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税务管理

财务共享税务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1:02: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共享税务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共享税务管理

篇1

(一)财务共享的内涵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将原有的单一类型的财务工作进一步的转化为立足于全国背景或者全球范围之下的一种财务活动,并且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进一步对所具有的资源和相关的流程进行整理,这样就可以来进一步的将经济发展表变为一种规模化形式的转变,而这也就是现阶段的财务共享服务所具有的基本含义。这种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可以将原有的会计作业进行集中处理,同时让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效率以及相关的质量管理效率不断的提升。

(二)财务共享的特征

财务共享的具体特征将会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管理控制,另一个方面则是基础操作特征。接下来本文将会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管理控制职能其实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会计基础性管理职能以及报告管理基础职能,外加企业制度的具体监控以及执行。而这其中的会计管理基础性职能主要内容将会包含财务结算以及财务合并等工作。报告管理职能则是涵盖了企业预算标准化报告编制,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报告的制定。

基础操作性职能包含应收和应付账款的管理职能、固定资产管理和工资支付管理职能以及账单发票管理职能。其中账单发票管理职能包括对供需两端账单数据质量的检查和制作发送税务发票[1]。

二、通过财务共享中心提升企业财务工作基本方法

(一)简化财务管理流程

在实际的财务工作建设过程当中,应用相关的财务共享中心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改革,将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进一步降低企业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当中所消耗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将会通过对其的进一步应用,进一步的提升企业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与行业竞争力。就目前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建设来说,大多数的企业在实际的发展当中,都会将原有的财务管理工程进一步的分为若干个小的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变得愈发的分散。

而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经营范围以及经营业务较为单一的企业来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是可以发挥一定的财务管理以及财务核算作用,但是如果将这种方法应用在一个大型企业当中,或者原有的小公司进一步发展之后,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经营内容都将会被进一步的扩大,这样此种分散得财务管理方法,虽然在实际的管理以及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之上进一步的增加企业相关的运营成本,这对于企业的实际发展与现实经营来说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但是,我们将?务共享中心所具有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的应用到基础建设过程当中之后,对于一些建设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将会具有十分鲜明的优势[2]。

首先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实际应用,将会进一步的促使相关企业当中的各个部门在实际的建立过程当中进一步的完善相关财务职能基础构架体系的卡建设,同时,财务经理以及财务会计甚至是出纳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也将会被进一步的包含在其中。

其次,财务共享中心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之上,将会将企业内部所具有的财务管理活动与相关的会计核算活动集中在一起,而这对于进一步的解决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各个部门之间所具有的财务管理活动基础沟通问题解决将会十分有利。

再次,财务共享中心的进一步确立,在很大程度之上将会进一步的简化原有的管理流程,而这对于进一步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内容以及相关的管理集成化内容同样具有十分鲜明的重要性。此外,当此种建设方法真正的被应用到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之后,其最终将会进一步的实现财务管理人员的精简,这样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就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基础成本,这也是进一步促进企业建设过程当中,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共享中心在实际的建设以及应用过程当中,将会进一步的优化企业内部所具有的相关财务管理基础流程,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相对财务管理的基本时效性与有效性。首先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进一步确立,将会让原本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被进一步的细化,这样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就可以在进一步的保证实际管理工作相关质量得同时,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了相对财务管理所必须的基础工作效率[3]。

其次,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以及应用之后,那么原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将会被统一的收集到共享中心中当中进行处理。知足与此种建设背景之下,我们所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将会便成为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工厂,这在实际的发展以及建设过程当中将会更加的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监督。

再次,当财务共享中心被进一步建立之后,企业内部当中的相对子公司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将会采用与之相关的基础性流程进行管理,这样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就可以进一步的借鉴大公司的发展方式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财务管理手段,从而进一步的独具财务风险的存在与发生[4]。

(三)预警财务风险

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以及发展过程当中,将会因为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在??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多种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将会让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等原因降低自己的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同时也是企业相关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加的重要原因[5]。

篇2

1 财务共享的内涵和特征

1.1 财务共享的内涵

我们将财务工作由单一形式转化为全国或者全球范围,对资源和流程加以整理,以此来发展经济规模化转变,这就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这种模式可以将会计作业集中进行的优势,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效率以及质量管理效率上同时提高。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得到了各界社会人士的认可。财务共享更加适合资金流动性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共享的同时需要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这样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企业财务共享包括的内容非常多,除了普通的差旅费报销、应付工资之外,企业内部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以及企业的固定资产也都是财务共享的基本内容。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财务中心提起重视,而且利用财务共享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主要方式,笔者相信,在未来,财务共享也一定会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1.2 财务共享的特征

第一,管理控制性。管理控制性职能实际上就是会计管理职能和报告管理职能,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监控执行。其中会计管理职能主要包含总账会计事务记录、结算和合并等。报告管理职能则是涵盖了企业预算标准化报告编制,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报告的制定。第二,基础操作性。基础操作性职能包含应收和应付账款的管理职能、固定资产管理和工资支付管理职能以及账单发票管理职能。其中账单发票管理职能包括对供需两端账单数据质量的检查和制作发送税务发票。而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职能则主要包含收付款的票据管理、合规审核和数据处理等职能。第三,战略规划性。主要包含了企业战略投资规划和投资预算、企业税收整体筹划、成本分析和现金流规划等部分。

2 通过财务共享中心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 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都将其分为了若干个组成部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分散,这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可以分别发挥财务核算部门与财务监督部门的不同职能与作用,但是如果企业逐渐扩大,这种分散财务管理的方式很容易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影响不佳。而如果将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运用到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中,其优势尤其明显。首先,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会促使企业各个部门建立各自的财务职能构架体系,相关的财务经理、会计和出纳都会包含其中。其次,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会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集中到一起,对于解决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财务管理沟通不畅问题十分有利。最后,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能够大大简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对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自动化与集成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之后,可以精简财务管理人员,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

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内部的建立,有助于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分,不仅保证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在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之后,会将全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在共享中心中进行,这样一来,财务共享中心就如同一个管理企业财务的工厂,便于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最后,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以后,企业的所有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都采用相同的流程,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种风险的出现。

2.3 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完善了企业财物管理各项制度,也规范了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流程,要求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进而使企业数据信息朝着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数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财务控制与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减少财务管理风险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企业财务数据信息标准化与自动化的实现,为企业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这不仅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了保证,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利用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建立标准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让相关管理人员有效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强化财务职能和总部监控职能

大部分的企业虽然都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是其对企业其他部门的财务状况并不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同时,企业财务状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旦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向前发展。可见,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而现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统一到该平台中,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对不同部门的财务数据统计工作进行随机分配,而这些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没有直接的接触,自然也就不会互相串通,从而减少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记假账行为。而且,财务共享中心是为整个企业服务的,每个部门的财务信息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找到,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真正透明化。当然,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某个部门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加大了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此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为相关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实际作用。

2.5 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篇3

随着近年来水利工程在经济管理上的改革,其财务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内容等也要相应地随之进行改革。在以往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也许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编制会计报表、记账和核算等工作,但是现在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需要进行财务分析、预算控制、成本核算等工作。

一、企业的成本构成

企业的成本够成是非常复杂的,但大体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公司的管理费用,公司运营过程中用于某项目的费用,项目运营过程中本身的管理费用,建筑过程中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对于一个项目不可控的成本是项目本身的管理费用和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其他是公司管理者考虑的问题。对于成本组成中,可以控制的那一部分,主要是指用于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也最难控制,因此该部分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造成项目成本财务增加的一些原因

1.没有建立完整、明确的成本责任制。在建筑施工企业原有成本管理模式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全过程没有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如:下达工程项目责任成本和对责任成本指标的反馈、修订、完善以及分析考核等工作尚无具体部门和人员负责;成本控制只能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和供应、劳资、设备等个管理部门。由于权责不明,而实际工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成了谁都该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样的责任只是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组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如果从大学吸纳管理人员,则有没有相应的实际管理经验;造成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再加上权责部分、没有目标成本分解、权责利落实不到人,加剧了项目管理过程的混乱。再加上现场人员流动较频繁,造成工作不连续、干多干少收入差不多、责任心不强。

3.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实际管理过程中,许多对企业非常重要的信息,大部分或被分散保存在各个互不兼容的计算机系统中,或被锁在文件柜和抽屉中,造成信息无法进行有效传递,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4.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工程实际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考虑项目相关人员的素质、数量、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特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首先应当先拟定几种施工方案,经过方案比选,最后确定最适宜的施工方案,施工企业在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方面很欠缺,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从成本支出的角度权衡施工组织设计的经济可行性,给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带来了难度。

5.管理机制不够科学。有一部分单位仍然通过设置办公室或指挥部来管理项目,而像这种类型的机构一般都是临时性质的管理机构,其具有很多的弊端。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就会导致很难将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性程度大、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需要具有足够专业技术和水平的人来进行管理,其管理不到位,也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工作作用。

三、控制项目成本财务的一些措施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从划分职责等内部控制的程序进行着手,并在岗位、机构设置上和工作程序中均要考虑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减少发生舞弊与错误的风险。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的规则,正确处理好上级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领导与内审人员、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合法与合理的关系,协调好各种利益的冲突,从而使审计工作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将以往的事后监督转变成为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监督,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中的参谋和监督作用。

2.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在这两制的建设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如果没有项目成本的核算,项目经理责任制就会流于形式。同时项目成本核算优势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如果没有项目成本核算,其他部分分析考核就无从谈起。作为企业的经营核算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掘其内在潜力,使每一个员工都要把成本控制牢记心中,尽一切可能控制项目成本,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格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人工费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把员工的工资与责任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挂钩,必须按照工程任务单的形式标明目标、数量、规格及工期,并结合工程质量,工程成本等因素来决定班组工资,以全额计件的形式进行结算。根据各施工工序的需要,可以通过配备一些全能技术人员,以协调各工序的关系,这样进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又节约人工费用。

4.降低建筑材料成本。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大体上来说,可以把建筑材料分为可再生循环材料和不可循环再生材料。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选用可循环再生材料。不可循环再生材料主要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材料,如混凝土和油漆等。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使用不可循环再用材料,主要是考虑到节约建筑费用以及暂时没有替代品,然而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应当尽量少用这类材料,同适应最大限度的演唱不可循环再用材料的寿命周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施工各环节重视质量管理,按时保质的完成施工任务。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分清造成项目成本增加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把过程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去,以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王艳辉,郭晓明.企业财务竞争力与财务核心竞争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

[2]宋爱莲.如何有效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J].山西建筑2010,1

篇4

由图1可知,要实现公司理财的目标,就不能回避企业的税收环境。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佳纳税方案,降低税收负担,是实现现代企业理财的有效途径之一。税务筹划应属于公司理财的范畴,其目标由公司理财的目标决定。税务筹划的一切选择和安排都是围绕着公司理财的目标来进行的。而不同筹划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税务筹划受公司理财目标的约束,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又受到税务筹划的影响,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目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内容的相关性 企业的活动主要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三大部分,公司理财的内容是通过分析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可能使企业发生的损失,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找到最适合的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方式,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决策,以达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从图1可以看出,税务筹划对公司理财的这三大内容都有重要影响。税务筹划主要是在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过程中,分析不同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方案中税收的影响,进而对公司理财的这三个过程进行筹划,最后得出筹划方案,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投资活动中,为了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不同投资方式的税收政策不同。在计算投资项目的时候要剔除掉税收的影响及计算的是税后收益,而且税收在投资支出中的比重不可忽略,因此在投资活动中应发挥税务筹划的重大作用。筹资活动中,最常见的债券和股票筹资利息成本的列支方式分别是税前列支和税后列支,投资于债券可使企业节税,因此,在筹资活动中不得不考虑税收因素,税务筹划对筹资方式的选择起到很大作用。利润分配活动中,企业分配利润的方式不同所负担的税收就不同,比如企业可通过弥补亏损,分配股利和再投资等分配方式进行税收筹划。总之,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的内容具有相关性。研究税务筹划的内容要和公司理财这几个方面相结合,要将税务筹划融入公司理财的过程中去,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

(三)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对象的统一性 公司理财主要是资金的管理,公司理财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而资金在企业中流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现金,也可以说公司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循环与周转。税务筹划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应纳税额,税务筹划是在税法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活动中不同方案的税制不同来进行筹划,以实现纳税额度的减少。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对象的相关性体现在:(1)税金必须是以现金来缴纳,而税务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额,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从这个角度来说,税务筹划和公司理财的对象就有了相关性。(2)税务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应纳税额,还可以通过对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费用摊销方法等的选择实现税款的延迟缴纳。因为货币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延迟缴纳税款就相当于企业从政府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使企业可利用的资金增加,这就说明了税务筹划作用于公司理财的对象。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而通过税务筹划既可以达到推迟和少缴税款的目的,又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大力提倡。

(四)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职能的融合 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一般分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税务筹划同样体现在这三项职能中。(1)税务筹划是财务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财务决策是对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财务决策的目的在于确定最为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而税务筹划完全符合财务决策的定义,税务筹划正是从多个纳税方案中选择,最终确定一个最为令人满意的纳税方案,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公司理财的目标。所以说,税务筹划是众多的财务决策中的一种,税务筹划与公司理财的职能是统一的。(2)税务筹划与财务计划实质上是统一的。财务计划可分为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两部分。财务规划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要求,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的预算。不管从那个方面来看,税务筹划和财务计划都有一定的联系。首先,税务筹划是根据各种纳税方案测算出应纳税额,据以判断应该采用哪种纳税方案,具有财务规划的特点。其次,税务筹划的一个主要程序是税金的预算,这也体现了财务预算的内容。(3)税务筹划离不开企业的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对财务活动进行指挥、组织、协调,并对财务计划实施监控,以保证其落实。对于税收筹划来说,纳税人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应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规划、分析,在既定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应对税收的支出进行监督,对纳税成本进行约束。实行财务控制是落实纳税方案,保证方案实现的有效措施。

二、公司理财理论在税务筹划中的应用

(一)税务筹划遵守自利行为原则 自利行为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为。自利行为原则的依据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们对每一项交易都会衡量其代价和收益,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来行动。

具体到税务筹划中,理性经济人假设要求理性税务筹划主体通过开展税务筹划来实现自身理财效用最大化。它包括两层含义,即在税务筹划中,税务筹划主体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并且他们有动力、有能力通过进行有效的规划、实施、协调和控制来有效地组织理财活动。

(二)税务筹划中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资金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价值增值,表现了货币价值的时间性。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贯穿于企业理财的方方面面:如在筹资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让我们意识到资金的获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资金成本。在项目投资决策中,项目投资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而税务筹划贯穿于企业理财的全过程,也不能不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在税务筹划中的应用是延迟纳税。假定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企业应尽量采用前期少缴税,后期多缴税的方法,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收益。这是一种相对节税办法,严格来讲并不改变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而是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相对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可利用的资金。

(三)税务筹划中注意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指的是进行财务决策的时候要将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该方案就是可行的;而当收益小于成本时,该方案不可行。税务筹划中的收益无疑是减少的应纳税额以及推迟纳税获得的相当于无息贷款的收益。税收筹划成本具体来说包括:为节约税款而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企业采纳该项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的最大收益;企业因筹划方案设计失误或实施不当而造成失败的经济损失。企业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将企业采取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发生的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只有当税收筹划成本小于预期收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企业才能取得税收筹划实施效果。

(四)税务筹划要考虑风险因素 公司理财中将风险视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风险和收益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越高的收益必然伴随着越高的风险,而越高的风险也必然要有越高的收益作为补偿。在财务决策的时候必须将风险因素考虑进去。税务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风险。如果无视税务筹划中的风险,任其发生而不加以防范,势必有悖税务筹划的初衷,其结果可能是以节税目的为开始,却以遭受更大的损失为结束。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必须充分重视税收筹划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企业的整个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将风险与收益权衡理论应用于税务筹划中才能从企业理财的角度出发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三、公司理财中税务筹划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当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权衡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从结果看,一般表现为降低企业的税负或减少税款交纳额,因而很多人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少交税或降低税负。这是对税收筹划认识的误区,税负高低只是一项财务指标,是税收筹划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税收筹划作为一项中长期的财务决策,制定时要做到兼顾当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些经营期间内,交税最少,税负最低的业务组合不一定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税收筹划必须充分考虑现实的财务环境和企业发展目标,运用各种业务模型对各种纳税事项进行选择和组织,有效配置企业的资源,最终获取税负与财务收益的最优配比,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权衡 在公司理财中,企业的项目决策可能会与几个税种相关联,各税种对财务的影响彼此相关,企业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中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针对各税种和企业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对涉及的各税种进行相关的统筹,力争取得最佳的财务收益,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所涉及的税种对财务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根据经营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决策的性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的税种(如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可考虑其关联性,进行精心策划,其他税种(如行为税类、财产税类)只需正确计算缴纳即可。

(三)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一般而言,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两面性,随着某一项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因此,进行税收筹划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判断是否经济可行。税收筹划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选择和实施筹划方案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如咨询费、培训费等。税收筹划是建立在筹划人员具有较高素质的基础上的,但由于纳税人普遍缺乏筹划应具备的信息与技能,因此筹划活动大多要聘请税务顾问或直接委托中介机构筹划。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会加大企业涉税成本。隐性成本一是指纳税人采用拟定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的利益,即机会成本;二是实施筹划方案失败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因为税收筹划具有主观判断性,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与税收政策等都是不断变化的,一旦其中某一方面发生变化,原有的筹划方案可能就不适用了。这就意味着筹划失败。因此,在税收筹划时,不仅要考虑节减税收,而且要考虑为之所付出的代价,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方案才能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该项税收筹划才是合理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刘爱东:《公司理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5

中图分类号:F406.71文献标识码: A

1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措施

1.1 资金管理

(1)严格实行项目资金的封闭管理,不以任何理由从项目部抽调资金。只有在保证充分满足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并且项目获得盈利的情况下才能要求施工上交利润。

(2)对项目部的资金实行预算管理,项目部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做好资金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工程建设资金的体外循环。

(3)对于合理的、项目建设必须的大型工程设备或大宗材料的采购导致项目资金运转困难的,公司将向项目部提供资金上的支持,确保对工程建设资金的需求。

(4)严格控制项目部的资金流向,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5)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总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1.2 工程资金在施工中的管理

在施工中,从资金收入预测、资金支出预测、资金收支对比、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工程资金管理。

1.2.1 资金收入预测

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从收取工程预付款开始,分年、季、月进度计划以及工程实际进度测算出价款数额,做出工程收入预测表,绘出工程资金月收入图及工程资金按月累加收入图,根据进度计划及工程量的调整及时进行资金调整。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预测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在项目经理主持下,由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分工、协作负责完成。

(2)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期,以免因延误工期遭受罚款而造成经济损失。

(3)严格按合同规定的结算办法测算每月实际收入的工程进度款数额,同时考虑进度款可能滞后的时间因素,即按当月完成的工程量计算收取的工程款不一定按时收取。

(4)计入预付款按月扣还给建设单位因素。

(5)计入质量保证金扣留等因素

1.2.2 资金支出预测

(1)工程资金支出预测依据

① 成本费用控制计划。

② 施工组织设计。

③ 材料(物资)储备计划。

(2)工程资金支出预测注意事项

① 从实际出发,使资金支出预测符合实际情况;

② 重视资金支出的时间价值。

1.2.3 资金收入与支出对比

根据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绘制资金收支对比图,找出收入与支出的资金数额之差,确定筹措资金数量或富余资金数量。

1.2.4 资金筹措来源

(1)工程预付款

(2)月工程结算款

(3)启用公司、项目部自有流动资金

(4)银行贷款

1.2.5 资金使用管理

资金使用管理是以确保收入、节约支出、防范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在财务部设立专用帐号,进行工程资金收支对比和预测,统一对外收支与结算。

项目部编制年、季、月度资金收支计划;设立台帐,记录资金支出情况;加强财务核算,及时盘点盈亏。

坚持做好工程的资金分析,进行计划收支与实际收支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改进资金使用管理。

1.2.6 掌握好资金使用的阶段性,以期获得最大收益

项目部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用国际通行的项目成本管理软件P3,制定出月资金使用计划,季度资金使用计划,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总资金使用计划,以便总体控制工程资金的使用。

工程前期,各种费用投入较大,总公司在资金使用上做到全力保障。本工程设备用量多,除从其它完建、在建工程调配外,项目部为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将准备充足资金购买一批新设备。

工程施工期,根据月进度结算款的到位情况,全力保证材料的购买,设备的维修以及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环保等方面的资金要求。

1.3 资金管理特殊情况处理

1.3.1 工程资金暂不到位情况处理

若在工程施工中遇到工程资金暂不到位的情况,启动流动资金作为工程继续施工的保障资金,同时节约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另外通过对网络计划的经常性分析,找出并控制好关键线路,以确保关键线路上的工程实施。

1.3.2 设置专项基金、专款专用

本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保均设置专项资金,项目部财务部负责各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杜绝将专项资金用于其它方面。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视现场实际情况加大安全、环保等的资金投入。

1.3.3 加强合同管理,避免不良资金出现

建立健全项目部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工程成本,避免资金浪费。

在购买工程材料时“货比三家”,挑选质量好、信誉好的厂家,签定符合法律法规程序的购销合同,避免工程资金流失。

1.4 本工程成本控制方案

1.4.1 建立成本目标责任制、实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检查和成本分析等。针对工程特点,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明确每一个成员的责任,使责、权、利相对应,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工作促使各成本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实际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1.4.2 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成本

材料费用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为加强材料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多创效益,采取以下措施:

(1)材料实行计划管理

① 重视计划管理,避免因计划不周而影响生产。

② 所属各单位依据项目部下达的月生产计划结合材料库存情况编制所需零星材料计划,物资设备部门汇总后上报项目部审批备料,各单位依据自己报的计划进行领料。

③ 物资设备部门依据生产计划和施工进度自行编制常用材料备料计划,上报项目经理审批,以做到保障供给。

(2)材料核算

工程所需主要材料由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门供应,计划合同部门根据工程的材料定额与用量提出计划,物资设备部门根据计划用量进行发放,物资设备部门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材料使用情况。计划合同部门、物资设备部门每月对主要材料消耗进行定额考核,项目部对超出消耗定额的使用单位给予罚款,反之给予奖励。

(3)加强设备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使用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并充分发挥施工机械设备的机械性能与技术性能,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并降低工程成本。

(4)现场设备管理

①各施工单位安排设备管理人员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设备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各级有关人员服从其安排与指导。

②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作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有权制止,对不听劝阻者,管理人员有权停止其作业,并交于项目部处理。

③ 严禁利用项目部设备干私活,违者将给予严重的处罚。

④ 对多次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项目部将给予其调离本岗位的处罚。

(5)搞好成本分析

综合部每月月底进行本月成本分析、核算,通过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的偏差比较,掌握好资金流向,为上级领导提供数据,以便随时控制、调整资金的使用。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进行全方位成本控制。在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坚持科学管理,实现生产各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以适当的投入,获取合理的效益。

篇6

1.当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滞后、观念陈旧

由于在农村小型水利项目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投资,一些地方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建”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因而农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也较 弱,维持在过去的老式财务基础管理,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尚未建立,先进的管理措施尚未完善,没能真正将有效的管理纳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当中,失去了财务管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1.2考核不力、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吃紧,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进程,项目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难以到位,甚至出现截留、挤占与挪用等现象,给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加之监督、控制与考核不力,一些做假帐、报虚数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基础财务管理与水利项目工程实施内容不一。

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做好项目工程招标前目标控制和风险预测,是实施项目工程的前提

在对项目确定参与招标前,会计人员应对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客观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区别其他建筑工程,单项工程多而零散,必须到施工场地对项目工程量核对,对施工场地难易度评估,对项目预算的审查,对工程利润的分析,作出该项目工程实施后的风险评估,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依据。

2.2做好项目工程实施中的财务监管和控制,是实施项目工程的基础

在项目工程中标后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参与项目工程预算的控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控制施工成本。应对项目工程款项实行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工程资金;对工程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的控制,严格按照单项工程预算,拨付材料、工资等,日结日清,对间接费从严控制,与工程无关的费用一律不予支出;对竣工的单项工程财务部门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决算审计,进行内部控制核算成本,如有超支、亏损等问题的发生,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纠正,确保工程应有的利润。

2.3做好项目工程财务内部管理是降低项目工程风险的关键

项目工程财务人员执行资金拨付制度态度直接关系到资金的风险。根据财政部、水利部颁布实施《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基【1999】139号)对工程款的结算的手续及程度作了具体规定,会计人员必须对工程支付凭证的审查;有关业务部门的审核签证;单位领导核准签字。其次是项目工程在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执行情况,着重检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完善,有无越权审批等行为的发生,防止偷、漏、散失等现象发生。再次对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看检查概预算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实。

2.4做好项目工程财务决算和资金管理,是实施项目工程的保证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补助资金实行财政报账制。工程竣工决算后一次性报账或按工程进度预付工程款两种办法实施。在项目建设期间,由项目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单位)提出资金拨付申请、项目法人签署意见,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进行审核后,签署会审意见;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核实报账凭据,按照项目进度和规定程序拨付资金。项目完工后,对项目进行联合检查验收。报账凭据包括:报账申请单、工程量(供货)发票、工程施工(材料或产品)质量评定表、工程合同、招投标资料、竣工验收单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的使用对象为申报到项目的法人单位,不包括项目主管部门。资金拨付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资金直达项目第三方(项目建设单位或供货单位)。在项目工程中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一年后,经复验未发现质量问题,按规定程序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严禁以现金支付工程款、设备材料款,杜绝白条抵库等现象,确保资金的安全。

2.5做好项目工程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的提高综合素质,是实施项目工程的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的会计人员,不但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而且应不断扩充新知识,熟练掌握水利行业规范规定、工程概预算知识、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应用技术,在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理清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工作思路,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新时期基层水利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把好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关,为农田水利项目工程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和后勤保障。

3.结语

重视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管理质量,促进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制度,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加以重视和理解。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内部控制五原则;财务内控

Key words: completion settlement;final accounts of completion;five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68-02

0 引言

工程验收指工程项目竣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等有关单位,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的过程。工程验收是工程项目由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和使用阶段的标志,也是对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的最终把关,如果项目竣工验收不规范、把关不严,可能造成虚报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不可控的风险,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竣工决算两个阶段中涉及财务的几个具体业务活动的风险点进行阐述,遵循内部控制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性五项原则,探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促进建设项目及时投产、发挥效益。

1 项目竣工结算、竣工决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1.1 竣工结算、竣工验收制度管理:①调整补充财务管理办法:有关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财务管理办法不够全面、规范。②流程不顺、职责不清:相关标准、程序不明晰,协调沟通不利,有部分重复工作步骤。

1.2 项目竣工结算验收阶段的管理:①竣工结算编制不细,不能通过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不细,不能通过审查。②提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未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即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1.3 项目竣工决算验收阶段的管理:①达到可使用状态资产核算不规范:项目购建的达到可使用状态资产估价、结转不及时。②日常不积累,竣工时很被动:工程已接近完工才开始准备竣工验收资料,丢三落四,不利于竣工决算的编制。③竣工验收阶段工作流程职责不清:认识不足,工作流程上没有衔接,认为财务竣工验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相关计划、实施、接收等部门不通力配合,财务竣工决算编制不合规。④重点不突出,导致报表质量不高:项目竣工财务审计验收中,如果提交的竣工决算报表有偏差,将无法通过审计。

2 项目竣工结算、竣工决算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在竣工验收环节,除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还有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两项重要工作。

2.1 结合内控制衡性、成本效益原则,规范健全各项流程制度:

2.1.1 内控制衡性原则: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同时兼顾运营效率。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通过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2.1.2 内控成本效益原则:应当权衡适时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要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企业面临更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篇8

我国投资在水利工程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这样令管理水利工程资金的时候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当中包括了防洪、供水、水土保持等新建的、改建旷建的、加固跟修复工程等相对应配套的工程,这些工程都是属于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这些工程的统称。这里面,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防洪工程、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工程,创建航运条件的航道跟港口工程等等。通过对水利工程分析,探究水利工程中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使用的范围

建设管理费用的使用范围只要是指,从工程筹建开始到工程竣工那天为止,在这个期间包括的一切管理费用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人员工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费、交通费用、劳动保护费等,还包括员工的工具使用费用、印花税、查阅或购买技术图书资料费、期间的业务招待费用和最终的项目完结竣工验收费用。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所实行的管理方法。预算编制要遵守力求真实、合理合法、科学全面、透明重点等基本原则,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管理。再者预算的编制要严格按照时间进行,并以此作为建设单位管理费用批复的依据。预算编制一般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步骤,在整个项目的管理费用预算确定后,各建设单位必须进行管理费用预算的分解,并经最高负责人审批执行。另外对于委建制和代建制的费用预算执行制度要由法人单位分别进行审批确认。

三、日常费用支出的管理

(一)日常费用管理制度

日常费用支出管理的原则是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即一支笔审批。这样便于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兼顾。日常费用管理的一般程序是经办人填写公司统一报销单,并附原始单据,过程中要有证明人进行签字,以及各级负责人审批,最终由总负责人签批报销。对于各环节的审批内容,要确保费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二)人工成本管理

在大部分工程项目中,由于项目性质原因,项目员工有大部分是借调于国家的公务人员以及各事业单位人员。该部分人工成本包括基本工资、医疗费用和福利费用等一般都有原来单位发放,对于原有单位不能支付该部分费用的则需要事前同借调单位签订借用协议,明确相关费用的定时、按期结算;对于社会招聘的技术人员,要根据当地劳动社保部门的规定签订用工协议,在建设单位的管理费用中可以直接列出人员费用等支出。

(三)交通费管理

交通费用一般分为公交费用、差旅费、自有车辆费用和租车费用。由于建设单位所在地与职工家庭所在地相距离比较远,职工需要乘坐公共交通,一个月可以报销一次费用,这属于公交费用(对于公司派专车的除外);差旅费是指由于员工工作需要,需至外地所产生的费用。该项费用包括乘坐交通的费用、住宿费用和出差补助。相应标准应该在预算中给予规定。自有车辆费用主要为油料费用和维修费用,一般情况该项费用由综合部门统一管理,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定额,对于维修费用要同维修厂及时核对维修记录及用料清单,并核定有没有重复维修的,方便更加容易找出原因这就是燃料费用;要大修理车辆时,需要经过综合部门提出申请,计算大维修费用的预算,经过建设单位负责人审批之后实施,以上费用都需要列单据表明支出。租车费用的管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配合预算编制,签订正式的租赁合同或者是协议,要确保租赁时间同开工时间的匹配性。

(四)公关费用管理

因为工作来人需要接待,根据接待的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相应标准,严格控制了接待开支。在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同意后,是总预算的范围或者年度的预算时候在里面列出支出。

(五)会议费管理

会议费的报销需要以下的条件。第一个是会议通知,这是指会议内容、开会的时间跟地点等在在文件中明确的标出。会议通知如果缺少行文,会议通知的形式需要在报销凭证上面注明。第二,会议签到薄,每个参与的人员在到达后都需要在会议签到薄签到,以作为会议费用实际使用凭证。另外,会议召开必须由综合部门和财务部门对会议支出预算进行审核批准。确保在预算内控制使用好。每次会议都要取得合法的发票,财务部门根据相关的审批手续列出支出,这就是报销凭证。这些手续都需要由会议组织部门提供。还有驻工地人员补贴以及工程验收费用,这两大类里都包含着不少细分了的补贴费用种类。

四、各项费用核销管理

财务部门要严格审核各项费用的核销凭证,首先要向公司员工普及财务知识,使其明确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发票的真实性。另外,对于不能取得比较少金额现金支出的原始票据可以自制的原始凭证。对于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是不能作为有效证明的,在原始凭证不被接受的时候,需要拘留,并且向领导报告,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五、结束语

水利工程牵涉的资金比较大,管理比较繁琐,需要认真仔细,明确管理的目标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更能管理好这个项目。

参考文献:

篇9

一、概述

众所周知,2006年我国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此,对本准则的研究开始不断增加,但从整体性层面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则较少。由于新的准则对财务主要强调决策的实用性,因此能够增加财务管理过程对会计信息的利用率。使得会计信息及财务信息的供给方及使用方能够更加频繁的沟通,关系也更加密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运行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转的好与坏。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行业的国家标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透彻、全面地理解会计准则,从而避免工作中出现错误,即使出现错误也能够找到纠错依据。水电施工企业也同样如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是整个企业内部管理方式的基础,对总部的管理手段也有直接影响。

本文结合水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现状及实践,基于理论引导实践,实践反映盈利的原则,对新的准则的颁布对水电施工企业的融资、投资和净流动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了建议,以引导水电施工企业该如何抉择以适应新的准则,对实际问题的梳理具有参考价值,对水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进而对水电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企业现阶段较多采用集权模式的诱因,能够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应用的知道作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管理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企业的产品是由国家包销的,因此生产部门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部门,和其他单位及其他企业没有太多的经济往来。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资本为沟通基础的市场逐渐形成。加之,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内资本市场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没有通用的交流语言、评判标准,可能会导致资金的随意、错误流动。尤其是水电行业,工程的修建密切关系人民的利益,更是要确保资金的正确流动。因此我国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保证我国有能够在全球化范围流通的商业语言。对会计准则的地位可以做以下理解:一是会计准则时我国财经政策标准的一部分;二是会计准则是以资本为依托的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三是会计准则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运转状态、财务状态及产权界定等。

对于资本市场,财务的货币表现形式是资金。只有资金的不断循环,才能够是企业产生收益,而资本的循环周期越短,切也增值也就越快。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资本的循环(拥有、消耗、分配及收益)过程,而财务管理则正是对本过程的合理调配,通过财务管理,是的整个循环模式变得顺畅、高效。

三、水电施工企业的集权模式

我国的水电施工企业较多是民营资本的企业,客观而言,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并不是财务管理,其财务管理措施也收到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重要干预。民营资本企业最大的特点即为,财务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内部领导决定的,财务管理的较大决策都需要同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虽然目前我国出台了很多推动政策,但地方政府对水电施工企业的干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水电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提升。

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归拢、分配和投放,是对企业资金循环运转的保证。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的资金周转速率,使企业的盈利达到最大化。新的会计准则由重视短期盈利转变为重视长远盈利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取消了旧准则中比重较大的配比原则。原因并不是会计在核算阶段的收入和支出可以不配比,而是仅对该理念进行了弱化。本原则的取消,表明我国会计的收益理念正在逐步向资产负债观念转变。资产负债观念的引入,将会净化资产负债表,也会进一步完善资产收益表。对于企业而言,新的会计准则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四、新准则的影响

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不仅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而且在房地产的投资、非货币制的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存货、股份支付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而且新会计准则的调整不仅仅是停留在财务报告格式的层面,而是从整个财务管理的理念上进行了修改。这是依次历史性的变更,很有可能对财务报告上的数据做出重大改变,也会对企业的资产处理方式以及财务的管理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本节主要从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净流动资金方面对新会计准则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对融资的影响

依据新会计准则处理公司的可转换债卷,将与经济实质更加贴切,不仅是对投资者本息能力的保障,同时在公司股票有所上涨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采用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股票。所以,可转换债卷的价格一般高于市面流动的不具转换权的债卷,但可转换债卷票面的利率一般比市场的利率要低。新的准则关于可转换债卷的处理方式上的转变,有较多优点。一是新会计准则将可转换债卷的权益部分及负债部分采取了拆分措施,在可转换债卷的持有期限内,债卷的发行企业的财务费用同一般情况下的债务费用相一致,这样企业通过确认本企业的财务费用就能较准确地评价本企业的融资力度。二是虽然债卷可能不需要企业以资金的形式进行偿还,但企业却可以根据债卷报表明确的了解现实情况,以正确的评估企业的负债量。三是会计报表也是对公司股权在将来被稀释概率的客观反映,使得每股股权的收益指标计算值的相关性较强。

(二)对投资的影响

相对于旧的会计准则,新的准则对于股票权利投资的差额不再需要企业进行摊销,这样能够提升控股企业的盈利。对于企业的子公司,无论是亏损还是处于盈利状态,都不会对控股企业的盈利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处于同一企业的子公司合并,并形成长期的股票权利投资,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那么要对长期股票权益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以当期损益方式计入,这样就会使企业的盈利增加。

(三)对净流动资金的影响

因为新的会计准则同时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企业的经营指标,比如净利率、每股股票的收益、净资产的收益率等投资者在意的一些指标都会发生较大转变。所以,公司在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决策时,要对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对企业的非正常影响予以合理剔除,从而保证企业的财务决策稳步运行。

五、结束语

为配合我国社会制度的转变以及适应现有经济实力,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新的会计准则在企业融资、投资方面给了企业,尤其是控股方更多的自由度。这将更有利于市场经济下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资金的循环周期变短,在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要适应新的步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懈动力。

参考文献:

篇10

税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分类。税务风险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税务局等执法部门的少缴税、晚缴税的风险;一类是来自自身的多缴税、早缴税的风险。一提到税务风险,许多纳税人就想到被税务局稽查,补税罚款造成的风险。这是比较常见的。而来自自身的多缴税、早缴税的风险,也是应该防控的风险。只有从上述两个角度认识风险,才是全面地认识税务风险,才能构建内容齐全、体系完整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

根据税务风险的内容,可以将税务风险分为:具体税种的风险,如增值税风险、企业所得税风险等;日常管理的风险,如因违反纳税申报、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产生的风险等。

根据涉税行为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可以将税务风险分为:偷漏税等税收违法违规的风险;多缴税款等不违法违规的风险。一般而言,偷漏税等税收违法违规的风险,是性质比较恶劣、后果比较严重的风险,相对于一般的税收遵从风险而言,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税务风险的危害

很多人认为,企业的税务风险只是受到惩罚时侵蚀利润的一个偶然变量,因为没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不做重点防范。很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过分重视财务指标的完美,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并没有重视规范记账,甚至存在虚开发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的问题,导致隐藏了很大的税务风险,一旦受到税务稽查,将会被处以几倍的罚款。企业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长期来看税务风险一旦爆发带来的巨大损失。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利润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而风险是一个很抽象和遥远的东西。甚至在一些人看来,风险和利润是分家的,并不存在侵蚀和被侵蚀的关系。这种侥幸心理正导致了近年来企业偷逃税受到巨额处罚的案例屡见报端。

2009年,湖南了十起重大税务违法案件通报,最高偷逃税2485万。其中长沙金秋房地产开发公司偷逃税2485万。2006年至2007年度,长沙金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及时按规定将取得的金秋小区、BOBO天下城销售不动产收入及预售收入足额申报纳税,少缴税款包括营业税、城建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共24852703.13元。经长沙市税务机关查处后,除追缴偷逃税外,加收滞纳金1017342.70元,并处罚款591035.89元。宜章玉溪河综合投资公司偷逃税438万元。经查,在2004年至2006年度,宜章玉溪河综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采取隐匿、编造记账凭证、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进行纳税申报等手段,少缴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总计4381318.59元。针对以上违法事实,宜章县地方税务机关追缴其偷逃税款4381318.59元,并将其有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2008年11月28日,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宜章玉溪河综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犯偷税罪,判处罚金1700万元,并判处公司总经理江丽华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500元。

众多案例,不一而足。税收利益的驱动使得历年来虚开发票的案例比比皆是,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善于取得的假发票,税务风险仍然存在。据了解,自1994年我国推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有200多人因增值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死缓,其中100多人被执行死刑。

其实,包括税务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并不是独立于企业利润体系之外的,而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应该统一规划和考虑。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轻视税务风险,它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侵蚀大量利润;而重视税务风险,等于保全了企业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可以再用来积累和创造价值。同时,如果税务风险一旦爆发,也可能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尤其是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声誉的受损毫无疑问是对企业的巨大打击。

三、 税务风险的来源与防范

事实上,企业发生的大部分税务案件都是非财务或税务部门的人员在生产经营决策中没有考虑涉税问题而产生的。安永的一份报告表明,仅25%的税务风险来源于税务机关,其余75%的税务风险来自于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是税务风险产生的重要环节。当然,税务风险的高发源,包括不合理的税收筹划和重大事项诸如并购等。

一般来说,在日常经营的每个环节,要提醒相关人员多想多判断是否有税务风险的隐患,这也就是所谓的流程控制。比如,在产品设计、研发环节、新设计的产品在实践中是否有相应的税法条款?是否会产生产品批量生产后“无法可依”的困扰?哪些费用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比如,在原材料的购入上,手续是否齐备,发票是否合法?购入原材料的价格与市场价是否有很大差距?如果关联企业原材料购入,就要考虑受到调整,转让定价的问题。在生产加工环节,现有的生产工艺是否符合税收优惠的要求?因生产造成的损耗有多大?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是否及时告知财务部门?再比如,在销售环节,是否将新的促销方式告知财务部门?促销用户的产品是否独立核算?相关凭证是否完备?各种开支是否能证明其用途并且正确列支?再比如,在财务管理环节,更要清楚哪些费用的归集、列支不正确?各费用之间对应、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哪些投入和支出方式可以更加节税等。也就是说,评价一个好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的好坏,关键在于看其是否将触角伸到了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税务管理或财务管理的范畴内。

篇11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所得税逃避;筹划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在运行之后所应当缴纳的税收,而企业所得税逃避则是企业通过各个种类的方式,逃避已经确立的纳税义务,进而降低甚至免除所得税纳税的行为总称。企业所得税逃避在降低企业的经济支出同时,导致税款流失,降低国库收入,影响一系列社会经济流转。由此而看见,税收筹划的分析非常有意义。

一、不对称信息对企业所得税逃避及筹划的影响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不对称信息极有可能导致实际国家政策与企业所了解政策有冲突,在信息更新速度上不匹配。税务管理部门作为税收规定设计者、解释者与执行者,在客观角度上应当比纳税人更加理解税收规定当中的细节,而对于企业而言,其掌握的税收规则并不充分或并不全面。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对称信息时,如果还没有良好的沟通,则必然会导致企业按照规定纳税也会引发偷税纳税现象。由此可见,不对称信息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规避所得税逃避的可能。第二,对税收政策更新内容了解的不及时。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相对于国外而言,并不完整,国家对于税收政策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修改、调整,同时又碍于不对称信息的干扰,最终必然会导致相关政策的信息传播途径呈现阻碍,促使企业无法真正、及时有效的熟悉国家政策更新,导致税收筹划与政策之间存在冲突。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外部两个部分形成。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受阻。对于企业而言,信息的不对称不仅会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还会导致企业任务目标无法按照预先的计划而完成,更严重时会导致企业整个战略规划、最终目标无法实现。针对这一现象,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管理平台,实现内部信息的边界共享与快速传递。另一部分是企业外部的信息收取效率低。这一问题主要来源于税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低。这就需要税务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调整,建立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将自身所熟悉的政策内容以及税务规则给企业进行充分的讲解。

二、不对称信息下优化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应当实行的权利,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在纳税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纳税法律进行纳税。对于管理部门而言,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对企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的教育与宣传,消除企业纳税人对纳税的负面情绪,帮助纳税人实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从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纳税人进行诚信纳税,提高纳税筹划的筹划技巧与水平。

2.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实现税收信息高效共享税收信息化主要是指税务系统重新设计业务办理流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创造税务信息资源平台,从而实现税务系统的外部、内部信息有效利用与共享,提升税务系统的征收效率,保障税收的征收情况,实现依法纳税。从当前的税收政策传播范围以及传播速度状况而言,还无法真正实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需求。对此,首先需要从现代化设备着手,通过现代化设备提升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按照高效的信息化手段,保障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国家所颁布的政策以及扶持、优惠对象,从而使企业能够按照自身的财务情况以及国家的要求对税收筹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企业的税收筹划并不是单一由财务部门就能够完成,还需要市场部门、决策部门以及财务部门进行共同交流后实行。例如,对于某些财务事项的纳税筹划虽然能够在短期实现节税目标,但是长远看,战略规划极有可能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坏、影响。但是,假设企业的财务部门的税收筹划方式是按照企业的整体规划与战略发展方向,便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内部所呈现的信息交流受阻等形成的税收筹划风险。

3.提高税收征管部门的交流通畅性企业与税收管理部门应当保持通畅的交流与联系,保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保证企业的各个税收筹划方案均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是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实行的。与此同时,企业与税收征管部门的交流应当是由企业主动进行,企业应当安排专人与企业外部的税收管理等部门进行主动的沟通、交流,进而规避因为纳税筹划与当前实行的政策相违背而形成的偷税、漏税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规避企业支付不必要的滞纳金和罚款,还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如果企业未违反税法、规定,则在行业内的口碑、信誉必然会比有违反企业要高出许多,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内容之一。

4.完善企业纳税筹划方案与审批流程对于许多企业而言,纳税筹划方案普遍都是以财务部门进行独立的制定,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一方式会一定程度的局限财务部门的税收信息与企业实际的信息获取方式,想要单一的依靠财务部门设计筹划方案普遍不能够真正的适应当前的税收市场政策环境,在特殊情况下甚至有可能会形成违法行为。由此可见,企业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完善税收筹划工作,从税收筹划的筹备途径出发,考虑政策要求,设计筹划目标,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外部的税务筹划专家或行业专家给予企业当前的筹划方案进行修改,从而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逃避虽然会明显降低纳税人经济负担,但是会严重影响整个市场的竞争和理性,会导致税款异常,降低国库收入,影响国民经济的扶持效果。对此,针对企业所得税逃避现象,必须持续、不断的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策略进行整顿。在降低企业的税收逃避行为,鼓励税务筹划行为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企业与管理人员对纳税的认识。如此,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企业所得税逃避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马家喜,罗建利.不对称信息对企业所得税逃避及税收筹划影响的博弈分析[J].软科学,2013,27(5):86-92.

篇12

一、引言

在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有关部门对相关问题不够重视,对税收征管审计的结果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长此以往,税收征管审计就会成为表面工作,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利用税收征管审计工作,本文将主要介绍当前税收征管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二、当前税收征管审计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企业税收征管审计把控不严

随着经济发展,民营企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而我国相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税收征管审计依然处于盲区。民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偷税漏税问题严重,加之民营企业相关税收监管法操作性不强,造成我国税源大量流失,并且企业中两本账行为普遍,因此,加大了对民营企业审计的难度。

(二)作废发票管理问题在税收征管审计中问题突出

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经常发现很多作废发票,经研究发现税票作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是延压税款。税收部门当月或者当年的计划税收任务已基本完成,故调整纳税时间,将本月或者本年已发生税额延压至次月或者次年,即将本期已发生税额的税票作废,在下一期重新开具发票入账。

第二是为了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故意混淆地方与中央共享税,将共享税种的中央税混入地方税收,维护地方利益,侵蚀国家税源。

第三是违反税法规定减免税款、买卖税款。在审计中,要重点确定纳税审计对象,有针对性的对具体税收行为进行延伸调查,明确某些已作废发票中所涉及税种是否属于政策性的减免税的范围,是否合乎规定的减免税。

(三)税务部门税收管理问题在税收征管审计中问题突出

第一,对于地方和中央共享税,有的地税部门对部分纳税户存在着少征、漏征,或者征收时不按照相应税率征收的问题。有的税务部门为了完成税收计划任务,违反相应法律法规,虚拟税款,或者将来年税收收入并入今年税收中。

第二,有些税收部门的代征代扣手续费的使用和提退并不合规则。有的税务部门加大了提退的基数,并且扩大范围,或者提高了比率,但是这些增加的收入使得用于税务部门自身的建设或者投入经费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的。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税收的征管秩序,不利于税务部门的廉政建设。

(四)税收征管审计人员对税收征管部门业务流程了解不够

审计人员对审计业务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对审计业务的不熟悉会使得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实践中,税收征管审计人员对税务部门机构设置、职能范围、税收流程、法律法规等缺乏了解,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内容,不利于审计工作顺利的开展。

三、税收征管审计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分析并把握税收征管审计重点

通过深入审计,一是总体上了解税收收入情况,税收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税款征收入库情况;二是了解税务部门代开发票的内控制度情况以及代开发票管理情况;三是了解委托代征管理工作情况,是否做到应征尽征,税款及时入库;四是了解税务稽查情况,是否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稽查。在整体把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

(二)重视民营企业税收征管审计工作

通过审计,全面细致的收集和整理民营企业税收征管问题并进行分类,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延伸审计。对发现的审计疑点进行详细审计,深入纳税户,重点审计。二是充分利用税收征管档案资料。根据企业以前年度税收征管情况结合当前税收征管情况,对比分析企业税收情况,发现是否有无审计疑点。

(三)重视发票管理问题

发票管理是国家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发票管理,能促进企业正确地核算经营成果。税务机关加强发票管理,可以制止企业乱摊成本,做假账,确保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督促企业按照财政、税收法规对其生产经营成果予以反映和核算。这不仅有利于税务机关征收管理,而且有利于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有利于国家在真实、可靠的核算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四)注重培养税收征管审计人员

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养或培训,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很好地熟悉税务部门相关机构设置、职能范围、税收流程、法律法规等。只有熟悉被审计机构的基本状况及其操作流程,才能更快更准的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税收政策不断更新,税率税目繁多,审计人员应该对相应业务政策变化情况及当前执行的政策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对税务部门税务系统软件加强学习和了解,更好的发挥出计算机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审计质量。审计人员也要懂得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手段对被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五)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前问题

有的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得出税收征管审计结果之后不能很好的利用审计结果,对审计结果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分析审计结果使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清晰明了,为有关部门下一步工作指导提供依据。落实审计结果,需要审计机构树立权威,提高审计人员法律意识以及被审计机构的法律意识,被审计机构要积极的执行审计结果。加强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大对审计结果执行的监督检查。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不能够积极执行审计结果的个人或部门处以免职或罚款的处罚措施。

四、总结

对税收征管情况进行审计有利于各单位、部门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利于各纳税主体加强经济核算、经营管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有关领导部门及时掌握经济发展及税收收入有关情况。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发挥税收征管审计工作,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尤为重要。虽然目前税收征管审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相关机构、社会相关从业人员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纷纷献言献策完善我国的税收体系、审计体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税收征管审计工作一定会开展得越来越顺利。(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小伟. 浅析加强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的策略方法[J]. 财经界(学术版),2010,11:277-278.

[2]刘颖新. 试论税收征管审计[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1:171.

[3]胥连碧. 新时期税收征管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审计研究,2002,S1:37-38.

篇13

一、关于“营改增”的含义

(一)什么是“营改增”

这里所说的“营改增”,一般指对服务或者是产品所收取的税,同时促使产品和服务全部被放入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里,无需再对“服务”收取一定的营业税,而且减少一部分增值税。这样做是为了降低重复纳税的机率,使得纳税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企业的负担。因此,“营改增”属于一种减税的政策。根据目前的状况来进行分析,其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优势:第一,降低重复纳税的机率。第二,提高经济水平。第三,使得就业率得到增加。第四,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更快的升级、完善。具体的规划是这样的:将“营改增”工作推行分为这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少部分城市的服务业、交通业进行试点,进行试点的第一个城市是上海。第二步是选择一些行业,例如交通业、服务业等进行一定的试点。第三步,全面推进“营改增”,使得“营改增”能够被全国所使用,同时减少营业税的机率。根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规划,大概会在2011—2017年这个时间内完成这几个步骤的工作。具体操作的时候,再另外加两种税率,并且按照实际状况来计算税负,交通运输业、航空业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大概在10%~16%之间。此外,物流行业、服务行业、信息技术行业、文化娱乐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大概在7%~11%左右。为了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在进行试点的过程中,设置的两种低税率是10%和5%,并且将其用在交通运输业和一些服务行业内。如今进行增值税的西方国家、地区内,税率结构除了有多档的,也有单一的。我国进行试点的时候,将之前的两档变成了四档,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以后的改革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减少税率档次。企业从“营改增”当中获得利益,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纳税时,可将服务业当成一般纳税人,而且有资格对引进的固有资产进行抵扣。(2)针对工业企业,以及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可以抵扣接受服务的部分进项。(3)有跨国业务的企业过去的营业税成本也许会达到4%以上,但如果实施了“营改增”,那么增值税成本可能会降低。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国家财政所产生的影响

没有实施“营改增”以前,营业税收入应该归属地方财政收入,增值税则归属于地方和国家共享的税收,大概80%属于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实施了“营改增”以后,使得过去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营业税不再有,所以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总比,国家财政收入逐渐增加。也因此,“营改增”有利有弊,除了能给企业降低税务负担,也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尤其明显。第一,由于大部分“营改增”都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将营业税收入变成增值税后仍归属地方财政,深度研究后发现,当地的财政收入仍然非常低。但一些行业或者服务业却因为“营改增”的原因,因此使得生产更加细致,分工更加明确,经营更加专业化,产生了大量的增值税抵扣项目,减少了增值税的征收。虽然纳税人的负担减轻,但是当地财政收入却更少了。第二,使得每一个不同地区的差距增加。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也对“营改增”的开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举个例子,经济水平非常高的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更是非常快,这使得当地的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为政府部门推出了很多的补贴措施,所以却使得“营改增”能更好地开展和实施。但是在经济发展速度很慢的城市,由于服务业的发展速度非常慢,所以不利于“营改增”工作的进行。第三,给当地的财政补贴带来非常大的压力。由于“营改增”的开展,使得部分行业税率增加,当地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了专门的资金补贴,使其缓解因为税务过重而带来的压力。这样一来,就推进了“营改增”的开展和实施。然而因为补贴资金是从政府财政部门拿出来,因此也给当地的财政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所以,这就是“营改增”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影响。不仅如此,“营改增”本来属于地方税中的营业税,后来变成了共享税的增值税。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举个例子,属于所有人的资产和资源,全部归属于地方和国家的财权,这样就充分考虑了产权、费税、税权等方面的因素,同时改变了国家和地区的财权划分。

三、“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国家税收的影响

(一)对上海税收的影响

“营改增”对于城市的税收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营业税收有所降低。根据分析后发现,在这次的税务改革中,上海市纳入增值税扩围改革的户数超过了11万家,对营业税的影响超过了3000亿元,达到了当地税收收入的27%。也因此,税务改革降低了上海市的总体营业税收入。(2)显著提高了部分行业的税负。比如,在进行了“营改增”以后,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租赁行业的增值税税务得到了提高。对于交通运输业的部分财产,企业不能实施进项税抵扣,然而如果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则从之前的4%增加到了16%,因此也加重了很多企业的负担。(3)减少了财政收入。“营改增”里的税负只有提高,没有降低。但是分析整体的情况,税负有所降低。也因此,“营改增”降低了上海的财政收入。另外,上海市相关部门所推出的其他补贴政策,也是降低自身财务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对天津税收的影响

天津是另外一个试点城市,其在“营改增”的应税范围是“6+1”,“6”指的是技术行业、科技行业、娱乐行业、租赁行业、物流行业等,“1”指的是交通运输业。截至2016年年底,天津市和“营改增”相关的纳税人大约有45000户,总数中还包括了大概17000户的一般纳税人,占所有纳税人的38%左右,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根据申报的状况来进行分析,大概有95%的企业税务降低,或者没有增加,减少了税费3亿左右,剩下的5%的纳税人税负增加,税费增加了0.75亿左右。此外,“营改增”的不断扩散,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提高了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营改增”带来的优势大于劣势。

(三)对其他地区税收的影响

“营改增”对于其他地区税收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举个例子,在北京推行“营改增”的企业已经超过了25万户,税负总体来说降低了36%左右。所以,在实施了“营改增”以后,服务试点企业的税负有所减少;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但是,地方税务的重要来源是营业税,因此,税务改革的推行减少了地方税收。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营改增”

如今,“营改增”税制改革制度已经在我国全面的推行,其产生了一些问题,为了使得“营改增”能够得到合理完善,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营改增”的观念

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制度后,很多税务部门、企业等仍然不了解“营改增”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因此需要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学习税法,研究税法,对“营改增”的核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如此,也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营改增”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因为该制度而导致企业税收增加的状况,在操作的时候听取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征纳过程中,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协调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

为了发挥出“营改增”的良好作用,就需要协调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相协调,促进体制的完善。财政体制是由事权、财权以及财力三者所组成的,然而因为推行了“营改增”制度,使其构成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对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得“营改增”税制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

(三)对地方财税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

在分税制财政体系下,国家和地方税种进行了分类,从而形成了地方税,在构建地方财税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整体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等方面。因此,必须要使得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都变为共享税,这些税种都是地方财政体系的重要构成,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地方财政税收体系。

(四)实施联合办税

如今很多地区的财务部门都开展了国地税联合办税,在国税的办税服务场所建立地税征收窗口。所以,在国税窗口开具发票征收增值税的时候,根据征收率征收地方税。开展了税务改革工作后,国税办税服务场所有权开具全部的发票,使得地税机构借助国税征管平台来实施联合办税。在国税办税服务场所建立地税征收窗口,在纳税后开具发票缴纳国税的时候,也缴纳地方税。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制度需要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基础,仅仅依靠地方税务部门是不容易实现的。

(五)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因为我国的税制改革还在不断地进行,所以需要协调好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利益分配,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税制财政管理制度,促进“营改增”的进行和实施。最后,也要增加征税的范围,使得更多的行业和地区都实施税制改革。并且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扩大增值税的范围,提高经济的水平,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对增值税的共享比例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地方财务负担。

五、总结与体会

在我国的税制改革体系里,营业税改增值税属于一项重要的举措,其对我国的财政税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必须在操作时进行探索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营改增”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新民.全面营改增政策下商业银行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1):30-32

[2]马春蕾,胡海波.营改增对物流产业税负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7(1):170-172

[3]王小芳.“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6(35):45-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