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0:03: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篇1

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走上了轨道,第三产业的出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收入与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不局限于物质,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渐长。中国的旅游业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并逐渐跨入旅游强国之列。但随着我国区域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怎样在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了旅游开发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历史生活中不断积累下来的,在众多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因其特殊的历史进程保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凉山州的旅游发展逐渐强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如何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来促进旅游开发是关键。本文通过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文化概况

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因其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进程,大量的民俗文化被更完整的保留下来。生产和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礼节习俗,民间文化艺术等民俗文化也成为了凉山州独特的旅游资源。

1.生产生活习俗:建筑方面:瓦板房,木楞子房;饮食方面:彝族系列,摩梭人系列,苏里玛、咣当酒其它特色餐饮系列;婚俗方面:彝族姑舅优先婚、转房制,不落夫家,“换裙”仪式,“喜背新娘”,“同床共枕过七关”,“抢婚”,“走婚”。

2.娱乐竞技习俗:彝族民间形成了斗羊、斗鸡、荡秋千、射箭、射弩、摔跤,跳高、跳远、攀木杈、倒立、双棍对打、打拳、拔河、甩石头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传统的射箭比赛从站法,身法,勾弦,持箭,搭箭,拉弓,靠位都沿袭了传统的彝族射箭方式,还有独具特色的“磨秋”。

3.岁时节令习俗:每逢的农历6月24日彝族“火把节”时。彝族拥有自己的十月历,因此也有属于自己的新年,彝族年在秋收后的农历十月,按传统择吉日进行,时间不统一。于邛海边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开海节”也独具特色;“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每年七月二十五都会举行“转山节”来祭拜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格木女神峰。除此之外,凉山州还有很多节日,如川兴蜜桃节、安哈民俗节、会理石榴节、盐源苹果节,月华油桃节,樟木樱桃节,兴胜草莓节等。

4.礼仪礼节习俗: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洲彝族的礼仪礼节当然最具代表性。不管是长辈与晚辈之间,客人与主人之间或者是家里,公共场合等彝族人都有自己的礼仪礼节。晚辈与长辈见面时,要主动报上自己及上辈人的姓名,且记背家谱,不管是在坐次上,用餐上还是说话介绍时都应让长辈优先。拜访长辈,得提上两斤酒。主客在就餐之前饮酒庆贺也有很多特殊礼仪礼节。

5.民间文艺术习俗:凉山州的民间文艺包括了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两大类。其中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歌曲,如:耶,尔,合,昌,佐等;民间舞蹈,如:达体舞,火把舞,阿古舞堵格舞、苏尼舞、扯格舞、俄哈约庄舞、莫杀尼日舞等;民间器乐,如:口弦,月琴,二胡、皮鼓、木叶、二弦、唢呐、马布等;民间手工艺术品,如漆器,岩画等。民间文学包括了神话,传说,博帕,克哲诗,尔比尔吉,生活,童话,寓言,机智人物故事等。

二、凉山州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凉山州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积极的旅游开发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城市中位于前列,自上世纪90年代起凉山州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逐渐被得到重视及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扩大了凉山州的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节庆旅游现状

以凉山州“火把节”为主打的节庆活动来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在“火把节”等各种节庆期间,凉山州会举行点火仪式,篝火晚会,游园,斗牛斗羊等民俗活动。

(二)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使民俗文化商业化,凉山州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旅游商品,如彝族漆器,彝族服饰,挂画,苦荞茶等。

(三)对外宣传现状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方式宣传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凉山州在中央台、四川台等媒体上投放了广告并在本土电视台制作民俗文化专题报道,以此方式向国内外的游客介绍凉山州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四)政府开发现状

州委政府与民众对民俗文化逐渐重视,团结一致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规划,推出了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的方法,如安哈镇是彝族风情小镇,樟木主打樱桃节,会理主打石榴节等,在政府规划时民众积极配合民俗文化的开发,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的非常顺利。

(五)传授民俗文化

以更真实,更亲切的方式向大众宣传民俗文化。如教授群众跳“达体舞”“甲搓舞”等,让民众身着民族服饰,品尝特色饮食,教群众唱民族歌曲,请彝族演唱组合表演等。

三、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凉山州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凉山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提高了人均收入,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然而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理念与规划方案以及人才与资金的不足,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一)过度商业化,忽视文化内涵

当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席卷凉山后,彝族民俗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但它该如何被消费?全球化意义的旅游提供了明晰的解释。旅游本是从原初的旅行开始,当旅行变成人类的一种消费行为—旅游的时候,民俗文化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商品、消费品。凉山州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时将民俗文化与商业运作结合起来,打造成民俗文化表演,推出大量民俗文化旅游商品,让游客观看斗牛斗羊,到彝族餐厅品尝特色饮食,殊不知在这种商业运作下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忽视了最重要的民俗文化内涵。很多游客在民俗游后仍然不明白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为什么会形成,他们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比如游客观看斗牛斗羊比赛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竞技的习俗以及比赛规则,彝族射箭的区别,漆器的传统工艺,彝族为什么爱火等等。这些这真正的民俗文化内涵在现今的商业化的旅游开发中被逐渐淹没掉了。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的变异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就会逐渐湮灭。凉山州是个多民族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与传播。然而在旅游开发中,很多民俗文化已经失去了最真实的面孔,很多游客接触到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甚至一些民俗文化表演仅仅是一种商业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产生了变异,失去了最真实的色彩。

(三)开发不全面,缺乏新意

民俗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凉山州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只着重开发了少部分项目,开发面狭窄,而形式上单一的模仿其他地区,如歌舞表演等,形式上缺乏新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四)游客缺乏参与性

很多游客去旅游是都想亲身参与到旅游中,而不是一味的观看。凉山州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缺少了对游客体验旅游的开发,没有让游客更多的参与到真正的民俗文化体验中,如制作手工艺,弹奏乐器的,学习歌舞都是游客想亲身体验的而没有机会体验。

(五)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

随着雅西高速的开通,西昌对外的交通更加便利,然而很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都位于偏远的民俗村寨,交通极其不便;这对民俗文化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瓶颈。每年火把节,酒店房源不足,很多游客甚至要住到学校,因此配套设施的不足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凉山州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针对上述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现提出一些开发策略:

(一)注重传承与保护

很多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为物质文化更重要的是保护与传承。凉山州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应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建立保护理念,提高人民与游客的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切实保护民俗文化。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可以举办关于民俗文化的专业讲座向人们宣讲最真是的民俗文化,培养传承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如毕魔等等,通过各种方式让民俗文化以其最真是的面孔传承下去。

(二)开发体验式旅游

打破常规的旅游模式,让游客参与其中。如制作模型,用模型的形式让游客模拟建设木楞子房等建筑;在制作特色美食的过程中,让游客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从选材到加工到烹饪的整个过程都参与其中,婚俗方面,可以借鉴“观光性参与模式”,让游客主动转换为主题,深入到当地人家,作为当地的一分子去体验民俗。也可以让游客以一定的价钱认领牛,羊,鸡等,动物由游客取名,让游客与动物的主人建立朋友关系,斗牛斗羊比赛完成后游客仍可以随时回来喂养牛羊。这样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归属感,同事有利于增加“回头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更真切的让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挖掘文化内涵

凉山州在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中之停留在表面,应该把民俗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展现在游客面前,而不是只能体验到民俗文化的表面。如彝族的礼仪礼节,漆器,歌舞,婚俗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应加强这方面的宣讲,可以将这些文化内资料存储于电脑中,游客可以在电脑中自行选择民俗文化的内容,这样用几分钟游客就可以了解大致情况。资料中还可以配上图片,增强生动性。也可以将民间传说改编成动画片,画册,将民间歌舞刻录成光碟让游客将画册光碟等旅游产品带回家观看,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

(四)完善交通与配套设施

凉山州应争取铁路与民航的更多支持,力争在节庆期间增开旅游专列,奋力开辟西昌只国内主要大城市的航线,加强凉山州与外界的联系。随着也要尽快完善较偏远地区民俗旅游景点的公交路线。大力发展包括通信、邮电、计算机网络在内的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能够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餐饮、酒店、宾馆、饭店及农家乐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度假型的酒店,以满足节庆期间众多游客的正常接待。

(五)形成系统,注重创新开发

对凉山州民俗文化种的生活生产,娱乐节庆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开发。同时要想要在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色开发出只属于凉山州的旅游开发形式,结合当地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如可以联合当地旅行社开发专门的婚俗旅游项目等,打造特色精品旅游项目。

五、结语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民俗文化非常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地方,怎样更好的利用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一直以来都是凉山州开发者所探索的问题。总体来说,凉山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在过去几年得到重视并迅速开发,但出现了上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凉山州应首先充分了解民俗文化内涵,同时整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其次组织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系统的规划,再次以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基础,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依托,加强媒体宣传,根据凉山州本地的具体情况,同时参考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模式,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但在进行以上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找到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要一味重复模仿,找到一条适合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的独一无二的开发之路。

参考文献:

[1]凉山州统计局.凉山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Z].2007

[2]邓永进等.民俗风情旅游[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3):371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35-236

[4]张方玉,杨显川.彝族的建筑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1-5

[5]周云富.凉山彝族传统婚俗及改革趋势研究[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26

[6]杨明旭,李玮,刘海国.大凉山彝族摔跤活动探源与发展研究[J].大舞台2010,(7):15-20

[7]李阳,白旭.彝族民俗文化的景观再现[J].小城镇建设,2009,(6):5-7

[8]吴桃,吉木哈学.试谈民俗节日文化与社会价值——以彝族年文化遗产为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4-8

篇2

1.1能较集中展现出部分民俗的优秀成果以时间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对民俗进行开发时,或者跨越历史年代顺序开发,或者选取一个有代表的时间段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或者选取某一个时间点的民俗进行开发。都能集中体现出某些民俗内容在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如江西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古村落。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漫山油菜花的映衬下更显出独特的古韵。婺源也完美的保存了明清徽派建筑的风格,又如江西流坑村,被称为江西第一状元村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形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现今,村中居民的住房虽有变化,但装饰讲究,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居民的典型风格和特点。

1.2能较好的让游客体验旅游地民俗风情以体验参与程度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游客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体会旅游地民俗的独特魅力。旅游者可以通过歌舞、竞技、饮食等等方式参与其中。由此兴起的采摘节、农家乐等很受欢迎。如各地的葡萄采摘节、草莓采摘节等。在江西,参与采摘大多是全家总动员,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一边直接品尝绿色无污染果品。又如彝族火把节,旅游者可以参与火把节的活动体会彝族同胞对火神的敬畏,及祭祀火神的神圣与热烈。

1.3能较全面的体现旅游地民俗的风貌以产品形态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下,目前有民俗村落、博物馆、街区、品牌、主题公园、节庆、渗入民俗内容、线路等模式。各种模式都较好的展现了本模式的民俗风貌。如江西各地区的渔家乐,江西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又有闻名全国的军山湖大闸蟹。多湖泊、多江河造就了江西淡水渔业发达。江西各地的渔家乐,本着“吃渔家饭、住渔家房、乘渔家船、玩渔家网、赏渔家艺、交渔民朋友”等内容为主的渔俗旅游,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旅游者可以通过垂钓、捕捞、喂养的方式直接参与其中,品尝自己的战果。

2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不足处

2.1不能充分体现民俗内容的传承性在现有开发模式中,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在对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集中开发部分历史时期的成果。如山东龙口南山旅游区内的中华历史文化园,就是选取唐、宋、元三个历史年代,对其宫廷建筑样式习惯,进行展示和开发。能使游客获得较多民俗知识,非常直观的进行比较和鉴别,并从中获得审美和愉悦。但也会出现只是断裂,了解不全面的问题。只知道唐、宋、元三个时代的较多知识,而之前和之后的宫廷建筑只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丰富的实物让旅游者有直观的认识。

2.2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感受不充分旅游大多是旅游者从生活地出发到旅游目的地短暂停留,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领略山川美景、瞻仰文物古建。民俗文化旅游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而逐步商业化、经济化,旅游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使一些民俗文化逐步流于形式缺少内涵,让旅游者觉得只是为了钱。如个别民俗文化村组织游客体验少数民族婚礼,入村时少女们把花环送给看得上眼的男游客,然后感受婚礼过程,可很多游客在结束后会说“都是为了钱”,婚礼本来的意义荡然无存,忽略了旅游者本身想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感受的目的。

2.3民俗风情旅游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领导环境由于旅游产业是开放性行业,其生产要素分散到各个行业,其收入也分散到各个行业,特别是民俗旅游,“富农不富政府”,基本都散落到千家万户,农民实实在在地受了益,政府的财政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收益,所以,在全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建设现代化工业商业城市是主要目标,大部分地区多走“工业兴市”、“工业立县”之路,第三产业发展则自生自灭,或者无暇顾及。对于旅游发展问题上,有些领导、有些部门行业领域还没有真正确立旅游主导产业的地位,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没有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相关带动、拉动作用,没有认识到它与社会形象、经济发展、群众收益和生活水平、当地发展大局的关系而将其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盘子中。真正把旅游当作主导产业、像抓工业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旅游的寥寥无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观念、认识、政绩观、发展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87-01

一、丽江的特色古城文化

(一)古城的选址

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央,“负阴而抱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山体既挡住了西北方向冬季寒风的侵袭,又作为城市的依托,构成城市空间的起伏变化;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阳光充沛。整个古城形成了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空间格局。源于黑龙潭的玉河在城区边界处被分为三股引入古城内部,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作为生活用水贯穿整个城区,形成大小十几条水路,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二)古城的水系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

(三)古城的民居

丽江古城的特色还有它的民居。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

(二)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篇4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篇5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篇6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10-02

“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与斯图亚特·霍尔,“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方法与人类学方法打破了英国文化的严肃正统。由此,民俗文化研究包含了日常生活意义的符号系统研究,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中提出,“民俗文化,我们将它译为Folk-Culture。它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现象。”[1]当下,民俗文化直接关联着西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提出的“文化产业”。2012年,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2]近年来,受西方学术的影响,民俗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应用层面的研究倾向于与中医学、旅游目的地的优化整合研究。就大兴安岭地区而言,生态旅游开发要以冷文化、夜文化与鄂伦春民俗文化的研究为基点与策略。

一、冷文化

所谓“冷”,不仅是地理问题与生态问题,也是个文化问题。大兴安岭的冷就是大兴安岭文化的本质内涵,大兴安岭地区冷文化的内涵即为大兴安岭精神,这是大兴安岭人思想中流淌着的文化的血脉,是大兴安岭人不怕寒冷的文化传承。其实,无论是阅读大兴安岭古典文献、当代小说,还是欣赏大兴安岭版画,总有一股“冷文化”存在,具体说起来,大兴安岭地区的冷文化生活犹如一曲如歌的行板,回响着大兴安岭人的生命的自由自在与自然而然。

什么是“冷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中,冷文化是地理式的文化即白色文化或冰雪文化,是人类适应恶劣寒冷的自然环境的结果,以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与拉普人的文化为代表,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关系到自然环境的地貌、气候、动物与植物的独特性,标志人类的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人类文明基本上是走出热带非洲,不断向更冷的世界发展的过程。冷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一朵雪莲,给予审美主体以深沉、悲壮与刚强。冷文化强调人本,彰显出人是生命王国里至高无上的代表,与之相对应的“热文化”——人们在那种高温炎热下形成的文化——与在寒带地区人类形成的文化就截然不同。在中国艺术史中,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在理论上提出“冷文化”,他将冷文化当作一种创作理念与哲学观念,他认为冷文化的核心是“冷逸”,“冷文化的特点是粗犷、洪荒、奔放、凝重,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有雷霆万钧的威猛,有风卷残云的力量。”[3]

大兴安岭地区的冷文化包括北方文化、山林文化、生态文化、冰雪文化、信仰文化、狩猎文化、医药文化、知青文化与节日文化,多元的文化中孕育着独特的大兴安岭精神——热爱自然的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抗寒的顽强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海纳百川的精神、崇高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乐观向上的精神。大兴安岭地区冷文化的沧桑不仅是冬季的严寒与漫长,而且是人类历史的沧桑。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上的雪终年不化,故名大白山;大兴安岭的松树苍翠挺拔;大兴安岭地区的雪自由高洁;大兴安岭地区的冻土层深厚稳重;大兴安岭地区的人乐观坚忍。面对这些冷文化元素,还有谁会说那些游人来此是为了找北的?从地理区域看,由于大兴安岭地区地理的“边缘”、“寒冷”与“原始”,现代文明没有让它遭受到污染,使之成为海内外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

二、夜文化

大兴安岭地区受地理位置及城市规模所限,夜文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文化、K歌文化等,未形成独特的夜文化品牌,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文化品位需求,严重制约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当下,都市将各种类型的歌舞厅、游艺厅、录像厅、咖啡厅、影剧院、酒吧间、茶馆等作为夜文化的活动场所,将夜文化当作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然而,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与灯红酒绿关系不大,它应该是生态的、静谧的、与自然一体的。

什么是夜文化?“夜文化是夜景观融合了当地文化,产生的一种展示当地独特风俗习惯的夜景观。”[4]夜文化无疑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休闲文化,因为“夜文化的兴起,拓宽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延长了人们业余生活的时间,人们从简单、枯燥、乏味的小天地走出来,面对他们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新世界。”[5]由此,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是狂欢的节日文化的展现,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是生态文化与夜景观的相互融合,处处渗透着人文气息,表现大兴安岭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沉淀的载体。

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夜晚生态环境属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否有灯光照明,都表现了当地的一种夜晚环境状态。大兴安岭地区夜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确立生态文化为核心,既要对大兴安岭文化传统和文化成果有所继承,又要汲取当代主流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兴安岭地区有多个林区小镇,两个鄂伦春族民族乡、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将其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夜文化之都,不仅能让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民享受到更高品位、更休闲的夜文化生活,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旅游者的“星光生态园”。

另外,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夜景观的高级阶段,其目标就是服务于人,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夜景观环境,彰显绿色与生态的夜景观,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力求灯光与自然环境达成中国传统美学上的虚实融合的效果,避免那些大都市的夜文化景观类同,进而成为生态旅游良性循环的开端。唯有如此,才能全方位、无时无刻地集中体现大兴安岭区域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流动的生态空间、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形成一种特有的风俗文化氛围,体现现代文明、生态环境与古老风俗文化的并立与融合。

三、鄂伦春族民俗文化

鄂伦春族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原住民族与主体民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是鄂伦春民间民众的风俗与生活文化的统称,是鄂伦春族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提是保护,但如果仅保护不开发,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反之,要充分考虑到旅游对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在有效控制、因势利导的基础上,促进鄂伦春族民俗文化健康地发展,可以通过建立“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村”、“鄂伦春族生态博物馆”等,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村落的相对封闭性,达到延缓传统民俗变异的作用。

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旅游文化发展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以生态文明和勇敢精神为代表的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生态文化建构提供了精神文化支撑,“从原住民的角度看,移民文化还包含有另一层次的文化特质,即包容精神。”[6]鄂伦春族的文化包容精神,整合了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文化,促进了大兴安岭地域文化濡化与民族融合。

全球化语境中,本土文化的“经济搭台表演文”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许多旅游者更希望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因此,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文化要从民族节日入手,挖掘其历史性、多样性与神秘性,将其作为吸引旅游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最佳载体,尤其是鄂伦春族篝火节,它既是冷文化、夜文化又是民俗文化的代表,这样的少数民族节日也是吸引生态旅游者旅游的最佳时期。同时,开发大兴安岭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时,要高度重视鄂伦春族民俗文化内涵,加强民族区域间的文化合作与经济共赢。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绝不是一片“文化荒漠”,而是一座“文化冰山”,正是这片寒冷卓绝的山岭造就了大兴安岭地域文化的多元与辉煌,浮出水面的总是海明威所说的“一小角”。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要将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重视民俗文化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与指导作用,关注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

[2]国家统计局设管司.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http://

/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E%C4

%BB%AF%B2%FA%D2%B5&channelid=6697&record=7.

[3]于志学.素染黄山仙韵开——我对黄山冰雪山水及冷文化的研究[J].文化时空,2003,(10):57.

篇7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77-02

一、文化商品化的内涵

文化商品化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字面理解,“商品化”就是把货物或者服务转变为商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化是指经济价值被附加到之前并非经济学考虑的一些事务上,如思想、特性、性别等市场贸易涉及看似可以交易的商品的一切事务。韦伯斯特字典认为,商品化是指把内在价值或艺术品转变为商品。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将民俗文化资源经过包装、精心设计成旅游产品,向旅游者展示以吸引他们的到来,这个过程,被旅游学者们称为“文化商品化”。有学者在探讨民俗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的时候,把商品化分为主动商品化和被动商品化,即文化商品化除了由于外来者的到来所导致的被动商品化之外,如今东道地区也学会了为迎合游客而主动使自己的文化商品化[1]。这充分表明,商品化的概念在当今社会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一个传统上的贬义词,而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经济、文化内涵的新名词。

二、文化商品化对新疆民俗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

新疆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了自然、文化资源、奇异的民族风情等的高层次文化旅游,能够使旅游者在体验异域民俗风情的过程中在求新、求异、求知、求奇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近年来,无论是自治区还是兵团,都在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努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促进新疆民俗旅游艺术品的持久发展

在民俗旅游兴起的过程中,“民俗传统艺术品”是首先出现的。当旅游者来到新疆购买当地的传统艺术品时,由于当地人看到出售传统艺术品有利可图,就开始制作逼真的复制品,因而就产生了带有商业性的艺术品,由于这种商业性的艺术品多为手工业生产、数量较小并且还带有某些宗教功能,因而它是相对“真实”的;此后,出于商业利益当地人仅只保留原有传统艺术品的外形,削减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和宗教功能,开始大量生产带商业性的艺术品,因而就产生了纪念性的艺术品;当市场上大量存在可供游客购买的纪念性艺术品时,必然发生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外来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的影响下,当地艺术品或多或少地被同化了,从而产生了被同化了的艺术品。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广大旅游者的审美需要,纪念性的艺术品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大众化艺术品。当然,这两种变化方式都是可逆的;当被同化了的艺术品大量充斥市场时,它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大众化艺术品。大众化艺术品的盛行使当地逐渐丧失了地方特色和民族差异,然而失去特色也将失去对外界的吸引力,最终可能丧失原有的民俗传统、宗教文化。面对这种文化危机,当地人越来越觉得有复兴原有传统文化的必要,因而自觉地生产和制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带有传统功能的艺术品,从而产生了复兴的艺术品;在复兴的艺术品产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保护和恢复了原有传统艺术品。

从这一发展脉络来看,如果没有民俗商品化,民俗文化中某些值得保留的东西将会在外界的冲击下逐渐褪色消失。许多几乎失传的民族艺术和技能,就是因为游人的需要而得以重新流传。

(二)有助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提供民俗文化保护所需的资金

民俗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游地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民俗旅游产生的效应可能会起到提高旅游地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从而改良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2]。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更有效地促进了民俗旅游艺术品的持久发展。

如新疆喀纳斯、伊犁、喀什、吐鲁番这些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把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走上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有助于新疆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的游览,特别是外国游客的游览,在旅游地和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设施如外语路牌、城市地图、旅游咨询站等,全体居民不论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在展现本民族风俗的同时,还不忘表现出对游客友善热情、彬彬有礼的一面。因此,民俗旅游的发展会促使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民族地区大多山清水秀,生态环境有较好的基础,而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随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加大对旅游生态环境整治的投入,必将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民俗文化的良性变迁

民俗文化商品化也是文化营销过程,通过一些具有民俗历史价值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民族自身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凝聚力,由此对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群体文化在不同的程度上重新得到肯定,使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五)有益于新疆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之间是双向影响的,在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本民族也正通过全球化的过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2011年9月,在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上,新疆人民身着本民族服饰,向世界人民演绎其民俗文化,为该民族文化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民俗文化商品化开发

商品化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并非总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传统文化虽不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但通过不同的商品化模式,那些传统的因子是可以保留的,既不伤及文化的根本,又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认清保护对象,适当使用商品化手段

一般来说,民俗传统文化可分为三类[3]。

第一类属于核心文化。既体现着民俗特性,又是民俗文化的精华,如各民俗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它是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者最看重的旅游目的物。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需要,核心文化需以原样保护为前提,保持其原有的庄重性和严肃性,避免商业化的复制。

第二类属于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实现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如旧的生产、生活工具以及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原始宗教、礼仪等。这类文化虽然已经失去了旧有的功能,但只要对民族地区现代进程不产生消极影响,就可以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例如,对于古建筑,通过限制建筑装潢的现代化程度,或将部分希望享受现代生活的居民妥善搬迁至景区区域,使建筑既保持传统特色,也保持了民居生活的真实原貌。对于生产、生活工具则完全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商品化模式,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如维吾尔族传统服装工厂,不仅可以制作传统的维吾尔小花帽、艾迪莱斯裙等,甚至还可以制作现代时装[3]。

第三类属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悖、代表着愚昧和落后的传统文化,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的原始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对这类民俗文化,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摒弃,它们的失落和衰退是民俗文化的进步。

(二)提升保护的动力

对普通民众来说,民俗文化的保护动力主要源于经济利益。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障,连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具备,又如何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既吸取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成为全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部分[4]在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要使普通民众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受益者,而不只是民俗旅游开发的旁观者、被开发者和消极影响的受害者。只有如此,才能将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切入市场经济发展的环节中,培植民俗传统文化自身保存、发展的造血机能。

(三)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自觉性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可以培养人们自觉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一方面,让新疆人民懂得,一旦民族文化被破坏和污染,就难以复原;另一方面,还应该让他们认识到,民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各地或各民族民俗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就是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但借鉴和学习决不是精华、糟粕一并照收,以外来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是,在保持自己民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

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篇9

一、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满族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因素和生产力因素,开发满族民俗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开发东北地区满族民俗旅游是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抢救的需要,抚顺即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又处于白山黑水之间.这片土地和北方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为满族的先世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同时也造就了满族先民勇敢,强悍,粗犷,豪放坚强的性格.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对独具特色的满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和文艺等习俗所进行的开发。

二、永陵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众所周知,永陵是是清朝入关前的都城,因此,直到现在清永陵的建筑风格仍然保持着清朝入关以前的满族特有的风格,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现在“一宫两陵”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古迹。

从1999年至今已以游“一宫两陵”、吃“满汉全席”、穿“满韵清风”、购“吉祥如意”、穿“时尚旗袍”、看“皇家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开展主题为“抚顺满族风情节”的旅游文化节是以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在“满族文化风情节”的举办期间,有着特色的满族歌舞文化表演,并因此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而在满族民俗文化中最具发展前景的要数满族的饮食文化了。其中主要形式就是餐饮开发。如满汉全席、满族大清花饺子通过文化节和满族饮食厨艺大赛的方式进行推广。正宗的满族八碟八碗和满族小吃成为这里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满族食品有的已经被很多人知晓,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以沙琪玛为代表的满族糕点的开发,现已远销全国,成为妇孺皆知的喜爱产品。

在满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旗袍了,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不论是款式、面料、工艺上都不断出新,成为服装界经久不衰的亮点之一。除了旗袍之外的还有旗鞋、马褂、满族刺绣和剪纸等都得到了开发。尤其是香包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之一。以东北三宝为代表的人参、貂皮、乌拉草、在距清永陵不远的赫图阿拉城内玲琅满目的展示着。2006年,抚顺满族风情节组织了“旅游商品设计包装大赛”的活动。

三、永陵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满族文化已失去了其“原汁原味”

永陵作为满族的发祥地,蕴含着多姿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这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然而这笔财富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正在失去。在旅游开发中,开发者和经营者也存在着问题,随着整个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得不到一体,就会对旅游景区照成破坏,不再是原有的面貌。例如:为了更好的纪念满族留下的传统,满族人是不吃狗肉的,要敬乌鸦等民俗。而今,现在的抚顺等满族特色的一些地方,开启了狗肉馆,开狗肉馆的人,也大大地超过了满族原有特色的八碟八碗。

在发展清永陵满族民俗旅游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这三大效益没有高度重视。一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随着清永陵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的承载力加大了些,在旅游旺季时,没有限制景区人数的接待量,对景区照成了破坏。

(二)旅游产品没有创意,模仿成风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都忽视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的需求,基本以静态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更多的自由选择。同时,各地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这种低水平、重复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方式,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也会形成旅游景区(点)的恶性竞争。

(三)文化遗产破坏严重

以萨满教为例,萨满教分为宫廷萨满,民间萨满。随着清王朝的毁灭,宫廷中的萨满已经基本消失。2005年抚顺市最后一位跳“火神”舞的艺人和法库县最后一位跳“撒满舞”的艺人相继去世,这两门口传身教的技艺在当地消失。随着现代化的城市不断加快,满族传统的相对居住格局被打破,许多的带有满族特色的日常用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大量的遗失。

四、针对永陵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大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让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发利用满族民俗文化。开发满族民俗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还能带动永陵的经济,从而促进辽宁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清永陵应重视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如严厉禁止编造“伪民俗”,不能为了吸引游客而丢失满族特色。对于旅游者来说,在旅游景区内应爱护满族民俗展示物,在景区应注意宣传满族民俗文化,扩大满族民俗文化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二)开发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很多人对满族旅游的观念已经淡化了。在很多景点已经找不到能够代表满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了。但是作为“满族第一镇”的清永陵来说有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像这些传统的饮食、歌舞、节庆现在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其实这里的任何一个景点绝非单纯的景观,它包含着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只有将这种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才能渲染旅游者,才能开发度假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在开发清永陵旅游产品的时候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挖掘内涵和价值。

(三)注重在开发中保护

满族文化是清永陵和赫图阿拉城的重要特色,也是当代民俗旅游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对文化的深入开发,又要保护遗产使其文化得以发展与继承。

篇10

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和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等新名词不断见诸报端,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发挥优势已成为各旅游地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三河古镇是环巢湖黄金旅游圈上的一处特色小镇,它有着千年的文化历史、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和徽风皖韵的建筑景观。2015年,三河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近两年也在进一步积极建设和完善,旅游发展势头正劲。但不可否认,三河古镇作为皖中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旅游产品打造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展示不够深入,没有充分体现出该旅游品牌的差异化。

1.民俗文化旅游概念

“文化旅游”是近几年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在旅游项目的设计中融入历史和文化要素,可以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提升游客体验的满意度,加强游客对当地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而“民俗文化”则是文化旅游中最容易实现、也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的,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所在。游客可以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来体验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历史生活风貌,满足自己“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感受旅游的趣味性和差异性。吴莹(2013)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游客以异地风俗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文化由节庆习俗、民间艺术、民族手工艺品、饮食习俗、社会习俗、婚丧习俗、宗教习俗、民族服饰和建筑等构成。

2.三河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在巢湖西岸,古称“鹊渚,”素有“千年古镇,生态水乡,名人故里,美食天堂”的称誉,拥有古桥、古巷、古民居、古炮台等八古景观。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和白墙岱瓦的徽派建筑,能让漫步其中的人感受到浓厚的徽风皖韵。千年的水乡古镇,自春秋战国时开始,便已初具规模,这里商贾云集,百铺相连,欣欣向荣,曾被称为“小南京”“小上海”,是典型的鱼米之乡。生活的繁华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很多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因此,三河也是合肥乃至皖中地区众多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合肥的地方戏——庐剧,便发源于此,三河也因此享有“庐剧之乡”的称号。鹅毛扇、红灯笼、制杆秤等制作工艺一直传承至今,拥有400多年生产历史的油纸伞制作工艺还曾在“中国第八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荣获设计和制作金奖。每逢传统节日,小镇的居民都会有独特的庆祝方式,春节期间会耍龙灯、闹旱船,端午节会赛龙舟,中秋节会玩火把,婚丧嫁娶,会抬花轿、请“良玩”,仍然保持着较为淳朴的民风民俗。

3.三河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已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的古镇三河,虽总体发展较为成熟,但在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展示上仍不够深入,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3.1对游客“参与度”重视不足

每逢传统节日,古镇会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传统水文化艺术节、传统美食节等三大节庆活动。春节至元宵期间,古镇会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端午节时,镇上会举办龙舟比赛。这些节庆活动虽能够展示出当地的特色,但只能作为观赏性的“节目”和“景观”存在,游客并不能参与其中,无法深刻体验。王萍(2012)认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既要重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景观方面的展示,更要强调民俗文化在旅游服务中的体现和游乐项目中的设计。事实上,作为皖中地区较有特色的水乡古镇,要体现品牌的差异化,需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在旅游项目的设计中要能充分调动游客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游客真正的在游乐项目中体验出特色。

3.2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系统

三河的民俗文化资源较丰富,但就目前开发的情况而言,还不够系统。历史悠久的古镇,其过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既能展示时代的特点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油纸伞、鹅毛扇都是三河知名的手工艺品,此外,能体现民俗文化的一些旅游项目和活动,大多在特定时间举行,比如,庐剧的演出通常在周末和节假日,河蚌舞等民俗表演只在过年期间,因此,平时来古镇的游客并不能感受到这些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

3.3民俗文化的展示形式单一

再者,对民俗文化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呈现的载体较少。比如,对庐剧的展示和推广,目前沿用传统的形式,由专业演员在舞台上唱戏表演。而文化应当是渗透在居民生活和生产中的,游客来古镇旅游,应当能从多种途径和载体感受到庐剧等民俗文化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对他们的影响。丰富民俗文化的展现形式和呈现载体,多层次的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能够帮助游客提高对当地旅游品牌的认知度。

4.三河古镇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针对三河古镇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4.1增加参与体验项目

对于传统的民俗表演节目,如庐剧、河蚌舞等,需要加强其大众娱乐性,来加强游客的参与感。但这不等于低俗化的恶搞,而是一种创新的传播和推广。比如,可以设置“文化大舞台”的交流场馆,游客在付费后可以穿上一些民俗节目的表演服饰进行拍照留念,并且由现场专业的工作人员教授一两个表演的唱段或走台身段。学习的过程也将全程拍摄下来,视频作为纪念将免费提供给游客。

4.2全面规划民俗旅游项目

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和有效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从空间维度上拓宽民俗文化展示的平台,从时间维度上增加民俗文化展示的机会。4.2.1建设民俗文化馆民俗文化馆是地方生产、生活和各种民俗活动的集中展示。建设民俗文化馆可以让游客更系统地了解古镇的一些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民俗文化馆中可以展出当地传统的生活用具、劳动用具,配上详细的图文解说或语音解说,让游客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其制作过程与用途。同时,在馆内还可以设置制作区,对于历史悠久并传承下来的一些制作工艺,如油纸伞和油纸灯笼,可以让技艺精湛的师傅现场演示制作过程,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让师傅制作写有自己姓名的个性化工艺制品,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带回家。4.2.2设置民俗文化主题节闹旱船、河蚌舞、抬花轿等节目都是在特定节日才有的表演,为了让平时来玩的游客也能感受到当地节庆的氛围,可以把这些特色演出常态化、主题化,比如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展“民俗文化节”,每年的文化节都可以设置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多组比赛、表演陈列等方式展开活动,甚至可以设置一些让游客参与其中的环节,在文化节开展前期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一方面吸引游客来玩,另一方面可以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加入到文化节活动中。

4.3重视旅游纪念品中民俗文化的展现

外出旅游,人们通常喜欢购买纪念品。旅游纪念品不仅是商品,更可以是地方民俗文化的载体。如,伞作为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生活用品,晴能遮阳雨能防淋,其市场需求非常广阔。作为纪念品的油纸伞可以进行进一步改良,加强其防水或防晒效果。此外,在伞面可以绘制能代表和体现三河古镇特色的一些建筑(如:鹊渚桥、小南河、望月阁)或民俗文化的缩影(如:鹅毛扇、木杆秤、闹旱船、庐剧表演)等。此外,像抱枕、毛绒玩具或者钥匙扣等卡通有趣的产品也是游客购买频率较高的旅游纪念品,对于传统的民俗节目(如庐剧),可以把一些经典曲目中的人物造型制造成大小不一的卡通玩偶,让游客感觉更加亲切可爱,也更符合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更好地将地方特色融入旅游纪念品中。

参考文献:

篇11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处于桂林市西北部,是苗、瑶、侗、壮四个少数民族的集中地,各民族历史发展悠久,民俗特色保存完好,民俗风情古朴浓郁、千姿百态、丰富迷人,结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独特、秀美、大气的自热景观文化遗产,龙胜走出一条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典范道路。

一、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底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提到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有力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地位。其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一大实践部署,桂林获得旅游产业全面提升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新起点上,桂林要紧扣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落实两个《意见》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建设国家旅游改革试验区对加快推进桂林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全新的思路研究和推进转型升级,力争为国家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进程中做出较大贡献。龙胜县被喻为桂林的“香格里拉”和“后花园”,凭借其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界关注的重要城市。在桂林大旅游圈的规划下,龙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的重要地位得以提升。2009年广西旅游工作会议决定,优先打造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精品线路,“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的精品线路隆重推出,其中“桂林一临桂――龙胜――三江――融水――柳州”线路成为广西打造桂北风情旅游走廊的重点线路。

二、发展潜力

(一)旅游产业素质不断提高

龙胜1983年正式开发旅游,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努力,2009旅游总资产达6亿多元,拥有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饭店4家、主要宾馆饭店42家,共有床位8200床,A级景区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区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2千多人,间接就业达2万多人,惠及7个乡镇20多个乡村。旅游业已基本形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市场体系。旅游产业素质巨大提升为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交通便捷

龙胜依托河流、路上交通所形成的六条旅游交通廊道,沟通泗水、和平、瓢里三个节点。同时,国道209、321线、湘桂省道线以及公路沟通南北两侧的柳州一湘樊、湛江一张家界铁路,向南连接东南亚、港澳的北海、广州等港口城市,向西可到达成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柳州、桂林客车都能顺利到达龙胜县,交通形成网络,可进入性良好。它面向每年有近千万游客的大桂林旅游圈,距离桂林市仅87公里,距离两江国际机场不过80公里,有着广大的旅游消费者群体,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三)物质与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丰富

龙胜有侗、瑶、苗、壮4个世居少数民族,是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缩影,有形民俗文化遗产包括民族村寨(白面瑶寨、细门瑶寨、银水侗寨、大唐湾民族山寨、金竹壮族、平安壮族以及岩门苗寨等),还有温泉、梯田等;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含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工艺技能。

表演艺术,如侗族大歌有“琵琶歌”、“走寨对歌”和“多声部民歌”,演唱技巧分为“大歌”、“小歌”、“双歌”、“耶歌”等,歌词和技巧本身就是一部无形的承载历史和指导生活的侗族百科全书。苗族的豪放山歌,音调高亢嘹亮,吐字清楚,曲调明快;吹奏的唢呐、箫、笛声音悠扬,旋律极其优美。侗族有“侗戏”,现存舞蹈的有“多耶”、“春牛舞”、“芦笙舞”等。壮族有师公舞。

民俗节庆,如侗族的“花炮节”、“打同年”、“月也”、“走寨”、“送舂牛”等活动;苗族的“尝新节”、“鼓坛节”等活动;壮族的三月三、四月八的“歌圩”;瑶族的“盘王节”、“红衣节”和“打旗公”半年节等。民间体育活动如的“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抢花炮”等。

建筑文化艺术,如侗乡风雨桥、彭楼,壮族的“麻栏”板楼,苗家的吊脚楼,瑶族的杆栏式建筑、三层半边楼式建筑。工艺,如瑶族有“数布眼”的刺绣方法、壮锦、侗锦名闻中外,其红瑶、盘瑶、花瑶,语言、服饰都不相同,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高,其中红瑶服饰最为盛行。龙脊十三寨壮族的服饰具有本地特征,以白色为主,是我国北壮的代表,极其美观。在宗教上有土地崇拜。。油茶、米酒、粽粑,酸菜系列等饮食文化业很丰富。

(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天然融合

1、地理分布优势。龙胜县在桂林市12县中资源搭配最优。“一个中心,三个节点,6条路线,7大资源区”的地理分布构成龙胜完美的“七星伴月”型循环旅游路线。具体来说旅游环线以龙胜县城为中心,泗水、和平、瓢里处于环线内三个地理位置均衡分布的节点,6条主要交通网络通过3’个节点把七大资源区连接起来,形成龙胜循环旅游网络。

2、资源组合优势。7大资源区集聚多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二者结合度较高,各有特色,互为补充。“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地理特征形成神奇的地文、水域、深林、草地、瀑布、气象景观,辅以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凸显资源品位和民族特色,构成垄断性的组合优势。旅游产品形成了以龙胜温泉景区和龙脊梯田景区为主,县城景区、玉龙滩景区和花坪自然保护区为辅,包含苗、瑶、侗、壮少数民族风情的龙胜旅游新格局。开发经营有龙脊梯田景区、温泉景区、白面瑶寨、细门瑶寨、大唐湾民族山寨、黄洛瑶寨、金竹壮寨、银水侗寨、玉龙滩景区等20多个景区点。为龙胜旅游的规划设计和创造更高层次的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旅游开发形式多样

包括在民俗旅游村寨、生态博物馆(红瑶)、自然保护区(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彭祖坪原始森林以及西江坪林区、温泉森林公园)、梯田、温泉、南山草地等旅游地,开发出民俗(集中在龙胜一龙脊沿线。龙胜一温泉景区沿线)、观光、度假、休闲、农业(金车、里排和坳背屯“农家乐”)、生态、漂流(岩门峡、玉龙滩)、探险(花坪原始森林的探险、科考为代表)等多样化、交错式旅游产品,伴之以节庆体育活动,曲艺歌舞表演,工艺建筑观赏,

纪念品与饮食等项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龙胜无论在吸引物、市场发展、产业成长等方面基础较好,全面发展潜力很大。

三、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粗放式发展瓶颈

旅游业是前期投人大、回报周期长、关联度高的产业。龙胜是桂北交贫困县,财政收入不多,这制约了龙胜旅游的发展。资金瓶颈导致很多地方不仅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像路不好,电网不好,也让龙胜县编制的诸多旅游发展规划难以得到实施,旅游散点式、粗放式开发仍是主体。

(二)产品开发不足与民俗失真断层

1、旅游产品开发粗糙与商品化。由此,民俗旅游产品丧失了浓厚的民俗韵味及文化内涵。享誉世界的红瑶“长发舞”,展示时盘头动作节奏加快,原有的庄重神秘韵味顿失。夜间旅游项目开发不够,本地人为了满足游客需要而临时走台的舞蹈,价值不高。最具盛名的侗族民间歌舞艺术完整和原生态,如今流传散落在龙胜零星地带,样样精通的歌师艺人已很难找到。红瑶服饰在制作方法和材质上,很多摒弃了传统上从种桑到制丝,从纺线到挑绣、从织布到蜡染的工序,从市场上买来现成的布料,用机子织布。金坑红往日建筑工序的下罗盘、安梁木等仪式更是鲜有见之。

2、旅游产品设计和营销低下。设计不足导致民俗工艺品制作不够精致,缺乏艺术品位。如刺绣品和竹制品做工较为粗糙、花色品种单调、包装较差,难以整体提高附加值,没有品牌度。精湛的“红瑶”绣衣选料抵挡,高附加值难以体现。当地著名的保健药酒“蜂王酒”采用的是桂林三花酒瓶作包装。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行业等级标准,投资商、民族村寨均未走上主动营销道路,一味依赖政府宣传营销。难以形成规模及市场。

3、民俗文化地缘因素逐步消退。不再是封闭式发展的龙胜,随着现代社会变迁,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地缘环境正在消退,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正在被逐渐抛弃。如服饰现代化,有关于图案的传说就更加很少有人知晓,当地的红瑶妇女都不知道她们衣服上的图案所象征的意义。

(三)利益矛盾突出于,地区合作不够

一方面是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利益协调难,政府的某些不当行为,直接加剧了当地居民对政府、开发商参与旅游开发的公正性、权威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是民族村寨之间的利益纠纷增多,村寨之间合作基础相当脆弱,关系比较紧张。旅游参与者的角色地位、资源拥有度、资金能力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之间的一些深层次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同时开发合作不够,目光仅盯向桂林市,而忽视自身与桂北(资源、兴安、临桂)、桂南(阳朔、恭城)等旅游县(镇)的有效合作。对外合作上,除与湖南城步、通道及柳州的三江等县有些往来外,其他旅游合作未真正展开,在资源开发、市场开拓、信息共享、营销共赢等方面仍处于“单干”状态。

四、进一步开发的策略及思路

(一)确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项目,集中引资办大事

结合桂林实际,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制定桂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规划和桂林国家旅游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规划基础上,应对龙胜县旅游资源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提出龙胜县重点实验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努力推动龙胜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机制转变。通过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探索中国旅游业与世界充分接轨、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把“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人间瑶池”的温泉景区、众多民族村寨、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悠久的彭祖健康长寿文化等在大桂林旅游圈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开展基础设施大会战。加大政府投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种扶持资金,狠抓龙脊景区二期工程、温泉综合服务区改造、彭祖坪景区基础设施以及“桂林一龙胜一三江一融水―泖州”桂北民族风情精品线路的咨询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彭祖坪、龙脊古壮寨等新景区(点)的开发,形成旅游新的增长点。

(二)建立系统的旅游政策

旅游业被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使旅游业在享受各种从中央到地方的鼓励和扶持现代服务业政策方面不再被排除在外,桂林应积极争取国家对桂林进行政策和财政转移的大力支持,利用旅游贫困地位,争取在城乡统筹、信贷金融、产业补贴、土地开发、财税配套、机构设置、法规权限等方面获得改革扶持政策,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促龙胜县以至桂林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打造旅游集散地

将桂林由旅游目的地城市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城市转变。利用桂林机场成为国家面向国际的旅游枢纽机场和“三高”(境内新建三条高速公路)、“两铁” (湘桂铁路复线建设和新建的贵州至广州高速铁路)、“三库”(漓江防洪枢纽工程包括三座蓄水调水型大型水库)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的时机,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扩大桂林旅游影响力,实现桂林由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重要目的地和国际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转变,为龙胜县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优质背景。

(四)开发创意旅游模式及民俗旅游产品

1、实践创意旅游有智增长新模式。

“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先提出并发展创意产业的英国,如今已经成为英国支柱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提倡和支持发展“创意旅游”,他于2004年建立了一个创意城市网络,2008年举办了关于旅游创意的主题会议。实践创意旅游旨在形成旅游产业的有智增长新模式。创意旅游卖的不是资源而是创意,简而言之就是拒绝模仿和同质,拒绝“山寨”,强调智力密集投入而不是资金。

发展龙胜“创意民俗旅游”,要以资源的整合为基础,以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为核心理念,对民俗旅游产业链各环节进行设计和功能的优化,为民俗旅游策划出新主题、新概念、新感受,并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比如工业旅游是一种典型的创意旅游,龙胜滑石产业有名,可以尝试发展滑石工业旅游为创新旅游。龙胜开展的民俗和体验式旅游也创新旅游的一种形式,打造尚未开发成型的花屏探险科考试旅游。

2、引入“公平贸易”和“创意市集”理念开发民俗工艺品和特色食品。

“公平贸易”运动主张以“公平贸易”取代“自由贸易”,即以保障价格购买第三世界生产者的产品,绕过中间商及跨国大企业,通过世界贸易商店直接销售,并将利润的大部分返回给生产者,让生产者得到公平的回报。过去十年,全球公平贸易的销售量大幅增加,特刊是贴有公平贸易标签的商品,其销售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在2005年,全球销售量约11亿英镑,每年约以37%的速度成长。中国第一个的国际公平贸易项目试点县(市)于2008年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福安市立项。少数民族是公平贸易的扶持对象,龙胜民俗旅游已经是一个世界性品牌,龙胜可以利用这一品牌,积极加入公平贸易活动,利用公平贸易组织网络及其优秀而志愿的创作人或创作团体,以社会企业为载体,以小额信贷为平台,以少数民族刺绣、竹雕等工艺产品和民俗特色食品为龙头,提升农民产品质量,创立民俗品牌,开创一个公平的市场和规模更大的全球性销售网络,保证农民得到公平的收入。或者并不定期参与创意市集,毕竟创意市集是一个产生创意并使创意作品商品化的试验平台。

对民俗工艺品和特色食品的开发关注标准化和个性化。标准化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吸引更多的传统工艺制作者参与进来,制作出更多种类的艺术品,形成品牌效应。个性化从图案、做工、材质进行高品位设计,做到精、致、美,提高工艺品附加值。

(五)区域合作、精英社区治理

篇12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ravel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way, folk cultur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to the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and protect importance analysis research t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vestmen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to bring inspiration.

Keywords: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protect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俗,指的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民俗文化则指创造于民间,在民间被认可并且得到广泛流传的风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服饰、饮食、建筑物等方面各具特色,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开发的意义

由于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历史性,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所以把民俗文化同商业旅游相结合,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发展民俗旅游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将会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除了旅游项目本身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招商引资等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民族分布及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大部分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这些地区就有了更加重要的经济意义。

其次,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人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从而去认可它、保护它。并且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民俗旅游而获得经济利益,也会促使当地居民去弘扬保护民俗文化。

另外,发展民俗旅游能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民俗旅游将更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二、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是我国也是人类重要的人文社会资源。民俗文化表现为该地域的人口、饮食、种族、信仰、歌舞、服饰、建筑物等所具有的特色,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当地的原生自然环境、教育、交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俗文化对整个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保护民俗文化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因为民俗文化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受到破坏后,就很难恢复原貌,有些甚至无法恢复。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受到破坏后,我们就再也无法领略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等。保护民俗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

另外,民俗文化还是发展民俗旅游所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对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民俗旅游的服质量。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其所独有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禁忌信仰都受到了破坏,其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其特色性,民俗旅游也就失去了其载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逐步消失。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地缘因素有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日渐趋同,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现在很多具有明显特色和浓郁地方民风俗的地区,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抛弃,已很难在原有的地域内生存和发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

三、对民俗文化投资开发的控制

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市场,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度的投资开发。通过对旅游项目投资的前期评估包括投资效益分析、投资环境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市场定位,来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的投资进行控制。下面以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为例进行研究。

(一)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的评估

1、投资环境

我们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这些政策倾斜,使得发展旅游产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通过发展广西民俗旅游业,可以促进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产业结构。

其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特色浓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广西的酒文化丰富多彩,彝族的“秆秆酒”、苗族的过寨酒、瑶族的糯米甜酒等,这些酒文化更代表了广西人民热情与好客。二、广西壮族和各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异,广西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自治区,广西壮族的绣球和壮乡服饰各具魅力,独具内涵,是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三、广西的民谣山歌历史悠久,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民歌,就连人们的日常劳作、婚丧嫁娶、过年、收割等,都伴随有脍炙人口的歌谣,最具代表性的的当属有“歌仙”之称的刘三姐。另外,广西各民族建筑物的建筑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壮族的布洛陀的十二图腾雕像、民族歌圩广场、朝拜石、风水桥,侗族的风雨桥、鼓楼和苗族的吊脚楼都展现了各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其聪明才智。

2、投资效益的分析

对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其效益。对广西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项目的投资不但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还兼具社会效益。首先投资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极大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地方旅游特色,更有利于吸引旅客,带动客源增长,促进经贸、金融、农产品、工艺、交通、保险、邮电、饮食等各业的发展。其次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投资,还有利于抢救、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民俗文化所代表的优秀的道德观、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不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还是民族地区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在市场调研的之上寻找到主要潜在的机会市场。其主要内容是要去开拓潜在的机会市场,准确的定位是市场开发工作顺利和成功进行的保证。对广西旅游业来说,在充分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就目前来说东盟各国是其主要的国际目标客源市场,欧洲可以作为潜在客源市场,南美洲、非洲是则可以作为机会客源市场,这些市场都是需要开发和巩固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日本以及港澳台的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会直接影响广西国际旅游能否成功。广西的风景风俗人情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而正好这些国家的发展增加了他们与欧盟的合作又会使之更多的了解中国和广西。此时,再借机降低成本和价格加之良好的宣传促销活动有利于尽快抢占欧美和亚洲市场。

参考文献

[1]《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2]《广西年鉴:2010》广西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2010年

篇13

民俗旅游的兴起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给我国带来经济效益,也给我国民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大力弘扬中国民俗特色。因此,民俗景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由此可见,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旅游概述

(一)民俗旅游的含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完善,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因素,同时对我国旅游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民俗旅游呢?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因为,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等。由此可见,民俗旅游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独具特色的,它涵盖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贯穿了整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将民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它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增添当地的民俗文化气息,同时也可以完善我国旅游业的文化发展,对我国旅游业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

提到民俗旅游景区,它也有其自身不同的类别,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它主要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自然旅游资源,另一个则是人文旅游资源。

首先,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而言,自然旅游资源是其最基本的类型,它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景观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等,这些自然旅游资源与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本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受到其一定的限制与影响。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饮食购物类等等,这些方面主要是由于当地民俗地区文化设施的改善与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三)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特点

对于每一个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它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化性与生态性。这也是民俗旅游景区最根本的两大特点,以下就对这两个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文化性是其自身最主要的特点。所谓民俗文化,不言而喻,在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文化是明显的,突出的,而恰恰是因为这种民俗文化的突出,民俗旅游才同其他形式的旅游有所区别。民俗旅游不仅仅单方面的指农村旅游,它们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因为农村旅游指的只是农业活动,而反过来说,农业活动也不能简单的概括成民俗旅游。因为与农村旅游相比,民俗旅游的文化风俗习惯会更加突出,旅游景区当地的风土人情会更加明显,民俗旅游的范围较广,文化性较强;其次,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生态性,它的生态性又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无非就是指在开发民俗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当地自然资源的滥用,而社会生态就是指保持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所以说,在对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时候,就要发挥其自身的文化性也要保留其原有的生态性,这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当前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性,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缺乏整体性,也就是说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民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对于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发展来说,它的旅游管理体制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保护、整体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管理格局。这主要是两个方面问题导致的: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管理层工作重心的偏离,再加上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就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且,相关部门指导的缺位会使旅游景区的开发失去控制,就会导致对民俗地区的盲目开发,这不仅仅失去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原本的生态价值,对于整个民俗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更加失去了政府监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整体的、全面的规划,以及政府的监管与指导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性不足,存在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行业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仿跟风的现象,即后进入行业的企业或商家总是选择复制、模仿前者的竞争策略来打开市场。同样,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而言,创新性的缺乏体现在了许多方面。例如:景区主题方面、品牌塑造方面、旅游产品方面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创新性的缺乏不仅仅会导致自身发展的滞后,还会使其降低市场竞争力,逐渐失去消费者,失去市场,无法实现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模仿之风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大量的效仿不仅仅会是民俗地区失去自身的特色,失去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也无法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会随时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危机,所以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

(三)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消费者的参与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然而,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也是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旅游景区的项目内容的缺乏不仅仅无法吸引到旅游消费者,同时也不能够集中体现出民俗旅游景区的内在价值,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参与性的缺乏,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持续性不长久,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对于旅游资源的重开发、轻保护,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生态价值转化成了商业价值,不顾盲目开发的后果,破坏生态,再加上相关部门缺乏对旅游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大大缩短了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损失。

(五)真实性不高,存在生造景观或虚假民俗的问题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之外,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发展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民俗旅游景区真实性不高,即在实际的情况中,某些旅游景区出现了生造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失去其自身的价值,还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的混乱,除此之外,对于旅游景观的虚假生造也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不尊重,所以说,提高旅游景区的真实性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进一步加强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在文章上部分集中阐述了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整体性,以及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强化监管指导工作,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整体规划,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民俗地区具体情况的了解与掌握来进行调整,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有利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方案,以此来为其自身更好地服务、运用。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引导作用,避免指导位置的缺席与工作的怠慢,同时也需要各个管理部门相互交流与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达成一致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分配好工作,提高监管效率,真正为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所服务。

(二)强化主题设计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更好发展,解决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就要求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强化主体设计工作,主题对于一个旅游景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带给旅游消费者的是第一印象,也是其旅游景区民俗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主题设计工作,首先就要避免对其他地区主题的模仿,要打破陈规,进行大胆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主题形象概括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表现出当地民俗地区的特征,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气息。其次,主题的打造还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也就是消费者真正的心理需求,因为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是要吸引人前去旅游的,因此,还必须考虑主要目标市场的状况及需求偏好。再次,民俗旅游景区的主题还要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当地地区的居民,只有这个主题获得了全方面的支持,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最后,主题形象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新,而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吸引消费者,能够在大众面前脱颖而出,最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主题的打造必然离不开对其主题的大力宣传,所以主题形象的文字表述一定要有美感并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要注意用词的感彩,这是实现旅游消费者心理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品牌塑造工作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形象宣传工具,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的体现,并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来说,其自身的开发和建设必然也离不开对品牌的塑造,因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其自身价值的外在体现,只有将品牌创造好,它自身的发展才能够长远。

强化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就要打造品牌专业化,可以将民俗地区当地的旅游产品的特征,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作为品牌的导向,集中于一个品牌的发展,着力于旅游品牌的精与细。与此同时,还要将当地民俗旅游景区的优点在这一品牌中集中体现出来,以独特、原真的民俗文化内涵塑造旅游景区的形象,通过品牌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形成旅游市场的民俗文化唯一性品牌。

(四)强化设施建设工作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离不开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就要加大对其的投资,进而对旅游景区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与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民俗旅游景区中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立各种娱乐设施、健身设施,以此来促进当地游客的休闲娱乐。除此之外,加强基础设施更要涉及到文化方面,例如可以针对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来促进文化纪念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因为完善的文化设施、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可以为当地招揽更多的游客,以此带动旅游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旅游者对当地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拉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消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更好地开发。

(五)强化资源保护工作

友情链接