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1 10:23: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第一点,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因为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公民福祉又是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人口存量已超过13亿,达到13.1448亿。近几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长率5.3‰左右。按此计算,年人口净增量近700万,十年净增人口近7000万。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13亿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实在是举世无双的事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应强调这一点。
第二点,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有若干质的规定性,这个制度是有潜力的。在所有制问题上,在调节机制问题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中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种新的体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大致只有三个,中国、越南和老挝。应该说,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上,中国是最早的国家。这种“内在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正在释放过程中,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又一特点。
第三点,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中国16岁以上,60岁以下且已就业的劳动者约有7.6亿多人,劳动力队伍庞大且成本较低,这是很大的优势。二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从商品市场来看,近几年中国每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七八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进口货物8000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来看,29年来,中国引进外资7000亿美元,相当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就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大陆的市场。三是后发优势。随着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的到来,无论是老的工业化国家,还是新的工业化国家,都处于同一个起点上,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我们正在发挥并利用这种后发优势。
第四点,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
第五点,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即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研究发展模式,应该有此广阔的学术视野。
紧扣一个核心,整合两种制度,发挥三大优势,实行“四轮推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四轮推动”
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力最。
(一)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1%;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全社会物质总产值的比重是67.4%。按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期工业产值应超过40%、制造业产值应超过60%的经验,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并且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拒绝复制前工业化国家“危机转嫁”等传统模式,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新路。这里所说的“新路”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要有别于当今世界别国的工业化,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道路。这种“新型工业化”与“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交叉结合,即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概括为下列“五个结合”:
第一,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把工业化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区别于以要素(主要是资本)大规模投入为特征的旧式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同时,鉴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努力寻求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结合点,以此形成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多层次工业发展格局,进而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紧密结合。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这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增长地。同时,鉴于全国密集着3.5万多个乡镇,也是中国工业增长的“沃土”之一。20世纪80年代期间,乡镇工业的数量、就业人数和总产值分别以年均26.6%、11.2%和29.6%的速度增长。到90年代,中国乡镇工业的产出占到工业总产出1/3左右,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势。近年来,中国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升级,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发展来看,新式武装的乡镇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第三,推进工业化进程(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传统工业化在增长方面的所谓“辉煌”,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不少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传统的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只有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五年降低10%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明显特征之一。
第四,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是以基本稳定的体制结构为基础的,虽然也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全面的体制转型以及社会转型并不突出。中国是一个不发达且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工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型这“两个转型”扭在一起,无论是微观领域的工业企业的体制模式,还是宏观领域的政府管理工业模式,都对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紧密结合。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推进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巨大历史机会。
中国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后发优势”,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造就的工业化格局。同时,鉴于中国是一个走独特道路的大国,颇为注重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存在投资、技术、贸易、环境等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寻求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的最佳结合点。
此外,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面临一个与信息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今世界各个推进工业化国家(以及像英国这样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中国紧紧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机遇,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特别是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业支撑,着力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城市化在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城镇化”道路。国际上一般称“城市化”,而中国的城市化是将镇(指镇本级)纳入其中的,故称为“城镇化”。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率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间提高了25.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93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2006年间,城镇人口比重从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55%左右。
第二,中国城镇化走的是“立体网络型”的协调发展之路。所谓“立体网络型”,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协调并举,构筑一个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这是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三,中国城镇化采取的是区域布局“差别化”推进方略。所谓区域布局“差别化”,表现在中国的东部重点是丰富城镇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镇带、都市圈、大城市连绵区;中部重点是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扶持区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则控制小城镇无序发展,优先发展大城市,有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将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人口向区内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迁移。
第四,中国城镇化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城镇,这种巨大的社会变迁,相应地要求进行体制转型。中国为实现城镇化目标,应着力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一则,打破城乡人口管理的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二则,改革城乡管理体制,为简政放权、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创造条件。可见,中国上述的城镇化战略,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明显不同。
(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
中国曾经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需紧紧抓住体制转型这一链条,由到核心,逐步“攻坚”。现在,市场调节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达到95.6%,生产资料达91.9%,农副产品收购达97.7%。从国际上看,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竞争激烈的特大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
目前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也遇到了如何继续深化的难题:国内方面,要素市场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等适应市场化的程度还有距离,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各种体制性机制依然存在,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行政壁垒等仍在妨碍公平竞争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现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国际方面,应破除进入全球市场过程中“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实现围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对接。
(四)以全球思维推进国际化,并以独立自主的大国姿态参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TS1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89-03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虽然纺织品的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击能量较小,但也造成许多干扰,在一些特殊场合甚至造成重大伤害。衣料与皮肤所带电荷极性不同时,使衣服相互纠缠出现“裙抱腿”现象,引起肢体不适感。静电可以对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和人的情绪产生影响:短时间的静电干扰会对人的皮肤产生刺激致皮肤瘙痒;长时间静电干扰会使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血液中钙和维C含量下降,导致人们出现焦燥、头痛、胸闷、咳嗽等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和心率失常。纺织生产过程中,静电会影响纺纱织造产品的质量;影响染整加工过程。在原油码头、轻质油品运输领域、加油站由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爆炸或火灾造成多起重大事故。在航空航天领域,静电是造成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燃烧或爆炸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充分认识到静电防护的重要性,对纺织品进行抗静电整理很有必要,而既能防止静电的产生又能保持纺织品原有性能的研究成为纺织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静电在纺织品上产生的原因
静电(起电)是两种物质摩擦后,接触面发生脱离并在其表面间发生的电子或离子的激动能,出现电荷聚集而产生的。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变形起电以及光电和热电效应等都是静电产生的主要原因。纺织材料产生静电的主要原因是纺织材料之间的相互摩擦。大部分的纺织材料是不良导体,比电阻较高,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牵伸、压缩、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静电。
二、影响纺织品静电特性的因素
影响纺织品静电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纤维的结构与导电性能、织物结构、环境温湿度等。
1.毛、丝、纤维素纤维以及合成纤维的电荷载体是离子,导电机理为离子导电。研究结果表明,离子移动与纤维结构及其表面状态有关,离子大部分来源于纤维高分子以外的物质如残留的催化剂、添加物、染料等,离子的移动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无定形区内的分子聚集状态对离子移动度影响很大,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离子移动度急剧增大,电导率急剧增加,纤维吸附的水分的离子化,水分诱导周围不纯物质的离子化以及对无定形区域的可塑化等,都能使电导率增加,也就是说纤维内部缝隙及表面的吸附状态对其电导率影响极大。
2.一般织物的结构越紧密,内聚能越高,或者织物表面平滑度越低,越易受到较强烈的摩擦而使温度升高,摩擦时越易首先活化失去电子,从而带正静电荷。
3.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纤维和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影响显著,纤维的比电阻、静电电压半衰期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高而降低。温度对纤维和织物的影响比起相对湿度的影响要小很多。
三、纺织品抗静电机理及改善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方法
一般静电现象是电荷发生过程(电荷移动、分离)和消失过程(电晕放电、静电泄露)复杂交错而产生的现象。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达到平衡时就是实际的静电荷水平。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及其方法可以总结为:(1)减少电荷的产生。(2)加快电荷的泄露。(3)中和产生的静电荷。由静电产生的原因,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纺织品抗静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织物表面亲水整理。即用抗静电剂对织物表面进行亲水整理。这些抗静电剂大多数与被整理的纤维有相似的高分子结构。抗静电剂通过浸、轧、烘等热处理与织物发生交联作用而固着,或者是用树脂载体粘附在织物表面。而这些整理剂和树脂是亲水的,通过吸湿作用,加快织物表面的静电荷的散逸从而织物上不会聚集较多的静电荷,使织物的导电性提高。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短,投资少,见效快;但不耐洗涤,手感差,受空气湿度影响大。现阶段有用超支化型抗静电剂和壳聚糖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和持久的抗静电效果,但整理后的织物白度和透湿性有所下降,工艺烦琐,反应条件要求较高。
2.纤维化学改性法。大多数合成纤维比电阻在1013Ω・cm以上,通过改性方法,可以使纤维获得抗静电的性能,从而得到抗静电纤维。这种方法是将抗静电剂渗入纤维内部,如磷酸酯、磺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或是引入第三体,如聚氧乙烯及其衍生物,使纤维在生产出来本身就具有抗静电效果。现在纤维化学改性的方法有两种:(1)在纤维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其机理和优缺点与织物表面处理相同。(2)与亲水性的聚合物进行共聚或接枝聚合,纤维及织物能较好地保持原有的风格和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耐水洗性、持久的抗静电性能,但耐碱性差,成本高,而且有些抗静电剂在与其他助剂混合使用时,在综合整理过程中必须要慎重选择合适的抗静电剂,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3.混纺或嵌织导电纱线。目前纺织品抗静电整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采用导电纤维。如金属纤维(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铝纤维等)、碳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把导电纤维以一定的比例混纺,经纺织加工后可以降低织物的表面电阻,同时导电纤维之间的电晕放电使静电消除。这种方法获得的抗静电织物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持久性。现在常用的是有机导电纤维如将CuI等导电分子制备导电纤维,其抗静电效果没有镀银纤维好。碳纤维和金属纤维柔韧性差,洗涤及揉搓过程中会发生脆损,抗静电性下降,同时金属纤维存在染色困难,造成色系不全的问题。
4.涂覆法。将导电材料如石墨、铜粉或银粉掺进涂层中,对织物表面进行涂层。用纳米溶胶和纳米二氧化钛整理的织物抗静电效果好,但耐水洗性一般。现在最新研究的纳米导电粉末铟掺杂二氧化锡(ITO)涂覆在织物上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性,且不受气候和使用环境的限制,且性能持久、方法简单,缺点是透气性差。在织物表面镀金属也是一种有效的抗静电方法。镀银后织物的导电性极强,质地轻薄,柔软透气,工艺简单但价格昂贵。镀铜后织物的导电性良好,但手感较硬不透气,服用性不好,耐气候性差。镀镍后织物导电性低于银、铜,但耐气候性好,性能均衡。复合镀如镀铜-镍具备复合金的优点,又能避免缺点。该方法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容易易于控制,织物柔软,服用性能好,可推广性强,具有良好的前景。
四、纺织品静电特性测试评价方法
在早期人们曾经采用的测试方法有吸灰试验法、张帆试验法、吸附金属片试验法。但这些方法测试简单相对的精度也较低,人们也逐步淘汰。对纺织品静电特性的评价有电阻类指标(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泄漏电阻,极间等效电阻等),静电电压计半衰期,电荷面密度等指标。国外对纺织品静电性能检测标准有日本JIS1094-1980《静电行为的评估方法》;德国DIN54346-1993《电阻测定》以及美国的ASTMD 4238-199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标准检测方法》,AATCC 76-1995《织物的阻抗测试》,AATCC 84-1995《纱线的阻抗测试》和AATCC115-1995《织物的静电粘着性能测试》。如美国AATCC76-1995,84-1995,115-1995标准中只是测试电阻,却没有能反映出材料的静电衰减特性。在我国,采用的是新的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标准,它分为7个部分:已实施3个部分:GB/T 12703.1―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GB/T 12703.2―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GB/T 12703.3―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3部分电荷量》;另外4个部分正在修订中分别是:第4部分:电阻率;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第6部分:纤维漏电电阻;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纺织生产过程中和服装穿着使用中所产生的静电及其干扰的程度都能通过这7个部分的静电测试方法测得。目前针对面料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从测试的方法标准来说,主要有半衰期法、摩擦带电电压法、电荷面密度法,以及针对服装脱衣时衣物带电法、工作服摩擦带电法、极间等效电阻法。这6种方法电荷面密度法适合各类织物;半衰期法、摩擦带电电压法、极间等效电阻法不适合含导电纤维的织物;工作服摩擦带电量法主要适合服装测试;脱衣时的衣物带电量限于服装,可比性差。抗静电性能测试中如果采用GB/T12703中两种以上的测试方法,测出的数据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如电荷密度很低符合技术指标要求,但静电半衰期降不下来。所以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也应根据产品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进行。但静电半衰期是静电性能测量的必要指标,它是反映累积在纺织品表面的静电逸散的快慢程度。
五、结语
目前,织物的抗静电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这些工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点,经整理后的织物虽然具有抗静电性能,但可能导致整理后织物的手感、白度及透气性有一定程度地下降,影响了使用的舒适性能,同时还存在着抗静电性能不能持久的缺点。所以在保持织物原有风格的同时,具有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的工艺仍是当今纺织染整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涂覆法是织物抗静电整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赵华恩,等.人体静电防护机理探讨[A]//第ll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305-311(307-308).
[2]翟亚丽,等.纺织品检验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91-199.
[3]陈煜,等.超支化阳离子抗静电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13,(11):13-18.
[4]胡志波,等.导电纤维及其抗静电织物设计[J].陕西纺织,2011,(1):58-59.
[5]谢家祥,等.抗静电纺织品的设计和开发[J].现代纺织技术,2011,(6):50-52.
[6]柯贵珍,等.纳米二氧化钛用于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整理[A]//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C].2010:174―177.
[7]王瑞莉,等.新型抗静电整理剂ITO(掺锡氧化铟)[J].印染,2010,(16):49-53.
[8]胡雪玉,等.纺织品表面化学镀综述[J].国际纺织导报,2010,(9):62-66.
[9]Ali.H.Development of polyester and polyamide conductive fiber[J].Journal of Material and Science,2005,(40):5365-5371.
[10]陆肖莉,等.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及测试评价方法的发展[J].中国纤检,2010,(10):61-63.
[11]John ments on Method for Charge Decay Measurement[J].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2004,(62):73-80.
概述了近期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新发展以及配套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纺织品;抗静电;测试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antistatic technology of textiles, and gives a summary of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antistatic properties of textiles.
Keywords: textiles; antistatic;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近十年来,我国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除应用于专业工作场所的抗静电工作服、超净工作服外,军队、武警的常服、作训服等为了防止静电干扰及有可能产生的静电危害也都采用了抗静电技术,甚至一般民用纺织品如羊绒衫等针织物也添加了有机导电纤维。
纺织品质量测试机构经常会收到各种企业的抗静电产品样品检测。随着抗静电技术的发展,国家和行业部门近几年先后修订和多项关于纺织品和纺织服装抗静电测试方法的新技术标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纺织品抗静电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归纳如下。
1纺织品抗静电技术
1.1静电的危害
静电现象主要是由于物体摩擦(接触―分离)或感应产生的。产生静电后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从而造成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干扰。生活中因静电吸附,带有异性电荷的灰尘会附着在织物表面,上衣和裤子为不同材料时,不同极性的电荷造成相互吸引,出现衣服和衣服相互纠缠、衣服对人体纠缠的现象。除了上述一般性危害以外,纺织品和服装的静电现象可能引发重大损失的主要危害是:1)导致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的损坏。随着集成电路的微型化,由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足以使集成电路击穿。例如MOS电路耐击穿的电压仅几十伏,而一般服装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压可以达到上万伏甚至更高。2)导致油品燃烧。例如曾有两艘油轮因静电在一个月内相继起火;3)导致火工品(雷管、炸药等)的爆炸。例如曾因搬运炸药的人脱去衣服时产生的摩擦导致服装带有几十万伏的静电压,由此引发正在搬运的火工品爆炸。上述三种危害最大的静电灾害均与纺织品有关。
1.2传统抗静电方法
传统的纺织品抗静电加工方法有:
1)采用抗静电纤维。抗静电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和平衡回潮率,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即不易产生静电,对已经产生的静电比较容易逸散。
2)施加抗静电剂。抗静电机理同抗静电纤维。
3)不锈钢纤维混纺。利用金属纤维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容易逸散。
4)有机导电长丝嵌织或有机导电短纤维混纺。抗静电机理与不锈钢等金属导电纤维类似,即起到容易造成电荷逸散的效果。对于有机导电纤维而言,不但有采用炭黑为导电物质的灰色产品,也有以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为导电物质的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有机导电纤维。
1.3抗静电新技术
近几年又出现并推广了两类导电纤维,可应用于纺织品的抗静电加工。
1)镀银纤维或长丝。由于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导电性能,故纺织品含较少镀银纤维(1%左右)时就有抗菌功能及良好的抗静电功能,如果在镀银纤维使用时使之在织物内形成导电的网络结构且这个结构相对比较致密,还可以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针对抗静电功能而言,由于银纤维的导电性能好,静电荷的逸散能力强于有机导电纤维,故一般而言,抗静电效果优于有机导电纤维。
2)导电高分子材料。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这些导电高分子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工程应用的。现在导电高分子已经可以制成纤维或者涂料,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以作为纺织品抗静电加工的一种新型原料。
2抗静电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
评价纺织品静电性能的指标主要采用电荷面密度、摩擦带电电压和感应电压半衰期等。
2.1标准现状
新的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标准分为7个部分:已实施3个部分:GB/T 12703.1―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 静电压半衰期》;GB/T 12703.2―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2部分 电荷面密度》;GB/T 12703.3―2009《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 第3部分 电荷量》; 另外4个部分正在修订中,分别是:第4部分:电阻率;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第6部分:纤维漏电电阻;第7部分:动态静电压。纺织生产过程中和服装穿着使用中所产生的静电及其干扰的程度都能通过这7个部分的静电测试方法测得。
目前除执行的国家标准GB/T 12703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外还有部分行业标准也在同时执行。如:FZ/T 01043―1996《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动态静电压的测定》、FZ/T 01059―1999《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测定方法》、GB/T 18044―2008《地毯 静电习性评价法行走试验》等。
2.2纺织类产品抗静电产品标准
一般根据抗静电纺织品使用场合的不同,各行业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因此分出了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军工、特殊行业、民用等。我国根据需要制定了为特殊行业服务的GB 12014―2009《防静电服》、GB/T 24249―2009《防静电洁净织物》、GB/T 22845―2009《防静电手套》等标准,以及作为劳动保护配套产品的GB/T 23464―2009《防静电毛针织服标准》等相关产品标准。表1列举了以上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纺织品抗静电测试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这是因为温湿度对抗静电的指标影响比较大,且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通常需要在满足测试条件要求的恒温恒湿实验室进行测试。
2.2.1《防静电服》新标准分析
新版《防静电服》标准中,增加了对原料即织物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连体式的服装款式;增加了缝线针距要求;明确了衬里应采用防静电织物。对防静电性能,参考欧标和美标增加了服装、织物表面电阻的技术要求;为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选用服装,将服装的防静电性能按技术指标划分了等级。在理化性能中增加了多项指标。增加了服装、织物的透气率和透湿量、缩水率、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甲醛含量的测试。在附录A中规定了服装、织物表面电阻的测试方法;在附录B中对服装、织物带电电荷量测试条件进行了修改,从原要求相对湿度小于40%改为(35±5) %;在附录C中对洗涤的要求进行了修订,统一规定洗涤时间为33 h。
在测试方法标准中,专门制定了一个与GB 12014―2009配套的测试方法标准GB/T 23316―2009《工作服 防静电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方法》,以及采用电阻反应服装抗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GB/T 22042―2008《服装 防静电性能 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和GB/T 22043―2008《服装 防静电性能 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
2.2.2《防静电洁净织物》标准分析
该标准是为特定行业制定的防静电织物的标准。适用于电子、半导体、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使用的,用以制成洁净的服装等产品的织物。与常规的防静电织物要求不同的是:其测试环境要求温度为(23±5)℃,相对湿度:(12±5)%;基本物理性能增加了耐磨指数要求,并采用GB/T 21196.3方法标准的耐磨指数测试;静电性能要求必须同时符合表面电阻率和摩擦起电电压要求,并规定了静电性能耐洗涤分级试验方法,在附录B中规定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以发尘率(个/min)和空气粒子过滤效率(%)两项指标控制产品的洁净性能。在附录C和附录D中分别规定了发尘率及空气粒子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
2.2.3《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物》标准分析
为了测试用防静电纤维与羊毛、棉、腈纶等纤维混纺或交织而制成的针类针织服装的抗静电性能,国家颁布了新标准GB/T 21244―2009《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物》。此标准在附录A中对洗衣机的型号、洗涤剂的pH值、洗涤工艺和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洗涤后的服装按GB 12014―2009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试,规定整件服装的带电电荷量不应大于0.60 μC/件,理化性能要求pH值控制在4.0~8.5之间,与GB 18401―2003对pH值以A、B、C类考核不同。批量服装检测时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理化A类和外观B类划分。
3抗静电性能测试中的问题
在纺织品抗静电性能检测实践中,静电压半衰期法、电荷面密度法、摩擦带电电压法等不同的静电测试方法测量获得的数值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等比数值关系。在某些抗静电产品的测试要求中,客户要求采用GB/T 12703中两种以上的测试方法来检测产品质量。而两种方法测出的数据可能会出现相互矛盾现象,无法判定其抗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例如:
A.抗静电纺织品常采用织造过程中嵌入金属导电纤维。这些导电材料通常在成品布上显现条或格子状样式。对于此类产品,有的客户要求使用电荷面密度和静电压半衰期同时考核抗静电性能,会出现电荷面密度很低符合技术指标要求,但静电压半衰期降不下来。
B.单面覆膜产品采用静电压半衰期测试抗静电性能时,有金属覆膜面测试的电压、半衰期都显示零,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而反面的电压>2 kV、半衰期>60 s,不能达到抗静电技术要求。正反面采用不同工艺处理,抗静电性能有极大的差别。
以上说明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面料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项目,而且测试项目随着产品的不同,所表征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单一指标进行纺织品抗静电性能的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行业需求及相关的受控环境下使用的防静电织物,检测其抗静电性能,正确选择适合的防静电产品标准、对应的环境要求和检测方法。
一是政策不到位。近年来,我们尽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由于落实力度欠缺,造成了“两头热,中间疲”的现状,县里边主要领导热,拿出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为个体私营经济牵线搭桥,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个体私营经济业主热,为了搞成一个项目,多方求告,四处奔波;执行政策的职能部门有点“疲”,部分单位存在着扯皮、推诿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政府,不仅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更要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各项政策真正起到作用。
二是融资难。这是制约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还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尚未完成,在发展中急需较强的资金实力作支撑,而金融部门出于风险考虑,放贷必须以财产抵押或信誉担保为条件,个体私营企业因为寻找担保困难,从而贻误时机,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机会。不少个体私营企业都在反映这个问题,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三是环境差。今年以来,我县开展声势浩大的“治理整顿环境秩序,建设文明富裕新怀仁”活动,在优化环境方面做了 一些工作,但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软环境”改善需作出更大和更长时期的努力。就目前的情况看,还存在环境治理机制不顺,执法不公,责任不明;存在着职能部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个体私营经济或者 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制约性。
四是自发性和盲目性的问题。个体私营经济由于投资者本身的局限性、决策上的排他性和看待效益的急功近利性,因而多数项目都是自发的、盲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低档日用瓷的企业已发展到了18家,现在互相竞争,压价销售,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海北头乡高镇子村的3个砖厂竞争得更加激烈。当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竞争也能够锻炼企业,使企业有逐步走向成熟,但这种小范围内的、源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竞争是有害无益的,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个体私营企业尤为不利。
一、关于公共电视的“赞成”与“反对”
从经济学角度看,关于公共电视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赞成”与“反对”两派观点。当然,赞成与反对的背后,各有其学理、政治态度等原因。一种是从外部性的角度,认为媒介产品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加以干预,因为市场不能解决媒体的正外部性问题,或以频谱的稀缺性、规模经济等理由为公共电视鼓与呼,代表人物有Gavyn Davls,Collins以及加里·普恩等人,可以概称为“赞成派”。
对公共电视持反对意见的经济学家甚多,科斯可以算作公共电视的极力反对者,尽管他本人并没有旗帜鲜明地宣称其反对观点,但“反对立场”在其经济学理论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当然科斯的反对也是有条件的,即需要因“交易成本”而论)。科斯著作在传播学界少受重视,也几乎没人认为他是“传播学者”,但在主流经济学人中科斯确是论述传媒最早也最多的人。科斯认为,各国引以为标杆的英国的BBC公共服务,根本不是出自什么公共领域的文化理想,而是历史的偶然,加上主事者怕被冠上图利图财而便宜行事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科斯并没有无条件地强调商业电视制度还是国家公共电视制度更好,因为他认为经济学研究要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而不是抽象的“黑板经济学”。在科斯那里,重在思考影响交易成本的制度确定之后,哪种运行方式更为合理的问题。因此选择商业运行模式或公共运行模式,自身要受到多种力量的限制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制度的具体运行方式而不是某种抽象的规则更能说明何种制度更优。
支持电视公共服务的人士的确可以说不少。但是这些年的另一情形是,尽管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麦克切斯尼等人),但是批判的声音似乎难以满足人们“挣钱”的要求。所以讨论电视的公共服务问题尽管可以从经济学出发,但往往却必须回到道德问题上加以解决。比较而言,公共电视的反对之声(至少从针对国家提供大量资金资助公共服务电视而言是如此)似乎远远盖过其赞成的声音。原因或许是,经济学自身带有强烈的个体化分析性质,而“公共服务”这类“社会性”的取向,并非经济学的主流。加之近年来新自由主义观点盛行,解除政府规则,把权力交给市场,对于英美国家的电视传播来说是媒体变革的事实,而在中国,则已经部分变成事实并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基本取向。
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理论启示
在赞成和反对之外,是否还可以有替代性思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曾断言,关于社会制度对经济体系运行的影响的研究,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永久领地。从制度中寻求经济含义大致是制度经济学的共同取向之一,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对我国公共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极富启示价值的理论资源。
1.科斯理论的启示
科斯本人对公共电视并不赞同,但科斯所创立的理论却对于中国公共电视改革的探索有重要启示。第一,我国频谱资源名义上归为国有,但是在3G时代,因数字化而产生的大量频谱资源如果被用于电信,那么电信有必要为电视传播,尤其是公共电视的建设付费。目前电信部门近乎寡头垄断的地位导致电信和广电在三网融合的博弈中处于不平衡竞争状态,国家的干预(即以电信补广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符合科斯的最低制度成本的理论,只要这种干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在事实上增进社会电视观看福利。第二,对公共电视不能抱着过分乐观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管理机构并不能从长效机制上尽最大努力服务社会,除非公共电视建立了良好的运转制度。第三,关于节目来源问题,不必执著于国有电视节目生产部门或民营影视节目制作部门是否能够生产合适的节目,与是否国有并不形成绝对正相关关系,节目的来源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关于“灯塔”的问题。除开新闻之外,一般公共电视节目,采取商业制作或电视台与商业制作机构合作生产都是可行的途径。
2.诺斯理论的启示
另一位制度经济学名家诺斯则较为重视制度和时间,对于中国这样富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国家来说,诺斯的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诺斯认为,正式规则也只是形塑人们社会选择之约束的很小一部分(尽管非常重要),而人们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的非正式约束则普遍存在。由于从文化中衍生出来的非正式约束,嵌套在(nested in)其中的文化则会在“制度的渐进演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成为了路径依赖的根源。”
我国的电视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FN开,这里结合诺斯的制度理论,AN4"方面分析中国电视传播的制度和文化特征。第一、政治和政策因素。我国推广数字电视转换是在基本国情下进行的,也即是说,在推广过程中要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政府的意志,要体现出数字化转换的“惠民工程”色彩,而这正是诺斯理论“正式规则”的体现方式之一。在数字化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求付费电视的收取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看电视不受影响。也就是说,公共服务行为以国家行政行为得到保证。第二,中国久远的公共文化传统。中国文化的特质究竟是什么,也许存在着争论,这里姑且采用学者葛兆光的归纳:古代到现代汉族中国人关于“天下”即“世界”的认知;儒家对家庭和社会的特别看法和做法;佛教道教以及它们关于今生和来世的信仰和技术;普遍的阴阳五行观念以及由它而产生的种种知识;汉字以及汉字思维。例如从文化心理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高收视率可以视为公共文化传统的体现之一,如果不结合中国人的浓厚的“天下为公”观念,不结合人们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很难理解为何“新闻联播”这类“国家大事”节目在中国实实在在有着大量的观众。或许因为中国的电视传播,不论是传者还是受者,文化心态上都有浓厚“公共情节”。
三、从我国经济改革理论中寻找借鉴
在讨论中国电视改革时,有必要借鉴中国经济改革走过的道路,如果以过渡经济学(实际上是具有中国特殊问题指向的制度经济学)的思路理解电视改革,或许有助于开阔传媒改革的思维。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如果发展经济是目的,那么具体的手段,或者一些口号上的问题可以暂时不争论,这恰是我国制度经济学或转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就我国转轨理论来说,学者盛洪曾在科斯定理“交易费用为正”的前提下提出了—个推论,即:无论既定的产权界定是什么样的,只要产权的交易所带来的增益可以抵偿交易费用还有余,就可以带来资源配置的改善。这种论点的含义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在不改变既定利益格局(或财富初始分配)的情况下,实现产权界定规则的根本改变。
转轨经济学对如何发展我国公共电视应该说较有启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所走过的道路,和我国的经济改革一样,也在不断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也留下了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在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也有些是改革之前固有的问题。不管是哪种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否认改革的必要性和成绩。既然发展公共电视的目的在于受众可以收看到更多更好的节目,如果有一种运行方式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那么这种努力就值得肯定。目前我国的电视运行方式,既不是纯粹商业性的运作,也不是英美国家那种公共电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较2:--十世纪八十年代,目前电视的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以及电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上都有很大提高,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改革进程中的良性制度探索。
我国并未实行部分西方国家的公共电视体制(如美国的PBS,澳大利亚的SBS等,这类公共电视运作—般采用政府拨款、节目独立制作,以提供多元和富有品位的电视节目为目标),但是如果把改革视为一种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努力寻求帕累托改进,从制度中寻找改革的空间,在不能损害目前其他媒体单位的既有利益条件下,公共电视改革仍然大有可为。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媒体公共服务实属应有之义。但是这种加强必须遵循帕累托改善原则,对我国电视传播中的产业化追求,只能扶持和鼓励,不能因为“公共服务”色彩的淡化而加以政策上的制约。
当前,全国职业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势头十分逼人,与一些发达区域相比,荆州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职业教育人口比重不达标。2011年,全市初中应届毕业生51371万人,其中选择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40066人,选择读中职学校招生只有11454人,普职比例严重失调,全市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口不到30%。二是政府统筹区域职教发展的行为缺位。全市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机构均由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有的规模小、质量差,有的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办学特色不鲜明,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合不紧密、不协调的问题非常突出。三是办学条件差。我市职业教育投入却远远少于普通教育,也少于周边地市和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如市内某重点职校办学规模5000多人,其每年的财政经费只有几十万元,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的运转和发展需要。有的学校还负债累累,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有的学校连教师工资都不能及时足额发放,许多优秀教师流失,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荆州职业教育同全国职教育事业发展形势一样,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外沿发展向规范管理、内涵建设转轨的新时期。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是要努力提升荆州区域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全市“壮腰工程”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1.要加强规范管理。一是规范招生。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建立和完善中考招生统一平台,严格普通高中招生划线和招生名额限制,做好普职学生分流;要通过持续举办“职教节”,推行阳光招生,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要取消有偿招生、降低招生成本;要开展合作办学,开拓生源市场,提高生源质量。二是规范办学。要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切实规范学籍管理,充分利用全国中职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做好学生异动信息管理。要严格落实国家资助金和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规范申报、审核、资金发放程序,加强监督,严禁学校套取、挪用国家资助金。要规范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教材管理,督促学校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其必修课程,选用教育部开发推荐使用的正版教材;要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实习课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严格执行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规定,禁止以任何名义安排一、二年级学生出外顶岗实习;要增强学校安全意识和风险转移意识,完善、细化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督促学校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和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保险,以及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等。
2.要加强内涵建设。一是大力加强品牌专业建设。要根据荆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数控、模具、电子电工、机械制造、护理、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以及畜牧兽医、园林艺术等涉农专业建设,争取在未来五年内新增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努力创建国家级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3个。二是全力开展示范学校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示范学校建设,真正起到引领示范带头作用。未来五年内,我们要争取新增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3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6所。三是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好教师进口关,职业教育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外,还要把教师职业技能、企业工作相关经历作为学校聘任教师的优选条件,引进既懂教学、又懂技能的优秀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四是尽力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转变办学思路,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开放的办学模式,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相结合,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把职业学校办成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于一体,面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五是全面开展职校办学绩效评价。建立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机制,邀请企业参与制定职校办学评价标准,把学生德育、文化基础、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就业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校园安全管理等作为学校办学绩效的作用衡量指标。
3.要增强办学活力。一是推进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引进企业文化,在校内办企业专业班,实行定方向、定单位、定岗位培养;教育部门为企业界提供人才毕业生专业等信息;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和学历;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基地和就业岗位及兼职教师;企业及时向教育部门呈报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在学校招生、办学、学生管理和宣传上给予帮助。二是继续整合资源。打破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对荆州市中心城区的市直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按照相同或相关专业进行资源整合,按照国家级示范学校的建设标准,建设3-4所规模较大、特色鲜明、办学条件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推进资源整合,按照国家级重点学校的建设标准,集中力量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三是建立职教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双师型职教队伍建设、支持品牌专业和示范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持续开展职教宣传等。四是切实加大职教投入,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调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保障学校教师工资、公用经费。要将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同级普通学校教师工资水平。五是支持民办职校建设发展。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国家一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及外资参与职业学校建设,积极营造公办、民办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4.要加强政府统筹。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综合协调、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宏观管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和检查评估,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市发改、财政、教育、人社、农业、经信等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职教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载于《高教与经济》2010年第1期,47-50
[2]黄芳,《湖南省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研究》,载于《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5-7
[3]王琴、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原则》,载于《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7期,16-19
[4]褚继平、彭玉林,《奉贤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载于《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第2期,18-21
[5]徐健,《试析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载于《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16-17
[6]沈欣,《县级职教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考》,载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第2期,27-28
秦淮区是南京市的六城区之一,是传统的商贸旅游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要积极抢抓科技创新发展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而知识产权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秦淮区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已经出台,《南京市专利促进条例》即将颁布,秦淮区的知识产权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大力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推动企业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为秦淮区顺利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三个发展”创造条件。
1.基本现状
近年来,秦淮区认真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科技部门和知识产权局要求,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2009年,全区企业、个人申请专利238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授权专利154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2010年上半年,南京市顺利通过了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市的验收检查,秦淮区也被列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之一。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建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工作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秦淮区政府为了在全区上下形成抓知识产权工作良好氛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责任书》,对各街道年专利申请量等目标进行考核,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其考核结果和各单位评选优秀挂钩。动员有条件的的科技型企业配备专(兼)职知识产权工作者,建立知识产权工作队伍。如,普天通信有限公司、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一整套专利工作队伍,配备专利事务和相关司法事务专职工作人员,已有16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参加了省首批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由科技企业专兼职知识产权工作者和街道工作者组成的联络员队伍,构筑了区、街道、企业三级专利工作网络。2010年秦淮区科技局投人l0万元建成了秦淮科技网,初步建成秦淮科技企业数据库、创新人才数据库,开发了短信呼、邮件通等功能。
(2)开展宣传培训,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夫子庙等人流量大的地区树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录象,播放《知识产权ABC》《创新与梦想》《专利制度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简介》等知识产权宣传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二是走访重点科技企业。为了进一步推进秦淮区产学研合作和知识产权工作,科技局由局长带队对全区60余家重点科技企业进行定期走访调研。在企业走访过程中,不断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工作,并有针对性的作专题辅导,做到点面结合。比如,为永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战略辅导,受到了企业的好评。走访中,还进一步梳理征集企业的项目需求,积极推动南京市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举办知识产权培训活动。近年来,多次举办“区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座谈会”,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重点科技企业代表、各街道科技工作联络员参加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和省市知识产权部门领导作专题辅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群,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四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意识,在“4.26知识产权Et”期间,开展执法检查活动。2010年4月2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南京市知识产权局、秦淮区知识产权局三级联动在夫子庙地区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夫子庙地区市场秩序,提高了企业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转贴于
(3)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不断完善创新机制。秦淮区政府制定了对获得省、市着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2万元奖励,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5万元奖励,通过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分别给予1.5万、1万元奖励,通过IS09000认证的企业给予5000元奖励的政策。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大、中、小学在校学生个人“专利申请零费用”活动。二是大力加强载体建设。秦淮区大力加强科技企业载体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有各类园区共有16家,总面积61.79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待建4家10.64万平方米;在建4家,9.1万平方米,已建成招商8家,42.05万平方米其中,1865园区已建成9万平方米,引进企业54家,随着园区建设推进,进一步拓展了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空间。三是积极开展专利申请费补助活动。配合南京市科技局开展的专利申请资助活动,秦淮区通过网站有关信息动员有研发项目的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在活动开展期间,对区内专利申请重点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做到企业申请受理率达到100%。
2.存在问题
秦淮区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三个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1)知识产权载体比较欠缺。 全区科技资源匮乏,一是高校院所缺失。秦淮区是南京市六个城区中唯一的一个没有大专院校的区,区内科研院所也是风毛麟角。据统计,省医疗器械检测研究所是区内唯一的1家科研院所,而大部分专利申请却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二是科技园区缺失。全区现有的科技园区小而散,只有1家省级以上科技园区,且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缺乏承接科技企业的载体。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相对较少。 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只有40余家,专利申请量在南京市几个城区中较为落后,和先进城区相比差距较大,而且现有科技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从专利结构来看,发明专利偏少,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
(3)科技企业外迁现象严重。 一方面,受区域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的影响。主城区制造业向外迁移已成为趋势,秦淮区英华达、北方光电、二机床等传统专利申请量较多的工业企业都已迁移至外区。另一方面,受大校场机场搬迁影响。由于大校场机场搬迁,附近的科技企业都面临着搬迁问题,企业外迁现象普遍。
3.下一步发展思路
(1)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加大利用各媒体扩大知识产权工作的影响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借助社区的科普画廊、科普学校,以展板、多媒体等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不同的群体中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宣传,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把普及专利知识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作为区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企业科技人员的必修课,不断提高南京市秦淮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整体水平;继续组织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等培训;利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开展有关培训活动。
(2)进一步加强目标责任管理。 建立以“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一街道一重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办公室”为框架的区知识产权工作网络,设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联络员工作会议,通报区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引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以专利为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体系,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四落实”;认真落实专利申请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制度,真正发挥区、街道、企业三级专利工作网络作用,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使秦淮区专利申请量有较大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146-03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Country’s Typical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HUANG Xiao-juan,LI Guo-jie,WANG Yan,WANG Hua-sheng
(Shen 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1,China)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an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country had achieved an extraordinary reco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were summarized by analyzing the typical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gislati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farmer training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in China should be adopt to provide strong scientific surpport, such as sound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statute system, perfect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service system as well as developmenting rural education and farmer cooperative orgnizations.
Key words: developed countr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echnology support; experience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正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借鉴发达国家科技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有利于弥补不足,让我们少走弯路,增强农村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1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
1.1政府牵头,为农村发展提供立法和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政策和立法为农村科技服务推广提供保障。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莫里尔赠地法》和《哈奇试验站法》,为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决条件,后来颁布的《合作推广法》又将合作推广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日本依照1948年颁布的《农业改良助长法》、《农业协同组合法》,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和1999年颁布的《新农业基本法》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体系,从而在法律、制度和组织上为农村开发、农民教育与生活指导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1];英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立法规定在全国设立必要的推广机构,并明确规定了其任务、职能权限以及编制构成。
1.2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1.2.1美国――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美国实行以大学为基础,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模式。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结合的“纽带”在州立大学农学院,各州立大学农学院均设有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它是美国农技推广工作的中级管理机构。此外,还设有农业试验站,主要对本地农业生产课题进行研究,解答农民生产应用中的问题。
1.2.2日本――以政府与农业协会双轨并行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是政府所属的各级农业推广组织,另一个是农业协同组合组织(即日本农协),两个系统均由国家和地方县共同出资建立,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2]。政府体系自上而下又分为四级: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普及部、地方农政局、各级农业改良主务课、农业改良所。日本农协协组织庞大,其推广活动包括农业技术指导和农家生活指导两个方面,这两项工作由各农协中的“营农指导员”和“生活指导员”分别负责。
1.2.3以色列――以政府农业部门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类推广体系由国家投资建立,以行政管理部门推动为主导,同研究与教育部门联合实施。推广体系隶属于政府农业部门,农业部下属的推广局和推广站负责管理和实施全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机构设置上,主要是按照自然区划设置并实行垂直管理,经费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支付。以色列政府每年的农业科研专项经费有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
1.3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1.3.1加拿大――最具特色的绿色证书培训加拿大农业职业培训制度中,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成效最显著的当属阿尔伯塔省(简称“阿省”)的绿色证书培训项目。该项目始于1970年,其培训工作由省农业厅绿色证书培训管理办公室主管,设有专门机构和3个专职人员代表省政府进行“绿证”培训管理。对参加培训的个人是免费的,培训者大多为富有管理和实践技能的农场主或熟练技术工人。其培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阿省的财政预算和教育部门转拨的高中学生绿色证书培训经费。
1.3.2英国――系统化的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英国农民教育由农渔食品部农业培训局负责,辅以大批由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的业余农业学校及短训班,如农工夜校、农民夜校、农技训练班、农业青年培训学校等。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高、中、初三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等各种教育目标相互配合,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结合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担任培训任务的教员与辅导员除了邀请农业学院的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外,还聘请有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为保证培训质量与效率,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奖励与考核制度,学员经考核合格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987年,英国还设立了“国家培训奖”,以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3]。
1.4农民合作组织发挥重大作用
1.4.1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成功的产业化模式日本农协既是日本规模最大、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合作经济组织,又是由农民依法成立的,以相互协助、共同提高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日本农协分为基层(市町村)、地方(都道府县)和中央(全国)三级组织。农协的工作包括:提供农业生产的信息、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农产品,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从事农村医疗保险、文教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在整个产业化链条中,农户并不直接面对市场,而是由农户组成的农协面对市场,形成了一种“公司+农协+农户”的产业化模式[4]。农协还非常重视农民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人才培养,建有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国家设有农协中央学院,各地方设有40多所农协大学及各种研修中心,这也是日本农协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韩国农协――国民的生命库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它是由农民出资建立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农协分为中央农协和基层农协两级。省(道)市一级不设农协,只设中央农协的派出机构。基层农协以县(郡)乡(邑)农协为主,但并非每郡、每邑1个,而是由8~15个邑组成1个基层农协[5]。韩国农协有四大职能:①教育普及与农业技术推广。为成员农户提供教育培训与支持服务是该国《农协法》规定的农协责任与义务。②建立购销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农协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农业流通活动,包括集中、储存、包装以及各种产品的加工,致力于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③从事信贷、保险业务,向农民提供资金(主要由农协银行承担)。④充当代言人。一是与政府对话的代言人,二是与社会对话的代言人,三是与国际市场对话的代言人。
2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特点分析
2.1政府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强大后盾
政府通过农业立法、政策制定、提供低息贷款、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及开拓市场等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由此直接或间接地对农业科技的应用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农业向产业化、科技化发展。为农业科技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等。
2.2拥有健全和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拥有健全和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发达国家农业的共有特征之一。其推广体系均具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推广组织;组建了高素质的推广队伍;有着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拥有现代化的推广手段;有稳定的推广保障,包括法律保障和经费保障。
2.3构建了运行良好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从各国发展农民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实施“全民教育”,大力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了农民教育的发展;政府提供农民教育的经费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灵活高效;非正规农村教育促进了社区发展。
2.4建立健全了农民合作组织
依靠农民的主体力量是推动科技更好地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关键,而农民主体力量的发挥则要依赖于完备的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既是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农业、农村,先进知识进入农民头脑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农民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通过合作组织保护自己在农产品交易中的权益。
3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特点的启示
3.1健全农业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应制定综合性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立布局合理的科学研究体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精干高效的科技人才体系、协调有力的科技管理体系和鼓励创新的科技运行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6]。其次,建立健全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相关的政策体系。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用于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助或贷款贴息;鼓励涉农企业、科技成果持有者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将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实现转化;培育和扶持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等。第三,应加大奖励力度,完善科技奖励体系,提高奖励的透明度、权威性、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后,要制定措施来保障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
3.2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工程。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网站、服务热线等各类信息渠道,因时因地因需地常年向农民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完善并深化农村科技人员培训工程。各级政府要多层次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为他们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等学习机会。第三,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即从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搭配,组建科技支农队伍,分期分批下派到亟需科技支持的农村去支农,以“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技术推广方式,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入户面授、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种养实用技术。
3.3发展农民教育
发展农民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基本出发点。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科技知识培训等。向村民传授先进的养殖、种植技术,从而培养出种植、养殖大户。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让农民们认识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强大推动作用。
3.4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我国农民数量庞大,但都相对独立,大多力量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来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先,从立法上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的保护。明确农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使其发展更规范,以此来理顺农业合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其次,政府应对农业合作组织提供政策支持。适当减免农业合作组织的部分税收,对新的合作组织提供一定财政补贴。同时,国家还应设立专项基金,对合作组织的发展、科技普及、低息贷款等给予相应支持。再次,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的管理。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协调农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其朝着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51.
[2] 刘志民,郭霞,倪浩.国外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框架与政策法规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5,18(4):33-36,64.
[3] 邓志军.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59-61.
[4] 林梅.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分析和借鉴[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65-69.
当前重庆高职教育经历了由教改试点到教学质量工程的探索路程,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职院校已将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内涵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在重庆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激励下,重庆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就要求重庆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当充分考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有关重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路。
一、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职教育园区
首先,高职教育园区便于政府、社会、学校三方的有机结合。根据教育厅及重庆市政府提出的总体规划方案,重庆高职教育园区将成为企业与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培养摇篮,沟通政府、社会、学校的三方关系,并对重庆市的产学研结合、研发新产品及自主创新等发挥先导作用。在重庆高职教育园区中,应该始终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高素质、具有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同时这也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其次,高职教育园区对整合重庆市高职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高职教育园区的构建,有利于提高重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协同合作主要包括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共同发展与资源共享等,它将推动实现合作办学,提高各校的组织、领导、决策及控制、创新能力等,整合办校资源,以高职教育园区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批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再次,高职教育园区有利于政府控制导向。通过高职教育园区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各项职能的发挥,实现控制导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制定质量评价标准与办学目标,对高职教育的各项活动实现引导、协调、统筹及检查功能,推进重庆市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学术沟通及教工人员培训等工作;第二,推动社会评估机制的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三,促进资源共享,统筹各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引导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二、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当前,高职教育走上了“产学研”联合办学之路,而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合作,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
第一,行业协会便于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通过高职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可促进各高职教育资源的整合,并将高职教育推向市场化,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共同提高办学效益、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通过行业协会的建立,实现了高职教育的教与学一体化,促进统一经营与统一管理。
第二,行业协会便于避免资源浪费。由于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但是增添教学设备等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设备更新落后,不利于专业发展。但是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可将企业的先进设备直接应用于教学中,企业的资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工具,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需要开展大量实践教学,因此需要配套实训基地,通过企业与行业的联合,充分整合了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资源,避免重复投资。
第三,行业协会有利于发挥集团优势。通过构建“职业教育集团”,能够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体现出功能优势:一方面,实现集团学校与企业的互动,让学生真正体会企业真实环境,体会完整的工作流程,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学校定期举办相关行业会议,让行业协会成为校企交流平台。
第四,行业协会有利于有效地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枢纽作用。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行业协会举办的行业会议,定期调研行业技术与人才需求状况,组织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加入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或者参与设备展览会,全面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学校与企业的交流范围,由单纯的人才需求交流转化为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交流。
三、高职院校的集约化、多样化
集约化发展主要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将原本处于分散化、效率较低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最终形成规模化的教育经济体,充分利用资源,发挥高职院校发展的规模效应。集约化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抓住机会,走质量效益之路的创新模式。重庆高职教育的集约化发展,是与粗放型教育发展相对应的发展模式,其目的主要是在新形势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把质量作为第一保障,探索效率优先、适度规模的发展路径与战略体系。
通过集约化,可以整合校际资源,节约发展成本,从而实现规模效应。集约化同时,在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强调高职教育本身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这里主要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强强联合,是重庆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通过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可利用现有的学校设备、师资力量以及企业的场地、设备、资金等,实现校企之间同担风险、共同投资、共收利益。另外,还可通过股份制的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资源,将社会资源尽快转化为教育资源,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合作实现双赢。
二是办学专业的多样化。专业的科学设置,是重庆市高职教育院校实现培养目标、体现教学特色的重要途径,而紧贴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在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中,盯紧社会与市场发展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生产中需要什么技术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专业办学,突出高职院校发展的亮点,并在招生中获得更多资源优势,从而推动学校的良性发展。 三是师资队伍的多样化。一方面,鼓励教师多走进企业,实行顶岗实习或者“挂职”锻炼,提高实际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历促进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便于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落实“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为教师团队带头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行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制度,选拔真正优秀的教师,并由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队伍,深入到各高职院校开展讲座,加大各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四、高职院校的品牌化
高职院校的品牌化,代表了高职院校的视觉、感性及文化等形象,主要指其对于高职教育消费者的印象,抽象地表达了高职院校的办校内容与水平。因此,品牌既是高职院校的标志,也是社会信誉的体现,更是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消费者的承诺与回报。如何才能实现重庆高职院校的品牌化,本文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注重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塑造高职院校品牌化的关键。重庆高职教育中,打造品牌化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需培养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社会经验的“双师型”队伍;同时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依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优化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精品课程的基础。重庆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深入实际,与各用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构建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在确保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根据社会需求及企业岗位的目标需求来设置,从而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品牌化强调的是特色与优势,最终目标是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生源。在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中,除了强调一般共性之外,更要注重对个性化品牌的把握,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特色化教育服务。高职院校品牌化的塑造过程中,首先明确的是各自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充分体现出学校办学的核心。因此,通过品牌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在办学中的开拓进取,理智分析学校的环境、背景、优势等,最终确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要求高职院校既要承担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也要加强对办学效益的重视。当前,随着高职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加大,很多高职院校都通过盲目扩大规模来提高办学效益,然而重庆高职院校在建设投资、教育投资等体系方面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扩大规模虽然带来了生源的增加,但却直接导致了办学质量的下降。通过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可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办学理念,提高师资水平和专业水平等,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从而有效解决办学效益与办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1 广播电视制作概况
从光电技术孕育出电视的雏形,再到用红蓝绿彩色滤片赋予电视更多色彩。电视随着技术的改变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时间、地点利用声音采集和图像采集技术记录过去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实或事件。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直播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足不出户便能看到各大活动、精彩的体育赛事及重要的盛典。毫无疑问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也使得数字化信息技术影响及改变了广播电视制作的传统模式。
2 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
互联网虚拟组织和团队的出现,使节目制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在资源共享平台上分享、沟通、协调各项资源。也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团队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同一项任务或项目。这种工作解决方案具有反应快、弹性大、作业非线性的特性。
广播电视在使用数字化技术制作时,素材原有的声音、图像、文字等都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保存、剪切、制作等。处理过的节目或视频片段也可以被多次、重复的使用播出。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不断融入新的数字化技术,在形式及其内容上不断创新,使数字化节目制作水平进入新的阶段。计算机技术在节目制作中运用的十分广泛,自由切换台、编辑控制器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模式都是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音频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视节目形式更丰富化,节目内容充分得到扩展,吸引观众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电脑辅助协同设计(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Design,CSCD)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本结构,辅助于电脑技术的支持。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由虚拟的组织形态来共同制作完成一项专案。最终,同步任务的优化方案,数字化制作帮助将原有电视节目制作中一贯的线性流程,通过同步任务的整合,实现了策划、筹备、拍摄及后期制作等节目流程的优化,有效提高了节目的总体
水平。
3 数字化电视制作发展方向
3.1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用户通过该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交谈及意见交换。在广播电视制作领域该技术主要应用在虚拟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它的实质是将电脑制作出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拍摄的人员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实时整合。由于该系统是由摄像跟踪技术,获得真实摄像机数据,并与计算机制作的场景环境结合在一起,背景成像依据真实的摄像机拍摄所得到的参数,和演员的三维透视关系完全一致,避免了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由于场景大多由计算机制作,可以迅速及多样的变化,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大大丰富了演播室环境,增加可观看性。虚拟演播室系统利用软件生成场景和道具,在有限的空间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制作出高水平、更大创作空间的节目。由于电脑制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等等。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涉及医学、娱乐、工业、航天等诸多行业中,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普遍运用在数字化电视制作
方面。
3.2 运动追踪技术
运动追踪技术(tracking)是影视后期合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也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用在电影、电视、MTV的制作中。它主要是通过追踪素材中某个“跟踪点”然后使目标层自动跟随“跟踪点”运动。在追踪过程中噪点问题、运动图像模糊、前景阻塞问题等都是影响画面质量的原因。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提高画面质量。在导入之初,我们要仔细了解观察视频参数。追踪时根据图像的实际情况选择制作方式,图像清晰、分布均匀、特征明确的使用自动追踪,之后手动微调。对于那些图像模糊、特征不足、噪点问题的则选择手动追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制作方法。运动追踪技术主要对于追踪层的画面的修饰与补充方面。在后期制作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3.3 PC平台的后期制作
由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数字化技术的诞生,使影视后期制作的质量、节目制作效率及制作周期利益最大化。在后期制作的系统中,计算机硬件平台以MAC、PC、工作站为主。其中PC机以它的稳定性、匹配软件种类、软件升级方式等优点成为当前阶段使用率最高的机型。
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是指对电视、视频等视频媒体或文件进行后期编辑时,所使用的一种编辑方法。配套的编辑软件包括Adobe Premiere、Speed Razor、U Lead Media Studio,是电视数字化制作后期关键核心部分。传统视频都必须通过特效机、摄影机、录像机等设备进行模拟方式处理,而非线性视频编辑系统摆脱了原来必须使用昂贵的专业设备,只要配合传统摄录设备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完成数字化特技编辑及广播级视频输出。
目前,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快速、简单的将制作的节目从不同的渠道进行播出。所以,广播电视制作人员应该抓住这一特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节目素材的利用、节目后期的制作整合有效的可利用资源,最大化的提升节目的质量。利用数字化技术渠道自动播放和调整节目播出的顺序,来减轻节目制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制作节目的效率。此外,工作人员利用网络下载有效的素材进行编辑与利用,达到素材合理有效的二次应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趋于成熟化,但节目制作的发射系统、播控系统、传输系统仍需要不断学习改进。从而达到电视节目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及节目的高水平的目标,明确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目标。善于合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音视频制作过程中,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查询所需资料,可以通过本地工作站的服务器或资料库对工作素材进行保存、查询、使用。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在不同的机房制作字幕、视频编辑等,完成后再利用计算机整合,有效提高了制作节目的效率。在数字化广泛运用的今天,广播电视的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由互联网和电子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合理有效的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广播电视的制作当中,把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推向新的高度,制作出全球化、科技化及观众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视制作人员需要面临的挑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制作的发展动向有了初步的了解。节目制作人员对数字化信息技术学习及使用,能更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综合水平,制作出多角度、多层次、多质感的优秀电视节目,向世界展示我国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同志们:
刚才,我们一起收听收看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也是一次招商引资方法培训会,为我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树立了新理念,明确了新重点,交代了新办法,提出了新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X省长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市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散到聚、从小到大发展,形成了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X个千亿级和X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积累了招商引资的经验做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形成了浓厚的招商氛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尤其是各县(市、区)和市直、县直各部门共同努力、狠抓招商引资的结果。当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要准确把握招商引资工作新变化、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总结提升招商引资已有的好办法、好经验,进一步练好内功,学好本领,紧密结合X产业发展实际,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在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中适应新要求、创出新业绩、推动新发展。要对我市产业缺乏竞争力、创新力和整体实力的现状保持清醒认识。
面对疫情冲击,我市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今年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我们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外贸型企业,但总量较少、规模较小。我市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2018年的X%,到2019年的X%,再到今年上半年的X%,呈逐步减少趋势。尽管有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我市工业不够强、不够大。做好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下面,就贯彻落实好省会议精神,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明确招商任务,强化责任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是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相关负责同志是分管行业的领导责任人。尤其是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招商引资工作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刚到X工作时,我和同志们一起研究确定各(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招引X个X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分管负责同志招引X个X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目前来看,当时确定这样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我们要继续坚持好这一有效的做法,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二,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实效。一要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招商。总体来看,目前我市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碰到了“天花板”、进入了“瓶颈期”,推动主导产业提档升级难度较大。我们一定要咬紧牙关,突破提升,绝不能改变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刚才,X县在发言时讲到,他们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宁可让产业集聚区空起来,也不随意落地企业,经过五年努力,才初步形成了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我们要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想方设法促进前几任培育的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决不能随意改变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把特色丢失。比如,我们为什么对夏邑印染产业园项目紧盯不放、全力推进?主要原因是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抓好夏邑印染产业园建设,才能巩固提升既有招商成果,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近几年,我们扎实推进X电镀生态产业园建设,也是出于这个方面的考虑。X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围绕煤化工精细化发展,积极谋划推进招商项目,向着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X市要进一步坚定煤化工主导产业发展不动摇,积极引进和培育煤化工及配套企业,促进煤化工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我多次讲过,如果不能把冷链运输核心技术和项目引过来,X制冷产业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就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可喜的是,随着英诺二氧化碳制冷机组项目建设投产,X制冷产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X县一定要瞄准制冷机制造向前推进,着力在发展制冷机等核心零部件上求突破,着力在降低成本、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制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各县(市、区)要聚焦主导产业发展不动摇,尤其是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肩负起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责任,在前任领导招商引资、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进一步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推动我市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在坚持质量和效益第一的前提下不断扩大规模,切实巩固提升招商引资成果。
二要注重招商实效。近年来,各县(市、区)积极探索政府入股、厂房租赁等方式,注重招商引资成效,招引了一批优质主导产业项目。比如,夏邑的恒天永安智能纺织项目,示范区的北汽福田项目。要突出招大引强。瞄准产业领先企业,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结合X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努力引进一批具有资源整合力的“头部企业”。要落实X省长提出的招商重在谈产业发展前景、谈自身产业优势和产业生态等要求,谋划好细分行业招商项目,学习借鉴X、X县招大引强的经验做法,切实提升招商引资的能力和水平。
要在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坚持把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作为积蓄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举措,通过“”做优存量,通过招商引资做强增量,着力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引领型企业。各县(市、区)要围绕自身主导产业,绘制好产业链招商图谱,明确招商重点方向,找准招商引资突破口,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比如,示范区要依托X项目,在招引电池生产企业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上下功夫,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打造良好产业生态。要按照由生产车间打造生产基地,由生产基地打造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打造资金结算中心,由资金结算中心打造研发中心的思路,招引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落地发展。
三要着力招引农业产业化项目。各县(市、区)一定要把农业作为优质资源,把粮食作为核心竞争力,把优质农产品加工转化作为独特优势来推进,并结合县域特色农业,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地位、有网络、有研发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X政﹝2020﹞X号)精神,以创新的做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比如,省里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业用地可以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这既是优化土地保障的创新做法,也是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举措。同时,省里意见规定:坚持集约节约利用,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前提下,现有工业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差额。各县(市、区)要切实用好这些政策举措,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目前,全市各产业集聚区粗放型用地现象较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政策机遇,研究透政策,运用好政策,切实盘活低效用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做好业务指导。各县(市、区)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支持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现有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其表现有二:一、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 .
2.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其表现有二:一、对 的控制力上,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 金、化工等. 第二:国有经济要 ,引导和影响 并在 .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
(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
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
(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
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
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一政治一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经济常识专题知识点归纳
2.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将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学生分析和了解时事政治作铺垫。只有将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分析时事政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的印象,才能促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走入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将重要知识点渗透在社会时事政治分析中,就可以确保学生对社会时事政治认识的全面性,避免学生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对社会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对其发展形成不利影响。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来看,教师应该注意利用社会时事政治来丰富政治教学内容。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人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将国家举办经济会议提出的政策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如2014年重要经济政策指出目前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才能适应“新常态”。同时,也指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特点,以及在新的发展状态下,中国将要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再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全世界经济发展状态有了直观的认识,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由此可见,将社会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以社会时事政治的内容丰富政治教学内容,就可以使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系统,逐渐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
二、实现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政治教学更偏向于理论性,将政治教学内容与社会时事政治分开,政治教学就会失去其重要意义。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在思考有关社会政治方面问题时可以站在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角分析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主动担负起建设社会的重要责任。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部分的“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学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详细向学生剖析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从社会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并引入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佐证。据调查发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虽然与以往生产总值增长相比,我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然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同时期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证明政治教学内容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由此可见,将高中政治教学与社会时事政治进行有效结合,能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政治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对社会政治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社会时事政治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将社会时事政治内容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就可以激发学生分析政治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促使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进而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分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首先联想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新农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分析,并延伸到小康社会建设中,由于有些学生可能亲眼见到过“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说出了他们自己的感想和看法。有些学生表示:“新农村建设很漂亮,标准规划的建筑,以及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内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进而揭示社会生活蕴含的道理,以实现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生生活中的时事政治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通过分析社会时事政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重要政治知识点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