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29 14:52: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

篇1

Abstract: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power system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equest to carry on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change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to effectively adjust the labor resources and productivity essential factor, so as to achieve the good management results. Power system manage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ve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enhancing archivist work level and service capabiliti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lifeblood.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wer system file program management perspective, from the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preservation, utilization of four links to archives program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iles, program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管理电力系统的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历程的存储与总结,同时又涵盖了大量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资源。三水供电局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91年,现有专职档案员2人,档案管理三级网络人员16人,档案用房300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200平方米,拥有库藏档案26000余卷(件),各类编研材料数十种。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强化企业的档案管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导致职责不清、管理效能低下,档案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实时性很多问题曾出不穷,已不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要,而程序化管理,则以其高效性、系统性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 电力系统档案程序化管理的意义

档案的程序化管理是注重档案管理不同阶段的相互关联,而实施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体现了档案管理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层层衔接和递进的关系,实施程序化管理有助于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提高管理效率。①一方面,实施程序化管理后,要制定不同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明确每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明确该阶段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使得每位工作人员能够各尽其职,工作职能上没有没有重叠和交叉,防止“齐抓、不共管”的事件发生。②另一方面,实施程序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整合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档案进行精细化管理,明确岗位责职和阶段工作内容,使得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

3 电力系统档案程序化管理的举措

电力系统档案程序化管理分为档案的收集、分类、保管、应用四个环节,各环节间相互独立,各尽其职,又密切配合,互相关联,体现了程序化档案管理的集约和效能。

3.1 档案的收集环节

收集阶段是程序化档案管理的第一步,需要对电力企业各部门的研究成果、发展历程进行系统、严格的鉴定,并把有保存价值的资源收集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在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工作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材料进行准确的鉴别,把有价值的材料收集到档案库中。另一方面,要为相关电力档案成果的产生部门制定规范的档案保存制度,使各部门能够把每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和发明创新都能够准确的记录下来,以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③第三,要建立协调与沟通机制,档案管理部门要常规性的对各部门进行档案成果的收集。

3.2 档案的分类环节。要将收集的档案按其形成的内容、特点进行科学分类、系统排列和基本编目、划定层次,从而形成有一定从属与平行逻辑关系的、不同等级的档案分类数据库。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完善档案登记、分类等相关机制,对档案分类的范围、时间、渠道做出具体的要求。④要摒弃单一式分类法, 而应采用复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按不同部门(如:电能生产、电力设施建设、电力营销等部门)的横向分类与企业不同时间段运营情况的纵向分类。

3.3 档案的保管环节。电力系统在档案保管中要落实好岗位责任制,首先要为管理员设定工作目标与规范,建立健全档案保管标准与制度,把资料的规格、格式、数量等方面做统一的标准化要求,把档案的立卷、标题、目录、时间等工作规范化。⑤其次, 要对管理员的工作进行监管,建内部控制机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位管理员,要摒弃传统档案管理“事中”监督的单一化管理模式,而应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立体化监督。在档案入库前要掌握库存情况,在档案的保管过程中,要发动员工的力量进行互相监督,促使管理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操作。在管理人员调动或离任前,必须对其所承担的保管任务进行全面检查,方能办理相关的调动和离任手续,最大限度的保护档案资料。第三,要把档案管理与绩效挂钩,对档案保管中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要与员工的工资、福利、职级等切身利益相联系。

3.4 档案的利用环节。收集、分类、保管等前三个环节为档案的最终利用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对电力系统而言,有效的利用档案,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才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⑥要广泛创新档案的利用手段,通过阅览、借出、交流、咨询等方式,把企业的电力技术研究成果及经营历程最大限度发挥余热, 推进企业的技术改进与自主创新。在档案的阅览中,要为创设良好的阅览环境,利用好检索工具;在档案借出中,要履行密级手续,制定相应的登记、借还日期、档案损坏处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使借阅档案的人员能够对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负责,杜绝企业档案的损坏和遗失。在档案的咨询中,要制定相应的指导咨询、检索咨询等相关机制,树立服务意识,最大限制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积极与其它电力企业保持联络与交流合作,建立与其它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取长补短,不断对自身的档案管理进行完善。

4 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强化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程序化管理,以其高效性、系统性为电力系统档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实施电力系统档案程序化管理,要切实抓好档案的收集、分类、保管、应用等四个环节,使之既相互独立,各尽其职,又密切配合,互相关联,最终使程序化管理的集约性与效能性在电力系统档案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析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J].青海电力,2007(1)

[2]肖莉.拓宽新视野创新电力档案管理工作[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0):24-25.

[3]黄磊.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0,(04):20-22.

篇2

1.1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基础上,能够自动分析原有数据,从而做出归纳整理,并对其潜在的模式进行挖掘的决策支持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从一系列复杂的数据中提取人们需要的潜在性信息。

1.2数据挖掘技术的方法

二十世纪末,计算机挖掘技术产生。其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孤立点分析。孤立点分析法主要用于对于特殊信息的挖掘。(2)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方法是在指定的对象中,对其价值联系进行搜索。(3)分类分析。分类分析就是找出具有一定特点的数据,对需要解读的数据进行识别。(4)关联性分析。关联性分析方法是对指定数据中出现频繁的数据进行挖掘。(5)序列分析。与关联性分析法一样,由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得出潜在的关联。

1.3计算机挖掘技术的形式分析

计算机挖掘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不同,数据收集的方法也就不同。在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形式分析的时候,主要用到:分类形式、粗糙集形式、相关规则形式。

2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信息管理

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挖掘技术,能够将隐藏的信息挖掘出来并进行总结和利用,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来,在充分发挥挖掘技术作用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档案数据的利用价值。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管理系统中,一般用到的方法为:

2.1收集法

该方法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对已知数据详细描述的概念模型。然后将每个测试的样本与此模型进行比较,若有一个模型在测试中被认可,就可以以此模型对管理的对象分类。例如,档案管理员就某事向客户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答案输入到数据库中。在该数据库中,对客户的回答进行具体属性描述,当有新的回答内容输入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对该客户需求分类,在减轻管理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2.2保留法

该方法是防止老客户档案丢失并将客户留住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发展一个新的客户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留住一个来客户的成本。在客户保留的过程中,对客户档案流失原因的分析至关重要,因此,采用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是必要的。2.3分类法通过计算机挖掘技术对档案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系统的划分,将所有相似或相通的档案进行整理,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被提取出来,提高了检索的效率和分类的专业性。

3档案管理引入计算机挖掘技术的必要性

计算机挖掘技术的应用,对档案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3.1对档案的保护更全面

一部分具有历史意义的档案,随着保存的时间不断增加,其年代感加强,意义和价值增大。相应的,利用的频率会随着利用的价值增加,也更容易被损坏从而导致档案信息寿命折损,此外,管理不当造成泄密,使档案失去了原本的利用价值,这种存在于档案管理和利用之间的矛盾,使得档案管理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挖掘技术的运用,缓解了这种矛盾,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2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

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引入计算机挖掘技术,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通过挖掘技术,对管理的模式有了极大的创新,工作人员以往繁重的工作压力得到释放,时间和精力更加丰富,在对档案管理的细节方面也就更加注意,同时也加快了对档案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速度,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广,对挖掘技术的运用,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在档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挖掘技术,使得档案信息保存的方法及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需要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时候,能合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挖掘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作者:莫德强 李晓辉 王林 单位: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篇3

1.1档案管理人员对基础工作不重视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较为繁琐枯燥,使得管理人员对此应付了事。在一些企业里对档案的认识程度不够,无法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将档案管理视为可做可不做,这就使得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缺失、分类不明等现象。档案管理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做的不好导致档案无法调取,就会对今后的档案整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1.2档案的分类不合理

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中出现分类不合理的现象,分类标准太过单一。有些档案在分类时致使简单的按照时间分类,完全没有考虑内容,使得在检索时非常麻烦常会检索出大量的档案。还有的档案页码标注不全,使得档案缺页或者排序不当造成档案的有效性下降。档案管理缺乏规范,使得档案管理混乱,在档案汇总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1.3档案的编号缺失或不准确

档案编号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在一些企业中档案管理还是按照传统的进行编号,使得许多新的内容无法准确表达。在档案管理中还存在这样的一部分档案,没有设计目录,使得很多档案无法被准确定义,丢失的部分无法确定,已经存在的部分无法排序,影响档案的分类和内容的确定。

1.4档案管理缺少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

在许多企业中档案管理人员多是年龄较大的,缺少年轻人,这种结构是不合理的。年龄大的人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很多高新的信息管理方法都无法理解和应用,无法正确使用新的档案管理系统。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年轻人对新事物学习快,探索性强,能更好的操作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档案管理系统的现代化。

二、如何加强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有效性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对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有效性都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要正确对待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切实的落实好每一步。

2.1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认识

在现实的工作中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重要性的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在观念上强化基础工作不容马虎。在实际操作中也要做到准确规范。在档案的分类,订装和登记等方面要严格认真,做到合理,有效。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高要求,在繁琐的工作中能坚持不懈怠是非常重要的。档案管理的好坏也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正规程度。

2.2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使其更正规化系统化

档案管理中重要的就是对档案进行一系列的分类整理登记。但由于档案管理不严密,从而影响了档案的分类和查找。不同的单位档案形式也不相同,档案的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需要各单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档案管理方式。将档案的分类和登入做的更细致,关键词区分更完善,就能大幅度提升查找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建立关联数据库,加速档案检索速度。一个完善系统的档案基础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系统高效运行的保障。当然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向着现代化发展的。那么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一套全面的档案管理标准才能规范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有了较高标准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管理会更认真,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查准率。标准一旦设立就要严格执行,否则就形同虚设。

2.3强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大多已经变成数字信息化。但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够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信息检索的准确性。若想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就要完善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在信息管理上要优化分类,将档案信息分类填写细致,在设置关键词时要准确,提高检索效率。其次在信息分类中要避免使用符号或意义不明的词汇,控制题名的长度。在设置检索信息时要优先一些新的档案信息,分清主次。同时丢失的档案也要标明,方便查阅。强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高档案检索的速度和准确率。既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处理系统那就要不断地进行更新,保持与现代技术的同步性,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2.4加大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档案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安全工作,在档案馆要安装摄像装置。管理人员要定期查缺补漏,做到档案管理心中有数。在管理工作中要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情况,避免损坏或丢失。只有将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准确严密。

篇4

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还需要利用专业的设备,只有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保证档案的合理利用。为了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做好基础工作,解决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保管系统,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保证档案分类的合理性,增加档案利用的途径,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1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馆中的资料越来越多,为了做好档案的存储工作,档案馆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档案馆的扩建工作,要增加档案馆的容量。我国很多档案馆存储的资料都比较杂,馆藏的数量比较大,案卷的数量比较多,而且时间跨度比较大。但是,一些档案馆采用的管理制度比较落后,有的档案馆仍然沿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制度,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任务就是单纯的对档案资料进行保管。很多档案管理员的专业性比较差,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掌握档案管理的技术与技巧,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而且服务热情不高,在工作中以不丢失案卷为工作准则,这使得我国档案基础工作水平比较低。

在很多档案馆中,都存在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有的档案没有目录号,存在一卷多册的现象,在档号设置时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有的案卷标题不规范,在制定标题时没有考虑案卷的内容,标题无法准确反映案卷的内容,这些标题一般都存在缺少基本要素或者要素设计不准确的问题。有的档案馆中的案卷缺少目录,案卷的标题无法涵盖档案的全部内容,在检索的过程中,不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而且会浪费用户较多的时间。有的档案还存在案卷页码不统一的问题,这样很难确定案卷是否存在掉页问题。有的档案馆组卷整理比较混乱,在排列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整理。还有的案卷薄厚不一,美观性不强,而且不利于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一般档案馆的建馆时间越长,其馆藏的数量越多,而且存在的问题也越严重,为了改善我国档案馆基础工作较差的现状,管理部门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 加强档案管理基础水平

2.1 做好普查以及档案整理工作

在对档案馆的案卷进行收集与整理时,需要做好全面的普查工作,要采取去糟取精的原则,对档案馆中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案卷进行剔除,要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与检查,做好档案的更新工作,避免出现案卷重复或者档案丢失的问题。在对案卷进行普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更新工作,要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还要保证档案的价值。

2.2 保证案卷整理的规范性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利用先进的设备,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后,档案整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案卷进行整理,要做好案卷的重组工作,保证案卷整理与存储的规范性。对缺少明确信息和编码不正确的案卷进行细致的检查,做到案卷的形式规范化。

2.3 统一分类号

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进行统一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应该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有充足的认识,加强校正工作的力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达到相对规范的效果。这也是为以后的计算机录入工作打好基础。

2.4 规范题名

和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分类号一样,对档案的题名工作也要重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规范题名,将模棱两可的档案归到一起进行后期的查证;将题名不规范不全面的档案进行检查和补充。尽量提高案卷题名的规范化要求,保证检索的查准率。

3 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3.1 分清主次

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人们对档案的查阅和研究的要求。对于庞杂的档案案卷来说,有些是利用率高,保管价值大的案卷,有些则是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的案卷。所以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在应用计算机管理的时候,对重要的档案优先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2 著录分级次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3 利用好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3.4 使用“关键词”

“主题词”虽然有规范统一的功效,却同时存在着查找繁琐、效率低的弊端;怎样取其利避其弊?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的做法。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靠思维归纳出提示主题内容的词汇、关键词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手工标引速度慢,计算机自动标引不准确的缺点,而且解决了主题词的词义含量问题缩短查找时间,提高效率。

档案管理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在收集与整理档案资料时,要做好剔除工作,对利用价值不高的档案,不需要将其存入档案馆中。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档案馆部门还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以及管理理念,一定要保证档案基础工作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档案馆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基础工作,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以及避免出现档案丢失或者档案标题不明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这样才能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98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国家经济的稳健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均离不开企业的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有效的档案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但是,现如今企业在管理档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知识经济特征

首先,知识具有必要性,它在企业运行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其次,知识具有丰富性、全球性以及先进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时期,知识具有间接性和匮乏性,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知识逐渐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网络平台中,知识逐渐融合在一起,它的应用价值被充分实现。在社会发展的传统阶段,知识形式单一,主要以书本、报刊以及文稿等形式呈现,现如今,知识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它能以文字、电子、图形、语音、光碟以及图像等形式呈现。再次,知识具有网络性。知识的处理方式、处理手段以及知识传播方式等均能实现网络化,以往知识传播主要通过广播或者电视等单一设备,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社会化、家庭化和工作化,人们身边随时发生着各种知识传播的现象。然后,知识具有管理性。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有效运用,因此,知识运用的过程即知识管理的过程。最后,知识产权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化的特点,能够实现创新型知识的保护,利用知识可以促进企业效益化发展。

2 企业在档案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传统管理问题

传统企业档案管理的重点主要投放在档案收集、整理、分类保存等方面,它的管理对象主要有事件、书报、记载、人事、物品存档、过程以及文件等;管理手段主要为纸质记录、分类存储于档案管理室。传统阶段的档案管理受限于技术手段,以“资料收集”“保存”“管理”“借阅”等工作为管理重点。在此期间,人们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借阅人数较少。传统档案管理在历史记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人可以此为依据满足工作需要。传统管理的具体问题表现为:工作内容较复杂,且耗时。在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中,由于企业档案资源较多、涉及内容较广,对这类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督促、监督以及编辑整理,而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档案管理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此外,档案管理还需要较大的保存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成本。

2.2 信息时代管理问题

2.2.1 分类方法传统

企业针对档案开展管理工作时,经常沿用传统的分类方法,且分类创新方法较少,分类管理规则形式化,这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脱离,当员工对档案进行目标搜索时,由于搜索难度较大,目标档案搜索经常以失败告终,即使搜索成功,也会花费大量精力。而往往搜索档案的人员并不是档案管理者,在未掌握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档案查找,会大大增加查找难度,会使档案搜集者失去查找信心。

2.2.2 网络化优势较弱

虽然现今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但大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者经常弱化网络化优势,当人们搜集档案、获取档案信息时,网络便捷化优势未能充分彰显,而管理者主要发挥了人工优势。

2.2.3 管理耗时、耗力

管理耗时、耗力与传统档案管理具有相同性,企业档案管理者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档案分类整理能力等较弱,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2.2.4 资料分类模糊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知识类档案是要与时俱进进行分类的,且并不是所有的分类都是一成不变的,某些知识经实践检验后,会再次优化、完善,这时就要及时进行修正、保存,然而部分企业在管理档案时存在分类模糊、不及时的问题。

3 档案管理与知识资源管理间的关系

知识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利用特定方式,管理知识从产生、发展、传递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这不仅能丰富员工的知识量、开阔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优化企业的工作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以企业知识为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是十分必要的,管理者在具备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相应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管理工作高效进行,才能充分展现企业的文化理念,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3.1 企业管理核心正向知识资源管理转变

企业知识具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显性知识,第二种是隐性知识。其中,第一种是指已经保存下来,具有可观、可读、可听等特点的知识;第二种是指未被保存,仅在脑海中、数据中以及行为中表现的知识。知识资源主要倾向于显性知识,因此,企业档案管理也就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提供来源,因此,知识资源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知识资源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且它作为企业发展的经营成果,具有较高的资产价值,因此,管理知识资源即是管理知识资产。

3.2 尊重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

知识管理规律指的是,促进企业知识动态变化的规律。知识管理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员工是知识的产生者。二是知识在企业环境中具有共享性。三是知识规范化后,能够得到员工的全面认可和支持。四是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是知识资源目标化的充分体现。五是知识创新,即对企业集体全面创新,它能改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方法,促进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3 现档案知识管理到知识资源管理的过渡

档案资源属于显性知识,且该知识资源已经经过标准化处理。因此,强化、管理档案知识这一知识资源时,理应从知识资源管理的角度入手,以实现档案知识管理到知识资源管理的过渡。

3.4 现实需要

知识资源管理后,企业档案知识会利用知识资源管理规律进行管理,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企业内部员工积极参与,形成规范的知识资源优化处理,将过去管理者一人管理转变为人人管理。其次,知识资源参与实际分类工作和应用工作,这能有效解决以往分类模糊以及应用不及时等问题。最后,应用了正确、规范的知识管理方法开展档案知识管理工作,从而减少了错误方式的应用。

3.5 实施性较强

档案知识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知识资源,它能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同时,这与档案知识管理规律相符,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生命力。

3.6 为企业提供价值

传统档案管理的最大价值在于历史记载性,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最大价值在于历史数据数字化。企业档案管理的实质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发展的利润空间。传统的档案管理受技术条件以及陈旧管理思想的束缚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实质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及时实现。

4 结 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档案管理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实现知识资源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化经营管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员工参与档案管理的责任感。知识资源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增强企业竞争力,还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能加快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娟,马瑜,左田原,等.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一种知识资产观[J].档案学通讯,2012(4).

[2]刘昕.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档案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

篇6

中图分类码: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引言

图书馆档案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档案的作用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档案管理的新思路,要从增强档 案管理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率,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更好发展。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

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有着较好的资源基础,在随着信息化的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也逐渐的凸显出其不足之处,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要得到重视,下面就对于这些问题纷纷进行阐述:

(一)档案数字化进程缓慢。在档案整体的结构上的不足档案数字化的进程缓慢,对于图书馆的馆藏文书档案相对的重大,尤其是一些业务档案,在这方面较为的丰富,档案的形 式基本都是纸质为主,在当今的信息化日趋成熟的今天,从量以及载体上就可以明显的发展,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与当前的发展不相适应,在整体的结构上的优势愈 来愈小。

(二)档案管理上操作不规范。在管理上操作不规范,在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的设施以及条件等都要比其它的一些部门滞后,这也是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没有得到足 够的重视造成的,有相当多一部分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方面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这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管理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也不能够有效的对于图书 馆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参考的作用。

(三)档案管理意识薄弱。许多图书馆都没有意识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工作人员主观认为图书管理就是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针对图书进行简单的文件分类,建立索引就可以了。更 糟糕的是一些领导经常在会议重点讨论了档案管理考核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实行有效贯彻执行,甚至放弃档案管理。

(四)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水平不高。目前的档案管理现状表明,从正规术语文件管理,没有完整的分类法可循,图书馆档案管理大多是按照传统分类方法,如数字法,子母法进行排序放置,而这 种管理方法绝大多数是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相对分类查找。由于档案管理机构水平不高,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分工不清,再加上一些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不固 定,服务质量不均衡,造成了档案工作发展滞后。有的图书馆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及其专职人员,最终导致图书馆管理水平偏低。

二、图书馆档案优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优化档案管理能够有效确保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图书馆档案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图书馆工作的原始记录,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经验,对图书馆人员编制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通过档案信息反映 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情况及其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图书馆发展的跟踪记录,图书馆的管理和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及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的真正目标。

(二)档案管理是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图书馆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自身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另外,对于读者服务工作的管理过程,能够进行详细记录工作,都是为未来图书馆进一步提升读者服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图书馆档案优化管理的措施

(一)优化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科学规划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优化图书馆档案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图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服务能力,不是几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单独做的很好 的,有很多档案材料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协调多方工作进行系统优化服务才行,在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保管期限表,文件和资料归档范围,明确保管 期限表制,分保管期间,评估文件,文件规范的符合法律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意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建设。

(二)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所谓图书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指的是图书档案信息的接收,传输,存储,以实现共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文件。在今天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数据库管 理系统也使得文件管理从传统到纸质载体转变为电子载体,档案管理员能够针对图书信息进行存档数据处理,有效开展图书业务管理,共同实现图书管理信息的协调 处理。

(三)提升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图书馆应设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注重员工的档案管理及其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尽量选择有着较高教育水平和业务经验丰富的员工。对于档案管理人 员,应尽量保持其工作的稳定性。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能够熟练掌握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精通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要充分认识到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 馆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转变其工作观念,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也应提高工作的严肃 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及时的准确地对档案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慢慢的开始退出了市场,这就要求要有着新的管理模式来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做好这一工作能够对于组织机构 的可持续的发展有着最为基础的保障,对于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发展能够对于自身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其中的一些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得到创新 加强,从而把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更现代化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篇7

当我国引入现代化管理的模式与先进理念之后,无论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与普遍运用,逐渐开始意识到了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与功能取向。一方面,在不断的实施档案管理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相关的匹配措施的研究与资源配置。在这种新的档案管理局面之下,有必要针对当前档案管理所面对的新情况,对其配套的归档整理分类问题及提升效率的技巧进行具体探讨。

1 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解析

1、内涵

不同的行业档案的类型、种类、数量、机密程度等也不相同。但是,从档案管理的本质来看,它的价值在于使数据、信息资源得到科学的管理,并能够在系统的管理中,方便保存、查询、提取、运用,以及按照管理程序进行的销毁等。因此,归档整理分类就非常关键。目前企事业单位、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档案管理体系,均有一定的培训,而且,已经将档案管理的归档整理分类作为了一个专门化的职能。

2、原t

从原则方面看,归档整理分类要求精准性、规范性。比如,精准性中,要求分类标准的准确、标识的简化、细则的清晰;再如,针对具体档案中的材料、价值的差异分析、等级划分,保管组织单位在不同种类中的对应性,目录的编辑、顺序的排列组合等。除了这些基本的原则之外,在归档整理分类制度、程序、装订,纸质、电子档案不同的运用形式,以及保存、转移、销毁等各个方面,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精准性、严肃性、规范性等。

3、注意事项

根据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及其归档整理分类现状、经验分析,应该注重在这个方面的可操作体系构建,这样就可以实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通过方法、流程使归档整理分类在秩序的基础上,逐渐的形成简化、快捷、便利的主要特征与表现,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功能与价值体现的最大化;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资源利用渠道,为进一步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治理提供牢靠的依据。

2 档案管理归档整理分类技巧

1、以整理程序为准

一般而言,归档整理分类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按照设计文件、文字材等进行进一步的项、子项方面的划分,这样在划分中形成一个制定程序的基础,然后,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要求,设计出一套与现阶段的档案管理改革相匹配的归档整理分类程序。而在分类方面,则主要集中于对方法的运用,以及技能的熟练性。具体来看,整理分类程序相对简单,重点是按照档案的性质、材料、种类、类型、对应部门等做好划分。程序与整理分类本身就属于一个密切关联的系统构成要素。因此,建议从这些构成要素出发,制订与其相符合的程序。比如,以科学归档文件的整理分类为例,一是对其进行收集,如在文字材料、设计文件的大类下,进一步从子项的外部、内部、会议,以及次子项等进行一一的对应收集、整理,再进行对应的整理、分类。再如,对于人事档案的整理分类,就可以按照时间、职能、级别等进行划分,然后,进一步整理、分类。总之,不同的档案管理对象,应该采取与其相适应的程序,但主要的思路应该明确,并坚持简化原则等。

2、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区别对待

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中有纸质、电子档案管理两种,所以需要区别对待。

(1)纸质档案

针对纸质档案可以按照传统的流程进行一些简化,在化繁为简之后,先进行一系列的收集、检查,然后,再按照原来的基本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类。这个方面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因为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在经过电子档转化的过程,已经实现了一次有序的整理、分类,所以,只需要在归档整理分类中细化、简化,保证其完整性、有效性、精准性即可;尽可能减少劳动要素中的资源浪费。

(2)电子档案

针对电子档案目前已经有了较专业的电子档案归档整理处理的软件,所以,在这个方面,重点应该放置在对于相关软件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并做好技术性的安保措施。

3、技巧与方法说明

(1)以材料流向、流量为导向提升归档率

技巧与方法的使用,应该与效率结合起来。无论纸质、电子档案,都可以按照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文件流向、流量进行归档率的计算,并针对性的安排归档整理工作的投入比例。在这个方面,可以透过建立的数据库、运用频率进行数据图表的制作,根据流向、流量趋势图谱进行进一步的归档率提升。

(2)透过职能确保范围、期限

不同的职能,所处理的档案归档、整理范围也不相同,但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划分不同的阶段,在明确数量、种类、类型、完整度、内容等基本要素的条件下,以机构、编制、职能设计出具体的方案,从而让机构的工作职能能够有理有序的体现在归档整理的范围、期限之内,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针对性的整理分类,提高效率。

(3)以“主体”为旨归的归档法

所谓以主体为旨归,指的是在从机构或组织团体本身出发。比如,以学校的档案管理为例,其中的归档整理分类,就可以透过“以我为用、以我有用”的主导原则,尽可能从其功能、价值、应用方向,进行具体的归档整理分类。可以理解为从用途的角度进行划分,有助于提升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4)行业标准先行,提高整理质量

行业标准导向的直接指向是整理质量问题。所以,一方面,要明确相关的国家管理规范、条例、细则;另一方面,在纸质、电子档案整理中,按照行业的基本标准,进行整理、立卷等。具体看,如文件材料之间的历史性联系、保存价值、分别立卷,还需要注意时间性、秘密性与非机密性等。

(5)归档范围、分类方案密切结合

目前来看,传统的纸质档案归档整理分类主要用于保存、核对;而电子档案则倾向于利用方面;所以,需要运用好计算机文件整理,如范围、方法的融合、代码表的编制等。在这个方面可以推荐使用南大之星软件,因为它在目前的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反响较好,也能够满足现阶段的电子档案归档整理分类的基本要求等。

3 结束语

由于现阶段的归档整理分类因档案管理整体革新还处于量变的过程,所以,可以透过对相关的技术性解析,提升归档整理分类水平,为档案管理质量与水平提供更好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一方面可以按照系统论的理论思路与框架,构建起归档整理分类的可操作体系,使其与目前的档案管理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分纸质、电子档案的形式、用途、功能及现阶段的利用情况方面,按照上面所说的五个提高质量与效率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整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余红叶.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的创新模式与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4(05).

[2]章洁.浅谈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档案与建设,2013(10).

篇8

1.1 环保档案的内容

环保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音像、图片、电子文档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

1.2 环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环保档案管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时,对环境保护工作过程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立卷归档和检索利用的一系列工作。环保档案管理的对象是环境保护文件资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载体。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一方面,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经过收集、加工和传递,以环保档案的形式进行管理和保存,是有价值的环保信息资源,是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环境保护目标控制的客?^依据。另一方面,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归类,形成环保档案库。当工作需要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完整资料,迅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 环保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工作不充分

目前,环保单位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场地受限、资金分配差异、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导致各环保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极不平衡,进而使得档案资料分散,信息不全。

2.2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环保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中,尤其在基层环保部门,却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尤其是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当前信息化时代,专业的档案人员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管理业务,还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技术,使用计算机管理环保档案,这给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

2.3 环保档案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环保档案具有信息来源太多、信息量巨大、信息累成复杂等特点,信息管理难度大,因而对信息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统一健全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使的档案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方法还是在档案文件的分类、编码、处理流程、归档等方面都缺乏依据。另外,由于靠层层上报汇总,缺乏管理,造成资料分散、信息不全,不能及时转化为决策依据,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3 完善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 提高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首先,分管档案工作的主要领导要有足够的认识,要为实现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条件,投入一定经费,配备档案现代化管理所需设备。其次,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克服传统保守的习惯,破除应用现代化管理的畏难情绪,要有实现环保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思路,加强相应的业务学习,对传统档案管理进行革新和完善。

3.2 建立现代化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进展的必定走势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它的制定和实施,必将给档案工作带来长足的进展和巨大的变革,因此,要加速标准规范的制定,积极组织贯彻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颁发的《中国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规范》、《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为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档案工作、科学地管理环境保护档案、统一环境保护档案分类检索、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的分类检索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其分为九大类,作为统一的微机信息管理分类标识,符合环境管理职能和环保档案的特点[2]。运用《环保档案分类表》(简称)分类类目标识,我们必须熟悉并了解环保档案分类表分类类目标识所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做到信息分类符合环境管理职能,保持各种信息的有机联系,便于微机信息管理。

3.3 加强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现在社会上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现代管理人才,档案工作更如此,尤其是缺乏既懂微机技术又有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有的单位虽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设备,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结果微机仅起到条目输入、统计等简单功能,极个别的还使其常年闲置,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在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中应有的全部功能,因人才缺乏而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开展,所以环保档案要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否则环保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能难以实现,这是前提条件。实现环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相应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至少要做好 3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对环保科技知识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的掌握,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环保科技文献编撰难以开展;二是掌握相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由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趋向统一和现代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分化的现实决定的;三是掌握计算机、微缩、复印、网络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

3.4 加强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物质基础建设

篇9

(一)失业职工基础档案管理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因为失业职工具有流动性强、分散性大的特点,所以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间,

自己和所在的单位都是一种忽视的态度,因此就使得失业职工的档案记录消息和内容不全面,时有时无。而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内容要求,在实际的考察中也没有去全面了解职工的工作经历、状况等,这对于单位以后计算员工工龄、调整薪水、养老保险的办理来说,都是有影响的。

(二)失业职工档案管理制度目前还不完善

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大部分企业都在追求的目标,对于员工的档案管理比较忽

视,还没有建立起深刻的档案管理的意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把目光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产品的市场营销上,在看待失业职工的档案管理上面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种不在乎的态度。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和企业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既然员工已经离职,那么企业就不必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负责失业职工的档案管理。因此,在对于失业职工档案管理中,大多数企业都比较敷衍,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达到失业职工档案管理的高质量。

(三)失业职工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第一,失业职工的档案填写都大致相同,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明确,材料内容还比较分散。第二,失业职工档案移交的不及时,操作流程不规范。比如说,有的人已经跳槽去了新的事业单位,但是其个人档案并没有随之离开。第三,因为档案管理的不规范,导致有些人“钻空子”,利用这些漏洞来伪造虚假材料。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失业职工档案管理的真实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基于失业职工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科学的管理失业职工档案

在管理失业职工的档案时,要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分类、排序和统一编号,同时要建立起全面详细的目录和台账。专门成立一个档案库房,使用不锈钢的存储柜来放置档案,能够有效的防水、防火、防盗、防止档案生霉、灰尘侵袭、蛀虫叮咬等破坏性的现象出现。还要引进科学的档案保护技术,让档案能够更加完整无缺的长久保存下去。

同时,学会将失业职工档案数字化,借助信息技术,将失业职工的档案事无巨细的保存在数据库里里面,能够随时调动和检索,方便日后的档案统计工作。创建增加版块,每当多一个失业人员的时候,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添加一个版块,来存放失业职工的信息。这样的方法,能够促使失业职工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化,紧跟时代的脉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借助信息技术,方便档案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全球化已经在逐步实现。在进行失业职工档案管理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比如说传统的失业职工档案管理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员工的个人理解划分标准,每一个员工的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就导致在分类的时候出现偏差,影响了档案分类的质量,从而阻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根据关键字和主要内容,让系统进行自动分类,不仅大大节省了分类时间,还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实现失业职工档案信息化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随时为需要档案这提供便利。

(三)规范失业职工档案管理的流程,提高服务性

篇10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一、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我国现代的人事档案管理涉及到的信息不断增多,信息的载体也日益多样化,造成传统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一般都是由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直接进行档案数据的更改、补充,很少由当事人参与。当事人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知情权缺失,以致部分材料失实。其次在档案的管理上,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才拥有人事档案的管理权。私营、民营企业只能把人事档案放在人才市场。使企业不能及时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变更,以致档案管理落后。

(二)管理方法不健全。

人事档案管理应当实行“档随人走”的管理模式,但是现今社会中,企业间人才流动现象普遍,档案的管理变成“人档分离”。 人事档案多年来采用传统的十大分类制,一份材料归属什么种类常常存在许多主观因素。近年来,虽然采用了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但也只是采用电脑进行目录录入,并没有带来管理方法质的飞跃,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

二、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管理的作用

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之路,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保护重要原件。

通过计算机对档案原件进行数字扫描,之后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收藏、管理和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避免档案原件因多次使用而损坏,并降低和避免重要资料丢失的风险。

(二)一体化运作。

所谓一体化运作,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计算机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平台。只要一方进行人事档案的维护操作,其他各方都可以得到同步的数据更新,大大缩短了人事档案调用的时间,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体化运作。

(三)快速检索。

以往进行人事档案信息的查询检索,主要是通过手动翻阅,经常是花费了大量时间,翻阅了大量档案还是找不到所需资料。而信息技术利用现代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数字化的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存储与查询可以在瞬间找到。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

时代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是这样,不能恪守陈规,应该主动突破旧规则对档案工作的限制,探索和分析更适合现如今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一)推进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形象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当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二)创新认识档案管理的理念。

作为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更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引进一下现代化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对档案管理硬件上提高,为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高效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档案管理体系,对档案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处理。

(三)人事档案内容的创新发展。

针对人事档案的内容,也应该进行一定的创新,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一般包括政治面貌、工作经历、学历、职称等,当时却很少会涉及人员的工作能力、特点、业绩等,在对档案内容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这方面进行发展和完善。档案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信息载体,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但更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性质、职业特点、社会评价等等,我们应该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人员属性,对档案进行重新定位,提高档案的价值,更大程度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管理机制的创新。

人事档案管理应当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体制,围绕这一中心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强化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定期检查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其次,建立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对人员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充分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人事档案管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四、结束语

人事档案管理创新不只是管理技术上的创新,也要从制度上、思想上去创新。信息技术可以做到管理技术上的创新,但它也需要制度的维护,思想的重视。文章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分析,从而引出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为档案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人们利用档案提供方便。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开发区管委会)

参考文献:

[1]尤晓敏,万季芳.信息技术在机关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7):35-35.

[2]周喜强.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1,(3):13-14.

篇11

1.1 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料

烈士档案管理一直将“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作为工作宗旨。为充分发挥烈士档案的社会价值,可将烈士档案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受教育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革命先烈产生崇拜敬仰之情,这样一来有助于弥补以往过于生硬的教条式教育弊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1.2 是编制各类宣传教育资料的重要依据

烈士档案管理需要收集整理与革命烈士相关的各项资料,这些资料具备历史真实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而当前有关革命烈士的个人传记、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在制作这些宣传教育类作品时可充分借助烈士档案资料,还原出更加生动真实的烈士形象,实现烈士档案的宣传教育价值。

1.3 是促进革命烈士纪念馆发展的有力保障

烈士档案管理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纪念馆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烈士档案管理的直接影响。为促进纪念馆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烈士档案管理工作为基石,收集、整理、陈列烈士档案资料与遗物,增强纪念馆的发展能力,发挥纪念馆在宣传革命烈士精神方面的作用。

2 烈士档案管理的实践做法

2.1 提高烈士档案管理重视程度

烈士档案管理人员要认清楚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过去被动式收集档案资料的做法,采取主动走访、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更加全面的资料信息,补充烈士档案材料的空缺。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对烈士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专项经费,为烈士档案管理人员扩大资料收集范围,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不断提高烈士档案管理水平。

2.2 做好烈士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

由于烈士档案的组成材料种类繁杂,因此,在对此类档案进行归档时,可采取随时收集的方法。烈士档案是机关文书与人事档案等的结合,但它的收集方法却与机关文书和人事档案的收集方法有所差别。故此,在对烈士档案进行收集时,应依据我国现行《档案法》的规定要求,确保烈士档案的完整性及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出烈士的革命事E,具体收集的资料内容如图1所示。在对烈士档案进行整理时,应当按照档案的形成规律及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可采用文书档案的分类方法和人事档案的归档形式完成烈士档案的整理工作。大体上可将烈士档案的分类编目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按照每个年度出现的烈士及其居住地分类;其二,根据烈士生前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分类;其三,按机关文书档案分类编目形式,当该年度出现烈士单独组卷时进行统一编号对不同载体进行区分。

2.3 加强烈士档案保管

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对烈士档案的管理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档案法》的规定作为指导依据,加大对烈士档案的保管力度。烈士档案应统一保管,并接受同级部门的监督,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档案收集,并确保收集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免影响后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有关的要求及措施加以落实,从而使烈士档案保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由于烈士档案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故此必须对其进行专门的保管。组卷应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进行装订、分类,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不同载体、门类和保管期限的烈士档案,应分别排列,统一编号,这样便于查找利用。此外,应对烈士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并加强保管场所的防火防潮防尘防蛀等工作,为烈士档案的安全提供保障。

2.4 建设高素质烈士档案管理队伍

烈士档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和水平,为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烈士档案管理队伍,从而使其更好地胜任烈士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应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可定期组织培训班,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提升工作水平。同时,要让烈士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树立创新意识,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相关的信息网络,将原本纸质的烈士档案转变为数字化档案,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服务对象,满足社会需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烈士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主动参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到对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熟练运用,为烈士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3 结论

总而言之,烈士档案是革命烈士英勇事迹和光辉形象的真实见证,是宝贵的历史资料。为了更好地褒扬先烈、教育后人,必须加强烈士档案管理,从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环节入手,构建起烈士档案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烈士档案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烈士档案管理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 焦宏伟.重视烈士档案工作 推进爱国主义教育[J].现代交际,2013(07).

[2] 蒋会兰,刘秀娟,陈从会.浅谈烈士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15(11).

篇12

一、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细致性的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档案是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程中形成的专业档案资料,有其专业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国土资源档案信息量大,种类繁多,既有综合类档案,又有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监察、地矿档案等十大类。国土资源档案对依法管地,合理开发用地,解决土地纠纷,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作用巨大。经济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用好土地档案,会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用好档案,也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如何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是国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国土管理档案是搞好国土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和利用水平,对国土档案管理工作者非常重要。

二、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偏见。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琐碎任务,只要领导找资料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就行了。在工作中,也常常表现出办事态度较差、工作积极性消极、工作拖沓、工作不细致的现象。(2)档案归档工作不完善。国土资源局是业务性较强的单位,领导往往只重视业务质量,土地交易档案、地籍档案,片面地认为文书档案归档与否关系不大,档案意识不强。比如各科室使用的设备档案,设备使用说明书大多在科室里使用,不愿意归档。还有年终文书人员整理档案时,常常出现附件找不到的情况,该份文件就根本无法归档。(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长期的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加上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下降。此外,对于档案管理的培训学习机会少,一线从业人员很多职业业务水平不高,跟不上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步伐。(4)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普遍存在档案室设备简陋、设备陈旧的现象,部分单位不能修建专门的档案室,控温降温设备不健全,导致很多档案损坏,不能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给查找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三、加强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建议

(1)要进一步落实“”建设,通过阶段性的学习有计划的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服务意识。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宣传传达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各级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足够的经费、环境、设备的配备,并通过阶段性的检查和激励制度监督与促进并进,抓好国土资源档案工作的开展。(2)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劳动量比较大,而且繁琐,因此需要加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将必要的档案建设工作与日常国土资源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细化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要建立好档案管理体系,将分散的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存档管理。在收集的过程中,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档案的重要性、时间前后、成文日期、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原始性。国土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种类较多,专业性强,情况复杂,我们根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各类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规范完整。保证各类文件材料不疏漏不缺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国土档案进行分类,按分类内容建立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内容数量等有全面了解。根据国土管理档案的内容情况,建立档案管理分类大纲,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案分类方法。按内容分为十大类:综合类、计划财务类、地籍管理类、土地利用规划类、建设用地类、土地监察类、宣传教育类、声像材料类、矿产资源类、其他类。按分类情况,对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卷,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3)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勤为本,无私奉献,不断培养实干精神和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档案部门也要积极加强各项业务培训、实地培训、分类培训等多种方式,还可创造条件邀请档案学专家学者来本地讲解新的或重点档案业务知识。安排专职档案干部定期或不定期上门进行业务指导,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注重收集、整理、保管等方面的分类指导,同时接受档案员的业务咨询。积极组织与其他单位的档案员相互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4)加大档案管理投资力度,根据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阅档室,配备档案密集架、温控设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篇13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观念薄弱。新闻媒体曾报道过,某大学有24名研究生档案无缘无故失踪,而且两年内校方并未给学生任何通知,直至学生毕业才发现本应校方保管的档案失踪。经过某大学的档案部门的调查及翻找也未能找出学生的档案。档案的失踪成为了学生们的就业最大障碍。其实从这个例子上就可以看出,高校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观念相当薄弱。档案管理人员不能从本质上重视档案的整理与保存,从而导致档案的失踪及学生的不知情。其实为何档案管理问题频发,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观念的薄弱,责任心不强。所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观念薄弱也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未能有效对高校人事档案进行利用,导致资源浪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普遍应用就是因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于高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的人事档案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的利用资源,按照规定制度去使用档案资源,但往往许多高校的档案还处于一个形式化的层面上,未能真正的利用档案资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高校人事档案无相关备份,一经损毁无法修补。许多的高校人事档案并无相关的备份,正常来讲,相对比较重要的高校人事档案应该有正本与副本,来保障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室是一个安全隐患比较多的地方,容易引发失火或是水灾。高校许多人事档案一经损毁便无办法修补,像一些活动经历和申请表都无法补办。这个问题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之中也比较常见。5.有些高校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运维不当。有部分高校采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管理人事档案,更新管理方式是个很好的范例,但同时也要注重人事档案的管理安全。例如某企业运用厂家东方飞扬数字化档案管理,由于使用不当导致了内网信息泄露等诸多问题,最后采取了更改所有客户信息密码加强信息存储技术的方法。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很好地方便了高校管理,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是高校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新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

1.强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性。高校人事档案经常出现丢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不够规范、随意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所以针对于此类问题我们要制定严格的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相关的具体制度我们可以借鉴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像《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对于人事档案的调取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归还。”所以严格的工作条例不仅仅能够提高这些人事档案的管理安全性,还能够通过严格的方式来保障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及权威性,不允许随意篡改。档案的重要性也都源于此,所以强调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性至关重要。

2.细化整理类别,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专门性及集合性。通常整理高校人事档案一旦档案过多,分类不够细就会给档案的翻找增添麻烦,所以细化整理的类别对于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专门性及集合性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工作单位性质、职责专业、人员管理权限、职务级别及影响程度甚至是政治面貌、在岗情况及载体形式来进行收集分类。高校人事档案的分类被细化,其专门性以及专业性就会被凸显出来,从而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

3.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及人员配备。当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断细化的同时,也是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了应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断升级,人员的配备应该更加完整。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大都是设立一个档案部,只配备一到两名管理人员,有些高校甚至并没有设立专业的档案部门与管理人员,仅仅以教职员工轮班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在此类管理方式的背后不仅仅体现了高校的档案意识的薄弱面,也体现了目前普遍高校在档案管理这方面的人员配备情况。提高人员配备不仅仅是增加相关管理人员的数量,并且阶段性地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管理人员的专业档案的管理水平。及时进行培训也有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进步性与时效性,从而提高其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在进行人员配备的同时,要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责,防止档案管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或是含糊其词的情况发生。所以做好工作划分及人员配备,是有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的。

4.升级相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上不仅仅要采取传统纸质档案的模式,也要适时引进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及软件上要做到实时性、高效性及安全性。不断进行更新与升级,不仅可以有效的为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规避一定的风险,并且大大减少了人物、物力、财力的耗损,提高高校人事档案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无论是从整理收集资料、查阅档案或者是调取档案来说,都是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并且是十分便利的。也是一所高校紧跟时展的重要体现,更是可以从侧面推进校园整体性的数字化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