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环境的特征

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11:24: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市场环境的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市场环境的特征

篇1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财政会计核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长期不受重视,财务制度不健全,对上级部门的拨款依赖性太强,不能按照财政管管理的内部规律办事。会计核算既没有严格的内控系统,也没有科学、严谨的核算制度。由于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财政会计核算体系无从谈起,规范化更是天方夜谭。

1.2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

预算和执行缺乏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编制部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不是采用零基预算进行编制,而是使用在上年的基数上进行增加的方式,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2)部分预算单位在使用资金时,超支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对支出进行控制的意识。(3)不能做到专款专用,部分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模糊不清,甚至出现了挪用项目资金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不足,最终导致项目经费和日常经费混乱不堪,增加财政管理的难度。(4)部分预算单位重视预算的申报和审核,却忽视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缺少监督和考核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的意识[1]。

1.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是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普遍现象。由于人事编制等因素,事业单位财政部门的会计、出纳有时会由一人兼任,并且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移交不规范,滋生了违法乱纪的土壤,继而赊账过多、过滥,对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对国家

2 市场特征下财政管理的改革

2.1强化预算管理

市场特征下的财政管理的内容较为丰富,事业单位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会相应地有所增加,预算管理将成为事业单位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会计核算的方方面,所以事业单位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合理科学地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监督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随时反馈预算执行的效果。事业单位预算经上级单位批复后,要做到严格执行预算批复并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执行批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预算申报可能与上级单位批复的收支规模有出入,要及时调整预算。上级部门在核定预算时会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当时的财务状况,统筹规划,批复的收支规模一般会低于申报的收支预算,要及时对各项收支预算进行调整,确保财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关于项目支出,要首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对各项预算支出进行细化,保证经费支出和项目实施有计划、按步骤进行。三,要根据预算和项目计划办理资金拨付和日常收支业务,并结合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对预算支出明细进行调整。如果有必要调整整体的预算收支规模,可以按流程向上级部门报批。

2.2建立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成本核算制度

引入成本核算是对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进行规范化设计的关键。尽管事业单位政府各部门的各项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为了有效控制事业单位政府的运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应逐步建立起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成本核算制度。而事业单位政府的财政部门既有信息又有手段,从各个部门的各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入手,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分析方法,尽量压缩成本支出,对活动支出实现超前控制和事前参与,继而提高政府部门的成本管理水平。

2.3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

对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推行并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释放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功能,从源头上遏制铺张浪费、冒支乱花、贪污腐化的现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作为会计委派制的主要运行方式之一,会计核算中心要承担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等业务,撤掉预算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岗位,并把其人事关系直接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的设立使得财会人员在人事上相对独立,只受会计核算中心的领导并支取薪水,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篇2

证券监管博弈模型的博弈双方是证券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证券监管者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证券业协会或者证券交易商协会,还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或者别的什么机构。不过几乎各国的证券监管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共同完成。我国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进行强制性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自主监管。至于被监管者,笼统的说就是整个证券市场,即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和行为。不过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证券监管的直接对象定位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具体包括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者(政府、企业)、投资各种证券的投资者(政府、企业、个人)、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托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以及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和个人。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监管者是有成本的,即监管者的行政成本。为了实施监管,监管者需要设立监管部门来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条例和细则(如证券发行审核、证券稽查等),这一过程中自然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监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监管越严格行政成本越高,为了分析方便,假设监管者只有两种纯策略选择,分别为低成本(low cost)的普通监管(监管成本为cl)和高成本(high cost)的严格监管(监管成本为ch.chcl) 。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被监管者也是有成本的,即被监管者的奉行成本。被监管者为了遵守或者符合有关监管规定不得不承担额外成本,如为按照规定保留记录而雇佣专人的费用、提供办公设施和材料的费用、聘请专门中介机构的费用等,只不过这种奉行成本以抵减收益的形式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被监管者有可能为了增加收益(包括一非法收人)、降低成本(包括奉行成本)而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假设被监管者的纯策略选择是遵纪守法或违规操作。若遵纪守法则可稳定获得收益凡(已扣除了证券监管的奉行成本);若违规操作且未被查处,则可获得超额收益(违法所得或降低的奉行成本)r ( reward ),但若被查处则不但要没收非法所得,而且还会被处以罚款,此时的罚没总成本为p( punishment )。进一步假定,在被监管者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普通监管是查不出来的,而一旦监管部门采用高成本的严格监管,就一定能予以查处并处以罚款。

基于前述假设,考虑到证券市场上博弈双方得益信息的可获得性,建立证券市场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并用矩阵形式示如表1。

利用划线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被监管者进行违规操作。最终结果是:监管者虽然付出了一定的监管成本却毫无作用;一部分被监管者违规操作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却使其它的证券参与者遭受损失。显然,这是一个低效率的组合,只会加重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违背了实施证券监管的初衷。

二、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

若我们对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监管,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里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监管者通过严格监管查处了被监管者的违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鼓励b(bonus),这种鼓励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奖励(比如来自违规者的罚款,用以增加办公经费),也可以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其褒扬带来的精神鼓励,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如果监管者为了节省成本(或偷懒)只进行了普通监管而导致被监管者的违规操作得以成功,则要对其施以一定的惩罚f(fine),这种惩罚可以是行政上的、法律上的或是经济上的。如此一来,上述博弈模型就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博弈模型的得益矩阵如表2。

仍然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较大、使得对其的鼓励与惩罚的量化绝对值之和大于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和严格监管的成本差时(即f+b>c-c}),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从而避免了(普通监管,违规操作)这种低效率策略组合的出现。这种情形下,博弈双方都将在博弈中采取混合策略,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各自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严格监管或是违规操作。让我们定义: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遨纤二几登三寻多笼罐熟:弓多雀诺态咬乏导铸泉录名室圣聆多石杀涟返络题透汉蛋定召砖罗亨恶璧三兮概率为r,进行普通监管的概率为(1-r);被监管者选择违规操作的概率为e,遵纪守法的概率为(1-e)。

给定e,监管者选择普通监管r=0和严格监管二1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c,)/(f+b),监管者会选择普通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c洲(f+b),则监管者选择严格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等于(c‑-c,)/(f+b),监管者就随机地选择普通监管或者是严格监管。

给定r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e=o和违规操作e=i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违规;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大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遵纪守法;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等于r/(r十p),被监管者则可能违规也可能遵纪守法。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r=r/ (r+p).e=(c,}c,)/(f+b)即,监管者以r/(r+p)的概率进行严格监管,被监管者以(c‑c,)/(f+b)的概率选择违规也可以解释为,市场上大量的被监管者中(c,}-c}/(f十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违规,(f+b-c‑+c,)/(f+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监管者随机地对r/(r+p)比例的被监管者进行高成本的严格监管,而对剩余的被监管者则仅采取普通监管。

篇3

二、柔性化管理的特点

柔性化管理是针对刚性管理的概念而提出的,是指为了是企业灵活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从目前来看,在行业内部并没有对柔性化管理进行统一的定义,相关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企业的柔性化管理,应该包括平衡能力、包容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等,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柔性可以说是一种适应性,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帮助企业对各种风险进行规避,使得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在柔性管理中,平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管理,保持企业发展的平衡,当企业面临突发事件时,利用柔性管理中的处理能力、反应能力和预知能力,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判定和平衡,确保企业的发展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三、动态市场环境的结构特征

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以及供需关系的快速变化,使得市场环境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与动态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竞争优势。对此,需要对动态市场环境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明确。

(一)技术市场环境

技术市场环境出现动态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各种技术的不断涌现,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一个新的技术能够存在多长时间,无法准确预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有效掌握技术市场的发展形势,不同的行业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更新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部分开发时间较预期时间短,有效产品的开发时间则较预期时间长,导致新技术的应用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竞争市场环境

竞争对手的动态性是竞争市场环境出现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竞争对手所报出的产品市场价格、质量以及服务态度、营销模式等的变化,都会造成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市场竞争中,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由于刚刚加入行业竞争中,不熟悉相应的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市场的发展变化。

(三)需求市场环境

需求市场环境的动态性,主要是受经济发展、市场政策以及营销传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出现了不可预期的变化,企业难以及时把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无法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增大了产品市场前景预测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更加突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影响了市场竞争,而产品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动态市场环境下,技术动态性、竞争动态性以及需求动态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需要企业的充分重视。

四、动态市场环境下营销管理柔性化的分析和评价

在动态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刚性的管理模式,应用柔性化营销管理策略,以客户为导向,以过程和结果为基础,消除传统营销管理中部门之间的界限,在企业内部树立全员营销思想,建立无边界的组织和项目小组,赋予足够的权限,消除组织结构与人员的阻碍,实现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和自我动态均衡,逐步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一)营销管理柔性化的分析内容

在动态市场环境下,企业营销管理柔性化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所处市场环境以及对于柔性化营销管理的态度。在构建柔性化营销管理的过程中,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性最高,需求市场环境的重要性最低,其对于柔性营销管理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需要明确分析的关键和重点,重视竞争市场的动态性。

(二)营销管理柔性化的评价指标

企业柔性营销管理的评价指标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四个指标依重要性排列,依次为行业技术变化、新技术开发频率、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以及竞争对手市场策略的变化。同时,相对次要的四个指标包括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竞争产品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尝试新产品的风险以及产品从设计到应用的速度。以上八个指标基本上都分布在技术市场环境和竞争市场环境中,表明技术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柔性化营销管理。

(三)柔性类别划分

柔性类别分为三类,柔性过渡、柔性适当和柔性较低,对于企业而言,营销管理只有实现柔性适当,才能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根据隶属度测评,判断自身的柔性类别。若营销管理柔性差,则需要对企业营销资源进行整合,采取动态营销方案,强化营销的柔性化管理。

篇4

一 通信企业营销行为的特征分析

市场营销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一定的营销策略,将产品或劳务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销售给客户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工商管理行为。市场营销的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对象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客户,市场营销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营销策略。

现代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是电子信息传递技术产品的营销过程。由于通信企业具有高技术和高投入的经营特征,因此电信企业的营销过程相对于其他企业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这些特征体现于对大客户的依赖度较高的特点上。由于电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重依赖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的广泛使用,同时在产品开发过程当中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较为庞大,因此产品本身具有的价值较大,价格较高需要具有较雄厚的资本的客户进行购买。同时通信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公共资源进行利用,供求双方需要具有较强的公共政策影响能力,以实现相关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大客户对企业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公共资源的顺利取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通信企业市场营销过程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保证产品技术信息的保密性。营销手段的技术性是进行通信业市场营销过程的重要特征。现代企业中技术水平的强弱本身和企业的资本禀赋具有紧密联系,因此,能够与通信企业进行现代化的市场营销过程,并完成卖卖双方的顺利对接这一条件本身,要求通信企业同具有较强技术力量的大客户进行广泛合作。

最后,通信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较大的市场外部性。通信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过程具有很强的信息化特征,其产品直接适用于现代化的信息传递过程,因此往往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往往超过经济层面。同大客户的合作将减少企业本身在进行经营生产过程当中可能存的信息风险,增强商业行为的公共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这在我国电信行业主要为国有资本主导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通信企业进行现代市场营销必须重视与大客户的广泛合作。

二 通信企业制订市场营销策略的准备工作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要依据市场营销人员所面临的基本经济环境进行制定和选择,以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的选择需要进行市场环境的分析作为其基础。

市场环境的分析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等几个基本的过程。通过完成对市场环境的分析,营销人员应当明确市场营销过程的所面临的基本市场条件,并为策略的制定奠定良好的信息资料储备基础。

市场环境分析的首要过程是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通过现代统计技术,进行商业信息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市场调研的基本目标是对市场的现状和来发展趋势进行掌握。市场调研根据其对象的差别可以划分为宏观经济环境调查、技术调查、用户调查和销售调查。由于通信企业的主要客户来自于生产型企业,因此,其大客户群体的消费构成主要以生产性消费为主。生产性消费的宏观经济环境调查分析,主要针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企业直接生产经营的产品的主要购买对象的基本产出水平,根据比例分配原则对企业将会面临的产品需要量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两部分。现状分析主要针对现有的行业产出水平进行相关数据的测算,分析企业现有的短期产量和短期内的市场需求状况是否匹配。长期的经济趋势分析应当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行业和市场变动的分析,要求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技术调查和用户调查针对企业所面

临的单个消费者进行。在通信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当中,应当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规模且数量保持稳定的大客户进行。两者都应注重客户自身的特点、影响客户需求的因素和用户的潜在需要应当作为调查分析的重点项目。

市场销售调查是市场调查环节的中心环节,是对现实营销过程的实际成果的调查分析。销售调查首先应当明确对市场销售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一定的区域内的销售状况,对脱销、滞销和产销两旺等市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市场销售调查也应当注重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调查。在现代市场营销学当中,产品生命周期指某以特定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产品存续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从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环节开始计算的,产品经过新产品开发,最终进入市场,它的产品周期才正式开始。如果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进行销售调查之后,证明已经进入末端,则市场销售人员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向企业主管人员进行反馈,并建议主管人员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的最大利润的基本目标。

篇5

一、引言

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分析是公允价值相关研究中很少涉及的领域,金融危机的到来带来了公允价值研究新视角。但是目前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允价值计量联合项目最新成果——IFRS13《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特定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应如何计量的问题,并未着手对计量所处的市场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从我国国情来看,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共有和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准则运用的市场环境上的差异便是首要问题。不论市场处于何种状态,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市场环境的判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从市场环境方面入手展开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有利于完善以我国市场环境为背景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并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进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澄清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两点误解

(一)公允价值并非单一的市价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通过对价格的估计来实现对价值的动态趋近的过程,它以脱手价格为直接目标、以经济学价值为最终目标。William R. Scott将获取价值的方法划分为两种: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估计价值(直接法)、用市场价值来估计价值(间接法)。在理想环境下,这两种方法是通用的且会得出一致的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出于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往往使用容易获得的价格信息来估计价值,即使用间接法。在无法获得可靠的市场价格信息时,才使用其他估值方法,如收益法。IFRS13明确了收益法下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对未来金额的当前市场预期价值基础上的,这是现值思想的直接体现,直接法和间接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市场环境状况。所以说,公允价值并不是单一的市价计量。从公允价值估值层面来看,其输入值囊括了活跃市场报价、非活跃市场报价乃至主体自身的数据,估值方法涵盖了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可采用矩阵定价、现值技术、期权定价模型、多期间超额盈余法等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计量结果可表现为单一的点或者是区间值。准确地说,公允价值应被理解为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价值计量的不变追求。

(二)市场活跃程度并非公允价值计量的决定因素

公允价值估值主要是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选择、调整和使用的过程。从估值技术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是现行市场条件下,运用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以脱手价格为直接目标,以价值计量为最终目标的计量属性。市场法所包含估值技术,只是公允价值若干估值技术中的一类,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反而更多地被运用于市场的非活跃时期。

从输入值方面来看,首先,公允价值层级中给予完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第一层级输入值)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未调整的)最高优先权,而给予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级输入值)最低优先权。一般来说,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但是若出现其他情况,例如交易发生在闭市后计量日之前,其价格则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对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还应考虑其是否可被报告主体获得、相对的主观性以及判断其是否应当反映资产或负债特征的问题,因此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并不能保持一贯的优越性,它们也可能沦为第二、三层级的计量。其次,判断输入值是否可观察时,不能仅以市场是否活跃为标准,还应考虑市场性质、交易形式、交易对象、交易性质等因素。以外汇市场、经销商市场、经纪商市场、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市场(principal-to-principal markets)为例,这些类型的市场并不是一贯活跃的,有些甚至缺乏可公开获得的信息(如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市场),但它们通常被包括在输入值可观察的市场类型中。最后,活跃市场数据绝非输入值的唯一来源。一方面,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活跃市场数据才被用于第一层级的计量,非活跃市场数据横跨了公允价值第二、三层级的计量,其运用的机会相对更多。另一方面,即便在输入值不可观察的情况下,报告主体仍然可以根据可获得的最佳信息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包括自身数据),因而仅根据市场活跃程度来判断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不科学的。

综上可知,无论从估值技术角度还是输入值角度分析,市场活跃程度都不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决定因素,不能单以市场是否活跃为标准判断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二者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公允价值计量捆绑在市场是否活跃的束缚之中,容易陷入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误区。

三、公允价值与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市场导向

公允价值不是基于特定个体的计量,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计量。在计量公允价值时,主体应使用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为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使用的假设(包括关于风险的假设),此时,主体持有一项资产与处置或者履行一项负债的意图是不相关的。市场导向强调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解决公允价值估值中的若干问题,对资产或负债脱手价格的估计不可能脱离市场参与者群体所处的市场环境,缺乏对现行市场环境的考虑也意味着公允价值估值不可能实现程序上的理性,进而会失去结果上的理性,更谈不上反映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经济真实。

(二)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影响(见图1)

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影响可从输入值和估值技术两方面来分析。在输入值方面,市场环境状况会影响市场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而影响市场参与者在资产或负债定价时将使用到的假设(输入值)。根据市场数据的可获得性,可将输入值归类为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级。其中,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输入值被视为是可观察的,用于公允价值第一、二层级的计量;而以主体所能获得的最佳信息为基础建立的输入值则用于第三层级的计量。此外,市场条件的改变还会导致公允价值层级的转换。在估值技术方面,市场环境状况总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估值技术的选择和改变。间接影响的典型状况是市场环境影响了输入值的可获取程度,输入值的可获取程度及其相对的主观性又进一步成为影响估值技术选择和改变的重要因素。例如,判断选用单一的估值技术还是多种估值技术离不开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新市场的形成和市场条件的改变是促使估值技术调整和改变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无论是从输入值角度还是从估值技术角度出发,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都具有重要影响,公允价值估值程序离不开对市场环境的判断。

四、从估值层面协调公允价值与市场环境的关系

(一)公允价值估值对市场环境的要求

特定市场的不同时期(如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繁荣时期)或者同一时期的各个市场环境(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环境)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市场环境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公允价值计量则是以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为背景,追求价值计量公允并力求反映经济真实。

从估值层面来看,首先,公允价值以假定交易为基础,把市场参与者从计量日必须执行的资产转让或负债偿还义务中释放出来。主体必须能够进入市场,却无须进行实际交易,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于广泛的市场空间成为可能。其次,公允价值估值程序并不排斥特定的市场类型,只要该类市场具备足够的信息(交易不一定要实际发生)使得主体或第三方能够基于市场参与者角度、结合自身数据、利用专业判断进行合理估计,公允价值计量就可以发生。最后,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其最终落脚点都在估值技术上。以现值技术为代表的估值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计量的间接法更加可行,从而有效减轻对市场报价的依赖。所以,公允价值其实具有良好的市场兼容性,它对市场环境要求不高。在估值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对市场活跃程度的判断,能否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应在于判断所获得的信息是否能代表公允价值。只有以此为标准,才不会在市场不活跃或市场报价无法直接获得的情况下止步不前,也不至于产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误解。

(二)协调公允价值计量与市场环境关系的方法

公允价值估值理论是公允价值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从公允价值估值的角度来协调公允价值计量与市场环境的关系,是解决不同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必要措施。

第一,公允价值计量主体应提高自身专业判断能力,制定政策并对其进行一贯应用以识别和应对可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事件。在具体操作中,报告主体首先要做的是对环境进行评估以在考虑可获得证据的基础上确定交易是否有序,如果资产或负债的活动数量或水平存在显著降低的情况,则对现行市场条件下脱手价格的估计取决于计量日的因素和情况,并且需要职业判断。从输入值方面来看,在市场环境不活跃时,公允价值计量主体应利用环境中能获得的最好信息来形成不可观察输入值,并识别所获得的信息能否代表公允价值。如果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有买价和卖价(即来自经销商市场的输入值),则不管该输入值被归于公允价值层级中的哪一个层级,买卖价差中最能代表该环境下公允价值的价格应被用来计量公允价值。从估值技术方面来看,主体不论采用何种估值技术都应该包含适当的风险调整,包含反映市场参与者将要求的作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现金流量中固有不确定性的补偿数额的风险溢价,以拟合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下,主体都应确保获取计量公允价值的充分数据,保证所使用的估值技术与特定环境相匹配(必要时应对估值技术进行校准),力求使其提供的估值结果更加接近经济真实。

第二,在分析一项交易价格能否代表公允价值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于关联交易,要确定其是否满足市场条件;如果某一项交易是强迫的,则其交易价格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对于交易价格中的计价单位应予以关注,并判断其是否与资产或负债的计价单位相同;对交易所发生的市场要作出判断,确定其是否为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若主体确定一项交易价格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则必须在使用前对其进行调整。从交易价格拓展到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判断其是否代表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在于其能否体现有序交易的精髓。习以为常的交易状态被打破、市场参与者一方是单一的、强制交易的出现、交易价格异常都有可能预示着该交易是非有序的,在此情况下获得的信息一般不应被用于公允价值计量。

五、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的启示

(一)正确定位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有效性

公允价值相关数据不可获得可以说是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中面临的重大难题。诚然,这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问题,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发达国家在公允价值运用环境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借鉴相对成熟的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经验,同时客观地分析我国市场环境中存在的特有问题及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并给予其正确的定位是我国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必经之路。

鉴于市场环境对市场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提高我国各要素市场的有效性可使市场数据更能代表公允价值,并有利于最大化公允价值第一层级计量的范围。斯科特认为,当大量的理性投资者在一个有序运作的证券市场上作出相互影响的决策时,这一市场就会变得有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市场必须具备至少以下三个条件:大量的交易、投资者理性、市场运作有序。各要素市场的交易量与一个国家或区域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政治策略有关,经济的发展是根本,理性的投资观念、消费观念则需要政府的引导。市场能否健康有序运作,需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手段。

(二)在准则趋同过程中处理好公允价值与市场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与其自身的环境相适应,一方面要争取从公允价值准则方面实现国际等效,另一方面要对准则的应用环境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国际准则趋同并实现等效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项重大改革,追求与发达国家准则等效,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普遍认可,完善外贸环境,同时有利于降低国内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公允价值理论的完善是主要问题,由会计环境差异而造成的不同执行后果问题是各个经济体的特有问题。特有问题并不是与国际准则趋同或实现等效就能解决的,需要政府部门因地制宜、认清本国会计环境现状,处理好公允价值与其运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手段应是双向的,不能单方面地强调准则去适应环境,更要注重对应用环境的完善和建立对未来市场环境作出合理预期的机制。在坚定公允价值计量之路的基础上,吸取发达国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演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各要素市场的特殊情况,制定与国际等效的、不乏中国特色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

【参考文献】

[1] 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30.

[2] 胡庭清,谢诗芬.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11(7):110-120.

篇6

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期权博弈的股票波动性价值研究”(2011SJB790002)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可交易价值是指股票在其价格形成过程中经历股份化过程,获取流动性和波动性而创造的价值,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涉及可交易价值的相关因素对股票的短期收益行为具有不同的表现能力。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市场2006-2008年间的急涨急跌行情为背景,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比了当大势处于上升和下降的不同市场环境中时,可交易价值对股票日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系统风险因子,可交易价值因子对我国股市的短期收益行为反应更加敏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流动性因子在急跌背景中的影响力更强,股价因子和波动性因子在不同市场大势下显示出不同的影响方向或程度。上升背景下,投资者更加偏好高流动、高波动、低价格的股票组合。这些特征既能反映投资者偏好,也能供市场监管和预测参考。

关键词:市场环境 可交易价值 短期收益 面板数据

引言

股票投资收益永远是证券市场上最受瞩目的话题,相关的研究不计其数。一般而言,这些研究或者从资产定价的角度讨论股票收益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或者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这些可能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但归根结底,其研究思路及对目标因素的选择均来自于对证券市场和股票收益行为的长期观察。目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规模因素、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率(E/P值)、财务杠杆、净资产市值比、动能及反转、流动性以及投资者心理等方面,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诚然,这种根据现象找本质的思路值得借鉴,但如果能够从股票价格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从根源上寻求股票收益的可能解释,显然更具有目标性和说服力。

基于对股票价格形成过程的探索,吴冲锋、王柱、冯芸(2008)曾从资产链的角度剖析了经济生活中资产价值的不断转移、变化和创造过程,即“实物资产公司资产资本资产衍生资产”的过程,认为其中包涵了由各种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形态及价值的演变。股票的上市过程即为资产链中由公司资产到资本资产变化过程的具体表现。较公司资产而言,资本资产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可交易性”。可交易使公司资产实现了股份化、为资本资产带来了流动性和波动性,并且,这些特征伴随着资本资产交易的始终,随时影响着资本资产的收益,是资本资产未来价格变化的基本条件和源泉。

资产定价领域里的研究多以月度数据为对象,代表着股票的中长期收益特征,由于样本期一般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其中通常并不反映市场环境对收益的影响;而市场微观结构领域内的研究则热衷于高频交易数据,代表着股票交易过程中最具体的成分和瞬间收益,因而也难以考虑市场环境的影响。然而实践中,市场环境对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研究不同市场环境下股票的收益行为显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及股票可交易价值的角度入手,以我国沪深股市为研究对象,选择介于中长期收益和瞬间收益之间的,以日收益率为代表的短期收益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讨论不同市场环境下股票可交易价值对其投资收益的影响。

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关于股票可交易价值

可交易价值的概念源于资产链的思想。吴冲锋、王柱、冯芸(2008)认为,资产链是描述资产形态及价值变化的基本框架,“实物资产公司资产资本资产衍生资产”的变化过程包涵了资产衍变中的各种金融创新。吴冲锋、穆启国(2008)以及张普、吴冲锋(2009)分析了股票的上市过程,即资产链中由公司资产到资本资产变化过程的具体表现,认为其中包涵了公司资产股份化、股票可流通和可波动三个金融创新环节,且这三个环节共同构成了股票最重要的特征—可交易性。因此,可交易价值是指股票在其价格形成过程中由于经历股份化过程,进而获取流动性和波动性而创造的价值,它根源于股票的价格形成过程,伴随着股票交易的始终,是其未来价格及收益变化的基本条件和源泉,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涉及可交易价值的相关因素对股票的短期收益行为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能力。

1.公司资产股份化及股票价格效应。股份化是股票可交易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只有当庞大的公司资产具备了单位价值低、便于投资者买卖的形态之后,公司股份的“可交易”才成为可能。根据供求关系理论,市场面对股份化之前和股份化完成之后的单位资产价格必然会具有完全不同的需求函数。以此类推,投资者在高价股和低价股面前,也往往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心理,进而也就会影响到相关股票的价格和收益。这从有关股份分割的文献中也可以得到间接的论证,如Copeland(1979)认为股份分割的目的是使股票价格回复到一个较低的“最优交易范围”里;Baker and Gallagher(1980)在对公司经理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经理们通过股份分割使股票价格保持在合适的交易范围之内,使公司股票具有“最广泛的可流通性”;Anshuman and Kalay(2002)则建立模型描述最大化的股份分割价值,他们的研究同样表明股份分割能使股价趋于最优交易范围,改善流动性;Angel(1997)、Dennis(2003)及Mohanty and Moon(2007)等的研究认为股份分割的目的是使股票价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相对于制度规定的最小绝对报价单位来说应该是最优的,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2.股票可流通及流动性效应。可流通过程是可交易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在有些文献中,流动性是与可交易基本等同的一个概念。如Longstaff(1995a)在其著名的 “流动性期权理论”中就曾运用无套利思想和期权定价理论构造模型,从流动性价值的角度计算了证券“可交易(Marketability)”的价值,具体地,将证券由于不可交易带来的折价视为一个回望期权,认为流动性缺失是导致不可交易或交易受限股票产生折价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投资者完美择时能力”假设得到了流动性折价的最大值,指出流动性是影响股票可交易价值的主要因素。此外,资产定价领域中关于流动性价值的研究虽然并不涉及“可交易价值”的概念,但也明确指出流动性水平和预期收益间存在相关关系,如Datar(1998)对1962-1991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收益非金融类上市公式的实证研究表明,换手率越高,股票的预期收益越低;Wang and Chin(2004)分析了我国股市个股月换手率和收益数据,发现在控制其它因素后换手率和中期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Acharya and Pedersen(2005)建立了一个包含流动性风险因素的均衡资产定价模型,指出证券的收益依赖于它预期的流动性,以及它自身收益和流动性与市场收益和流动性的协方差。

同时, Amihud、Mendelson and Pedersen(2005)、陈雨露、汪昌云(2006)等认为流动性风险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证券的收益依赖于它预期的流动性,以及它自身收益和流动性与市场收益和流动性的协方差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根据实践中的经验,流动性因子都应是可交易价值分析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3.股票价格可波动及波动性效应。可波动过程是一个通常不为人们所认识的过程。但事实上,股票“可交易”带来的不仅是流动性飞跃,还使股票价格的频繁波动成为可能,真正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也不仅是“能买卖”,而是“能以不同的价格买卖”。正如Longstaff(1995b)的流动性期权理论所示:虽然流动性缺失是导致不可交易或交易受限股票产生折价的主要原因,但“收益波动率是决定折价程度的主要因素”,其实证结论也表明,不可交易股票现实的折价程度往往接近甚至高于理论模型得出的最大值,这就必须考虑可交易价值中除流动性价值之外,还可能包含波动性价值。或者说,波动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仅仅是流动性价值的一个影响因素,它也可能对股票价格和收益产生独立的影响。

近年来,关于波动性价值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市场层面上,Ang etc.(2006)证明市场波动因子在资产定价的横截面检验中是显著的,且模型实证误差小于CAPM模型;Adrian and Rosenberg(2008)则将市场波动分解为长期部分和短期部分并构造资产定价模型,证明了两个波动部分都对证券价格具有解释能力;在个股层面上,张普、吴冲锋(2009)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模型证实波动性在股票的可交易过程中具有正的价值,且这种波动性价值受预期波动率、预期波动率的波动率、波动率过程与价格过程的相关程度及预期波动率的均值回复速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预期波动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与波动性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即投资者对未来波动的预期将直接决定股票波动性价值的水平,波动率的波动是波动性价值的次要影响因素,主要反映投资者对波动性价值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认识,同时,波动性价值还与波动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波动率过程和价格过程的相关程度正相关,当波动率过程与价格过程相互独立时达到最小值;张普、吴冲锋(2010)基于期权博弈的波动性价值模型则显示,对可交易的股票而言,波动性既可能表现为风险,也可能表现为价值,且波动性价值的大小及方向取决于投资者的异质波动偏好、股票现金红利水平和波动率的共同作用。

(二)关于市场环境

现有研究中鲜有对市场环境与股票收益之间关系的直接讨论,而是仅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市场环境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如Grinblatt and Keloharju(2001)指出股票的历史收益情况和市场环境对投资者交易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陈磊、曾勇(2005)考查股市下跌背景下我国投资者的风险态度,认为除股价外,大盘走势也会影响投资者的行为,且相对于股市上涨,股市下跌时投资者的行为更加理性。由于投资者行为对股票价格和收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研究不同市场环境下股票收益行为的特征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模型的建立

以经典的CAPM模型为基础,考虑股票可交易价值相关因素建立模型:

R=β1(rm-rf)+ β2PRI+β3LIQ+β4VLA+rf (1)

其中,R为个股或组合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m为市场收益率,PRI、LIQ和VLA分别为价格因子、流动性因子和波动性因子,β1、β2、β3和β4则分别为系统风险因子、价格因子、流动性因子和波动性因子对股票风险收益率的影响系数。

实证过程及结果

(一)样本选择

2006-2008年间,我国股市出现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急涨急跌行情,市场环境在短期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可交易价值相关因子均呈现出显著的震荡,包含了大量的市场交易信息。因此,本文分别选择急涨阶段和急跌阶段的两段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及对比,在分析可交易价值相关因子对股票短期收益行为的解释能力的同时,考察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反应。具体将2006年10月9日至2007年9月28日作为上涨阶段(U段)的样本区间;将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作为下跌阶段(D段)的样本区间。

本文分别采集上述两时段内我国沪深A股主板市场所有个股的日交易数据,并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净资产小于零的个股;剔除个股在样本期间内被特别处理或被其他处理时相关交易日的数据,且同时剔除该股恢复正常交易后前5个交易日的数据;剔除新上市个股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数据;样本期间内如遇个股停盘,则停盘日相关数据记为空值,不参加后续计算。最终,有效样本共涉及1251支个股,累计483个交易日,其中,U段241个,D段242个。令Ri,j、Prii,j、ExRi,j、Vlai,j以及rm,i,j(i=1,2…1251;j=1,2…483)分别为个股i在其第j个交易日的算术收益率、收盘价、换手率、Garch(1,1)波动率以及流通市值加权平均市场日收益率,其中,j=1,2…241为U段数据,j=242,245…483为D段数据,并记rf,j为第j个交易日的日无风险收益率。所有数据来源于锐思(RESSET)数据库。

(二)数据分组及描述

在每个交易日j(j=2,3…241, 243,246…483),首先将所有有交易的个股按其前一个有效交易日的股价Prii,j-1从低到高排序,并以约3∶4∶3的比例分成三组,分别记为LP、MP、HP组,LP组为股价最低的30%,MP组为股价居中的40%,HP组则为股价最高的30%;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将所有有交易的个股分别按换手率和波动率分成LE、ME、HE组和LV、MV、HV组;最后,将上述三种分组结果交叉,可得27个组合。

对每个组合,在每个交易日求其中所有个股前一个有效交易日的平均股价、平均换手率和平均波动率,分别记为M_Prik,j,M_ExRk,j和M_Vlak,j(k=1,2…27;j= 2,3…241, 243,246…483)。同时求各组合每个交易日的算术平均收益率和算术平均市场收益率,分别记为P_Rk,j和P_rm,k,j(k=1,2…27;j= 2,3…241, 243,246…483)。

(三)面板数据模型检验

为了全面描述样本期间内27个股票组合中可交易价值各因子对组合日收益的影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将(1)式改写为:

P_Rkj-rf,j=αk,j+βkCAPM(P_rm,k,j-rf,j)+βkPriM_Prik,j+βkExRM_ExRk,j+βkVlaM_Vlak,j+εk,j (2)

其中,αk,j的性质依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混合模型中表示截距项;固定效应模型中是随机变量,且其变化与模型中各因子的变化有关;随机效应模型中也是随机变量,但其分布与模型中各因子的变化无关。εk,j为误差项(标量)。

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前,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数据序列的平稳性。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但通常只需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相同根和不同根的检验。本文选择Levin-Lin-Chu(LLC)和Fisher-ADF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两种检验中,两段样本数据均能够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序列是平稳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为确定面板模型的具体形式,须对样本数据分别进行F检验和Husman检验。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可交易价值对不同股票组合短期收益的影响,因而本文主要考察混合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的适用性。具体地,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进行F检验以确定混合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取舍,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中进行Husman检验以确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的取舍。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显然,两段样本的检验结果均显示,应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回归。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两段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部分结果如表3所示。

总体上说,模型的解释能力良好,上涨和下跌阶段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9.67%和88.37%,F统计量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模型的正确性毋庸置疑;除下跌阶段的波动性因子外,系统风险因子和其它可交易价值因子的回归系数均显著,表明这些因子都对我国沪深股市的短期收益具有解释能力。

1.流动性因子的影响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没有方向性的不同,但有程度上的差异。无论市场大势是上涨还是下跌,其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流动性因子对股票短期收益行为的影响方向与市场环境无关,投资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股票组合的流动性状况报以相同的态度,换手率越高,预期收益也就越大。该结论与目前主流文献中关于以月换手率为代表的流动性水平与股票中长期预期收益负相关的观点相悖,说明股票的短期收益可能具有与中长期收益不同的特征。相比较而言,中长期换手率高,变现能力强,可以被视为股票的基本特征,而短期交投活跃则可能表示股票因受到市场的青睐而导致其可交易特征发生了变化,因此,交易频繁的股票组合在短期内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从影响程度上看,急跌背景下流动性因子的系数更大,几乎是急涨背景下的两倍,也就是说,在急跌背景下,流动性高更具有实际意义,流动性的价值也更高,这种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损失厌恶的观点解释,即同等条件下,投资者对于止损的需求要比兑现收益的需求更大。

2.股价因子的表现则依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急涨背景下系数为负而急跌背景下为正,但从系数的绝对值上看则差距不大。表明股价对股票组合短期收益的影响程度基本是不变的,但在急涨阶段,由于绝大多数股票总体上均处于上升通道中,相对于低价组合而言,高价组合的未来上升空间可能更少,因而投资风险也就较高,因此高价股的预期收益较低,反过来,在急跌行情中,高价股却可能是抗跌、业绩良好、市场信心足的代名词,甚至能够被视为下跌背景下资金的避风港,因而具有更高的预期收益,而不同市场环境下相同水平的系数绝对值,则表明价格因子影响的程度是基本不变的,这很可能与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有关,短期内,当投资者构成基本不变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和偏好特征也就基本保持不变。

3.波动性因子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急涨背景下波动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大涨行情下投资者总体上说是波动偏好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当市场整体向好时,波动大的组合获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大,收益水平也会更高,急涨环境下的波动更多的表现为获取收益的机会。

急跌背景下波动性因子的系数虽然也为正但不显著,从统计意义上说表示其对短期收益没有影响,但通过与急涨阶段结果的对比,可以认为在大跌的背景下,投资者对波动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已经不再是波动偏好的了,联系实际情况,我国沪深股市的这轮行情是大涨之后紧接着就是大跌,而投资者对市场大势的预期从看涨到看跌的转换也许需要不短的时间,同样的,对波动的态度从偏好到厌恶的转化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急跌背景下波动性因子系数的不显著恰恰反映了投资者对市场预期和波动态度的广泛分化。由此可以预测,当市场持续疲软,投资者信心受挫,真正的熊市来临的时候,剧烈的波动将可能被视为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征兆,或者是其业绩出现不良状况的信号,因而更多的表现为风险。

此外,传统的系统风险因子在回归检验中也是显著的,说明其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仍是可信的。但是,从不同市场环境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上看,该因子在两段样本期间内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它对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具有敏感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以日收益率为代表的股票短期收益是与本文提出的可交易价值相关因子息息相关的。通过对不同市场环境下可交易价值各因子表现的对比,我们能够得到比现有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的结论,对理论和实践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结论与展望

本文首先从股票价格的形成入手提出了可交易价值的概念,分析了可交易价值的可能影响因素,并建立了股票可交易价值模型,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我国沪深A股市场中两段处于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的日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股票的可交易具有价值,可交易价值对股票短期收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涉及的股价因子、流动性因子和波动性因子均对我国沪深股市股票组合的日收益行为具有解释能力。现实中,股价、换手率和波动率都是市场上非常容易获取的指标,投资者能够方便地根据这些指标对股票短期收益的未来走势进行预期。同时,由于对可交易价值影响因子的设定来源于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因而与股票价格和收益行为的联系更加密切。

其次,市场环境是股票短期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股票可交易价值模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截然不同:流动性因子在急跌背景中的影响力更强,股价因子和波动性因子在不同市场大势下显示出不同的影响方向或程度。上升背景下,投资者更加偏好高流动、高波动、低价格的股票组合。对这些市场指标的观察和监控,能够帮助我们对股票组合短期内的走势进行合理的判断,同时,这些指标大小或方向的显著变化,也可能是市场短期走势出现拐点的重要信号,更进一步,这些短期信号还可能为市场长期趋势的判断提供参考。

最后,相对于传统的系统风险因子,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面对股票组合的短期收益行为,涉及可交易价值的相关因子表现出更强的表现力和敏感性,因而也就更具说服力。可以说,在对市场短线的判断中,可交易价值模型可能比传统资产定价模型更具理论优势和实践价值。

基于不同的市场环境,考虑股票可交易价值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从股票的可交易过程入手展开分析的,其主要着眼点是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对价格和收益行为的影响。相对于长期以来人们大多从对股票价格行为的观察中探索其可能影响因素的思路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综观现有研究,本文模型关于涉及股票短期收益行为的价格效应、流动性效应和波动性效应的结论与现有研究都有所不同,其中,尤以波动性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有可能表现为正的价值的结论与现有多数研究不同。必须承认,波动性因子在股票收益行为中的作用比较复杂,对波动性因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波动性价值/风险与投资者行为或偏好的关系,波动性因子的具体作用形式和途径等,将是未来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Adrian T.and Rosenberg J.Stock Returns and Volatility:Pricing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Components of Market Risk[J].Journal of Finance,2008,63(6)

2.Amihud Y.,Mendelson H.and Pedersen L.H.Liquidity and Asset Prices[J].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Finance, 2005,1(4)

3.Ang A.,Robert H.,Xing Y.,etc.The Cross Section of Volatility and Expected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2006,61(1)

4.Angel J.J.Tick Size,Share Prices, and Stock Splits[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2)

5.Copeland T.E.Liquidity Changes Following Stock Splits[J].Journal of Finance,1979,34(1)

6.Datar V.T.,Narayan Y.and Robert R.Liquidity and Stock Returns:An Alternative Test[J].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1998,1(1)

7.Dennis P.Stock Splits and Liquidity:the Case of the Nasdaq-100 Index Tracking Stock[J].Financial Review,2003,38(3)

8. Grinblatt M.and Keloharju M.What Makes Investors Trade?[J].Journal of Finance,2001,56(2)

9. Longstaff F.A.How Much Can Marketability affect Security Values?[J].Journal of Finance,1995a,50(5)

10. Longstaff F.A.Placing No arbitrage Bounds on the value of Nonmarketable and Thinly Traded Securitie[J].Advances in Futures and Options Research,1995b,8

11.Mohanty S.and Moon D.Disentangling the Signaling and Liquidity Effects of Stock Splits[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7,17(12)

12.Wang C.Y. and Chin S.Profitability of Return and Volume-Based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 China`s Stock Market [J].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2004,12(2)

13.陈磊,曾勇.基于股市下跌背景下的处置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05(3)

14.陈雨露,汪昌云.金融学文献通论—微观金融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吴冲锋,穆启国.资产定价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

篇7

企业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概述

2006年国际上提出S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该准则结合市场变化提出了会计领域公允价值级次概念,并基于市场波动程度将企业资产或负债报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参数分为三个层级。

(一)企业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的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其主要指可观察市场参数也即是在高度活跃的市场环境中会计计量日符合会计主体准入对象的所计量的相同资产或负债报价。在高度活跃的市场环境下,会计主体的流动性和交易量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量化依据,因而在进行会计计量该公允价值时不需要进行调整。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的参数,主要是指在呆滞市场环境下,可以直接观察到与市场波动弱相关的相同资产、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但是这种报价需要依据所计量的标的资产的特殊性、高度活跃市场环境下所交易资产的相关性强度及呆滞市场上的交易量和买卖价表进行校对进而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参数。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主要指在现有条件及市场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直接观察或者通过相似资产或负债进行校对的公允价值计量参数,是会计信息利用者在进行资产、负债交易时依据所拥有的信息对公允价值计量参数作出的理性假设。具体来说,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输入参数与市场活跃程度、资产专用程度三者关系如表1所示。

(二)非完全信息下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计量困境

由以上分析来看,第一、二层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均可以利用市场及企业公布数据信息进行确定,然而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参数则难以依据所公布的信息进行确定。当今市场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信息非完全性,非完全信息主要体现就是针对信息使用者而言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在非公开市场交易或停滞市场环境下,具有高度专用水平的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内部准确价值只有内部直接管理人具有精确信息,大量研究表明资产专用性越高,其公开公允价值的可能性越小,再加上非完全信息更进一步地引致会计核算中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估计失真,影响非市场交易的企业资产公允价值计量质量。

国内外研究表明:公司欺诈、经济金融危机出现证明了基于市场活动的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公开高度活跃的市场体系下,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但是在停滞或非公开市场交易情形下,高度专用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困境。

文献回顾及本文创新点

(一)文献回顾

FASB(2006),IASB(2011)分别指出:现代会计计量中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输入参数的准确计量必须结合市场波动信息,是理性的市场参与者基于所获得的公开市场信息及各自对于交易资产的内在评价达到均衡时所形成的市场交易价格,并非特定关联报告主体对其标的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主观认定。Gohetal,Kolev(2009)对三个层级的公允价值参数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层级划分的三个公允价值输入参数当中,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输入参数的价值相关性最弱。Songetal(2010)进一步实证结果发现基于现行市场特征下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两个层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比较而言同样是最弱的。Benston对于安然公司一系列内部会计管理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了确实存在企业为了能够通过第三层级计量而虚增当期利润、虚增投资的行为。这些行为必定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Liaoetal,Riedl & Serafeim(2010)研究发现不合理的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是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会放大资本市场非完全信息所引致的风险。

国内对此针对性的研究比较少。许新霞(2011)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第三级次计量中存在企业内部“审计”悖论,进一步指出企业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特性、持有目的的失真反映和重要价值组成要素的计量缺失是该悖论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资产特性、交易特征以及公允价值第三级次信息可验证性三者间的内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了改进该公允价值级次计量的思路。徐玉德(2009)、赵彦锋(2010)研究结论与FASB(2006)、IASB(2011)所得出结论相同,即现代会计计量中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参数的准确计量必须结合市场波动信息,而不能由会计信息提供者主观认定。石恒贵(2010)指出:影响我国公允价值变动程度和方向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国内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同的公允价值变动计量方法所引致的企业损益减少的程度与投资存在负向相关关系。

(二)本文创新点

对比国内外研究发现,二者的研究共性就是不合理的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无论是哪个层级公允价值输入参数引起的误差均会引致会计信息质量缺失,第一、二层级的公允价值输入参数计量基本上不存在较大的问题,但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输入参数的计量却存在方法上、理论上及客观市场特征的困境。二者研究区别体现在:国外研究重点集中于市场缺陷所引致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参数非客观性,而国内研究(许新霞,2011)主要集中于企业资产专用性与市场结合而产生的公允价值第三层级计量参数的计量困境。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针对企业具有高度专用水平资产的公允价值第三层级计量所面临的困境,笔者从适应性预期的角度在既定非完全信息情境下给出如何合理对企业专用资产进行公允价值第三层级进行计量的思路。

篇8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体育产业证券市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市场、体育产业基金市场、体育保险市场、体育信贷市场、体育产业赞助市场,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综观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就没有现代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环境条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与环境的活跃程度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从2003年北方五环退市的原因看,一方面是由于北方五环创业能力不强、创业技能缺乏,同时也与北方五环创业环境的制约紧密联系。对创业体育企业而言,培育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是保障其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核心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的需求和环境资源的供给所具有的有机联系。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看成一个组织,它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外部环境可以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自身资源不足时获取其所需要的资金资源,而这就要求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外部环境能提供这些资源的主体建立密切的关系,才能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顺利创建和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方,外部环境是这些资源的供给方。对某种环境资源来讲,如果环境资源的需求大于环境资源的供给或者环境资源的供给大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如果外部环境对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这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实际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好的理想状态。另外,从环境资源的整体来看,如果各种环境资源都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外部环境对各种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就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外部环境资源供给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来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环境资源需求,同时在既定的环境资源供给状态下,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地调整资源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依据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主要包含四层涵义,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体育企业资源需求;依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分析,并比较现有环境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环境中寻找弥补资源缺口的途径;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功能是分析研究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环境对战略目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所处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二、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与资源需求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世界上已经盛行了几十年,她催生了无数的体育产业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产业企业奇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联合体,具有实体企业的完整功能,因而无论其生命周期长短,都与实体企业一样存在战略管理问题。技术、资金、人才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备的三种初始资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然对这三类初始资源有需求。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的来源渠道实际上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考虑自身资本结构的融资战略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需求往往影响到资金需求和人才需求,比如说创业体育企业在早期要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得技术,它必然会对资金和研发人才有大的需求。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从资源的自身属性特征和资源的获得途径两个角度来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需求。通过对体育产业资本市资源需求分析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现有的资源,就可以确定体育产业资本市场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的资源。三类资源的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三类资源需求分析的共同点在于都可从获取途径的角度来考虑,同时资金和人才需求分析还须从需求量来反映,而技术类型和人才类型分别是分析技术和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需求与环境要素资源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要想从环境中顺利获取必要的资源,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外部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能供给这些资源;第二,能够保障资源的获取。依此,我们把提供资源的环境称为直接匹配环境要素;把保障资源获取的环境称为间接匹配环境要素,这两类环境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之中(如图3所示)。在图3中,技术、资金及人才环境要素是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直接提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的资源;政策法规、中介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信息化等环境要素是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我们认为技术环境要素包括技术研发环境和作为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技术市场环境,一方面,研究开发主体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生产能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转移与扩散,它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融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金的供给。人才环境要素对风险体育企业人才需求的供给主要体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的人才储备。文化环境要素主要指社会对风险体育企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认同和倡导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鼓励、推崇创业,容忍失败的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风险体育企业的灵魂,保障创业体育企业资源的获取。政策法规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出台的与创业体育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创业体育企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有效执行保障了创业体育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获取,有效地促进了创业体育企业的创建和成长。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分为三类:人才政策法规、技术政策法规和融资政策法规。

图3 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和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用图

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是融资过程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而环境主体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承载者,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构成要素对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即:(1)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的映射机理;(2)环境主体的构成体系;(3)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等。我们认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承载主体主要包括大学及科研机构、关联企业、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它们都发挥各自的功能,其中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及科研机构可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二是大学及科研机构能够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关联企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上。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是为体育资本市场提供所需的初始资金。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人才交易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创业体育企业对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获取。

五、结论

1.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的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需要培育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外部环境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调整自身战略目标,主动地去适应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归为11个方面,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密集的社会网络、开放的人才市场。也就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现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与环境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本研究找到了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口,构建了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本关系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和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和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以环境主体为创新点提出了研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实质问题的新思路,同时把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结合起来研究,使环境问题具体化、环境研究系统化,也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政策扶持找到立足点并保障其可操作性。环境主体的研究,尤其是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映射机理、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未来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21-25,32

[2]李建臣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0-1472

篇9

中图分类号:F241.22;F3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6)04003008

一、引言

关于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经验结论一直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比如农业技术效率)会产生何种作用上,学者们的分歧更为明显。对这种差异和分歧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劳动力转移程度不同会导致其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差异性影响。农户将家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可以避免使用劳动力弥补技术不足的行为,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梁义成,2011;李勋来 等,2005);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呈现过度转移状态,这可能引起农业劳动力短缺,农户会通过粗放经营来应对劳动力的不足,从而制约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Scott et al,1999;李谷成,2008;Mochebelele et al,2000;Abdulai et al,2001);同时,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给家里的汇款(以下简称务工汇款)可以解除农户的资金约束,农户使用先进要素可以部分抵消劳动力流失所产生的负效应(Scott et al,1999)。二是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往往会通过一些环境变量进行传导(钱文荣 等,2011),农户的资源禀赋以及地区的经济特征(如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农户的资产存量、村庄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可能改变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后一种观点更能准确解释劳动力转移效应在地区和农户间的差异,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相对欠缺。

新劳动力迁移理论(NELM)强调市场环境与劳动力转移效应的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会导致劳动力减少对农业生产消极影响,而务工汇款可以帮助农户采取资金替代劳动力策略,部分抵消劳动力不足的负向作用(Stark,1991)。该观点隐含了另外一层含义,即如果在市场较为完善的条件下,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能会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化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也就存在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并未得到实证检验,市场完善程度提高是否能够降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消极影响是不明确的。由于渐进式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别,这为对这一观点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试图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上述观点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进一步厘清劳动力转移效应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利于正确理解要素变动影响农业生产的机理,并对我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下改善农户技术效率提供政策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处于小农经济转型期的农户行为是比较复杂的,农户的生产、消费和劳动力供给等决策和行为除受农户自身食物需求约束以及农户本身的资源限制(如劳动力和资本)外,还受社会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张林秀 等,1996)。目前,我国农村中满足自身需要、依据家庭要素禀赋进行农业生产的小农特点仍然存在,而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市场对小农生产的冲击也日趋显著。另一方面,农户对技术效率的改善还取决于其生产态度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先进要素的投入(Mochebelele et al,2000)。农户的技术效率水平是农户家庭要素禀赋以及所处的市场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劳动力转移通过改变农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态度等对其技术效率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受到市场环境的调节。

杨宇,高静:市场环境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技术效率具有调节效应吗?

借鉴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中市场约束条件下农户资源禀赋变化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机理分析,可以发现劳动力转移、市场环境和农户技术效率的内在关系。如图1所示,假设农户家庭拥有要素禀赋为T,可以进行低效率和高效率两种农业技术投资,两种投资的产出分别为Q0和Q1。F代表了一组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它和农户家庭的要素禀赋一起决定着农户在各产品上的生产力。生产可能性前沿(PPF)用生产线PP表示,其产出函数为Q*=f0(T,F)。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运行不畅,农户在进行高效率技术投资时往往会受到一系列约束,如劳动力、资金或风险约束,而且在不同的市场约束条件下农户的生产函数存在不同。比如生产线PP’为市场约束较低时农户的生产前沿线,生产函数为Q*=f1(T,F);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市场约束越低,农户的生产效率越高,农户的生产线会逐渐与X轴平行。如果市场是完善的,即土地可以不受限制地出租或者租入,农户可以从资本市场上方便地获取资金,劳动要素可以自由地提供给市场,也很容易从市场上获得,同时产品价格能够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变化。此时农户在生产中会以效率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和技术投资,在图中表现为其生产的点为最高点Q*,农户的生产线会完全平行于X轴,这种情况下农户不会受到自身资源禀赋的约束,而是将生产效率最大化以获得最大化利润,但这一理想状态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是不存在的。

假设农户原有的资源禀赋为T(0),此时不同市场约束条件下农户的生产点可能就有差异,在图中表现为a点和b点,生产效率分别为Ya=(Q1T(0)+Q0T(0))/T和Yb=(Q1T(0)+Q0′T(0))/T。劳动力转移改变了农户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禀赋,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会降低农户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对各种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采用(掌握)的程度,从而降低农户的技术效率。但转移者的务工汇款可以帮助农户采取资金替代劳动力的策略,因而兼业户会倾向于高效率的技术投资。另外由于在主要的生产要素投向、家庭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经营目标上存在不同,同时受制于农户劳动时间总量,两种类型的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行为方式和决策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最终生产经营目的的不同和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会使得兼业户和纯农户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产生差异(陈超 等,2004),这些差异表现为兼业农户的生产点会发生移动。由于不清楚劳动力转移和务工汇款的影响大小,生产点可能会向上,也可能会向下移动。如果劳动力减少T1,资源禀赋向下移动到T(1),在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户会在c点生产,其生产效率为Yc=(Q1T(1)+Q0T(1))/(T-T1);如果市场约束降低,兼业户会在d点生产,其生产效率为Yd=(Q1T(1)+Q0′T(1))/(T-T1)。

也就意味着市场化水平提高会降低劳动力减少对农户技术效率的消极影响。同样道理也可以证明,市场化水平提高会减弱汇款对农户技术效率的积极作用。市场越完善,农户越能方便地获取各种技术服务,比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迅猛发展,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物资投入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的改善,这些便利均可以弥补农户人力资本水平不足带来的技术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农户很容易从市场获取资金,务工汇款放松资金约束的作用也可能会减弱。完善的市场通过弥补农户自身要素的不足从而放松要素禀赋对技术效率的约束,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消极作用可能下降,而务工汇款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会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善而被降低。市场化机制更多的是在农户依据自身禀赋进行决策时提供一种调节和补充。正因为如此,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不同,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会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待检验的研究假设: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会使得农户降低技术效率,而务工汇款的流入则有助于农户改善技术效率;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减少对农户技术效率的消极作用会逐渐消失,而务工汇款对农户技术效率的积极作用也会减小。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1.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测算农户的技术效率。作为一种面向数据的非参数估计方法,DEA不需要确定投入产出间的函数关系,避免了函数形式的不准确而带来的估计偏差;同时,DEA注重测量个体而非观测量的平均值,因此在对个体的差异尤其是决策单元效率的考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另外,DEA将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作为变量,无需事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有效避免在权重分配时评价结果受到评价者主观意愿的影响(魏权龄,2004)。这些优势使得DEA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由于我国农户的市场环境并非完全竞争,其规模收益是可变的,因而选择基于投入角度的规模收益可变条件下的BCC模型更为恰当。模型中的产出指标是农户的水稻产量,投入指标包括土地(水稻种植面积)、劳动力、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农机服务费用和畜力费用,DEA的测算结果为既定产出条件下对投入利用的相对有效程度的纯技术效率。

2.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回归模型

考虑到农户技术效率具有删截性质,在因变量受限的情况下,OLS是有偏估计(伍德里奇,2007)。所以本文采用Tobit模型进行估计,该模型可以将不在这个区间段的因变量值截取掉,从而得到一致性和渐进正态性的数据模拟效果,最终保证估计结果的无偏性。

M为农户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月),该变量反映了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数量。考虑到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很可能是内生变量,本文从迁移网络中寻找工具变量来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Zhao,2001),选取亲戚中外出务工人数和本村外出务工人数作为工具变量。采用务工汇款的滞后变量,即上一年外出务工者寄回家的汇款R(-1)来考察汇款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控制变量XT主要包括户主的特征(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的家庭特征(家庭劳动力人数、离集市的距离、除水稻以外其他作物经营面积和地势条件),以反映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其他因素。

3.市场环境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调节效应分析

调节效应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调节变量进行分组回归,比较分组回归系数的差异来判断调节效应的显著性;二是将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乘积项放入回归模型,通过乘积项系数来识别调节作用显著与否(温忠麟 等,2005)。本文中各地区的市场化水平是连续变量,因而适宜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将市场化水平的代表变量Z及其与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和务工汇款的乘积项放入回归模型(3)中形成模型(4)。乘积项系数的显著与否反映了市场化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调节作用的显著性,如果存在明显的调节效应,那么市场化水平不同会导致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Z为市场化水平变量,本文选用樊纲等(2010)对基于中国各地市场化进程测算出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该指标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和中介组织发育与法律等5 方面来刻画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同时可以反映出市场在农户生产中的决定作用大小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及其市场可获得性在不同地区的相对差异。从2009年测算的结果来看,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市场化指数较高(江苏为11.54,浙江为11.8,广东为10.42),而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四川为7.56,重庆为8.14,贵州仅为5.56)。

4.样本与数据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样本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于2014年2月组织的农户问卷调查。考虑到需要检验在市场化水平不同的地区劳动力转移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此次调查对样本农户的分布区域进行了精心安排。首先,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东部地区选择了江苏、浙江、广东三个省份,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选择了重庆、四川和贵州三个省市。其次,在六个省市抽选水稻生产较为集中的区域,因而样本地区的地势条件均为平原和浅丘。最后,在抽中的区域中随机抽选调查村,并在调查村中按照等距抽样的方式抽选样本农户。课题组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调查主要围绕农户的户主特征和家庭特征、农户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以及农户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指标展开。此次调查总共访问了900户农户,剔除掉不完整以及数据有明显矛盾的问卷,最后确认了787份有效问卷(江、浙、粤308份,川、渝、黔479份),有效问

卷比例达到了87%。

调查数据表明,2013年样本农户中70%以上的家庭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平均每户有外出劳动力1.98人,每个外出劳动力平均务工9.66个月,外出劳动力寄回(带回)家的汇款平均每户达到3.78万元(2012年)。样本地区农户的水稻种植规模偏小,2013年样本农户户均种植水稻2.94亩,平均亩产420.20公斤。表1展示了样本农户2013年水稻生产投入产出的情况。

四、实证分析结果

1.农户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

表2列示了DEAP 2.1测算的六省市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农户的技术效率平均为0.69,其中纯农户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8,效率较高(0.8以上)的农户只占了28.45%;兼业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0.69,效率较高的农户也仅有28.90%。从测算结果来看,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损失比较明显。

2.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为了判断选取的工具变量是否恰当,首先将内生变量(外出务工时间)与工具变量(亲戚中外出务工人数和本村外出务工人数)和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进行OLS回归。

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亲戚中外出务工人数对农户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随着亲戚中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表明劳动力转移决策中迁移网络起着重要作用。然后将亲戚中外出务工人数与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没有发现二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所以选用亲戚中外出务工人数作为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的工具变量是较为合适的。

为了检验外出务工时间的内生性,分别对(3)式进行Ivtobit回归和Tobit回归。Ivtobit回归是将外出务工时间与工具变量和控制变量的OLS回归拟合值(外出务工时间拟合值)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进行的回归分析,Tobit回归是在不使用工具变量的情况下直接将实际的外出务工时间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回归。将两次回归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其卡方统计值显著,说明两种估计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应该是内生变量,意味着农户同时对劳动力外出务工和水稻生产进行决策,因此采用Ivtobit进行估计的结果才是无偏和一致的。

Ivtobit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农业劳动力减少对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与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观点保持一致,即农业劳动力的流失的确导致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务工汇款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但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并不支持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观点。户主的特征以及家庭离集市的距离对农户技术效率没有显著作用;家庭劳动力人数较少和其他作物经营面积较小的农户更愿意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地势条件的优越性在水稻生产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平原地区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丘陵地区的技术效率。

3.市场化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调节效应

根据表5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市场化水平不同的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差异,市场化指数越高,农户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损失越低。并且市场化指数对农户外出务工时间与农户技术效率的关系产生了正向调节,即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劳动力流失对农户技术效率的消极较小,但是市场化水平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务工汇款对农户技术效率的作用。事实上,我国农户外出务工的汇款主要用于消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比较微弱,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并不能改变农户对务工汇款的用途。结合两方面的作用,可以认为研究假设基本得到验证,即不同的市场化水平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的确存在差异。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我国东、西部六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外出务工带来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会导致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损失,而务工汇款的流入并不能帮助农户改善技术效率;虽然市场化水平的变化对务工汇款流入与农户技术效率的关系没有产生影响,但是市场化水平提高会降低劳动力减少对技术效率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市场化水平)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

本文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选择视为农户家庭的同时共同决策,考虑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有利于正确解释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效应差异;同时,重点关注外在条件(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简单分析上;更重要的是,基于市场环境角度解释劳动力转移效应的差异为要素变化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了降低要素变动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带来损害,政府应该致力于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农业发展而言,应该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放开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让农民享受更充分的经营自,构建一个有利于农户依据经济利益来提高效率从而发展生产的市场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服务,尤其需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提供各种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将农业生产引向标准化的轨道,并逐渐向市场化发展。这才是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陈超,沈荣海,展进涛.2014.农户兼业视角下的水稻生产行为及效率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42(5):404407.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 2010.中国市场化指数( 2010)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勋来,李国平.2005.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3):3943.

李谷成.2008.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J].统计研究(1):542.

梁义成.2011.非农参与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农户层面的新解释[J].软科学(5):102107.

钱文荣,郑黎义.2011.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村观察(1):3138.

魏权龄.2004.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篇10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3-0075-04

一、国际传媒产业的内涵与转移趋势

1. 传媒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传媒产业是指传播各类信息、知识的传媒实体所构成的产业群,它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特殊产业。传媒产业作为公共资源和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传媒产业既有与其他产业相似的共性,也有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性。传统传媒产业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型传媒产业则主要包括网络、手机、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电子报刊、手机报刊、数字电影、电视电影、网络广电、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在线阅读、数据库等等。与经济学中的市场主体一致,传媒产业的经营主体是传媒企业或相关的机构、组织。在传媒产业内大量存在的传媒企业、组织、机构是传媒经营活动中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赢利为最终目标,追求市场效益。另外,传媒产业还包括非赢利性的公共型传媒组织,其承担着提供公共传媒产品、公共服务等功能与责任。

与其他产业相同,市场是传媒产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传媒产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能否有效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眼球密切相关,强调“受众本位”。传媒产业发展不仅依赖完善的市场结构,也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加以引导。传媒生产力作为一种要素,必然依赖市场途径进行组织,除公共传媒产品外,一般传媒产品的消费完全市场化、商品化,通过市场价格的信号指示作用,可以引导传媒资源向效率高、效益好的部门或空间区域转移,能够有效提高传媒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促进传媒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更有效地满足文化消费方对传媒产品的需要。

2. 国际传媒产业的跨国转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传媒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日益加深,全球50家大型传媒企业占据了95%的国际传媒产业市场。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传媒产业市场更加充分地自由竞争,最得益的一方就是跨国公司。目前,虽然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传媒产业规模,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系健全的传媒产业部门,其市场、目标群体、产品供应链还未发育成熟,传媒产业的跨国扩张转移将使其遭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和市场冲击。当今国际传媒产业市场上,

发达国家的传媒产业部门不断向外扩张,本国市场已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发达国家本国的传媒巨头已跨出国门,开始在世界范围的传媒产业市场进行激烈争夺,他们不但向这些地区的市场输出自己的产品,而且也输出自己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甚至进行整体或较大规模的产业输出转移。与传统制造业类似,发展中国家的传媒产业市场也逐渐成为原材料及加工市场,真正的资本、管理模式则仍由发达国家的大传媒企业控制。

近年来,全球传媒产业逐渐形成了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运营趋势,并正经历一场逐渐成规模的跨国转移: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开始转向国际市场,进行跨国战略性转移。在传媒产业跨国转移和其市场全球化的背后,有多种因素推动其发展,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生产经营成本。众所周知,国际上的大型传媒企业,如时代华纳等,都经历了从区域性的传媒企业向国际化跨国集团的不断扩张和转移的过程。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大型跨国传媒企业是先从资本市场入手,依托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通过投资、收购、兼并等运作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和国际化转移的。

目前,国际传媒产业跨国转移的模式主要有三种:(1)品牌出售模式。传媒产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文化特性,在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容易遭遇壁垒,因此,这些传媒集团在进行国际市场扩张的时候,采用的一种实用形式就是许可合同营销。本国传媒集团许证方与国外受证方达成协议,向受证方提供生产制造技术的使用权、商标使用权、专利使用权等项目,获取收入或提成。这样对许证方来说,不用承担风险就可以进入外国市场,受证方较容易获取成熟技术、名牌产品或名牌商标,这是通过品牌转移实现传媒产业转移的模式。美国迪斯尼与我国海虹控股的合作就属于这种方式。(2)管理经营出口模式。若国际传媒企业直接出口本国风格的产品,经常会遭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反感,因此,单靠本国传媒主题和内容难以直接占据一些国家的传媒市场,这时候就必须实现经营与管理模式的跨国转移,即进行实体转移。传媒大亨默多克在创业之初就是凭借此策略在英国报业中得以立足和迅速发展的。(3)资本出口模式。资本直接出口是产业转移中较容易的方式,只需实现投资,不用实体转移,也不必具体干预公司的生产经营。国际传媒集团在选择跨国并购目标时也会认真评估,力图投入一些给自己带来成本低、收益大的机构,无需实际参与。例如,维亚康姆在跨国的市场扩张和转移中并购MTV、VNI和儿童频道(Nickelodeon)就属于这种经营模式。

传媒产业实现国际转移带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实现风险共担、成本降低,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例如,电影拍摄中的国际合作,传媒集团主题公园的跨国转移等等,由于传媒产业的产品主要是“公共产品”,因而跨国转移正是实现产品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有效选择。比如,美国在线(AOL)在海外无线市场上的投资就可以归为向新兴产品市场转移,以降低不确定性的行为①。

二、产业转移的主要经典理论评析

1. 基于集聚的国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

在国外产业转移理论中,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括古典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

(1)古典区位理论。韦伯对工业区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所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子对工业分布的吸引作用。他认为,集聚所节约的费用比运费或劳动费用指向带来的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和劳动费用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2)新经济地理理论。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因此不存在空间上各要素报酬趋于相等的自动均衡。产业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具有“历史依赖性”,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给集群内企业带来的集群外企业无法获取的收益,诱使集群外企业带着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向集群靠拢,产生出更多的外部性,使得路径依赖更为强烈②。

2. 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外主要产业转移理论

基于比较优势,比较著名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括雁行形态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1)雁行形态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主张在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雁行形态理论认为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产业在不同发展层次的国家之间存在一个动态的梯度转移和传递过程,一国产业结构如果国际化,则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通过国际产业间的梯度转移来实现③。

(2)边际产业扩张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而且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综合体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被投资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子公司、合办企业)的转移,是投资国先进生产函数向被投资国的转移和普及。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向边际产业依次转移。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认为,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用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于新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不完善,竞争者少,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国内市场就能满足其获取高额利润的要求,因此产品绝少出口,绝大部分都在国内销售。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被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企业越来越追求较低的成本;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逐步放弃国内生产。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规模、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最先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成本、价格成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这时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再将产品销往世界市场④。

主流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移的解释和分析各有不同,但都是在传统经济学分析范式下进行的,能否从一个新的角度,寻求一种与传统经济学分析不同的新研究范式,结合传媒产业自身的特点、本质、发展历程,对国际传媒产业转移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理论构建

演化经济学产生以来,强调用动态的、演化的方法看待经济发展、经济变迁和技术变迁;强调惯例、新奇创新和对创新的模仿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其中创新是核心。从生物学寻求理论基础,运用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生物学隐喻;以达尔文进化论的遗传、变异和选择这三种机制作为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演化经济学强调时间、历史等在经济演化中的地位,认为经济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强调经济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不确定性的影响。

从国外经典理论和全球产业发展的实践来审视,产业转移的根本因素是产业在原区域内的成本或利润发生变化,影响到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促使产业转移到新的区域,形成新的区域分工。国际传媒产业也是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其成本结构和利润获取虽与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有所差别,但其作用却有着共同的经济学含义。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整个传媒产业即一个类似于生物种群的企业群,企业个体如同种群中的生物个体,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所处区域的市场环境相适应,若不适应则被市场环境所淘汰,亦即经济中的市场选择机制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包括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的单向或双重的不利变化,使得传媒企业个体在成本上的负担加重,或在利润上的来源减少,其生存和发展必将受到较大影响。由于传媒产业是具有共同个体特征的企业的群体,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所以整个传媒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将会愈加严峻⑤。在市场选择机制下,部分企业消亡,被市场环境变化所淘汰;而另一部分传媒企业则类似于生物种群一样只能迁徙到新区域中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比如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寻求生存与发展,即进行产业转移。演化经济学强调时间、历史等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市场选择机制下的传媒产业的区域转移也是一个历史的渐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也证明,多数传媒企业在跨国跨区域转移的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熊彼特将新的产品和新的原料市场作为创新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也可以将产业转移解释为一个创新的渐进过程,其中充满了适应与淘汰,其适应市场环境的个体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这促进了路径依赖的形成。

从以上分析来看,演化经济学理论可以为传媒产业转移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和有力工具,其基本理论框架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探讨:

1. 个体群思维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产业通常被定义成生产具有同种属性的企业的集合,而在演化经济学中,虽然对产业的定义与传统经济学在本质上类似,都是基于“集合”,但却更具有生物学隐喻的意义,产业可以看成是企业个体组成的个体群,类似于生物个体组成的生物种群,产业所处的区域可视为生物栖息的生物群落。传媒产业处于一个信息量、视觉感官冲击以及知识含量等都巨大的一个集聚区域中,众多传媒企业及机构在这个区域中形成了一个同族“种群”,其“栖息的群落”并不是永久和固定的,而是随机转移的。

2. 市场环境选择机制

一是不确定性。在市场环境中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是传媒产业转移理论建构的一个基本假设,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蕴含着产业转移的可能性。由于传媒产业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其最终产品的性质难以具有固定性,加之市场冲击和波动的不确定性,成为促使传媒产业跨国跨区域转移的重要因素。

二是要素市场环境选择机制。要素市场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人力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负担情况。就传媒产业而言,其特性决定了对技术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高度依赖性,而对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一旦技术、人才和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供需失衡,传媒企业成本支出增加、负担加重,其对要素市场的适应度就降低,若影响到传媒企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则其将会选择迁移到其他区域的相适应的要素市场环境,随着迁走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多,进而从整体上导致了传媒产业的跨国跨区域转移。

三是产品市场环境选择机制。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中个体企业的利润水平,一旦原有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均衡状态被供需关系的变化打破,比如产品需求减少,市场份额萎缩,个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很艰难,竞争力弱化,为适应市场机制的“自然选择”而进行迁移。根据自身特点,传媒产业产品的影响因素有受众关注程度、受众注意力保持、有效人群选择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消费者对待信息的态度,对传媒产品来说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共同态度的同一人群有着相近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更进一步刺激了传媒企业的跨国发展。因此,传媒企业产品的需求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比较容易波动。一旦传媒产品或服务在本地市场的需求锐减,传媒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度降低,难以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要么被市场环境所淘汰,要么是转型或转移。个体传媒企业可以转移到一个新的适应度高的产品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群的传媒产业跨国跨区域迁移。

3. 遗传效应

在演化经济学中,“惯例”被类比为个体企业的“基因”,因为它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活动,一般被定义为企业固有的一种稳定的光滑序列的行为能力。传媒产业具有高技术应用、高知识含量等特点,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发生跨国跨区域转移后,个体企业某些在高技术应用、高知识含量下的流动快、效率高等固有的惯例被保留下来,被复制到新的生存区域,继续影响个体传媒企业机构在新区域的行为方式,形成了一种转移中的“遗传效应”,在创新中有着传统传媒文化和模式的继承。

4. 基因变异

在生物学上,生物基因既能使个体在微观层次上保持相对稳定,又能实现代际传递并具有变异功能,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在演化经济理论中,企业的基因就是“惯例”,惯例就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就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惯例也是企业内部的制度、技术、管理、知识、文化的有机集合体,具有记忆库、可复制、技巧性三个特征,使企业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如果企业现有惯例不能满足预期,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收益,则企业就会搜寻新的惯例,直到企业对新的惯例满意为止。

由上可知,企业的“基因”是演化经济学范畴内的“惯例”。传媒产业的跨国转移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传播生产经营体迁移的过程,传媒产业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发生转移后,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大的知识、文化吸纳量的特点,因而容易受周围区域的文化、习俗等环境的影响,其个体企业的原有惯例在外界文化等软环境影响下会自动发生“变异”,生成新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新的企业惯例,这将对传媒企业个体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注释:

① 童清艳:《中国传媒的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篇11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20世纪90年代源于美国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重点在于大规模削减组织内部的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然而,重组所引发的冲击仅仅是内在的,最终会中止于企业的大门口,显然,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流程重组的触角必须进一步伸向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开始十分重视客户这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建立和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市场导向的概念(Market orientation)应运而生。市场导向型企业的竞争实力明显强于非市场导向型的同类企业。企业要将市场导向这一经营理念推广实施,需要突破原有业务流程重组的限制,实施市场导向型的业务流程重组。

市场导向的概念和内涵

市场导向的提出者Kohli和Jaworski对市场导向做了如下的定义:市场导向是在组织范围内产生与客户现在和未来需求相关的市场信息,通过各个部门传播这些信息,并在组织范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响应。Narver和Slater则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组织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创造必须的行为以便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的更高的业绩。并且认为市场导向包含了三个行为部分构成要素: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魏圣忠通过文献综述,对市场导向提供了一个整合性的定义:市场导向是一种组织文化,在该文化价值规范的引导下,组织的行为准则着重在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跨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透过全组织性地产生关于影响组织营销活动成效的客户需求力量、竞争者竞食力量以及其他市场环境变动力量等三种市场力量的信息、跨部门间地扩散该信息,并且全组织性地对该信息做出反应,因而能够最有效果以及最有效率地为客户创造出优越价值,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持续的优越绩效。

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

企业在将市场导向战略融入业务流程重组时,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日益加强的外部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跨部门协调等这些市场导向的组织行为准则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变原来的内部导向为外部导向,努力从顾客的需求及其外界环境的变化中发现价值并实现这些价值,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必然会改进业务流程重组的原有模式,使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一下几点:

流程重组的驱动力:满足顾客需求

流程重组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流程重组的直接驱动力是为了更快更好的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赢得顾客,实现企业利润。这里的顾客是个广义的范畴,包括企业供应链上所有的个人和组织,如最终用户、目标客户、公众和中间商等。因此,市场导向型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应该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重组。

流程重组的切入点:竞争环境

企业为了快速有效的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制定流程重组的策略时,把企业作为外部环境的一个子集,充分了解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结合企业的现状分析,吸收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因素,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重组策略,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产出。外部竞争环境的范围是广泛的,包括直接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顾客需求、社会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及资源等。

流程重组的关键成功因素:跨部门、跨企业的协调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只是局限在企业之间,范围会波及到整个供应链。为了建立良好的、快速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需要企业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合作伙伴间的紧密协作。跨部门协调作为市场导向的构成因素,在流程重组中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对流程重组中涉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播,提高知识的使用价值。

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企业和顾客的双赢

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业绩的巨大提升,但仅仅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不够的,同时要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流程重组的实施难度:比原来明显加大

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要求企业转变视角,由内部导向向外部导向过渡,因此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和环节明显增多,实施的难度相应加大。从流程的五大负面过程评价指标(中介度、协调度、负荷度、重复度和迟滞度)来看,市场导向环境会加大这些评价指标,业务流程重组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成功实施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条件

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市场导向型的业务流程重组,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以满足上述特征。首先,企业必须对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对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有竞争力的因素,把握公司在由竞争对手、潜在替代者、供应商、客户等组成的整个产业中所处的地位;其次,需要根据内外部的环境制定清晰的企业战略,认真审视并预测外部竞争环境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市场导向中的其它因素对战略制定的影响,其中包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者、供应商及其它业务伙伴等)、顾客需求、社会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外部资源等;再次,在市场导向环境下,企业为了赢得顾客,在制定自身的业务流程时,应该同时考虑到顾客的购买流程,充分了解和分析顾客的购买标准,识别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路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流程改进策略,形成真正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最后,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流程知识管理体系。只有在组织范围内跨部门的快速传播和有效共享市场环境信息,并运用到企业流程管理中来,才能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流程的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在良好的IT基础设施、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等基础之上。在企业内部,BPR的实施技巧和工具也是流程知识管理中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从市场导向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呈现的新的特征和实施的条件。关于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钱皮.企业X再造[M].中信出版社,2002

篇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则营销手段也势必会出现多元化的局面,然而科学、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势必会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销售人员必须抓住市场销售的特点,结合新形势下时代所赋予的机会,才能够在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地壮大自己,才能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营销方案。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进行全面改革,应该结合企业本身在改革发展方面的特征实施适合的营销策略,并与市场方面的发展规律进行接轨。

一、市场营销相关策略及观念转变的分析

1.发展过程方面的分析

目前社会发展已步入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网络信息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方式方面和消费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营销策略。而市场营销相关策略在漫长的发展中其形态也日益丰富、以多元化形式进行发展,目前最受欢迎的营销理论为4Ps,这一理论是由营销学大师杰罗姆・麦卡锡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4Ps在复杂、繁多的营销变数中获取关键因素,制定出一组策略,强化其在市场方面的适应度。就近来在市场经济方面的发展态势而言,营销策略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其类型也不断进行更新。1990年4Cs的提出,创新了市场营销模式,将营销重点转向消费者,改变了以往的营销观念。随着营销策略的不断发展,4Rs又将4Cs取而代之,在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中有了新的突破,在宏观环境下对市场主体在营销行为方面做出思考,由以往的竞争模式转为共同协作模式,这也符合了现今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主流思想。

2.观念转变方面的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就必须制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因此,面对现今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需对其营销观念进行转变,与市场方面的发展规律保持一致。在目前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客户,才可以得到有效、持久的发展,因此必须及时转变其营销观念,并对其营销观念进行创新。所谓营销观念,主要通过长跑方面、生产方面和推销方面等观念发展而来的,并且与市场环境相符合,然而营销观念发生转变与时展是分不开的,因此营销观念具有时代特征。针对目前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要及时转变其营销观念,要对其进行创新,并加强其应变能力,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提升其观念转换的反应灵敏度,才可以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长久发展。此外,还应该在营销方面建立全球化、不断学习等各种新型观念。

二、市场营销具有的类型和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对市场营销在类型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营销活动除了是企业的管理行为,又属于社会行为,是企业组织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根植在企业内部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在哪个企业中,都必须高度重视营销行为。就市场营销具有的类型而言,营销策略各自都独具特色,例如4Ps这种类型就可以很好地促进营销理论的相关发展更加系统化,简化了其理论框架,实施操作的时候也更加便捷。而对于4Cs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则在于这种营销策略以消费者为主体,一切以消费者出发,其侧重点在于对市场主体方面进行资源合理配置。4Ps这种营销策略一旦制定便可以适应其市场发展的相关需求,并且对于市场主体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相比其他类型的营销策略,因为其所处的发展背景方面、环境方面等有所不同,因此其在应用范围方面也不一样。

2.对市场营销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面对现今新的市场发展环境,在市场营销的相关策略中也出现许多新的应用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其中最具特色之处便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特征提供不同的服务,可以使中小类型的企业有效抢占小市场先机,有针对消费者,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对营销策略而言,所谓特色便是要重点突出企业在形象方面、服务方面及产品方面等的特色。采取这种类型的营销策略具有的最大竞争优势,是企业建立相应的经营特色加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使客户各种需求获得最大的满足。就补缺类型的市场营销相关策略而言,即基于市场细分,主要是对那些未满足市场需求和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补充,然后通过集中服务来获取利益。此营销策略需结合企业发展具有的灵活性特征来制定,可以使其有效避免与市场中大型企业发生直接的竞争。企业在选择营销策略的时候,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如此才可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对于企业发展而言,针对市场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是极其有效的竞争手段,只要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经营的时候,可结合市场营销的相关策略。然而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在营销策略方面的手段仍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以优化市场营销的相关策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并且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需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此才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李建清.市场营销策略比较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篇13

    沙盘中的生产要素多于市场营销要素。相比市场营销来说,生产经营所面对的环境比较稳定,经营目标比较明确,生产经营流程和规则有比较规范的模式,使生产经营模拟仿真设计相对容易。项目组所在学校及项目组调查其他院校使用的营销实训沙盘,生产经营环节占整个沙盘实训环节的大部分,包括公司成立、原料采购、厂房租赁、设备购买、生产规划、人员招聘等,学生在这些环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因生产经营过程派生出的财务预算、财务核算和财务分析占用的时间是整个营销沙盘实训中最多的。涉及营销的主要沙盘实训内容有市场调查与分析、产品报价、广告策略等。由于沙盘中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是预先设定的,根据趋势图很容易进行市场分析,产品报价和广告策略只是简单权衡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额度的确定,虽然,产品报价和广告策略会对实训小组的订单获取数量产生直接和重大影响,但所需要进行的分析和操作都比较简单。模拟单位初始条件及经营环境的一致性。为了竞争的公平性,和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性,营销沙盘中每个虚拟经营小组的初始条件和经营环境是一样的。它们拥有相同的启动资金,面对相同的市场环境,支付相同的采购成本、租凭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等。而现实中,不同企业的初始条件是不尽相同的,而且企业所在区域不同,经营环境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沙盘模拟产品缺乏差异,同质化竞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产品的质量特征是最难模拟的,而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内在和外在质量,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是形成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突破口。目前,高职营销沙盘或是设计每个实训小组经营的产品是完全同质的,或是简单设置产品的不同材料组合差异。产品没有差异就会形成同质的完全竞争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价格竞争和广告投入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这种产品完全同质的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是与真实市场环境不一致的。促销手段单一。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是常用的促销手段,不同的促销手段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单纯使用某个手段进行促销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手段。从沙盘模拟的角度来看,广告是最容易模拟的促销手段,也是最容易在不同模拟经营单位之间进行比较的因素,因此,很多营销沙盘软件将广告设计为唯一的促销手段和竞争手段。

    沙盘与案例相结合,增加市场“柔性”。营销沙盘将多样化的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抽象化、简单化、规范化,将企业经营环境标准化、固定化,市场缺乏变化性,而真实市场是经常波动的,而这种波动不是凭空的,是一系列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分析经济现象捕捉到的。案例是对一些典型事件的描述,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了解深层次的问题。将沙盘与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事件来引导下一时期的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价格,增加了市场环境的变化性,同时,提高了市场分析的难度,学生通过个体事件的分析来对市场走势进行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市场敏感度。转变经营主体,增加沙盘营销要素。针对目前营销沙盘重生产轻营销的状况,可以将商、批发商设计为主要的模拟经营单位,代替生产型企业,而淡化生产经营环节。商、批发商不进行产品生产,而是通过在市场上进行产品购销获取利润。这样可以减少模拟经营小组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缩减生产经营环节复杂的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过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随机确定不同模拟经营单位的初始条件和经营环境。按照地理位置将企业经营区域进行划分,设计不同的经营环境。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模拟经营单位所在区域,不同区域的土地成本、租凭成本、人力成本、仓储成本、市场环境等都不尽相同,而且,企业向不同市场销售产品所产生的物流成本也不同。可以为不同模拟企业设计不同的初始资金。为了避免学生的不公平感,在初始条件和经营环境不一致的情况下,需要对考评体系加以调整,从结果导向转为过程-结果导向。将“盘上”模拟难度大的营销要素转为“盘下”模拟。①策划“盘下”模拟的营销项目一些营销环节很难在沙盘上进行模拟设计,如促销,作为营销关键知识和能力要素,除广告比较容易在沙盘中进行设计并操作外,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都很难在盘上模拟。而这些营销活动可以通过“盘下”组织演练或制作方案的形式完成。根据营销沙盘的内容结构,策划“盘下”模拟的营销项目并实施,使“盘上”项目和“盘下”项目有机融合,形成整个沙盘实训体系,有利于改进沙盘模拟仿真程度。②“盘下”模拟参与测评,并影响订单数量。对于盘下模拟的营销环节,由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排序,并按设定的标准给予适当的订单奖励。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营销环节纳入整个沙盘体系,并与整个沙盘建立关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