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31 11:01: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苏教版音乐教学反思

篇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37-05

作者简介:崔余辉(1991―),女,湖北宜昌人,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活动体验”既古老又年轻,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由来已久,但是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却不到十年。当前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系统理论研究甚少,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必要对它进行全面研究。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内涵

(一)“活动体验”的内涵

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1] (P.1342 )。哲学和西方词源学更多地强调其能动的行为动作层面,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将活动分为内部和外部活动,开始关注人的内隐活动,为语文视野下的“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体验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德国狄尔泰从生命哲学出发,将其称为内在经验,即一种生命体验,它重视直接经验,又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内在经验”实际上是外在直接经验的内化,这种内化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这符合认知主义学习的观点,并让学习过程变得细腻而深刻。

活动是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的结合,体验是外在直接经验的内化,故活动体验不仅关注活动的外在特征,还关注个体内在的行为心理与思维变化,“活动体验”就是个体在内外活动的结合中完成感官和灵魂的生命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强化个体的认知和情感。

(二)语文“活动体验”的内涵

从形式层面来看,从教材编者角度讲,语文“活动体验”是一种教材的呈现方式;从教师的角度讲,是一种教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讲,是一种学的方式。

从内容层面来看,“活动体验”中个体在内外活动中完成生命体验以强化认知和情感,将活动体验的心理学和哲学意蕴引入到语文学习领域。学生是语文“活动体验”的主体,既然活动分为内外活动,那么学生就得身心参与。有活动才有体验,活动是形式或载体,有活动的语文才富有生机和活力。体验是活动的内容或实质,它是“生活及自我向学生内心世界开掘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意义的瞬间生成”[2] (P.291),有体验的活动才有效,没有体验就没有知识的积淀,没有语文素养的生成。所以语文“活动体验”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身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亲历、感受、体认和验证,以提高语文素养。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内化为关键,以生成为目的。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内涵

2004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丁帆、杨九俊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创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将“活动体验”与“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并列为教材的三种呈现方式,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分布与特征

(一)“活动体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表1 “活动体验”分布表

如表1,有5个专题明确标注“活动体验”或“活动”的方式,在全书20个专题中约占1/4比重,可见苏教版教材对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视。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主要特征

1.针对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展开,旨在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建构。如“向青春举杯”专题针对“青春”话题,吟诵青春,体悟人生。

2.开放性

“活动体验”不限时空,文本的开放性使“活动体验”也具有某种开放性,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方式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如《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提供方案A、B供选择。

3.实践性

“活动体验”注重亲历和参与,鼓励学生倾听、开口、动手和动脑。活动的设计也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带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如“文明的对话”专题让学生搜集文化现象,撰写调查报告。

4.创新性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独创的教材呈现方式,凸显新课程理念,活动的开展也是发挥创造性的平台。如《荷塘月色》“活动体验”题4的设计:

文学经典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作品。阅读下面的学习材料,再次研读作品,谈谈你对作品新的感悟。[3] (P.98 )

学生会在研讨交流的活动中生发新的体悟,尤其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的解读。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类型

尤金认为“活动的一般结构包括活动的目的、手段、结果和活动过程本身” [4],笔者借鉴社团活动组织经验,以为活动的运行还需要主体和受众,一定的时空范围和具体的操作内容,故本文将“活动”分解为主体、场所、时间、目的、人数、流程、内容、形式和效果九大要素,力求划分出“活动体验”的类型,弥补当前分类维度不统一、类别不完整的缺陷。

1.基于对课堂中师生关系和地位的考量,笔者按照活动的主体将活动体验分为“教师主导活动体验”“学生主体活动体验”和“师生平等互助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学生为本,鼓励平等对话,故推崇“师生平等互助活动体验”。

2.按活动的场所可分为“课内活动体验”“课外活动体验”和“课内外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立足课堂,走向课外,课内外活动的结合体现了大语文观,利于活动走向开放深入。

3.按照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者的认知经历信息准备录入、信息接收处理和信息巩固回馈的过程,据此按活动时间可分为“课前预习活动体验”“课堂学习活动体验”和“课后复习活动体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也经历这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4.心理学认为主体认识结构是认知与非认知要素的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三维目标”,正构成学生主体的认识结构,也是语文素养的具化。故按照活动目的可分为“认知活动体验”和“非认知活动体验”。前者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后者促进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如《白发的期盼》中设置听记式训练可培养信息获取的认知能力,而捕捉录音中叹气声背后的情感则是非认知活动体验。

5.根据活动的人数,可分为“自主活动体验”和“合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人数反映了活动的参与度,它是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的标志,也是师生关系的晴雨表。增加活动体验的参与度,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度和有效度。

6.苏教版高中语文常规教学以“朗读感知活动体验―研习欣赏活动体验―思考探究活动体验”为主线条,在此基础上添枝加叶。所以此维度下的类型划分依据具体的课堂内容结构,不可模式化。

闫学将课堂结构分为“未读”“熟读”“研读”和“延伸阅读”[6]四部曲,有助于教师把握活动体验流程。“未读”状态,设置导入活动,营造强烈的阅读期待;“熟读”状态,朗读感知文本,交流阅读体验;“研读”状态,开展研习、讨论或鉴赏活动,细化文本理解;“延伸阅读”状态,引入新的活动资源,鼓励思维训练,拓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7.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不应因教材的专题人文特性而抹杀工具性内容,故按照活动体验的内容性质可分为“人文性活动体验”“工具性活动体验”和“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活动体验”。人文性活动体验关注选文内容及背后的人文内涵,意在让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文化品读活动;工具性活动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关注汉字的音、形、义等形式层面;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活动体验统筹内容和形式,如教学《荷塘月色》时让学生在把握文笔特征的同时领悟文章背后的情思。

8.活动分为内隐活动和外显活动,故按照活动表现形式可分为“外显活动体验”和“内隐活动体验”。外显的如倾听、对话、朗读和写作等活动,内隐的如对课文的揣摩、品味、思考和领悟等活动。它们可同时进行,前者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后者收获深刻的心理体验。

除开基本的听说读写活动,笔者突出强调看、演和想三种活动形式。“看”,如视频观摩、图文赏析,是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教学所强调的感官形式,如在“和平的祈祷”专题放映《辛德勒的名单》感知战争。“演”,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它强调活动体验的亲历性和实践性,如表演剧本《雷雨》。“想”是可与听说读写并列甚至居上的活动体验方式,因为思维是中枢神经,起着控制指导作用,思维的过程正是知识重组、能力增长的过程。“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适当的思维训练,能让语文到达无言之美的境界。

9.按照活动体验的效果可分为“有效活动体验”和“无效活动体验”。前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后者与课堂教学无关,与学生发展相违背,未达成语文学习目标,如一些非语文性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明确了活动体验的类型,但如果只有活动没有体验,语文学习就如囫囵吞枣,知识得不到消化吸收。也就是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一方面必须明确活动的类型,另一方面必须强化体验的过程,通过各种恰当的活动使得体验一步步扩展和推进。

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运行、操作与评价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运行机制

活动运行方有体验生成,活动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笔者通过活动的运行轨迹来探讨“活动体验”的运行机制。

王囡在《活动教学中的活动方式有效性研究》中描画了“活动的运行轨迹”[6]:

主体?邛动力系统 ?邛监控系统?邛对象?邛结果

图1 活动运行轨迹图

联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参与活动,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监控课堂教学的进行。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考探究等活动认识文本,使认识对象主体化,获得初步的认知体验。课后教师设计作业反馈活动,学生反思总结,最终使认知体验得到深化巩固,这就是语文课堂“活动体验”的过程,可用下面的图示来反映:

图2 “活动体验”运行轨迹图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操作策略

由“活动体验”的运行轨迹可以看出,活动体验实际上是一个认识对象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文本和自我对话的过程,其操作需要用恰当的手段来使体验生发、发展和巩固。

1.设境激趣,引发体验

情境是“教师为配合教学任务,通过语言、图像、音乐等手段创设出的外在环境”[2] (P.395 ),好的情境导入与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先让学生闭上双眼,感受黑暗带来的不便。

2.诵读品析,细化体验

“读,就是一种涵咏咀嚼,品味体验的过程。”[2] (P.394 )通过朗读,可以对话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反过来又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

如扬州中学的张志强老师在上《老王》公开课时,设置了两处朗读:

(1)“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2)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发现:朗读的重音不同,声音传递的意思也不同。如句(1)有三种读法: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因为钱先生人特殊,是“常客”)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看病事儿大,说明老王善良、乐于助人)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不是钱的事情,这是情意)

通过句(2)的朗读也可以领悟到杨绛当时害怕(“强笑”)、吃惊(“这么”“都”)而又感激(“新鲜”“大”)的心理状态,朗读让体验变得细腻而深刻。

3.想象迁移,丰富体验

想象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学生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思维能飞到更远、更美妙的境界。

如教学《江南的冬景》,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诵,闭眼想象宛如泼墨画般的“微雨寒村图”,享受江南冬景的迷人景致;或扩写描写雪的诗句,想象动态的江南雪景,感受明朗的生命情调,体味郁达夫散文之雅韵。

4.研讨交流,深化体验

很多时候,体验只是一种直觉感悟,要想使浅层的感觉、印象和经验内化于心,就需要研讨交流。

研讨活动如结合脂砚斋等名家评点,细研《林黛玉进贾府》;交流活动如江苏省锡山中学教学《十八岁和其他》时,让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书信交流,互通感受。实践证明,学生获得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5.促进反思,巩固体验

“反思是澄清自我体验,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必由之路。”[7] (P.2 )学生通过对获得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和体味”[7] (P.62 ),使体验巩固、升华。

如舟山中学姚海玲在《祝福》中设置写“我”的鲁镇生活日记、祥林嫂小传、祥林嫂死因分析报告等活动,可有效检测、巩固学习。

五、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简单说来,常见问题有活动体验“矛盾化”――三种语文学习方式的矛盾不能协调、活动体验“游戏化”――未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性、活动体验“表面化”――只有活动没有体验、活动体验“简单化”――只动口动手而不动脑四个方面。根据问题,决解对策如下:

(一)“去粗取精”――提倡语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要想准确定位教材的处理方式,必须把握三种学习方式的特性,仔细分析文本的特征。审美性文本要开展鉴赏涵咏活动,如《荷塘月色》;论辩性文本如《拿来主义》,宜开展辩论交流活动;而经典文本如《鸿门宴》则要作为“定篇”反复研习;实用性文本如《十八岁和其他》应更多地从文本拓展开去,作为“用件”来开展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活动。活动形式可多样化,关键要有机整合,去粗取精,选择最恰当的语文学习方式。

(二)“去伪存真”――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

笔者认为苏教版语文教学中之所以存在大量不像语文课的课,一方面是对活动的过分崇尚,另一方面是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教材应该有语文知识的呈现,教师也应该关注双基,不能只唱人文戏。如“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可介绍手势等非体态语的运用、礼仪和控场等演讲技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师生要时刻牢记的语文学习目标,也是淡化课堂虚伪浮华之后留下的本真。

(三)“由表及里”――强化活动中体验的过程

“为活动而活动,忽视内隐性即内在体验的主要地位,是有悖于活动体验的宗旨的。”[8]所以,活动体验教学要关注知识生成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去表面化,让学生时有所思、时有所悟、时有所感、时有所得。如《荷塘月色》要让学生在体味恬淡优美的意境中获得审美体验;而《祝福》要让学生在剖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窥见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深层原因,心中生发一种理智的怜悯。

(四)“迁思回虑”――崇尚语文思维活动训练

思维也是一种活动,任何活动都由思维来支配,所以要将思维训练纳入活动体验教学,鼓励学生迁思回虑,拓展迁移。如探究《沁园春・长沙》和《相信未来》的情感基调,是否就是青春的激情和昂扬?探讨为何要“像山那样思考”;结合专题选文思考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兴盛与衰亡的关系等。思考的过程就是活动体验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本身就是无比深刻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是一种教材呈现方式和教与学的方式,是学生在编者和教师引导下参与诵读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使体验一步步拓展和推进,最终获得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其教学不仅要设置恰当的活动,还要促进体验的内化。只有构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的理论体系,了解活动体验实施现状,才能有效指导活动体验教学。据说教材编写组将对教材作新的修订,笔者希望在“活动体验”方面看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卷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哲学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5版)[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尼科洛夫.人的活动结构[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闫学.我负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篇2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87-01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发展英语能力的主要依据,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检测学生学习提供了基本素材。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按“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使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四个方面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紧密联系,融为一体,从视、听、说入手,注重听说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笔者多年使用国标苏教版英语教材,现就该教材的特点,教材使用中的教学收获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1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刻的体会到国标苏教版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牛津英语教材装帧更加美观大方,采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插图,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2)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情景真实,表达规范,词汇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3)语法讲解形式新颖,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在语言应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2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带来的教学收获

2.1 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

通过几年的教材尝试与探索,教师们都已转变了以往英语教学中仅仅注重单词教学、句型操练和对话练习的纯语言教育观,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以“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新理念;树立了英语学习是一个“学得”和“习得”的过程的新观念;并在教学中学会遵循“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

2.2 创设语境,更新教学方法

该教材对语境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读写和玩演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使学生获得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的热情。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3 培养了一批新型的英语教师

新的教材,造就了一批新型的教师。教师们在教材分析、教法演示、上先行课、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使用的过程就是培养的过程,让教师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后再实践。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也为年轻的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现舞台,通过各类教学活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逐渐地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2.4 提供英语实践机会,学生受益多

在几年的教材使用中,教师们注重教学内容由课堂向外延伸,把外界事物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的那份自信和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课内的如自编儿歌、讲故事、说歌谣、唱歌曲、表演对话,课外的如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小报等,校园英语文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 国标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短短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在研究和使用新教材的实践中,教师们通过不断的反思、深入的思考,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大家一起商讨:

3.1 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在牛津英语教学试用过程中教师们发现,教材的使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确实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学生在笔头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有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年段要比以往教学来的更早。虽然,已经采取一些措施,但是校际差距、班际差距以及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如何克服牛津英语因条件、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学生间学习差异性,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3.2 教材中有些内容偏难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学内容如C部分的插图就让学生难以理解,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句式来表达。在C部分看图训练句式中,出现了一些生词,给句子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后面的歌曲部分,有些歌曲调子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有的韵律诗句节奏感不是太好,生词多,缺少相应的音乐元素,不容易上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02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音节学习,一类是意义学习。他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是意义学习。它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乃至行为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特别强调,学习时学习者整个人都参与并且左右脑共同发挥作用的学习才称为意义学习。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应该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在学习活动中亲历体验、真切感悟,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让儿童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朝着课程目标的方向变化、发展。

一、唤醒意义:基于兴趣基础的自主学习

1.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做志愿者》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不仅要了解一些国家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还得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你对各国风俗习惯的哪些话题感兴趣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完成下表:

“兴趣就是人类的一种‘自主性’功能。”(奥尔波特)“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陶行知)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自我确定感兴趣的话题,在浓厚而持久的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主动搭建起学习的“脚手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自己的潜能,全身心地卷入其中,享受积极的、自主的、丰富的学习过程。

2.锻造自主学习能力

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做志愿者》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确定研究话题后,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教师到各研究小组巡视、了解、点拨、指导)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出示在屏幕上)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有效对话,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寻找课外资源,探索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同时利用学习小组讨论间隙,深入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点拨指导。研究小组成员的分工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让每个人都有所担当,在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的感召下,大家互帮互学,在共同的活动中实现了自身价值,获得了学习的意义。

3.提升自主学习的品质

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做志愿者》教学片段三。

师:现在请各研究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一小组:“奇特的风俗习惯”研究小组

生1:欢迎大家收看“奇特的风俗习惯”奇闻播报!

生2:请听详细内容。

生3:比利时人过新年时,会走到猪呀、羊呀、猫呀、狗呀等牲畜的面前,对这些动物说:“新年快乐!”

生4:如果你来到坦桑尼亚,走在大街上看到剃光头的人,那是一个――女人;如果看到一个人长发飘飘的,那是――男人。

……

第二小组:“各国传统服饰”研究小组

生:请大家看图片,猜猜是哪个国家的民族服饰,猜中了有奖呦!

(小组其他成员出示图片,全班同学猜,猜中就奖励服装小图片)

……

第三小组:“各国手势探秘”研究小组

生:请大家看哑剧,看完后想一想,演员表演过程中用的手势是什么意思?

……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课堂上,学习小组成员的生动汇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真诚的肯定和赞赏,学生从精神上和情感上所获得的成功感和自豪感为后面更深入地学习注入了奋进的因子,使他们获得了当下生命成长的意义。

二、丰厚意义:融于过程的渗透学习

1.以最亲近的方式贴近儿童

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这张调查表,根据自己真实的情况填一填,填好后,请小组长统计一下。

课堂教学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指向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想达到目标,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本环节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能够了解到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想法,存在分歧的比例及原因。这样,教师就能贴近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设计、调整后面的教学环节,学生也才能以轻松的姿态和心情,走进属于他们的教学情境,进入学习过程。

2.以最真切的情感唤醒儿童

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学片段二。

师:刚才听了大家的讨论发言,老师了解到我们班有近一半的同学,有了心事不想告诉爸爸妈妈,其中有部分同学不想告诉的原因是不想让爸妈替自己担心。我想请大家来听两段来自我们班同学家长的录音。

家长1:儿子,昨天接到你的电话,爸爸心里真高兴!以后学校里有什么开心的事,就说给老爸听,也让爸爸乐一乐。如果有什么烦恼的事,你和同学闹别扭啦,学习上遇到困难啦,你也告诉爸爸听。你放心,爸爸点子多得很,爸爸永远是你的大朋友。

家长2:孩子,这几天看到你愁眉苦脸的样子,妈妈很心疼。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问你,你又不肯说。还记得小时候,你整天像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那段时光多么让人怀念啊!孩子,有什么烦恼说给妈妈听,好不好?别让妈妈干着急。

师:看得出来,刚才大家听得特别认真、专心。想说些什么吗?我们大家来交流交流。

懵懂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想要挣脱父母亲情“绑架”的叛逆期,他们暂时体会不到父母陪伴、帮助的重要性,只是急于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能独立面对生活的考验。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教育他们,而是要像“吝啬鬼”葛朗台看护自己的财物一样,紧紧地“捂住”想要告诉学生的东西。教师把父母的录音带进课堂,让学生听一听父母的心声,在父母真情的倾诉中,学生与他者(父母的录音)和自身将进行深度对话,从而就能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为更完善的自己做出态度和行为上的自我修正,在精神成长中获得当下学习的意义。

3.以最真实的态度启迪儿童

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学片段三。

(教师播放一名黑龙江15岁少年,由于性格内向,因考试失利,害怕遭到母亲严厉的体罚,用菜刀弑母的真实案例)

师:同学们能谈谈你此时的感受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绝路?失去母亲的他在看守所里会想些什么呢?

(思考良久,学生纷纷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再次出示课始的表格)

班级中,17名不想和父母沟通的学生中有15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和爸爸妈妈主动交流,分享学校生活中的喜乐哀愁,共同商讨处理问题的办法,能及时释放心情,减少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儿童的人际交往首先是从父母开始的,学会与父母沟通、分享、表达自己的诉求,能帮助孩子走出成长的困境,形成活泼开朗、友善向上的良好个性,为将来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此时此刻在课堂中的感受,鼓励他们尽情倾诉、表达,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积极的发展状态中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响,体验到生命丰盈的舒适和快乐。这样的教育场会定格于学生脑海中,并化为他们内在而持久的力量,从而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延展意义:服务生活的探究学习

1.开启内需之“窗”

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片断一。

师:请大家来看一组拍摄于我们家乡的图片(课件播放:成堆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袋满天飞……)看了这些,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内需是指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迫切的内部需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如果缺乏内部动力的驱使,被动接受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就无法发生。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图片和音乐,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学生在瞬间产生了治理污染、改造环境、保护家乡的强烈需求,他们就会自觉、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搭建思维之“桥”

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这让我们既爱又恨的塑料制品究竟是用还是不用呢?

生1:坚决不用!用钢盆、木盆代替塑料盆,用布袋、篮子代替塑料袋。

生2:也不行啊!做木盆又要砍伐森林,钢盆太贵,不划算,还是塑料盆价廉物美。

生3:我们小组觉得塑料制品有些可以继续使用,有些可以不用。

师:如果用,怎么用呢?

生:(纷纷发言)废旧的塑料制品不随便丢弃,可以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把塑料瓶做成花瓶,美化生活;少用塑料餐盒,特别是不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思维作为一种内化的思想动力,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处于问题情境的积极状态时,就会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尝试,在师生、生生的多元对话、智慧的碰撞中,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学习的意义。

3.打开心智之“门”

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片断三。

师:我们作为城市的小主人,为改善家乡的环境,可以做哪些事?

生1:我想写一封倡议书,向市长提建议,规定所有的盒饭都不许用塑料餐盒。

生2:倡议书还可以放在我们的校园网上,刊登在学校报纸上,贴在学校大门处,让大家都能看到。

篇4

省略号是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有时用于省略列举内容;有时用于作者语意未尽,省略作者难以表述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有探究的深蕴;有时用于话未说完,有待于展开合理的叙说。教学时,可采用还原省略内容的方法,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延伸故事情节,补充课文内容。如《掌声》一文,“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而变得乐观开朗了。她除了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走进舞蹈房,她还会做些什么呢?教学时,启发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发挥丰富的想象,补出省略的内容:小英可能每日脸上挂着微笑,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小英也可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音乐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等情节,从而使小英的形象更加丰满,体会到掌声所代表的关爱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二、具体情节再现,训练想象

课文中的详写略写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小学阅读内容一般简洁凝练,往往对于非重点情节一笔带过,或用句式整齐的短语表情达意。而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内容,往往能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达到学生深刻阅读的目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再现具体情节,想象当时的情景,使略写的部分恢复为详细的叙述,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进行想象练习,使原来简单的文字变得血肉丰满,直至生动画面的重现。如教学《卧薪尝胆》一文“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针对越王勾践失败后的心情,为了暂时保住越国,怎样向夫差表示诚恳的求和态度,他会怎么说?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表达勾践当时极为复杂的情感。“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谋臣们一听求和,他们会怎么劝告吴王?吴王此时被胜利冲昏了头,他又会怎么说?怎样专横一意孤行?通过情境想象再现,原来枯燥的文字逐渐鲜活了,人物形象也逐渐丰满了,更为后文理解越王勾践转弱为强打败了吴王夫差作了有力的铺垫。

再如《沉香救母》中,写沉香苦练武艺时,运用了几组成语“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痛”,文章句式整齐,我就让学生通过想象分别说他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各是怎样练习的,形成一节节鲜活的“影片”,这样具体画面清晰了,人物性格特点丰满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更是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三、抓住文尾的留白,训练想象

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留白,形成“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现象。这些语言上的留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的源泉。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中结尾:“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他让小鸟停在他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小鸟第二年春天重新认识到原来的小树不是小树,而是驯鹿的角。这样,它和老朋友见面后,会有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以此为话题,续编驯鹿和小鸟见面后的情景,不仅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课文形象更加具体,学生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四、观图说话,训练想象

苏教版教材配上了大量精美的插图,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泉眼,为学生的想象练习提供了依据。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次》一文“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房里,不断地唉声叹气。”与此同时,插图配上了布鲁斯王子躺在木板上穷困潦倒的情景。根据此情此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原先作为王子的布鲁斯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战败后的布鲁斯现在又怎样?心情怎样?他又有什么样的决心?对比想象后,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学生头脑中不懈斗争的布鲁斯 形象就鲜活起来了。

想象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我们能够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就能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参考文献】

篇5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其特殊之处,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经过幼儿园启蒙教育,基本上完成了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幼儿期年龄特征已基本消失,显示出了童年期的年龄特征。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仍然是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特征。面对小学生在认知领域所具有的形象性、情境性特征,作为一名奋战在小学数学教育一线的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思考,认为在小学数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借助图像展示、语言引导、运动情境、音乐伴奏等表现形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被许多数学教师所接受,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接下来就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国标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阐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生动教学语言——情境教学的前提

情境教学中需要利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的情境中。小学生的思维智力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形象式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具体的情境,缩小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与具体数学情境之间的差距。生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丰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向师性,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小学生进入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数学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笔者看来,教师生动的语言是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前提。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国标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真实的人民币,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第五套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如一百元的人民币背景是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五十元人民币的背景是历史悠久的布达拉宫,二十元人民币的背景是美丽的桂林山水等等。有了小学数学教师这些生动语言的点缀,小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二、有效的课堂组织——情境教学的保障

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好管理,这是许多从事小学教育的一线教师公认的事实。当数学教师为了使小学生对某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而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时,如果小学数学课堂秩序得不到有效的组织,那么数学教师会因为疲于维持纪律而把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讲得平淡无味,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笔者认为,上好开学第一堂数学课十分重要。小学数学课堂的纪律要求要在第一节课上就建立起来,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模拟情境时,小学生不能随意跑动;学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先举手,得到老师的许可后才能发言等等。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求小学生在第一堂数学课就牢记必要的课堂纪律,并且在以后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强化课堂纪律。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当小学生们遵守纪律要求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赞扬,而当他们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及时纠正。刚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经常纠正小学生的错误,当纠正提醒的次数多了之后,大多数小学生就能自觉遵守小学数学的课堂纪律,那时,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时就不用反反复复强调纪律了,教师就能更好地掌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说,有效的组织是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保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数学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便能开展,也就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反感抵触,那么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如前文所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情境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这是情境教学的关键和目的所在。

篇6

1.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等创设相应的情境,为促进教学的开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带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盒子和没有形状的纸片带到教室,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盒子的长宽高,并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轻音乐,拿出没形状的纸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纸盒,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你们认为做这些纸盒需要多数纸片?这些纸盒能装多少东西?(可以通过自己量好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等等。学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更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以一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递的重要手段。当前,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PBL是在问题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据教学活动中,运用PBL教学法可以从提出问题、组成学习小组、自我探究、小组讨论分析、班级讨论、学生评价、学生反思及教师反馈等方面展开,这其中提出问题是整个PBL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的重要步骤。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姚明吗?喜欢看NBA吗?老师就很喜欢,记得以前看火箭和热火的比赛,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5次,投进了23次,得到49分;鲨鱼奥尼尔在四场比赛中投篮52次,投中40次,得到81分。同学们帮我个忙好不好,你们觉得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了多少分?”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谈论,在小组中有结果后,再在班上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同学给出的答案进行反馈。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很自然地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3.建立积极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普遍具有进取心强的特点,都希望能获得教师的表扬,不甘于失败。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积极评价机制的制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在语言和行为上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促使其以后有更好的表现;对那些暂时表现不佳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帮助其更好地提高自己。如在2014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中有一道填空题:“4.5×0.9的积是(?摇?摇),保留一位小数是(?摇?摇)。”一些比较粗心的同学会把后面一空的一位小数看成两位小数或者计算错误,对此,教师不要大声斥责,而应该提出问题并积极鼓励,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4.增强教学活动的生活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学生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同于传统的单调、枯燥的口授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操作活动、实践活动或游戏等方式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将课内外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亲切、熟悉的氛围中开始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91-01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受传统计算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仍然是照本宣科,然后进行题海战术,搞得学生筋疲力尽。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较好的计算教学,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兴趣是学习活动永远的动力

计算教学由于形式单一,往往会导致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计算、享受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形式上可以是做游戏、开展竞赛活动等,工具上可以使用小黑板、卡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比如,教学一年级小朋友“5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显示:小朋友手里拿着5个气球,鼠标在哪一个气球上点击一下,这个气球就会飞向空中。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减法,滑稽可爱的动画效果、优美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都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学生的计算兴趣也就会随之大增。

二、算理是计算教学必须掌握的真理

掌握算理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问题:一是明白怎么算的;二是明白为什么这么算。例如,苏教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除法”单元里,例题在解决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时,把46分成40和6两部分,帮助学生建立每人先平均分得2捆,然后再平均分得3枝,合起来每人平均分得23枝的操作过程,并理清计算的思路是:先算40÷2=20,再算6÷2=3,然后把20与3合成23。实际上,这些都是例题后面紧接着的除法竖式教学的必要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不同色块显示出分两步除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操作经验演变成计算方法;“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的问题,则是联系分铅笔的操作,引导学生思考,2表示的是两个20,3表示的是两个3。这样的计算教学,既有学生“算”的过程,又有学生“说”的过程,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明白“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法则。

三、形式是计算教学锦上添花的剂

在具体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真分析,理清思路,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选取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这样,去除掉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并得到简单易懂、简洁明了、最优化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单元中,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行240米,4分钟到达学校,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出现了许多算法:

①240×4=960

②240×5-240= 960

③200×4+40×4=960

④250×4-10×4=960

⑤24×4×10=960

⑥竖式计算出结果 。

学生在独立演算后进行小组交流,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领悟同伴的思路和解法,充分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四、训练是计算教学必经的途径

篇8

人类的文化是历史性的向前发展,在人类经历了自然文化时代、人文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后,生态文化正成为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意识是衡量人类能否与生态文化相融合的标尺之一。它使我们意识到: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幸福,而且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要考虑到其他事物和环境的共生共存关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下,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生态意识教育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各个不同学科教育之中。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其学科价值。

一、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的地位

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协调了发展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客观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反映,生态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以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意识为核心,另外包含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忧患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应体现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因此,须重视、挖掘、开发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当然在语文学科的生态教育因素中,包含着很浓的人文关怀。

二、新的语文课程内容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课文中体现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群,以一半的牺牲,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揣摩老斑羚的行为,它们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也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无独有偶,人教版散文《那树》,写了一棵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主题富于时代性。人类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发展与环保。作者借写老树,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以上两文启示我们要以平等之心善待自然界的动植物。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它们的义务,而绝无虐杀它们的权利,因为有时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高贵。

而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也引发我们思考开发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本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也引发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人教版《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另外对这一生态奇迹,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大自然的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同时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2.在单元教学中体现

如苏教版七下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其单元引言是:“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本单元有漂亮、驯服、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多么神奇的动物世界啊!阅读这些课文,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外形、习性,将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3.在专题研究中渗透

如苏教版七上,狼专题中,明确提出的探索题有:

A. 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动物往往被作家赋予人的品格,如称“狼”“聪明”或“狡黠”;“勇敢”或“凶残”,用词的褒贬是由作者的立场、情感态度所决定的,你觉得科学家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狼”。

有的民族崇拜狼,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B. “从参考资料三” 、“狼和鹿”中看出,描绘了怎样一幅生存关系图,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这两题都牵涉到狼的生态地位及与人类的关系。渗透了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专题“荷”中也渗透了一些,在此不一一列举。

通过这些新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戕害动物。人、动物、自然须和谐发展,成为“共生的伙伴,互利的朋友”。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的共生伙伴关系,获取“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三、开展语文活动,开发和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苏教版七(下)《松鼠》后有一道探究习题: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定个名吗?

笔者班学生设计的有:

一只松鼠在枝间互相追逐、打闹,取名为《快乐家园》;

一只松鼠抓住树枝荡秋千,拟题为《我心悠悠》;

一只松鼠以树皮作船,以翘起的尾巴作舵,命名为《水手》;

一只松鼠坐在树枝上,托着腮帮看流星,命名为《心愿》;

多美好的想象!多新颖的创造!在学生眼里,这些松鼠是这样有情有味,人与松鼠这些动物是伙伴,是朋友,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之上,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生灵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才格外美好!

转贴于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生态意识

如上《狼》专题时,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有人认为:狼的肉食性、凶残性及对人类及家畜造成的伤害,应将它们斩尽杀绝;也有人认为:狼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加以保护,以维护生态平衡。你们认为是应该杀还是应该加以保护?就《护狼还是猎狼》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从中了解动物的生态价值,也让学生学会了辩证的分析和看待问题,并培养了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又如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态度,你认为是干预还是不干预,就此展开辩论。

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结合苏教版《荷》专题及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宁国市难闻“蛙声一片”,“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宁国府。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

如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文中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对此,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加的具体活动有:

(1)调查我市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搜集资料图片;

(2)在饭馆或在家,碰到吃野生动物的,对此写短文劝其纠正;

(3)班级开展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专题的宣传活动;

(4)每个人选定一种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上网查找资料,说明保护它的重要性,写份建议书给有关部门。

又如,人教版七下“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教育因素,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了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当然,生态教育因素如何与人文精神相渗透、融合,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 242300)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教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更是应该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能。因此,每一个初中品德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化与思想品德课有效地结合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1.以生为本,确定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任务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但是人生观、世界观还尚未真正形成的时期。因此,思想品德课堂要建立“大德育”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各种教育活动。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德育任务,并努力通过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渗透。

2.坚持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导向功能,融德育教育于日常教学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烦恼,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要在学生成长中成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教师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课堂、与文本、与教师的讲解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能够感染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敞开心扉,真正获得灵魂的升华。

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教师要寻找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情感的激荡,得到感情的共鸣。如在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克服逆反心理》的教案中,教师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成长的烦恼》,视频中小明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分析逆反心理的明显特征和危害,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逆反心理,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调试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把握了逆反心理的危害,能够自觉调试逆反心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帮助。

2.课堂巧妙提问,曲径通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的连接点,采用巧妙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敞开心扉,并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构建精彩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提问,缩短教学材料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视频、美妙的音乐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变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情感渗透

1.紧抓教材,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主阵地,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思考,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苏教版初中政治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结合孝道让学生感知到反哺父母的爱,是每一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妈妈,洗脚》的广告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在心底敬爱长辈。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形成的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要紧紧依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时事政治是考试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开辟第二课堂,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开辟第二课堂,初中生正是处于情感多变的时期,紧靠课上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帮助下学生将所感悟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延伸德育教育。如教师可以开辟专题调查、主题演讲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母爱似海,常驻我心”的专题演讲,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懂得孝敬长辈。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发展智能、感悟人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有效把握教学时机,进行有组织地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想品德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柱刚.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2期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20-03

【作者简介】李洪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系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法国当代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文学作为“人类在他的宇宙中的自我反思”,作为“生活的学校”,应该恢复它“完全的权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从所选作品的文学质地到组织教学的理念和操作方式,都距离文学教育尚远。而审美体验,作为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与教育学基础,它应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以自觉的课程意识对文学教育进行逻辑重构,方能使“失衡”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敞亮。

一、文学审美,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语言教育追求实用的、科学的语言,重点在于训练;而文学教育追求感性的、审美的语言,重点在于感悟。文艺理论家童庆炳说:“审美性就是我们理解的文学性。”[1]审美、文化、语言是文学的特质,而审美则是文学特质的本体,因为“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2]

1.诵读涵泳,把握审美方式。

从内容方面看,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真善美等人类终极生命价值的关怀。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首先应是审美的对象,但过于重视解读和阐释,忽视诵读和涵泳,是当前文学作品教学的一大弊端。朱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对于关键词句的揣摩、情感的传递、作品的理解、意蕴的领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文学作品语言的和谐婉转、抑扬顿挫,还有文脉的开合变化、起承转合等等,在反复的诵读涵泳中,学生方能较好地理解、领会。

比如我们常说的“千山万水”,为什么不说成“千水万山”呢?因为“千山万水”体现的是“平平仄仄”的韵律,“千”“山”都是长音,表示延展,有千叠万重之意,而“千水万山”则有违这一平仄规律。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再如陆游的《示儿》,“万事空”“九州同”“告乃翁”尾字的韵母为“ong”“eng”,这两种韵母开口度大,音域宽广,能很好地体现出悲壮的意味来。

对文学作品的涵泳体味,还可采用同一作家相关文章集群阅读,以及同一题材不同作品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这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理解,从中读出单篇文章所读不出的新意和意味来。比如:学习苏教版六上《夹竹桃》,可推荐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二月兰》,从中感受季老那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及朴实无华的文笔风格。再如:品味苏教版五下《望月》中月亮的清幽之美,可拓展品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亮的朦胧之美,贾平凹《月迹》中月亮的传神之美,斯妤《小窗日记》中月亮的飘逸之美,从而让学生对月亮这一中国传统意象有着更丰富、细腻的感知。

2.驰骋想象,丰富审美情感。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和提升,则依赖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发挥。儿童与成人相比,缺少的是知识与经验,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恰是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教师可抓住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意象,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也可利用文学作品中留白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任思想自由飞翔,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激荡的同时,唤醒、复活文本中的形象,进而探究、体味文本的意境结构,使审美对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比如:学习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就可化繁为简,让学生和着轻柔的音乐朗读文中优美的语段,借助想象随作者一起徜徉在夏夜美妙的月光下,去聆听母亲那动听的歌谣,去感受那动人的旋律中蕴含的浓浓的母爱,这就是运用想象进入“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3.依据文体,确定审美重心。

不同的文体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教师可针对文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鉴赏。比如:诗歌的语言凝练,力求以最恰当的字句来表达情感与思想。阅读时,要仔细琢磨、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感受诗歌语言鲜明的节奏性、丰富的意象美以及重复、押韵等基本的表现手法。童话本身是对儿童审美心理及成人理性的隐喻,又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文学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幻想和实际巧妙融合的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二、审美情趣,文学教育的培育目标

“从20世纪以来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来说,快乐原则和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创作精神”,具有丰富审美趣味的作品应有效地传递到学生心中。[3]在课堂上,文学作品不应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教学载体,而要“让学生为文学而感动,从而热爱文学,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乐于探讨文学及人生的真谛,这是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4]

1.交流对话。

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诸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在故事中游戏的乐趣,结构的乐趣等,并由此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些乐趣的核心就是“加入与他人沟通的行动”。[5]课堂上,教师要满足儿童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内在心灵需求,可通过推敲比较、情境表演、观点争辩、迁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综合表达对文学作品的响应。

让我们来欣赏特级教师蒋军晶的童诗创作片段:

师:这首诗是老师写的,也没发表过。只要你写得确实有诗的味道,你的“最后一句”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出示课件:我是一枝黑色的笔/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我要把红玫瑰涂成黑色,让它以为自己中了剧毒/我要把白天鹅的羽毛涂黑,让它以为醒来变成了乌鸦/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是把雪花涂成黑色,让人以为它生病了。

生:是把雨水涂成黑色,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掌声)

生:是在夜晚给星星提供一个闪耀的舞台。

师:太棒了!这么好的创意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生:是把夏日的太阳涂成黑色,让大家以为凉爽来了。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声,老师是怎么写的呢?

师:是把天空涂成黑色,让爸爸妈妈和老师以为天还没亮,还可以继续安睡。

文学课上的对话,是多向的、动态的、生成的,其本质是文学想象力、形象性思维的唤醒。蒋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创作,学生也在创意想象中,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了儿童诗的无穷乐趣。

2.呼唤有“我”。

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学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和社会的过程。文学教育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经验,投入情感来与文本展开积极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认识。因此,文学教育在指导阅读时,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个既定的诠释,而是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回应。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⑴如果你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会喜欢这限制了你自由的“舒适又温暖”的笼子吗?⑵如果小鸟明白正是这个信赖的人限制了其自由,小鸟会对他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⑶你认为对于小鸟来说,什么是真正的信赖呢?这样,学生的理解不会一味地盲从文本。再如:学习了《狼和鹿》后,推荐学生阅读汤素兰的童话《笨狼的故事》、《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第一个故事《洛波,喀伦坡的大王》、沈石溪的《狼狈》,学生在对狼的贪婪、凶狠与团结等多维形象的认知冲突中,就能进一步感悟到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一种事物。

三、阅读课程化,文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应把文学阅读作为整体来加以考量,经过选择、编排,以序列化的形式进入课程,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组织,使之真正纳入语文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文学文本的教学者转变为文学课程的积极建设者。

1.取法乎上,经典读本的选择。

文学教育读本除了教科书外,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开放的、多样化的补充读本或阅读书目,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尽早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现在的语文课堂可以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因此他为小学生编著了以国学、诗歌及儿童文学为主体的《12岁以前的语文》,推出了《走近论语》等课例。特级教师陈琴则用“素读”将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2.多样课型,阅读方式的探寻。

文学教育应该在语文课程的整体框架下,寻求更为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每周一节的文学阅读课可开发成读物推荐、读书汇报、经典赏析、主题阅读等多种课型,还可利用晨会、午读等时间开设15分钟的微型课。微型课程的方式可多元化:感受式――作品朗读、个人阅读、好书推荐、故事讲述;回应式――班级讨论、给书中人物的一封信、改写、续写、阅读后的创作;图像式――绘画概念图、故事插图、设计封面。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进行“阅读推荐”。推荐内容包括主要内容介绍、根据目录预测、精彩片段赏析、读后感分享、你问我答等环节。在交流中,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评价激励,阅读成效的跟进。

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文学教育走向成功的标志。为此,教师可开展阅读考级、淘书乐、编辑文学小报、图书漂流、博客之星评比、亲子共读等活动;及时进行文学阅读成果的展示,如学生的阅读记录表、摘抄笔记、作品发表及获奖的班级会……引领学生不断感受浓郁的阅读氛围及阅读带来的乐趣。

教师要突出阅读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可从阅读数量、行为和态度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以五年级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1)阅读兴趣浓厚,每天都能坚持阅读30分钟。(2)能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及精彩片段,并能创造性地运用。(3)能把握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4)积极参加展示交流活动,获得师生的好评。评价的结果可作为班级评选“书香少年”的主要依据,并按一定比例纳入学期成绩考核。

主张文学教育,不单单是要解决儿童学习母语的兴趣问题,提高言语素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儿童与文学相遇,为儿童建构自由的、开放的、可选择性的文学世界,进而促进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当然,教师是文学教育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是影响小学文学教育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学素养,应是每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语文教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谈谈文学性[J].语文建设,2009(3):55-59.

[2]钱中文.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J].文艺研究,1987(6):13-30.

[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

篇11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针对对唐诗宋词有较高兴趣的学生开设的。旨在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象和意境,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笔者拟针对当前《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与思考,分三部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目的和现状

笔者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与开设目的。编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精选了31首唐诗、32首宋词(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词大家,分为“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等12个专题编写。开设目的:通过《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希望能够使高中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和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与发展。

2.《唐诗宋词选读》的设置情况。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面临以下时间问题:设定的选修课时相对学习内容显得有限、相对集中的教学时间使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选修课学习受到高考专项训练的挤压。二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的教师问题:单就《唐诗宋词选读》一门选修课而言,所涉及的知识面就很广,新内容也很多,而真正能胜任选修课教学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同层次学校,师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良莠不齐,多寡不均,当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跟选修课的开设发生冲突时,如果不能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唐诗宋词选读》开设存在以下学生问题:选修课程分班难、选修课程开课难、选修班级管理难。如《唐诗宋词选读》就是不少学校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内容,整年级地进行统一备课与教学。于是,选修课带来的种种烦恼烟消云散了,选修课在学生的心目中与必修毫无区别了,而选修课开设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与我们渐行渐远。

3.《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现状。根据选修课的主体性、基础性、自主性、实际性和研究性原则,选修课在各地各校轰轰烈烈地开设了起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选修课所期望达到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目的是否能毫无疑问的达成呢。在《唐诗宋词选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看到了困惑的存在。(1)教师选修教学中的困惑:选修课成了专题讲座课或活动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无限复制,如《唐诗宋词选读》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训练的先行与铺垫,课堂上以练代教。这种以应试为目的、费时费力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都由教师“包办代替”。(2)学生选修学习中的困惑:首先是学生对选修课的盲目性,一方面,兴趣爱好极为广泛的学生面对众多科目无所适从,不会选。另一方面,选修课所占比例小,门类少,可供选择的余地有限,又使学生无法选。其次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多数学生认为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么重要,只是为学分而选课,缺少积极性,而趋向放任消闲。最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审美疲劳,由于教学计划的紧凑,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目标的约束,教学方式的单一,《唐诗宋词选读》天天学,天天读,天天背,每天重复“同样的故事”,学生不再有新奇感,天天呈现“精美的大餐”,学生难免消化不良。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普遍产生审美疲劳。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策略研究

笔者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阐述:

1.重视诗词诵读,让学生真正读出声。诗歌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帮助学生品味语言之美、培养学生诗词审美情趣。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诵读策略要注意由以往的教师讲读中心,逐步往指导学生自读上过渡。《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对教师的素养要求:(1)转变观念,以诵读为中心: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鉴赏诗歌之前,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和用韵,读出词语的感彩,读出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绪变化。学生通过诵读,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去复活诗词的声音、作者的声音。这样在复活过程中,学生就迈进了作者心灵的门槛,了解了其中真正的情味。(2)提高素养,为范读打基础:首先,教师要力求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只有当教师自身在具备了较高诗词素养的前提下,再加以突出的个人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教学技巧,才有可能避免隔靴搔痒,一味照搬教辅资料,才能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教学课堂上充满感情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诗词的王国。(3)加强指导,融情感于诵读。教师首先,应当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其次,应当创设情景,指导学生移情地诵读;再次,应当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4)愿作听众,倾听学生诵读。教师应带着一双耳朵进课堂,多听听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带上一双眼睛上讲台,敏锐观察学生对诗歌的不同反应;带着一个开放的大脑进教室,尊重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想法。

《唐诗宋词选读》诵读教学的策略实施:(1)“疯狂”放声读,即不要管诗的内容、情感是什么,一概放声读出来,声音越大越好,越“疯狂”越好。(2)联想会意读,即遵循着读诗——思景——入情三个阶段,在做好全文观照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赏析。(3)配乐表演读,即学生在“会意读”的基础上,自行寻找适合该诗词意境的音乐伴奏,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表演出来,学生兴味大增。如柳永《八声甘州》的凄切、苏轼《定风波》的洒脱,晏几道《临江仙》深情都在他们的揣摩、会意中一一得到很好的展现。此外还有传花接龙读、制造悬念读、博采扩展读等策略,使学生在诵读中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诗无达诂”,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并满怀激情地用实践去证明着。

2.创设诗词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诗词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其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被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认清了问题与现状,《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两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应端正观念。(1)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要始终坚持师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2)要立足学科需要,服务课堂教学。(3)应用课件时,必须要掌握使用课件的技能,摆正它在教学中的位置,恰当的应用于课堂。《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实施:(1)音像资料应结合语言品味;(2)在“亚沸点处”创设情境;(3)素材运用应紧扣教学目标。以第三点而言,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可搜集到的音像资料相当多,尤其是电视散文《唐风宋韵》、《唐之韵》、《诗歌唐朝》、《唐宋风骨吟》等,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后备资源。但如果不加选择,学生成了观众,教师变身为放映员,选修课就会被上成了视频欣赏课。教师应当在课前细加甄选,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引入有价值的多媒体资料,甚至可以依据资料发起课堂研讨,辨一辨是教材说得对,还是资料有道理,才真正吻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正视诗词难度,适当鼓励改写与创作。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诗歌在形成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细节,帮助学生唤醒真实情感,辅助学生延展联想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特点和篇章联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因此《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写作策略的实施可分为三点:(1)依据诗词进行改写,有扩展补充式、巧拟标题式、改换文体式、集句成章式等方式。如集聚成章,即选取前代一人或数人之诗句,按照选取者的构思意图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首新作之诗。(2)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可以采取仿写入手提兴趣、妙用诗词入对联、细致大胆作诗词等形式,如“仿写入手提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古代诗词作者改写的实例,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绝唱,其实这一联是化用五代时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虽只两字变化,但境界蕴藉空灵,远胜原诗。再比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借鉴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以及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熔铸而成。学生的创作情绪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在平时学习与阅读诗词时更加留心了。(3)借助诗词提升写作。《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写作练习既可以是深入品味诗词,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途径,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作文构思与写作能力,有注重角度巧选择、翻用旧题出新意、积累素材精提炼、善用修辞展文采、锤炼语言不罗嗦等方法。如“翻用旧题出新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旧题翻新的例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生长的地理环境,以地灵烘托昭君的人秀,正是钟灵毓秀,窈窕红颜,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奏出胡音的琵琶写出其千古遗恨,委婉蕴藉。白居易的《王昭君》则虚拟了昭君与汉朝使者相见的故事,着重描写了昭君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渴望回归的心情。这两首诗都对和亲持不赞成态度。而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诗人借家人口吻,奉劝昭君安心异域,不要思忆故国和亲人,人生失意到处都一样。欧阳修则在《和明妃曲》中提出“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从批评皇帝的角度入手,比王安石更进一步,针砭时弊,直指问题的根源。

总之,诵读古诗词,认真总结古诗词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词的写作方法,积累古典诗词的语言,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浸润在华章隽语中,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谈吐作文,自然文采斐然。

三、关于《唐诗宋词选读》的思考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步步迈向深入,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诵读、多媒体及写作等教学途径外,更多的教师在更深广的领域不断地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师遵照着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之时,也有一些教师为之困惑或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现状摆在我们面前。

篇1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朗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通过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夯实汉语言文化基础,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文思想。”可见,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在语文教学中,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感,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因此,初中阅读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在中学朗读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

1.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朗读形式各式各样,有范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在语文课堂上,听起来书声琅琅,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一片茫然,因为教师在读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朗读目标和要求。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读,朗读时心不在焉,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效果不佳。

2.朗读教学活动没有激情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的交流与互通,朗读教学往往处于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原始状态。一位教师以毫无感情、毫无起伏的语调读,学生怎能从中得到感情的熏陶与鼓舞,进而发现朗读的魅力呢?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涵。比如: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怪腔怪调,还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3.朗读过程只有形式没有实效

一节课四十分钟,充斥于语文课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许多读书时间,学生朗读的时间甚至不到五分钟。朗读安排了三四次,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没实效,往往是琅琅书声骤然响起,不到一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马上转入下一程序。由此,朗读成了教学的一个过渡环节,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4.朗读评价太单调

一些教师在学生朗读后,不给予适当点评,也没有指导学生互相评价,更没有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读得是好是差;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学生浑然不知。只有实事求是又充满激励性质的评价语,才能既保持学生的朗读热情,又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提高朗读能力。

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如何消除这些弊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结合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提出如下策略。

1.明确重要性

教师必须明确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学习一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感与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激发想象和联想,从课文的有效信息中发现意境美,强化语文能力。朗读具有调节节奏、对话交流的作用。在朗读中,学生既具有主观能动性,又对课文内容作二度创作,可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目的。

2.兴趣引路

课堂上,重要的是营造朗读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提高朗读能力,做到“教学无痕”。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入手点。如苏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紫藤萝瀑布》,我在讲授前进行了精心准备,搜集了很多图片资料,制作成了精美的幻灯片,并特意配上了一曲笛子独奏作为欣赏的背景音乐。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欣赏图片,顺势引导读课文,学生读书兴趣空前高涨,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示以模范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我在课上有时给学生配乐朗诵,有时让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有时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这样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达到了学生“想读”的目的。教师的范读是最直接和亲切的,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比如我在讲《出师表》时,表情严肃,用低缓而苍劲的音调,深情朗读,课堂氛围凝重,激发了学生朗读和学习的欲望。

4.形式多样

朗读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朗读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发挥最大能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比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中《皇帝的新装》时,我就把课本改编成剧本,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有针对性地作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了解了课文内容。

篇13

结合新课改相关理念和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实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实施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的学习模式。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系列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效引导,鼓励创造和拓展,促进学生感悟艺术魅力,发展健康的身心。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中有关于“我的朋友”这一单元知识,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音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旋律游戏,探索自主学习方式。跟随“七个小兄弟”的录音,结合带有七个音符标记的彩色画板,分小组进行游戏活动,当一方指出一种音符,另一方就唱出来,感受音符的高低和长短在音乐表险中的作用;也可以结合“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创编歌曲表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和实践,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也在组织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二、合作互助,展开合作性实践活动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合作交流技能,促进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更好的与他人交流,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人才的形成,首先,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感悟与欣赏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能力。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合理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互助合作能力,拓展思维宽度与广度,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在学习“生肖乐园”这一单元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十二生肖歌”、“小花猫与小老鼠”等关于动物的音乐歌曲。分小组创编“生肖乐园”主题游戏活动。在小组互助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从旁引导,辅助生动活泼的多媒体画面和歌曲,引导每个小组自主创编舞蹈。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生肖角色,配上相应动作,边唱边跳,更好的展开自主合作实践探究过程。通过合作互助模式,加上竞赛式激励方案,促进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在合作过程中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三、自主探究,落实探究性实践活动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于音乐的学习,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同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释放孩童天真,挖掘学生潜力,在快乐的音乐教学氛围下,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应该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音乐教学和引导的过程中,逐渐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