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0 10:26: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化工设备发展趋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0 引言
在我国石油资源中,炼油工业必须走向深加工的路线,这是由于我国原油大部分偏重,且轻质油品含量低所决定的。近几十年来我国催化裂化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油量也不断提升,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我国在催化剂的制备方面也有很大进步,甚至在许多方面都超过国外的先进水平。
我国石油资源中,原油大部分偏重,轻质油品含量低,这就决定了炼油工业必须走深加工的路线。近十几年来,催化裂化掺炼渣油量在不断上升,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产催化剂在渣油裂化能力和抗金属污染等方面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的水平。在减少焦炭、取出多余热量、催化剂再生、能量回收等方面的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1 现代催化裂化工艺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
催化裂化是最重要的重质油轻质化过程之一,这是因为:热裂化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焦化适合减压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先进,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但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高,氢气来源有困难。因此催化裂化成为了油轻质化的主要手段。商品汽油有80%、柴油有33%是来自催化裂化技术的。同时我国原油加工能力每年2.7亿吨,其中催化裂化超过1亿吨/年。
催化裂化是现代化炼油厂用来改质重质瓦斯油和渣油的核心技术,是炼厂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影响催化裂化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原油价格、满足环保要求、新燃料规格、石油化工原料需求和渣油加工。
环保法规已成为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已从简单解决诸如汽油、柴油、液化气、抗金属等其中的一、二个问题转向要同时解决多个矛盾的组合。
1.1 我国催化裂化设备工艺技术现状
1.1.1 我国催化裂化设备工艺的技术水平
我国由于在催化剂细粉流化态技术的发展,两器结构出现多种形式的组合:带外循环管的烧焦罐高效再生、带预混合管的烧焦高效再生、带预混合管的烧焦罐再生、管式烧焦、后置烧焦罐两段再生、高速床两段串联再生、并列式两段再生、同轴式两段再生。与此同时,高效雾化原料油注入系统及急冷油控制提升管中部温度(MTC)技术、新型Y型结构的提升管出口快速分离结构、新的汽提段结构和分段汽提也相继应用于工业装置,另外还研制了灵敏度高、推动力大的耐磨冷壁式电液控制滑阀,高热阻单层和双层耐热耐磨衬里、无泄漏盘式三旋单管,卧管式三级旋风分离器,高效旋风分离器,油浆旋风除尘和烟气能量回收机组等一系列具有先进水平的新设备。
1.1.2我国催化裂化设备工艺催化剂的技术水平
我国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科研开发和生产是从60年代开始的,多年来在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各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我国原油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走深加工的路线,催化剂研究开发的指导思想即为多加工渣油为目标。开发的催化剂较好地满足了不同的需要,达到了多掺炼重油,多产轻质产品的目的。
1.1.3我国催化裂化设备工艺与国外先进技术的比较和差距
尽管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催化裂化设备工艺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并为世人瞩目,但基础的薄弱、投入的不足、自主创新技术的缺乏、设备的落后、管理机制的陈旧、劳动生产率低等诸多因素,仍导致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和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不少差距。
(1)催化剂性能
我国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国外产品相比,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水热稳定性等性质均在同一水平,各有千秋,而且配方基本相同,均采用超稳Y型分子筛、高岭土和粘合剂制成。国产渣油催化剂具有更好的重油裂化能力,抗金属污染,优良的焦炭选择性,并且在催化剂单耗上也低于国外。我国开发的催化裂化家族技术所用的催化剂具有世界水平。催化助剂,特别是环保助剂与国外差距明显拉大。多功能型助剂在国外已工业化,如NO还原和CO氧化助剂、脱SOx剂等,国内只有CO助燃剂在工业装置上应用。
(2)催化剂生产技术
我国裂化催化剂生产的规模经济不如国外,只有20~30 kt/a,使成本处于劣势。国外催化剂厂生产规模为每年十几万吨至几十万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催化剂经过三年奋斗虽然已经取得了“三个95%”的成果,使生产技术与国外差距缩短了一些,但仍存在催化剂制备的原材料不稳定、不精细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在原材料的处理和加工、成品的储存、调配和包装上,需要继续完善并改造。
(3)催化裂化装置运转水平
我国催化裂化装置运转水平不高,表现在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有明显的差距包括: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高、催化剂单耗高、装置加工损失率偏高、开工周期短、装置利用率低等。
(4)汽油辛烷值较低
国外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全馏分平均为MON 80.5,RON 92,最高MON 83,RON 96;最低MON 78,RON 89。我国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MON为78~81、RON为88~92;大部分加工石蜡基原油的厂家,FCC汽油MON一般为78~79,RON在88以下。这将给汽油升级换代带来困难。
(5)我国企业平均规模和单套装置能力偏低
全球催化裂化单套装置平均规模为2000~3000 kt/a,我国为900~1000 kt/a。
(6)工艺技术及设备制造、自动化技术水平不高
国内MSCC类的新工艺需下功夫加以开发应用。进料喷嘴尚需进一步改进和正确实用,直联封闭式旋风分离器、多段汽提以及混合温度控制、分别进料的技术国内尚是空白,有待开发。催化裂化装置设备和自动化水平较低,研究开发能力不足,工程能力不强。计算机在线、离线调优,先进控制及专家系统等的差距更大。
2 我国催化裂化设备工艺技术发展前景
基于我国原油资源的特点和催化裂化在二次加工能力中占绝对比重的现状,未来催化裂化工艺仍然是我国重油轻质化和生产汽油的主要加工技术。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现有工艺、催化剂、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现有装置的改造。催化裂化装置将会在高苛刻度下运转,尽可能掺炼更多的渣油,实现炼油工业尽可能低的投资把原油转变成符合环保法规要求的石油产品。提高催化裂化设备工艺的综合技术水平,缩小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同国外大公司竞争的能力。
2.1 催化裂化设备工艺技术发展目标
以环保和市场为导向,继续完善和开发重油催化裂化和催化裂化设备工艺家族技术的工艺和催化剂,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重油加工能力,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渣油裂化催化剂。“十二五”期间,大幅度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通过对工艺、催化剂的改进以及装置的改造,达到催化裂化装置在少投资,快见效前提下,生产符合新环保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提高催化裂化设备工艺技术对市场需要的适应和调变能力,降低催化裂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到2015年,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和对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进一步限制,催化裂化工艺在提高汽油辛烷值方面的作用将下降,将会发展成为生产汽油和组分以及为生产汽油调和组分提供生产原料的手段。逐步调整原油加工工艺的结构,为炼厂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满足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3 炼油厂内地位持续提高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油品的需求量也同步增长。202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预期超过4亿吨。在新建炼油厂和扩建老厂的加工流程中,催化裂化装置能力占原油加工的比重虽较过去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以上。加氢裂化装置能力有所上升,但一般在10%左右。国外新建加氢裂化装置能力和催化裂化的比率大体也在0.3上下,即使在多产中间馏分油方案时催化裂化还是重油加工不可缺少的手段。新设计的大型全加氢炼油厂十分罕见。所以可以认为催化裂化工艺在21世纪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2.4 催化裂化工艺已成为炼油与化工之间的纽带
固然催化裂化工艺是在多产汽油的环境下被催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适合形势的需要,利用这项比较灵活的重油加工工艺也能同时生产若干化工产品。早期的化工产品当推丙烯,产率一般为原料的4%。后来提高了裂化反应苛刻度,采用新型沸石催化剂,丙烯产率就能达到15% 或更多。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发的号称催化裂化家族工艺的DCC、ARGG等工艺为此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国又在催化裂化工程技术框架上,开发成功用重油生产乙烯、丙烯的HCC、CPP等新工艺,“三烯”产率达40% 以上。与此同时,部分汽油中烯烃环化脱氢,连同原料中侧链断裂的单环芳烃一起构成汽油组分中的高浓度芳烃。如同管式炉裂解制乙烯副产的汽油一样,这一芳烃资源将会被利用。当然常规催化裂化汽油的进一步深度裂化也可增产丙烯和芳烃,催化裂化汽油的芳构化也是增产芳烃途径之一。由此看来,催化裂化工艺已成为炼油与化工之间的纽带,是今后炼油―化工一体化的核心。
3.5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出台的政策
我国目前原油加工工艺中催化裂化占有的比重具有绝对优势,82%~85%的汽油组分来自催化裂化,加工工艺结构不合理。在国外此比例虽因地而异,但一般占30%~40%。从长远看,应改变我国原油加工工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为此,还要尽可能地发挥催化裂化加工技术的作用,加之催化裂化加工方式具有灵活性大,装置投资和操作成本相对不高的优点。所以还应强调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生产清洁汽油,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催化裂化还可成为提供化工原料的重要途径。
3 结束语
本文从长远角度探讨催化裂化设备工艺的发展前景,从当前炼油工艺发展和炼油厂改造与建设情况观察,催化裂化仍居重要地位,并未因生产清洁燃料的苛刻要求而止步不前。今后20年到40年,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逐渐普及,炼油厂将生产以饱和烃为主的轻质燃料,届时催化裂化工艺与下游工艺组合仍旧可以胜任,催化重整汽油将退出舞台。催化裂化的任务不单纯是生产汽油,更具有长远意义的是它将成为今后炼油―化工一体化的核心,催化裂化设备工艺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一、我国化工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对化工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矿山供电系统及化工生产系统中开始引入可靠性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模型。之后,陆续对化工机电设备的某些部件开展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现有工作只从理论上对个别零部件的可靠性维修进行了初步探讨,或基于经验对一些故障现象作定性分析。目前尚未对化工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缺乏对煤矿机电设备及其元部件可靠性、维修性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化工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策略的确定都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在化工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国化工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煤炭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笔者认为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国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设备维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
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的管理之中,系统工程技术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实际的应用性也是非常的广泛,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能够给予充分的认识,通过实际的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来实现其价值以及核心的实际发展趋势,最终实现实际工作的不断健全。系统工程主要是将数学、信息学以及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在传统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来实现现代管理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以根据化学生产的实际流程来对于化学设备的实际放置的位置以及具体的次序来进行科学的设定,通过相对合理性的布局来实现占地面积的减少,同时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设备运行中所需要消耗的实际成本。还可以利用库存理论、排队理论等科学的理论学说来对化工设备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以及科学的调配,通过更加科学而合理的配件计划的制定来对化工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能够面对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进行及时性的补救。
1.2网络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通过网络技术能够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精细化,进而实现管理效益上不断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不断的提高,实现生产以及建设成本上的不断降低,进而实现化工企业在生产效益上的不断强化,实现工作效率不断的提高。通过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为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提供便利,实现管理技术上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实现资源上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计划工作周期的不断缩短,进而不断的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实现化工企业在经济效益上的不断提高。此外,网络能够实现管理中需要人员数量上的总体确定以及具体的调配,这就样就能够实现人力资源上的合理培养,通过人力的充分利用来实现损失的降低,实现人员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平衡性。
1.3计算机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
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的实际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施工能够实现化工设备管理上的自动化以及科学化,还可以借助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实现实际问题的解决,实现管理效益上的不断优化。通过设备管理水平上的不断优化能够实现总体生产效率上的更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相关数据的科学处理以及分析,制作出更加直观、科学、完善的数学报表,进而为后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保障。总之,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效率的保障,同时还为化工设备的实际维护、故障排查以及维修管理等工作的进行提供重要的便捷性的保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技术上的避免,实现化工设备管理中所存在的故障实现快速的并且非常准确的查明,针对实际问题来进行维修对策的分析,使得总体的维修工作更加的具有便捷性以及效率性。
1 机械密封特点
化工设备机械密封具有很多优点,如设备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化工设备的正常共作,也正因此机械密封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但是机械密封的不足特点如密封故障问题将对设备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因此,为了更好的在化工设备中进行机械密封,需要对机械密封做出评价,依据此,采取合适的措施。
2 影响化工设备机械密封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泄漏率问题
对于化工设备机械密封而言,泄漏率问题对于评价化工设备密封性能具有直接的作用。化工设备机械密封的泄漏主要通过静止环与压盖的泄露、压盖与壳体之间的泄露以及旋转环与静止环之间的发生泄露。泄露问题越严重将直接反应密封性能越差,因此,对于化工设备机械性能泄露率需要深入的研究。对于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泄漏量的求解,可以根据经验公式求出,具体公式参考公式1。
公式1
式中:Q表示泄露率(cm3/s),dm表示密封面的直径大小(mm), 表示密封的压力差(Pa),η表示流体的粘度情况(Pa*s),v为流动速度(m/s),b为密封面的宽度大小(mm),C为常数,p为密封面的压力(Pa)。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判断出机械密封面的泄漏情况。
2.2 化工设备机械端面结构设计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化工设备机械面特别是密封处容易聚集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一般具有腐蚀性,同时机械密封处的密封胶也是具有腐蚀性的,容易结晶。这样的话,如果化学物质或者密封胶在机械端面出现结晶,如果结晶的物质渗入到端面结构中,会造成机械端面遭受磨损,这样就容易出现泄漏情况,对化工机械设备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端面结构需要作为很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
2.3 机械设备安装检修问题
由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化工设备需要具备抗腐蚀性问题,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正常工作。进行化工设备机械性能密封方面,密封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依赖于安检人员对设备的检修或检测情况。经常性的检测机械设备,将会及时的发现潜在的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可以减低腐蚀性物质对机械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破坏,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情况。一个优秀的安检人员不但可以查出问题,而且可以对一些潜在的还未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排解。因此,在对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评价过程中,机械设备安装检修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2.4 摩擦功以及摩擦系数
化工机械设备在出现问题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设备摩擦现象的发生,摩擦功以及摩擦系数问题可以直接反应化工机械设备当前的工作负荷情况,根据工作负荷情况可以很清晰的判断出当前机械设备的工作以及密封情况,因此,对于化工设备的密封情况来说,摩擦功与摩擦系数都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3 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评价
为了更好的对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评价,需要结合数学方法,对机械密封性做出判断,通过判断结果,做出有力的改善。对于机械性能的评价,可以对机械密封性能做出综合评价基本模型,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知识,考虑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考核,做出评价。具体考核方法见公式2。
其中:
R—代表影响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参数;
Sj—表示参数所占的权重情况;
—表示参数影响因子;
—表示每个参数的名称等信息;
j—表示不同参数的序号。
根据公式2,然后选取合适的影响参数,影响设备机械密封性能参数主要包括泄漏率问题、断面结构设计、摩擦功、摩擦系数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子问题,具体见表1。
表1 影响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参数
影响机械密封参数 参数因子
泄漏率问题 0.3
端面结构设计 0.26
摩擦功 0.24
摩擦系数 0.1
其他影响参数 0.1
根据这些参数以及参数对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因子,可以做出模糊数学评价。通过这些参数,对化工设备进行考核,因为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不是根据一个方面就能做出最终判断的,需要对化工设备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的考核,然后最终根据这些情况做出分析。考核的内容可以包括不同方面,比如说考核机械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检修重复性以及经济产值性等等。对这些因素做出计算,可以参考公式2。
—表示待考核的结果;
—表示不同因素占的比重情况;
Ri—分别影响机械性能的因素
因此,根据公式2选择影响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一些影响因子小的参数可以忽略不计,然后将这些重要参数代入到公式3中,对某个机械密封性能方面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选择优、良、中、差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合格、不合格这种方式。根据实际经验,一般选择影响化工机械密封性能参数R={泄漏率问题,端面结构设计,摩擦功,摩擦系数,其他影响参数},考核的内容E= {可靠性,检修重复性,经济产值性},最终根据E不同参数结果值最终得出化工设备密封性能的状态F={优,良,中,差}。
因此,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知识,可以很好的对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做出最优评价,这样将有利于设备人员做出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做出相应的对策。
4 结束语
化工设备机械密封问题在化工企业中非常普遍,良好的密封可以确保设备工作与生产正常进行,而通过对机械设备密封性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将有利于判断设备的密封状态,为安检人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根据理论依据对密封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确保化工机械设备工作顺利进行。因此,研究机械密封问题将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飞.化工设备机械密封性能评价的研究.化肥设计,2012 (10).
[2]张鑫.化工设备机械密封综合评价模型.石油和化工设备,2011 (14).
[3]孙见君.机械密封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动向.与密封, 2004 (07).
[4]王春扬.机械密封高参数性能评价系统.石油和化工设备,2006 (03).
中图分类号:TQ0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46-01
一、化工机械设涓攀
化工机械是化学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以笔者所在的氮肥生产企业为例,化工机械包括各种塔器、泵类、罐类等。化工企业,由于产量不断增加,化工企业的设备呈现出大型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并向该方向发展。作为各种化工设备,其整体结构十分复杂,如某个环节突然发生故障且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其结果可能会引起整个运行系统的故障,并逐渐地不断扩大,最终可能会致使整个系统发生重大事故。因此,及时准确做好化工机械设备状态的诊断与分析,是保证整个化工生产稳定连续极为关键的一环。
1.化工机械的日常分类
通常,化工机械可分为化工机器和化工设备两大类型。
2.化工机械的性能
化工机械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化工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作为化工机械本身,其特点要求是:必须能适应化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高温、高压、高真空、超低压、易燃、易爆以及强腐蚀性等特殊条件。从化工生产企业来说,总体要求化工机械应具有以下几方面:①具有连续运转的安全可靠性。②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④密封性好。⑤高效率和低能耗。
3.化工机械的特点
3.1 化工机械涉及到的最常见的能量形式有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磁能等。不但涉及能量形式多,彼此间转换过程复杂。
3.2 工质性质呈现出多变性。如:组成、组分及其相态的多变等(包括液态、气态的互相转化)。
3.3 运行工况域具有宽阔性、多参数特点。如化工生产,其操作参数就包括了:高低压、高低转速、高低温、高低粘度等;
3.4 具有能适应不同化学性质要求特点。这些都使化工机械装备特殊结构的千变万化。
二、正确认识化工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分析
做好化工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分析,主要有以下目的和作用:
2.1.针对从设备运行特征信号,实现状态诊断有用的运行信息有效提取并以此判断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2.2.针对运行设备的独有特征信号,确定故障内容及定故障部位、形成程度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深入的状态分析,以作出正确的生产决策。
2.3.可实现运行设备可能发生的机械故障的早期预报,以保障化工设备的安全和可靠的运行,达到使化工设备发挥最大效益目标。
2.4.在进诊断与分析行化工机械设备状态后,对化工设备的动态性能和前期的设备维修质量进行科学正确地评定。
2.5及时、准确地对化工机械设备先前发生设备故障进行状态,确定原因,进一步做好分析并快速决定进一步维修措施。
三、进行诊断与分析化工机械设备状态采用主要技术
3.1.电子及计算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专用的仪器设备,拾取和分析新的信号进行,以不同设备的独有特征的信号为依据,确定化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内容。在对特征性信号进行分析后,确定化工机械设备状态的分析结论,并进而决定对化工机械设备如何处理;此外,还应根据设备故障的部位,状态程度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针对性决策。
3.2.油分析技术
机械零件有失效腐蚀、疲劳和磨损的三种主要形式和原因。其中,在磨损失效这方面,约占机械零件失效故障的比例的50%左右,因此,油分析技术对于化工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来说,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3.3.温测技术
温度与机器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对于以温度为指标的测试技术,在在线测量中应用较多。在具体应用中,由于红外测温技术可进行非接触式和远距离测试,运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该种检测手段,可以直接读出测点温度数值,可用于快速诊断,实现快速见效。
3.4.声、振测试及其分析技术
能够及时和准确地确定发生振动故障的设备原因,需要利用.声、振测试及其分析技术。该技术对于评定维修质量和设备的动态性能、对于进行设备的状态诊断和状态监测,应用最普遍且应用效果明显。
3.5.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监测技术是独立的一种技术,如超声,磁粉、着色渗透的表面裂纹的探伤,以及探伤等技术。人们已越来越重视这些技术,常用于对大型固定或运动装置进行监测和诊断。
四、化工机械设备状态诊断与分析的方法
4.1.化工机械设备状态诊断的简易方法
简易诊断方法。该方法实质上就是采用便携式测振仪拾取信号,将信号的参数或统计量组成理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来判定设备是否正常。该方法在设备状态检测中,可作为再次诊断的基础,其特点为: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受到广泛欢迎和重视。
4.2.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该方法结构紧凑、使用效率高、使用的寿命长,工作具有可靠、维修方便,所以在运动、动力传递、速度变更等方面应用广泛。其缺点包括:一是噪声和振动的传递方式大;二是受材质、制造工艺、装配、热处理等各个环节不能理想的运行状态的影响。
4.3.功率谱有三种频结构,分别对应原因如下
4.3.1 山状谱,主要是结构共振的频率,如齿轮轴横向的振动产生的固有频率。
4.3.2 线状谱,主要是齿轮的啮合频率及运动产生的谐波的频率。
4.3.3 随机谱。该功率谱是指随机振动产生的振动信号。对于运行正常的齿率谱来说,或同时有以上三种频率结构,幅值都相对小。但在齿轮发生故障后,其线状谱的幅值部分会上升。目前,该种分析方法以,对于做好齿轮故障诊断作用越来越大,在故障诊断和振动监测的信号处理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尤其适应于点蚀、大面积磨损等均匀故障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