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9 09:49: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产品的设计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00-00
汽车制造的主要工艺流程:冲压―焊接―涂装―总装。产品架作为物流的主要载体,贯穿了整个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全过程。
作为汽车零部件物流的主要载体,产品架的设计制作时以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1)生产安全;(2)零部件质量特性;(3)装料;(4)运输;(5)线边存放;(6)取料。
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架使用的安全性;(2)产品的质量保护性;(3)生产节拍的适应性;(4)人机工程的合理性;(5)快速物流的适应性和可靠性;(6)产品架自身的美观性;(7)合理的使用寿命;(8)设计制作的低成本性。
不同性质的产品其产品架设计制作的侧重点不同,如铸件毛坯,其产品架主要考虑安全性、使用寿命、节拍、物流,对产品质量的保护几乎不考虑;冲压覆盖件,其产品架主要考虑安全性、质量保护、节拍、物流等,我们必须在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后确定其侧重点。
产品架分为专用产品架和通用产品架。
(1)用于单一产品的产品架,我们称之为专用产品架。
(2)用于多种产品的产品架,我们称之为通用产品架。
时间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临界点,我国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从而推动汽车生产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节拍随之大幅提升,在这种状况下,物流水平就非常关键,而作为物流载体的产品架的设计制作水平也日益获得工厂的重视,产品架的设计制作获得长足发展。从目前的发展和各汽车生产企业产品架现状调研来看,产品架的设计制作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趋向。
1 标准化
产品架作为汽车零部件主要包装手段,受包装容量限制和生产产量影响,产品架的制作数量相当庞大。为减少产品架的制作周期和维修的便利,其零部件的标准化便显得非常突出。
如折叠机构、吊柄(耳)、铲道、堆垛结构、翻转机构、锁扣机构、压料机构、加强结构、牵引机构等按照标准化、系列化进行设计制作,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架的制作和维修效率。
2 柔性化
由于汽车新品开发节奏加快,原来唯一性设计的产品架无疑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成本,适应不同产品的同类零部件的产品架柔性化设计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3 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众所周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工成本逐步提高,如何提高工厂的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人工成本 成为企业的重点研究对象。产品装框、取料、转运等逐步向自动化半自动化发展,如总装车间采用传动链推动KIT小车随线送料、焊接线采用机械手取料、发动机采用连锁机构实现重压自锁等。产品架的设计制作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才能不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瓶颈。
4 局部材料和工艺的高科技化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汽车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为质量竞争。质量完好的零部件对整车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如何更好地保护产品质量上,新材料新工艺不断的运用于产品架上:木材、塑胶、毛刷、硫化橡胶、海绵、橡皮、EVA、尼龙板、聚氨酯、铝型材、不锈钢、航空铝、附塑管、塑钢、碳素纤维管等,局部材料和工艺日新月异,逐步趋向高科技化发展。
在上述四个汽车零部件产品架发展趋势中,标准化和局部材料高科技化已有长足发展和积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发展目前还受到一定制约,专用产品架柔性化发展趋势方兴未艾。
4.1 汽车零部件专用产品架柔性化含义
(1)专用产品架除搬运堆垛承重部分(底盘和立柱)外,其他部分均以螺栓连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拆装调节尺寸以适应新零部件装载。
(2)专用产品架上支撑、定位和分隔部件以螺栓连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拆装调节尺寸以适应新零部件装载。
(3)专用产品架上支撑、定位和分隔部件多功能设计,通过快速切换来适应新零部件装载。
(4)能同时或分别装在2种或以上同类零部件的专用产品架。
至少具备上诉功能之一的产品架我们称之为柔性化专用产品架。柔性化专用产品架的设计即为专用产品架柔性化设计。
4.2 柔性化专用产品架的设计和制作步骤
(1)比较上代、现代、下代产品同类零部件结构和质量要求,找出能适应几代产品零部件装载的共性部位。
(2)比较上代、现代、下代产品同类零部件外形尺寸和线边存放规划,确定产品架外框尺寸。
(3)了解现代、下代物流规划要求,确定需要何种辅助机构。
(4)根据上代、现代、下代产品同类零部件质量等级要求,确定产品架定位、分隔、压紧、限位等与零部件接触部位使用材料。
(5)根据几代零部件特性,确定分隔尺寸和装框数量。
(6)根据装框数量,计算承载重量,确定使用材料规格。
(7)设计、绘制施工图纸,审查设计的工艺性。
(8)评审图纸设计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如需要,则重新设计。
(9)根据图纸试制一个产品架样件,注意焊接装配的牢固可靠性或外观美观性,无尖角等安全性。
(10)产品架样件试用评审。如有问题,予以改进。
(11)(改进后)样件如果评审合格,则按样小批量制作并试用(在TTO阶段)。
18世纪以前,欧洲人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由此可以看出景德镇在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
但现今世界高端陶瓷设计产品90%被欧洲人占据,其余被美国和日本瓜分,为什么世界顶级陶瓷品牌没有我们的一席之位?是什么让曾经风靡全球的中国瓷器逐渐退出了主流市场,只能生产一些十分廉价的陶瓷制品?景德镇,有着优质的矿土资源、千年的经验积累、专业的从业人员,为什么没有诞生世界级的陶瓷品牌?我们要求瓷质精美,工艺精湛,唯独没有设计!对于未来,我们该如何发展,设计的思路从何而来,或许,北欧的经验值得借鉴。
纵观北欧陶瓷,延续历史是北欧陶瓷产品设计的重要特点,传承多元文化也是北欧陶瓷产品设计的重要特色。在传承和创新方面,北欧陶瓷产品设计大致归为以下三种方式:
1 注重经典图案或器型的传承,品牌特色鲜明
以1775年创立的丹麦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厂为例,200多年来,从最初皇室家族控制到1868年私人掌管,再几经合并,成为今天的皇家哥本哈根,虽历经更替,但其经典的管状贝壳纹理和唐草图案,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注入新的诠释,让历史的传统和现世的生活形态相融合。
1775年皇家哥本哈根瓷场创立之初的第一套手绘系列平边唐草,自此,奠定了以、委陵叶、棕榈、莲花等花草为题材发展出的固定花色。(图1)
1888年,皇家哥本哈根当时的艺术总监阿诺・克罗格先生创造出美丽的蕾丝花边,发展出半花边和全花边唐草。(图1、图2)
2000年设计的新版唐草系列,采用局部图案重组的方式,将现代美学放入瓷器构图中,将局部造型放大,但仍保留原创的方式更新造型。(图4)
2004年针对东方人饮食习惯设计出的棕榈唐草,以大量留白,清新的手绘笔触呈现出一种愉悦轻松的生活态度,表面呈放射状网状餐瓷纹理的设计理念,来自唐朝铜镜和日式秋田渔网,代表着“丰收圆满”的双重意义。(图5)
2013年针对瓷器入门者设计的中式新品――棕榈花园,由美丽的棕榈叶与经典唐草交织而成,活泼又典雅。(图6)
如今,我们只要看到唐草和管状贝壳纹,就会想到皇家哥本哈根陶瓷,这就是品牌文化在视觉上的延续。在北欧,每一个品牌,都有着其经典的图案或造型,风格鲜明。反观我们景德镇日用瓷设计,有几个拥有鲜明品牌风格和记忆的?
2 从日常生活中获取设计灵感,多元化创作
在北欧陶瓷产品设计中,所有的装饰图案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周边的湖泊山泽、森林植被、飞禽走兽,甚至是民间传说,都是他们的灵感来源,这正是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设计,使之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伊塔拉“反抛弃主义”的混搭设计、玛丽麦高的明亮花卉图案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神话。
3 注重功能的实用主义,为普通民众服务
北欧陶瓷产品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更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和民主性,这主要受北欧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材料和能源的匮乏使得他们对材料极其爱惜,因此造成设计整体上给人以简洁单纯的印象。加上平等的社会环境,设计师更注重普通百姓的需求,为大众设计日常生活所需的日用瓷成为他们设计的主流。
在芬兰,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有iittala,从花器到餐具,从瓷器到玻璃,iittala占据生活中各个角落,餐具可以随意组合使用,几件基本的器形组合,但却是一个餐具的系统,每一个边缘和尺寸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的,不管是大盘小碗,整套餐具中的任何一件和另外一件都可以非常和谐地搭配使用,又可以摞叠,节省储存空间。它打破了传统餐具一贯都是一件器皿、只有一种功能的局限性,提高了使用者的效率,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计使用组合,增加了就餐时的乐趣。它把只有在展览馆才能看到的现代设计带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成为现代设计的最平民化和最清晰的诠释。
4 小结
北欧的陶瓷产品能够跻身于世界前列,并对世界设计领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以上三个因素密不可分。他们重视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注重材质的运用,把材质、手感、线条、颜色这四元素千变万化的组合,相成简约、实用又美丽的独特风格。现今全国制造业都在转型,我们(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要摆脱“世界加工厂”地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景德镇要传承经典、发展陶瓷文化、创造世界级陶瓷产品,必须靠优秀的设计,北欧陶瓷产品设计的风格和特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97
0 引言
在社会发展初期,人们的购物取向还停留在由产品决定的时期,由于没有竞争压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属于按照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设计师自己的想法进行生产,属于闭门造车,没有实时的了解人们的购物感性意象的属性变化,而由于没有多余的选择,人们也只有购买在自己心中并不完美的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风格的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的多样化,商业竞争的加大,人们不再简单的趋向于功能上的满足,人们的消费理念开始由“我需要什么”上升为“什么更好”。
基于上述情况,人们提出了感性意象的产品设计的概念,这一理念是根据市场调查,得出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人们对某项产品设计的感性上的认识偏好,以此设计出让人更加满意的产品,凸显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主题。
1 风格的感性认知
人们的“感性意象”是一种潜意识里的一种对自身的心理暗示,如同第六感,它并不能被准确的描绘,但是又真实存在。而且产品的感性意象并不固定,它会随着人们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发生变化,所以流行的商品也总是在不停的更替。在人们刚接触到某样新事物时,首先会通过视觉感官将信息传入大脑,然后或者是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开始对这件事物的进一步认识,对其材质,功能,寿命等不定因素都可能进行一定的猜想与评估。然而这一切其实也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这是对于新事物而言,而如果对于已知事物的创新设计版本,更能在第一时间与自己的潜意识达成共识,表达出对此产品的喜好程度。
在人们认识事物时,“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认识形态的好坏,通常是人们对该事物总体评价的最重要的阶段。所以在人们对产品意象的辨识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向进行引导,第一是整体的辨识引导,第二是突出部分引导。在产品设计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当前消费者对某件产品的感性意象,并将其有效的融入其中,那么该产品的前景将会更加的值得期待。
2 基于感性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
想要设计生产出基于感性意向的产品,那么在这之前了解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感性意象则必不可少,该研究方法是通过材料准备,设计问卷调查,得出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得出结论。这里对其方法步骤进行分析如下:
2.1 材料准备
感性意象的研究必须使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在设计问卷调查中,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材料需要进行剔除,在每一组材料描述中,需要运用到界限分明的形容词汇,比如好或者不好等作为表达感性意象的词汇。其次是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首先明确产品面向的人群,儿童,大学生,社会青年或者老年,又是还不能仅仅考虑单一的购买对象,还应考虑与其紧密相关的对象,比如面向小孩的玩具,不能仅考虑小孩的玩性,还应考虑家长对孩子的发展的关心加入益智成分等。最后设计问卷,每个小问题需要设计不同感性梯度,一般在四个以上,问题,问卷格式简单易懂,问题数量控制在十个左右。
2.2 调查
在问卷数量达到一个可行数量后对其进行整理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对可靠,有效的,普遍的感性意象进行整理。对所有问卷结果进行汇总调查,由于产品是面向主要的消费群体,所以对少数区别明显的问卷给予剔除,对区别明显的意象进行分组,大致相同意象进行合并,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得出各个意象对产品占领的比重,结合以往意象比重对销量的影响数据,得出最终数据。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将整理得到的数据,去除无用意象,降低意象梯度,针对性的再设计出一组问卷进行调查,重复调查步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3 结果分析
将分析结果可靠意象数据,和意象对应的销量比重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得出不同意象在产品设计中的比重,比如自行的外观,结构,功能性和舒适度等在被调查者心目中所占的比重来设计出新型的自行车产品。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储存,形成一个感性意象数据库,可以在类似的产品设计中提供参考。
3 具体设计案例
在实际运用中,如何灵活的运用到基于感性意象的设计呢?这里以台灯的感性意象设计为例:
在对台灯的设计问卷中,首先考虑到人们对购买台灯的目的以及对台灯有哪些额外的要求会影响到人们对它的看法。针对这些因素,所以在设计问卷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台灯合理灯光的照明度、知名度高的品牌效应、性价比、是否有额外的附加功能(比如闹钟,夜光装饰等)、节能省电、使用寿命、是否环保、是否有护眼功能、外观等因素,然后对这些产品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形容词感情梯度,再针对该台灯面向的特殊人群,比如学生,工作者或者其他人群设计其它问卷题目,比如面向学生时,可以加入是否需要加入潮流元素,面对工作者加入是否需要加入调理生活情感元素等。然后对台灯面向人群发放大量问卷,学生就面向学校,工作者就面向工作区,等相应地方。对回收的问卷按照调查分析步骤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比如更多看好护眼那么在设计时就更多的考虑护眼功能,并在时主推该功能。
通过结果表明在运用到感性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后产品的针对性更强,更能随时掌握人们对产品的需求。
4 结语
通过对感性意向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的研究,明确了风格的感性认知,了解了感性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的方法步骤,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知道了感性意象功能对当代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具体设计案例了解了具体的设计情况,为设计者在感性意象设计方面提供更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魁,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Anderson J 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USA:W H.Freeman Ltd,199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产品功能的要求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然而产品的设计,尤其是机械产品方案的设计手段则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展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设计的竞争。如何快速地进行机械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制造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行机械产品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的设计绘图、计算、加工制造、生产规划已得到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初见成效,而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却远远不能满足设计需要。为此本文概括总结了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方案设计时采取的方法,并讨论了各种方法间的有机联系和机械产品方案设计计算机实现的发展趋势。
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方法概括为以下四大类型:
1.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有若干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下面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化设计方法。
1.1.设计元素法
用五个设计元素(功能、效应、效应载体、形状元素和表面参数)描述“产品解”,认为一个产品的五个设计元素值确定之后,产品的所有特征和特征值即已确定。
1.2.图形建模法
研制出设计分析和引导系统,用层次清楚的图形描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及其相关的抽象信息,实现了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图形化建模,以及功能层之间的链接。
1.3.“构思”一“设计”法
将产品的方案设计分为“构思”和“设计”两个阶段。“构思”阶段的任务是寻求、选择和组合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设计”阶段的工作则是具体实现构思阶段的原理解。
1.4.矩阵设计法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要求一功能”逻辑树描述要求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满足要求的功能设计解集,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再根据“要求一功能”逻辑树建立“要求一功能”关联矩阵,以描述满足要求所需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示出要求与功能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1.5.键合图法
将组成系统元件的功能分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转变能量形式、传递能量等各种类型,并借用键合图表达元件的功能解,希望将基于功能的模型与键合图结合,实现功能结构的自动生成和功能结构与键合图之间的自动转换,寻求由键合图产生多个设计方案的方法。
2.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如通用零部件等)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降低新产品的成本。
3.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储存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是依据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量和决策,完成机构的型、数综合。想要实现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表达、集成、协调、管理和使用。
4.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产品的结构。
在进行机电产品设计时,把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概括为“产品规划”、“开发”和“生产规划”三个阶段。
4.1.产品规划一构思产品。任务是确定产品的外部特征,如色彩、形状、表面质量、人机工程等,并将最初的设想用CAD立体模型表示出来,建立能够体现整个产品外形的简单模型。立体模型是检验外部形状效果的依据,也是几何图形显示设计变量的依据,同时还是开发过程中各类分析的基础。
4.2.开发一设计产品。该阶段主要依据“系统合成”原理,在立体模型上配置和集成解元素。将实现功能的关键性解元素配置到立体模型之后,即可对产品的配置进行分析。
4.3.产品规划一加工和装配产品。该阶段主要是装配过程中CAD技术的应用,提出用计算机图形显示解元素在相应位置的装配过程,即通过虚拟装配模型揭示造型和装配间的关系,由此发现难点和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种设计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各种方法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中,划分结构模块时就蕴含有系统化思想;建立产品特征及设计方法知识库和推理机时,通常也需运用系统化和结构模块化方法;此外,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同时又是方案智能化设计的基础之
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异地协同设计与制造,以及从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一设计一加工一装配一成品这一并行工程的实现成为可能。但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实现产品方案设计效果的三维可视化。为此,不仅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愈来愈多地应用于产品的方案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也在产品的方案设计中初露锋芒。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正朝着计算机辅助实现、智能化设计和满足异地协同设计制造的需求方向迈进。综合运用文中的四种类型设计方法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我国的设计学者应该意识到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永翔产品设计实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34
中图分类号:F306.6 文献标识码:B
一、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相关概念
所谓“农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主要包括:农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农药、肥料等以及畜牧生产所需的畜禽、饲料等;农业生产需要消费的其它原料、材料、燃料。因此,农资产品物流体系就是指对农业生产所需的一切生产资料进行采购、运输、调配和储存等物流过程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体系。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角的吹响,农资产品市场再次焕发生机,与之紧密相连的农资产品物流体系也发展起来,并表现出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二、我国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主要特点分析
综观我国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整体发展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分散性。分散性是由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分散进行决定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仍是相对落后的,家庭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生产组织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是一家一户分散进行的,农资产品的物流服务体系就要覆盖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同时,农民的生活居住也比较零散,自然村落众多且分布广泛,彼此之间通常相距几里或者几十里路程,交通不便。
2. 差异性。“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1]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在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农民对农资产品的需求数量、需求种类、时效性等方面都会不同,如播种时节会集中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种苗、播种机等,作物的成长期会需要大量的农药、微量元素等。同时,农、林、牧、副、渔业又各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其多样性对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服务需求自然不同,加上不同地域农村的经济、人文环境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如有的地方是飞机运输,而有的却还是马车、人力运输,导致农资产品物流体系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点。
3. 落后性。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村的发展仍是相对落后,在道路交通条件、运输工具、通讯水平及信息网络平台、商品仓储能力及保管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如在我国农村由机动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仅占总量的20%左右,其余80%则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仓储设施数量严重不足,管理手段落后,农场、供销合作社等流通部门管理技术差,运输网络也不完善,货运汽车空驶率高、返空现象严重,信息管理系统尚不健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使农资产品物流统一作业服务的种类有限,农资产品物流规模小而分布广,加之农村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缺位”严重,制度建设滞后,农资产品物流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幼稚,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都制约着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农资产品物流体系,必须要“对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结构、市场体系建设、政府宏观调控等进行重塑与构造”。[2]
4. 无序性。目前,在农资产品物流政策和法律法规很少,甚至是空白,物流管理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其服务不规范、信誉度不高,坑农误农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着很大的无序性,使农资产品的物流需求者普遍持不信任态度,交易合约难以达成和按期履行。因此,建立现代化的农资产品物流体系必须要有政府支持,实现政策法律化运行。
三、我国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方向思考
1. 构建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针对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分散性和差异性,首先要构建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依托乡镇涉农服务部门,收集各地农资产品的物流需求信息,经过有关部门的信息处理后形成共享信息,使物流组织者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采购、运输、储存等物流工作。为此,国家必须加强配套设施投资,加快乡村道路规划建设,实现公路“村村通”;加快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让有线电话、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网络建设,使宽带上网业务“走进农家院”,从而在“硬件”上为构筑多层次、现代化的农资产品物流信息源提供有利的条件。
2. 建设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结构。由于我国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分散性和落后性,使建设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势在必行。这要求充分发挥各农业部门、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及各乡镇物流网点的联合作用,尤其要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产品供应方面的特殊优势。目前,供销合作社有2.6万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和50多万个经营网点[3],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覆盖面极其广泛,并且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信誉良好,又有大批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市场的经营人员,长久以来都是我国农资产品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
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我国农业生产的落后性、分散性使农资产品物流专业化发展缓慢,尤其缺乏第三方物流服务。据统计,目前,由第三方承担的农资产品物流数量不超过20%。今后,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通过专业物流组织之间的市场竞争来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农业生产对农资产品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为此,国家要建立相关的配套设施,并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格局,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给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重要的组织条件。
4. 规范农资产品物流市场行为。为改变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无序运行状态,必须要实现其法律政策化的建设方向。这要求国家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制定专门的物流法律、法规,规范农资产品物流市场行为,提高其信誉度,以保证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健康、有序运行。同时,也要参照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物流标准体系,加快我国农资产品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物流运作体系,更好地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服务。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