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

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3: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73-02

在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程度[2],进一步加快治疗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都会进行麻药操作,所以在手术期间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但是一旦手术结束后患者就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现象,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情绪,所以外科手术后会出现疼痛现象是极为常见的,是人的身体以及手术部位所表达的一种真实的反映,而这种反应则会在生理以及心理共同呈现出来。据调查结果证实,在手术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疼痛护理干预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3],同时限制了手术后恢复的效果,而且使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伴随着恐惧、抑郁、浮躁等情况的产生,所以为了保证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下面就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进行展开。

1 临床资料

我院入院外科患者为60位,其中男性患者为40位,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都在30岁至75岁之间,其中需要进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为8例,脑部需要手术的患者为2例,需要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为5例,胸肺手术患者为10例,需要进行常肠胃手术的患者为19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16例,这些患者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0人其中高中以下想学历,在入院期间心情表现为异常的烦躁、抑郁。

2 方法

2.1 全面护理工作 外科手术患者在入院后,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同时对其前期病史进行全面的搜集工作,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现状,为了保证护理技术符合不同患者的需要,要对患者进行家庭、文化程度、职业、年龄以及思想现状来展开综合治疗分析。同时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展开心理辅导,以保持心情的平和程度,当患者从手术病房出来后,作为相关护理人员要向手术治疗人员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以及整个麻醉的程度,以保证后期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作为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手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2 疼痛护理技术 作为责任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要立即展开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技术,疼痛表现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身体状态,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讲解,例如要向患者讲解整个手术进行的大概过程以及进行的麻醉方式,同时要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包括在手术前手术后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日常饮食、运动等相关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让患者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样患者就会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术后疼痛情况是受伤机体的一个最为正常的反映。当患者手术完毕后,作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密切观察患者身体上出现的任何变化及时进行相关记录工作,同时要进行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相关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四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测量,对患者手术的伤口进行及时的清洁工作,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保证治疗的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身体出现异常或是伤口出现发炎现象要及时向相关主治人员进行报告,以免出现且病情恶化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的不同科学合理安排相关药品,安排补液情况,根据主治大夫的安排控制用药,要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向主治大夫进行汇报,可以视情况进行药物止疼。

2.3 心理辅导 首先,护理人员要强化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情况。作为护理人员在沟通问题上要采取主动,同时向家属教授一些日常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病患以及家属对自己产生信任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探讨疼痛情况,给患者强大的自信心支持。其次,教授患者缓解疼痛的小方法。据调查发现缓解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散患者注意力,所以在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依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展开护理工作,例如电视节目、小说杂志、音乐欣赏等,这样会在无形中使患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减少疼痛感的产生。最后,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间,作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有问必答,对于患者的一些疑问点耐心讲解,护理人员严禁出现情绪焦躁的现象,为自己和患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

3 结果

我院60位外科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清醒后心理状态良好,经常与医护人员进行聊天交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有一个较为积极的心理建设,手术治疗结果良好,没有出现病情恶化现象,根据情况的不同在治疗一段期间后均已痊愈。

4 讨论

外科手术伴随着严重的身体疼痛状况,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情绪,还会影响手术后的恢复效果,所以作为直接护理人员要展开科学护理工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据调查发现,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成为减轻病人机体疼痛的重要手段,所以心理辅导与疼痛护理同样重要,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有效地减轻了因为手术而为患者带来的疼痛影响,使患者的情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做位护理人员增强了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为医院和病患建立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篇2

1 入院后护理健康教育

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谁是主管医生和护士,详细询问病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可亲,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亲切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术前护理健康教育

2.1 一般手术病人:(1)术前责任护士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后,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及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帮助病人解除术中各种疑虑,争取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2)鼓励病人向医务人员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有些病人缺乏医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对手术的顾虑大,术前准备不理解,常不能配合,术前护士更应耐心细致地讲解术前的准备程序,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皮肤准备、清洁灌肠、手术前禁食与用药,麻醉方法,手术方式等。(3)术前除对病人讲解术后的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外,还需介绍如何早期活动,开始时间,活动程序与活动量。一般采取循序渐进,开始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

2.2 年老体弱手术病人与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 对于年老体弱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时,更要有充分的同情心和细致的耐心,要了解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和手术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人一般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这些对手术的影响都是互为因果的,要根据手术的轻重缓急对基础疾病做好相应的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要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咳嗽、排痰。高血压病人,术前一般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责任护士要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给病人予以安慰、理解和支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冠心病人,术前要稳定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告知患者术后早活动,防治急性心肌梗塞。

3 讨论

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前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和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的疾病高度关注,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明显增高。因此,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医护人员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根据病人的需求,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不仅使病人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而且能更好地使病人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每个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认真治疗、护理的同时,也应注重病人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篇3

【中国分类号】 R6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65-01

小儿因其年幼的特殊性,不能配合各种在局麻下进行的外科手术等特点,多采用全身麻醉下手术,所以除一般外科术前准备外,对外科手术患儿还需要特殊准备。笔者对2010年我院30例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将小儿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干预经验予以总结、归纳,将其体会归纳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病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14岁,平均8岁。腹股沟斜疝15例,肠套叠2例,阑尾炎7例,脓肿切排4例,骨折2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手术顺利完成。

1.2方法:(1)心理准备 由于外科手术相比危险性较大,大多数家长对患儿将要进行的手术表现出恐惧、焦虑心理;患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的改变和部分年长患儿对手术本身存在恐惧心理,常有紧张、抑郁、胆怯不合作的心理行为。护士应向家属讲解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对年长儿可通过亲切的交谈与和蔼的态度与患儿沟通,并予适当鼓励,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强其信心。可让家长带患儿喜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至病房,通过看书、玩玩具、玩游戏、绘画等,满足其爱好,分散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并鼓励其与同房患儿一起玩,消除其孤独感。对年幼儿提倡家长陪伴,以减少患儿的心理伤害[1]。并尽可能满足患儿及家属在职务范围内的需求。根据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其他治疗成功的病例,使家人获得相关信息,以适当缓解对手术的紧张心理,增加对医护人员、对手术的信心。术前还需向家长交待下列事项:完成洗澡、剪指甲及术前各项检查、实验室检查、禁食时间、手术切口部位、术后引流、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咳嗽、排痰的重要性等,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呼吸道管理 因近期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术后低氧血症、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增高11倍[2],故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极其重要的,应做到视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不予请假外出,尤其是人多拥挤的场合。如发现有呼吸道感染者,应通知医生暂停手术,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手术, 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窒息而发生意外。术前三天需开始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对于有自主能力的儿童应嘱其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手术当天早上的口腔清洁,这对减少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有重要意义。(3)胃肠道准备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厚味。择期手术的患儿麻醉前应常规禁食12h,禁水4h,新生儿及婴幼儿胃排空的时间较快,禁食时间不必过长,但不得少8h。对于急腹症的患儿入院后立即禁食水,以排空胃内容物,防止术中及术后食物返流、患儿呕吐,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或窒息等意外的发生。择期手术的患儿术前晚上进食不易过饱,应以易消化的半流食为主,如粥、面条、鸡蛋糕等,禁忌牛奶、豆浆等不易消化的饮料。患儿入手术室前应嘱其排空膀胱,防止术中误伤膀胱、尿床及应用阿托品等药物引起术后尿潴留,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管。结肠、直肠、手术患儿,术前灌肠要用等渗盐水洗肠,以防水中毒。先天性巨结肠和狭窄患儿, 由于长期积粪,灌肠要在术前2~3周进行,其目的是减少或防止手术过程中腹腔污染,杜绝手术后盆腔或腹腔感染的并发症,每日用温0.9%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次~2次。术前 3 d给流质饮食,手术前l d禁食,以保证肠道清洁不留粪块。(4)术前皮肤准备 手术前备皮可在手术前日进行,备皮时注意保暖,对哭闹较多患儿要有耐心与爱心,擦干汗液,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避免割损皮肤而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5)术前适应性训练 首先要做好解释工作,让患儿及家长配合,术前1-2 d练习用尿壶和便盆在床上接尿、接便,嘱息儿双腿曲膝,使双脚和腹肌协调用力排便,或用双手轻压腹部,增加腹压,以利排便。习惯床上排便可有效防止术后排便姿势不习惯而引起排便困难,并可预防术后二便污染切口或敷料。对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患儿,需讲解并教会其腹式呼吸、仰卧咳痰的方法。此外,还需指导患儿在术前练习腕踝运动、肘膝运动、肩部运动、下蹲运动、举臂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以上术前训练最好于入院后即开始,教会全套动作,指导患儿独立完成,以便使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2.结果

通过对患儿及家属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使术前准备更完善、更充分,提高了手术如期进行率和成功率,从而减少了病人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19-02

疼痛是复合主观感受的一种,是人体对外部环境亦或者是由于自身内部有害刺激所造成的一种不舒适的体验,一般情况下,同时还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改变,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外科护理问题。手术后麻醉消失,病患极易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切口处。手术完成之后病患因为内脏受到牵拉,进而造成剧烈的疼痛,从而致使病患出现不安心理,制约了自身肢体动作。疼痛感不仅会带给病患痛苦,严重的将对病患体内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各种痛苦的出现,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患的痛苦,同时促使其疾病得到快速治愈。笔者对我院实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观察与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12例结肠癌手术,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胃癌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给予身体与心理上护理[1]。

1. 手术前巡访:通过巡访来了解患者是如何看待手术所引发的疼痛。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对其及时进行接诊,并且测量体重、体温、脉搏以及血压等,及时帮助患者了解病区的环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询问,具体掌握患者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与生理反应。

2. 术前准备:手术前的3天,给予患者0.4mg灭滴灵,口服,一天3次,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一天2次,20mg维生素K1,一天1次。不但要对肠道细菌加以抑制,同时还应该防止维生素K的吸收发生困难。手术前1天,患者只能食用流质食物。手术前2天,早晚服用泻药,将肠腔内的积粪排出。另外,在手术前的晚上以及手术当日,给患者使用1%的温肥皂水进行灌肠,以便将其中的粪渣排出干净。

3. 手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战胜疼痛的感受与经验,以便有效缓和患者紧张的情绪,提升自身的自信心。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亲切、详细的予以回答,从而加强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配合度。针对不保留的直肠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予以关怀,为患者说明实行手术的重要性,对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加以疏导[2]。

4. 疼痛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早期的疼痛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麻醉消失到24小时内,其疼痛主要表现为切口疼痛,且患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进而出现焦躁、沮丧等情绪。第二阶段为手术后的2~3天,主要是由于切口张力增加所引发的疼痛,例如咳嗽、翻身等等。第三阶段为手术后的3~4天,主要是由于肠蠕动所引发的疼痛。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如变换、调节呼吸等自我控制方法,以此放松身心、保护切口,进而最终实现缓解疼痛的目标[3]。另外,向患者介绍各种缓解疼痛、消除不良心理的辅助方法,例如听音乐,躁狂症、忧郁症患者多听音乐,能够有效缓和疼痛,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在对普外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音乐疗法进行护理时,应该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水平等特点,选取适当的音乐,使患者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放松身心,减轻痛苦。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其中,观察组中有3例重度疼痛者,对照组中有8例,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止痛。疼痛作为主观体验的一种,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疼痛的产生与强度,和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患者没有清楚掌握有关的疼痛知识,进而出现各种不良心理,例如焦虑、不安、恐惧等等,且对大脑神经调节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进而致使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紊乱,血液激素酶分泌不正常,另外,内源性抑痛物质下降且抗镇痛物质与致痛物质增多,最终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带来的一定的影响,使患者对切口疼痛的主观感受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疼痛和疼痛控制的认识与了解[4]。

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缓和患者的疼痛感,促使其快速康复。因为手术完成之后,病灶已经切除,患者的负担消失,其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且鼓励患者维持平稳的情绪与较好的心境。另外,向患者家属说明身体与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使家属多关心、安慰以及支持患者,使患者的心情处在良好的状态。综上,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观察发现,对术后患者疼痛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干预是极为关键的,是有必要的,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极为有利[5]。所以,加强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提升身心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红平.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380-380.

[2]张洁,赵霞.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观察与护理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5):113-114.

篇5

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手术质量的效果一般都比较明显,但是手术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危险,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就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1]。患者的心理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在外壳手术护理中采用干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次临床实验对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情况进,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2年1月~2013年6月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9~75岁,体重43~79kg。观察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9~75岁,体重43~79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严重程度、麻醉方式、手术方式、耐痛能力等方面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中,脊椎四肢手术患者、肿瘤手术患者、头颈部手术患者和胸腹部手术患者各20 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自愿原则,具有一定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均能配合护士的调查工作。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的术后护理方法来护理,观察组还要采取以下几项额外措施进行护理。

1.2.1术前干预护理 由于一些患者对手术的相关知识不太了解,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手术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的心理护理工作[3]。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好沟通关系,并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主刀医师和麻醉师的基本情况,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2]。同时也告诉患者家属,多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的努力让患者对手术有更高的认识,并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心理。同时多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从侧面提升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1.2.2术中干预护理 无论手术的大小,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都会比较紧张。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多用安慰、鼓励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医生与护士都要言语亲切、态度和蔼、端庄大方,增强患者的安全感[3]。术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果患者情绪紧张,护士要及时地给予安慰,配合以头部按摩、揉肩等,稳定患者的情绪。手术室内不要窃窃私语或者闲谈嬉笑,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4]。在术中发生意外情况不可惊慌失措,患者会更加担心,所以医生要沉着冷静地处理意外,以加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同时,患者家属也比较担心手术经过。护士要向他们介绍手术的过程、主刀医师及麻醉师,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最充分地说明,要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防止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5]。

1.2.3术后干预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手术过程很顺利,及时稳定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的情绪,让患者好好休息。并告诉患者后面几天的具体情况,让患者先有个心理准备,并跟患者说,病情很快就会好了,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手术后主动体贴关心患者,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6]。

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分析采用干预和没有采用干预护理的疗效差距,分为有效、一般和无效三种。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脊椎四肢手术患者、肿瘤手术患者、头颈部手术患者和胸腹部手术患者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用了干预护理,从前面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干预护理对护理的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7]。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发现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术后的康复效果要比普通护理的好,无效的患者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心理干预措施,能加强外科手术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心理作用,患者也更加愿意接受和配合治疗,能帮助患者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志玉,魏玉荣.腮腺全叶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及体会[J].价值工程,2011,12(31):231-232

[2]史红萍.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2):113-114.

[3]方亚珍.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27-28.

[4]炊淑玲.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09,7(1):73-74.

篇6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44-02

1 引言

手术在作为外科治疗重要手段的同时,也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急诊手术,由于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以及病人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等原因,对生死感受强烈,恐惧不安程度高。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并进一步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某医院2008年1月――12月425例普外科急诊手术病人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干预,其中男245例,女180例,平均年龄38岁,局麻120例,硬脊膜外麻醉305例。观察手术室护士的心理护理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为手术室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2.1 紧张、恐惧心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阈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及怕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3 患者心理及护理措施

3.1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等,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另外,介绍同病区同种手术的成功病例,鼓励其相互交流,增强其信心和勇气。

3.2 术前心理及护理措施

护士到病室看望病人,说明自己是负责其手术的护士,仔细倾听其对病痛的陈述,应用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病人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手术时的及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受术者逐渐对于所要进行的手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坦然镇静。

3.3 术中心理及护理措施

在核对、检查各项术前准备时,态度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各项技术操作稳、准、轻、快、干净利落,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有疼痛或不适发出要予以理解和安慰,如为病人轻轻擦去头上的汗珠,告诉患者如有不适可以说出来,但是身体不能动,以免移动影响医生开刀,使病人很好地配合手术。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病人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病人造成恐怖和紧张。

3.4 术后心理及护理措施

术后绝大多数病人由于病情明显好转,心理愉快,但也会出现新的心理动态,如有的病人怀疑、担心自己是否能恢复正常活动的能力,下床活动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因怕痛而放弃锻炼,有的病人有自强心理,不认真执行休养中注意的问题,不甘心躺在病床上,这些心理都对术后康复不利。因此,对怀疑心理的病人应以关心、鼓励功能锻炼,对有自强心理的病人则说明卧硬床休息的重要性。

4 讨论

在对425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中,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形成了一个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业务为主体的工作关系,把手术效果、病情的整体康复作为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系统化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术中、术后疼痛的耐受性明显提高,自觉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使病人得到了安抚和激励,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在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变为自觉,在对待治疗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探索及心理护理是病人尽快接受手术,病情有效恢复重要手段之一。贴切的心理分析,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技术、精细的艺术,可使病人以最佳心身状态接受手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后恢复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手术病人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的重要。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125-02

手术是外科医师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对象即为以需要手术作为主要疗法的疾病,由此可见手术在外科学中所占的地位。因此,在本科生的外科学教学中,外科手术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如何提高外科手术学的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外科手术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谈几个观点。

1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外科手术学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外科基本技术操作,强化无菌观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外科手术学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复杂的手术术式,而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手术技能操作训练是手术学教学的重点,熟练扎实地掌握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使学生顺利实现从基础向临床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之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和严格的无菌观念,因为不论是小手术或大手术、简单手术或复杂手术、普通外科手术或显微外科手术,都离不开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即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

外科手术学教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无菌术和外科基本操作。无菌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外科手术前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无菌单等[1]。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主要内容即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2]。此外,还应将现代外科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及时补充到手术教学中,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2 遵循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2.1 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并重的原则

外科手术学作为一门大学课程,理论授课的重要性无需多赘;而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的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将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时间安排得大致相等,对在理论课上不易讲授的无菌操作和手术技能则安排在实验课上进行演示,变枯燥的理论讲解为生动形象的实验演示,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和动手机会。对于临床换药、拆线等内容,一般亦需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由教师带学生进病房演示实际过程,最后指派学生代表实际操作。对于活体动物身上进行的小手术实验课,首先由教师做示教,从麻醉动物、固定动物、无菌操作原则及术中人员配合到手术结束,然后将学生分为2人或4人组进行练习。对于带领学生观摩代表性临床手术的课时,课前先讲授所观摩手术的操作过程及具体步骤,然后让学生观摩手术学电教录像片,教师对其中的操作要领需作重点讲解,最后由学生到临床手术现场观摩。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并重结合的课时安排,让学生对所掌握的内容有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带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又增加了学生对所掌握内容的感性认识。

2.2 分项练习与综合操练相结合的原则

将手术基本操作内容进行分解,将其划分为无菌术、打结、器械的辨认和使用等几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在每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里,教师应将本节需完成的内容先充分讲解、充分演示,将每一操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让学生详知每一分解动作的操作方法、要领和标准及本教学环节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及时纠正不良操作,使其动作在正确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课上和课后的练习达到熟练。打结是手术学训练的重中之重,以往学生在练习打结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打结速度,而真正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打结的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做打结方法演示时,为便于观察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粗布带打结,以便学生正确区分方结、假结和滑结,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错误的做法,同时要求学生打结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打结速度。经过前面的学习后,按照手术操作的先后顺序连贯起来进行综合操练,此阶段可以在动物(兔、狗)身上以及离体猪小肠等组织上通过设计一些小手术来进行,例如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术等。通过这些小手术的综合操练,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拆线等基本操作连贯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并按临床手术要求进行术前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手套,以营造真实的手术场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动物手术的重视程度。总之,通过分项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基本操作的动作要领;然后通过小手术的综合操练,将每一基本操作连贯起来训练,有助于整体观念的树立。

2.3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阶段学习的原则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是学习新鲜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一原则对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外科手术学是一门以掌握外科手术操作为基本目的的课程,而手术操作的特点就是实践性特别强,而临床医学生平时接受的多为书本知识,对手术操作的感性认识很少,因此,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十分重要。具体实施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先学习简单动作,再学习复杂动作;先学习外科基本操作,再学习动物小手术;先接触动物手术实验,再深入临床实践亲临手术战场。学习简单动作有利于树立信心,并为学习复杂动作打下基础;学习外科基本操作是学习动物手术的基础,而动物手术是在外科基本操作基础上一个层面的提高,是综合运用外科基本操作进行整体运作;动物手术实验可营造手术氛围,初步树立整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而临床观摩至亲临手术战场会进一步提高实战经验,从而加深对外科手术的理解。

3 “教”“学”结合,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1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技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一支高素质的手术教学队伍,是提高手术学教学水平的前提。带教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做到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既管教又管学,教学的艺术在于能否使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传教相吻合。因此,有必要统一备课制度,规范外科基本技术操作:每次实验前必须向学生讲解此次实验的内容、目的、要求、方法及步骤,正确地示教关键操作,并始终严格要求,将正确应用无菌技术和正确进行外科基本操作贯穿于整个动物手术实验中。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术观和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此外,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预习实验指导,找出操作难点;在动物手术实验中,除第一次动物示教由教师主刀外,其余角色均由学生充当,从中演示临床手术角色的配合,从而保证学生亲手操作,反复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8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of Surgery

YANG Chunyan. Department of Surgery Laborato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Guangdong 524001,China

【Abstract】 Surgical experiment,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surgery,is important for the capacity of stude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 of surgery,which is to train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surgical practic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teaching.

【Key word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rgery

作者单位:524000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

外科总论的实验课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也是学习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1]。如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迅速掌握所学知识,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对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学生对外科实验课的认识

外科实验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科研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长期以来,受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一般学生对外科学理论学习比较重视,而轻视外科实验课的学习。认为实验课仅是学习一些操作技能,不需要花费时间。表现为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马虎操作,实验后不认真总结、分析。这主要是学生对外科实验课教学认识缺乏或片面所引起的。因此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外科作为一门临床学科,是步步依靠实验外科,从实验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不断取得进展的。实验外科是阐明疾病机制、摸索新的手术类型、评价和预测手术效果、打开手术、培训与锻炼外科人才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学生对外科实验课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2 强调无菌观念,强化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手术学是外科学的基础,医学生能否牢固建立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其日后能否成为优秀外科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动物外科手术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强调无菌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无菌观念[3]。在动物外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反复讲解无菌操作要点及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带教老师以身示范,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从进入手术室开始到手术结束始终强调无菌观念,在实验操作中一些细小错误操作也不放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讲解。只有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才能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和规则。

在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上,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包括器械辨认和使用及外科洗手、消毒铺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换药、拆线等基本技能操作。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边学边练,至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能。但是课堂上时间有限,为此我们特开放一间实验室专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然后进行动物模拟手术训练。用狗进行模拟手术,营造与手术室一样的氛围,强调在实验动物上模拟手术,就是等于在临床为患者实施手术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和手术基本原则,同时更有效地进行手术基本技能训练。动物模拟手术训练课的内容包括腹部切开、阑尾切除术、肠端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胃穿孔修补术、关腹术、静脉切开置管术等。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手术过程中都轮换到不同的手术角色,如分别担任术者、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师等,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手术中应尽的职责,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最后需从一开始即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临床工作中的团结合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只有各个部门各个科室每个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医疗操作,尤其对于外科医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 应用多媒体教学,规范学生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应运而生。课前组织教师集中观看手术学教学片,特别是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等基本技术,使教学老师统一思想、 统一认识、规范操作。在教学进程中,利用电教设备的各种功能,根据需要对学生反复播放、慢放、暂停进行教学,如对手术学中的结扎、分离、缝合等步骤采取慢动作分解,教师结合每一步分解动作讲述各步骤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要领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师承式教学和电教媒体相辅相成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立体式教学具有较好的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 目前已有各种版本的手术学教学片,包括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常用外科手术示教和模拟操作。教研室安排同学观看后,再由教师在开设的相关实验课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不正确、不规范动作,使教者有章可循,学者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但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有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多媒体课件质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制作课件时不能只是计算机与原教学内容的组合,或者走向另一极端,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及全面性,而不考虑教学的主要内容,把非相关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动画等教学资料上,而忽视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多媒体教材的教学性、智能化、教学设计技术和技巧等方面多下功夫,提供高质量的课件。另外也要兼顾理解与记忆。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中要注意文字与声像比例,保证纲要性的文字内容。课前也可打印出授课内容的大纲,供学生们课后传阅,以弥补课堂上学生只顾埋头记笔记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4 加强课外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单靠课堂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补充。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设了以介绍各种常用手术为目的的选修课,再现临床手术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手术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既扩大了知识面,满足了学生对于临床手术的好奇心,也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多么复杂的手术,都离不开目前实验所学的无菌技术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把对手术的那种浓厚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从外科实验学习结束到开始实习还有1个学期的时间,经过1学期的间隔,部分学生在实习前的操作考核或临床实习过程中,对于以前所学的外科无菌技术及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都大打折扣,表现为对各种操作缺乏信心、无菌观念模糊、各种动作逐渐生疏。为此我们在外科实验结束以后配备了1间专供学生平时训练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课余时间来训练,每天都安排教师到实训室进行指导。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以后临床实习和工作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医学生的规范操作与技能训练是从基础走向临床的关键,我们认为外科总论的实验课应与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医学生外科手术的无菌观念,掌握打结和缝合操作技能,熟练完成动物实验,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外科临床实践的基本功,对培养具有良好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篇9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1]。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2]。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也是贯彻“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的重要举措。外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主要就是针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诱导,解除术前心理负担,减轻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其健康的一种护理手段[3]。

1 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外科患者多数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有部分慢性疾病需要住院择期手术的患者,由于病情长期折磨,加之对医院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常表现为痛苦、焦虑、烦燥、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对疾病的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更加重了其上述的心理问题,加大了对将要进行的各种治疗包括手术的恐惧感,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变得很差[4]。对于急诊患者,因病症突发性、剧烈性和病症后果的不可预测性,往往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往往表现为紧张、忧虑、急燥、怀疑、消沉、担心等复杂心情[5]。这就要求外科护士更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效果。

2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针对以上情况,护士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分对待。对于慢诊患者可逐渐深入。首先,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自我介绍,帮助患者了解熟悉医院的环境及制度,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和恐惧心理。外科患者怕手术中疼痛或大出血,怕麻醉意外或是否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怕手术不成功,怕手术后对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5]。因而,护理人员要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介绍病情。此外,不同的患者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异常,如肿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如经济困难的患者担心费用太高,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问题要有针对性的给予正确引导。对于急诊患者,护士熟练的操作、准确、敏捷、有条不紊的动作,会使患者产生信任和依赖感。果断、简洁的行为、和蔼的态度、冷静的表情、平稳的声调都能在潜意识中稳定患者的情绪[2]。使其更加配合治疗,增强信心。对于术后的疼痛、烦燥和不适,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指导患者的饮食,帮助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医氛围,对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康复都十分有益。

3 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易兆聪等[6]认为受术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①怕死在手术台上;②害怕疼痛;③担心手术做得不好;④担心花钱太多;⑤担心自己患的是绝症;⑥担心术后不能劳动(工作);⑦担心手术时间过长;⑧要求保留脏器;⑨惧怕输血;⑩其他等。护士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3]。申伟莉通过甲亢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骨折患者等典型事例说明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5]。此外,孙情、吴桂真、丁玉杰、于美华、张艳丽、王雪娟、耿华、周艳红、许玲珠、王北京、朱梅萍、王秀坤、王朝霞、宋祥芳、昌爱琛、张守华、宋叶青[7-23]等也从不同的病例阐述了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疾病的困扰,心理上的确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外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以配合诊治取得最好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段洁,吴爱须,张丽芳,等.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0,32(22):3220-3222.

[2] 冯继云.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51.

[3] 何巧玲.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吉林医学,2010,32(3):589.

[4] 高丽珍.外科病人的一般心理及护理应对.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4):162.

[5] 申伟莉,颜廷霞.心理所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3):264-265.

[6] 易兆聪,唐英,李娟.对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探讨.西部医学,2007,19:704.

[7] 孙情.心理护理对外科危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实用临床医学,2008,9:116.

[8] 吴桂真,吴庆珠,李爱军.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社区医师,2006,8:107.

[9] 丁玉杰.心理护理在术前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7.

[10] 于美华,谢玮娜,王媛. 针对四川地震伤员择期手术前的心理干预.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19.

[11] 张艳丽,蒋慧.心脏介入患者心理问题调查与心理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60.

[12] 王雪娟.重症冠心病旁路移植术的心理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

[13] 耿华.手术患者的心态调查和疏导.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27.

[14] 周艳红,赵冬梅.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373.

[15] 许玲珠.外科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2.

[16] 王北京.与患者沟通中不可忽略的几个要点.中国护理杂志,2006,6:18.

[17] 朱梅萍.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观察.工企医刊,2008,21:5.

[18] 王秀坤.心理干预对不同人格特征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的影响.现代护理,2007,13:3541.

[19] 王朝霞.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9:48.

[20] 宋祥芳.几种情况下患者的心理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4.

篇10

前言:在临床外科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情况与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具有密切相关性,当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疏通的情况下,则将促进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反之,将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大的临床工作者必须充分的意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各个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处理,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归属感以及安全感逐渐的增强,提升临床治疗成效,下面本文将以35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同时为后期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358例2010.6.1.~2013.6.1.之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94例,女性患者164例,患者的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3.5岁)。

2.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外科心理干预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进而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经调查结果显示,以上358例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前主要表现为心理恐惧、紧张焦虑、担心以及期望值过高等。而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并且对可能产生的死亡产生惧怕,并且对外科手术的是否顺利进行产生担忧,主要表现为担心临床主治医师的工作能力、各种潜在的危险性因素以及术中的安全与否等,使患者的内心不能够趋于平静,进而影响整个治疗阶段的成效[1]。而在担忧上,患者根据自身个体情况的差异性,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如担心疾病是否会恶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围手术期的安全、手术所带来的巨额经济压力以及手术的结果等。而过高的期望心理主要表现为对手术的期望过高,并且提出的要求具有不合理性,希望在围手术期的痛苦降低到最低,或者是希望从医务人员那里获知更多的相关信息等。

在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定患者,也就是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沟通,使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得以及时的安定,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在患者手术结束并苏醒之后,将病情以及手术的成功及时的向患者告知,借此来有效的帮助患者舒缓内心的压力、担忧与紧张,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术后的治疗与护理,提升患者的心情舒畅度,改善睡眠以及食欲,为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二是针对患者术后的疼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能够明确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麻醉消退之后的疼痛与剧痛反应,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表情观察,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理解,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与治愈信心的提升。对于出现剧烈疼痛的患者,应该使用镇定剂药物,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倾听音乐等,并且告知患者加强深呼吸练习,将疼痛感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针对术后恢复期可能出现的焦虑或者是抑郁等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将治疗成功的病例向患者告知等,借此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信心,并且对生活与生命充满热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三是帮助与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鼓励社会与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战胜疾病于疼痛的信心逐渐的提升,促进患者的预后和康复[3]。四是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指导,基于目前临床上患者认为拆线就意味着伤口愈合与基本康复,进而即可出院,不利于疾病的完全康复,因此必须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告知,如身体的部分功能丧失等,进而使患者积极地遵循医嘱治疗。

尤其是针对易焦虑和发怒的甲亢患者而言,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及时的疏通,将不良刺激在术前消除,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使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候以一颗向上、乐观、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手术,增加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二、结果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以上患者在接受外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治疗的信心增强,并且不良情绪反应得以稳定,并且痛苦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取得的治疗成效较为显著,治疗有效率高达93.58%(335/358),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358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在临床上,针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与主治医师的临床实践工作与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也就要求了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社会学知识、观察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和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治疗,提升临床的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的治疗信心,缩短治疗的时间,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R364.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126-0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以左侧多见。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大多数DVT患者虽经治疗,仍将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故如何在手术期,特别是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现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外科手术期的DVT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发病率

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5%--70%,其中3%可引起致命的肺栓塞,且患者年龄越大,体质越差,发病率越高。早期患者表现为下肢肿痛、肿胀、和浅静脉扩张并影响其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

2病因及危险因素

目前学术界基本公认DVT的病因为virchow 氏三联征,即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这三大病因在外科手术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多发生于手术后或制动病人。

2.1术前因素

2.1.1术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是DVT发病的高危人群。

2.1.2 原发性高凝状态 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抗凝血酶,蛋白酶的缺乏及血小板增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可使手术患者DVT的发病率增加45%左右。

2.1.3血型 A型血人群DV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人群。

2.1.4 既往血栓病史 23%--26%的DVT患者的血栓病史,有DVT史者,术后DVT的发生率是无既往史者的5倍。

2.1.5肢体制动 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长期肢体制动使静脉回流障碍、血流滞缓,增加了DVT的发生率。

2.2术中因素

2.2.1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使静脉回流减慢时,麻醉使静脉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受牵扯而胶原纤维暴露,也是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2.2.2术中不当,如截石位棉垫保护不够,引起金属架压迫双下肢,使其静脉回流受阻淤积;俯卧下肢低垂位(腰椎后路手术),下肢静脉回流速度降低,增加了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2.2.3盆腔大手术时,术野暴力牵拉或手术误伤髂骨部大血管,肢体结扎止血带时间过久等,均可使血管壁损伤,尤其是手术时间超过4h者,DVT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2.2.4手术本身创伤就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导致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血液凝固度增高;手术还可引起血小板增多,黏附性增强易于聚集。

2.3术后因素 术后卧床时间过久或制动,疼痛,使肢体活动减少,均可使血流缓慢及血液淤积。术后不恰当的应用止血药物,可使血液凝血机制发生改变;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如高渗出溶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皆可造成静脉壁损伤而透发血栓形成。

3 DVT的预防及护理

3.1术前预防及护理 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凝血情况积极纠正贫血、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的DVT的病因,预防措施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DVT的常见症状,劝患者戒烟戒酒,避免高胆固醇高脂饮食,进低脂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法,术后第二天要求患者尽量床上运动或下床活动,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3.2术中预防及护理 尽量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区域麻醉。术中纠正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术中出血,术中彻底止血,避免术后使用止血药,手术操作轻柔细致,防止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手术中应尽量减少使用止血带,避免一切使静脉内压骤然增高或静脉血流突然增多的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正确摆放,避免静脉受压,术中尽量不输血或仅输少量新鲜血;应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要注意稀释,避免直接静脉推注。

3.3术后预防及护理 制动时肌肉锻练对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尤为重要。术后24h逐渐过渡到患者主动进行曲屈、内翻、内伸、外翻组合而成的踝关节”环转”运动。另外,还可借助踏板装置使替地做跖曲和背曲运动,同时按摩下肢腿部,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手术后应督促患者行深呼吸10-12次/h,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手术后可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手术的应激反应引起血小板增加,术后输血可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尽量不输血或仅输少量新鲜血,避免不必要的止血药物,应选择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及液体。

3.4输液操作中的预防 术中及术后最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因上肢静脉回流好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低于下肢,穿刺针头不要太粗,同时提高穿刺技术,力争做到一针到位。避免在同一静脉外反复穿刺,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输液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并要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形成微栓。

3.5机械性预防及护理 通过循环减压弹力袜和患肢手法按摩推拿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流速。术前、术中及术后连续应用可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

3.5.1 手法按摩推拿,通过中医经络学说和血液循环学说,疏通血脉,增加肌肉收缩力,增进血液循环, 其功能远远优于只有一种压力的弹力袜。

3.5.2在护理中应注意,弹力袜松紧度和手法按摩推拿应适度,并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肢体血运。

3.6 药物性预防及护理

3.6.1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主要应用小剂量肝素(LDH)低分子肝素(LMWH)。口服抗凝药物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有导致出血的可能,因而在服药期间必须做凝血机制的监测。严密观察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和切口渗透血情况.严格记录日期、时间、药名、剂量绘画药途径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结果,并签名。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有效地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但副作用较多,如过敏反应、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等。近年推荐使用LMWH,其主要特点是抗凝效果增强,出血并发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下降,每月皮下注射1次即可,用药过程无需监测,并可获得有效的血浓度。

3.6.2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时,护理人员应熟悉药物的性能、剂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有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老年人在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缓慢滴注,以防发生肺水肿。

3.7预防方法 肢体肌肉电刺激:高强度的电刺激可导致患者的不适感,一般只用于全麻患者手术中。而对足底肌肉或腓肠肌的中等强度的电刺激也可加速股静脉和静脉的血流速度,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电刺激装置可装在鞋袜内,用电池充电,使用方便,在休息、行走、运动时均可应用。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所致,近年来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预防及治疗护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并收到了肯定的效果,值得借鉴。医务人员应在围手术期趋利避害,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候黎莉 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现代护理杂志 。

篇12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212-1

外科患者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病人及家属有针对性的教育,来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健康、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的改变,医院护理已经从简单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这种转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手术前健康教育

国内外资料表明,术前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大多数外科患者除了要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之外,还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术前普遍有恐惧感或各种顾虑、紧张的心理情绪。调查表明,手术前引起焦虑的主要因素依此为:不了解手术、受医护人员冷落和医院环境不适等。这些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和休息,而且对施行手术也非常不利。而护士作为患者接触最密切的对象,患者在心理上对护士有一种有较强的依赖感。护士做好手术前的健康教育对病人情绪稳定及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护士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情,深入浅出地讲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病人讲解各项手术的时间、方法、目的、意义,使病人主动配合。例如:对于留取化验检查的血、尿、便样本,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样本的采集要求;做皮肤准备时,应向病人讲明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可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做呼吸道准备是改善术后通气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做胃肠道准备的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预防消化道手术中的污染;做药物过敏试验是为了防止术中物及术后抗生素应用时产生过敏反应;对有吸烟习惯的病人,要求术前1周~2周戒烟,积极预防或治疗感冒,坚持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对于做胸部和腹部大手术的病人训练做深呼吸运动和有目的咳嗽等,以防止术后肺部感染。这些工作可使病人心理有充分的准备、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帮助病人建立有利康复的健康行为,从而有效的减轻或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不良情绪。护士可将健康教育知识办成宣传专栏或整理成册,做成卡片,甚至制成挂图或音像资料,使病人通过反复阅读、听录音或看录像获得所需知识,为手术做好良好的准备工作。

2手术后健康教育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应激,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康复问题对手术预后有直接影响。术后患者清醒后,护士首先满足病人的需要,做好心理抚慰,调动病人的内在潜力,配合治疗与护理。这当中,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尤其是术后早期,病情不稳定,加上患者的恐惧心理,所以会更信赖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所以护士除了认真观察病情和护理外,还要通过教育的方法向病人传授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知识,让病人懂得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并加强功能锻炼。如:对肠道手术,在术后病人体质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在床上活动,可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做床上移动和翻身、腹部按摩,尔后逐日下床活动,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如泌尿道并发症常见尿路感染,术后协助不习惯床上排尿者坐床沿、或站立排尿。对病人进行卫生指导,鼓励病人多饮水,冲洗泌尿道。另外,护士还需要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正确进食,防止术后腹胀、便秘。让病人明白合理的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如:食道癌术后的病人需留置胃管,而有些病人因有喉咽部不适、耐受力差,常有自行拨出的现象,这样易出现食道吻合口瘘。护士通过向病人讲解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目的,使病人易于接受,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出院后健康教育

出院教育是指病人病情稳定或康复出院时所进行的教育。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养的调整和家庭护理。因此,在对外科患者进行出院教育时,应注意强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其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主要关注的是出院后的药物的服用、饮食以及活动与休息、是否复诊、何时复诊等问题。一般向病人讲解有关病情现状,如何巩固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知识,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为病人制定详细的家庭护理知识手册。如:药物如何服用,药物引起副作用的反应,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复诊日期等。并指导病人和家属学会自我护理技巧。特别是近期要注意的问题。如切口护理:近一周内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1周内不可洗淋浴或坐浴,避免污水流人针孔,引起感染。注意饮食调理,饮食不佳是术后病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病人康复。可根据不同手术进行饮食指导,如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的病人,应指导病人多饮水,以达到利尿的作用;胆囊手术后的病人,由于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病人对脂类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导致脂性腹泻,宜定时定量采用低脂饮食,术后3一6个月消化功能逐渐恢复后再逐步调整饮食,并告知病人定期到医院复查和随访时间。

总之,我国开展外科手术健康教育中,必须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病种及手术分期护理要求和病人教育需求多样化、阶段性的特点,建立全程、分期教育模式。这就对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医院要不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要求护士结合工作实践交流健康教育体会,并以科为单位,及时总结归纳以业务学习形式,不断指导培训,丰富知识以提高护士的主动性,从根本上转变护士的观念。

参考文献

篇13

1 严格评估

1.1 人员情况评估 对凡是即将要进入层流手术室的人员进行评估,从进入手术室工作的年限、在手术室工作的经历、到手术室主要工作内容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教案提供依据。

1.2 学习内容评估 通过评估,我们将所属外科人员分为三类即手术室护士为一类,此类为掌握知识型培训对象,将来要起到宣传带教作用。第二类为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此类为懂规运用型,知道层流手术室、层流手术室相关管理规定并能遵守。第三类为进修实习人员,此类为启蒙学习型,培训力度大用时长,达到了解层流手术室管理规定并能遵守实施的目的。

2 严格制定教案

2.1 对第一类人员即手术室护士,制定教案以层流室建设的基本原理、层流室的结构、层流室空气净化系统、层流室的分级、层流室的运行及维护、层流室的分区及院感控制、层流室的应用与保养等进行专业知识和应用知识为主。教材以卫生部颁发的层流手术室标准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手术室管理规定、消毒灭菌法、手术室技术操作与管理等为主。

2.2 对第二类人员即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制定教案以宣传层流手术室规章制度、进入层流手术室流程和相关设施的爱护为主。教材为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和科室制定的相关规定。

2.3 对第三类人员即进修实习人员,制定教案以掌握层流手术室的基本应用方法和设施的爱护、以及手术室相关技术等为主。教材采用以卫生部统一的标准、常规书、三基书和实景录象等为主。

3 严格实施教学与管理

3.1 对于第一类人员的培训从手术室建造时期即开始了,在手术室建设中我们组织骨干力量,深入了解层流净化装置,了解认识一些基础结构,为今后使用维护打下一定基础。在手术室建设同期我们既组织全体护士在业务学习课时学习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中关于层流手术室的相关内容,以及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手术室管理规定等内容。教学方式采用自制多媒体,图文并茂进行教学,加上实践技能课,即联系参观本地已建设运行的同类手术室,让大家对层流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前期教学课程安排4~6个学时,后期要进入我们已获建设好的手术室前安排2~4个学时具体实践,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电子操作板的掌握以及层流手术室的维护保养等,在10个学时左右。进入手术室展开工作后,在每周三的业务学习时组织全体手术室护士学习层流手术室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其深入人心。为带教实习进修人员打下良好基础。

3.2 对第二类人员的培训做到 以具体实践为主,分期分批对麻醉及外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以进入手术室的流程、手术室规章制度、层流手术室使用注意事项、层流手术室保护常识及维护知识等为主,掌握层流手术室洗手操作流程等,此学习时机在即将搬入层流手术室之前。分期分批对第二类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教学时间为每次两个学时。

3.3 对第三类人员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单个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采取“三步教学法”:(1)影像教学法:采取自制多媒体教学录影,声情并茂,介绍科室沿革、发展,人文环境、仪器设备、手术室布局、基本操作、着装要求、各个区域功能任务等,逐一介绍,让实习同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时为1小时。(2)文字教学法:主要以幻灯的形式将各项规章制度和手术室操作规程的逐一进行学习讲解,并举例说明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学时为1小时。(3)手术室具体实践法:将实习进修人员分组带入层流手术室,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对手术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会按照层流手术室的要求着装,按照层流手术室的流程要求进入手术室,了解手术室的仪器和设备,以及层流手术室的管理要求等。此学习为1个小时。

4 体 会

运用“三严”教学管理法取得的成效:(1)对进入手术室的外科人员进行层流手术室知识培训后,增加了外科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认识,从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上得到了大家的认识和理解,并支持与认可。(2)增加了手术室护士对层流手术室相关知识的掌握,特别是部颁标准的落实,以及层流手术室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为层流手术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带教新护士和培训实习进修人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对外科所属人员及时培训对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和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

对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培训后,增加了实习进修人员对手术室知识的学习,加强了对现代化医院的了解,提高了认识,为将来的到临床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对所属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层流手术室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2],有效地避免了不良情况的发生,有效延长了层流手术室的使用寿命,减轻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6)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由于通过培训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大家均按流程要求,有效地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