国石化产业的特殊性,竞争对手商业模式的变化对企业自身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更为突出。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创新,石化企业作为行业密集型行业,其勘探、开采以及运输等过程都与技术紧密相关,由于石化企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知识技术具备较强的外溢性,因此在与其竞争的同时寻求合作机会,从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变化中探求可能被企业自身忽略的市场变化,重视竞争对手商业模式,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变化,鼓励知识技术外溢,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以保持石化企业自身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二)注重外界环境变化
企业所处的经济、社会、法律等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为了确保商业模式的转型成功,石化企业必须频繁地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中寻求提高企业价值的机会。考虑到石化企业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所面对的政策经济环境会存在一定的敌对性,这意味着石化企业不仅面临着来自于同行的竞争压力,其自身原有的竞争优势也存在消失的可能。换言之,在敌对的环境下,石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不会提高自身效益,反而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石化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之际需要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预判,把握创新时机。
(三)加大企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支撑力度对企业的整个商业模式创新过程都有极大的影响,尤其对技术密集型的石化企业而言,人才在其整个商业模式创新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时点、创新途径以及创新进程;另一方面,企业科研人员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进程与效果,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因此,石化企业不仅要加大对管理层洞察力的培养,使企业能准确把握经济市场走向,提高商业模式转型效率,还需要提高管理层心智的开放度,这种开放的心智要求企业高管勇于对消费者公开企业的关键知识技术,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信任度与忠诚度,稳定并扩大企业的消费群。另外,石化企业还需要探求与其它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交流合作机会,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以及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Venkatraman,N, and Henderson, J C. Four vectors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Value capture in a network era[A]. From strategy to execution: Turning accelerated global change into opportunity, Berlin: Springer, 2008
2.杨嵘,郭黎星.介观层面中国石化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2(1)
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到来了
让我们告别传统的产品思维模式
进入“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的新时代!
沈志勇策划新思维:
凡是第一的企业都有商业模式。凡有商业模式的企业都可能成为第一!只有商业模式而缺乏营销和品牌,做不快;只有营销和品牌而缺乏商业模式。做不大!
身处商业规则急剧转型的时代。产品思维模式已经过时!
时至公元2010年,在国际国内产业大环境急剧变动的格局下,在国家致力于经济转型的战略倡导下,一个旧的商业时代即将隐退,一个新的商业时代即将拉开大幕!
在经济转型期,企业要成功,必须改变旧的商业思维。
毫无疑问,中国企业30年以来,其商业规则基本都是产品思维的模式。
所谓产品思维的模式,其本质特征是中国企业以前的成功,基本是建立在“机会主义”和“低成本竞争”这两个法宝上,从本质上讲,这两种模式都是以产品为中心时代的竞争规则。产品思维模式的发展路径往往为:“发现机会――依靠产品切入――打广告、招商――渠道成型――价格战――渠道精耕细作――提升运营管理以增效节流……”这种思维模式,将战略控制环节放在低成本生产和渠道方面,依靠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来取得规模效益,走的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道路。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供大于求”和“过剩经济”时代,2006年以来开始的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机会主义+低成本竞争”模式所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供小于求、机会众多等必要条件已不复存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结构性转型的新时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一转型变得更为迫切。
中国企业不能再简单依靠以前那种“发现机会一招商、建立渠道――向成本和规模要效益”的发展路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不同于以往经济模式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必将从产业链低端低利润区向产业链高端高利润区转型,由以前以生产加工为特征的“硬实力阶段”向“软实力阶段”转型。所谓“软实力”,即指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品牌经营等“软环节”产生竞争力,并在这些“软实力”环节基础上,重新调整自己的商业思维,重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使自己进入高附加值高利润区。
基于此,沈志勇在2008年就提出了“三核驱动客户长大,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咨询策划服务体系,成为经济转型期的新策划思维的代表。
“三核驱动”:中国企业转型的三大路径
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商业思想。
无疑,营销智业公司在提供新的商业思想方面,在帮助企业转型方面,具备先天性的优势。但是,面对当今经济的转型亟须商业思想转型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营销咨询及策划类公司还在沿用上一个时代的商业思维来服务客户,真正打破原有商业智慧而根据时代所需应时而变的智业公司少之又少。
传统的咨询策划类智业公司根据其核心能力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由广告公司或传播公司转型而来,其核心能力并不在营销或渠道,而在于传播。
第二类,是擅长于渠道咨询的,他们的创始人多从企业的营销总监或销售总监转型而来。他们将公司的服务重点放在渠道的运营与管理上。
第三类,是将重点放在营销系统的体系打造和管理规范方面的。他们所提出的服务理念,其实更适合于那些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主观上需要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迈进的中大型企业。
第四类,是一些专注于某一个或两三个细分行业的智业公司,为这些细分行业提供营销和品牌的全套服务。
传统的这四类智业公司,其核心服务能力主要集中在品牌传播、渠道掌控、营销管理等三个方面,这样的核心服务能力,在中国企业从前的普遍采用传统的产品思维的经济环境下,是能够符合企业的咨询需求的。而随着中国企业自身战略需要从产品、渠道的核心能力转型到控制产业链核心环节、重塑商业模式的时候,他们的服务显然就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紧贴企业的战略转型需求了。于是,一种新的咨询服务业态就该闪亮登场了。
通过近百个不同类型企业的咨询和实战经历,沈志勇深感于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迫切。他创建了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并在近六年的咨询实践过程中,逐步把自身打造成为经济转型时代的新一代智业公司扛旗者。他们以“舍我其谁”的勇气,为中国企业提出了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三个方面转型的路径。
沈志勇将上海超限战策划机构定位成:采用截取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战略理论,为企业解决战略转型与营销转型的核心难题,以帮助企业“控制价值链核心环节,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专门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三核驱动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帮助企业实现做快、做大、做久。
超限战机构提出“三核驱动客户长大”的核心服务理念时,我们问到沈志勇:“您觉得你们与传统的策划咨询公司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他谈到三点:
“第一,我们既是一家战术咨询公司,更是一家战略咨询公司。我们既把触角伸向品牌塑造、渠道建设与渠道运营等战术环节,更把触角伸向企业商业模式的塑造。帮助企业重望商业模式,这样的服务内容与战略实践,是跟所有传统类智业公司所不同的。
第二,我们的服务,虽然也包括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但是,我们在品牌与渠道这两个环节的咨询服务,更加倾向于帮助企业在价值链的这两个核心环节建立起核心的掌控能力,并能够以这两个核心能力为抓手,向上或向下延伸产业链,构建企业独特的商业模式。
第三,我们的服务,是‘三核创新模式+可执行运营系统’的组合服务。我们强调发挥在商业模式、品牌模式、营销模式三个方面的策略创新,我们认为,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打破行业游戏规则,提出创造性的、颠覆性的模式突破方式,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的三核驱动爆发力。另一方面,我们又非常注重策略创新的能否执行,我们要为模式创新构建出适用性的、客制化的、量身定做的、可执行的运营体系结构,以保障三大模式创新的落地执行。”
基于以上的定位和三个方面的不同,超限战策划机构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归纳为研发力、创造力、落地力。
超限战“三核驱动”之一:商业模式转型
所谓模式,就是结构。构建结构之道,就是商业元素的重新分化与组合之道。这个分化与组合的切入点,我们的企业界以前是从产品创新切入的,到了经济转型期,我们需要采用产业链和利润区的思维模式,去进行结构创新的新探索。
任何产业链的利润都是
分区的,一般分为高利润区、平均利润区、低利润区和无利润区。企业处于哪个利润区决定了它的利润状况和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商业系统的结构,就是强调帮助企业定位于产业链的高利润高附加值环节,然后对企业整个商业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塑造(业务范围、赢利模式、战略控制手段、运营流程、品牌系统、营销系统等),以打造企业长期的持续赢利能力和不可模仿的战略优势。
第一,机会主义商业模式类型。有一部分先发企业,会发现市场上有一些全新的消费需求还没有被满足,市场一片空白,一个新行业可能会由此诞生,于是,这些企业抢先进入这样的行业。他们是一群“机会主义者”,因为先发优势,能够取得头啖汤。“机会主义者”所需要的商业模式是“机会主义模式”。超限战策划的牧高笛户外休闲服,就是通过创建户外休闲服装新品类,抓住了户外休闲服装市场的这个空白点,从而取得了成功。鉴于专业户外是小众市场的特性,牧高笛致力于在休闲服装这个大众市场分一杯羹,于是创造出一个“户外元素+休闲运动”的服装新品类,并将品牌定位于“5天城市工作+2天近郊休闲”的生活方式,为牧高笛这一服装新品类塑造出独特的基因图谱。
第二,满足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类型。新行业被开发出来后,行业由于刚刚诞生,整个行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不能满足主要消费群的需求,于是,利润会留在产品/服务的提供商那里,因为他们会想方设法提高和改善产品与服务的性能。我们把这种利润产生方式叫做“满足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2009年,中国足浴盆行业出现消费爆发的市场趋势,在超限战的策划下,泰昌足浴盆紧紧围绕这个还未被完全满足的消费需求,以“为天下父母洗脚”的品牌口号占领足浴盆行业最核心的孝亲市场,以“金泰昌+红泰昌”的双品牌架构完美破解批发渠道乱价、企业被批发绑架的渠道困境,以“抢占行业第一”的扩张计划第一个在足浴盆行业井喷式率先发力渠道扩张和央视投放,2009年实现从1个亿到4个亿的高速成长,远远地拉开了与第二品牌的距离,隐形冠军成功成长为绝对冠军。
第三,修补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商业模式类型。当所有行业参与者都去不断完善产品与服务时,行业会出现同质化,利润会离开产品/服务的制造商,向产业链薄弱环节聚集,即可能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或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转移。此时,修补产业链薄弱环节的渠道商和供应链控制商会取得最高利润。这种利润产生方式叫“修补产业链薄弱环节”。
第四,颠覆过分满足的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类型。随着所有企业都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其产品与服务的性能,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终有一天会超出消费者的需要,这就成了“过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一旦出现这种需求,行业有可能出现“低端破坏性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专业性替代商业模式”。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春秋航空公司、经济型酒店、山寨机等,都是低端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典范。
超限战“三核驱动”之二:营销模式转型
营销模式就是帮助企业在产品营销、渠道掌控、终端零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建立核心竞争能力的模式。
初级阶段――产品力: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整个产业链发展不成熟,市场上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此时,产品成了一切营销要素和活动的出发点、造势点。产品力成为这个阶段的核心竞争能力。超限战机构2007年策划的和谐本草体通面,就是采用“品类第一+产品力突破”的一个成功案例。和谐本草拥有抗性淀粉和儿茶素两种功能性原料,他们说服企业改变了原本进军高风险的保健品市场的规划,转而定位于功能性食品市场,并包装出“抗性淀粉方便面――润肠通便”和“平衡茶饮料――瘦身美客”两大产品,在济南糖酒会上一炮走红,创造出招商1.5亿的佳绩。
发展阶段――渠道力:在发展阶段,产品逐渐成熟和同质化使得还把核心竞争力构建在产品力环节不再适宜。这时候,将核心能力向下游渠道环节扩张,实现企业从产品力拉动到渠道力推动的转型,就成为制胜市场的利器。超限战机构策划的彩翼家纺,就是依靠渠道力的打造,一举突破行业壁垒的。彩翼家纺是一个家纺业新军,从“渠道只招不管”这一行业薄弱环节入手,抓住行业结构性调整周期这一契机,第一个在行业内引入渠道下沉模式,以渠道的适度深耕模式及系统工具展开终端的扩张行动,取得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市场优势。
成熟阶段――品牌力:市场发展至4成熟期,企业在产品方面已经不断细分,在渠道方面已经进入所有细分渠道,于是,产品力和渠道力都可能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品牌力的打造成为新时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超限战“三核驱动”之三:品牌模式转型
品牌模式,就是要打造产品之外的价值,为产品增加附加值。
1 初级阶段,打造品牌知名度
初级阶段,是品牌打造知名度的阶段。品牌知名度比信誉度更重要。因为该阶段消费者没有达到品牌消费的层次,名牌就代表品牌。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集中资源打造品牌知名度。
泰昌足浴盆品牌在2009年,面对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进行央视品牌传播的市场现状,泰昌品牌抢先于所有对手先行一步打造品牌知名度,2009年在央视投入约3000万元品牌传播费用,一炮走红。
2 发展阶段,实施品牌占位,打造信誉度
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并不意味着就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下一阶段,就是要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而建立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占位。品牌就是一个商标或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的位置,所以我们在发展阶段要帮品牌占位。2010年,泰昌足浴盆在上一年“为天下父母洗脚”的品牌核心价值基础上,在品牌方面提出“足浴盆行业领跑者”的品牌占位策略。
3 成熟阶段,打造美誉度
成熟阶段,消费者真正成熟到可以进行品牌消费,品牌的精神利益开始变得更重要。这时,品牌的工作,就要为品牌找到打开消费者情感寄托和心理归宿闸门的钥匙。出售品牌的情感感受、情感体验,塑造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是打造美誉度的两个基本方法。中国企业在品牌打造过程中,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对品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对品牌感觉的塑造。
超限战机构在策划沃特运动鞋时,让沃特围绕运动精神,将品牌核心价值定位于“不断征服”的运动精神,力求在沃特主打的篮球运动市场,利用“不断征服”的品牌价值观凝聚消费人心,利用品牌所倡导的进取、挑战、征服自我的情感诉求,获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
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到来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到来了!
许多中小企业经过若干年的拼搏,但销售、利润、市场、资本积累都没有实质性进展或突破。产品换了又换,但哪个产品的生存能力都不强。此外,销售渠道不畅、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财务成本偏高等等,这些问题时 时刻刻困扰着企业。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困扰许多中小企业的核心问题呢?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转型升级”,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还是这么艰难呢?不得不承认,众多的中小企业真的不知道怎样转型升级。技术创新需长时间的积累和大量的投入,有能力自主研发的企业不用国家提倡,早就开始投入了。而没有能力的企业,国家再提倡、再鼓励,也只能是空有理想,无法付诸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广大中小民企多花点儿心思研究自己的商业模式,看看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对路,认真思考自己的企业有没有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可能。 必须看到,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在低成本优势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在“三荒两高一低”的严峻形势下,中小民企几乎没有退路,只能通过寻求自我改变,转变思维,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低成本模式转到商业模式创新,这可以说是许多企业的唯一出路。
商业模式创新带给顾客新的价值
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是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其根源在于没有价值上的创新。其实,对企业来说,很多时候不需要争第一,但需要做唯一,这就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因此,企业不能完全把心思放在怎么样同竞争对手争夺客户上,而是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客户,让竞争对手抢也抢不走。
价值创新就是要研究怎样给消费者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价值。事实上,很多时候,客户不一定知道他们的真正需求,这时候我们可以影响他们、教育他们、创造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头屑洗发水,这些产品反复告诉顾客,头皮屑是不利于人际交流的,它把人们平时常见的问题夸张、放大,然后让顾客感觉到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从而创造了新的价值和需求。
应再仔细思考约翰 ?福特曾经说过的话:“在汽车出现以前,你去问消费者要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一匹更快的马。”是要知道,真正的消费者需求的不是“一匹更快的马”,它仅仅是消费者众多的体现“更加快速”需求的一个选项而已。对于创新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能够更加迅速地找到比“一匹更快的马”更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快速”需求的产品。所以,任何伟大的商业模式创新,从来就是把发现需求和创造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带给顾客新的价值。
看似饱和的市场充满未被满足的需求
商业模式创新,核心是价值创新。在我国,由于存在一个庞大而低端的产业群, 以及远远没有实现饱和的消费市场,大量商品还没有被寻常消费者享受到。同时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等成本的上涨,国内众多企业原先奉行的技术领先、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商业环境,仅从战略、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调整改善,越来越难以奏效,而发现新的需求,并且创造出新的需求模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
例如我国的零售市场,看似已饱和。但事实上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我国零售市场随处充满着未被满足的需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外市场上大量我国制造 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国内却买不到,我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内售价比国外还高。
一、引言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它既可以指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变化,也可以指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的变化。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自从人类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从不同视角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因而出现了一大批像阿里巴巴一样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企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了一场以“大数据”为焦点的技术革命,也使得“大数据”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轮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James,Michael,2011)[1]。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
有关大数据定义的描述,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通过描述“大数据”的5V特征来间接地定义和识别“大数据”[2]:(1)海量数据(Volume)。“大数据”的“大”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如何存储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从中找到企业本身需要的信息,这将对企业的IT架构和IT 产业的布局提出新的挑战。(2)多来源数据(Variety)。企业内部的经营交易信息,物联网世界中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是大数据的三个主要来源[1],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多种数据类型。(3)实时处理(Velocity)。这是区别大数据应用和其他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的本质差别之一。(4)低密度高价值(Value)。“大数据”背后隐含着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是,这种价值需要运用信息处理技术来参照、比较、分析多种来源的数据。(5)数据真实性( Veracity)。“大数据”中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提炼出能够解释和预测现实事件的理论。
本文尝试从商业模式创新框架、大数据创造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聚合与无边界等方面,探索分析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期未来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借鉴。
二、“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
“大数据”驱动的顾客界面创新。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关键之处在于识别目标客户的需求,在研究顾客心理行为基础上细分客户并提供相应的有针对。企业将CRM系统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全面反映,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平台,真正了解细分客户。大数据的5V特性使数据的收集、整理、反馈等响应可以在瞬间完成,确保企业及时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变化来创新价值主张。
“大数据”驱动的内部运营界面创新。在企业的内部运营上,大数据的驱动创新主要表现在关键业务流程的数据化管理和整体结构的优化。在流程数据化方面,是将企业以往采用的ERP管理系统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将更加全面的信息收录在企业系统周围以供使用,从而达到优化业务流程的作用。在整体结构方面,企业应用大数据提炼出自身需要的客户价值主张,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成本结构、营销结构等结构来适应客户需求。
“大数据”驱动的网络合作界面创新。大数据技术促使平台商业模式日渐兴起,大部分企业现如今都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则为企业解决了如何寻找最佳外包商的问题。现在,像利丰公司这样的平台式企业在商业生态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种商业模式通过“连接”和“聚合”作用来降低平台参与者们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重新组合,以最低的价格发掘企业和客户的最大的价值,充分发挥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实现企业实施平台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二)“大数据”创造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一般从运营视角、经济视角和战略视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此,大数据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所塑造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3]:
经济视角:大数据创造经济价值。提炼出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有关产品、服务、客户以及企业本身等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有助于企业改进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生产率,创造超额经济价值。从大数据的5V特性我们发现,它所反应的信息无限接近消费者,企业据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够精确的满足消费者的价值主张。众所周知,只有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大数据可以精确发现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并据此对消费者进行细分,不仅依据不同人的兴趣偏好将细分标准抽象化,甚至将每一位消费者细分成一个市场,在每一个利基市场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
运营视角:大数据带来低成本竞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企业的关键业务和流程进行创新、再造,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的获得原材料和锁定目标客户,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大数据技术产生的数据信息流为线索,对外,企业可以精确的定位自己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位置,进而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系统中;对内,企业可以立足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从新考虑内部整体架构,去除冗余和获利低的流程,寻找最佳外部供应商外包非核心业务,以大数据活动取代传统的业务流程,对核心业务进行补充或再设计,最终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
战略视角:大数据创造差异化竞争。战略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当公司致力于推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理念时,运用大数据可以提前预测消费者对这种产品或服务的态度,这就是创造需求。创造需求比感知消费者需求之后再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更具有经济价值,这是产生差异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公司内部来说,企业通过大数据可以进行管理与决策创新,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进而依据市场反馈效果进行干预和控制。这种战略上的差异是企业在特定经济情景中所独有的,很难被外界复制和模仿,因而可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大数据”强化了行业的聚合和无边界趋势。
大数据所包含的绝大部分的非结构化信息包括了不同行业、地域和企业部门之间的交叉性信息,企业要进行某项营销决策时,除了要关注企业本身所具备的产品信息,可能还需要其他相关产品或其他行业有关消费者偏好的调查信息,这样的决策过程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线性的、自上而下决策模式,转而向自下而上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决策模式转变,这种融合的趋势促进了行业的聚合,淡化了企业的边界。聚合对企业来说意义深远,它们可以据此吸引多种类型的顾客,强化顾客体验,增强客户忠诚度;同时,企业的去边界化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为多元化发展以及破除行业壁垒进行跨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乐视视频网站跨界进行乐视电视的销售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不断深入,针对大数据的研究重点已经有原先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拓展到大数据应用和实践阶段,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商业模式的框架进行转型、创新。理解“大数据”如何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框架,进而如何创造竞争优势,这是挖掘大数据价值所必须的过程。要分析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应以大数据为线索,对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进行审视,重新构造业务流程,根据不同企业所重视的核心业务的不同,从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发现大数据背景下最适合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企业立足使用大数据对业务进行分析,不但能准确把握顾客需求,而且可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一次来创造竞争优势。此外,领导者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的建立对创新商业模式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7]。
目前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更侧重于宏观方面,而且理论还不成熟,对某一具体行业或具体企业应该怎样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较少且不成熟[5]。因此,如何将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企业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企业自身则应积极应用大数据背景创新商业模式建立起自身的一套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取得成功。
基金项目: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以新疆零售业为例”(批准号XJGRI2015116)资助。
参考文献:
[1]James Manyika,Michael Chui. 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J].McKinsey Quarterly,2011,(5).
[2]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3]荆浩.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7):15-19.
[4]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 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4,(5):405-419.
[4]张清辉,陈昊.大数据背景下商业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7):159-161.
[5]李艳玲.大数据分析驱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 55-59
由此,笔者想到,在当下巨变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大师德鲁克所提出的那个观点正是对白酒行业目前竞争发展格局的一个经典的概括。“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谁能真正挖掘出商业模式的力量所在,谁把握住了中国白酒企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谁就会在下一个阶段的竞争中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笔者以为,以下七个方面是驱动白酒行业商业模式演变与创新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驱使
白酒行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格局已经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高端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线结构布局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一线名酒企业,已经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了有节制增长的时期。每一个白酒企业都在思考战略与营销、结构与资本的转型与升级问题,都在思考企业发展怎么样进一步突破成长的瓶颈问题。
同时,地方政府逐渐介入到“产业基地战略”的规划,这将会使产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也将会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也正如《华夏酒报》的记者尹贵超先生分析的那样,白酒产业的“竞争点开始由单点到板块、由个体到区域、由孤立到联合,这也是政府主导的打造“产业基地”模式的初衷,这种模式或将会成为白酒业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条路径。
二、资本运营需要一个支撑的基础平台和运营通道来实现
白酒行业资本并购的革命浪潮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白酒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商业模式与资本层面的竞争。并购整合式增长作为白酒企业的一种增长方式,在商业模式上,需要突破传统商业模式思维的局限,进行渗透式改造、升级突破以及变革创新,需要力图寻求创造出一个优秀的新商业模式出来。
三、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要求旧有商业模式的定位做出调整、改造甚至颠覆
白酒行业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变化与产品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以及消费人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对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升级的问题要求提出了挑战。高端年份酒的需求就是因应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而扩大了市场消费边界。
四、白酒营销企业进入到了一个主要依赖成功商业模式获取增长的发展阶段。
许多白酒营销企业的决策者越来越意识到,驱动业绩的裂变式增长不再是单一或者多元的营销元素就可以支撑得了的,必须要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手段才可以找到有效增长的解决途径。
五、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营销思维,需要彻底变革或者颠覆传统的价值链,改变价值链的方向
华泽集团、银基集团为什么会在商业模式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显示出其具有强大的驱动力?笔者以为,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他们的营销管理决策者变革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价值链,改变了价值链的方向。产业并购、多品牌运营与经销商到旗舰店连锁模式都对价值链的改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企业所有的这些设计都应围绕着客户的核心需求而展开的。具有“中国酒业新价值链的创建者”称号的华泽集团的董事长吴向东对白酒业的价值链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未来的商业竞争不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价值链与另一条价值链的竞争。我们现在建立的是一个由五粮液集团、华泽和地方强势酒厂构成的新的酒业价值链。”
六、白酒行业的战略导向管理需要有ERP系统的支撑
困境一:价格战已经走到了尽头
价格战是我国互联网企业面对竞争惯常采取的策略。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很多企业通过价格战吸引消费群,建立了发展优势。但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缺技术,也不缺创新,缺的是把这些东西变成能够创造价值的、盈利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的通过消耗资本,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千团大战”从2010年打到现在,团购网站诞生总数达到6218家,累计关闭4670家,死亡率高达75%,除了美团、拉手、窝窝等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安然度过外,许多“烧”不起钱的小型团购网几乎在一夜间消失无存。单纯通过低价挤压对手,而不以产品和服务质量占领市场的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困境二:单纯的商业模式复制难以为继
不可否认,国外互联网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国外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其商业环境的成熟,还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现在很多的创业者和一些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将国外好的商业模式引入国内,但并未针对中国消费市场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效果乏善可陈。美国餐厅预订企业OpenTable成功的案例激发了国内企业对于餐饮预订网站投资的信心,但中国消费者相对国外消费者并没有餐饮预订的习惯,且相对网上预订更加倾向于电话预订,这也直接导致如饭统网这样的餐饮预订网站在国内的发展停滞不前,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同样的例子还有,百度通过成立爱乐活布局O2O的构想也于今年宣告破灭,爱乐活彻底的变成了电商导购网站,与之前O2O本地商户服务的定位大相径庭。商业模式复制本身并没有错,但一旦不能与市场进行很好的接轨,不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出发的复制,必定会被市场逐渐淘汰。
困境三:低附加值发展模式面临转型
广告付费的模式始终是互联网企业连接线上、线下,获取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成为很多网站的生存命脉。但一旦网站内容难以吸引点击率,广告投放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经营压力将随之增大。Facebook和新浪微博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潜在消费群,但始终难以摆脱盈利的问题,过多的广告投放反而使其遭受消费者反感甚至投诉。但Facebook和新浪微博都积聚了众多的用户,用户粘性大,只是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网站各种广告信息杂陈,更有甚者广告信息含量超过实际内容,这种网站只能是昙花一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逐渐式微,但并不代表会退出历史舞台,低价促销、商业模式复制、广告付费等仍然是很多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只是在新的时代必须要有新的“玩法”,如果管理思想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你的竞争对手只会帮着你“死”的更快。在新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以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要求,重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决定互联网企业命运的关键。
商业模式转型的三个策略
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天要变了”,积极进行着商业模式转型的探索:以新浪、搜狐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在经历了砸钱积聚人气、通过网络广告获取少量收入等初步发展模式后逐渐分化:新浪回归媒体定位,搜狐向在线视频领域拓展;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进军金融领域;腾讯开发微信,掌握移动互联入口,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叠加,重新定义通讯含义。从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未来战略意图不难看出,未来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转型将超越企业成立之初的业务领域来进行资源整合,在不断冲击传统经济,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同时,将更加注重企业与用户间双向沟通渠道的建设。尤其随着近些年移动互联的兴起,更是直接挑战着传统互联网经济业态。笔者认为互联网企业要想在新互联网时代下进行商业模式转型,取得先机,在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要做好内功修炼:
转型策略一:注重互联平台价值提升,促进内部生态链建设
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平台崛起的时代,网站作为提品和服务的媒介,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平台功能,通过搭建不同类型而又相关的服务平台,并在服务平台上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叠加,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完善企业内部生态链,满足用户多重要求,增强用户体验感,才是未来互联网企业保证用户粘性和持续扩张的的关键。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就是典型的平台式发展:阿里巴巴从最初的B2B到淘宝网(C2C),再到支付宝(线上支付平台)、天猫(B2C)、“阿里金融”(余额宝等构成的网络金融平台),每个平台的搭建都互为补充、互相依托,在其发展中这些平台还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在进行业务协同的同时还将不断催生更多的新业务平台,形成内部生态链,扩张能力显著。
转型策略二:整合数据资源,精准市场行为
目前,业内对于什么是大数据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对大量的互联网活动数据进行系统的挖掘和分析,进而激发精准的市场行为、获得利益的目的认识较为一致。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无疑是未来互联网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要求,随着互联产品交互能力和用户参与程度的提升,个人信息透明度也不断提高,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将能够开发与客户实际需要最贴切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减少企业试错成本。现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在力图构建和完善自身的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一、引言
面对当今异常动态而复杂的经营环境,单纯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等已经不能持续有效地抵挡竞争,企业只有通过具有系统性、颠覆性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够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商业模式创新已经登上了战略和创新管理的中心舞台。从商业模式创新赢得竞争、带来竞争优势的本质来看,不外乎两种实现途径:做完全不同于竞争者的事情或者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做相同的事情(波特,1997);用商业模式创新的范畴来表达,即价值主张创新和价值创造方式创新,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归根结底是能够为顾客提供创造新价值或更多价值的方法。商业模式创新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它的思维起点是消费者需求;更确切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发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有效地满足他们,因此,洞察消费者需求特征变化趋势、识别消费者真实需求是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关键。消费者主导是当今时代需求特征变化的最重要趋势,本文在阐释消费者主导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这些诉求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和类型。
二、消费者主导的表现
今天的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对厂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内容、时间、地点以及价格提出个性化的要求,人们可以以更多的方式参与到交易中,而且参与程度越来越深;消费者得以以各种方式从分散走向联合,消费者的影响力变大,客户群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成为创造需求和价值的新源泉;以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地位正在发生改变,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倾斜,社会正在向消费者主导的时代迈进。
1、“真实需要”终将主导消费决策
一直以来,以竞争为导向的企业活动往往会偏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使消费者迷失在各种炫目的创新产品中,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同时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所左右(马尔库塞,2006)。知识和信息的快速获得与积累,加速了消费者的学习过程,“真实需要”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力量将上升,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更加理性的选择,追求个性化、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逐渐成为消费行为的优势动机,从众倾向减少,人们对自身内在感受的关注超越了对有形身外之物的关注,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渴望更多地互动与参与。
2、消费者参与价值创造
今天的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和消费,先进的技术条件支持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环节当中。有几种力量共同推动着这一转变:其一,以往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运用的生产条件和工具变得简单化并且易于获得。例如点对点网站、开放源代码软件、编辑工具、存储器等等,这为消费者参与生产过程提供了可能性;其二,消费者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不断上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追求兴趣、爱好、娱乐、自我表现、体验等需求的满足,参与商品形成过程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其三,ICT技术的充分发展弱化了以往的时空障碍。信息传输工具的普及以及成本的降低,使得许多非经营性资源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具有了经济性和可能性,例如个人的非工作时间、知识、家庭场所、非生产性资金、PC等(尹莉和臧旭恒,2009)。
3、网络效应凸显
网络效应是指用户从一种产品或服务消费上得到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该产品本身的内在属性和功能,还取决于与该产品相关的特定网络中其他用户的数量。这种特定网络可以分为直接网络、间接网络与双边网络(郭水文和肖文静,2011)。直接网络是指由使用同一种产品的用户构成的群体,直接网络效应是指一位用户的收益直接受到使用同一种产品的其他用户数量的影响,例如即时通讯平台、交易平台、网络社区等。间接网络是由使用同一种垂直兼容的产品(即客户都必须购买相同或相似的互补产品)的用户间接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群体,间接网络效应表现为:该产品的用户数量影响了互补品的供给状况及价格,从而间接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例如操作系统、游戏机等。双边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都需要接入一个共同的平台,利用该平台获取商品、服务或价值,双边网络效应是指平台一边的某一用户所获得的收益取决于平台所能够吸引到的另一边的用户数量,例如:门户网站、广告媒体、交易中介等等。网络效应的凸显,使庞大的客户群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4、消费者走向联合
新一代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单中心、单向传播向多中心、网状裂变传播转变。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传播中心,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自己的评价、建议和推荐,例如社交网站、在线论坛、博客、电商平台等等。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互联网中,网络口碑的商业影响力越来越大,进而形成一种群体效应,人们不再仅仅通过供应方主导和控制的媒体渠道了解商品,网民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种自发组织的营销工具。另一方面,新的沟通渠道涌现,沟通成本降低,也使消费者的联合成为现实;“团购”就是消费者联合的典型体现,它将网络购物与社交媒体的力量合二为一,提升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改变了以往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集中对分散的商品交易关系格局。
三、基于消费者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
1、消费者真实需求导向商业模式创新
消费者真实需求导向主要体现在两种价值主张创新理念中。第一种,“够用就好”。这一理念摒弃了一味追求技术顶尖、功能强大、质量卓越的创新思维方式,而是从消费者真实需求出发,运用删除(即哪种被行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素应该被去除)、减少(即哪种因素应该被降低到行业标准以下)、增加(即哪种因素应该被提升到行业的标准之上)、创造(即哪种行业中没有的因素应该被创造出来)这“四项行动架构”(奥斯特瓦德和皮尼厄,2011)来设计新的价值主张;例如任天堂的Wii、Intel的Celeron division就是这一理念的产物。第二种,“问题解决方案”。这种理念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真实需求认知的深化――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本质上是对“解决问题”的需求。由于传统的产业和市场边界的存在,消费者某种“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得不从多个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购买商品和服务,然后自己组合起来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而且带来许多困扰。今天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全过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交易过程本身,因而他们渴望获得针对某种问题的一套完整的服务与解决方案。“问题解决方案”价值主张创新就是企业突破行业边界的限制,重新定位和设计自身价值链,为顾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创新的实质是企业以追求资源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为目标的多元化向以满足客户完整解决方案为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当今众多制造业、IT行业的服务模式转型就是这一创新理念的体现。
2、大众智慧利用导向商业模式创新
大众智慧的利用体现了企业对价值链、资源边界的重新界定,使企业更具开放性,同时也是对消费者个性化、体验、参与、自我实现价值诉求的满足。大众智慧利用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典型形式包括两种。第一,众包(Crowdsourcing),它是指把传统上通常由内部雇员完成的任务以公开招募的形式外包给大量不特定的个人(消费者、业余爱好者、赞助商等)去做的行为(Howe,2006),这种方式一般被企业用于技术、创意、设计等原来完全由内部流程和资源完成的活动。例如Threadless公司,其生产的T恤衫图案由消费者自行设计、社群成员投票选择,然后生产上市,这种模式使其产品具有绝版、独特、限量特征,从而取得很大的成功。众包模式已经在很多领域得以运用,诸如自助出版、软件开源社区等。第二,用户自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自生成内容是在“去中心化”、用户参与、用户体验、协同创作等互联网文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兴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赵宇翔等,2011)。消费者通过上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共享文件等形式参与内容和价值创造,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如维基百科、Google、Facebook等等。
3、平台导向商业模式创新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聚集庞大客户群的平台式企业成为创造和传递价值的重要角色。平台式商业模式是指将两个或者更多具有不同需求但又相互依赖的客户群体集合在一起,其自身作为连接这些客户群体的平台来创造价值;例如操作系统可以连接硬件生产商、应用开发商和用户,信用卡可以连接商家和持卡人,媒体用来连接受众和广告主,游戏机连接游戏开发商和游戏玩家等等。当今,平台化是许多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趋势,例如:免费媒体吸引大量读者、进而吸引广告客户,免费软件开发工具包吸引应用软件开发者、进而吸引数量庞大的应用程序用户,基于网页搜索、广告投放和第三方内容货币化的搜索平台等等。
四、结语
创新方向的选择是创新活动的起点,是决定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基于对消费者的深刻理解,从而才能正确选择创造新价值或者以新的方式创造价值的方向。当今时代,消费者主导成为社会需求特征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必须以此作为基本思维起点和理念指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洞悉创新机会,选择正确的创新方向和类型。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CGLJ08)、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14RKB01)。)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新的商业模式的设计,一定不只是在做自己的事,而是要考虑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甚至是竞争对手的关系
本期沙龙嘉宾
周永亮 北京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张惠欣 北京金三元阳光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松 BEA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企业解决方案部经理
傅强 智囊传媒总裁
策划人
赵敏《新智囊》副主编
生命,正有计划地展开一次有深度的典范转移。年龄,不再是评断人类心态、消费行为的惟一依据,许多人会在35岁重回校园,52岁开始创业,76岁再结良缘。 我们曾经世世代代按部就班地延续着可以预见的直线型生活轨迹正在改变――这些将是掀起下一轮产业、营销变革的主力。
在以信息、网络、知识和文化为经济本质的今天,许多产业已经没有明显边界,甚至干脆没有边界。企业之间对顾客的竞争不再限于行业内部,而是难分边界的网状竞争。
B与C的概念与定义日渐模糊化,以往B to C与B to B的模式,不再是两个截然分离的市场,崭新的商业模式也成为无限可能。资源整合、战略联盟,信息搭载、范围经济等多种方法全面应用。
原本单一的产品性能被赋予更多内容,一种产品不再独立存在,营销模式也随之变化。经济的信息与网络性质也使企业之间进行双赢和共同支付促销成本成为可能。
以前的商业模式更看重战略战术的设计,现如今,更要放宽视角,我们看到资源整合的作用凸现,相关利益人更多地站在一起。新型商业模式在建立时原点已经发生变化――由关注企业自身到关注相关利益者,从而实现共赢。
新的商业环境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网状经济时代带来何种变化和冲击?新型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变革和转型,传统行业的创新出路又在哪里?如何在新的时代创建持久发展的公司,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这些是21世纪的创新型企业家面前的最大挑战。
碎片化需要新玩法
傅强:去年IBM搞了一个有关CEO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CEO们关注比例最高是“商业模式”。在一般人看来,许多创新型企业思考商业模式的问题会多一些,因为事关怎么挣钱、怎么活下去的问题。后来发现很多大型企业、乃至跨国公司都在思考模式的新变化。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大家这么集中关注“商业模式”的问题?
周永亮:大家关注模式的原因大概有三个:第一,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2007年应该是全面开放的第二阶段的原点,今年国际资本大量进入,包括餐饮业、房地产、零售业等等,乃至包括乡村的银行,所有的行业都不存在只有民族资本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发现以前玩的方式好像不对,以前靠机会,有机会就不存在模式问题,今天不行了,几乎眼睛能看到的行业都被国外的资本占满了,中国的企业发现机会越来越少,必须考虑模式问题。第二,中国的企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在十几年前创业的都是社会的非主流人士,现在是社会的精英在创业。中国慢慢过渡到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期,知识工作者寻找一个好的方式挣钱,就是模式。第三,海归创业的冲击。很多企业都是用传统的方式挣钱,海归来了之后,发现还有新的玩法。所以这个情况下,就要思考,就要寻找新模式。
刘松:不只是中国企业面临商业模式的问题,欧美企业同样面临着商业模式的问题。互联网的变革,包括Web2.0的东西都在影响商业模式的创新。目前商业模式最火的公司是Google,它目前正在投资基因。它的逻辑是,传统医学是不治病的,只治症状。每一种病来源于基因,是基因变异导致的,如果在Google运算环境里面有人类基因数据库,就存在一种颠覆性的可能。如果Google做成了,以后看病就是修复基因,是可以去病根的。当新的基因信息储存模式建立之后,就会改变传统行业的模式,甚至是整个医疗产业。
有一个基本逻辑是说体验和企业成本之间永远是一对矛盾:去饭店点菜,厨师要按单定做,成本最高;去麦当劳成本折中,因为它是批量生产的;如果吃食堂就基本没有选择,成本也最低。我们通过Google的例子,能否有针对性地在体验和低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们稍微想远一点,可能20年以后,餐饮业服务方式成为独一无二的,因为有基因库,可以分析你的基因图谱,分析你几十年的健康和发病史,包括你的工作情况等很多信息,根据你的信息研究之后,就可能以食品取代药品调整基因组成,那时候就完成了一次餐饮革命。如果要是达到那种程度,个性化体验和批发性成本之间就找到了平衡。对于每个人的服务是个性的,对于生产者是批发的。网络信息会慢慢扩展到实体行业,现在大家定义一个新词,就是广义虚拟经济。基本目的就是找到新模式,解决个性化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绝对的个性化成本太高,现在解决的问题是碎片化的大众,团体批量体验的问题。像SAP原来只提供35种商业模式,现在有上千种,因为消费者逐渐分化了。即使是吃饭的角度也在碎片化,餐厅的挑战在于,怎么在特色和利润以及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模式,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商业模式。
这是一个新的浪潮,由于全球化、互联网改变社会的心理,导致了人的碎片化,人们就有了个性需求。成本、利润和个性化是一个很大的方向,但是广义虚拟经济需要很多东西,比如怎么感知客户,怎么感知那些人群。这些是所有企业需要研究的问题。
傅强:前一段我参加了一个有关精准营销的会,感觉当时大家讨论的问题几乎没有办法得出答案――大家都意识到了当今的消费者已经呈现了“碎片化”、“个性化”的倾向,但另一方面企业在营销上还要更为“精准”。这是两个方向,就像刘松所说,从企业看消费者是碎片化,难以控制。从消费者看企业,就需要精准定位。我觉得关键是如何使碎片化产生聚集效应,如果不聚集就没有商业价值。想问问张总,您现在的企业在经营上是个性化的还是批量化的?
张惠欣:餐饮行业的商业模式转化问题,要考虑企业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餐饮是传统行业,现在单店经营正在向连锁经营转变。这个变化降低了单体的成本,集中了品牌的优势,提供了标准服务。第二个阶段,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单店式经营是分散的,销售服务比较单一,现在就带来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第三个阶段,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分散式管理单店独立经营形式转变为连锁总部形式。从现代化和规范化来讲,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但总店和门店的管理是不同的,总店是隐含式管理,门店还是交易式的管理。
目前所有的餐饮行业基本上都在做连锁经营。有自己的信息中心、开发中心,包括网络,以前网络好像是IT专用词一样,其实传统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网络。
传统行业面临一个成本和生存的问题,我们以前的厨房和前厅基本上是三七开,现在基本上是二八开甚至一九开,逐步减少后厨的面积,扩大营业面积以降低成本。为什么能这样做?是因为有了一个强大的信息中心后台的管理支持,比如我们现在也用到远程通讯、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
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从完全追求营业额,也转向怎么样研究体验的模式。所以有了虚拟和实体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比如餐饮业和饭统网的结合。
刘松:消费者过去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每天要求不一样,这是需求的提高和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企业后面的一系列变化。
全世界消费者联合起来
傅强:我们总结了最近一些商业的新迹象:第一,跨国商务的跨地域整合。最近IBM也提出GIE全球整合企业的概念,这是一种新商业模式。第二,全球资本整合后的力量显现。资本最无国界,企业的形式可能有文化等各种的背景,但资本已经变得像空气一样到处流动。第三,全世界消费者联合起来。全球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者变得话语权越来越大。在十八、十九世纪,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斗争过程中,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浪潮让“全世界的资本家联合了起来”,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消费者变得力量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让“全世界消费者联合起来”成为了一种可能,乃至成为一种现实。这些变化又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刘松:由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技术,蝴蝶效应成为广泛可能。比如说索尼的笔记本电源坏了,第一时间它采取什么策略,是承认还是不承认,是马上召回,还是等着继续发生问题,原来可能有个地域性,大家互相不知道,这个事情可以抑制住了。但现在只要有事情发生,很快全世界人民就都知道了。所以企业会考量是损失几十万美金回购,还是等着将来更大的损失。现在是非线性的,以前是线性的,出现一个问题,以前给点钱就解决了,现在写个博客所有人都知道了。
傅强:互联网和通讯造成了跨国业务,包括形成资本的力量,但最终还是消费者。大家谈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商业设计,但商业模式怎么和心理达成协作非常重要。
刘松:你可以投入一个公司,收购一个公司,转化商业模式,抓住一些顾客,但如果你提供的服务老套,那些人就会慢慢离开你。
近两年比较突出的时尚品牌COACH,是做包的,它主要是用互联网做问卷,每天都会有几十万问卷和回访。比如纽约人喜欢什么样式,其他网民喜欢什么款式,然后生产,很快上市,心理的需求瞬间转化成利润非常明显。再有就是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它不做设计,但它在15天之内能够把大牌的最新设计、明星衣服的设计理念和元素组合变成一个产品放在店里,直接捕捉到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时尚而又价廉。体察客户微妙的心理,利用信息技术,捕捉到人们隐性的需求就可能获得成功。
周永亮:经济学本身还是心理学。经济学研究消费和供给,吃馒头还是吃包子,跟心理有关系。心理学有几种,第一种是羊群效应,从众心理。作为一个企业你很难完全了解消费者目前的心理。即使你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也不能保证你会成功。作为设计师,作为一个很有经验的消费品生产者,需要研究人的偏好和需求关系。像超女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抓住大众的心理。也就是回归到人性内在的东西。比如我需要健康,因为需要健康所以对饮食才有要求。作为企业家来说,要研究这些需求,然后设计产品,再去影响消费者。
刘松:传统的市场调查,很多被认为是没有深度的。有时候创新是自下而上的,比如现在网上有很多社区,作为企业会去看看大家每天讨论所形成的内在偏好,然后我把它提炼做成一个产品反馈给这些人群,所谓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张惠欣:到底什么是产品?餐饮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差异化服务,这些都是特色产品。所以有时候我们说的产品是产品包或者大产品的概念。比如说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卖的是超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快餐是卖微波产品的,卖的是方便和快捷,是一个附加值的问题。产品只是你的载体,或者主载体,它不是产品本身,也不是产品的全部。所以我们要跳出产品看产品,跳出企业看企业,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产品。
B to B 公司的内衣外穿
傅强:在B to B领域,面对的多是企业客户,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当中有什么新的变化?
我们接触到一个标准的B to B公司诺维信,最近在做全新的品牌战略,由原来的对合作伙伴负责,变成了现在特别强化公众识别,这是个非常大的变化。
刘松:这种模式叫内衣外穿模式,典型的例子是英特尔。英特尔从十几年前做PC开始,就强调英特尔INSIDE的标准,英特尔作为B to B的公司不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但所有用到它芯片的最终产品上都会有INSIDE的标识。英特尔有一个基本的逻辑,第一,所有B to B的公司,如果它能够把客户的客户搞定,自然能够更好地为它的直接客户服务。第二,最终消费者越来越专业,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会问到内部的设置和配置,所以用内衣外穿的办法,把自己的品牌问题解决在前面。第三,直接让消费者感知你的存在。你的品牌树立起来了,深入人心了,如果用你的技术做成的产品不好,消费者也会认为是厂家没有用好,提高了品牌的控制力,如果下游的供应商做得不好,因特尔自己并不受影响,因为它已经透过其他的供应商,把自己的品牌传递出去了。
傅强:现在借力打力比较多,北大一个教授出了一个1P理论,就是挣第三方的钱。比如张总,你提供的是阳光早餐工程,政府就会给你很多的资源,这样降低了你们企业的经营成本,这种情况是不是也是一个现象。更多在商业模式考虑的是共赢、相互借力。
刘松: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紧密。一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别人,甚至有些虚拟企业是跨行业、跨国的,比如餐饮业和饭统网的结合。传统实体经济和信息经济有所不同,传统的实体经济物品一定有损耗,而信息经济传递信息,你有获得,他也有获得,这个是没成本的。资讯成本越来越低,就是共享信息,大家一块提供服务,大家都没损失。
周永亮:当我发现不足以并购你,而且这种并购不现实,或者并购成本很高的时候,就采取一种联合,因为相互之间有需求。这种合作省去了文化、地域等差异带来的管理问题,而且合作成本几乎为零。企业家永远在利润和成本之间思考。商业本身就是信息,信息越来越高,到了高点,这个信息就是大众化了,信息不对称被打破。这种情况下处理信息的能力变成一个焦点。过去是谁能获得信息,现在是谁能处理好信息。
张惠欣:信息处理,在餐饮行业有一些特征,原来我们在饭店吃饭都是传统手写菜单,现在基本上都是PDA。同样经营信息也有一个共享问题,原来是跨行业联合,现在变成同行业联合,原来同行是冤家,现在不是冤家,而是合作伙伴了。由原来的无序竞争,变成了有序竞争,我们餐饮业目前专门建立了一个联盟,就是专门负责采购信息,集体团购,共同降低成本。
左脑还是右脑
傅强:新的商业模式的设计,不是单单在做自己的事,而是要考虑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甚至是竞争对手。
刘松:实体经济可以定义为左脑思考的经济,信息来了我进行处理。现在北美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左脑经济凡是能够外包的行业,都已经包给中国和印度了,比如制造业、客服中心等等。北美经济要发展创新和创意型的行业,一定要用右脑解决的,因为利润越来越集中在右脑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左脑解决的问题。
周永亮:右脑和左脑的划分,可能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右脑是很难控制的经济,结果流动性和风险特别大,因为它必须要实现,右脑的创意需要左脑来实现。
傅强:前不久,我看到一个资料,通过对 iPod成本分析显示――苹果公司“创”而不“造”盈利颇丰。严格说来,iPod并不是苹果的“产品”,因为苹果本身并没有iPod的生产线,,而是将整个制造过程外包出去。那么究竟iPod算是哪一国的产品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花了很大功夫。三位研究人员分析的样本是iPod Video 30G,这是iPod的第五代产品,不但可以听音乐,还可以看电影,每台建议零售价格为299美元。
三位研究人员的分析结果显示,iPod 299美元的零售价当中,有163美元属于美国的企业和劳工,其中的80美元被苹果拿走,另外75美元属于销售和物流成本,剩下的8美元要给不同的零部件制造商。日本为iPod创造的价值约为26美元,大部分归功于东芝的硬盘,而中国大陆工人贡献的价值则将近3美元,韩国所增加的价值甚至还不到1美元。这项研究显示,在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商品的制造商和产地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换句话说,创造其真正价值的不是零件和劳动力,而是它的概念和设计。这就是为什么苹果能够成为整个供应链中最大受益者的原因。苹果并不是iPod的制造者,而是创造者,这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们发现,无形的右脑控制到有形的左脑,利润的分配自然倾向于右脑。
周永亮:好莱坞大片成功不仅仅在创意方面,生产模式也很重要的,它是非常完备的全脑经济。商业模式不是在于左脑还是右脑,而是整合左脑和右脑。
要不要鸡蛋和要几个鸡蛋
傅强:我有两个困惑:第一,消费者可感知的心里变化非常重要。模式很好,但是高端的人都在后端,低端的人在前端直接面对消费者,怎么办?这是员工问题。第二,企业家的问题,我前一段得出一个总结,中国企业家是搞市场、搞营销的看不起搞模式的,搞模式的看不起搞管理的。史玉柱搞营销,风风火火很是成功,搞模式的认为我把所有的资源配置好,钱就到手了,因为模式往往受到资本的追捧。但我觉得功力最深的,能够走得最远还是搞管理的。
刘松:市场营销、模式和管理,好比是足球的前锋(开疆拓土)、后卫(控制与组织)和守门员。史玉柱尽管一次一次成功,但是起伏比较大,就是守门员不好,属于进球多,失球也多。企业有好的前锋,商业模式也成型,如果后面的管理跟上,才可能有好的企业发展。企业比的是三条线。
我们这样的企业,一线员工是主要资产。我们有一个基本理念:我是一个管理者,我的中层经理就是我的客户,员工就是他的客户,客户是那个员工的客户。所以我们公司有个信条,第一是客户满意,第二是员工满意,因为员工不高兴,肯定不能更好地对待客户。所以企业要想办法让员工高兴,给他培训和升迁的机会去激励他。
傅强:刘松说的是IT企业和知识员工。传统行业面临的问题是,高素质的管理者在经营后台,前台员工的文化、素质就有些差距,但是他又离顾客最近,这种状况怎么办?
张惠欣:餐饮业一般做的就是工序化、规范化。我们为员工服务,员工为客户服务,我们面对员工有一个评价,面对客户也有一个回馈体系,这就是监督体系。从管理上我们就是用的PDCA的循环模式。
傅强: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是第一步,后面一系列管理才是商业模式成功的支撑和保证。
周永亮:第一,什么企业都需要管理,只不过是如何系统化的问题。第二,关于模式的差距,这里面有一个商业模式的认识问题。实际上运营模式和资本模式叠加才成为商业模式。第三,企业家和商人的问题。商人就是挣钱,企业家要做长远。
傅强:其他的技术上面,或者业务架构设计方面,有没有保证商业模式和客户的对接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
刘松:现在新的浪潮里面提到企业2.0的概念,就是通过知识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相帮助提升管理。非知识员工,我觉得还是在流程,比如像戴尔那种供应链的管理系统。
张惠欣:一定要突破企业利益。很多企业关注企业利益,却很少关注消费者的利益。其实当你关注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企业利益也提高了。
刘松:商业模式的调整,是寻找新的利润空间的过程。比如说电信,以前事务是集中的,现在是分散的,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实行并行的服务。
张惠欣:我们行业有两个理论,一个是鱼缸理论,一个是零距离接触。你只有下水才可能知道鱼的需求,我们只有跟客户零距离接触,才可以获得他们的一手信息。
摘要 近十年,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已迈进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更突显了创新驱动对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引导性。本文旨在针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在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式;走向分析;创新
1 概述
商业对于利润的追求决定其必须成为时代的潮流,21 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成功走向前台并成为当代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互联网为媒介,打通各类商业渠道,抛弃原有的商业运作和组织架构模式,打造高创新、高价值、高风险的高效、精准的新型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因此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互联网模式本身及其未来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从经济学角度对现有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分析
2014 年,我国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进行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61 亿,同期相比增长19.7%。成绩可观,但在这可观的成绩背后,暴露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些问题。虚假促销、售后服务、物流快递、支付问题等传统商业模式出现的问题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也出现了,并且由于互联网网络虚拟环境的原因,更加难以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去解决分歧,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监管机制去保护消费者和商家双方的合法利益。因此,出台一部行之有效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管理规范、完善现有电子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企业本质目标是盈利,然而任何商业模式若没有或丧失盈利点则必然面临着泡沫化并最终破裂的风险。因此,通过制度主义中的要素和交易成本分析可以对互联网企业如何获取利润并可持续发展下去产生较强的指导意义。制度主义分析认为主流经济学将社会看成是“经济人”的组合,把经济行为决策看成是理性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偏颇的。因为个人首先是一种“社会人”和“组织人”,而不是“经济人”。简单来说,人最基础的追求是生存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生存和利益最大化之间隔着许多社会性的需求。因此不可能通过函数及模型来判断预期一个人活着。这种分析应该建立在外部环境、人的社会经验、其他个体的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之上。基于这种观点,从制度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对互联网商业的运行基础、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评价,并且打开企业运营的黑匣子,从而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用制度的健全和产权的明确来为互联网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1 互联网模式下的交易成本
互联网模式下的交易成本显著地低于实体企业,相比传统商业模式,它至少可以节省两部分费用,各级经销商或分销商的费和商品流通的各项费用。其中物流成本是商品交易中最不必要的成本,由于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没有从物流过程中获得任何收益,所以物流成本越低,交易成本也越低,互联网市场才有可能普及并产生规模效应。
2.2 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和信息的传播
“商业战就是信息战”,这句话清楚的说明了信息传播的质量与速度对一个企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流通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而言更加高效便捷,使互联网模式下进行交易的买卖双方做到信息对称。除此之外,互联网商业模式有效解决了消费者无法透明了解商家各类信息、易遭遇权益受害、无法维权等问题。从制度分析角度出发,信息在互联网上流通很容易带来外部性问题,由于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使得不良信息极易给网络经济带来外部不经济的结果,给部分投机分子提供了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虚假内容和进行诈骗的机会,这不仅给买卖双方造成了恶劣的经济影响,还破坏了我国的信用制度。因此,除了买卖双发增强防范意识,尽量做到零距离对接外,还需要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作用,积极清洁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信息传播,从根本上铲除网络犯罪和虚假信息的源头,从而给互联网商业模式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2.3 互联网模式下的网络争端解决机制
网络争端解决机制分内部外部推动两种方式。内部推动就是由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或企业制定相关规则,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制约商家和消费者,从而达到保护交易的顺利进行的目的。比如支付宝,支付宝就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出品的一种旨在建立规则制度,形成有效制约机制制约商家和消费者的公信机制。但这种公信的漏洞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内部的调解虽然能反馈商家与消费者的诉求,但是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支持,至执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底气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该制度难以发挥其作用。而另外一种网络争端解决机制就是外部推动,即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各种知名仲裁机构以及国家信息安全与公安部门。这些机制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系统而言是外生的,自从互联网商业存在之时就已经给定的。外生性机制尽管拥有足够的权威,但是缺乏变革与改进的主动性,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模式发展时显得灵活性欠缺。因此,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产生的网络争端,需要政府结合两种争端解决机制,从整体出发,将互联网商业模式内外部网络争端解决机制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相关法律配套的、技术完善制度健全的互联网争端解决系统。从而更好地维护互联网商业的公平性,起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
3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
互联网商业模式不能只是简单通过网络进行买卖,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被接受认可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应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发展:
3.1 将线上商业与线下商业有机结合,因为它们之间的竞争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应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平衡点;
3.2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互联网是充满创造力与活力的新行业,制度制定者不应用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来领导该行业的发展,这会严重损害行业的竞争力,歪曲市场导向的商本位思想;
3.3 由于互联网商业高风险的特点,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监管者的角色,既不能使其完全滑向市场主导,避免出现“庞氏骗局”,也不能过分限制干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有平衡管理的理念。
4 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对策
互联网促成商业理念、商业模式、营销方式、广告方式、支付手段等商业活动的深刻变革。在推动网络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互联网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关系,转变政府对待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理念。
4.1 正确认识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的关系
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可以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网络经济如日中天,许多人认为传统公司的市场份额遭到不断挤压最终一定要遭淘汰。这种观点的提出从根本上忽视或否定了互联网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合作的基础,这是一种具有误导性的错误观点。比如快递公司,传统的快递就是去中国邮政寄包裹,唯一和网络关联之处就是在网上登记运单号。可如今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快递公司却发展的更加如鱼得水,为什么?因为快递公司主动加入承担着将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的产品快速便捷送达目的地的任务,同时,快递公司借此机会建立了自己的快递网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快递行业步入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这里面的高额利润和巨大商机已经让快递公司成为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巨大受益者。互联网商业模式并不是空中阁楼,网络虚拟店和实体经营店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实体店完全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商家注册,将货物卖给网络消费者,成功的网络店主在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也可以租用门面,经营实体店。实体经营店与网络虚拟店都是商品销售渠道的分支,同样促进消费,使得消费者选择多样化。
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互联网商业模式对现有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比如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冲突。因为支付宝等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创新性、灵活性、便利性使得其很快被消费者及市场认可。大量的资金交易通过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传统的银行汇款受到剧烈冲击,同时,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在我国电子商务巨头的研发运作下已经具备了参与实施多种金融服务的能力。并且由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还避免了银行卡的使用,银行卡是财富的载体,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将其虚拟化,极大的避免了丢失等安全问题,更是使得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大规模占据市场。银行的监督机构为此不得不出台多项政策约束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保证金融安全,同时研发运行银行的网络交易平台,但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所以在与民营企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市场的交锋上处于弱势,竞争激烈,矛盾冲突,且愈演愈烈。
4.2 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刺激作用
互联网商业模式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传统商业模式逐步落入西山,面对着互联网商业模式咄咄逼人的架势,传统商业不得不做出退步与改制。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而提高效率。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谨慎处理两者关系,要使传统商业不受大冲击而导致失业增加,也不能过于限制互联网商业的发展,错失网络时代的机遇,应通过制度使得传统商业逐步网络化,融合两者的长处。
4.3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杜绝腐朽文化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渗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政府手里抠出权力的过程,对于我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而言是一个巨大冲击。尽管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目前国有“体制内”垄断企业比如钢铁、电力、石油等仍然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我国本质上仍然是政府主导经济的模式,由于垄断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导致了人民更高的生活成本和国家财政对其的高额补贴,使得我国的经济资源遭到了极大的浪费。对于互联网商业来说能打败实力强大的国外竞争者靠的不是官本位的领导,而是商本位思想下激发出的不断进取和创新的活力。中国互联网业是一个很年轻的产业,没有传统行业体制上的障碍,生而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环境中,这是互联网模式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若要保住互联网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必须通过制度的健全来推进互联网的自由化,限制官本位思想的渗透,传统商业模式加快改革步伐进行创新、加大对互联网商业模式优势的学习工作。
4.4 重视人才引进,实现网络创新
在互联网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具备基本的技术储备与创新,如软硬件资源整合、数据分析、虚拟产品研发能力、云服务以及工业创新设计等,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人才和其它企业的人才不同,人才的流动性非常高,因此,互联网商业企业管理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是建立创新型的企业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仅用待遇,更是用感情和个人未来发展留住人才,这是互联网商业创新的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突破创新,重视科技研发,以培育发展自主名牌为目标。
5 结论
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务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意味着我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制定应该旨在进一步降低互联网商业的交易成本,发挥由其本质而带来的便利性造成的优势。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极大的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它使得信息更加对称,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便利、拉动消费,带动了新的产业增长。但是关于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市场调节很难解决这类问题,只能由制度来解决。可目前相关制度仍然欠缺,亟需通过制度的完善来解决网络信息传播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和网络争端解决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有机结合统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永言.商业模式理论与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2]陈圣举.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浅析[R].中国: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咨询规划部,2010.
[3]姜齐平.中国商业互联网十年发展报告[R].北京:《互联网周刊),2008.
关键词 :在线旅游 创新模式 开发研究
前言: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线旅游行业以网络技术为发展平台为我国旅游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目前比较流行的在线旅游行业主要有去哪儿网、携程旅游网等。在线旅游行业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的商业模式会随着外界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对线旅游行业的商业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能够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在线旅游的基本概念
在线旅游是以网络为技术依托,为满足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订及服务评价而建立的,涵盖了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赁公司、国内国际旅游局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及相关的搜索引擎、旅游咨询、电信运营商和社区网站等在线旅游平台,消费者能够实现在线分享旅游经验和乐趣。
二、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游行业应该在为消费者提供旅游资源和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综合性、经济性、服务性等方面发展。在线旅游企业的出现能够实现消费者提前预定旅游服务的需求,将旅游服务项目变得更加的细致化,缩短了旅游服务的周期,同时,在线旅游企业还促进了自助式旅游和商务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的影响下,旅游中介在分工上更加专业,附加服务的质量也得以提升。旅游行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在线旅游行业作为一种网络化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促进了传统旅游行业服务方式等的变革。在线旅游具有旅游信息资源丰富、服务质量高、对旅游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等特点。
三、在线旅游行业创新模式研究—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旅游的构成主要可以分成两大模块:供应商和企业、消费者和企业,一些消费活动都使用在线支付的付款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服务行业来说,在线旅游的固定投资更少一些,现金流主要包括佣金收入、广告收入以及人工成本,供应商和消费者的支付构成了企业的收入;消费者的消费还由供应商分配一部分。在线旅游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采用顾客至上的服务态度,这种经营模式为在线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民众基础。在线旅游企业继续对商务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有效的促进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创新途径
对商业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是为了增加在线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理的创新路径,积极的构建与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将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服务传达给供应商,再向消费者提供供应商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全面、系统、高质量的服务,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1.保证旅游资源的实时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企业的利润收入,在线旅游可以凭借促销等手段改变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同时还应该及时的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其合理的分配到各个销售渠道中,使其附加值得以提高,以提高销售收入。旅游资源的整合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整合方案。
2.创立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是对在线旅游进行创新的重点。电子商务平台的创立是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向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合理、真实的信息,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市场调研提供一定的便利,在线旅游企业可以直接在网上做市场调研,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有助于网络分销模式的实现。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的推动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为在线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二)创新策略
1.提高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想要得到高度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此,提高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在线旅游创新模式的重要手段。企业应该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的研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以推动在线旅游企业模式的创新。
2.对现有的信息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创新
对信息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创新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策略,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对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最新的市场动向,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实现信息资源快速、准确的传送,进而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应该对信息的管理进行适当的创新,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实时性可可靠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相关制度,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总结:
目前,网络技术与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化,在线旅游行业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尽快完成服务策略的调整,根据现代信息化的建设程度以及网络的发展速度及时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整和整合,构建合理的商务运行模式,提高供应链的集成度,完善商务模式的运行制度,为在线旅游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赢利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企业生存,有着一些必然要素:资本、品牌、人力、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技术、贸易等,但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中,首推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也就是企业在给定环境中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所需要的内部活动和能力。它是一种系统的设计,用于衡量和打造一个企业的健康状况和赢利方法。商业模式之于企业,如同企业发展方向,方向正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努力的企业一定不会成功,但努力的企业也不一定成功,成千上百次的努力也需要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至关重要。作为胶卷行业的“黄金巨人”,柯达从 1930 年到 2004 年连续 70 年间,为“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成员之一,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柯达时刻”,其制胜法宝恰恰是对商业模式的正确选择。凭借先锋技术与创意营销,柯达获得很好的口碑效应,在胶卷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虽然胶卷价格相对低廉,但冲洗成本昂贵,这保证了柯达的盈利。迎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为柯达带来了滚滚利润,使其成为胶卷行业的老大。然而,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市场需求、时代要求不断推陈出新。商业模式创新,才是企业最明显也最有力的进攻优势。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日趋激烈,若不能及时创新,企业最终将被市场、变化所淘汰。唯有商业模式创新,以“万变”应万变,企业才能在基业长青的路上越走越远。
上世纪 90 年代,世界从胶片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很多老牌企业顺势而为迅速向数字产品转型。柯达也进行了适当转型,世界上第一家数码相机就是在柯达实验室诞生。然而,柯达的转型并不彻底,对数码市场大趋势估计不足,且数码技术单一,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客户体验生产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尽管柯达注重专利和现金流,但由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这块短板,仍然无法避免在竞争中节节败退的惨剧。
固守旧有商业模式的柯达,与苹果形成明显对比。
苹果不断挖掘客户需求,进行连续不断的创新。
苹果公司在创新上也曾遭遇滑铁卢。到 1997 年,苹果经历连续亏损,几乎濒临绝境。危机时刻,苹果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再度加入苹果公司并担任 CEO,对苹果开展大刀阔斧的改组,苹果再次回到商业模式创新的轨道上来成功突破发展瓶颈。
乔布斯称,“我们不要去问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要去创造消费者需要但表达不出来的需求。即生产消费者明天需要的产品。”以乔布斯为主导的苹果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也是将技术革新与用户体验、服务巧妙结合的创新。乔布斯与众不同的创新产品,不管是在欧美市场还是中国,均受热捧。最终把技术转化为社会与商业价值,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创新。
2001 年,苹果公司不但推出第一款 iPod 音乐播放器,还推出配套合法音乐下载平台——iTunes 网上音乐点播商店,解决了消费者的烦恼——只想听唱片中的一两首歌曲,却要为整张唱片付费。苹果将硬件、软件服务三者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更好地迎合了市场需求,并得到市场的认同,苹果的身份也由此从纯粹的消费电子商品生产商转变为定位终端的综合性内容服务提供商。
随着“iPod+iTunes”模式取得巨大成功,苹 果 开 发 了 iPhone, 并 针 对 iPhone 推 出 了App store,通过提供个性化软件满足手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苹果也由此进一步拓展了自身产品线的布局与创新。
数字技术就像一场波及深广的海啸,陆续地冲一个个海岸——零售、金融、制造、消费电子、物流、文化、传媒、旅游。在冲击中,原先的楚河汉界被弭平,高墙围栏被冲垮。众多过去被认为隔行如隔山的两家公司,突然之间彼此成为竞争对手;那些原先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可能一夜之间便瓦解了你所在行业的地基。变动不羁的时代下,一些以往被认为缺乏市场聚焦的行为,而今却成为必不可少的举动。
而恰恰正是生于这些边界消失的地方,成为了这些商业模式创新的沃土。
所谓“商业模式”,核心要素由三个问题构成:你卖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你卖而不是别人卖?你如何从这种客户价值创造当中寻找到一种盈利的方程式?每个新的商业模式,都源于对这三个问题的行业通行答案的不满。而跨界者和融合者,可谓是对传统行业边界和行业假设最为彻底的颠覆者。
当电器零售巨头苏宁提出要做“沃尔玛+亚马逊”,变身为同时拥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销售包括家电、日化、百货等全品类产品的无边界零售商,几乎无人相信传统和线上这两种文化气质迥异的业务模式能够在一家公司身上兼容。但在苏宁看来,传统零售业早已有无店铺销售的直邮和电视购物形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成本更低、信息沟通更为高效的无店铺销售渠道,能够提升客户的购买和服务体验,在此基础上的任何大胆“跨界”,本质上,都是围绕“以服务为唯一产品”这一理念的“分内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