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1 10:24: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健康管理的必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DOI]10.13939/ki.zgsc.2016.29.101
当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全民覆盖。但“重治疗、轻预防”的制度设计将不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参保人的疾病风险,从而加大对医保基金财务风险的管控难度。健康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通过预测和分析不同群体的疾病风险因素,采取措施防治和延缓疾病的发生,进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探索健康管理与医疗保险的结合,促使医疗保险由纯粹的疾病经济保障型转型为全面的健康管理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引入健康管理机制。
1 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和人口健康状况
(1)人口老龄化水平。按照国际社会的标准,当国家65岁以上人数达到7%以上则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自2000年起就保持在7%以上,并呈现出逐年上涨趋势。而诸如北京等发达城市,其老龄化程度已远超此标准。根据北京市老龄委,北京市自2008年起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2%,同期高于全国比例约5%。但随着老龄化加快,医保基金的运行将会面临较大的支付难题。这是由于退休老人不再参与医疗保险缴费,但其期望寿命增加,慢性病风险加大,使得其医疗费用支出将达到在职员工的三倍以上,进而加剧医保基金的收支不平衡。
(2)人口健康状况。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逐步提升至2010年的74.83岁,2013年新生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6.3‰和0.245‰,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年鉴。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健康水平。但从慢性病数据看,我国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却呈逐渐上涨趋势,2013年的慢性病患病率更是达到20年前的两倍余。可以预见未来慢性病持续时间长、费用高等特征必将加大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负担,也会让居民对健康管理的潜在需求日益凸显。
1.2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状况评估
从医保基金运行状况看,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保持着较大幅度的增长,下表中城镇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从2007―2014年增长了3.2倍,基金支出同期增长了4.1倍,且支出增速基本保持着略高于收入增速的趋势。这是医疗费用上涨、老龄化加剧以及慢性病频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这种不平衡状态势的加剧,必将影响我国医保基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看,目前我国医保的支付范围主要集中于疾病诊疗,缺乏对于亚健康群体的疾病前保障,不利于引导参保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慢性病的前期预防和康复保健。此外,这种“重治疗、轻预防”的制度设计使医保基金支出长期集中于经济效益较低的治疗领域,直接影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因此,将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不仅将从整体上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2 可行性分析
2.1 政策基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快医疗保险改革,并越来越重视慢性病防治和医疗费用上涨等问题。例如,2005年建立健康管理师职业,丰富了我国健康管理行业的人才资源。2008年原卫生部相关文件,《卫生部关于规范新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作的意见》(卫农卫发〔2008〕55号)。允许利用新农合基金对没有享受补偿的参合农民开展健康体检。2013年国务院提出将“引导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上述均体现出我国近年来对于发展健康管理的重视以及将健康管理理念引入医疗保险的政策方向。
2.2 现有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
2.2.1 对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
国内不少地区基于社区卫生机构构建健康管理模式,如上海市实施的“4CH8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2]、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 [3]等,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医疗技术相结合,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筛查、提供慢性病干预和健康教育,对居民进行初级的健康管理。这些地区在探索中积累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慢性病管理经验,向居民普及了健康管理理念,但应当注意的是健康档案的后续更新和有效利用才能保证该机制的持续运行。
2.2.2 将健康管理纳入医保的探索
2005年镇江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引入慢性病管理机制,并在2006年对参保人实行规范的门诊慢性病管理,这是我国医疗保险开始关注健康管理的最早探索。2008年青岛市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初级体检、健康教育、医药费等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8 年北京市将“知己健康管理”纳入报销范畴,在定点医院参加该服务的参保人每年还可以享受一定数量的报销额度。2015年天津市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区的初步探索显示出各地政府对健康管理理念的关注,以及在构建健康管理模式中对医疗保险扮演角色的日益重视。
2.3 医疗保险的职责
从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角度看,医保运营的健康管理模式之所以具有可行性,是因为其通过筹集和运营社保基金,承担着社会再分配和稳定社会的职责。为了保证医疗保险的运行效率,应承担起管理参保人健康风险的职能。同时由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广,运行机制较为完善,认可度和认知度较高,依托医疗保险平台推动居民健康管理可以成为我国构建健康管理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2.4 医疗保险发展的经济基础
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看,我国医疗保险基金一直秉持“基金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保持基金收入和支出的稳定增长,尤其是累积结余率呈波动上升(见下图),因此我国尚有部分基金结余可用来支付小额的健康管理费。
2000―2014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图
数据来源: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
此外,有调查表明每投入1元健康管理费用,每年预计可以直接减少医疗费用支出10元。从长期看,加大事前健康管理的费用投入,提高参保人的预防保健意识,加强对参保人健康状况的全过程监督,将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促进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由政府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管理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管理在效率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满足现阶段大学管理的要求。我国还有部分高校是由社会力量承办的,这些高校的管理方式比较多样,因学校的定位、水平而变化,很难进行标准的评判。但是,总体来说我国高校的管理是不专业的,与发达国家的高校管理相比差距较大。实施管理的专业化不仅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还能提高学校的档次,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探讨实施高校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 管理专业化 必要性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154-02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高校人数显著增加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高校在应对学生人数增长时,没有制定出较为有效的管理策略,使得高校内不良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出现与高校的管理不无关系。而且高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人才的缺失使得高校的改革、创新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所以必须针对突出的管理问题,制订出相应的对策,让高校的氛围更加纯洁,使大学生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
一 高校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
1.当前高校的管理工作不专业
管理工作不专业是高校管理改革的最主要的原因,这种原因与我国的国企改革相类似。因为我国的高校管理层是直接从属于政府的,与国企的性质非常类似,这种管理的性质使得学校的管理方往往顾此失彼,他们既想突显自己的业绩,又想得到职位的升迁,导致管理的方法往往浮于表面。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高校的管理十分混乱,没有计划性,学校领导想实施什么管理方式,就会安排人实施,在领导层交替之后,新的领导层会实施新的管理机制,降低管理的延续性,从而对高校的管理机制造成不好的影响,难以实现管理的专业化。
2.社会分工需要实行专业化
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动物就是因为人类能够进行思考,有不同的分工,能够通过各方的努力共同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因此,良好的社会分工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专业化的分工能够让事物的发展提高一个档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巨大。高校在管理方面也要进行专业化的分工。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往往从教师中转型而来,这种非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决策往往缺乏合理性,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同时,行政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专业化的改革,吸收和培养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队伍,让具有专长的人在最熟悉的岗位上工作,提高管理的水平。
3.革除高校传统管理工作的弊端
我国高校在管理方面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经验”,这种管理的理念与我国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我国讲究尊师重道,讲究尊重传统,因此在前人制定的管理制度下,往往缺乏创新,或者不敢进行创新。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且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会遇到非常多的阻力,这些阻力来自于传统的保守势力,他们害怕改革会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害怕失去权力,所以,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往往难以推进。我国高校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管理与教学、政府行政混合在一起,高校的管理还要遵从于政府的行政命令,使一些有益的改革推进缓慢。
二 实现高校管理专业化的对策
1.高校要树立管理专业化的理念
高校在管理的改革过程中,要坚定自身的理念,因为良好的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改革工作的进行,对管理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形成坚定的理念之后,才能指导具体的行动。当然,高校管理专业化改革的进程也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因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遇到的阻力更小,能够更快速地实施,如果仅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很可能会遇到相关部门的阻挠。因此,要积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教育领域及社会中形成一种共识,管理专业化是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是高校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管理要依靠更加专业的人员,不是所有专业的人都能干,不是什么学历的人都能干,而且,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非常高,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会因为一些阻力而中断管理专业化改革。
2.加强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
管理人员是实施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能力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各个高校要努力培养自身的管理人才,或者从校外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充实管理人才队伍,让高校的管理走向专业化道路。
高校管理人员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加强对工作的掌控能力,防止学校出现突发事件。最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处在飞速发展的状态,但相应的文化建设、教育建设都还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高校的管理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做出不理智举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有自卑心理等,但是,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者应当透过问题看本质,发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让大学生的心灵充满正能量。
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目前,管理工作者的待遇增长缓慢,增加收入的渠道较少。教师能够通过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一定的额外收入,但是管理工作者就不能通过此方法获利,所以,他们的总体收入是落后于教师队伍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提高管理工作者的待遇,使得管理队伍稳定发展,减少人才的流失。只有提高管理工作者的薪资待遇,才能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管理人才的基数得到增长,高校在进行人才选拔时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这对高校的管理专业化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3.完善管理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目前,比较流行的管理机制都会引入竞争要素,因为竞争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所以,高校的管理机制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首先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所管理班级的考试成绩、管理期间有没有出现严重的突发事件、管理工作中有没有新的亮点等。如果管理工作者的评价得分不高,那么就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或者扣除一定的薪资,甚至将其开除;如果评价的得分比较高,可以提高其薪资待遇,或者进行岗位的晋升。这种评价体系看似非常不近人情,但是它能有效地摒弃传统管理体系中的糟粕,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让评价体系真正起到作用,实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考核。科学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能够提升高校的专业管理能力,让管理人员和高校保持充足的工作动力,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帮助学校实现自身的目标,同时又能实现管理者的个人发展目标,让学校与个人实现双赢。
Research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CHEN Su-hong,LIN Ying-quan,LIAO Ya-yo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0):082-08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health management affect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adical surgery.Method:The 4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radic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which c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nurse.4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radic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in 2014 were selected as manage group,which cared with health car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post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Result:The patients’ medication correctly of the manag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operation side of the upper extremity edema,limited shoulder joint mov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Nursing; Health management; Breast cancer;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Jiangm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Jiangmen 52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0.02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手术过程容易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和肌肉,手术后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术侧肩关节僵硬、手术局部肌肉粘连、术侧上肢淋巴水肿、手术伤口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可导致病程延长,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1]。手术后患者出现自卑情绪,难以回归社会,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通过系统的护理健康管理方法,建立起患者个人档案,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时间缩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研究对乳腺癌根治术后1年内患者手术侧上肢水肿、肩关节运动受限以及负性情绪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患者生活质量总分、肢体功能恢复、心理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护理健康管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并发症,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收治的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收治的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管理组。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8岁,平均50.6岁;文化程度:本科或以上学历7例,大专8例,高中1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5例;浸润性导管癌24例,单纯癌6例,状癌5例,髓样癌5例。观察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71岁,平均52.2岁;文化程度:本科或以上学历8例,大专6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4例;浸润性导管癌26例,单纯癌4例,状癌6例,髓样癌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所有患者均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建立住院档案,完成有效回访、跟踪观察的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其他重大恶性疾病,如严重心、肝、肾脏器官病变、恶性血液病;所有患者均未合并有明显的精神疾病。
1.2.2 排除标准 排除未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排除知情后不同意本研究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官病变的患者;排除伴有明显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医护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术后的治疗要求及注意事项,包括手术后的饮食注意问题及个人卫生要求。(2)出院指导由医护人员告知患者以及家属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及手术肢体活动方法等。(3)在患者治疗结束以后进行跟踪随访1年,建立有效的医护患沟通平台,了解患者出院以后的服药以及相关锻炼情况,收集患者治疗过程相关资料及反馈信息。
1.3.2 管理组 (1)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讲解该疾病的特点,介绍各项治疗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必要性,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方式让患者更乐观地面对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进行放射治疗之前,把放疗注意事项、必要性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提前告知患者,解除患者顾虑,得到患者的配合。(3)告知化疗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适当的饮食及锻炼,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4)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及必要的锻炼,先制定个体化详细的锻炼计划,按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锻炼,主要是进行患侧上肢的环转、伸展、旋转以及后伸等动作锻炼,有效恢复肢体正常功能。(5)为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让需要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得到专业的指导与跟踪,通过制定服药计划及疗程,确保用药的合理及规范,通过健康管理资料收集,可以为主治医师提供有力的诊疗依据[4]。(6)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主要是让患者能按时按量服药,按计划定期回到医院进行治疗及复查。(7)康复期间指导术后患者佩戴义乳矫形,并坚持做乳腺康复操锻炼1~2年,树立患者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8)在患者治疗结束以后进行随访1年,了解患者出院以后的服药以及相关锻炼情况,建立有效的医护患沟通平台,收集健康管理的反馈信息并详细记录。
1.4 评价标准
1.4.1 患者身体状态、手术侧肢体恢复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记录标准 完成手术第7天开始建档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术侧上臂的臂围、术侧上肢活动度、伤口愈合情况、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及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等。每月测量患者术侧上臂的臂围,增加1 cm以上视为阳性表现;术侧上肢活动有一个动作完成不了,视为阳性表现。康复期间记录患者是否按照医师医嘱按时服药、佩戴义乳矫形、是否坚持做乳腺康复操及能否回归家庭社会等,每次复检均进行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及生活质量评分。
1.4.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FACT-B中文版作为质量评分标准 评价总分越高代表术后恢复情况越好。该评分量表对生理社会状况的评价有7条,对家庭状况的评价有7条,身体功能状况的评价7条,情感状况的评价6条,附加评价9条。该量表一共包括36条评价指标,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每个评价指标有5个选项,正向指标分别计0~4分,逆向指标则计-4~0分。
1.4.3 患者心理状况判断标准 采用Zung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评价,抑郁焦虑总分越低表明情绪改善越好,该量表共有10个评价指标,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总社会支持3个方面进行评价,所得分数越高代表社会支持程度越高。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来评价患者术后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及服药正确率比较 管理组患者正确服药率高于对照组,术侧上肢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管理组患者生理社会状况、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管理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障碍主要原因是手术导致的肌肉破坏、粘连和淋巴液回流障碍,表现为关节周围组织伸展性下降,产生某种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心理影响及生活质量下降[5]。由于乳腺癌患者的精神压力比较大,手术治疗使绝大多数的女性患者背负着比其它疾病更多的精神压力,因为是女性体形美的重要标志,曲线美在精神、社会心理以及性心理方面均为女性带来良好的自信心[6]。因此心理上的障碍也给她们手术以后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通过手术治疗以后,绝大多数患者在体形的改变以后产生恐惧、抑郁及焦虑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及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增高,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手术治疗所能带来的只是患者身体上的康复,却不能解决患者精神上面临的压力。通过调查资料证实,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产生抑郁及焦虑等情绪的发生比例非常大,而这些负性情绪会给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7]。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管理非常必要[8]。通过健康管理的护理方法,主要以教学及指导的方式为术后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使患者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疾病,帮助乳腺癌患者克服心理压力,引导患者及家属共同接纳手术后形体改变的事实。既往的一些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低,与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状况有关,指出患者出院后由于医护人员的督导力度降低,患者需要处理的社会事务增多,依从性下降尤为明显[9]。术后住院期间及时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一个最重要阶段[10-11]。建立健全的健康教育体系、纠正错误的态度与观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坚持持续督导、争取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这些都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举措。
3.2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健康管理的目的及方法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健康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常态化护理模式;为患者建立治疗档案专人跟踪患者的复查计划及回访;让需要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得到专业的指导与跟踪,通过制定服药计划及疗程,确保用药的合理及规范;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患者骨密度情况;专人做肢体活动指导及饮食服药指导;让患者能自信的回归社会及家庭。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首先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特点,介绍各项治疗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必要性,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方式让患者更乐观地面对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行放射治疗之前,把放疗注意事项、必要性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提前告知患者,解除患者顾虑,得到患者的配合。告知化疗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适当的饮食及锻炼,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及必要的锻炼,先制定个体化详细的锻炼计划,按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锻炼,主要是进行患侧上肢的环转、伸展、旋转以及后伸等动作锻炼,有效恢复肢体正常功能。为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通过健康管理资料收集,可以为主治医师提供有力的诊疗依据。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主要是让患者能按时按量服药,按计划定期回到医院进行治疗及复查。 康复期间指导术后患者佩戴义乳矫形,并坚持做乳腺康复操锻炼1~2年,树立患者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患者治疗结束以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以后的服药以及相关锻炼情况,建立有效的医护患沟通平台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收集健康管理的反馈信息并详细记录。
3.3 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健康管理的成效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管理组的患者在手术以后接受健康管理的护理方法,通过医师及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对她们的贴心关怀,使患者能够建立信心,让她们与疾病不断抗争,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在手术治疗后,通过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的落实使乳腺癌术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从而有效降低术侧上肢肿胀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等情况。在治疗依从性方面,管理组患者能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坚持肢体康复锻炼,在佩戴义乳矫形及坚持乳腺康复操方面都比对照组做得更好。两组患者在心理障碍情况方面,通过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的落实,管理组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例数比对照组减少,术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也比对照组要高,抑郁及焦虑的评分比对照组低。由此可见,通过临床上对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降低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12]。健康管理的方法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后康复全过程的生理、心理、家庭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是有必要的并值得推广应用。
3.4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的展望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因素有很多。护士在患者功能康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14]。让患者通过健康管理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从而帮助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身心调整。通过科学、系统、规范的指导,使患者掌握乳腺癌康复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减少不良并发症[15]。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目前在治疗手段、方法及优质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术后患者健康管理方面还要继续探索建立更符合患者的需求的护理模式及方案。现今在国外已有乳腺康复治疗的专科护士,其主要负责患者术后康复指导工作。乳腺康复专科护士的知识结构除要掌握乳腺癌的现状和进展,生理及病理发展过程、治疗原则、术后护理措施等专科领域知识外,同时还需要掌握乳腺癌术后肢体康复锻炼,及通过手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掌握营养饮食及心理支持等各方面的知识。我国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培训方面还没有起步,护士要帮助术后的患者实现身体、心理、社会上的全方位整体康复,还需要继续不断努力,在专科护理方面加大力度。为了满足患者身体与心灵上同时进行治疗的需要,现在有必要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的护理模式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在手术以后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昕,傅移山.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引流方法改进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3)149.
[2]袁红,张丽华,李俊.对乳腺癌健康体检妇女实施全程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5):123-124.
[3]余晓佳,刘琳,宋淑芬.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患者依从性及健康需求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255-256,封3.
[4]余晓佳,宋淑芬,陈伟财.应用个案管理模式提高乳腺癌患者复查随访率[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4):453-458.
[5]何世银,崔灵灵,赵士琴,等.护理延伸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指导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749-752.
[6]兰月文.乳腺癌健康教育及促进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77-478.
[7]马超,毛常峰.经方为主干预乳腺癌术后抑郁障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26-27.
[8]杨敏,王雁,丁燕妮.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0):336-337.
[9]苏晓梅,庄嘉元,骆惠玉,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认知及需求现状的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9):2297-2299.
[10]肖红,冯涛,段永亮,等.不同康复锻炼法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35-5537.
[11]龚蕉椒,吴剑,姚欣敏,等.乳腺癌术后肩关节活动时间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13,42(11):1315-1317.
[12]林英权,马蕊,陈素红,等.健康管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33-34.
[13]焦俊琴,谢艳丽,王建新.乳腺癌术后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对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1(1):1093-1095.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引言
质量管理从各个方面反映企业的管理工作,提高产品的含金量,提升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著名程度,保证员工的健康发展。因此,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每个企业都有必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也关系到创新管理理念的应用。在质量管理中,企业可以应用创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以往的管理理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变化,随着市场要求的逐渐提高,企业在管理理念方面进行创新,用创新管理理念去开展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远进步。
一、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质量管理具有必要性,在企业中,质量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质量管理不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而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具备的。而且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企业依赖市场,产品流通于市场,而产品本身存在一个“质量”问题。质量方面的竞争在市场中必不可少,只有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二十一世纪,质量是关键,质量的好还是坏关系到每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发展包括许多策略和方法,质量管理则是所有策略中的关键因素。所以,质量管理不只是对企业的利益产生重要影响,还对员工本身的利益发挥有利作用。
企业以质量出发,寻求生存和发展,从科技出发,寻求进步和壮大。在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企业如果想在充满竞争的这个时代得到发展和进步,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中所包含的科技量。企业通过质量管理实现最佳质量,使得生产质量最好,消耗资源最少,服务能力最强,从而使得供应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好处。随着经济方式的转变,企业无法再使用以往的方式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区分,把质量管理当做产品生产中的质量的守门人。质量管理从各个方面体现企业管理,给企业营造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的名气,有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有利于增强企业家喻户晓的程度。质量管理有利于保证顾客对产品高度满意,同时保障员工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其次,质量管理是企业领导管理者做出决定的关键依据。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做出各项重大决定的时候,位于第一位的考虑因素即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如今的质量管理已经不只是用于产品上面,还要把市场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起始点。除此之外,质量管理还是企业所有员工都能够参与的主要课题,因为质量管理与所有员工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所有员工都需要积极加入质量管理工作。员工是企业的生命,员工的所做所为与企业的生存和延续息息相关。因此,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高低也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员工的政治水平、能力技术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
二、创新管理理念的应用
1.创新管理理念应用全局观念
在企业中应用创新管理理念,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有利作用。一个企业的创新管理理念主要是在于如何找到创新的契合之处,如何在管理理念中切入创新点,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在整个行业竞争中取得首发地位,并且具有独特的优势。管理理念的创新是许多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有许多企业因为管理理念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从而落后于其他企业,变得停滞不前,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随着国外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得到了发展,管理理念不断得到创新和提升。我国企业管理需要向国外企业学习,注重企业管理的全局计划和策略思想。企业管理的全局计划和策略的实现需要结合各个因素,具有前瞻的眼光,把握事物发展的思维,和如何通过管理解决重要问题。
2.创新管理理念应用生态企业
在应用创新管理理念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跟生态环境基本上扯不上什么关系,企业的管理理念主要围绕着如何把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如何让每个员工都执行自己的职能,为整个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而生态环境跟企业管理理念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我国企业在进行管理理念创新的时候,也逐渐认识到生态友好的重要性。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再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是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企业达到生态目标,就是企业与环境处于和谐相处的状态,企业和生态共同发展,而不是用生态污染换来企业发展。生态企业不只是要改变企业的生产环境,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生态引起的破坏和污染。而且生态企业还意味着与其他企业进行良性竞争,所有企业构成一个共同存在体,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发展。虽然美国企业之间都会存在必要的竞争,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竞争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不是这个企业生存,就是那个企业灭亡。每个企业要注重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与社会和人类的生存和进步密切相关的课题上,企业更需要联合在一起。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竞争理念,树立竞争和合作统一的管理理念。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在竞争中突破自我,每个企业之间互相合作,一起分享技术、资源。
3.创新管理理念应用人本管理理念
企业在应用创新管理理念中,人本主义管理观念是其中之一,也就是关心员工、重视员工、开发员工的潜力。这一创新管理理念在残酷的竞争中,保证企业的生存,并促进企业的进步。它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创建企业的专属品牌,形成良好的形象,并且丰富企业的文化。人本管理理念主要是关注人的需要和要求,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员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而不是被企业利用来提高利润,员工会更愿意为企业效力。企业管理离不开人,管理对象是人,被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因此人是管理理念中的核心元素。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每个员工只要放在合适的岗位并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够取得优异的工作表现。而且管理者需要帮助他们发现的潜力和价值所在,并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做出成就。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在创新管理理念中应用人本思想,不仅重视员工价值,而且还为员工服务。企业不只是寻求利益和利润,还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担负责任。因此,管理的必要条件是需要以人为本为基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管是在任何情况下或者是环境下都可以有非常良好的收获,从而实现企业或者是团队的整体协调性。因此,对于未来的企业或者是团体发展的必要性而言,以人为本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灵魂,让以人为本成为一种理念贯穿管理制度。
三、结语
质量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愈来愈重视质量管理的重要影响,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也愈来愈关键。走进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管理理念也发生了改变。企业为了迎合市场的变化,就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并且应用具有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但是应用什么样的创新管理理念还是个问题,而且企业在如何应用创新管理理念上并不是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郑花平.质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建材,2013(03):102-103.
[2]柳绪言.谈谈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4(13):54-54.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发展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服务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形象。
医院成本是医院在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的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全成本核算则是全方位的、动态的的全过程成本核算,是根据医院的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归集、整理的分析报告,它是医院成本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做好财务管理的前提
简单来说,全成本核算就是医院财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医院全成本核算必须依照《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内容进行,要在基于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础下做好全成本核算工作。
全成本核算的原则、口径与会计核算保持一致,可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资产的盘点,真正做到账实相符,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
二、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当前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获得的政府拨款越来越少,而且政府还明确规定了医院发展的原则,不能随意让病人去做无用的检查,不能任意开药,药价也有严格限制。因此,洮南市中医院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医院要想生存发展,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进行全成本核算就是医院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由于地市医院全成本核算还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医院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比如说,在收费环节中就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所以说,医院必须加快全成本核算的研究进程,加大研究力度,努力根据医院发展现状,从医院的各个环节抓起,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系统的全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并实行严格的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降低医院成本,并努力改革医院管理方式和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
三、进行全成本核算可以使医院以最少成本创造出最大经济效益
洮南市中医院是公益性与经济性的结合体,既要为老百姓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也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做大做强,然后再为老百姓提高优质的医疗服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说,医院的发展必须以最少成本创造出最大经济效益。
以洮南市中医院为例,实行全成本核算之后,根据成本核算的任务,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并积极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然后指定出最低成本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对医院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将经济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科室中。而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必须要以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医疗水平为基础,调动医院的所有资源,制定出降低成本的方法和操作规程,寻求最佳的医疗协作配合,最佳的诊疗护理安排、最佳的器械设备物资的管理,减少管理费用,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为医院建立起有序的物资管理体系,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科室成员上岗制度,可以合理使用各类医疗设备,并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就能使医院成本逐渐降下来,最终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四、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将技术经济责任落实到各个科室的重要方式
洮南市中医院在全成本核算中,通过对医院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成本结构等进行分解、分析,为医院发展制定出合理的经济目标。通过分解经济目标,将经济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科室中。然后在每一个科室中组织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考核,将经济目标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并辅之以一定的激励机制,将经济目标的实现与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使所有员工都能积极提高工作效率,以积极主动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中,增强医院活力,超额实现经济目标,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五、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补充
进行全成本核算可以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医院各个科室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在医院内部形成畅通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实行全成本核算,可以将财务管理延伸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中,从而使医院的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并对每一个科室的收入实行有效的绩效控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进行全成本核算,可以清楚了解医院各类成本是如何产生的,并找到控制成本的节点,然后再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医院成本。
全成本核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以在事前就严格控制成本,因此,各科室可以在事前控制医疗成本、科研成本等,最终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六、进行全成本核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可以选择的医疗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因此,患者在选择医院时非常重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但是大部分患者的支付能力有限,因此,医院要积极为患者省钱,尽可能的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而进行全成本核算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就可以用到提高医疗水平上,从而为患者带来优质的服务,逐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七、结语
在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下,实行全成本核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关系到医院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个医院要积极摸索全成本核算的工作流程和制度,积极为医院构建出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使医院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即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于疾病控制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保障全民健康的基础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
一 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安全和自我健康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而疾病控制中心作为疾病研究和预防中心,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也自然备受关注,但是,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疾病控制中心所发挥的作用却显得十分有限,这自然也离不开其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通过建立档案信息化,则能够提高疾病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效率,从而减少疾病的伤害,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
档案,是社会最基本的一种信息资源,而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则是疾病控制中心的重要信息资源,记录着众多的疾病信息,是疾病控制重心开展科技研究等的基础信息资源,是各项控制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具有法律效力,也具有科学价值,因而具有保存的价值,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整个社会进入了高速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必备的强有力的工具,已经开始进入到各行各业,甚至也已经扩散到了整个世界,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强大力量,在国外先进国家的疾控中心也已经开始建设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而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后,也已经逐步融入了国际化,顺应了国际发展要求,可以说,我国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挡的趋势,并且,通过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能够提高疾病中心信息档案管理的效率,也能够实现各疾病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的及时共享,从而能够减少疾病所带来的伤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健康。
二 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的挑战
建设疾病中心信息化档案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
从管理方面来说,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管理制度方面的局限性;在疾病控制中心,针对档案管理的制度已经完善,但是,这样的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人工管理的基础上,如果对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建设,那么,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所运用的管理系统将会是电子化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许多程序都能够同时进行,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管理,就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那么,传统管理制度之下的档案管理操作人员,就会大幅度减少,那么,针对这些人员的管理制度,则会失去继续存在的价值。
从技术层面来说,建设疾病控制中心信息化档案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在疾病控制中心,有许多从业人员,但是,这些从业人员多是专业疾病研究人员,而针对档案管理所配备的人员,则是档案管理专员,他们在这个行业,有充足的档案管理经验,总之,不管是疾病控制人员还是档案管理人员,他们都对信息技术不甚了解,如果要建设档案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人员的缺乏,将会是一大阻碍,而如何要来填补这个空缺,让疾病中心档案信息化,则是一个重大挑战。
三 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的措施
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的措施,必须以存在的挑战为基础,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先要做好意识管理工作,疾控中心的档案来源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而是全体成员,在疾病控制中心的每一个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当中来,因此,管理者必须先做好意识管理工作,而这种意识的确立,则需要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来逐步实现,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通过档案管理部门与各部门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形成档案部门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以此来提升员工参与档案管理的自觉性;随后,有必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找出可沿用的管理制度,拷贝到现有的管理模式当中,当然,这些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程序,对其中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审核,从而形成完善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档案存档、借阅等过程中的行为。
其次,从技术层面来说,在建设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原有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其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有许多,例如借阅技术,也就是在档案的借阅过程中,如何运用电子系统对借阅记录进行统计和备案;又比如计算机硬件处理技术,也就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时,用以排除故障,恢复计算机正常运转的技术,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不是就要他们具备很高超的信息技术,而是让他们能够处理一些日常的简单的故障问题。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还远远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有必要针对信息化设备成为专业的技术部门,在发生大故障或者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处理的故障的时候,则由这些专门的技术团队去进行处理,排除故障,而这部分人员的存在,也能够担任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总结
疾控中心信息化档案的建设,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未来的建设道路中,必须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面对的挑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这些挑战,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应对,从而将挑战转变为机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获得可持续性的科学的发展,最终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燕青,成广明,张风荣.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实用医技杂志. 2013(05)
[2]王凤. 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3(05)
1.财务流程分析
财务流程分析要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理解和把握现有财务流程的特征、基本内涵和缺陷,分析核心的价值创造流程,寻找价值提升的空间,从而为财务流程再造提供决策依据。财务流程分析包括下面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外部因素分析,主要是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类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宏观环境等;二是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是内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价值创造能力,如管理制度和文化、人力资源等;三是具体作业流程的效率分析,如研发设计流程、生产、营销等的作业效率等。
财务流程分析的一处重要目标是寻找再造的关键财务流程。一般来说,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财务流程都需要再造,事实上,企业业务流程体现了“二八规律”,就是说创造企业80%价值的流程原则上只占企业业务流程的20%。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流程再造之前,必须通过财务流程分析,寻找关键的20%的财务流程,对关键流程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分析,这是再造工程包括再造财务工程成功的前提之一。
2.财务流程的优化及重构
财务流程改造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流程系统改造;
二是流程重构。
财务流程的系统优化实际上是在分析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对现有流程进行整合,使系统更加优化,从而创建出新流程。财务流程的重构则是着眼于企业营运的创新考虑。对财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一般而言,系统改造用于短期绩效改进,比较全新设计流程而言,风险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绩效的改进程度会逐渐降低,因此要保证企业绩效的持续改进,就必须对企业财务流程进行持续化的改造。系统化改造现有的业务流程,其中的重点是从客户价值出发,消除或减少流程内部的非增值作业。调整和整合核心增值作业,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3.企业财务流程重构的几个方面
企业财务流程重构是企业开拓中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通过重构财务流程,为企业绩效的飞跃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而言,企业财务流程重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融资机制的再造,融资机制涉及宏观环境和企业内部两个方面。再造健康的融资机制不仅需要健全的金融体制,完善的商业银行管理,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而且需要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资金能够在社会再生产的价值链中有序快速健康流动;
二是企业投资机制再造。企业要健全会计信息系统,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动的研究、预测和分析,提高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内部控制,强化投资责任;
三是规范企业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机制。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计量不稳健,利润虚假比较严重,存在较为严重的欺诈现象,因此必须再造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机制,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
财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伴随着管理会计学及国际化的财务管理科学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正在发生重大转移,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移使财务管理人员花在编制报表和提供报告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花在通过财务分析促进企业价值增长及协调企业综合发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担当的全新角色已初显端倪。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一个科学、规范、适应国际化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就要结合信息化建设来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操作平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会计核算规范有序、会计监督及时有效、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支持经营决策的目标。
我国企业进行财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绝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核心,以企业内部管理办法为补充的财务管理体系。然而在实践中,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流程很不合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财观念淡薄。在一些企业经营者的头脑里,财务就等于记账和报销,完全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决策职能。因而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普遍都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基本的认识。在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投资决策中,往往凭领导经验进行决策;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科学,甚至存在较大漏洞。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单一。传统财务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简单,在迅速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上,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要担负起资本融通、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职能,而且要在质量管理、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与国际经济接轨,融人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实施企业财务流程再造,进行全方位的企业财务创新,是我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财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和必要性相关文章:
1.企业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2.财务提升企业价值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恶性竞争对矿山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加上对资源开发单纯的索取观念,矿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得矿业企业的投资无论是国有大矿还是乡镇小矿都严重不足,只投入了保生产的基本建设资金,保安全的投资普遍欠账,致使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意识淡化、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现场管理混乱、职工缺乏安全培训违章作业等,各类安全隐患显著增多,开采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造成矿山事故死亡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在国内各行业中排第一位。良好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可以保证企业生产得以平稳、顺利地进行,而落后的不合适宜的安全管理模式,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当旧的安全管理模式不适应新的办矿模式下安全生产的要求时,提出一个新的较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非常迫切必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矿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相应的策略。
1 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频发,显示矿山安全管理不完善,现有的政府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管理创新体制的挑战,新的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使得政府外部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受到削弱,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失控的局面。
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主要存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安全文化明显落后,大部分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等问题。在新办矿模式下,如何解决我国矿山存在的安全问题;如何强化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使安全管理模式匹配办矿模式的发展;以及如何完善矿山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等问题,是我国矿山走出安全困境的迫切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安全状况完全取决于其安全管理运行模式,良好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可以保证企业生产得以平稳、顺利地进行,而落后的不合适宜的安全管理模式,则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无论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趋势,保证国际经济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我国矿山企业都要改善其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日益更新,也应尽早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2 矿山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2.1制定相应的安全政策
有效的安全政策可以让企业清楚的跟从,有助各方面商业表现,是组成不断改进具体承诺的一部分。为确保所建立与实施的安全要素化管理模式能够达到控制矿山安全风险和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目的,安全政策应包括以下的要求和承诺:认识工作安全与健康是企业的商业表现的一部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之一,遵守自身所适用且现行有效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争取达到一个高水平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表现,提供足够及适当的资源去实施该政策,应将安全与健康管理列为由高级行政人员到一线管理阶层的其中一项主要职责,同时,政策应可以表达矿山企业的整体意向、方法、目标及行动和反应所依据的标准和原则。
2.2设立安全部门
安全部门或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协调各级去实施安全计划。其主要职责是建议各级管理层一些安全与健康的守则、条件及标准。安全部门应包括以下职责:作为安全咨询中心及内部安全顾问,计划及制订安全计划,建议有关的安全与健康事项给最高管理层及各级管理层,协调安全计划的实施,监察安全计划的实施,跟进安全事项的纠正行动及检核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负责组织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2.3制定内部安全规则
为达到安全管理制度的最终目标,防止员工在工作场所受伤及健康受损,矿山企业应制定内部安全规则。内部安全规则包括一般规则、特别工作规则、特别工作的准许证及工序。矿山企业应依据国家的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矿山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及规范、国际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以及最好的行业守则及行业表现,建立矿山范畴的内部安全规则。企业在制定内部安全规则时,最好先行咨询员工。如果企业设有安全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应商讨安全规则及运行程序的详情。工作规则及程序应以书面形式传达给有关所有员工,确保员工得到有关他们所要遵守的所有规则及程序。
2.4进行安全事故调查和分析
总结前期危险状况,并以此为根据,加强防护措施。对前期危险状况进行汇总分析,对事故原因的汇总可分为确定性因素、半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要坚决杜绝确定性因素的危害,要重视不确定因素和半确定因素,因为有时候不确定因素和半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更大。事故的因素分析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的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2.5建立安全事故应急计划和评价
安全事故应急计划是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方法、程序的安排。应急计划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有效的减少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后的处理方式。事故的发生有时候是我们忽略或者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事后的计划就非常的有必要。同时还要注意对计划的评价。一个计划是否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在事故中计划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对计划的评价是计划不断完善的基础。只有准确的到位的评价才能体现计划的真正价值,才能为以后计划的改进和实施提供依据。
3 结语
由于矿山企业特点各异,要想设计一个涉及到各矿山企业特点的宏观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很困难的。各矿山企业应在其有关生产中发展、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加入附加自定的安全管理元素,并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之间未来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而竞争的焦点必然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只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良好的医院,才能够吸引到人才、留得住人才,从而充分发挥人才对于提升于医院竞争力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一个粗放的管理阶段,这大大地影响到了人力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尽快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正在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在医院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医院的发展非常必要。这种必要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竞争力提升的客观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医院获取竞争力的一个客观需要。对于医院而言,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硬件层面带来的竞争力能够被别的医院在短时间内模仿甚至超越,但是人力资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却不易被超越。对于医院竞争力的打造来说,必须要依靠人力资源。脱离人力资源来谈竞争力的提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会带来医院竞争力的受损。
2.促进员工发展的内在需要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是员工发展的内在需要。医院工作人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对于自身的发展非常关注,若在医院的工作中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例如职务的升迁、能力的提升,那么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选择离职。鉴于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员工的发展。
3.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需要
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客观上要求医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医疗行业还属于一个相对垄断的行业,各个医院面临的竞争不是太激烈。
二、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考虑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提升策略如下:
1.实施柔性管理
目前,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管理的刚性太强,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很多医院依然按照科学管理的模式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没有照顾到员工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需求。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弊端明显,尤其是对于医院工作人员而言,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其自主工作的意愿很强,这客观上需要进行柔性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立足于员工的基本诉求,通过在员工发展层面制定出更加柔性化的策略来给每一个员工都留下更大的自以及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柔性管理的具体内容方面涉及到两个关键层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授权,授权既是柔性管理的手段,同时也是柔性管理的内容,通过授权让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另外一方面就是工作设计应具有柔性,即通过工作的扩大化来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避免员工在单调的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
2.实施权变管理
权变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又一途径,如果说柔性管理的出发点是员工的话,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中权变管理的出发点就是环境。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这客观上要求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做到根据环境适时而变,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环境之间的匹配性。
3.实施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思想来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的内涵就是准确,没有浪费。从精益管理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很多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会发现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相对于生产活动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具有隐蔽性。对于医院管理者,有必要引入精益管理的理论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有两点:一方面是使用正确的人,实现人岗匹配,这需要借助于工作分析以及胜任特征分析来对岗位工作人员与职位要求之间的匹配性进行准确分析;另外一方面就是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未来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必然集中在人力资源层面。对于医院的管理而言,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柔性管理、权变管理以及精益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从而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层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毕树林.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中国综合临床,2008(01).
[2]周艳阳.权变思维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8(7).
一、加强高校公寓管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发展的角度看,高校的发展是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全面发展,学生公寓的建设与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物质支撑、精神动力、服务保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加强学生公寓管理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就必须加强学生公寓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对营造良好的学生生活环境,减轻学生压力,培育和谐心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校园和谐的有效手段。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要求,学生公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层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管理,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要积极引导,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加强高校公寓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公寓是一种物业管理。高校公寓的投资者一般以社会管理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急于获取回报的利益动机驱动着企业管理者时刻将其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大学生公寓管理中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中尽可能地减少投入,以降低管理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获得更多的回报。具体表现是物业管理不到位,环境绿化不达标,维修不及时,服务质量不高,安全保卫不合规定,配套设施如食堂、餐厅、书报亭、超市、自行车库、运动场地及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学生的合理要求、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受损。
2.公寓管理是一种商业性的经营行为。社会管理企业由于受其经营观念、经营思想的制约,在管理方式、手段上往往忽视以人为本的宗旨,而片面注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和经济利益;加之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素质相对比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深感力不从心,对管理、服务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多数不是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方式、追求最佳效果上下功夫,而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找理由,从而在协调和解决管理企业与学生利益间的矛盾时,双方意见相左,抵触情绪很大,极易发生冲撞。
三、加强高校公寓管理的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高校要树立教育管理的责任主体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公寓管理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遵循教育规律。各管理方要明确双方的责权,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把学生公寓管理纳入整个学生教育管理的总体规划中去。同时,管理人员应协调管理,及时沟通,在进行日常卫生、公寓安全、公寓维修等管理的同时,加强公寓的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技能技巧训练,情感熏陶,性格塑造以及意志培养。此外,在管理过程中各方应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管理者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做到敢管、能管,彻底消除管理“真空地带”。
2.加强公寓管理队伍建设。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不断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寓管理的成效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学校整个管理工作,影响到学校大局的稳定。因此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公寓管理队伍建设。
3.加强高校公寓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寓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机构及相应的责任制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用工制度、安全防范及巡查制度、维修检修制度、日常卫生检查制度等。后勤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查监督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管理的规范、严谨和有效,以推进公寓管理的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目前高校公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通过规范管理,更新服务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亲情化服务,创建优良的公寓文化,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教育等各项工作,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北京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房山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共466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352份,社区内小型事业单位体检结果114份,对以上档案进行分析。
1.2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以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慢性乙肝、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就医费用,了解这些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于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认识及与三级医院之间合作转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1.3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初步估算出慢性乙肝及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看病负担及对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意愿和认识。结合慢性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中的发病情况,就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结果
2.1脂肪肝患病率
结果显示,3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3.7%36.9%,且93.5%的患者血脂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21例,45.1%的患者合并脂肪肝。这些脂肪肝患者中,91.9%的患者患有高血压,29.7%合并糖尿病,62.2%合并血脂异常。在小型事业单位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5%,这些患者中,24.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91.2%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2.2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970份,其中慢性肝病患者800份,社区医师170份。慢性肝病患者有效回答问卷480份,其中慢性乙肝患者318份(男︰女=210︰108),脂肪性肝病162份(男︰女=97︰65)。
2.3治疗及花费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月均花费为994.2元。其中,85%以上的患者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花费为279.3元。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为165.4元,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681.2元。
2.4患者接受社区管理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中,57.2%的患者愿意接受社区管理,16.4%不同意接受社区管理,26.4%的患者没有明确回答。在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这三种患者的比率分别为80.9%、14.2%和4.9%。在这些患者中,有大约85.6%的患者希望通过社区医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至三级医院,98.2%的患者希望由三级医院安排患者回到指定社区医院就诊,并与社区医院医生共同管理患者,尽可能于社区完成治疗,必要时再回三级医院看病。
2.5社区医师参与管理意愿
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正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
3讨论
3.1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5%左右,且90%以上合并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病患者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根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社区管理工作的结果[9],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和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分别为994.2元和279.3元。以此计算,慢性乙肝患者的年平均费用约11940.4元。而据之前的统计,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477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323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757元,肝细胞癌患者为38267元,其中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其年人均收入的3~4倍[10]。显然,这些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的药品消费明显低于之前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缓病程进展,防治或延缓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这样,不仅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减少今后的医疗费用。以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长期慢病管理,监督指导其用药与治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脂肪性肝病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11],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戒酒、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绝大多数患者服药后并未获得治愈,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稍有好转,但停药后,实验室指标依旧如前。而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饮酒,则所有治疗均无效。可见,如果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戒酒督导,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还可减免药费负担。所以,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重在管理,而非用药。这需要社区医师的长期管理和宣教。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社区管理可帮助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从而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持和改善患者的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治疗,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社区管理可以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进而真正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大大减少现有的不必要的花费。
3.2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
3.2.1大部分患者希望在社区接受管理和治疗,并在病情需要时再转至三级医院就诊根据我们的调查,一半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及80%的脂肪肝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的管理。可见,大多数患者有接受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意愿。同时,85.6%~98.2%的患者希望建立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密切联系和转诊制度,并在随访治疗过程中由医生判断并协助转诊。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管理,还可以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真正让老百姓受益[12]。这样看来,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主观上希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看病及病情监测,这种要求与医改方向完全符合。因此,无论从患者本身还是从医改大环境看,实行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都具有主观上的可行性。
3.2.2社区医院具有完成慢性肝病管理的基本条件从医院设备上看,各级社区医院正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建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完成血液生化、常规、甲胎蛋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上检查基本可以满足社区管理的需要。因此,从硬件条件来看,可以在社区完成慢性肝病的管理且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仪器设备。从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医生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也是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都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和时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于社区进行随访,定期与肝病专科医生进行沟通。社区医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因此需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相应卫生服务的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到实处。本次研究中,在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部分医师的相关培训,使社区医生对于以上两种慢性肝病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完成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管理进行了准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协助这些医生管理患者,并完善现有的转诊制度。同时,我们与社区医生共同制定的以上两种慢性肝病监测和转诊的规范,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区医生的工作。综上所述,从患者角度看,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希望获得社区医师的管理指导;从社区医院的角度看,社区医院基本具备了完成常见慢性肝病管理的物质条件,社区医生在愿意参与这些患者管理的同时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使得社区医院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初步具备了完成慢性肝病管理能力。可见,对这两种常见慢性肝病进行社区管理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3.3慢性肝病社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具备了必要性和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3.3.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社区医疗单位与各层次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网络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患者健康信息共享提供了系统资料[13]。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为了解人群健康、发病趋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对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素质提供了依据。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是以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目前,各个社区开始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但各个地方起步时间和完成水平有很大差异。即使是一般的体检资料也不够全面。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应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特别是脂肪性肝病,可以借鉴“四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社区管理的经验,由于许多脂肪肝患者合并“四大慢病”,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筛查,掌握部分脂肪肝患者的情况。
3.3.2社区医生对于常见慢性肝病的认识尚有不足,应完善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医生还不了解常见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管理的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是决定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医师的培训工作。此外,对超声医师也要进行培训。
3.3.3关于患者的隐私问题应给与充分重视在管理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时,可能会发生妨碍患者隐私的情况,特别是前者。由于国人对于乙型肝炎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歧视患者的情况应特别注意。我们考虑,部分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正是出于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对于这类患者不能采取简单的工作方式,应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再对患者进行主动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严格保密。这同样是影响管理结果和成本效益的关键,需要对社区医生严格要求。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03-01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对学校班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且具有一定目的性、组织性和心理相容性的集合体。班级管理是大学生管理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体现其管理水平。就目前来看,大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很强的班级凝聚力、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不和谐的班级合作与竞争氛围以及学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面对这样的班级状况,常常会令我们的辅导员感到困惑。在班级管理中就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找到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理念去打造优良的班级。本案例通过采用班级阳光管理,使得之前一个涣散的、缺乏凝聚力和特色的班级,最终成为了一个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优秀班级。
班级阳光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它要求班级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走进学生的心灵,采用激励的方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营造出和谐积极地班级氛围。下面就对班级阳光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高校班级阳光管理的途径。
一、班级阳光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辅导员所面向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辅导员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辅导员所面临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要求辅导员对“教育”、对“学生”都要有高度的理论认识,需要认识到学校管理的“教育”特性,对教育进行全面的理解,把握学生学习的共性和个性。学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是一个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学校有其独特的组织和管理特性。在对班级的管理中应该注重“管理育人”。然而我们的一些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了“管理”而忽视了“教育”,不仅是对现成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还不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把人文关怀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切入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占重要位置。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从人的精神层面去关怀人,让人的生命自由健康成长,从而在完善人之力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
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有开拓长信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班级的阳光管理,就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教育中,以学生为本,要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思考一切问题都应该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触犯,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二、进行班级阳光管理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师德建设:做一个阳光的人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学生需要关爱,就如同植物需要阳光一样。要温暖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是的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史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身的。
(二)注重人文关怀: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工作中,辅导员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博爱、平等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在管理中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掌握关爱的尺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才能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校是现代社会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场所,一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类人才,另一方面也协助学生实现了生理、心理、智慧、品性、技能等各方面全面的发展。21世纪,只有全面发展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完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现代的教育应该围绕人一生中的4种知识支柱而展开,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强调“服从”、“统一”,就会漠视已进入成人阶段的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尊重、自我成长的要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种激励的方法,就多一个优秀的学生。”
(三)重视骨干管理:发挥班级骨干的作用
大学生班级建设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的班级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大学的班级管理中,班级骨干不仅限于班级学生干部的范围,在学校各种学生团体中担任职务的学生都应列为其中,还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应调动最广大范围内的学生干部在班级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为班级工作群策群力。使之成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班级骨干。
那么,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要求学生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公平公正的办事态度。处理好“三个关系”和关注“三个群体”。在工作中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干部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和班级专业老师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要注意关心贫困生群体、关心学习落后群体和心理有问题的群体。
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学生,通过班级骨干这条纽带和辅导员老师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四)完善自身素质:寻求不断地提升
1.培养自身的阳光心态
第一,辅导员要树立职业兴趣,保持职业热情。其次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主动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积极参加培训。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发光体。在提升自己的同时,点亮别人。
2.提高自身的实践教育能力
[关键词]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2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5- 02
0 引 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且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步伐。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由此可见,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1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1 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固定资产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部分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相关人员的考核意识较低,考核标准不具体,进而导致固定资产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单一性等特点。其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合理性。大多数学校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做不到管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并且经常出现购置混乱、采购盲目、财物不符等现象。然后,资产管理思想落后。资产管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无视资产管理制度的存在,特立独行的进行资产管理工作,当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
1.2 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在其他学校中的竞争实力,增强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学校规模,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此外,科学管理学校固定资产,有利于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资产使用率,进而促进学校有序运行。
2 优化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 制定清查制度
学校要想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学校会计部门就要定期、及时的做好财务工作,会计人员每月底进行账目全面统计和具体统计,认真、谨慎的开展账目核对工作。工作人员对于已经存在的学校固定资产,要相应对其进行标签明示,即以便利贴的方式将固定资产的规格、名称、使用者、编码、购置日期、类别、型号等明确记录,同时,还要具体到人员签名,并附加相关机构公章。如果个别固定资产没有上述便利贴的详细说明,那么其固定资产享受不到报销待遇,只有在相关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才能符合一定的报销标准。
2.2 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要制定明确的资产购置制度。固定资产购置前,要向学校财务部门请示,财务部门针对采购资产进行预算分析,最后告知明确的综合预算结果,如果部分资产不在综合预算的范之内,那么固定资产在进行购置时,要坚持急用及购原则,禁止发生随意采购、盲目采购等现象。其次,学校要强化固定资产验收制度以及资产保管制度。购买完成后的固定资产,要经过采购人、使用者、管理者以及保管者进行同时验收,资产验收的过程中,四位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而且还要彼此间相互监督、共同合作,确保所购固定资产的优质性。最后,学校要细致落实资产报损制度。资产报损处理时,要遵循规范性流程,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忽视任一报损细节,进而提高资产管理的系统性。
2.3 健全监督制度
学校健全固定资产监督制度,即学校有意识的成立资产监督队伍。财务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检查,并公开告知检查结果。与此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资产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健全监督制度不仅能够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而且能够在发挥固定资产的基础上,为固定资产制度提供切实保障,进而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2.4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使再完善、再健全,同样需要管理者来实施、执行,因此,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的提出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绩效考核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方面,固定资产不仅要满足上传下达的需要,而且还要与学校的办学宗旨、等级水平以及学校规模等相适应。第二方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与否,资产便利贴核对是否详实、准确,固定资产的保护工作是否到位,资产各项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落实。第三方面,资产清算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报损制度是否有序进行。第四方面,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处理工作是否依据程序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够对资产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健全资产管理系统,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进而扩大学校的招生数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的资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同时,资产管理的过程较复杂、系统,进而学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要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制定清查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度以及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