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订阅热线:400-838-9662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11:13:06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篇1

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在近5年的时间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经历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升级期四个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时代,现已进入到大旅游发展时代,发展形势迅猛。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精准扶贫,积极对扶贫开发方式进行创新,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2019年,在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中,表示积极推进“旅游+农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并提出要继续进行旅游扶贫模式的推广,加强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建设,并突出乡村旅游扶贫在旅游扶贫的重要地位。发展乡村旅游在扩宽居民增收渠道、促进保护农业生态和乡土文化,以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满足都市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也为发展社区经济投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带动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指数。其次,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社区在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得到建设,改善了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最后,城乡居民互动的过程中,生活观念、消费意识、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同时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居民见多识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在区域经济方面,乡村旅游发挥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精准扶贫,加快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研究所得的成果还较为薄弱,涉及到该领域的学者较少,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参与机制研究领域,并且对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对于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难以用定量的方式进行表述与呈现。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与社区参与度之间复杂的作用机理,通过量化的形式说明上述关系,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现实意义

以社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社区居民收入、保护社区居民利益、减轻社区居民负担等一系列重要的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旅游扶贫综合效益、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家大力支持旅游扶贫,通过发展旅游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减小贫富差距,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重视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体系中地位与作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旅游发展基础认知、政策支持的感知,社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居民参与旅游态度、参与能力等因素,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提升依据,同时也为政府管理部门落实和完善社区参与旅游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研究思路

本文在梳理总结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区居民感知为研究视角,提出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根据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影响因素测量量表、社区参与度测量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因素与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在实证分析、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提升策略与建议。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该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行评述。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对社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对社区一体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理论模型。依据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来源,并结合影响因素与社区参与度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假设,最终构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

第四章研究设计。依据相关研究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选取调研地点,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因素量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量表进行解释。

第五章实证研究。按照第四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23.0软件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进行比较,利用SPSS23.0软件、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并对测量模型、结构模型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因素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路径。

第六章结论、建议与展望。归纳总结本文的结论,并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指出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四、提纲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研究述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社区

2.1.2 社区参与

2.1.3 乡村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一体化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理论模型

3.1 模型来源

3.2 研究假设

3.2.1 参与旅游态度的影响因素

3.2.2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3.3 模型构建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1.1 样本选择依据

4.1.2 数据收集

4.2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4.2.1 旅游开发基础认知量表

4.2.2 社会资本量表

4.2.3 政府支持力度感知量表

4.2.4 参与能力量表

4.2.5 参与旅游态度量表

4.2.6 社区参与度量表

5.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比较

5.3 测量模型分析

5.3.1 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5.3.2 信度分析

5.3.3 效度分析

5.4 结构模型分析

5.4.1 影响因素和社区参与度结构模型分析

5.4.2 参与旅游态度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模型分析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培育社会资本,促进社区良性互动

6.2.2 增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居民参与环境

6.2.3 注重创新发展,扩宽居民参与内容

6.2.4 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强化居民参与能力

6.2.5 培养居民积极参与态度,增强居民参与意愿

6.2.6 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校内图书馆电子资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把握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网络信息,详细了解文章涉及到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为本文提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根据我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建立了影响因素测量量表、社区参与度测量量表,并设计调查问卷,按照样本选择依据选取调研地点,对社区居民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

(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问卷的发放,收集原始数据,使用SPSS23.0软件、AMOS21.0软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并对假设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检验各假设成立的情况,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唐代剑,过伟炯.论乡村旅游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以浙江藤头、诸葛、上城埭村为例[J].特区经济,2019,11:155-157.

[4]杨洋.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9,01:78-79.

[5]Karoline Daugstad. Negotiating landscape in ru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35(2):402-426.

[6]Ap J.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Tourism In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04):665-690.

[7]史蒂芬·佩吉等.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刘劼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8]Peter W Williams, Robert W Penrose, Suzanne Hawkes. Shared decision making in tourism land use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04):860-889.

[9]Mason P,Cheyne J.Resident Attitudes to Propose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27(02):391-411.

[10]Butler R.W.The Concept of a Tourism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

[11]Zahed Ghaderi. Domestic Tourism in Iran.[J].Taylor & Francis Journal.2019,22 (2),:278-281.

[12]Murphy P.E. Tourism: Community Approach[M].New York: Methuen Inc,1985.

[13]Pauline J Sheldon,Teresa Abenoja. Rezident attitudes in a mature destination: the case of waikiki[J].Tourism Management,22(5),435-443.

[14]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

[15]JE Rosenow,GL Pulsipher. Tourism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M].Lincoln,Neb:Century Three Press,1979.

篇2

二、增长极理论对乡村旅游效应分析

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由于其自身拥有的一系列优势和所处的领先地位,决定它对区域旅游会产生示范作用。不仅会自身形成强大的规模效益,而且会与周边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互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乡村旅游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要素不断趋向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旅游要素生产和分配的极化,然后形成区域上的极化,从而获得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乡村旅游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边乡村旅游区域扩散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各种旅游经济要素从增长极向周边地区扩散,或者是凭借其影响力带动和分流一部分经济要素向其周边地区聚集。通过发挥增长极的推动力带动周边落后乡村旅游地区经济向前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作为增长极乡村旅游区域的差距。在乡村旅游增长极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扩散效应会逐渐加强并超过极化效应从而带动增长极周边乡村旅游地区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依据增长极理论发展辽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1.辽宁省乡村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少核心竞争力。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乡村旅游建设思路容易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背离了“朴素、自然、宁静”的基本要求,有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本质也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本色,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原意,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采用增长极理论区分对待不同的地区乡村旅游,确立并重点培育增长极,树立并提升增长极的核心竞争力,打破低质化、同质化乡村旅游格局,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新道路。

2.辽宁省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并不均衡。根据吴必虎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乡村旅游地应当主要分布在距主要城市100km范围内,而且在总体上呈距离衰退趋势,即与城市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规模越小。辽宁省有14个城市,但各市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均衡,辽宁中部城市群形成比较早,集中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一大批大中型城市,城镇化水平之高居国内城市群的前列。这一区域大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城市距离都接近100km距离内,因而非常适宜城市居民“逃离城市到乡村休闲”的需要。此外,辽宁南部以大连为前沿的沿海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独特的滨海乡村旅游资源,城镇化进程也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与之形成对比的辽宁西部和北部的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环境压力较大,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特色不十分明显,乡村旅游缺乏吸引力和便利条件。因此从全省范围来看,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阶段对全省的乡村旅游区域分层次的进行层级定位,确定不同层级的增长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级,充分发挥不同增长极在不同阶段的效应。对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增长极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实现有层次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

四、增长极理论应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增长极发展理论注重选择合适的增长极,通过其极化效应,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实现规模效益,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经交通线(轴线)波及整个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其基本思路如下:

1.在辽宁省以沈阳中心,大连为前沿,丹东、锦州为两翼,选择一些发展条件成熟、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级增长极,明确确定其发展目标,完善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功能,形成一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突出乡村旅游目的地。

2.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滨海旅游区、辽东中朝边境旅游区和辽西走廊旅游区已经开辟的乡村旅游一级增长级周围选择若干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交通干线通过的乡村旅游潜力比较好的旅游地带,开发二级增长极,积极引导帮助这些地带受一级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作用影响,加速发展,形成轴线,点轴贯通,促成点——轴格局。

3.在发展轴线周围和阜新、朝阳等乡村旅游纵深区域再选择一些新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三级增长极,并通过扩散效应形成新的轴线。不同等级点、轴构成的点——轴系统逐渐形成,随着点——轴密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相互协作的乡村旅游圈,从而实现辽宁乡村旅游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增长极理论应用于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精选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增长极,加强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建设。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配套条件好、带动作用显著的乡村旅游项目作为示范基地。针对这些重点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需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为特色,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科技和艺术含量。每一个增长极应根据当地主要客源市场的需求,突现个性、特色与新奇,防止与周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项目雷同,避免形成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2.作为增长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要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城镇化倾向。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和挖掘,强化资源的特色和差异性,强调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安宁的环境氛围,突出休闲和野趣,展示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此外在保持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开发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产品。要提供给旅游者栽种、采摘、耕耘、推磨、捕捞等乡村劳动的机会,让旅游者在体会农事艰辛的同时,获得农业知识、童年回忆、以及健身和娱乐。

3.围绕各级增长极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由增长极到点轴布局,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提高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乡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好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就有了基础。在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中,要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餐饮、住宿、洗手间、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设施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进行村容村貌整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营造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16-03

广西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广西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广西旅游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调查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问题已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此,本文在对广西27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从业人员学历和接受培训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旨在为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出谋划策。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及其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和特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根据这一解释,结合乡村旅游行业的特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应该是:既有一定的旅游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乡村旅游一线岗位服务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两个关键词是“乡村”和“高技能”。“乡村”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领域;“高技能”突出了此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因此,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不同于一般的高技能人才,也不同于普通的旅游高技能人才。因为它“乡村”的职业领域,使得它具有较强的旅游专业性、乡村地域性和业务复杂性特征;因为它“高技能”的职业能力,使得它有别于普通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中等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好、乡村地域突出、专业特色较强等特点,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层次构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旅游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0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4个;建立休闲农业园288个,涉及种养面积36.8万亩;乡村旅游点达1000多个,农家乐3000多家,分布在全区14个市、90多个县(市、区)。据调查,目前广西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之众,仅桂林阳朔县就达5万人。在这个庞大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技能较差的现状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并已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广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依托型和政策依赖型的初始发展阶段,其发展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升。许多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点由于缺乏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比较薄弱,经济效益较为低下,有些甚至由于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处于停止经营状态。随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产品规模的逐步增加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将日渐激烈。今后,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重心必然由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飞跃上来。为此,乡村旅游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将成为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得他们在较大规模的乡村旅游企业中成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而在较小规模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中又可以独当一面。在整个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是众多乡村旅游一线服务人员学习的榜样,承担着对广大一线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传、帮、带”的重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与营销、乡村旅游接待的培养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主要有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在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据广西旅游局和广西教育厅提供的信息,广西目前有42所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旅游类在校生规模(含中职教育学生)约3万人,其中旅游高职高专学生约1万人。统计显示,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涉外旅游管理、旅游工艺品设计、旅游外语等专业。在广西旅游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不断提高。此外,广西的旅游教育与行业联系日益紧密,旅游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我们对广西桂林、南宁、柳州、北海、钦州、防城港、河池等7个市27个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4903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本科文凭的从业人员129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3%;有高职高专文凭的从业人员358人,占7.30%。

在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培训工作总体效果良好。在我们随机抽样调查的2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中,有1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从业人员接受过一次以上的岗位工作培训,占调查总景点数的66.67%;接受过相关岗位工作培训的为3079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2.80%。其中,到各类院校进修过相关课程培训的共131人次,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67%;参加过3天以上(含3天)乡村旅游培训班的共642人次,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09%。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培训工作使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学习到了掌更多的旅游行业文化知识,服务技能有所增进,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色旅游开发理念逐步养成,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不断翻新,乡村旅游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景点接待能力逐步提高,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

(二)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前所述,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在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未得到相关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点)的足够重视。首先,对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相关问题认识不清。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作为乡村旅游人才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应该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胜任哪些具体岗位工作?是否需要进行高技能资格认证?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这些问题并未认真思考和研究。多数管理者认为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是能力的差异,而没有类型上的差别。其次,没有建立起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相关教育培养机制。如前所述,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培养和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但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极为有限。在广西目前开设旅游专业的42所高等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岗位再教育培训方面,广西至今依然没有制订专门而统一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岗位培训方案或机制。

2.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未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首先,高校全日制旅游教育还不能满足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虽然广西目前每年毕业的旅游高职高专学生多达近万名,但是,由于各旅游高校教育在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招生对象等方面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乡村旅游而开展,加上由于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点远离城市,从业人员在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较为艰苦,因此大多数旅游高校毕业生并不愿意到乡村旅游点工作。调查显示,效益较好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中,仅有9.93%的从业人员具有高职高专以上文凭(包括高职高专文凭),且其中有多达53.2%的文凭并非旅游相关专业。其次,广西乡村旅游岗位再教育培训力度小,覆盖面窄。广西旅游局与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曾于2010~2011年组织开展“全区全面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工作,但截至2012年7月,随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约66.67%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曾接受到一次以上的各类旅游岗位培训。这其中如果除去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桂林世外桃源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他1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旅游经营年数)平均培训不到1次(仅为0.83次);17个示范点仅有52人到院校进修过旅游相关内容,只有620人参加过3天或3天以上乡村旅游培训班,有1731人参加过3天以下的培训,分别占总人数(4481人)的1.16%、13.84%和38.63%。不少乡村旅游示范点认为,各类乡村旅游培训活动过少且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希望能有机会接受更多更系统全面的培训活动。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示范点反映,他们急需文化水平高、业务素养好的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强烈需要引进或培训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规划策划人才、宣传促销人才、种养和手工技术等专业技能人才、餐厅和导游服务等接待服务人才以及乡村旅游演艺人才。

三、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职能作用。鉴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任务繁重的教育工程,必须发挥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引导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做好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和全区乡村旅游从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二是根据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结合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制定相关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政策,确定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机制;三是协调相关院校与乡村旅游企业(点)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方职责,落实各项教育和培训工作任务。

(二)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广西旅游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旅游职业院校既具备旅游基础理论知识教育条件,又具备旅游实践技能培训条件,是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与旅游学科自身建设不足存在着矛盾。自治区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与教育厅等相关机关部门应通力协作,积极引导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广西旅游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例如,在桂林旅游高等学校等院校开设乡村旅游管理专业,对就读者给予考分优惠和学费补贴;还可采取“高校+地方政府+乡村旅游企业(点)”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根据各地乡村旅游企业(点)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订单式”培养和培训人才。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用型旅游人才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乡村旅游种养、手工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乡村旅游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具有专业特色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除旅游学科相关文化知识外,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还应掌握生态农业种植、特种动物生态养殖、传统手工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艺。而这些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艺的培养,可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由各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组织实施,也可直接由各乡村旅游企业(点)根据具体需要,联系相关培训部门或行业机构进行培训。

(四)做到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教学的紧密结合。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旅游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基础理论知识是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基础,实践操作技能是其能力的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当今和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需求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二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制定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采用“订单式”办学等方式调动乡村旅游企业(点)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灵活采用知识讲授、理论分析、案例教学、观摩学习、个案讲解、现场示范、集体讨论等多种教育和教学方法。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人才已成为影响广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广西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必须从认识入手,政府管理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采用院校培养和部门培训两条脚走路的方式,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再次,根据乡村旅游牵涉专业面广的特点,要调动社会相关行业参与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最后,要建立起乡村旅游发展调查分析机制,并根据调查结果和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培养乡村旅游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燕裕.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显成效 [EB/OL].(2012-04-24)[2012-10-08].http:///gjw_zt/jtly/gxclyfz/kan/

201204/t20120424_423076.htm

[2]梁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郭满女.广西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7)

[4]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5]周志宏.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

[6]于春雨.关于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状况的分析[J].旅游纵览,2011(2)

篇4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逐渐普遍及信息技术手段的逐渐应用,旅游行业为适应智慧旅游理念,强化自身旅游发展能力,已经在其内部逐渐完成了旅游信息化的转变和建设。乡村旅游是近几年旅游行业中一项热门的旅游项目,也是缓解我国旅游行业低谷的一丝清泉。在当前智慧旅游理念下,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何去何从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智慧旅游理念及旅游信息化发展

智慧旅游理念主要是指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便携式终端旅游设施,从而主动的感知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等信息的一种旅游理念,通常也被称之为智能旅游理念。智慧旅游理念下要求我国旅游行业逐渐完成其信息化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其在旅游市场环境中的市场竞争能力。旅游信息化发展主要是指旅游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云端,建立“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模式。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也为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乡村旅游行业在其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将部分信息内容以网络信息的形式实施信息公布;第二阶段,形成期。随着电脑的普遍应用,我国社会直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形成带动了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跨城市发展;第三阶段,发展期。云计算、移动终端技术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的推行,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酒店、旅行社、景区等范围内已经开始广泛开始流行,乡村旅游信息化全面实现了乡村旅游景区化发展模式;第四阶段,成熟期。截止到今天“互联网+”模式和智慧旅游理念的形成将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发展带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建立了以村镇为中心的乡村现代化景区。

三、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旅游网站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旅游网站的建立。传统的旅游网站中主要是以国家级旅游景区为宣传内容,建立景区专门的网站。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发展,以乡村旅游景点为主的乡村旅游网站已经成为旅游网站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网站建立的过程中以各大搜索引擎为基础,建立检索网页,在网页内部以市级单位为核心创建该地区直辖范围内各大乡村旅游景点,并且对下属各个景点的基本信息和特色旅游实施网络介绍和宣传。个别先进的乡村已经与携程、途牛等大型旅游网站建立了旅游路线计划宣传的活动,实现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二)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旅游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在智慧旅游理念下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景区内部管理系统。例如,乡村旅游中已经逐渐开始使用电子门票、区域内文化自主保护电子系统、信息化环境监测系统等内容。我国乡村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中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逐渐开始实施卫星遥感定位系统和LED信息系统,从而保障乡村旅游的安全性和新颖性。此外,我国以三坊七巷等35家乡村旅游景区为首的“身份证入园管理模式”已经投入乡村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设中。

(三)旅游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发展在智慧旅游理念的影响下开始逐渐推广区域旅游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例如,针对乡村景区内的各个景点设定自助景点门票售票机,在景区内引进自动贩卖零售和饮用水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降低景区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浪费。此外,我国《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乡村信息网络工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实现了我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发展。

四、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站宣传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旅游事业迅速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开发后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企业家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这些经营者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自身的知识和素养有很大的关联。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受到投资成本的影响,在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经营时,未认清“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时,仍旧采用传统广告的形式,这样就很难引起更多网络群体的关注。此外,一些地方自行建立的乡村旅游行业网站,受地域的影响受众群体较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产生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对网站宣传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的。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

新世纪以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在逐渐上升,这样的发展环境使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旅游领域中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提升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乡村旅游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在很多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的意识中,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较少,这样的意识很难实现对旅游产业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实际上,在旅游产业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信息和数据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并且相对独立,未能形成信息数据共享的体系。此外,旅游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未经过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培训,这就导致了乡村旅游产业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相对较低。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产业为了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应逐渐对自身的产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一些乡村旅游的景点中,虽然计算机和上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少数的旅游企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这些少数的网站在实际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功能未能充分的发挥,所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时,产生的影响力较小。目前国内很多乡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五、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站建设和网站宣传

乡村旅游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向智慧旅游升级的重要表现,这不仅能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同时还能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今后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和网站宣传的工作。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对自身的旅游信息进行宣传,与较热的公共服务网站进行合作,使游客在公共服务网站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预定,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服务的顺利链接,以此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信息化的服务质量。

(二)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

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多为当地的农民企业家,为了有效的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经营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而智慧旅游建设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升级模式,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注重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有效链接,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来建设智慧旅游模式,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因此,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者应充分把握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全面建设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了数据库、物联网和无线的网络通信技术等。其中标准化的数据库是智慧旅游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数据库中收集了海量来自政府和游客的信息,这能为乡村旅游产业制定新的发展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因此,应注重对数据库的建立。另外,物联网实现物物连接主要依靠射频识别技术,为了实现智能旅游景区的建设,应注重对物联网各个环节的配置。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持电子智能终端的游客可以随时介入无线网络中,能对旅游体验进行实时的分享。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应强化对无线网络通信的建设,从而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智慧旅游理念实质内容是为游客打造智能化的乡村旅游服务。智能化旅游服务主要是将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中,例如,云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库、物联网、无线网网络通信技术等,但是在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建设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智能化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张凌云,黎j,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66-73

[2]黄忠伟.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3):143-144

[3]郭华.信息化背景下川东地区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7):58-59

篇5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新农村的建设从2005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到2012年十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说明新农村的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直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幸存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地深入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学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乡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农民可以通过推销生态农产品,加盟生态旅游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促使农民产业的变革,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可以在农民中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它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旅游资源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效地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农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的契机。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的有力的支撑,农村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农村形成新的文明风尚。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成为文明卫生的公民。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旅游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乡村的风貌,建设文明的新农村形象,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整个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业、改变了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传统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系统的指导理论,它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理论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把握两者而发展之间的切合点,强调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相互之间相互调节。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注意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并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总,逐渐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体化进程方面发展的进度,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乘数效应理论。

该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了乘数效应。乡村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的出现使得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发展,并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让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一)构建理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理念。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发农村的生态资源的建设。开发生态的体验和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各种生态需求。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新农村的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占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

1、生态旅游建设要惠及所在社区的农民。

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惠及当地的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及开发的主体,最后发展为利益的主体,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兼顾农村的现实条件:农村的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就业。要保证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报酬的保障,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让农民可以利用生活资料来通过旅游经济来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旅游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农民的思想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风俗文化为生态旅游和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观念和良好的风尚。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乡村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审美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我国农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而且品种多样。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乡村的自然风光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而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的中心,结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两者之间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中环境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乡村的旅游品牌,发展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乡村的旅游资源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地区相对贫困的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让村民参与其中,建立起新农村建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融合发展的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旅游业向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要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

(二)做好科学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环境规律,在开发农民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处理好两者发展之间的规划,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特色,推动农村的建设在合理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地区的差异以及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进行民缺德定位,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同行,应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乡村的生态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D0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087-04

中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之中。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推动乡村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提供了方向和选择。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及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必将为推动乡村生态型区域治理、加快后现代化乡村治理转型、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乡村旅游治理基础: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主体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以治理主体现代化为基础。治理主体是由政府行为中具体的个体或群体构成,突出表现为治理中的领导实体。但是,治理中的个体、群体或领导实体并不等于政府行为治理主体,只有通过程序化的政府组织才构成政府行为治理主体,治理主体现代化必定是“政府组织这个治理主体逐渐向组织结构科学化、组织功能专门化、组织程序高效化及组织规范优质化的转换过程”[1]。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行为治理主体现代化,需着力推动地方政府组织优化、结构序化。

要推动乡村旅游管理职权分化。地方政府旅游管理职权分化,在整体上有横向与纵向之分,横向平衡分化要求地方政府将部分旅游管理职权逐步向市场及社会分化,既要在治理模式中保留政府主导因素,又要在公民社会培育中增强市场主体及社会功能。伴随乡村市场主体扩大,乡村居民参与性增强及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由政府推动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逐渐过渡为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乡村旅游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如图所示)。

乡村旅游发展需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本原则,要从自身资源特色出发,坚持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市场有效对接,地方政府旨在履行好乡村旅游协调、立法、规划等职能,维护乡村旅游市场,引导社会参与,促进有序竞争。纵向层级分化即推进上下级政府的职权分化,逐步将乡村旅游发展权限还权于基层治理单位,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型区域治理。美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等国家,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赋予乡镇政府和基层自治单位更多乡村旅游发展职能,极大提高乡镇、村社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活动场所是在乡村社会,广大乡村社会集聚着大量旅游资源及内生发展力量,乡村旅游发展必将催化着乡村治理重构,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又持续推动着乡村旅游发展。让乡村旅游发展回归于基层治理本真、还原于基层自治单位及村社共同体运作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催化乡村治理重构的现实选择。

要优化乡村旅游机构职能设置。治理理论认为,良好的治理状态即“善治”要求国家权力向市场及社会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是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零和博弈,而是力图在动态合作中共享公共资源的权力分配[2]。从而指出了政府组织需要通过创新形式构建多元主体的协作关系,优化多样功能的职能设置,促进政府行为治理多元主体并存、多样功能发挥。在乡村旅游不同发展阶段及条件背景中,要着力推动科学化机构设置及专业化职能分工。当前,随着乡村旅游市场化、社会化推进,有必要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培育一个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半官方组织,充当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筹资机构、技术咨询机构、信贷服务机构、土地开发与销售机构。20世纪60年代后期,韩国的“观光公社”、墨西哥的“福纳多”等乡村旅游发展半官方服务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重困难,为本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培育和扶持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半官方机构,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本集聚,多渠道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应用所筹集资金对购买土地进行开发,通过变生地为熟地,使交通等条件便利后销售给旅游开发商或旅游企业,对于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乡村旅游治理支撑: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技术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以治理技术现代化为支撑。就历史发展观而言,乡村社会变迁不是单纯生产力直线发展所致,而是由乡村社会有机体的网格化多向作用所为。但是,网格化作用不是直接发生,而是以相应行为技术为支撑。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需通过相应行为技术打破乡村治理的封闭性,促进人口与资本流动,逐步将乡村经济整合到国家经济共同体中,加快推动以地缘亲缘关系为特征、村民身份为基础的传统乡村治理向以开放为特征,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现代乡村治理转型。

要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种发展状态、文化转型、价值提升,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素质及社会关系现代化。追求乡村旅游经济有效、代际公平、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发展,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现代化是加快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现代化的根本。为此,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更快的知识及技能积累率,知识技能的应用和推广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子。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知识生产和扩散及人力资本的积累中来,推动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技术现代化。当前,要积极推进寓管理于服务的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架构,加快高、中、初级和乡村旅游在职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切实提高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居民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要有计划针对乡村旅游部门管理人员,旅游饭店、旅行社和部门经理等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在更高层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经理人职业化及职业化经理人形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居民的参与面不断扩大,在各大景区家家开饭店、户户设旅馆成为一大趋势,“野导”拉客、居民宰客是景区的一大弊端,加大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力度,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行为势在必行。

要推动乡村旅游形象导向现代化。随着乡村治理变革,乡村旅游发展正经历着由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再到形象导向转变,乡村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和印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所有产品、服务设施的综合感知”[3]。乡村旅游形象导向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行为技术现代化,核心在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重点在于代表性理念、行为、景观、氛围等形象设计,切实把握活动性、舒适性、人文性、现代性乡村治理需求。首先,要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做好形象定位。乡村旅游资源决定乡村旅游形象,乡村旅游形象持续影响着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形象作为自然资源条件状态下的主观能动性产物,更加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倡导人们在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中促进旅游促销。其次,要以乡村旅游市场为导向开展形象推广。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中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充分体现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性、地域差异化、经营分散性、形象整体性等特点。如我国香港特区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开展旅游促销,欧美地区也采用传统的东方宣传色彩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再次,要以乡村意境营造为内涵促进形象提升。意境形象体验是人在感知基础上通过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乡村意境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积累和沉淀[4]。乡村旅游形象导向现代化,要围绕独特性理念、行为、景观、氛围等形象设计,通过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乡村旅游活动开展,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地情景交融、意境提升。

三、乡村旅游治理条件: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环境现代化

地方政府行为治理是以治理环境现代化为条件。伴随着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行政生态必然向生态行政嬗变,推动生态型区域治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及目标追求。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环境现代化,要着力推动政府的目标政策、法规体制、机构职能、能力建设、文化理念等诸方面生态化。

要实现自然环境现代化。生态行政学认为,行政系统应积极主动适应于保护资源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而不是设法改造自然生态系统以适应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自然行政环境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高度体现人类归属性生态价值进程、旨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乡村共同体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在“反现代化”行为条件下,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增加社会成本,滥建房屋、大兴土木、游人过多、土地流失等,难免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影响。为消除或弱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外部不经济性,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生态型区域治理现代化张力。要统一规划、提升地方政府环保立法的预见能力,对潜在的生态资源预先立法保护,建立景区卫生环保体系,提升地方政府环保工作能力,建立环境监控机制,防范乡村环境恶化,回应村民抵制情绪。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重要因子,旅游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人口与资本的流动,人口与资本的流动必然会要求加快乡村治理格局提升。当前,迫切需要将地方政府生态管理职能进一步将环保职能延伸到村屯,强化乡村旅游生态教育,倡导健康文明旅游行为,加快确立生态效益型价值理念,斧正传统生态行为,切实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村民和游客自觉行为。

要实现人造环境现代化。人造行政环境现代化体现价值与规范的统一,社会动员性及同化性凸显生态型区域治理现代性或后现代性张力。根据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弗雷德・W・里格斯(FredW・Rjggs)关于“非均衡政体”棱柱社会认识,在未完全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及个人地位等因素仍然强烈影响的“集市――有限市场”型社会里,沟通网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动员性”和“同化性”,利用现代技术推进人造行政环境现代化势在必行。广大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缔造的集合体,乡村旅游经济体现为“集市――有限市场”型经济结构,家族背景、宗族势力、裙带关系、社会威望、、地缘亲缘等因素无不影响着地方政府行政行为及履职功能发挥,推进乡村旅游行政环境优化、促进生态行政能量交换平衡是实现人造行政环境现代化必然选择。要建立勤廉监督机制,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勤廉监督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规范乡村旅游市场旨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嬗变,最大限度防止乡村旅游中公共权力腐败及市场失灵。当前,需要将家庭旅馆、家庭饭店、村社导游纳入规范化管理范畴,避免拉客、宰客、市场混乱等现象发生。如日本政府为推进乡村旅游饭店业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制定了《旅馆业法》和《旅游旅馆促进法》,使本国旅馆、饭店进入规范化管理。要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村民有序参与,参与性是治理变革的内在要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乎目的性及规律性的统一。当前,需要加快制定乡村居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性文件,从法规上引导乡村居民有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来。要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共赢机制,西方多数国家如1992年美国的“理解备忘录”、1995年芬兰的乡村政策委员会,通过成立乡村居民、与政府主管部门和乡村旅游企业的联席会会议制度,在更高层面推进乡村居民、政府、旅游企业的互惠共赢。要强化设施服务,促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基础设施服务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乡村社区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服务建设必须以社区理念来打造,通过乡村社区化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市场化、社会化发展。要推动区域联合发展,实施文化治村,“治理是一个权力运行多向度的,包括横向互动和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5],“政府间的横向合作普遍促进相关区域内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改善,从而使相关地区的整体效应得到提高”[6]。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目标认同基础上应着力建立良好的府际关系,着眼强化“心治”模式,推动乡村社会政治符号系统形成。通过协商合作、联合行动、人文化成等项目载体推进,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区域生态型公共治理。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代教育宗师宴阳初先生就提出“文化治村”思想,强调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乡村旅游发展要始终伴随乡村文化及乡村社会政治符号系统建设有序推进。要做好乡村旅游地文化体系梳理,努力寻找乡村精神文化主线,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文脉提升;要加快构建廉洁高效乡村行政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服务性、民主性、公正性、有效性、责任性、创新性、法治性行政文化理念形成;要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乡村旅游文化,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以“礼、读、耕”文化建设为导向,赋予乡村旅游发展及乡村文化建设全新内涵,增强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张力。

参考文献:

[1]刘 丹,等.政府行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功能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8:296.

[2]高秉雄,张江涛.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J].社会主义研究.2010(6):110.

[3]匡 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24.

篇7

Abstract:The village harmonious traveling is the village traveling development targets,realizes the village economy development important way.At present supports the harmonious traveling development the public product massively to lack actually,has restricted the tourism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eriously,has affected the tourism to the village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public product theory to the village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connotation,the classification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has analyzed the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to the village harmonious traveling support function,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 ponder to the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effective supplies.

Keywords:Village harmonious traveling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1.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作为现代旅游的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转变观念、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城乡经济交流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在乡村旅游给农村建设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破坏、文化异化等,成为抑制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1],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2]。

乡村和谐旅游是和谐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各要素全面发展以及旅游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全面发挥的旅游发展模式。[3]实现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旅游公共产品的支撑。然而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公共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乡村和谐旅游的实现。可以说没有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乡村和谐旅游的目标就无法达成。

2.旅游公共产品内涵及分类

“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 ”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的一个概念,最早由林达尔(E.R.Undahl)提出,萨缪尔森(Samuecson P.A.)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给公共产品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即“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任何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4]。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一旦提供某公共产品,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使用。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现实生活中纯公共产品很少,大多数为准公共产品。根据物品消费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准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一般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可拥挤产品和可拥挤的俱乐部产品四种类型[5]。一般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弱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或者说具有较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俱乐部产品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竞争性较弱;可拥挤产品则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而可拥挤的俱乐部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都相对较强,更接近私人物品的特征。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的满足其在旅游过程中综合需求的服务。旅游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以旅游供给者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或旅游活动出现[6]。旅游公共产品是具有公共产品特点的旅游产品,也是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旅游项目等等。根据旅游公共产品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可将旅游公共产品分为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教育培训,公共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五种类型。

公共服务属于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包括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卫生、安全预警制度、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资讯发布、旅游区规划和营销等;旅游基础设施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弱竞争性,包括景区的内外道路、水、电、气、通讯、宽带等设施;旅游景区项目、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较弱的竞争性,包括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以及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公共资源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包括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接待设施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包括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

3.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支撑作用

乡村和谐旅游的实现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维持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可见,乡村的优质生态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基础,破坏了乡村这些特有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对维持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进行规范和管理,对游客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等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认识,自觉的维护自己特有的文化,维持乡村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3.2完善旅游设施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乡村旅游设施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旅游接待的物质基础。一些乡村的很好的旅游景点由于过于偏远、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原因而没有市场,无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见,乡村旅游和谐发展依赖于旅游区道路交通的建设,水、电、气、通讯、宽带等设施的建设,依赖于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依赖于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会大大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乡村和谐旅游以人为本的理念。

3.3实现优质旅游服务依赖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乡村和谐旅游仅有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有优质的服务,广义的服务包括公共治安、食品安全、市场规范等,狭义上特指导游讲解、餐饮、住宿、娱乐服务,强调要以游客满意为中心,推行规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感情化服务,为游客提供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吃得舒心、住得安心、行得放心、游得欢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作为保障,政府加强公共治安,食品安全监管,对市场加以规范等公共服务,政府联合企业合作办学,对导游等服务人员加强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人才等等。

3.4构建乡村和谐社区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构建乡村和谐社区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本地居民三方的利益协调。当前,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三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必须加强公共服务,搜集信息和发布信息,让不同利益主体实现沟通和讨论,政府和开发商要对村民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相关问题对村民加以宣传,提升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从而实现三方利益的协调,构建乡村和谐社区,为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4.乡村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思考

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增加旅游公共产品供给,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旅游公共产品质量便成为实现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必然要求,成为实现乡村和谐旅游的必经之道。旅游公共产品分为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教育培训,公共资源 和旅游接待设施五种类型,本文以五种类型为切入点,探究乡村旅游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1增加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数量。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较弱排他性和较弱的竞争性决定政府是其供给者,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大财政对该类公共产品的投入,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乡村旅游提高到作为扶贫工作的新切入点、发展地方经济的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

4.1.1政府要科学规划,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地方政府应在国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和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对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认真详实的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1.2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政府等组织应切实做好资源保护工作,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维持并提升资源的吸引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在做好监管和治理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村民进行旅游教育和环保教育。

4.2增加旅游景区开发、教育培训和旅游接待设施的供给数量。旅游景区开发、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旅游接待设施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这就决定该类旅游公共产品适用于公私结合的供给方式。所谓公私结合的供给方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某种方式与私营机构相结合,共同完成公共物品的供给的任务,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主要包括政府委托私营机构生产,政府授予私营机构经营权和政府补贴供给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7]。

结合乡村旅游的具体情况,旅游景区开发应主要由市场主体加以投资经营,政府进行管制;乡村旅游技能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需要大力发展,对民办院校加以补贴和实行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对旅游教育的投入;乡村农民个体较为贫穷无力进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政府可将新建的饭店宾馆娱乐设施承包给社区农民,并对经营加以规范,从而使当地人民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4.3优化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产品结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问题,但是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与需求存在大量的错位现象等问题依然存在,极大的影响了乡村和谐旅游发展的进程。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一方面许多乡村小型基础设施如小水库、水渠、池塘等无人管理和负责,造成老化甚至报废;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交通、通信设施普遍落后等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政绩工程,特别是上级领导要求考核的公共设施项目,如示范性或标志性的面子工程等,却供给过剩,这往往是村民较少需求的公共产品;甚至有的政府官员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而向村民提供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甚至是有害的“豆腐渣”公共工程和以次充好的农用资料及设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是市场决策的结果,而是政治决策的结果,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不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而是通过政治程序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要改变现状,必须摒弃政府包办公共物品供给的做法,引入人民的需求表达机制,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民主机制汇总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将农村公共物品的决策权还于农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公共产品的供给真正反映农民意愿和偏好,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4.4优化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结构。我国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两套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这成为现阶段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自建国以来到农村税费改革以前一直实行的是“抽农补工”、“重城轻农”政策,从而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为实现乡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加大对乡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以坚持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政府应尽量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相当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公用设施,缩小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逐步化解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二元格局,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结构,提升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4.5提升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旅游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提供,由政府对公共产品的质量加以检查监督和管理,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政府应当追求公共利益,奉行服务理念,凸显公民社会的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和公民价值,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

参考文献

[1]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07,(9):127~130

[2]李应军.试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J].商业时代,2007,(32):89~90

[3]谢清溪.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旅游的构建及其实现[J].人文地理,2006,(4):98~101

[4]Samuecson P.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November,pp..387~389

篇8

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振兴乡村、发展乡村成为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避免了大城市的拥挤和嘈杂,为游客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提供了绝佳场所,乡村旅游因其经济实惠、清新诗意的田园属性赢得了游客的青眯,成为我国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业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

益阳市乡村旅游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自2017年以来,益阳市乡村旅游努力打响“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生态旅游品牌,加快乡村旅游业提质升级,探索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目前,益阳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山乡巨变周立波故居、安化茶马古道闻名遐迩,南县罗文花海涂鸦村、兰溪镇划龙舟对山歌等民俗体验游崭露头角。但是,乡村旅游业遭遇到的困境也非常明显,如旅游产品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未形成产业链,文化传承与传播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优势特色旅游品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形成交通网络,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游客需求等等,乡村旅游业未来如何打破瓶颈,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益阳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益阳市乡村旅游现状出发,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把好脉、问好诊,为今后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助力器和加油站。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题能实现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明确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将乡村旅游纳入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当前,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其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该研究是以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为前进游的发展路线。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旅游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现实意义:从现实上看,我市是农业大市,发展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经济实质上就是生态经济,乡村旅游是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融合。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人们休闲旅游意愿迅猛增长。但是,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单一、缺乏统一规划与布局等,严重阻碍了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当前形势下,加强对我市乡村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国外起步较早,己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集中在对旅游品牌经营模式、营销模式、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这几个方面的研究。

如美国旅游业在搜集各个地区的展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乡村旅游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品牌概念模型,澳大利亚的乡村旅游业认为乡村旅游业的营销模式应该多样,不应该只依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及自然特点,应该采取分层次的营销模式,比如说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旅游产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建设人性化旅游产品。还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有助于当地人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创新传统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审美意识。一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业过于干扰乡村自然建设的发展、会给乡村的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指出合理的规划乡村旅游业、科学减少以环境为代价的旅游方式是促进乡村旅游业整体利益提离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乡村旅游形成发展相对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正式开始,之后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国内专家学者根据本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情情况,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因地制宜地研究。其中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为:何红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城市交通拥堵,人居平均面积校少,所以向往自然绿色的田园生活,而农村的广阔天地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所以就产生了乡村旅游的供求关系。李孝坤将乡村旅游业进行分类。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文化观光型和文化体验,并且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吴权民认为开发文化原生态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具有重要性。隋春花将乡村旅游开发分成几种模式:休闲观光型的乡村旅游,主要为陶冶情操、放松旅客也情建设天人合一的旅游活动。知识型乡村旅游,提高游客的文化内涵,增进旅客与地方的文化情感。再次为民俗文化旅游,送一类型的旅游模式颇具特色,提高游客旅游乐趣。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有价值性的参考,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充实完善相关理论研究还有待挖掘和丰富。

3、本人学术准备情况(主要参考资料)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人民日报,2017.1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R]人民日报, 2018.1

[3]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

[4]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5]何景明,李立华.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6]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

[7]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

[8]徐正林,邹丽君.体验营销——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经济与管理,2007

[9]张建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06

[10]张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目标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2008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构思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为:从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主要采用SWOT模型分析法,客观分析当前乡村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全面客观认识优势和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最后针对性地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措施。

基本结构为:

第一部分:乡村旅游概述。主要介绍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特征,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实践发展情况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对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把好脉、问好诊,全面客观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

第三部分:益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对策建议。主要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提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提高资源组织整合力度,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二、论文结构(提纲)

一、乡村旅游概述

(一)乡村旅游内涵及特征

(二)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三)相关理论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意义

(五)国内外实践发展情况

二、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3、客源优势

(二)发展劣势

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缺乏总体规划

2、没有形成特色优势的旅游品牌

3、企业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

4、资源整合滞后、旅游产品单一

5、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

6、服务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三)发展机遇

1、国家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2、生态旅游兴市、旅游扶贫等政策利好

3、收入水平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等带来旅游意愿的爆发式增长

(四)发展挑战

1、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威胁

2、生态环境威胁

三、加强益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政府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健全总体规划机制

(二)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树立有影响力的特色旅游品牌

(三)着力提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篇9

一、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20世纪不断发展成熟,变成非常普及的旅游活动,并逐渐融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而成为高端的新兴旅游方式。目前在欧洲全部的旅游活动当中乡村旅游占据的份额高达15%~26%,尤其是法国非常盛行乡村旅游,仅仅是乡村旅馆创造收入就占据了1/4的法国旅游总收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行业的一个新型增长点和爆发点,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①是现代乡村旅游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趋势:一方面是现代流行的社会旅游拥有综合性消费需求,传统单一形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难以产生显著的吸引力;与之相反,综合性的旅游项目和目的地,由于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性、享受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等多个层次的需求而激发旅游者强烈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是追求特色项目。当前流行的潮流旅游方式在于提供给旅游者极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满足其特定的目的和兴趣,而特色旅游项目恰好能够迎合诸多旅游者的实际需求。第三方面是回归自然,能够追求和享受自然的原生状态。第四方面是强调积极主动的参与。②从乡村旅游的产品层面来看,乡村旅游创造的产品兼具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特征,又拥有融合特种旅游、享受旅游和健康旅游为一体的能力,由此,乡村旅游作为综合性的旅游活动,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诸多个性化需求。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的大背景是国家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黄金周和双休日制度的普遍推行以及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大力推行实施,乡村旅游达到迅猛发展,全国有超过1/3的农村贫困人口从乡村旅游活动当中获得好处,其中有超过2000万人因此而摆脱贫困。当前国内乡村旅游项目已经形成了以下4种成熟的模式:景区依托型(例如黄山风景区周边的宏村、西递)、都市依托型(例如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村)、旅游线路依托型以及农村依托型(例如贵州的特色村寨,江苏乌镇、同里、周庄)

二、凤凰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趋势

湘西凤凰处于湖南西部区域和黔、湘两省的交界区域。它是西部的云贵高原向着江南丘陵的中间过渡区域。凤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凤凰地区还拥有迷人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对当地旅游行业的极度重视,使凤凰地区的旅游产业拥有了超越常规的跨越式发展速度。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依托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并精诚合作,构建了初具规模的“大湘西旅游圈”,而这个旅游圈的中心正是凤凰景区,凤凰地区的旅游产业得以高速增长。而乡村旅游作为既时髦新颖又古老传统的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当前旅游者的追捧热点。广阔的乡村变成了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乡村民俗、乡村风光、乡村生态、乡村生活等变成了旅游活动的客体对象,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活动的项目种类和产品系列,旅游者获取的旅游体验也能够更加全面。景区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活动的高速发展为凤凰地区的农村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途径,同时也为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地转移的工作机会。要想开发与管理独具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就必需会管理、有知识、懂民俗民风的本地人才主动参与。但大量的实地统计调查发现,大多数精通该区域少数民族风情的农民,拥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接受了中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往往不甘心局限在山区的村寨,不愿意从事少数民族的风俗研究工作。基于这个原因使得凤凰景区核心周边自发形成的乡村旅游项目普遍出现了简单的克隆现象,乡村旅游景点往往只有短暂的生命周期,进而制约了凤凰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旅游产业隶属于关联性和带动性极强的复合型社会文化产业,其本质内容有“住、吃、行、娱、购、游”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复杂而繁多,乡村旅游更是如此。综合国内外成熟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经验,其核心竞争力包括了基础设施、产业链延伸、产品、营销和人才等方面,其提升策略和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1.重视文化兴旅和乡村特性的长期延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最为主要的消费者是广大城市居民,在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当中,必须时刻强调和凸显旅游项目的乡村特性,有效地避免重蹈新农村建设当中出现过的盲目商业化和城市化的覆辙。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对策:①有机结合历史民俗,强化旅游产品的历史特性。②结合生态环境,强化旅游产品的生态特征。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③结合现代科技,强化旅游产品的现代农业理念。现代农业旅游利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农村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构建了集生产、科普、科研、观光、销售、品尝、加工等为一体综合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模式。④结合休闲度假,强化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内涵。

2.强化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化和本地化,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总体凝聚力

所谓旅游产业链的纵深化和本地化,即为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当中,重视利用农村的原生资源包括富余的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原材料等,以旅游行业为龙头行业,合理配置和优化相关产业,在本区域销售和生产绿色的农业产品,形成相对完整的农村产业链,尽可能地使更多的旅游收益截留在本区域内部,规避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飞地化。要想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的纵深化和本地化,需要做到: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组成乡村旅游行业总体链条的各个行业应当协调统一地发展,即为乡村旅游必需的诸多要素应当齐全,否则就可能直接制约和阻碍乡村旅游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的提升,而这也正是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极度缺乏的。所以,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地旅游企业是首要选择,在不断健全地乡村旅游行业链条的前提基础上,合理优化和配置产业链条内部的行业数量、行业结构和总体质量,保障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提供保质保量而物美价廉旅游产品的能力。

3.健全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远远落后于城市,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接待规模的发展。所以,应当长期坚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政府主导的总体指导原则,尽可能发挥政府在整合资源、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制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诸多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推动旅游行业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形式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坚持协调推进、重点突破,着力建设制约和阻碍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社会事业、交通设施、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全面发展,争取从多个角度健全以景区设施、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为主要内容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提高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4.强化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基础支撑力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突出问题在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部分旅游项目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卫生条件差等层面。要确保乡村旅游的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是重点,不仅要强化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旅游相关的基础软件设施的建设,在大力引进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时,重视该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人才的专业培训与教育。其中,对于高水平、高素质的本土旅游经理人员、旅游行政人员,应当应用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而对于旅游服务人员和经营者则应当强化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目前乡村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现状,在引进人才和进行培养教育时,应当拓宽工作思路,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地措施,激发各方参与当地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以下2个方面的具体做法:①大力引进与教育培训乡村旅游人才。②对于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规划人才等稀缺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可以与相关的旅游院校进行合作来完成。

5.强化景区内部社区的参与力度,提高乡村旅游的和谐氛围

由于对乡村环境保护、农村社区总体发展、村落维护、旅游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缺少合理的部署和考虑,明确乡村旅游产生了不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社区与社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应当构建有针对性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合理设计社区参与旅游的机制和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强化景区内部社区的参与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协调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涉及到农村社区、企业、农户、政府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其实际的影响因素繁多而复杂,并且各个地区在市场需求、旅游资源等层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就决定了国内乡村旅游的竞争力的提高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依靠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单线增长模式,应当其当作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与时俱进地寻求创新发展和思维突破。上述章节从硬件设施建设、产业链延伸、产品开发、社区参与、人才培养和引进这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其主要为探索层面的框架性研究,关键目的在于指明方向而不是解决问题,相关的深入研究尚待实施。

参考文献:

篇10

Pick to: huangshan city rural tourism has the natural resources, historical culture, regional traffic advantage, such as "beautiful country" in the province construction upsurge,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further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reak the urban and 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should be through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with peasants as the main body, combining goo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tourism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speed up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uangshan,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rural prosperity and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Huangshan city;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U69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旅游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先导性产业,也是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综合性产业,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其中,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后初现端倪到现在全国各地燎原之势,成绩斐然。它不仅可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生活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新型的城乡关系。最重要的是,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能直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同样,美好乡村建设也不一定能直接带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即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两者的互动发展需要一些条件支持,且需要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动发展模式。因此,对二者的结合研究,并提出互动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希望通过对黄山地区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二者的互动发展模式,以求达到以下研究目的:

第一,在深刻把握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认识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理论概况,并厘清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第二,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间的可能影响因素,找到对本文研究有益的相关材料;整理并分析资料,提出互动发展模式对二者的作用;

第三,结合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认清本地乡村旅游的一些负面因素,以消除对美好乡村建设一些可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从而实现黄山市旅游业有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来说,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选题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针对个案,对二者间的互动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可以为地方在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2、在最后的对策分析中,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法,提出互动发展模式,为其他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乡村旅游定义

虽然乡村旅游这一旅游活动形式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但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最早应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探讨和界定,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得出,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调乡村旅游的发生地是乡村地区,必须具有乡村环境。如Bernard lane认为:乡村旅游是位于乡村地区、小规模经营的、具有传统性特征、与居民家庭相联系的各种旅游形式;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类型。另一类是强调“乡村性”。如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学者邹统钎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为依托的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本文所指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写生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二、美好乡村建设定义、内容、目标和原则

美好乡村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举措,标志着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具体来说美好乡村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村庄建设、土地整治、产业富民、环境整治、农民素质、管理服务六大提升工程;以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的“规划科学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彰显个性特色美”的五美要求。

美好乡村建设的原则主要有: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等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营造“县领导、镇组织、村实施、村民参与”四级共建新格局;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经济基础、地形地貌、文化传统等实际,突出建设重点,挖掘文化内涵,彰显生态优势,展示地方特色;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整体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三、关于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

自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全国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美好乡村建设脱胎于新农村建设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对于美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来,关于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一些地区甚至对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践,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

一是以乡村旅游助力新农村建设的。

二是基于美好乡村建设开发乡村旅游的。

第三章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简介

黄山乡村旅游开始于1986 年,那时翡翠谷、西递、棠樾牌坊群开始接待游人。而大多数乡村旅游的景点兴起于1992 年,主要分布于黄山市的黄山区、徽州区、黟县、歙县境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了黄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好乡村建设大热潮的推动下,黄山紧紧围绕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做文章,充分依靠并发挥当地各种条件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推动了当地的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黄山市乡村旅游现状

黄山是我国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之一。该市坚持政府主导,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形成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最佳旅游乡镇和“星级”农家乐的四级发展体系,开创了省际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局面。

目前,该市形成了“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和“徽文化乡村旅游片”,先后开发了休闲度假、自然生态、文化体验、农业观光、农事参与等各类乡村旅游产品,涌现出一批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特色文化村和花卉盆景、茶叶水果、生态休闲、保健养生等特色专业乡村旅游村,全市乡村旅游接待量占旅游总接待量的一半,直接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20 万多人,年人均现金收入超过8000 元。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黄山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黄山市整体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与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发发展乡村旅游阶段,90年代政府倡导发展乡村旅游阶段和现阶段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阶段。在发展中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模式特点:

1、村落环境资源型。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当地农民利用绝佳的文化环境,腾出闲置的房屋,定位于“小桥流水人家,养生休闲最佳”目标,接待城市离退休老人静养晚年。当地农民还与高校合作,以低廉的价格,接待进出开展植物标本采集等科研实践活动的大学生。

2、田园环境风光型。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为背景,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建设一批星级农家乐,积极开发垂钓、度假、游湖等水乡特色农家乐项目。

3、农业产品观光型。以歙县的石潭油菜花、三潭枇杷、祁门茶文化等为代表。许多地方还建成了猕猴桃观光园、板栗园、翠竹园,实现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的良好结合。

4、经济产出资源型。以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民得到实惠不多。黄山市部分乡村的老百姓对游客的到来不够热情。主要原因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没有让他们得到多少实惠。相反,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对老百姓的各方面要求都有了提高,部分村民甚至有抵触情绪。

2、产品单一,缺乏特色。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热情高涨,但组建的产品都大同小异,如到黟县看古祠堂和在歙县看到的没有大区别,到歙县许村看到的石板路在休宁焦村也能看到,缺乏自身特色,而且在宣传推介上是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有机整体。

3、季节性强,产业链短。目前,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主要还停留在旅游观光上,而观光旅游受季节性影响很大,比如油菜花、枇杷、杨梅、橘子。春季又是农忙季节,很多村民上山下田,无暇顾及“农家乐”,导致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乡村旅游“散、弱、小”未根本改观。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没有破除,盲目发展,致使景区、景点软、硬件不配套,小而不全的现象还存在。

5、宣传力度不大,目标市场把握不准。乡村旅游是黄山旅游的一部分,但不能依赖黄山风景区的客源,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找准目标市场进行推介,同时也不能一本宣传册走遍天下、一段解说词搞定所有人。

6、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歙县的石潭和许村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石潭景区道路狭窄,农家乐档次偏低。许村景区路况差,几乎没有大的接待场所,大巴车进出受限,祁门的几个祠堂门口卫生状况不好,祠堂内安装普通的节能灯妨碍观瞻。

解决问题的对策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第一,加强宏观规划、分类引导。一方面,黄山市乡村旅游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管理部门要统一规划、分类引导,实施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各县(区)、乡(镇)要根据合黄山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制定本地的旅游规划,并与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规划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远期、中期、近期相衔接,市、县(区)、乡(镇)相统一的规划体系,以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

第二,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实施倾斜政策。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而政府投入和乡村集体经济投入比重不够大。在今后的发展中,各级政府要树立大旅游观,各相关部门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交通条件改善等方面的计划、立项、审批及资金筹措等要给予优先安排,实行倾斜政策。

加大融资力度

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招商引资,而据招商部门统计,目前的招商引资又以“以商招商”的成果最为显著。因此在融资过程中提高投资商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此外在黄山市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土地征用成为限制投资积极性的症结。乡村旅游开发用地属于非公益性用地不能启动国家征地权,投资者的产权得不到保护。所以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购制度,将农业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以政府牵头进行开发。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

突出本地特色。“农家乐”主要以“土、野、乐、趣”为主要特色。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资源各异;因此各县(区)、乡(镇)在旅游景点开发上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优势和条件来择优发展旅游项目,即优先发展那些具有优势和潜力的旅游产品,打造自己拳头产品,而要避免没有优势的一般旅游产品。

拓展旅游季节链条

拓展乡村旅游的季节链条,最重要的是树立大乡村旅游资源观。很多人只认为自然资源、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等有形资源才是旅游资源,才能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事实上这只是初级旅游资源。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初级资源开发季节相对集中,但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高级资源却不受季节影响。因此,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景区景点必须要拓展思路,着重挖掘那些不受季节影响的旅游项目,如适合商务游、度假游、休闲游、养生游等的相应旅游项目,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游客数量能够有一个质的跨越和提升。

加大营销力度

首先,找准乡村旅游形象定位。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总体上黄山市乡村旅游要塑造好“中国名片”形象,对于各景点要突出自身的文化、资源特色;既要做到景点间错位定位,又要做到同一景点根据不同内涵及目标市场分层次定位。

(2)乡村旅游必须依附黄山市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和黄山风景区,徽州古村落等品牌效应扩大知名度。

(3)旅游中的旅游实物是给游客留下印象的载体;因此旅游形象定位中要加强实物形象。

提高人力资源队伍素质

实施岗位培训,提高一线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黄山市旅游管理部门要通过职业教育、培训、送到外地学习等方式对景点从业人员进行当地民俗文化和乡土人情以及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规范方面的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总体素质,从而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第四章 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概况

自2012年9月份,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全面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之后,全省各地掀起了大力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潮。黄山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依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详细研究并作出了《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指南》和《2013年全市中心村建设布点安排》等指导文件,是美好乡村建设有规可行,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力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潮。

一、美好乡村建设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美好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些中心乡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农村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但在整体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二是要素制约突出。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才、管理人员匮乏,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特别是县、乡都缺乏有关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及人员,极大制约了美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投入不足;虽然有专门财政支出,但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美好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解决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三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健全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四是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实施“美好乡村”战略的首要问题。

第五章 黄山市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美好乡村建设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乡村旅游的开展又直接影响着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劣,二者都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目标。黄山市无论在乡村旅游还是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阐述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消除二者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更好的推动二者的互动式发展。

乡村旅游引导美好乡村建设分析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其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等,这些都是它导入美好乡村建设的平台,但黄山市乡村旅游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使得乡村旅游无法自主地导入美好乡村建设。另外,美好乡村建设有着自身发展的要求与内容,主要包括 “规划科学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彰显个性特色美”等5项内容,这是最终考量美好乡村建设程度的指标。那么要更好地导入新农村建设,促进两者互动发展,就必须考虑以下两点:

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是乡村旅游助力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器,引导农村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建设美好乡村。因此两者的互动需要政府的引导,从而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要以决策规划、资金扶持、政策法规、人才培训、基础设施的构建等为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

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美好乡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市乡村旅游的自发自主式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故而要达到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性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环境进行重点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农民主体

不论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还是在美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撇开农民主体,政府和企业自行发展。只有农民主体充分认可和拥护,才能彻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发展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来。

综上所诉,以乡村旅游为发展平台,导入美好乡村建设,并为美好乡村建设的贯彻落实提供助力是完全可行的。一方面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是美好乡村建设所提出的目标,因此乡村旅游可以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要取得长远的持续性发展,也必须要导入美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即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发展来解决,美好乡村建设正好可以弥补乡村旅游发展所引起的缺陷。

总体来说,乡村旅游有利于美好乡村建设,可保证美好乡村建设中提出的“兴业富民生活美”的要求。但是美好乡村建设中所要求的“文明和谐乡风美”等却是乡村旅游无法达到的。因此,要贯彻实行美好乡村建设,就需要有辅助平台,在辅助平台的的支持下,才有可能使得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协调互动式发展。这个辅助平台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和企业的资金投入。

美好乡村建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近来,美好乡村建设风靡整个江淮大地。各级政府特别是黄山市各区县都认为乡村旅游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的高潮。尽管黄山市各区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必须反思这种“乡村旅游热”现象。

虽然乡村旅游对美好乡村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美好乡村建设也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涉及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但并不是每个农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涉及一些必要的因素,一旦建设的美好乡村不具备,即使其基础设施建设再完善,有很好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发展起来,即便发展了,也只是陷入“千村一面”的境地,毫无自身特色,陷入雷同模式,无法持续发展。因此,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基础导入乡村旅游时,一定要考虑本地是否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是否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交通、客源市场、旅游基础等几个基本条件。

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模式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分别为另一方的发展打好基础,塑造了双方发展的平台,最终就能达到两者的互动互补式发展——也就是最终追求的协同发展。协同主要是要做到以保护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发展与建设,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管理体系的监控和协调下,实现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互动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二者同步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统一,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为此,应在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把“益于人类生存”和“促进生态平衡”作为决策的价值取向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分别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又能成为对方互补的平台,在遵循各自持续发展的同时,又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在双方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一些条件的考察,在合理的时间阶段就可以导入和推动另一方的发展,最终达到两者的互动发展。

黄山市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案例

歙县霞坑镇石塘村以乡村旅游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石塘村位于歙县霞坑镇,近年来,随着摄影基地和油菜花摄影节、摄影节等活动的举办,石塘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强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序幕在整个江淮大地拉开,歙县霞坑镇石塘村也紧紧抓住机遇,以项目推动,通过扩建进村道路、开辟景区环山公路、推进村容整治等,助力美好乡村建设。

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交通、环境、资金等多角度出发,全程助力美好乡村建设,同时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反哺乡村旅游,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转型,已经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黄山区甘棠镇庄里村以美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旅游

庄里村位于黄山区甘棠镇,同时也处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西郊,省级生态村,辖5个村民组242户890人,系丘陵山区,农业和林业资源丰富,是宜农、彝林、宜生态旅游的综合开发区。森林覆盖率85%以上,境内拥有景点肖黄山,注册成立了黄山怡园有限责任公司。

去年,庄里村与北京中科惠泽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投资1.8亿元共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成立黄山知仁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企业+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组织农户、企业和村集体兴办乡村旅游,通过公司租赁村民房屋为外地游客提供农村生活度假,接待户年平均经营收人达5—10万元。

庄里村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明显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初步达到了“兴业富民生活美”的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

黟县推动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捆绑式发展

黟县,别名桃花源里人家,位于黄山西麓,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的所在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拥有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等多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山明水秀,古木苍天,环境优越,乡村旅游经济十分发达。

自美好乡村建设以来,该县便将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两大核心工程捆绑式发展,实现了环境优化、农民增收和旅游综合效益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

该县落实保护村落资源,促进打造文化遗存精品游,对全县境内徽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清理普查,并逐一登记,建立档案,编制项目加快维修,同时坚决制止与古村落环境风貌不一致、不协调的建筑出现,重点对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碧山等村落实施整体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划出保护区,加快水资源的治理和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古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历史风貌。

据该县旅委数据统计,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1010.26万人次,增长31.7%,其中入境游客41.38万人次,增长14.05%,旅游总收入75.4亿元,增长32.72%,旅游创汇7035万美元,同比增长33.92%。

黟县通过优越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同时紧紧抓住美好乡村建设的契机,通过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升级转型,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

第六章 结论

研究结论和成果

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都是时下热点命题,对于将两者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的研究也是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回顾了有关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文献、文件的基础上,以黄山市为例,从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两种有关农村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引导美好乡村建设以及美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旅游出发,分析了乡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原因、可行性以及需要具备的条件,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模式,同时以黄山市各区县为例详细说明了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模式,并希望研究能够为黄山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 Lane B.What is rural tourism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94,2(12):7~21.

[2] 周静,卢东,杨宇.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源及研究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64~765.

[3] 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Rural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451~459.

[4] 邹统钎等. 乡村旅游——理论• 案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5.

[5] 罗明义. 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4~7.

[6] 郑铁,刘健.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J]. 农业经济,2007,(4):18~19.

[7] 伍勤忠. 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J]. 广西农学报,2008,23(1):63~79.

篇11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是破解“三农”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是各地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领域。昆明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旅游业就开始起步,90年代以后昆明市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部分地区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昆明市乡村旅游业逐渐陷入了具有“三化”(老龄化、同质化和初级化)和“三性”(相似稳定性、主体分散性、产业要素约束性)特征的“双三”发展瓶颈期,极大地制约了昆明市乡村旅游经济与社会功能的发挥,亟需通过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予以解决。

一、昆明市乡村旅游业面临的瓶颈

(一)旅游产品老龄化

根据巴特勒的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昆明市乡村旅游业早年开发出的产品已经逐渐步入停滞期或衰落期。从总体上看,昆明市乡村旅游产品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以昆明市团结镇为例,1998年,依托建设昆明大旅游的战略部署,在昆明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精心规划和指导下,团结镇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先后辟建了滑草场、豹子箐、大河果园等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由于起步较早特色鲜明,短期内迅速成为昆明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云南旅游发展的亮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然而在其后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这些旅游景点一直未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原有产品的老龄化特征十分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景区效益徘徊不前。

(二)旅游产品同质化

旅游产品同质化也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之一就是产品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生命力就是吸引力也是竞争力。但昆明市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越来越被淡化,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同地区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基本雷同,缺乏特色。从形式上来看,昆明市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基本上表现为农家娱乐、果田园采摘观光、民俗民居体验、森林湖泊康体休闲等几种有限的形式;每一种旅游形式从内容上看也基本相似,以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盘龙区双龙乡遍地开花的农家乐为例,现阶段其消费内容一般都表现为棋牌、麻将类简易娱乐活动和以品尝花椒鸡为代表的饮食消费,双龙乡如能充分发挥其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示范作用,淡化同质复制,丰富业态内涵、提升旅游品质、强化生态关切,将能打造出一批适合本区域的新颖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

(三)旅游产品初级化

一般而言,乡村旅游产品的层次越高,满足需求等级也就越高;游客的旅游动机越强烈,停留时间和综合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旅游经济学理论根据层次的不同通常把乡村旅游产品分为层次较低的旅游观光产品、中级层次的旅游体验产品和处于高级层次的旅游认知产品。依据旅游产品层级理论进行分类,昆明市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处于较低层次。例如昆明市西山区猫猫菁,该景区位于具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的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的西山旅游景区内,资源禀赋丰裕,区位条件优越,完全可以打造成高品质,高层次,无可复制及取代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但该景区至今还停留在“农家乐”的初级层次上,只发挥了乡村餐馆的功能,供给游客的只有棋牌麻将和农家餐饮,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内容受到极大限制。

二、昆明市乡村旅游困境成因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相似性

由于自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昆明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田园景观、农村面貌差异甚小,加之不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农村的生产方式相差不大,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民间习俗保存大致相似,由此导致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相似性。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是造成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基本原因。如晋宁核桃园彝族乡和安宁莫南德彝族乡虽相隔甚远,却在乡村、乡风、乡俗,乡土、乡景、乡习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语言服饰虽沿袭数代,也几乎完全一样,没有差异性的景点很难符合重游者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

(二)旅游开发主体的分散性

昆明市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以独立农户(“农家乐”业主)为主,集体经济(负责经营某些基于集体土地的休闲娱乐项目)和外来企业(部分旅游项目的租赁经营)为补充,开发主体比较分散。例如安宁沿川农家乐的就有上千户,但多是自办自管的“夫妻型”“家庭型”店。由于开发过于分散,出现服务难以到位,促销难以及时,必要硬件设施难以完善,服务和接待能力难以估计等系列制约因素,而这些占据多数的独立组成的个体农户,资金规模较小,缺乏升级改造所需的资本,缺乏经营管理的较高技能,产品营销渠道狭隘和市场开拓能力较低,缺乏产品创新的基础。

(三)旅游产业要素的约束性

现阶段,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十分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尚未具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属于优良旅游资源的森林、水域的旅游利用受到诸多限制,加之乡村地区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增加了旅游开发成本,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加之其他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在招商、落地和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令不少外地大型企业望而却步。例如东川区红土地的大地景观被一些艺术文化精英发掘为摄影家乐园后,游客量逐年增加,市场反应却延迟,当地乡村旅游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偶尔被个别企业作为投机对象,根本无法起到带动红土地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业态创新、提升发展的作用。

三、昆明市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1、城乡统筹,农旅互动。抓住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构建“三农”支撑旅游、旅游提升“三农”的良性互动格局。

2、一县一题,差异发展。依托各县(区)农业基础、特产美食与文化景观,确立各具特色的主题(如寻甸草山畜牧游、石林撒尼村寨游),实现差异竞争、协调共进。

3、依托“三农”,强本固基。通过现代新农民、农村、农业建设,培育特色创意农业、文化生态村寨,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奠定基础。

4、业态创新、产品升级。加强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的研究与引导,制定乡村酒店、营地、会所等新业态的建设与认证标准,丰富特色体验项目和参与性活动,完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

5、引进企业,借势转型。利用农业龙头企业、旅游企业集团和相关企业的力量,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项目,实现乡村旅游业的转型。

6、先行先试,政策突破。借助云南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的机遇,集思广益,鼓励创新,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努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供给、中介服务、能力建设等问题。

(二)主要对策

1、加强农民创新和创业能力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旅游发展,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乡村旅游协会组织师资力量,加大农民创新、服务、经营、管理的培训,提高创新、创意和创业能力,夯实乡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的基础。

2、探索旅游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特色种养园区、乡村酒店和营地、乡村娱乐项目等领域的试点,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壮大乡村旅游开发主体的力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培育特色村镇和创意农业。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建设、申报省级旅游特色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来推进村寨的景观化、特色化、旅游化,并借鉴北京、成都、杭州等地的成功经验,以磨南德、核桃园、苏撒坡等地为试点,促进创意农业逐步壮大。

4、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业态创新。充分利用晨农、金江、斗南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发挥以石林台创园、安宁现代农业示范园、宜良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为代表的农业园区的作用,拓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

5、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改革。加强对基于休闲旅游功能的乡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研和探索,选取西山猫猫箐、团结龙潭、晋宁核桃园等地进行试点,在遵守国家法规、保证村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改革。

6、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乡村旅游项目。总结北大营、星河温泉等旅游项目的经验,通过招商选资,引进有实力、负责任的大型企业介入休闲、娱乐、度假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和产品的体系化。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时,昆明市应正确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困境及其根源,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加强理论研究,开展试点示范,推进资源依托、开发主体、制度安排等领域的创新,精心打造突出昆明浓郁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业。

参考文献:

篇12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以农家乐、生态园、度假村等形式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出现,并且很快就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成为拉动农村经济、改善“三农”现状的新支点。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态化、自然化的旅游方式,并且使人们在回归自然、愉悦身心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从而自觉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__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20__中国乡村旅游年”,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我国旅游的新热点新时尚。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方案随即成为旅游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的区域轮休制度则是我们在这一方向提出的设想,旨在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思路。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可谓百家争鸣。杜江和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肖佑兴则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总结各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出乡村旅游至少包括四个基本特征:①位于乡村地区;②其自然生态景观明显区别于城市景观;③主要目标市场是有别于乡村的城市,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④乡村传统而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建立在这四个特征的基础之上的。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自发增长阶段,大多以农村家庭为单位个体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1.1投资经营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落后。各农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居民不愿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建设。因此农民收入虽然增加,但乡村的基础设施却停滞不前,得不到改善,导致乡村道路仍不通畅,污水随处排放,卫生条件较差,取暖设备简陋的许多问题,制约了乡村旅游接待水平的提高,形成发展瓶颈。

1.2农民为自身利益而展开恶性竞争。由于缺乏价格监督,市场竞争秩序相对混乱,相近地区同一旅游项目经常出现不同收费标准,农民之间抢客、拉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各农户争相使用乡村内的公共资源,如车辆在公用地上随意停放,生活污水随意排入河中等等。这些恶性竞争都会使乡村风貌失范,令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失望而归。

1.3农民生态意识薄弱,乡村环境遭到破坏。目前,绝大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生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仍按惯有的生活方式随意利用生态环境来发展旅游业。在没有科学管理与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许多农户已在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建造食宿接待设施,为迎合游客需求而无节制地利用乡村资源。这些都对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质量有着较高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然而肩负着拉动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之重任的中国式乡村旅游又必须在创造经济价值上有所作为。为解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对普遍矛盾,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实行区域轮休的设想与探索。

2乡村旅游的区域轮休制度

轮休原指在农业上某一个耕种时期内不种植农作物,使土地空闲以恢复地力。但现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物质与人力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竭泽而渔、损失殆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2.1轮休在旅游业中的实践。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轮休就已现身旅游业,譬如黄山风景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让黄山的旅游资源能得到良好的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黄山风景区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始信峰、丹霞峰、莲花峰和天都峰等实施了“轮休制度”,这一做法堪称是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创举。“轮休制度”对黄山生态的保护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经过轮休的景点生态环境指数全面提升。

轮休制度得以在黄山风景区成功实行并取得成效,究其根本原因是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情况符合轮休制度所要求的基本条件。①地域广大,非轮休景点可以正常接待游客,轮休对象的选择受限因素少。②区域内各景观具有同质性,彼此可以相互替代。黄山的各山峰景观差异性较小,游客并非以单一独具特色的山峰为观赏对象,因此轮流开放也不会使其吸引力受到影响。而对于泰山这种有鲜明代表景观的景区来说,让玉皇顶“休息”无异于让游客空跑一趟,因此轮休制度在泰山风景区也是行不通的。③景区内生态脆弱,需要适时适度的休养来恢复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这一点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景区景点来说,不仅是适用的,更是必要的。

不难看出,轮休制度的应用既存在普适性,也有其具体要求。我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且同质程度高,采用平铺式的开发利用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将轮休制度应用于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弱化、屏蔽这一缺陷,还能够使乡村生态环境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得到充分有效的休养与恢复。

2.2区

域轮休的制度设计。乡村旅游区域轮休是指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村落按乡村社区划分分区,统一规划和调度,轮流对外开放,实行间歇性经营与期间管理,使区域内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与保护。

2.2.1划分轮休分区。乡村旅游区域轮休分区的划分基于乡村社区的层面之上。所谓乡村社区是指一定乡村区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善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使乡村社会的基本功能单元和空间缩影。一个较大的功能相对完备的村落可以构成一个乡村社区;几个邻近的村落,彼此相互联系,设施配套建设和利用,村民有一种共同的归属感,也可以成为一个乡村社区。这种乡村社区具有小型、封闭性、同质性和欠开发性的特征,社区内部成员之间拥有亲密的关系、共同的生活方式,有很强的群体感。以乡村社区为单位的划分方式,方便了对分区的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其在空间位置及民俗文化上的可引入性。

2.2.2确定乡村旅游区域轮休的周期。乡村旅游的区域轮休制度是建立在持续性农业经营伴随间歇性旅游业经营的基础之上,这一特性决定了轮休周期的确定要以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为首要关注因素,确保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避免发生现阶段农业与旅游业本末倒置的现象。另一方面,从系统理论上讲,要使一个生态系统得到良性的发展,就要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不超过它本身的恢复阈值。因此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休养恢复周期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对于周期的确定,我们可以用以下的关系式来表示:P=f(G,R)G—Growingperiodic

R—Revivingperiodic

2.2.3乡村旅游区域轮休的期间管理。休养不等于放任不管。这期间要在科学方法手段的指导下,恢复休养区内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备完善食宿设施、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等等。期间管理与对外开放管理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是休养区恢复生命力以重新开放接待游客、维持乡村旅游业持续创造经济增长的根本前提。

3区域轮休运作模式的选择

轮休的实现需要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作为载体,现存的各农户分散经营的形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笔者下面所提出的运作模式也仅仅基于理论层面,要真正实现区域轮休,还应结合目的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3.1股份合作制公司模式。轮休的实现某种程度上需要有一个能够协调经济收入和公平分配商业机会的统一机构作保障。采用股份合作制,可以使旅游资源以股份投入的形式成为公司可以统一管理和使用的资料,如国家主要以农田、山林、水库等的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户则以其个人财产如房屋、庄稼、鱼塘及其生产劳动技能等入股。年终,公司将税后利润按法律规定留出公益金、公积金用于员工福利和扩大再生产,剩余部分按各农户的持股比例进行分红。这样,经营区农户人员可以获得工资奖金及年终分红,休养区人员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可得到与其持股比例相对应红利。

3.2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往往把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与促进乡村发展的手段来发展,前期在资金、手续、税费、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方面普遍采取扶持政策。然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管辖区域划分分区,确定轮休制度实施政策,采取标准管理逐步规制。

3.3农户自主联营模式。区域内一定数量的农户自发成立一个协会组织,通过协商、选举等方式,构建出具备执行力的管理体系,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达成关于区域轮休制度设计、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共识,集中现有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该区域内的轮休。

4总结

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开创了新的途径,没有人会甘心放弃这块“蛋糕”。然而为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所有农户都能持续经营旅游业,每个农户都必须在一段时期内让步于生态环境的休养恢复。因此无论在哪一种发展模式下,乡村旅游轮休的实行都需要依靠政府的监管力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户行为的约束,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综合利用各种方法保证轮休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

[1]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8.

[2]肖佑兴等,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__(3):8-10

[3]蔡碧凡,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研究,中南林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__0610

[4]刘爱服,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A],旅游学刊,20__(1)

篇13

abstract:at present,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being carried out extensively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cluding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construc- 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part.construc- tio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created good conditions,while ru- ral tourism is further promoted th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re is positive interac- tion between the two.rural tourism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and build on the rich tourism resources,favor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improve infrastructure foundation.in order to enhanc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ust start from a scientif- ic,standard,good brand market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ork.

keywords:rural tourism;new countryside construc- ti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 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 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 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 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 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 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 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 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 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 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 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 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 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 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 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 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 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 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 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 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 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 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 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 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 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 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 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 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 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 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 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 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 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 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 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 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 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 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 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 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 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 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 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 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

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 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 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 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 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 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 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 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 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 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 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 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 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 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 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 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3.完善的基础设施 政府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除了满足村民的一般日常 生活需要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只有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有能力满足游客餐饮、住宿、交 通、购物、娱乐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应有机结 合农村的传统特色和一定的时尚设计元素.

四、乡村旅游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做到全面发展 在旅游开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农村的其他建设项目相结 合,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策划好旅游项目,帮助乡村旅 游平稳有序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农村旅游资源后 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村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

政府 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来为乡村旅游构建科学的政策环境,做到 全面发展.

2.打造知名品牌,推广自身的特色 乡村旅游能够让那些久居都市的旅游者远离那些喧嚣的环 境,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为乡村旅游的亮点 与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和田园氛围,能够让旅游者体会农村湖光山 色和传统习俗文化。当地政府要将各个景点统一包装,积极宣传 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动出击寻找客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 源和具有强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者需要,打造并推广 自己的旅游品牌.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期能够高水准的发展 我国的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普遍有限,而他们的素质对乡 村旅游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急需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 开展专门培训,让农民增加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对于高层次旅游 管理人才,可以向外引进或者挑选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前往专业 院校进修.

4.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空气和环境如果遭 到污染破坏,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因此我们需要对资源合理规划, 避免资源的破坏性利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 收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 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