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服装设计调查

服装设计调查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1:02: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服装设计调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服装设计调查

篇1

关键词:

婴幼儿服装;适用性;市场调查;服装设计;款式;装饰设计

目前,婴幼儿服装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是婴幼儿服装业在整个服装行业中所占比例较小,我国婴幼儿服装产量仅占服装总产量的6%左右。近年来国内城镇居民对婴幼儿服装的消费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约为26.5%,这表明婴幼儿服装越来越受欢迎。

1婴幼儿服装概况

1.1市场现状

通过调查和走访丹东市中心几家婴幼儿服装品牌店发现:一岁以下婴幼儿服装多以柔软的全棉服装为主,装饰也多为绣花,款式多是连体装、两件套或3件套,且以对开襟和偏开襟为主,有些款式较特殊,如睡袋式结构,一般为前开襟或后开襟,打破了成人穿衣方式而将婴儿放入衣服内,还有一些特殊款式,采用背带式的裤(裙)代替腰带式,以肩部来承担衣服的质量,减轻腹部压力,保护内脏器官发育,从而有利于婴幼儿生长和运动;两岁左右婴幼儿服装则有印花、珠粒等装饰,用手拉拽没有松动迹象;吊牌说明较详细,价格一般为100~300元。走访童装批发城时发现有些零售和批发地点的婴幼儿服装存在一些问题:吊牌说明不规范,没有号型、规格、成分、等级说明,甚至有些婴幼儿服装上没有吊牌;服装款式和品牌店款式相近,但做工不精细,而且图案多为印染,绣花的较少;有些带亮片和珠粒的服装有松动现象;价格一般为35~85元。由此可见,婴幼儿服装品牌店比童装批发城的服装在销售质量上更有保障性。

1.2国内相关标准

出口婴幼儿服装被频频召回,其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而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检验标准不完善,近年来国内有关婴幼儿服装的安全问题较多,为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婴幼儿装安全标准的法令法规。我国目前已的行业标准包括:FZ/T81014—2008《婴幼儿服装标准》、FZ/T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标准》、FZ/T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标准》。3个标准的出台,也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婴幼儿服装安全[1-4]。在3个标准中,均有限定重金属、甲醛含量的问题,并以此提出A、B、C3类服装标准,即:A类为标准婴幼儿服装,其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mg/kg;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其甲醇含量不得超过75mg/kg;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其甲醇含量不得超过300mg/kg。此外,标准还对服装的原材料、规格、成品外观和缝制方面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调查和分析,在婴幼儿服装的图案和色彩设计中应该注入新元素,使婴幼儿增长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婴幼儿服装面料的开发应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要加大婴幼儿服装安全常识的宣传,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7]。

2婴幼儿服装适用性调查

2.1制定与执行调查方案

通过走访丹东市婴幼儿服装市场,以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为基础,根据婴幼儿服装适用性的相关情况来制定问卷,调查方案内容及执行情况如下。

a.调查内容: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形式,内容涉及婴幼儿内衣尺寸问题、着装情况、款式选用情况、色彩与图案的偏好、婴幼儿装消费行为等5大方面。

b.调查对象:对在童装批发城、童装购物商场、零售店、品牌店及育婴院人员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共130人,平均年龄为30岁。

c.样本数量: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d.数据分析方法:对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08进行频度分析和交叉分析。

2.2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调查对象的分布特征

整理调查问卷,婴幼儿月龄统计中,0~3个月的占6%,3~6个月的占4%,6~9个月的占4%,9~12个月的占12%,12~18个月的占10%,18~24个月的占16%,24~36个月的占48%;在性别调查中,60%为女婴,40%为男婴。

2.2.2内衣尺寸

由于婴幼儿的皮肤较细嫩,因此贴身内衣的尺寸规格设计和安全适用性指标要求也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购买婴幼儿内衣时,普遍遇到过内衣尺寸比例过大或过肥的情况,婴幼儿服装内衣尺寸调查情况。约80%的家长认为上衣、裤子和领子等部位过长或过大。由于0~36个月的婴幼儿身体结构是头围接近胸围,无胸部、腰部、臀部的区别,仅头围较大,而且该阶段的婴幼儿正逐渐学习滚、坐、爬、扶和站立行走,所以,生产商更加关注领围要大、易于穿脱、腰部和腹部要宽松等造型要求,但在注意婴幼儿服装胸、腰、臀等横向部位问题的同时却忽略了袖子、上衣、裤子的长度问题。

2.2.3穿着情况

在进行婴幼儿服装穿着情况统计时,着重对面料的选用、面料安全标准的选择和穿着常见问题3方面进行调查。

a.面料选用。婴幼儿皮肤娇嫩,家长在购买服装时非常看重面料的舒适性。86%的家长购买纯棉面料,22%的家长购买真丝,24%的家长购买羊毛,仅有少于10%的家长选购化纤面料,如腈纶、锦纶等。由此可知,家长在选购婴幼儿服装时一般首选纯棉产品,如市面上常见的普通纯棉或天然彩棉制品,该类面料手感柔然、透气性好,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b.面料安全标准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家长在婴幼儿服装面料安全标准的认知上都不够科学,其中有80%的家长选择B类标准的服装,仅有8%的家长选择A类标准的服装,还有10%的家长根本不知道有这一标准。由此可知,对于安全标准的出台关注的人较少,而对于B、C类标准的服装,其甲醛含量大,尤其在穿着过程中甲醛会慢慢释放出来,婴幼儿吸入后,最明显的症状是疲倦、失眠、头疼、咳嗽等,长期接触会引起皮疹,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c.穿着常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做工方面,有66%的家长遇到过衣服做工不细、线头多、缝制不结实的现象,有50%的家长遇到过针织衣物在洗涤后出现缩水、变形的现象,按规格买的袜子尺寸不合适,袜子的脚口紧等情况;在婴幼儿成长阶段,喜欢翻身或趴着,其中有1/3的家长遇到过婴幼儿被衣服上的扣子或系带咯着,穿系带裤时皮肤上被勒出红痕,有的甚至可以把衣服上的扣子或带子等装饰物拽下来的情况,有60%的家长没有遇到过这类情况,也有20%的家长根本没注意过这些情况。

2.2.4款式选用

在活动过程中,婴幼儿的手脚应该可以在衣服内自由轻松地移动,不应该有任何约束。调查结果表明,70%的家长购买对开襟服装、36%的家长选择偏开襟、32%的家长选择肩部开襟和搭肩套头式、22%的家长选择背部开襟、19%的家长选择无开襟套头式样。其中,家长选择款式时可以多项选择。在领型选择上,大多数家长喜欢无领和翻领设计,而选择西装领和立领的较少。

2.2.5色彩与装饰偏好

a.色彩偏好。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家长认为鲜艳系适合婴幼儿,也有50%的家长不喜欢白色,认为白色不适合婴幼儿。家长对各月龄段婴幼儿服装的色彩偏好情况调查结果。对于6~9个月的婴幼儿,有50%的家长觉得鲜艳色较适合;对于12~18个月的婴幼儿,家长喜好更倾向于淡色系,几乎没有家长选择黑色系和冷色系;选择白色系和深色系的家长也较少,其中0~6个月的婴幼儿选择白色的占大部分,而6个月后,逐渐学会爬行、扶站和行走,由于白色不耐脏,家长一般不选择白色系;选择鲜艳色的所占比例最大,但鲜艳色容易刺激婴幼儿的视觉神经,且艳丽颜色的服装甲醛含量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婴幼儿健康。因此建议尽量不要选购太鲜艳的服装,最好选择淡色系,可以在衣服上小面积点缀亮色。

b.装饰偏好。婴幼儿装饰偏好情况调查结果。部分家长对图案和装饰物的选择持无所谓态度,有50%以上的家长不喜欢带有金属附件和珠珠等装饰物;约1/3的家长喜欢提花、刺绣、贴花图案和绳、扣、花边装饰。家长对各月龄段婴幼儿服装的装饰偏好情况调查结果。喜欢提花、刺绣、绳扣和花边装饰的所占比例较大,也有一部分选择素净无图案、亮片闪光图案和珠珠装饰,而喜欢带金属附件的较少。因此为避免婴幼儿误食、误吞,在选择婴幼儿服装时应尽量不选购带印花的产品,因为印花常含有粉末和颗粒;而对于绣花或手工缝制的装饰物应尽量不带有闪光片、颗粒状珠子等物质。同时,提醒家长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服装,而应从舒适、安全、卫生等角度考虑。

2.2.6消费行为

a.购买品牌。对婴幼儿服装品牌的购买情况统计结果表明,34%的家长选择小数点、红黄蓝、好孩子等国内品牌,有绝大多数家长只是知道这些品牌,但购买率并不高。

b.购买场所。购买婴幼儿服装场所情况的调查结果。82%的家长基本不去品牌保真专卖店,68%的家长基本不去购物环境舒适的大型服装商场,家长多选择一般的服装商场、服装批发市场,因此品牌购买率不高,同时在网上邮购的比例也不高。

c.购买价位。对购买婴幼儿服装价位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78%的家长购买服装的价位为50~100元,20%的家长购买50元以下的服装,仅有2%的家长会购买100~300元的服装,300元以上的服装购买率几乎为0。由于丹东市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并不高,工薪收入仍占主体,而收入水平限制其消费支出能力,所以大多数家长基本不去品牌店和大型服装商场,对品牌的购买率也不高,服装的价位和质量均相对较低。

3婴幼儿服装设计

3.1款式设计

自由、舒适、安全的穿用状态与婴幼儿服装的设计有直接关系,要实现这一穿用状态,就必须充分考虑服装与婴幼儿动作、姿态的空间关系。设计婴幼儿服装时,不仅要设计合适的放松度和合适的规格尺寸,更要注意服装造型应便于婴幼儿穿着,同时又不失自然、美观,从而使服装更适用于婴幼儿。基于婴幼儿身体无明显的胸部、腰部、臀部差别的特点,因此款式造型可以设计为H型和A型,以简洁为主,突出宽松可爱;尽量采用对襟和偏开襟的形式,如果采用套头式,则应充分考虑头部的尺寸和比例;领口设计需要采用延伸性好的面料。在裤装设计上,由于婴幼儿排泄不能自理,传统的开裆裤几乎成为主流,但这种造型使其保暖程度降低,而且在婴幼儿活动中(特别是爬、坐),开裆部分容易散开、丧失保护功能,因此,应在下档加缝开口,并以搭扣处理开合;而在裤装的腰头设计上,要尽量避免采用皮筋或系带的形式,否则容易勒伤皮肤,要多采用连体的背带式造型,以肩部来承担衣服的质量,减轻腹部压力、保护内脏器官发育,从而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和运动。

3.2装饰设计

3.2.1色彩装饰

在色彩运用上,应多采用自然色、中性色,并采用大红色、桃红色、橙色等亮丽明快的色彩进行点缀。在选购服装时,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的红、黄、蓝、绿等亮丽颜色,若这些艳丽颜色中含甲醛,则危害身体,故设计中应尽量采用白色或浅色。

3.2.2图案装饰

在图案装饰上,应多采用贴近大自然的单纯风格进行简洁、朴实的设计,如花卉动物图案、卡通形象、字母等,并充分运用剪贴、压泡、计算机绣花、丝网印刷等制作工艺来丰富设计细节。

3.2.3附加物装饰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家长喜欢花边和珠珠装饰,还有一些选择有亮片镶钻、闪光图案的服装,在这些装饰物中,花边较繁琐、亮片易脱落刮伤婴幼儿皮肤、珠珠易被婴幼儿误吞、误食。因此,在婴幼儿服装的装饰上,应尽量少地选择附加物,以简洁、干净为主。

3.3面料选择

在调查结果中,很多家长在购买服装后发现衣物出现缩水、变形等现象,以及透气性差、色牢度差问题,所以要求面料具有弹性、防水、吸湿、透气等性能。对于婴幼儿服装面料的选用,虽然纯棉面料吸湿、柔软、手感好,但其保形性差,因此婴幼儿服装面料也可以尝试采用棉涤混纺面料(其中棉多涤少)。

4结束语

根据对婴幼儿服装的调查与分析,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婴幼儿服装的安全标准和基本常识,而是按照个人的喜好去购买婴幼儿服装,家长不会从安全、卫生、适用的角度去选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婴幼儿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做好婴幼儿服装设计的同时,也应该在电视、新闻会、部分专业性网站等各传媒上,加大对婴幼儿服装安全标准及其基本常识的宣传,使家长们能更科学地去认识和购买婴幼儿服装。同时促进厂家生产出使消费者放心的婴幼儿服装,并以此形成企业、市场、消费者3者间的良性循环。

作者:武英敏 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宋琰.关于对婴幼儿服装标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5(4):44.

[2]崔永珠,魏春艳,张弛.从生态、安全性角度论婴幼儿纺织品设计[J].针织工业,2006(12):53-57.

[3]唐湘涛,孟令秀.国家监督抽查中服装产品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J].天津纺织科技,2006(3):32-34.

[4]余勇.我国童装的质量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纤检,2008(4):18-19.

篇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服装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然而,相对于国外众多服装品牌,我国还没有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这与我国服装业发展较晚,以及服装设计人才缺乏有一定关系。

我们知道,较高的满意度将导致生产率的提高。服装设计师满意度高了,他们的设计效率才会更高,并有助于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因此,我们对北京市从事服装设计人员展开了相关调查。

二、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北京市服装设计人员就工作满意度与忠诚度的问题展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薪资福利共四部分。分析北京市服装设计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与满意度,及影响忠诚度和满意度高低的因素。

由于服装设计人员散布在不同企业,且人数并不多,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较难,持续时间较长。从2012年9月初至2013年2月底,通过网络投放和实地发放两种方式,共发放并回收10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共70份。采用随机样本抽样的方法,以70人为总体规模,从中随机抽取7人为样本规模,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分析。

三、问卷结果分析

对70份有效问卷,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基础信息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服装设计师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说明服装设计行业从业人员较年轻,对时尚和设计有着更新鲜的接触和更大胆的尝试。同时,由于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较年轻,对就业的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

从图2知,工作年限在2年以内的员工约占总体的71.4%,即超过了一半以上的员工不是刚刚入职,就是在不断地更换新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服装设计师的整体忠诚度不是很高。

参与问卷调查的服装设计师中,有42.8%是兼职。这说明有近一半的从业人员并不以此为主业。由于设计行业对于人的思维灵活性和对流行时尚的创新型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而不得不放弃这个行业,这也导致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忠诚度不是很高。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以外,我们还发现,被调查人员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女性工作者多为专职且多数就职于外企公司,可见该行业从业者女性比男性忠诚度高。

2、资质信息

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工作者未曾在海外学习,大部分属于国内派,甚至有一小部分从业者未接受过专门的设计师学习。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大部分从业人员对行业的热爱程度和认知度有限,所以对行业的忠诚度并不高。有过留学经历的从业者大多在外企工作,相比较对设计行业有着较高热情,忠诚度也较高。综上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工作环境的不同、员工自身资质的差异都可能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3、人力资源管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服装设计师对于公司发展前景是满意的,这和企业的员工福利及其绩效奖励措施有关。企业在制定公司发展规划时,深入了解员工状况的需求,不断完善公司制度,适当满足员工需求等等都会得到从业者的青睐,这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4、薪资福利

从上图可知,71.4%的服装设计师很重视薪资待遇和福利,这也是影响员工对企业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另外,服装设计师也重视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时间。尤其是服装设计并非靠高强度长时间就能出成果的,相反,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工作时间,会促使设计师寻找到更多的灵感,激发出更好的作品,增加对工作和企业的热爱程度。

经问卷调查了解到,外资企业普遍薪酬较高,员工福利较好,而国内企业则相对较低。这导致在外企工作的服装设计师的满意度较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高。因此,国内企业可以提高薪资福利,以提高服装设计师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建议

从本调查研究可知,薪酬和福利在员工的心目中是影响其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一大重要因素。俗话说“金钱绝不是最重要的,但无疑是很重要的”。所以,无论是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是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度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只有良好的薪酬制度和福利保证,才会让员工在享有物质需要的同时提高对企业和职业忠诚度以及满意度。

篇3

为搞好这项调查工作,市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永昌镇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下一步全市开展调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刚才,永昌镇介绍了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市农办陈新主任就如何做好调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这次全面调查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我完全赞同,请大家回去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结合本地和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这次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实施了“百千”工程、康庄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有线广播进村入户工程等统筹城乡发展的系列工程,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不断推进。其中,“百千”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10个示范村,64个重点整治村和280个一般整治村建设任务,投入建设资金13亿余元,新增村内道路建设面积243万平方米,新增住宅建设面积89.6万平方米,拆除空旧房76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33万平方米,新建垃圾房(箱)5150座,新装路灯8042盏,消除“赤膊房”64.2万平方米,整治河道建设98公里,改善农村饮用水人口7.8万人,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8500多户。当然,其它方方面面成绩不再细说了,从总体情况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变化巨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投入,农村的面貌有较大改变,但从全市范围来讲,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相适应,有些村庄的环境整治还处于从点向面推进的阶段,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设施和生活供水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虽然大家对农村基层的总体情况比较了解,能够说出一个乡镇(街道)、一个村方方面面的数据和百分比来。但具体到一个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等情况,没有确切的数据,心中并没有底。同时,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区位条件有别,农民群众的愿望要求也不尽相同,希望政府帮助建设的项目和提供的服务要求也不一样。现在不少地方不了解农民最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工作的盲目性很大。再由于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不清楚,政府的许多投资有一定的盲目性,投资效益不高,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调查工作,才能把我们的家底真正摸清楚,才能真正了解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说,搞好这项调查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在下一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依据实情,把握全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决策,切实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反映的迫切问题;也有利于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调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务必高度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这次调查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二、明确任务,切实抓好这项调查工作

这次调查是一项全市性的专项调查,调查对象为市域范围内目前所有的自然村及以上的村庄,即对每个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进行全面、专项、详实的逐村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个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调查的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事业,以及问卷调查等四大部分。

这次调查工作内容多、指标新、范围广、要求高,与以往的常规调查有所不同。在调查内容上,涉及所有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和部分公共服务事业的情况;在指标设置上,涉及到城乡统一供给饮用水、污水治理、垃圾统一处理,以及通信网络等;在调查对象上,涉及全市应普查的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和农户;在工作要求上,时间紧且要保质保量,并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因此,要求市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抓好各乡镇、街道调查人员培训这一环节,特别是对村报账员和驻村指导员的培训工作,这是搞好调查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下星期市里将要举办调查人员业务培训,我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应训尽训,务必使每位参加调查工作的人员对调查指标的概念理解正确、填写规范完整,确保调查数据准确无误。

在这次调查中,市是主体,乡镇、街道是中坚,村报帐员和驻村指导员是工作基础和力量,大家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如何,关系到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因此,大家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绝不能敷衍了事。各调查人员在调查时一定要进村入户,实事求是,耐心细致地按照附表(件)要求以现行政村为单位逐栏、逐项据实

统计填表,既不要掺杂水分,也不要缩小数字。有的地方报统计数据,为了政绩把情况报得好一点,有的地方为了争取资金把问题报得严重一点,这两种情况最后都会导致自己吃苦头。要明确调查责任,填表后村会计和驻村工作指导员要签名,村要盖章确认。乡镇、街道要选派熟悉村庄情况、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经常下村指导和帮助,对村庄报送的表格逐村逐张审核,并形成统一的电子文档通过农民信箱上报市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省里要求,11月25日市里完成统计数据上报工作,村里的调查工作务必在11月10日前完成,市和乡镇(街道)的审核、汇总、分析和上报等工作务必在11月15日前完成。第四季度农村工作不少,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将趋于繁忙,加上各级换届,希望大家统筹协调安排好各项工作,克服一切困难,组织专门力量,集中精力和时间,扎实做好这项调查工作。三、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调查任务

这次调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及时完成调查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有决策参考作用,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做好调查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将下发《关于全面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现状调查的通知》(富政办[20__]128号),对调查目的、调查方式和内容、时间安排、工作保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要认真按照《通知》和今天会议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市里已经成立了这项调查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市相关部门必须紧密配合,齐心协力,组织好调查力量,落实好工作保障。各乡镇、街道是具体操作的,近期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抓紧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职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会后,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要作一次专题研究,抓紧制订实施方案,及时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篇4

目前,福州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与医疗需求倍受社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卫生保障措施,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对福州市上海社区的109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福州市上海社区常住居民60岁以上老年人109名,年龄(60~86)岁,平均(70.4 ±7.0)岁,其中男性59人,女性50人。

1.2 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发放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询问填写。

1.3 内容:6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情况、居住环境、饮食状况、吸烟饮酒史、体育锻炼、主要慢性疾病史、影响健康的因素、卫生服务需求及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等。

1.4 质量控制:实行调查员核对与质量检查员复查方法。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特征与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显示,慢性病患病率在老年人中较高有92人,为84.4%,高血压在慢性病患病率中较高,为48.9%(见表1、表2)。

2.2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较高的是生病,为74.3%;不合理膳食对健康有害的认知率较低,为23.9%,提示不良饮食习惯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不良行为方式中不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率稍高,为27.5%(见表3、表4、表5)。

2.3 对主要就医的医疗服务机构统计显示,在三级医院就医为33.9%,一、二级医院就医为18.2%,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医为45.0%,城市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趋势增高;自费医疗比例较高为56%;自身卫生服务需要显示较低(见表6、表7、表8)。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群体的增加,高龄老人的普遍出现,城市老龄人口呈现出老龄速度快、高龄化特点。调查显示慢性病在城市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组织细胞呈退行性改变、身体机能减退,各种慢性病患病率随之升高,高血压又是主要的慢性病之一。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慢性病、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不良认知。老年群体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率增高,显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增加,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医疗服务机构就医的分布情况说明,初级与高级医疗保健均是为老年人口健康提供的卫生医疗基础条件。费用支出自费医疗的比例较高,提示医疗保障的现状更加需要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可及、优质可靠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实现WTO提出的“健康老龄化”战略目标,要特别关注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及健康老龄化的研究。要继续依靠政府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提供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公益场所与器材,建立健全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将成为老年群体卫生保障体制的主要基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功能,增设保证老年群体医疗需求的配套设施,加大基础医疗设备投入,培训高素质的社区医务工作者,开展老年慢性病研究与管理。老年期健康问题多为慢性退行性病变,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对老年慢性病病人实行多功能家庭化服务[2],包括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家庭病床、危险因素干预 、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综合治疗与康复、家庭个体化护理和上门服务等为一体的家庭服务模式,做好社区老年保健四级预防,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照顾。

老年期保健意识减退,不良生活方式认知能力低,特别要重视在社区中开展经常性的老年群体的健康指导,提高自身保健的服务需求,不论是否出现慢性病的临床症状,都应该采取积极相应的保健和治疗措施,做好慢性病的分级预防。加强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肿瘤等高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期慢性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患病者应定期复查。要养成良好健康意识、健康心态和健康行为,坚持合理膳食营养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参加适度体育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缓增龄过程中由老化向疾病转化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老年人除了患病率高、多脏器功能减退、慢性病患者多种疾病并存、病情迁延难愈、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特点,慢性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也很高。为了适应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与康复,要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简 、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优势,落实好中医药进社区各项措施。要向社区居民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保健与康复的特色服务内容,运用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中医理论特点,开展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和中医保健方案;开展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使用中医疗法开展慢性病后遗症、残肢等疾病的社区康复服务,促进病残肌体功能恢复和代偿功能发挥。

篇5

关键词 福州市 社区中老年人 太极拳锻炼

一、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国粹,随着社会的发展,太极拳不但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体育锻炼项目,更成为了中老年人特别青睐的运动项目。中老年人是太极拳锻炼队伍的生力军,因此,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那么,目前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现状如何?本文欲通过对四个社区中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的参与状况进行调查,解答以上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福州市四个社区的中老年人80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54人。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采用雪球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4个社区的80名中老年人进行结构访谈。访谈题目围绕是否参与太极拳锻炼、参加锻炼的时间、频度、目的、场所、影响因素等问题。

2.数理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总体情况

为了了解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总体情况,访谈问题设置了“您平常是否有参加太极拳锻炼”一题,从表1可以看出,对该题回答“有”的人数有43人,占53.75%;回答“没有”的有34人,占46.25%。从总体上来看,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中,虽有大部分人没有参与太极拳锻炼,但从参与运动项目锻炼的人数的比例来看,还没有一个项目能有这样的参与人数比例。在性别差异上,从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数占同性别人数比例的角度来看,男女性中老年人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从表1反映的情况可以认为: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总体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在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人数比例较大,但男女性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在女性参与的比例比男性大。

(二)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目的

一般地,人进行某项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虽然目的本身可能有差别。为了探讨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目的,本部分以43位回答有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您进行太极拳锻炼的目的是”为多选题项,探讨中老年人对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认识。

从表2可以看出,强身健体是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目的。这一结果反映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心态较为成熟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太极拳对人的健康的重要促进作用。

从表2同时还可以看出,在参与太极拳锻炼目的的“增加社会交往”、“丰富生活内容”以及“与同伴相处有共同话题”等维度上,男女性中老年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这可能与中老年人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与社会的接触暂时较少,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因而需要更多的进行社会交往,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因此,这提示我们: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社会应该为中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的内容。以让中老年人在位社会奉献了一辈子之后,也能享受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

(三)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场所

为了了解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场所,分别对43位回答有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了解“您平常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主要场所”的问题,探讨这部分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活动空间。从表3可以看出,公园仍是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场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公园有较为宽阔的场地,有较好的空气质量。从表3还可以看出,出了在公园进行锻炼之外,中老年人几乎很少到其他地点进行锻炼。公园对于很多人来讲,毕竟有着一定的距离,存在一定的不方便性,这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社区文化氛围的建设,增加社区的体育娱乐设施的投入,以为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提供更过和更方便的场所。

(四)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分布

为了了解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时间分布,对43位回答有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设置了“您平常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主要时间”的问题,探讨这部分群体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时间段。从表4可以看出,早晨时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最主要时段,这可能与中老年人习惯于早起,在早晨有较多可自由分配的时间有关。从表4同时可以看出,没有人选择在中午、下午和晚上进行太极拳锻炼,这可能与传统习惯有关。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早晨进行太极拳锻炼并不是个最好的时段。这一方面是由于早晨时一天当中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时间,因为在夜间,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清晨,阳光初露,植物的光和作用刚刚开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较大,另外,在城市里,清晨空气的流动相对静止,各种废弃不易消散,如在此时和此前进行锻炼,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从人体的胜利变化规律来看,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水分随着呼吸道、皮肤和便溺等丢失,使得人体的水分入不敷出,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细胞都处于相对失水的状态,,此时锻炼容易出现心律加快、心慌气短、体温升高等现象,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这提示我们,中老年人应该加强对运动卫生知识的学习,以科学安排自己的运动时间段。

(五)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设备投入

为了了解福州市中老年人对参与太极拳锻炼的重视程度,研究对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设备投入进行了调查,调查对43位回答有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人群设置了“您参与太极拳锻炼,有没有添置什么设备”的问题。

从图1可以看出,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设备投入的排序为:书籍(100%)、器械(100%)、光碟(80.37%)、服装(52.77%)、磁带(27.9%)。这一结果表明:福州市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设备投入较为理想,大部分的太极拳锻炼参与者,都能配备较为齐全的设备。从图1同时还可以看出,不到一半的参与者有配备服装和磁带,人数相对较少,但对于服装和磁带的配备问题,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锻炼者对太极拳的锻炼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情况较为理想,主要表现在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人数比例较大。

提高学习成绩仍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价值取向;小学三年级男生比女生更注重课外阅读对社会交往的意义。

2.强身健体是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目的。

3.公园是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最主要的场所,学校应尽量为学生多开辟可供课外阅读的校内场所。

4.早晨时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主要时段。

5.福州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设备投入较为理想,大部分的人群都能配备足以达到锻炼效果的设备。

(二)建议

篇6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88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volunteer serv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national unity, promoting national culture blend, and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the student volunteers of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ed,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care of minority students, build the social practice motivation mechanism, and adhere to the multiple subject on volunteer service advanc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at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volunteer service; countermeasures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成为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维护国家统一的中坚力量。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具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许多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但其运行面临项目开发、社会支持、资金政策保障、组织激励、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选择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问卷调查,调查人数150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86人。本研究将以86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表为研究材料,分析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其解决的对策。

1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问卷调查

1.1 问卷调查方法

我们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用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QQ邮箱和公众微信号的基础上调查等方式进行,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研究问题相同。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78.67%。少数民族大学生86人(72.88%)。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的内容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在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志愿服务的招募情况、服务经费的来源、服务的类型、家人的支持情况、参与志愿服务的感受等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基本信息:被调查大学生平均年龄22.5岁;从性别分布上看,男生20人,占16.95%,女生98人,占83.05%,女多于男,比例失衡。少数民族大学生86人,占72.88%;从民族比例看,被调查8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排名在前五位的是土家族(22.20%)、苗族(16.90%)、壮族(14.94%)、蒙古族(12.33%)、维吾尔族(9.98%),其他25.66%,即土家族、苗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最多,而藏族、维族学生比较少。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者问卷调查结果

(1)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名(95.35%)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首要原因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增长知识和能力;79名(91.86%)帮助所需要的人;74(86.05%)认为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51名(59.30%)认为是自己的社会责任;35名(40.70%)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或个人目标。(2)参加志愿服务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与认可。34名(39.53%)参加志愿服务得到家人的支持与认可;27名(31.40%)家人未表态,而有16名(18.60%)家人坚Q反对参加。(3)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1名(24.42%)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不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理解;17名(19.77%)认为缺乏有效的管理。12名(13.95%)认为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11名(12.79%)认为志愿组织太少;7名(8.14%)认为政府重视不够;5名(5.81%)认为对志愿者的表彰机制不够。(4)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14名(16.28%)认为资金有点,但不足;35名(40.70%)认为资金太少,起不到作用;83名(96.51%)认为应呼吁企业及个人捐赠。(5)志愿者的招募情况。在问及加入志愿者组织的要求时,56人(65.12%)选择只要报名就行;25人(29.07%)选择报名加面试;仅3人(3.49%)选择报名、面试,再加培训。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积极性

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不高。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较艰苦的农村和较偏僻的山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堂学习,且自己孩子的专业知识基础本来就与其他同学有差距,有合格的学习成绩能够顺利毕业才是最重要的事,没有必要参加其他的活动。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专业化的培训

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志愿者无法培训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受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本次调查中94.19%的志愿者只要报名就行,没有接受志愿服务理念的教育,更没用工作方法技巧的培训,不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与知识,凭着满腔热情和爱心从事志愿服务,他们在从事志愿服务时缺乏生活和工作经验,很容易暴露出自身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影响了服务的效果与质量。

2.3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领域狭窄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存在着服务领域狭窄,有79.15%的志愿者选择帮助敬老院、福利院,27%选择其他志愿服务。受传统观念影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志愿活动上面,而不能将服务视野扩大到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其实,志愿服务的基地可选择的不只有敬老院、福利院,还有医院、博物馆、展览馆、交通要道、旅游景点等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场所使服务的服务领域更广泛。只有扩大服务的领域,才不会出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状况。

2.4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社会的认同

由于我国志愿者组织活动起步较晚,只是简单地认为志愿者服务是学雷锋做好事,低估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意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每年的招聘会,大学生能力的象征就是党员、学生干部,而忽略从事志愿活动的经历。本次调查显示23.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寄希望于将志愿服务工作经历作为个人今后就业过程的一项竞争资本。如果志愿者组织得不到企业界的认同,这23.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可能会随时退出志愿者队伍。

3 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近几年西南大学采取丰富多样的沟通手法取得彼此信任,例如“少数民族学生成长论坛”既为少数民族同学搭建了学习、成长的平台,又在交流中见贤思齐,找准了自己奋斗的方向;“少数民族艺术节”既通过动态的才艺大比拼、游园小游戏,又通过静态的民族文化风情展全方位介绍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呈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景象;“运动会开设板鞋、蹴球等项目”既挽救这些濒危的民族活动,又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全校7个学生园区都有自己独立的食堂,可以吃到各个地方的风味美食,特别“民族餐厅”,专门为少数民族同学或者是清真的同学准备的民族食堂。“自觉自愿”的原则是志愿者行动区别于其他教育或管理活动的一个最突出特点。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以阳光健康心态“自觉自愿”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3.2 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必须构建起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完善的奖惩体系。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少数民族学生应给予精神奖励等内在激励,使其具有因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产生一种满足感,为能够展示自我而高兴。还可加强外在激励,例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奖学金等其他考评的重要依据,为志愿者提供纪念品、奖章、证书等鼓励其参加社会实际活动。而对于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不合格的少数民族学生,设计力度合理的惩罚机制,做到奖罚制度相适应,共同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健康运行。通过开展“优秀少数民族志愿者”评选活动、社会实践先进少数民族个人宣讲会等活动,利用优秀的学生事迹来激发和感染其他少数民族学生。

3.3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

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目前,在我国内高校志愿服务缺乏协调统一,服务效果欠佳。各志愿活动各自进行,每年学雷峰的时候,到处是雷峰叔叔,而某个特殊志愿活动日或者服务对象要电视、报刊报道后,才能得到集中式、临时性赞助和支持。所以说,高校志愿服务的实施必须有,学校与地方党政机关、校内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应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服湛梢允巧缜内开办“市民学校”、山区支教,也可以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当前,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志愿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院经费,社会捐赠基本上是空白,使我们的志愿服务资金的匮乏。所以,争取基金会、企业捐赠以及个人捐赠等资金资源支持志愿服务,使效率和效用最大化,对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大有裨益。因此,针对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志愿服务的现状,建立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和指导规划,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规范、有效而快速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靠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融于具体的实践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去亲自接触社会、体验社会,传递更多的爱和温暖,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的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大脑,并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指南。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扮演自己平常在校园里无法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丰富了大学生的经历,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之后将会收获和体现自我价值,为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承廷,徐建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0.

篇7

一、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

从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硬件配备来看,各个高校虽然在近几年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响应政府的号召,以及出于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等各方面的考虑,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国家普通高校扩招制度的实施,近年来各个高校普遍生源充足,学生总数持续增加,资金投入的数量与学生增长的绝对数量比起来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

以河南财经学院为例,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2005级全日制本科生近3000人。学校配备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室不足20个,多媒体自修室不足10个。硬件设施的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虽然经过学校多方面地协调,能够基本保证大学英语的授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网络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这一优点,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下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修练习无法得到保证,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迫切。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硬件设施,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维护监管人员,从而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原则

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优势来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是关键。科学设计教学软件是CAI的核心和关键,它决定了整个教学系统的成败。一部优秀的CAI英语教学软件应围绕教学大纲,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巧妙地贯穿在整个软件的设计制作里,并通过与计算机硬件相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高密度、大容量、迅速准确、灵活高效等优点,调动学习者各种感官,激活其思维,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主动地去活学活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教学大纲,量化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CAI软件的设计应根据教学计划总的规定来精心选择课件的内容,阐明该课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然后确立人――机交互的各项任务内容,最终进行整体构思,使软件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以致用。

2.运用外语教学原则,开发配套软件。

目前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软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配套软件较少,而测试类和游戏类软件较多;其次是有些软件没有按照外语教学原则、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去对课件的内容进行筛选、分级和教学。因此,一套达标的CAI英语教学软件首先应循序渐进,突出重点、难点,并以“循环式”进行人―机对话。所谓“循环式”即软件的某些单词、结构和学习要点在不同的场合予以重复,而每一次的重复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对其用法予以加深和拓宽。其次还应该研制开发那些较传统教学方法训练强度大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软件。最后软件的内容不能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知识的有效延伸,使软件内容和所学教材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形成一种良好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把握学生的心理,生理因素。

人机合一、完美表现教学内容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所追求的目标。教育心理学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采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光碟和教学片辅助教学,符合模像直观教学原则。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灵活运用模像进行直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样,课件制作的科学性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问题。心学家Katz通过试验证明,强光会使人“目眩”。过多的新内容和长时间地观看屏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视力和大脑皮层极易疲劳,产生厌学情绪。解决注意力持续度和视力疲劳问题是课件制作更趋合理性、科学性及观赏性的关键。课件开发应集指导性、启发性、知识性、科学性、开拓性和实用性(供教师上课和学生下载自学用)和趣味性于一体。屏幕投放内容应更突出,更具指导意义,有利于课文理解和教学重点的掌握。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应更有启发性、知识性和技巧性,紧贴教学。学习内容把握适度,切忌华而不实,误导学生。避免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提供过量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耐心消磨在过量的信息处理之中。应激发学生对较深层次问题进行探讨的兴趣。完美运用课件的同时,教师的口头表达、激情、声音和亲和力是营造课堂气氛、维持注意力和传递信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多媒体教学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多媒体教学软件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了网络多媒体直观、生动、影音结合等诸多特点,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灵活性。但是也会出现一些较之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交流的减少,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及时的检验。个别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教师无法及时进行监督。现存的各类教学软件制作处于试验期,许多地方有待完善。

2.完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建议

CAI在中国大学英语中的基本定位是“辅助教学”,教学的任务主要靠外语教师去策划,实施。进行CAI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当程度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教师的培训。笔者认为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培训应着重于观念的培训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学习相关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应用软件。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编程。因为任何一个现成的学习软件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层次上都不能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也不能完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英语教师针对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软件将使教学更加高效。当前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教育,电脑业高效快速的发展,各类使用简单、兼容性强的软件的大量研发和普及,使外语教师参与编辑制作CAI课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只有大学英语教师积极投身到编课件的实践中去才是CAI开发成功的关键。最后,在将计算机科技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之后,英语教师仍要积极准备教学材料和组织起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疑难问题、态度和反应;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做出相应调整,提高CAI的效率。

结语

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发挥传统教学不能或难以起到的作用。它既能提供人――机交互的高级学习环境、声情并茂的课文处理、栩栩如生的静态和动态图形及快速的信息反馈,同时还可以控制学习进程,获取各种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归档、检索及传输。将多媒体引入英语教学已经初见成效。因此各个高校及教育机构应该进一步增加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购置。软件开发商以及高校英语教师在CAI英语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特有的优势以及英语学习的特点,使之能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庆红.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9期下半月刊.

[2]林巧文.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及实践操作.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第1期,总第63期.

篇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大量出现是近几年我国医疗行业一个喜人的重大变化,已逐渐成为医疗市场不可轻视的有生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民营医院的临床检验、临床输血作为疾病诊疗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备受医护人员和患者关注。为此,对通辽地区26家已开展临床输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检验人员及与输血相关的护士掌握输血基本知识、临床检验基本知识情况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用临床输血指南》、《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及《体检结果导读》等自行拟题[1~4]。

调查对象:护士与临床检验工作人员。

调查方法:每单位随意选出护士和检验人员各1人,现场发问卷调查题(多选题10题、单选题10题和10道是非判断题)。采用百分制,得分≥86分为良好,61~85分为一般,得分≤60为较差。发放52份,收回52份。

调查内容:检测样品留取、采集的基本知识及对检验的影响、常用项目检验结果如何解读;有关临床输血程序、你所了解的有关临床输血的国家法律法规及你单位哪些有关临床输血的规章制度;临床输血基本知识,查看输血前的安全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Rh(D)定型、ALT、HBsAg,HCV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的执行情况。

调查和评估标准的依据:主要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用临床输血指南》、《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办法》及《体检结果导读》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结 果

不同调查单位护士、检验人员对输血、检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讨 论

随着疾病诊疗技术不断的发展,检验医学、临床输血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能否正确合理地使用血液及其成分,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熟练掌握临床检验、临床输血基本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表1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护士、检验人员对相关临床检验和临床输血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较差。临床检验基本知识和输血知识差主要体现在对《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用临床输血指南》等不熟悉,对临床输血、临床检验相关法规的知晓率低,输血概念较模糊或混乱,输血风险意识缺乏;对生理、标本采集、化学、物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了解不够。临床护士、检验人员除应该了解检验科常用项目的临床意义外,更应熟悉检验科对不同项目采集标本的具体要求,以使检测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

开展临床输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越来多,但输血量差异较大,年用血量较大近2万U,有的则不足10U,导致较多单位忽视对临床输血管理及输血前的安全检测,更不会主动投入临床输血所需的人力、物力,阻碍了临床输血的规范化建设。不管用血量多少,也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加强软件建设,尤其要规范输血前的安全检测、规范输血医疗文书(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和输血反应回报单)、完善各种输血制度和各技术操作规程等最基本的工作。不能漏检输血前规定的检测项目,四项免疫检测项目,检测要求采用酶免疫法测定,酶标仪判读结果,对不能开展酶免疫检测的单位允许外送检测,但受委托检测机构硬是具备相应检测资格的医疗卫生单位,并索要和保留检测原始记录。

卫生行政部门尽快按照临检、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出适合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民营医院临床输血、输血前安全检测规范或标准,对规模小又需要输血的乡、社、民营医院,要求达到血液检验、贮血、配血等最基本硬件设施,并对检验、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基础知识、技术培训,完善输血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乡、社、民营医院临床检验、临床输血才能得以保障,并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

篇9

关键词:服装设计管理;服装设计师;必要性

21世纪是我们国家的服装产业迈入自主品牌的跨越时代。在这充满生机的年代里,服装企业选拔的高等服装人才不仅仅是实践型,更需要管理、设计、理论皆通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高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类人才,进入社会后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部分服装专业人才对设计管理认识的无知,导致企业中从事服装设计管理的人士很大程度上是非服装专业人士,有碍服装企业信息的传达。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设计师除须具有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之外,用设计管理知识来指导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类人才的稀缺,也成为阻碍中国服装品牌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

一、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通过对服装专业在校学生和职场服装设计师的调查,笔者整合数据后归纳总结出:

服装专业在校学生对设计管理的认知程度远远低于职场服装设计师的理解。学生中听说过设计管理的占调查人数的10%,而职业服装设计师则全部听说过。

对于服装公司是否需要服装设计管理的认识问题,学生中有40%认为需要,而设计师中有84%认为需要。其中设计师中认为需要的大多是优秀服装企业的人员,团队规模较好。

服装设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还是对设计的管理的问题,学生有24%认为是对人的管理,有30%认为是对设计的管理,其余56%认为是对人和设计管理的总和。设计师中则有78%认为是对人和设计的综合管理。

当被问及从何种渠道了解的服装设计管理,72%的学生是从网站看到过这个字眼,而90%的设计师是从工作岗位上才了解的设计管理的内涵。

服装设计管理在服装行业中的影响力问题,学生中有62%认为不清楚,而设计师中有70%认为很有必要。

当被问及服装行业中设计师的地位时,91%的设计师抱怨地位低下,常常受到设计部的批评,积压货品的帽子总是由设计师来承担;而学生中93%的人认为设计师在企业中应该很受尊重,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2.高校增设服装设计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设计管理课程在其他专业较为普遍,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可,企业中设计管理人员依据顾客的需求,将市场中顾客的认识转化在新的研发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管理、指导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企业占有市场上有限的利润空间。而服装设计管理课程则在普遍遵循设计管理章程的基础上,强调管理服装设计师的职能,使设计师的设计具有远见性,平衡顾客幻想与设计事实的调控,以此完善服装企业形象,帮助顾客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换句话说,服装设计管理是企业协调设计师完成设计目标的核心管理,是服装企业完成独立自主研发的关键部门。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服装行业并不缺乏人才,我国的本科、研究生等服装专业高等教育前仆后继,值得我们骄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服装设计师越来越多,其中利郎首席设计师纪文波从兵马俑提取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的范例成为不少中国服装设计师努力的方向。

然而,我们的大多数服装企业存在怨言:国人不认中国本土牌子。但事实是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是在中国加工而成,并且很多英文字母命名的服装品牌其实也是中国本土的牌子。为什么会“自欺欺人”?原因是我们缺少服装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服装设计管理的执行者。

以往,高校的传统服装设计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独立制作服装的基本技能,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很少涉及管理课程,学生缺乏对社会环境因素的考虑,团队协作能力较弱,而国外服装设计教育则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之外还同时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策划能力。服装设计管理在国外己经不是新鲜的学科,它不能被纯粹的服装设计师替代。

综上所述,高校增设设计管理课程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得我们国家应该设置服装设计管理学科。我们需要了解全球规则,补充新的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的理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设计管理课程,让学生成为能够由高校顺利过渡到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高校是学生通往职场的首选,高校课程的合理性对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阻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设计人才,在完成设计任务之外,更要兼具研发、计划、生产、销售、宣传、沟通、资源的合理运用及组织等职能。

对于服装领域的高校来说,单纯地把设计与管理角色进行区分,对服装企业的要求相背,对服装设计人员也是一大损失。在高校服装专业适当设置设计管理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具有既懂设计又能运作的职能。因此,高校增设服装设计管理课程对我国服装领域来说,是质的飞跃,具有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花景勇,何人可.阿莱西及其设计管理[C].长沙:湖南大

学艺术学院院报,2005.

【2】杨君顺,唐波.设计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应用[J].机械,

2003; 30(增刊).

篇10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服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物品。服装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的天气,也能装饰人们的外表,这些都是服装的基本功能。在智能服装的设计中,不但要兼顾服装的基本功能,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其能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作出快速的反应,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例如感知不同时期的温度差异、运用新型的服装材料、融入新的科学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消费市场。本文主要对只能服装的设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做出简要分析。

一、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

智能服装的设计理念从提出至今所经历的时间还不长,从其设计模式来看,难度较大。未来智能服装设计应在现今设计模式的基础上,以当前的设计模式要求为依据,并与智能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结合。1、科技技术有效地与服装设计结合在智能服装的设计中,为了确保智能服装的智能化设计模式安全,往往会在设计的后期加入功能服装的设计模式,这样不但可以确保智能服装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免去重新探索的过程。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来对科技技术与服装设计结合进行分析和研究。[1]2、多样性的结构造型目前,在智能服装的研究上,研究人员侧重于对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其结构造型方面的研究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结构造型又是智能服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智能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在考虑满足需要的同时,兼顾其结构造型。而要同时兼顾满足需要和结构造型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面料的分层结构系统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服装设计模式中,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也存在着差别,从而需要充分考虑面料的分层,使其服装压能够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从当期智能服装的设计现状来看,市场行销服装设计模式仍然是设计的重点。在市场已有服装的造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创新。并结合市场原有的服装设计模式与功能服的优点,这样不但可以满足智能服装综合性设计模式,还能起到了保险的作用。[2]3、设计模式的个性化在智能服装的个性化设计中,其设计模式是否与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契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方面,只有契合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才能将个性化设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例如,在设计柔软性智能服装的过程中,其设计面料中要嵌入不锈钢材料,然后再利用微型转接头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再如设计警报类的救援服装时,需要在智能服装中融入GPS系统,在不同的区域中,智能服装的传感器会对所接受的区域信息进行分析,当使用者遇到特殊清况时就会发出警报。总而言之,智能服装的个性化设计模式应从人们的需要出发,依据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智能服装受到人们的欢迎,最终占领服装市场。

二、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智能服装的发展,智能服装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设计是制造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对智能服装设计形式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是做好其设计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适应时展的智能服装。以下将对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1、注重性能的开发智能服装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智能化,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满足设计形式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个性化,开发服装的各种性能。在现阶段,智能服装主要侧重于智能功能的开发和应用,而对服装的舒适性和美学效果的要求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在智能服装的后续设计中,应以人们的需求为依据,充分协调功能和舒适性等方面的关系,最终使智能化服装设计既能满足商业需求又能为人们所接受。另外,在服装设计行业中,传统设计形式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必须从这一限制中挣脱出来,确定制造流程,从而系统地为智能服装设计提供保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兼顾设计形式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智能服装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展示出智能服装的优势。[3]。2、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如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成为设计行业的中心设计理念,智能服装也是在这个理念下实现了最佳的平衡机制。在服装领域中,科学技术与智能服装的研究已成为相互促进的产业。在智能服装设计中,问卷调查是一种了解用户需求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所体现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给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使用高技术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而了解人们对智能服装的潜在需求。并且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科学技术电子产品。[4]3、交互作用明显从设计形式上来看,智能服装的设计和电子设计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以用户需求为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除了以用户需求为设计理念之外,还应合理应用交互作用,及时对开发产品进行评价,使其与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鉴于此,应当为服装设计建立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在未来的智能服装设计中,除了要兼顾技术、面料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充分应用设计间的交互作用,最大化地利用设计形式。另外,在智能化服装的设计阶段,应使设计符合服装市场的要求,并根据交互作用设计形式的要求,详细分析服装设计模式,以使其更加完善。

三、结语

由于智能服装的设计形式与普通服装的设计形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其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其设计形式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其设计体系的要求。从智能服装的发展来看,前景比较乐观。由于不同的人对服装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智能服装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及时准确的了解人们对服装的理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地优化智能服装的设计形式,最终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媛.刍议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艺术品鉴,2016(7).

[2]田苗,李俊.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与发展趋势[J].纺织学报,2014(2).

篇11

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我国高等教育自从吸纳服装设计专业之后,对于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技术性等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服装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服装人才市场需求较大,但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跳槽、改行行为非常普遍,且目前很多服装设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很难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服装设计课程过度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则重视不足,造成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节。

2.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

人们审美观念不断变化,服装行业的市场不断更新,新技术及新观念不断涌现,但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知识结构基本没有变化,这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提升,使得设计新产品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3.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今,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理论传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及个性,也难以激发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学习的兴趣。

4.课程考核以考试为主,不全面

现今,服装设计专业仍采用考试模式进行课程的考核,由于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则难以体现。这会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的服装设计能力,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只重视分数,忽略过程及实施过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低,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也较差。

基于创新思维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1.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为了使服装设计专业跟上时展步伐,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不断学习,努力获取与服装设计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

(2)不断积累知识,并结合现有的知识及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把创新理念作为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4)意志品质,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创新过程中充满挑战,因此,教师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及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5)求异存真,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想象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并尽量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的教育应以产业发展需求作为重点,与企业紧密联系,明确专业培养方法,依托企业,进行研究、学习、生产一体化。因此,要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修订,实地考察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设置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积极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的正确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如此,才可以确立学生对于服装设计教学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互动式、导师式的教学模式,才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主动学习,增强求知欲,提升创新能力。

(2)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个性的发挥作为教学的前提。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充分以学生的个性、认知以及情感作为基础,因材施教,不对学生的好坏轻易作判断,方可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时,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现代教学软件等,更直观、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增强综合技能训练,包括服装市场调查、服装设计与服装制作,可以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5)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等亲身体验活动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服装设计的主动性,提升认知水平。

(6)给学生提供及时的服装设计资讯,使学生进入社会时,所学知识与信息与时代同步。

4.完善考核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及自学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力。服装设计专业课,对于综合性、实践性及操作性都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要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并与市场接受度相结合,然后对学生的服装设计作业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学生作品需要从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模拟企业作项目设计,另一部分则是对概念进行设计。通过此种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并且这两种作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获得最优的服装设计效果。

5.实施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

校企联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校企联合教学,可以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可以增强学生专业职业素养及动手能力。

6.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标新立异

发散思维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基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考方法,从多方面寻找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模式。譬如,以“荷花”为主题的仿生设计,常见的做法是以荷花的花瓣作为基础,依据服装的结构和人体的运动规律,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这种几乎完全是荷花的自然造型。运用发散思维,也就是将荷花抽象化,依据抽象几何图形及服装造型设计,同时采用人体特点进行服装设计,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造型。

由此可见,进行发散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增加服装设计的选择余地,因而,可以增加服装设计的质量。

结 论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服装设计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便是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课程进行变革。现今,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是对课程进行改革,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思想及观念的改革。本文对基于创新思维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进行探析。希望为服装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严丽丽:《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第7期,第222-223页。

[2]胡俊敏、唐利:《浅谈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与教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篇12

第一,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出现差异性。服装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该专业学生在实际学习之前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同时,部分高校设计的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创造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是依据服装设计图纸和基础绘画实施教学工作,不关注美术基础,导致学生只具备简单的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第二,美术基础教学内容与流行因素无关。服装设计专业本身就是流行的代表,所以其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流行元素。大部分学校会指定美术基础较扎实的教师实施基础美术教学工作,同时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但是在实际美术基础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会忽视一些流行因素,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导致美术基础教学内容与流行因素无关。第三,原始的调查反馈、评估与教学脱节。目前,部分高校实施的教学评价往往是在学期末实施匿名调查,这种调查的形式较为单一,实施的完善性得不到保障。

二、美术基础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模式研究目标和方法

1.创新美术基础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要让学生系统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法等,满足课程系统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基础,为美术基础教学自然过渡到之后的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课程教学提供依据。在美术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以往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使学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美术基础知识。依据美术基础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美术基础课程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当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集中的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考察,走进市场中寻找、发现更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服装设计理念。

2.培养有审美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

依据美术基础知识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案,教师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服装设计观念,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实践能力。如,关注多种等级的服装效果图创作大赛、服装设计大赛信息,系统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在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良好的氛围会影响参赛人员整体能力的发挥。同时,在比赛之后,学生可以彼此交流观点,拓展自己的设计方向,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基础。3.完善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案教师研究教学活动形式和构成,可以有效提升服装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操作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4.全面考核评价的标准

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特点,不断创造与课程相符的考核形式,加强考核工作后的信息管理和研究,不断完善考核工作。教师还要全面发挥自身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从而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5.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信息化

在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信息化工作过程中,需要依托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形式在学校网络大平台中构建系统化的评估、反馈小平台。这样教师不但可以有效掌控教学方向,为实际教学工作创新提供依据,还可以满足学校评估工作的要求。结语高校在服装设计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美术基础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教学形式,为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培养具备较高审美能力的设计型专业人才。

作者:王芬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12-01

戏剧服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对戏剧的表演有整体上的把握,选择合适的意境之后进行设计。在确定了设计的风格以后,要做出效果图和平面图,然后进行服装的实际操作,才能够完成戏剧的服装。构思设计和实践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切实的考虑服装的风格要求,才能够构思出优秀的服装。

一、戏剧服装的设计构思

(一)设计构思内容。服装设计人员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要考虑非常多的方面,主要内容是:确定合适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题材、研究布局结构、探索设计思路。服装设计通常都是人们在进行感性的认识之后,将各种符合条件的意象转化成为具体的实务的过程,设计主要是设计人员的思维活动,和构思进行联系之后,指导服装的创作。服装设计最主要的步骤就是进行构思,不同的构思就会产生不同的服装设计,构思的独特性能够体现出服装的个性,对于演员的表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构思要综合考虑主题的创造性、整体性、深刻性和特定性,全面的进行构思设计。

(二)设计构思考虑因素。服装设计出来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人穿出来进行表演,所以人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服装设计人员首先就要对服装的主人进行综合的调查,了解人的综合方面,例如人的性格、身高、体重、身形等多个方面,才能够进行服装的设计。服装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是在科学研究和纯艺术之间、由艺术和现代生产工艺进行结合之后的产物,有很强的公用性。因此服装设计人员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就要对人进行构思。其次,服装设计还应该尽量满足人的形象。一味的进行美感的设计叫做技术创作,而戏剧服装设计应该让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更加明确,所以应该以人为本,做好定位。

(三)设计构思的创意。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服装设计需要将艺术和工艺进行结合,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很强的感性认识。在服装设计的时候,受到很多特定因素和技术水平的影响,设计人员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设计,所以通常都是使用抽屉创意。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给设计人员更多的空间来发挥,能够按照功能和灵感,更好的完成服装设计。

(四)设计构思的特征。服装设计构思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就是创造性。艺术家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服装设计是艺术的形势,所以也需要很强的创造性。服装主要是由款式、面料、色彩构成,在进行创意设计的时候,可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也可以从局部进行创意,最终目的是让服装更加出彩、出奇、出新。第二就是深刻性,服装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和时展的缩影,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美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历史等多个学科,所以服装是环境艺术和人体技术的结合体,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艺术表达的重要形式,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服装。

二、戏剧服装的实践

(一)服装设计的手法。服装设计主要有拆解组合手法、自然模仿手法、加减手法、转移手法、夸张手法、变异手法等。拆解组合手法主要是将素材拆分开来,排除原来的形态,重新进行组合。这样手法在使用的时候,要避免刻板的模仿设计。自然模仿手法主要是体现自然美感,展示自然朴实的形象。这种手法应用的非常广泛,能够写出作品的真实性。加减手法有固定的模式,加法主要在奢华的作品中,减法主要是简洁的作品中,既要保证素材的美感,还要看见原来的影子。转移手法是将作品的功能、品种、设计意图等进行改造,从而在其他的领域寻找解决的办法。

(二)设计师要善解人意。服装设计在进行实践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作品设计的年代,力在让观众能够回到戏剧表演的时代,提高观众的代入感。设计师在进行实践过程中,要掌握服装制作、人体结构、色彩、面料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素质直接体现了设计功底。在前期、中期、后期都能够有较创新的思路。设计师要善解人意,对服装的设计有自己独特的意见和看法,并且能够合理的表现出来。还要和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服装设计的要求,正确尽可能的展示表演者的水平。

三、总结

戏剧服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好服装的构思,从整体性、创新型、实用性、带入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相关的表演者和其他人员进行沟通,突出表演者的表演风格,成为表演者得力的舞台助手。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